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西南园艺杂志

发布时间:

西南园艺杂志

知网上很多呀 [1]赵继锋,张运明,颜立红.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多样性及其主要种类观赏效果评价[J]. 湖南林业科技,2010,(2). [2]张若晨,陈莲芸,王良民. 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2010,(2). [3]刘青松,黄珂. 长沙市城市广场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J]. 广东园林,2008,(3). [4]文卫华,张灿明,龚玉子. 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利用[J]. 湖南林业科技,2008,(3). [5]苏维词. 贵州山区珍稀观赏植物物种多样性濒危现状及保护[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6). [6]王江,李国辉,黄永强. 四川野生观赏植物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J]. 四川林业科技,2004,(2). [7]吴从剑,谢国文. 庐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J]. 山地学报,2004,(4). [8]周繇. 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4,(5). [9]谢国文,刘月秀. 庐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 [10]关传友. 皖西大别山区野生观赏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11]周繇.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6). [12]文燕冬,王海洋,张建林. 重庆地区水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利用初探[J]. 西南园艺,2005,(2). [13]谢国文,季梦成,赖书绅. 庐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及持续利用对策[J]. 广西植物,1996,(3). [14]车生泉,可燕. 上海地区水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利用初探[J]. 上海农学院学报,1997,(4). [15]张宇和. 观赏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品种分类浅谈[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 [16]朱玲. 长沙市酒店绿地植物配置与多样性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17]盛大勇. 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18]Jean Leonard Seburanga (雷诺达). 卢旺达和中国南部城市中心区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D].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2011. [19]王建文.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及多样性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2005. [20]谢国文. 庐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及持续利用对策(英文)[A]. .[C].: ,2002:. [21]Chontisak Yutthammo,Nudchanard Thongthammachat,Pairoh Pinphanichakarn,Ekawan Luepromchai. Diversity and Activity of PAH-Degrading Bacteria in the Phyllosphere of Ornamental Plants[J]. 2010,(2). [22]吴孝勇,陈白,周必勇. 庆元县山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8). [23]全国观赏植物多样性及其应用研讨会征文通知[J].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4,(4). [24]陈兵红,王昌腾,占拥法. 浙江丽水生态示范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及持续利用对策[J]. 林业调查规划,2004,(S1). [25]刘桂兰. 观赏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突出重点与展示多样性问题[J]. 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26]苏维词. 贵州山区主要珍稀观赏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危现状成因及持续利用对策[A]. 陈宜瑜.气象出版社[C].: 气象出版社,2002:. [27]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课题组. 药用和观赏植物的生物多样性[N]. 新华日报,2006-05-22(B04). [28]. 福建省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开发与应用研究[Z]. 福建省: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29]兰思仁. 福建省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保育及开发应用研究[Z]. 福建省: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30]吴月燕. 浙东沿海观赏植物多样性的构建与生态应用研究[Z]. 浙江省: 浙江万里学院,.

我认为你要是搞农药研究的就的看看一下书籍:一是化学类,包括有机,无机等;二是农药合成方面的书籍,包括农药的中间体提取,合成工艺;三是农药环境类书籍,包括农药对自然的融合度!可以说农药的研究是很复杂的,涉及的范围也是挺广的!主要是要看你从事哪一个环节,这样分工细才能研究出高效,环保的新型农药!

观赏植物学,·刘亦清——化学工业出版社,奥妙植物学·杨晓红,王春华主编·——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核心期刊,几个主要大学的学报,《中国蔬菜》《长江蔬菜》好像就这二个。农业类核心期刊(2008年):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5.福建林学院学报 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7.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华北农学报 9.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3.福建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福建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江苏农业科学 15.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7.江苏农业研究(改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 18.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浙江林学院学报 21.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科学 24.河南农业科学 25.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西北农业学报 27.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8.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9.湖北农业科学 30.江苏农业学报 园艺类核心期刊(2008):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中国果树 5.北方园艺 6.中国南方果树 7.长江蔬菜 8.食用菌

江西现代园艺杂志社

《中国园艺文摘》 国家级刊物 3400字符《中国林业产业》 国家级;2500字符/版《乡村科技》 省级刊物,2500字符/版《环球人文地理》 国家级 2500字符/版《山西农经》 省级刊物 2000字符/版《环境与发展》 国家级,3300字符《农家参谋》 省级2500字/版《新农村》 省级 2300字符/版《地球》 国家级 2500字/版面《科学种养》 省级3000字符/版 《当代旅游》 省级2500字符/版《农业与技术》 国家级 2100字符/版《中国农业信息》 国家级刊物,2500字符/版《当代畜禽养殖业》 省级刊物,1900字符/版《农家顾问》 省级刊物,2600字符/版《科技创新与应用》 省级刊物 3000字符/版《民营科技》 省级,3000字符/版《江西水产科技》 省级;2200字/版《农家科技》 省级 2500字符/版《科技风》 省级 2500字符/版 《科技创新导报》 国家级 3500字符/《农村经济与科技》 省级 2400字符/版《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国家级;2500字/版《农民致富之友》 省级 2500字符/版

有本就叫农业科学啊,汉斯出版社出版的

核心级别应该没有容易的,除非文章特别好的,普通一点的不知道可不可以,像壹品优刊有本农业科学

主要传播先进而实用的果树、蔬菜、花卉、园林、西瓜甜瓜等方面的良种良法,包括丰产栽培技术、品种选配与繁育、病虫草害防除、贮藏保鲜与加工、经验介绍、产销信息等。向读者报道推介省内外良种良法、科技动态,为三高农业和江西省城乡园艺产业化发展,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4958,国内统一刊号:CN 36-1287/S。 刊名: 现代园艺Xiandai Horticulture主管:江西省农业厅主办:江西省经济作物局;江西省双金柑桔试验站协办: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赣州市柑桔研究所武汉工作站:武汉创富传媒集团周期: 半月刊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编辑出版:江西《现代园艺》杂志社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6-4958CN: 36-1287/S邮发代号: 44-114

milk杂志园艺

我喜欢看1626,里面的东西很时尚,潮流,个性;而且1626每期都有赠品,赠品也是不错的,每本10元

奇怪了,怎么没人回答呢?这以高的分。。。等会我来回答

分类: 娱乐休闲 >> 收藏 解析: 香港潮流时尚杂志《milk》 《milk》的主创人员都是香港时尚杂志界很前辈的人物,然而可贵在多年不变的潮流之心和童真幻想。这样一本自然、充满型格的十分有style的杂志,令人无限向往啊。milk/

《yoho!潮流志》,目前国内最大的潮流杂志,你可以去他的网站看看。据我所知,他的杂志内容男性潮流篇幅比较多,基本都是男装大片。

西北文艺杂志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国家级刊物和重点刊物名称目录(此刊物级别目录执行时间为2001年1月起)国家级学术刊物1、《哲学研究》4、《管理世界》7、《政治学研究》10、《教育研究》13、《中国语文》16、《中国图书馆学报》19、《历史研究》22、《新闻与传播研究》25、《高校理论战线》2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经济研究》5、《经济管理》8、《社会学研究》11、《心理学报》14、《外国文学评论》17、《音乐研究》20、《中国史研究》23、《中国社会科学》26、《光明日报》29、《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英文版 3、《财贸经济》6、《法学研究》9、《民族研究》12、《文学评论》15、《外语教学与研究》18、《美术》21、《世界历史》24、《求是》27、《人民日报》30、《体育科学》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刊物目录学科门类一级学科重 点 刊 物出 版 单 位1、哲学1、哲学1《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会3《哲学动态》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4《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5《科学学研究》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6《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7《宗教学研究》社科院宗教所2、经济学理论经济学1《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学会3《经济法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4《中国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5《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6《统计研究》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7《保险研究》中国保险学会8《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9《国际金融研究》中国国际金融学会10《宏观经济研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11《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与财政部主办12《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学会13《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4《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与国家税务总局主办应用经济学1《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当代经济研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3《国际经济合作》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出版社4《数量经济与计量经济》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5《世界经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6《价格理论与实践》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国价格学会7《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社科院8《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9《国有资产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0《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1《企业管理》国家经贸委12《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13《市场营销导刊》中国市场学会与国家经贸委主办3、法学法学1《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2《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3《中外法学》北京大学中外法杂志4《比较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政治学1《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社科院2《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科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3《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共中央党校4《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中央编译局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5《科学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6《中共党史研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社会学1《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中国青年杂志社2《道德与文明》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科院3《妇女研究论丛》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4《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5《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华书局6《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7《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中共中央编译局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 国际共运史学会民族学1《东欧中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2《世界民族》世界民族所3《日本学刊》中国社科院4、教育学教育学1《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 中国教育学会2《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教育部3《学前教育研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4《课程 教材 教法》教育部5《比较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6《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理工大学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7《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部 华中师范大学8《中国高等教育》教育部9《人民教育》(2000字以上)教育部10《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教育部11《思想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所12《外国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13《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1《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2《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部3《心理学探新》中国心理学会5、文学中国语言文学1《当代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古汉语研究》湖南大学3《古文字研究》中华书局4《方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5《世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6《语言文字应用》国家语委7《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8《文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9《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0《文学评论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1《读书》三联书店12《语文建设》文字改革委员会13《辞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14《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所15《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字理论研究会16《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17《明清小说研究》江苏社科院文学研究所18《新文学史料》人民文学出版社19《中国典籍与文化》国家教育部20《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作家出版社外国语言文学1《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3《现代外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5《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6《中国俄语教学》中国俄罗斯研究学会7《日语学习与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学院9《外语研究》解放军外语学院10《中国英语教学》中国英语研究会11《外国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12《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1《新闻战线》人民日报2《中国记者》新华社3《现代广告》中国广告协会4《国际广告》中国对外经贸企业协会5《中国广告》《中国广告》杂志社6《编辑学刊》学林出版社7《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8《中国图书评论》中宣部出版局9《大学出版》教育部10《图书发行研究》中国发行协会11《编辑学报》中国科学技术学会12《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艺术学1《音乐创作》中国音乐家协会2《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上海音乐学院3《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学院4《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5《钢琴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6《舞蹈》《舞蹈》杂志社7《艺术教育》文化部8《美术研究》中央美术学院9《美术观察》美术观察编辑部10《中国美术教育》教育部 南京师大11《装饰》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版:中国装饰杂志社12《中国油画》中国美术家协会13《水彩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4《中国版画》中国美术家协会15《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16《连环画报》中国美术出版总社17《雕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18《艺术与设计》出版总署19《中国音乐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20《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家协会21《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6、历史学历史学1《史学理论研究》历史所2《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3《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社科院4《考古》中国社科院5《军事历史》军事科学院6《民国档案》中国第二档案馆7《抗日战争研究》近代史研究所8《中国地方志》北京 中国地方志办9《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科院10《当代中国史研究》国史学会11《欧洲》中国社科院12《当代亚太》中国社科院13《美国研究》中国社科院14《考古学报》考古杂志社15《历史档案》中国第一档案馆16《台湾研究》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17《拉丁美洲研究》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18《南亚研究》中国社科院19《西亚非洲 》中国社科院20《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社科院7、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2《管理现代化》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公共管理3《中国行政管理》人事部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4《大学图书馆学报》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5《图书情报工作》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6《国家图书馆馆刊》中国国家图书馆7《图书馆杂志》上海图书馆8《情报学报》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刊9《情报资料工作》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中国人民大学10《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11《中国信息导报》国家科技部信息司、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12《情报科学》中国科技情报学会8博物馆学图书情报文献学1《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学会9、综合类1《文献》国家图书馆2《文物》国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3《文史》中华书局4《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论点摘编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党的文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7《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8《中国教育报》(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9《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科院10《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东北师范大学11《中小学教师培训》东北师范大学12《社会科学战线》吉林省社科院

应该很难。《延河》创刊于1956年,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_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是国家一级文学期刊。杂志1950年以《西北文艺》之名初创,1956年经报请中办批准,以毛体字“延河”作刊名,正式更名为《延河》,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纯文学期刊之一。在长达60多年的办刊历史中,从共和文学奠基时期的上世纪50、60、70年代,到文学变革的80、90年代新时期文学阶段,《延河》一直保持着非凡的文学表现,相继推出了一大批扛鼎中国当代文学星空的文学大家和优秀作品,形成了世所公认的品牌积累,成为当代纯文学期刊陈列的标杆性刊物,聚焦着中国当代精神深刻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期待。2010年,《延河》以200多个页码的超大容里全新改版后,立足时代,围绕“文化的文学”、“人文的文学”这一核心理念,把文学放在文化、人文的维度上衡里,重估本时代文学的内在特性,通过全力打造“第一视界”、“新诗经”、“小说榜”、“延河讲坛”、“我的精神地理”、“零度写作”、“新翻译”等特色栏目,全力以赴参与当代华语文学的转型性重建,在文学的观念和文本层面全力推动新媒体语境下当代中国文学的新局面。

不是。根据查询西北文艺杂志是省级刊物资料显示,《西北文艺》为综合性文艺月刊,不是省级刊物,属于地方刊物,专门为当地广大市民提供便利。

西南边疆杂志

《兵王》,长篇军旅小说。内容提要兵王,士兵中的王者,这是在任何一部字典上都查不到的词,士兵创造这个称呼仅是为了表达对他们喑绝对佼佼者的敬佩和尊敬。他们仅仅是士兵中的王者,也许我们永远也成不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但他们永远是那道保卫着共和国安宁最坚强的基石! 作品讲述了一个18岁男孩鸿飞从一个桀骜不驯的小男孩变成一个成熟的兵王得过程。作品详细而缜密地描些了军营的生活,从老兵对新兵的歧视到真挚地教育;从老兵与新兵的争执到相互理解;从新兵对老兵的厌恶到感激,以及新兵与新兵之间的不服气而逐渐转化为相互团结,共同进步,逐步真实地描绘出军旅生活中的战友情。他们生活的喜怒哀乐,嘻笑怒骂,交织着血汗和泪水,燃烧着青春激情的挚热,给人生岁月中增添了特殊的回味。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气概,在部队中尽然显示,纵然万般险恶却不失勇气和热度。作者用全新写作手法和其独特的写作风格,真实生动地描述了军旅生涯,将其在军队中成长的艰辛,将生死置之度外,有着坚定信念的人生观叙述得淋漓尽致。在军人的信念里只有骨气,志气,,不可退缩,义无反顾,在危难重重的环境里,有血,有肉,有情的战士们悲欢离合,英勇报国,震撼人心,他们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中走进,成为不同于普通人的兵王! 《兵王》让读者真正地了解一个军人的生活体验。其中所包含的坚韧、顽强,更是启发了读者,一个人应该学会独立,学会坚持。做人中兵王! 《兵王》是所有人值得一读的经典好书。它将带给人意想不到的价值和意义!《我是特种兵》,原名《子弹上膛》是央视迎新春大戏编辑本段剧情梗概《我是特种兵》剧照(20张)《我是特种兵》——根据刘猛红遍网络的小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改编。 导演刘猛自己的从军经历始终贯穿着此作品,可将这部作品看作“刘猛的自恋版自传”。本剧揭开最精锐部队的神秘面纱,缔造属于青春的军旅传奇。该剧全景式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最精锐的战士——狼牙特别突击队残酷悲壮、铁血精诚的训练和生活的长篇画卷。如果祖国需要,他们就是一颗上膛的子弹,时刻准备着! 一曲凄美缠绵的军营恋歌,一份血与泪水的成长记录。19岁的大学新生小庄,为了追随初恋女友而开始了一段迷彩军营生活,但两个少年都没有料到,当命运的子弹穿过爱情的心脏时,面对着喷涌而出的梦想和鲜血,这无常荒诞的人生又有几许承担之重? 一段激情昂扬的热血青春,一部与众不同的军旅励志剧。从一个桀骜不驯的艺术青年,到一个骁勇善战、百炼成钢的合格特种兵,小庄在绿色的军营中一遍一遍经历着蜕变、感召和洗礼…… 小庄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偶遇了以前的老班长老炮,不能忘却的回忆如同子弹般呼啸着击中了他,带着风声带着影子从四周擦身而过。三十岁的小庄,坐在电脑前,开始用小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讲述了那段关于爱,关于军队,关于战友的如梦岁月—— 十九岁的小庄,在青梅竹马的小影鼓励下,考入了戏剧学院导演系。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小影病倒了,没能去参加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艺术专业考试,她选择了参军。为了追随青梅竹马的初恋女友小影,为了不能在战争爆发时让小影独自上前线,小庄毅然选择了休学去参军。就这样,小庄和农村兵喜娃等人被稀里糊涂地拉到了新兵连。 在新兵连,倔强个性的小庄和“冷面无情”的班长老炮格格不入,成为了不守规矩的模范。刺头兵小庄被苗连看上了,他成了苗连的文书,开始了他的侦察兵生涯。军区年度对抗大演习开始,小庄、老炮和陈排潜入了蓝军大后方,出奇制胜地捣毁了蓝军的导弹旅,给侦察连争了脸。演习结束以后,小庄作为一个合格侦察兵得到了全连的公认。为了苗连的期望,小庄报名参加了特种兵集训。 全军区侦察部分队选送的100多名侦察兵骨干在仅仅五天的地狱周训练里,就只剩下47个菜鸟。地狱周的目的,就是筛选那些不能忍受痛苦、疲惫和精神虐待的淘汰者,留下可以继续受训的种子选手——这就是特种部队选拔当中的‘除锈’。紧接着,第二阶段的训练又开始了,小庄和其他学员们要学习和掌握非常规和秘密作战的特定技能——轻武器和重武器使用、爆破和工程建设、密码密语通讯、战地急救甚至是截肢手术,如何审讯和反审讯、如何侦察和反侦察等等。夜老虎侦察连的陈排、小庄、喜娃、老炮,钢铁八连的强子,尖刀侦察连二排排长耿继辉,海军陆战队侦察连的卫生员史大凡,空降兵雄鹰师侦察连狙击手邓振华,共同组成了菜鸟A队。高中队告诉他们,只有强者当中的强者,才能成为特种兵。强者的概念,不光是体能,更重要的是智商。特种部队要的,不是超级战士,不是兰博,而是——智商和体能、聪明和智慧、忠诚和狡诈等一系列的完美结合,加上严格的训练和精良的装备,所以称之为——特种兵。 《我是特种兵》剧照(20张)喜娃和陈排先后被淘汰了。小庄、耿继辉、老炮、强子、邓振华、史大凡通过了各种测试,被分到了孤狼特别突击队——特种部队当中的特种部队,一支高度保密的精锐别动队,对外番号是026后勤仓库。首战告捷,他们成功地击毙了三名犯罪分子,顺利地解救了被劫持的七岁小女孩丫头,并用巧妙的方式,给了她满车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保留了一个小女孩童年的天真烂漫…… 在和中国陆军黑虎特种大队对抗的实战演习中,他们一夜之间毁坏了“敌方”空降师和物流中心,并鸡犬不留地破坏了陆航团……而小庄更是大难不死,化险为夷,最终孤身一人挺进蓝军纵深,夜袭蓝军心脏,一次漂亮的斩首行动,使得敌人司令部所有的军事主官和参谋人员通通报销……群龙无首的敌人各自为战,狼牙特种大队开始了大反攻,彻底将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敌军歼灭。小庄做梦也没想到,仅凭他们几个人,便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小庄十九岁生日那天,军区总院的小影抱着蛋糕,走了双脚的血泡,来到了小庄所在的营区,蓝天白云之下,两位少年共同吹灭了生日蜡烛,甜蜜相依,心心相印。而当小影得知小庄等人会开赴西南边境为大规模的边境缉毒战役做前期渗透侦查行动时,为了和小庄并肩战斗,不顾一切的主动申请调往边境武警部队,奔赴了战斗第一线…… 孤狼特别突击队一路跋山涉水,来到边境山寨朗德,和武警情报参谋夏岚会合。他们和当地的老乡一起,组织和训练民兵,筹建防御工事,扶助山村教育……很快,几个派别的贩毒武装联合起来,准备围攻朗德寨。孤狼特别突击队带领全寨民兵,采用卫星通信器材和麻雀战术,打退进攻,然而,为了救出一个和孩子相依为命的小狗,六名队员再次冲进危机四伏的丛林…… 朗德战斗,武装毒贩遭到全歼,朗德毒品走廊从此不复存在,而孤狼特别突击队的队员们却因此多数负伤…… 在武警野战拉练医院,小庄再次见到了成为武警上等兵的小影,二人悲喜交集。小庄又得知,自己一向敬重的苗连转业成为了缉毒警察,并被边境的马家贩毒集团所扣,生死不明。又一次单独行动开始了,伪装后的小庄通过毒枭马世昌的女儿马绮彤打入了毒枭家族的内部,里应外合,剿匪远山镇,一举清除了盘踞在祖国西南边境的毒瘤。 胜利后的孤狼特别突击队员和小影所在的卫生队员们兴高采烈,但未曾预料的悲剧却紧随而至:被审讯的毒枭马世昌之子马云飞用计自残,绑架了小影——当小庄果断的扣动扳机时,也成为了小庄军人生涯的最后一颗子弹…… 《我是特种兵》剧照(20张)小说就此结束,然而生活还在继续。《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引起了网络的点击热潮,无数的人争相阅读:图书出版人、导演、强子、耿继辉、邓振华、陈排……在无数读者中,有一个二十岁女孩子找到并爱上了小庄,原来她就是被救的第一个人质——喜欢米老鼠唐老鸭的丫头。然而,小庄却震惊地发现,她竟然是小影的影子…… 老炮退伍后,受马世昌之托前来照顾新任毒枭马云飞,强子为了帮助老炮,而双双成为了毒枭马云飞的杀手……耿继辉、史大凡、邓振华等孤狼特别突击队的现任队员们再次准备围剿远山镇,相亲相爱的手足间,竟然开始了自相残杀……然而,这究竟是真是假?孰是孰非? 小庄开始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的电视剧筹拍。他来到026后勤仓库,请耿继辉等加入剧组,演回自己,而他亦重回到训练场上,重拾了以往的激情。很快,电视剧在远山镇正式开机了,首拍的场景便是“围剿远山镇”。特种兵们以刺猬战术快速冲向马家别墅,抢声连连,杀声震天。原来,拍戏只是幌子,老炮也只是卧底,毫无防备的马家别墅被顺利剿除,而特种部队预备役少校小庄,也开始了他与众不同的新的征程……《弹痕》向读者们展现的是一支神秘特殊的第五类部队。这是一群悍不畏死的绝密尖兵,原始丛林、高原戈壁、冰山雪地、荒凉大漠是他们与死神决斗的战场,咸水鳄鱼、孟加拉猛虎、毒蛇野猪、密林蟒蛇时常如影相随……《第五部队》是一部描写中国第五特殊部队创始人传奇一生的小说,作品贯穿了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血雨腥风。 当国破家亡,当山河破碎,当强敌入侵,当一个民族面对生死存亡,我们需要的是最血腥,最狂放,最张扬,最能激发起每一个士兵不屈、不败战魂的铁血英雄! 我们需要的,是一支以坚攻坚,以强克强,强大的可以让任何强敌为之却步的铁血雄师! 这是一部描写中国第五特殊部队创始人传奇一生的小说,这是一部贯穿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再现战火飞扬的血之篇章。请每一个中国军人,牢牢记住那个时代的英雄,留给我们的两句话: 宁为战场亡魂,不做亡国之奴! 《第五部队1》描写的是主角雷震的出世和成长历程,成为孤儿的他,开始只是一个小山村里不学无术,又被家人宠坏了的孩子,直到日本军人打到了那个偏远的小山村,直到他家破人亡,雷震终于懂得了反抗…… 强敌入侵之际,雷震有幸结识了马兰、谢晋元这些当时最优秀的中国军人,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雷震成了护旗的英雄,而带领众将士冲出重围后的谢晋元,随后却被困孤军营。 《第五部队2》的故事从谢晋元被困孤军营开始,雷震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也将陆续展开。 《第五部队》是一本重新激起男人血性的铁血小说,纷舞妖姬的作品展示给我们的永远都是真实、细节带来的震撼!每个读者都将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英雄梦想。 《第五部队3(终结篇):特种军旅经典作品弹痕前传》主要内容:当国破家亡,当山河破碎,当强敌入侵,当一个民族面对生死存亡,我们需要的是最血腥,最狂放,最张扬。最能激发起每一个士兵不屈、不败战魂的铁血英雄!我们需要的,是一支以坚攻坚,以强克强,强大得可以让任何强敌为之却步的铁血雄师!这是一部描写中国第五特殊部队创始人传奇一生的小说,这是一部贯穿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再现战火飞扬的血之篇章。这是一群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战士,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英雄。《第五部队3(终结篇):特种军旅经典作品弹痕前传》是一部激动人心、精彩绝伦的铁血小说,在《第五部队3(终结篇):特种军旅经典作品弹痕前传》中你将看到远征军缅甸战场上名将之间的强强对决,你将看到中国军人与日本侵略者的激烈对抗!纷舞妖姬用饱含激情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段用滚烫的鲜血浇铸的悲壮历史!这是用滚烫的鲜血浇铸的伟大历史,这是力破千军的强悍力量,这是一部场眉吐气的胜利史诗!《士兵突击》是反映现代我军军旅生活的作品,有同名小说、电视剧、话剧。此外,还有关于战争内容名为《士兵突击》的网页游戏,以及同名教材。内容简介在任何困难和灾难前,像士兵一样突击,像许三多一样,不抛弃不放弃,钢七连,老A本来就是这么得比电视剧更生动、更丰富。 这真的不是一部小说,它是哲学、是人生,是我们成长的历史。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许三多身上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许三多像是两个人,可根子里的他还是让你佩服、让你回味,甚至是他的“傻”,也足以让你去喜欢。你会觉得:“一本好书,能教会你怎样做人!”金戈铁马,斗志男儿,士兵的精神世界丰富和冷峻;一个有着性格缺点的普通农村孩子,他单纯而执着,在军人的世界里跌打滚爬。 因为他的笨,让全连人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着,让全团战士为之骄傲。虽然他的家乡祖屋在爆炸声中变成一堆瓦砾,却无法阻止他坚毅的军人步伐;善良的怜悯,并未使他忘记军人的职责,枪杀毒犯……他在种种困厄和磨难中百炼成钢。他的名字——许三多。还有:终身制职业国之利刃愤怒的子弹狙击生死线狙击王狼群历史的天空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夜色中国兄弟连兄弟连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猎杀红十月号彩虹六号冰是睡着的水最后一刻子弹留给我如临大敌危机四伏上面的都还行,楼主自己看看,有喜欢的就好~O(∩_∩)O哈哈~

师陀,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作家。河南杞县人。曾参加反帝大同盟。后任上海苏联广播电台编辑、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剧。建国后,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后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门人事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谷》,长篇小说《结婚》、《马兰》。 ==========作家简介: 师陀(1910.3.10—1988.10.7)原名王长简。1946年以前用笔名芦焚。河南祝县人。1921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九一八事变发生,即参加反帝大同盟,进行救亡宣传工作。最初的小说《请愿正篇》,发表于《北斗》。1932年与汪金丁等创办文学杂志《尖锐》。他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1937年因艺术风格独特而获《大公报》文艺奖金。 1936年秋,从北平到上海。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遂长期蛰居于日军占领的上海。1941年至1947年,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果园城记》的大部分写于这个期间。他还写有长篇小说《结婚》等。1946年后相继任过上海戏剧学校教员、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辑,写过电影剧本。 建国以后,他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到河南、山东、东北各地访问,写下的作品主要收入《石匠》集中。1957年 后一直是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60年代初期,曾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发表了剧本《西门豹》、《伐竹记》和小说《西门豹的遭遇》等,颇得好评。 著作书目: 《谷》(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里门拾记》(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黄花苔》(散文集)1937,良友 《落日光》(短篇小说集)1927,开明 《野鸟集》(短篇小说集)1938,文生 《江湖集》(散文集)1938,开明 《无名氏》(短篇小说集)1939,文生 《看人集》(散文集)1939,开明 《上海手杞》(散文集)1941,文生 《无望村的馆主》(中篇小说)1941,开明 《果园城记》(短篇小说集)1946,上海出版公司 《结婚》(长篇小说)1947,晨光 《马兰》(长篇小说)1948,文生 《大马戏团》(剧本)根据安特烈夫《一个挨耳光的人》改编,1948,文生 《夜店》(剧本)与柯灵合著,根据苏联高尔基《底层》改编,1948,上海出版公司 《历史无情》(长篇小说)1951,上海出版公司 《春梦》(短篇小说集)1956,香港艺美图书公司 《石匠》(短篇小说集)1959,作家 《保加利亚行记》(散文)1960,上海文艺 《山川.历史.人物》(散文、小说等合集)1979,上海文艺 《恶梦集》(短篇小说集)1983,香港文学研究社 《芦焚散文选集》1981,江苏人民 《芦焚短篇小说选集》1982,江西人民 《上海三札》(散文集)1984,宁夏人民

邓启耀,男,汉族,广东顺德人,1952年2月生于昆明,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教育和工作简历 1971年8月-1978年9月在昆明汽车运输总站,车工、美工;当美工期间(1972-1978)多次在少数民族地区写生。 1977-1978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新闻短训班学习,其间在藏区生活4个多月。 1978—1982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校学生会秘书长;读书期间,参加民间文艺教研室组织的民俗学调查多次。 1982-1986年当过杂志编辑和公务员。 1986年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次年7月被聘为助理研究员。 1992年4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任副所长。 1993年8月破格晋升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1994年5月—2000年1月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社长兼主编。 2000年2月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授、系副主任。 2003年5月兼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及中美合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中方负责人。 研究兴趣 民俗学,视觉人类学 教学情况 主要讲授课程: 中国民俗学 当代民俗学与文化问题探讨 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影视人类学 摄影基础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 南方少数民族文物 民族服饰 民间艺术 非常意识状态和非常意识形态 田野考察的设问及相关论域等(含调入中山大学前为国家文物局相关培训班及其他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的课程)。 教学及相关学术活动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1988); ·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讲授“田野考察的设问及相关论域”,1995); ·云南大学客座教授(讲过“田野考察”、“文学人类学”等,1996、1997); ·国家文物局“民族文物抢救与鉴定研讨班”(1995、1999、2001)教授(讲授“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和“南方少数民族文物”); ·德国弗莱堡Friedrich-weinbrenner-Gewerbeschule学院,讲授“云南民间艺术与现代版画”,并主持“云南版画”展览(1994年); . 昆明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研究生(1999)、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庆系列讲座(2001)、98级本科(2002)讲授“非常意识状态和非常意识形态”;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7、99级本科“中国民俗学”(2000-2001); . 中山大学公共课“摄影基础”(2000,代课);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硕士“当代民俗学与文化问题探讨”(2001);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本科和研究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2000-2002);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1级本科“滇藏文化带考察”(2002)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9-02级本科“影视人类学”(2002-2004);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03级本科“视觉表达”(2003);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和硕士生“民俗学理论与方法”(2004); 科研情况 主要著作:在国内外发表和出版研究成果,包括个人专著10余部、合著多部、论文百余篇、合作译著2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8部42集,其他艺术人类学和艺术创作图像作品数百件,主编丛书6种,杂志1种,个人参与组织和主持的国家级、省级和国际课题10余项。 1、民俗学:《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1992,1996)、《中国巫蛊考察》(1998,1999)、《滇藏文化带考察》(合作,2000)、《灵性高原——茶马古道寻访》(1998)、《变迁中的高原蒙女》(1995,中、英文版)、《访灵札记》(2000)、《鼓灵》(1999)、《古道遗城――茶马古道滇藏线巍山古城考察》(2004);合著《边地中国》(2004)、《口述中国》(2004)、《秘境节祭》(1991,中、英文版)、《云南少数民族》(日文版,1990)、《云南国土资源》(1990)、《西南民族道德研究》(1990)、《云南省哀牢山森林土地持续管理研究》(1993)、《云南百科全书》(1999)等。 2、视觉人类学研究:《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1991),另有系列配套著作如:《中国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上下册,1992,1995)、《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服饰》(1993)、《衣装上的秘境》(1993,1993)、《中国民族服饰博览》(合作, 2001);《服饰文化象征》(2005); 《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上下册,合作, 1994))、《中国象征文化》(合作,2001)、“云南民族美术全集”之《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合作,1999)、《云南岩画艺术》(合作,即出); 《云南现代重彩画》(合作,1993)、《云南现代重彩画技法》(合作,1993)。

邓启耀:男,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和视觉人类学。主要著作有《宗教美术意象》(1991)、《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1991)、《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1992)、《巫蛊考察——中国巫蛊的文化心态》(1998)、《访灵札记》(2001)等。 更详细请见参考资料邓启耀,男,汉族,广东顺德人,1952年2月生于昆明,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教育和工作简历 1971年8月-1978年9月在昆明汽车运输总站,车工、美工;当美工期间(1972-1978)多次在少数民族地区写生。 1977-1978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新闻短训班学习,其间在藏区生活4个多月。 1978—1982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校学生会秘书长;读书期间,参加民间文艺教研室组织的民俗学调查多次。 1982-1986年当过杂志编辑和公务员。 1986年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次年7月被聘为助理研究员。 1992年4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任副所长。 1993年8月破格晋升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1994年5月—2000年1月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社长兼主编。 2000年2月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授、系副主任。 2003年5月兼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及中美合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中方负责人。 研究兴趣 民俗学,视觉人类学 教学情况 主要讲授课程: 中国民俗学 当代民俗学与文化问题探讨 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影视人类学 摄影基础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 南方少数民族文物 民族服饰 民间艺术 非常意识状态和非常意识形态 田野考察的设问及相关论域等(含调入中山大学前为国家文物局相关培训班及其他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的课程)。 教学及相关学术活动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1988); ·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讲授“田野考察的设问及相关论域”,1995); ·云南大学客座教授(讲过“田野考察”、“文学人类学”等,1996、1997); ·国家文物局“民族文物抢救与鉴定研讨班”(1995、1999、2001)教授(讲授“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和“南方少数民族文物”); ·德国弗莱堡Friedrich-weinbrenner-Gewerbeschule学院,讲授“云南民间艺术与现代版画”,并主持“云南版画”展览(1994年); . 昆明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研究生(1999)、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庆系列讲座(2001)、98级本科(2002)讲授“非常意识状态和非常意识形态”;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7、99级本科“中国民俗学”(2000-2001); . 中山大学公共课“摄影基础”(2000,代课);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硕士“当代民俗学与文化问题探讨”(2001);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本科和研究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2000-2002);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1级本科“滇藏文化带考察”(2002)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9-02级本科“影视人类学”(2002-2004);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03级本科“视觉表达”(2003);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和硕士生“民俗学理论与方法”(2004); 科研情况 主要著作:在国内外发表和出版研究成果,包括个人专著10余部、合著多部、论文百余篇、合作译著2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8部42集,其他艺术人类学和艺术创作图像作品数百件,主编丛书6种,杂志1种,个人参与组织和主持的国家级、省级和国际课题10余项。 1、民俗学:《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1992,1996)、《中国巫蛊考察》(1998,1999)、《滇藏文化带考察》(合作,2000)、《灵性高原——茶马古道寻访》(1998)、《变迁中的高原蒙女》(1995,中、英文版)、《访灵札记》(2000)、《鼓灵》(1999)、《古道遗城――茶马古道滇藏线巍山古城考察》(2004);合著《边地中国》(2004)、《口述中国》(2004)、《秘境节祭》(1991,中、英文版)、《云南少数民族》(日文版,1990)、《云南国土资源》(1990)、《西南民族道德研究》(1990)、《云南省哀牢山森林土地持续管理研究》(1993)、《云南百科全书》(1999)等。 2、视觉人类学研究:《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1991),另有系列配套著作如:《中国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上下册,1992,1995)、《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服饰》(1993)、《衣装上的秘境》(1993,1993)、《中国民族服饰博览》(合作, 2001);《服饰文化象征》(2005); 《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上下册,合作, 1994))、《中国象征文化》(合作,2001)、“云南民族美术全集”之《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合作,1999)、《云南岩画艺术》(合作,即出); 《云南现代重彩画》(合作,1993)、《云南现代重彩画技法》(合作,199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