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现代结构理论学科
2、岩土工程学科
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
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
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1.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岩土工程学报3.建筑结构学报4.岩土力学5.土木工程学报6.城市规划7.工业建筑8.建筑结构9.城市规划学刊10.工程地质学报11.中国给水排水12.空间结构13.建筑材料学报14.给水排水15.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改名为: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16.混凝土17.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18.世界地震工程19.建筑学报20.暖通空调21.中国园林22.建筑钢结构进展23.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4.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7.规划师28.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9.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国际城市规划31.建筑科学32.施工技术33.结构工程师核心没有哪个好发,都有难度的
这是2011最新版的建筑科学类的核心期刊 排名越靠前越好啊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 岩土工程学报3 建筑结构学报4 岩土力学5 土木工程学报6 城市规划7 工业建筑8 建筑结构9 城市规划学报10 工程地质学报11 中国给水排水12 空间结构13 建筑材料学报14 给水排水1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改名为: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16 混凝土17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18 世界地震工程19 建筑学报20 暖通空调21 中国园林22 建筑钢结构进展2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4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7 规划师28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9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 国际城市规划31 建筑科学32 施工技术33 结构工程师
荣誉称号及获奖1、2003年度山东科技大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2003年度第六届泰安市优秀青年科技奖3、2005年度山东科技大学“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4、2009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9位5、2010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位主要学术论文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EI检索27篇,SCI检索10篇,中文论文总引用率520余次。主要论文:1、李大勇, 张雨坤, 冯凌云, 郭彦雪. Response of skirted suction caissons to monotonic lateral loading in saturated medium sand.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收录)2、李大勇, 曹立雪, 高盟, 刘炜炜. 水平荷载作用下裙式吸力基础的承载性能研究. 海洋工程,2013年第1期3、李大勇, 张雨坤, 高玉峰, 宋言江. 中粗砂中吸力锚的负压沉贯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 GAO; F. ZHANG; . LEI; . Li(李大勇) An extended limit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slope stability. Géotechnique. 20125、Yufeng Gao(高玉峰),Yongxin Wu, Dayong Li(李大勇). An improved approximation for the spectral representation method in the simulation of spatially varying ground motions. Probabilistic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12,29(1):7-15 (SCI收录)6、Wu Yongxin, Gao Yufeng(高玉峰), Li Dayong(李大勇). Simulation of spatially correlated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for engineering purpose[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2):163-173(SCI、EI收录)7、李大勇, 曹立雪, 李健.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施工中渗漏影响的数值分析. 地下空间工程学报. 8(1):111-1158、李大勇, 张雨坤. 工程问题中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与理解. 力学与实践. 录用9、李大勇, 王梅, 刘小丽. 离岸裙式吸力基础在砂土地基中沉贯性研究[J]. 海洋工程, 1(29): 111-115;14810、李大勇, 王渭明. 岩土工程本科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1、李大勇副主编. 土力学.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12、王晖,李大勇,张学臣. 拔桩施工工法的工程应用. 建筑技术, 42(3):214-21613、Li Dayong, Wang Hui. Investigation into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Technique for a Cross Passage in Metro. ASCE GeoShanghai 201014、李大勇,龚晓南. 深基坑邻近柔性接口地下管线的形状分析. 土木工程学报. 2003,36(2):77~8015、李大勇,吕爱钟. 内撑式基坑工程周围地下管线的性状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4):682-68716、李大勇,吕爱钟,张庆贺. 南京地铁旁通道冻结测试分析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2):334-33817、李大勇,张土乔,龚晓南. 深基坑开挖引起临近地下管线的位移分析. 工业建筑. 1999,29(11):36~4118、李大勇,龚晓南,张土乔. 软土地基深基坑周围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的数值模拟. 岩土工程学报. 2001,23(6):736~740 被引用99次19、李大勇,陈福全,王晖. 盾构掘进中深层土体变形实测分析与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4540-154420、李大勇,王晖,武亚军. 盾构掘进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7:1061-106321、李大勇. 国外土力学本科教学探讨-以挪威科技大学为例. 力学与实践.、李德胜,李大勇. 盾构机下穿桩基施工对单桩承载力影响的数值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 2009,17(2 ):284-288研究生培养已毕业研究生 硕士论文题目 毕业时间 工作单位1、刘丽,《盾构掘进过程中邻近基桩反应分析研究》,2006年,莱钢建筑设计院2、潘军刚,《隧道近接施工引起邻近既有桩基的内力和变形研究》,2007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基建科3、李德胜,《盾构隧道近接施工对邻近既有桩基的影响研究》,2008年,蓬莱市安监局4、范德伟,《盾构掘进对临近地下管线的影响分析》,2008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5、张学臣,《地铁联络通道水平冻结土体冻胀和温度场的研究》,2008年,美国舒布洛克集团江苏优凝舒布洛克公司6、王梅,《层状地基中离岸风电裙式吸力基础水平承载力研究》,2009年,同济大学岩土工程博士研究生7、李健,《地铁联络通道水平冻结土体热固耦合研究》,2009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8、刘小丽,《海上风电裙式吸力锚基础沉贯及渗流规律研究》,2011年,徐州江苏省岩土工程公司9、宋言江,《裙式吸力桶形基础水平单调加载模型试验》,2012年,南京江苏省岩土工程公司10、曹立雪,《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裙式吸力桶形基础承载机理》,2012年,北京市地质矿产勘察开发总公司
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1.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岩土工程学报3.建筑结构学报4.岩土力学5.土木工程学报6.城市规划7.工业建筑8.建筑结构9.城市规划学刊10.工程地质学报11.中国给水排水12.空间结构13.建筑材料学报14.给水排水15.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改名为: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16.混凝土17.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18.世界地震工程19.建筑学报20.暖通空调21.中国园林22.建筑钢结构进展23.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4.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7.规划师28.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9.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国际城市规划31.建筑科学32.施工技术33.结构工程师核心没有哪个好发,都有难度的
城市工程系统的核心期刊:1、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岩土工程学报3、建筑结构学报4、岩土力学5、土木工程学报6、城市规划7、工业建筑9、建筑结构9、城市规划学刊10、工程地质学报。
城市工程系统核心期刊众多,我只是通过知网数据库为您查询了一部分,作者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一本合适的城市工程系统核心期刊。
很荣幸为你解答,如果您认为还不错,欢迎点赞、收藏、关注我,如果您有类似的问题、意见,欢迎留言或私信我,为您解决!
这是2011最新版的建筑科学类的核心期刊 排名越靠前越好啊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 岩土工程学报3 建筑结构学报4 岩土力学5 土木工程学报6 城市规划7 工业建筑8 建筑结构9 城市规划学报10 工程地质学报11 中国给水排水12 空间结构13 建筑材料学报14 给水排水1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改名为: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16 混凝土17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18 世界地震工程19 建筑学报20 暖通空调21 中国园林22 建筑钢结构进展2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4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7 规划师28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9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 国际城市规划31 建筑科学32 施工技术33 结构工程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岩土工程学报》均为EI收录期刊,但没有被SCI收录。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JRMGE) 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为中科院武汉岩土所三大期刊,而且JRMGE于2019年2月已经被SCI收录。
城市工程系统核心期刊众多,我只是通过知网数据库为您查询了一部分,作者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一本合适的城市工程系统核心期刊。
很荣幸为你解答,如果您认为还不错,欢迎点赞、收藏、关注我,如果您有类似的问题、意见,欢迎留言或私信我,为您解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岩土工程学报》(包括《岩土力学》)是岩土界的3大王牌期刊。据我投稿经验:录用难易程度《岩土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是本行业最权威的学报。
城市工程系统的核心期刊:1、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岩土工程学报3、建筑结构学报4、岩土力学5、土木工程学报6、城市规划7、工业建筑9、建筑结构9、城市规划学刊10、工程地质学报。
建筑设计管理,建筑学报等
1岩土工程学报中国水利学会等南京虎踞关34号(210024)2建筑结构学报中国建筑学会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100835)3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北京三里河路9号(100835)4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建筑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府路9号(150080)5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武汉市武昌小洪山(430071)6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市政工程华光设计院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300074)7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哈尔滨建筑大学哈尔滨市西大直街144号(150006)8给水排水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学会北京西外车公庄大街19号(100044)9化学建材全国建材情报信息网化学建材专业组、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2000327)10城市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北京西郊百万庄中国城市设计研究院(100037)11建筑学报中国建筑学会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100835)12岩土力学中科院武汉岩石力学研究武汉市武昌小洪山(430071)13建筑结构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北京西直门外松庄大街19号(100044)14工程力学中国力学学会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00084)15计算力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学报》编辑部(116032)16建筑机械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北京安宝内方家胡同21号(100007)17工业建筑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100088)18世界建筑清华大学北京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馆北楼208室(100084)19新型建筑材料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研究院杭州市体育场路119号(310003)20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所江苏苏州三香路162号(215004)21建筑技术北京建工集团北京阜外南礼土路19号(100045)22施工技术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北京西直门外车公庄大街19号(100044)23暖通空调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等北京西直门外车公庄大街19号(100044)24城市规划汇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四平路1239号(200092)25工程勘察建设部综合勘探研究设计院北京东直门内大街177号(100037)26新建筑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市华中理工大学(430068)
《岩土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
已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是岩土工程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论坛,是我国从事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研究和教学人员发表学术观点、交流实践经验的重要园地。
《食品科学》本刊作为中央级专业刊物,面向食品行业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集中地反映了我国食品科学各专业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客观地展示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学术现状,代表了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
成为国内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发表科研成果的聚集地和国内外食品科技信息的聚焦点,其专业文献的纪录意义体现了食品行业科技期刊的标志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成为科技引文的著名引擎库和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引用率在业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
《住宅与房地产》等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环境岩土工程的定义,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基本观点以及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环境岩土工程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 研究 随着和、的迅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两个负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运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岩土工程学。它既是一门性的工程学,又是一门学。它把技术和、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跨学科的新型学科。 1.环境岩土工程定义 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一词,源自1986年4月美国宾州里海大学土木系美籍华人方晓阳教授主持召开的第一届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其著名的“Introductory Remarks on 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论文中,将环境岩土工程定位为“跨学科的边缘,覆盖了在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及地质微生物圈等多种环境下土和岩石及其相互作用的”,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环境周期(循环)作用下水土系统的工程性质。 2.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及分类 环境岩土工程是研究应用岩土工程的概念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门学科。这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涉及面很广,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农业、化学、医学、工程学等等。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环境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于天灾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抗沙漠化、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震、海啸等。这些问题通常泛指为大环境问题。 (2)环境卫生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抵御由于各种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城市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污泥的处理等。 (3)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在密集的建筑群中打桩时,由于挤土、振动、噪声等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影响;深基坑开挖时,降水和边坡位移等。 3.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 补充: 基本观点 (1) 岩土 实践的范围是地球表层, 而地球对于宇宙来讲是一个子系统, 它的变化受其他子系统的影响, 它们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 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 只有一个地球 , 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 资源与人口相比越来越小, 所以我们应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 , 而不能盲目地掠夺式地利用, 以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 人类无计划的活动会毁灭人类自身; (4) 界在不断地变化, 有一些直接危害人类, 反过来人类要避开危害, 就必须采取措施; (5) 虽然 岩土工程 曾带来一些消 极影 响, 但它是由于人类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的局限性造成的, 所以从上讲, 所有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但它依赖于人们 环境意识 的提高, 岩土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健全。 研究方法 环境岩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许多学科领域, 所以在研究中应从学科间的交叉处着眼, 以辩证的观点和解决问题。 其次, 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去改善环境, 使其更符合人类的生存需求。 4.环境岩土工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环境岩土工程相关的学科有: 工程地质学 、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地质工程、环境工程 地质学 。 工程地质学的基础理论是地质学, 指导它的理论主要是自然历史观1 它的基本理论是认为地质成因和演化过程决定地质体的工程特性, 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就是从地质体局部特性的研究, 探索地质体在生成时的地质环境以及形成地质体的地质作用和演化过程, 从而在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地质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发育, 并进一步探讨和预测它在工程建筑物作用下的表现和工程行为。 工程地质学的服务对象完全是人为设计, 人为施工的建物。 这一应用性决定了工程地质学的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等特性。 所谓边缘性指它处在地质学科的外层, 位于和 工程学 科接壤的部位。 所谓交叉性表明在它的学科发展中不断吸收工程学科的理论、概念和方法, 并和地质学结合起来。所谓综合性是指工程地质学的目标是解决问题, 它是借助于地质学各基础学科的成就来综合地工作的. 补充: 岩土力学、 岩土工程 和 工程地质学 在研究对象和目标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是密切相邻的学科。但是岩土力学属于力学学科的边缘, 而岩土工程属于 工程学 科的边缘1 虽然对 岩土 的地质认识是建立岩土力学模型和本构关系的重要基础, 但岩土力学更偏于模型及建模后的力学研究。 岩土工程是将岩土作为工程结构物的一部分工程学科。不过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与其他的力学或工程学科相比, 需要更多 地质学 科的支持, 或者说更需要与地质学科的结合。 5.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 20世纪50-60年代公害事件的显现,人们不断探索,反思,并已取得了基本的共识。国外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垃圾土、污染土的性质、理论与控制等方面,而国内则在此基础上有较大的扩展,就目前涉及的问题来分,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这类问题的动因主要是由自然灾变引起的。例如 地震灾害 、土壤退化、洪水灾害、 温室效应 等。这些问题通常称为大 环境问题 。第二类是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工程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它的动因主要是人类自身。例如 城市垃圾 、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液、废渣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工程建设活动如 打桩 、 强夯 、基坑开挖、 盾构 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过量抽汲地下水引起的 地面沉降 等等。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统称为小环境问题。 6.环境岩土工程的展望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进入了大规模工程建设时期。从沿 海地 区开始,逐步向内陆扩展, 高层建筑 、地铁、道路、隧道等等的建设以及 城市化进程 步伐的加快向环境岩土工程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同时,环境的变化,地震、 洪涝灾害 的频频发生,温室效应的加剧, 水土流失 ,土壤退化等大环境,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相对 发达国家 来说,我国的岩土工程工作者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工程建设时期,有许多 工程问题 需要解决;另一方面,基于 可持续发展 要求,我们面临严峻的 环境保护 与治理工作。在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上,未来几年应重点并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其中,西部问题,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区域稳定性与地下工程。东部问题,包括大城市地面变形不稳定性、悬河化 水资源 、水环境等。在一些方面还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下:卫生填埋场的设计问题;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区域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评估;城市施工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手段在环境的治理中的应用等。 补充: 具体是这样了自己慢慢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