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新闻学论文提纲

发布时间:

新闻学论文提纲

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欢迎大家分享。

题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二次伤害”概念界定

第四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时异势殊: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

第一节、新媒体为新闻二次伤害提供“平台”

一、新传播者:传受一体,主体多元

二、新传播内容:包罗万象,不可计数

三、新传播渠道:开放共享,扩大影响

四、新受众细分:匿名虚拟,促进舆论

五、新传播效果:即时互动,满足需求

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下二次伤害的'方式

一、轰炸式采访

二、透明化报道

三、加工性传播

四、网络暴力式反馈

第三节、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影响

一、对新闻当事人的伤害

二、损害媒体公信力

三、对受众的伤害

四、影响社会公平公正

第三章、过犹不及:“姚贝娜事件”中的二次伤害

第一节、姚贝娜事件发展始末

第二节、姚贝娜事件中“二次伤害”现象探析

一、新闻媒体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第三节、姚贝娜事件相关结论

一、新闻采访时媒体应遵循伦理道德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应提高媒介素养

第四章、追根溯源:新媒体二次伤害成因

第一节、媒体原因

一、采写过程中新闻伦理意识淡薄

二、信息把关弱化

三、新闻生产流程简化

四、传播过程异化

第二节、社会原因

一、经济利益下的“新闻大战”

二、大众文化对媒体的消费

三、新媒体技术上为“二次伤害”提供条件

四、新媒介素养教育缺乏

第三节、受众原因

一、受众新闻生产过程非理性化

二、阅听兴趣偏猎奇

第四节、当事人原因

一、过于依赖媒体

二、缺乏维权意识

第五章、因事制宜:减少二次伤害现象

第一节、传媒制度的“他律”

一、加强新闻立法及网络管理

二、加强学术研究

三、制订相关传媒内部职业规范细则

四、提高公民新媒介素养

第二节、新闻从业者的“自律”

一、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意识

二、加大监督力度

三、理性对待受众需求

四、坚持正面引导

第三节、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自律”

一、辨别媒介信息

二、理性看待各类突发事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新闻学的论文摘要可以根据你现在要写的这个事情来写,比如说你现在要讨论的是婚俗的问题,那么你就写现在婚俗的状态和存在的一些缺点。

这个看几篇文献吧,应该没有问题的

关键词: 民生新闻 城市化 农民失语 媒体隔离 话语重建 来稿选登[摘要] 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现象广泛存在,本文将民生新闻的兴起置于城市化背景和农民特质向市民特征转化的过程中来理解,比较了农民和市民作为受众所存在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生新闻中农民失语的现象,从定义上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分析;并试图从话语理论的视野对农民失语进行解释,对民生新闻中农民话语的重建提供一点思索。 [关键词] 民生新闻,城市化,农民失语,媒体隔离,话语重建 对于当下流行的民生新闻的性质和内容,学界和业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我们一般认为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概念,它与社会新闻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后继承关系,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也存在一定的不同:1)民生新闻更强调了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新闻的选择是从人出发而非从事或从物出发;2)民生新闻体现了新的媒体技术环境下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它充分鼓励了受众与媒体间的低成本互动。 目前实践界的具体操作层面和个别学者对“民生新闻”的论断似乎更多倾向于将其限定在那些与城市居民相关的新闻信息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却被有意无意地“弱势化、边缘化”了。民生新闻所遗忘的农民恰恰是最庞大且最需要媒体关注的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他们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与我们所倡导的“三个贴近性”原则有一定的背离,也使媒体津津乐道的“平民视角”、“人文关怀”显得不那么具有说服力。 一、城市化: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 民生新闻的兴起与我国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化是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正处在都市化的发展高潮阶段,在未来的20到30年间,中国城市将从目前的600多座发展到1300多座,城市人口将从目前占全部人口的30%增加到65%,将有5亿多农民走进城市”。[1]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经济形态转型与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对此有所反映,民生新闻正是这一反映在传媒业务层面的体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性质的理解: 1、城市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庞大的受众群。经济学家张五常指出:“在这二十年间必须要有三、四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里去。……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大城市里的将近二亿人。”[2]与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有着良好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固定的媒体消费支出,城市化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也就意味着受众群的扩大,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民生新闻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把目标受众定位为城市市民。例如,以“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为宗旨的湖南经济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都市一时间》的报道对象就以城市生活、社会新闻为重,所提出的选材标准就是“关心市民的,市民关心的”。[3] 2、城市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新闻源和业余记者群。城市化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民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过程带来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以及不同阶层或利益群体间的冲突与碰撞,如与城市扩张相关的经济发展、收入分配、生存空间、道德教化、社会审美、性别平等、投资理财、就职谋业、物价变动、社会保障、教育学习、权益保护、城市建设、环境优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问题,为民生新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内容的实效性使节目开通了众多的市民热线并拥有庞大的百姓摄影师群体。新闻源的专业化与单一性正逐步被公民化与多元性的方式所取代”。[4]这些问题发生在市民身边,事关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市民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纷纷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媒体出于提高收视率的需要也为受众表达自己的心声大开方便之门。例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经推出“call in到你家”活动,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都市一时间》还在节目中开创“DV状态”环节广泛征集民间拍摄的DV新闻作品,有力弥补了突发事件不易抓住现场镜头的遗憾;利用短信媒体展开民意调查,实现新闻与民意的实时互动。[5]市民与媒体的积极传授互动实现了栏目操作的良性循环,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DV的业余记者群。 3、城市化促使媒体发现城市贫民,人文关怀成为大众传媒的新语境。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放大了原本被掩盖的城市贫民问题,“单位之间与单位内部都在出现分化,单位体制受到巨大冲击。大批职工下岗、失业,流入社会,原来隐藏于脆弱的单位体制下的剩余劳动人员问题,终于急速地突现出来”,[6]“城市扶贫”成为各个阶层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并开始着手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予以解决。另一方面,人成为当今哲学的一个主题,西方哲学出现了回归人性、关爱生命的人本思潮,同时新一代党中央领导反复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施政纲领,新闻媒体作为“政府喉舌”在政府的默许下视野下移,站在弱势市民的立场上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负面现象给予适当的揭露和批判,以平民视角反映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展示他们的生存状态,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帮助指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众传媒在不突破制度设置的阈限内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媒体的独立、批判品质,彰显了民生新闻的大众价值取向和草根情结。 4、媒介资源的城市化和市场化。媒体之间愈演愈烈的注意力竞争使媒介资源越发集中到城市,大众传媒纷纷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关注内容、服务对象向城市靠拢,就报界方面来看“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至少一到两家是生活娱乐类的报纸,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只拥有一家全国性的报纸”,[7]广播电视节目对城市与农村的信息分配也同样存在极端的不平衡现象。媒介体制改革将媒体推向市场,媒体的收视率、发行量指标成了决定媒介在市场上获益多少,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这使得媒体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强调受众的中心地位,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本位意识成为媒体开辟民生栏目、民生专版的内在驱动力量。 二、民生新闻离农民有多远? 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认为,地方电视台处理这一类新闻(民生新闻)时更多的只是一种“市井新闻”,因此“民生新闻”称为“市民新闻”比较妥当;[8]浙江大学传播学教授邵培仁在《是颠覆还是重建?——论市民新闻学的兴起及其应对》一文中用“市民新闻”而不是用“民生新闻”概括当下流行的一些接近或类似于民生新闻的传播现象;安徽经视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将栏目定位于:以城市观众为主要目标,贴近市民的衣食住行;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立足于南京本市,着眼于南京公众的利益,体现南京本地特色;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将“民生视角”即真正的“普通市民的角度去看问题”,“关心市民的、市民关心的”视为自己选择新闻的标准;2003年“苏州十大民生新闻评选”备选的20条新闻全部是关于城市或城市居民的,而没有一条是关注农民的。从以上学者的论断和业界实践中可看到,都将农民排除在了民生新闻之外,至少农民在民生新闻中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鉴于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如此严重,十分有必要对民生新闻的概念进行廓清。笔者以为,“民生新闻”的“民生”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1)“民生”中的“生”可被视作民生新闻的内容层面,大众传媒对“生”的理解是统一的,基本可以概括为四点:生活(衣食住行),生存(生存权利),生计(国计民生),生命(尊重生命,人文关怀);2)“民生”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所有具有公民权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的农民。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民”的内涵误解导致了相关新闻报道的局限。 “在西方国家的文字中,‘市民’一词不光指在城里居住的人,而且特指具有市民权的人,是有身份自由、享有充分权利的社会成员”。[9]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是一个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实行的城乡两制、二元分割的分配体制长期以对农村资源进行掠取来补偿城市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对农民的政策歧视和实际上的弱势地位,农民行使公民权的成本是昂贵的,他们享受到的是缩水后的“公民权利”。民生新闻所标榜的“平民话语”不应该仅是城市市民的专利,更应该是农村居民表达自己呼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民主管理的途径与工具。 事实上,近年来大众传媒对农民的关注仅限于“农民工”为主的小范围。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型的一个过渡概念,他们在地理居住的意义上已经接近市民,但在权利行使、文化素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特征。一方面大众传媒服务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极力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帮助他们与城市社会融合,多方面反映民工需求、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帮助改善生存环境、展示民工辛勤劳动、声援民工讨债、批判虐工事件等等;另一方面,大众传媒怀着城市的优越心理否认农民工本应具有的“市民身份”,恶意“妖魔化”农民工,将他们与粗俗、贪婪、无知、无信、无礼、见利忘义甚至犯罪问题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将农民“弱势化、边缘化”。 三、民生新闻的农民失语 拜肖的话语分析认为,话语不等于言语(parole),它是指语言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下的群体表现形式,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却又暗中支配各个群体不同的语言、思想、行为方式的潜在逻辑;[10]福柯不再把话语仅看作文献,即书、文本、叙述、汇编等,而将其视为一种与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实践符号;布迪厄的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一种手段,还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因此必须在生产和流通语言的互动情景和结构环境中研究它。”[11] 在话语分析理论视野中,话语是符号权力关系,变相地表现了言说者和他们分别所属的群体之间的力量关系,民生新闻的农民失语现象正是目前我国转型期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体现,是我国长期以来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平等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力博弈积累的结果。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在原来的博弈格局中添加了“资本”的因素,使商业逻辑一定程度上主导了话语权力的再分配,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不平等的分配格局。具体来讲,民生新闻冷落农民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非理想受众 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居住区域分散,没有稳定的媒体消费习惯和消费支出;居住环境比较封闭,信息变动较少,媒介资源稀缺;文化素质较低,小农意识浓厚,缺乏参与意识。 媒体力量受阻 相别于城市的“法理社会”,农村是建立在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纽带之上的“民俗社会”,由于户籍制度和交通不便的限制,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不是那么频繁与复杂,且交往双方相互知情、关系稳定,因此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不如城市居民那么强烈。农村信息传播更趋向于一些约定俗成如示范、口传、集会等渠道进行,大众媒体的威力没有城市那么明显。 广告商否决 中国的媒体正处在政治权力控制与资本拉拢的时代,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把眼睛紧盯在社会资本的控制者——广告商身上,尽量报道能引起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注意的新闻。[12]农村地区商品经济落后,居民收入少,支付能力低,消费观念保守,这些地区的集贸市场多被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被不需要做广告的小生产者以及个体和手工作坊的生产者控制,广告商的产品不能像占领城市市场一样随媒体的广告席卷农村市场。 媒体成本否决 农村居民分散、传播人才匮乏、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新闻的采集、制作、传播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对新闻的时新性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民生新闻栏目都瞄准城市、强调本地特色。 缺少精英的沉默多数 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出现合谋的趋势,弱势群体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小,农民缺少代表本群体说话的精英,没有声音引起民生新闻的注意。

新闻学期刊论文提纲

这个看几篇文献吧,应该没有问题的

给你举个例子第一篇论文摘要:艰难的起步:民国时期新闻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实践民国期间的新闻研究生教育众说纷纭.笔者以丰富的中外史料分析认为:民国时期新闻研究生教育从1920年代的燕大新闻学系开端,并在1930年代结出硕果.燕大新闻学系先后招收过8名新闻研究生,仅有葛鲁甫1人于1931年5月撰写完成学位论文Advertising in China,获得硕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硕士学位的新闻研究生.1940年代,延安*研究院中国新闻研究室和重庆*政治学校新闻学院先后进行过类似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探索活动,但成效甚微,并非今日意义的研究生教育.因此,民国期间新闻研究生教育处于萌芽探索阶段,未能持续发展成为正规的新闻研究生教育体系.这充分反映出中国新闻研究生教育艰难的起步历程.

关键词: 民生新闻 城市化 农民失语 媒体隔离 话语重建 来稿选登[摘要] 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现象广泛存在,本文将民生新闻的兴起置于城市化背景和农民特质向市民特征转化的过程中来理解,比较了农民和市民作为受众所存在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生新闻中农民失语的现象,从定义上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分析;并试图从话语理论的视野对农民失语进行解释,对民生新闻中农民话语的重建提供一点思索。 [关键词] 民生新闻,城市化,农民失语,媒体隔离,话语重建 对于当下流行的民生新闻的性质和内容,学界和业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我们一般认为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概念,它与社会新闻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后继承关系,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也存在一定的不同:1)民生新闻更强调了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新闻的选择是从人出发而非从事或从物出发;2)民生新闻体现了新的媒体技术环境下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它充分鼓励了受众与媒体间的低成本互动。 目前实践界的具体操作层面和个别学者对“民生新闻”的论断似乎更多倾向于将其限定在那些与城市居民相关的新闻信息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却被有意无意地“弱势化、边缘化”了。民生新闻所遗忘的农民恰恰是最庞大且最需要媒体关注的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他们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与我们所倡导的“三个贴近性”原则有一定的背离,也使媒体津津乐道的“平民视角”、“人文关怀”显得不那么具有说服力。 一、城市化: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 民生新闻的兴起与我国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化是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正处在都市化的发展高潮阶段,在未来的20到30年间,中国城市将从目前的600多座发展到1300多座,城市人口将从目前占全部人口的30%增加到65%,将有5亿多农民走进城市”。[1]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经济形态转型与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对此有所反映,民生新闻正是这一反映在传媒业务层面的体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性质的理解: 1、城市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庞大的受众群。经济学家张五常指出:“在这二十年间必须要有三、四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里去。……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大城市里的将近二亿人。”[2]与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有着良好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固定的媒体消费支出,城市化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也就意味着受众群的扩大,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民生新闻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把目标受众定位为城市市民。例如,以“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为宗旨的湖南经济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都市一时间》的报道对象就以城市生活、社会新闻为重,所提出的选材标准就是“关心市民的,市民关心的”。[3] 2、城市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新闻源和业余记者群。城市化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民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过程带来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以及不同阶层或利益群体间的冲突与碰撞,如与城市扩张相关的经济发展、收入分配、生存空间、道德教化、社会审美、性别平等、投资理财、就职谋业、物价变动、社会保障、教育学习、权益保护、城市建设、环境优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问题,为民生新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内容的实效性使节目开通了众多的市民热线并拥有庞大的百姓摄影师群体。新闻源的专业化与单一性正逐步被公民化与多元性的方式所取代”。[4]这些问题发生在市民身边,事关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市民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纷纷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媒体出于提高收视率的需要也为受众表达自己的心声大开方便之门。例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经推出“call in到你家”活动,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都市一时间》还在节目中开创“DV状态”环节广泛征集民间拍摄的DV新闻作品,有力弥补了突发事件不易抓住现场镜头的遗憾;利用短信媒体展开民意调查,实现新闻与民意的实时互动。[5]市民与媒体的积极传授互动实现了栏目操作的良性循环,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DV的业余记者群。 3、城市化促使媒体发现城市贫民,人文关怀成为大众传媒的新语境。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放大了原本被掩盖的城市贫民问题,“单位之间与单位内部都在出现分化,单位体制受到巨大冲击。大批职工下岗、失业,流入社会,原来隐藏于脆弱的单位体制下的剩余劳动人员问题,终于急速地突现出来”,[6]“城市扶贫”成为各个阶层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并开始着手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予以解决。另一方面,人成为当今哲学的一个主题,西方哲学出现了回归人性、关爱生命的人本思潮,同时新一代党中央领导反复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施政纲领,新闻媒体作为“政府喉舌”在政府的默许下视野下移,站在弱势市民的立场上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负面现象给予适当的揭露和批判,以平民视角反映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展示他们的生存状态,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帮助指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众传媒在不突破制度设置的阈限内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媒体的独立、批判品质,彰显了民生新闻的大众价值取向和草根情结。 4、媒介资源的城市化和市场化。媒体之间愈演愈烈的注意力竞争使媒介资源越发集中到城市,大众传媒纷纷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关注内容、服务对象向城市靠拢,就报界方面来看“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至少一到两家是生活娱乐类的报纸,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只拥有一家全国性的报纸”,[7]广播电视节目对城市与农村的信息分配也同样存在极端的不平衡现象。媒介体制改革将媒体推向市场,媒体的收视率、发行量指标成了决定媒介在市场上获益多少,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这使得媒体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强调受众的中心地位,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本位意识成为媒体开辟民生栏目、民生专版的内在驱动力量。 二、民生新闻离农民有多远? 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认为,地方电视台处理这一类新闻(民生新闻)时更多的只是一种“市井新闻”,因此“民生新闻”称为“市民新闻”比较妥当;[8]浙江大学传播学教授邵培仁在《是颠覆还是重建?——论市民新闻学的兴起及其应对》一文中用“市民新闻”而不是用“民生新闻”概括当下流行的一些接近或类似于民生新闻的传播现象;安徽经视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将栏目定位于:以城市观众为主要目标,贴近市民的衣食住行;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立足于南京本市,着眼于南京公众的利益,体现南京本地特色;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将“民生视角”即真正的“普通市民的角度去看问题”,“关心市民的、市民关心的”视为自己选择新闻的标准;2003年“苏州十大民生新闻评选”备选的20条新闻全部是关于城市或城市居民的,而没有一条是关注农民的。从以上学者的论断和业界实践中可看到,都将农民排除在了民生新闻之外,至少农民在民生新闻中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鉴于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如此严重,十分有必要对民生新闻的概念进行廓清。笔者以为,“民生新闻”的“民生”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1)“民生”中的“生”可被视作民生新闻的内容层面,大众传媒对“生”的理解是统一的,基本可以概括为四点:生活(衣食住行),生存(生存权利),生计(国计民生),生命(尊重生命,人文关怀);2)“民生”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所有具有公民权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的农民。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民”的内涵误解导致了相关新闻报道的局限。 “在西方国家的文字中,‘市民’一词不光指在城里居住的人,而且特指具有市民权的人,是有身份自由、享有充分权利的社会成员”。[9]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是一个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实行的城乡两制、二元分割的分配体制长期以对农村资源进行掠取来补偿城市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对农民的政策歧视和实际上的弱势地位,农民行使公民权的成本是昂贵的,他们享受到的是缩水后的“公民权利”。民生新闻所标榜的“平民话语”不应该仅是城市市民的专利,更应该是农村居民表达自己呼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民主管理的途径与工具。 事实上,近年来大众传媒对农民的关注仅限于“农民工”为主的小范围。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型的一个过渡概念,他们在地理居住的意义上已经接近市民,但在权利行使、文化素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特征。一方面大众传媒服务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极力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帮助他们与城市社会融合,多方面反映民工需求、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帮助改善生存环境、展示民工辛勤劳动、声援民工讨债、批判虐工事件等等;另一方面,大众传媒怀着城市的优越心理否认农民工本应具有的“市民身份”,恶意“妖魔化”农民工,将他们与粗俗、贪婪、无知、无信、无礼、见利忘义甚至犯罪问题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将农民“弱势化、边缘化”。 三、民生新闻的农民失语 拜肖的话语分析认为,话语不等于言语(parole),它是指语言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下的群体表现形式,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却又暗中支配各个群体不同的语言、思想、行为方式的潜在逻辑;[10]福柯不再把话语仅看作文献,即书、文本、叙述、汇编等,而将其视为一种与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实践符号;布迪厄的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一种手段,还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因此必须在生产和流通语言的互动情景和结构环境中研究它。”[11] 在话语分析理论视野中,话语是符号权力关系,变相地表现了言说者和他们分别所属的群体之间的力量关系,民生新闻的农民失语现象正是目前我国转型期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体现,是我国长期以来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平等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力博弈积累的结果。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在原来的博弈格局中添加了“资本”的因素,使商业逻辑一定程度上主导了话语权力的再分配,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不平等的分配格局。具体来讲,民生新闻冷落农民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非理想受众 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居住区域分散,没有稳定的媒体消费习惯和消费支出;居住环境比较封闭,信息变动较少,媒介资源稀缺;文化素质较低,小农意识浓厚,缺乏参与意识。 媒体力量受阻 相别于城市的“法理社会”,农村是建立在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纽带之上的“民俗社会”,由于户籍制度和交通不便的限制,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不是那么频繁与复杂,且交往双方相互知情、关系稳定,因此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不如城市居民那么强烈。农村信息传播更趋向于一些约定俗成如示范、口传、集会等渠道进行,大众媒体的威力没有城市那么明显。 广告商否决 中国的媒体正处在政治权力控制与资本拉拢的时代,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把眼睛紧盯在社会资本的控制者——广告商身上,尽量报道能引起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注意的新闻。[12]农村地区商品经济落后,居民收入少,支付能力低,消费观念保守,这些地区的集贸市场多被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被不需要做广告的小生产者以及个体和手工作坊的生产者控制,广告商的产品不能像占领城市市场一样随媒体的广告席卷农村市场。 媒体成本否决 农村居民分散、传播人才匮乏、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新闻的采集、制作、传播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对新闻的时新性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民生新闻栏目都瞄准城市、强调本地特色。 缺少精英的沉默多数 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出现合谋的趋势,弱势群体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小,农民缺少代表本群体说话的精英,没有声音引起民生新闻的注意。

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欢迎大家分享。

题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二次伤害”概念界定

第四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时异势殊: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

第一节、新媒体为新闻二次伤害提供“平台”

一、新传播者:传受一体,主体多元

二、新传播内容:包罗万象,不可计数

三、新传播渠道:开放共享,扩大影响

四、新受众细分:匿名虚拟,促进舆论

五、新传播效果:即时互动,满足需求

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下二次伤害的'方式

一、轰炸式采访

二、透明化报道

三、加工性传播

四、网络暴力式反馈

第三节、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影响

一、对新闻当事人的伤害

二、损害媒体公信力

三、对受众的伤害

四、影响社会公平公正

第三章、过犹不及:“姚贝娜事件”中的二次伤害

第一节、姚贝娜事件发展始末

第二节、姚贝娜事件中“二次伤害”现象探析

一、新闻媒体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第三节、姚贝娜事件相关结论

一、新闻采访时媒体应遵循伦理道德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应提高媒介素养

第四章、追根溯源:新媒体二次伤害成因

第一节、媒体原因

一、采写过程中新闻伦理意识淡薄

二、信息把关弱化

三、新闻生产流程简化

四、传播过程异化

第二节、社会原因

一、经济利益下的“新闻大战”

二、大众文化对媒体的消费

三、新媒体技术上为“二次伤害”提供条件

四、新媒介素养教育缺乏

第三节、受众原因

一、受众新闻生产过程非理性化

二、阅听兴趣偏猎奇

第四节、当事人原因

一、过于依赖媒体

二、缺乏维权意识

第五章、因事制宜:减少二次伤害现象

第一节、传媒制度的“他律”

一、加强新闻立法及网络管理

二、加强学术研究

三、制订相关传媒内部职业规范细则

四、提高公民新媒介素养

第二节、新闻从业者的“自律”

一、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意识

二、加大监督力度

三、理性对待受众需求

四、坚持正面引导

第三节、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自律”

一、辨别媒介信息

二、理性看待各类突发事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新闻学论文题目及提纲

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欢迎大家分享。

题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二次伤害”概念界定

第四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时异势殊: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

第一节、新媒体为新闻二次伤害提供“平台”

一、新传播者:传受一体,主体多元

二、新传播内容:包罗万象,不可计数

三、新传播渠道:开放共享,扩大影响

四、新受众细分:匿名虚拟,促进舆论

五、新传播效果:即时互动,满足需求

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下二次伤害的'方式

一、轰炸式采访

二、透明化报道

三、加工性传播

四、网络暴力式反馈

第三节、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影响

一、对新闻当事人的伤害

二、损害媒体公信力

三、对受众的伤害

四、影响社会公平公正

第三章、过犹不及:“姚贝娜事件”中的二次伤害

第一节、姚贝娜事件发展始末

第二节、姚贝娜事件中“二次伤害”现象探析

一、新闻媒体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第三节、姚贝娜事件相关结论

一、新闻采访时媒体应遵循伦理道德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应提高媒介素养

第四章、追根溯源:新媒体二次伤害成因

第一节、媒体原因

一、采写过程中新闻伦理意识淡薄

二、信息把关弱化

三、新闻生产流程简化

四、传播过程异化

第二节、社会原因

一、经济利益下的“新闻大战”

二、大众文化对媒体的消费

三、新媒体技术上为“二次伤害”提供条件

四、新媒介素养教育缺乏

第三节、受众原因

一、受众新闻生产过程非理性化

二、阅听兴趣偏猎奇

第四节、当事人原因

一、过于依赖媒体

二、缺乏维权意识

第五章、因事制宜:减少二次伤害现象

第一节、传媒制度的“他律”

一、加强新闻立法及网络管理

二、加强学术研究

三、制订相关传媒内部职业规范细则

四、提高公民新媒介素养

第二节、新闻从业者的“自律”

一、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意识

二、加大监督力度

三、理性对待受众需求

四、坚持正面引导

第三节、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自律”

一、辨别媒介信息

二、理性看待各类突发事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步骤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步骤包括什么内容呢?欢迎阅读我整理的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步骤,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确定选题。新闻学专业于撰写学士论文前的一学期,预先将经过学院审核认定的选题印发学生参考、选择,确定选题并编写论文任务书,提出论文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符合选题原则的情况下,允许学生自己提出或变更论文题目,尤其鼓励学生在毕业实习或其它社会实践环节中,根据实际中的具体问题,与实践单位负责人、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或变更选题。但是,必须经过学院认定后,办理必要的手续,方可认定。原则上,每位指导教师每年所指导的毕业论文选题应有所不同。

2.论文调研。选题确定后,在规定的毕业实习和论文写作时间内,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收集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已有的成果,了解实习单位和其他单位已有的做法及其效果,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3.编写论文提纲。编写提纲就是要理清思路,形成论文的逻辑体系和框架结构,明确选题的主要层次和论述重点,并经指导教师审阅确定。

4.撰写初稿。依照确定的论文提纲,写出论文初稿。并就论文的题目、论点、结构、所选材料、段落和句子仔细推敲、修改、充实和提高。尤其要注意科学性和适应性的比较和取舍。

5.论文定稿。论文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后,应依照指导教师的意见,进一步对论文中的内容进行补充、删改、调整和变换。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几易其稿,使文章脉络清晰、主次分明,更具说服力。再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定稿。定稿后的论文必须用计算机打印,然后递交指导教师审阅。

6.答辩。

知识扩展: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001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评“用事实说话”

003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新闻传播效果论

016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论新闻客观性

020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新闻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新闻发现力的历史性思考

2. 媒体报道与地区形象的塑造

3. 论记者的角色定位

4. 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是采访成功之保证

5. 新闻摄影实践的困惑与解惑思考

6. 大学新闻专业的摄影教育之我见

7. 新闻影像传播价值探讨

8. 中原报刊新闻图片运用现代现状与改进对策

9. 图片新闻与电视新闻关系探讨

10. 新闻摄影“视觉语言化”的难点与攻克途径

11. 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探讨

12. 新闻的故事化问题研究

13. 新闻报道平衡的思维断想

14. 古诗文基本共与新闻写作

15. 以人为本——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6. 新时期典型报道研究

17. 论都市报崛起对中国报业的影响

18. 论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的拓展与深化

19. 转型期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20. 试论经济报道的社会视角

21. 现代报纸新闻策划浅论

1. 新农村频道如何办出特色

2. 我国报纸奥运报道策划研究

3. 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研究

4. 探索会议新闻的创新之道——两会报道策划创新研究

5. 网络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6. 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塑造

7. “装嫩”时尚与广告表现

8. 中国元素回归与广告表现

9. 企业公益时代的广告策略研究

10. 农村市场的广告传播研究

11. 试析广告的创意表现

12. 城市媒体的创意与开发

13. 西方媒体的虚假报道与媒体自律

14. 跨国传媒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运营分析

15. 国际传媒与国际传播

16. 新闻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从学生的角度谈起

17. <鲁豫有约>与<杨谰访谈录>比较研究

18. 专栏时评的现状和问题

19. 古今民谣的时评性

20. 乐府诗的新闻性

1、我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

2、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3、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

4、刘少奇新闻思想对当代新闻改革的启示

5、中国最近十年的新闻改革

6、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

7、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症结所在

8、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

9、论都市报新闻与党委机关报新闻的区别

10、论新闻媒体的负功能

11、论新闻自由与媒体的责任

12、论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3、汶川地震报道研究

14、新闻类博客研究

15、发展新闻广播必要性的现实意义

16、邹韬奋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探讨

17、中西新闻评论风格之比较

18、后奥运时代的央视体育报道

19、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策略研究

20、网络新闻标题与传播效果研究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由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培养广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然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将学生的自主意识付诸实践中。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有研究多从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出发,很少涉及学习者个人因素对学习者自主性的影响,对专科层次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也很少。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专科层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者个人因素之一)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关系来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本文的研究假设是各类学习动机的提高能否促进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各要素间相关程度如何;性别对自主学习和学习动机关系有什么影响。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文的结构。紧接着,从自主学习、学习动机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并且回顾了学者对学习动机与学习自主性相关关系的已有研究。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对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类型进行区分,并且详细研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从而得出对教学实践有益的启示。基于这些理论和研究,本文借鉴了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方法设计了一个由四个部分组成的调查问卷。问卷在淄博师专2009级英语教育专业的149名学生的配合下完成。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己经意识到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性,并且己经在实践自主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他们意识到了学习动机对学习自主性的影响并且正在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来调节学习动机。(2)学习者学习动机包括很多方面,如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文化性学习动机,工具性学习动机和情景性学习动机等。不同学习动机类型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同。(3)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以及意志力,影响他们对待学习环境的态度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动机强弱和学习自主性间呈正相关关系。(4)性别对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本研究有一定局限性,但研究结果对于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动机是日常生活和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心理学术语。当学生拥有学习动机时,会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学习目标。从这个方面来讲,本研究将动机及自主性关系引入英语学习领域,并且对解释英语学习中的个性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果还表明,为了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英语教师要尝试激励学生,还应帮助学生采取相应策略自己调节自身的学习动机或者克服动机方面的困难。 ZIme闯^YG5tvGEAsM

新闻学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给你举个例子第一篇论文摘要:艰难的起步:民国时期新闻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实践民国期间的新闻研究生教育众说纷纭.笔者以丰富的中外史料分析认为:民国时期新闻研究生教育从1920年代的燕大新闻学系开端,并在1930年代结出硕果.燕大新闻学系先后招收过8名新闻研究生,仅有葛鲁甫1人于1931年5月撰写完成学位论文Advertising in China,获得硕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硕士学位的新闻研究生.1940年代,延安*研究院中国新闻研究室和重庆*政治学校新闻学院先后进行过类似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探索活动,但成效甚微,并非今日意义的研究生教育.因此,民国期间新闻研究生教育处于萌芽探索阶段,未能持续发展成为正规的新闻研究生教育体系.这充分反映出中国新闻研究生教育艰难的起步历程.

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欢迎大家分享。

题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二次伤害”概念界定

第四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时异势殊: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

第一节、新媒体为新闻二次伤害提供“平台”

一、新传播者:传受一体,主体多元

二、新传播内容:包罗万象,不可计数

三、新传播渠道:开放共享,扩大影响

四、新受众细分:匿名虚拟,促进舆论

五、新传播效果:即时互动,满足需求

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下二次伤害的'方式

一、轰炸式采访

二、透明化报道

三、加工性传播

四、网络暴力式反馈

第三节、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影响

一、对新闻当事人的伤害

二、损害媒体公信力

三、对受众的伤害

四、影响社会公平公正

第三章、过犹不及:“姚贝娜事件”中的二次伤害

第一节、姚贝娜事件发展始末

第二节、姚贝娜事件中“二次伤害”现象探析

一、新闻媒体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第三节、姚贝娜事件相关结论

一、新闻采访时媒体应遵循伦理道德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应提高媒介素养

第四章、追根溯源:新媒体二次伤害成因

第一节、媒体原因

一、采写过程中新闻伦理意识淡薄

二、信息把关弱化

三、新闻生产流程简化

四、传播过程异化

第二节、社会原因

一、经济利益下的“新闻大战”

二、大众文化对媒体的消费

三、新媒体技术上为“二次伤害”提供条件

四、新媒介素养教育缺乏

第三节、受众原因

一、受众新闻生产过程非理性化

二、阅听兴趣偏猎奇

第四节、当事人原因

一、过于依赖媒体

二、缺乏维权意识

第五章、因事制宜:减少二次伤害现象

第一节、传媒制度的“他律”

一、加强新闻立法及网络管理

二、加强学术研究

三、制订相关传媒内部职业规范细则

四、提高公民新媒介素养

第二节、新闻从业者的“自律”

一、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意识

二、加大监督力度

三、理性对待受众需求

四、坚持正面引导

第三节、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自律”

一、辨别媒介信息

二、理性看待各类突发事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关键词: 民生新闻 城市化 农民失语 媒体隔离 话语重建 来稿选登[摘要] 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现象广泛存在,本文将民生新闻的兴起置于城市化背景和农民特质向市民特征转化的过程中来理解,比较了农民和市民作为受众所存在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生新闻中农民失语的现象,从定义上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分析;并试图从话语理论的视野对农民失语进行解释,对民生新闻中农民话语的重建提供一点思索。 [关键词] 民生新闻,城市化,农民失语,媒体隔离,话语重建 对于当下流行的民生新闻的性质和内容,学界和业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我们一般认为民生新闻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概念,它与社会新闻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后继承关系,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也存在一定的不同:1)民生新闻更强调了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新闻的选择是从人出发而非从事或从物出发;2)民生新闻体现了新的媒体技术环境下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它充分鼓励了受众与媒体间的低成本互动。 目前实践界的具体操作层面和个别学者对“民生新闻”的论断似乎更多倾向于将其限定在那些与城市居民相关的新闻信息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却被有意无意地“弱势化、边缘化”了。民生新闻所遗忘的农民恰恰是最庞大且最需要媒体关注的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他们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与我们所倡导的“三个贴近性”原则有一定的背离,也使媒体津津乐道的“平民视角”、“人文关怀”显得不那么具有说服力。 一、城市化: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 民生新闻的兴起与我国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化是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正处在都市化的发展高潮阶段,在未来的20到30年间,中国城市将从目前的600多座发展到1300多座,城市人口将从目前占全部人口的30%增加到65%,将有5亿多农民走进城市”。[1]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社会经济形态转型与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对此有所反映,民生新闻正是这一反映在传媒业务层面的体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性质的理解: 1、城市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庞大的受众群。经济学家张五常指出:“在这二十年间必须要有三、四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里去。……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大城市里的将近二亿人。”[2]与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有着良好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固定的媒体消费支出,城市化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也就意味着受众群的扩大,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民生新闻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把目标受众定位为城市市民。例如,以“民生视角,本色表达”为宗旨的湖南经济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都市一时间》的报道对象就以城市生活、社会新闻为重,所提出的选材标准就是“关心市民的,市民关心的”。[3] 2、城市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新闻源和业余记者群。城市化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民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过程带来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以及不同阶层或利益群体间的冲突与碰撞,如与城市扩张相关的经济发展、收入分配、生存空间、道德教化、社会审美、性别平等、投资理财、就职谋业、物价变动、社会保障、教育学习、权益保护、城市建设、环境优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问题,为民生新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内容的实效性使节目开通了众多的市民热线并拥有庞大的百姓摄影师群体。新闻源的专业化与单一性正逐步被公民化与多元性的方式所取代”。[4]这些问题发生在市民身边,事关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市民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纷纷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媒体出于提高收视率的需要也为受众表达自己的心声大开方便之门。例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经推出“call in到你家”活动,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都市一时间》还在节目中开创“DV状态”环节广泛征集民间拍摄的DV新闻作品,有力弥补了突发事件不易抓住现场镜头的遗憾;利用短信媒体展开民意调查,实现新闻与民意的实时互动。[5]市民与媒体的积极传授互动实现了栏目操作的良性循环,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DV的业余记者群。 3、城市化促使媒体发现城市贫民,人文关怀成为大众传媒的新语境。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放大了原本被掩盖的城市贫民问题,“单位之间与单位内部都在出现分化,单位体制受到巨大冲击。大批职工下岗、失业,流入社会,原来隐藏于脆弱的单位体制下的剩余劳动人员问题,终于急速地突现出来”,[6]“城市扶贫”成为各个阶层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并开始着手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予以解决。另一方面,人成为当今哲学的一个主题,西方哲学出现了回归人性、关爱生命的人本思潮,同时新一代党中央领导反复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施政纲领,新闻媒体作为“政府喉舌”在政府的默许下视野下移,站在弱势市民的立场上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负面现象给予适当的揭露和批判,以平民视角反映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展示他们的生存状态,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帮助指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众传媒在不突破制度设置的阈限内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媒体的独立、批判品质,彰显了民生新闻的大众价值取向和草根情结。 4、媒介资源的城市化和市场化。媒体之间愈演愈烈的注意力竞争使媒介资源越发集中到城市,大众传媒纷纷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关注内容、服务对象向城市靠拢,就报界方面来看“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至少一到两家是生活娱乐类的报纸,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只拥有一家全国性的报纸”,[7]广播电视节目对城市与农村的信息分配也同样存在极端的不平衡现象。媒介体制改革将媒体推向市场,媒体的收视率、发行量指标成了决定媒介在市场上获益多少,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这使得媒体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强调受众的中心地位,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本位意识成为媒体开辟民生栏目、民生专版的内在驱动力量。 二、民生新闻离农民有多远? 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认为,地方电视台处理这一类新闻(民生新闻)时更多的只是一种“市井新闻”,因此“民生新闻”称为“市民新闻”比较妥当;[8]浙江大学传播学教授邵培仁在《是颠覆还是重建?——论市民新闻学的兴起及其应对》一文中用“市民新闻”而不是用“民生新闻”概括当下流行的一些接近或类似于民生新闻的传播现象;安徽经视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将栏目定位于:以城市观众为主要目标,贴近市民的衣食住行;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立足于南京本市,着眼于南京公众的利益,体现南京本地特色;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将“民生视角”即真正的“普通市民的角度去看问题”,“关心市民的、市民关心的”视为自己选择新闻的标准;2003年“苏州十大民生新闻评选”备选的20条新闻全部是关于城市或城市居民的,而没有一条是关注农民的。从以上学者的论断和业界实践中可看到,都将农民排除在了民生新闻之外,至少农民在民生新闻中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鉴于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缺席如此严重,十分有必要对民生新闻的概念进行廓清。笔者以为,“民生新闻”的“民生”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1)“民生”中的“生”可被视作民生新闻的内容层面,大众传媒对“生”的理解是统一的,基本可以概括为四点:生活(衣食住行),生存(生存权利),生计(国计民生),生命(尊重生命,人文关怀);2)“民生”中的“民”应该是民生新闻的主体,所有具有公民权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称为“民”,包括城市市民和农村的农民。大众传媒对民生新闻“民”的内涵误解导致了相关新闻报道的局限。 “在西方国家的文字中,‘市民’一词不光指在城里居住的人,而且特指具有市民权的人,是有身份自由、享有充分权利的社会成员”。[9]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是一个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实行的城乡两制、二元分割的分配体制长期以对农村资源进行掠取来补偿城市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对农民的政策歧视和实际上的弱势地位,农民行使公民权的成本是昂贵的,他们享受到的是缩水后的“公民权利”。民生新闻所标榜的“平民话语”不应该仅是城市市民的专利,更应该是农村居民表达自己呼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民主管理的途径与工具。 事实上,近年来大众传媒对农民的关注仅限于“农民工”为主的小范围。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型的一个过渡概念,他们在地理居住的意义上已经接近市民,但在权利行使、文化素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特征。一方面大众传媒服务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极力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帮助他们与城市社会融合,多方面反映民工需求、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帮助改善生存环境、展示民工辛勤劳动、声援民工讨债、批判虐工事件等等;另一方面,大众传媒怀着城市的优越心理否认农民工本应具有的“市民身份”,恶意“妖魔化”农民工,将他们与粗俗、贪婪、无知、无信、无礼、见利忘义甚至犯罪问题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将农民“弱势化、边缘化”。 三、民生新闻的农民失语 拜肖的话语分析认为,话语不等于言语(parole),它是指语言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下的群体表现形式,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却又暗中支配各个群体不同的语言、思想、行为方式的潜在逻辑;[10]福柯不再把话语仅看作文献,即书、文本、叙述、汇编等,而将其视为一种与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实践符号;布迪厄的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一种手段,还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因此必须在生产和流通语言的互动情景和结构环境中研究它。”[11] 在话语分析理论视野中,话语是符号权力关系,变相地表现了言说者和他们分别所属的群体之间的力量关系,民生新闻的农民失语现象正是目前我国转型期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体现,是我国长期以来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平等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力博弈积累的结果。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在原来的博弈格局中添加了“资本”的因素,使商业逻辑一定程度上主导了话语权力的再分配,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不平等的分配格局。具体来讲,民生新闻冷落农民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非理想受众 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居住区域分散,没有稳定的媒体消费习惯和消费支出;居住环境比较封闭,信息变动较少,媒介资源稀缺;文化素质较低,小农意识浓厚,缺乏参与意识。 媒体力量受阻 相别于城市的“法理社会”,农村是建立在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纽带之上的“民俗社会”,由于户籍制度和交通不便的限制,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不是那么频繁与复杂,且交往双方相互知情、关系稳定,因此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不如城市居民那么强烈。农村信息传播更趋向于一些约定俗成如示范、口传、集会等渠道进行,大众媒体的威力没有城市那么明显。 广告商否决 中国的媒体正处在政治权力控制与资本拉拢的时代,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把眼睛紧盯在社会资本的控制者——广告商身上,尽量报道能引起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注意的新闻。[12]农村地区商品经济落后,居民收入少,支付能力低,消费观念保守,这些地区的集贸市场多被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被不需要做广告的小生产者以及个体和手工作坊的生产者控制,广告商的产品不能像占领城市市场一样随媒体的广告席卷农村市场。 媒体成本否决 农村居民分散、传播人才匮乏、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新闻的采集、制作、传播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对新闻的时新性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民生新闻栏目都瞄准城市、强调本地特色。 缺少精英的沉默多数 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出现合谋的趋势,弱势群体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小,农民缺少代表本群体说话的精英,没有声音引起民生新闻的注意。

法源于理,法关乎情。伦理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体现。所以推荐你大纲如下:一、新闻传播法规的概述与起源二、伦理学概述与起源三、新闻传播法规中与道德伦理相关内容四、新闻传播中有悖法规伦理情况五、新闻传播中应遵循的法规与伦理规范个人见解、思考不够、仅供参考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给你举个例子第一篇论文摘要:艰难的起步:民国时期新闻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实践民国期间的新闻研究生教育众说纷纭.笔者以丰富的中外史料分析认为:民国时期新闻研究生教育从1920年代的燕大新闻学系开端,并在1930年代结出硕果.燕大新闻学系先后招收过8名新闻研究生,仅有葛鲁甫1人于1931年5月撰写完成学位论文Advertising in China,获得硕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硕士学位的新闻研究生.1940年代,延安*研究院中国新闻研究室和重庆*政治学校新闻学院先后进行过类似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探索活动,但成效甚微,并非今日意义的研究生教育.因此,民国期间新闻研究生教育处于萌芽探索阶段,未能持续发展成为正规的新闻研究生教育体系.这充分反映出中国新闻研究生教育艰难的起步历程.

新闻学论 文摘要怎么写?我觉得首先要选择这个新闻的内容小小的,然后根据它的特点 重点嗯写出所要的一些经典嗯问句就可以

新闻学的论文摘要可以根据你现在要写的这个事情来写,比如说你现在要讨论的是婚俗的问题,那么你就写现在婚俗的状态和存在的一些缺点。

摘要 随着媒体的市场化进程加速,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场面。然而传统媒介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部分记者素质不高。要练好基本功: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突发事件写作能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