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是1888年10月国家地理协会出版的图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杂志每年发行12次,但偶尔有特版发布则不在此限。杂志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这也使得该刊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纪初期,国家地理杂志即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当时罕见的彩色照片。2013年10月,《国家地理》迎来了创刊125周年纪念,10月号为特别纪念号。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于1888年10月,它由美国的一家非盈利科学教育组织——“美国国家地理协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创办。国家地理杂志近千分之一的选片率虽然显得苛刻,但一大批充满理想和浪漫主义的优秀摄影师、记者在这里诞生,而那些有灵魂有激情的作品则往往代表了一种标准。在大多数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杂志意味着权威、科学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而不仅仅是一本杂志。
ey have scattered their brains also. They have investments in this, or that, or the other,
国家地理是美国的一个杂志另外有一个 中国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 美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学会成立于1888年,以“增进并普及地理知识”为宗旨。学会资助了对世界最远的角落的探索,同时还发行了数百种获奖的出版物,包括它的旗舰出版物-《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赢利性组织和教育机构之一,它拥有一千万会员。 美国国家地理在一个世纪中的探索与发现,覆盖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各项主题,比如:陆地生物、水下生物、世界文化和科学-从太空到考古到人文。图片抓住了自然界珍贵的瞬间和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这些极富魅力的图片展现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摄影师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像力。 国家地理频道于1998年在亚洲成功开播后,业绩卓著,日新月异。时至今日,其24小时收视户已突破3900万,成为亚洲有线电视发展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频道之一。 在中国内地,国家地理频道与国内40多家地方电视台合作推出了《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两档节目,这些节目均为国家地理频道播出节目中的精华制作,他们以其卓越的品牌质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感染并吸引数以万计的内地观众。 集合国家地理电视的精华之作,国家地理频道将国家地理深造广博的资源,无与伦比的质量和真正的英雄带给全世界。其黄色长框标识己成为探险发现的代名词,深入千家万户。迄今为止,该频道的节目已用25种语言、在144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杂志每年发行12次(一月一次),但偶尔有特版发布则不在此限。杂志的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这也使得这本杂志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纪初期,国家地理杂志即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当时罕见的彩色照片。杂志的另一特色是经常提供高质量地图。国家地理学会的地图档案曾经为美国联邦政府所采用以弥补美国军方地图资源的不足。2001年国家地理发布了一套8张CD的合集,内容包括从1888年至2000年12月的所有杂志地图。杂志订阅者对这本杂志的收藏爱好也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大部分其他种类的旧杂志一般人都是看完就扔),订阅者也可以选择全年合集购买。1915年一月号国家地理杂志封面1960年开始, 杂志开始在其封面刊登照片(原先只有文字)。接下来的几年,杂志去掉了封面上那著名的橡树叶饰纹。1985年有一张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难民——一位用刺骨的绿眼看着镜头的年轻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后来变得非常著名。在美军击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国家地理杂志第二次发起人力寻找她。2002年,普什图族妇女Sharbat Gula被认出就是当年的那位女孩。她的故事被刊登在2003年三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上。1995年,国家地理杂志开始发行日文版,这也是第一个本地化版的国家地理。现在,国家地理的本地语言版本已经在全球大大扩展,包括:日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希腊文、法文、德文、波兰文、印度尼西亚文、韩文、葡萄牙文、繁体中文、捷克文、罗马尼亚文、俄文、挪威文、土耳其文、荷兰文、瑞典文与克罗地亚文。中文环境中第一本国家地理杂志的译版,是在台湾发行,使用繁体中文编辑,创刊号是2001年1月号。2005年4月,印尼版的国家地理杂志开始被雅加达发行。现在在中国内地也可以买到《国家地理》杂志,但只有繁体和英文版,现在还没有简体中文版。而中国内地的《华夏地理》杂志则会从每一期的《国家地理》杂志中选择文章发表。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什么是“国家地理”?“国家地理”是一种刊物类型,适合高素质成年读者的阅读需求。许多国家都创办了这类杂志,如《地球》(GEO、德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美国)、《地球》(The Earth、美国)、《地理》(Geographical、英国)、《加拿大地理》(Canadian Geographic)、《澳大利亚地理》(Australian Geographic)、《科学与生活》(Science et Vie、法国)、《世界》(World、美国)、《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美国)、……。这些杂志都是以传导自然关怀和人文情感为己任,精美绝伦的图片、生动有趣的文字,吸引了社会的主流阶层。《中国国家地理》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杂志。1949年4月,南京解放。为了适应时代转变的需要在南京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南京大学地理系教师,在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南京分会的领导下,经与中学地理教师多次座谈,一致认为需要一份知识性和自我教育的学习刊物。这个刊物首先要刊载一定水平的地理教材,以弥补当时缺乏完善地理教科书的不足;其次为各级干部和大中学生、广大群众提供必需的地理新闻和必须具备的地理知识;第三,作为广大地理工作者共同学习的园地。但在当时,百业待兴。要创办一个刊物是十分不容易的。几位热心的地理工作者,如周立三、吴传钧、高泳源、施雅风、李旭旦、胡豁成、杨纫章、王熙柽等,经过多次热烈的商讨,决定编辑出版定名为《地理知识》的普及刊物。推选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李旭旦教授任主编。在出版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出版印刷费没有着落。在当时工资很低的情况下,大家自愿捐款,并物色价格低廉的小印刷厂印刷,同时以科协地理组的名义向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申请了登记证。经过紧张的筹备,大家期盼的地理界最早的科普刊物《地理知识》创刊号终于在1950年1月问世了。这份“创刊号”只有薄薄的8面,共刊出6篇短文和若干讯息,封面上刊登了由施雅风写的发刊词。创刊号仅印刷了600册,形式简陋,但出版后,立即受到地理学界和中学地理教师的欢迎和好评。随着刊物影响的不断扩大,文章质量和编辑水平的不断提高,得到上海亚光舆地学社社长金擎宇的青睐,主动表示愿意出资承印。于是从1950年第8期起改由亚光舆地学社出版销售,印数扩至2000份以上。郭沫若院长为《地理知识》题写刊名,后改名为《地理》,1966年又恢复原刊名亚光舆地学社接印不久,由于印刷质量得到提高,备受读者欢迎,也受到中央的重视。1951年初编辑部突然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来函,盛赞这个刊物办得好,并索要已经出版的各期。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徐特立同志还约见施雅风面谈,对《地理知识》给予极大的鼓励和鞭策。编辑部每月召开1-2次编委会,商量组稿、审稿事宜。参与办刊的几位积极分子,积极写稿,充实稿源,以保证稿件的质量,外来投稿数量也日益增加。1951年7月改由北京开明书店及其后改名的青年出版社出版。195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地理知识》编辑部挂靠在地理研究所内。郭沫若院长亲自为《地理知识》题写了刊名。从1954年第1期起正式启用郭老题的刊名。同年10月改由科学出版社出版。50年代,《地理知识》主要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国民经济建设。在向苏联学习的口号下,大量刊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介绍东欧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作者队伍不断扩大。 在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号召下,《地理知识》的编辑方针已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于1960年8—12月停刊整顿。1961年1月,《地理知识》以新的面貌出现,并改名为《地理》。整顿后的《地理》成为一份中级刊物。经过5年的实践,认为未能认真贯彻以普及为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编辑方针,而且刊登的稿件偏深偏专,既不像中级水平的刊物,又不像科普读物。有一段时期,还采取由各地理机构轮编的形式,各机构之间又缺乏紧密的沟通,致使刊物质量下降,读者为此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他们需要一份打破“老框框”、“洋框框”的普及性刊物,反对冗长繁琐的文章,要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为此经有关部门批准,于1966年第2期起又恢复《地理知识》的刊名。1966年5月起,全国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地理知识》和其他刊物一样,遭到停刊的厄运。文革中最早复刊的刊物之一,发行量曾高达40万1972年10月,停刊了6年的《地理知识》,顶着“文化大革命”后期的风浪,率先复刊了。在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的领导支持下,由高泳源、李汝燊、朱德祥、张庆祥、郑平、李志华组成编辑部,高泳源任主任负责进行筹备,首先兵分两路,到京广、京沪沿线各?⑹形���俊⒏鞔笞ㄔ盒5乩硐岛偷乩硌芯克��樯芨纯�囊庖搴妥谥迹�髑笠饧��橹�寮�T诘笔比嗣强是笾�丁⒖释��暗那榭鱿拢�兜乩碇�丁返母纯��玫搅说乩砉ぷ髡摺⒌乩砝鲜�陀泄夭棵诺娜惹橹С帧L乇鹗求每设甯痹撼せ裣ぁ兜乩碇�丁犯纯�南�ⅲ��中牢浚�春�婊�鲜Ψ堆г旱乩硐翟�谚�淌冢�龈嬷С帧暗乩斫逃�钡睦改俊?《地理知识》的复刊,是紧密结合了当时的形势,正如复刊号上编者话所阐明的:本刊是一地理科学普及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向广大工农兵群众、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普及地理知识,宣传辩证唯物主义,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是本刊的根本任务。并规定刊物的内容为:介绍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日新月异的地理面貌;介绍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丰富经验;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情况,帮助人们对国际事物的了解和关心;介绍大自然发生的各种地理现象和一般规律;交流地理教学的经验和体会等,同时还把批判地理学领域的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列为内容之一。 复刊后的《地理知识》,分三大栏目运作:国内地理、外国地理和基础知识。每期32页,为月刊,订价元,1972年10—12月共出了三期。但当时由于工厂停产学校停课,地理工作者也停止了研究工作,致使纸张短缺,稿源不足,在复刊的第二年即改为双月刊,一直到1975年的上半年。1975年7月后又恢复为月刊,订价为元,这一订价一直稳定了6年。广大读者认为《地理知识》是一本物美价廉的刊物。当时发行的刊物较少,《地理知识》在被列为限制发行刊物的情况下(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邮局列为限制发行),发行量还迅速增加到近40万册,被称为一花独秀。是为《地理知识》的火红年代。期刊如林,竞争激烈;《地理知识》艰难开拓 进入80年代,随着各种老刊物的复刊和新刊物的大量涌现,装帧简单、坚守老传统的《地理知识》逐渐被淹没在如林的期刊中。1982年发行量下降到20多万份,到1988年时仅剩下10几万份了。为了走出困境,编辑部全体同仁努力开拓思路,寻求改革,1989年实现了四封彩色印刷。为了摆脱旧的体制,在主办单位未给任何经济支持下,于1993年第一个从科学出版社脱离出来,成立了《地理知识》杂志社,开始自己设计,自己排版,自己联系印刷厂。1995年在彩色封面的基础上又增加4个彩色插页,页面由32页增加到48页。然而,刊物质量虽然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仍没跳出传统的老框框,加上新潮杂志的不断涌现,本刊发行量继续下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使大家开拓了眼界,《地理知识》的编辑们并没有被发行不景气吓住,相反,更促使大家把眼光瞄准了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在编辑会上,不时谈论起美国《国家地理》的编辑风格和内容,探讨如何能将《地理知识》办成一本高水平的杂志。此时一些读者也通过电话、信件传达了这样一种希望:中国能有一本美国《国家地理》那样的杂志就好了!编辑的愿望、读者的希望凝聚成了一个目标:要办一本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国家地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997年5月地理所调曾到南极、北极进行科考研究,登过珠峰的李栓科研究员来杂志社任社长,开始了《地理知识》的全面改版工作。《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大事记1949年9月以《地理知识》为名在南京创刊, 1950年1月正式发行,1961-1966年一度改名《地理》。发行量曾高达400,000册998年1月,改为全彩色进口铜版纸精印,版面扩至84页;1999年1月,扩版至100页;2000年10月,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6月,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其他大陆以外地区发行;2001年11月,“中国国家地理基金会”成立;2002年1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发行日文版;2002年1月,扩版至132页;2002年2月,《中国国家地理》影视版推出;2002年3月,“世界华人地理学会”成立;2002年6月,《中国国家地理少年版》问世;2002年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2002年7月,“中国国家地理系列图书”发行;2003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英文版》发行;2003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改版完成;2003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网开通;2004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馆”奠基。
国家地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官方杂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于1888年10月,它由美国的一家非盈利科学教育组织——“美国国家地理协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创办。《国家地理》是1888年10月国家地理协会出版的图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杂志每年发行12次,但偶尔有特版发布则不在此限。《国家地理》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杂志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这也使得该刊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在大多数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杂志意味着权威、科学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而不仅仅是一本杂志。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later shortened to National Geographic, i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It published its first issue in 1888, just nine months after the Society itself was founde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best-known magazines and is immediately identifiable by the characteristic yellow border running around the edge of its are 12 monthly issues of National Geographic per year, plus additional map supplements. On rare occasions, special editions are also issued. It contains articles about geography, popular science, history, culture, current events, and photography. The current Editor-in-Chief of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is the renowned photographer, Chris Johns, who has photographed extensively in Africa. The foreword to Johns' own illustrated book on Africa was written by Nelson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John Q. Griffin, and President of the Magazine Group, has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nglish language magazines at National Geographic. Terry B. Adamson, Society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who also is the Society's chief legal officer and heads governmental relations, has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ociety's international a worldwide circulation in all languages of nearly nine million, more than fifty million people read the magazine every month. In May, 2007,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won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Editors' prestigious General Excellence Award in the over two million circulation category and the best photography award for three issues of the magazine in 2006.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或简称为《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其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国家地理杂志每年发行12次(此杂事为月刊),每刊带有辅助地图。但偶尔有特版发行则不在此限。杂志的内容包括地理,科普文章,历史,文化, 实事和照片。杂志现在的首席主编是著名的摄影记者克里斯•约翰斯(Chris Johns),他曾经拍摄了大量的关于非洲的照片。原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曾经为克里斯的书撰写了前言。约翰•格里芬,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行政副总裁和国家地理杂志的主席主要负责本杂志英文版的所有事物。泰瑞•阿达姆森,另一名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专门负责法律事务和政府公关的行政副总裁主要负责杂志的国际版所有事务。国家地理杂志每个月以各种不同的语言出版9 百万册,并拥有超过5百万的读者。
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首发日期 1888年10月
国家地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官方杂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于1888年10月,它由美国的一家非盈利科学教育组织——“美国国家地理协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创办。《国家地理》是1888年10月国家地理协会出版的图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杂志每年发行12次,但偶尔有特版发布则不在此限。《国家地理》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杂志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这也使得该刊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在大多数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杂志意味着权威、科学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而不仅仅是一本杂志。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它的成功得益于成功的品牌策略。为了拓宽市场,该杂志采取品牌延伸策略,并向海外输出版权,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发行上寻求多元化渠道,实行独特的会员制订阅方式。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成功证明,中国的期刊要想赢得市场,必须在品牌建设上多下功夫。【关键词】《国家地理》杂志;品牌策略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家以普及地理知识为宗旨的科技类期刊。目前,它在美国的发行量仅次于《电视指南》和《读者文摘》,并拥有20种文字的海外版本,在全美300强期刊排行榜上始终位居前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成功在于其卓有成效的品牌策略。它向世人证明,品牌策略是期刊赢得市场的必要手段。品牌策略之一:准确、清晰的市场定位。所谓品牌,是指“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①媒介具有商品属性,同样地追求经济利润。因此,同企业为产品打造品牌一样,为了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媒介也要实行品牌经营。一个成功的品牌是媒介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可以为媒介带来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市场定位是媒介品牌建构的第一步,即媒介创造一定的特色,树立一定的市场形象,以求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爱。而其中的读者定位是媒介市场定位的第一要素。创办于1888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最初只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不定期刊物,其定位是“适合在已具有地理知识的人士中间传播地理知识。”②它的读者仅限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165位会员。后来,杂志的创始人贝尔决定,将办刊宗旨确定为向所有人普及地理知识。这样一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便从最初的小众市场逐渐走向大众市场,满足了广大地理爱好者及普通读者的需要,拓展了杂志的生存空间。目标读者确定之后,媒介要做的就是内容和风格定位。在信息时代,差别意味着价值,一种品牌只有拥有独一无二的属性和特色,才具有市场竞争力。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于内容的打造可以用“包罗万象、精雕细刻”八个字来形容。每期杂志由五到七个专题组成,涉及领域包括地质地貌、考古、天文、野生动物、异域文化等。从雪地冰川的阿拉斯加到湿热多雨的亚马逊河、从埃及的古文物到中国的藏羚羊,关注点呈现出一种全球性视角。刊登的文章不仅视野广阔,而且内容深厚。既有细腻的描写,也有深度的分析,信息量十分丰富。在专题策划方面,该杂志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外。以往的科学杂志仅限于介绍知识而少有时间观念。而美国《国家地理》却巧妙地把时效性引入了杂志中,以读者关心的事件为由头,从人文地理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2003年春天,美国发动对伊战争之后,《国家地理》杂志在当年10月份策划了一期名为“抢救伊拉克文物”的专题。文章的作者——两位考古学家,深入动荡不安的伊拉克,追寻被当地暴民掠夺的珍贵文物的下落。专题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战争对人文和自然的无情破坏。它使读者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从政治层面深入到文化领域,体现出一本主流科普杂志的独特视角与使命感。又如前段时间,美国宇航局开始对火星进行科学考察。《国家地理》杂志便以此为由头,策划了一期介绍火星的专题。这种“事件+知识”的文本模式,巧妙地将读者兴趣与知识传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杂志的贴近性。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00多年来延续了相同的风格,散发出大气、尊贵、权威、厚重的气质。凭借这种气质,美国《国家地理》在同类杂志中鹤立鸡群,一枝独秀。虽然名为地理杂志,但其内容却远远超出了地理学的范畴,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等多种人文学科的知识,杂志将立足点放在自然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给人一种思辩之美。一般科普杂志多有说教味浓的弊病,而美国《国家地理》则异于同类散文游记的体例。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将细腻的个人感受融合在旅途见闻中,既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在无形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文章平和朴实,没有太多专业词汇,读者可以像看小说一样,轻松读完整本杂志,而没有任何艰涩生硬之感。此外,杂志还设立了供读者发表意见的讨论专栏,增强杂志与读者的互动,让读者感到,他们和杂志之间是一种平等交流的朋友关系。除了精美充实、内涵深刻的文字以外,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另一个特色是图片的运用。杂志在创办之初没有图片的,面目十分严肃。1899年,23岁的中学教师格罗夫纳就任总编辑之后,对杂志的风格进行了大胆革新,将摄影图片大量地引入到杂志的页面设计中,从而形成了杂志唯美华丽的风格。色彩斑斓、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照片带给读者一种酣畅淋漓的阅读享受,同时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相关的可以去看看这个网页。 记得采纳啊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是什么,专门提供那方面的知识?
中国美术教育期刊往期的书一般可以从以下途径获得:1. 在线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等在线期刊数据库通常会收录部分期刊的往期内容,读者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期刊、作者、文献题名等方式查找到想要阅读的往期内容。2. 期刊官网下载:部分期刊会在期刊官网上提供往期文献下载服务。读者可以登录期刊官网查询并下载感兴趣的文献。3. 国家图书馆、地方图书馆:一些国家或地方图书馆会建立有关文献的馆藏,读者可以前往图书馆查询并阅读相关的期刊文献。4. 热心读者网站分享:一些热心读者会在自己的网站或个人博客上分享自己阅读的期刊往期文献,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找到相关网站并借鉴其中的资源。总之,读者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得中国美术教育期刊往期的书,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阅读途径,并注意不要侵犯知识产权。
1、首先选正规刊号的刊物2、然后选适合自己发表的刊物,如省级或国家级刊物3、最后看单位晋级职称有什么规定的刊物没有4、《美术教育研究》与《美与时代》都是省级期刊5推荐期刊《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界》《国画家》等
严。《中国美术教育》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级美术教育期刊,是全国各级各类普通学校美术教师发表论文以进行职称评定的首选刊物,其论文都是由专业人员严格筛查的,论文内容稍有不当就无法发表。
我认为在中学地理这一块应该是的!
《地理教学》不是核心,从1996年到现在,北大核心期刊目录里都没有《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是核心,北大核心期刊目录里能查到。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被国家权威部门连续三次认定为全国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也是全国地理教育类惟一的“全国中等教育核心期刊”。
重庆师大出版的《地理教育》杂志科普性大于学术性,适合大众订阅;华东师大出版的《地理教学》杂志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比较强,适合具有专业背景的地理教师阅读;陕西师大的同类型杂志适合应试迎考的师生阅读。-----------期刊的优劣评价全在于阅读者的个人需要与喜好。
可以去看看“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刊复印资料”上面有很多你找的地理教育杂志名称和通讯地址。是在不行就去CIA资料库查。(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去方正资料库找,方式核心期刊上面都有,如果是方正牌的电脑,上面自带有免费的数据库。)
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首发日期 1888年10月
国家地理杂志百科名片《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或简称为《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其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目录[隐藏]文章图片地图辅助保罗·萨洛佩科(Paul Salopek)莎芭·古拉(Shabat Gula)格伦伯格(Greenberg)诉国家地理杂志案不同语言版本国家地理杂志每年发行12次(此杂志为月刊),每刊带有辅助地图。但偶尔有特版发行则不在此限。杂志的内容包括地理,科普文章,历史,文化, 实事和照片。 杂志现在的首席主编是著名的摄影记者克里斯·约翰斯(Chris Johns),他曾经拍摄了大量关于非洲的照片。原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曾经为克里斯的书撰写了前言。约翰·格里芬(John Q. Griffin),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行政副总裁和国家地理杂志的主席主要负责本杂志英文版的所有事物。泰瑞·阿达姆森(Terry B. Adamson),另一名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专门负责法律事务和政府公关的行政副总裁主要负责杂志的国际版所有事务。国家地理杂志每个月以各种不同的语言出版9 百万册,并拥有超过5千万的读者。 编辑 克里斯·约翰斯 类别 地理、科学、历史、自然 发行周期 月刊 首发日期 1888年10月 公司 国家地理学会 发行地 美国 语言 英文 网站 ISSN 0027-9358[编辑本段]文章 在过去的几年,杂志的开篇文章总是涉及到环境,森林砍伐,化学污染,全球变暖和频危物种,一系列的主题远远超过了地理探索的好奇心。杂志发表的一些文章还重点涉及到历史和新产品,新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比如说一种金属,基因技术,食物和农产品或者是新的考古发现。有时整个一期杂志的焦点集中到一个国家之上(它的过去的文明,自然资源,或其他题目)。在最近的几十年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还发行了其他的,主要关于其他主题的杂志。 在冷战时,该杂志试图扮演一种超于铁幕的角色,向读者提供关于一个国家的自然与人文的客观均衡的观点。杂志在不同的地点印刷,其中包括德国的柏林,脱离四国占领的奥地利,苏联和共产主义的中国,在关于美苏太空竞赛时,国家地理主要集中在当时的科学贡献上而避免涉及同军备竞赛联系的核武库的扩张。[编辑本段]图片 除了那些关于众人皆知的关于科技,历史和介绍世界上人迹罕至的地方的文章外,杂志还因为其印刷质量和图片的标准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这也使得这本杂志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梦想发布自己的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纪初期,国家地理杂志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当时很罕见的彩色照片了,尽管这种技术在当时还是很罕见的。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路易斯·马登(Luis Marden),(生于1913年,卒于2003年)国家地理杂志的撰稿人和摄影师说服杂志允许摄影师们使用35毫米照相机用的电影胶片来代替当时普遍使用的大体积,三脚架的照相机。在1959年杂志开始在其封面上发表照片,很快国家地理杂志在其杂志和官方网站中广泛地使用了数码照片。在以后的几年中,杂志决定保留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而去掉橡树叶饰纹和关于介绍本期内容的文字,以腾出地方来发表更大的照片。同其他的杂志不同,国家地理杂志经常被读者经年收藏,从2006年起,国家地理杂志参加了由超过18个国家参与的国际摄影竞赛。[编辑本段]地图辅助 作为对文章的补充,国家地理有时还提供被介绍地区的地图。国家地理学会的地图曾经为美国联邦政府所采用以弥补军方地图资源的不足。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白宫地图室里地图大部分是国家地理杂志的地图。国家地理杂志欧洲地图被收藏在伦敦温斯顿·丘吉尔博物馆里,地图上可以看到当时丘吉尔在由盟军和苏联领导人划分战后欧洲参加的雅尔塔会议上的标记。2001年国家地理杂志发布了一套8张CD的合集,内容包括了从1888年到2000年12月的所有发表过的地图。[编辑本段]保罗·萨洛佩科(Paul Salopek) 2006年8月,两度普利策新闻奖(Pulizer Award)获得者保罗·萨洛佩科受国家地理杂志委托撰写一篇关于苏丹(Sudan)萨赫尔(Sahel)地区的文章时,在苏丹同他的两位助手一起以间谍罪,非法入境和其他的罪名被逮捕。此后国家地理杂志和芝加哥论坛报(保罗·萨洛佩科也同时是它的撰稿人)发起了拯救运动,参加者中有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美国民权运动领导人杰西·杰克逊(Jessy Jackson)和其他著名的新闻记者和新闻组织。当时新墨西哥州的州长比尔·理查森(Bill Richardson)正接受苏丹总统奥尔玛·阿尔·巴希尔(Omar Al Bashir)的邀请访问苏丹,在他抵达的当天的会议上,巴希尔总统表示他将以人道原因释放保罗·萨洛佩科。杂志主编克里斯·约翰斯同理查森在一起,其他的人员随即飞往萨洛佩科被关押的苏丹北部达福(Dafour)地区的埃尔法希尔(El Fashir)。随后萨洛佩科被释放同他的妻子一起回到了老家新墨西哥州,他的两名来自乍得(Chad)的助手也同时被释放并回到了家乡。[编辑本段]莎芭·古拉(Shabat Gula) 1985年6月期杂志上的著名封面照片时一个阿富汗难民,一个用刺骨的绿眼睛盯着镜头的13岁的阿富汗小女孩。这张照片当时由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史蒂文·麦柯里(Steve McCurry)摄于在巴基斯坦白沙瓦(Peshawar)难民营的一间小教室里。在美军击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国家地理杂志第二次发起人力来寻找这个小女孩。很快杂志摄影部的人就找到了她,她于2002年被确认是沙芭·古拉,普什图族妇女,已婚并同她的家人生活在一起,她根本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封面人物已经世界闻名了。摄影师史蒂文·麦柯里再次为莎芭·古拉照了一张照片,关于她的故事后来发表在杂志2002年4月期中和国家地理杂志电视纪录片中。莎芭·古拉表示这两张著名的照片,一张是在1985年,另一张在2002年,是她至今为止唯一的两张照片。一个以古拉为名字的基金在国家地理杂志资助下建立了,此后在众多的读者帮助下国家地理杂志同亚洲基金会建立了联系,并在阿富汗建立了一个女子学校,使得数千名年轻的女性得到了基础和职业教育,此外学校还为学生们提供一顿热餐和健康上的照顾。此基金还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Kabul)资助建立了一所女子公立学校。[编辑本段]格伦伯格(Greenberg)诉国家地理杂志案 国家地理杂志出版了国家地理CD ROM和DVD全集,包括了在其108年历史中发表的所有在每一期中出现的图片和摄影照片。在1997年合集出版面世后不久,许多栽植以前的摄影师和作者对国家地理杂志提出版权诉讼。国家地理杂志在2004年诉讼结束后从市场上撤回了所有的合集。两个联邦上诉法院受理了不同的案件,一个案件是美国第十一巡回法院2001年受理的针对多家地理杂志的上诉案,即格伦伯格诉国家地理杂志案。同年,在此案之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审理相似案件时(即塔西尼诉纽约时报案)(Tasini vs New Zork Times)对美国版权法的适用作出了判决。美国联邦第二巡回法院在审理上诉时认为格伦伯格案不符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塔西尼案的判决,并作出了有利于国家地理杂志出版其合集的判决。国家地理杂志对美国联邦第十一巡回法院辖区内的下属法院的判决的上诉还暂时没有最终决定。2007年3月15日为暂定的口头辩论。当国家地理杂志在美国联邦第二巡回法院取得胜利后,至少有两家杂志社,纽约人和花花公子,已经开始出版或者宣布将要出版DVD版合集。[编辑本段]不同语言版本 1995年国家地理杂志开始发行日文版,这也是第一个本地化版的国家地理杂志。现在国家地理杂志以33种不同的语言全球发行:英语,保加利亚语,繁体中文,简体中文,克罗地亚语,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芬兰语,法语,德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匈牙利语,印度尼西亚语,意大利语,日文,朝鲜语,挪威语,波兰语,两种葡萄牙语版本,罗马尼亚语,俄文,塞尔维亚语,斯洛文尼亚语,两种西班牙语版本,瑞典语,泰文和土耳其语。 1. 2005年4月,印尼版开始在雅加达由格拉梅地亚马加拉出版社(Gramedia Majalah)发行。 2. 2005年11月,保加利亚语版由萨诺玛出版联合公司(Sanoma Publishing Joint Venture)发行。 3. 2006年5月,斯洛文尼亚语版由罗库斯(Rokus)出版公司发行。 4. 中国的《华夏地理》在2007年7月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与国家地理杂志进行版权合作,和全球32个版本同步刊出国家地理杂志的精彩内容 5. 2006年11月,塞尔维亚语版由萨诺玛出版联合公司和格鲁纳亚尔(Gruner Jahr)出版公司联合发行。 6. 2007年,希伯来语版正式在以色列发行。 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资格是唯一可以得到该杂志的途径,除了订阅,其他世界不同的版本只能在报摊上才能买到。在其他几个国家里,像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土耳其,国家地理杂志除了在传统的报摊上可以买到外,还可以通过定期订阅的方式得到。
一、《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二、《华夏地理》涉及地理、生物、科技、考古等各方面内容。《华夏地理》作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中国大陆的唯一合作伙伴,内容为50%原创,50%翻译,外国的内容比较多。三、《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四、《寰宇地理》是由国家地理频道制作的一档优秀纪录片精粹集锦节目。 也就是说:《寰宇地理》是一档电视记录片节目,其他都是杂志,《美国国家地理》简称为《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是美国的一个杂志另外有一个 中国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 美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学会成立于1888年,以“增进并普及地理知识”为宗旨。学会资助了对世界最远的角落的探索,同时还发行了数百种获奖的出版物,包括它的旗舰出版物-《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赢利性组织和教育机构之一,它拥有一千万会员。 美国国家地理在一个世纪中的探索与发现,覆盖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各项主题,比如:陆地生物、水下生物、世界文化和科学-从太空到考古到人文。图片抓住了自然界珍贵的瞬间和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这些极富魅力的图片展现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摄影师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像力。 国家地理频道于1998年在亚洲成功开播后,业绩卓著,日新月异。时至今日,其24小时收视户已突破3900万,成为亚洲有线电视发展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频道之一。 在中国内地,国家地理频道与国内40多家地方电视台合作推出了《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两档节目,这些节目均为国家地理频道播出节目中的精华制作,他们以其卓越的品牌质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感染并吸引数以万计的内地观众。 集合国家地理电视的精华之作,国家地理频道将国家地理深造广博的资源,无与伦比的质量和真正的英雄带给全世界。其黄色长框标识己成为探险发现的代名词,深入千家万户。迄今为止,该频道的节目已用25种语言、在144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杂志每年发行12次(一月一次),但偶尔有特版发布则不在此限。杂志的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这也使得这本杂志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纪初期,国家地理杂志即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当时罕见的彩色照片。杂志的另一特色是经常提供高质量地图。国家地理学会的地图档案曾经为美国联邦政府所采用以弥补美国军方地图资源的不足。2001年国家地理发布了一套8张CD的合集,内容包括从1888年至2000年12月的所有杂志地图。杂志订阅者对这本杂志的收藏爱好也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大部分其他种类的旧杂志一般人都是看完就扔),订阅者也可以选择全年合集购买。1915年一月号国家地理杂志封面1960年开始, 杂志开始在其封面刊登照片(原先只有文字)。接下来的几年,杂志去掉了封面上那著名的橡树叶饰纹。1985年有一张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难民——一位用刺骨的绿眼看着镜头的年轻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后来变得非常著名。在美军击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国家地理杂志第二次发起人力寻找她。2002年,普什图族妇女Sharbat Gula被认出就是当年的那位女孩。她的故事被刊登在2003年三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上。1995年,国家地理杂志开始发行日文版,这也是第一个本地化版的国家地理。现在,国家地理的本地语言版本已经在全球大大扩展,包括:日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希腊文、法文、德文、波兰文、印度尼西亚文、韩文、葡萄牙文、繁体中文、捷克文、罗马尼亚文、俄文、挪威文、土耳其文、荷兰文、瑞典文与克罗地亚文。中文环境中第一本国家地理杂志的译版,是在台湾发行,使用繁体中文编辑,创刊号是2001年1月号。2005年4月,印尼版的国家地理杂志开始被雅加达发行。现在在中国内地也可以买到《国家地理》杂志,但只有繁体和英文版,现在还没有简体中文版。而中国内地的《华夏地理》杂志则会从每一期的《国家地理》杂志中选择文章发表。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什么是“国家地理”?“国家地理”是一种刊物类型,适合高素质成年读者的阅读需求。许多国家都创办了这类杂志,如《地球》(GEO、德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美国)、《地球》(The Earth、美国)、《地理》(Geographical、英国)、《加拿大地理》(Canadian Geographic)、《澳大利亚地理》(Australian Geographic)、《科学与生活》(Science et Vie、法国)、《世界》(World、美国)、《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美国)、……。这些杂志都是以传导自然关怀和人文情感为己任,精美绝伦的图片、生动有趣的文字,吸引了社会的主流阶层。《中国国家地理》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杂志。1949年4月,南京解放。为了适应时代转变的需要在南京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南京大学地理系教师,在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南京分会的领导下,经与中学地理教师多次座谈,一致认为需要一份知识性和自我教育的学习刊物。这个刊物首先要刊载一定水平的地理教材,以弥补当时缺乏完善地理教科书的不足;其次为各级干部和大中学生、广大群众提供必需的地理新闻和必须具备的地理知识;第三,作为广大地理工作者共同学习的园地。但在当时,百业待兴。要创办一个刊物是十分不容易的。几位热心的地理工作者,如周立三、吴传钧、高泳源、施雅风、李旭旦、胡豁成、杨纫章、王熙柽等,经过多次热烈的商讨,决定编辑出版定名为《地理知识》的普及刊物。推选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李旭旦教授任主编。在出版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出版印刷费没有着落。在当时工资很低的情况下,大家自愿捐款,并物色价格低廉的小印刷厂印刷,同时以科协地理组的名义向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申请了登记证。经过紧张的筹备,大家期盼的地理界最早的科普刊物《地理知识》创刊号终于在1950年1月问世了。这份“创刊号”只有薄薄的8面,共刊出6篇短文和若干讯息,封面上刊登了由施雅风写的发刊词。创刊号仅印刷了600册,形式简陋,但出版后,立即受到地理学界和中学地理教师的欢迎和好评。随着刊物影响的不断扩大,文章质量和编辑水平的不断提高,得到上海亚光舆地学社社长金擎宇的青睐,主动表示愿意出资承印。于是从1950年第8期起改由亚光舆地学社出版销售,印数扩至2000份以上。郭沫若院长为《地理知识》题写刊名,后改名为《地理》,1966年又恢复原刊名亚光舆地学社接印不久,由于印刷质量得到提高,备受读者欢迎,也受到中央的重视。1951年初编辑部突然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来函,盛赞这个刊物办得好,并索要已经出版的各期。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徐特立同志还约见施雅风面谈,对《地理知识》给予极大的鼓励和鞭策。编辑部每月召开1-2次编委会,商量组稿、审稿事宜。参与办刊的几位积极分子,积极写稿,充实稿源,以保证稿件的质量,外来投稿数量也日益增加。1951年7月改由北京开明书店及其后改名的青年出版社出版。195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地理知识》编辑部挂靠在地理研究所内。郭沫若院长亲自为《地理知识》题写了刊名。从1954年第1期起正式启用郭老题的刊名。同年10月改由科学出版社出版。50年代,《地理知识》主要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国民经济建设。在向苏联学习的口号下,大量刊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介绍东欧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作者队伍不断扩大。 在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号召下,《地理知识》的编辑方针已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于1960年8—12月停刊整顿。1961年1月,《地理知识》以新的面貌出现,并改名为《地理》。整顿后的《地理》成为一份中级刊物。经过5年的实践,认为未能认真贯彻以普及为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编辑方针,而且刊登的稿件偏深偏专,既不像中级水平的刊物,又不像科普读物。有一段时期,还采取由各地理机构轮编的形式,各机构之间又缺乏紧密的沟通,致使刊物质量下降,读者为此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他们需要一份打破“老框框”、“洋框框”的普及性刊物,反对冗长繁琐的文章,要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为此经有关部门批准,于1966年第2期起又恢复《地理知识》的刊名。1966年5月起,全国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地理知识》和其他刊物一样,遭到停刊的厄运。文革中最早复刊的刊物之一,发行量曾高达40万1972年10月,停刊了6年的《地理知识》,顶着“文化大革命”后期的风浪,率先复刊了。在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的领导支持下,由高泳源、李汝燊、朱德祥、张庆祥、郑平、李志华组成编辑部,高泳源任主任负责进行筹备,首先兵分两路,到京广、京沪沿线各?⑹形���俊⒏鞔笞ㄔ盒5乩硐岛偷乩硌芯克��樯芨纯�囊庖搴妥谥迹�髑笠饧��橹�寮�T诘笔比嗣强是笾�丁⒖释��暗那榭鱿拢�兜乩碇�丁返母纯��玫搅说乩砉ぷ髡摺⒌乩砝鲜�陀泄夭棵诺娜惹橹С帧L乇鹗求每设甯痹撼せ裣ぁ兜乩碇�丁犯纯�南�ⅲ��中牢浚�春�婊�鲜Ψ堆г旱乩硐翟�谚�淌冢�龈嬷С帧暗乩斫逃�钡睦改俊?《地理知识》的复刊,是紧密结合了当时的形势,正如复刊号上编者话所阐明的:本刊是一地理科学普及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向广大工农兵群众、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普及地理知识,宣传辩证唯物主义,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是本刊的根本任务。并规定刊物的内容为:介绍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日新月异的地理面貌;介绍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丰富经验;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情况,帮助人们对国际事物的了解和关心;介绍大自然发生的各种地理现象和一般规律;交流地理教学的经验和体会等,同时还把批判地理学领域的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列为内容之一。 复刊后的《地理知识》,分三大栏目运作:国内地理、外国地理和基础知识。每期32页,为月刊,订价元,1972年10—12月共出了三期。但当时由于工厂停产学校停课,地理工作者也停止了研究工作,致使纸张短缺,稿源不足,在复刊的第二年即改为双月刊,一直到1975年的上半年。1975年7月后又恢复为月刊,订价为元,这一订价一直稳定了6年。广大读者认为《地理知识》是一本物美价廉的刊物。当时发行的刊物较少,《地理知识》在被列为限制发行刊物的情况下(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邮局列为限制发行),发行量还迅速增加到近40万册,被称为一花独秀。是为《地理知识》的火红年代。期刊如林,竞争激烈;《地理知识》艰难开拓 进入80年代,随着各种老刊物的复刊和新刊物的大量涌现,装帧简单、坚守老传统的《地理知识》逐渐被淹没在如林的期刊中。1982年发行量下降到20多万份,到1988年时仅剩下10几万份了。为了走出困境,编辑部全体同仁努力开拓思路,寻求改革,1989年实现了四封彩色印刷。为了摆脱旧的体制,在主办单位未给任何经济支持下,于1993年第一个从科学出版社脱离出来,成立了《地理知识》杂志社,开始自己设计,自己排版,自己联系印刷厂。1995年在彩色封面的基础上又增加4个彩色插页,页面由32页增加到48页。然而,刊物质量虽然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仍没跳出传统的老框框,加上新潮杂志的不断涌现,本刊发行量继续下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使大家开拓了眼界,《地理知识》的编辑们并没有被发行不景气吓住,相反,更促使大家把眼光瞄准了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在编辑会上,不时谈论起美国《国家地理》的编辑风格和内容,探讨如何能将《地理知识》办成一本高水平的杂志。此时一些读者也通过电话、信件传达了这样一种希望:中国能有一本美国《国家地理》那样的杂志就好了!编辑的愿望、读者的希望凝聚成了一个目标:要办一本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国家地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997年5月地理所调曾到南极、北极进行科考研究,登过珠峰的李栓科研究员来杂志社任社长,开始了《地理知识》的全面改版工作。《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大事记1949年9月以《地理知识》为名在南京创刊, 1950年1月正式发行,1961-1966年一度改名《地理》。发行量曾高达400,000册998年1月,改为全彩色进口铜版纸精印,版面扩至84页;1999年1月,扩版至100页;2000年10月,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6月,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其他大陆以外地区发行;2001年11月,“中国国家地理基金会”成立;2002年1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发行日文版;2002年1月,扩版至132页;2002年2月,《中国国家地理》影视版推出;2002年3月,“世界华人地理学会”成立;2002年6月,《中国国家地理少年版》问世;2002年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2002年7月,“中国国家地理系列图书”发行;2003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英文版》发行;2003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改版完成;2003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网开通;2004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馆”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