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研究论文

“我们的经验在都市题材面前‘死机’” “在评选过程中我就开玩笑说,不要评出来全是村里事儿啊。结果评出来还真就全是村里事儿”,《人民文学》副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作为中篇小说的评委认为,面对都市题材,当代中国作家和理论界都面临着经验失效的问题。 “我们心中运行的那套系统可能特别适用于乡土题材,碰到了村里事儿我们的系统就运行得欢实,一碰到都市中的事儿它就出现故障甚至失效。”他以“死机”来形容中国当代文学对都市经验的失效。 这也解释了评论界面临新现象的不知所措:先是出来个“七零后”,然后是网络文学,再然后是“八零后”。“他们写得怎么样是一个问题,但主流文学评价系统和理论批评界的反应迟钝,其实是我们无法对他们发言,因为我们甚至搞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和为什么这样说。” “都市题材将成为未来文学的主流”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白烨则认为,“都市文学”和中国长期以来所盛行的“乡土文学”形成了一种比照。过去的文学创作中,“乡土文学”一直占据主导性地位,现在该轮到都市文学了。这既是文学自身发展演进的一种必然,更是中国社会向都市化进程发展的结果。 他举例,新的作者群体比如“八零后”,大都有着城市出身和生活的背景,他们是与都市同时“长大”的一代,都市生活已经浸润到他们的细胞与血脉,他们将写作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说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以一个烟灰缸就可以虚构一个精彩故事,那么‘八零后’的写手们则仅凭一个语词就可以建造一个想象的世界。”白烨无奈地感叹道。 “曾经有一个在高中和大学里做的调查显示,‘你最喜爱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排名依次是金庸、郭敬明、韩寒和鲁迅。我想,这表达了一种倾向,对传统文学神圣性的彻底颠覆,所以我们在观念上要反省反思,对现状的认识需要更清醒些。” “中国文坛的将来属于郭敬明们”? 在讨论中,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蒋巍甚至激动地表示:“我们都将老去死去,中国文坛的将来是属于郭敬明们的。”此言一出,引得众人纷纷反对。“虽然郭敬明的书现在能出版一千万册,但我不相信他能像鲁迅一样值得后人纪念”,白烨表示。而有的发言者则认为不能完全以孩子们的喜好来评文学作品,“我的女儿以前很喜欢赵薇,现在也不追星了;她现在看郭敬明的东西也觉得没有意思,他们的兴趣点转移得太快。” 中国当代文学的状态,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深刻烙印,所以面对现代社会哑口无言。在都市与乡土的二维化选择中,文学的世俗化、时尚化和社会化到底是退步还是进步,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国内外讲学】2012年:应肇庆学院文学院邀请,于2012年4月28日在该校作“‘重读’文学经典的理论与方法”的学术演讲。应暨南大学邀请,做客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143期,于2012年6月13日在该校作“‘重说’故事与文学研究新视野”的学术演讲。应广州大学文学院邀请,于2012年6月13日在该校作“‘重说’故事与文学研究新视野”的学术演讲。应兰州大学文学院邀请,于2012年9月28日在该校作“‘重说’故事与文学研究新视野”的学术演讲。2011年:由德国弗里茨蒂森基金会(Firitz-Thyssen-Foundation)的资助,并由波恩大学中国文史哲系(Abt. Sprache & Geschichte Chinas)邀请,于2011年5月24-7月22日,在该校进行研究工作。接受澳门大学中文系邀请,从2011年8月15--2012年6月15日以访问教授身份在该系讲学。2010年:应澳门大学邀请,于2010年9月26-29在该校中文系访问并作学术演讲《“重读”文学经典》。2009年:应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邀请,于2009年3月31日在该校文史哲研究院大楼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会议室作“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的演讲。应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邀请,于2009年4月13日在该校作“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与文本分析”的演讲。2008年: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邀请,于2008年5月8日-12日在该系学术访问并演讲。应暨南大学暨南百年学术大讲堂邀请,于2008年5月14日在该校作“在公共空间中约见文学经典”的演讲。应中山大学文艺学邀请,于2008年5月13日在该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的演讲。应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邀请,于2008年11月28日在该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的演讲。应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邀请,于2008年12月1日在该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的演讲。应河北大学文学院邀请,于2008年11月7日在该校作“文本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的演讲。应吉林大学文学院邀请,于2008年11月21日在该校作“文学经典与文本分析”的演讲。2008年之前:曾经应兰州大学、深圳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文学院邀请前往讲学。应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邀请,2007年3月——5月,前往访问讲学,在台期间,还应台湾成功大学、东吴大学、华梵大学、静宜大学、元智大学邀访问讲学。【学术专著】《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独立完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独立完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独立完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新时期小说人物论>>,独立完成,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理论视野中的作家张俊彪>>,独立完成,花城出版社1994年出版<<新文学与乡土中国>>,合作完成,本人排名第二,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颓败与拯救>>,独立完成,华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隐秘的历史河流》独立完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谈笑之中说逻辑>>(译著)二人合作完成,本人排名第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学术论文】2013年:《说书体小说中“故事”的人文关怀与叙事策略——以冯梦龙的《滕大尹鬼断家私》为中心》,《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2期2012年:《汉语散文艺术价值形成机制与语文教学——以《历代散文选》为中心》,收入《国语文教学理论与务实的多元探索》,台湾五南出版社2012年1月版《后现代视野与文学经典问题域的新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07期摘编约4000字,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2年7期复印)《张爱玲隐喻性小说艺术与中国文学传统》,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5期2011年:《我的学术选择及反思》,粤海风2011年2期《从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系列故事叙事看其介于口头艺术和作家文学之间的特性——以凌濛初的《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为例 》,文学与文化2011年2期 2010年:《大历史观与历史文化散文的价值》,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2期《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性质与作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1期《“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几个论域》,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1期《叙事探究与文学经典研究》,文艺报2010年3月19日2版《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我国白话小说的叙事艺术——以李渔《合影楼》为例》,南开学报2010年5期2009年:《从西方叙事学的“多叙法”看唐传奇的艺术机制——以沈既济的《任氏传》为例》,文学与文化第10辑《“美人之美”:多民族文化的战略选择》,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5期《比较视野中的唐传奇叙事学分析——以韦瓘《周秦行记》文本分析为中心》,南开学报2009年5期《汉语写作如何造就了少数民族的优秀作品——以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作品为例》,学术研究2009年4期《唐传奇《古镜记》的叙事学分析》,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4期《建设当代意义的民族文学理论——我国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历史、现状与前瞻》,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6日,第5版,改版第376期(总1176期)2008年:《关于文学“如何”的文学理论》,文学评论2008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11期复印《论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收入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编辑《文化与诗学》(第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经典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的性质、地位、路径和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9期复印2007年:《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与历史文化典籍运用》,南开学报2007年5期《日记何以成为小说——以施蛰存《上元灯》文本分析为例》,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10期复印《多层叙述的艺术魅力与“幸福”话题的当代延伸——巴金《复仇》艺术价值构成机制》,中州学刊2007年2期2006年:《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视点》,学术研究2006年11期《“不传!不传!”的魅力与“最后一个”的阐释空间——老舍《断魂枪》的文本分析》,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4期《学术生命在本科生教学中闪烁与延伸》,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10期《《女人成为流通物与文学意味的产生——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艺术价值构成探寻》,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5期《今天怎样阅读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催粮差》的文本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06年8期复印《李健吾评价《九十九度中》“最富有现代性”的原因探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4期《永远的故乡与鲁迅的返乡之路—— 鲁迅《故乡》的文本分析》,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1期2005年:《梦醒时分的阐释空间——白先勇《游园惊梦》艺术价值机制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6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06年3期复印《论西方新叙事理论文本批评方法论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4期《一个有价值的逻辑起点——文学文本多层次结构问题》,南开学报,2005年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中》2005年9期复印《西方文学感受研究略论》,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2期《论整体观照中的文学阅读》,学术研究2005年10期《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2期2004年:《跨学科视野中的文本批评学构想》原载《学术研究》2004年3期《叙事性文本批评:层次递进现象及其意义》,原载《学术研究》2004年10期《假设命题式批评与“难以解释的符号”》,原载《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7期复印《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原载《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5期《艾罗斯特拉特:跳出人类来审视人类的范本》,原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004年2期复印《聚焦于文本的愉悦》,原载《东方丛刊》2004年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10期复印2003年:《历史观: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与方法》,原载《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10期复印《《厄歇尔府的倒塌》的现代阐释》,原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11期复印《心里展开的故事与人的痛苦——哈代《彼特利克夫人》解读》,原载《外国文学》2003年5期《社会学方法在文本研究中的广阔空间——以戈德曼的社会学方法为个案》,原载《南开学报》2003年6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1期复印《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与艺术描写的空间》,原载《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4期“冬之卷”。2002年:《文学中身份印痕的复杂与魅力》,原载《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5期复印《在魔鬼和拉比之间,该听谁的话?——读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原载《名作欣赏》2002年3期《论建立当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原载《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3期《走近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原载《民族研究》2002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12期复印《追求与探索——读《意义阐释》》,原载《书屋》2002年10期2001年:《90年代中国文学:自我认同的尴尬与出路》,原载《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01年7期复印《论萨义德〈东方学〉的文艺学方法论意义》,原载《东方丛刊》2001年1辑《传统在全球化中的意义》,原载《人民论坛》2001年3期《从歧途到正途:中国后殖民批评的价值何在?》,原载《南开学报》,2001年3期,上海《戏剧艺术》2001年第4期作文摘。《摄影文学的互文性与阐释空间》,原载《文艺报》2001年10月26日《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1年6期复印2000年:《后殖民语境中的当代民族文学问题思考》,原载《南开学报》2000年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0年8期复印《书写他者的困境与批评的失语》,原载《文艺争鸣》2000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00年11期复印2000年以前:<<老舍小说对当代文学的参照意义>>,原载<<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1期(创刊号)<<在认识的深化中逐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关于《文学概论》课程的思考和探》,原载<<西北高等教育>>1998年4期<<走向自觉:90年代中国小说的可能和必然>>,原载<<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1期 (<<人民日报>>1998年2月20日作了论点摘编)<<真正的诗人: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原载<<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1期<<对历史独具特色的审视>>,原载<<小说评论>>1998年2期<<民间之于新诗:新诗的思考>>,原载<<兰州学刊>>1998年3期<<侏儒的拳击与西北文学>>,原载<<文学自由谈>>1998年5期<<论近年来小说创作中对知识分子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模式的演变>>,原载<<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6期(<<新华文摘>>1999年4期论点摘编)<<消逝于小说深处>>,原载<<小说评论>>1997年1期<<论小说与媚俗>>,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2期<<我们和小说--对小说的追问>>,原载<<小说评论>>1997年5期<<西部的人文体验和艺术表现>>,原载<<中国作家>>1997年4期<<真实的现代感受>>,原载<<文艺报>>1997年12月25日<<人与历史的复杂缠绕>>,原载<<文艺报>>1998年12月3日<<世纪之交的中国小说艺术精神>>,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1期<<流浪汉小说:由浪漫到深沉>>,原载<<小说评论>>1996年2期<<走向形式的西部人文情感>>,原载<<文学评论>>1996年4期<<论小说作家的创作间歇>>,原载<<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4期<<近年小说创作与发展的文艺学思考二题>>,<<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5年2期复印<<新时期小说人物的社会心理学考察>>, 原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6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5年1期复印<<崇高与悲壮的艺术世界>>,原载<<小说评论>>1994年1期<<新时期小说人物的伦理道德考察>>,原载<<烟台大学学报>>1993年1期<<西部小说作家的审美情感与现代意识>>,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3年2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3年6期复印。<<关于文化形态小说的话题>>,原载<<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5期<<新时期小说人物形态的考论>>,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0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0年12期复印<<新时期小说人物的美学特征考察>>,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1年4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2年1期复印<<新时期小说人物的文化学考察>>,原载<<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1年10期复印<<我们向小说要求什么>>,原载<<河北文学>>1992年2期<<杨绛散文的独特视角>>,原载<<文论月刊>>1991年3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1年6期复印<<新时期小说观念演变的思考>>,原载<<飞天>>1991年4期<<柏原的小说世界与西部文学>>,原载<<小说评论>>1991年6期<<西部汉子形象及其思考>>,原载<<绿洲>>1992年5期《弥散于文学创作中的历史观问题》,原载《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3期《文艺理论:应答当代文学的挑战与出路》,原载《文艺报》1999年9月21日《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悄悄变动着的历史观》,原载《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1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9年9期复印《精深博涉的研究--读莫芝宜佳的《管锥编与杜诗新解》》,原载《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获奖情况】1、专著<<新时期小说人物论>>曾先后获多项省部级奖,主要有: 1993年度获兰州大学世川良一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青年教师奖甘肃省高校1992--199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政府第四届社会科学最高奖三等奖(1995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五届优秀成果奖(1996年)2、专著<<理论视野中的作家张俊彪>>曾先后获多项奖励甘肃省高校1994--199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甘肃省政府第五届社会科学最高奖三等奖(1997年)3、论文<<真正的诗人: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1998年获第四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评论奖4、1997年获甘肃省优秀青年教师成材奖5、2001年获南开大学优秀教师贰等奖6、论文《摄影文学的“互文性”与阐释空间》2002年获冰心摄影文学奖7、专著《隐秘的历史河流》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九届优秀成果奖8、专著《隐秘的历史河流》获天津市第九届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4年)9、2009年12月“文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获得南开大学2009年度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0、2009年5月论文《学术生命在本科教学中闪烁与延伸》,获得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11、论文《关于文学“如何”的文学理论》,获天津市第十二届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0年)【承担研究课题】1、1996年承担题为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看甘肃小说创作的现状与发展的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已经结项。标志性成果为发表于《文学评论》等刊物的系列论文。2、1997年开始承担题为当前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历史观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已经结项。标志性成果为学术专著《隐秘的历史河流》。3、2001年6月开始承担题为小说的文本分析的南开大学校内教材项目,最终成果是题为《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的专著,已经出版。4、2002年1月开始承担题为文学研究方法的相通与转换研究的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已经完成并结项。5、2003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题目是《叙事性文本研究中社会文化内涵与文学性关系的新拓展》,已经完成并结项。6、2006年获得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题目是《中国当代民族文学经典文本研究》,已经完成并结项。7、2006年作为主持人获得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亚洲研究青年论坛资助项目“文学经典的当代理解与价值”,已经成功举行并且结项。8、2006年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读法研究”,已经完成并结项。9、2012年9月获得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张爱玲研究的若干当代文学理论问题”,在研。10、2012年10月获得天津市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资助课题“张爱玲小说艺术与中国文学传统”,在研。

关于沈从文小说创作研究综述摘要:近几十年来文艺界对沈从文作品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以前对他的文学批评和政治批判发展到后来对他作品的肯定及重视。期间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在研究中还存在着不足,尚须进一步探讨。关键词:沈从文 小说研究 综述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作家,有关他的作品研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发生。在此,笔者将分“早期沈从文研究”(1949年以前的研究)和“当代沈从文研究”(1949年以后的空白期和新时期以来到现在的研究)两大部分,努力对沈从文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形势做一较为全面的论述。一、早期沈从文研究早期沈从文研究有不少地方或者失之偏颇且比较单一,但它毕竟是沈从文先生尚在文坛时的论说评论,不但具有有一定的史学价值,而且也是沈从文作品研究的基石与铺垫。在早期沈从文小说研究中,有关他的小说评论,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批评倾向与模式,其一,以思想性及真实典型论为核心的社会学批评模式,这些批评主要以沈从文早期创作和乡土题材作品为对象,“空虚的作家”[1]“没有思想的作家”[2]“作品人物都是空洞无物的”[3]“那种轻松,那种优美,都是无聊而甚至应该排斥的”[4]等结论。其二,对他作品创作的独特风格的认可,苏雪林堪称这类批评的突出代表。她在《沈从文论》中揭示出沈从文作品“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入到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5]刘西渭的观点也有代表性,在他的《〈边城〉与〈八骏图〉》中,认为沈从文的艺术创作表现了“具体的生命”,而他“所涵有的理想”是融化在作品中“各自的生命里”的建国前夕,则由原来的文学批评转化为政治定性。郭沫若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对沈从文的文学活动作了更为全面的批判:沈从文不仅是“桃红色”的代表,“作文字上的裸体画,甚至写文字上的春宫”;更为严重的是“特别的沈从文,他一直有意识地作为反对派而活动着。”表明当时在沈从文的评论和研究上存在着误区。二、当代沈从文研究进入新时期以前,从49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这大约三十年间,没有一篇有关沈从文研究的文字发表。就在沈从文政治上受批判,创作被漠视的30年间,在海外的华人学者中,沈从文研究却取得了明显进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香港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中有关沈从文的论述。这两部文学史对沈从文的评价在这样三个方面是完全一致的。1. 对沈从文“大家”地位的给定、2. 将他的研究纳入世界文学的视野、3. 肯定了沈从文对现代人生存处境的深层关怀。进入80年代,沈从文从以往被埋没和遭贬抑的状况一变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陆文学界的沈从文作品研究也逐渐从较为零散的一般性文学批评和政治评判发展为科学深入的系统研究,并于1988年沈从文逝世后达到高峰。在此期间编写的如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等各类文学史开始对沈从文及其创作进行较为重点的评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 从政治上为沈从文“平反”正名。凌宇的《沈从文小说的倾向性和艺术特色》及其后来的研究专著《从边城走向世界》皆以相当的篇幅论证沈从文并非“反动作家”,余永祥在《一幅色彩斑斓的湘西历史画卷》一文中进一步提供了沈从文并非反动作家的证据。2. 对沈从文创作方法的辨析。董易在《自己走出去的路子》一文中认为,沈从文的早期创作是浪漫主义的,而在30年代,他的思想和艺术处于成熟之境,已经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创作。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最能体现沈从文创作风格的是写实与抒梦两者的结合。3. 从乡土文学或抒情小说代表作家交代阐释沈从文创作的美学价值。如高云在他的《沈从文论》中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中国乡土风俗描写得最细致、最充分的”是沈从文;许志英、倪婷婷则认为,沈从文的作品给人们提供了“区别于古代的田园牧歌式的另一种环境下的乡村生活”。而凌宇在《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中指出沈从文的小说“完成了抒情小说从题材到形式的质的飞跃。”4. 拓展了研究的视野与思路。不少论者从沈从文的创作与民间文学关系的角度来阐述,如笛论富的《植根于民间—沈从文小说的特有风貌》,从沈从文及创作与苗族血缘关系的角度,如龙海清的《论苗族作家沈从文及其创作》,从肇始于五四的爱与美的文学主题之于沈从文的角度,如何益民的《沈从文的〈边城〉》,从沈从文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的角度,如尚喜平的《一个探索者的足迹》等等。这些研究并非处于同一水平,其成果也等次有差,但显示出沈从文作品内涵的丰富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继承前一时期的优良传统和巨大成果的背景下,沈从文作品研究进一步发展,向纵深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向推进,成果丰硕新论不断,形成一个初步繁荣的局面。本文侧重对其创作主体的背景思想、作品分类及单篇研究、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等这几方面入手, 做一尽可能全面的综合和概括。(一)背景研究如何看待家世对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有的研究者认为沈从文从军队出走并踏上文学道路的行为,以及他作品中流露出的贵族气息等都与他的家世有极大的关系。他的整个创作可以看作是“对于那种受人尊敬的家世及家世所照亮的童年情景的追溯与偎依。”[6]另有评论者则认为单凭祖父一代为官便认为沈从文出身官僚豪门是勉强的,他继承了父辈一代的“生存自由”及“生存奋斗”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上的影响为他的一生崇尚自由、执著于理想定下了基调。[7]金介甫先生认为“湘西对沈从文后来偏爱文学可以说影响甚微,原因是他生长在军官之家,而不是出身在书香门第。”[8]总的来说,家世背景并非促使沈从文走上文学道路的直接原因。(二)作品分类及单篇研究对于沈从文小说作品的分类,通常是按照乡土与都市两大题材序列进行,也有研究者按时间的顺序认为沈从文早中期的湘西作品呈现出唐诗的意境美,而后期的湘西小说则是一种宋诗般的理性美。此外也有部分评论者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研讨:如韩立群的“军旅小说研究[9]及谭怡楚的“情爱文学研究” [10]均属一家之言,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与讨论,总的说来,对于沈从文作品的分类及相应研究基本上沿袭了80年代的思路与方法,除了在其都市小说局限问题上有一定进展外,新的内容不多。与此同时,单篇作品的研究也有一定深化,关于沈氏的代表作《边城》的探讨自然是重中之重,具体内容可参看吴蕴东《新时期以来〈边城〉研究述评》,而对于沈从文其他的小说研究者引发了一些争议,如《丈夫》是“表现了人性复归的主题,还是自始至终体现了一种夫权压迫和夫权制文化意识?”[11] 《萧萧》的结局是“写出了萧萧及她周围的人过着世代相因的愚昧而麻木的人生”, [12]还是仅仅“通过萧萧命运的戏剧性变化来为湘西人的随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原则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13]——这些争论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形成新的学术争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90年代学术界将沈从文小说与中外文学作品对照起来进行研究,这为其提供了新的视野,也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关于沈从文小说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中,凌宇是最早注意把沈从文与外国文学联系起来研究的探索者。他这方面的研究突出表现在两篇专论中,一篇是《从苗汉文化和中西文化撞击看沈从文》,一篇是《探索生命的底蕴》,书中详细地谈到沈从文创作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及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其后的赵学勇在《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一书就论述了沈从文与中外文化思想相呼应的一面,并由此而发现和证明了其创作意蕴中一些独到之处。吴立昌在他的专著《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一书中更是全面深入地论述了沈从文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说的关系。一些研究者以20世纪文学发展的整体性眼光对沈从文小说进行考察时发现了部分现当代作家与沈从文在创作上的联系,有人认为沈从文与当代文坛上的乡土作家贾平凹表现出文化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上的相近,也有人从文体角度对比沈从文与汪曾祺,认为后者虽师承前者,但他们在语言、叙事视角、结构、哲学意蕴等方面都有微妙差异。还有研究者在借助乡土文明来批判城市文明这一点上将张承志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们都将同一文化体系中不同层面上的中国城乡文明加以对照,并以人性、道德状况作为揭示城乡文化巨大差异的切入点,但沈、张两人又毕竟存在着文化起点、时代背景等造成的深刻差异。”[14]综观近几十年来学者对沈从文小说的研究,不难看出,研究思路上由注重作品的分析开始向深入细致的主体倾斜,研究的思想从偏狭走向开阔,研究的方法采取了新领域多角度的认识,如引进了西方哲学的理论和方法、结构主义、原形批评、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精神分析法说等,可以说研究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但与此同时研究中还有些问题只是初步地提出,尚须进一步探讨,如沈从文小说与福克纳作品的比较研究,沈从文小说的叙事学研究等,还有一些研究层面仍有待开掘,如小说中湘西的兵政文化、傩戏文化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沈从文的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将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注释:[1] 侍桁 《一个空虚的作家》 载1931年《 文学生活》1卷 1期[2] 贺玉波《 沈从文作品批判》 《 中国现代作家论》 第2卷 上海大华书局 1936年版[3] 贺玉波《 沈从文作品批判》 《 中国现代作家论》 第2卷 上海大华书局 1936年版[4] 李同愈 《 沈从文的短篇小说》 载《新中华》 1935年3卷7期[5] 苏雪林 《沈从文论》 原载《文学》 第3卷第3期 1934年9月[6] 黄献文《 论沈从文家世对其创作道路的影响》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社版)1996 第1期[7] 向成国《自然的精灵》 《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 第3期[8] 金介甫《沈从文传》 时事出版社 1991年版 第28页[9] 韩立群《 沈从文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反思》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10] 谭怡楚《 沈从文情爱文学论》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0 第2期[11] 美 张盛泰《传统夫权失而复得的悲喜剧——重读沈从文的〈丈夫〉》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2第2期[12] 山风 《心灵的悲剧——读沈从文〈萧萧〉》 《名作欣赏》 1996第5期[13] 程丽蓉《创作心理距离与沈从文的小说》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第2期[14] 王喜绒《一个独特的文化审美视角——从沈从文到张承志》 《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第2期参考文献:[1] 《沈从文文集》 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4年版[2] 《沈从文全集》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3] 司马长风 《中国新文学史》 昭明出版社 1975年版[4] 杨义《 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版[5] 凌宇 《沈从文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8年版[6] 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 三联书店 1985年版[7] 金介甫《沈从文传》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2年2月版[8] 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9] 孙冰编《 沈从文印象》 学林出版社 1997年版[10] 巴金、黄永玉等:《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编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9年版[11] 凌宇《 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 《文学评论》 2002年第6期[12] 王保生《沈从文评传》 重庆出版社 1995年版[13] 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中小学生短篇小说投稿

短篇直接投稿杂志就行,文章发表就有稿费,周期短其实公众号和APP也是不错的选择建议你去写手之家,雪晴故事网,豆瓣小组(如豆瓣稿费银行)看看里面有各种类型杂志或是报刊的约稿函,稿费标准,征稿要求都有明确的标注当然也有不少网站的信息祝你成功,有问题可追问~

你如果是中小学生,小说写完后可以投稿给阳光姐姐伍美珍,有稿费。你如果不是中小学生,可以投稿给有关部门,文学社、最小说、萌芽等小说部门,投稿信息上网查吧。阳光姐姐投稿地址: 合肥市肥西路三号安徽大学中文系伍美珍收,邮编230039望楼楼采纳哦!

说起写稿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一路坎坷,很多成功的人再回过头看的时候,往往都有说不尽的感慨。对于刚入门的新写手来说,最初几次投稿是非常重要的,而屡投不中,则是困扰大家一的个最头痛的难题,意志稍微薄弱的人就会因此半途而废。那么,写作这条路究竟有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呢?我的回答是:有。那就是认真总结前人的成功经验,吸取前人的失败教训,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离成功就不远了。虽然我不经常写杂志,偶而来了兴致也弄一两篇玩玩,尤其是加入作协以前,每个月都会写几篇,因此也算是积累下了一点个人经验,下面分三步介绍给各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扎稳根基,切实练好基本功对于作者来说,基本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作者能不能走靠写字钱这条路子,关键取决于他的文笔好坏,因此,练好基本功,是走上写作之路的第一步。众所周知,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练习,是写好文章的必经之路,小学老师都会这样教导大家,在这里我就不复述了,现在只一谈些我和别人不同的看法。关于读书,很多人都提倡选择名家大作或是比较成功的作品来读,进而努力模仿,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是,我觉得读书应该全面,不光要研究成功作品的成功之处,还应认真读一些比较失败的作品,然后以你的水平去分析它的失败原因,这样既可以提高你的鉴赏能力,又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从而使你不至于犯类似的错误。另外,与写作无关的知识也要适当学习一点,如医学、军事、法律和自然科学等,都应该了解一点,艺不压身嘛。只有知识范围宽了,创作时才不至于无物可写。比如说,在描述触电或落水场面时,加上一个人工氧合的细节(人工呼吸加心外按摩),会显得你很专业,甚至可以在医生面前吹嘘一下了。另外,这样还可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何乐而不为呢?二、精心包装,让你的作品成为亮点现在的文化市场是买方市场,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文章,可是作者和报刊杂志比起来,肯定是多出了不少。我们每天把上百篇甚至几百篇稿子送到编辑的邮箱里、QQ里和论坛上,让他们整天像买桃子那样在文章堆儿里乱划拉, 难免会挑麻烦,即便是再认真再负责任的编辑,一天到晚看那么多稿子也会头大。因此,除了少数几个比较熟悉的作者及一下能吸引他的文章以外,很难完整地去审阅一篇稿子,往往是看了开头觉得没意思就送你几个大字:不合适,谢谢!和我们去超市买枣子,不可能把每个枣子都检查一遍是同样的道理。怎么才能让编辑注意你的稿子呢?这就需要包装了,也就是说让你的稿子与众不同,让它去打动编辑。首先,你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笔名,要引人注意,当然这个笔名最好不要和你的写作风格差得太远。其次就是你的文章标题要引人注目,不少人都讥笑“标题族”,不过我觉得,一篇文章,不能没有一个醒目的标题。文章的开头非常重要,是编辑能不能继续把你的文章看下去的关键所在,最好是能在开头的一二百字里抓住他的眼球,让他一看就生出一种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再就是文章的语言风格、文章结构、内容及情节安排,都应该让编辑喜欢,只要编辑肯看完你的稿子,就等于又向成功迈出了一步。三、一鸣惊人,让编辑刮目相看具备了以上条件,接下来你就可以投稿了。很多人认为,瞄准一个刊物,然后没命地给他发稿子,直到用真诚打动了编辑,就慢慢和他成了朋友。不少编辑,也提倡铺天盖地地向他们砸稿,这样他们选起来方便嘛。不过,我不赞同这样做,用真诚去打动编辑,不如用你的稿子去打动他,那样会浪费你很多精力,还不一定能成功,至少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最好不要让编辑开始觉得你是一个笨蛋,要给他留下一个比较好的第一印象,即使稿子不被采用,也要让他看到你的潜力。前面曾经说过,要想写好稿子,就得多练、多写,但是,多写多练并不等于多投稿,更不能把不成熟的稿子交给编辑,这样,白白浪费编辑的精力,时间久了很可能会反感你,到那时候你的麻烦就大了。写好稿子以后,可以先让身边的朋友指点一下,有条件的可以向老师以及内行人士请教,先让文章打动你身边的人,再让它去打动编辑,不鸣则巳,一鸣惊人。如果没有好稿子最好不投,宁缺勿滥。假如每天都给编辑发几篇垃圾文章,日久天长,不光是编辑会对你失去信心,你自己也坚持不下去,最后只能半途而废。最后告诉大家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就是要学会投机取巧 。刚开始投稿,不要好高骛远,目光总是盯着那些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大刊,可以选择那些稿费较低却比较好上稿的刊物,先走出第一步,然后循序渐进,慢慢实现你的目标。若有可能,尽量选择那些刚创刊的杂志小试牛刀,如联盟里的《天使岛》、《蜜桃yoyo》等,一方面这些刊物刚才开始办,编辑手里的稿子不多,因而顾得上看你的稿子;另一方面这些刊物一般都处于摸索阶段,多数对作品的风格要求比较宽松,和那些畅销刊物比起来容易上稿。随着刊物不断成熟,你的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样你很容易成为这家刊物的元老级人物,这时候就可以向大刊物进攻了。嘿嘿,这个办法还可以吧?大家试试看?总起来一句话,要想靠写稿子钱花,除了具备必要文字功底外,还应该具有敏锐的眼光,能够抓住编辑和读者的心理,投其所好。另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自我表现能力,毕竟是给人家写稿子嘛,能卖出去才是硬道理,你说是吧?好了,今天就到这里,预祝各位早日成功,大家一块儿努力吧!呵呵,说了半天,其实我也是一个超级菜鸟,能说不能行,如果大家发现我有什么地方说错了,拍板砖时千万要手下留情,本人将不胜感激! 路遥遥2007/7/19上午于石家庄

1、《智慧少年》

投稿邮箱:

2、《小学生同步作文》

投稿邮箱:

(收小学各年级单元优秀作文)

3、《百科探秘》

投稿邮箱:

4、《作文指导报》(小学中年级版)

投稿邮箱:

5、《语文报》

投稿邮箱:

6、《作文》(中高年级)

投稿邮箱:

7、《快乐文学·故事与笑话》

投稿邮箱:

8、《小升初名师指导作文》

投稿邮箱:

9、《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投稿邮箱:

短篇小说投稿

手写打印的都可以,不过最好还是打印的,地址写你家的地址就可以了.

醉人颜书坊短篇网站收稿,题材不限网络小说现代文学,字数3千到1万字左右,内投买断最低千字20元,直接网站发保底最少100元,另有阅读奖励打赏,收网编,汉服,二次元类舞见CV,详情可进官网查看可下app

一.凡上传的稿件必须原创。 二字数在1500左右。 三.需内容健康,内涵丰富;关注现实,反映冷暖。发现生活,演绎真情。 四.上传稿件时在标题栏不得输入作品名字以外的任何文字。(此问题比较严重,好多写上请审请阅字样,或请斑竹看看等,标题只写个小说的名字就可以了) 五.稿件正文格式如下: 标题 作者 正文 通联地址 邮箱 六.遵照以上格式上传稿件即为正式投稿,否则不予审理。

发送稿件时,请务必写清联系方式。包括姓名、QQ、邮箱、地址、电话。邮件以投稿栏目名为主题开头,写清作品名称及作者笔名。一律使用Word文档,附件发送。来稿之前,请仔细查核自己的作品,错字漏子、标点符号请尽量统一用中文标点,尤其是引号。长篇稿件请先附上作者简介200字左右和作品大纲500字以上责任编辑将优先审阅。

短篇小说发表

发送稿件时,请务必写清联系方式。包括姓名、QQ、邮箱、地址、电话。邮件以投稿栏目名为主题开头,写清作品名称及作者笔名。一律使用Word文档,附件发送。来稿之前,请仔细查核自己的作品,错字漏子、标点符号请尽量统一用中文标点,尤其是引号。长篇稿件请先附上作者简介200字左右和作品大纲500字以上责任编辑将优先审阅。

如果你只打算写六七万字的话,靠VIP签约赚钱太难了。一般的最少最少要达到20W字以上。写作 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更何况还要长期坚持。 当然写得好,看得人多那还是很赚钱的。像你说的红袖,听说08年8月才开始写书的一个写手,现在月 收入已经达到万元以上了。 加油吧

不知道你是指什么题材的小说,武侠的可以投给《武侠》,有三个不同版;奇幻类的投给《飞.奇幻世界》或者《奇幻》;推理类的可以投给《推理》或者《推理世界》之类的……言情类的投稿的地方有很多呢,《许愿星》之类的~总之要按照题材来投稿阿~~^_^答案补充阿,那就给《许愿树》、《月白树》之类的投稿吧~如果符合《青年文摘》的风格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这里就先付上《许愿树》的一点介绍吧,我也是在网上搜到的,你可以看一下这个地址:

很高兴为您解答,如果你是投长篇的话,那么通过审 核需要4个章节,一个章节大于等于1000字,也就是4000字,这四个章节通过审 核后,别人就可以看到你的文文了。有不懂得还可以加Q,(╯3╰)亲,码字愉快

短篇小说幽默性研究论文

学术论文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研究性学术论文的定义,谢谢你的阅读。 研究性学术论文的定义 针对某一个(些)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得到有意义结论的文章. 研究性论文的基本原则 ★架构要清晰,表述要清楚,逻辑要合理,证据要客观,态度要严谨,尊重他人的贡献. ★设置研究标准,学术八股文,很明确的表达问题,研究方法要设置良好并很好的实施,数据假设要合理、有用, 促进知识. ★建议要精确、易懂、有说服力、语气恰当. 关于人情的学术论文 一张纸背后的人情冷暖 摘 要: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崇拜现象,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幽默讽刺的语言成为评论家关注的焦点。然而,众多的评论都将注意力放在讽刺幽默的手法上。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理论框架下,以乔治·卢卡契的文学观点为指导,对《百万英镑》中的现实主义主题和塑造典型人物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马克·吐温;百万英镑;马克思主义批评;卢卡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252-02 《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众多的评论家多从小说的主题、讽刺幽默手法及写作技巧上加以评论。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角度,以乔治·卢卡契的文学观点为指导思想,对《百万英镑》在主题意蕴的发掘、幽默讽刺的语言运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进行一些探究,着重分析剧作所体现的现实主义主题及其所塑造的典型人物。 一、马克·吐温及《百万英镑》 马克·吐温原名为塞缪尔·郎赫恩·克莱门斯,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也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对他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全部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吐温写的一部名叫《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它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本书,以前没有过,迄今也没有的”。由此足见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之大,对后世作家的影响之深,在文坛上所享的地位之尊。因此品读马克·吐温的作品,细心琢磨作品的韵味,挖掘作品的艺术价值的确具有较深的积极意义。 《百万英镑》是一篇颇具喜剧色彩的小说。故事讲两个英国绅士为了打赌,把英格兰银行仅有的一张一百万镑的巨钞买来,借给一个流落到英国的美国人亨利。身无分文衣衫褴褛的亨利,凭着这张巨钞竟然成了伦敦的新闻人物,在一个月的借期内,不仅获得了漂亮女郎的爱情,而且在帮助朋友拍卖股权中净赚了20万镑的酬金。在这充满着幽默情节的描写中,使人透视到在资本主义世界金钱万能的实质。 二、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主要内容 西方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克思主义”或“西欧马克思主义”,20世纪20年代发轫于德、奥、意等国,60年代遍及欧美的一股既不同于第二国际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又有别于第三国际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文化思潮。“新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看,20世纪东欧、西欧、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新马克思主义者;从狭义看,一般把葛兰西、卢卡契、布莱希特等能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文论家称为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家。 “新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极为注意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把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部类看待,认为文艺既受社会和经济基础支配,又与意识形态的其他部门密切相联。新马克思主义者马舍雷在《文学生产理论》中,把意识形态称作“幻觉”,把文艺称之为“虚构”,指作家依据现实与意识形态经验提供的材料并改变这些材料,赋予新的形态与结构;(二)高度重视现实主义问题。卢卡契在现实主义文学评论方面取得了能够代表20世纪批评水平的成就。卢卡契等采用不同的理论构架,对待意识形态和现实主义问题,并从整体观讨论意识形态和现实主义问题;(三)高度重视艺术特性和创作规律。” 三、卢卡契的文艺思想 “乔治·卢卡契是著名的匈牙利现代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他一生都在积极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以辩证法的整体观和人道主义伦理观为精髓的“总体性”哲学。”他呼唤文学家们维护和坚持现实主义传统,使现代文学作品具有对现代社会现实及其历史发展趋势的洞察力和穿透力,真正发挥文学的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卢卡契首先承认,文学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同时,他也强调,这种反映不是一种简单的表面的镜映,而是对客观现实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映。”他强调:“伟大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主要特征就是他们千方百计、废寝忘食地按照客观本质去掌握并再现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由资本主义生产所建构的第二自然即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了。“卢卡契认为,作为整体性对日常生活和日常思维的拜物化的克服,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个世界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世界更真实、更完整、更富有生气。” 卢卡契认为,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反映必须通过典型形象才能达到。因为典型是资本主义异化现实造成的本质与现象、个性与共性、客体与主体等对立、冲突在艺术作品中的辩证解决。 四、以卢卡契文学观点为基准解读《百万英镑》 卢卡契认为文学作品不仅要反映社会经济状况,同时还要批判社会现实。他认为通过现实主义对社会真实描述的模式,人们可以理解社会。19世纪90年代,由于迅猛发展的经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财富的迅速积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拜物化。《百万英镑》中亨利是一位来到伦敦的美国人,通过他的经历,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物化现象,对金钱的超级崇拜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畸形。 在《百万英镑》中,马克·吐温通过对不同人面对百万英镑的钞票时的细致生动的描写,对人们的拜金态度刻画得入木三分,幽默手法的运用也达到了极致,在讽刺人们对金钱的崇拜也是层层递进。正是通过对人们拜金态度的刻画,小说再现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金钱决定了人的身份和地位。 亨利在伦敦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社会面貌。首先是饭馆,老板认定衣衫褴褛的亨利没钱付账,在他要了两份相同的昂贵大餐后,忍无可忍地走到他面前要他付帐。当亨利把支票拿给他看,他当即惊愕得说不出话,而对他的表情描写也是十分生动的。“他的眼睛盯着钞票,惊呆了。他全身心地虔敬着,看上去好像手脚都不能移动。”发现他的顾客是位大富翁时,他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不要亨利付帐,还对他的大驾光临深表荣幸,老板说他不担心像亨利这样的绅士会他,穿破旧的衣衫只是因为性格诙谐,故意用这种打扮和大家开玩笑。包括老板娘及其他客人,都对亨利行鞠躬大礼。而老板对金钱的崇敬态度更是让人愕然。“这时,他才恢复了常态。由于不能找开这张钞票,他反复道歉。我不让他碰到这张钞票;他想看这张钞票,反复地看。没有什么东西来抑制住他那渴望的目光。他想伸手去触摸它,但又缩了回来,仿佛里面有什么东西太神圣了以至于卑微的肉体不能碰它。”只是一张薄薄的纸片,却被当作神圣的东西来崇拜。然后是裁缝店,老板要店员拿最破的衣服给他而后快快轰走他,而当亨利拿出那张巨额钞票时,他的表现更是让人最后却小心翼翼地为他量身打造各种场合须穿的衣服,还免费赠送好多套高级衣服给他。“他面带笑容把那张钞票接了过去,他的笑容扩散到整个脸上,是种夸张的大笑,他笑出了褶子,笑出了皱纹,整个脸变成了螺旋状,看票一眼,然后这张笑脸突然凝固起来,脸色发黄,那模样就好像是你在维苏威火山侧面一小块平地上所看到覆盖在上面的那些波浪起伏状的或蠕虫状的变硬的火山熔岩。我以前从未见过挂在脸上笑容突然僵住,而且长时间不动。那个人手里拿着那张钞票站在那儿,表情就像刚才所描述的那样。” 而当人们都用“敬仰”的目光注视着亨利时,确切的说是敬仰那张支票时,那张百万英镑的支票却找不到了,人们开始怀疑猜测,近乎疯狂的用愤怒的言语吼叫着,他们指责、咒骂亨利。可是当亨利重获那张支票的时候,势利的人们却又俯首称臣。亨利穿着破旧的衣衫,带着百万英镑的钞票在英国充分体验了人情冷暖。在拜金主义的充斥下,人们都显得麻木不仁。也许亨利自己都没有想到怎么去利用那张支票,但是是人们的嘴脸让那张支票的价值发挥到了及至。那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最大的讽刺。卢卡契强调,文学对现实的反映不是一种简单的表面的镜映,而是对客观现实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映。马克·吐温笔下的这个世界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世界更真实、更完整、更富有生气。 卢卡契认为,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反映必须通过典型形象才能达到,或者说必须在典型形象中才能得到体现,因为典型是资本主义异化现实造成的本质与现象、个性与共性、客体与主体等对立、冲突在艺术作品中的辩证解决。《百万英镑》中马克·吐温同时也塑造了亨利这个典型人物。 亨利是个正直、善良、聪明的人。他是一位流落到英国的美国人,刚到英国时,他衣衫褴褛,饥肠辘辘,无处安身。当他打开信封发现是张百万英镑的大额钞票时,他以为是那两兄弟把百万英镑错当成一英镑给他了。亨利当时的念头却是马上找他们归还钞票。了解真相后,亨利并没有欣喜若狂,反而觉得这张巨钞是个硕大无比的包袱,而且他还要一边行乞度日,一边小心翼翼地保管钞票。巨额钞票给他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尽管如此,亨利并没有被美好的表象冲昏头脑。他明白,一旦真相暴露,他会陷入一种荒.唐可笑的处境。天黑后,残酷的现实不断警告他,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然而虚幻的美好还是让他一度着迷,白天他又变得忘乎所以。很快,他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会里的名流之一,他沉浸在荣耀之中。然而亨利一直保留着从前那套破旧的衣衫,时不时拿出来空上,为的就是能享受一下过去那种开心的经历。他享受着看那些势利、以貌取人的商人变脸的场景。 尽管享受生活,亨利没有忘记自己是个穷光蛋,他谨记自己已负债累累,不敢让自己入不敷出——没有超过他的薪水限额。在宴会上,亨利与波霞·朗汉姆一见钟情。他向朗汉姆小姐表白,并且对她说了实情,包括他自己一文不名,身上的百万英镑也是不属于他的,跟她坦白了他的债务状况。朗汉姆听完亨利的讲述后,大笑开怀,同时提醒他尽量节省开支。在宴会上,亨利同时也邂逅了之前的同事赫斯丁。赫斯丁的话让亨利一下子完全清醒,他意识到自己一直生活在梦幻之中,而郎汉姆的幸福也掌握在他手中。之后,他利用自己凭借百万英镑赢得的名声,和赫斯丁合作通过出售矿山的开采权赚了一百万美元。亨利身处资本主义异化现实造成的社会中,自然本身也带有了物化性。没有收到百万英镑之前,他是物化效应的受害者,而当他拥有百万英镑的钞票后,他也没有使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他凭借自身的聪明、正直、善良,赢得了爱情,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聪明才智赚到了二十万镑。通过亨利凭借百万英镑带来的虚幻生活和身无分文的现实的对比,通过亨利反对以貌取人和金钱至上和大众以钱判定人的鲜明对比,小说不但展现了社会现实同时批判了拜物化的社会现实。 《百万英镑》不愧是马克·吐温的创作,真是夸张得让人忍俊不禁,他在幽默中辛辣地讽刺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这种讥讽娓娓道来,不紧不慢,却其实很到位的阐释了作者心中对此的鄙视和嘲讽。 五、结语 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相关内容,本文试图阐明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可以在该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乔治·卢卡契欣赏现实主义作品,因为现实主义作品可以反映社会或历史。《百万英镑》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作品中许多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和特性。通过人们对面值百万英镑的钞票的态度及对钞票使用者亨利的前后形成强烈反差的态度的刻画,充分显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金钱普遍崇拜的现象。小说同时也塑造了亨利这个典型形象,身处拜物化的社会中,他自然受到很大影响,虽然思想斗争激烈,最终他没有让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同时,凭借自身的善良、坦诚和聪明,他赢得了朗汉姆小姐小芳心也为自己赚了一百万美金。他的经历充分表现了社会现实,也深刻地批判了拜物化的社会现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这一点充分表现了卢卡契的观点:文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表面的镜映,而是对客观现实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映。 参考文献: [1]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看了“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理论研究型学术论文 2. 研究性论文写作基本方法 3. 对学术论文的认识 4. 学术论文的重要性的认识 5. 关于大学学术论文

他的文章好在不华丽,朴实,但在不经意埋下了许多的伏笔,总在最后给你一个意外的结局,且与前文搭配的天衣无缝,但又不写完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无尽的回味。他的文章并不幽默,更多的是嘲笑和讽刺,在不经意间将人的丑态表现出来,表现了对当时社会人们的愚昧的鄙视,对人性黑暗的厌恶,有时要读几遍才能明白其中的幽默。我不知道答案对不对,这是个人见解,我超喜欢他的书。

论文的题目是一篇论文的灵魂,好的题目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一) 1. 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 2.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3. 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4. 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5.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 6.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 7. 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8. 从《飘》看内战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9. 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人物的两面性 10.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11. 浅析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 12. 女性作家的共性 13. 《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权意识比较研究 14. 《失乐园》 与《圣经》中撒旦形象的对比 15. 《老人与海》与《鲁宾逊漂流记》的比较研究 16. 哥特式风格在《弗兰克斯坦》中的体现 17. 浅议反讽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 18. 分析麦尔维尔《白鲸》中的象征主义 19. 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0.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二) 1. 从《简爱 》看早期女权主义的理想和追求 2. 十九世 纪英国小说家笔下的真、善、美 3. 英国十 八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 4. Romanticism in Mark Twin's works 5. 批评方法之我见 段燕 6. 浅谈泰戈尔的生命 段燕 7. 浅谈《红字》中珠儿形象的作用 8. 论《 红字》中的道德主题 9. 论海丝特·白兰的性 格发展 10.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1. 论霍桑《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12. 象征意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13.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 14. 伍尔夫创作中的女权主义立场 15.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思想 16. 伍尔夫女 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7. 流派研究 18. 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与英国浪漫主义 19. 超现实主义 20. 魔幻现实主义 21. Jane as a narrator and as a character 22. Character Analysis of Nancy, the “criminal” in Oliver Twist 23. Virginia Woolf and Modern Feminine Independence 24. An Analysis of Charles 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 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三)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 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 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猜你喜欢: 1. 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 2. 文化方向论文题目 3. 英美文学方向论文 4.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 5.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