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显示[1-2],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在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后,约有60%~70%的患者神志可以恢复,但一般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以上,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医针灸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步骤/方法:西医采用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等等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以改善脑功能,颅内压显著升高者采用脱水剂和降颅压药物进行处理中医急性期按照活血化瘀、通腑醒脑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平稳期则采用益气活血与肝肾同治的原则。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同时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取穴:四神聪、风池、肩髑,曲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太冲、丰隆;肘部拘挛加小海、三里;踝部拘挛加照海,太溪、解溪;膝部拘挛加阳谷,曲泉;手指部拘挛加后溪、八邪;言语不利加哑门、通里、廉泉;烦躁加内关、大陵。
对于脑中风造成肢体或器官的障碍,头皮针、耳针能够达到快速且明显的疗效,透过针灸 *** 的作用原理,有助加速脑部受损的细胞活化,同时可强化受损部位的周边细胞以取代坏死细胞的功能,加速肢体与器官的修复。
中风后因脑部损伤,造成失智、失语症或肢体障碍等,透过针灸治疗皆能恢复往日神采!一名年约40岁的男性病患,职业是律师,因为右侧出血性脑中风,经手术装设颅内导管后进行复健,刚开始仅能发声却无法说话,伴随肢体障碍,且无法行走须坐轮椅,透由介绍前往中西医整合医师杨龙骏诊治,以针灸治疗约7~8次,渐渐可以开口,持续二个疗程后,说话更加清楚流畅,也能拿着拐杖走路,生活及工作重回正轨。
脑中风后遗症影响日常扩及呼吸中枢死亡率增
另一名家住中部的大学教授,则是多次脑部梗塞型中风,导致中度失智症,起初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对外界也无任何反应,家人特地带着他每周北上三次,经由杨龙骏医师以针灸治疗约10次,慢慢找回正常知觉,针灸20次后,恢复程度几近百分之百,还能开车到处游玩,让家属欣喜若狂。
上述两件案例,皆因脑中风后遗症,影响日常生活。杨龙骏医师表示,大脑可划分成许多区域,每个区域掌管身体各部位的运作,若中风发生在语言区,即可能造成失语症,在记忆区就会形成失智症,较常见是发生于运动区导致肢体障碍。一旦影响脑干,甚至会出现吞咽困难,严重时,若扩及呼吸中枢,死亡率将跟着升高。
图片
▲中西医整合医师杨龙骏
头皮针、耳针疗法 *** 活化脑部挽救坏死细胞
杨龙骏医师说明,出血型脑中风大多与高血压有关,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导致脑血管壁破裂,以西医方式治疗,必须进行开颅手术止血;而梗塞性脑中风则是因脑血管腔壁变狭窄出现栓塞,造成脑部缺氧性坏死,或者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血块堵塞脑部血管,须在中风后3小时内,以抗凝血剂治疗。
至于脑中风所衍生的治疗问题,关键在于掌握3~6个月的黄金治疗期。杨龙骏医师指出,传统中医主要以中药及针灸搭配,以调养身体的机能。对于脑中风造成肢体或器官的障碍,头皮针、耳针能够达到快速且明显的疗效,透过针灸 *** 的作用原理,有助加速脑部受损的细胞活化,同时可强化受损部位的周边细胞以取代坏死细胞的功能,加速肢体与器官的修复。
预防中风再复发内服中药调养搭配针灸疗法
杨龙骏医师进一步指出,头皮针及耳针治疗的次数,需视每位患者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而定。举例来说,若中风部位发生在语言区,此区域的脑细胞功能性产生问题时,以头皮针直接 *** 语言区的脑细胞,平均治疗约7~8次,就能看见良好成果。至于有些病人脑细胞损伤面积大,治疗时间自然拉长,刚开始严重时,建议一星期密集治疗三次,加速脑部 *** 活化。
把握中风后黄金治疗期,施以头皮针与耳针的治疗,同时搭配复健,可以使患者的身体机能获得最佳的复原,早日回复独立自主的生活品质。杨医师提醒,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洗肾等病人均是脑中风的高危险族群,须特别留意,避免菸酒,维持生活作息正常,且适当运动,注意饮食均衡,少油、少盐、少油脂,才能有效将中风杜绝于门外。
中级职称中医针灸学论文没有强制要求是针灸的,但必须是与中医相关的。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针灸推拿专业毕业论文格式的要求一般包括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等。具体来说,封面应包括学位论文题目,作者名称,学位类别,指导教师,单位等内容;中文摘要应包括论文的标题、主要内容、研究结果和结论等;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一致;正文应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最后是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格式应遵循《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规范(修订版试行)》。
必要的这是中级职称必修之课
中级职称中医针灸学论文应该关于针灸学的研究和实践而撰写的文章。
这是不会的啊!因为我的父亲中风,半身不遂住院治疗,一天三军医大的学生来实习,有个军医大学生最后走,他说吃药是没有多少效果的,最好就是扎针灸,他还拿出银针教我怎么扎,叫我去书店买一本针灸穴位图,按照书里说的病请扎针。。等父亲出院后,我和妹妹轮流给父亲扎针灸(都是从来没有扎过,一学就会了),半个月后,父亲就可以下地走路了(扶着墙走路)。我和妹妹都是新手,开始也扎不准穴位,后来慢慢就扎准了,也没有出现不好的情况(就是不会扎坏神经)。医生也说没有危险,所以我才敢扎针灸啊!
针灸可以治疗马尾神经损伤导致的临床症状,针灸时需要选择腰部局部穴位配合循经远端穴位进行治疗。马尾神经损伤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致腰椎管绝对或相对狭窄,压迫马尾神经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肛门会阴部及下肢出现异感、烧灼样痛,重者可发生大小便障碍。由于该疾病与腰椎损伤密切相关,所以在针灸治疗时需要选择腰骶部穴位、小腹部穴位配合循经远端取穴组成穴位处方。针刺穴位主要是长强、腰阳关、命门、肾俞、大肠俞、环跳、八髎穴以及腿部的委中。针灸治疗时需要针对神经损伤导致的一系列疾病进行治疗,帮助受损神经的恢复与重生。针灸能够对马尾神经损伤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对于神经损伤类疾病还需要配合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建议想要进行针灸治疗的马尾神经损伤患者尽快到正规医院针灸科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针灸疗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针灸疗法有哪些优点呢?1、疗效显著:通过针或灸刺激体表一定的部位调动机体本身固有的调节能力达到治病的目的。通过调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很多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火针治疗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化脓灸治疗哮喘、埋线治疗癫痫、电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等。2、操作简便:治疗工具简单,勿需特殊设备,只要随身带上几支针和一些艾绒(或艾条),以及酒精、棉花等,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治疗。3、易学易用:学习针灸,只要能记住孔穴的部位和它的主治证,熟练操作方法,认识疾病,就可以给人治病。学起来比较容易,用起来也不算困难。4、适应症广:针灸治疗适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传染科、五官科等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近年来对针灸病谱的研究表明,针灸对400多种病症可发挥治疗作用。5、经济安全:无外源性物质的毒副作用,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激发并加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加速疾病的自然痊愈过程。6、防治结合:针灸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既可在疾病发生之时予以治疗,又可在未发病之前予以刺激,扶助正气,未病先防。临床上常用灸神阙、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防病保健。
通常情况下,正规的针灸是不会扎坏神经的,但如果操作不正确是有可能扎坏神经的。
报道、特种针法、腧穴应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等,并可根据广大读者需要随时增设栏目。为从事中医临床、针灸临床及科研、教学人员及中医针灸学员、广大中医针灸临床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实用刊物。
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论文【1】
摘要: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针灸 推拿 治疗 颈椎病 应用
1 前言
颈椎病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骨髓等受损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2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颈型颈椎病。
仅以颈部轻微疼痛不能较持久地看报、书写,颈部活动基本正常,无上肢放射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
除颈部疼痛外,可出现明显上肢放射痛,呈阵发性加剧。
颈部活动度受限或僵硬感。
患肢乏力,握力减弱,手指麻木等。
脊髓型颈椎病。
颈痛伴四肢麻木、僵硬、力量减弱;手不能持物和自如活动;行走笨拙,甚至不能站立与行走,直至瘫痪。
部分患者胸、腹部有明显束带感,异常不舒服。
大便失禁,排尿困难或尿急、尿频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痛、眩晕、头痛、视觉症状(复视、幻视、视力下降),甚至猝倒,但意识无障碍。
这些症状的出现常与头颈转动有关。
交感型颈椎病。
颈痛伴偏头痛、头晕、头胀、视物模糊、耳鸣、耳聋。
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或有疼痛。
肢体发凉,皮温降低,手指麻木、肿胀或痛觉过敏等。
3 针灸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颈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天柱、肩井、后溪。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肩井、曲池、外关、合谷。
脊髓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椎动脉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百会。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风池、百会、内关、合谷、大椎。
颈部夹脊穴主治相关症状:颈4-5适应症——上臂外侧疼痛或麻木;颈5-6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拇指、食指麻木;颈6-7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食指、中指麻木;颈7-胸1适应症——上臂、前臂尺侧、小指、无名指麻木。
颈部夹脊取穴法:根据X线或CT提示的颈椎病变及症状进行颈夹脊针刺,强调针感至患侧肩背、前臂、手指为佳。
平补平泻手法,施以温针治疗,每日1次。
以上穴位辨证加减,针刺得气之后施以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
治疗可配合刺络放血:根据病变的相应夹脊穴寻找压痛点,阳性反应点局部放血,三棱针散刺,立即拔罐吸出瘀血5毫升左右。
4 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患者取正坐位,头部稍前屈,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在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揉拔,在压痛点上反复施术,然后用拇指或掌根揉第一椎至第七椎两侧,使肌肉温热松驰,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低头,术后用一肘关节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术者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常听到弹响声,小关节复位,左右各一次,手法完毕。
脊髓型颈椎病,有骨折,年老体弱者,不宜使用定点旋转复位法。
基本操作法。
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先以轻柔的滚法施于健侧斜方肌的中、上部位,逐步过渡到患侧斜方肌,同样以中、上部位为主,约1~2分钟,这属于适应性治疗阶段。
其次以指揉法施于风池、肩井、阿是诸穴每穴约1分钟,并适当配合颈部屈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的被动运动。
再继以上法于患侧施用滚法,仍以斜方肌、冈上肌部位为主,并配合颈部六个方向的被动运动,约5分钟左右。
最后在痛点做按压、弹拨法,拿肩井,按揉列缺、曲池穴,搓肩背结束治疗。
此法适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操作治疗;同时也可作为其他各类型颈椎病的基础治疗。
辨证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基础上。
第一加定点按压旋颈法,即一手以拇指指腹固定按压在颈椎棘旁压痛点;另一手屈肘以肘窝夹住患者下颌作轻轻上提再缓缓旋动颈椎l~2次。
第二加颈部端提牵伸法,医生以双手紧挟患者双侧下颌作缓慢向上的端提牵伸动作3~5次。
第三加根据脊神经所分布的患肢区域作上肢推拿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基本操作完成后,加背部(俯卧位)膀胱经的滚法和督脉经的按压法,约5~8分钟。
继而沿膀胱经从臀、股后、小腿后至眼跟用滚法;辅以按压环跳,指揉委中,拿承山,拿跟腱约3~5分钟。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施滚法于股前经小腿前外侧至足背约3~5分钟;并辅以下肢屈伸的被动运动和按揉足三里、阳陵、解溪诸穴。
最后再取坐位,作双上肢的推拿治疗,以手部为重点约3~5分钟。
椎动脉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第一加强颈项部两侧的指揉法,3~5分钟。
第二加头部推拿法(前额分法、抹法、按法、五指拿法、扫散法等约3~5分钟)。
交感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加其中的头部推拿法和按揉百会穴。
再加指揉膻中、内关、三阴交约3~5分钟。
5 总结语
综上所述,颈椎病致病因素复杂,一般认为颈椎退变、慢性劳损、颈部外伤为主要因素,体位姿势不当、工作职业习惯、情绪紧张、疲劳、潮湿受凉是发病主因。
中医属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颈筋急、颈肩痛等病证范畴。
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
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肉失养、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头部及上肢多种症状。
颈椎病主要与督脉和手、足太阳经密切相关。
因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自我保健调理,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
避免颈部保持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在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工作之余,可以多做颈部保健操,加强颈部功能活动锻炼:前俯后仰,左右环顾等颈部动作,活动范围由小逐渐加大,活动量亦应由弱到强,逐渐适应;做顺时针、逆时针的环绕动作,反复运动,切忌急剧大幅度地猛烈活动,感觉头晕时,应立即停止。
经常活动颈椎能够缓解肌肉紧张,达到预防缓解颈椎病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学双.颈椎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2】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确诊后进行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95%治疗后比较理想,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
结论:颈椎病发病率较高,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推拿;临床效果
颈椎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时主要是由于机体供血不足造成,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不便、疼痛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且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
近年来,针灸推拿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为了探讨颈椎病患者中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近年来在我院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
调研中,男57例,女43例,其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岁。
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得到确诊,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入院时间、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具体见表1。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主穴取颈夹脊和风池穴。
(2)配穴根据临床不良症状取穴。
有上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肩井穴、肩外俞、天宗、曲池和外关穴;有下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殷门穴、环跳穴、昆仑穴、委中穴、阳陵泉和足三里,根据受累神经部位和程度辩证加取相应的经脉穴位。
(3)主穴针刺手法:针尖向主穴斜刺,刺入深度约为寸,患者有强烈针感和放射感为宜[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治疗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坐位姿势,并让患者头部向前倾,使得颈部充分暴露,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然后在患者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推拿,用拇指或掌根揉第1椎至第7椎两侧,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推拿过程中患者低头,推拿过程中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小关节复位,左右各1次[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显效:患者疼痛等症状得到改善,患者能够简单运动。
有效:患者疼痛、活动不便等得到缓解,患者需卧床休息。
无效:患者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患者发病时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目前,对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上还不是很清楚。
但是,医学界普遍认为这种疾病与压迫和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到刺激有关。
从中医角度来看,颈椎病属于“眩晕”范畴。
而眩晕主要是由于痰浊中阻、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之分,但是这种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髓海不足。
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5]。
而针刺近年来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这种方法能够使得毫针和患者颈椎组织紧密联系,患者治疗时能够放松周围组织,畅通患者筋骨,改善颈部血运,并且采用针灸治疗只有针头和患者颈椎组织相连,不会对其他组织产生损伤,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增强患者针感,扩大感传范围,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本次调研中,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这个结果和罗宇等人[4]实验结果相同。
此外,推拿是我国中医传统的一种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外治手段,主要采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肌肉及穴位的按摩,帮助患者颈椎部分气血运行,具有扶伤止痛,调和阴阳等作用,并且推拿还能够缓解患者肌肉,改善椎间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环。
临床上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治疗效果更好,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使相邻的椎体短暂性分开,同时增大了椎间隙和椎间孔,能够减轻颈椎退变对血管的机械压迫和对颈神经根的刺激。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高于对照组(85%)(P<),这个结果和王玉胜等人[5]实验结果相同,由此看出:针灸推拿在颈椎病中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颈椎病发病率较高,机制比较复杂,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后并发症较少,愈合时间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冬娣,李有武.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08):79-81.
[2] 王立新,李秀彬,等.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42-43.
[3] 刘仿林,赖流番.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0,(14):22-23.
[4] 罗宇,傅求真,陈小余,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颈椎不稳[J].中国临床康复,2012,2(7):4265.
[5] 王玉胜.腹针配合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4(2):243-244.
给你推荐几篇论文你看看吧! 1 乐永清; 医话2则[J]; 光明中医; 2004年02期; 42 2 樊德春 ,李兰周; 《冷庐医话》误治医案评析[J]; 国医论坛; 2003年04期; 40-42 3 谢远军,许丽,倪锋,陈华德; 针灸推拿专业推拿功法学与手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J]; 按摩与导引; 2004年04期; 13 4 张喜奎 ,王旭丽; 陈亦人教授医话(连载)[J]; 国医论坛; 2003年01期; 14-16 5 邢鸿林,赵伟; 医话二则[J]; 黑龙江中医药; 2004年04期; 29 6 原林,姚大卫,唐雷,黄文华,焦培峰,陆云涛,戴景兴,张辉,贺振泉,钟世镇; 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J]; 解剖学报; 2004年04期; 3-9 7 王少华; 三槐堂百年医话[J]; 江苏中医药; 2003年08期; 34-37 8 张顺利; 针灸疗效评价方法初探[J]; 江苏中医药; 2004年06期; 58 9 朱炳林; 医话琐言[J]; 江西中医药; 2004年12期; 59-61 10 王昆文; 喻洁仁医话[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4年03期; 36-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刘淑明; 针灸推拿医话2则 [J];陕西中医; 2004年08期; 88 2 许敬生; 银袖治疾 [J];河南中医; 2005年03期; 11 3 干祖望; 干祖望趣味医话(33) [J];辽宁中医杂志; 1994年12期; 561-563 4 鲁安养; 谈振兴医话 [J];山东中医杂志; 1995年01期; 32-33 5 许敬生; 唐大黄 [J];河南中医; 2005年05期; 25 6 陈荣; 《冷庐医话》论老年慎药 [J];新中医; 1983年12期; 36 7 朱炳林; 医话2则 [J];江西中医药; 2001年04期; 27-28 8 戚建弘; 医话录存 [J];浙江中医杂志; 1998年06期; 283 9 王雨亭; 医话二则 [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88年01期; 57 10 梁允标; 针灸推拿疗法治愈注射引起的小儿坐骨神经损伤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05期; 784
普刊:《国际临床医学》《国际医药探索》《光明中医》《当代医学》《《当代医药论丛》《名医》《医药卫生》以上都可以发中医针灸论文
、论文(设计)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一)封面(二)中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本部分内容均在一页,不标页码)(三)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本部分内容均在一页,不标页码)(四)目录(本部分内容不标页码)(五)正文(六)参考文献(接着论文正文部分编排页码,页码位置与论文正文相同)二、论文(设计)全文的具体格式要求如下:(一)论文(设计)一律采用A4纸打印,用WORD进行编辑。(二)全文页面设置:纸型:A4,方向:纵向页边距:上:厘米,下:厘米,左:厘米,右:厘米装订线:0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距边界:页眉:厘米,页脚:厘米应用于:本节(三)全文段落:缩进:左:0字符,右:0字符,特殊格式:(无)间距:段前:0行,段后:0行,行距:倍行距复选框“□ 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自动调整右缩进(D)”为选中状态“□ 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与网格对齐(W)”为空白状态大纲级别:正文文字,对齐方式:两端对齐三、各部分的具体格式要求如下:(一)中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目的、内容、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200—500字。关键词为3-5个。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针灸推拿专业毕业论文格式的要求一般包括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等。具体来说,封面应包括学位论文题目,作者名称,学位类别,指导教师,单位等内容;中文摘要应包括论文的标题、主要内容、研究结果和结论等;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一致;正文应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最后是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格式应遵循《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规范(修订版试行)》。
给你推荐几篇论文你看看吧! 1 乐永清; 医话2则[J]; 光明中医; 2004年02期; 42 2 樊德春 ,李兰周; 《冷庐医话》误治医案评析[J]; 国医论坛; 2003年04期; 40-42 3 谢远军,许丽,倪锋,陈华德; 针灸推拿专业推拿功法学与手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J]; 按摩与导引; 2004年04期; 13 4 张喜奎 ,王旭丽; 陈亦人教授医话(连载)[J]; 国医论坛; 2003年01期; 14-16 5 邢鸿林,赵伟; 医话二则[J]; 黑龙江中医药; 2004年04期; 29 6 原林,姚大卫,唐雷,黄文华,焦培峰,陆云涛,戴景兴,张辉,贺振泉,钟世镇; 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J]; 解剖学报; 2004年04期; 3-9 7 王少华; 三槐堂百年医话[J]; 江苏中医药; 2003年08期; 34-37 8 张顺利; 针灸疗效评价方法初探[J]; 江苏中医药; 2004年06期; 58 9 朱炳林; 医话琐言[J]; 江西中医药; 2004年12期; 59-61 10 王昆文; 喻洁仁医话[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4年03期; 36-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刘淑明; 针灸推拿医话2则 [J];陕西中医; 2004年08期; 88 2 许敬生; 银袖治疾 [J];河南中医; 2005年03期; 11 3 干祖望; 干祖望趣味医话(33) [J];辽宁中医杂志; 1994年12期; 561-563 4 鲁安养; 谈振兴医话 [J];山东中医杂志; 1995年01期; 32-33 5 许敬生; 唐大黄 [J];河南中医; 2005年05期; 25 6 陈荣; 《冷庐医话》论老年慎药 [J];新中医; 1983年12期; 36 7 朱炳林; 医话2则 [J];江西中医药; 2001年04期; 27-28 8 戚建弘; 医话录存 [J];浙江中医杂志; 1998年06期; 283 9 王雨亭; 医话二则 [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88年01期; 57 10 梁允标; 针灸推拿疗法治愈注射引起的小儿坐骨神经损伤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05期; 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