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具有深层次的哲学内涵。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人为本”理论的哲学内涵
摘 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具有深层次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基础;人本主义
从哲学上讲,“以人为本”是一个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都能接受的概念。仅凭这个概念,人们不能把它们区别开来,所以,打出“以人为本”旗号的并不都是唯物主义者。“以人为本”原则的提出,既有其古典哲学的根基,又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根本点和归宿点。
一、“以人为本”提法的来源
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强调人的价值高于上帝的价值。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格言是:“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他们主张以人代替神,重视人的世俗生活和世俗享受,提倡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反对作为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中世纪神学。
在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费尔巴哈第一次提出“人本主义”的哲学口号,并创立了自己的人本学。其本质特征是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最高对象。根植于这一哲学思潮的“以人为本”的提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对人本主义关于人和社会问题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简单概括。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以及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在人论方面的共同特征主要是: 在世界观上,坚持人是世界的尺度;在认识论上,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在方法论上,主张从先验的人性出发考察社会和历史;在价值观上,强调个人本位。历史地看,这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实现了从“以皇权为本”“以神权为本”“以物为本” 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是,费尔巴哈的这个“人”具有抽象性和不确定性,由此一方面它可能导致唯心史观,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回答“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而后者不可避免地涉及“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谁为主体”的问题。因此,它最终无法区分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所以说他的“以人为本”虽然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缺陷。
二、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与以人为本的不同之处
人本主义发展到当代,已经转变为反思科学和技术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研究应该突破传统模式,应由以往所强调的对外部世界的研究转向对人本身内在的研究;由倡导感觉经验或理性思维的可靠性转向对人本身的内在结构的研究,由对普遍性即人类共同本性以及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颂扬转为对个人的独特个性、生命、本能的强调。
既然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让人们开始重新重视和研究人的时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发展又有很长的历史,那么为什么中国没有直接引用西方人本主义,而是在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西方著名的人本主义思潮代表人物詹姆士说:“善的本质就是真正满足要求。”杜威认为:“善,离开经验的满足,只是一个空名词。”而对中国来讲,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沉淀,则要求“内外兼修”达到无所欲求的圣人境界,认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坚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排斥功利主义,推崇道德至上。第二,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冲突。西方现代社会以高科技文明为特征的工业一体化与个人自由的生活相矛盾,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形成的重要根据,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一直都有着很深厚的自由的情感,个人自由对于他们来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只是为个人服务的机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个人在社会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每个人都在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都毫不在意。同时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在理论上不再持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就像叔本华所认为的:由于人的唯一的真实的存在即某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意志,它驱动着人们去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人生是悲惨的,因为即使欲望得到暂时的满足,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围拢过来,而同空虚和无聊作斗争并不减于同困乏作斗争,任何人生都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被抛来抛去。基尔凯戈尔在《致死的疾病》中谈到,人的个体存在是一个精神个体,它只与它自身发生关系;它们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表现为一种悲观主义。这一切都使得中国不可能直接引入并采用现代西方的人本思潮,而是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融贯古今,洋为中用,结合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本主义。
三、“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演变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是《共产党宣言》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所希望达到的社会状态,激励着无数有无产阶级理想的人为此前赴后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大的关系。“人”一直都是马克思重视的对象,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一个理想社会是他终其一生所要达到的目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两者结合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彻底的自然主义就等于彻底的人道主义”,“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是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的身上”,“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这些都是马克思在研究的初期对人的描述,虽然在很多地方还不成熟,但是至少表明了马克思在一开始就懂得要把研究人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之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着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最终,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无产阶级所追求的近期和远期的目标,提出了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目的,也提出了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理论。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所支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则是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在必然王国里人得不到自由,被物所控制,而只有在自由王国里,人们才可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类能力的发展才能成为目的本身,人不再屈从于任何外在的目的,人成了人本身的主人;也只有在自由王国,人才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主,这就是人的自由的最高体现。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精华,因此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也就必然会更加重视人的发展,把人作为自己的目的,提出以人为本是同马克思主义相符合的,也是有其马克思主义根源的。
人的解放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根本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精髓。马克思的以人为本和资产阶级抽象的人道主义的本质界限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科学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人的解放的科学理论;二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革命实践基础上的人的解放的革命理论;三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文明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解放的文明理论。目前,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理论边界的讨论都要涉及马克思哲学中的人学理论。从讨论的情况看,许多人仍然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本主义理念存有误解。其实,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规定,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科学性之所在,在马克思哲学视域中,以人为本具有自己的特殊意义和性质。
总之,“以人为本”理论融合了众多的因素,采纳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正确的部分,吸取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在我国现实的土壤上把二者准确地结合到一起,根据我国的具体现状来诠释“人”,为更好地发展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金声.现代西方人学思潮的震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席忻.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初探[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3]崔龙水,马振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4]赵吉惠.中国儒学简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5]李瑜青.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转换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将就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出深入探讨,提出一些建立新的教育模式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构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因此,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造就成和谐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在社会转型发展中,我们该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适应和促进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要实现这一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转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政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社会环境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领域发生的各种重大的新变化,必然会给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科技教育等领域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并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等领域,使人们旧有的观念和意识受到冲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难度将会加大,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开展思想理论建设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如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日益丰富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的消极因素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社会生活中日益发展着的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着社会转型,大学生面对信息开放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社会,出现迷茫与困惑。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日益扩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信息量以几何级数增加。由此而来的是,课堂这一主导的信息渠道的垄断地位和权威地位大为削弱,思政教育工作的可信度降低,权威性受到质疑和挑战。过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占有绝对的信息优势,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落差。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优势地位在逐渐丧失。同时,学生总是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所接触的人比较单一,范围比较狭小,思想相对比较单纯,一旦面向社会,遇到各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和实际问题时,特别是碰到诱惑力比较大、一时难以辨清是非的问题,依然会产生辨不明、分不清、判断不准、把握不住的困惑。这些导致当前大学生出现政治冷漠、价值观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实践中都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只要讲的明白、讲的多,学生就懂的多;只要学生懂的多,就会接受,信的多;只要信的多,就会做的好。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方法,是目前众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通过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试图将理论生硬地植入学生的头脑中,将一个复杂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给简单化了。而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架构,使应用性极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真正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使学生云开雾散的情况少。这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武装了学生的大脑,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但是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作用则不是非常明显。同时,在教学中由于大班教学和工作量较大,使教师很难真正的做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与思政教育工作者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个性化的沟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需要一无所知,只注重"传道",没有"解惑"。让学生觉得思政教育对现实生活中没有帮助,对一些问题依旧疑惑,不能信服理论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大大降低。
(三)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师生的思想心态越来越复杂多变。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政策问题往往与评优、评定奖学金、工资待遇等个人利益问题,心理障碍、人际矛盾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一部分师生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与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出现反差,新的矛盾不断激发,原有的矛盾不断凸显;加上社会上出现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人生态度功利化、政治定位边缘化趋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呈现出复合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承载的任务空前复杂多样,那种空对空、说教式、灌输式、单一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利益结构变动、新旧矛盾交织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
同时,在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技能教育轻人文素养培养"的观念。当今社会需要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21世纪人才不仅要接受现代科技与专业知识技能的系统教育.更要接受思想道德、个性品行、人文素养和健全心智的全面训练。一些高校仍然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放在第一位,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同步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所谓以为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普遍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尺度、一种原则、一种要求,作为维护人的利益的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目的。这种理念思想内涵深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等教育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应当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高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自然这个"人"指的就是在校大学生。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落脚点,以学生为最终目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竭诚尽力为学生谋利益,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善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造学生,还要求我们更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认真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利益,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不仅能以思想教育为本,还要以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需要为本。而不是老是站在管理者的角色上不思改变,认为学生就是被管理的对象,丝毫没有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为学生服务为本,重点解决学生最关心,关系最密切的实际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一句话,要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才。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高兴不高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
(一)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修养,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剧烈增长,到现在达几百万之众,作为被人们称为的"天之骄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高校的稳定就显的尤为重要。它的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当今大学生都是80年代出生的,大多对于政治冷淡,对社会热点现象关注不够,这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地位不符。这就需要用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唤醒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关注社会民生。大学生毕业后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大军进入社会,如果仅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而没有良好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作指导,也会发生大学生学到的业务本领用在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利局面。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改变过去单一说教的方式,改变过去空洞乏味的理论宣讲模式,将尊重人,理解人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内心,让学生形成一种人本理念。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体系
1、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在高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疏导长期淤积便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便要求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具备心理咨询师的素质,为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然,这不是高校教育者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发现的,需要他们与学生打成一片,密切接触才能发现。思政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实行目标分类,循序渐进地开展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建设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关心、尊重、激励学生,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解放思想,确实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
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均是平等交往的主体,不要老停留在学生是受教育者的和被管理者的角色上。"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调整,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不仅是一种管理活动,也是一种消费,大学生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一名消费者。"老师和学生均是学校的主体。没有老师,学校便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没有学生,学校教育便失去了教育对象,学校也便无从发展。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同时,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就整体而言,在政治素养、个人品德上是合格的,但在驾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上还与现实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把提升自身本领与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先要加强自身作为建设者的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3、注重增加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注重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尝试新鲜事物,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便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宿舍,进社团。’在新形式下,传统的教育载体已经无法满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宿舍、社团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4、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在高校有着许许多多的学生团体,这是学生的自治性组织,他们聚集着一批志趣相投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不可避免。那么我们便可以在学生社团的活动中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在长江大学有一个自律委员会,它通过与学生工作处联合举办各种活动,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建会宗旨。既达到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又达到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以人为本,关爱问题学生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以人为本,关爱问题学生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成绩、行为习惯等各方面优异的学生都进入高中深造,相对来说,进入职校学习都是行为习惯、学习等各方面都稍逊一筹的“问题学生”,如何来积极引导这些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已经成为高职校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引导问题学生
“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了!”、“现在学生的行为习惯真差!”这是耳边经常听到老师的抱怨声!是啊!“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工作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他们影响着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甚至影响着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如何来关爱引导这些“问题学生”呢?我认为班主任只有付出更多的诚心、关心、爱心和耐心,与“问题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交流,树立“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思想,切实从“问题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的困惑,这样才能真正成为“问题学生”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交流的朋友,才有利于整个班级的发展。
一、“问题学生”的特征
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学生”,他们有着以下的共同点:
(1)上课不能遵守课堂纪律,课上不是讲话就是睡觉,严重到影响老师讲课和其他同学的听课;
(2)作业基本不完成,或者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
(3)晚上在宿舍不能按时休息,几个同学聊天到深根半夜,白天精神状态不好;
(4)夜不归宿,经常通宵上网或打游戏;
(5)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交往,经常吸烟喝酒打架闹事;
(6)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教导,他们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行为习惯差。
二、“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问题学生”的形成并不是一两天的事,也不是由于某个单独原因造成的,是由于整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环境造成的。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心理不成熟、思想叛逆、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有的由于家庭破裂,情感受挫;有的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心理不健全;有的由于受黑网吧影响,沉迷于虚拟世界,受网恋和网络游戏的诱惑而不能自拔;有的受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影响,吸烟喝酒打架偷窃等是家常便饭;有的由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不能提起学习的兴趣,以致于整天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有的由于老师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当,导致他们对学校、老师充满敌意,对学校的管理条例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屡次触犯校纪校规……以上这些都没有得到及时和正确的引导,最终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问题学生”。
这些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确实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带来很多的麻烦,但是对于他们,班主任老师又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如何来引导他们呢?首先,我认为班主任要克服以下几种心理障碍:
三、班主任需要克服的障碍
(一)厌弃心理。“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差,班主任的`教导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有些老师就会把这些学生当成包袱,甚至希望他们早点被学校开除。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学校的生命在于学生,没有学生就不存在学校,所以不能轻易放弃一个学生。并且每个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针对每个学生的引导方式和方法都可能不一样,所以要求每位老师认真研究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才能找到引导他们的方法。
(二)定型心理。班主任经常会对“问题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反正也就这样了。因此,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是关注着“优等生”,对于“优等生”每个小小的进步退步都能及时关注到,殊不知,其实“问题学生”才应该是班主任关注的焦点,几个“问题学生”的行为可能影响整个班级其他同学的行为,并且我们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所以,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每一个细小的进步,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优点,用积极的思想影响他们,引导他们积极上进,在表扬他们优点的同时提出改正一些缺点的要求,使他们树立“我也很优秀”的观念,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急噪心理。对于“优等生”,很多事情,只要老师一指点,“优等生”就会立即起色,进步较明显,但对于“问题学生”则不然,对于某个问题,尽管老师可能早就指出并已经反复强调,但他们仍我行我素,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对于这样的学生,当老师得知他们犯同样错误的时候,更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否则,老师会失去耐心,揭老底、算总帐,全盘否定他们的进步,这样的结果使学生和老师完全处于对立的状态,以致前功尽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老师的教育,但是到了高职校他们的行为习惯依然很差,所以对于“问题学生”的转换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师要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工作。
(四)偏见心理。当班主任老师发现班级里一些不良现象时,首先想到的是哪几个“问题学生”所为。班主任对“问题学生”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在工作中会出现偏激的行为,不给“问题学生”进取的机会和承认、改正的机会,并且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得老师和他们的距离更远,更不容易接受教育。
四、如何引导“问题学生”
做了两年的班主任,遇到的问题也很多,下面我总结以下引导“问题学生”的方法:
1、以诚感动学生,换得信任。赢得学生的信任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一半,老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为了促使帮助学生成材的。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一般都是难以接近的,班主任找学生到办公室谈话都是去接受批评的。当得知学生的这种心理后,我主动放下班主任的架子,真诚地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谈话,谈话的地点也改为宿舍、教室,甚至室外边走边聊。开始他们对我很冷淡,问一句答一句的,存在很大的戒心。但我不气馁并注意了谈话的方式,把原来的“你应该怎样怎样”改为“我建议你怎样怎样”等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谈话的内容也有原来的关于学习和专业知识等比较严肃的话题转换为兴趣爱好等比较轻松的话题,谈话的次数多了,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老师的真诚,与老师的距离也近了,也愿意和老师说说心理话了。
对于一些不善于交谈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如我们班有一位学生特别内向,平时表现也不好,和他谈了几次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当我知道他有唱歌的爱好后,组织全班开展了一次歌唱比赛,在比赛场上,他很活跃,我抓住这个机会和他谈兴趣爱好、人生理想等。活动过后,他在周记本上说愿和老师做知心的朋友!经过两年的不断鼓励,他现在是我们班的文娱积极分子,人也开朗了很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
2、以爱抚慰心灵。一般来说,班主任老师的关心都是对于“优等生”而言的,对于“问题学生”的关心比较少,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采取不同的措施,我认为,相对于那些“优等生”,“问题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
如:我们班有一位留级学生,平时上课爱讲话影响其他同学,行为习惯也较差,喜欢和老师顶嘴,和他谈话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并且态度恶劣。有次他晚上发高烧,没能来上晚自习,当得知这个消息后,我连忙送他去医院,一直陪伴他至凌晨,使他深受感动。通过一点一点的积累,后来他慢慢地放下了戒心,聊的话题也多了,和他谈话的效果就明显好多了,我的建议他也乐于接受。经过不断的鼓励和他自身的努力,现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并且利用他的画画优势为我们班级服务。“我现在在学校充满着激情”他这样说。
3、用鼓励唤发自信。老师通过与他们交流,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和兴趣爱好,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增强他们的自信。如:我们班有一位女生,平时不爱学习,经常喜欢和其他班的男生在一起玩,无心上进。通过和她的接触,我发现她在“美声唱法”很有天赋,于是我鼓励她去参加学校的一些歌唱比赛。通过一些的锻炼,她的自信心增强了,现在她已担任我们班的文娱委员,并且在“五.四大合唱”中取得了名次。成绩比以前好多了,和那些男生的关系也断了。“现在的生活很充实。”她这样说道。
现在我们班的学习氛围比以前好多了,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班级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涨。对于一些容易犯错的同学,及时引导,多和他们谈心。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班会成为一个先进的班集体。
“问题学生”的养成并非一两天的事情,是长期养成的习惯,是长期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对他们的引导也并非能够立竿见影,这需要我们班主任在注意方法的同时,能够付出更多和长期的耐心,爱心和关心,只有这样,我们的“问题学生”才能慢慢走上正轨,我们学校的整体氛围才能得到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紧跟形势,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以人为本的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教育当中的以人为本》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紧跟形势,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是要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认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需求,“以人为本”注重实现人的自由完成活动和全面自由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教育模式的最好方式。同时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和现实意义,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真正做到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事业形势;重要思想概念内涵
“以人为本”已经变成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不仅包括经济中“以人为本”,也包括企业中“以人为本”,甚至是管理中“以人为本”,而即使是科技,其中也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目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指导思想。虽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被宣传了很久,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思路知识只是简单的分析“人”的自然属性,只是表面化的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那样的分析只是简单重视满足人的物质利益,但是,这样的做法却忽视了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如果不能完整的理解“以人为本”的道理。那么在指导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片面化的理论,因此,无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所以,弄清教育视野中的“以人为本”概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科学而全面理解教育事业中“以人为本”概念的内涵
(1)“以人为本”里的“人”指的是受教育者,“以人为本”是要以受教育者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首先要搞清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首要条件。其次,还要分析“以人为本”中“本”的具体含义,要明白怎样工作才能把教育工作达到“以人为本”的条件。搞明白这两个问题是进一步理解“以人为本”概念内涵的重要基础。所以,研究教育中的“以人为本”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性理论。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论断表现在多个方面。
①人具有自然属性。
人是直接地自然的存在物。人具有与其他动物相同的作为自然生物所存在的物理形态、生物特征和生活本能,其中包括食欲、性欲和自我保护等。
②人具有社会属性。
人是社会中的存在物,人的社会性本质不是指人所具有的胡子、血液和骨头等肉体性,而是指人具有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不再简单的局限于其作为个人所固有的物质象征,而是指涵盖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社会生物所应有的形态特征,包括语言、创造性思维极其各种衍生物,他们往往具有主体性、目的性、交往性和道德性。
③人具有实践性。
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就被称为其生命活动的类特性,而人的类特性就是人可以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其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改变自身的现状,才能够创造更多价值。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特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一般本性,人的类特性是超越自身生命活动而存在的,人与一般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会不断超越自身规定,追求自身的生命价值。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后,“以人为本”中的“本”的概念含义就明朗了起来。
(3)“以人为本”的“本”应表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本”要符合受教育者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特点,因此,既要满足社会性的要求又要满足人的社会性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尊重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另外,以人为本”要满足受教育者的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人所具有的独特本质决定了人应该与人所具有的本质相对应,然而对于人的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首先需要满足衣食住行。所以,在历史上每个活动的首要阶段就是要去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就是要开发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需的物质。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之后。就要开始满足受教育者的社会性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表现为人对理想、劳动、纪律、道德、艺术等的精神需要。最后,要促进受教育者发挥潜能和实现自觉活动,具体则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社会素质、能力素质、以及自由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教育教学中不能简单的把受教育的对象看成一个劳动者,一个经济动物。而是应该通过更加全面的眼光把教育对象看成是一个具有奋斗目标、高尚审美和理想信念的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重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双方面需求,要培养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要在教育活动中实现人自由自觉活动和全面自由发展为主的教育模式。
2教育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1)要遵循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对象都存在个性差异。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人的思想是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的时候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会对形成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具体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所以深入分析这些社会关系对人造成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形成过程和其发展的规律。要遵循人在形成思想和发展思想过程中所具有的规律性,只有这样才会提高教育的效果,也会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要遵循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也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具体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因素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由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对相同的客观事物存在不同看法,所以其对教育教学工作存在不同的接受方式,所以针对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对症下药”的思想。
(2)确定教育的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需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比如:在一次邓小平理论课的考试试卷中发现一名学生没有回答答卷中关于邓小平平理论的论述题,考试之后找到这位同学,他解释道,因为是他是一名韩国留学生,因此不应该答有关中国政治理论的问题。这件事的发生提醒教育者一定要考虑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我国,教育对象往往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国内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在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所以,教育对象所身处的社会环境应该是要一致的。但是,由于地理,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时并不一致。因此,在确定教育教学工作具体目标,选择教育方法时,需要针对性的仔细考虑教育对象所处的条件。如果其脱离了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教育教学中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3)必须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目的是构建学生的精神支柱,要使其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同时要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培养其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加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中央的信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情操、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在现阶段的集中体现。
3结语
坚持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可以代表中国人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历史复兴的重要条件。教育可以决定人生的方向。因此,基于学生良好的教育,其在就必然会拥护“以人为本”的教育态度,一定会以“以人为本”基础,在教育事业中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专题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2.
[2]肖川.教育的视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3.
[3]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转换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将就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出深入探讨,提出一些建立新的教育模式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构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因此,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造就成和谐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在社会转型发展中,我们该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适应和促进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要实现这一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转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政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社会环境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领域发生的各种重大的新变化,必然会给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科技教育等领域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并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等领域,使人们旧有的观念和意识受到冲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难度将会加大,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开展思想理论建设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如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日益丰富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的消极因素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社会生活中日益发展着的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着社会转型,大学生面对信息开放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社会,出现迷茫与困惑。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日益扩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信息量以几何级数增加。由此而来的是,课堂这一主导的信息渠道的垄断地位和权威地位大为削弱,思政教育工作的可信度降低,权威性受到质疑和挑战。过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占有绝对的信息优势,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落差。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优势地位在逐渐丧失。同时,学生总是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所接触的人比较单一,范围比较狭小,思想相对比较单纯,一旦面向社会,遇到各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和实际问题时,特别是碰到诱惑力比较大、一时难以辨清是非的问题,依然会产生辨不明、分不清、判断不准、把握不住的困惑。这些导致当前大学生出现政治冷漠、价值观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实践中都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只要讲的明白、讲的多,学生就懂的多;只要学生懂的多,就会接受,信的多;只要信的多,就会做的好。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方法,是目前众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通过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试图将理论生硬地植入学生的头脑中,将一个复杂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给简单化了。而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架构,使应用性极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真正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使学生云开雾散的情况少。这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武装了学生的大脑,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但是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作用则不是非常明显。同时,在教学中由于大班教学和工作量较大,使教师很难真正的做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与思政教育工作者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个性化的沟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需要一无所知,只注重"传道",没有"解惑"。让学生觉得思政教育对现实生活中没有帮助,对一些问题依旧疑惑,不能信服理论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大大降低。
(三)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师生的思想心态越来越复杂多变。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政策问题往往与评优、评定奖学金、工资待遇等个人利益问题,心理障碍、人际矛盾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一部分师生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与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出现反差,新的矛盾不断激发,原有的矛盾不断凸显;加上社会上出现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人生态度功利化、政治定位边缘化趋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呈现出复合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承载的任务空前复杂多样,那种空对空、说教式、灌输式、单一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利益结构变动、新旧矛盾交织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
同时,在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技能教育轻人文素养培养"的观念。当今社会需要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21世纪人才不仅要接受现代科技与专业知识技能的系统教育.更要接受思想道德、个性品行、人文素养和健全心智的全面训练。一些高校仍然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放在第一位,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同步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所谓以为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普遍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尺度、一种原则、一种要求,作为维护人的利益的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目的。这种理念思想内涵深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等教育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应当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高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自然这个"人"指的就是在校大学生。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落脚点,以学生为最终目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竭诚尽力为学生谋利益,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善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造学生,还要求我们更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认真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利益,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不仅能以思想教育为本,还要以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需要为本。而不是老是站在管理者的角色上不思改变,认为学生就是被管理的对象,丝毫没有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为学生服务为本,重点解决学生最关心,关系最密切的实际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一句话,要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才。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高兴不高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
(一)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修养,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剧烈增长,到现在达几百万之众,作为被人们称为的"天之骄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高校的稳定就显的尤为重要。它的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当今大学生都是80年代出生的,大多对于政治冷淡,对社会热点现象关注不够,这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地位不符。这就需要用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唤醒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关注社会民生。大学生毕业后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大军进入社会,如果仅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而没有良好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作指导,也会发生大学生学到的业务本领用在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利局面。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改变过去单一说教的方式,改变过去空洞乏味的理论宣讲模式,将尊重人,理解人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内心,让学生形成一种人本理念。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体系
1、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在高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疏导长期淤积便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便要求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具备心理咨询师的素质,为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然,这不是高校教育者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发现的,需要他们与学生打成一片,密切接触才能发现。思政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实行目标分类,循序渐进地开展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建设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关心、尊重、激励学生,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解放思想,确实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
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均是平等交往的主体,不要老停留在学生是受教育者的和被管理者的角色上。"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调整,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不仅是一种管理活动,也是一种消费,大学生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一名消费者。"老师和学生均是学校的主体。没有老师,学校便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没有学生,学校教育便失去了教育对象,学校也便无从发展。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同时,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就整体而言,在政治素养、个人品德上是合格的,但在驾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上还与现实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把提升自身本领与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先要加强自身作为建设者的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3、注重增加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注重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尝试新鲜事物,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便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宿舍,进社团。’在新形式下,传统的教育载体已经无法满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宿舍、社团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4、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在高校有着许许多多的学生团体,这是学生的自治性组织,他们聚集着一批志趣相投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不可避免。那么我们便可以在学生社团的活动中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在长江大学有一个自律委员会,它通过与学生工作处联合举办各种活动,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建会宗旨。既达到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又达到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前 管仲725年前后前645年)。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见商务印书"万有文库"版本《管子》,1936年版,第二册第八页)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在我国古文献中,"人"与"民"二字经常连用,合成为一个词组。例如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大雅·抑》有这样名句:"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意为劝戒大臣们要自警自律,要善于治理你的人民,谨慎你的法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后来《水浒传》第二回写到高俅被发配流放到外地时,有这样说法:"东城里人民不许留他在家宿食"。人民在古汉语中意为平民百姓。管仲是用"以人为本",与《诗经》齐名的《书经》则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应该说,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意思完全相同。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孟子·尽心》又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可见孟子所说的"民为贵"也就是以人为本之意。 在我国古文献中,除了管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之外,大多是讲"民为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谷染传》)、"闻这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贾谊《新书、大政上》),"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民可畏论》),等等。这些说法很容易给后人一个错觉,误以为我国历史上只有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而不像西方历史那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理论前沿》2005年第18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提出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有三点区别: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贵说法;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是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是将仁义道德放在物质利益之上;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讲述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术略。其实这三点应该说是我们党当今提出以人为本与古代以人为本的区别。 当代国学者在总结我国历史优秀文化遗产时,虽然有人用"以民为本"的提法,但是更有多人用"以人为本"的提法。国学大师张岱年牵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系国家教委推荐的公用教材),将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中年学者张维青、高毅清合著的《中国文化史》四卷本力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系山东省教委的科研项目,作为高校教材),书中第三编春秋战国部分,标题用的也是"动乱世道的人本追求"。总之,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今我们既要继承,又要超越。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那么“制定国策则以人为本”,国策,要人性化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
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见商务印书"万有文库"版本《管子》,1936年版,第二册第八页)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在我国古文献中,"人"与"民"二字经常连用,合成为一个词组。例如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大雅·抑》有这样名句:"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意为劝戒大臣们要自警自律,要善于治理你的人民,谨慎你的法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后来《水浒传》第二回写到高俅被发配流放到外地时,有这样说法:"东城里人民不许留他在家宿食"。人民在古汉语中意为平民百姓。管仲是用"以人为本",与《诗经》齐名的《书经》则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应该说,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意思完全相同。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孟子·尽心》又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可见孟子所说的"民为贵"也就是以人为本之意。 在我国古文献中,除了管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之外,大多是讲"民为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谷染传》)、"闻这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贾谊《新书、大政上》),"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民可畏论》),等等。这些说法很容易给后人一个错觉,误以为我国历史上只有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而不像西方历史那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理论前沿》2005年第18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提出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有三点区别: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贵说法;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是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是将仁义道德放在物质利益之上;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讲述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术略。其实这三点应该说是我们党当今提出以人为本与古代以人为本的区别。 当代国学者在总结我国历史优秀文化遗产时,虽然有人用"以民为本"的提法,但是更有多人用"以人为本"的提法。国学大师张岱年牵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系国家教委推荐的公用教材),将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中年学者张维青、高毅清合著的《中国文化史》四卷本力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系山东省教委的科研项目,作为高校教材),书中第三编春秋战国部分,标题用的也是"动乱世道的人本追求"。总之,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今我们既要继承,又要超越。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那么“制定国策则以人为本”,国策,要人性化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
作文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具体如下: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树立崇高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为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方法。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德育工作也显露出一些不足,例如忽略学生的个体存在、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成人的价值观、德育评价简单化、从狭隘的观念出发衡量学生的行为等。这些做法不但不能把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注入到学生心中,反而让学生对一些美好的事物产生逆反心理。
尤其是近几年来,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学生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广,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如果只简单地沿用传统的德育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在承认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时代,心理教育应运而生。
它不仅是对传统德育内容的重要补充,而且是传播德育内容的新的方法和途径。心理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循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帮助他们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善待自己和他人,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与此同时,培养他们对家庭、对国家、对全人类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国古代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我们不得不叹服古圣人的智慧,这一名言正反映了一个人的成长模式,符合心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体现了心理教育的终极目标。
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放眼世界、胸怀国家、立足脚下,把心理教育扎扎实实地深入下去,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民族之魂的重塑而努力。
扩展资料
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1、开头
作文开头不易太长,要做到语言精彩,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结尾
作文结尾要短促有力,升华中心,最好结尾能让人读后有一种回味悠长的感觉,一般作文的结尾最能开出一个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思想认识,应有一定深度。
以认为本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前进的结论。诚信为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永不褪色的箴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合,而诚信是人的根本。
人生在世离不开吃穿用度,安居出行,旅游娱乐,精神享受,乃至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等。因此人的种种需要,各行各业便由此催生,为人们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
人为自己的生存而建设创造又不断享有和享受着各行建设创造的结果,世界在人的改造中变得绚丽夺目,社会在人的创造中呈现勃勃生机,人的需要也因此而变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人又是一切劳动成果最终的和最有价值的评论者。
在人的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中,世界与社会不断地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人类幸福生活也不断得到提高,因此不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人既是主角,又是最终目标,以人为本是一切思考和行动的关键。
以人为本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我看到的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当人们需要呈现丰富和多元化趋势的时候,许多思考和行动却显得滞后,还停留在过去人的要求层次上。
准以满足现在人的种种需求,而掌握一定能力的人,有的是从个人,小部门,小集体出发,想当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为了局部利益而牺牲了国家利益群众利益,还有些人为了工作而工作。
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以至脱离实际,见物不见人,凡此类都不适合以人为本的要求,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甚至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坚持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而不是以个人小部门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是现实的,适时的,以人为本是我们一切思考和行动的落脚点和最终出发点,因此,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对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又是一种价值取向,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肯定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我们就努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部门国家的利益,眼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做到权为人民所用,情为人民所系,利为人民所谋,我们要讲究处处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乃至依靠人,塑造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三杯吐然诺,五岳到为轻”一句话说出了诚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准则。这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家长教育孩子的准则。从古至今,诚实守信这一话题的故事可谓举不胜举感人至深。
纵观当今商海却使人叹息,一些小商小贩,到处人不讲究诚信,以至于诚信这个词,早就失去了他原有的光泽,更有甚者。在2000年的高考作文中写到,如果我身背着金钱,友情,诚信等多个包裹过河的时候,如果有选择让我丢弃一个。
首先丢掉的是诚信,因为现在的社会尔与我诈,诚信已过时了。我不禁为这为考生的想法感到可耻,因为他忘本了。其实这个社会的诚信一点也没有褪色
不信你看看自己的周围,哪位同学老师失信于你了?哪位大商家老板不是以诚信待人的,那些失信于你的小人和伪君子都会受到惩罚的,并且会被社会抛弃的。诚信,我们永远的朋友!
如果说人是整个社会的基石,那么诚信则是一块一块的砖。如果想筑一座社会大厦,人与诚信缺一不可。以人为本,诚信为根是人民的本质需求。社会的根本所在。
高中诚信议论文800字5篇
诚信是涓涓流淌的一湾河,滋润了一方的芸芸众生,使土地开出温美娇艳的善良之花。那么高中诚信议论文800字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中诚信议论文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失去诚信,你所拥有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不欺,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远离尔虞我诈,圆滑世故,多一份真诚的感情,多一点信任的目光,脚踏一方诚信的净土,就可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夯筑起人生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我们崇尚这样一种诚信:仰起希冀的脸庞,拍拍娇嫩的手,歪歪头,说:“相信你!”此时此刻,难道你的心底能不涌起一股激动的热潮?我们向往这样一种诚信;舒开紧蹙的眉,露出笑靥,快步走到朋友面前,说:“真诚地祝贺你!”此景此境,难道你的头脑没有闪烁过一片快乐的彩云?播种诚信,你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朋友的信任,还有———可以信任的世界。
抛弃诚信,虚伪的面具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生命变得生气全无,友谊之花在凋谢,亲情之果在陨落;撩起人们面前的五彩面纱,露出的是“君子”们道貌岸然的脸,变了形的丑陋的脸。这样的世界,流淌着恶浊的血液,飘浮着腐朽的气息,太可怕了!
诚信的云翳被抛弃,再也映不出夕阳西下彩霞的绚烂。我向往真诚,渴望信任,希望旷野望天时,天蓝草碧,云白风清。
背好诚信的行囊,抓牢诚信的行囊,人生路上的步履才更平稳,足音才会更坚实!
天使用诚信作绷带,医好了飞翔的翅膀。我知道,撒旦的谎言会被揭穿,他的魔杖会失灵。诚信不可抛,它是法宝!
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着,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光!
人生如海,可包容的很多,与“才”、“貌”、“誉”,共存的还有—“诚信”。风华正茂之青年,在命危之际,选—“诚信”弃入浪中,实是忽略了“诚信”的力量。也许,瓦尔登湖边的卢梭,在苦思着生之真谛;那握着明灯游在白天街道的`,还有希腊智者的身影,但无论是谁,都没有忘记,构筑人生基座乃是“诚信”二字。
诚信乃人格品位的体现。手握权杖,贪图荣誉而尽显性之奸诈、多变的,定不是品格高贵之人;“高堂明镜”中的白发只应诚实忠信者拥有,捻着胡须,在江边痴待着的,才可情如潭之三千丈;在危栏高楼中,守着心底一方净土,望穿秋水的,是爱之“诚信”;哪怕各守长江之头,那快报急书,“白头骚更短”的,是叮嘱的诚信……
有了诚信,生,因之成为纯洁的载体。诚信的高贵,幻化为身中血液,流消在潺潺的河床,浮露高贵的躯干。诚信乃立世之原则山西票行的老板,苦心经营得认票取钱的境界,只因有了“诚信”二字。于是便有了“海内最富”的情景,有了更多的“走西口”的哥哥。“诚信”成为高人的无形名片,拥有诚信,走南闯北。诚之闪光,信之耀眼,为世人所赞叹。
既然诚信乃世间宝贵之物,那为什么诚信会在命危之时沦为浪中之弃物呢?怕是生命的其他额外点缀迷死人眼……是的,与“诚信”并存的还有许多饰物,如才貌,如金钱。然当佳丽的双手无奈的推开时,才貌与金钱都不能挽回逝去的感情。
用诚信的石子铺成的路,才是最坚实可靠的。古人的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乃是此“诚信”的体现。如何握住“诚信”,成为人们所关注。而诚信乃是一种心之清泉,需要山的气质的熏烤,森林清幽的环境,还有清纯的方石搀杂其中。这山即是你自身的修养,这森林正是你周围的诚信环境,还有那纯洁的方石,是等你行动的标志。
那么,请握住“诚信”!握住诚信,你就握住了徐悲鸿的画笔,即使毕加索哭泣的女人再把脸扭曲,也丝毫不会影响你的光彩。因为,诚信是品位,是根本,是郑板桥笔下的竹,傲立着,独占一隅。
所谓诚信,即诚实与守信,她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它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诚信不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精神基础与思想保障。我国是一个悠久历史,拥有灿烂文化的国家,关于诚信的积淀在历代的贤达志士中并不鲜见,中国诚信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继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凝聚力强大的传统文化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一个人,如果做到了诚信,那么,他也就做到了一个人的基本准则。
诚信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虚伪,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等。别以为诚信只需要对别人诚信,对于自己,更需要的也是诚信,不自欺欺人,不做违背良心,有损人格,对不起自己的事。不能撒谎,想必是大多数家长给你的最初训诫。可是,谎言在我们身边却不鲜见。每个谎言的背后,总是以顾及面子,得取利益等原由。谎言就象细菌一样,有了一就有了二,结果就成了习惯。英国著名文学家斯威夫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说一次谎的人,很少发现自己会负担多大的重荷。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了说一次谎,不得不另外发明二十句。”这段话想必已经把把谎言揭露得淋漓尽致了,当曾经撒过谎的你,是否已经承认了斯威夫特将你当时的行为描写得非常形象?
撒谎可能给了你暂时的利益,但那却严重地损害了你的人格。别总以为你的谎言“天衣无缝”,鸡蛋再密也有缝,总有一天,你将会露出马脚,到那时,就是你信用的.丧失,人格的毁灭。到了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你就别想渴求到别人的信任,即使到时你是真心的。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也是需要用点“善意的谎言”去鼓励,安慰他人,这种谎言跟损害人格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谈起”诚信“一词,不禁使人反思它其内在的谊意义。然而,诚信是什么,人们的理解各有不同。就拿我来说吧。过去,我只是无知地认为诚信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罢了。但是,我也太天真了,把诚信想得那么地幼稚。那么,诚信究竟是什么呢?我始终感到迷惘。当我在读了,《诚信是什么》这篇文章后,受到了启发,对当初诚信的理解有了质的变化。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主人公李明与他父亲去菜场买葱准备回家做红烧鱼,由于李明父亲刚好身上没带零钱,全是100元的人民币,一时找不开。好心的卖葱大妈先让李明与他父亲先拿葱回家做红烧鱼,然后再送葱钱也不迟。回到家,李明父亲不想去送葱钱。李明死活不同意,讲道理给父亲听:”诚信很重要,人要讲诚信,大妈种点葱不容易。“最后,李明还是说动了父亲去还钱。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这就是我找到的什么是诚信的正确答案。
掩卷沉思,主人公一语到出了诚信的真谛,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雾,不禁为自己过去的幼稚无知而感到羞愧。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并不是诚信真正其内在的意义,只不过是诚信的一面罢了。诚信就是诚实,讲信用。诚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生意场上要讲信用,要公平竞争,不能使用旁门左道;买卖场上要讲城信,要货真价实,不能以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的利益;考场上要讲诚信,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用炸手段作弊。
我觉得诚信好比是一面忠诚的镜子,它会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你的心灵上有没有污斑。我还觉得,在思想里,人们也不能没有诚信这面忠诚的镜子。一旦没有了这面镜子,我们内心的美与丑就没有了可以衡量的标准了。正如古代一位君王李世明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诚信对社会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假如这个社会一旦失去了诚信,人们生活在互相猜疑中,那社会将会怎么样。
感谢你《诚信是什么》,你使我变得更加成熟。你不仅使我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诚信,而且使我懂得了今后我的一生该怎么过,怎样做人!
诚是一种品质,信是一种评价。诚信可以体现出每个人的品格,也是一个人立身于社会的资本。诚信时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它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
生活中,只有讲诚信的人,才能广泛的交友;学习中,诚信的人他的成绩才会踏踏实实地上升;工作中,只有诚信的人,才会事业有成。
生活实践中,我经常答应别人的要求,我也经常能做到,我是一个非常重视诚信的人。我讨厌不诚信的行为。初三的假期中,老师答应带我们出去郊游。我们很高心。三天之后在学校集合。但是,就在那天,下着倾盆大雨,我们都没有去,只有我们的班主任,他一个人去了,我们都没有做到诚信守信,将老师一人留在学校等我们。足足等了三个多小时,这让我们十分惭愧,又十分地敬仰,中够我们敬仰一生。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及其守诚信的人。无论什么事,只要他答应,就能办到。这次活动,我悟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做人要做一个守诚信的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世世代代的做人之本。
诚信在生活中既显得平凡又显得普通,它不像金钱那样有诱惑力。也没有多么的娇媚。诚信是一种品质,当自己做错事时,能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就是诚信的表现。
我国古代,就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话,讲的也是诚信。鼎盛唐朝,康乾盛世,还有今日的中国,能在世界中举世瞩目,其原因就是应为守诚信,我国正是本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才使我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在日本的公司中,诚信经营是每个公司的经营理念。日本的餐馆也一样,餐具每用一次,都要洗七遍,是日本餐馆中的规定。他们都是非常注重诚信二字的。
当今世界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人,更应该注重诚信二字。因为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立足之本,我们更应该注重诚信二字。我们也因该时刻铭记着罗曼罗兰所说的有了诚信,人生的小船才不会被金钱荣誉的大海所吞没。
让诚信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作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准则,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的生活因为诚信而更加美丽。
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教育战线上的先驱,更是语文教育方面的“一代宗师”,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教育。有人说不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无以为教师,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所以,《叶圣陶教育文集》成了摆在我案头的重要书籍;也成了我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因而不能不注意教育与人生的关系。”一个世纪前,刚走上教坛不久的叶圣陶就多次著文,大声疾呼,并且把这一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叶老在《假如我当教师》一文中,再次鲜明地申述了这一思想:“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从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言行和著文,我们就可以了解,关于教育的目的,叶圣陶先生主张的是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而且他也说到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其实,叶圣陶先生强调的就是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一切教育必须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即以学生为本位,正如他的故里的苏州大学的校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以人为本”是教育的趋势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面临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并为其服务的问题,而且面临着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创新的问题。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还是从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当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二、“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同时再一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都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崭新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所以,对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授予学生以知识,尤其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自己衷心乐意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昂首前进。三、“以人为本”教育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主张的是从教育内部去考察教育的本质,去揭示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肯定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培养“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现代中国人,“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是我们教育者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教育以育人为己任,教育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以人为本,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每一位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在教育活动中,人无疑处在中心的位置。一方面,教育肩负着向受教育者传播“人是根本”理念的使命,使他们懂得和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另一方面,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育内容都应当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应当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人的才能的发挥,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紧跟形势,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以人为本的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教育当中的以人为本》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紧跟形势,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是要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认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需求,“以人为本”注重实现人的自由完成活动和全面自由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教育模式的最好方式。同时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和现实意义,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真正做到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事业形势;重要思想概念内涵
“以人为本”已经变成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不仅包括经济中“以人为本”,也包括企业中“以人为本”,甚至是管理中“以人为本”,而即使是科技,其中也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目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指导思想。虽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被宣传了很久,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思路知识只是简单的分析“人”的自然属性,只是表面化的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那样的分析只是简单重视满足人的物质利益,但是,这样的做法却忽视了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如果不能完整的理解“以人为本”的道理。那么在指导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片面化的理论,因此,无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所以,弄清教育视野中的“以人为本”概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科学而全面理解教育事业中“以人为本”概念的内涵
(1)“以人为本”里的“人”指的是受教育者,“以人为本”是要以受教育者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首先要搞清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首要条件。其次,还要分析“以人为本”中“本”的具体含义,要明白怎样工作才能把教育工作达到“以人为本”的条件。搞明白这两个问题是进一步理解“以人为本”概念内涵的重要基础。所以,研究教育中的“以人为本”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性理论。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论断表现在多个方面。
①人具有自然属性。
人是直接地自然的存在物。人具有与其他动物相同的作为自然生物所存在的物理形态、生物特征和生活本能,其中包括食欲、性欲和自我保护等。
②人具有社会属性。
人是社会中的存在物,人的社会性本质不是指人所具有的胡子、血液和骨头等肉体性,而是指人具有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不再简单的局限于其作为个人所固有的物质象征,而是指涵盖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社会生物所应有的形态特征,包括语言、创造性思维极其各种衍生物,他们往往具有主体性、目的性、交往性和道德性。
③人具有实践性。
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就被称为其生命活动的类特性,而人的类特性就是人可以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其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改变自身的现状,才能够创造更多价值。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特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一般本性,人的类特性是超越自身生命活动而存在的,人与一般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会不断超越自身规定,追求自身的生命价值。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后,“以人为本”中的“本”的概念含义就明朗了起来。
(3)“以人为本”的“本”应表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本”要符合受教育者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特点,因此,既要满足社会性的要求又要满足人的社会性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尊重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另外,以人为本”要满足受教育者的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人所具有的独特本质决定了人应该与人所具有的本质相对应,然而对于人的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首先需要满足衣食住行。所以,在历史上每个活动的首要阶段就是要去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就是要开发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需的物质。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之后。就要开始满足受教育者的社会性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表现为人对理想、劳动、纪律、道德、艺术等的精神需要。最后,要促进受教育者发挥潜能和实现自觉活动,具体则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社会素质、能力素质、以及自由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教育教学中不能简单的把受教育的对象看成一个劳动者,一个经济动物。而是应该通过更加全面的眼光把教育对象看成是一个具有奋斗目标、高尚审美和理想信念的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重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双方面需求,要培养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要在教育活动中实现人自由自觉活动和全面自由发展为主的教育模式。
2教育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1)要遵循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对象都存在个性差异。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人的思想是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的时候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会对形成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具体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所以深入分析这些社会关系对人造成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形成过程和其发展的规律。要遵循人在形成思想和发展思想过程中所具有的规律性,只有这样才会提高教育的效果,也会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要遵循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也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具体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因素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由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对相同的客观事物存在不同看法,所以其对教育教学工作存在不同的接受方式,所以针对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对症下药”的思想。
(2)确定教育的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需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比如:在一次邓小平理论课的考试试卷中发现一名学生没有回答答卷中关于邓小平平理论的论述题,考试之后找到这位同学,他解释道,因为是他是一名韩国留学生,因此不应该答有关中国政治理论的问题。这件事的发生提醒教育者一定要考虑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我国,教育对象往往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国内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在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所以,教育对象所身处的社会环境应该是要一致的。但是,由于地理,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时并不一致。因此,在确定教育教学工作具体目标,选择教育方法时,需要针对性的仔细考虑教育对象所处的条件。如果其脱离了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教育教学中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3)必须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目的是构建学生的精神支柱,要使其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同时要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培养其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加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中央的信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情操、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在现阶段的集中体现。
3结语
坚持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可以代表中国人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历史复兴的重要条件。教育可以决定人生的方向。因此,基于学生良好的教育,其在就必然会拥护“以人为本”的教育态度,一定会以“以人为本”基础,在教育事业中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专题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2.
[2]肖川.教育的视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3.
[3]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教育战线上的先驱,更是语文教育方面的“一代宗师”,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教育。有人说不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无以为教师,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所以,《叶圣陶教育文集》成了摆在我案头的重要书籍;也成了我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因而不能不注意教育与人生的关系。”一个世纪前,刚走上教坛不久的叶圣陶就多次著文,大声疾呼,并且把这一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叶老在《假如我当教师》一文中,再次鲜明地申述了这一思想:“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从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言行和著文,我们就可以了解,关于教育的目的,叶圣陶先生主张的是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而且他也说到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其实,叶圣陶先生强调的就是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一切教育必须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即以学生为本位,正如他的故里的苏州大学的校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以人为本”是教育的趋势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面临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并为其服务的问题,而且面临着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创新的问题。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还是从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当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二、“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同时再一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都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崭新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所以,对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授予学生以知识,尤其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自己衷心乐意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昂首前进。三、“以人为本”教育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主张的是从教育内部去考察教育的本质,去揭示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肯定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培养“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现代中国人,“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是我们教育者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教育以育人为己任,教育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以人为本,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每一位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在教育活动中,人无疑处在中心的位置。一方面,教育肩负着向受教育者传播“人是根本”理念的使命,使他们懂得和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另一方面,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育内容都应当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应当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人的才能的发挥,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转换传统教育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将就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出深入探讨,提出一些建立新的教育模式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构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因此,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造就成和谐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在社会转型发展中,我们该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适应和促进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要实现这一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转变--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政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社会环境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领域发生的各种重大的新变化,必然会给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科技教育等领域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并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等领域,使人们旧有的观念和意识受到冲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难度将会加大,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开展思想理论建设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如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日益丰富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的消极因素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社会生活中日益发展着的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着社会转型,大学生面对信息开放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社会,出现迷茫与困惑。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日益扩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信息量以几何级数增加。由此而来的是,课堂这一主导的信息渠道的垄断地位和权威地位大为削弱,思政教育工作的可信度降低,权威性受到质疑和挑战。过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占有绝对的信息优势,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落差。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优势地位在逐渐丧失。同时,学生总是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所接触的人比较单一,范围比较狭小,思想相对比较单纯,一旦面向社会,遇到各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和实际问题时,特别是碰到诱惑力比较大、一时难以辨清是非的问题,依然会产生辨不明、分不清、判断不准、把握不住的困惑。这些导致当前大学生出现政治冷漠、价值观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实践中都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只要讲的明白、讲的多,学生就懂的多;只要学生懂的多,就会接受,信的多;只要信的多,就会做的好。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方法,是目前众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通过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试图将理论生硬地植入学生的头脑中,将一个复杂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给简单化了。而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架构,使应用性极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真正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使学生云开雾散的情况少。这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武装了学生的大脑,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但是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作用则不是非常明显。同时,在教学中由于大班教学和工作量较大,使教师很难真正的做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与思政教育工作者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个性化的沟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需要一无所知,只注重"传道",没有"解惑"。让学生觉得思政教育对现实生活中没有帮助,对一些问题依旧疑惑,不能信服理论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大大降低。
(三)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师生的思想心态越来越复杂多变。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政策问题往往与评优、评定奖学金、工资待遇等个人利益问题,心理障碍、人际矛盾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一部分师生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与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出现反差,新的矛盾不断激发,原有的矛盾不断凸显;加上社会上出现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人生态度功利化、政治定位边缘化趋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呈现出复合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承载的任务空前复杂多样,那种空对空、说教式、灌输式、单一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利益结构变动、新旧矛盾交织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
同时,在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技能教育轻人文素养培养"的观念。当今社会需要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21世纪人才不仅要接受现代科技与专业知识技能的系统教育.更要接受思想道德、个性品行、人文素养和健全心智的全面训练。一些高校仍然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放在第一位,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同步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所谓以为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普遍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尺度、一种原则、一种要求,作为维护人的利益的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目的。这种理念思想内涵深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等教育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应当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高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自然这个"人"指的就是在校大学生。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落脚点,以学生为最终目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竭诚尽力为学生谋利益,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善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造学生,还要求我们更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认真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利益,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不仅能以思想教育为本,还要以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需要为本。而不是老是站在管理者的角色上不思改变,认为学生就是被管理的对象,丝毫没有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为学生服务为本,重点解决学生最关心,关系最密切的实际问题,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一句话,要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才。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高兴不高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
(一)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修养,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剧烈增长,到现在达几百万之众,作为被人们称为的"天之骄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高校的稳定就显的尤为重要。它的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当今大学生都是80年代出生的,大多对于政治冷淡,对社会热点现象关注不够,这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地位不符。这就需要用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唤醒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关注社会民生。大学生毕业后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大军进入社会,如果仅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而没有良好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作指导,也会发生大学生学到的业务本领用在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利局面。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改变过去单一说教的方式,改变过去空洞乏味的理论宣讲模式,将尊重人,理解人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内心,让学生形成一种人本理念。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体系
1、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在高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疏导长期淤积便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便要求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具备心理咨询师的素质,为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然,这不是高校教育者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发现的,需要他们与学生打成一片,密切接触才能发现。思政工作者应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实行目标分类,循序渐进地开展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建设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关心、尊重、激励学生,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解放思想,确实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
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均是平等交往的主体,不要老停留在学生是受教育者的和被管理者的角色上。"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调整,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不仅是一种管理活动,也是一种消费,大学生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一名消费者。"老师和学生均是学校的主体。没有老师,学校便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没有学生,学校教育便失去了教育对象,学校也便无从发展。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同时,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就整体而言,在政治素养、个人品德上是合格的,但在驾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上还与现实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把提升自身本领与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先要加强自身作为建设者的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3、注重增加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注重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尝试新鲜事物,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便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宿舍,进社团。’在新形式下,传统的教育载体已经无法满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宿舍、社团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4、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在高校有着许许多多的学生团体,这是学生的自治性组织,他们聚集着一批志趣相投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不可避免。那么我们便可以在学生社团的活动中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在长江大学有一个自律委员会,它通过与学生工作处联合举办各种活动,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建会宗旨。既达到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又达到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这个可以这样来写:首先开篇以人为本的反例现象并写出期负面影响或者说危害,引出我们的论文并表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重要性,其次我们有意正反俩个案例,深刻分析以阐明主题,最后我们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得一个美好场景结束,给人们以驱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摘 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 文化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差异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3)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三、社会关系的差异 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新中国虽已建立了近六十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四、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过饭了么)?” “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儿啊)?”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嗨)!” “How do you do(你好)!”“Nice day, isn't it(今天天气很好,不是么)?”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 “Good night(晚安)!” 五、社会习俗的差异——对女性的态度 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传统的骑士习俗,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外侧,女士走内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如“妖、奸、奴、妒”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P78-81 [2]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P101-105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P69-72 [4]关士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57-59 [5]钱 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P112-115
“以人为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具有深层次的哲学内涵。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人为本”理论的哲学内涵
摘 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的提法由来已久,它具有深层次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基础;人本主义
从哲学上讲,“以人为本”是一个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都能接受的概念。仅凭这个概念,人们不能把它们区别开来,所以,打出“以人为本”旗号的并不都是唯物主义者。“以人为本”原则的提出,既有其古典哲学的根基,又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根本点和归宿点。
一、“以人为本”提法的来源
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强调人的价值高于上帝的价值。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格言是:“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他们主张以人代替神,重视人的世俗生活和世俗享受,提倡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反对作为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中世纪神学。
在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费尔巴哈第一次提出“人本主义”的哲学口号,并创立了自己的人本学。其本质特征是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最高对象。根植于这一哲学思潮的“以人为本”的提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对人本主义关于人和社会问题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简单概括。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以及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在人论方面的共同特征主要是: 在世界观上,坚持人是世界的尺度;在认识论上,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在方法论上,主张从先验的人性出发考察社会和历史;在价值观上,强调个人本位。历史地看,这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实现了从“以皇权为本”“以神权为本”“以物为本” 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是,费尔巴哈的这个“人”具有抽象性和不确定性,由此一方面它可能导致唯心史观,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回答“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而后者不可避免地涉及“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谁为主体”的问题。因此,它最终无法区分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所以说他的“以人为本”虽然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缺陷。
二、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与以人为本的不同之处
人本主义发展到当代,已经转变为反思科学和技术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研究应该突破传统模式,应由以往所强调的对外部世界的研究转向对人本身内在的研究;由倡导感觉经验或理性思维的可靠性转向对人本身的内在结构的研究,由对普遍性即人类共同本性以及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颂扬转为对个人的独特个性、生命、本能的强调。
既然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让人们开始重新重视和研究人的时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发展又有很长的历史,那么为什么中国没有直接引用西方人本主义,而是在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西方著名的人本主义思潮代表人物詹姆士说:“善的本质就是真正满足要求。”杜威认为:“善,离开经验的满足,只是一个空名词。”而对中国来讲,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沉淀,则要求“内外兼修”达到无所欲求的圣人境界,认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坚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排斥功利主义,推崇道德至上。第二,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冲突。西方现代社会以高科技文明为特征的工业一体化与个人自由的生活相矛盾,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形成的重要根据,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一直都有着很深厚的自由的情感,个人自由对于他们来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只是为个人服务的机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个人在社会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每个人都在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都毫不在意。同时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在理论上不再持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就像叔本华所认为的:由于人的唯一的真实的存在即某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意志,它驱动着人们去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人生是悲惨的,因为即使欲望得到暂时的满足,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围拢过来,而同空虚和无聊作斗争并不减于同困乏作斗争,任何人生都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被抛来抛去。基尔凯戈尔在《致死的疾病》中谈到,人的个体存在是一个精神个体,它只与它自身发生关系;它们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表现为一种悲观主义。这一切都使得中国不可能直接引入并采用现代西方的人本思潮,而是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融贯古今,洋为中用,结合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本主义。
三、“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演变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是《共产党宣言》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所希望达到的社会状态,激励着无数有无产阶级理想的人为此前赴后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大的关系。“人”一直都是马克思重视的对象,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一个理想社会是他终其一生所要达到的目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两者结合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彻底的自然主义就等于彻底的人道主义”,“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是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的身上”,“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这些都是马克思在研究的初期对人的描述,虽然在很多地方还不成熟,但是至少表明了马克思在一开始就懂得要把研究人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之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着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最终,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无产阶级所追求的近期和远期的目标,提出了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目的,也提出了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理论。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所支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则是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在必然王国里人得不到自由,被物所控制,而只有在自由王国里,人们才可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类能力的发展才能成为目的本身,人不再屈从于任何外在的目的,人成了人本身的主人;也只有在自由王国,人才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主,这就是人的自由的最高体现。这些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精华,因此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也就必然会更加重视人的发展,把人作为自己的目的,提出以人为本是同马克思主义相符合的,也是有其马克思主义根源的。
人的解放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根本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精髓。马克思的以人为本和资产阶级抽象的人道主义的本质界限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科学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人的解放的科学理论;二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革命实践基础上的人的解放的革命理论;三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文明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解放的文明理论。目前,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理论边界的讨论都要涉及马克思哲学中的人学理论。从讨论的情况看,许多人仍然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本主义理念存有误解。其实,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规定,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科学性之所在,在马克思哲学视域中,以人为本具有自己的特殊意义和性质。
总之,“以人为本”理论融合了众多的因素,采纳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正确的部分,吸取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在我国现实的土壤上把二者准确地结合到一起,根据我国的具体现状来诠释“人”,为更好地发展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金声.现代西方人学思潮的震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席忻.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初探[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3]崔龙水,马振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4]赵吉惠.中国儒学简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5]李瑜青.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有关以人为本的哲学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紧跟形势,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以人为本的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教育当中的以人为本》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紧跟形势,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是要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认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需求,“以人为本”注重实现人的自由完成活动和全面自由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教育模式的最好方式。同时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和现实意义,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真正做到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事业形势;重要思想概念内涵
“以人为本”已经变成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不仅包括经济中“以人为本”,也包括企业中“以人为本”,甚至是管理中“以人为本”,而即使是科技,其中也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目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指导思想。虽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被宣传了很久,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思路知识只是简单的分析“人”的自然属性,只是表面化的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那样的分析只是简单重视满足人的物质利益,但是,这样的做法却忽视了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如果不能完整的理解“以人为本”的道理。那么在指导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片面化的理论,因此,无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所以,弄清教育视野中的“以人为本”概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科学而全面理解教育事业中“以人为本”概念的内涵
(1)“以人为本”里的“人”指的是受教育者,“以人为本”是要以受教育者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首先要搞清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首要条件。其次,还要分析“以人为本”中“本”的具体含义,要明白怎样工作才能把教育工作达到“以人为本”的条件。搞明白这两个问题是进一步理解“以人为本”概念内涵的重要基础。所以,研究教育中的“以人为本”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性理论。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论断表现在多个方面。
①人具有自然属性。
人是直接地自然的存在物。人具有与其他动物相同的作为自然生物所存在的物理形态、生物特征和生活本能,其中包括食欲、性欲和自我保护等。
②人具有社会属性。
人是社会中的存在物,人的社会性本质不是指人所具有的胡子、血液和骨头等肉体性,而是指人具有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不再简单的局限于其作为个人所固有的物质象征,而是指涵盖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社会生物所应有的形态特征,包括语言、创造性思维极其各种衍生物,他们往往具有主体性、目的性、交往性和道德性。
③人具有实践性。
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就被称为其生命活动的类特性,而人的类特性就是人可以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其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改变自身的现状,才能够创造更多价值。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特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一般本性,人的类特性是超越自身生命活动而存在的,人与一般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会不断超越自身规定,追求自身的生命价值。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后,“以人为本”中的“本”的概念含义就明朗了起来。
(3)“以人为本”的“本”应表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本”要符合受教育者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特点,因此,既要满足社会性的要求又要满足人的社会性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尊重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另外,以人为本”要满足受教育者的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人所具有的独特本质决定了人应该与人所具有的本质相对应,然而对于人的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首先需要满足衣食住行。所以,在历史上每个活动的首要阶段就是要去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就是要开发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需的物质。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之后。就要开始满足受教育者的社会性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表现为人对理想、劳动、纪律、道德、艺术等的精神需要。最后,要促进受教育者发挥潜能和实现自觉活动,具体则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社会素质、能力素质、以及自由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教育教学中不能简单的把受教育的对象看成一个劳动者,一个经济动物。而是应该通过更加全面的眼光把教育对象看成是一个具有奋斗目标、高尚审美和理想信念的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重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双方面需求,要培养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要在教育活动中实现人自由自觉活动和全面自由发展为主的教育模式。
2教育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1)要遵循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对象都存在个性差异。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人的思想是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的时候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会对形成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具体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所以深入分析这些社会关系对人造成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形成过程和其发展的规律。要遵循人在形成思想和发展思想过程中所具有的规律性,只有这样才会提高教育的效果,也会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要遵循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也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具体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因素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由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对相同的客观事物存在不同看法,所以其对教育教学工作存在不同的接受方式,所以针对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对症下药”的思想。
(2)确定教育的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需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比如:在一次邓小平理论课的考试试卷中发现一名学生没有回答答卷中关于邓小平平理论的论述题,考试之后找到这位同学,他解释道,因为是他是一名韩国留学生,因此不应该答有关中国政治理论的问题。这件事的发生提醒教育者一定要考虑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我国,教育对象往往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国内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在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所以,教育对象所身处的社会环境应该是要一致的。但是,由于地理,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时并不一致。因此,在确定教育教学工作具体目标,选择教育方法时,需要针对性的仔细考虑教育对象所处的条件。如果其脱离了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教育教学中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3)必须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目的是构建学生的精神支柱,要使其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同时要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培养其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加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中央的信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情操、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在现阶段的集中体现。
3结语
坚持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可以代表中国人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历史复兴的重要条件。教育可以决定人生的方向。因此,基于学生良好的教育,其在就必然会拥护“以人为本”的教育态度,一定会以“以人为本”基础,在教育事业中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专题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2.
[2]肖川.教育的视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3.
[3]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见商务印书"万有文库"版本《管子》,1936年版,第二册第八页)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在我国古文献中,"人"与"民"二字经常连用,合成为一个词组。例如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大雅·抑》有这样名句:"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意为劝戒大臣们要自警自律,要善于治理你的人民,谨慎你的法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后来《水浒传》第二回写到高俅被发配流放到外地时,有这样说法:"东城里人民不许留他在家宿食"。人民在古汉语中意为平民百姓。管仲是用"以人为本",与《诗经》齐名的《书经》则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应该说,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意思完全相同。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孟子·尽心》又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可见孟子所说的"民为贵"也就是以人为本之意。 在我国古文献中,除了管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之外,大多是讲"民为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谷染传》)、"闻这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贾谊《新书、大政上》),"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民可畏论》),等等。这些说法很容易给后人一个错觉,误以为我国历史上只有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而不像西方历史那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理论前沿》2005年第18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提出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有三点区别: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贵说法;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是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以民为本发展经济是将仁义道德放在物质利益之上;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讲述统治者治国利益需要的术略。其实这三点应该说是我们党当今提出以人为本与古代以人为本的区别。 当代国学者在总结我国历史优秀文化遗产时,虽然有人用"以民为本"的提法,但是更有多人用"以人为本"的提法。国学大师张岱年牵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系国家教委推荐的公用教材),将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中年学者张维青、高毅清合著的《中国文化史》四卷本力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系山东省教委的科研项目,作为高校教材),书中第三编春秋战国部分,标题用的也是"动乱世道的人本追求"。总之,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今我们既要继承,又要超越。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那么“制定国策则以人为本”,国策,要人性化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