需要了解期刊和投稿的都可以访问壹品优刊。把你文章情况简介一下,杂志发行周期等也告知编辑。
尽快投出去吧,不然明年四五月份肯定出刊不了,国内核心期刊审稿本身就慢,而且从录用到出刊中间隔的时间是非常长得。优尔设计网提供!
你是什么方向?推荐几个吧: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三区,稿源较少,审稿快,有一段时间甚至主编审一下就过了;JAES(亚洲地质),三区,主编是中国人,审稿较快,基本上数据过硬的都能接收,影响因子也不错;Lithos,岩石和固体地球科学可以考虑,审稿很快,二区,老牌杂志但是被中国人灌水灌得不行了。有一个主编是华人,但是不太推荐,比外国人似乎还严格一些。Journal of Geodynamics, 三区,大构造和地球物理的可以考虑,速度一般,稿源少,比较容易;GR(冈瓦纳研究),很多地方弄成一区了,大杂烩什么都有,审稿快,但是现在对稿子要求也不算低了,想搞个便宜一区可以试试;
《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按年度和学科根据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对SCI期刊进行4个等级划分的分区表。 目前SCI核心库有3762种期刊,扩展库(网络版)有6089种期刊,SCI库的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 SCI期刊分区表是由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组织相关学科专家,以当年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为主要依据,结合该期刊在本学科的影响度,将各学科的全部SCI期刊分为1区(最高区)、2区、3区和4区等4个等级。有个别期刊在归属学科上判法可能不一致,在传统认识上的学科找不到时,请按期刊名查找。
SCI四区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分值范围在0-3分。四区的分值较低,所以在SCI中算是稍微容易发的,SCI影响因子越高,发表就越难。所以sci四区期刊有必要发,特别是从没有接触过sci论文、但又面临着发表sci论文硬性要求的作者,就可以从四区刊物入手,可以作为sci论文发表的“初试水”,发表四区刊物对作者把握英文写作基本要求以及sci刊物对论文的学术价值等各方面要求都是很有帮助的。注意事项能入选SCI期刊的中文期刊是不多的,所以SCI的含金量肯定是高于核心期刊的,但是这句话不绝对,国内的核心期刊也有好的。一篇SCI代表着的学术水平可能会比国内核心期刊要高,从而突显自身的科研能力,SCI是国际公认的。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SCISCI四区比国内核心期刊要难发一些。不单单是四区期刊,三区期刊也是如此,三四区刊物相对于一区二区刊物来说发表难度要偏低一些,国内很多作者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也会选择三区四区期刊发表,所以对于四区期刊的价值作者不必担心,只要是sci检索的刊物就一定有其发表价值所在。
期刊信息JCR2区遥感类SCI源刊【期刊简介】IF:5-0,JCR2区,中科院3区(基础版),中科院4区(升级版);【终审周期】期刊部系统内提交,录用周期3个月左右,走完期刊部流程上线;【检索情况】SCI&EI在检;【接收领域】遥感相关研究均可 土地利用,地质学,地球和地球科学,农业和林业,地理和景观,生态与环境科学,土地管理,水文和水资源,大气和气象,海洋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等相关领域;二、稿件要求A论文初稿,先经过EA-ISET编辑部严格甄选,然后送交合作编辑初审,预审通过后方可安排;B内容应为原创未曾发表过或被其他出版物刊载过,且无一稿多投;C引用他人成果时,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说明出处,作者提交时需确保无版权纠纷;DEI/SCI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最近三年应占60%以上,且不低于10条;E论文重复率低于20%,我处可为作者免费查重论文1篇(Turnitin系统);
你是什么方向?推荐几个吧: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三区,稿源较少,审稿快,有一段时间甚至主编审一下就过了;JAES(亚洲地质),三区,主编是中国人,审稿较快,基本上数据过硬的都能接收,影响因子也不错;Lithos,岩石和固体地球科学可以考虑,审稿很快,二区,老牌杂志但是被中国人灌水灌得不行了。有一个主编是华人,但是不太推荐,比外国人似乎还严格一些。Journal of Geodynamics, 三区,大构造和地球物理的可以考虑,速度一般,稿源少,比较容易;GR(冈瓦纳研究),很多地方弄成一区了,大杂烩什么都有,审稿快,但是现在对稿子要求也不算低了,想搞个便宜一区可以试试;
你是什么方向?推荐几个吧:InternationalGeologyReview,算是二区吧,稿源较少,审稿快,有一段时间甚至主编审一下就过了;JAES(亚洲地质),主编是中国人,审稿较快,基本上数据过硬的都能接收,影响因子也不错;Lithos,岩石和固体地球科学可以考虑,审稿很快,二区,老牌杂志但是被中国人灌水灌得不行了。有一个主编是华人,但是不太推荐,比外国人似乎还严格一些。JournalofGeodynamics,二区的,大构造和地球物理的可以考虑,速度一般,稿源少,比较容易;GR(冈瓦纳研究),很多地方弄成一区了,大杂烩什么都有,审稿快,但是现在对稿子要求也不算低了,想搞个便宜一区可以试试;
几乎不存在。2020年下半年中科院给出了1个SCI期刊预警名单,该名单公布后,各大高校纷纷也将这些期刊列入本校SCI期刊的黑名单。根据“模术狮”众多专家的分析,目前“审稿又快、质量又水”的SCI期刊,建议看看MDPI旗下的,但是呢,友情提醒:去年很多MDPI旗下的SCI期刊都被列为预警期刊了,此外,MDPI旗下的SCI、EI期刊有个显著的特点,初审通过率极低,尤其是中国作者的稿件。1、非预警审稿慢非预警SCI期刊中,审稿快的极少极少,自己投稿一般都要3~6个月才能获得一审返修意见,投稿到录用6~9个月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接触过超级多的大牛专家,文章写得非常好,但是投过去半年多了还没收到反馈意见。2、推荐出版审稿快委托专家推荐到Special Issue的稿件,审稿会快一些,因为Special Issue的审稿人都是主编认识的专家,主编可以请他们加快审稿进度。3、稿件质量有要求然而,无论您是自己投稿,还是委托专家推荐到Special Issue,稿件质量都是有要求的,太差的稿件肯定不行。现在SCI期刊审稿流程是非常严格的,每篇稿件都要在投稿系统中经过如下流程:编辑初审、第1次同行评审、作者返修、多次同行评审和多次返修、出版社QA编辑质量把关、主编最终决定、Proof、出版、WOS数据库收录。太水的稿件,建议转投EI会议。4、SCI收稿方向窄不同于中文核心期刊,大部分SCI期刊收稿方向非常窄,很多稿件连初审都很难通过,更别提外审、录用了。具体投哪个期刊,需要根据您的研究方向、影响因子要求、中科院分区要求、录用时间要求、检索时间要求来匹配。
梦可儿的志向很大她的
国内的 测绘学报和 武大学报是EI,但虽是不是SCI,可以推荐到SCI
一般分区越高,杂志的层次越高,论文越不容易发表,一般一区的文章必须要有某一学科的创新,做的又非常好的才可能会收;当然有的学科最好的杂志都没到一区,比如说遥感最好的才在2区。
期刊信息JCR2区遥感类SCI源刊【期刊简介】IF:5-0,JCR2区,中科院3区(基础版),中科院4区(升级版);【终审周期】期刊部系统内提交,录用周期3个月左右,走完期刊部流程上线;【检索情况】SCI&EI在检;【接收领域】遥感相关研究均可 土地利用,地质学,地球和地球科学,农业和林业,地理和景观,生态与环境科学,土地管理,水文和水资源,大气和气象,海洋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等相关领域;二、稿件要求A论文初稿,先经过EA-ISET编辑部严格甄选,然后送交合作编辑初审,预审通过后方可安排;B内容应为原创未曾发表过或被其他出版物刊载过,且无一稿多投;C引用他人成果时,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说明出处,作者提交时需确保无版权纠纷;DEI/SCI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最近三年应占60%以上,且不低于10条;E论文重复率低于20%,我处可为作者免费查重论文1篇(Turnitin系统);
2015年12月5日《遥感学报》收到EI Compendex评估办公室的正式通知,经过评估中心的严格评审,《遥感学报》自2016年起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成为迄今国内唯一一本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的遥感类期刊,专业认可度很高!
国内的 测绘学报和 武大学报是EI,但虽是不是SCI,可以推荐到SCI
探索新型微波遥感成像机理,重点研究微波遥感信息处理分析模型和方法,发展相应的专用处理软件,开展微波遥感器的多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工作设想:研究方向为:探索新型主被动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和地物探测能力,重点研究地物微波散射与辐射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微波遥感信息处理分析模型和方法、新型极化和干涉雷达遥感技术与应用方法,并发展相应的专用处理软件和集成系统,开展微波遥感器的多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发展目标为:成为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微波遥感专业研究室,为遥感所的整体发展作出贡献。管理机制为:统一进行绩效考核,使得研究室的成员都荣辱与共,息息相关,加强集体主义意识,加强整体观念,追求研究室的整体协调发展,多出成果,多出有显示度的成果,多出大成果;研究室成立前争取到的课题独立承担和管理研究室成立后争取到的课题,以矩阵方式,统一管理强调人文关怀,使得研究室的每一个人都得到完美的发展学科发展:逐步建立完备的微波遥感科学与应用体系,推动中国微波遥感科学,特别是微波遥感应用的大发展,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核心技术凝练:建立典型地物散射与辐射模型,开发完成微波遥感数据处理分析系统。重大科研成果:与其它研究室合作,争取获得国家级奖励一次人才培养: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名经费争取:十一五期间,共计争取经费700万元发表SCI论文10-20篇,重点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期刊上 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综合论证与遥感试验,系统开展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定标和真实性检验研究及应用,推动遥感数据的定量化、标准化和数据的共享服务。实验室的努力方向:发展以定标与真实性检验为核心的遥感卫星发展全过程质量监督体系;专注于民用航天遥感论证所涵盖的理论、技术、方法、手段、条件等多个方面;建立以前瞻性、基础性遥感探测与检测技术为重点的遥感新技术论证模式;对我国民用遥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遥感数据的定量化、标准化和数据的共享服务;建设国内、国际合作大平台。学科发展:顺应国家民用航天发展,把握国内相关民用航天论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做战略规划与长远安排;提出不同时期论证中心的工作重点,加强能力建设,形成自身特色;完善组织建设、着手建章立制;开展业务规划、全面开展科研业务;与多家单位展开联合,推进论证体系的形成。 研究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管理为主体的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处理、显示和应用等。对多源空间数据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开发空间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为国家和各部门提供空间信息服务。主要工作概括如下:Ø确定了研究方向:围绕遥感空间信息工程,确立了“遥感空间信息计算、空间信息共享和决策服务”三个研究方向;Ø梳理了研究队伍:围绕遥感空间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建立三大研究小组和一个工程小组;Ø研发了技术产品:在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地方和企业委托等项目支持下,研发了“遥感信息提取和目标识别系统、城市公共管理平台、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网络、海洋信息集成与服务系统、公众地图服务系统”等软件产品;Ø开拓了应用领域:积极与发改委、建设部、国家海洋局、国土资源部等行业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合作,重点开拓了“城市信息化”、“数字海洋”等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应用领域;Ø明确了产业目标:围绕我所产业化基地的筹建,建立了“民航信息处理”等两个联合实验室和中关村开发实验室,建立了产业联盟,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4年-2006年期间,承担了以下研发项目:Ø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网络(250万,其中2004年到位105万,2005年到位145万)Ø“十五”海洋“863”福建示范区海洋环境监测服务系统:(合同为90万,其中2006年到所57万)Ø总装“863”项目:台湾地区遥感综合应用集成与演示系统开发(2005AA712081)(2006年,33万)Ø国家海洋局908-01课题:“WY10区块海岛、海岸带遥感调查与研究”(2006年,30万)Ø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门户网站研制(2005年,15万)Ø深圳市防洪管理决策支持系统:(2005年,5万)Ø国土资源部委托项目: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设计(2006年,20万)Ø绍兴市规划局委托项目:绍兴市地理信息总体规划设计(2005年,30万)Ø淮安市规划局委托项目:淮安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设建设方案(2005年,15万)Ø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政府“生态特区”前期预研项目: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总体规划设计(2006年,5万)Ø“国研”公司委托项目:城市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系统开发(2006年,24万)Ø浙工大和台州学院合作研究开发项目:遥感软件开发(2006年,22万)Ø禽流感时空分布:(2004-2005年,20万)Ø扬州市418项目:(2004-2005年,40万)Ø中欧合作项目:(2004-2005年,15万)研究室的研究方向:Ø遥感空间信息系统(RemoteSensedSpatialInformationSystem)的提出:是实现“遥感数据计算-时空信息共享-应用决策服务”为一体化的技术和应用体系。Ø在技术研发上:突破多源遥感空间信息的综合分析与应用集成技术,建立空间分析模型库和知识库,研发“遥感空间信息计算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和决策服务系统”等软件原型;Ø在技术应用上:重点围绕“城市信息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数字海洋”等重大应用问题,发展“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城市公共信息管理、海洋立体监测信息服务”以及“公众地图服务”等专业化应用服务系统,为遥感空间信息产业化构筑技术支撑平台,服务于国家、地方和行业的重大决策和社会公众的广泛需求。研究室的组成:Ø固定人员(8人):池天河(研究员)、骆剑承(研究员)、刘少创(研究员)、李红旮(副研)、程晓云(副研)、刘冬辉(副研)、张新(副研)、王秀丽(助研)Ø项目聘用(5人):毕建涛(副研)、沈占锋(博士后)、杨帮会、吴珍珍、张成刚Ø研究生:20余人Ø辅助人员:2名 开展数字地球、WEBGIS、虚拟地理环境、空间信息决策支持、导航定位等方面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相应的地球空间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系统,为国家和各部门提供空间信息服务。学科理解:数字地球是空间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涵盖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3S技术领域,而导航定位则是当前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方向,产业化势头良好。具体到本研究室,有如下几个特点:1).以发展GIS为主,兼顾导航定位方向;2)可以细分为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3).包括理论研究、软件开发、硬件研制、空间信息技术产业化等重要的工作内容;研究室设置:是所三期创新的重要举措,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空间信息技术。1)肩负着发展GIS与GPS应用系统的重任,代表遥感所参与国内外竞争,形成品牌产品,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2)整合所里GIS方面的技术队伍,进行优化配置,形成团体优势,提高战斗力。3)大力发展GIS学科,在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上实现突破。队伍建设:数字地球与导航研究室成立以后,将整合了所里原来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的主要技术队伍,从而成为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但是,如果不能协调领导好,则不仅不能实现整合的初衷,而且将会产生若干不必要的摩擦,从而形成一加一小于二的严重后果。因此,工作的基本设想是,在充分保持现有各组人员工作的工作基础上,积极开拓,争取新的项目,以新项目作为队伍整合的基础,密切所有人员的合作,使大家真正融为一体。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各自已有的项目和工作关系不加干涉,二是大家共同合作运作更大的项目,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重点研究遥感图像通用处理、信息智能化提取、信息挖掘、大型海量遥感数据处理平台等技术,为遥感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学科定位:遥感图像的通用处理技术;与通用技术紧密相关的专用系统、软件产品、地面系统;从不同层面和方向支撑重点实验室、论证中心和工程中心的发展;发展目标: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工作设想:l由研究员率领,由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和高年级研究生组成研究团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主要的技术领域有:数据压缩、图像恢复(匹配与纠正、图像复原与去噪)、模式识别等。数据源不限。加强国际合作,自主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充实研究团队。l一方面寻找来自于国家和社会的项目和资源,与目标客户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互相支持,将关键的核心技术服务于项目;另一方面针对市场需求,研发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的商业化产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将关键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目标。l加强信息管理和信息建设,主动把握市场方向,积极探索技术发展方向,为技术发展和项目及产品生产指引方向。 研究遥感空间信息在水灾、旱灾、火灾、风灾、油气污染等灾害中的应用,同时建立突发性环境灾害事故的遥感紧急响应系统与响应机制。研究方向:研究遥感、空间信息在自然灾害和突发性环境事件中的应用,建立突发性环境、灾害事故的遥感应急反应系统与响应机制,发展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预警、应急预案以及综合评价的核心技术,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持续、科学的灾害遥感信息服务。考虑到目前的人员组成和项目情况,在研究室建立的初期,实行按课题组核算的管理模式,之后2-3年内,逐步过渡到研究室统一核算的管理模式。在科研人员分工方面,根据任务性质和进度安排,实行统一调度、动态分配。对课题负责人和主要骨干,根据负责课题的经费强度和贡献大小,享受不同的绩效待遇(可不受职称、职务限制),以调动争取课题的积极性。人才与队伍:考虑到现有的任务和未来的发展,目前的人员规模和结构完全不能满足需要。已正式向所领导提出申请,希望在近两年内,接收新毕业的博士、硕士4-5名。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对博士、硕士生的培养以及固定人员科研水平的锻炼。为每位研究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职称、职位升迁条件和培训机会。科研工作:形成创新研究和监测运行两种模式并存的工作机制。以研究室组建为契机,组建创新研究组和监测运行组。创新研究组以创新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博士生、硕士生为主体;监测运行组以高级工程师、中初级人员和项目聘用人员为主体。分别采取不同的考核体系。以消除过去一个人既要开展研究又要做具体监测带来的弊端。工作目标:在发展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预警、应急预案以及综合评价的核心技术,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灾害遥感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形成一支具有重要学术、决策影响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团队。组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层次合理的研究梯队,人员数量达10-12名。培养博士生8-10人,硕士生12-15人。“十一五”期间,配合所内外专家和领导,争取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和院创新重大项目2-3项,总经费不低于500万元。“十一五”期间,完成2-3项重大科技成果,争取获国家奖1项。 以国家目标为导向,开展综合性农业与生态遥感监测研究,重点研究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作物估产的方法与应用系统。人员结构:总人数:33人–遥感所职工:12人–博士后:2人–博士生:7个–硕士生:7个–项目聘用人员:9人研究室成员名单:吴炳方、李强子、田亦陈、闫娜娜、周月敏、蒙继华、张磊、黄慧萍曾源、杨雷东、任鸿瑞、文美平今后工作重点:(1)农情遥感监测方法研究。重点开展作物长势、单产模型和种植面积等遥感监测方法研究。开展信息农业、精细农业领域的研究,扩展研究和应用领域。(2)生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重点开展水土流失、植被多样性、生物量、植被三维结构和植被覆盖度等生态系统参量动态监测方法研究。(3)开展水资源遥感监测方法研究。重点开展蒸散发、水文下垫面、生态需水量等遥感监测方法研究。(4)开展旱情遥感监测方法研究。重点研究旱情遥感监测指标及监测方法。(5)开展全国及全球农情遥感监测,包括全球主要产粮国和粮食需求国家的粮食产量和作物产量估算。(6)开展国家大型工程,如三峡工程的生态效应遥感监测,包括净初级生产力、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7)开展毒品原植物遥感监测方法研究,开发全国禁种铲毒管理信息系统。(8)开展生态环境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系统建设研究,重点研究空间数据存储的技术与方法,农业与生态数据主题组织,农业与生态空间数据检索,农业与生态遥感监测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农业与生态信息发布等方面研究。科研工作目标:(1)在旱情指标、作物类型、作物产量、植被多样性、植被三维结构、蒸散发、水文下垫面等遥感监测方法方面获得原创性成果。(2)开展全国作物长势、旱情、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估算、种植结构调查和复种指数监测、重点区域蒸散发监测;开展全球主要产粮国的主要作物产量、长势、旱情监测。(3)开展全球重点毒区和国内重点省市的毒品原植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估算。科研成果目标:申请10-15项软件著作权;申请国家级奖1项;发表CSCD论文20-30篇,其中SCI5-8篇。人才培养工作目标:培养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3-5名,博士后3-5名;博士5-8名;硕士5-10名;年人均争取科研经费超过20万元。 围绕全球和区域变化及响应中的核心基础科学问题,重点开展全球变化、地球圈层耦合、环境因子变化的遥感研究。管理模式:·以课题组为核算单元·所内资源公平分配 探索新型高光谱遥感成像机理,重点研究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分析模型、方法,发展相应的专用处理软件,开展高光谱遥感的多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研究室正式在编人员名单(共计九人):研究员五人:童庆禧、马建文、毕思文、燕守勋、张兵副研究员三人:张霞、刘亚岚、丁琳助理研究员一人:陈雪工作设想:搞好研究室学科建设,促进研究室内部学科交叉和融合;在遥感所总体框架下,支持所内各研究室之间的联合和互助;团结研究室内所有同事,大家共同努力,把研究室办成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以研究室为平台统筹资源,齐心协力对外争取项目;充分发挥研究室每个人的学科专长,促进个人进步;关心研究室里每一个研究生的成长,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近期工作目标:学科发展:继续保持遥感所在国内高光谱遥感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加强国内外合作,促进学科发展。核心技术凝练:高光谱遥感信息机理与新型遥感器技术前沿;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模型、方法以及相应专业应用软件。重大科研成果:参加或者牵头申请部委科技进步奖2项以上;发表SCI、EI文章20篇以上;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3个以上。人才培养: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人以上。经费争取:研究室每年平均到位经费达到200万元。 以空间遥感数据为核心研究国家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全国、地区以及重点城市的土地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为国家提供科学数据。基本发展目标:研究工作以遥感应用为主,有突出特色不与其它研究室研究内容重复,但求相互支持工作开展:v坚持“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持续、稳定地开展土地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遥感应用研究,进一步使其成为国家宏观规划与决策重要的科学数据基础。v以土地资源时空数据库为基础,同时开展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城市扩展、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时空特征研究,加强资源环境研究的综合性。v以空间遥感数据为核心,研究国家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在资源环境时空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应用等方面,以应用为目标开展技术研究和方法探索,为提升数据成果质量及其应用价值奠定技术基础。v进一步促进科学数据的应用与共享,力争使其成为我国资源环境遥感应用研究中难以替代的重要数据来源。队伍组成:在现有国土资源遥感方向基础上,凝聚科研能力,队伍人员包括:张增祥研究员自然地理赵晓丽项目研究员水土保持谭文彬项目副研地图学与GIS刘斌实验师GIS易玲助研地图学与GIS何剑锋项目副研地图学与GIS王长有高级工程师测绘汪潇博士地图学与GIS至2006年,国土资源长期稳定着遥感所规模最大的科研队伍,现在处于队伍调整期。近期目标:v以全国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数据库为核心,将其向前扩展到20世纪70年代,向后延伸到2005(2010)年,加强其不可替代性v系统开展资源环境时刻过程研究,同时在土地退化、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城市扩展监测等方面进一步扩展,丰富研究内容v构建更扎实、可靠、稳定、一致的国土资源数据平台,继续沿着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的方向发展v加强合作,深化研究,在数据库建设与更新、数据质量评价、现代过程研究、综合研究等方面得到发展v在科研经费方面,力争实现600万元的目标,以保证科研工作正常开展为基本前提v加快科研队伍建设,补充2-3名新生力量,使研究队伍稳定在7-8人的规模,继续保持与兄弟单位的良好合作。 研究方向:研究重点:1)非再生资源和古环境空间信息特征与分布规律等遥感应用理论;2)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勘查的新技术与新方法;3)国家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战略解决问题:1)到何处去寻找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潜在的有利区段和位置;2)采用何种最有效的遥感勘查技术手段组合来实现找矿靶区和文化遗迹的发现与快速评价;3)如何构建一个国家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勘查与评价标准化技术体系”;研究内容:以地球多尺度空间信息的地学属性与矿产分布规律;矿产信息和古环境遥感信息挖掘;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评价-预测;对地观测信息一体化的评价技术平台为主体。近期重点围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以及院三期创新重大项目的任务与要求,深入开展大型斑岩铜矿带的成矿潜力评价与找矿靶区圈定;西部典型覆盖区隐伏矿产定位预测;海洋油气遥感信息检测与远景评价;古大运河水环境的遥感评价;西部典型区遥感生态评价研究;非再生资源与环境数据平台建设与通用模型开发等内容,为国家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提供典型案例与示范研究。战略定位:·以对地观测信息一体化为支撑(标准)·以体现学科特色和学科交叉的研究为主体(优势)·以特征信息的挖掘和算法研究、典型案例应用示范为特色(引领)·以实现国家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理论、技术、方法体系为目标(综合)核心技术凝练:地球空间信息多尺度成矿地质特征遥感分析技术;多覆盖条件下的隐伏矿床遥地物化综合数据融合评价技术;油气资源信息遥感检测与综合评价技术;高分辨率遥感矿产信息建模与定位预测技术;空-地一体化蚀变矿物快速标准制图技术;古文化遗址遥感多波段信息挖掘与评价技术;空间数据标准化平台构建与一体化处理、提取和分析技术;工程地质环境遥感评价及工程模拟技术;生态环境特征因子评价指标制定与分析技术;对地观测信息一体化的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研究流程工作设想·以现有人员的学科侧重和工作积累为基础,注重体现学科特色的深入研究和积淀,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形成集成优势;在优质完成各自科研计划的同时,努力争取高层次的综合研究项目,逐步实现以课题核算运作模式向室核算模式转变;·强调创新意识,注重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与结合,广泛与高校和产业部门联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产学研一体化联合优势,在国家层次上的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信息的掌握与应用中提高研究室的地位和知名度。·突出开放思想,发挥我所遥感应用基础、技术与方法综合研究优势,依托我所矩阵式学科布局与网络化科研体系,在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应用理论与方法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创新性成果。·注重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积极参与国家、全球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以任务带学科,在完成国家目标和任务的同时,发展“非再生资源与古环境遥感应用科学”。·本研究室的宗旨:团结、务实、协作、创新 所属领域:遥感科学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在遥感辐射传输机理研究基础上,重点开展遥感尺度与方向效应、遥感知识库、遥感反演理论、遥感信息与模型同化等研究工作。与遥感所的关系:作为遥感所的基本创新单元所属部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航天局遥感论证中心红外技术部工作重点:在遥感辐射传输机理研究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可见/近红外二向性反射模型、热红外辐射方向性模型系列,构建典型地物遥感知识库;加强遥感反演理论研究,构建以国产卫星遥感数据为主的多源遥感信息综合反演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加强遥感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研究、遥感信息与模型同化研究,推动定量遥感在地表能量平衡,水、热和二氧化碳循环中的应用。发展目标:学科发展:发展遥感辐射传输机理,构建多源遥感信息综合反演的理论体系,加强遥感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研究、遥感信息与模型同化研究,在国际一流遥感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10以上,出版专著2部。核心技术凝练:研发多源遥感数据综合反演与同化技术,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3-5项,专利2-3项;重大科研成果:中国陆地遥感综合反演与同化系统、典型地物遥感知识库等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以上;人才培养:平均每年培养博士6名,硕士9名,博士后1人;年轻研究骨干晋升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3人。经费争取:年均经费150万元以上。
测绘学报、测绘科学、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