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毕业论文伊夫克莱因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伊夫克莱因

1928 年4月28日生于法国尼斯,双亲都是画家,父亲搞形象艺术,母亲则玩抽象主义。虽然从小就浸淫在艺术的氛围中,但是克莱因少时的志向,却是要在商船上谋生。除此之外,他还对柔道十分感兴趣,1952年时甚至还去日本学艺,在那里待了一年半,获得黑带四段,算得上是当时欧洲水平最高的柔道高手。回到法国后他开了一家柔道学校,但是他的血管中到底流淌着艺术血液,所以他在训练厅里挂了不少自己的画作。而从这些作品中已经看出他未来在美术上的发展方向:他这时候已经使用单一颜色画画了 。1955年,克莱因画了《橙色》(Monochrome orange),希望能够在“新现实沙龙”(Salon des Realites Nouvelles)中展出,但是却遭到了拒绝。沙龙的评委当时给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拒绝理由:“这幅作品,真的是不太够。如果您能接受至少添上一小道,或者哪怕是一点点别的颜色,我们也说不定会同意展出,但是如果光是一种颜色,不行,不可能的……”两年之后,克莱因终于在意大利米兰首次展出了他的蓝色系列。这次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承认:“意大利的卡夫卡”迪诺·布扎蒂(Dino Buzzati)为他吹捧,在报纸上撰文歌颂;而已经跻身于大师级的冯塔那(Lucio Fontana)对他画作的收购,更是让克莱因获得了国际声名。从此后,克莱因的蓝色获得了一个专门说法,叫做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简称IKB,颜料的配方权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 随后克莱因杀回巴黎,在与他相熟的Iris Clert画廊继续展出他的蓝色系列。在开幕的那天,他找人放了1001个蓝色气球,并将这个举动命名为“空中雕塑”。在此之后,IKB以及行为艺术就成为他短暂的艺术生涯中让世人侧目的标志。他是身体艺术的首创者,曾经找了三个女子,裸露着躺在画布上滚动,号称anthropométries作画方式。他曾将一幅刚画完但是尚未干透的画作罩在车顶上,以每小时一百公里的时速沿着法国七号国家公路一路往南开,让“速度所产生的风,雨和太阳在表面上留下它们的痕迹”,最后折腾成的画被他命名为《宇宙的产生》(Cosmogonies)。他还曾从二楼往楼下跳,号称“坠入虚空”。他以火作画,还跟杜尚一样,将各种名画名艺术品用来恶作剧,当然采用的方式是将其“蓝色化”……可惜天妒英才,这么一个特立独行开了先河的艺术家,竟然只活了短短34岁。1962年6月6日,他死于心脏病突发。在他去世前的半个月,美国抽象画派艺术家Franz Kline去世,米罗搞错了名字,以为是克莱因,为此还给他夫人发了一封唁电。

被视为波普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沃霍尔(Andy Warhol)、杜尚(Marcel Duchamp)和博伊于斯(Joseph Beuys)一起,并称为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艺术贡献最大的四位艺术家。克莱因1928 年4月28日生于法国尼斯,双亲都是画家,父亲搞形象艺术,母亲则玩抽象主义。虽然从小就浸淫在艺术的氛围中,但是克莱因少时的志向,却是要在商船上谋生。除此此外,他还对柔道十分感兴趣,1952年时甚至还去日本学艺,在那里待了一年半,获得黑道四段,算得上是当时欧洲水平最高的柔道高手。回到法国后他开了一家柔道学校,但是他的血管中到底流淌着艺术血液,所以他在训练厅里挂了不少自己的画作。而从这些作品中已经看出他未来在美术上的发展方向:他这时候已经使用单一颜色画画了。1955年,克莱因画了《橙色》(Monochrome orange),希望能够在“新现实沙龙”(Salon des Realites Nouvelles)中展出,但是却遭到了拒绝。沙龙的评委当时给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拒绝理由:“这幅作品,真的是不太够。如果您能接受至少添上一小道,或者哪怕是一点点别的颜色,我们也说不定会同意展出,但是如果光是一种颜色,不行,不可能的……”两年之后,克莱因终于在意大利米兰首次展出了他的蓝色系列。这次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承认:“意大利的卡夫卡”迪诺·布扎蒂(Dino Buzzati)为他吹捧,在报纸上撰文歌颂;而已经跻身于大师级的冯塔那(Lucio Fontana)对他画作的收购,更是让克莱因获得了国际声名。从此后,克莱因的蓝色获得了一个专门说法,叫做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简称IKB,颜料的配方权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随后克莱因杀回巴黎,在与他相熟的Iris Clert画廊继续展出他的蓝色系列。在开幕的那天,他找人放了1001个蓝色气球,并将这个举动命名为“空中雕塑”。在此之后,IKB以及行为艺术就成为他短暂的艺术生涯中让世人侧目的标志。他是身体艺术的首创者,曾经找了三个女子,裸露着躺在画布上滚动,号称anthropométries作画方式。他曾将一幅刚画完但是尚未干透的画作罩在车顶上,以每小时一百公里的时速沿着法国七号国家公路一路往南开,让“速度所产生的风,雨和太阳在表面上留下它们的痕迹”,最后折腾成的画被他命名为《宇宙的产生》(Cosmogonies)。他还曾从二楼往楼下跳,号称“坠入虚空”。他以火作画,还跟杜尚一样,将各种名画名艺术品用来恶作剧,当然采用的方式是将其“蓝色化”……可惜天妒英才,这么一个特立独行开了先河的艺术家,竟然只活了短短34岁。1962年6月6日,他死于心脏病突发。在他去世前的半个月,美国抽象画派艺术家Franz Kline去世,米罗搞错了名字,以为是克莱因,为此还给他夫人发了一封唁电。国际Klein 蓝色 (IKB) 是深 blue 颜色,由法国艺术家混合和首先给予专利 Yves Klein.国际Klein 蓝色(或IKB 照原样为人所知在艺术圈子) 由Yves Klein 作为他的查寻一部分颜色最好代表概念他希望转达作为艺术家的French 艺术家开发了。 虽然Klein 广泛地运作与蓝色在他更加早期的事业, 不是直到1958 年, 他使用了它作为片断(颜色的中央组分有效地成为艺术) 。 Klein 开始一系列的单色工作使用IKB 作为主要题材。这些包括' 表现艺术' Klein 被绘的式样赤裸身体和让他们走, 滚动和懒散在空白的帆布并且更加常规的唯一颜色帆布的地方。IKB 的卓越的视觉冲击秘密来自它对佛青色的重的信赖, 并且Klein 的经常油漆的厚实和textured 应用到帆布。作为特别油漆黏合剂, Klein 的IKB 有磷光性, 表面上' 魔术的' 物产以起因一个巨大地飘渺作用许多观察者声称的地方他们能逐字地跳跃入帆布& 消失。 Klein 感觉颜色精神上共鸣以上帝知觉的颜色。黏合剂有上油柔和的淡色彩有结束正常蜡笔- 的一个相似的作用颜色在帆布是 象强 和在罐, 的确是非常罕见的。颜色座标#002FA7rgb (r, g, b) (0, 47, 167)cmyk (c, m, y, k) N (98, 84, 0, 0)hsv (h, s, v) (223., 100%, 65%)N: Normalised [ 0-255 ] (改变对[ 0-100 ])2007年,为纪念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 Klein Blue,简称IKB)诞生整整50周年,时尚界纷纷推出一系列克莱因蓝单品,从服饰到箱包,基至汽车,彻底掀起一场克莱因蓝风暴!想知道什么是“克莱因蓝”?只需登录它的官方网站,你将看到整整一屏幕的“克莱因蓝”——除了蓝,什么也没有,酷得绝对彻底。(不知什么原因,这个网站现在打不开了,不过google的网页快照还能看到。)还想知道“克莱因蓝”在艺术领域或者时尚界的地位?就像哥特音乐之于主流音乐一样,因其难以“伺候”而永远小众,但任凭潮流来去,它始终拥有一批铁杆FANS。理想绝对50年前,法国艺术家Yves Klein(伊夫·克莱因)在米兰画展上展出了八幅同样大小、涂满近似群青色颜料的画板——“克莱因蓝”正式亮相于世人眼前,从此,这种色彩被正式命名为 “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简称IKB)。克莱因相信,只有最单纯的色彩才能唤起最强烈的心灵感受力。一些艺术家使用各种色彩以求获得艺术生命力,而克莱因宁愿回归单纯。“克莱因蓝”的RGB 比值是0:47:147,但是明确的数据并不能减少人们面对它时那种震惊——蓝色本身象征着天空和海洋,象征着没有界限,又因为“克莱因蓝”太过纯净,以至于很难找到可与之搭配的色彩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它的冲击力格外强烈。这种蓝被誉为一种理想之蓝、绝对之蓝,其明净空旷往往使人迷失其中。克莱因曾说:“表达这种感觉,不用解释,也无需语言,就能让心灵感知——我相信,这就是引导我画单色画的感觉。”谁是“克莱因”?2006年10月5日至2007年2月5日,巴黎蓬皮杜中心筹办了克莱因大型回顾展。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特立独行的艺术先驱、诡异的天才——这些词汇都不足以概括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那多姿多彩,充满传奇的艺术生涯。其生命的最后7年,也是他的创作高潮持续的7年。在这期间,克莱因以非常个性化的蓝色为战后的欧洲艺术领域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感觉空间”。他用合成树脂混合蓝色色料而得到的高贵而静穆的“克莱因蓝”,出现在他的大多数作品、绘画和雕塑中,如《蓝色单色画》、《人体测量术》、《海浪》、特别是那尊《维纳斯》,已经完全被个人色彩所覆盖。据说,克莱因终其一生有着艺术家狂放不羁的个性,在他第一次看见大西洋的时候,曾把一瓶蓝色涂料倒入海水中,并大声喊道:“大西洋比地中海蓝了!”而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蓝色是宇宙之爱 “ 一种颜色,火了一整年?其实不仅如此,它从创造至今,被运用到各个领域,热度从未消散过。 这个神奇的颜色就是——克莱因蓝。“蓝色没有维度,它是超越维度的。而其他颜色并不是所有的颜色都能引起特定的联想,而蓝色最多只能代表海洋和天空,可它们毕竟是实际的,可见的,和最抽象的。”——伊夫.克莱因克莱因蓝 波普艺术家伊夫·克莱因创造了克莱因蓝,为这种蓝色申请了专利,命名为“国际克莱因蓝。” 并且他也打破了一种颜色不能成为一幅画的局面。 从过去到现在,这种颜色为什么会这么受人欢迎?其实第一眼看去就能知道答案。 克莱因蓝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这种蓝色仿佛在流动,有着虚空与神秘的感觉。 很多高饱和度的颜色,看久了会觉得艳俗或者腻味。而克莱因蓝就像一片深海,不断吸引着你。  是一种绝对之蓝。 这种颜色也经常出现在各大品牌的服装设计上。 来分享几张关于克莱因蓝的作品: 行为艺术 Performance Art 而克莱因带最让我感到震惊的,并不只是因为他创造了美丽的克莱因蓝。 而是他的行为艺术《坠入虚空》, 这个作品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行为主义艺术。                                                                (1960,坠入虚空) 伊夫.克莱因在巴黎的公寓二楼,张开双臂,往窗外跳下去。这一幕被路过的摄影师拍下来。 据说克莱因是为了体验自由飞翔与失重的感觉,他要去“空中作画”。 结果年少的我一度认为,没有比这个更大胆的行为艺术, 但是后来我看到了除了原图之外的一组照片。其实克莱因在完成作品之时,底下是有一群人接住他的。也并不是偶然被摄影师抓拍,而是事先就安排好的。 虽然那种偶然性的美感被撕去,变成了一场有彩排的表演。 但是不能否认这个行为艺术,更加体现了克莱因所想传达的“虚空”之感。 虚空本身便是抽象的。    疯狂 克莱因干过的疯事可不少。 比如他举办过一个叫“空无”的展览,正如名字,这个展厅一片空无,什么东西都没有摆放。 不过得到了大作家加缪的肯定,他参观的时候在纸条上留下一句话: “空无就是力量。” 另一个争议比较大的作品就是《人体测量学绘画》, 克莱因想要摆脱以画笔作画的形式。 于是就将三个裸体模特作为画笔,令她们在白色的画布上自由地翻滚,用肉体来表达生命力。 这也与克莱因一直学习柔道有关,他想把绘画与身体上的动态相结合。  最后 我一度觉得克莱因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他在打破陈旧、走出实体。 将蓝色转变出无限可能,也把他的精神思想透过不同的形式传递出来。他的艺术中有很强的自我,也正是这样才能将个性彰显出来。而一个艺术作品中不能够只有自我。 想起《道林.格雷》中的一句话: “艺术不会影响行为,它会消除行动的欲望。 艺术极其无用。 世人所谓的不道德之书,其实展现了世界本身就有的耻辱,如此而已。“ (公主号首发:夏日病阅读

克莱默夫妇论文文献

分类: 娱乐/明星 >> 电影 解析: 6月28日 15:39 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29) 片名:Wings 中文:翼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0) 片名:the Broadway Melody 中文:百老汇的旋律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1) 片名: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中文:西线无战 出品:美国环球影片公司 第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2) 片名:Cimarron 中文:壮志千秋 出品:美国雷华影片公司出品 第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3) 片名:Grand Hotel 中文:大饭店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第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4) 片名:Cavalcade 中问:乱世春秋 出品:美国20世界福克斯公司 第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5) 片名:It Happened One Night 中文:一夜风流 出品: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第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6) 片名:Mutiny on The Bounty 中文:叛舰喋血记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第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7) 片名:the Great Ziegfeld 中文:歌舞大王齐格菲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第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8) 片名:the Life Of Emile Zola 中文:佐拉传 出品: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第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39) 片名: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中文:浮生若梦 出品: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第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0) 片名:Gone With The Wind 中文:乱世佳人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美国塞茨尼克影片公司 第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1) 片名:Rebecca 中文:蝴蝶梦 出品:美国塞茨尼克影片公司 第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2) 片名:How Green Was My Valley 中文:青山翠谷 出品: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 第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3) 片名:Mrs. Miniver 中文名:米尼弗夫人 别名:忠勇之家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第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4) 片名:Casablanca 中文:卡萨布兰卡 出品: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第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4) 片名:Going My Way 中文:与我同行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 第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6) 片名:the Lost Weekend 中文:失去的周末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 第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7) 片名: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中文:黄金时代 出品:美国高德温影业公司 第二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8) 片名:Gentleman’s Agreement 中文:君子协定 出品: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 第二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49) 片名:Hamlet 中文:哈姆雷特 出品:英国兰克--双城影片公司 第二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50) 片名:All the King’s Men 中文:当代奸雄 出品: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第二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51) 片名:All About Eve 中文:彗星美人 出品:美国20世福克斯影片公司 第二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52) 片名:An American In Paris 中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第二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53) 片名: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中文:戏中之王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第二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54) 片名:From Here to Eternity 中文:永垂不朽 出品: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第二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55) 片名:On The Waterfront 中文:在江边 出品: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第二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56) 片名:Marty 中文:马蒂 出品:美国联美影片公司 第二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57) 片名: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中文:环游地球八十天 出品:美国联美影片公司 第三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58) 片名: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中文:桂河桥 出品: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第三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59) 片名:Gigi 中文:琪琪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第三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60) 片名:Ben-Hur 中文:宾虚 出品: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 第三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61) 片名:The Apartment 中文:公寓 出品:美国联美影片公司 第三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62) 片名:West Side Story 中文:西区故事 出品:美国联美影片公司 第三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63) 片名:Lawrence Of Arabia 中文: *** 的劳伦斯 出品: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第三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64) 片名:Tom Jones 中文:汤姆.琼斯 出品:英国伍德福尔公司 三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65) 片名:My Fair Lady 中文:窈窕淑女 出品:美国华纳兄弟公司 第三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66) 片名:The Sound Of Music 中文:音乐之声 出品: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 第三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67) 片名:A Man For All Seasons 中文:公正的人 或名 永远走红的人 出品:美国哈兰公司、美国哥伦比亚公司联合出品 第四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68) 片名: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中文:炎热的夏夜 出品:美国联美影片公司 第四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69) 片名:Oliver! 中文:奥利弗 出品:美国罗米靳斯公司 第四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70) 片名:Midnight Cowboy 中文:午夜牛郎 出品:美国联美影片公司、杰罗姆.海尔曼公司联合出品 第四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71) 片名:Patton 中文:巴顿将军 出品: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 第四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72) 片名:The French Connection 中文:法国贩毒网 出品: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 第四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73) 片名:The Godfather 中文:教父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第四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74) 片名:The Sting 中文:中 出品:美国环球影片公司 第四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75) 片名:The Godfather Part 2 中文:教父 Ⅱ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第四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76) 片名: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中文:飞越疯人院 出品:美国联美影片公司 第四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77) 片名:Rocky 中文:洛奇 出品:美国联美影片公司 第五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78) 片名:Annie Hall 中文:安妮.霍尔 出品:美国联美影片公司 第五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79)片名:The Deer Hunter 中文:猎鹿人 出品:美国环球影片公司 第五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0) 片名:Kramer Vs. Kramer 中文:克莱默夫妇 出品: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第五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1) 片名:Ordinary People 中文:普通人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 第五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2) 片名:Chariots Of Fire 中文:火之战车 出品:英国埃尼格玛制片公司 第五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3) 片名:Gandhi 中文:甘地传 出品:英国戴菊制片公司、美国国际电影投资公司、印度国家电影发展公司 联合出品 第五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4) 片名:Terms Of Endearment 中文:母女情深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第五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5) 片名:Amadeus 中文:莫扎特 出品:美国ORION影片公司 第五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6) 片名:Out Of Africa 中文:走出非洲 出品:美国环球影片公司 第五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7) 片名:Platoon 中文:野战排 出品:美国阿诺德.科珀尔森公司 第六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8) 片名:The Last Emperor 中文:末代皇帝 出品: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 合出品 第六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89) 片名:Rain Man 中文:雨人 出品:美国环球影片公司 第六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90) 片名:Driving Miss Daisy 中文:为黛茜小姐开车 出品:Zanuck 公司、华纳兄弟电影公司联合出品 第六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91) 片名:Dances With Wolves 中文:与狼共舞 出品:美国Tig公司、美国Orion公司联合出品 第六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92) 片名: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中文:沉默的羔羊 出品:美国Orion影片公司 第六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93) 片名:Unfiven 中文:不可饶恕 出品:美国华纳兄弟公司 第六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94) 片名:Schindler’s List 中文:辛德勒的名单 出品:美国环球影片公司 第六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95) 片名:Forrest Gump 中文:阿甘正传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第六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96) 片名:Braveheart 中文:勇敢的心 出品: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第六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97) 片名:The English Patient 中文:英国病人 出品:美国米拉马克斯公司 第七十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98) 片名:Titanic 中文:泰坦尼克号 出品:Lightstorm娱乐公司、派拉蒙公司、20世纪福克斯公司联合出品 年份:1997 第七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1999) 片名:Shakespeare In Love 中文:莎翁情史 出品:美国米拉马克斯公司 年份:1998 第七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2000) 片名:American Beauty 中文:美国丽人 出品:美国梦工厂影业 年份:1999 第七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2001) 片名:Gladiator 中文:角斗士 出品:美国梦工厂影业公司、环球影业公司联合出品 年份:2000 第七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2002) 片名:A Beautiful Mind 中文:美丽心灵 出品:美国环球影业公司 第七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2003) 片名:Chicago 中文:芝加哥 出品:米拉麦克斯公司(Miramax Films, USA) 第七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2004) 片名:THE RETURN OF THE KING 中文:王者无敌(指环王3) 出品:美国新线影片公司 参考文献:北京大学生论坛

貌似长征组歌就是 是什么 为什么 则么办

在论及被称作“红色经典”的1950~1970年代中国大陆长篇小说时,许多学者指出了其对“史诗性”的追求;还有不少论者谈到了“茅盾文学奖”的史诗情结。当前文学批评界更是将是否具有史诗性、是否称得上真正的史诗,作为评估长篇小说文学价值的重要尺度。关于“红色经典”是否能称得上真正的史诗性作品,目前学界否定意见较多;而当下研究“红色经典”的论著,多从其产生的政治文化机制以及其是否具有现代性方面着眼,从其文学审美价值本身角度研究的较少。因此,从“史诗性”角度来评价所谓“红色经典”,应当还不算一个过时的论题;重新评估其文学价值,也很有必要。先要说明,本文使用“红色经典”这一称谓,指代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以及《李自成》、《三家巷》、《艳阳天》① 等为代表的一批一度影响极其巨大的长篇小说,并非意味着已预先肯定或确认了这些作品的“经典”性,而是因它已约定俗成,所指比较明确,使用起来方便。一、怎样才算真正的“史诗”作品虽然将史诗性作为长篇小说评估标准几乎已是学界共识,但究竟怎样才算真正的史诗性作品,却难以取得定论。我们不妨追本求源,看看美学史、文学史上得到普遍认可的史诗理论和创作。谈论小说作品史诗性的文章,理论上一般以黑格尔《美学》为依据,创作上则通常拿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等作品为样本。黑格尔在提及“史诗”这一概念时,是作为与“抒情诗”和“戏剧体诗”并列的一种文学类型来理解的。如朱光潜所言,黑格尔“对小说显然没有下过工夫”,② 他主要是将荷马史诗作为“正式的史诗”,作为叙事类文学的最高范本来界定其性质与特征的。概括起来,他认为“真正的史诗”应具备如下特性:1. 以对民族和时代意义深远的事迹及其过程为对象,通过描述社会的“政治生活、家庭生活乃至物质生活的方式,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显示出民族精神的全貌”。2. 史诗反映的时代,民族信仰与个人信仰,以及个人的意志和情感还未分裂。3. 对于作者来说,史诗所反映的时代可能已成为过去,但相隔不远。作者对那种生活及其观照方式和信仰完全熟悉,作者所处时代的信仰、观念、意识与之是一致的。4. 作者在创作时未受外来强势文化的奴役,也不受固定的政治和道德教条桎梏,他在创作上自由独立,对所描述的世界了如指掌,他自己的全副心思和精神都显现在作品里,使人读后感到亲切、心情舒畅。5. 读者能从史诗中领会到“英雄人物的荣誉,思想和情感,计谋和行动”,欣赏到“既高尚而又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史诗人物“表现出多方面的人性和民族性”,却又是完整的人。不应只表现人物的单一特征或欲望。③ 主要英雄人物“把民族性格中分散在许多人身上的品质光辉地集中在自己身上,使自己成为伟大,自由,显出人性美的人物”。6. 史诗的创作主体的因素完全退到后台,“人们从这些史诗里看不出诗人自己的主体的思想和情感”,作者不在作品中露面,“作品仿佛是在自歌唱,自出现”。但作者已“把他自己的整个灵魂和精神都放进去了”;作品表现的是“全民族的大事”、“全民族的客观的观照方式”,却是由一个具体作者来完成的。7. 最适宜史诗表现的题材是战争,“因为在战争中整个民族都被动员起来,在集体情况中经历着一种新鲜的激情和活动,因为这里的动因是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8. 用战争做情节基础,“就有广阔丰富的题材出现,有许多引人入胜的事迹都可以描述,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英勇,而环境和偶然事故的力量也还有它的地位,不致削弱。”而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最理想的史诗情境。9. 史诗在结构上应是有机的整体。④ 在黑格尔之后,人们把某些具有史诗特征的散文体叙事作品(主要是长篇小说),也称为“史诗”或“史诗性作品”。以这种标尺衡量,《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静静的顿河》虽然写的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也是公认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但说司汤达的《红与黑》、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也属史诗型,就有些牵强。这里需要辨析目前学界的一个误区:史诗性虽是对长篇小说的一种褒扬性评价,却并非衡量长篇小说是否优秀的唯一尺度。它只是长篇小说中一个类型的标准。比如,最优秀的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就不属史诗型,因为它的题材不是时代的重大政治或军事事件,不着力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主人公也不是英雄;它是以细腻描述日常生活琐事取胜的。《三国演义》属“史诗性”长篇,《儒林外史》却不能算,尽管它写了众多的形形色色的儒林中人。我们说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解放》是史诗性作品,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或《克莱默夫妇》不是,并不意味着后者的思想艺术水平就比前者低。但,无论如何,史诗性作品特有的审美价值、艺术震撼力,是决定长篇小说文学价值的一种重要因素。“红色经典”中,《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不属于史诗型,《红岩》虽然写的是英雄,似乎也不能算。虽然《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红日》、《三家巷》都具有一定的史诗性,但最合乎“史诗性”标准的,首推姚雪垠的《李自成》。二、《李自成》是“红色经典”中最具史诗性品格者《李自成》的史诗性并非学界公认。肯定的观点不少,1987年刘再复与姚雪垠论争之前持此论点者占多数,之后也有。⑤ 否定性观点,当以王彬彬《论作为“人学”的〈李自成〉》⑥ 为代表。概括起来,王文否定《李自成》史诗性品格的理由是:1. 作者不是全力写人,人物基本淹没在事件中;2. 《李自成》写人有欠缺:人物性格没有发展,没有深度,缺乏对人物心灵的洞察和灵魂的开掘,没有写出人物“心灵的搏战”;3. 全书结构支离破碎;4. “再现历史生活的风貌”、“反映历史的本质和规律”的创作意图是错误的,是导致全书“支离破碎”的原因;5. 作者意图过于直白,不耐人咀嚼,无法形成“李学”。《李自成》作者在写人方面是不是尽“全力”了,这个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一般读者和评论家,对于其中的人物形象,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未感觉人物被“淹没”在事件中。且撇开有争议的李自成、高夫人等形象,起码刘宗敏、郝摇旗、牛金星、宋献策、张献忠性格鲜明,崇祯、洪承畴、杨嗣昌、卢象升等明朝君臣的形象没有脸谱化,作者把他们当做“人”来写,比较细腻地剖析了其内心世界。崇祯借饷、杨嗣昌督师、洪承畴降清、卢象升殉国等单元应当说在中国现代小说里属于精彩篇章。至于说“人物性格没有发展”,这种判断并不客观。通读全书,不难发现主人公李自成从第一、二卷的处逆境而不气馁,到第三卷事业鼎盛时逐渐暴露缺点,再到第四、五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过程中自信发展为刚愎,对个人情欲从克制到逐渐放开而又并不特别放纵,与下属的关系从平等亲近到逐步拉开距离等明显变化。即使性格没有发展,也不影响其为史诗——《伊利亚特》、《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性格有几多发展?对怎样判定作品“灵魂开掘的深度”,不同的读者和批评家各有自己的理解。新时期以来似乎有一种倾向,似乎只有写出人的潜意识或突出人物灵魂的分裂才算有人性深度。确实,弗洛伊德理论产生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发现了以往小说不曾触及的领域,算是将心理描写深入了一步。但我们不能反过来说,写了潜意识的作品肯定比没有写的深,不能说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就肯定比司汤达《红与黑》深刻,施蛰存《石秀》就肯定比施耐庵《水浒传》高明。再说,不一定非要写了“心灵的搏战”才能算史诗性作品,恰恰相反,按黑格尔的理解,由于史诗反映的时代,民族信仰与个人信仰、个人的意志和情感还未分裂,古典史诗中的英雄人物,如阿喀琉斯、阿伽门农,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心灵的搏战”,他们很坚定地按自己的既定信念行事,“他本来是那样人,就做那样人”。⑦《李自成》全书的结构经过作者精心设计,并不“支离破碎”,在40多年的创作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其美学成就已被许多批评家肯定,即使否定《李自成》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与作者历史观念的,对这一点似乎也没有太多异议。先写第五卷再写第四卷,恰恰说明作者已成竹在胸。有意追求“再现历史生活的风貌”、“反映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这几乎是史诗型作品的共同特点,与塑造人物并不矛盾。至于该书未能形成“李学”问题,容下文论及。还有论者认为,“红色经典”难称真正的史诗性作品,是因其依据主流意识形态,对正面人物的描写过于理想化,“缺乏对所表现历史的超越性把握”。⑧ 那个年代的作品都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框范,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理解那个年代的作家,但文学史是无情的,后世读者是无情的,他们判定作品是否具有文学价值、是否优秀之作,当然不会因理解体谅而给“感情分”;作品能否传世,还得凭自身。那么,我们就用“史”的眼光检验一下“红色经典”对人物的理想化描写,研究其“对所表现历史的超越性把握”问题。先谈理想化。《李自成》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现代化”与正面人物形象的完美化一直是其受到诟病的主要因素,有所谓“李自成太成熟、高夫人太高、红娘子太红、老神仙太神、老八队像老八路”之说。笔者以为,单论“现代化”,须得区分两种情况:如果是让古代人物具有只有现代人才有的思想(比如阶级观点),说出只有现代人才能说的话,如果不是像鲁迅《故事新编》那样有意“油滑”或如现今某些“戏说”之作那样“恶搞”,无疑当属败笔;但如果是指从古代题材作品那里看到某些现代气息,则属正常。如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代人看历史,必然会站在今天高度“重读”,历史小说的作者虽然写的历史,却必会将自己的现实生命体验融汇进去。这不仅不是缺憾,反能给作品带来活力。中外文学史上此类例证很多: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12世纪的丹麦人,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16—17世纪之交英国的现实;《三国演义》、《水浒传》创作情况与之相似。至于正面人物的理想化,不只《李自成》,其他“红色经典”也普遍存在;不只“红色经典”,文学史上的名著以及当今某些文艺作品也有:《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悲惨世界》中的米里哀、冉阿让,《还珠格格》中的紫薇,不都属于这种形象吗?那些有明显缺点的人物可能更具真实感、给人印象更深刻,但塑造理想化人物,也并不一定导致艺术上的失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文学史上两股主要潮流,因为人类既要认识现实真相,又要追求比既存现实更美好的东西;现实不完美,人们就借助艺术,在幻想中塑造这种完美,把它作为追求的目标或现实缺憾的虚拟补偿。现在青年人喜欢看“青春偶像剧”,正是出于这种需求:现实中有漂亮的男女,也有心灵美好、善良、崇高的青年,但将出众的英俊漂亮与极致的善良、聪明、脱俗综合于一身的情况,一般只能在艺术世界中见到。现实中有阶级斗争,有爱情,有练功习武的人,但他们一般不会终生只搞阶级斗争,一辈子只追求爱情或练功比武。某些“红色经典”单突出阶级斗争与革命,是对现实的高度“提纯”,正如琼瑶小说里的人物毕生追求爱情、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只知练功习武一样。这类完美人物艺术上是否成功,取决于他的思想、语言、行为是否基本合乎情理,是否能从情感上打动人。如果真实反映了作者的审美理想,这类人物也自有其不可取代的认识价值。再看“红色经典”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作品的“超越性”问题。“红色经典”对主要人物的理想化无疑基本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⑨。这里需要辨析的是,作者的“具体感受的世界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观点”⑩ 是否一致。也就是说,作者本人本然的生命体验或人生见解与这种意识形态是吻合还是游离乃至对立;如果吻合,是在多大程度上吻合。“红色经典”的作者大多1949年以前就参加了中共的军事或文化斗争,成为革命队伍的成员,浩然是新中国培养的作家。主流意识形态已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世界观。姚雪垠是抗战期间成名的作家,后来经过思想改造,也逐步接受了主流意识形态。可以说,对于1949年以前“民主革命”阶段的历史,他们“具体感受的世界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观点”是基本一致的。这种一致性的取得,或因作者与那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观点都代表了农民和农村知识分子的理想,或因作者本身原有的“五四”个性主义精神远不及要求政治进步、紧跟时代主流的欲望强烈,使其自愿对自己本然的精神世界进行改造,他们已经形成了以主流意识形态观点看人观物的习惯。因此,与茅盾、叶圣陶、沈从文等老作家不同,主流意识形态并没有对他们的创作思维形成太大阻碍,反使他们感到在把握历史时顿开茅塞,获得了他们自认为的“深度”。这正合乎黑格尔论史诗时说的“民族信仰和个人信仰还未分裂,意志和情感也还未分裂”(11) 的情况。但是,优秀作家不可能没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不同程度的独立见解。这些独特之处,使得某些“红色经典”每每有溢出主流意识形态之处。例如《红旗谱》对朱严两家关系的描写,对冯家父子关系的描写,《红日》、《李自成》对“反面人物”的描写,《林海雪原》对少剑波形象及其与白茹关系的描写,《青春之歌》对林道静爱情心理的描写等等。究竟“红色经典”是否“缺乏对所表现历史的超越性把握”,那要看对“超越性”如何理解。参照系不同,理解也会不同。比如,相对于普通的农民意识、相对于以往的农业题材作品,我们可以说《创业史》的思想观念具有明显的超越性;而若按新时期以后的意识形态,它就没有超越性,甚至明显“落伍”。那么史诗性作品是否必须与所表现的历史时期的观念拉开较大距离,乃至对之进行否定性反思批判呢?不见得!黑格尔的见解恰恰相反:如果当前现实强加于诗人的那种正起作用的信仰、生活和习惯观念和诗人以史诗方式去描述的事迹之间毫无亲切的联系,他的作品就必然是支离破碎的。因为一方面是诗人所要描述的内容,即史诗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原来离开这内容而独立的诗人自己的时代意识和观念的世界,这两方面虽然都是精神性的,却依据不同时代的原则而有不同的特征。如果诗人自己的精神和他所描述的民族生活和事迹所由产生的那种精神根本不同,就会产生一种分裂现象,使人感到不合式乃至不耐烦。(12) “红色经典”作者的“信仰、生活和习惯观念”正是与其“所描述的民族生活和事迹所由产生的那种精神”是相通的。当然,黑格尔针对的是古典史诗:荷马倾情歌颂希腊英雄们的英勇智慧,并未反思战争的残酷。我们引证黑格尔的论述,并非要以之作为金科玉律,衡量一切作品的史诗性品格,现代史诗型作品可以具有不同的审美选择。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就属于具有历史反思意识的杰出现代史诗。笔者也并非认为《创业史》就是最典型的古典型史诗,因为它写的是和平年代的日常生活,没有特别尖锐激烈的冲突或战争、暴力场面。但上面的引述,起码说明否定性反思并非史诗性作品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李自成》是中国当代小说中最具史诗品格者,是因它具备了古典型史诗作品的几乎所有特征。它选取的是明清之际对历史影响深远的最重大的社会政治及军事斗争事件,就反映生活之广阔、人物形象之众多、矛盾冲突之复杂尖锐、篇幅之宏伟而言,几乎无可匹敌;其人物性格之鲜明、人物语言之个性化、情节之曲折生动、结构之严谨、节奏之张弛相间富于变化,是普通读者和专家们都有体会的;全书既洋溢着英雄主义主旋律,又涂抹着浓重的悲剧色彩;既写了金戈铁马的战场厮杀,又不乏饶有趣味的日常风俗画面。作者对历史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认真反思研究,既看出某种必然趋向,又没有排除偶然事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作者重点突出了人的社会属性,对于生理本能因素没有过多渲染,但并非没有相关描写,例如对洪承畴降清前剃头时生理感觉的描写,就堪称精彩。《李自成》在新时期以后受到冷落,有多种原因,比如“宏大叙事”被“私人化叙事”代替,成为社会审美心理主流,文学界、史学界对以往正统历史观的反思,使其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也不排除与作者本人性格的自负狂傲惹人反感,以及某些权威批评家为推出自己新的美学主张而以之为标靶进行贬低有关。1980年后出生的读者大多没有认真读过包括《李自成》在内的“红色经典”作品,他们的阅读选择主要受传媒影响,即使是中文系的学生,也大多先接受教科书与课堂教学结论的影响;而以前读过《李自成》第一、二卷的年纪较大的读者,又大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读完其余三卷,在出版物铺天盖地令人目不暇接、读者又追新逐异的今天,这也是正常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李自成》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正如我们“发现”了张爱玲之后不能反过来否定或抹杀茅盾一样。新时期历史小说的历史观有了新的发展,但若拉开时间距离审视,它们的总体思想艺术成就,未必就能超越《李自成》。那些做历史翻案文章的作品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用历史眼光看,所谓“新”也是相对而言——谁能保证在它们不再显得“新”的时候仍然让读者关注而不被遗忘呢?要知道,《李自成》作者当年也是以挑战以往明史研究结论,以在当时看来属于“新”的历史观、美学观处理历史人物形象的!比如对崇祯形象的塑造、对李自成帝王思想的描写,在当时就需要很大的勇气!君不见《红日》就因对敌师长张灵甫没有完全漫画化,被诬为“为蒋匪帮招魂”(13)。《李自成》在这方面也许可算“红色经典”中的特例,因为它的写作得到了最高领导人的支持。(14) 且不论《李自成》的文学价值如何,作为曾经为文学史提供了新的因素的作品,文学史地位应当是没有疑问的。(15) 历史在发展,在前进,后代的人当然要有反思超越前代的意识。不过,别忘了,我们也会成为后人眼中的“前人”,与我们自己的“前人”一同接受历史的检验。历史常常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发展,今天宣布“过时”的,以后未必不会“复活”。关键还在于作品本身的价值。三、构成“红色经典”文学价值的其他因素如前所述,史诗型作品只是长篇小说中的一个类型,它并非衡量长篇小说是否优秀的唯一尺度。那些非史诗型的长篇小说,其文学价值从其他方面体现出来。“红色经典”主题明确单纯,虽然个别作品近年也被一些学者读出了表层主题之下的另外含义,但无论如何,其文学价值毕竟不是体现在内涵深奥、丰富、复杂、可作无穷解读方面。我这里要特别指出,并非所有文学名著都是内涵深奥、丰富、复杂的,文学史上还有大量内涵并不复杂,甚至比较简单的经典。诗歌里面这类经典不少,比如《诗经》,比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比如李白的《静夜思》,更遑论白居易的“新乐府”。这些诗可以让你展开丰富想象,每次阅读都可能有所共鸣,但并不需要专家们不断写出专著进行无穷阐释。小说中也有内涵相对简单的经典。《欧也尼·葛朗台》不就是揭示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对人伦关系的破坏吗?《安娜·卡列尼娜》有两条情节线索,似乎复杂些,但也不太可能形成像“红学”那样的“安学”。以萨克·辛格指出:“在我看来,好的文学给人以教育的同时又给人以娱乐。你不必坐着唉声叹气读那些不合你心意的作品,一个真正的作家会叫人着迷,让你感到要读他的书,他的作品就像百吃不厌的可口佳肴。高明的作家无须大费笔墨去渲染、解释,所以研究托尔斯泰、契诃夫、莫泊桑的学者寥若晨星。”(16) 笔者当然决不认为需要“大费笔墨去渲染、解释”的作品就不是“好的文学”,但觉得现在有必要强调并不复杂艰深的作品也自有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中国现代小说中,你可以说废名、沈从文、孙犁、汪曾祺的作品别具一格,但它们的内涵究竟有多复杂?是“说不完”、发掘阐释不尽的吗?你能总结出《竹林的故事》或《荷花淀》的七种八种主题吗?不属于说不完、阐释不尽的作品,不等于不值得反复阅读。反复阅读有时只是为了品味,品味其中的韵味、趣味、情调,或感受那种情感、氛围。马克思对古希腊艺术的叹赏早已是众所周知,可希腊神话并不艰深复杂。相反,它体现的是一种童趣。由于主客观原因,“红色经典”在人性开掘的深度方面有明显局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缺乏人情美。“人性”和“人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是指各种人伦情感、生命感受。“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被新时期批评界指为普遍概念化、缺乏“人情味”。确实,这一时期作品中的正面主人公都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就小说而言,《金光大道》里的人物除了阶级感情,人伦情感已经淡而又淡:《艳阳天》中的萧长春还有与焦淑红的爱情线索、有韩百仲与焦二菊的夫妻情,而高大泉与妻子之间,已看不出多少自然的爱情因素,高二林也更主要是他的“阶级兄弟”。但,这并不是说那时期的作品都不能以情动人。京剧《红灯记》就每每催人泪下,因为它在“样板戏”中是少有的表现了感人的人伦情感的作品。尽管李玉和一家没有血缘关系,可观众从感性层面上感受到的,也并非单纯的阶级关系,他们一家三口三代之间体现了一种类似血缘亲情又高于血缘亲情的“义”——将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幼儿含辛茹苦养大成人,这比普通的父爱母爱更动人!产生于“十七年”的“红色经典”,更不乏人情描写。《创业史》中表现梁生宝与养父梁三关系的片段,也是比较动人的篇章。《红旗谱》的作者对朱老忠的夫妻情、父子情、朋友情浓墨重彩予以表现;而运涛与春兰、江涛与严萍,以及《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余永泽、卢嘉川、江华,《林海雪原》中少剑波与白茹,《三家巷》中周炳与几位青年女性,《红日》中梁波与华静,《创业史》中梁生宝与改霞爱情关系的描写,成为那一时期读书界的沙漠甘泉。重视作品的故事性与情节设计,是“红色经典”吸引读者的又一个原因。《林海雪原》、《红岩》、《李自成》在这方面都很突出,它们在那个特定时期既发挥了政治教化功能或传播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又起到了优秀通俗小说所能给予普通读者的审美娱乐的作用。《艳阳天》矛盾冲突紧张激烈、环环相扣,假使读者对其中的意识形态观念不是特别反感拒斥,(17) 一旦读进去、进入小说的特定情境,也有可能被深深吸引,手不释卷。由于题材的原因,《青春之歌》在传奇性方面弱于《林海雪原》、《红岩》和《李自成》,由于创作观念的差异,《创业史》在矛盾冲突的剧烈紧张程度上不及《艳阳天》,但都还是有一个能吸引读者的故事,使读者关心人物的命运,与人物产生某种程度的共鸣。《红旗谱》则介乎情节小说与生活化小说之间,兼备两者之长。我赞同王蒙的观点:“一般认为故事起的是两个作用:载体作用与结构(主线)作用。这些看法并不错,确实故事是有这样的作用。但仅仅如此讲,实际上忽视了乃至抹杀了故事本身的文学价值。”他认为“做事本身就是审美的对象。故事就是故事,而好故事就值得一看,就有文学价值。”好的故事可以吸引读者,使之产生审美愉悦,使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感受理解以文学的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红旗谱》、《三家巷》以及《李自成》对日常风俗与生活环境的描写,《林海雪原》将对东北独特自然风光与神话传说结合,也是被许多读者和评论者津津乐道的。这是其文学价值的又一重要方面。现在,虽然“红色经典”风行的年代已经过去,但它还没有真正文学史化,因为与“红色经典”反映的那个年代的生活以及“红色经典”作者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仍然在世。“红色经典”能否成为真正的文学经典,“红色经典”中哪些能传世、哪些会最终被文学史淘汰、被读者遗忘,还需要更长时段的历史的检验。也许需要50年,也许更长。

论大众文化与文学作品的整合

论文关键词:大众作品影视剧本改编现状深层原因雅俗共赏

论文摘 要: 目前,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本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以影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与古老的传统文学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了解这种文化现象的现状,分析此文化现象的成因,从而预测文学的发展趋势。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民众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带来的各种新鲜事物,其中正面临着一个更深层次的困扰,即、价值规范和文化观念的急剧变化的问题。 我们应当关注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在社会市场经济和功利心态的引导下,人们放弃了以传统精英文化为代表的深度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以现代大众媒介为依托,以此时此刻为关切中心的消费文化,即大众文化。以下就此文化转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作具体分析,透过这种现象来探求这场文化转型的深层原因。 一、影视文化中文学作品改编的现状 “从小说到影视”是一个常说常新、屡谈不厌的重要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视创作中对文学作品的借鉴和改编,带来了影视剧丰富多彩的形态,特别是当代生活内容、生活观念及生活状态的丰富多彩,使影视剧的改编和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从内容到主题涉及到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影视艺术一道重要的风景线。 文学作品中的深刻思想,畅销小说中的动人情节,成为不同导演所钟情的改编对象。[1]经过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不仅在当代影视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世界大奖的评选中不同凡响。德国施隆多夫的《锡鼓》,美国的《克莱默夫妇》,我国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是世界影坛上不可多得的精品。由此可见,即使在影视技术与艺术走向成熟的今天,改编仍然方兴未艾,正继续创造着一个个动人的“银幕神话”。他们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向我们招手,吸引我们深入其中,探究一二。 目前影视改编创作呈现以下几种状态: (一)对古典名著的改编 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最繁盛的明清时代,已聚集了众多改编者的目光。四大名著被首先请上银屏,一饱国人眼福。此外,《聊斋志异》、《封神演义》、《三言二拍》等一系列古典名著也不甘落后地在银屏上创造着各自的世俗神话。不难看出,观众对其喜爱程度和观赏热情远远超过了根据外国名著和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从这一方面恰恰可以看出中国悠久的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二)对历史题材的改编 在《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几部古典名著被逐一品尝后,改编者开始逐个朝代寻找可供改编的历史素材。于是接踵而来的《末代皇帝》、《秦始皇》、《唐明皇》、《康熙大帝》等历史剧争相出台,它们多以长篇连续剧的面孔出现,极尽述说之能事,由点及面,极力铺陈。从当今上映和正在拍摄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来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令人咋舌,而且每一部都在数十集以上。在中华浩浩荡荡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改编者可谓“溯洄从之”,没有一个朝代不曾被涉猎。 (三)对当代畅销小说的改编 畅销小说一直是影视剧改编所钟情的对象。“畅销”意味着通俗,流行,意味着被当时的社会大众所接受和欢迎,意味着有较高的商品价值。这一切都是影视剧作为大众传媒本身所需要的。因此,影视剧和畅销小说似乎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对畅销小说的改编往往使影视剧更为畅销,而且经常会产生国际影坛的扛鼎之作。如《辛德勒的名单》(根据托马斯·肯尼利同名纪实体小说改编),《侏罗纪公园》(根据迈克尔·克赖顿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阿甘正传》(根据温斯顿·格卢姆同名小说改编)。 二、改编热潮的深层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转型不可逆转的趋势呢? 本雅明曾把和文化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传统的乡村,阶段以及二十世纪高科技社会,对应着的分别是故事——现代主义与诗歌——媒体。这一观点说明了从讲故事的口传方式,经过特别的文学发展到机器作为媒介的传播方式。[2] 因此,在当下,以大众媒体为核心的媒介必将对文学秩序产生强烈冲击。正如有学者认为,在高度信息化、技术化、商业化语境中,世纪之交的社会已从“读写时代”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影视即为“读图时代”的典型代表。究其原因: 其一:文学隐藏在单一的语言载体中,而影视是把、雕塑、绘画、、文学、戏剧的诸因素综合起来,故事和戏剧情节是图像的动态,音乐伴随着图像,图像隐含了思想,反映着生活。[3]读文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字;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图像,听到的是声音。因此,“读图时代”的来临也标志着由文学主体转变为影视主体。 其二:文化主体两个向度的变化,无疑给由传统延伸而来的文艺受众带来接受方式的改变,而最直接的改变,就是由欣赏型转化为消费型。[4]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心态是90年代文艺受众的最主要的艺术意识方式,“消费”已成为话语中心,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日益凸显,“看不见的消费之手”不仅是外部的制导因素,更直接渗透到文学的组织、生产、流通与接受过程中。纯文学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窄,时代的文学从写作到出版再到评审,已经越来越难以抵抗商业化与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 其三:在文学中,形象和思想通过文字这一载体间接地表现出来,而形象和思想又源于作者的心灵,可以说文学的白纸黑字始终是由心灵来灌注的。而电影、电视都是以一种技术力量在改变着文学所依托的那种自古而来的观念体系,在影视文化中,从表层到深层,从现象到本质,已经不同于心灵活动的微妙,不同于文学表现的诗意,而是一种能“看”得见的图像,它带来了新的时空观和本质观。在影视中,图像是主体,任何人都可以看图像,而在文学中,只有识字的人才能读文学。 三、改编热潮的发展趋势 按照接受的观点,影视艺术创作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通过观众的欣赏。如果一部作品不能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话,那么它的审美价值就不能得到实现,也就没有任何美学意义。欣赏它的`观众,层次越宽广,人数越多,它的审美价值和意义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文学作品也是如此。[5]因此,在当前社会,不论文学家还是影视编剧或导演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大众的喜欢,自然而然,他们就把“雅俗共赏”作为自己作品的美学追求。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理解“雅”和“俗”呢?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理解的“雅”是指符合艺术审美特点的规律,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深意和艺术创造性的作品;我们理解的“俗”是指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高雅之作其优点是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缺点是可能不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通俗之作其优点是能为广大群众欣赏,缺点是可能浅显,缺乏深意,甚至流为低俗。因此,最好是能使二者结合,各取其长去其短,既能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这就是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总论 艺术由于其日渐显露的商品化形式,使得现代艺术、现代科技与业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文学作品为代表的高雅文学在面向更广大的读者的“大众化”过程中,也放下了“正统”的架子,不断地向普及的方向发展。人们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工作之外享受到一些轻松、愉快,而影视文化也在做大量的文学和文化的普及工作。高雅文学主动向大众文化靠拢,而大众文化主动向高雅文化提升,这两种“主动”就是现在文学最清楚的格局。我们说大众文学也好,高雅文学也罢,其目的是使读者在娱乐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和知识涵养,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得到精神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大众文化已初见端倪这一事实,通过良性地引导高雅文学(以传统的文学作品为代表)和大众文学(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整合,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世界深处挖掘和培育出现代化的人文精神。 注释: [1]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234页。 [2]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14—315页。 [3]张法:《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192页。 [4]张光芒:《论中国的“第三次转型”》,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5]李力:《文学格局新变:通俗文学的“升格”与“雅化”》,学术论坛,2004年,第4期。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奥尔夫柯达伊论文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呈迅猛化发展态势。德国经过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以来三次重大的音乐教育改革,为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打下了稳定发展的基础。1965年“联邦学校音乐周”正式建立了“音乐教育研究”学科,其发展势头更猛。据统计,仅科隆大学“社会学研究档案中心”与“德国社会科学信息中心”协作搜集1987年以来德语国家范围内所计划的、实施中的和已完成的音乐教育研究项目的资料就有500份,运用于“严格意义上适合音乐教育”的科学研究方法有1175种[7]()。尽管这些研究在方法选择与结果上往往大相径庭,但却推动了研究工作的发展。在现代音乐教育学的研究上也是如此。德国音乐教育家多弗莱因在大型音乐辞书《音乐的历史与现状》(简称《MGG》的第10卷《音乐教育学》卡塞尔1961年出版)中说“《普通音乐教育学》未能问世,这样的著作似应力图展示关于基本原理的科学研究,尤其要力图描述出关于音乐教育学方面的各种多姿多彩的活动”。[6]()至70年代初,对普通音乐教育的研究已逐步深入。德国学者克劳斯·芬克尔(Klaus Finkel)在《音乐教育学目前的倾向和外观》一书中,提出了音乐教育学的构想图,按这个构想音乐教育学应由“主体分析”,包括个体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对象分析”,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家美学等;“具体分析”,包括学习目标、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等三大部分组成。[1]()这个构想图,实际上是引用了德国学者劳赫·海尔曼(Rauhe Hermann)在《音乐教育学与各门科学的联系》一文中提出的设想。这篇论文收在德国音乐教育家席格里特·阿贝尔一施图鲁特(Sigrid Abel-Struth)主编的《音乐教育学》第6卷(全10卷,塑特出版社)中,这部书的第9卷还收入《作为一门科学音乐教育学的发展》(1970)[1]()。可见,当时德国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状况。美国也是学科教育研究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出版了很多论著,不过这些论著往往不用“音乐学科教育学”的术语,而代以其它的名称。如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H·F·艾伯利斯、G·R·霍弗、R·H·克劳特曼合著《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1984年),是美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所使用的综合性教科书。这本书涉及音乐教育在历史、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课程论、测量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这些基础理论多取自广泛而典型的学术研究成果,来自美国音乐教育实践,并体现出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领域应用的基本轮廓。从构成学科教育学应包括目标论、内容论、方法论、评价论等不可或缺的四要素的内容来看,这本书也符合这方面内容的要求。日本是音乐教育学研究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主要表现在学科教育理论建构日趋系统、完整,陆续有一些专著问世。如浜野政雄《音乐教育学概论》(音乐之友社,1967年),作者力图从实际的立场出发,寻求音乐各方面的原理,系统地抓住其全貌。又如供田武嘉津《音乐教育学》(音乐之友社,1974年),作者谋求从哲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学及史学观上有系统地把握音乐教育学,以及闰间丰吉《音乐科教育学概论》(音乐之友社,1985年)等。为了纪念日本音乐教育学会成立10周年和20周年,由日本音乐教育学会编写出版了《音乐教育学的展望》(音乐之友社,1979年)和《音乐教育学的的展望Ⅱ》(音乐之友社,1991年),对音乐教育学的内容做了较全面的论述。提及世界范围内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发展还应充分研究国际音乐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缩写ISME)的作用。为了促进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195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音乐理事会创建了国际音乐教育协会。自1953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自1968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专家讨论会,还不定期的举行专家讨论会。具体的做法是,组织国际会议和专家讨论会,商讨全球音乐教育问题;促进国际间各层次音乐教育工作者联络,与音乐家、音乐表演、作曲、民间音乐、青年音乐家以及音乐图书管理人员等有关国际、各地区、各国有关组织合作,在音乐教育方面做进一步研究。在我国,伴随新学制而产生的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发端于19世纪末。1897年清政府创办了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教授法“课程。1904年清政府明令规定师范生要学习“教育法”和”“各科教授法”。1907年中、小学正式设置了音乐课程,定名为“乐歌”、“唱歌”课。“五四”运动前后,我国各科教学法课程建设得到了发展。蔡元培先生的“五育并重”、“美育救国”等主张,推动和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1922年的“壬戌学制”,采纳了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一字之变,说明学科教育研究注意到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范院校设置了艺术教育课程,其中包括“歌唱教学法”课程。仅从当时政府机构教育部先后颁布的《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1923年6月4日)、《小学音乐课程标准》(1932年10月)、《修正高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1940年9月),就可以看出当时音乐教学法研究的水平。1939年,当时政府机构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施行要点》,正式将课程定名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目的在于纠正师范教育中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教材研究的问题。1946年当时政府机构教育部颁布的《修正师范学院规程》,进一步明确规定分科教材教法是专业训练科目,并对具体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在此期间,我国一些音乐教育家结合介绍国外音乐教学理论和方法,相继写出一批音乐教学法研究的著作,对我国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1950年8月颁布《北京师范大学暂行规程》,明确规定中学教材教法为该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此外,还规定中等师范学校必须开设小学教材教法课程。1952年7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印发的《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中对开设此课做了明确规定。1957年教育部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将“教学法”课程恢复定名为“教材教法”课。教学内容被规定为:了解中小学教材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研究。5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法,翻译出版了一批音乐教学法著作。当时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对象主要是唱歌教学的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以及程式化的五段教学模式等。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这一段的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偏重于具体教学经验的介绍或信息的传播,其研究领域过于狭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音乐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音乐学科教育研究蓬勃地开展起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教育学门类下将“教材教法”研究定为二级学科,确定了学科教育研究的地位。1979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同年12月在高师艺术专业教学座谈会上确定高师开设《中学音乐教材教法》课程。1986年底,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我们不但要建立自己的教育学,还要建立自己的学科教育学。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1986年,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成立,随后制定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6-2000年)》,这就为我国音乐学科教育研究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基础。1980年后,陆续出版了一些研究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著作。此外,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多次举办了“全国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对推动音乐教育的深化改革,促进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影响越来越大。《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等国家和地方性音乐教育专刊的创办,以及全国性音乐学术刊物音乐教育专栏的设置,为进一步开展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总之,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的几十年,是我国音乐教育学的萌芽、积累、酝酿、准备时期。近十几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学、音乐美学等学科的新发展,为音乐教育学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收进了国外的各种音乐教育理论和音乐教学法体系,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启迪了我们的思想,转变了音乐教育观念,为音乐教育学的构建准备了思想基础;蓬蓬勃勃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锻炼培养并形成了一支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队伍,其中有一批长期从事音乐教材教法研究并具有较高的音乐教育理论与修养水平的学者,成为音乐教育学构建的组织基础。这一时期,我国出版的有关音乐教育各种问题的研究文献为数不少,尤其与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相关内容的文献更不胜枚举。但是突破以往音乐教材教法的局限,拓宽和深化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范畴,着力探索音乐教育活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及规律,从宏观上研究音乐教育理论,向音乐学科教育学发展的研究还亟待加强。音乐学科教育实践呼唤着音乐学科教育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和升华。1986年前后,我国的一些学者陆续发表了国外音乐教育学研究现状的介绍和对音乐教育学体系和结构的设想方面的文章。1988年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酝酿艺术教育科研课题时,再一次提出进行有关音乐教育学研究问题。同年年底,由曹理负责组织成立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研究”课题组。1989年8月此课题被列入国家教委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三阶段研究课题。课题组以横跨全国七省市的高师担任音乐教育教法课程的教师为主要成员,先后组织五次课题研讨会,撰写了近40万字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曹理主编,缪裴言、廖家骅副产编,1993年上海教育出版,获1995年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为了组织起来更有效地、更系统地进行音乐学科教育研究,1990年12月,以高师教师为主成立了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会。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的成立,实现了我国学科教育研究的一次飞跃。10年来,音乐教育学学会与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等学术团体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充分发挥了协调效应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一是组织了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多种学术活动。坚持了年会制度,进行专题研讨,组织学术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紧紧围绕本学会发展的目标展开,主题更加集中,研究的问题更加专门化,研究的方法更加灵活,注重实效,如中外音乐教育比较研究、音乐课程建设研究、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等。二是集合了学术研究的队伍。这个学会的成员以高师或其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担任本课程的教师为主,开展学术研究的“共同语言”较多,在音乐学科教育研究上比较有特色。学会成员,从开展课题研究时只有两名副教授,发展到现在以教授、副教授为主,有的还是博士研究生导师或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们其中大多数人具有独立完成音乐学科教育科研课题的能力,承担了省市级的科研项目,并能与其他人合作完成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如国家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项目“普通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其中学校音乐教育分为三个子课题:“中国当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理论实践”,课题负责人姚思源;“中国近现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负责人伍雍谊;“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课题负责人曹理。音乐教育学会的一些成员分别参加了以上的三个课题研究,课题成果以丛书形式体现。三是加强了学科课程建设的研究。在第10届年会上围绕21世纪全国音乐学科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总结过去,展望并规划未来。出版了提供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本课程的教材——音乐教学法、音乐教学论、音乐学科教育学。四是扩大了对外交流。举办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培训班。邀请美国学者来华讲学,介绍美国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等。近十年来,我国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空前活跃,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广度看,1993年国家教委艺术委员会主办“全国音乐教育优秀论文评选”,至今举办了三届,参选论文总计达4604篇,影响十分广泛,而且呈迅速上升的趋势,第三届参选论文(2177篇)是第一届参选论文(887篇)的倍。各种学术刊物、学术会议发表的有关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每年平均有300余篇。这说明音乐学科教育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群众基础。从深度看,出版冠名“音乐教育学”和“音乐教育”的专著有10余部。作为音乐教育学学科群出版的其它著作也有几十部。音乐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方兴未艾。它有着较大的发展余地。它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还显得较为稚嫩薄弱,有待我们不断地去丰富、完善面向21世纪的音乐教育、音乐学科教育研究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新问题,诸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如何定位?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过程中,如何形成更加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如何针对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制定音乐课程的标准、教材、教法?高师音乐教育如何为基础教育服务?高师的音乐学科教育学课程应如何改革?如何培养和提高本科的师资和科研队伍的水平?音乐教育如何推进本土音乐文化与外来音乐文化教育及本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结合,进行跨音乐文化研究?如何搞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与现代音乐文化跨时代的融合?如何在重视搞好本土、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吸收共享世界其它各国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等等。这些问题有待在音乐教育学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

奥尔夫音乐教学

链接:

提取码:q32o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他可以跨越国界,种族,年龄,让不同国家的人,不同肤色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产生共鸣,甚至胎儿能理解音乐。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在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①我们在谈论音乐文化的时候必然要谈及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问题,以便从根本上认识音乐文化到底何谓多元以及怎样实现多元。一、认识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把握音乐多元文化的关键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一提外国音乐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欧洲音乐,包括很多学生也认为欧洲音乐就是比较发达一些、时髦一些,或者通俗音乐比较现代一些。但是一说到亚非拉音乐学生们就会认为它很“土”,不能把其放在等同的位置上,不能平等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实际上这是对亚非拉音乐文化的偏见。艺术不像科学那样新旧更替迅速。有些艺术品个性极强,不可代替,不同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的群众基础或者文化圈而存在,总是倾向于多元化的发展。音乐艺术价值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民族性或国际性的强弱,而是取决于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成就的高低。那种认为只有世界性好或只有民族性好的观点,都否定了多元化所取得的成就,硬把自己的爱好说成是真理,而把别人的爱好说成是错误。著名的音乐学理论家洛秦在《音乐与文化》一书中,强调指出的:“抽象、普遍、理性的启蒙人并不存在于所有的文化和地理环境中:认识文化的人、社会的人、民族的人、观念的人、意识的人,而且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具体的、不能复制的。人类的各种文化,社会和民族没有价值上的差别,只是观念、行为和由之产生的具体物品不同:音乐中体现了文化,文化中包含了音乐。”② 音乐文化包含了一种其他文化与艺术不可替代的形式,包含其他物质不可构建的思维基础。它一方面具有可操作性,有实实在在的音乐基本要素,具有形象的表现内容和理智的控制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超越时空与语言界限,让人轻易接受,而不像文字、语言那么复杂,要通过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得以接受。所以它是了解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各团体组织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交流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工具。二、如何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进行多元文化渗透著名音乐教育家廖乃雄在《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八个论点》一文中指出“每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是人类音乐和世界音乐的一部分,它正是以它独特的民族特点是否浓烈,以及是否具有高度的艺术造诣,而在人类音乐和世界音乐中占有一个独特的、突出的、抑或一般的位置。现代科技、传媒以及国际交往已得到空前发展的今天,正如柯达伊早在半个世纪前已经指出过‘世界正日益开放,只与单一一个民族有关的艺术,已变得没有意义。’”③因此,在音乐的民族性始终不渝地永葆青春的同时,音乐也正日益国际化、洲际化、文化际化及世界化。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教育,无不建筑在它自己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而在这同时,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教育,也日益把其他民族的音乐包括进来,只有这样,才有助于音乐教育的发达和自己民族音乐的繁荣昌盛。因此,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主导——教师应当有种强烈的自主意识,加强自身多元音乐文化修养的建立,以开拓的视野,丰富的音乐资源和优秀的世界音乐文化,对学生进行多元音乐文化审美情趣的培养。(一)教师自身多元音乐文化修养的建立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结成的大家庭,任何一个民族系统中的优秀音乐都是具有中华民族性的,尽管它不包括中华民族音乐的民族性的全部外延。中华民族有着广阔的疆域,丰富的音乐品种,有民间歌曲、曲艺、戏曲、舞蹈音乐和民族民间器乐等等。在多元化民族中有着多元化的音乐存在样式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音乐特性。19世纪的西方民族乐派,实际上就是国家乐派,它们也是多元化的民族性。全人类的音乐文化就是由不同国家的音乐构成的,各国之间的音乐关系也是多元化的,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多元化。我们的音乐教师要把握不同国家、民族、地区、时代各自的音乐特征,不论是在横向还是在纵向都能信手拈来,从音乐的形式、风格、文化构成上了解多元的音乐文化。例如同处在古典主义时期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伟大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他们的作品的风格和特点一听便泾渭分明。海顿的音乐有着沉稳和宁静,即使有了怨气也不过是用突强的和弦吓唬吓唬打瞌睡的贵妇人们(惊愕交响曲);莫扎特的音乐则充分显示着灵气和天分,虽然在骨子里他是一个“叛逆”者,不忍封建主教的呵斥与侮辱,毅然同其决裂,但是在他的音乐却时时处处“清泉石上流”般的透彻,罗曼?罗兰称莫扎特的音乐是含着眼泪的微笑;贝多芬却是一个以音乐作为为受迫害阶级呐喊的武器,“从绝望到斗争,从斗争到胜利,从胜利到欢乐”,因此他的音乐中充满着矛盾和斗争,期望人类的理想世界一定会变为现实,一定会到来。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果要想把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巨子星座的音乐解释清楚,不了解作曲家成长的经历和社会背景的话,恐怕只是探其皮毛,无法真正洞析三位大师作品的深刻内涵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作曲家音乐风格的差异是音乐历史长河中的同一时期的多元化音乐的代表之一。再如,笔者曾经看到一节优秀的示范课——《妈妈的歌》,纵观整节课内容充实,主题鲜明,选材新颖,特别是在采用了多个国家、多个民族、多个体裁和多个形式的摇篮曲,使得同学们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的同时又感受到了多元音乐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课上老师没有走传统的路线,练声,教唱,而是通过两张照片作为导入,背景音乐是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震撼心灵,感受母爱。接着,老师又让学生连续欣赏了地中海、巴西、非洲和法兰西四个国家的摇篮曲片段,使学生开拓了视野,感受了色彩丰富、原汁原味的各国摇篮曲,体会全人类父母对孩子的爱心。第三部分是摇篮曲与母爱,第四部分是摇篮曲的特点,第五部分选用了五首合唱摇篮曲有日本的,有柴可夫斯基《暴风雨中的摇篮曲》,有东北摇篮曲,有藏族和土家族摇篮曲,让学生自己挑选感受和体会艺术摇篮曲的优美意境和深邃情感。第六部分是器乐摇篮曲勃拉姆斯弦乐《摇篮曲》,豪塞管弦乐《摇篮曲》和格里格钢琴《摇篮曲》,既让学生了解了摇篮曲的器乐形式,又进一步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第七部分是学唱布拉姆斯的《摇篮曲》,第八部分是选择欣赏现代摇篮曲,选用了苏小明的《军港之夜》、罗大佑的《摇篮曲》、动力火车的《摇篮曲》和美国“民谣四兄弟”的《绿野》,充分让学生了解用摇篮曲的形式可以抒发各种深沉、温柔、细腻的情感,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最后一部分是给母亲的电子贺卡。可见,作为一个课279大大 众 文 艺平面构成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应用和转换训练牛建琳 伍立峰 (苏州科技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摘要: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类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近年来在其是否适用于现代教学的意见上出现了分歧,其中主张废弃或者内容修订的说法主要集中在对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满意方面。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平面构成课程与后续专业课之间的联系理解往往非常模糊,对于平面构成内容的纯理性、冷抽象思维不能适应,感觉学习起来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运用一种逆向思维进行的转换训练,为这些在设计道路上刚刚起步的大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帮助。通过这种逆向思维的练习不仅能有效完成此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后续的包装设计,VI设计,书籍设计,招贴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关键词:平面构成;基础性;逆向思维Abstract: Two Dimensional Composition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of art design. There is disputation on whether it is suitable for a modern teaching. Those who propose that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shall be discarded or revised are mainly not content of the class teaching effect. The protruding problem is that there is no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ch a course and other courses followed up. Most students can not adapt to such thinking patterns as pure reasoning and cold abstraction. They think such a class is too bore to study.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 train of reversal thinking will be very helpful for those freshmen in art design, and will contribute a lot the teaching of such a course. We believe that the practical training in reversal thinking will also be very helpful for other courses such as packing design, VI design, book design and poster words: Two Dimensional Composition; fundmental; reversal thinking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平面形态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创意性思维。平面构成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下半学期。众所周知,学生对平面构成课程的有效学习对后续的很多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平面构成课的学习,学生对平面设计中元素组合规律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再加上积极的设计实践,在平面的整体审美和创造能力方面,肯定会得到长足发展和提高。不同的专业对平面构成的基础性要求也是稍有差别的,本文主要探讨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平面构成课程的特点。一、必须要积极面对和正确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积极面对一个问题,即学生对于平面构成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性作用理解不够的问题。因为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历届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平面构成课程中。以前,笔者曾在课前准备很多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招贴设计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平面设计中元素排列组合的奥妙和技巧,意在引出平面构成课程的基础性作用。这些图形和文字在学生眼里既陌生又不乏吸引力。但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欣赏完图片后的确很兴奋,但却没能和平面构成产生多少联系。虽然我一再提示他们这些平面设计中元素的点、线、面排列构思如何精妙,但构成的基础性意义就在一阵唏嘘和惊叹声中被搁浅了。所以,单单靠学生自己结合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等的应用,去理解平面构成的基础性作用,其效果一般都比较差。原因之一,一年级的大学生对于专业设计的理解很片面尚不具备综合把握的能力,这样做的后果会导致学生对于基础课程的误解,增加其对平面构成课程的学习负担和学习难度;原因之二,在于平面构成是一种纯粹性构成,其特点是运用纯理性和抽象思维较多,这种思维方式与注重感性思维方式的专业设计相距甚远。现在市面上一再出现的所谓新编平面构成教材,其内容与传统平面构成内容相比有的删减幅度太大,有的甚至与图形设计,招贴设计随意混淆,为了避开冷抽象的思维方法而痛失平面构成体系的精华部分,显然是不可取的。基于的工作。在青少年的音乐生活中审美趣味的形成直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对社会上流行歌曲的模仿是下意识的、自发的。因此往往缺乏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准确的审美评价。从这一方面来看,尤其需要教师以健康的审美观来加以引导,我们既要把关定向,不能听任其自流发展,又不能采取说教、训斥等简单的做法,而应采取积极主动的引导、疏导的方法和措施,使青少年健康、积极的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审美能力得到提高。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我们在理解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学习、了解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优秀民族音乐。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有一个健康的审美观,开放型的思维方式,放眼世界和了解世界,并学会理解、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树立起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注释:①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01年,艺术教育司②洛秦著《音乐与文化》,西冷印出版社 2001年第一版,13页③廖乃雄 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八个论点 《音乐教育》 2000年第4期④罗小平 著 从文化学角度谈星海审美趣味的形成《音乐研究》1995年第3期五曹理,缪裴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平面构成作为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是研究二维空间造型要素以及造型要素间排列、组合规律的课程,堂的导演者的教师,如果没有广阔的视野和不具备多元思维,怎能把一堂音乐可上得如此生动、扣人心弦呢?当然,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文化都是我们音乐教育肥沃的土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既不能一味地走民族路线,也不能过多地走古典路线,而是放眼纵横,加强自身多元文化底蕴,以丰富的音乐资源和营养,培养出更多“有文化的” 高素质人才。(二)对学生多元音乐文化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趣味是人们对某些审美对象的兴趣、喜爱与选择。它是主体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独特审美定向。音乐的审美趣味一方面可以涉及主体对各种音乐体裁、风格、流派、乐器与表演形式的不同兴趣;另一方面,也因主体音乐价值观的不同,会存在高尚情趣与低下的兴趣、积极的倾向于消极的态度、多元化的选择与单一的挑选,相对的爱好与绝对的偏爱④。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身上的审美趣味的形成就交汇着中西文化大系统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又涉及传统文化、岭南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影响。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则是欧洲 ,尤其是法国印象派音乐文化的熏陶。冼星海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大量吸取、溶化异质文化的动律与气势,对他崇尚壮美,追求新颖,丰富的艺术美等审美兴趣、爱好,有重要影响,使其成为中国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现今的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音乐欣赏对象是快餐式的流行音乐,有的甚至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类作品中有一些是不适合他们的,有的是对他们有害的。要使学生分清流行音乐的良莠,主动并热爱高雅音乐,必须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这是一项艰难而又富有意义

开题格式给我?

奥尔夫柯达伊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中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 中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课 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 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显然, 过去单因子的研究只能提高某一方面的质量,如何把握整体的质量与效益,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 模式上进行研究,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 音乐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等。 一、回顾与分析 1.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 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 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 2.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 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 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 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凯洛夫 式”的。 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 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 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 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 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 ;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 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学了九年音乐 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 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小 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 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研究、总结国内的经验及其模式。 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音乐教研网络相继建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音乐 教学的有志改革者,他们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方面进行单因子改革或整体改革的实验,他们的思路及经验, 在各地的刊物上都有报导,我们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3.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 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 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开 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 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 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 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 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 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上这些体系与流派,共同的特征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环境上都以宽松的形式,在没有课桌椅的宽敞教室内进行音乐实践与活动 。我们可以将这些体系的教学模式简约为如下图式: 奥尔夫教学模式为:探索——模仿——即兴——创造 曼哈顿维尔课程的五个教学环节: 自由探索→有指导的探索→探索性的即兴表演→有计划的即兴表演→强化 综合音乐感教学活动模式为: 附图{图} 三、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 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 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2.生动与主动。 “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 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 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音乐教 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3.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 。从现代的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 个性发展。因此,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而我们的音乐教 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 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4.静态与动态。 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音乐本身是非语义 性的,体态律动学的诞生,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 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 5.单一与综合。 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有多种,主要为声乐(歌唱)、器乐、欣赏、音乐常识与基本训练。作为普及的学校 音乐教学,“综合”是它的主体,而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综合”更为适宜。 四、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我们对唱游课进行了初步总结:①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 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 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为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一方面积淀为 具备审美情操的基石,从而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唱游课的指导思想:“动中学,玩中学,乐 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③唱游课的相关策略:a注重兴趣;b人人参与;c创设情景;d加强表现;e加入竞赛 ;f即兴创作。④通过归纳,初步形成了游戏教学模式: 附图{图}这一模式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让儿童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游戏中去学习音乐,在 游戏中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后,及时加以鼓励,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 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游戏模式既是唱游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唱游教 学的过程,这模式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紧扣,循环发展。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 ,还可引伸到中年级。⑤唱游课教学评估,采用“音乐乐园”、“小小音乐会”等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能力、 审美情趣进行测试,并评定“优、良、中、差”。 2.小学的中、高年级及初中,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游戏模式 逐步过渡到游戏、活动模式→活动模式: 导入→活动→创作→表演、评议 “导入”包含复习及基本训练,如节奏游戏、听觉训练、识谱练习等。“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包 括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及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应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通 过学生的分组学习活动,逐步扩大培养学生的自学、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创作”是指在新授的教学内容 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去进行创作,包含二度创作及一度创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还应在“ 导入”及“活动”中得到体现。“表演”、“评议”是指将创作进行交流汇报,并进行评议、评价。 3.由于高中的音乐课刚刚起步,还缺乏较深入的实践与思考,但基本模式的思路是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探 索、讨论、创作、评价等,以进一步发挥高中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体现高中阶段的教育特征,具体的教学 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归纳与总结。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素质教育大潮涌截,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然而,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就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来说,现在主要存在着片面地理解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培养少数学生的音乐特长作为音乐教育的大部或全部目的,其表现是特长培养搞得热热闹闹,而音乐课程或遭偏废、或改头换面成为摆设、或纯属应付流于形式,致使音乐教育脱离“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轨道而成为“贵族教育”,走入畸形发展的怪圈。究其实质,这些做法仍然落入了“应试教育”的案臼,是素质教育实施的片面化和绝对化;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其深层影响是造成了大面积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的“抛荒”和一批准音乐专业人才的“先天不足气。严重制约着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不断探索音乐教育对培养人类素质的重要性。齐易、张文川在《音乐艺术教育》中提出:艺术教育除了包含审美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外,还包括非审美教育的内容和功能,这种非审美功能涉及到人生的诸多方面,如情爱的、科学的、伦理的、政治的等等,着重强调给予生活的满足、认知和教化。另外,郭声健的《音乐教育论》,曹理的《音乐教育学》等,都对音乐教育的功能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姚思源先生曾说: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面向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种普及教育,其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它不是一种精英教育,而是普及的平等的教育,它最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音乐教育不单单是少数人的技能训练,它已成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途径之一。 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把音乐作为人的八大智能之一。这一理论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中受到广泛而热烈的欢迎。柯达伊·左尔坦终生追求的目标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这个教育目标的哲学思想基础是他对于音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的理解。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生。音乐是人的心灵的表现,音乐满足人在精神上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音乐是不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的精神食粮,得不到它的人只能生活在精神的贫血症中,没有音乐就没有健全的精神生活。”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文化绝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一个缺少了音乐的人来讲,他的文化是不完善。他还认为,好的音乐教育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发展,促进儿童智力和情感的平衡、健康成长。这样培养出的儿童,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不管他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成为一个比音乐上无知的人更有用的社会成员。音乐教育在学校的重要性,甚至超过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

中国教育论文大系上百篇论文任你选全免费

你什么时候要呢 我能帮你 已经站内发消息你了 记得查看

伊拉克博士最新论文期刊

因为伊拉克限制向外输出石油,造成美国石油资源短缺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已经超越了“问题”的范畴,变成一个“课题”了……也就是说,想把这个认识谈明白,需要写一篇大部头的文章……可以称之为一篇论文,也可以写成一本书……总之,这根本就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问题……信息化战争,好大好大的课题啊!

他是美国的一个将军,,General是将军的意思..全名是..David Howell Petraeus..现在他在是伊拉克多国防卫的总指挥官..我只知道这么多啦...

戴维·彼得雷乌斯 文官与武官的关系似乎一向微妙复杂,难以把握。对军人而言,是坚守专业主义、潜心战术研究,还是涉足政治、参与政党纷争,这一问题在驻伊美军司令戴维·彼得雷乌斯看来,似乎更为复杂。 2007年9月10日,上任刚刚八个月的彼得雷乌斯中将再次成为全美的焦点。他和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罗克向国会提交了外界期待已久的《伊拉克军事战略评估报告》,并出席为期两天的系列听证会。美国政坛和媒体对之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美国民众则更是寄予厚望。法新社甚至评论说,报告和证词最终将决定美国的伊拉克政策走向。 首先,彼得雷乌斯是来自前线的最高将领,功绩不俗,在伊拉克问题上最有发言权。出身贫寒的他19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西点军校,是目前为止在伊拉克驻守时间最长的美军军官。伊战初期,他担任美军第101空降师师长,在当时一片混乱的伊拉克局势中开辟了难得的局势缓和地带。101师班师回国后,他留下来白手起家,参与建设当地的军队和警察武装。而他最擅长的是对付非常规武装。去年年底,他参与起草了《美军反暴乱手册》,从情报搜集、战术策略、军队领导、后备物资甚至当地语言、文化等软实力各方面予以讲解,使这本手册成为目前美军在伊拉克的指导原则。此外,他还擅长鼓舞士气,本人也颇具人格魅力。54岁时他仍可一分钟做75个俯卧撑,人称“钢丝卷”。 其次,彼得雷乌斯还是位“大学者”,作为“儒将”,比其他将军多了一层更为缜密的思考。1985年和1987年,他先后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和国际关系博士学位。他在博士论文《美国军事与越战教训——对后越南时代军事影响和军队部署的研究》中,以学者和军人兼具的身份反思越战,见解新颖。其中,他详细阐述了战争中文武官彼此信任与协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与总统的关系等问题。恐怕谁也没有想到,20年后,这篇论文将为他在伊拉克的实战提供借鉴。而他对公共管理的研究无疑会在伊拉克重建中助他一臂之力。此外,彼得雷乌斯上任伊始就组建了一个由人类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等众博士组成的智囊团,希望通过集体的智慧找到解救伊拉克困局的最佳方案。 正因为如此,集学者的智慧和军人的刚毅于一身、文武兼备的彼得雷乌斯在今年年初荣升驻伊美军司令。人们希望他讲出前线实情并拿出有效方案。《新闻周刊》曾在2004年的封面文章中称他为“伊拉克的拯救者”。今年夏天,《时代》周刊评选他为“百位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称赞他“聪明好学、忠于道德、体格强健、敢于在危难时肩负重担并毫无怨言、敏锐刚毅”,是有望避免美国在伊拉克失败的“最好的因素”。 然而,这位“驻伊美军司令的最佳人选”在国会的表现似乎有些让人失望。9页的文字报告、14页的图示表格和6个半小时的听证会,一共说了三句话:伊拉克的政治和解进程“令人失望”;但美军增兵计划的目标已大体实现,伊安全状况出现好转迹象;因此建议“逐步和部分减少兵力”,到明年7月中旬,将驻伊美军从目前的万减至13万,即恢复到年初增兵前的水平。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这份报告不能真实反映伊战形势,也不会影响布什的伊战决策。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也承认,伊局势未定,美军大规模撤军尚未到时候。 其实,彼得雷乌斯让人不满之处还不只这些。他在2004年大选投票前六个星期,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说伊战“有实质的进展”,欺和误导了民众。事实上,彼得雷乌斯的上任多少与其赞同布什增兵的立场有关。美国《外交》杂志称他为“政治将军”,认为他帮助布什宣传政治纲领,并指出,如果这是彼氏的主观意愿,他则在滥用军事专业主义,追逐党派利益。毕竟,他跟政治走得太近,成为了“布什的政治工具”。 9月13日,布什总统发表讲话,表示接受彼得雷乌斯的建议,今年圣诞节前将从伊拉克撤回5700人,明年7月前将驻伊美军从20个旅减至15个,人数减至132万。民调显示,民意几乎不受彼氏报告的影响,只是略显赞同逐步撤军的决策。民主党将会继续跟布什“唱反调”。而彼得雷乌斯将回到伊拉克,继续安全保障和政治重建两手抓,带着“政治将军”的嫌疑,继续行走在文武之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