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管理沟通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沟通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项目管理是一门科学’,这是早些我对项目管理的一个认识,说它是科学因为它包括着项目管理中方方面面的管理知识和管理体系。一说到项目管理,人们自然就想到它的八大要素: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风险、采购、沟通,一个成功的项目与这些因素是紧紧相关,不可分离的。但是在项目的实际参与中,在项目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项目管理中的哪个因素,与其关联最多、涉及活动最多的是项目干系人(stakeholders),项目干系人一般包括客户或者用户、项目团队、项目公司的管理层等一些主要的利害关系者。项目管理中时间、成本、质量、人力、风险、采购等很大一部分是与人的沟通、于人的管理,如何做好人的管理,如何组建一个成功的项目团队、如何在项目中发挥团队的所有潜力、如何与客户的关系日趋完善、如何做到让客户满意,这些都是在“沟通”管理中项目经理所必须及掌握的要素。要做好各要素沟通,要实现于人的管理,就应站在这些“项目干系人”的角度上,从他们的需要及利益出发,最大限度的通过项目实现他们的价值,如果脱离这些,那么项目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举一个在项目管理中实际遇上的案例:年前,我们接到一个有关商务管理系统开发的项目,当时用户提供的需求只是七、八页的几张纸,反馈说已经是最清楚最详细的需求,并且包括了需要的几张报表,接到该单后,我们开始最初的需求调研,由于与我们沟通的客户工作人员一直未能提供其它相关资料,于是,我们按其提供的需求分析其业务流程,将业务流程转化为系统模型,并一环一环地与客户进行确认,在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细化调研及分析后,我们整理出六七十页的需求,当要与客户进行确认时,客户的部门经理一句话否定了我们的所有工作:“这不是我们要的啊,虽然我们现在是按这个流程,但要上系统,我们的流程也要变,基本上不是按这个方式进行的啊!”这是项目经理在一开始,在与客户沟通前所忽略的问题,需求调研就是要与客户就其所需要的功能、流程、操作等需要为基础,而且需求决策者必须是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所以项目经理如果在与客户进行需求调研及交流前,在充分考虑项目的需求性及可行性后,列一个需求管理(包括详细的沟通计划及要求沟通)计划,考虑需求沟通中所需的人员、资源、时间的要求,才可以保证需求调研的准确性,虽然有些因素是客户方照成的,但我们应该站在其角度上,为其考虑一些存在的客观及主观因素,这就是在沟通前没有充分考虑一些假设或约束的因素,沟通要求并没有充分明确列举。在具体活动中可参考下图“项目管理—沟通管理的活动要求”同样也是该项目,由于项目经理并未把一些过程的实际及交流情况及时反映给部门经理,虽然有些责任并不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但因受到客户的投诉,部门经理自然就将所有的责任归究于项目经理了。在调整了活动方式及沟通方式后,我们又花了二个多星期进行需求的再次调研及分析,最终分析出的需求文档已经和原来的完全不同,页数也上升到200多页,客户的满意度自然达到100%。而先前所花费的二个星期时间就等于无用功,该项目的成本也比预先估计的要翻了好几翻(因为实际调研出的需求功能比原先估计得要多出许多)。软件开发中需求管理的沟通方式影响到需求基线的准确性,同样在项目的开发、设计过程中,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及项目经理对团队的建设技巧也是直接影响到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过程中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项目进展、识别潜在问题、征求建议以改进项目绩效”,如果在项目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未把好沟通这道关,也有会产生意料之外的项目失败,曾经听过同行的这样一个例子,某公司在开发一套考核绩效管理软件,项目需求做得非常的完善,系统分析地也十分明确、清晰,但在开发阶段,项目经理发现系统分析其中一个中间层的函数出错,因为该功能模块由他一个人负责开发,当时他直接就对其参数进行了修改,也并未及时和其它编程人员进行沟通说明,过后也就忘了这件事,但当项目接近尾声时,系统突然出现一个大的Bug,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最后在花了大量的人力、精力进行查询后,才发现就是这名项目经理更改的参数出了错。如果当初名这项目经理能及时和其它人进行沟通,这种错误完全能够避免。但这些错误延误了系统在合同期内的交付,影响到客户的利益,最后几万元的项目反而赔偿用户损失近十万。所以,项目过程中的沟通有时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同样一个好的配合团队能使项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认识这么一位软件开发项目经理,他项目管理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在项目活动中,他考虑到各项目成员的物质、精神的需要,在与客户沟通时,他注重的是客户需要什么,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每次他带的项目总比别人的进度要快,成本要低、项目团队配合融洽、每个成员神采奕奕,这是令其它项目经理所羡慕不已的。沟通在项目管理中,有其必然的、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1995年,斯坦迪什集团研究发现,与IT项目成功有关的三个主要因素是:用户参与、主管层的支持、需求的清晰明确。所有这些因素都依赖于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项目经理除了在项目前期编制良好的沟通计划外,更要懂得如何科学地管理团队,如何艺术化的与‘项目干系人’进行沟通,站在各角色人的立场上,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需,这样才能做到通过我们的项目成果使客户得到最大的收益,让客户满意,这样才能实现一个项目的成功性目标。在最近的一个外包项目中,我们项目组在前期就对与分包商之间各阶段工作的数据采集、成果验收、评审依据等沟通形式进行了明确的细化要求,这样在操作上双方都有一个清晰地沟通形式及目标,项目进展就较为顺利许多。说到项目管理是一门艺术,不仅仅表现在与“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沟通技巧,项目管理的八大要素硬背起来谁都会,但如何灵活地驾御它,使这些要素操作上更灵活化,更适合实际的项目运作中去,这就需要项目经理艺术化的管理、技巧上的操作,管理条条要求是定死的,但人是活的。无论在哪个领域的项目管理中,这些沟通技巧都是通用的并配合掌握着其它项目管理要求的相关要素进行着的。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如何使用“项目管理”这门艺术,灵活地通过“沟通”管理,保证项目极大限制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引导项目迈向成功的目标,是每个项目经理应给予考虑并慎重实施的。

管理沟通与团队合作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管理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企业而言,人们越来越强调建立学习型的企业,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精神,而在高校等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提高管理的水平,有效地与部门之间沟通交流是成功的关键。对高校外部沟通而言,为了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距离,加强高校之间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人们需要掌握谈判与合作等沟通技巧。对高校自身而言,为了更好地在现有的政策条件允许下,实现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服务于整个社会,处理好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公众、高校与媒体等各方面的关系,这些都离不开熟练掌握和应用管理沟通的原理和技巧。对个人而言,建立良好的管理沟通常识。逐渐养成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是十分重要的。让每个教职员工去做最擅长的事情,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但我们在很多时候并不能作到这些。了解教职员工,不但要观察教职员工的工作行为,还要注意多与他们进行沟通,特别是管理沟通,认真听取广大师生员工对高校管理和部门管理的建议,了解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并让教职员工自己对自己进行工作评价,以便统一教职员工与直接上级对工作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团队合作的目标,完成日益复杂的高等教育工作,实现宏伟目标。一一、管理沟通的成效管理沟通既是指组织信息的正式传递,又包括人员、群体间的情感互访。组织内部的沟通可以使得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意见倾向、价值观和劳动结果,他们的积极性源泉和需要,各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管理的效率等,可以及时控制、指挥整个组织的运转,为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沟通的重要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沟通,实现组织的目标。沟通不仅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效率,而且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组织内部各部门、人员也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沟通还能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而通过沟通建立起来的那种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使彼此能坦率讨论个人感情和个人问题的信心和信任正是管理者求之不得的,以此提高组织内部员工士气,增进人际关系和谐,为组织的顺利发展创造“人和”的条件。充分的沟通既可以促进管理者改进管理。又可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员工提高信心,积极主动地为本组织和本部门地发展献计献策,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使管理工作更富有成效,组织能够蓬勃发展。二、高校人才的特点首先,高校的人才队伍与别的行业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更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个体。他们更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上级的遥控指挥,他们有独立的思想。有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这种自主也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工作方法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有宽松的组织气氛。其次,高校中广大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的成果往往是长期智慧和努力的结果,这给短期的衡量个人的绩效带来了困难。而且成果的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定性定量度量的。教学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样性的。再者,高校的人才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是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所以他们有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三、沟通的前提是合理使用人才沟通的前提是人才的使用,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人才,就谈不上什么有效的沟通。要用好人才,首先必须识人,应该通过日常的工作和有意识的考验,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做到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在招聘引进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把一流人才和一点五流的人才区别开来使用。对待一流的人才,必须给他一流的待遇、一流的岗位,并给他充分的授权,因为作为一流人才,一般已经被社会所认同,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各种各样的机会,在他没有对新单位建立深厚的感情之前,只有通过给他与能力相适应的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管理职务,才能使他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同,才能对单位建立感情,为教学科研全心全意的工作,否则的话,就不能轻易录用,以免他今后因为抵挡不住其他巨大的诱惑而辞职,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既然请出了诸葛亮,如果不让他当军师,诸葛亮也早晚要离开。对于一点五流的人才,是我们构建团队的主要力量。那么,何谓一点五流人才呢?所谓一点五流人才,就是指那些在原来单位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人才,他们具有很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强烈的上进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原来的单位或被忽视、或被压制,个人的才能不被充分认同,如果我们在发现他的才能后,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赋予重大的责任,他们往往能够全力以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业务的中坚力量,而且由于他们的个人能力是到新的岗位后才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只有我们才能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所以对新的岗位有很强的知遇感和归属感,而一旦离开此岗位,就很难被其他单位所认同,因此,这些人是所在的单位的核心力量。在我们以往招聘的人员中,有很大一批人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人才。对这些一点五流人才的使用,必须讲究方法,一般的程序是:培训一信任一授权一约束一考核一奖励。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的业务培训和充分沟通,使他们能够迅速地透彻了解新岗位的工作任务,发展方向,认同学校的理念和价值观,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内容统一起来,从内心进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最大程度的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当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认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就高等教育而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度极为重要,但如何来考察教职员工对高校的忠诚度呢?这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区别对待。对于引进的一流人才,通常都自视甚高,工作的选择范围较广,他们的忠诚度是很低的,刚开始的时候一般是通过较高的薪水和职务来吸引他,只有通过时间的磨练才能逐步建立忠诚度,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于一点五流人才,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把他们当作一流的人才使用。对于教职员工的个人品质,也只有通过时间和重大事件来检验,尤其是在涉及到个人的利益、声誉、职务、金钱等问题时,才是检验一个人品质的最好时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我们使用~ 个人时,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授权,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作用。当然,信任和授权也不是没有约束的,必须建立在较为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上,让每个人都非常清晰的了解业务活动的界限,认识到违反原则的后果。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如何充分调动每位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往往比个人的能力更加重要, 因为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但团队的集体智慧却是可以无限拓展的。而团队合作的建立首先要建立各种流程,首要的是管理流程的建立。

在当下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选题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提供,还是上缴税收以及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目前全国各类中小企业达4400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完成了全国50%的税收,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因此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该地区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不仅解决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推进了西部的城市化进程。虽然该地区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融资难、市场准入条件背刻、人才引进等诸多不利条件,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推进,西部地区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流动和重组,一方面,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借助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全方位的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全面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态势也从国内企业间的国内市场竞争转变为与国外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展开更直接、更全面、更激烈的竞争。从国内看,《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依托中心城市,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等。另外还要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要加大向西开放力度,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全面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

此外,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中指出,工业转型升级要着力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要考虑主体功能区和重大生产力规划的要求。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综合考虑区域消费市场、运输半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调整和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主要依托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布局,同时要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支持西部地区增强产业承接能力。另外还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在国家审核公告的工业园区和国家重点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内创建产业示范基地,同时也要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这些政策给该地区中小企业的成长带来了好的发展机遇,西部欠发达地区有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以及政策倾斜等有利条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把握住机遇来不断成长壮大是摆在该地区中小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总结和继承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已有成果,结合该地区中小企业成长的现状来探讨有哪些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成长,以及这些企业有哪些成长方式可以选择,通过什么方法来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长方式,期望能够对该地区其它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借鉴。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西部地区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些企业将不断活跃在国际和国内舞台上,但同时这些企业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在于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成长壮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长方式,以期能够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有利的借鉴。

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理论意义:目前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的研究较少,关于西部地区的研究主要是宏观上对西部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主要是中小企业成长理论、影响因素和企业成长性评价三个方面,而关于成长方式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成长方式的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从理论上完善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实践意义: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西部地区市场的不断开放,更多的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将活跃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将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可以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以后的成长壮大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战略联盟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的。但目前的学者对战略联盟的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波特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进行界定的,他认为战略联盟是已经超过了正常的市场关系但是又没有达到合并的程度,于是企业间进行的长期联合协议。具体的方式有技术许可生产、供应协定、营销协定和合资企业。

2、威廉姆森是从组织性质的角度进行界定的,他认为企业联盟是介于市场交i易和各层组织之间的.中间边际状态组织,是一种对企业交易时契约不完备性的一种治理结构,是管理企业的一种特殊系统,是企业市场交易行为的一种补充。

3、蒂斯是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进行界定的,他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目标而进行的.合作活动,这种活动是以承诺和信任为基础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排他性的购买协议、排他性的合作生产、技术成果的互换、B&D协议、合作协议及共同营销等。

总之,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组织。联盟实质上就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来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和风险共担,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这种聚集经济并提出了产业区理论。产业区具有如下特点:由当地小企业组成,投资和生产决策高度本地化;上下游企业间有牢固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长期的合约或承诺;员工属于整个产业区,可以在企业之间频发流动,劳动力市场比较灵活;产业氛围和文化认同比较浓厚;专业服务网络较为发达;金融机构会提供基于信任的坚初成本。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重新审视了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价值,他认为企业集群的核心内容是其竞争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发挥,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的政策对集群的形成、发展模式和发展周期都有重要的影响。北京大学教授王缉慈是国内企业集群研究领域中的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她对企业集群的概括是大量专业化的产业(或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柔性聚集。石培哲对企业集群形成的因素和机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资源享赋是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人力资源是集聚发展的推动力量;交易成本的降低是集聚形成的市场决定因素;而创新网络经济的形成为集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琼斯(Jones)在1971年提出了特定要素模型,他认为在两部门经济中,劳动作为流动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资本作为特定要素则不能自由转移,其他假设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会提高一国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使得出口行业的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进口行业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则下降。1985年,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HelpmanandKrugman,1985)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他们认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多样性的数目比较少,而进行自由贸易则会增加可供选的产品数量。戴维斯(Davis,1996)认为,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技术上的差异也会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的贸易。彼原三代平(1955)认为经过扶持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就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从而形成了动态比较优势,构成了动态比较费用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是绪论。明确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分析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的研究进行文献述评,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等。

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部分。阐述了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划分标准,以及企业成长的含义,然后对战略联盟理论、产业集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增长极理论进行了综合整理和评述,作为本研究的基础和分析工具。

第三章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分析。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第四章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选择分析。该部分首先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方式选择的因素以及适合该地区中小企业成长的具体方式,然后介绍了层次分析法以及如何采用层次分析法来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成长方式。

第五章是案例研究。该部分选取了W公司作为案例来具体说明如何结合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和成长方式采用层次分析法来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成长方式。第六章是结论,介绍本文的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五、写作提纲

致谢5—6

摘要6—7

ABSTRACT7

1引言10—24

研究背景10—11

研究目标及意义11—12

研究目标11

研究意义11—12

相关文献研究及述评12—22

国外研究现状12—14

国内研究现状14—22

文献研究述评22

论文研究方案22—24

主要研究内容22

主要研究方法22—24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24—31

相关概念界定24—27

、1中小企业及划分标准24—26

、2企业成长26—27

相关理论综述27—31

战略联盟理论27—28

企业集群理论28—29

比较优势理论29—30

增长极理论30—31

3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分析31—40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31—34

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34—37

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困境37—40

4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选择分析40—55

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40—46

内部影响因素41—43

外部影响因素43—46

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46—51

集群化成长46—47

创新型成长47—48

国际化成长48—49

虚拟化成长49

联盟型成长49—50

规模化成长50—51

基于AHP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选择51—55

层次分析法51—54

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层次分析决策模型54—55

5案例分析55—64

公司介绍55—57

公司成长方式的选择57—64

6结论与展望64—66

主要结论64

未来研究展望64—66

参考文献66—69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2]中国中小企业年鉴编委会。中国中小企业年鉴2013[厘]。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12.

[3]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14

[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25

[5]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管理沟通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行政管理开题报告模板

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在论文书写的时候都需要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开题报告大部分院校也需要进行答辩,下面给大家分享行政管理开题报告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题 目

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现实)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风向标,有什么样的绩效管理,就会有什么样的员工绩效。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对员工在企业运行中的行为状态和行为结果进行定期的考查和评估,同时和员工就所要现实的目标互相沟通,达成共识的一种正式的系统化行为。其过程就是一种信息获得和应用的过程,它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和评估范围对部门及员工的工作绩效,作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修正部门和员工工作目标中出现的偏差,对部门和员工作出各种必要的奖惩及相关的培训活动,以此建立起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其经营管理的改善,从而达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增加部门凝聚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在我国人数在2000人以下,资产低于四个亿,销售收入少于要在三个亿的企业被定义为中小企业,许多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与战略相分离,不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的要求,在管理和控制中未充分体现企业的长期利益,难于促进战略目标实现。随着近年来绩效管理逐渐被国内企业所重视,很多企业想通过良好的绩效管理来提升公司的整体业绩,几乎每一位管理员都知道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的绩效管理是有效。在许多中小企业实施绩效上走进了误区,把绩效考评的主要目的均基于加薪,发放年终奖金等人事决策的需要。而忽略了员工的发展这一主要目的,评估的结果未能与员工培训、职业发展、用人决策、薪酬管理等多项目标相关联,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大大下降。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美英公司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管理模式主要依靠外部的市场体系人才进行激励、约束及监督,管理人员的选择本身也是市场行为,流动性较大。这种模式下,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激励,约束和监督,主要依赖于企业运作的高度透明和外部完善的法治环境。英美模式管理有其合理性。管理者与员工各尽其职,有利于经营者集中精力,搞好经营,有利于保持经营者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力,促使公司得以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薪酬与贡献和市场紧密挂钩,报酬方式比较丰富,这使得英美管理模式下的薪酬制度的激励效果较好,能充分地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然而,美国企业高提拔、高奖励、高刺激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负面影响。短期行为现象甚为严重,许多年轻人工作不到一年就更换了五、六次工作,这种现象打乱了公司的长期培训计划,影响了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普通员工的流失率也在节节攀升,公司的经营效率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任意的就业政策也给许多员工带来了严重的不安全感,降低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劳资对抗、决策权的过度集中也显示出较大的弊病。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在绩效管理的认识上形成两种两级分化的认识,一是不少企业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认为绩效管理是无用的;另一个是很多企业把绩效管理当做企业制胜的“法宝”,甚至不惜花费巨大代价自己设计或邀请咨询公司来开发适合本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然而,与所期望大的不同,在实践中企业或多或少都觉得绩效管理的推行受到了重重的阻碍,如绩效管理与战略实施相脱节;只注重绩效考核,轻视绩效管理;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忽视员工的参与和沟通等问题, 绩效管理成果收效甚微,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最让人头疼的环节。

二、本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步骤及进度安排

绩效管理对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管理意义及开发意义。所以必需正确理解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内涵,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从管理主体来看,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共同进行的活动。从管理客体上看,绩效管理通过绩效计划、实施、评估、反馈、激励、培训等过程,来实现对员工工作行为的控制和对员工工作产出结果的管理。绩效管理并非是简单地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评估,也并非是评估一次就可以判定最终结果的活动,它是周期性、持续性的活动。绩效管理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完善的理论基础体系。将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体系划分为一般理论基础和直接基础两个层次。其中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是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工作分析、目标管理、目标设置与目标一致理论、激励理论、成本收益理论、组织公平感理论等与绩效管理密切相关,成为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绩效管理中仍旧出现的问题

(二)找出出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借鉴国内外在绩效管理较为出色的企业管理方式,结合实际,提出建议。

进度安排:

(一)写作提纲201x-1-10完成

(二)论文初稿201x-1-15完成

(三)论文定稿20xx-3-15完成

三、本课题的重点、难点,预期结果和成果形式

绩效,是一个组织的生命线。组织的一切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该组织的绩效。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单位每年都在进行着某种形式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已成为我国各级组织例行管理的重要部分。然而,绩效考核的实践操作效果与理论价值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背离现象。而且这种背离在各个组织中还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从传统绩效考核到现代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深刻变革,即管理思想上从科学管理发展到人本管理,管理手段上从行政约束发展到沟通激励,管理基点上从结果管理发展到过程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全面绩效管理体系的观点。 企业的绩效活动应早已从辅助性、事务性的战术层面,提升到了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层面,一切的管理活动都围绕着绩效而展开。

参考文献:

[1]何琪, 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发展[J].社会科学论坛,2007,第8期.

[2] 张强.杨进, 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研究[J]. 商业时代,2007,第14期.

[3] 李智伟,企业绩效管理中的绩效沟通问题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2008, 第12期

[4]李永壮,基于个体的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6.

[5]胡君辰.宋源,绩效管理[M].四川:四川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6]王怀明,绩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7]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8]乔治.戴维森,最伟大的管理思想[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9]刘首英,对话倾听46位世界级商业领袖的声音[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0]谢康,企业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估设计[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11]黄甫刚,绩效考核与管理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2]盘和林,哈佛绩效管理决策分析与经典案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题目:论内部控制理论创新研究

一、课题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就新环境下,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影响,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探讨内部控制理念的创新,以期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内部控制质量。

二、课题研究意义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现代企业理论和管理实践表明,企业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开始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虚拟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提高起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势必要强化其内部控制。现如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广泛和深入,在企业中也是如此,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已变成主流,因此,对内部控制的理念创新研究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背景

XX年7月,财政部相关部门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着手建设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同时,证监会、国资委、上交所、深交所、银监会、保监会等单位也纷纷着手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及研究工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被置于一个空前的高度。但是,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手工管理方式在企业管理等需要大量事务处理的应用中已显得不相适应,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势在必行。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传统的内部控制理念中的控制活动由对人控制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在控制理念中有所创新。

四、课题研究内容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内部控制理念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展望;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3.内部控制理念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4.内部控制理念创新:

(1)企业内部的观念创新:包括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注重企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注重企业文化的灌注、创造开发思维的学习环境等等。

(2)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如因环境的改变对原有不和谐的制度加以删除、改革,在原有的制度上加以创新等。

(3)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如管理层次、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等。

(4)科学技术的创新:系统开发的控制、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维护的控制、防治病毒的控制等等。

5.内部控制观念创新之后对企业的影响。

五、论文提纲

前言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剧增,单纯依赖原有的内部控制理念已难以应对激烈多变的市场经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的理念需要得到创新。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二)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5.监控

二、内部控制的发展简史

三、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四、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影响

(一)控制环境得到改善

(二)控制风险加大

(三)控制活动发生变化

(四)信息与沟通方便快捷

(五)监控任务增加

五、内部控制理念的创新

(一)企业内部的观念创新

(二)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

(三)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

(四)科学技术的创新

六、创新点

1.建立信息技术运用到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针对信息技术,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七、参考文献

1.王利彦、张继东 《企业内部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XX年年8月出版;

2.示嫣红 《企业内部控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出版;

3.颜梦玉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家天地》XX年年第11期;

4.李连华 《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 《会计研究》 XX年第2期;

5.张岳麓 《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 《企业改革与管理》 XX年10月;

6.邹 歆 贤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大众科学》 XX年年第16期。

理论依据是一、建立团队协作意识 团队意识是一种主动性的意识,将自己融入整个团体,团队沟通管理研究报告细作 开题报告课题来源结合自身实习情况与导师商议后拟定。理论依据:职场团队的管理沟通这个论题的出现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理论中..

关于企业沟通管理的论文开题报告

企业的管理离不开沟通交流,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企业沟通管理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一 浅谈企业沟通管理理论 摘要:沟通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取得效益迈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沟通不良几乎是企业存在的通病,尤其是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层多面广,人力资源观念落后,目标激励机制不全,重人治轻法治行为等因素长期存在,导致内部沟通越来越困难。既无法使管理层之间达成共同目标提高工作绩效,也无法使全体员工凝聚力量参与市场竞争。 文章 概述了国内、国外各个阶段各个流派的企业沟通管理理论,分析了现代 企业管理 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的总趋势。 1 国外研究 古典组织管理沟通理论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由以家庭式生产为基础的亲属关系沟通,逐步向工厂规模生产的业务关系沟通转变。工厂雇主对雇佣的控制监督,雇佣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层次差异,使得组织中内部沟通管理愈加复杂。 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极大地影响到现代企业的管理。这种理论,是上级对下级单向的层层控制与命令,工人只管接受指令而不考虑指令的对错,更不会向老板反馈。这种人际沟通方式是被动的,仅局限于传达指令和传递信息。 马克斯·韦伯发展了泰罗理论,提出了官僚制。他强调,组织中的每个人各有分工,责任明确,按章办事,消除个体情绪和个人感情。也就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合法化,命令是一种职责,接受命令也是一种职责,成员之间的沟通,是下级对上级基于组织制度的绝对服从。 人际关系管理沟通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队和私有工厂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厂涌入,使得劳资之间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沟通问题进一步突出。同时,军方、厂方和工会的接触日益频繁,客观上要求和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 在此之前的1924年,梅奥主持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得到了改善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尊重员工情感社会需要,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研究结论。1938年巴纳德提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沟通,鼓励和协调员工按照共同的目标一致行动。 人力资源管理 沟通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主要国家的产业调整,大量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7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经济参与到国际化竞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力因素特别是新型管理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逐渐落后以至被淘汰,人力资源理论应运而生。 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强调组织中的个体成长、发展和潜力开发,逐步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的发展需要,沟通实际上是个体在组织中获得较高层次的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认为,个体发展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他主张改革组织,以满足不同阶段下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目标行动的统一。麦格雷的X-Y理论认为,管理的根本任务是使员工通过组织目标的整体实现而达成个人目标的实现,即我们后来所谓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上述理论,都要通过管理沟通手段来实现。 2 国内研究 多年以来,国内在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三种理论:第一种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即企业的效率来源于严格的管理 ,严格就是最大的爱护,必须加强对员工业绩的严密考核,所以管理沟通工作似乎不必要。第二种理论则认识到人更是社会人,是需要尊重的,而激励则是对员工的最好奖赏,所以管理沟通工作局限于物质和精神激励。第三种理论则超过了前两种理论,认为人是 文化 人,管理之道即在于以情度理,特别强调企业内部的沟通。在第三种理论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企业典范,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和倡导的企业管理的风向标,更是国有企业在实施改革中确保稳定和推进发展的良药。 很多公司深刻认识到,管好人才能做好事,以人为本才能服务社会。通过理清并解决内部存在的思想观念落后、管理体系陈旧、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借鉴和发展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重视沟通,加强协作,提出“以制度和文化为驱动力”的战略型发展理念。 3 发展趋势 纵观近现代管理人性观的演进,物和人作为两种基本的管理对象始终贯穿其中。然而,人的因素在演进中逐步占据了核心地位,人本管理早已深入到企业的内部。现代企业管理中,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和追求经济效益摆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现代企业管理在强调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仍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的追求目标。因此,抓好现代企业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实现企业互动协调发展的途径——沟通。正确良好的沟通是成功企业的经营之道,也是增进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办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工作制度理念是静止的,而有效的管理沟通方式是灵活的,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更良好的管理沟通方式,以谋求企业生存和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二 论企业沟通管理 摘要:企业的管理离不开沟通交流,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和内部交流不畅导致的后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沟通管理重要性;沟通途径 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没有沟通,就没有企业的成功,严重的将导致创业失败。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文化可以使所有员工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加轻松,也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战略意义上重视沟通。 一、沟通管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沟通不良几乎是每个企业都存在的老毛病,企业的机构越是复杂,其沟通越是困难。往往基层的许多建设性意见未及反馈至高层决策者,便已被层层扼杀,而高层决策的传达,常常也无法以原貌展现在所有人员之前。 沟通管理是企业组织的生命线。管理的过程,也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出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企业是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沟通则是机体内的血管,通过流动来给组织系统提供养分,实现机体的良性循环。沟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实质。 二、沟通管理的作用 沟通有助于改进个人以及群众作出的决策。当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管理者就需要从广泛的企业内部的沟通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情报,然后进行决策,以迅速解决问题。下属人员也可以主动与上级管理人员沟通,提出自己的建议,供领导者作出决策时参考,或经过沟通,取得上级领导的认可,自行决策。企业内部的沟通为各个部门和人员进行决策提供了信息,增强了判断能力。 沟通促使企业员工协调有效地工作。企业中各个部门和各个职务是相互依存的,依存性越大,对协调的需要越高,而协调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实现。没有适当的沟通,管理者对下属的了解也不会充分,下属就可能对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有错误的理解,致使不能正确圆满地完成,导致企业在效益方面的损失。 提高员工的士气。沟通有利于领导者激励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沟通可以使领导者了解员工的需要,关心员工的疾苦,在决策中就会考虑员工的要求,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如果领导的表扬、认可或者满意能够通过各种 渠道 及时传递给员工,就会形成某种工作激励。同时,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更离不开沟通。思想上和感情上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消除误解、隔阂和猜忌,即使不能达到完全理解,至少也可取得谅解,使企业有和谐的组织氛围。 三、企业沟通交流存在的问题 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我们感到许多企业在内外部的沟通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企业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包括企业形象受损、员工凝聚力下降、人才流失、消费者转向竞争者等一系列问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以下仅从内部交流谈谈看法。 从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看,在产品或服务的增值过程中,员工是企业价值的传递着,尤其是在一些服务型的行业,员工代表了消费者心目中的企业形象,所以应该以员工为本,使企业与消费者有机结合。企业的行为只有首先让员工感动,才能感动消费者,才能感动市场。但是很多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时候,就犯了许多错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在一些组织中,领导人习惯于把自己管理的对象视为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没有独立意志的纯粹执行者,或者视为随时有可能偷懒、损害组织利益的可疑分子。在这样的心态下,造成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和领导人的绝对权威,一方面限制了员工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造成了交流途径狭窄或不通畅,使得很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变得不完整,甚至掺杂了较浓的主观色彩,从而使理解与再次传达落实出现问题,导致信息失真。这样既不利于组织的工作效率,也会使信息发生扭曲,导致员工的凝聚力下降,或上下级、平级间的猜疑,造成内耗过大。 企业的决策机制缺乏民主。很多企业重大举措出台之前,忽视了基层员工的参与,致使他们的意见建议不能及时反馈的高层决策层,因此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缺失,消极怠工的现象比较普遍。此外针对员工管理的 措施 制定后忽视了向员工解释说明的环节,导致员工对政策抵制情绪大,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绩效评估缺乏反馈。许多单位存在对绩效评估反馈不重视的现象,员工除了被简单的告知考核结果进而得到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外,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均一无所知,更不用谈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了。 四、沟通管理的途径 如何使沟通更顺畅呢? 首先,让管理者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管理的高境界,许多企业管理问题多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沟通不良则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成本增加。应对员工和顾客给予应有的重视,采用换位思考方式,站在员工和顾客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使相互间有更多的理解,沟通更顺畅。 其次,公司内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沟通的实现有赖与良好的机制,包括正式渠道、非正式渠道。员工不会做你期望他去做的事,只会去做奖罚去做的事和考核他去做事,因此引入沟通机制很重要。应纳入制度化、轨道化,使信息更快、更顺畅,达到高效高能的目的。 第三,从“头”开始抓沟通。企业的老总、老板是个相当重要的人物。老总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来做沟通,来制定沟通机制。公司文化即老板文化,他直接决定是否能建立良性机制,构建一个开放的沟通机制。老总以身作则在公司内部构建起“开放的、分享的” 企业文化 。 第四,以良好的心态与员工沟通。与员工沟通必须把自己放在与员工同等的位置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否则当大家位置不同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致使沟通不成功。沟通应抱有“五心”,即尊重的心、合作的心、服务的心、赏识的心、分享的心。只有具有这“五心”,才能使沟通效果更佳,尊重员工,学会赏识员工,与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地分享知识、分享 经验 、分享目标、分享一切值得分享的东西。 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沟通,沟通的确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实质和灵魂,所以沟通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课程,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应该上升到战略高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沟通,重视沟通的主动性和双向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进步得更快,企业才能够发展更顺畅更高效。 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三 浅议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在企业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完成企业的使命,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信息沟通就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成员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实现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1.沟通的功能 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可以顺畅沟通的时候, 员工的工作情况就可以及时反映到管理者那里,这必将在企业内部形成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避免了紧张、怨愤等情绪,从而使工作效率倍增。沟通是任何企业所不可或缺的功能,也是经营管理的一个过程。无论工作管理上,或是在员工的培育和管理上,一概都要通过交流。保持经常的意见交流和相互交往的企业将是一个十分有凝聚力的企业, 也将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企业。 2.沟通可缓解员工压力 科学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将直接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等各种亚健康症状,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由于压力的困扰,造成如缺勤率、 离职 率、事故率高以及体力衰竭、精神恍惚、效率缺失、抑郁症和自杀等一系列心理和病理的后果,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和谐的人际关系可带来愉快的情绪,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满足感,可以减少孤独感、恐惧感和心理上的痛苦,并能宣泄不快情绪,从而减少心理压力。相反,人际关系紧张常造成抑郁、烦躁、焦虑、孤独、憎恨及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 强烈而持久的不良情绪反应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降低,不利于身心健康。 工作狂 工作狂指沉迷于工作、长时间工作不休息的人。工作狂的心理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沉溺行为”与“强迫行为”。他们工作成瘾,不工作就觉得不自在、痛苦、无所事事。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对人产生压力。而来自工作、事业的压力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危害。长期处在激烈竞争的气氛中,会使人的心理总是处于紧张、苦闷、恐惧和不安等状态中,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自己又不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就会产生悲观、失望、抑郁、消极的心态。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是指那些事事过度追求完美、甚至“为了万一,不惜一万”的人。强迫型的完美主义会导致自我挫败,工作效率、人际关系、自尊心受损。由于完美主义者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做事 方法 的“绝对正确”上, 往往忽视他人的情感,对做事不到位者容忍度非常低,把对待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完全照搬到对待人上,把人当作可以随便指责、发泄的机器,这样常常伤害别人,影响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导致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一般表现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样做;无端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困惑自己究竟会走向何方,对前途缺乏信心开始抱怨所在单位的人事、组织结构,将责任归咎于同事家庭不再是缓解压力之源,反而加重了心理的负担等。 以上各种情况产生的压力都会导致员工情绪的降低, 从而在企业中弥散,形成一种压抑、消极、悲观的组织氛围,使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大大降低,士气低下,缺勤率、离职率及事故率上升,工作中的人际冲突增加,招聘、培训等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 3.沟通的障碍 要解决员工的各种压力问题,就必须与之沟通。但企业在与员工沟通时必须要让对方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达到意见的沟通,如果沟通不够完善就会出现沟通的障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沟通的障碍呢?主要原因如下: 意见交流本身的含糊其辞 主管说的话听不懂,或是从主任那儿发出的文告意思不明,于是不知怎么办。如果每一件事,都要向主管问个清楚,但又怕主管会因此而产生反感,于是员工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做一个适当的猜想。等到工作做完了,员工向主管 报告 时,就会碰钉子。 解释不同 在传达意见时,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口头说明,这种文字和口头说明,常常因员工的学历、社会资历的不同,而产生的见解也会不同,从而在意见沟通上会发生出入。 断章取义 大家在意见交流的时候都有一种观念“对于许多事情,只要适当地处理好重点即可,其余的就可以不管了”。如果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在进行这种信息沟通时,各级主管部门都会花时间把接受到的信息自己甄别,一层一层的过滤,然后有可能将断章取义的信息上报。 4.有效沟通的对策与建议 要增强沟通意识。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真正地认识到与员工进行沟通对实现组织目标十分重要, 要领导企业建设良好的沟通文化,营造健康的沟通环境。我们企业的一些管理者由于缺乏沟通意识,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等人上门请示、汇报,凡事喜欢做批示、下命令;政策出台时不征求员工意见,使之不能有效贯彻;如果领导者通过自己的言行认可了沟通,使这种观念逐渐渗透到组织的各个环节中去,将会有效地提升企业效益。 要把握沟通原则。①把握主动原则。无论领导与员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本部门与其他部门,都不能等出了问题、有了矛盾、影响了工作和感情之后才被动地去沟通。每个人都要主动地率先把心交出去,用真心换回真情。②把握双向原则。沟通不是单向的说教,而是心灵的碰撞,是相互了解、理解与谅解。③把握换位原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抱怨别人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但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他的感受和想法,心态就会平和很多。④把握尊重原则。双方沟通时要充分体现尊重,无论职、学识、经历如何,尊重是共同的需求。尤其是领导要尊重部属、长辈要尊重晚辈、知识型年轻人与经验型年长人要相互尊重。 要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使用语言文字时要简洁、明确,叙事说理要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富于逻辑性;措辞得当,通俗易懂,不要滥用词藻,不要讲空话、套话。非专业性沟通时,少用专业性术语。。 要学会有效倾听。在沟通过程中主管、项目管理者和员工应学会有效的倾听。有效的倾听能增加信息交流双方的信任感,是克服沟通障碍的重要条件。可以借助手势语言和表情动作,以增强沟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对方容易接受。 企业内部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个复杂而又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很好的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对员工的控制和激励,为员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猜你喜欢: 1. 企业人性化管理论文 2.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加强沟通管理 3. 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 4. 企业内部沟通论文

企业管理沟通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管理沟通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企业的管理沟通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沟通能力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叙述了管理沟通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管理沟通;问题;对策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不是员工个人生产效率的简单加总,而是取决于企业内部决策层、管理层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效率。因此企业内部良好的管理沟通不仅能够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起着激励作用,还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绩效。因此,研究分析企业沟通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一个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管理沟通的表现

企业的管理沟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沟通。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制定企业决策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制定决策的依据在于企业内部经营信息的有效反馈。另一方面是企业对市场外部经营环境的管理沟通。通过与外界高效的沟通,企业可以利用各种有效信息分析客户需求,利用各种外部资源满足客户要求,为企业带来更多利益。

2.企业管理沟通的重要意义

管理沟通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数据、多信息的时代,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内部高效的信息沟通。良好的沟通氛围不仅能够提升公司文化,增强职工的归属感,还能够为决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克服企业遇到的困难。因此,管理沟通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良好的沟通是融入市场的关键

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管理不能守旧,应对企业管理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前提就在于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与关键。由于管理沟通具有全面性、多维性,它使企业正确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判断市场走向,从而使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

3.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

企业对管理沟通的不重视

由于受阶层观念的影响,许多管理者认为领导的思想就是最高思想,只重视高层领导的意见,而忽略员工的想法,这就导致决策者不能够听到基层的声音,决策质量不高。再者,由于管理层的不重视,员工没有表达个人意愿的机会,积极性就会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

企业管理沟通效率低下的现象十分普遍

沟通效率的低下主要体现为沟通不够及时、不够深入。这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沟通渠道造成的。由于缺乏良好的双向沟通,企业员工的建议不能上传到领导者的耳中,领导者的决策信息不能准确及时下达,导致企业决策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中,由于领导者不够重视,管理者不作为,缺乏系统的管理沟通体制已是常态。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的沟通管理没有重点。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组织领导,员工缺乏积极性,不愿意表达内心的想法。同时,沟通体系还不够健全,没有一整套的信息反馈机制,这就导致沟通信息发布者与接受者不能达成沟通共识,不利于企业发展。第二,管理者缺乏沟通技巧。管理者本身缺乏专业的沟通能力,通常只凭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选择沟通的方式。由于缺乏语言沟通技巧、倾听能力,再加上不同岗位之间的.专业差异性以及员工知识经历的不同,企业的内部沟通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4.针对管理沟通问题的对策

增强管理沟通意识

企业管理者应当从根本上认识到管理沟通的重要性,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地与员工进行平等交流,注重员工的建议。同时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积极鼓励员工发表看法和意见,让员工真正融入企业中。管理者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技能,掌握沟通技巧,利用心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企业内部沟通的积极性,不断优化沟通管理过程。

成立专门的管理沟通机构

为了高效进行企业内外部的沟通交流活动,企业应当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管理协调。这一部门应当配备专门的管理沟通人才,定期对其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还应当对整个企业的信息情报具有整体把握能力,组织和控制企业全部的沟通活动,根据各种信息的整合为决策者提出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沟通机构,大大提高沟通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能够权责分明,奖惩分明,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

建立健全完整的沟通机制

健全完整沟通机制的关键在于有着一整套沟通制度提供支持。企业应当了解自身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企业应当保证内部的沟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方面纵向沟通,而应是横跨整个企业整体的纵、横向相结合的沟通。建立员工、管理者、领导者三位一体的多层次沟通交流机制,使得下面的声音传上去,上面的决策传下来。奖惩分明,鼓励员工多提建议和意见,让员工明白基层的建议对企业的发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加强管理沟通制度的执行力,企业领导和员工应当严格按制度办事,确保制度得到有力执行。

参考文献:

[1]要仲华.企业管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2014(12):99.

[2]蒲玉,武亚斌.中国企业管理沟通问题与对策[J].商情,2013(48):234.

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这两者都遵从沟通固有的步骤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企业沟通管理

[提要] 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企业的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前者与组织目标密切相关,后者则会影响到组织成员的士气和组织凝聚力,管理者应根据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的特点来分别制定不同的沟通管理办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沟通管理效果。

关键词:沟通过程;正式沟通;非正式组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15日

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这两者都遵从沟通固有的步骤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但正式沟通往往是利用企业的正式沟通渠道来传递信息,且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企业的组织目标。非正式沟通则往往与企业的正式要求无关,它是以个人或者非正式组织为渠道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的,传播的是职工关心或者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信息。两者对于企业有效率的运营都不可或缺。下面从沟通过程管理、正式沟通管理、非正式沟通管理等角度来分别进行阐述。

一、沟通过程的管理

沟通过程可以分为七个步骤。一是“信息”,即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观点、想法,这是沟通的起始点,这些观点和想法也必然是沟通的对象;二是“表现”,指的是将想法、观点用一定的媒体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媒体形式可能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录像等一切可以承载信息的载体,这些载体必然方便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三是“传递”,指的是发送者将文字传输给接收者,将图形展示给接收者,或者播放动画、录像等;四是 “接受”,接收者接受这些媒体,相应的接收形式可能是认真聆听、仔细阅读、或者观看;五是“翻译”,接收者一边聆听、阅读、观看,一边试图理解发送者发送的媒体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这是一个过程;六是“理解”,这是一个状态,表示接收者已经聆听、阅读、观看完毕相应的包含观点、想法的媒体,表示翻译阶段的最终结束;七是“反馈和噪音”,反馈是指接收者将自己理解得到的想法观点等传递给信息发送者,以便信息发送者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无误的接收。反馈是“信息的发送-接收”的逆过程;“噪音”是指沟通过程中存在的一切干扰和扭曲信息传递的因素,如难以辨认的字迹、录像播放过程中的噪声和强光干扰、信息接收者的理解能力等,这些所有影响接收者充分理解发送者想法的因素,称为噪音。

为了保证各个员工可以获得清楚和明确的信息,应该对沟通的七个步骤加以管理和控制。比如在翻译阶段,应该根据沟通信息的内容、接收对象、事情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信息承载介质。如果是涉及到企业的业务相关的信息,用文字和数字的形式无疑更加符合现实,一方面文字性的内容可以留下今后查阅的依据;另一方面,文字性的内容有助于人们仔细反复阅读和加深理解。而那些与业务没有直接联系的信息的沟通,用语音等形式可能比较适宜,这种沟通方式拥有沟通速度快,信息量大,反馈速度快等优势。对于接收者的翻译阶段,员工应该仔细阅读收到的文件,认真观看播放的视频资料,这样才可以深刻理解信息中包含的真实意图和观点。对于反馈的管理,企业中的人员在理解完毕收到的信息后,应该及时将自己理解的含义反馈到信息发送者那里,以查看自己是否真正把握了信息发送者的意图。而在信息沟通的任何阶段都应该避免噪音的干扰,如果是纸质版的文件,尽量要用电脑的文档资料,而避免用手写的文件,这样就避免了因为字迹不清楚而带来的沟通干扰,工作场所应该保持一定的安静,这样在进行口头沟通时,就不会有噪声的干扰。而强光的干扰也是要避免的,企业在播放录像动画的时候,应该避免阳光或者强烈灯光干扰收看者。

二、正式沟通的管理

正式沟通即是以组织的正式沟通渠道进行的沟通,比如上下级的意见交流、日常会议、市场调查、组织间的访问等。正式沟通是围绕组织的正式目标展开的,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企业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将问题消除于无形之中;企业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协调各个个体、要素、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企业也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获取目标市场、国家法律政策、先进技术、竞争者的竞争策略等信息,并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因此,正式沟通对于企业的运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企业应该加强对正式沟通环节的管理。方法如下:

1、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上下级之间根据业务的需要定期进行信息的交换,交换的信息内容必然是有关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在自己所管辖的部门范围内应该定期召开部门全体员工会议,在会议上,一方面员工之间可以加强对工作的经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群策群力的解决。建立总经理信箱,该信箱的存在是为了鼓励普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通过该信箱,总经理可以很容易地了解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设立总经理接待日,在该接待日,任何人都可以来到总经理办公室进行问题的反映,提出自己对于整个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或者对企业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映。上述这些内容应该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落实下来,认真执行,而不是仅仅出现在书面的文件上。

2、沟通双方应该有真诚的态度。企业的正式沟通可能是上下级之间对于工作进行信息交流;可能是上级对下级进行工作安排,命令发布;可能是下级在工作遇到挫折感到沮丧时,领导者对其进行鼓舞使其恢复信心;也有可能是同事之间就工作经验或者在协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沟通的双方有一个正确的沟通态度,即应该明确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协作一致共同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努力。领导者应该真心实意地对下属进行关心和爱护,在其工作上出现困难的时候,予以工作方法上耐心的指导,在其出现沮丧等情绪时,对他进行鼓励,在他工作做出了成绩的时候,上级应该对其进行奖赏和肯定。在工作上有来往的同事之间应该树立互相帮助的氛围和习惯,这样才可以减少协作成本,才可以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团结一致共同解决该问题,而不是互相扯皮,互相推诿。当然,这种沟通过程中的真诚应该来源于组织文化的建设,企业应该树立健康、积极、团结的组织文化,并使得这种价值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拥有这种组织文化的企业更加容易建立畅通、有效的正式沟通渠道。 3、企业与外界环境的沟通管理。外界环境与本企业也在发生着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外界环境包括的要素有供应商、竞争者、政府机关、顾客等。企业应该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密切注视供应商供应能力的变化,即供应商供应原材料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本企业产品的影响。供应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产品价格。如果供应商的价格提高,那么企业应该及时寻找替代的供应商或者考虑对供应商进行并购来减少自己的供应链风险。企业也应该密切注意获取竞争者的信息,因为竞争者的市场策略会影响到本企业的市场策略,如果竞争对手采取了降价策略,本企业是否跟随降价或者干脆价格不进行变动,而是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如果竞争对手开发了新产品并且投入市场,本企业是否应该对这种新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而考虑采用相应的应对策略。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这些变化要么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带来影响,要么干脆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国家准备对本行业提高税收,企业是否应该拿出相应的降低成本的策略?如果国家准备投入替代产品的行业,本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企业应该密切注意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变化,人的消费欲望总是无止境而且喜新厌旧的,企业应该多做市场调查,关注消费偏好的转移,设计和开发相应的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消费欲望。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市场情报的获取、国家法律政策的获取,这些都涉及到企业的正式沟通。企业应该重视本组织与上述因素的沟通。

三、非正式沟通管理

非正式沟通是企业以个人或者非正式系统为渠道进行的沟通,传播的是职工感兴趣的信息或者是与职工利益相关的信息。非正式沟通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毕竟人们的活动不仅存在于工作之中,也存在于生活和情感之中。而非正式沟通的对象往往与上述内容相关。

非正式沟通有如下特点:非正式沟通信息传播速度快,由于非正式沟通中的信息是与职工利益相关,因此传播速度要大大快于正式沟通,因为正式沟通的信息传播要经过一些正规的程序。通常,企业内部信息都是通过组织内部的正式沟通渠道,或是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地进行书面的或口头的传播。这势必造成信息传递的速度较慢,由此会导致一个时间差,即人们需要适当的信息的时刻和信息最终到达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而非正式的信息传播渠道,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由于它是一种多方位的信息传递方式,即信息传递不仅可以是垂直的,还可以是横向的、斜向的甚至是跳跃的,信息通道全方位发散,使信息的传递更迅速。此外,这种信息由于是个人之间的私人交流,所以信息传递也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在24小时内全天候进行有效传播,这无疑也加快了它的传递速度。

非正式沟通有一定的片面性,其中的信息内容往往会被夸大和曲解。这是由于每个传播信息的人都会加入自己的理解,甚至会掺杂个人的情感评价,如此信息的片面和扭曲都是容易产生的;非正式沟通可以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当一个员工传播别人感兴趣的信息时,该员工自然而然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完成了与人打交道的行为,与他人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从而满足了社交需求。

非正式沟通和谣言有着本质的区别。虽说两者在信息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一致,即谣言和非正式沟通都是依靠个人或者非正式组织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的,传播的都是与职工利益相关或者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但是非正式沟通大多是在传播以真实性信息为基础经过夸大的或者片面的信息,而谣言则完全是无中生有,是与事实的真实性完全背离的。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往往会很准确,研究表明,非正式沟通中信息的准确性高达80%。一些信息适宜从非正式沟通渠道获得,如公司的背景、内部明争暗斗的人际关系、上司的喜好、公司内部一些未成文的约定俗成的做法等等,是根本无法从正式渠道获得的,而这些有时却是员工在一个组织中工作所必须了解的。

无论管理者喜爱还是厌恶非正式沟通,它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于组织之中,并且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管理者应该小心谨慎地对待非正式沟通。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待非正式沟通呢?

1、非正式沟通作为伴随着人类生活而产生的一种沟通方式,不是管理者通过消灭打击否认就可以阻止其传播的。如果管理者试图消灭阻止打击非正式沟通,势必在组织人群中形成逆反心理,同时也会在暗示组织人群,正在传播的非正式沟通信息非常可能是真实的,有一句俗语来形容这种逆反心理就是,解释就意味着掩饰。但是,也并不是说管理者对非正式沟通就无计可施,堵不如疏,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正式沟通渠道,各种标准如工资标准、人事变动等方面信息完全透明化、公开化,就可以打消人们的疑虑和议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关于这方面的非正式沟通的信息。

2、对于非正式沟通中产生的错误信息,可以考虑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加以修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可以考虑通过正式沟通渠道予以澄清。双管齐下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纠正非正式沟通产生的错误信息,由于新的非正式沟通信息是完整的,更加真实的,更加具有可信性的,因此可以很快替代原先的错误信息。如果问题很严重,组织内的士气和凝聚力已经被非正式沟通的错误信息所影响,此时还可以通过召开全体职工会议、下达文件指示等方式予以澄清和纠正。

3、管理者可以将自己想传递但是又不便于从正式沟通渠道传递的信息从非正式沟通渠道传递出去,从而达到某种管理效果。如管理者可能要面临人事选举,他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向他的员工表示未来他的计划和打算,从而赢得这些员工的支持。管理者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听到从正式沟通渠道听不到的信息,从而可以在决策时作为参考的依据之一。如管理者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了解到某个员工性格特征和优缺点,以及从事的其他社会活动是什么,从而为将来的人事调动和工作分配决策打下基础。管理者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了解到员工的主导需求是什么?如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这样管理者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员工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坚,王妙,甘敬东.社会沟通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2]刘美芬.管理沟通:再造企业凝聚力[J].阶梯,2010.

[3]张翔,赵燕.企业内部有效沟通障碍的分析及其改善[J].宜春学院学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

管理与沟通论文

内容摘要]:管理沟通无论在企业管理还是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沟通是管理的生命线,有效地沟通与人生发展的成败关系密切。它们二者在含义、实质、手段等方面存在都着很多的密切联系。 [关键字]:管理沟通、企业管理、人际交往、有效沟通、内在联系。 [正文] 一 管理与沟通的含义 要研究管理与沟通的关系,首先要明白,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管理,即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既然如此,为了设计和保持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为了使人在群体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就需要:沟通。所谓沟通,是指使两方面能连通。朴实易懂的词语,要把它使用好,达到有意义,并非容易。 在现代社会活动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需要沟通,沟通是架起友谊桥梁,通向彼岸的重要方式,它涵盖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就算独自一人时,也存在与自己沟通,与环境沟通。 沟通,是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 和其他一切管理者最为重要的职责之一。人类的活动中之所以会 产生管理活动,人类的种种行为中之所以会产生管理行为,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群体活动和行为的原因。而在一个群体中,要使每一个群体成员能够在一个共同目标下,协调一致地努力工作,就绝对离不开有效的沟通。而在一个群体中,要使每一个群体成员能够在一个共同目标下,协调一致地努力工作,就绝对离不开有效的沟通。在每一个群体中,它的成员要表示愿望、提出意见、交流思想;群体的领导者要了解下情、获得理解、发布命令,这些都需要有效的沟通。因此可以说,组织成员之间良好有效的沟通是组织效率的切实保证,而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更是协调全体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所必不可少的。 二 管理沟通与企业管理的内在联系 管理沟通与企业管理的联系,我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所有的管理行为过程,绝大部分就是沟通行为过程。 沟通是管理的实质和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管理得以实施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方法、工具。如管理职能中的计划,必须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作基础,信息收集处理的过程就是沟通的过程。计划制定时需要吸收团队意见,计划制定后需要形成正式文件,并下达给所有与计划执行有关的组织成员,组织领导还需要向组织成员解释计划和计划执行方法与难点,组织成员对计划必须有反馈,必要时还要在具体执行计划时对计划内容进行一些修正等等,所有这些管理功能与活动,无一不是沟通行为过程。 (二)、大部分沟通行为过程都是管理行为过程。 如果把沟通行为过程由人类社会大背景缩小到企业或组织内外部这一相对较小的范围来考察,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大量的沟通行为过程必然与企业或组织的管理相关或重叠,除了一小部分沟通行为与过程是个人性的或反管理性的,大部分沟通行为过程都是管理行为过程。 如在一个企业中同事与同事在办公时间甚至办公时间以外进行的交往和沟通,往往也都是讨论公司公事,或是为了协调出良好的工作关系,这样的行为当然可以看作是管理行为。在组织中,领导向员工讲一句话,也会因为它是发生在组织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内,因而就不可能或不应该只是沟通,而是围绕着企业或组织目标来进行的管理行为之一。 (三)、沟通行为在管理行为中,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管理行为中,沟通行为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重要性。经济和市场全球化促使现代企业成为人数、机构、业务众多的大型跨区、跨国、跨洲企业,在这样空前巨大和复杂的企业中,管理沟通的难度在客观上成倍增加,成为许多大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和瓶颈,从而更突显了沟通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代信息社会,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惊人发展,信息本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并且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咨询公司,团队沟通、知识共享、协调配合这些管理性质的沟通,负担起了企业资源、智力整合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重任,企业资源的整合基本靠的是成功有效的管理沟通。在这样的形势下,管理沟通必然获得越来越多管理者和管理学家的重视。 三沟通是管理的生命线 沟通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管理的生命线,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理念。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够让交流的双方充分理解达成共识。管理沟通是对沟通概念的延伸,它不仅涵盖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还包含群体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作为一个部门或组织的管理者每天所作的大部分决策事务,都是围绕沟通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它是一种管理的重要工具,应用好这个工具能使本单位的管理流程更加通畅,信息交流更加充分,从而高效的实现管理目标。 (一)外部沟通:营造良好的运作环境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的时代,每个组织都与其他组织和个人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只有良好的运作,才能有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个组织只有处于良好的公共状态下,才能进行良好的运作。美国的亨利•福特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福特公司的董事长,我告诫自己,必须与各界确立和谐关系,不可在沟通上无能为力。可见,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让我们看看艾柯尔这位成功的管理者的故事。 因拯救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公司名满天下的艾柯卡,25岁以前不过是一个整日沉默寡言的普通工程师。艾柯卡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在于他学会了一种看起来最简单的本领——与人沟通。25岁那年,他参加了一次由卡尔基训练机构主办的“沟通能力培训班”,这成了他重写自我的起点。沟通这种能力,后来成了艾柯卡的“看家法宝”,以至有人说他是用一张嘴救活克莱斯勒公司的。艾柯尔就任克莱斯勒公司总裁时,克莱斯勒公司正以产品品质低下、债台高筑、贷款无门、人浮于事的形象而闻名。他临危受命后,一面在倾听员工意见,提高员工士气;一面请顾客反馈本产品的问题、收集信息;一面游说于国会内外,活动于政府部门之间。艾柯卡四下出击,分兵合进,其多方面的沟通收到了奇效:国会那些原先曾激烈反对政府担保的议员缄默不语,政府也一改初衷,采取了积极出面担保的合作态度。10亿美元贷款不可思议地从天而降,令克莱斯勒公司一举开发出几种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轿车。1982年,公司扭亏为盈,1983年赚取利润九亿多美元,创造了该公司有史以来盈利最多的一年。艾柯尔顿时天下扬名。 当今社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顾客是上帝,外树企业形象,内抓员工素质。一个企业没有顾客就会停止运作;对于国家机关单位来说,人民群众就是上帝,群众利益无小事,没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人民群众就会有不满情绪。因此,与外部多方面沟通,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营造良好的运作环境,对一个组织来说是必要的。 (二)内部沟通:增强组织战斗力 一个成功的组织仅仅有外部沟通是不够的,道理很简单,生产力来自组织内部,尤其是内部的人。内部沟通良好与否事关组织内员工士气,影响组织效率进而影响生产力和生产率。为此,组织内部必须建立起沟通与交流渠道,并使之畅通无阻。 通过沟通树立主人翁精神:当电子通讯系统遍布全球时,我们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和外界联系还是很容易的。但仅仅靠几份电子邮件或一些电讯传真是不足以建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在这个人人都自称“我没有时间”的快节奏世界里,我们不能忘记在采用高科技通讯手段的同时必须有感情的交往。缺乏沟通的组织,忘记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真理。大部分的员工都渴望和组织紧密相连,他们希望和组织的关系不仅是一张工资单和福利待遇,他们需要成为“圈子内”的人,他们期望着来自坦诚交流而产生的那种特殊结合在一起的感觉。因此,通过沟通,使员工能熟悉他们的工作;通过沟通,员工能畅所欲言,使他们感觉自己被重视;我是企业的主人,我要为企业做贡献,通过沟通,使员工积极承担义务而不仅仅服从指挥。有关专家经调查认为:使员工在精神上感到满意,他们的工作就更有效果。换句话说,通过沟通,让员工用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工作,他们的工作就更有动力。实践证明,出色的管理者更注意员工的真实感受和主观体验。尊重,是人的精神需要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受尊重的人和一个不受尊重的人,其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是大不一样的。受尊重的人,常常会产生一种温暖感和归属感,而这种温暖感和归属感又会大大激发其热情和干劲。 四在管理中怎样进行有效地沟通 在管理人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沟通的技巧,化解不同的见解与意见,建立共识。当共识产生后,事业的魅力自然才会展现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人际关系的培养,并非全是与生俱来的。经营“人"的事业中,我们绝对要学习有效地沟通技巧。 首先,要正确理解沟通的意义,沟通是信息的传递,即如果信息没有传递到接受者处,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而另一方面,要使沟通成功,信息不仅需要被传递,而且还需要被理解。完美的沟通效果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息没有任何衰减,也即信息完全一致。在沟通中,常有几个错误的观点,最常见的是,“我告诉他了,所以,我已和他沟通了”;或 “我告诉过他们,但他们没有搞清楚我的意思!” 其实 “语言”本身并不具 “意思”,其中还存在着翻译的过程。因此,在沟通过程中,重要的是要确认对方真正理解了自己的意思。 另外,我认为良好的沟通就是沟通双方达成协议,而不是准确理解信息的意义。常常可见到两人争论,良好的沟通是双方互相理解后达成共识,但也常有因某人特别强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对方为了避免争吵,只好说 “你对,我同意你的观点”。这样的沟通,最终可能产生很多问题。 以下提供几个有效沟通的行为法则:自信的态度、体谅他人的行为、适当地提示对方、有效地直接告诉对方、善用询问与倾听。现在,交际能力明白无误地被列入MBA最应具备的三种能力之列。“关系就是生产力”,善于营造人际关系被公认为一种不亚于其它任何指标的能力。一个善于沟通的管理者,其营造的工作环境必是内则上传下达流畅,外则处于良好的公共状态下运作,在有效的沟通下取得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必定产生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的强有力地管理,所以说:沟通是管理的生命线! 五、人际关系与沟通 就每个人来说,自从出生以来就一直处在一个沟通的环境中,但在所有的沟通中,有的沟通其结果是良好的,称其为有效沟通,有效沟通对于人生发展的成败关系密切。当今世界,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的沟通已关系到人们社会心理、社会交往、合作经济效率、素质教育以及社会文明建设的大问题。 人际关系是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人际间的沟通行为,人际关系就不能建立和发展。事实上,任何性质、任何类型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结果;人际关系的发展与恶化,也同样是相互交往的结果。沟通是一切人际关系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是形成、发展人际关系的根本途径。 人际关系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因素组成。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关系。人际关系是对人的认知开始,彼此根本不熟悉、毫无所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调节也是与认知分不开的。 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人际关系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满足或不满足、喜爱或厌恶等情感状态为特征的。假如没有情感因素参与调节,其关系是不可想象的。情感因素是指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对满足需要的事物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对阻碍需要满足的事物则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行为是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在人际关系中,无论是认知因素还是情感因素,都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指言语、举止、作风、表情、手势等一切表现出的外部动作,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把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做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形成内部融洽的群体气氛,增强群体的团结合作,便于发挥出群体整体效能。在这种人际关系环境中工作会使人们感到心情愉快愉快,促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改善企业管理沟通的策略分析》 《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有效沟通》

关于企业管理有效沟通的探讨【摘 要】沟通体制是企业管理体系的神经系统,正确了解沟通过程以及影响沟通的因素,对于如何在工作中利用适当的沟通方式达到有效沟通,以提高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企业管理有效沟通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如何实现组织有效沟通提出了见解。【关键词】沟通;有效沟通;沟通过程和要素;沟通障碍;有效沟通方式一、沟通概述沟通的简单定义是指信息和思想在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传递和交流的过程。有效沟通是指通过沟通的过程,使信息真实迅速地得到交流,并使组织中需要此信息的个体达成共识,完成沟通所要求达到的目的。沟通的有效性包括速度、范围、以及沟通目的等。沟通体制是企业管理体系的神经系统。企业的运作如同人体的行动,需要各个部位很好地协作才能完成预定的动作,达到思想所要求的目标。比如我们要拿起一个杯子,大脑发出指令,通过眼睛(视觉)、手臂(传达)、手(触觉)的信息收集确定杯子位置、大小等信息,大脑得到反馈信息后制定行动方案,身体各部位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执行任务,完成拿起一个杯子的动作。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人体各部位的信息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互相传递,使思想力和行动力得到了统一。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的其中一个部位没有进行协调作业,比如眼睛突然失明或者手臂抽筋,导致没有完成拿起一个杯子的任务,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无效沟通。企业的各个部门也如同身体的各个部位,需要很好地进行协作与协调,所以只有信息良好、充分地传递和有效的沟通,互相一致协作才能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正确地了解了沟通过程以及影响沟通的因素,对于我们如何在工作中利用适当的沟通方式达到有效沟通,以提高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沟通的过程沟通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沟通过程包含信息传送者编码、接收者译码、信息反馈、沟通背景、沟通噪音,信息通(渠)道等六个要素。信息传送者必须把他所需要传送的信息1进行适当编码,通过沟通通道进行信息传递。接收者收到信息代码后进行译码,即正确还原成信息2,然后进行必要的反馈。在反馈中,接收者和传送者的角色进行了对换,因此,管理沟通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闭环过程,而不是一个单向简单的信息传送过程。同时,在管理沟通过程当中,还存在着沟通背景及沟通噪音这两大要素的影响。(一) 信息编码与译码。信息编码也就是信息发送者选择表达方式和内容,将信息与意义符号化。译码则恰恰与之相反,将符号还原,并理解其信息内容与含义的过程。其中,代码体系和信息背景的一致性值得注意,沟通主体在编码、译码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对方的经验背景、注重内容、符号的可读性等等。(二) 沟通通(渠)道。沟通通(渠)道的选择会影响信息传送的速度、有效性和完整性。除了传统的沟通通(渠)道,现已被企业利用的管理沟通电子渠道有:即时通讯工具、共享数据库、电子邮件、内联网等一些新渠道。(三) 沟通反馈。反馈是指接收者把收到并理解了的信息返送给发送者,以便发送者对接收者是否正确理解信息进行核实。没有反馈,发送者就无法确认发送的信息是否已经得到有效的译码、理解和执行。(四) 沟通背景。沟通总是在一定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发生的,任何形式的管理沟通,都会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管理沟通的背景有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政治背景等几个方面。(五) 沟通噪音。沟通噪音是指一切影响有效沟通的消极、负面、阻碍因素,它存在于管理沟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发送噪音、传输噪音、接收噪音、系统噪音、环境噪音、背景噪音及数量噪音等。沟通的过程是信息正确传达、接收、反馈的过程,而有效沟通的过程则是:沟通过程 达成共识 产生对策并达成沟通的目标。有效沟通是在保证沟通闭环过程完成的条件下,还要用沟通的结果来评估,看是否达成了共识,同时产生对策并达到沟通的目标。企业有效沟通的障碍基本就是由管理要素的各个阶段发生选择或者实施的不合理,以及沟通噪音的干扰等造成。如果要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前提是沟通要素在沟通过程中的合理控制运用。三、影响企业管理沟通有效性的因素沟通看起来不难,但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地沟通,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实际沟通中会发生很多沟通障碍和影响沟通有效性的因素,从沟通范围来分有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结构因素。(一)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个体的个性差异、个体的心理素质、对信息的态度、知觉选择偏差、个体基本沟通能力等。1.个性差异所引起的障碍。信息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个体的性质、气质、态度、情绪、见解、语音语调等因素,都会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2.个体的心理素质所引起的障碍。比如下级的畏惧感、上级的权威影响以及个人心理品质也会造成沟通障碍。3.对信息的态度不同所造成的障碍。一方面是认识的差异,沟通主体忽视信息作用的现象还很普遍,这就为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另一方面是利益观念,不同的组织成员对信息有不同的看法,所选择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很多组织成员只关心与物质利益有关的信息,而忽视组织目标、管理决策等方面的信息。4.知觉选择偏差所造成的障碍。客观因素如发送的信息各个部分的强度不同,对接收人的价值也不同,致使部分信息容易为人接收,另一部分则被忽视。由于主观因素与个人心理品质有关,在接收或转述一个信息时,符合自己需要的、与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自然容易被接收;而对自己不利的、或者与己无关的,则往往容易被忽略。5.个体基本的沟通能力如记忆不佳、口齿不清、沟通技巧等所造成的沟通障碍。(二)人际因素。1.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程度。沟通双方的诚意和相互信任至关重要,在组织沟通中,同一事件当信息来源不同时,信息接收者通常会对来源的信息所产生的信赖程度不一。2.沟通双方的相似程度。沟通双方的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智力、种族、社会地位、兴趣、价值观、能力、知识、经验水平等差距太大,都会导致沟通的障碍。(三)组织结构因素。1.组织地位高低、信息传递链设置、团体规模等结构因素都会对有效沟通产生影响。2.组织机构庞杂、层次太多、业务流程混乱、分工不明、形成多头领导、因人设事、人浮于事,不仅容易使信息传递出现失真现象,也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和效率。3.组织中、部门间沟通的障碍。在一个企业里,设有若干职能部门,诸如生产部、销售部、研究开发部、财务部等。市场导向要求企业所有部门承担起信息传递的不同任务,形成整体作战,但在以经营业绩为评价指标的体系中,各部门很容易从自身利益出发,造成各部门的决策差异,甚至不认同其他部门的决策。同样,在长期固化的组织结构中,各部门自然会产生占地为王的潜意识,形成部门间沟通壁垒。四、实现组织有效沟通的方法途径阐述了沟通过程和沟通障碍的因素后,我们再来探讨如何在企业管理中实现有效的沟通。企业管理要达到有效沟通必须对沟通过程中的六个要素进行控制和对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进行排除。实现组织有效沟通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一)培训。培训是实现组织有效沟通的重要方法,基本可以使个体和组织对沟通过程的六大要素产生有意识的控制,也能对沟通障碍中的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进行预防。1.沟通技巧的培训。如语言、行为信息的输入输出技巧,可以使信息有效地表达和倾听。通过调整个体的气质、态度、情绪、见解、语音语调、心理素质、沟通心态等因素培养个体的沟通能力,使个体在沟通过程中及时准确的发送、接收、反馈信息,控制噪音干扰。2.企业文化培训。对沟通而言,它能整合沟通要素中的信息背景,减少背景噪音,形成沟通主体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心理结构,保证良好的沟通背景,也使人际因素中的信任度、相似性、认同感增强。(二)组织沟通环境的营造。组织沟通环境的营造越来越影响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1.扁平型组织结构。具有较少层次的扁平型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它可以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避免信息传递链过长而失真,有利于信息的有效沟通。2.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沟通对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性,领导企业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沟通环境,统一人员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心理结构,例如实行“走动管理”、“Open Door”等,给予成员鼓励、信任、勇气,营造健康、平等、轻松的沟通环境。3.清楚的沟通体制保证企业的运作,其方式以下表《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程序》(已简化)为例:非正式沟通,满足组织成员感情的需要,企业需要建立员工对话机制、员工建议制度、员工满意度调查、内部共享数据库、高层沟通机制、会议管理制度等。同时,要注重各种沟通方式在企业管理中需要有具体的规定,比如建立会议管理制度,就必须制定会议准备、主持,保证会议沟通的有效。(三)沟通渠道的选择。渠道的选择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体选择。现如今,有非常多的信息沟通渠道都可以选择,企业管理要注重分析沟通目的和内容,以选择合适的渠道来达成有效沟通。1.书面或口头采用书面沟通渠道的情况是:需要保存记录,处理大量细节问题,采用精确用词的时候,如文稿、邮件等。采用口头沟通渠道的情况是:需要丰富的表达效果,在严谨度不高,并不须记录时,如面谈、电话等。2.正式或非正式正式沟通适用于条款、制度的商议,事实的表达,如备忘录、建议书、通告、正式文件、合同等。非正式沟通适用于获取新的观念和知识的场合,如电子邮件、互动研讨会、即时通讯工具等。3.个体或群体个体沟通适用于个人关系的构造,获知他人的反应,交流属于隐私和机密的信息。个别谈话,沟通双方可以发掘出对方许多不知道的信息,也是双方协商工作方式、共同订立工作目标的机会。沟通方式可选择面谈、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等。群体沟通则适用于团体关系或形象构建,取得团体的反应,确保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同时接收、理解、共享相关的信息。可选择会议、通告、即时通讯的聊天组群、电子邮件群发等来完成。五.结语沟通在各种组织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的传递,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畅通有效的沟通过程。如同神经系统将各种知觉在各个部件间快速的传递,组织的各个单位通过各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渠道,使各种信息与思想在组织中迅速地传送,形成整体的灵活、敏锐、协调及统一。管理和沟通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混合体。沟通是管理的实现方式,通过有效的沟通使各种资源能够综合利用,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组织、组织成员、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参考文献】[1]李培煊.管理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2]张玉静.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N].市场报,2000.

管理沟通与团队合作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管理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企业而言,人们越来越强调建立学习型的企业,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精神,而在高校等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提高管理的水平,有效地与部门之间沟通交流是成功的关键。对高校外部沟通而言,为了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距离,加强高校之间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人们需要掌握谈判与合作等沟通技巧。对高校自身而言,为了更好地在现有的政策条件允许下,实现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服务于整个社会,处理好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公众、高校与媒体等各方面的关系,这些都离不开熟练掌握和应用管理沟通的原理和技巧。对个人而言,建立良好的管理沟通常识。逐渐养成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是十分重要的。让每个教职员工去做最擅长的事情,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但我们在很多时候并不能作到这些。了解教职员工,不但要观察教职员工的工作行为,还要注意多与他们进行沟通,特别是管理沟通,认真听取广大师生员工对高校管理和部门管理的建议,了解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并让教职员工自己对自己进行工作评价,以便统一教职员工与直接上级对工作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团队合作的目标,完成日益复杂的高等教育工作,实现宏伟目标。一一、管理沟通的成效管理沟通既是指组织信息的正式传递,又包括人员、群体间的情感互访。组织内部的沟通可以使得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意见倾向、价值观和劳动结果,他们的积极性源泉和需要,各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管理的效率等,可以及时控制、指挥整个组织的运转,为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沟通的重要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沟通,实现组织的目标。沟通不仅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效率,而且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组织内部各部门、人员也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沟通还能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而通过沟通建立起来的那种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使彼此能坦率讨论个人感情和个人问题的信心和信任正是管理者求之不得的,以此提高组织内部员工士气,增进人际关系和谐,为组织的顺利发展创造“人和”的条件。充分的沟通既可以促进管理者改进管理。又可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员工提高信心,积极主动地为本组织和本部门地发展献计献策,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使管理工作更富有成效,组织能够蓬勃发展。二、高校人才的特点首先,高校的人才队伍与别的行业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更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个体。他们更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上级的遥控指挥,他们有独立的思想。有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这种自主也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工作方法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有宽松的组织气氛。其次,高校中广大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的成果往往是长期智慧和努力的结果,这给短期的衡量个人的绩效带来了困难。而且成果的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定性定量度量的。教学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样性的。再者,高校的人才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是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所以他们有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三、沟通的前提是合理使用人才沟通的前提是人才的使用,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人才,就谈不上什么有效的沟通。要用好人才,首先必须识人,应该通过日常的工作和有意识的考验,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做到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在招聘引进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把一流人才和一点五流的人才区别开来使用。对待一流的人才,必须给他一流的待遇、一流的岗位,并给他充分的授权,因为作为一流人才,一般已经被社会所认同,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各种各样的机会,在他没有对新单位建立深厚的感情之前,只有通过给他与能力相适应的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管理职务,才能使他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同,才能对单位建立感情,为教学科研全心全意的工作,否则的话,就不能轻易录用,以免他今后因为抵挡不住其他巨大的诱惑而辞职,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既然请出了诸葛亮,如果不让他当军师,诸葛亮也早晚要离开。对于一点五流的人才,是我们构建团队的主要力量。那么,何谓一点五流人才呢?所谓一点五流人才,就是指那些在原来单位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人才,他们具有很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强烈的上进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原来的单位或被忽视、或被压制,个人的才能不被充分认同,如果我们在发现他的才能后,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赋予重大的责任,他们往往能够全力以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业务的中坚力量,而且由于他们的个人能力是到新的岗位后才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只有我们才能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所以对新的岗位有很强的知遇感和归属感,而一旦离开此岗位,就很难被其他单位所认同,因此,这些人是所在的单位的核心力量。在我们以往招聘的人员中,有很大一批人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人才。对这些一点五流人才的使用,必须讲究方法,一般的程序是:培训一信任一授权一约束一考核一奖励。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的业务培训和充分沟通,使他们能够迅速地透彻了解新岗位的工作任务,发展方向,认同学校的理念和价值观,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内容统一起来,从内心进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最大程度的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当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认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就高等教育而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度极为重要,但如何来考察教职员工对高校的忠诚度呢?这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区别对待。对于引进的一流人才,通常都自视甚高,工作的选择范围较广,他们的忠诚度是很低的,刚开始的时候一般是通过较高的薪水和职务来吸引他,只有通过时间的磨练才能逐步建立忠诚度,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于一点五流人才,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把他们当作一流的人才使用。对于教职员工的个人品质,也只有通过时间和重大事件来检验,尤其是在涉及到个人的利益、声誉、职务、金钱等问题时,才是检验一个人品质的最好时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我们使用~ 个人时,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授权,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作用。当然,信任和授权也不是没有约束的,必须建立在较为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上,让每个人都非常清晰的了解业务活动的界限,认识到违反原则的后果。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如何充分调动每位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往往比个人的能力更加重要, 因为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但团队的集体智慧却是可以无限拓展的。而团队合作的建立首先要建立各种流程,首要的是管理流程的建立。

企业的管理离不开沟通交流,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企业沟通管理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一 浅谈企业沟通管理理论 摘要:沟通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取得效益迈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沟通不良几乎是企业存在的通病,尤其是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层多面广,人力资源观念落后,目标激励机制不全,重人治轻法治行为等因素长期存在,导致内部沟通越来越困难。既无法使管理层之间达成共同目标提高工作绩效,也无法使全体员工凝聚力量参与市场竞争。 文章 概述了国内、国外各个阶段各个流派的企业沟通管理理论,分析了现代 企业管理 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的总趋势。 1 国外研究 古典组织管理沟通理论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由以家庭式生产为基础的亲属关系沟通,逐步向工厂规模生产的业务关系沟通转变。工厂雇主对雇佣的控制监督,雇佣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层次差异,使得组织中内部沟通管理愈加复杂。 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极大地影响到现代企业的管理。这种理论,是上级对下级单向的层层控制与命令,工人只管接受指令而不考虑指令的对错,更不会向老板反馈。这种人际沟通方式是被动的,仅局限于传达指令和传递信息。 马克斯·韦伯发展了泰罗理论,提出了官僚制。他强调,组织中的每个人各有分工,责任明确,按章办事,消除个体情绪和个人感情。也就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合法化,命令是一种职责,接受命令也是一种职责,成员之间的沟通,是下级对上级基于组织制度的绝对服从。 人际关系管理沟通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队和私有工厂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厂涌入,使得劳资之间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沟通问题进一步突出。同时,军方、厂方和工会的接触日益频繁,客观上要求和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 在此之前的1924年,梅奥主持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得到了改善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尊重员工情感社会需要,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研究结论。1938年巴纳德提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沟通,鼓励和协调员工按照共同的目标一致行动。 人力资源管理 沟通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主要国家的产业调整,大量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7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经济参与到国际化竞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力因素特别是新型管理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逐渐落后以至被淘汰,人力资源理论应运而生。 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强调组织中的个体成长、发展和潜力开发,逐步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的发展需要,沟通实际上是个体在组织中获得较高层次的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认为,个体发展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他主张改革组织,以满足不同阶段下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目标行动的统一。麦格雷的X-Y理论认为,管理的根本任务是使员工通过组织目标的整体实现而达成个人目标的实现,即我们后来所谓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上述理论,都要通过管理沟通手段来实现。 2 国内研究 多年以来,国内在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三种理论:第一种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即企业的效率来源于严格的管理 ,严格就是最大的爱护,必须加强对员工业绩的严密考核,所以管理沟通工作似乎不必要。第二种理论则认识到人更是社会人,是需要尊重的,而激励则是对员工的最好奖赏,所以管理沟通工作局限于物质和精神激励。第三种理论则超过了前两种理论,认为人是 文化 人,管理之道即在于以情度理,特别强调企业内部的沟通。在第三种理论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企业典范,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和倡导的企业管理的风向标,更是国有企业在实施改革中确保稳定和推进发展的良药。 很多公司深刻认识到,管好人才能做好事,以人为本才能服务社会。通过理清并解决内部存在的思想观念落后、管理体系陈旧、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借鉴和发展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重视沟通,加强协作,提出“以制度和文化为驱动力”的战略型发展理念。 3 发展趋势 纵观近现代管理人性观的演进,物和人作为两种基本的管理对象始终贯穿其中。然而,人的因素在演进中逐步占据了核心地位,人本管理早已深入到企业的内部。现代企业管理中,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和追求经济效益摆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现代企业管理在强调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仍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的追求目标。因此,抓好现代企业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实现企业互动协调发展的途径——沟通。正确良好的沟通是成功企业的经营之道,也是增进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办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工作制度理念是静止的,而有效的管理沟通方式是灵活的,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更良好的管理沟通方式,以谋求企业生存和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二 论企业沟通管理 摘要:企业的管理离不开沟通交流,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和内部交流不畅导致的后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沟通管理重要性;沟通途径 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没有沟通,就没有企业的成功,严重的将导致创业失败。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文化可以使所有员工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加轻松,也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战略意义上重视沟通。 一、沟通管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沟通不良几乎是每个企业都存在的老毛病,企业的机构越是复杂,其沟通越是困难。往往基层的许多建设性意见未及反馈至高层决策者,便已被层层扼杀,而高层决策的传达,常常也无法以原貌展现在所有人员之前。 沟通管理是企业组织的生命线。管理的过程,也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出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企业是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沟通则是机体内的血管,通过流动来给组织系统提供养分,实现机体的良性循环。沟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实质。 二、沟通管理的作用 沟通有助于改进个人以及群众作出的决策。当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管理者就需要从广泛的企业内部的沟通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情报,然后进行决策,以迅速解决问题。下属人员也可以主动与上级管理人员沟通,提出自己的建议,供领导者作出决策时参考,或经过沟通,取得上级领导的认可,自行决策。企业内部的沟通为各个部门和人员进行决策提供了信息,增强了判断能力。 沟通促使企业员工协调有效地工作。企业中各个部门和各个职务是相互依存的,依存性越大,对协调的需要越高,而协调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实现。没有适当的沟通,管理者对下属的了解也不会充分,下属就可能对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有错误的理解,致使不能正确圆满地完成,导致企业在效益方面的损失。 提高员工的士气。沟通有利于领导者激励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沟通可以使领导者了解员工的需要,关心员工的疾苦,在决策中就会考虑员工的要求,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如果领导的表扬、认可或者满意能够通过各种 渠道 及时传递给员工,就会形成某种工作激励。同时,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更离不开沟通。思想上和感情上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消除误解、隔阂和猜忌,即使不能达到完全理解,至少也可取得谅解,使企业有和谐的组织氛围。 三、企业沟通交流存在的问题 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我们感到许多企业在内外部的沟通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企业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包括企业形象受损、员工凝聚力下降、人才流失、消费者转向竞争者等一系列问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以下仅从内部交流谈谈看法。 从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看,在产品或服务的增值过程中,员工是企业价值的传递着,尤其是在一些服务型的行业,员工代表了消费者心目中的企业形象,所以应该以员工为本,使企业与消费者有机结合。企业的行为只有首先让员工感动,才能感动消费者,才能感动市场。但是很多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时候,就犯了许多错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在一些组织中,领导人习惯于把自己管理的对象视为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没有独立意志的纯粹执行者,或者视为随时有可能偷懒、损害组织利益的可疑分子。在这样的心态下,造成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和领导人的绝对权威,一方面限制了员工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造成了交流途径狭窄或不通畅,使得很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变得不完整,甚至掺杂了较浓的主观色彩,从而使理解与再次传达落实出现问题,导致信息失真。这样既不利于组织的工作效率,也会使信息发生扭曲,导致员工的凝聚力下降,或上下级、平级间的猜疑,造成内耗过大。 企业的决策机制缺乏民主。很多企业重大举措出台之前,忽视了基层员工的参与,致使他们的意见建议不能及时反馈的高层决策层,因此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缺失,消极怠工的现象比较普遍。此外针对员工管理的 措施 制定后忽视了向员工解释说明的环节,导致员工对政策抵制情绪大,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绩效评估缺乏反馈。许多单位存在对绩效评估反馈不重视的现象,员工除了被简单的告知考核结果进而得到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外,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均一无所知,更不用谈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了。 四、沟通管理的途径 如何使沟通更顺畅呢? 首先,让管理者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管理的高境界,许多企业管理问题多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沟通不良则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成本增加。应对员工和顾客给予应有的重视,采用换位思考方式,站在员工和顾客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使相互间有更多的理解,沟通更顺畅。 其次,公司内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沟通的实现有赖与良好的机制,包括正式渠道、非正式渠道。员工不会做你期望他去做的事,只会去做奖罚去做的事和考核他去做事,因此引入沟通机制很重要。应纳入制度化、轨道化,使信息更快、更顺畅,达到高效高能的目的。 第三,从“头”开始抓沟通。企业的老总、老板是个相当重要的人物。老总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来做沟通,来制定沟通机制。公司文化即老板文化,他直接决定是否能建立良性机制,构建一个开放的沟通机制。老总以身作则在公司内部构建起“开放的、分享的” 企业文化 。 第四,以良好的心态与员工沟通。与员工沟通必须把自己放在与员工同等的位置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否则当大家位置不同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致使沟通不成功。沟通应抱有“五心”,即尊重的心、合作的心、服务的心、赏识的心、分享的心。只有具有这“五心”,才能使沟通效果更佳,尊重员工,学会赏识员工,与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地分享知识、分享 经验 、分享目标、分享一切值得分享的东西。 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沟通,沟通的确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实质和灵魂,所以沟通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课程,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应该上升到战略高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沟通,重视沟通的主动性和双向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进步得更快,企业才能够发展更顺畅更高效。 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三 浅议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在企业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完成企业的使命,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信息沟通就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成员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实现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1.沟通的功能 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可以顺畅沟通的时候, 员工的工作情况就可以及时反映到管理者那里,这必将在企业内部形成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避免了紧张、怨愤等情绪,从而使工作效率倍增。沟通是任何企业所不可或缺的功能,也是经营管理的一个过程。无论工作管理上,或是在员工的培育和管理上,一概都要通过交流。保持经常的意见交流和相互交往的企业将是一个十分有凝聚力的企业, 也将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企业。 2.沟通可缓解员工压力 科学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将直接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等各种亚健康症状,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由于压力的困扰,造成如缺勤率、 离职 率、事故率高以及体力衰竭、精神恍惚、效率缺失、抑郁症和自杀等一系列心理和病理的后果,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和谐的人际关系可带来愉快的情绪,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满足感,可以减少孤独感、恐惧感和心理上的痛苦,并能宣泄不快情绪,从而减少心理压力。相反,人际关系紧张常造成抑郁、烦躁、焦虑、孤独、憎恨及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 强烈而持久的不良情绪反应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降低,不利于身心健康。 工作狂 工作狂指沉迷于工作、长时间工作不休息的人。工作狂的心理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沉溺行为”与“强迫行为”。他们工作成瘾,不工作就觉得不自在、痛苦、无所事事。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对人产生压力。而来自工作、事业的压力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危害。长期处在激烈竞争的气氛中,会使人的心理总是处于紧张、苦闷、恐惧和不安等状态中,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自己又不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就会产生悲观、失望、抑郁、消极的心态。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是指那些事事过度追求完美、甚至“为了万一,不惜一万”的人。强迫型的完美主义会导致自我挫败,工作效率、人际关系、自尊心受损。由于完美主义者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做事 方法 的“绝对正确”上, 往往忽视他人的情感,对做事不到位者容忍度非常低,把对待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完全照搬到对待人上,把人当作可以随便指责、发泄的机器,这样常常伤害别人,影响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导致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一般表现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样做;无端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困惑自己究竟会走向何方,对前途缺乏信心开始抱怨所在单位的人事、组织结构,将责任归咎于同事家庭不再是缓解压力之源,反而加重了心理的负担等。 以上各种情况产生的压力都会导致员工情绪的降低, 从而在企业中弥散,形成一种压抑、消极、悲观的组织氛围,使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大大降低,士气低下,缺勤率、离职率及事故率上升,工作中的人际冲突增加,招聘、培训等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 3.沟通的障碍 要解决员工的各种压力问题,就必须与之沟通。但企业在与员工沟通时必须要让对方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达到意见的沟通,如果沟通不够完善就会出现沟通的障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沟通的障碍呢?主要原因如下: 意见交流本身的含糊其辞 主管说的话听不懂,或是从主任那儿发出的文告意思不明,于是不知怎么办。如果每一件事,都要向主管问个清楚,但又怕主管会因此而产生反感,于是员工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做一个适当的猜想。等到工作做完了,员工向主管 报告 时,就会碰钉子。 解释不同 在传达意见时,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口头说明,这种文字和口头说明,常常因员工的学历、社会资历的不同,而产生的见解也会不同,从而在意见沟通上会发生出入。 断章取义 大家在意见交流的时候都有一种观念“对于许多事情,只要适当地处理好重点即可,其余的就可以不管了”。如果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在进行这种信息沟通时,各级主管部门都会花时间把接受到的信息自己甄别,一层一层的过滤,然后有可能将断章取义的信息上报。 4.有效沟通的对策与建议 要增强沟通意识。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真正地认识到与员工进行沟通对实现组织目标十分重要, 要领导企业建设良好的沟通文化,营造健康的沟通环境。我们企业的一些管理者由于缺乏沟通意识,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等人上门请示、汇报,凡事喜欢做批示、下命令;政策出台时不征求员工意见,使之不能有效贯彻;如果领导者通过自己的言行认可了沟通,使这种观念逐渐渗透到组织的各个环节中去,将会有效地提升企业效益。 要把握沟通原则。①把握主动原则。无论领导与员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本部门与其他部门,都不能等出了问题、有了矛盾、影响了工作和感情之后才被动地去沟通。每个人都要主动地率先把心交出去,用真心换回真情。②把握双向原则。沟通不是单向的说教,而是心灵的碰撞,是相互了解、理解与谅解。③把握换位原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抱怨别人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但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他的感受和想法,心态就会平和很多。④把握尊重原则。双方沟通时要充分体现尊重,无论职、学识、经历如何,尊重是共同的需求。尤其是领导要尊重部属、长辈要尊重晚辈、知识型年轻人与经验型年长人要相互尊重。 要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使用语言文字时要简洁、明确,叙事说理要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富于逻辑性;措辞得当,通俗易懂,不要滥用词藻,不要讲空话、套话。非专业性沟通时,少用专业性术语。。 要学会有效倾听。在沟通过程中主管、项目管理者和员工应学会有效的倾听。有效的倾听能增加信息交流双方的信任感,是克服沟通障碍的重要条件。可以借助手势语言和表情动作,以增强沟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对方容易接受。 企业内部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个复杂而又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很好的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对员工的控制和激励,为员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猜你喜欢: 1. 企业人性化管理论文 2.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加强沟通管理 3. 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 4. 企业内部沟通论文

管理沟通案论文题目

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 毕业 论文,少不了论文拥有一个新颖的题目,论文题目足够有吸引力能够顺利答辩评审老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管理类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网红的现状、问题及其治理

2、走向公共管理新范式:转型中国的策略选择

3、大数据与公共管理变革

4、公共管理研究如何“接地气”

5、大数据与公共管理创新

6、公共管理的认知科学研究:范式挑战与核心议题

7、“良方”不能缺“药引”:公用事业市场化与公共管理改革协同发展

8、范式之争:新公共管理理论再思考

9、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研究生的服务学习

10、多维视角下的新公共管理

11、公立医院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的公共管理研究

12、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理论视角下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13、新时期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及解决之道

14、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15、从官僚制行政到民主治理:公共管理范式转换的再思考

16、公共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7、中国公共管理体系的核心逻辑及与其他体系的对话

18、基于交叉学科视域下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19、公共管理中的他者

20、公共管理创新与实现包容性人类发展

21、 企业管理 视角下公共管理的 反思

2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研究

23、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探析

24、公共管理 创新思维 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5、社会组织承载政府公共管理职能问题研究

26、公共管理变革与大数据应用的思考

27、“互联网+”时代公共管理学科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

28、基于新公共管理的普通高校管理改革对策研究

29、论我国廉政 文化 的重构

30、实现从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转变

31、基于公共管理角度的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困境分析——以公交行业为例

32、公共管理本质特征及时代性分析

33、国外公共管理抗解问题研究综述

34、共生理论及其在公共管理学科的适用性研究

35、公共管理类大学生校外实践 教育 基地建设

36、变革时代公共管理学科的新整合——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再思考

37、协同创新视角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38、常态下的公共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39、论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40、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分析

41、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以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为例

4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

43、试论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44、马克思主义的管理思想与当代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45、中国公共管理案例教育发展进程评估:1986~2016

46、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47、 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研究

48、风险感知、政府公共管理信任与食品购买行为——对中国消费者品牌食品与安全认证食品购买行为的解释

49、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的挑战及创新模式探究

50、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索

旅游景区管理论文题目

1、 地方景区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2、 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文献研究综述

3、 国内景区管理研究十年--基于《旅游学刊》的综述

4、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5、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景区管理与服务探讨

6、 长白山旅游景区管理问题研究

7、 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 智慧旅游视角下的景区游客管理体系研究

9、 五台山景区管理研究

10、 基于环境认知的生态旅游者对景区管理方式的态度测量

11、 推行生态型旅游景区管理

12、 浅析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3、 优化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的对策研究

14、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15、 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16、 旅游景区管理改革创新研究

17、 智慧景区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18、 试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 基于网格化的景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 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研究

21、 旅游法背景下景区管理的游客满意度研究

22、 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景区管理

23、 庄河市旅游景区“四维互动”管理模式研究

24、 西安旅游从业人员景区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初探

25、 景区拥挤度评价体系研究

26、 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管理的智慧

27、 旅游景区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28、 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景区管理发展探索

29、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 云和梅源梯田景区管理创新实践探析

31、 我国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研究

32、 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 五台山景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34、 临海古城“智慧型”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研究

35、 高速免费与景区管理的矛盾探究--以华山景区为例

36、 电子门票让景区管理更规范[N]

37、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旅游景区管理的和谐共生机制探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

38、 庐山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9、 浅谈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锦州市旅游景区为例

40、 论低碳经济视阈下的绿色景区管理

41、 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42、 毕节试验区百里杜鹃景区管理体制变迁的旅游效应研究

43、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凌云山生态景区为例

44、 基于RFID的旅游景区管理

45、 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证检验

46、 基于社会责任的重庆市遗产型景区管理机制研究

47、 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路径研究

48、 石家庄旅游景区管理现状与提升对策探索

49、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景区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50、 旅游景区管理现有问题及其对策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1、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论建筑英语汉译

2、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

3、国际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4、基于ERP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建筑工地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6、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精益建造在L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9、ED泵业公司新建厂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10、S大学宿舍大楼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11、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

1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4、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研究

15、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16、工程管理模式-在Z集团中的应用研究

17、地方性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18、某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流程的改进探索

19、东莞市西城建筑公司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0、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社会支持、个体应对方式、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21、天津大学高科技楼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22、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

23、广东某民营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模式的研究

24、邢台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5、建筑智能化总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26、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27、房地产集团管控下多项目群工程管理体系构建及应用

28、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29、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案设计与应用

30、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31、智能化工程的范围管理研究

32、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3、基于TQC理论的建筑物渗漏原因分析与防治

34、六西格玛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

35、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用陶瓷颗粒绝热系统技术及管理研究

36、伊春市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37、YCBM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研究

38、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政策的评价研究

39、中国建筑企业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管理因素研究

40、房地产建筑工程外墙打围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41、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研究

42、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问题研究

43、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的开发

44、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45、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方法 研究

46、建筑节能工程管理及信息系统研究

47、Y建筑公司绩效考核方案设计

48、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在WTO“后过渡期”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49、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50、现代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管理类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管理类论文范文参考

★ 行政管理论文题目参考200条

★ 管理类毕业论文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 管理类论文范文

★ 管理类本科论文

★ 管理类毕业论文范本

★ 管理类论文

管理沟通与团队合作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管理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企业而言,人们越来越强调建立学习型的企业,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精神,而在高校等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提高管理的水平,有效地与部门之间沟通交流是成功的关键。对高校外部沟通而言,为了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距离,加强高校之间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人们需要掌握谈判与合作等沟通技巧。对高校自身而言,为了更好地在现有的政策条件允许下,实现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服务于整个社会,处理好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公众、高校与媒体等各方面的关系,这些都离不开熟练掌握和应用管理沟通的原理和技巧。对个人而言,建立良好的管理沟通常识。逐渐养成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是十分重要的。让每个教职员工去做最擅长的事情,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但我们在很多时候并不能作到这些。了解教职员工,不但要观察教职员工的工作行为,还要注意多与他们进行沟通,特别是管理沟通,认真听取广大师生员工对高校管理和部门管理的建议,了解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并让教职员工自己对自己进行工作评价,以便统一教职员工与直接上级对工作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团队合作的目标,完成日益复杂的高等教育工作,实现宏伟目标。一一、管理沟通的成效管理沟通既是指组织信息的正式传递,又包括人员、群体间的情感互访。组织内部的沟通可以使得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意见倾向、价值观和劳动结果,他们的积极性源泉和需要,各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管理的效率等,可以及时控制、指挥整个组织的运转,为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沟通的重要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沟通,实现组织的目标。沟通不仅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效率,而且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组织内部各部门、人员也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沟通还能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而通过沟通建立起来的那种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使彼此能坦率讨论个人感情和个人问题的信心和信任正是管理者求之不得的,以此提高组织内部员工士气,增进人际关系和谐,为组织的顺利发展创造“人和”的条件。充分的沟通既可以促进管理者改进管理。又可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员工提高信心,积极主动地为本组织和本部门地发展献计献策,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使管理工作更富有成效,组织能够蓬勃发展。二、高校人才的特点首先,高校的人才队伍与别的行业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更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个体。他们更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上级的遥控指挥,他们有独立的思想。有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这种自主也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工作方法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有宽松的组织气氛。其次,高校中广大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的成果往往是长期智慧和努力的结果,这给短期的衡量个人的绩效带来了困难。而且成果的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定性定量度量的。教学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样性的。再者,高校的人才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是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所以他们有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三、沟通的前提是合理使用人才沟通的前提是人才的使用,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人才,就谈不上什么有效的沟通。要用好人才,首先必须识人,应该通过日常的工作和有意识的考验,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做到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在招聘引进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把一流人才和一点五流的人才区别开来使用。对待一流的人才,必须给他一流的待遇、一流的岗位,并给他充分的授权,因为作为一流人才,一般已经被社会所认同,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各种各样的机会,在他没有对新单位建立深厚的感情之前,只有通过给他与能力相适应的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管理职务,才能使他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同,才能对单位建立感情,为教学科研全心全意的工作,否则的话,就不能轻易录用,以免他今后因为抵挡不住其他巨大的诱惑而辞职,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既然请出了诸葛亮,如果不让他当军师,诸葛亮也早晚要离开。对于一点五流的人才,是我们构建团队的主要力量。那么,何谓一点五流人才呢?所谓一点五流人才,就是指那些在原来单位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人才,他们具有很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强烈的上进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原来的单位或被忽视、或被压制,个人的才能不被充分认同,如果我们在发现他的才能后,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赋予重大的责任,他们往往能够全力以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业务的中坚力量,而且由于他们的个人能力是到新的岗位后才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只有我们才能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所以对新的岗位有很强的知遇感和归属感,而一旦离开此岗位,就很难被其他单位所认同,因此,这些人是所在的单位的核心力量。在我们以往招聘的人员中,有很大一批人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人才。对这些一点五流人才的使用,必须讲究方法,一般的程序是:培训一信任一授权一约束一考核一奖励。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的业务培训和充分沟通,使他们能够迅速地透彻了解新岗位的工作任务,发展方向,认同学校的理念和价值观,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内容统一起来,从内心进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最大程度的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当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认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就高等教育而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度极为重要,但如何来考察教职员工对高校的忠诚度呢?这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区别对待。对于引进的一流人才,通常都自视甚高,工作的选择范围较广,他们的忠诚度是很低的,刚开始的时候一般是通过较高的薪水和职务来吸引他,只有通过时间的磨练才能逐步建立忠诚度,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于一点五流人才,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把他们当作一流的人才使用。对于教职员工的个人品质,也只有通过时间和重大事件来检验,尤其是在涉及到个人的利益、声誉、职务、金钱等问题时,才是检验一个人品质的最好时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我们使用~ 个人时,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授权,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作用。当然,信任和授权也不是没有约束的,必须建立在较为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上,让每个人都非常清晰的了解业务活动的界限,认识到违反原则的后果。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如何充分调动每位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往往比个人的能力更加重要, 因为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但团队的集体智慧却是可以无限拓展的。而团队合作的建立首先要建立各种流程,首要的是管理流程的建立。

企业的管理离不开沟通交流,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企业沟通管理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一 浅谈企业沟通管理理论 摘要:沟通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取得效益迈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沟通不良几乎是企业存在的通病,尤其是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层多面广,人力资源观念落后,目标激励机制不全,重人治轻法治行为等因素长期存在,导致内部沟通越来越困难。既无法使管理层之间达成共同目标提高工作绩效,也无法使全体员工凝聚力量参与市场竞争。 文章 概述了国内、国外各个阶段各个流派的企业沟通管理理论,分析了现代 企业管理 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的总趋势。 1 国外研究 古典组织管理沟通理论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由以家庭式生产为基础的亲属关系沟通,逐步向工厂规模生产的业务关系沟通转变。工厂雇主对雇佣的控制监督,雇佣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层次差异,使得组织中内部沟通管理愈加复杂。 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极大地影响到现代企业的管理。这种理论,是上级对下级单向的层层控制与命令,工人只管接受指令而不考虑指令的对错,更不会向老板反馈。这种人际沟通方式是被动的,仅局限于传达指令和传递信息。 马克斯·韦伯发展了泰罗理论,提出了官僚制。他强调,组织中的每个人各有分工,责任明确,按章办事,消除个体情绪和个人感情。也就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合法化,命令是一种职责,接受命令也是一种职责,成员之间的沟通,是下级对上级基于组织制度的绝对服从。 人际关系管理沟通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队和私有工厂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厂涌入,使得劳资之间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沟通问题进一步突出。同时,军方、厂方和工会的接触日益频繁,客观上要求和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 在此之前的1924年,梅奥主持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得到了改善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尊重员工情感社会需要,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研究结论。1938年巴纳德提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沟通,鼓励和协调员工按照共同的目标一致行动。 人力资源管理 沟通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主要国家的产业调整,大量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7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经济参与到国际化竞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力因素特别是新型管理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逐渐落后以至被淘汰,人力资源理论应运而生。 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强调组织中的个体成长、发展和潜力开发,逐步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的发展需要,沟通实际上是个体在组织中获得较高层次的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认为,个体发展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他主张改革组织,以满足不同阶段下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目标行动的统一。麦格雷的X-Y理论认为,管理的根本任务是使员工通过组织目标的整体实现而达成个人目标的实现,即我们后来所谓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上述理论,都要通过管理沟通手段来实现。 2 国内研究 多年以来,国内在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三种理论:第一种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即企业的效率来源于严格的管理 ,严格就是最大的爱护,必须加强对员工业绩的严密考核,所以管理沟通工作似乎不必要。第二种理论则认识到人更是社会人,是需要尊重的,而激励则是对员工的最好奖赏,所以管理沟通工作局限于物质和精神激励。第三种理论则超过了前两种理论,认为人是 文化 人,管理之道即在于以情度理,特别强调企业内部的沟通。在第三种理论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企业典范,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和倡导的企业管理的风向标,更是国有企业在实施改革中确保稳定和推进发展的良药。 很多公司深刻认识到,管好人才能做好事,以人为本才能服务社会。通过理清并解决内部存在的思想观念落后、管理体系陈旧、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借鉴和发展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重视沟通,加强协作,提出“以制度和文化为驱动力”的战略型发展理念。 3 发展趋势 纵观近现代管理人性观的演进,物和人作为两种基本的管理对象始终贯穿其中。然而,人的因素在演进中逐步占据了核心地位,人本管理早已深入到企业的内部。现代企业管理中,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和追求经济效益摆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现代企业管理在强调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仍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的追求目标。因此,抓好现代企业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实现企业互动协调发展的途径——沟通。正确良好的沟通是成功企业的经营之道,也是增进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办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工作制度理念是静止的,而有效的管理沟通方式是灵活的,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更良好的管理沟通方式,以谋求企业生存和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二 论企业沟通管理 摘要:企业的管理离不开沟通交流,企业对内对外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和内部交流不畅导致的后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沟通管理重要性;沟通途径 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没有沟通,就没有企业的成功,严重的将导致创业失败。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文化可以使所有员工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加轻松,也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战略意义上重视沟通。 一、沟通管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沟通不良几乎是每个企业都存在的老毛病,企业的机构越是复杂,其沟通越是困难。往往基层的许多建设性意见未及反馈至高层决策者,便已被层层扼杀,而高层决策的传达,常常也无法以原貌展现在所有人员之前。 沟通管理是企业组织的生命线。管理的过程,也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出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企业是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沟通则是机体内的血管,通过流动来给组织系统提供养分,实现机体的良性循环。沟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实质。 二、沟通管理的作用 沟通有助于改进个人以及群众作出的决策。当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管理者就需要从广泛的企业内部的沟通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情报,然后进行决策,以迅速解决问题。下属人员也可以主动与上级管理人员沟通,提出自己的建议,供领导者作出决策时参考,或经过沟通,取得上级领导的认可,自行决策。企业内部的沟通为各个部门和人员进行决策提供了信息,增强了判断能力。 沟通促使企业员工协调有效地工作。企业中各个部门和各个职务是相互依存的,依存性越大,对协调的需要越高,而协调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实现。没有适当的沟通,管理者对下属的了解也不会充分,下属就可能对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有错误的理解,致使不能正确圆满地完成,导致企业在效益方面的损失。 提高员工的士气。沟通有利于领导者激励下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氛围。沟通可以使领导者了解员工的需要,关心员工的疾苦,在决策中就会考虑员工的要求,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如果领导的表扬、认可或者满意能够通过各种 渠道 及时传递给员工,就会形成某种工作激励。同时,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更离不开沟通。思想上和感情上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消除误解、隔阂和猜忌,即使不能达到完全理解,至少也可取得谅解,使企业有和谐的组织氛围。 三、企业沟通交流存在的问题 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我们感到许多企业在内外部的沟通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企业的管理沟通不畅,会导致包括企业形象受损、员工凝聚力下降、人才流失、消费者转向竞争者等一系列问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以下仅从内部交流谈谈看法。 从企业创造价值的角度看,在产品或服务的增值过程中,员工是企业价值的传递着,尤其是在一些服务型的行业,员工代表了消费者心目中的企业形象,所以应该以员工为本,使企业与消费者有机结合。企业的行为只有首先让员工感动,才能感动消费者,才能感动市场。但是很多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时候,就犯了许多错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在一些组织中,领导人习惯于把自己管理的对象视为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没有独立意志的纯粹执行者,或者视为随时有可能偷懒、损害组织利益的可疑分子。在这样的心态下,造成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和领导人的绝对权威,一方面限制了员工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造成了交流途径狭窄或不通畅,使得很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变得不完整,甚至掺杂了较浓的主观色彩,从而使理解与再次传达落实出现问题,导致信息失真。这样既不利于组织的工作效率,也会使信息发生扭曲,导致员工的凝聚力下降,或上下级、平级间的猜疑,造成内耗过大。 企业的决策机制缺乏民主。很多企业重大举措出台之前,忽视了基层员工的参与,致使他们的意见建议不能及时反馈的高层决策层,因此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缺失,消极怠工的现象比较普遍。此外针对员工管理的 措施 制定后忽视了向员工解释说明的环节,导致员工对政策抵制情绪大,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绩效评估缺乏反馈。许多单位存在对绩效评估反馈不重视的现象,员工除了被简单的告知考核结果进而得到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外,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均一无所知,更不用谈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了。 四、沟通管理的途径 如何使沟通更顺畅呢? 首先,让管理者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管理的高境界,许多企业管理问题多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沟通不良则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成本增加。应对员工和顾客给予应有的重视,采用换位思考方式,站在员工和顾客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使相互间有更多的理解,沟通更顺畅。 其次,公司内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沟通的实现有赖与良好的机制,包括正式渠道、非正式渠道。员工不会做你期望他去做的事,只会去做奖罚去做的事和考核他去做事,因此引入沟通机制很重要。应纳入制度化、轨道化,使信息更快、更顺畅,达到高效高能的目的。 第三,从“头”开始抓沟通。企业的老总、老板是个相当重要的人物。老总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来做沟通,来制定沟通机制。公司文化即老板文化,他直接决定是否能建立良性机制,构建一个开放的沟通机制。老总以身作则在公司内部构建起“开放的、分享的” 企业文化 。 第四,以良好的心态与员工沟通。与员工沟通必须把自己放在与员工同等的位置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否则当大家位置不同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致使沟通不成功。沟通应抱有“五心”,即尊重的心、合作的心、服务的心、赏识的心、分享的心。只有具有这“五心”,才能使沟通效果更佳,尊重员工,学会赏识员工,与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地分享知识、分享 经验 、分享目标、分享一切值得分享的东西。 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沟通,沟通的确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实质和灵魂,所以沟通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课程,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应该上升到战略高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沟通,重视沟通的主动性和双向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进步得更快,企业才能够发展更顺畅更高效。 企业沟通管理论文篇三 浅议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在企业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完成企业的使命,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信息沟通就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成员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实现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1.沟通的功能 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可以顺畅沟通的时候, 员工的工作情况就可以及时反映到管理者那里,这必将在企业内部形成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避免了紧张、怨愤等情绪,从而使工作效率倍增。沟通是任何企业所不可或缺的功能,也是经营管理的一个过程。无论工作管理上,或是在员工的培育和管理上,一概都要通过交流。保持经常的意见交流和相互交往的企业将是一个十分有凝聚力的企业, 也将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企业。 2.沟通可缓解员工压力 科学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将直接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等各种亚健康症状,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由于压力的困扰,造成如缺勤率、 离职 率、事故率高以及体力衰竭、精神恍惚、效率缺失、抑郁症和自杀等一系列心理和病理的后果,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和谐的人际关系可带来愉快的情绪,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满足感,可以减少孤独感、恐惧感和心理上的痛苦,并能宣泄不快情绪,从而减少心理压力。相反,人际关系紧张常造成抑郁、烦躁、焦虑、孤独、憎恨及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 强烈而持久的不良情绪反应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降低,不利于身心健康。 工作狂 工作狂指沉迷于工作、长时间工作不休息的人。工作狂的心理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沉溺行为”与“强迫行为”。他们工作成瘾,不工作就觉得不自在、痛苦、无所事事。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对人产生压力。而来自工作、事业的压力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危害。长期处在激烈竞争的气氛中,会使人的心理总是处于紧张、苦闷、恐惧和不安等状态中,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自己又不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就会产生悲观、失望、抑郁、消极的心态。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是指那些事事过度追求完美、甚至“为了万一,不惜一万”的人。强迫型的完美主义会导致自我挫败,工作效率、人际关系、自尊心受损。由于完美主义者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做事 方法 的“绝对正确”上, 往往忽视他人的情感,对做事不到位者容忍度非常低,把对待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完全照搬到对待人上,把人当作可以随便指责、发泄的机器,这样常常伤害别人,影响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导致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一般表现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样做;无端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困惑自己究竟会走向何方,对前途缺乏信心开始抱怨所在单位的人事、组织结构,将责任归咎于同事家庭不再是缓解压力之源,反而加重了心理的负担等。 以上各种情况产生的压力都会导致员工情绪的降低, 从而在企业中弥散,形成一种压抑、消极、悲观的组织氛围,使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大大降低,士气低下,缺勤率、离职率及事故率上升,工作中的人际冲突增加,招聘、培训等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 3.沟通的障碍 要解决员工的各种压力问题,就必须与之沟通。但企业在与员工沟通时必须要让对方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达到意见的沟通,如果沟通不够完善就会出现沟通的障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沟通的障碍呢?主要原因如下: 意见交流本身的含糊其辞 主管说的话听不懂,或是从主任那儿发出的文告意思不明,于是不知怎么办。如果每一件事,都要向主管问个清楚,但又怕主管会因此而产生反感,于是员工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做一个适当的猜想。等到工作做完了,员工向主管 报告 时,就会碰钉子。 解释不同 在传达意见时,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口头说明,这种文字和口头说明,常常因员工的学历、社会资历的不同,而产生的见解也会不同,从而在意见沟通上会发生出入。 断章取义 大家在意见交流的时候都有一种观念“对于许多事情,只要适当地处理好重点即可,其余的就可以不管了”。如果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在进行这种信息沟通时,各级主管部门都会花时间把接受到的信息自己甄别,一层一层的过滤,然后有可能将断章取义的信息上报。 4.有效沟通的对策与建议 要增强沟通意识。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真正地认识到与员工进行沟通对实现组织目标十分重要, 要领导企业建设良好的沟通文化,营造健康的沟通环境。我们企业的一些管理者由于缺乏沟通意识,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等人上门请示、汇报,凡事喜欢做批示、下命令;政策出台时不征求员工意见,使之不能有效贯彻;如果领导者通过自己的言行认可了沟通,使这种观念逐渐渗透到组织的各个环节中去,将会有效地提升企业效益。 要把握沟通原则。①把握主动原则。无论领导与员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本部门与其他部门,都不能等出了问题、有了矛盾、影响了工作和感情之后才被动地去沟通。每个人都要主动地率先把心交出去,用真心换回真情。②把握双向原则。沟通不是单向的说教,而是心灵的碰撞,是相互了解、理解与谅解。③把握换位原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抱怨别人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但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他的感受和想法,心态就会平和很多。④把握尊重原则。双方沟通时要充分体现尊重,无论职、学识、经历如何,尊重是共同的需求。尤其是领导要尊重部属、长辈要尊重晚辈、知识型年轻人与经验型年长人要相互尊重。 要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使用语言文字时要简洁、明确,叙事说理要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富于逻辑性;措辞得当,通俗易懂,不要滥用词藻,不要讲空话、套话。非专业性沟通时,少用专业性术语。。 要学会有效倾听。在沟通过程中主管、项目管理者和员工应学会有效的倾听。有效的倾听能增加信息交流双方的信任感,是克服沟通障碍的重要条件。可以借助手势语言和表情动作,以增强沟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对方容易接受。 企业内部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个复杂而又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很好的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对员工的控制和激励,为员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猜你喜欢: 1. 企业人性化管理论文 2.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加强沟通管理 3. 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 4. 企业内部沟通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