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论文格式

科技 1.四大发明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加以改进。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起始远在宋代以前,但其完成和发展却在宋代。它代表着宋代自然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最高结晶,对我国的文化事业,乃至世界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2.数学 春秋时期发明了九九乘法表。《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西汉出现了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比欧洲早1100多年,他的数学专著《缀术》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 3.天文历法和地学 夏朝开始有了历法。商朝时,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春秋时留下了公元前613年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而且能够测定一年中的季节。秦汉时有《周髀算经》,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主持了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量。北宋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他还主持了空前规模的天文测量工作。 4.医药学 战国时期有了医学分科;著名医生扁鹊提出四诊法;《皇帝内经》提出病理学说,为古代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唐朝有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孙思邈著有《千金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草本药物之大成,是一部既有总结性,又富有创造性的伟大科学著作。 5.农学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6.建筑学 战国时期鲁国的公输般会建造房屋、桥梁、改进生产工具,有许多发明创造,被后世木匠尊奉为祖师爷。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唐朝长安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建筑宏伟。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气势雄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明朝北京城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7.其它 北宋沈括反映技术革新成就的巨著《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明末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此外,杜诗、马钧、黄道婆等能工巧匠作了许多发明创造。思想 (1)政治思想:古代思想史的主体是政治思想,而在治国方针上,主要思想又有三种: 影响最大的儒家思想:孔于是儒家的创始人,“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缓和阶级矛盾的办法维护奴隶制度,但在春秋战国大动荡的时代,孔子思想因不合适宜未被统治者采纳。战国时期孟子对孔子的学说进行批判继承,把它发展为“仁政”学说,其核心内容是“民为贵”,这是古代政治思想中民主性的精华。秦统一后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受重创。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为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而提出的“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受到冲击,出现了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如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顾炎武主张学以致用等。到近代,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儒家思想受到进一步冲击。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使其正统地位发生动摇;倡导“法治”的法家思想。所谓”法治”,即主张用法令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从而管理好国家。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实行“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这种理沦被秦王赢政所采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由于严刑苛法,横征暴敛,秦朝短命而亡。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消失了,但重视法的作用、强调君主专制的思想却被历代继承下来。 “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春秋末年,面对社会大变革,老子完成了古代思想从鬼神观念到“道”的飞跃。他主张“无为而治”,劝告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应该顺应时势和民心,这样才能天下大治。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之时,“无为而治”的思想便受到重视。如西汉初、唐初、明初等,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无为而治”的精神。这正是两千多年来老子的思想始终具有强大魅力的原因。 (2)宗教 道教:出现在东汉中后期。但由于其教理杂乱,远不及佛教吸引人,更比不上儒学深入人心,因此始终难成气候。 佛教:西汉时传人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时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魏晋南北朝时,由于长期战乱和社会动荡,以及统治者的提倡,佛教在我国日益盛行。隋唐时期,统治者大力提倡宗教,尊重外来宗教,以强化思想统治,但由于儒学与佛教之分、佛教与皇权之争、佛教与道教之争以及佛教与地主经济利益的冲突,佛教最终并未真正成为我国的国教。 (3)哲学思想 随着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华哲学也不断发展。荀子、王充、范缜、刘禹锡、柳宗元、王夫之等思想家在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思想,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教育 古代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主要是出于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 春秋时期,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开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影响深远。 西汉武帝时,在中央设太学,并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唐代科举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私人办学增多,专业教育开始确立。 宋代教育事业兴盛,王安石曾进行教育改革,书院兴起。 明代各级学校的教育体制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 清代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史学 为维护统治者地位的长治久安,历代都重视史学,以借鉴历史教训。 早在奴隶社会就专设史官。唐初又开创了由宰相主持设史馆修正史的先例。 孔子编定的《春秋》是我国现存完备而系统的最早史学著作。 西汉时期为民族文化建设做出最大贡献的司马迁撰修《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的先例,代表着那一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水准,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唐代重视史学,“以古为镜”。现存二十四史中就有八部是唐代所修。刘知己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评专著。杜佑的《通典》是我国最早的典章制度通史。 我国现存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古代集体编书的典范。文学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最具鲜明的时代特色。 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其中一些诗表达了奴隶反抗压迫的强烈要求。战国时期楚辞的出现,是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屈原的《离骚》抒发了作者希望楚国改革图强的爱国情怀。 赋是西汉兴起的由楚辞演变而来的一种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豪奢生活,缺少充实的生活内容。《史记》代表了西汉散文的最高成就。 汉代设乐府,派人到民间采风,收集民歌经加工成为乐府诗,有的揭露了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统治腐朽,陶渊明厌恶官场腐败,创作了田园诗《桃花源诗》及诗序《桃花源记》成为千古绝唱。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歌《敕勒歌》和《木兰辞》反映了民族融合的时代性。 唐诗丰富多彩,是一部形象化的唐史,构成文学史上的颠峰。盛唐李白的诗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杜甫的诗是安史之乱前后大动荡时代的一面镜子。由于揭露唐朝后期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白居易被誉为“人民的诗人”。 宋代经济的发展、都市的繁荣,促进了词的兴旺蓬勃。宋词是继唐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座丰碑,金灭北宋前后,李清照的词风格截然不同。宋金对峙时,陆游的词强烈要求祖国统一。辛弃疾的词表现了对北方故土的怀念和抗金的爱国热情。辛弃疾、陆游的创作成就,标志宋词达到了高峰。 元代关汉卿的戏剧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明清文学最具成就的是古典小说,明显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抨击封建礼教、揭露封建制度的时代特征。艺术 书法、绘画、石窟和戏剧艺术主要受政治、经济或宗教影响。 书法自东汉末年开始成为一门艺术,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出现古代书圣王羲之。隋唐时日臻成热,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作品号称“颜筋柳骨”,各具风格。宋元时期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艺术。明代“吴派”更是把诗、书、画合。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色彩绚丽、线条流畅,描绘细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流行。唐时期阎立本、吴道子主要以人物画为主。在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推动下,宋元时期的绘画技术走向成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杰作。元朝赵孟颊的画被称为“神品”。明代苏州出现“吴派”。清代“扬州八怪”的绘画突破陈规,别开生面。 出于维护封建统治和宣扬佛教的目的,封建统治者自魏晋至隋唐开凿了大量石窟,其中最著名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分别表现了雕刻、塑像和壁画的精湛艺术。 宋朝、金朝已有滑稽戏、讲唱戏各种戏剧演出,到元代发展为元曲。明朝最负盛名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则以洪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最为著名。

1、史料引用的规范问题 前已述及,重视史料的引用是历史论文撰写的重要特点,也是衡量一篇历史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史料的引用还存在一个规范问题。这种规范的具体要求是: (1)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要靠第一手资料说话,少用第二手、第三手资料。这种规范要求,其实也是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因为相对而言,第一手资料比起第二手、第三手资料更具有真实性。当然,对此也要辩证地看,即使是第一手资料,也是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样带有主观性,因此也存在一个分析与甄别的问题。 (2)引用的资料必须详细地注明出处。引用资料包括直接引用文献原文和转述文献之意或他人的学术观点两种,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要详细注明出处。一方面,用有出处的史料作论据,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注明出处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属于文品、道德问题,同时也可避免抄袭之嫌。切忌通篇文章洋洋洒洒,引用了大量前人和同时代人的观点或具体表述,却一个引号也不打,一个出处也不标。 2、论文表述的规范问题 (1)历史语言问题。中国古代史家普遍主张史文词达意、词达道即可,也就是所谓的简而工。重视文与史的区别,这一点当然是对的,历史语言不能和文学语言那样,随意使用夸张、描写,它一定要尊重史实。但是,对此的理解也不能绝对化。历史叙述是可以采用细节描写的,像司马迁写“鸿门宴”就是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从而使历史文字读来更加生动,人们也决不会认为司马迁在胡编乱造。特别是写历史人物和具体事件,一些事件场景描写、人物心理刻画等,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是完全可以的,它增强了史文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2)论文格式问题。总体来说,历史学术论文强调考实,它必须有论有据、有叙有议,也就是史论结合、评述结合。一篇文章如果光有论点,没有论据,或者论据不充分,那么它的论点就支撑不起来。同样,如果提不出论点,没有自己的看法、想法,也不能成其为学术论文。同时,学术论文的文体又是多样的,既有一般性的研究论文,也有札记、笔记、读后感、书评、动态综述等不同形式的论文,对此当然也有一些具体的和不同的规范。例如,札记主要是写出自己的点滴心得或认识,无需长篇大论,但要言之有物;笔记与札记有类似的地方,不过更灵活;书评是要把握原书的基本精神和学术价值、地位,从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动态综述主要是梳理某一学术问题的发展状况。 (3)符号规范问题。除了基本的文句符号(标点符号)要准确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数字的标示问题。根据现行出版规范,凡是文中出现表示数量的数字和公元纪年,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符号;而对于古代帝王纪年,则必须使用汉字数字符号,同时在紧接其后的括号里注上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相应公元纪年。 (4)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学术期刊的参考文献著录,大多依据国家标准,不过有的期刊有自己的文献著录依据,这就要根据投稿期刊的具体要求来进行了。文章转载自 期刊云 ,论坛里面有关于论文格式的详细介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下。

文章题目不超过20个字,不用不常见的英文缩写(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摘 要(黑体、小四、加粗,左对齐):中文摘要要求200字左右。中文摘要用第三人称编写,简短精炼,明确具体。摘要格式要规范,不能出现本文、论文等类似字样,不能出现数学公式、插图、表格、参考文献序号等。摘要中应用黑体明确列述该文的创新点(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等等),以便于创新性知识的发现,提取和评价,。英文摘要同中文一致,创新点用斜体标出。(宋体、小四)关键词(黑体、小四、加粗,左对齐):词1;词2;词3(宋体,小四,要求3-8个,用分号隔开)Title(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Abstract(小四、Times New Roman体、加粗):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小四、Times New Roman体)Key words(小四、Times New Roman体、加粗):word1; word2; word3(小四、Times New Roman体,一律小写,英文缩写除外)(以上单独成1-2页)目 录(三号、黑体、加粗、居中、字间空两字符)1 一级标题(绪论、前言或引言)(小四、黑体、加粗、左对齐)……….……………… 二级标题1(小四、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三级标题1(小四、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二级标题2…………………………………..…………………………….252 一级标题(实验)……………………………….………………………………二级标题1 …………………………………..…………………………….三级标题1………………………………….……………………………..403 一级标题(结论、结束语)……………………………………………………..100参考文献(不加标题编号)…………………………………………………………102附录(不加标题编号)…………………………………………………………………104附录1………………………………………………………………………………110附录2………………………………………………………………………………115附录3 …………………………………………………………………………….120致谢(不加标题编号) ………………………………………………………………130(以上单独成页)1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加粗、左对齐)(三级标题,不得出现四级) 二级标题式样(小四、黑体、加粗、左对齐) 三级标题式样(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正文内容。(小四,宋体,倍行距,字符不缩放,字符间距为“标准”;参考文献标识符号[1],方括号加数字,小四,Times New Roman,上标表示;所有数字和英文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除目录可适当调整行距外,其他部分全部为倍行距。页面上下边距为,左右边距为;中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页面用罗马数字注页码,其他部分用阿拉伯数字注页码,页码为页脚标识,六号、宋体、居中。)表(一律用三线表)表 表的名称(表序分两级,小四、宋体、加粗、居中)表内文字:小四号、宋体、上下左右居中注(五号、宋体、加黑):内容(五号、宋体),有多条注释,用“①、②……”分列。2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加粗、左对齐) 二级标题式样(小四、黑体、加粗、左对齐) 三级标题式样(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正文内容。(小四,宋体,倍行距,字符不缩放,字符间距为“标准”;参考文献标识符号[1],方括号加数字,小四,Times New Roman,上标表示;所有数字和英文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除目录可适当调整行距外,其他部分全部为倍行距。页面上下边距为,左右边距为;中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页面用阿拉伯数字注页码,其他部分用罗马数字注页码,页码为页脚标识,六号、宋体、居中。)图(图序一级,依次标识,小四号、宋体、加黑、居中)图1 图片名称3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加粗、左对齐) 二级标题式样(小四、黑体、加粗、左对齐) 三级标题式样(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正文内容。(小四,宋体,倍行距,字符不缩放,字符间距为“标准”;参考文献标识符号[1],方括号加数字,小四,Times New Roman,上标表示;所有数字和英文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除目录可适当调整行距外,其他部分全部为倍行距。页面上下边距为,左右边距为;中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页面用罗马数字注页码,其他部分用阿拉伯数字注页码,页码为页脚标识,六号、宋体、居中。)公式(公式格式:公式居中,公式编号右对齐,英文字母和数字为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字)≤Q≤ 1-1(以上单独成页)[参考文献](五号、黑体、加粗、居中):1) 期刊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五号、宋体、下同)2)普通图书(专著)的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书名[文献类型标识]. 其他责任者(选择项).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选择项).3)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 编者.原文献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保存地:保存者,年份.5)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6)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7)专利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8)技术标准(规范)的著录格式[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也可略去起草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9)各种未定义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0)外文文献的引用格式各类外文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格式相同,其中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为了减少外文刊名引用不规范所造成的引文统计及链接误差,用(SXXXX-XXXX)格式在刊名后加ISSN号例如[1] KANAMORI H. Shaking without Quaking [J]. Science (S0036-8075), 1998, 279: 2063.附: 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代码文献类型 标识代码 文献类型 标识代码 文献载体类型 标识代码普通图书 M 报告 R 磁带 MT会议录 C 标准 S 磁盘 DK汇编(论文集) G 专利 P 光盘 CD报纸 N 数据库 DB 联机网络 OL期刊 J 计算机程序 CP学位论文 D 电子公告 EB(以上单独成页)附 录附录1:附录2:附录3:(以上单独成页)致 谢感谢院系领导感谢指导老师感谢父母(以上单独成页)

......................

中国古代科技论文题目

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但我国古代的桥,形式种类繁多,发展演变过程漫长,这恐怕就未必为人尽知了。在人为桥梁之前,自然界由于地壳运动或其他自然现象的影响 ,形成了不少天然的桥梁形式。如浙江天台山横跨瀑布上的石梁桥,江西贵溪因自然侵蚀而成的石拱桥(仙人桥)以及小河边因自然倒下的树干而形成的 “独木桥”,或两岸藤萝纠结在一起而构成的天生“悬索桥”等等。人类从这些天然桥中得到启示,便在生存过程中,不断仿效自然。开始时大概是利用一根木料在小河上,或氏族聚居群周围的壕沟上搭起一些独木桥(桥之所以始称“梁”,也许便是因这种横梁而过的原故),或在窄而浅的溪流中,用石块垫起一个接一个略出水面的石蹬,构成一种简陋的“跳墩子”石梁桥(后园林中多仿此原始桥式,称“汀步桥”、“踏步桥”)。这些“独木桥”“跳墩子桥”便是人类建筑的最原始的桥梁,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由低级演进为高级,才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跨空桥梁。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创始时期。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主要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多数只能建在地势平坦,河身不宽、水流平缓的地段,桥梁也只能是写木梁式小桥,技术问题较易解决。而在水面较宽、水流较急的河道上,则多采用浮桥。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灿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战国时铁器的出现,也促进了建筑方面对石料的多方面利用,从而使桥梁在原木构梁桥的基础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不仅如此,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由此而使石拱桥应运而生。石拱桥的创建,在中国古代建桥史上无论是实用方面,还是经济、美观方面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石梁石拱桥的大发展,不仅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的使用时间,还提高了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因此,秦汉建筑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术的出现,实际上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莫在东汉时,梁桥、浮桥、索桥和 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阶段是以唐宋为主的,包括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时期,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鼎盛时期。隋唐国力较之秦汉更为强盛,唐宋两代又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工商业、运输交通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十分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东晋以后,由于大量汉人贵族官宦南迁,经济中心自黄河流域移往长江流域,使东南水网地区的经济得到大发展,经济和技术的大发展,又反过来刺激桥梁的大发展。因此,这时创造出许多举世瞩目的桥梁,如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北宋废卒发明的叠梁式木拱桥--虹桥,背诵创建的用筏形基础、植蛎固墩的泉州万安桥,南宋的石梁桥与开合式浮桥相结合的广东潮州的湘子桥等。这些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都享有盛誉,尤其是赵州桥,类似的桥在世界别的国家中,晚了七个世纪方才出现。纵观中国桥梁史,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和成就,以及能争世界第一的桥梁,都是此时创建的。 第四阶段为元、明、清三朝,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这时的主要成就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并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同时,在川滇地区兴建了不少索桥,索桥建造技术也有所提高。 到清末,即1881年,随着我国第一条铁路的通车,迎来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又一次技术大革命。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科技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对策2、“入世”对中国科技出版业的影响3、中国科技期刊如何面向国际化4、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面临六大突出问题5、新中国科技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前瞻6、199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7、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8、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9、中国科技金融的体系构建与政策选择10、中国科技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的研究11、论中国科技政策质量测度体系的构建12、中国科技教育发展与财政投入政策13、晚清时期中国科技传播模式研究14、中国科技期刊产业环境及战略选择15、200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和中国有关的科技论文题目,供大家选择:1、李约瑟难题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影响2、改革: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3、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4、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5、谈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6、影响中国科技创新需求的障碍与对策7、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建立竞争优胜体制8、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9、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六大国际检索系统的途径10、中国科技期刊品牌评价与培育方法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格式

isdjg0jrewgkjre

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注释: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193.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77.③王镇华.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中国文化新论·艺术篇·美感与造型,三联书店.1992,P716.

你可以写中国古代宫殿 庙堂的规划建筑和皇家权利的关系啊。开头带一点古代城市城防规划,然后写皇宫的位置和城防的关系。然后写宫殿,先写布局,比如:1中轴对称是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中心的等级概念。然后写中轴线上的建筑对比,然后写2左庙右社,3前朝后寝。然后写宫殿的外陈设1华表2石狮子3日晷4嘉量5吉祥缸6鼎式香炉7铜龟铜鹤。。。。加几个例子,就差不多能有2000字了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一改以往教科书晦涩难懂的写作方式,用更人性化的思维语言及直观详尽的图画,深入浅出且详实、严谨的剖析了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的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史,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完成学习。书中还加入了以往古代建筑史中较少涉及的民居建筑,因为上溯至建筑的根源,所有的建筑都是从各式各样的民居发展而来的。

《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是学习古代建筑历史、了解古代建筑知识的钥匙,它可以为广大古代建筑的爱好者和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施工操作人员提供极大的方便。在这本书编写过程中就遵循了一条“维护传统、保留传统工艺和手法”的原则,在词条的选择上尽可能体现这一点,在词条的解释中尽可能保留匠人的习惯用语,这些可以说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本辞典共收词目3600余条,范围涉及中国古代建筑学科内的各种专业,如大木作、小木作、石作、瓦作、搭材作、油饰彩画作、雕銮作以及堪舆等工种的常用词目,词目表按照词目的笔画顺序编排,对笔画目录作了笔画检索,对音序索引中不常见的字[ling4]作了疑难字音序表,正文内附600余幅插图;卷首编有90幅彩色图版,内容主要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照片和作法的实例及图样。

【图书简介】

楼庆西教授早年任梁思成先生的助手,深得梁先生的学术真谛,后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史。

本书以讲座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及建筑元素特征,并配有300余幅精美图片。共分二十讲,从居址到都城,从祭坛到祠堂,从建筑个体到建筑理论,叙述全面,语言平易,深入浅出。

楼庆西亦精于古建筑摄影,有三百余幅精美图片,使本书更富鉴藏价值。

建筑与大众的关系本来就十分密切。人们的工作、学习、休息、娱乐都离不开建筑。人们始终生活在建筑所构成的空间里,自然会对建筑有自己的喜恶和看法。对于古建筑也是这样,通过实地的参观游览,或是在家中读书、看电视、上网,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古建筑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与绘画、雕塑等艺术相比,人们对建筑更加容易认识与理解。

【目录】

第一讲

从“墙倒屋不塌”说起

第二讲 北京——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作

第三讲 从四合院到紫禁城

第四讲 从兵马俑到清陵

第五讲

祭祀

第六讲 祖宙与祠堂

第七讲 佛教建筑与佛山

第八讲 佛塔

第九讲 伊斯兰教与清真寺

第十讲 皇家园林

第十一讲

私家园林

第十二讲 院落住宅

第十三讲 乡土建筑

第十四讲 牌楼、华表、影壁及其他

第十五讲 建筑装饰

第十六讲

龙的世界与狮子王国

第十七讲 神异的色彩

第十八讲 古建筑与风水

第十九讲 国微上的天安门

第二十讲

梁思成与中国建筑

【作者简介】

楼庆西:

1930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宫殿建筑》、《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建筑装修与装饰》、《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国建筑的门文化》、《建筑摄影》(高等学校教材)、《凝视——楼庆西建筑摄影集》等。

楼庆西教授早年任梁思成先生的助手,是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深得梁先生的学术真谛,后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史。

【作者自述】

1999年9月,北京三联书店的董秀玉总编辑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约我写一本《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作为“二十讲”系列的一种。近些年,我虽为非建筑学专业的读者写过有关宫殿建筑及问文化方面的书,然而还从未写过全面介绍与论述中国古建筑的专著,因此,这促使我对这本书的写作有了一些思考。

建筑与大众的关系本来就十分密切。人们的工作、学习、休息、娱乐都离不开建筑。人们始终生活在建筑所构成的空间里,自然会对建筑有自己的喜恶和看法。对于古建筑也是这样,通过实地的参观游览,或是在家中读书、看电视、上网,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古建筑知识。从这个意义来讲,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相比,人们对建筑应更加容易认识与理解。然而,建筑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一个既有艺术形象,又同时具有不同物质功能的构筑物。建筑的形象不能任凭建筑师随意创造,而必须受物质功能要求和结构、材料、施工等技术条件的制约。以中国古代建筑而论,无论是宫殿、寺庙、陵墓还是园林、住宅,它们的个体和群体形象都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包括建筑材料、结构方式、施工方法等)诸方面条件的综合产物。人们看到的宫殿、寺庙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屋顶,有那种特殊的斗栱构件,所以会有梁、枋上鲜艳的彩画装饰,都是与中国古建筑长期采用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论述古

建筑时,不但要说清楚它们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还必须介绍它们的结构、构造等形态。

我在学校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史有两种讲法。其一是按朝代的历史顺序讲授。这样讲的好处是可以认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脉络。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文化都发展缓慢,从而使建筑在基本制度与形态上都缺乏质的变化。加之中国占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远不如砖、石建筑那样能够长时期保留,因而早期建筑留下的实物很少,所以又产生了不强调历史进程而按不同建筑类型的讲法,即按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园林、住宅等类型分别讲授。本书采用了后一种体律,先讲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然后从城巾、宫殿到建筑小品、建筑装饰,同时又加了与古建筑有关的文物建筑保护、中国建筑历史科学的奠基人梁思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分为二十讲,一个专题一讲,采取散点式的叙述,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独立成章,便于读者选读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建筑科学既专业又很大众化,对于各类建筑,从内容到形式自古以来都是任人评说的。我写的这二十讲内容,只是提供一些资料加上自己的认识,以供广大读者评说。

楼庆西

二○○○年九月于清华园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论文题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个国家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科技文化,时时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因此,科技文化史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近几年高考对这一专题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查。今后,该专题仍会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我们在复习中与本专题相关的热点问题也应注意,比如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问题等。【学习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把握《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明确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另外,注意科技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政治经济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作为政治经济的反映——科技文化,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中国的科技文化也被广泛地传到世界各地,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知识迁移】【重难点突破】1.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的贡献(1)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 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3) 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2.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及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衰落的原因(1) 特点: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中国独特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在思维方式、方法上与世界科技明显不同。① 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② 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意志。③ 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另外,科学技术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科学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实用性;经验性;封闭性;片面性。(2) 领先世界的原因:①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② 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以及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③ 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的广泛,外国先进科技的传入,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进一步发展。④ 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们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3) 16世纪后没能产生现代科学的原因,即“李约瑟”难题:① 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② 政治: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③ 思想: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④ 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3.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的比较第一,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学重实验。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第二,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学重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学善于分析,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第三,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第四,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精锐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4. 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① 政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繁荣;② 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③ 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④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⑤ 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5. 对“书画同源”的理解(1)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A、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同之处。B、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和中国有关的科技论文题目,供大家选择:1、李约瑟难题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影响2、改革: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3、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4、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5、谈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6、影响中国科技创新需求的障碍与对策7、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建立竞争优胜体制8、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9、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六大国际检索系统的途径10、中国科技期刊品牌评价与培育方法研究

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的发展师世界结束了冷兵器时代.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解放思想和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 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 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当人们在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功能而叹为观止 的时候,你是否了解化学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分离科学——的优异功效在现代科学技术 发展中的贡献与地位呢? 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工程被誉为当今三大前沿科学,新材料还被誉为现代文明的支柱 之一。这是因为没有花样繁多、品种齐全、功能奇特、高纯度的新材料,所有的高新技术只 能是空中楼阁,电脑、机器人、宇宙飞船等都只能是天方夜谭,所以不管怎么样的高新技术 ,都是要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进而分离或合成出高纯的材料为基础的。化工分离纯化技 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各种需求变成现实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现代分离 技术已经可以使产品的杂质含量低于十亿分之一,被誉为现代分离能手的溶剂萃取(液�液 萃取)就是现代分离技术中的一种。例如在核燃料的后处理中,用萃取分离技术对被辐照过 的核燃料进行处理,提取人工核素钅不�239,其中铀和钚的收 率均可以达到99�9%。去除强放射性物质的效果(去污系数)可以达到106~108。 “溶剂萃取”作为一个名词,也许很多人不太熟悉,但作为一种实用的分离方法,却早已被 人们应用于实践中。溶剂萃取用于无机化合物分离的历史是有案可查的。1842年皮尔哥德(P eligot)首 先发现用二乙醚可以从硝酸溶液中萃取硝酸铀酰。随后人们又在实践中发现了其他一些无机 物也能被某些有机物所萃取,并据此初步建立了半经验的液�液平衡的定量关系。到19世纪 末,能斯特(Nernst)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对液�液平衡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提出了著名的能斯特分配定律,该定律为萃取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奠定了早期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人们开始将萃取分离技术应用于有机化工和石油化工领域中,如用酯类萃取剂萃取醋酸,用 液态二氧化硫作为萃取剂从煤油中去除芳烃。20世纪30年代,人们试图将萃取分离技术应用 于稀土元素的分离,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40年代,原子能工业 在战火中诞生,基于生产核燃料的需要,萃取分离技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均得 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磷酸三丁酯作为核燃料的萃取剂得到应用后,萃取分离技术进入了 一个崭新的阶段。随后,萃取分离技术在稀土的分离、湿法冶金、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医 药、食品、环境等领域不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现在,萃取分离技术几乎可以涉及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已成为分离技术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因此,只要你认真了 解一下萃取分离技术的辉煌历史,就会被其优异的功能所吸引。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现代科学技术也在从大科学技术时代向超大科学技术时代转变。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既有别于个人主导下的小科技时代,也有别于政府主导下的大科技时代,而是一个以企业科技创新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科技发展时代,超常规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逐步取代常规科学技术成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 在这样一个历史转型时期,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挑战和一个非常良好的发展机遇。科技发展的超大科技时代必然引起各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调整。作为一个关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研究人员,本人愿在此与广大网友就“超大科技”问题及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建设问题与网友进行互动与探讨,以期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现代科学史研究亟待开展 “人创造历史,却对自己正在创造的历史茫然无知。”西方哲人的这句名言陈述的好像正是我们面对的现实。100多年来,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在近代化的大潮中颠簸沉浮,进退失据,至今仍然处于追赶先进的路途上。因此,对于自己的近代史,往往觉得乏善可陈,不堪回首,或不屑一顾,或无暇顾及,或有意回避,甚至刻意编造。近代与古代的强烈对比,尤以科学技术史为特出,加之一段时期极左思潮的泛滥使人们讳言近现代史,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古代科学技术史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主流,近现代科技史则少人问津,在相当程度上仍隐身于历史的重重迷雾之中。

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论文

科技 1.四大发明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加以改进。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起始远在宋代以前,但其完成和发展却在宋代。它代表着宋代自然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最高结晶,对我国的文化事业,乃至世界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2.数学 春秋时期发明了九九乘法表。《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西汉出现了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比欧洲早1100多年,他的数学专著《缀术》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 3.天文历法和地学 夏朝开始有了历法。商朝时,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春秋时留下了公元前613年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而且能够测定一年中的季节。秦汉时有《周髀算经》,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主持了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量。北宋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他还主持了空前规模的天文测量工作。 4.医药学 战国时期有了医学分科;著名医生扁鹊提出四诊法;《皇帝内经》提出病理学说,为古代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唐朝有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孙思邈著有《千金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草本药物之大成,是一部既有总结性,又富有创造性的伟大科学著作。 5.农学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6.建筑学 战国时期鲁国的公输般会建造房屋、桥梁、改进生产工具,有许多发明创造,被后世木匠尊奉为祖师爷。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唐朝长安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建筑宏伟。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气势雄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明朝北京城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7.其它 北宋沈括反映技术革新成就的巨著《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明末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此外,杜诗、马钧、黄道婆等能工巧匠作了许多发明创造。思想 (1)政治思想:古代思想史的主体是政治思想,而在治国方针上,主要思想又有三种: 影响最大的儒家思想:孔于是儒家的创始人,“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缓和阶级矛盾的办法维护奴隶制度,但在春秋战国大动荡的时代,孔子思想因不合适宜未被统治者采纳。战国时期孟子对孔子的学说进行批判继承,把它发展为“仁政”学说,其核心内容是“民为贵”,这是古代政治思想中民主性的精华。秦统一后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受重创。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为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而提出的“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受到冲击,出现了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如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顾炎武主张学以致用等。到近代,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儒家思想受到进一步冲击。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使其正统地位发生动摇;倡导“法治”的法家思想。所谓”法治”,即主张用法令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从而管理好国家。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实行“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这种理沦被秦王赢政所采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由于严刑苛法,横征暴敛,秦朝短命而亡。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消失了,但重视法的作用、强调君主专制的思想却被历代继承下来。 “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春秋末年,面对社会大变革,老子完成了古代思想从鬼神观念到“道”的飞跃。他主张“无为而治”,劝告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应该顺应时势和民心,这样才能天下大治。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之时,“无为而治”的思想便受到重视。如西汉初、唐初、明初等,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无为而治”的精神。这正是两千多年来老子的思想始终具有强大魅力的原因。 (2)宗教 道教:出现在东汉中后期。但由于其教理杂乱,远不及佛教吸引人,更比不上儒学深入人心,因此始终难成气候。 佛教:西汉时传人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时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魏晋南北朝时,由于长期战乱和社会动荡,以及统治者的提倡,佛教在我国日益盛行。隋唐时期,统治者大力提倡宗教,尊重外来宗教,以强化思想统治,但由于儒学与佛教之分、佛教与皇权之争、佛教与道教之争以及佛教与地主经济利益的冲突,佛教最终并未真正成为我国的国教。 (3)哲学思想 随着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华哲学也不断发展。荀子、王充、范缜、刘禹锡、柳宗元、王夫之等思想家在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思想,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教育 古代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主要是出于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 春秋时期,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开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影响深远。 西汉武帝时,在中央设太学,并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唐代科举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私人办学增多,专业教育开始确立。 宋代教育事业兴盛,王安石曾进行教育改革,书院兴起。 明代各级学校的教育体制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 清代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史学 为维护统治者地位的长治久安,历代都重视史学,以借鉴历史教训。 早在奴隶社会就专设史官。唐初又开创了由宰相主持设史馆修正史的先例。 孔子编定的《春秋》是我国现存完备而系统的最早史学著作。 西汉时期为民族文化建设做出最大贡献的司马迁撰修《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的先例,代表着那一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水准,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唐代重视史学,“以古为镜”。现存二十四史中就有八部是唐代所修。刘知己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评专著。杜佑的《通典》是我国最早的典章制度通史。 我国现存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古代集体编书的典范。文学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最具鲜明的时代特色。 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其中一些诗表达了奴隶反抗压迫的强烈要求。战国时期楚辞的出现,是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屈原的《离骚》抒发了作者希望楚国改革图强的爱国情怀。 赋是西汉兴起的由楚辞演变而来的一种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豪奢生活,缺少充实的生活内容。《史记》代表了西汉散文的最高成就。 汉代设乐府,派人到民间采风,收集民歌经加工成为乐府诗,有的揭露了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统治腐朽,陶渊明厌恶官场腐败,创作了田园诗《桃花源诗》及诗序《桃花源记》成为千古绝唱。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歌《敕勒歌》和《木兰辞》反映了民族融合的时代性。 唐诗丰富多彩,是一部形象化的唐史,构成文学史上的颠峰。盛唐李白的诗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杜甫的诗是安史之乱前后大动荡时代的一面镜子。由于揭露唐朝后期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白居易被誉为“人民的诗人”。 宋代经济的发展、都市的繁荣,促进了词的兴旺蓬勃。宋词是继唐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座丰碑,金灭北宋前后,李清照的词风格截然不同。宋金对峙时,陆游的词强烈要求祖国统一。辛弃疾的词表现了对北方故土的怀念和抗金的爱国热情。辛弃疾、陆游的创作成就,标志宋词达到了高峰。 元代关汉卿的戏剧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明清文学最具成就的是古典小说,明显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抨击封建礼教、揭露封建制度的时代特征。艺术 书法、绘画、石窟和戏剧艺术主要受政治、经济或宗教影响。 书法自东汉末年开始成为一门艺术,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出现古代书圣王羲之。隋唐时日臻成热,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作品号称“颜筋柳骨”,各具风格。宋元时期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艺术。明代“吴派”更是把诗、书、画合。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色彩绚丽、线条流畅,描绘细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流行。唐时期阎立本、吴道子主要以人物画为主。在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推动下,宋元时期的绘画技术走向成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杰作。元朝赵孟颊的画被称为“神品”。明代苏州出现“吴派”。清代“扬州八怪”的绘画突破陈规,别开生面。 出于维护封建统治和宣扬佛教的目的,封建统治者自魏晋至隋唐开凿了大量石窟,其中最著名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分别表现了雕刻、塑像和壁画的精湛艺术。 宋朝、金朝已有滑稽戏、讲唱戏各种戏剧演出,到元代发展为元曲。明朝最负盛名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则以洪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最为著名。

......................

自然科学是涉及各行各业的研究领域的大学科,掌握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研究自然科学人员所必须切身认知的内容。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自然科学论文,仅供参考! 大学生自然科学论文篇一 浅析自然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摘 要】事实上,科学与宗教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要承认科学与宗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我们要在看到科学与宗教的区别的基础上分析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宗教与科学既对立又统一,宗教离不开科学,科学也需要宗教。在科学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摒弃宗教信仰,要发挥其有利一面,发展科学的同时也发展宗教。 【关键词】自然科学;宗教;科学家;宗教信仰 1 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定义 什么是科学 科学即分科之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学说。在《辞海》(1979年版)中这样界定“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 经验 的结晶。”英国学者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说:“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 方法 ;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1] 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成长到一定历史阶段而产生的一种 文化 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对神明的尊奉与崇拜。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种信仰体系,是对客观存在的解释,一般包括仪式的遵从与信仰两个方面。宗教主要特点是,相信有一种神通的神秘力量或实体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这种神秘力量不仅统摄万物而且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拥有绝对权威,从而使人类对这种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和崇拜之感,并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引申出信仰认知和仪式活动等内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这样解说宗教“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科学与宗教共同生长 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科学知识起源于人类的 社会实践 活动,古代文明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受人类社会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在一段很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的科学知识一直依赖于充满想象和猜测的自然哲学,甚至依附于宗教神明。到了中世纪,科学逐渐发展成为神学的一个分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科学与宗教从混合状态走向解体,科学最终从自然哲学和宗教神话中分离出来,演变成为实证科学。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第一次宣布了近代科学与宗教神话的终极决裂。从此,科学的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自然科学也从宗教神学中获得解脱,科学与宗教走上了冲突对立的道路。 在人类文明刚刚开始之时,科学与宗教就各自的萌生起来。只不过当时科学认识与宗教思想都处于初始时期,相互存在于人类的原始思维形式之中,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很难找到二者的差别。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形式出现分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形式开始分离。在原始社会走向完结前,不同文化的分化正处于低级阶段,科学知识与宗教神明仍然共同存在,界限不分明,互相包含。正因如此,我们在最初的科学中能够看到神秘的虚幻认识的影子,而在最初的宗教中也能够发现人类经过实践积累的经验知识。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科学不认可超自然的力量,反对采用超自然的因素和力量去解释任何自然客观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发展过程。然而,从本质上说宗教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敬仰与信封,认为世界是被超自然的上帝和神明创造的。宗教由于对超自然力量的敬仰与崇拜导致它否认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科学对超自然力量的否定与宗教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之间的对立,决定了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而且这种对立是不可调和的。 科学与宗教的认识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学从客观实在的各种具体形式出发,从而发现客观实在之间的联系并用经验的方法证明。而宗教认识所采用的方法是“信仰主义”,借助的是非经验、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直觉。 科学与宗教的社会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以此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被马克思主义看作是最有意义的革命力量。虽然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宗教曾经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宗教是一种含蓄的成分,因为宗教常常把客观的社会制度作为神意的展现,因而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说:“自然科学……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得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并举例说:“自然科学把它的殉道者送上了火刑场和宗教裁判所的牢狱。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而宗教裁判所只是把乔尔丹诺?布鲁诺简单地烧死便心满意足了。”[3] 宗教和科学是一直存在着冲突的,但二者的关系并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宗教领域同科学领域之间冲突的主要来源在于人格化了的上帝这个概念。这种象征性的内容,可能会同科学发生冲突。只要宗教的这套观念包含着它对那些原来属于科学领域的论题所作的一成不变的教条式陈述,这种冲突就一定会发生。[2]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并不罕见,依此可以看出宗教对科学发展的干涉,比如,教会严厉反对伽利略和达尔文的革命斗争并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就是这样。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向我们证明,宗教永远不会摒弃对威胁其地位的科学理论发起挑战的,不仅这样,宗教还要打击科学的 教育 。最典型的例子是,众所周知____一直没有停止对“进化论”的攻击,因为“进化论”击中了基督____的根基,这也就上演了宗教对科学的迫害。由此看来,科学与宗教的冲突由来已久并且也很难调和。 3 科学家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虽然科学与宗教在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对立冲突的关系,但是许多西方自然科学家都有宗教信仰,例如天文物理学的奠基人开普勒曾说过:“既然天文学家是自然之书最高上帝的牧师,适合我们思考的不是我们智慧的光荣,而是居于一切之上的上帝的光荣。”;还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者牛顿,他信仰耶稣基督和救世主,而且牛顿在晚年写了大量关于宗教方法的手稿,手稿内容涉及年代学和圣经研究又延伸到神学阐释;更有发展了电学和磁学基础概念的法拉第,他也是一个虔诚的____信徒,积极参与教堂活动;被称为是原子理论之父的道尔顿,也是一个传统的 __ 恩格斯说过:“上帝在信仰上帝的自然科学家那里的遭遇,比在任何地方都要糟糕。唯物主义者只去说明事物,是不理睬这套废话的。只有当那些纠缠不休的教徒们把上帝强加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会考虑这件事,并且作出简单的回答,或者像拉普拉斯那样说:‘陛下,我不’,或者更粗鲁一些,以荷兰商人经常用来打发硬把次货塞给他们的德国行商们的方式说:‘我用不着那路货色’,并且这样就把问题了结了。而上帝在他的保卫者那里竟要忍受何等遭遇啊!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历史中,上帝在他的保卫者那里的遭遇,就像耶拿会战中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在他的文官武将那里的遭遇一样。在科学的推进下,一支又一支部队放下武器,一座又一座堡垒投降,直到最后,自然界无穷无尽的领域全都被科学征服,不再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牛顿还把‘第一推动’留给上帝,但是不允许他对自己的太阳系进行别的任何干预。神父赛奇虽然履行教规中的全部礼仪来恭维上帝,但是并不因此就变得手软些,他把上帝完全逐出了太阳系,而只允许后者在原始星云上还能作出某种‘创造行动’。在一切领域中,情况都是如此。”[3] 恩格斯的这段话引发了我们的深思,一个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能否进行科学研究呢?那么如果他从事了科学研究,他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是宗教信仰的原因还是他自己的思维的结果呢? 笔者认为要坚持一个适度的原则,可以有信仰,要防止过犹不及。例如伽利略,可以说他一直是一位忠实的天主教徒,但是必须承认他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伽利略科因追求真理而取得了科学成就,当他的科学研究与宗教信仰产生矛盾时,他选择真理,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尊重科学事实,因此才能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就。 如果科学家迷信过度,那么他们的科学之路将会充满崎岖,宗教信条有可能引导他们走上与科学相反的道路,得出一些违背科学的结论。这里我们以牛顿为典型来考察一下。牛顿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所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公认为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自然科学著作,无论是在天文学还是在数学等领域他都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这些成就都归功于他崇高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因为他能够正确面对科学事实,敢于破除宗教信仰的束缚。但是在晚年,他的科学观逐渐屈服于神学观,他从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进入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在那之后牛顿就没有多少的科学成就了。可见,科学家可以有信仰,但是要适度。 4 结论 科学与宗教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要承认科学与宗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历史上科学与宗教始终存在冲突对立的关系,宗教对科学进行迫害,导致科学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我们要在看到科学与宗教的区别的基础上分析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宗教与科学既对立又统一,宗教离不开科学,科学也需要宗教。在科学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摒弃宗教信仰,要发挥其有力一面,发展科学的同时也发展宗教。 【参考文献】 [1]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等,译.科学出版社,195.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 大学生自然科学论文篇二 自然科学的发展特点及展望 摘 要 自然科学是涉及各行各业的研究领域的大学科,掌握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研究自然科学人员所必须切身认知的内容。本文通过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科学,整理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探索其发展规律。 关键词 自然科学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批判性思维 自然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的知识范畴,是针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知、归纳所形成的科学体系。其涉及的知识层次、知识面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通晓其发展规律和特点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自然科学的特点 (一)自然科学的获得方式 中世纪末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孕育期,当时最杰出的人物,13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对经验和事实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他指出:“大家公认,我们通过三条途径获得知识,即权威、理性和经验;然而,当权威不知道事物的理由;理性也不能分辨是诡辩还是论证时,除非结论为经验所证实。”正是由于罗吉尔•培根的提出和倡导“实验科学”,强调只有实验方法才能给科学以可靠性。 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进一步指出,实验科学最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利用实验来增加积累事实知识,并提出:“从感觉和特殊出发构造公理,然后是连续不断地、逐渐地上升,直至最后达致最普通的公理。”正是这种思想和思维模式指导和推动了科学理论发展,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由此可见,自然科学作为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获取方式上依然是由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作为其获取的主要途径。 (二)自然科学的归类和整理 当我们在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知识并不是科学规律。一般而言,从科学知识向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过渡要经过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知性认识:只要是对科学知识进行分类、系统化并加以分析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科学规律。 理性认识:主要是在科学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理论体系,以便反映客观世界普遍而不然的联系。 在科学的归类和整理过程中相应发展出各种科学方法,可大致分为:广义归纳法(本能归纳、常识思考归纳和批判性科学研究归纳)、演绎法(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辑三段论为基础,符号化过程,数理逻辑,公理化方法)和类比法(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统一,推论其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类似性;虽然类比法逻辑根据不充分,但是它提供科学发现的重要线索)。 这三种方法都体现出科学在推理上的所透露出思维模式――逻辑思维,特别是演绎法,可以说是将人类运用自然语言进行思维的经验提升到基本思维规律和基本思维方法的高度。 (三)自然科学的合理性和可错性 哲学家布朗指出,“合理性”概念的古典模型具有三个特征: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则性。科学的合理性首先表现在经验规律和理论规律的逻辑关联中;其次经验和理论规律间存在相互支持的逻辑关系;另外就是理论规律的合理性突出地表现对某些经验规律的矫正;科学规律的合理性可以通过科学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明。 针对科学的可错性,我们通过20世纪初,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所指出来说明:在真实和错误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没有理论可以被证明是对的,但有些理论可以被证明是错,科学和非科学由此可以界定。在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观念是要“证错”或“证伪”,而不是“证对”。 二、逻辑与非逻辑问题 由上面的自然科学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始终贯彻着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过程。 在推理过程中,人们一般把归纳法作为科学假设或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借助这一方法,通过大量实验进行概括,构建解释所观察的或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新体系,其可靠程度虽然不够,但却富于创造性,它是作出理论发现的重要方法,然而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可以通过归纳法来获得。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决不能用归纳法来发现物理学上的基本概念。 而与归纳法相对应的演绎法,即从一般到个别,用一般理论来分析解释具体事物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人们需要借助某一普遍法则或原理,也就是说,演绎法应用的结论受初始条件的制约,前提正确,才能确保演绎正确。但是由于演绎法是将一般原理推广应用现象的过程,很难导出新的概念或经验。达尔文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 总结 :我必须从大量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理出发,我怀疑原理中有谬误(在他看来,用演绎法在生物学领域是不可信赖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演绎法的纯逻辑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就如同科学社会学家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中分析说,强调科学发现过程中逻辑的作用这样一个惯例漏掉了科学中大量最重要的东西,漏掉了所有可能的错误,漏掉了科学发现者的所有丰富的 想象力 ,也漏掉了所有对已有发现成果的思考,漏掉了所有对周围世界认真探索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家莱恩•杜波斯曾在《路易•巴斯德》中写道:“构成科学的原材料不仅是科学家的观察、实验、计算,而且还有他们的冲动、梦想和愚蠢。” 三、从辩证的观点和 思维方式 去看待自然科学的发展 从创造性角度来看,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意识和潜意识、逻辑和非逻辑交互作用的过程。当出现问题,研究者就会出现一个“主观模拟”过程,他们会去主观想象周围事物,并集中注意到某些特定现象,运用主观的臆测获取表达形式,然后运用科学的语言把心中的发现和想法描述出来,形成真正的科学假说,然后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论证检验。 不仅如此,科学发现的过程还是革命性和渐进性相互统一。即我们所常说的:“破而后立。”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家廷德尔说,知识一经获得,便给自己的周围投射上微弱的光亮。重大的科学新发现一旦作出,成功的科学家立刻会从可能的角度予以观察,并将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相联系,以发现科学研究的新途径。 四、几种常见的自然科学思维方式 归根结底,自然科学研究是对先前思想和行动所依据的学所及原理不断进行检验的一种思想活动,有条理的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基本特点。 “大胆的想法,难以证明的预期,以及推测性的思想,是我们解释自然的唯一手段,也是我们把握自然的唯一法则和唯一工具。” ――科学哲学家 波普尔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苏越,黄展骥.逻辑与知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