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论文)转载2016-05-23 11:16:52试论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柳坪小学 王露)摘要: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发展核心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每一位血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奠基工程。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小学段教师,教育教学更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语文教学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关键字:农村 小学语文 学困生 转化对于学困生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目前,国内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这一界定:学困生,就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标准化考试中达不到学校质量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而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小学语文后进生,指的是在正常的情况下,相应的年龄阶段的儿童无法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最低标准,而且在语文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存在异常、成绩长期落后、老师对其语文学业评价较低的学生。一、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我所遇到的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课前。课前不预习是语文学困生的普遍表现,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老师今天要上什么课或者把老师之前对他们的课前安排忘得一干二净。2、课中。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涣散,部分学生只是表面上在听,事实上根本不知道老师在教授什么内容,同时也不会及时做笔记或在课本里作注释。他们出工不出力,人在而“神”不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最终,他们成为了课堂的附属品。3、课后。这部分学生课后作业潦草,能拖则拖,能糊则糊,有的甚至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根本不把课后作业当回事。课堂和课后是学习的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听课是接受、探究知识的过程,而做作业则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如果不及时认真地完成课后相应的复习、练习、积累等,那么所学知识的巩固就得不到保障。4、课外。课外用于语文的学习时间甚少,课外阅读量少之又少,也是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结合本地区学生实际情况与家庭情况的调查,农村学校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学困生个人因素。对自己没有信心,上课不敢举手,不敢回答,怕出错,出丑的自卑心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课堂上总是消极听讲,在课堂上想其他事情、发呆、讲空话或者做小动作,不少学困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想做,但抱着应付的态度,抄袭甚至懒得做。这些学困生的语文基础非常薄弱,连最基本的识字写字和读课文,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更何况是阅读和写作了。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至无力偿还而心灰意冷、自甘消沉。2.家庭环境因素。学困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祖辈由于教育程度不高、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无力关注孙辈学习。父母外出打工与孩子联系少,甚至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使孩子的情感教育几乎成为空白,造成孩子性格孤僻、难以沟通、攻击性强等。一部分儿童的价值取向甚至出现偏离的倾向,经常出现不遵守制度、厌学、撒谎、欺负弱小等不良习气,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长,使这些学困生在回家以后的学习和教育几近空白,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堪,因此在学习上明显处于劣势。3.学校社会因素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语文学习的差异很小,同处一条起跑线上。但由于学校的语文实践活动少,没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环境,随着年级的升高,每个人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差别,“语文学困生”日渐增多了。虽然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加强了对学生的保护,但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少年儿童带来许多消极影响。而社会上“读书无用”的思潮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学校,影响着尚无辨别能力的小学生。
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处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某些个人的或外部的因素,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学生。下面我给你分享小学语文学困生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是面向所有学生而展开的,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行,小学教育的两极分化现象特别明显,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不免出现很多学困生,所以加强对学困生教育方式的转化策略,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改革工作迫在眉睫,需要得到国家、学校与各个家庭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
1.研究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人民的素质水平。国家为了提高民族素质教育,正在着重贯彻素质教育方针,保障教学内容与教学能力等方面要全面符合受教育人的长远发展要求,保证每位学生的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制定出适合于适龄儿童,特别是特困生的专门学习能力的转化方针策略。以保证初等教育的顺利有效进行,对未来国家人民素质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家长更放心的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每个学校、班级还有一些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效果不佳的孩子,让家长、学校、教师都非常的头疼,不但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甚至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稳定,更加耽误孩子的本身。所以加强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教育改革,即是对学校的教学能力负责,也是对一个家庭负责,更是对孩子的美好未来负责。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合作将这个任务完成好,以保证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有利于学困生本身的身心健康培养。学困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可能是多方面原因,比如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的各种因素所带来的问题。在学校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孩子自身心里素质的检测与良好素质培养策略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有效的调查要深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经常与学生家长之间进行互助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指定出可以促进特困生健康发展的转化策略,对丰富教学理论研究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如何转化小学语文学困生
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念。长期以来,学校评价学生时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学生集体中总是呈正态分布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有优、中、差的等级之分,而且中等生是大多数,有少数是优等生,同时也必然有少数学困生。因此,出现学困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因为"正态分布"是随机现象的一种常见分布,而教学是有控制的行为,教学工作做得好不好,可以使分布曲线产生右偏或左偏。尤其要说明的是,我们学科所指的"学困生"是指不能达到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而新课标是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而制订的,也就是说,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也证明,他们所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成绩优良,少数学生成绩也在及格线之上,没有"学困生"。由此可见,学困生的存在,不是必然的规律,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好了,是可以不产生学困生的,即使有了学困生也是可以转化的。
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教师提高自身课堂的实效,打造高效课堂是实现学困生转化的重要环节。学困生由于种种因素,对语文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这时,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给以学困生更多的关照,在课堂上尽量设置一些教学环节鼓励学困生参与,让学困生重拾学习的信心。如:教师在教授小学生基础知识时,教师应该在联系学困生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力求让学困上能够在识字、书写、文学常识积累等方面重拾学习信心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模块法""主题法""发现法"等教学策略来解决学困生学习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块法将学困生的学习困难融入到教学设计中给以解决,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充分重视学困生个体经验基础上围绕一定的主题,实现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式教学以此来引导学困生进行学习。在提高学困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语文教师更要注意学困生习作素材获取渠道的拓展,鼓励他们从各种媒体上获取素材,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素材,甚至是从课堂上获取素材,等等,以此来拓宽学困生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话可说,这对其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倍关注学困生。上课时要加倍关注学困生,时刻关注其课堂情况,尽量与其形成互动,教授其听课、记笔记、作注释的方法。(1)提问。提问是提高学困生课堂注意力的最佳方法之一。适时、适量、适宜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去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针对学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教师的提问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从而做到神和形的结合,使其出工又出力。提问的时间可以安排在课始或课中,课始阶段的提问,目的是为了学困生们能及早进入学习角色;课中提问是检查其听课的专注程度。在问题的难度设计上,教师要尽量控制问题的难度,让学困生回答一些最基础的、显性的知识或概念,使他们获得初步的学习成功感,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2)教授其上课记笔记、作注解的方法。上课时,让学生的口、脑、手都动起来,使他们感到上课时有许多事情要去完成。语文课不同的教学内容,笔记和注释得内容会有所不同,教师上课前必须对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困生开始作笔记或注释时相对困难些,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并采取以下办法:①学习习惯好、笔记注释做的详细的学生的笔记本或书本给学困生作示范;②经常检查学困生的笔记本和书本,肯定他们已有的进步,并指出其在某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学困生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肯动起他们手中的笔,在书本上辛勤地"耕耘",相信定能获得回报。
3.结语
每个学校都有学困生,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无论学生的素质如何,国家、学校与家庭都应该竭尽全力的予以帮助,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以最大限度关心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转化心里障碍。学困生教学转化策略是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发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燕.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以康定中学为研究对象[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 许敏.小学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2012.
摘 要:学困生是让每个教师都感到心痛的问题,是每个阶段都会出现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都不同,因此,也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了进展,同时也显露出一些新的问题。结合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中的学困生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它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困扰,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麻烦。目前随着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要想将学困生转化成优秀生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文就针对近几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分析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工作中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一些学生难以适应学习,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课堂上听讲不认真,不积极,自甘堕落,究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对其过于宠爱;有些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差,记忆能力较差,这也是一项主要的原因;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不好;还有一些学生缺乏父母的管教,他们的父母平时上班没时间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不能够督促学生做家庭作业,这样就会导致学困生的兴趣不高,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有些孩子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内心无法承受,就会丧失对学习的信心,久而久之,对语文产生了排斥心理,最终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总而言之,学生学习成绩差是有一定原因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帮助学困生。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和方法
1.分析语文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和方法,制订有效的计划
针对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使其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例如学习态度、心理因素、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及社会影响等,这些都会导致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差。由此看来,我们应该明确学困生的成因,找准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够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其中包括学习态度和日常的表现等,找出学困生的名单。分析完学困生的成因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制订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够有所进步。
2.调整课堂结构
教师应该根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找出一个高效的解决方案。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尽量少讲,将知识点进行浓缩,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学生还可以把课上老师讲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遇到不会的问题多与老师沟通交流,老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
3.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要以课堂为主体,因为课堂是学生主要的阵地,也是十分关键的部分,是提高学困生成绩的关键要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并能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要比课下的效果更好。
4.加强学习上的合作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应该积极互动,开展热烈的讨论,这样会使孩子们收获更多的知识。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实现学困生转化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定,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帮助的对象。一般情况下,效果最好的是一名学困生搭配两名优秀的学生,课堂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优秀生要有效落实。这样,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优秀生在帮助学困生的过程中还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优秀生在这个过程中对知识还能够掌握的更加牢固。
5.加大对学困生的鼓励
对学困生的评价方式要进行改变,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将学困生与自己的现在和以前分别进行对比。在课堂上我们也应该寻找有利的时机,对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要给予指导,给予针对性的评语,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将批评转化成鼓励的语言,这样更能有效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
6.加强家校交流
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应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经常召开家长会、教师对家长进行家访等方式。这样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另外,我们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应该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与家长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更有利于教育。
7.建立学困生的成长记录袋
在每个学期的初期,教师都应该制订一个本学期的计划,这些计划主要是针对孩子们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改正自身的缺点。教师在班级内要采取“一对一”的帮助计划,建立帮扶名单,了解帮扶情况。在记录袋里应该注明教师的评语与评价,以及教师对今后学习的指导性意见等。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需要师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在坚持计划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可以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罗小英.浅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事务阶段性成果集[C],2010.
[2]蔡春铃.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J].考试期刊,2010(05).
[3]贾雨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能力[J].学术研究,2013(03).
如何转化班级中学困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学困生是班级的落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学困生常常屡教不改。如果借此而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岂不是有悖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吗?再说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核心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只有从实际上消除大量的学困生存在的事实,才谈得上面向全体学生。这里我想就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如何赏识学困生,转化学困生。 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经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是何等重要。为充分发挥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作用,要做到:善于关心学困生;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用赏识性评语;善于用赏识教育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一、善于关心学困生,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学困生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因此要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助。比如我班的王小琴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在生活上缺乏母爱,使她变得孤僻、厌学,使她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学习上给予关心,并举行了《我们都想帮助你》的主题班会,大家的满腔热情感染了她,她含着眼泪表示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从此,小琴同学重新振作起来。到了期末,她的成绩明显提高了。由此可见,“关心”不仅体现了老师无私的爱,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二、 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 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以前班里有个学生学习很差而且爱欺负同学。有一次,我发现已经散架的黑板擦被修好了。经了解,是这个学生主动修理的,我就诚恳地表扬了他,鼓励他多做好事,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后来,这个学生,再也没有欺负同学了,成绩也提高了。可见,从学生闪光点出发去转化学困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善于用赏识性评语,增强学困生的自信。 评语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操行评定忽视了教育民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教师无形中将学生分为“好”与“差”,无形中使好学生更好,差生更差。为此,我在工作中尝试将传统的操行评定改为正面引导的赏识性评语,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信,受到激励。写评语的时间不必局限于期末,也不必拘泥于“学生手册”,可以灵活掌握。如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有意在批改完之后加上一两句饱含感情的评语:“你真棒!”“加油!”“你进步了!”“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你是好样的!”等等。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促进。特别是学困生,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 四、善于用赏识性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好孩子越来越好;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作为班主任来说,我们不应该总是喜欢指出班里存在的种种不是,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班里出现的好现象轻描淡写或只字不提。因为一味地批评、埋怨、势必给学生造成颓丧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教育效果甚微。我认为班主任应该时刻对班级里出现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这样一来,班上的同学自然会觉得: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只要集体 有了凝集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就会规范。在这样的集体里,学困生们自然也会受到熏陶教育,对他们的转化工作自然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也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能够尊重自己的学生,赏识自己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困生,赏识学困生。因为学困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教师要多去了解学困生、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去找学困生谈心、多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要做到少批评、少发火,不体罚。这样一来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了学困生们的逆反心理。可见,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转化学困生的绿色通道。在这条通道上,教师只有把“师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当爱流入学生心田时,便会化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友爱。这种爱必然会得到美丽的回报,这种爱是转化学困生的灵丹妙药。
试论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论文)转载2016-05-23 11:16:52试论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柳坪小学 王露)摘要: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发展核心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每一位血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奠基工程。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小学段教师,教育教学更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语文教学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关键字:农村 小学语文 学困生 转化对于学困生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目前,国内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这一界定:学困生,就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标准化考试中达不到学校质量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而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小学语文后进生,指的是在正常的情况下,相应的年龄阶段的儿童无法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最低标准,而且在语文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存在异常、成绩长期落后、老师对其语文学业评价较低的学生。一、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我所遇到的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课前。课前不预习是语文学困生的普遍表现,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老师今天要上什么课或者把老师之前对他们的课前安排忘得一干二净。2、课中。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涣散,部分学生只是表面上在听,事实上根本不知道老师在教授什么内容,同时也不会及时做笔记或在课本里作注释。他们出工不出力,人在而“神”不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最终,他们成为了课堂的附属品。3、课后。这部分学生课后作业潦草,能拖则拖,能糊则糊,有的甚至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根本不把课后作业当回事。课堂和课后是学习的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听课是接受、探究知识的过程,而做作业则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如果不及时认真地完成课后相应的复习、练习、积累等,那么所学知识的巩固就得不到保障。4、课外。课外用于语文的学习时间甚少,课外阅读量少之又少,也是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结合本地区学生实际情况与家庭情况的调查,农村学校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学困生个人因素。对自己没有信心,上课不敢举手,不敢回答,怕出错,出丑的自卑心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课堂上总是消极听讲,在课堂上想其他事情、发呆、讲空话或者做小动作,不少学困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想做,但抱着应付的态度,抄袭甚至懒得做。这些学困生的语文基础非常薄弱,连最基本的识字写字和读课文,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更何况是阅读和写作了。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至无力偿还而心灰意冷、自甘消沉。2.家庭环境因素。学困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祖辈由于教育程度不高、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无力关注孙辈学习。父母外出打工与孩子联系少,甚至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使孩子的情感教育几乎成为空白,造成孩子性格孤僻、难以沟通、攻击性强等。一部分儿童的价值取向甚至出现偏离的倾向,经常出现不遵守制度、厌学、撒谎、欺负弱小等不良习气,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长,使这些学困生在回家以后的学习和教育几近空白,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堪,因此在学习上明显处于劣势。3.学校社会因素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语文学习的差异很小,同处一条起跑线上。但由于学校的语文实践活动少,没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环境,随着年级的升高,每个人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差别,“语文学困生”日渐增多了。虽然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加强了对学生的保护,但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少年儿童带来许多消极影响。而社会上“读书无用”的思潮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学校,影响着尚无辨别能力的小学生。
班主任如何积极转化学困生教育论文
一、学困生现状分析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家长大多处于事业拼搏期,有许多孩子的父母整日忙于自己的生意、事业,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抚养。他们这一辈人对孩子除了疼爱还是疼爱,在管教孩子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主要负责好孩子的起居饮食。由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的知识跟不上,父母没时间看管,导致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都出现了偏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素质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孩子出现问题时,只会“三拳两腿”把孩子打发。久而久之,学生感觉不到家庭温暖,身心发生改变,变成了学困生。
二、家校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学龄孩子所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重。孩子不断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果家校缺少互动,缺少合作,让两种教育的任何一方缺少发挥,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相反,如果两个能够合二为一,共同教育好孩子,那么孩子在学习或是性格方面,都会有好的发展,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说,必须要有深度而有效的家校合作教育。
三、家校合作的方式
家校合作的方式各种各样,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只要是让孩子得以进步,便是一种好的方法。家访、面谈、家长会、电话、QQ、论坛、校讯通又或是电子邮箱等等,有时需要特别用上一种,有时又需要多管齐下。如果用电话、家访、面谈一次两次根本不能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对于学困生家长来说,都不喜欢在公共场合讲自己孩子的错误和问题。转化学困生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一个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老师、家长、学生的信息交流变得更顺畅、更及时、更深入、更全面,让彼此的心更近,合作更紧密,更有效,从而为更好地教育学困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家校应对不同的学困生“对症下药”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学困生所面临的'问题也会不一样。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一位家长都有教育孩子的酸甜苦辣,有的家庭是成功的,而大多数的学困生家庭教育是不理想的。但经过家长及学校的共同努力,学困生都会有所转变。
小熊是孤儿,父母均不在,家中只有老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他,紧靠爷爷1000块不够的退休金度日,生活相当拮据。而他由于出生时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书写方面出现障碍,连简单的数字也写得歪歪斜斜,自己的名字更是写得难以辨认。因此,遭受到了周围同学的白眼,都不喜欢和他玩,造成了他自卑的心理。为了让同学和他玩,他多次从爷爷那里偷钱买玩具带回校让同学玩,买零食请同学吃。一时间,他的周围围满了同学,但困惑的是,他演变到欺老师说不在学校吃中午饭,而又从爷爷那里拿钱说交伙食费。老师和小熊爷爷多次联系,面谈家访,针对小熊的在校情况,跟爷爷一起制定计划,想办法让他改变。爷爷也意识到光靠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跟他好好分析了家庭情况,并让他知道,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老师或同学,都是很关心他的,并不会因为他是否有玩具,是否有零食。这边,跟爷爷一起辅导小熊的学习,爷爷精力有限,但他还是尽力教小熊写字,老师也没有对他的作业质量做过高的要求,只要他完成最基本的作业就可以了。因为小熊家长现代通讯能力比较弱,所以每次都是面谈或是家访,取得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另外,跟全班同学说明小熊情况以后,让全班同学照顾小熊,也在校讯通上发表信息,要求其他家长教育自己的小孩团结友爱,不要孤立其他同学,发挥互帮互助精神。全班家长合作起来,日复一日,爷爷教他写的字也开始越来越好了,会写的字也越来越多了,他也开始会背一些课文段落了,每天爷爷放学都会在学校门口接他。老师与家长的努力没有白费,通过学生、老师、家长的努力,他逐渐被同学接纳,他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了,得到的帮助也更多。
每个学困生都会有自己的问题,因此,老师与家长也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对症下药”,争取因人施教。
五、家校针对学困生的反复,做好充分准备
家校互动,随着社会的信息化,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发展,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让我们在面对学困生问题的反复上,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小刘由于父母离异,她跟着爸爸,家里人对她言听计从,溺爱有加,家长认为孩子每天吃饱、穿暖,需要什么就满足她就可以了,对孩子的家庭作业不过问不检查,不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结果造成了孩子越来越差,甚至心理也出现了问题,曾一度迷上网游、网恋,甚至离家出走。家人面对此种情况,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断主动要求与老师一齐解决小孩的问题。针对孩子爱上网、爱用邮箱的习惯,老师、家长特意申请了一个QQ,扮作是小孩的同龄人,每天针对她的喜好跟她交谈,并向她灌输一些积极的、正面的思想与信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每天问她的作业情况,与同学、家人相处情况,并用事例向她证明家人、老师对她的重要性。其次,老师、家长每一星期就会通过电子邮件跟她写信,跟她沟通。但网络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只要她一接触她那些网友,又开始“旧病复发”了,因此光靠网络跟小孩交流还不行,家长与教师共同商量,多带小孩外出,接触现实世界,逐渐远离网络,面对面谈心,亲身感受父母是关心她的。久而久之,小刘终于慢慢摆脱网络,与家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
六、结语
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互补不足,形成合力,同步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从而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转化。
这年头太多,实在不放心可以去找国淘论文写作。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
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学讲计划,学进去讲出来,我市基础教育重要研究成果,一种适合现代社会潮流的最有效学习方式。“学讲计划”包含先学后讲、小组合作、交流反馈、精讲趣谈、当堂练习、检测反馈,符合教育教学认知理论与儿童认知心理特点,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素养所需要,是一种独立思考地读书,批判思维,尝试练习,即时反馈的有效学习。 大单元教学,非常时兴。主要结合学情,设计适切的查漏补缺的问题串,逐一解决。不仅理清知识从哪里,而且经过推导练习,接纳数学知识,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生成过程。这是按照儿童认知规律,整合教材,设计符合学情的课程纲要,整体施教,发挥学生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地实施教学,用教材教,不是单纯教教材。 数学学困生,指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低、学习习惯无、学习动力少,仅知道玩学、混文凭的特殊学生。 学讲计划下大单元教学转化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策略研究:在学讲计划指导下,深入专研教材,活化知识,深入了解农村学困生学情,整合教材设计适合本班学情的课程纲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引导下自主查漏补缺,自信自主自然学习,从而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取得优良成绩,实现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之处 研究目的:鉴于“学讲计划”从理念到实践,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与指导性、前瞻性,结合校情、学情,合理使用,尽快形成学讲计划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整合教材,动手动脑做数学实验,学会活化思维,理解创新,让“直升”上来的农村学困生,为家庭放弃教育、学校教育最头疼的基数不少的群体,唤醒学习的自觉,学会学习,达到合格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习素养要求,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本课题创新价值:切实转变农村数学学困生对学不好数学的体认,“原来努力学习了,我也是一块学习的料”;整合教材,施行大单元教学,尊重人格与自主学习策略,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不二法门,增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价值,增强“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自觉;从而形成实验探究、查漏补缺、自主学习的转差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应用推广价值。 三、课题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阅读数学教育心理学、大单元设计、学困生转化方面的书籍,做好笔记,结合案例,理解掌握理论,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2. 案例分析法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进行写课,嫁接理论,融合到教学实践中,取长补短,使得教学效果向好发展; 3. 经验总结法 一月一结,一面进行课例研究,一面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加工提炼,形成有效教学研究策略,更好地指导教学。 三、课题研究过程 : 课题立项后,为了课题研究顺利实施,具体研究过程分为: 1. 确立研究方案阶段 2020年9月立项,再次上网查阅资料,阅读大单元教学设计、学讲计划方面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学困生转化方面的书籍,上传课题研究方案。 利用微信群与学校安排的师徒结对活动,主要学习研读华东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关于大单元教学系列研究文章,明确以数学单元教学或者以知识体系为单位,按照课标要求,特别是学情实际,整合知识,创设适切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悟中练,练中思。反复进行,不断提高学力。如第一学期“我们与数学同行”,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甚至无时无刻不在身边。从而激发数学学习信心和情趣;学好数学,除了做题,还要多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启思明理,学会学习,增长学力;明确目的,及时查漏补缺,不断增强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 利用节假日通读整本教材,自学徐州教研室近几年编辑的“学讲计划”方面的研究成果书籍,认真撰写笔记,并按时上传教学案例;至善学院上阅读有关大单元教学设计方面的文章、视频,撰写笔记,并上传笔记及案例,获益良多。 理清知识间的内在练习,时时了解学情,整合教材,坚持写课成长自己,设计课程纲要;然后自制学具,力求活化教育形态。 2. 实施阶段:2020年10月到2021年6月,具体研究过程分为:九月份再次论证研究实施制定并上传实施方案;年前第一阶段研究重点,尝试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下,运用学讲计划帮助学困生初步学会学习,掌握自主学法,养成良好习惯;年后,进入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自信自主自律自强的学习习惯。期间,研读教材,活化知识,构建单元教学序列,摸清课堂学习表现与变化情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小组合作,共同提高,同时进行写课研究,做好案例分析,提炼生成个体教育教学理论。数学实验唱主戏,引导学困生自觉做实验,学会知识生成,构建合理认知结构,从而学会学习。 一定形成将课本上知识转化为教育形态的知识,实施教学,随后运用写课技能,写好教育叙事、案例分析、教育故事、阶段总结,研究论文,等等,提炼反思指导教学。如学习“幂的运算法则”,紧紧围绕核心概念“幂”,设计组织教学,将幂的运算法则,形象化地内化为个体认知结构。实际运用得心应手,正确掌握易错点,抓住重点,效果良好。 3. 总结结题 2021年7、8月阶段 整理材料,提炼总结,撰写报告,10月份,填写积分表,准备充分,申请结题。 通读完整的个人课题博客,按照预订计划实施教学,读书尝试、实践总结、归纳整理,及时将五十篇文章,进行分类讨论,选择性解决。读书心得方面论文单薄些,从研究论文里选取四篇,改过来。案例分析再打磨研修些,完善实验方案再具体实际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四、取得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经过一年久久为功的研究,对大单元教学抓差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效和认识。 1.数学大单元学习设计,实施高效率转差策略。那就是站在学生视角,学会自主学习,即时反馈,查漏补缺,自励自觉,自信自律,自学自强。方法步骤:了解学困生掌握学习心理,挑选核心概念、性质、定理,具化思维结构,让知识活化起来,成为学习生活的必须,手脑口反复练习内化,构建数学知识“物”化知识结构。再经过适当练习,激励引导,渐次形成技能掌握思想方法。其中,识别操作与教给学困生技能,不断增强学习信心,增加学习内驱力,是即时反馈激励的结果,是实施大单元教学学习的关键。如认识“多项式×多项式”计算法则。采取类比打乒乓球方式,先通过一段混合双打微视频,形象直观地比较理解,认识多项式(a+b)×多项式(c+d)的计算法则;再运用乘法分配律推演多项式乘法法则,从而将单项式×单项式,单项式×多项式,多项式×多项式的整式乘法法则,串联统一起来,将乘法法则内化为“分别乘”的内核理解,最终转化为幂的乘法定义,收到以一知十的效果。 基于这个意义,大单元教学设计,在课标学才的基础上,面向学情,设计适时适切的导学单,互相讲学,查漏补缺,结网构造,自主学习,进步成长。 2.动手操作,具身思维,构建适合自己的“物”化学习方式 大单元教学设计,重点是基于学情与学理,因此,学习方式重点在形成适合自己的“物”化知识结构上。不经历自己动手操作的学习,具身思维的缺少,理解认识也就缺少支撑,于是死记硬背,或者做多了就理解了认识,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就成了被动学习。长此以往,越学越难,越没趣味。 “做”数学实验,经过具体操作,生动感知,开启具身思维,同时积淀表象,为归纳推理奠定坚实基础。这里数学实验,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有画图想象的,有编故事启发的。几乎每一节课,都能嫁接到具身物化上。从而形象准确地把握核心知识,为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建构合理的认知结构。如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多方面比较,相对于输赢球,借还账,和水位的升降变化等情景,使用温度计表示气温升降变化,更贴近儿童生活,易于理解接受,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规律。在表示气温变化情况为什么用加法列式这个难点时,越贴近儿童生活,越是容易解决问题。 隆冬时节,一来冷空气,气温变化剧烈,因此做好天气预报,非常必要。如,某天气温5℃,降温2℃,现在气温几℃?气温3℃,温度变化用算式表示:5+(-2)=3;如果上升4℃,结果呢? 与一次安全知识竞赛,对一题得10分,错一题得扣5分,每人两题,小红对一题错一题,小亮错两题,小丽对两题。结果各得几分?这样容易理解和的意义,容易发现规律。 3.大单元教学教会学会学习的策略。教育即养成,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成为自主学习小主人,学好数学并不难。结合大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转差,设定数学学习常规。 (1)预习 当堂读书本,默读思考、写答质疑、讨论补缺; 参考《伴你学》再自学,组内交流“会了什么,不会什么”,班内反馈。 (2)讲练 精讲(10')精练,关注生成,即讲即练,反馈再练。(用好书本、小大本,黄金题卡) (3)作业 考试化要求 课堂作业 :按时作业,独立完成,当堂收缴,即时反馈; 分层次练习 先A后B,做好自查,纠错反思; 家庭作业 先复习再作业,按时独立完成;一早到校交给组长,由科代表上交老师,完不成办公室补做。 (4)自习 考试化要求 练习20' 讲10' 讨论5' 纠10'。 (5)评比 奖 进步大的进步之星(周进步星、月进步星、学期进步之星);爱问问题小能手; 认真完成作业,连续满5个百分免一次家庭作业; 抓首尾各三名,辅导进步,交流展示(捕捉感人的学习瞬间); 数学教师写日记、书信交流; (6)其他。 罚 自我审批;做好事,为大家服务 ;罚做作业。 培养会看书会学习,在“做”数学与“读”数学、“练”数学上下功夫。读想做密切结合,为什么是这样,怎么来的,用来干什么,遇到新知核心概念、定理、公式,一定这样问自己。搞不明白,做实验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创造不出来,类比实验也要做;做习题是练习应用,是再认知,再思考新知的实质,练习形成技能技巧,实质是对思想方法的再理解再应用。这时,就是把书从零读齐,读厚了,读思做自学力培养的第一步。通过再练习再思考再总结再体味,疏离认知结构,内化迁移知识体系,把书读薄的自学力慢慢形成。其中重练轻度,甚至不知道怎么读书,把数学书当作练习册来用,当作复习资料来使,都是眼下不会读书学习的表现。学习,学习,先“学”后“练”,不学不习;学就要学思并举,“做”为前提。因此,学会读书思考,才是练习训练,不然,事倍功半。 练习,基于做读思的练习,有效有意思,能品尝自学带来的乐趣。这才叫真正的学习,匆匆念念概念公式定理,生搬硬套“夹生饭”知识,只能囫囵吞枣,食“数”不化。结果,越学越难越厌烦了。练习,关键及时反馈,弄清模仿练习、规范练习、创新练习,螺旋式上升推进的道理,特点和规律。在做中积淀数学实验体验,练习中形成数学学习技能,从而增强自学信心,热爱学习生活,快快乐乐地吃学习苦了。 (二)实践成果 课余阅读了十多部教学著作,书籍四部,撰写五十篇文章,有读书笔记,研究论文,案例分析,教育故事,课例分析。 升学考试中,所任教班级及格率、优分率提升十二个百分点。在同年级教学质量抽查中,名列前茅。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中等偏下学生在学讲计划引导下,实施大单元教学,非常适用,学习进步很大。而学困生中部分表现优良,但基础特差,自律意识差的,家庭隔代或溺爱教育的结果,使得教育大单元教学效果不显著,尽管编拟材料浅显易懂,仍需要更多的付出。 在以后的教学科研过程中,继续完善学讲计划大单元教学策略,编拟更多材料,学会学习,学会进步,学会提升。做好学困生尝试实验教学,即先教他们会玩,让越来越多的学困生获得更大进步。 六、感谢 是市规划办提供的教育博客平台,使得课题持续研究,取得一定成绩,感觉心里舒坦,于繁琐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有教育有意思体验,成就自己成就学生。经过一年研究,对大单元教学理解更朴实,更深刻,形成自己整合教材,教学预设的技能,“我思故我在,我教故我在”教育情怀。我将运用独立思考学会学习的大单元学讲教学策略,做更好本职工作。同时感谢专家百忙中抽出时间,评论拙作,望不吝赐教!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的相关论文参考
【摘 要】只有明确学困生的成因,才能更好的帮助学困生。只有分清学困生的类型,才能对症下药。只有研究好学困生转化原则,才能对学困生彻底转化。
【关键词】学困生;五心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在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他们学习活动受挫,心情焦虑,紧张感强烈,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专注于学习之外的事。这些学生约占全体学生4―6%。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心理动力系统和环境的影响,即兴趣、动机、习惯、人格和环境的影响。转化他们,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艰巨任务,更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学困生的成因与类型
1.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的成因较复杂,有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诸方面的原因。
家庭方面原因有:一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包括从小溺爱到大、长大不服管教,粗暴教育如棍棒教育下造成的逆反性格等;二是家长言行失当,个别家长,接触黄赌毒,语言行为不文明、不检点,给孩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三是家庭变故因素,如单亲家庭、父母双亡、隔代抚养等都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有形或无形的歧视,虽然现在教育部门已明令禁止歧视学困生,但曾经的伤害和可能存在的无形(无意)歧视不能说荡然无存;二是教学的偏差,给学生一样的要求与标高,有的学生会跟不上,出现知识断层,而教师并没有及时改变为因材施教,强化个别辅导;三是自新失败,一次失败无人指导,再次失败无人安慰,总是在失败的恶性循环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社会环境方面: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与影响,如:哥们意气、大哥意识、迷恋网吧等;二是当前经济意识日趋浓厚,凡事向钱看,攀比风气严重;三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经商、打工,出现空巢家庭或寄抚与隔代长辈,而一些委托监护人监管不力,或老辈的过分宠爱等。
个人自身方面:一是思想不明,交友不当;二是身体状况不佳,影响学习;三是智力发展与生理发展不同步,智商欠缺。
综观四个方面的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把学校因素与家庭因素列为重点,并以此促进个人的发展,抵御社会的消极影响。
2.学困生的类型
根据学困生的成因,可以把学困生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一是学习目的不明,思想涣散或心理疾患造成的心理障碍型;二是自控力差,坏习惯多的意志薄弱型;三是身体有病,不能正常学习,即使学习但事倍功半的身体病态型;四是知识链脱节,形成断层的知识断层型;五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干扰造成的环境困惑型;六是智商欠缺的智力低下型。
二、学困生转化应坚持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要给学生以无限的期望,处理问题不要武断。
2.科学、民主、平等的原则。讲究科学正确的方法,采用民主的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放弃师道尊严,走进学生的内心,让灵魂得到触动。
3.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的学生情况不一样,需要采取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样,这需要施教者有高明的洞察力。
4.情感性原则。转化学困生,要以理服人,要以情感人,要以行导人,在这诸多因素中,我觉得情感是基础。
三、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全面调查了解,充分辨别分析,认真摸准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困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对心理障碍型学生重在端正态度或治疗心理疾患,采取个别谈话、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方法。心理疾患严重者辅以药物治疗;对意志薄弱型学生重在意志锻炼;对身体病态型学生重在治疗疾病,不能坚持学习者要休学治疗;知识断层型学生重在接上知识链;对环境困惑型学生重在排除环境干扰;对智商低下学生要降低要求,重学基础。
2.正面鼓励,侧面教育。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多对学困生发问,并多表扬和鼓励,激发其思考,课后耐心辅导,发挥特长,使其获得成就感,增强其信心。在学校生活中,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可能不尽人意,但他们在动手能力,交际能力,运动能力甚至表演能力上可能比优生更胜一畴。 3.利用活动,树立信心。教师要对学生抱以信任的态度,教师的支持有利于学生自信的增强。其实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其所长,关键要发现并加以利用,如某个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不佳,教师要把此信心让学生转到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信心上来。
4.主动辅导,人格感化。学困生是在学习上出现了困难,在自觉遵守纪律上出现了问题,他们在困难之际,最需要的是恩师的教诲,同时学生的向师性也决定了教师人格感化有重要作用。
5.建立档案,促其成才。建立学困生跟踪辅导档案,系列帮扶学困生,能更好地使学困生早日脱困,并促其成才。学生之间结对帮扶,让好的结对榜样带动学困生,发挥榜样作用、监督作用、同化作用。
6.持之以恒,教育不懈。学困生今日脱困了,明日在另一点上又形成新的断层,今天能管住自己,后天就不能管住自己了,因此,使学困生真正走出困境,必须持之以恒,教育上不松劲,行动上不懈气。
7.制造饥饿感,使学生感到缺少知识的不便,引发他们对知识的苛求。使用这种方法可从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入手。
8.多方获得帮助,转化学困生必须取得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家长是一支必不可少的促进学生转化的力量。社会团体的参与也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如:共青团、公安局、解放军的宣传、教育和联谊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当然,改变学困生的学习面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他们,培养他们,学困生率定能大大缩小,教学质量也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但在我校由于生源素质的差异或学生入学后自身发展的差异等原因,导致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产生分化现象,从而出现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这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我校的学困生课题研究就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2、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对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特点、成因、转化策略进行研究。3、学校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需要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家庭氛围造成学困生日益增多。要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必须研究学困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长期以来,我校广大教师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上进行了多种尝试,但由于没有形成理论体系,效果不太明显。因此,我校把学困生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二、课题的界定1、本课题限定在我市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上。2、对学困生定义的界定。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智商在正常水平,由于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影响或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3、对非智力型学困生定义的界定。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因社会、家庭、心理障碍、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非智力型学困生。4、本课题预定研究小学语文、数学学科的学困生,找出成因,实践转化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5、本课题拟重点研究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建构不影响优生学习的前提下,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1)、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关于转化“学困生”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大面积的学困生转化,为实验对象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变差生的学习习惯、品行表现以及心理素质,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美国心理学家在有关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认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因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及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的“角色理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有利于提高教师转化学困生的积极性。2、实践价值:(1)、通过研究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教学对策,有可能改变我校乃至我市低分率严重存在的状况,从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2)、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体现平等教育和均衡教育。(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研究的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丰富当前教学理论。1、把握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丰富当前教学理论。2、探索我市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探索学困生转化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3、构建有利于学困生转化的课堂教学模式4、通过对现代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的研究,促使教师重视并研究学困现象,提高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五、本课题在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是既古老又不断推陈出新的永恒的命题。课题组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询,我们对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的研究进行了分类整理,主要有以下一些成果。(一)关于学困生的分类关于学困生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角度:1、按学习困难程度分类有:严重学习困难学生、中度学习困难学生、轻度学习困难学生;2、按心理特征分类有:慢智型、懒惰型、自卑型、逆后型、模糊型、迟钝型;3、按学习动机分类有:被动型、随波型、混日型、虚荣型。4、学习困难学生综合分类有:智力型差生、非智力型差生。(二)、关于学困生的成因关于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一些理论或研究成果:巴班斯基(苏联)对学业不良原因的分类,盖里蒙特的分类,波里索夫的图式,翟特林的分类,何家铿的差生成因分析,万智儒的差生个案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因分析,陈仙梅的结论,金星明、郭迪的调查,科尔曼报告,王敬国分层抽样调查等。这些理论和成果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学困生的成因。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生理因素;早期教育不良因素,智力因素,动力因素等等。从家庭因素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的不良行为影响,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气氛不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环境恶劣,家庭缺乏温暖,不当激励、过分期望等。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文化环境关系的影响等;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办学思想不端正,高考指挥棒导致学校机制的形变,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困生的发展;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教师职业道德有待加强,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对学生压抑有余理解不足;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没有形成合力,致使学困生的产生;教学方面的问题,教材要求偏高,课业负担过重,班级人数多教师工作量过大导致辅导学生不足等等。3、从对学习困难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分类,主要有:缺乏学习的动机。缺乏动机,学习没有干劲是学习不良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学习不良学生学习意愿弱。情感上存在障碍。学习不良学生遇到挫折容易焦虑、抑郁,有时面对小小的冒犯就情绪失控,顶撞老师,违反校规。六、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一)研究的条件分析1、人才条件优越学校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青年教师,他们朝气蓬勃具有开拓精神,积极投身各项教改实验,科研氛围比较浓郁,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教学的骨干,主要来自于语文、数学学科,他们教学的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较强。2、地理位置适合我校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农村,所招收的学生皆来自于我校附近的及个自然村,学生所具备的认知特点即为农村小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特点,有区域的代表性。3、教学条件比较完善,有微机室、远程教育收视室等先进教学设施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二)研究的保障措施1、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2、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学术引领作用。聘请市、镇教科所、教研室的老师作为课题研究顾问,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把关作用、指导作用和辅导作用。3、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教师的研究素质。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5、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大力支持,在课题使用经费方面提供6000元经费充分的保障。七、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研究的对象是我校所有的学困生。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学习感到困难,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二)研究内容1、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2、造成农村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对学困生影响、家庭教育氛围与家庭结构对学困生影响、学困生与家长关系等。3、怎样在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转化学困生。4、对学困生进行个案辅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5、如何通过密切家校联系转化学困生。(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了解国内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与资料,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2、调查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生学习现象,确保研究对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3、实验法:注重案例分析,采用教育激励,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措施促进学习顺利克服学习障碍,进行有效学习。4、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特点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5、经验总结:从感性材料中注意提炼,及时总结,以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序号 论文题目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16 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21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22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24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25 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6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27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28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29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30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31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32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33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34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35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36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3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38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39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40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41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42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43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44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45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46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47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48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49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50 台湾电视节目对大陆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51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53 厦门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54 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55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56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57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59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60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6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62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例63 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64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65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6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67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68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69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70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71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2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73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74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75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7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77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78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79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80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81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82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见83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84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85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86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87 关于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89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90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91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92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9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94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95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96 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97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98 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99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100 关于师范生教育观现状的调查研究101 学校情景下儿童肥胖症的综合防治模式研究102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103 新课程背景下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策略研究104 “先行组织者”与古诗教学词句疏通105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106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识字教学107 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学研究108 浅析另类儿歌的思想倾向及形成原因109 浅析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10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探讨111 晏阳初的平民教学观及其当代价值112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之比较与思考113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114 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方案的分析与思考115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小学童话教学的审美教育11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长的用人艺术研究117 中小学科学教育人文化的思考118 小学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119 现代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试论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论文)转载2016-05-23 11:16:52试论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柳坪小学 王露)摘要: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发展核心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每一位血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奠基工程。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小学段教师,教育教学更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语文教学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关键字:农村 小学语文 学困生 转化对于学困生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目前,国内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这一界定:学困生,就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标准化考试中达不到学校质量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而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小学语文后进生,指的是在正常的情况下,相应的年龄阶段的儿童无法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最低标准,而且在语文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存在异常、成绩长期落后、老师对其语文学业评价较低的学生。一、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我所遇到的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课前。课前不预习是语文学困生的普遍表现,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老师今天要上什么课或者把老师之前对他们的课前安排忘得一干二净。2、课中。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涣散,部分学生只是表面上在听,事实上根本不知道老师在教授什么内容,同时也不会及时做笔记或在课本里作注释。他们出工不出力,人在而“神”不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最终,他们成为了课堂的附属品。3、课后。这部分学生课后作业潦草,能拖则拖,能糊则糊,有的甚至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根本不把课后作业当回事。课堂和课后是学习的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听课是接受、探究知识的过程,而做作业则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如果不及时认真地完成课后相应的复习、练习、积累等,那么所学知识的巩固就得不到保障。4、课外。课外用于语文的学习时间甚少,课外阅读量少之又少,也是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结合本地区学生实际情况与家庭情况的调查,农村学校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学困生个人因素。对自己没有信心,上课不敢举手,不敢回答,怕出错,出丑的自卑心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课堂上总是消极听讲,在课堂上想其他事情、发呆、讲空话或者做小动作,不少学困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想做,但抱着应付的态度,抄袭甚至懒得做。这些学困生的语文基础非常薄弱,连最基本的识字写字和读课文,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更何况是阅读和写作了。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至无力偿还而心灰意冷、自甘消沉。2.家庭环境因素。学困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祖辈由于教育程度不高、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无力关注孙辈学习。父母外出打工与孩子联系少,甚至基本上不与孩子联系,使孩子的情感教育几乎成为空白,造成孩子性格孤僻、难以沟通、攻击性强等。一部分儿童的价值取向甚至出现偏离的倾向,经常出现不遵守制度、厌学、撒谎、欺负弱小等不良习气,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长,使这些学困生在回家以后的学习和教育几近空白,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堪,因此在学习上明显处于劣势。3.学校社会因素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语文学习的差异很小,同处一条起跑线上。但由于学校的语文实践活动少,没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环境,随着年级的升高,每个人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差别,“语文学困生”日渐增多了。虽然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加强了对学生的保护,但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少年儿童带来许多消极影响。而社会上“读书无用”的思潮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学校,影响着尚无辨别能力的小学生。
你要看一下你自己究竟研究的是哪一方面,您小学教育只是代表你的专业,要看你具体研究的哪一个专业方向,跟你所擅长的去确定题目,你也可以找你的老师去商量。
1.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2.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3.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4.某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5.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6.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7.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8.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9.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10.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1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12.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13.某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14.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15.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16.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17.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18.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19.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20.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21.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22.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23.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4.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25.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26.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27.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28.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29.某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30.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31.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32.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33.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34.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3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36.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37.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38.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39.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40.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41.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42.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43.“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44.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45.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46.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47.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8.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49.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50.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51.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52.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53.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54.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55.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56.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57.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58.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60.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6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2.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63.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64.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65.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66.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67.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68.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69.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70.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71.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72.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73.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74.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75.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76.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77.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见78.“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79.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80.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81.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82.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83.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84.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85.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86.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87.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88.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89.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90.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91.关于师范生教育观现状的调查研究92.学校情景下儿童肥胖症的综合防治模式研究93.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94.新课程背景下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策略研究95.“先行组织者”与古诗教学词句疏通96.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97.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识字教学98.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学研究99.浅析另类儿歌的思想倾向及形成原因100.浅析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探讨激发英语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力图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学习能力,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英语水平。
【 关键词 】学困生 成因 对策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很多老师在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应试教育得不到合理的纠正和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评价的缺陷,我们英语教学陷入困境,再加上各种原因使得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成为制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使“学困生”尽快走出困区。是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英语教学中,我体会到:只有树立信心,正确对待、付出耐心和爱心,采取必要的措施,“学困生”才能慢慢赶上来。这一难题才会得以解决,进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成绩。那么,学困生究竟是何种原因产生,又应该以何种方法克服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体会,简单总结如下:
一.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所谓“学困生”即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通常是指智力正常的儿童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对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低下,暂时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他们拖着整个教学进度的后腿,长期困扰着广大教师,从而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其实英语学困生并非一开始就“学困”,这部分学生起初是满怀希望地学习英语,但事与愿违,不知不觉地加入了学困生的行列,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内因
1、学习心理问题。经过仔细调查、耐心交流和分析归纳,笔者发现“学困生”成绩差主要存在一些心理因素。这些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时,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有限,无法准确、有效地表达意思,从而产生紧张、害怕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们思想负担重、顾虑多、心理压力大、学习效率低。有时还会碰到同学或老师的冷遇甚至讽刺、挖苦、斥责。这样他们就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
2、学习态度不佳。初中英语学困生年纪还小,做事总以兴趣为出发点。他们只看到了英语学习既费时费力又不见成效,而不能正确理解学好英语对社会和自己将来的人生有多大的意义。尤其是中小欠发达城市及其乡镇的学生,由于周围缺少英语使用的环境,认为英语的使用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只要掌握了汉语,自己日后的生活就不会在语言上出现问题。所以一部分学困生是因为英语难学而不想学英语,还有一部分认为学英语无用而不学英语。
3、学习策略使用不当。有些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呆板造成学习成效低。这部分学生虽然学习较刻苦,但只局限于死记硬背,对所学的知识没有理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老师也忽视了对他们的学法指导,学生学习成绩总上不去。
还有一类学生没有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只是依赖被动地学习。他们的学习就是跟在教师的后面,甚至抄袭别人的作业。课前无预习,学习缺乏针对性;课后没有认真复习、巩固和提高,不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二)外因
1、家庭环境的因素。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利的家庭环境会产生负面影响。在被调查的学生家庭中,除4名父或母接受过高等教育(仅占),194位父或母高中毕业()外,其他200名家长只有初中或小学学历,还有180名父或母为文盲或半文盲。这些家长在英语方面的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一些没有学会的知识或遗漏的知识无人辅导,其他学科的作业家长可以起到检查的作用,而对于英语作业则无能为力。还有些家长对于英语的认识和重视的程度不如语文、数学两科。他们认为将来不用到外国去,也不用和老外交流,对孩子英语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在乎。致使孩子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就不能自主的、创造性地去学习。
2、教师自身的因素。真诚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教师的语言要生动风趣,能够吸引学生。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逻辑性,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而有些教师上课枯燥乏味,教学不得法,方法陈旧,缺乏针对性,使得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些因为自身业务水平低,教学能力差,或工作不负责任,也让学生不喜欢上他们的课。还有些教师将那些”学困生”当作包袱,鄙视他们,放弃他们。看到他们学习不好的时候往往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对他们训斥、甚至说出一些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而且也只会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而这种做法只会伤害孩子的心灵,伤害他们的自尊,并且使得他们对英语更为反感,也就更加的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化解“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想要解决“学困生”心理问题,首先就要激发起学习兴趣,克服不良心理。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歌德也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对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对英语学习已丧失了兴趣的“学困生”。为重新激发他们对英语的热情,首先可以在第一节课时给学生来一段即兴的英语演讲,或者让他们欣赏一段精彩的英语对白。其次给学生创设一个愿意学可以学利于学的平台,简言之就是“我搭台,你唱戏”。例如可以特意让这些“学困生”轮流在早自修领读英语,晚自修默单词时负责批改,让他们做一回小老师,起初他们可能还不会很有兴趣,但久而久之,这种做小老师的感觉会让他们对英语的态度不再反感,然后当他们领读的不错的时候给予适当表扬,逐渐引发他们的兴趣,将他们慢慢带入到英语学习当中来。
(二)化解“学困生”学习态度的对策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英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英语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的语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益加深,英语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英语能力是初中生必备的。另外通过学习英语可以开阔眼界,了解一个与东方文化不同的新世界。以此来引起学困生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识,改变其一贯的冷漠态度。
而对于那些因为不喜欢英语老师而变成“学困生”的学生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花时间学这门课,而成绩突出。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心目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
(三)化解“学困生”学习策略的对策
1、帮助“学困生”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在英语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的同时,对学困生要施加恰当的压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早读课时督促他们开口大声朗读,布置适当的作业及预习新课的内容,并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帮助他们课前利用工具与音像资料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学会倾听、仔细观察,获取关键信息;大胆模仿,勇于开口表达,善于合作,积极参与;课后规定他们定时听录音,及时总结、使用、巩固所学的词汇、句型,及时复习,养成按时完成作业(书面、口头),不懂就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困生”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此外,教师应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促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利于他们实现高效的学习。比如,教给学生音、形、义、景相结合的记忆单词方法,如联想记忆法和利用构词法识记词汇;利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巩固、学习词汇、句子、语法以及文章的谋篇布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利用合作学习策略降低学习难度,实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3、保持“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小学阶段有明显不同。小学的英语教学主要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和兴趣为目标,所以教学活动多为游戏式,学生没有过多的学习压力。而初中的教学侧重语言知识的教授,随着词汇量逐渐增加,抽象词汇大量出现,语法规则的系统讲述,学生会感到学习英语不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这时教师一方面要告诉学生只要付出努力,学习就会出现进步,让学生认识到努力与成绩之间是正相关的。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出现困难时要坚持不懈,不要轻易灰心丧气。
(四)赢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培养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转变”学困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必须要获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首先,英语教师要经常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在关心孩子身体的同时多关心其英语学习,既要克服经济上的困难,给予学习用品的满足,又要在劳作之余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其次,英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向家长反映子女在校的英语学习情况。通过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使家长关心子女的成长,重视子女的英语学习。同时,可以让家长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写生词等,这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五)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学方法单调,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学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必须改进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1)采用灵活教学法,激发“学困生”学英语的兴趣。如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那就要靠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了。如记忆单词,笔者平时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读、背,而是采用游戏或竞赛的方法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记忆词。背单词是每个学生都很头疼的问题。笔者经常采用一种竞赛的方式来让学生背诵,而且是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首先让他们两人一组,然后互相练习,就所学习的本课的单词进行互译:一个学生先说中文,另外一个很快说出中文,然后互换。接着就把所有的学生分成两组,然后两组中的学生分别抽出一组进行比赛。教师说出某单词,哪组的学生最快说出其英文或中文,其所在的大组会得到一分,然后换另外两小组继续进行比赛,保证每组都能进行比赛。最后统计出各组总分,多者为胜。
(2)课堂上创造语言环境,活跃教学。要想学好英语,课堂上既要有教师的教,又要有学生的练。只有讲、练结合,及时反馈,使学生取得的收获变成有形的事实,才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例如,笔者就常常要求学生利用单词和句型自编儿歌、自制谜语等。此外,为了让学生能体验到真实生活中对语言的需求,使他们从“不得不学”到“想要学”转变,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3)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教师在知识传授中要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注意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素质,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索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教师要尽量选取简单易读、趣味性强的短文。如小故事,幽默笑话,各国文俗文化等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从培养兴趣入手,逐步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结论
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教师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在思想上、行为上、课内课外多下苦功夫:在教学中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优化课堂教学,让学困生体验成功;加强学法指导,减轻学困生的精神压力及强化学习内驱力;发挥集体力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春梅.学困生的学习障碍与教育对策[j].
[2]杜福兴.谈英语学习动机及其继发与保持[j].
[3]戚焱,陈玲.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观念与策略的研究与分析[j].
你写论文没有导师的吗?
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主动地发展,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智力上的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一时不够理想,学困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愉悦,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进一步受到影响,从而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的基础
大家知道,一旦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他们就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要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师必须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上课充满激情,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尊重和关心学困生。对待学困生,教师要经常与他们接触,多参加他们开展的一些活动,找其谈心,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寄予的厚望,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责任。教师本人要做到严于律己,用人格魅力去吸引他们,感化他们,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非常需要得到老师的指导和爱护,但由于自卑心理沉重,怯于接近老师,更羞于讨教问题,这时教师要多关心他们,鼓励并要求他们定期向教师问答。俗话说:“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功。”要让学困生明白,学习有困难不要怕,重要的是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共同去把学习大道上的障碍物搬掉,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同时,要尽量避免教学语言或态度的不慎,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脆弱的自尊心。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同时也会慢慢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二、获得成功的愉悦是转化的动力
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对于学困生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上思维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例如:在小组合作中,让学困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这样能促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注意收集各种信息,回答时是代表小组意见,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学困生的作业差错率往往很高,教师批改作业时,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对就打×,应分析思考的过程是否正确,是否合情,指出对的部分,划出错的地方,待其订正后,再给予评分。如果订正对了,还可以打优给予鼓励。为了激励学困生,也可以在他们之间开展竞赛,看谁进步快,让学困生感到努力不断见效,拼搏就会成功,增加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是转化的主战场
改进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工作的主要措施。备课时,教师要多为学困生着想;上课时,要尽量给他们创造一些提问、回答问题和板演习题的机会,切忌教师和优秀生一对一的活动;进行课内练习时,对学困生应做到优先看作用,优先辅导。特别是在学困生完成练习遇到困难,迫切希望有人帮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辅导。在他们产生错误前帮助扫除障碍,其效果比课后补课要好得多。实践表明:坚持课堂巩固才能有效地防止学困生日益落后、积重难返现象的出现,才有可能稳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四、改变评价的方式是转化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学困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教师所做的是适合于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适合于教育的人才。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时,注意将其现在的成绩与原来的成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53分,这次得了58分,就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5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客观,承认差距,不唯分数论。教师评价的尺度,要随着学困生的提高而提高,让他们既感到有压力,也有希望。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转化,取得新的进步。
五、量体裁衣、持之以恒是转化的保证
在确定学困生的教学要求时不能急于求成和“一刀切”,应分清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可以采取减缓坡度增加台阶,小步子前进的策略,使学困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逐步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当学困生的转变出现反复时,老师也不能急躁、气馁,应找出反复的原因,“教不厌,诲不倦”,坚持面授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帮助。此外,还要教育学生学会评价,不要歧视学困生,提倡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促进学困生进步。
学困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转化,就要趁热打铁,围绕这一点,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夸美纽斯认为:“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一旦激发起来,就要防止逆向转化,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对于出现的漏洞坚决堵死,毫不松懈,长期下来,学困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兴趣愈来愈高,成绩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