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以潮汕文化为主题的论文

发布时间:

以潮汕文化为主题的论文

举例: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变迁衣、食、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起码需求,即便是在原始社会阶段的人也是不能缺少的。住,也即民居,是建筑之起源,它是用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所构建的,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活动空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活动《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民居即在这种历史背境中产生,而随着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发展,它既是一种科学技术的生产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精神性的文化行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历史、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建筑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生活于不同区域的人们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都会尽量地利用当地的天然建材,创造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建筑形式,它包含着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思想潮流和审美观念,反映了某一区域的地方文化特征,民居是最能体现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建筑之一,它把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精神、物质追求用技术和经济的形式表现出来。潮州民居由于潮人的民系特点属福佬民居,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早在清初就引起外界的注意。康熙·林杭学《潮州府志》(下称《林志》)和乾隆·周硕勋《潮州府志》(下称《周志》)曾对潮州民居作如下描述:营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比屋诗书经诵之声相闻,彬彬乎文物甲于岭表。(《林志》)望族营造屋庐,必立家庙,尤加壮丽。其村坊市集,虽多茅舍竹篱,而城廓中,强半皆高闰闳,厚墙垣者。三阳及澄、饶、普、惠七邑,闾阎饶裕,虽市镇也多鸟革瀈飞。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即是飓风摧扑,烈火焚会,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界过惠州、嘉应,虽间有之,然不及潮远甚。(《周志》)林杭学、周硕勋简明地介绍了清初潮州城乡之民居建筑大势、环境、工艺、材料、质量和体现出来的潮州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由于有这些观念和意识,才使潮州民居建筑成了一种具有自已区域特色的传统形式。潮州民居的发展轨迹潮州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期,潮州原住民的居住方式今己渺不可考,澄海汉代龟山遗址,是一处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其中f1建筑基址的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中间为夯土隔墙和柱础,似乎是条状排屋;f2建筑基址平面为圆形,垒石墙;f3建筑基址已破坏,但依然可辨出是一处三合院式建筑,后部为一堂二室,隔着过道,前部两侧是廊房,中间是庭院,整座建筑夯土作墙,出土柱础石较多,内部似多出使用柱子承托梁架;f4建筑基址长方形,用隔墙分成东西2间,建筑的外墙和隔墙都是夯土墙,同时还出土有地砖、瓦当、瓦顶、筒瓦等。上述出土建筑基址表明了汉代的建筑水平和中原建筑文化已向粤东传播,其中的三合院式建筑可以说是后期潮州民居发展的雏形;同时从出土的瓦当、瓦顶可以证明宋代苏东坡《与吴子野书》言瓦屋始于宋广平之说不成立。晋代的建筑遗构,今也难见实物,揭阳新亨镇九肚山发现的晋代全木构房屋,坐北朝南,平面方形,室内长宽各为米,高米,竖木为墙,屋顶盖木板覆以粘土。这可说明这一时期潮州民居建筑形式和用料工艺已不亚于岭北地区。唐宋代是潮州建筑迅速发展的时期,民居用料方面,在潮州发现的多座唐窑中,仅春光窑上埔就有26座,窑址出土了建筑陶瓷印纹砖、瓦当、筒瓦、板瓦。出土的印花瓦当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类,表面模印莲花瓣和菊花瓣纹,图案规整,手法熟炼,竟与西安大明宫出土的瓦当一样。潮州唐墓曾出丈一块莲花纪年砖,刻有“仪凤四年”(639)铭文。北宋苏东坡《与吴子野书》云:“岭外瓦屋始于宋广平,自迩延及支郡,而潮尤盛,鱼鳞鸟翼,信如张燕公之言也。”从唐窑出土和东坡的描述,虽宋广平之说不能成立,但也可知民居已普遍采用砖瓦,且烧制水平已不亚于中原。可见该时频潮州民居建筑风格逐渐形成,为时人所关注。 宋代能见到实物且得到保护的最早期潮州民居建筑要数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许驸府,它位于中山路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许珏府第。因许珏尚宋太宗曾孙女德安公主,故潮人称之为“驸马府”。该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然较好地保留原建年代的布局、构造特点型制和建筑风格。其平面布局明显是明清时期驷马拖车的雏形。明清时期,由于大量的八闽、江西移民迁居潮州;东南各省的游宦;活跃于全国各地的潮商带来了各地的建筑文化,使潮州民居建筑走向成熟,民居建筑也已形成了保留古制 、 形式趋同、 恪守礼制,重视教育。讲究实用,突出兼容、 轻巧通透、 工艺精致等自已的诸多风格(另文)。这个时期的实例在潮州遍处皆有,从这个时期的实例可以看出潮州民居建筑己形成自已的风格,成为中华建筑文化一颗璀灿明珠。清代后期,因潮州濒临东南亚,跨国商贸活跃,潮州是著名侨乡,侨民甚众,且旅外潮人有于外创业,回乡建屋之习惯,在回乡建屋同时他们带来了侨居地的建筑文化,民居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东南亚和西方建筑的因素并逐步趋向现代化。这个时期的民居大量保存至今,且基本完好,是我们研究潮州民居建筑文化的证例。潮州民居的类型和风格特色潮州民居的类型很多,最基本的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其它的民居形式如:“百凤朝阳”、“驷马拖车”、“三壁连”等规制多以“四点金”、“下山虎”为基本单元组合衍生。在一些山区、乡镇尚有不少堡寨形式和带有客家特色的民居。潮州民居在早期较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渗透,后期较多地受到八闽、江西文化的浸润和江南、广府文化的影响,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征,使之成为既是中华建筑文化之一脉相承;又既有别于中原和北方民居建筑的凝重、鲜艳;又区别于江南民居建筑的俊逸、清纯,逐渐地形成自身的民居风格。1、保留古制 形式趋同潮州开发迟于中原,而民间工匠的建筑技术主要是靠师徒相承的私授形式。因此,在古代信息传播迟慢的条件下,对中原的先进技术有着传播过程之时差。一些珍存之民居在细部结构上至为难得地保留了前代的古制,一些几经重修之民居因格守原则而较好地保留古制,如“斗栱之斗底皆刻皿板”,是见之中唐之前,远者可溯至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中山国铜方案上的斗栱模型,斗底即刻有皿板),这种做法在中原地区宋代遗构已为鲜见,而在潮州民居中自宋至清如许驸马府、猷巷黄府尚存此唐代之前古风。自然环境与民系文化的同一性,使潮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具有许多共通点,反映于民居上就有风格的趋同性。同全国大部分民居建筑一样,潮州民居均恪守对称的布局,它们都有明确的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规模大时则纵向延伸或横向发展,规模更大时则多厅堂组合,或并列数条轴线,形成多院落组成的大型民居,因为带有祭祖、敬神的功能,因而厅堂的中心地位在空间组合中处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2、轻巧通透 工艺精致轻巧通透是潮州民居的重要特色之一。所谓轻巧,一是单体体量较小,普遍不及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民居建筑的宏敞高大;二是外表视觉效果不及中原地区之威严,也不及江南地区之俊逸。无论是屋顶的曲线、檐角的举翘、门面的布局、颜色的涂饰只要作一比较,就可以感受到潮州民居的特色。以色彩为例,北方喜上下均重彩,金碧辉煌,团花簇锦,显得雍容华贵;江南喜用素色和黑色,颜色清纯,与水乡之环境协调。而潮州民居的色调较之偏灰浊,着重于屋脊、梁架、墙头、檐下等重点部位加强装饰,而这些装饰构件往往同建筑构件的实用功能有关。在潮州民居中,通常是灰麻石或灰面勒脚,贝灰墙面,灰瓦屋面,唯有屋脊和山墙、大门口才饰以较为鲜艳悦目的灰塑、嵌瓷、彩画、木雕、石雕,在屋檐与屋面交界处常施以黑色边线,画上彩色(有的黑色)卷草、悬鱼、夔纹,使轮廓醒目,在强烈的日光下,丰富了立面的变化,表现出传统建筑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所谓通透,是指建筑从整体上注意透风,既有利于建筑材料去潮防朽、延长寿命。更着眼于地处亚热带地区的潮州长夏无冬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使居住活动舒适凉快。潮州民居注重整体环境设计达到室内降温效应,形成一个适宜人居的冬暖夏凉的建筑环境。为使空气流通,采用前低后高,巷里对直以兜风入室,此所谓之“露白”,加强了室内的穿堂风和足够的日照。在民居向大型化组合发展的情况下,横纵之间以火巷、屏风、槅扇等相隔,既通风、又防火、便交通、达到形式上的分隔。就是照壁、砌砖窗花、厅堂、门口采用的门罩、拦干门、闪门、博古等空间分隔构件,都以不同材料做成通雕,以利空气对流,达到分而不隔,更使石雕木雕等传统工艺有用武之地。木结构多采用彻上露明造,让所有之建筑构件通风透气,木材尽量外露以防白蚁、防腐朽,庭院内多为敞厅,门窗多朝天井,一般人的天井都设有花圃、水池、花木、莲缸、四季常青、静谧幽雅、更有利于调节室内温度。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潮州民居的通透特点。3、恪守礼制,重视教育。嘉庆《澄海县志》曰:“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因为宗祠是联系族人、举行宗族活动之纽带,也是衡量宗族实力之窗口。它在强化封建礼制上的作用与影响不言而喻。在民居中,礼制秩序对其建筑格局和使用功能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百凤朝阳式宅院、门厅会客、后厅设龛祭祖、中厅可行各种大礼;中厅西侧大房,乃家长之居室,前院为客房,后院为内眷,火巷排屋则为族人、佣人之住所,这种格局,切实地体现了父权统治,男尊女卑、主仆有别的伦理秩序,即便是最基本的“下山虎”、“四点金”,上厅正屋,一定要高于下厅,大房的纵深长度也一定要超过下房,上下的尊卑等级绝不能越雷池半步。在装饰题材中,二十四孝、忠义戏曲故事、以及英雄神话故事、渔、耕、樵、读等传统题材使用频率最高,学为民居之彩画、木雕、石雕用于大门、闪门、隔断等构件之上,这无不体现其建造者敦敦之教诲。又“家有千金,必构书斋”(《周志》),简单8个字刻画出潮州文风之盛,从此更可看出潮人对教育重视之程度。4、讲究实用,突出兼容。潮州地处亚热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河海交汇,雨水多、台风多,洪患多,建筑物须立足于实用、牢固上。又因潮州森林资源不丰,故建筑材料以石材、泥沙、贝灰为主,《周志》称“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也如之,坚如金石。即遇飓风推扑、列火焚馀,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贝灰沙的广泛应用,是潮州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潮州民居屋顶多采用硬山式,因为它所有的屋顶形式中有更好的搞风防火性能,而且出椽不长,不易受淋,为了防风,屋顶偏于平缓,又适当降低高度。檐口加封檐板以阻挡气流进入;屋瓦铺双层,以利隔热,瓦面交接处抺灰做成瓦垅,以增加屋面重量以及前述的轻巧造型、通透石雕、木雕构件等等无不体现潮州民居讲究实用的特色。至于突出兼容,明中叶以前,潮州民居建筑多受八闽文化和中原文化辐射,此后由于潮商在江南一带活动频繁,则受到江南文化较大影响,近代则较早吸纳了一些海外文化因素,正是这种海纳百川式的兼容,才使潮州民居的不断发展,显得绚丽多彩又风格独具,近代以来,海外的建材、模式以强劲的势头进入本土,许多民宅纷纷使用“红毛灰”、玻璃、瓷砖、如蒪园之建玻璃厅(民谚有“起大厝,激玻璃”之句),澄海陈慈黉故居的拱门、檐梁内容中甚至用了英文字母,门窗饰件兼用嵌瓷与石膏构件、地板用马赛克。顺德居的书斋装饰,以及遍处皆是的古城区沿街骑楼等……。但是这些居宅、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外观大都以潮州建筑传统风格为基调,反映了潮州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外来文化的善于融合吸收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客家民居作为中国五大民居之一,客家土楼和围龙屋已经被新一代的客家人彻底抛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民居如果不加强保护力度,有可能会成为历史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发展,为保护潮汕艺术精品寻找到更好的天地。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应用,潮汕民居本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代的磁砖和大理石等在潮汕民居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潮汕民居的艺术风格,使得原来守旧落俗的潮汕民居又焕发了新的风采。当然,这种以生活功能为主潮汕民居的发展并不能从整体上说明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作为潮汕文化中的代表之一,潮汕民居的传承体现的是一个地域文化的特征。在这一个传承中,我们看到了中原汉文化的身影,同时我们也看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精华。而潮汕民居在吸收这些精华的时候,无疑会对潮汕民居的发展与创新产生影响。潮汕民居的兼容并蓄不仅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和广博,也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海纳百川。我们有理由相信,潮汕民居以及整个潮汕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朝着这条路继续延伸。

潮汕文化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近几年出土的文物,都足以证明潮汕有悠久的历史。1、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22年,潮汕一带称为南交之地,属于“扬州之域”,人烟稀少,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属于百越的一支。我们将把这8000年的漫长的时期,按照考古文化类型,分成四个阶段来叙述。这四个阶段分别是:(一)象山文化,(二)陈桥文化,(三)后山一浮滨文化,(四)南越文化。这一时期潮汕较少受到中原文化的直接影响,土著文化色彩很浓。根椐考古资料可知,在这一段时间里,潮汕文化先是与东面的闽南文化保持一致,后来,西面的南越文化入侵,改变了潮汕地区文化的原来面貌。在这一阶段,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进程,不但滞后于中原,也滞后于周边地区。《礼记》就有“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意为刻画额肌,足趾相交)”的记载。2、公元前222年至960,汉文化的进入与土著文化的汉化时期。当时居住在潮汕的越人富有反抗精神,这在《史记》、《淮南子》、《后汉书》等古籍中均有所述。如《淮南子》在记载秦军南侵(公元前213年)时,说越人都撤至山林之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并推选“桀骏”者为将,发动夜攻,大败秦军,“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描述得极为生动。但是,不管越人如何勇敢善战,却终究抵挡不住比之远为先进的秦汉大军。秦朝在尉屠睢被杀之第二年(公元前 214年),又派赵佗率领充军罪人遣戍越地。自此约100多年的时间里,汉族军队和随军家属一齐进入岭南地区,渐渐“与越人杂处”。史禄(或称监禄)正是在那个时候为大军凿渠运粮,后“留家揭岭”,成为有史所载的汉人移居潮地的首创者。西汉元鼎年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大军征讨南越,使百越人中的南越支裔,随着东越、闽越之后也灭亡了。由于不断汉化的结果,百越人的各个部族大多逐渐融合到统一的中华民族之中。此后,除三国时的“山越”,以及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尚有“巡抚岭南,百越皆伏”等偶尔的记载外,“越”字基本在史籍中消失,未被汉化的百越人遗裔,又重新被统称为“南蛮”3、960年至现在,潮汕文化的昌盛时期。汉文化的潮州地方亚型,是在宋元以后闽南移民的大规模迁入,才逐渐形成。此后,潮汕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翁辉东先生在《海滨邹鲁论》中指出:“潮州文化,蕃于宋,而于元,乃竟澎湃于明代”“积之厚者,其流必先……故有清初叶,明风尚流。”据史载,终宋一代317年,潮人登科共172人;终明一代276年,潮人登科共157人。明嘉靖及万历年间,潮人在京城任职者竟多达170余人,这对于南国海隅的潮州来说,莫不是一个奇迹。“御街讲白话”这句俗语就发生在明代。人文的昌盛,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必然保持“积之厚者,其流必先”的文化优势,必然对整个潮州民系的文化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潮汕文化简介潮汕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生活在潮汕大地的人民,深受它的陶冶。每个潮人的身上,不管是思想、语言、或者行动,无时无处不表现着本土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所以,出国潮人随着自身的迁移,对本土文化的传播,也就是必然和显然的。潮人出国,带出去首先是语言文化。潮汕话的传播就是最广远的。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话的存在和通行。只要有海外潮人的存在,他们与祖籍息息相通,作为潮人特征之一的潮汕话就会传播下去,这是毫无疑义的。潮汕文化的深层表现是潮人的文化心态,即潮人的思维方式、人体观念和行为准则。这突出地表现以善于经营而知名于世的潮商精神上。潮人文化心态的另一方面表现,即为许多外地人所瞩目的高度凝聚力。海外潮人社团的建立和发展,即是潮人高度凝聚力之集中表现。海外潮人所创立的,以共同文化心态为精神核心,以亲缘、地缘、业缘、物缘为纽带组织建立的同乡会,宗亲会、会馆、公会等社会团体组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二年一次轮流举办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是至今世界上唯一的以乡谊集结的联谊年,来自世界知侨胞居国的潮团首领云集一方,其所显示的凝聚力,可说是潮人传播祖籍文化的一面旗帜。可视可闻的文化传播,首屈一指的是潮剧和潮州音乐的向外流传。潮剧约于一百多披前就随着潮人的足迹流布东南亚国家。国内潮剧纷纷向海外学习,使潮剧舞台充满生机。潮州音乐由海外潮人对外传播,也如潮剧之广泛,且因其拥有众多的乐器造成特殊的音色和旋律,演奏起来悠扬悦耳,节奏分明,尤以铜锣、革鼓等敲击乐器,更为各方所喜爱。富有特色的潮州茶和工夫茶,同样跟随着潮人出国而流行于潮人所到达的各个地方,特别是南洋一带。潮菜丰富的菜谱和极为讲究的烹调方法,深受各地人民的欢迎。潮州菜选料之精,制作之可口,早已风靡全球。工夫茶喝起来的优雅、传神、茶叶、茶壶、茶杯以及泡茶的工夫,与煮水的水锅、风炉、火炭等等的讲究,也一无遗漏的在海外传袭。乐此道者,几乎每日早、午、晚都饮几杯,大有不馀不过瘾之势。潮州歌册,海外也流传。主要是出国潮人中的女性带出去的,也是国外的华侨女性中传唱。歌册的朗诵是比起讲故事更吸引人的,历其既有戏剧内容,而且如果朗读得好,声调动人,更能引人入胜。所以,也成了祖籍文化外传的一项内容。此外,潮人所办的学校、报馆、书店、戏院、以及音乐、体育等等艺术团体,所造成的文化推广、交流更加广泛,其对所在国文化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不见踪影的。 海外潮人出于强烈的乡土观念,许多人有意识地保持着家乡的饮食习惯,要求子女在家讲潮州话;各宗亲会建祠供奉历代祖先灵位,有的家庭还供奉神、佛、菩萨,逢年过节都要祭宜等等家乡习俗,这也是一种身体力行的文化传播。潮汕文化对潮人侨居国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影响,还可以从人们的词汇、食物、风俗习惯、建筑设计、艺术喜爱上见其一斑。潮阳英歌舞潮阳英歌舞属广场民间舞蹈。源溯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先舞者108人,表现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潮阳英歌舞这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民间舞蹈艺术之花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醇厚的泥土风味,扬名海内外。关于潮汕祠堂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潮汕人历来重视祠堂的建筑,这是一种“怀抱祖德”、“慎终追远”、也是后代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一种孝思表现。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潮汕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普宁市西社乡永思堂存有民国修建碑记,从中可以了解该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该簇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澄海市后溪乡芳庄堂,堂正中入门有一祖墓,这一现象在潮汕是极其罕见的。

潮汕童谣主题环创的论文

潮汕文化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近几年出土的文物,都足以证明潮汕有悠久的历史。1、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22年,潮汕一带称为南交之地,属于“扬州之域”,人烟稀少,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属于百越的一支。我们将把这8000年的漫长的时期,按照考古文化类型,分成四个阶段来叙述。这四个阶段分别是:(一)象山文化,(二)陈桥文化,(三)后山一浮滨文化,(四)南越文化。这一时期潮汕较少受到中原文化的直接影响,土著文化色彩很浓。根椐考古资料可知,在这一段时间里,潮汕文化先是与东面的闽南文化保持一致,后来,西面的南越文化入侵,改变了潮汕地区文化的原来面貌。在这一阶段,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进程,不但滞后于中原,也滞后于周边地区。《礼记》就有“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意为刻画额肌,足趾相交)”的记载。2、公元前222年至960,汉文化的进入与土著文化的汉化时期。当时居住在潮汕的越人富有反抗精神,这在《史记》、《淮南子》、《后汉书》等古籍中均有所述。如《淮南子》在记载秦军南侵(公元前213年)时,说越人都撤至山林之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并推选“桀骏”者为将,发动夜攻,大败秦军,“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描述得极为生动。但是,不管越人如何勇敢善战,却终究抵挡不住比之远为先进的秦汉大军。秦朝在尉屠睢被杀之第二年(公元前 214年),又派赵佗率领充军罪人遣戍越地。自此约100多年的时间里,汉族军队和随军家属一齐进入岭南地区,渐渐“与越人杂处”。史禄(或称监禄)正是在那个时候为大军凿渠运粮,后“留家揭岭”,成为有史所载的汉人移居潮地的首创者。西汉元鼎年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大军征讨南越,使百越人中的南越支裔,随着东越、闽越之后也灭亡了。由于不断汉化的结果,百越人的各个部族大多逐渐融合到统一的中华民族之中。此后,除三国时的“山越”,以及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尚有“巡抚岭南,百越皆伏”等偶尔的记载外,“越”字基本在史籍中消失,未被汉化的百越人遗裔,又重新被统称为“南蛮”3、960年至现在,潮汕文化的昌盛时期。汉文化的潮州地方亚型,是在宋元以后闽南移民的大规模迁入,才逐渐形成。此后,潮汕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翁辉东先生在《海滨邹鲁论》中指出:“潮州文化,蕃于宋,而于元,乃竟澎湃于明代”“积之厚者,其流必先……故有清初叶,明风尚流。”据史载,终宋一代317年,潮人登科共172人;终明一代276年,潮人登科共157人。明嘉靖及万历年间,潮人在京城任职者竟多达170余人,这对于南国海隅的潮州来说,莫不是一个奇迹。“御街讲白话”这句俗语就发生在明代。人文的昌盛,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必然保持“积之厚者,其流必先”的文化优势,必然对整个潮州民系的文化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潮汕童谣,是以潮汕方言为载体的一种用儿童的眼光观察事物、以儿童的语言反映事物、传达儿童思想感情的潮汕民系歌谣。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潮汕童谣雨落落,欢迎阅读!

潮汕童谣雨落落

雨落落,

阿公去栅箔,

栅着鲤鱼共"苦初",

阿公哩爱富,

阿婆哩爱柯,

两人相打相挽毛。

挽去见老爹,

老爹笑呵呵,

担恁二人好笑绝。

经典潮汕童谣

客厅唱歌哩畏人,

房内唱歌哩畏安,

灶前唱歌畏司命,

坐落尿桶唱够双。

常见潮汕童谣

天顶一只鹅,

人哩有嬷我哩无,

想将起来冤枉绝,

拜别爹娘过暹罗,

爱去暹罗牵猪哥。

海水迢迢,

父母真硗,

老婆未娶,

此恨难消。

之前以为文学是高深的,优美的文字艺术。听了蒋勋先生对文学的解说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文学是无处不在的,它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文学也可以是被传诵的故事或歌谣,文学最早产生的状况是语言而非文字。 蒋勋先生以《荷马史诗》为例,说明优秀的文学来源于生活,《荷马史诗》刚开始是以唱歌、以语言的方式传播的,后来被懂得文字的人将它记录下来变成西方文学里最伟大的诗。听到这段解说时我有所感悟,想到当我们还是孩提时,不也是先接触语言,先在长辈的童谣声中慢慢长大的吗?还不懂得文字的我们在童谣中感受到文学之美,传唱着像诗一般押韵的童谣。小时候奶奶教我们唱了很多潮汕童谣,朗朗上口又颇有意思。当了妈妈后,心血来潮想唱潮汕童谣给嘉嘉听,老是唱了个开头就接不下去了,于是想着找本潮汕童谣集来学学,谁知找了好久都找不到只能作罢。 后来上网搜索了很久,收集了三十多首潮汕童谣,自己动手排版制作,打印装订了几本潮汕童谣小册子送给妹妹和表妹们,让她们有空唱给她们的孩子听。 妹妹们收到这个礼物都很欣喜,那一首首熟悉又陌生的童谣唤醒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美好回忆,她们唱着童谣似乎又回到了快乐无忧的孩童时光。“唪呀唪,唪金公,金公做老爹,阿文阿武来担靴。担靴担唔浮,饲猪大过牛。大牛生马仔,马仔生真珠。真珠辇辇圆,阿舍读书赴科期,科期科期科,阿舍读书中探花。去时书僮担行李,来时高灯共彩旗。”这首应该算是潮汕孩子最早听到的也最耳熟能详的童谣了,很多潮汕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就是在一声声“唪呀唪,唪金公”中慢慢长大。这首童谣的大意是拍呀拍,拍宝贝,宝贝当大官,阿文阿武来抬担,抬担抬不动,养猪大过牛。大牛生小马,小马生珍珠。珍珠圆溜溜,少爷读书赴科期,科期科期科,少爷读书中探花。去时书童抬行李,来时高灯共彩旗。由大意可看出童谣既是哄孩子睡觉的又是寄托了大人对孩子的美好期望。边唱“唪呀唪”边轻拍孩子入眠,歌词节拍动作配合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受到诗一样的韵律。 “一二三,洗浴免穿衫,三四五,洗浴闲过老石靠,拍胸肝饲大大,拍胸后食到老。”大意是一二三,洗澡脱衣服,三四五,洗澡身体壮如老石头,拍拍胸口快高长大,拍拍后背长命百岁。这首童谣是帮孩子洗澡时唱的,趣味地唱出了洗澡的步骤和健康洗澡的小理念。 “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书斋门,未曾开,阿仔拼爱食油堆,油堆未曾熟,阿仔拼爱食猪肉,猪肉未曾割,阿仔拼爱食粉葛,粉葛未曾柳,阿仔拼要食阿老爹二种酒,酒未激,爱食粟,粟未矮,爱食鸡,鸡未台,爱吃梨,梨末摘,阿仔哭了白白歇,白白歇。”大意是天上一颗星,地下办书斋,书斋门,还未开,小孩闹要吃尖堆,尖堆还未熟,小孩闹要吃猪肉,猪肉还没买,小孩闹要吃番薯,番薯还未挖,小孩闹要喝大人的二两酒,酒未酿,要吃粟,粟未脱壳,要吃鸡,鸡未杀,要吃梨,梨未摘,小孩哭了也白哭,也白哭。这首更具趣味性,是哄哭闹孩子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拖延让孩子觉得无理取闹也无济于事。潮汕诸如此类的童谣不少,都是结合生活,寄托愿望的,趣味中又押韵,像诗又像歌,也许这就是蒋勋而言的文学来源了生活吧。

潮汕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说起潮汕,海外和旧时称潮州,是一个以潮汕方言为母语的汉族民系,中国岭南沿海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本地人之一,潮汕民系是广东三大汉族民系之一。潮汕人属于河洛人的一支,起源于古代中原,扬名于海内外。      工夫茶、潮州音乐、潮州筝、英歌舞等被列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达46项(占广东非遗总数的1/4)。蕴涵浓郁中古遗风的潮汕文化,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自唐代以来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对台的主要通道。宋代以来享有“岭海名邦、南国邦郡、海滨邹鲁”之称。当代著名作家老舍作诗称“渴慕潮汕几十秋”。       潮汕话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潮汕话是唐代以前可以追朔至先秦的中国古代汉语的遗存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官方语言之一,是秦统一之后不断被改造被吞噬的语言正宗。       潮汕话源自古闽南语莆田话,在唐朝中后期,北宋期间、南宋末期,元朝后期的亦思法杭兵乱,明朝时、清朝的严酷的沿海迁界时陆续有福建莆田人移民如今的潮州地区,移民原因是福建莆田人口过多和逃避因逃避外军入侵导致战乱,南宋末期,因逃避外军入侵导致的战乱,南宋末年那一次规模最大,十几万福建莆田人移民到如今的潮州地区。福建古莆田话属于闽语,现在莆仙话则已因受省城福州话不少影响。事实上,莆田移民是非常著名的事件。          据有关史料载,潮语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主体是中原的古汉语,混杂问方言,音韵与现今的其他闽南话大体相同。如今的潮州人与泉漳人仍可用一些简单的生活方言交流。       闽南语方言的一种,潮州话,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对潮州人来说,潮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就是“胶己人”。潮汕话的语言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平”、“上”、“去”、“入”四声,潮州话分化成阴阳两类为“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八声。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台风叫风台,步行叫行路,铁锅叫鼎,瓶子叫樽。潮汕话中保留着古汉语特征,潮语一字多义,一个“食”字,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吸)烟、食(喝)酒、食(啃)蔗、食(饮)水等。潮汕话的悠久历史,无形之中就有一种奇特的魅力牵引着我们去探索。      不仅潮汕话是潮汕的一大特色,但说起潮汕,更多人想到的肯定是潮汕的拜神习俗。       潮汕人信奉的神明有很多:财神爷,土地公,天地公,伯公,王公,娘娘,五谷公,五谷母,七圣娘,灶神,妈祖等等…潮汕人不止祭拜的神明多,自己的祖先也很重视。      对此,我们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那时,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对风、雨、雷、电、天体运行等自然现象,即不能解释,又不能战胜,遂把它当作生命力的神灵加以崇拜而表成的。到了封建社会初期,属于古楚之地的潮汕,潮人利用海上交通之便,与日本、东南亚各国频繁来往,因此,他们相对于内陆人来说,显得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古代楚国著名诗人屈原在哲理长诗《天问》中,对大自然的奥秘提出了一加串的问号,这些问题,至今仍有不少还没有科学的答案。于是满脑子的问题就只能借助于神明来解释,由此形成了楚人“信鬼而好祠”的传统。再加上潮汕人很早就有向海外发展的习惯,潮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亲人飘洋过海,流落他乡,由于骨肉天各一方,在长期内外隔绝的情况下,亲人们只有用默默的祈求来安慰各自的心灵,来纪念已逝的亲人和先祖。这就是潮汕庙乡、潮人信鬼的根源存在。拜神的习俗也油然而生。       对于拜神的时间安排也是很讲究的:初一十五拜地主爷司命公,逢大节拜地头老爷司命公,家有婚嫁生死进宅升学远行等大事拜地头老爷司命公,家有未出花园小孩逢大节拜床脚婆,另潮阳等地初一十五也有拜天公,某些村落有将军爷(设在寨门村口)初一十五也要拜,其他各种神明诞辰以及送神迎神遵乡例。财神一般求早,当日子时后即可开始。       财神物品:三牲(简化版是三中肉类,如猪肉,鱿鱼,肉丸,如用鱼类或鸡鸭鹅必须整只,除三鸟和鱼类在,其余动物一般不用)每到这种时候妇女们,老人们操作总是熟练得让人佩服。       拜神时还出现叫“斋碗”的东西,(菌类,糖,紫菜),水果(大果实如苹果梨一般双数,小果实一般成盘),糖果,香烛纸钱潮汕各地差异很大,老人们对于这方面很是讲究。      潮汕人的尊神、祭拜风俗是颇有特色的。潮人大体都神化自然、自然天象,神化祖先、先贤、民族英雄、帝王和忠臣,并把他们当成神来顶礼膜拜,这固然有悖于科学和文明,但也不能简单地称之为迷信而一了了之,我觉得应该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现象来分析、研究和对待。      潮汕的建筑风水跟神明也有点挂钩,当别人建房或是搬家的时候,都会拜一下神明,找个好日子。       潮汕的建筑也很出名。潮汕古建筑文化的进步都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特别是易经的制约和影响,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从唐到民国初期,勘舆师和命相学家的生意兴旺是当时的社会现象,在建屋前,请地理师来看风水,从方向到环境,八卦到八字,五行的生克制化等都做了非常复杂的研究。潮汕建筑物的主要朝向多为坐北向南、坐西北向东南、坐东北向西南的较多。       潮汕古建筑形式多样,有牌坊、古墓、佛寺、神庙、民居、亭榭楼阁等,但最具特色的是古民居。      潮式古民居,它源于中原古风,吸引了北派风格,结合地方的环境、天象,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四合院的改进型的下山虎式、四点金式、驷马拖车式等组合的村落。它抗台风,防地震,形式美观而又坚固耐用。       下山虎式是一种独家小院式,它适应中小型家庭。它是由大厅、两大房、两小房、天井、门楼仔等组成,一般有一口井,它是一套居住条件基本完备的小院落。      四点金式是由下山虎进化而来,规格比下山虎高,如下山虎中厅一般不超过十五瓦槽,房间不超过十瓦槽,四点金则都不小于此。除中轴线大厅、天井、门楼,大厅两侧有大房,大房前有过水(一般为灶间),天井两边有对称两小厅,俗称东西厅仔或南北厅仔。门楼两侧有两厢房,有侧门两个或四个通两花巷,如单花巷都俗称单片剑,两花巷为双片剑,主人多为人口较多或较殷实人家。      驷马拖车式是潮汕民居的极品,它规模最大,功能较全。它的基本组合为中间部分中两进或三进式祠堂建筑,两边两花巷,有相互对称的四座四点金分列两旁,有后巷、后包厝和花巷相通,它的使用功能和防卫功能是其他建筑形式不可相比拟的。普宁洪阳德安里是多座驷马拖车、四点金组合的代表村落;澄海的陈慈黉府是在驷马拖车基础上,吸收和应用西洋建筑材料和技术,更进一步完善,是驷马拖车极品级典型作品,使普通的驷马拖车都望尘莫及。      不过潮汕美食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吧,潮汕有很多特色小吃,逢年过节妇女们就会做一些粿去拜公。      潮汕的一大美食——牛肉丸,牛肉丸制作原料主要有牛肉、淀粉等,也是广东有名的小食,讲究手工制作,口感爽脆,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其中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牛筋丸则是在牛肉丸里加进一些嫩筋以提升嚼劲。此外还有其他很多美食,蚝烙、牛杂粿条、卤鹅、潮汕肠粉、潮汕粿汁、虾蛄、腐乳饼、潮汕绿豆饼、潮汕鸭母捻等等。      讲到美食那就离不开潮汕的饭桌习俗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讲礼貌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不能用三个菜宴请宾客,因为轿夫或者死囚服法前就是吃三个菜。请客时最好是四个、八个、十二个菜。五个菜也是人们所喜欢的,因为“五子登科”、“梅开五福”,象征吉祥。 2.宴席上不能吃鸡头盘子里的“四点金”——鸡头、双翅、尾巴。 3.煮熟全条的鱼(切片的除外),一边的肉吃完了要翻转的时候,应该要确保全条完好。并且在翻转的时候要说“顺过来”。切忌吃鱼头和鱼脊骨。因为潮汕有俗话说“与给人食,骨不给人啃”。据说这是表现了潮汕人的骨气。不可以吃鱼的眼睛,因为潮汕有俗语“连目都扭掉”(解恨的意思)。 4.饭桌上的汤菜盘碗不能叠放,这是祭祀的仪式。 5.逢年过节,喜庆日子,切忌不能在饭桌上打破盘碗等陶瓷器,万一不慎打碎,比如说“缶开嘴,大富贵。” 6.用餐时筷子切忌一长一短(三长两短),切忌一双筷子分放在碗的两边(“筷”分离),切忌一双筷子不用颜色(文不文武不武),切忌一新一旧,切忌筷子用力在桌子上垂直扎齐(吓走五谷爷),切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上,这是祭祀私人的形式。切忌用筷子敲击碗沿,这是行乞之人所为。 7. 客人未离席,切忌先收拾碗筷餐盘,特别是大部分人离席,只剩下一两个客人的时候。这样客人会认为是主人不让客人继续进食。 8. 吃完的时候切忌蹲在椅子上。 9. 用餐时汤匙不可以反过来放在桌面上,这样象征翻船。 10. 宴席时,主桌的人未退席,伴桌的人不可以先退席。坐在主位的人退席,全场也要跟着退席。 11. 小孩吃完,碗底忌剩下饭粒,否则将来的配偶脸上会有斑点。 12. 未满十五岁的小孩(未“出花园”),忌吃桌上的鸡脚、鸡血、猪尾。吃鸡脚的话读书会撕破课本,吃鸡血将来做新女婿或新媳妇脸要发红,吃猪尾的话会“摇头摇尾”举止不庄重。 13. 饭后请客人吸烟的时候切忌只递一根烟,要两根烟都递过去,然后客人收一根。 14. 切忌在饭桌上吃药。因为不能将药当饭吃。 15.禁挖饭心,这是潮汕人特有的礼仪,潮汕人要把饭心用来供佛或拜祖宗,所以第一个舀饭的人,不可以从中间挖起。 16.吃饭过程不能用筷子乱翻,只能夹眼前几盘菜,不能越过桌子中间线,去夹对面更远的菜。 17.离席时必须跟其他人点头说声:我吃好了,大家慢用。      以上就是对潮汕地区习俗的调查报告,这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我们更应该把这种民俗文化至死不渝地传承下去。

一、出身贫贱 自然天成我国数不清的地方小吃或点心,其形成要么脱胎于宫廷,要么产生于民间。而潮汕小吃,几乎全都是民间独创,并一直在民间流传。这是历史上潮汕地处“省尾国角”,远离国家政治中心,以及商业社会形成较晚,社会富裕程度不高所决定的。信手拈来几样潮汕小吃:西天巷蚝烙、贡咕鹅肉、老姐猪脚饭、老妈宫粽球,哪一个名字不是朴素直白,乡土气息扑鼻。综观潮汕小吃,其形成大致有三种渠道。1、祭祀神灵的贡品潮汕沿海,气候炎热,潮湿,人容易得病,加上海上作业风险大,劳作和收获不成比例,偶然因素较多,当人们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时,往往把希望寄托在神明保佑上。此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了拜神的活动,人们也可以给自己一个改善生活的理由。因此,旧时潮汕民间俗信,有时节多,神灵多的特点。许多潮汕小吃原本就是拜神的贡品,如春节的“菜头粿”(意,彩头)、“甜粿”,妈祖生(诞辰)的“面线”(意,长寿),端午节的“粽球”,中秋节的“月饼”等等,俗话说“时节做时粿”,那时候,什么时节吃什么小吃都有一定的规矩。2、补充正餐的点心这部分潮汕小吃不象粤式点心,是有闲阶层闲来无事,用以打发时间的茶点,而是乡间城镇的苦力用来充饥的小食品。潮人习惯吃粥,一是早先粮食不够,一是气候所然。干粗活的人早上吃几大碗粥,经不住一阵出力出汗,正餐未到,己饥肠辘辘。这时,遇到穿街走巷的小食摊担就象找到救星,他掏出几分钱就可补充点体力,聊补一时所需。那时,夏天有消暑的草粿(凉粉)、豆花、各类甜汤等。冬天有热乎乎的牛肉丸汤、韭菜粿、水粿等。吃草粿是不用勺子的,端起浅口碗,嘴巴沿着碗沿“呼噜、呼噜”旋一圈,水布一抹嘴,爽!牛肉丸原本是客家小吃。汕头开埠后,山货出洋,洋货进山,水上交通繁忙。汕头韩堤一带以前是客家货船停泊点,有许多客家货船停在那里过夜。晚上,就有客家人划着小船卖牛肉丸汤,供给货船老大当宵夜。后来,牛肉丸被潮汕人所改革创新,在汤里加粿条,成为牛肉丸粿条,一直到现在,仍是潮人最钟情的小吃。后来又克隆出鱼丸、虾丸、墨鱼丸、猪肉丸等等,创造出潮汕的“肉丸系列”。“中华名小吃”中的“新兴街牛肉丸”就是汕头人做的。如今,一说起牛肉丸,大家都以为是姓潮,其实,它是潮人拿来主义的产物。潮人的聪明才智在一个小小的丸子里表现得淋漓尽致。3、家常点心最具美食意义的小吃,是潮汕巧媳妇们为小孩解馋做的各种家常小吃。如南瓜烙、秋瓜烙、番茄烙等。旧时,时节尚未到,小孩就吵着要吃“粿”,居家的媳妇便要想些法子打发这些馋嘴的孩子。潮汕农村家家产户有的是番薯粉,随手摘下自家田头厝角种的蔬果,掺和在一起,用油一煎,就成为风味独特的小吃。我小的时候,吃过祖母用番薯粉拌隔夜的冷粥做成的“冷粥烙”,真的是别有风味。有一种小吃叫“猪头粽”,据说是澄海人的无意之作。早年澄海农村闹元宵有赛大猪的习俗,每家海产都要宰猪祭祖,有一户人家祭完祖,剩下猪头一时未能吃掉,便将猪头肉剁碎了,加调料,做成“猪头粽”,不想却特别美味。于是流传开来,成为一种风味小吃。潮汕小吃以商品的面孔进入市场是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也即汕头商业经济鼎盛的时期。那时的小公园,商铺、酒楼、旅店云集,形成一个典型的消费市场,作为一种美食,潮汕小吃自然也能在此找到自己的位置,如老字号爱西干面、飘香小吃、西天巷蚝烙、老妈宫粽球等,都是在那个时期进入小公园。如上所叙,在饮食中,小吃更具文化意义,故容易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标识,深深地印在人们脑海中。君不见,许多旅居海外的潮人一到汕头,头一件事就是直奔小公园,到老字号小吃店美美地吃上一餐潮汕小吃,以了却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潮汕小吃扎根于民间,它不依附于官文化、士大夫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自然天成的姿态,顺应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流传于民间,故此,我们现在才能品尝到这么多富有乡土气息的风味小吃。二、材料简单 味道独特广式点心以洋气见长,如奶黄包、蛋挞、叉烧包等。上海小吃以海鲜著称,如蟹黄灌汤包、鱼茸春卷。北方小吃则以面食为主。潮汕小吃则是无米不成粿。一个潮汕方言“粿”字就将潮汕小吃的主要原料概括怡尽。在潮汕字典中“粿”是这样解释的,一种大米粉做皮,有馅的果品。韭菜粿因为皮是番薯粉,馅是蔬菜,俗称“无米粿”,可见大米在小吃中的位置。早先,潮汕先民从中原南迁到潮汕,按祖籍的习惯,祭祖要用面食当果品,南方不产麦子,只能用大米来做果品。这就是“粿”的来历。后来,祭祀食品的原料和做法不断花样翻新,相沿成习,人们就把所有祭祀的包点都称为“粿”。潮人在运用稻谷做小吃方面可真是出神入化,竟然可以是一种原料既是皮也入馅——“米包米”的。如有一种叫“桃粿”的小吃,糯米粉做皮,糯米饭入馅,非但不觉乏味,还非常清香可口。

潮汕文化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近几年出土的文物,都足以证明潮汕有悠久的历史。1、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22年,潮汕一带称为南交之地,属于“扬州之域”,人烟稀少,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属于百越的一支。我们将把这8000年的漫长的时期,按照考古文化类型,分成四个阶段来叙述。这四个阶段分别是:(一)象山文化,(二)陈桥文化,(三)后山一浮滨文化,(四)南越文化。这一时期潮汕较少受到中原文化的直接影响,土著文化色彩很浓。根椐考古资料可知,在这一段时间里,潮汕文化先是与东面的闽南文化保持一致,后来,西面的南越文化入侵,改变了潮汕地区文化的原来面貌。在这一阶段,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进程,不但滞后于中原,也滞后于周边地区。《礼记》就有“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意为刻画额肌,足趾相交)”的记载。2、公元前222年至960,汉文化的进入与土著文化的汉化时期。当时居住在潮汕的越人富有反抗精神,这在《史记》、《淮南子》、《后汉书》等古籍中均有所述。如《淮南子》在记载秦军南侵(公元前213年)时,说越人都撤至山林之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并推选“桀骏”者为将,发动夜攻,大败秦军,“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描述得极为生动。但是,不管越人如何勇敢善战,却终究抵挡不住比之远为先进的秦汉大军。秦朝在尉屠睢被杀之第二年(公元前 214年),又派赵佗率领充军罪人遣戍越地。自此约100多年的时间里,汉族军队和随军家属一齐进入岭南地区,渐渐“与越人杂处”。史禄(或称监禄)正是在那个时候为大军凿渠运粮,后“留家揭岭”,成为有史所载的汉人移居潮地的首创者。西汉元鼎年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大军征讨南越,使百越人中的南越支裔,随着东越、闽越之后也灭亡了。由于不断汉化的结果,百越人的各个部族大多逐渐融合到统一的中华民族之中。此后,除三国时的“山越”,以及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尚有“巡抚岭南,百越皆伏”等偶尔的记载外,“越”字基本在史籍中消失,未被汉化的百越人遗裔,又重新被统称为“南蛮”3、960年至现在,潮汕文化的昌盛时期。汉文化的潮州地方亚型,是在宋元以后闽南移民的大规模迁入,才逐渐形成。此后,潮汕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翁辉东先生在《海滨邹鲁论》中指出:“潮州文化,蕃于宋,而于元,乃竟澎湃于明代”“积之厚者,其流必先……故有清初叶,明风尚流。”据史载,终宋一代317年,潮人登科共172人;终明一代276年,潮人登科共157人。明嘉靖及万历年间,潮人在京城任职者竟多达170余人,这对于南国海隅的潮州来说,莫不是一个奇迹。“御街讲白话”这句俗语就发生在明代。人文的昌盛,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必然保持“积之厚者,其流必先”的文化优势,必然对整个潮州民系的文化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会,仅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世界的文化生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蕴涵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所以,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亲和感,重温前人的生活方式,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典范和价值。是维系民族文化生命,弘扬民族精神的诉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庞大,是课程开发和利用的不竭源泉。国家在各学段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对认识和了解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了规定。我校地处潮汕平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潮州音乐 潮剧 潮州大锣鼓 铁枝木偶戏 澄海灯谜 剪纸 大吴泥塑 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分别于2015年和2015年列为国家级、省级首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的极好教材。

高中课改四年多来,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发展方向,提出 以人为本,绿色教育,和谐发展 的办学理念和 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的教育思想,积极构建校本绿色教育课程。但在课程理念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滞后现象。因此,我们应当把体现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作为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开发和利用本土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

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对今后正确推介、宣传家乡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优势方面有着长远的作用。

通过人文学科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索与发现,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开发和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加强学校教育教学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的联系,革除学校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弊病,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转变人文学科教师教学观念,把握课改精神,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的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领域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属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应用性研究。

其研究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若干原则,通过对潮汕地区(主要指广东省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行调查、整理、总结,有重点地将近年列人国家级和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的项目进行筛选、加工,引进高中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语言和文学 人文科学 、艺术选修课程为实验阵地,分学科和年级开展专项实验研究。以完善高中人文和艺术学习领域的校本课程建设,从而探索出开发和利用本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理论依据

课程论。施良方在《课程论》中提到: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

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生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间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其构建机制含四大要素:情景、协作、会话(包括讨论)和意义构建。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首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民间体育能强健他们的体魄,发展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民间音乐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闻名于世,使学生受到听觉熏陶;民间工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可以启智、冶德、可以引领创新,成就好的人格;口头文学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结合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研究的目标

通过系统收集和总结潮汕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种类、历史渊源、发展趋势,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操作体系,形成教学活动的一般模式。

利用当地人文资源,在高中新课程 语言文学 人文科学 和 艺术 等多个学习领域中引入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内容,开发学科校本课程,形成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走进家乡文化,了解家乡的民俗民情,在实践中经历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激发热爱本土的志趣,树立起自觉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意识。

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充分发挥教师的才华和特长,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丰富自身阅历,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人文教育的品位。

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提炼人本主义绿色教育理论,规范和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为本区域兄弟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研究的主要内容

潮汕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本情况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潮汕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名称、种类、历史渊源、发展趋势。

制定《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本课程大纲》,对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行筛选、加工,然后引进高中课程,建设高中人文和艺术学习领域的校本课程,编制校本课程资源包,保证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最终成果的可靠性。

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利用潮汕文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走进家乡文化,在实践中促进他们认识、继承、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研究重点

开发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资源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对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程序的设计,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模式。

增强校本课程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性,突出本校的教学特色,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学校特色和个性化,提高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表(3篇)各类报告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和实施

开展本课题研究要遵循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指课题研究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主体性原则。指进行课题研究时要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制定实验方案、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课题研究方法、组织研究过程。

发展性原则。应以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发展功能和价值,使学生实践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开放性原则,即把小课堂与 大社会 结合起来,让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将 大社会 引进小课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状况,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2)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搜集、整理国内外关于乡土文化与校本课程方面研究的理论和经验。

(3)行动研究法:主要运用此法推进、优化、活跃研究过程,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活动案例的研究,吸收成功经验,总结活动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推广经验和成果。

课题研究研究实施步骤

阶段 研究主要任务 阶段成果及形式 准备阶段

调查及基础性实验阶段()

①潮汕地区 非遗 调查分析;②以学科组为单位,撰写子课题申报表;③研究性学习方案。 调查报告;

子课题计划书;

研究性学习课题集;

阶段性小结报告。 核心性实验阶段()

①全面实施方案,开展子课题研究;② 非遗 校本课程建设研究;③ 非遗 校本课程资源包。 课程资源包一套,含案例、论文、教具等成果样品;阶段性小结报告。 深化实验阶段()

①高中各学习领域 非遗 学习内容教育价值研究;②编写《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本课程大纲》;③收集阶段成果、案例。 《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本课程大纲》;阶段成果、案例;撰写子课题结题报告,阶段性小结报告。 总结阶段

7 ①组织成果、案例展示;

②撰写结题报告,结题。 收集、整理论文、典型案例、成果论文集、结题报告。 预期研究成果及保障措施

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教学资源包一套。包括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人访谈实录、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教例、电脑课件、研究性学习优秀作业等;

潮汕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论文;

实验报告一套(包括各阶段小结报告和结题报告);

论文潮汕文献

翁辉东《潮州茶经》是研究潮汕工夫茶的重要经典之一;陆羽的《茶经》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还有宋微宗的《大观茶论》等等;望采纳

潮汕文化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近几年出土的文物,都足以证明潮汕有悠久的历史。1、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22年,潮汕一带称为南交之地,属于“扬州之域”,人烟稀少,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属于百越的一支。我们将把这8000年的漫长的时期,按照考古文化类型,分成四个阶段来叙述。这四个阶段分别是:(一)象山文化,(二)陈桥文化,(三)后山一浮滨文化,(四)南越文化。这一时期潮汕较少受到中原文化的直接影响,土著文化色彩很浓。根椐考古资料可知,在这一段时间里,潮汕文化先是与东面的闽南文化保持一致,后来,西面的南越文化入侵,改变了潮汕地区文化的原来面貌。在这一阶段,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进程,不但滞后于中原,也滞后于周边地区。《礼记》就有“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意为刻画额肌,足趾相交)”的记载。2、公元前222年至960,汉文化的进入与土著文化的汉化时期。当时居住在潮汕的越人富有反抗精神,这在《史记》、《淮南子》、《后汉书》等古籍中均有所述。如《淮南子》在记载秦军南侵(公元前213年)时,说越人都撤至山林之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并推选“桀骏”者为将,发动夜攻,大败秦军,“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描述得极为生动。但是,不管越人如何勇敢善战,却终究抵挡不住比之远为先进的秦汉大军。秦朝在尉屠睢被杀之第二年(公元前 214年),又派赵佗率领充军罪人遣戍越地。自此约100多年的时间里,汉族军队和随军家属一齐进入岭南地区,渐渐“与越人杂处”。史禄(或称监禄)正是在那个时候为大军凿渠运粮,后“留家揭岭”,成为有史所载的汉人移居潮地的首创者。西汉元鼎年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大军征讨南越,使百越人中的南越支裔,随着东越、闽越之后也灭亡了。由于不断汉化的结果,百越人的各个部族大多逐渐融合到统一的中华民族之中。此后,除三国时的“山越”,以及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尚有“巡抚岭南,百越皆伏”等偶尔的记载外,“越”字基本在史籍中消失,未被汉化的百越人遗裔,又重新被统称为“南蛮”3、960年至现在,潮汕文化的昌盛时期。汉文化的潮州地方亚型,是在宋元以后闽南移民的大规模迁入,才逐渐形成。此后,潮汕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翁辉东先生在《海滨邹鲁论》中指出:“潮州文化,蕃于宋,而于元,乃竟澎湃于明代”“积之厚者,其流必先……故有清初叶,明风尚流。”据史载,终宋一代317年,潮人登科共172人;终明一代276年,潮人登科共157人。明嘉靖及万历年间,潮人在京城任职者竟多达170余人,这对于南国海隅的潮州来说,莫不是一个奇迹。“御街讲白话”这句俗语就发生在明代。人文的昌盛,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必然保持“积之厚者,其流必先”的文化优势,必然对整个潮州民系的文化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出身贫贱 自然天成我国数不清的地方小吃或点心,其形成要么脱胎于宫廷,要么产生于民间。而潮汕小吃,几乎全都是民间独创,并一直在民间流传。这是历史上潮汕地处“省尾国角”,远离国家政治中心,以及商业社会形成较晚,社会富裕程度不高所决定的。信手拈来几样潮汕小吃:西天巷蚝烙、贡咕鹅肉、老姐猪脚饭、老妈宫粽球,哪一个名字不是朴素直白,乡土气息扑鼻。综观潮汕小吃,其形成大致有三种渠道。1、祭祀神灵的贡品潮汕沿海,气候炎热,潮湿,人容易得病,加上海上作业风险大,劳作和收获不成比例,偶然因素较多,当人们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时,往往把希望寄托在神明保佑上。此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了拜神的活动,人们也可以给自己一个改善生活的理由。因此,旧时潮汕民间俗信,有时节多,神灵多的特点。许多潮汕小吃原本就是拜神的贡品,如春节的“菜头粿”(意,彩头)、“甜粿”,妈祖生(诞辰)的“面线”(意,长寿),端午节的“粽球”,中秋节的“月饼”等等,俗话说“时节做时粿”,那时候,什么时节吃什么小吃都有一定的规矩。2、补充正餐的点心这部分潮汕小吃不象粤式点心,是有闲阶层闲来无事,用以打发时间的茶点,而是乡间城镇的苦力用来充饥的小食品。潮人习惯吃粥,一是早先粮食不够,一是气候所然。干粗活的人早上吃几大碗粥,经不住一阵出力出汗,正餐未到,己饥肠辘辘。这时,遇到穿街走巷的小食摊担就象找到救星,他掏出几分钱就可补充点体力,聊补一时所需。那时,夏天有消暑的草粿(凉粉)、豆花、各类甜汤等。冬天有热乎乎的牛肉丸汤、韭菜粿、水粿等。吃草粿是不用勺子的,端起浅口碗,嘴巴沿着碗沿“呼噜、呼噜”旋一圈,水布一抹嘴,爽!牛肉丸原本是客家小吃。汕头开埠后,山货出洋,洋货进山,水上交通繁忙。汕头韩堤一带以前是客家货船停泊点,有许多客家货船停在那里过夜。晚上,就有客家人划着小船卖牛肉丸汤,供给货船老大当宵夜。后来,牛肉丸被潮汕人所改革创新,在汤里加粿条,成为牛肉丸粿条,一直到现在,仍是潮人最钟情的小吃。后来又克隆出鱼丸、虾丸、墨鱼丸、猪肉丸等等,创造出潮汕的“肉丸系列”。“中华名小吃”中的“新兴街牛肉丸”就是汕头人做的。如今,一说起牛肉丸,大家都以为是姓潮,其实,它是潮人拿来主义的产物。潮人的聪明才智在一个小小的丸子里表现得淋漓尽致。3、家常点心最具美食意义的小吃,是潮汕巧媳妇们为小孩解馋做的各种家常小吃。如南瓜烙、秋瓜烙、番茄烙等。旧时,时节尚未到,小孩就吵着要吃“粿”,居家的媳妇便要想些法子打发这些馋嘴的孩子。潮汕农村家家产户有的是番薯粉,随手摘下自家田头厝角种的蔬果,掺和在一起,用油一煎,就成为风味独特的小吃。我小的时候,吃过祖母用番薯粉拌隔夜的冷粥做成的“冷粥烙”,真的是别有风味。有一种小吃叫“猪头粽”,据说是澄海人的无意之作。早年澄海农村闹元宵有赛大猪的习俗,每家海产都要宰猪祭祖,有一户人家祭完祖,剩下猪头一时未能吃掉,便将猪头肉剁碎了,加调料,做成“猪头粽”,不想却特别美味。于是流传开来,成为一种风味小吃。潮汕小吃以商品的面孔进入市场是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也即汕头商业经济鼎盛的时期。那时的小公园,商铺、酒楼、旅店云集,形成一个典型的消费市场,作为一种美食,潮汕小吃自然也能在此找到自己的位置,如老字号爱西干面、飘香小吃、西天巷蚝烙、老妈宫粽球等,都是在那个时期进入小公园。如上所叙,在饮食中,小吃更具文化意义,故容易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标识,深深地印在人们脑海中。君不见,许多旅居海外的潮人一到汕头,头一件事就是直奔小公园,到老字号小吃店美美地吃上一餐潮汕小吃,以了却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潮汕小吃扎根于民间,它不依附于官文化、士大夫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自然天成的姿态,顺应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流传于民间,故此,我们现在才能品尝到这么多富有乡土气息的风味小吃。二、材料简单 味道独特广式点心以洋气见长,如奶黄包、蛋挞、叉烧包等。上海小吃以海鲜著称,如蟹黄灌汤包、鱼茸春卷。北方小吃则以面食为主。潮汕小吃则是无米不成粿。一个潮汕方言“粿”字就将潮汕小吃的主要原料概括怡尽。在潮汕字典中“粿”是这样解释的,一种大米粉做皮,有馅的果品。韭菜粿因为皮是番薯粉,馅是蔬菜,俗称“无米粿”,可见大米在小吃中的位置。早先,潮汕先民从中原南迁到潮汕,按祖籍的习惯,祭祖要用面食当果品,南方不产麦子,只能用大米来做果品。这就是“粿”的来历。后来,祭祀食品的原料和做法不断花样翻新,相沿成习,人们就把所有祭祀的包点都称为“粿”。潮人在运用稻谷做小吃方面可真是出神入化,竟然可以是一种原料既是皮也入馅——“米包米”的。如有一种叫“桃粿”的小吃,糯米粉做皮,糯米饭入馅,非但不觉乏味,还非常清香可口。

红日出东方,生机勃发日华普照,茶韵东方东卓志出不凡之茶品

潮汕文化研究性论文课题成果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会,仅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世界的文化生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蕴涵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所以,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亲和感,重温前人的生活方式,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典范和价值。是维系民族文化生命,弘扬民族精神的诉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庞大,是课程开发和利用的不竭源泉。国家在各学段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对认识和了解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了规定。我校地处潮汕平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潮州音乐 潮剧 潮州大锣鼓 铁枝木偶戏 澄海灯谜 剪纸 大吴泥塑 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分别于2015年和2015年列为国家级、省级首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的极好教材。

高中课改四年多来,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发展方向,提出 以人为本,绿色教育,和谐发展 的办学理念和 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的教育思想,积极构建校本绿色教育课程。但在课程理念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滞后现象。因此,我们应当把体现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作为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开发和利用本土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

弘扬民族优良传统,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对今后正确推介、宣传家乡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优势方面有着长远的作用。

通过人文学科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索与发现,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开发和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加强学校教育教学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的联系,革除学校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弊病,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转变人文学科教师教学观念,把握课改精神,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的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领域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属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应用性研究。

其研究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若干原则,通过对潮汕地区(主要指广东省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行调查、整理、总结,有重点地将近年列人国家级和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的项目进行筛选、加工,引进高中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语言和文学 人文科学 、艺术选修课程为实验阵地,分学科和年级开展专项实验研究。以完善高中人文和艺术学习领域的校本课程建设,从而探索出开发和利用本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理论依据

课程论。施良方在《课程论》中提到: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

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生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间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其构建机制含四大要素:情景、协作、会话(包括讨论)和意义构建。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首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民间体育能强健他们的体魄,发展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民间音乐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闻名于世,使学生受到听觉熏陶;民间工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可以启智、冶德、可以引领创新,成就好的人格;口头文学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结合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研究的目标

通过系统收集和总结潮汕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种类、历史渊源、发展趋势,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操作体系,形成教学活动的一般模式。

利用当地人文资源,在高中新课程 语言文学 人文科学 和 艺术 等多个学习领域中引入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内容,开发学科校本课程,形成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走进家乡文化,了解家乡的民俗民情,在实践中经历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激发热爱本土的志趣,树立起自觉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意识。

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充分发挥教师的才华和特长,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丰富自身阅历,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人文教育的品位。

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提炼人本主义绿色教育理论,规范和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为本区域兄弟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研究的主要内容

潮汕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本情况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潮汕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名称、种类、历史渊源、发展趋势。

制定《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本课程大纲》,对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行筛选、加工,然后引进高中课程,建设高中人文和艺术学习领域的校本课程,编制校本课程资源包,保证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最终成果的可靠性。

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利用潮汕文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走进家乡文化,在实践中促进他们认识、继承、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研究重点

开发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资源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对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程序的设计,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模式。

增强校本课程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性,突出本校的教学特色,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学校特色和个性化,提高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表(3篇)各类报告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和实施

开展本课题研究要遵循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指课题研究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主体性原则。指进行课题研究时要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制定实验方案、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课题研究方法、组织研究过程。

发展性原则。应以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发展功能和价值,使学生实践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开放性原则,即把小课堂与 大社会 结合起来,让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将 大社会 引进小课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状况,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2)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搜集、整理国内外关于乡土文化与校本课程方面研究的理论和经验。

(3)行动研究法:主要运用此法推进、优化、活跃研究过程,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活动案例的研究,吸收成功经验,总结活动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推广经验和成果。

课题研究研究实施步骤

阶段 研究主要任务 阶段成果及形式 准备阶段

调查及基础性实验阶段()

①潮汕地区 非遗 调查分析;②以学科组为单位,撰写子课题申报表;③研究性学习方案。 调查报告;

子课题计划书;

研究性学习课题集;

阶段性小结报告。 核心性实验阶段()

①全面实施方案,开展子课题研究;② 非遗 校本课程建设研究;③ 非遗 校本课程资源包。 课程资源包一套,含案例、论文、教具等成果样品;阶段性小结报告。 深化实验阶段()

①高中各学习领域 非遗 学习内容教育价值研究;②编写《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本课程大纲》;③收集阶段成果、案例。 《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本课程大纲》;阶段成果、案例;撰写子课题结题报告,阶段性小结报告。 总结阶段

7 ①组织成果、案例展示;

②撰写结题报告,结题。 收集、整理论文、典型案例、成果论文集、结题报告。 预期研究成果及保障措施

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教学资源包一套。包括潮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人访谈实录、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教例、电脑课件、研究性学习优秀作业等;

潮汕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论文;

实验报告一套(包括各阶段小结报告和结题报告);

浅谈一下功夫茶中的礼仪.

潮汕功夫茶礼仪 潮汕功夫茶即潮汕茶道,是我国古老的茶礼仪之一,据考,在唐朝时期茶礼仪已经十分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于茶具的结合。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为沏泡时的学问,品饮的工夫。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工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标准的工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潮汕工夫茶一般主客四人却只有三个杯子,潮汕人有“茶三酒四”之说,之所以四个人只有三个杯子是为体现潮汕人礼让精神。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凸显潮人重品德。品茶的“品”字是由三个“口”组成的,所以喝茶要分成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直至充分体验到茶香,才能落肚。潮汕茶礼仪是岭市茶礼仪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功夫茶”为著称。潮汕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汕地区饮茶习俗的礼仪现象,是潮汕饮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功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 (以下部分可作为选将内容)冲泡流程一、鉴赏香茗:用茶则从茶藏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鉴赏。二、孟臣淋霖:沸水浇壶身,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三、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拨入茶壶,装茶的顺序是先细再粗后梗。四、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五、春风拂面:用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六、熏洗仙颜:迅速例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观舞。八、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里注满沸水。九、游山玩水: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十、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的关羽,目的是使杯中的茶浓度一致,且低斟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十一、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茶水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此称韩信点兵。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十三、品茗审韵:先闻香、后品茗,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方动心”,茶汤香醇甘爽,回味无穷。十四、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九、十、十一步。十五、若琛复浴:同若琛出浴。十六、重斟妙香:重复九、十、十一步。十七、再识醇韵:重复十三步。十八、三斟流霞:冲泡第三泡茶。“最大的亮点是把‘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作为独立的冲泡环节写进‘标准’,使它们成为潮汕工夫茶的独有程式。”茶礼仪研究专家郑文铿是“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他介绍,“标准”制定参照的主要依据是潮汕民间约定俗成的传统技艺,充分考量了广泛性、实用性、科学性、规范性,例如保留传统潮汕工夫茶具18件套中最基本的4件,即“茶中四宝”——茶壶、茶杯、茶炉、茶锅,并对其使用标准加以规范,同时创新性地添加了电磁水壶、电热水壶、紫砂陶器、日用瓷器等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器具,既吸取传统礼仪的精华,又保持与时俱进。

潮汕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生活在潮汕大地的人民,深受它的陶冶。每个潮人的身上,不管是思想、语言、或者行动,无时无处不表现着本土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所以,出国潮人随着自身的迁移,对本土文化的传播,也就是必然和显然的。潮人出国,带出去首先是语言文化。潮汕话的传播就是最广远的。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话的存在和通行。只要有海外潮人的存在,他们与祖籍息息相通,作为潮人特征之一的潮汕话就会传播下去,这是毫无疑义的。 潮汕文化的深层表现是潮人的文化心态,即潮人的思维方式、人体观念和行为准则。这突出地表现以善于经营而知名于世的潮商精神上。潮人文化心态的另一方面表现,即为许多外地人所瞩目的高度凝聚力。海外潮人社团的建立和发展,即是潮人高度凝聚力之集中表现。 海外潮人所创立的,以共同文化心态为精神核心,以亲缘、地缘、业缘、物缘为纽带组织建立的同乡会,宗亲会、会馆、公会等社会团体组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二年一次轮流举办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是至今世界上唯一的以乡谊集结的联谊年,来自世界知侨胞居国的潮团首领云集一方,其所显示的凝聚力,可说是潮人传播祖籍文化的一面旗帜。 可视可闻的文化传播,首屈一指的是潮剧和潮州音乐的向外流传。潮剧约于一百多披前就随着潮人的足迹流布东南亚国家。国内潮剧纷纷向海外学习,使潮剧舞台充满生机。潮州音乐由海外潮人对外传播,也如潮剧之广泛,且因其拥有众多的乐器造成特殊的音色和旋律,演奏起来悠扬悦耳,节奏分明,尤以铜锣、革鼓等敲击乐器,更为各方所喜爱。 富有特色的潮州茶和工夫茶,同样跟随着潮人出国而流行于潮人所到达的各个地方,特别是南洋一带。潮菜丰富的菜谱和极为讲究的烹调方法,深受各地人民的欢迎。潮州菜选料之精,制作之可口,早已风靡全球。工夫茶喝起来的优雅、传神、茶叶、茶壶、茶杯以及泡茶的工夫,与煮水的水锅、风炉、火炭等等的讲究,也一无遗漏的在海外传袭。乐此道者,几乎每日早、午、晚都饮几杯,大有不馀不过瘾之势。潮州歌册,海外也流传。主要是出国潮人中的女性带出去的,也是国外的华侨女性中传唱。歌册的朗诵是比起讲故事更吸引人的,历其既有戏剧内容,而且如果朗读得好,声调动人,更能引人入胜。所以,也成了祖籍文化外传的一项内容。 此外,潮人所办的学校、报馆、书店、戏院、以及音乐、体育等等艺术团体,所造成的文化推广、交流更加广泛,其对所在国文化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不见踪影的。 海外潮人出于强烈的乡土观念,许多人有意识地保持着家乡的饮食习惯,要求子女在家讲潮州话;各宗亲会建祠供奉历代祖先灵位,有的家庭还供奉神、佛、菩萨,逢年过节都要祭宜等等家乡习俗,这也是一种身体力行的文化传播。 潮汕文化对潮人侨居国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影响,还可以从人们的词汇、食物、风俗习惯、建筑设计、艺术喜爱上见其一斑。 潮阳英歌舞 潮阳英歌舞属广场民间舞蹈。源溯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先舞者108人,表现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 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潮阳英歌舞这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民间舞蹈艺术之花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醇厚的泥土风味,扬名海内外。关于潮汕祠堂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潮汕人历来重视祠堂的建筑,这是一种“怀抱祖德”、“慎终追远”、也是后代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一种孝思表现。 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潮汕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普宁市西社乡永思堂存有民国修建碑记,从中可以了解该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该簇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澄海市后溪乡芳庄堂,堂正中入门有一祖墓,这一现象在潮汕是极其罕见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