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毕业论文刘天华良宵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刘天华良宵

“良”是美好,“宵”是夜晚,“良宵”就是美好的夜晚。“良辰美景”就是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此曲就是在这种“良辰美景”的纷围下,刘天华与学生们守岁时即兴创作的。按我国传统的习俗,每当除夕夜晚大家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等候农历新年首日的到来,以表示除旧迎新,大地春回,欣欣向荣的心态。可以想象屋外是天色清冷,银装素裹,屋内是温暖如春、灯火通明,不时又传来锣鼓喧天与爆竹闪响之声。真可谓良辰美景之时,人们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那晚,刘天华邀请一些因经济困难等原因留校度寒假的学生,到他的东城亮果厂西口外东沿河家中过节。此时,刘天华的心情特别地舒畅,一是因为他与同仁们刚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刊行了《音乐杂志》;二是得知去年底(1927年11月27日)我国有史以来唯一的“国立音乐院”在上海成立。于是,他也想在北平成立“国立北平音乐学院”,因而乘着除夕约请同学们一聚,共同瞻望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美好前景。在这种愉悦欢欣的心情下,一首精致的、歌唱性很强的二胡小品就此产生了。二胡曲《良宵》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刘天华作于1928年1月22日除夕。此曲的正名叫《除夕小唱》,又名《良宵》。其实,此曲写好后刘天华并没有定曲名,而是数日后从学生们所起曲名中挑选了《除夕小唱》一名。但是,后来人们往往以《良宵》为正名,这是因为前者似乎太过于偏重叙事,而后者不仅符合当时写作的情景,而且也更为艺术化些。“良”是美好,“宵”是夜晚,“良宵”就是美好的夜晚。“良辰美景”就是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此曲就是在这种“良辰美景”的纷围下,刘天华与学生们守岁时即兴创作的。按我国传统的习俗,每当除夕夜晚大家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等候农历新年首日的到来,以表示除旧迎新,大地春回,欣欣向荣的心态。可以想象屋外是天色清冷,银装素裹,屋内是温暖如春、灯火通明,不时又传来锣鼓喧天与爆竹闪响之声。真可谓良辰美景之时,人们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那晚,刘天华邀请一些因经济困难等原因留校度寒假的学生,到他的东城亮果厂西口外东沿河家中过节。此时,刘天华的心情特别地舒畅,一是因为他与同仁们刚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刊行了《音乐杂志》;二是得知去年底(1927年11月27日)我国有史以来唯一的“国立音乐院”在上海成立。于是,他也想在北平成立“国立北平音乐学院”,因而乘着除夕约请同学们一聚,共同瞻望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美好前景。在这种愉悦欢欣的心情下,一首精致的、歌唱性很强的二胡小品就此产生了。据学生金式斌在《一个愉快的晚上》文中,描述了那晚乐曲产生的经过:“墙外的鞭爆声,室内明亮如昼的灯光,主人和客人的微醺,使得烘托这一佳节的气氛也愈加浓厚。……经过了几段随意的演奏,又靠着科学的制造品听了几节名家的名曲,刘先生突然说:我好久没有作谱了,我想在今天做一个小小的二胡谱,做今天快乐的纪念。…… 于是,刘先生一面拉,一面把它写下来。写到一半的时候,中间有一点停顿,我们几个人先试着练习,等到已经会拉以后,就毫不客气地催着刘先生把它续完。就在这样催逼的仓忙下面,这个曲谱于是完全产生。”(原载《音乐杂志》第一卷第二号)。他们听的唱片有舒曼的小提琴曲《梦幻曲》,中国广东音乐曲《汉宫秋月》等。刘是否一时受到了这些乐曲的启发,而若有所思地即兴创作起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看似此曲是刘天华的即兴之作,而其背后却有着多么深厚的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知识技巧的根底与结累。这种长期的结累与先生天生的聪颖、灵感结合起来,才可能有这样天才作品的产生。 《良宵》是刘天华创作十首二胡曲中唯一的一首即兴之作,也是写得最快,篇幅最为短小,演奏最易上手的一首。故称为“小唱”也不为过,它真实反映了作者一时真情的流露,故而一蹴而就完成了全曲。乐曲以最具中国音乐特色的五声音阶开始,非常地民族化又十分地通俗:3 5 6 1 2为第1乐句,第2句扩充了3拍:后,对第1句旋律稍作加花变奏:。第3句分为两个乐节,第1乐节是第2句扩充3拍旋律的重复:。然后,去头:后再重复:,紧缩加花:,再把紧缩成:,这样,就完成了乐曲的第1段。看来作者运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扩充、紧缩、加头、去头等手法,从而形成乐曲的呈示部分。这一部分的情感总体上是较平稳的,而第二部分的旋律就显得一波三折、连绵起伏了。先是旋律迂回在低音区后音域向上扩展,达到了第二把的最高音:,然后,旋律稍迂回下行后再高八度反复上行:,接着是较为长大的波浪型的下降旋律:,并有所扩展而达到最低音:。上述段落的乐句看似由分句组成,但是,又是很连贯而一气呵成的。紧接着又是在第二把位上变化反复:然后跃入第三把的最高音,音乐也达到了最高潮:后面又运用了向下乐逗音型的模进:而进入最低音,似乎心潮起伏后渐渐又恢复了平静。在经过句作了调整以后,再一次出现了一波三折的长大乐句。首先,是处于第三把位的高音区上:,然后,伴随着旋律的渐层下降达到第一把位,但落于2音上,说明并没有完全收束:。接着,运用了切分节奏音翻高八度,再次把旋律拉到第二把位上后,才进入第一把位最低的内空弦音: ,再稍作渐慢迂回,最后运用内空弦高八度的泛音结束全曲,给人以无限的舒坦感与遐想感。从作者情感上分析,运用这种一波三折、高低错落的长大乐句,充分反映了作者“心潮逐浪高”的心态。从乐句上看,由最低音上升高挑后,通常又下行迂回到最低音。有时达到第二把位中高音区,有时达到第三把位高音区。总之,乐句有长有短、有分有合,很随意地自由引伸发挥。说明作者的心情总体上是平静而舒坦的,但在平静中又时时显得思绪万千、联想翩翩,故而有向上翻高旋律的展现与冲动,但最终还是在恬适之中归于平静。从结构上讲,作者虽然吸收了西洋单二部再现曲式的结构,但是并不很明显而突出。相反,运用了传统以乐句自由扩充为主要手段,以及旋律核心音调贯穿等手法,使乐思不断得到波浪型的发展与升华。旋律连绵起伏、层次分明,与呼吸也配合得非常的好,故有长大而连贯的一气呵成之感,听来使人十分的顺畅、舒坦而亲切。其实,乐曲的乐句停顿与切分节奏运用,都不是西洋乐句的样式,而是有着我国词曲音乐,尤其是唱腔乐句结构的特征。这种中西乐曲结构与手法的结合,达到了天衣无缝、自然熨贴的地步。毫无牵强雕凿之感,真可谓是神来之笔。从乐曲音域上讲,大量运用了第二、三把位是作者对二胡技艺的创新。刘在《〈月夜〉及〈除夜小唱〉说明》中曾说:“胡琴上有所谓〈三把〉演奏法,为时尚未久,大约从三弦、琵琶等乐器上脱化而来的。”刘早在1917年就向当时的国乐大师,被称为“三把头大王”的周少梅学过二胡、琵琶。而且也熟悉和学过小提琴,所以在他的二胡创作与演奏中运用三把位是十分自然的事,也是他锐意改革与创新的表现。而且,刘还认为“胡琴上分为三把,是很不精密的,并且不能尽其所长。我以为可以分七把,多则十二把。”这种看法实际上就是借鉴与吸收了小提琴的二度把位概念,而三把则是我国传统各乐器上广泛运用的四、五度把位概念。刘能引进西洋提琴上的二度把位系统,对民族乐器的演奏突破是有深远影响的。在此曲中我们可以发现,刘所写作的三把位旋律演奏起来极其自然,非常舒坦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从演奏上讲,连绵起伏的旋律需要功力深厚的长弓演奏技巧。运弓需饱满、平稳,不温不火,随着旋律的高低起伏与力度强弱而能收放自如。左指的打音也需清晰而富于弹性,滑音更要注意软硬劲的结合,这样才能准确地来表现乐曲的内容。这里,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刘的大跨度的滑音与他学习过传统的“三弦拉戏”有很大的关系。很难想象在当时的旧中国,像刘天华那样一个人既能演奏不登大雅之堂的二胡、大擂(三弦拉戏)等民族乐器,又能演奏西洋乐器之王的小提琴与钢琴。刘天华确实是中西乐器不挡的第一人,这是需要多么远大的战略眼光和音乐抱负。而在战术上他又极重视民间音乐的收集工作,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养料。他学习西洋音乐的宗旨与目的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促吾国音乐之改进”。从《良宵》这一短小的乐曲身上,已充分折射出这一思想的光芒。 今天,《良宵》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二胡精品,1993年获得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颁发的“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说明它得到了广大听众与专家们的一致肯定。上海交响乐团著名指挥家黄贻钧曾把它改编成西洋弦乐合奏曲。在招待外国贵宾与友人的音乐会上,此曲经常被作为乐团演奏或加演曲目介绍给听众,这也是增强我国民族自信心的最好体现。

1928年1月22日,正值除夕之夜,刘天华邀请了一些因经济困难等原因留校度寒假的学生到他家中过年。当时的他在几年不懈的努力下,在民乐改进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刚刚与同仁一起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在理想一步步靠近现实的过程中感到了极大的欣慰,对未来、对胜利充满了希望。而室外,鞭炮四起,还不时传来孩子的嘻闹,一片过年时的喜气洋洋的景象。 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情境之下,刘天华随手拿过二胡,任意拉着乐曲。拉着拉着,他忽然站起来,匆忙拿起纸笔,飞快地记下所拉的乐谱。就这样,边拉边记,边记边改,二胡独奏曲《良宵》就写出来了。

浅谈刘天华二胡毕业论文

技巧,在民族器乐创作和演奏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刘天华选择二胡作为改革国乐的突破口,借鉴了小提琴... 乐器变成近代专业独奏乐器,成为中国民乐的主角与代表,因而刘天华被视为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基人。

刘天华是“五•四”时期维护本民族的尊严、热爱自己祖国文化的爱国主义音乐家。他一生怀抱着发展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宏愿,以极大的魄力提出“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另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方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运用民族音乐创作技法、同时吸取西方音乐进步因素的专业的民族器乐作曲家、革新家,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极大的贡献。具体有一篇论文,地址:

调研资料的准备。就是说自己的资料从哪些渠道得来的。。比如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还有询问老师什么的。

二胡的艺术特色论文【1】

摘要: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关键词:二胡艺术 传统民族文化 音质 音色 演奏技巧

一、二胡的发展历史

宋代陈阳的《乐书》,自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开始编纂,于建中靖国元年完成,历时近40年,文图并茂、规模宏大、卷目浩繁。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二胡最早的文字记载。

唐朝已经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成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统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

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由此可见,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二胡演奏水平。

元代,二胡艺术进一步发展,二胡艺术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就清楚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

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拉弦乐器的通称,传遍大江南北。

直至近代,胡琴始更名为二胡。

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

刘天华先生就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扩充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

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二、二胡艺术特色分析

1.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二胡艺术的源泉

二胡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精粹。

二胡艺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汲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渊源于我们民族审美传统。

二胡所具有的独特的静态幽淡美、自然美,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二胡艺术音色柔和、抒情细腻、重神韵,重意趣,崇尚自然美,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审美传统。

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文献中有的说是伏羲或神农这两个原始氏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而创制的,有的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有的说“帝俊生晏龙,是始为琴”。

究竟如何,因无实证,尚无定论。

就已知资料而言,琴在周代已确实存在。

古文献中就有记载琴能“尚恬淡希声,决糜漫烦响”。[1]此外,《乐记》中对琴声的感觉描述得栩栩如生:“其哀心感进,其声噍以杀,其声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二胡艺术的发展就受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演奏方法到审美趣味无一例外,其追求的是天地浑然一体的境界。[2]

音乐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得方方面面,神灵的崇拜,景物的诱发,心中的激情,现实的冲击,个性的挣脱,结构的探寻等等,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激发出动人的旋律创作。

二胡艺术的创作形象动人,不但受益于我国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而且在借鉴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灵感。

《红楼梦》里描写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

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宝玉和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3]二胡曲《黛玉葬花》,是取自评弹曲目“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演奏者以轻拢慢捻的手法,丝丝入扣,声声入情,再现了林黛玉“自卑、自尊、自怜”的悲情艺术形象,让人产生怜香惜玉般的无限伤感。

《满江红》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所作的词牌,宋人王善及近代的作曲家曾为之谱曲,在我国广为流传。

作者将多种素材融为一体加以变化发展,将四川扬琴音乐与昆曲巧妙揉合,为图表现民族英雄岳飞的光辉形象。

该二胡协奏曲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描绘,激发起对侵略者的憎恨。

祖国的大好河山历经艰险,但英雄辈出的中华民族能打败一切侵略者,历史证明了这个事实。

全曲充分表现了深情激越、慷慨悲壮的音乐主题,它具有历史题材所需的古朴色彩,又充分利用了民间的丰富养料。

2.纯净的音质、淳厚的音色是二胡艺术的生命

音质和音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音质是指声音的质量,如声音的纯净度、清晰度、噪音或杂音的程度等。

音色是指声音的属性,是由其谐音的多少,及谐音的相对强度所决定的。

如声音亮丽、甜美、圆润、淳厚等。

[4]在音乐世界中,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特殊的音质、音色,从而构成了繁复奇妙的音响现象。

二胡,是中国民族器乐中“腔”味最浓的乐器之一。

所谓“腔”,是指声乐演唱中的声腔。

之所以说二胡带“腔”,是因为二胡极富歌唱性的圆润音色近似人声,而中国乐器演奏的`最高旨趣则恰恰在于充分发挥乐器的人声韵味,并以接近人声为贵。

同时,二胡又长于演奏旋律以表现音乐中细腻、缠绵、哀戚、柔美闻名于世。

二胡多变的音色,是传统民族乐器的一个特点和亮点。

正是由于这一独有的特色,使二胡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具有民族味、中国味。

从中可以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欣赏者通过二胡声音的变化,体现出二胡这一乐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进而能够把握乐曲中的内容、情感,使听众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

3.多变的演奏技巧是二胡艺术的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之多,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和独有的风格特点。

在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上,它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各显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分为指法和弓法两大类,左手上有滑音、揉弦、拨弦、颤音等演奏技巧;右手则有跳弓和顿弓、拨弦、碎弓等各种技巧,其中左手的滑音和揉弦,右手弓法的在二胡演奏中显得最有特色。

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

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

滑音是二胡左手最有特点的技法之一。

其功能:一为表现音乐,二为调节技巧。

滑音的音乐表现功能首先体现为点缀音色,深化感情色彩。

滑奏的力度、速度、幅度、方向对发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四个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既相互制约又浑然一体。

[5]手指在弦上某一音位上的扇面形滚动就叫“揉弦”,揉弦会发出一种类似波浪形的声音,演奏时恰当运用揉弦能使旋律更富于歌唱性,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

揉弦给二胡音乐艺术带来了无尽的美,例如二胡曲《江河水》中为了表现特定的性格,顿挫的节奏感,以及颤动的内心情感,采用了压揉技巧,压揉,即是二胡揉弦技巧的一种独特方法,其效果压抑、激愤,具有明显的内在潜力,更富感染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祝桐君校注.与古斋琴论四卷[M].

[2]郑艳丽.中国传统文化下的音乐审美思维[J].黄钟,2006,(z1).

[3]李庆霞.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J].海南大学学报,2002,(1).

[4]雨牧.浅谈二胡音色的变性[C] .二胡文集.

[5]苏沙宁.二胡滑音的二重功能[J].乐器,1993,(4).

二胡艺术地域特色研究【2】

摘要:近些年来, 中国 二胡 艺术 的 研究 在 发展 ,特别是从时间角度研究其发展的脉络、演奏的技巧及艺术的风格流派较多,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相对薄弱,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关注不够。

本文试从时间的历时性研究转入空间的共时性研究,就二胡艺术的地域特色作简略探讨,以求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并就此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关 键 词:二胡艺术地域特色

一、地域特色概言

人,总是在一定的 自然 地理 环境中生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此,人的体质和 社会 生活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小到不同的村落、不同的办公室,其地域空间特征的差异都很明显。

人的 文化活动和其他活动,也必然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

这一乍看浅俗的论断,已由地域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可靠的 科学 依据。

所谓地域学或曰文化地 理学 的研究 方法 ,就是将文化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与发生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而对文化区域的划分、鉴别、定义和 分析 ,则是进行此类研究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在自然地理上最大的分野是南方和北方。

南北地形地貌不同,气候物产不同,民风民俗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也不同,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习惯将中国的文化形态划分为南北两类。

这种划分虽然不可能与地理分界完全相符,但从历代学者的论述和人们普遍能感受到的社会现象看,这样的一种划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古往今来,中国南北两地的确存在不少文化差异。

从最简单的角度说,衣,南丝北棉;食,南米北面;住,南床北炕;行,南舟北车;至于“南腔北调”,那就离 音乐 范畴更近了。

通过这些罗列,可说明地域文化的差别,不是仅凭概念就可以诠释的,它实际上浸润在具体而细微的生活之中,不仅会日日时时对我们的生活发生 影响 ,更能点点滴滴地塑造出不同的性情和趣味,而这些性情和趣味,正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所以,我们从古今文艺作品中能看到或感受到某些因南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二、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

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可由以下几个视角窥知。

从出版发行的作品看,西北一带的二胡作品主要有《葡萄熟了》(周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刚编曲 刘天华移植 刘长福改编)、《牧羊女》(曹元德编曲)、《天山风情》(王建民曲)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那里热烈奔放的音乐风格;从旋律音上说,普遍都运用了增二度的音程。

如《葡萄熟了》的倒数第十小节和倒数第二小节,特别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此类情况就更是随处可见。

从节拍上说,也许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小路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音乐在节拍上多采用八五拍、八七拍、八九拍。

客观地说,像这样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一方面音乐的动感性、舞蹈性强,另一方面增添了特殊的音乐效果。

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中多次 应用 了上述节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特别注重两手写实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葡萄熟了》的第144小节至151小节,通过左手指的拨弦及右手以同样节奏型的拉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那里的人们在丰收的时候,打着手鼓,载歌载舞的情景。

这显然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有关。

在南方的二胡作品当中,如《山村变了样》(曾加庆曲)、《江南春色》(朱昌耀、马熙林曲)、《姑苏春晓》(邓建栋曲)、《忆江南》(闵惠芬曲)等,同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这里细腻柔美的音乐特点;从旋律音上说,大都是级进的自然音程,乐曲《忆江南》的主题即是如此。

从节拍上说,似乎由于这里为江南平原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音乐主题在节拍上常用平稳流畅的均分律动感强的四二拍或四四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更注重写意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江南春色》,通过采用江南丝竹特有的滑音、垫指滑音及圆润饱满的音色刻画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综上所述,二胡 艺术 发展 至今,笔者认为,对地域性二胡作品的优与劣、演奏技巧的高与低的评价,本没有绝对的标准,凡依据当前流行的审美眼光妄加判断,也不堪作为 科学 的评价。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南北两地的二胡作品风格及演奏 方法 的确存在着不同,则是没有疑义的。

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或者说依据什么原理去 研究 二胡艺术中的地域风格或者描述地域二胡现象呢?

第一,地理条件与地域 文化艺术成就不成正比。

就 音乐 中最小的题材——民歌来说,山西河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穷乡僻壤,但那里民歌的艺术成就却很高。

尤其在表现爱的艰难、生活的艰辛这些 内容 的民歌,更是震撼人心。

说得远一点,荷兰很小,西班牙很偏,但那里的艺术成就很高。

二胡艺术亦是如此。

浏览近50年来在全国正式出版的约300首作品之中的较为经典的50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以《秦腔主题随想曲》《蓝花花叙事曲》《陕北抒怀》《调》《红军哥哥回来了》等极富地方特色的、风格浓郁的作品,形成了在 中国 二胡艺术中 影响 较大、分量较重的一大派别体系即“秦派二胡”。

对此,在朱道忠先生的《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一文中这样说道:“‘秦派二胡’在这个体系中,通过传承、探索、 实践、创新,也以极其感人的风韵别树一帜地高扬于西北风中。此‘风’从黄土地高原向东吹醉了神州大地,国人无不惊异地引颈‘西望长安’,惊觉八百里秦川。”北京是中国 政治 文化的中心,也是音乐艺术最为集中的地方,然而以京风、京韵为主题创作的二胡作品,无论是数量上或是影响力上,尚不及“长安乐派”。

因此,地理条件与地域文化成就不可概而言之。

第二,二胡的地域特色有远近而无高低。

一国之内有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世界范围内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

但文化的发展与艺术的特色却不以地域为界划分高低。

不能说发达国家的文化是好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是不好的;同样道理,北京的二胡艺术有其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其他省市的二胡艺术也有其独特风味和特色,客观地说,各有所长,不分轩轾。

第三,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差异。

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内在的质量而不在于外在数量。

研究二胡地域现象不仅应该重视作品的数量、演奏的技巧,更应该注重地域二胡艺术所反映的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价值的高度与深度,或曰更应注重其凝练的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

第四,结合时间因素考虑。

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的,不同的空间往往承载着不同的 历史 文明程度。

比如17世纪,本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成熟的时期,但那时在中国边远地区的人可能仍然处于狩猎文化的阶段。

即使是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 经济 连年出现高速增长的当前,地域之间同样存在着贫富差别。

这说明相同的年代不一定处在相同的文明体系之内。

这样,才能因地域文化差异而产生许多特殊的艺术现象。

二胡艺术亦莫能外。

在二胡艺术的研究中考虑到空间 环境的作用,实则并非新思想。

丹纳在《艺术 哲学 》中认为,艺术作品的产生不仅取决于“ 时代 精神”,也取决于“周围的风俗”,地域研究也不仅仅是研究山川河流,还要研究地区的文化及艺术。

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必然受到这个地域内 自然 与文化氛围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及演奏这些作品的人,甚至非本地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都不可避免地存有这种地域文化的痕迹或是想象、感受这个地域的文化。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人在创作、演奏、欣赏一首细腻悠扬的江南作品时,他所捕捉、感受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景。

这是为什么呢?

近些年来中国二胡艺术的研究在发展,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不甚关注。

从时间角度研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但这不是唯一的角度。

“历史不仅是河流,河流不仅是一条。历史不但是时间的动态变化,更有赖以存在的空间的静态差异,亦即还有纵向曲线——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组合。”窃以为,这一看法甚是符合二胡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情况。

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将注重时间的历史性研究与空间的共时性研究结合,可为二胡艺术的研究 工作增加立体而鲜活的气息。

参考 文献 :

[1]朱道忠 《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中国二胡 2004年 第2辑

[2]程民生 《开拓历史的空间——历史的地域研究刍议》光明日报1999年6月25日第7版

二胡的艺术魅力论文【3】

摘 要: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本文以二胡的艺术优长、二胡的艺术成就、二胡的艺术创新为三大理论层面,对二胡的艺术魅力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力图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二胡;艺术;魅力;优长;成就;创新

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研究二胡的艺术魅力,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时间参考意义。

为此,本文专门对二胡的艺术魅力作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为之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二胡的艺术魅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二胡的艺术优长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一种拉弦乐器,有明显的自身艺术优长。

其一是历史悠久。

二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即有“轧琴”,即系北方少数民族奚部落得“奚琴”,这就是二胡的前身。

北宋的陈��在他所著的《乐书》中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扎之,至今民间用焉。”①到了元代,改用马尾拉奏,《元史。

礼乐志》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②明代,二胡已用马尾弓夹于两弦之间拉奏,并有了“千斤”。

清代,二胡出现了各种型制。

“五四”运动以后,经阿炳(华彦钧)、刘天华两位大师的改革,把二胡艺术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使其走向世界。

其二是功能多样。

二胡不仅是一件理想的独奏乐器,也是重奏、协奏、合奏的理想乐器。

不仅可以演奏民族乐曲,还是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间歌舞以及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有的甚至成为主奏乐器。

梅兰芳先生就率先把二胡引入京剧伴奏之中。

其三是音色优美。

二胡音色亲和优美,极富艺术表现力,出现出民族音乐含蓄、婉曲、蕴藉等美学特征。

其四是技巧丰富。

二胡的演奏技巧分为指法技巧与弓法技巧两大部分。

指法技巧又包括揉弦、滑揉、压揉、滑音、颤音等;功法技巧也包括长弓、分弓、连弓、快弓、换弓、换弦、组合弓等技巧,显示出丰富的特点。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优长是全方位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基础与保证。

二、二胡的艺术成就

二胡的艺术成就十分显著。

其一是曲目众多,质量上乘,期中有许多艺术精品与世界音乐珍品。

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河水》、《二泉映月》、《听松》、《病中吟》、《光明行》、《赛马》、《良宵》、《山村变了样》、《赶集》、《行街》、《空山鸟语》、《湘江乐》、《江南春色》等等。

尤其是《二泉映月》,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并被誉为“国际乐坛十大名曲”之一,已经蜚声中外。

在国内也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转变。

“作品艺术成就中旋律创作的成功,是不容忽视的,旋律深刻抒情性的美感,这时于后来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应该有启迪。”③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的录音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而虔诚地说:“这样的音乐应当跪着听!”另一首二胡名曲《病中吟》,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10首二胡曲中的第一首,也是他的代表作,1993年也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

这首名曲一起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分表现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深受国人与海外华人的喜爱。

其二是名家辈出、成果辉煌。

杰出的二胡作曲家有阿炳、刘天华、刘文金、赵砚臣等。

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有阿炳、刘天华、闵慧芬、张韶、张继让、张慧元、张令杰等。

其三是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二胡艺术影响到民族器乐、民族声乐、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族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于打造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成就是高水准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核心与标志。

三、二胡的艺术创新

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都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同样,二胡的艺术创新也是二胡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充分证明,二胡的艺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一是作品的创新。

如刘文金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曲》,吴厚元创作的《红梅随想曲》等,都是成功的创新之作。

其二是演奏的创新。

如女子十二乐坊中的二胡演奏员的站立边舞边演奏;赵本山与郎朗的二胡与钢琴混搭二重奏《赛马》;北京“国乐天骄女子乐用与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混搭演奏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创新是深层次的,这是二胡艺术魅力的支撑与动力。

注释:

①②王晓红.民族乐器系统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63.

③张慧元.全活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243.

论文刘天华二胡作品的传播研究

刘天华是“五•四”时期维护本民族的尊严、热爱自己祖国文化的爱国主义音乐家。他一生怀抱着发展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宏愿,以极大的魄力提出“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另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方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运用民族音乐创作技法、同时吸取西方音乐进步因素的专业的民族器乐作曲家、革新家,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极大的贡献。具体有一篇论文,地址:

二胡的艺术特色论文【1】

摘要: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关键词:二胡艺术 传统民族文化 音质 音色 演奏技巧

一、二胡的发展历史

宋代陈阳的《乐书》,自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开始编纂,于建中靖国元年完成,历时近40年,文图并茂、规模宏大、卷目浩繁。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二胡最早的文字记载。

唐朝已经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成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统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

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由此可见,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二胡演奏水平。

元代,二胡艺术进一步发展,二胡艺术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就清楚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

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拉弦乐器的通称,传遍大江南北。

直至近代,胡琴始更名为二胡。

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

刘天华先生就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扩充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

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二、二胡艺术特色分析

1.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二胡艺术的源泉

二胡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精粹。

二胡艺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汲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渊源于我们民族审美传统。

二胡所具有的独特的静态幽淡美、自然美,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二胡艺术音色柔和、抒情细腻、重神韵,重意趣,崇尚自然美,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审美传统。

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文献中有的说是伏羲或神农这两个原始氏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而创制的,有的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有的说“帝俊生晏龙,是始为琴”。

究竟如何,因无实证,尚无定论。

就已知资料而言,琴在周代已确实存在。

古文献中就有记载琴能“尚恬淡希声,决糜漫烦响”。[1]此外,《乐记》中对琴声的感觉描述得栩栩如生:“其哀心感进,其声噍以杀,其声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二胡艺术的发展就受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演奏方法到审美趣味无一例外,其追求的是天地浑然一体的境界。[2]

音乐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得方方面面,神灵的崇拜,景物的诱发,心中的激情,现实的冲击,个性的挣脱,结构的探寻等等,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激发出动人的旋律创作。

二胡艺术的创作形象动人,不但受益于我国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而且在借鉴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灵感。

《红楼梦》里描写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

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宝玉和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3]二胡曲《黛玉葬花》,是取自评弹曲目“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演奏者以轻拢慢捻的手法,丝丝入扣,声声入情,再现了林黛玉“自卑、自尊、自怜”的悲情艺术形象,让人产生怜香惜玉般的无限伤感。

《满江红》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所作的词牌,宋人王善及近代的作曲家曾为之谱曲,在我国广为流传。

作者将多种素材融为一体加以变化发展,将四川扬琴音乐与昆曲巧妙揉合,为图表现民族英雄岳飞的光辉形象。

该二胡协奏曲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描绘,激发起对侵略者的憎恨。

祖国的大好河山历经艰险,但英雄辈出的中华民族能打败一切侵略者,历史证明了这个事实。

全曲充分表现了深情激越、慷慨悲壮的音乐主题,它具有历史题材所需的古朴色彩,又充分利用了民间的丰富养料。

2.纯净的音质、淳厚的音色是二胡艺术的生命

音质和音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音质是指声音的质量,如声音的纯净度、清晰度、噪音或杂音的程度等。

音色是指声音的属性,是由其谐音的多少,及谐音的相对强度所决定的。

如声音亮丽、甜美、圆润、淳厚等。

[4]在音乐世界中,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特殊的音质、音色,从而构成了繁复奇妙的音响现象。

二胡,是中国民族器乐中“腔”味最浓的乐器之一。

所谓“腔”,是指声乐演唱中的声腔。

之所以说二胡带“腔”,是因为二胡极富歌唱性的圆润音色近似人声,而中国乐器演奏的`最高旨趣则恰恰在于充分发挥乐器的人声韵味,并以接近人声为贵。

同时,二胡又长于演奏旋律以表现音乐中细腻、缠绵、哀戚、柔美闻名于世。

二胡多变的音色,是传统民族乐器的一个特点和亮点。

正是由于这一独有的特色,使二胡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具有民族味、中国味。

从中可以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欣赏者通过二胡声音的变化,体现出二胡这一乐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进而能够把握乐曲中的内容、情感,使听众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

3.多变的演奏技巧是二胡艺术的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之多,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和独有的风格特点。

在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上,它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各显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分为指法和弓法两大类,左手上有滑音、揉弦、拨弦、颤音等演奏技巧;右手则有跳弓和顿弓、拨弦、碎弓等各种技巧,其中左手的滑音和揉弦,右手弓法的在二胡演奏中显得最有特色。

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

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

滑音是二胡左手最有特点的技法之一。

其功能:一为表现音乐,二为调节技巧。

滑音的音乐表现功能首先体现为点缀音色,深化感情色彩。

滑奏的力度、速度、幅度、方向对发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四个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既相互制约又浑然一体。

[5]手指在弦上某一音位上的扇面形滚动就叫“揉弦”,揉弦会发出一种类似波浪形的声音,演奏时恰当运用揉弦能使旋律更富于歌唱性,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

揉弦给二胡音乐艺术带来了无尽的美,例如二胡曲《江河水》中为了表现特定的性格,顿挫的节奏感,以及颤动的内心情感,采用了压揉技巧,压揉,即是二胡揉弦技巧的一种独特方法,其效果压抑、激愤,具有明显的内在潜力,更富感染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祝桐君校注.与古斋琴论四卷[M].

[2]郑艳丽.中国传统文化下的音乐审美思维[J].黄钟,2006,(z1).

[3]李庆霞.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J].海南大学学报,2002,(1).

[4]雨牧.浅谈二胡音色的变性[C] .二胡文集.

[5]苏沙宁.二胡滑音的二重功能[J].乐器,1993,(4).

二胡艺术地域特色研究【2】

摘要:近些年来, 中国 二胡 艺术 的 研究 在 发展 ,特别是从时间角度研究其发展的脉络、演奏的技巧及艺术的风格流派较多,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相对薄弱,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关注不够。

本文试从时间的历时性研究转入空间的共时性研究,就二胡艺术的地域特色作简略探讨,以求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并就此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关 键 词:二胡艺术地域特色

一、地域特色概言

人,总是在一定的 自然 地理 环境中生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此,人的体质和 社会 生活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小到不同的村落、不同的办公室,其地域空间特征的差异都很明显。

人的 文化活动和其他活动,也必然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

这一乍看浅俗的论断,已由地域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可靠的 科学 依据。

所谓地域学或曰文化地 理学 的研究 方法 ,就是将文化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与发生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而对文化区域的划分、鉴别、定义和 分析 ,则是进行此类研究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在自然地理上最大的分野是南方和北方。

南北地形地貌不同,气候物产不同,民风民俗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也不同,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习惯将中国的文化形态划分为南北两类。

这种划分虽然不可能与地理分界完全相符,但从历代学者的论述和人们普遍能感受到的社会现象看,这样的一种划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古往今来,中国南北两地的确存在不少文化差异。

从最简单的角度说,衣,南丝北棉;食,南米北面;住,南床北炕;行,南舟北车;至于“南腔北调”,那就离 音乐 范畴更近了。

通过这些罗列,可说明地域文化的差别,不是仅凭概念就可以诠释的,它实际上浸润在具体而细微的生活之中,不仅会日日时时对我们的生活发生 影响 ,更能点点滴滴地塑造出不同的性情和趣味,而这些性情和趣味,正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所以,我们从古今文艺作品中能看到或感受到某些因南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二、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

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可由以下几个视角窥知。

从出版发行的作品看,西北一带的二胡作品主要有《葡萄熟了》(周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刚编曲 刘天华移植 刘长福改编)、《牧羊女》(曹元德编曲)、《天山风情》(王建民曲)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那里热烈奔放的音乐风格;从旋律音上说,普遍都运用了增二度的音程。

如《葡萄熟了》的倒数第十小节和倒数第二小节,特别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此类情况就更是随处可见。

从节拍上说,也许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小路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音乐在节拍上多采用八五拍、八七拍、八九拍。

客观地说,像这样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一方面音乐的动感性、舞蹈性强,另一方面增添了特殊的音乐效果。

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中多次 应用 了上述节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特别注重两手写实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葡萄熟了》的第144小节至151小节,通过左手指的拨弦及右手以同样节奏型的拉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那里的人们在丰收的时候,打着手鼓,载歌载舞的情景。

这显然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有关。

在南方的二胡作品当中,如《山村变了样》(曾加庆曲)、《江南春色》(朱昌耀、马熙林曲)、《姑苏春晓》(邓建栋曲)、《忆江南》(闵惠芬曲)等,同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这里细腻柔美的音乐特点;从旋律音上说,大都是级进的自然音程,乐曲《忆江南》的主题即是如此。

从节拍上说,似乎由于这里为江南平原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音乐主题在节拍上常用平稳流畅的均分律动感强的四二拍或四四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更注重写意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江南春色》,通过采用江南丝竹特有的滑音、垫指滑音及圆润饱满的音色刻画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综上所述,二胡 艺术 发展 至今,笔者认为,对地域性二胡作品的优与劣、演奏技巧的高与低的评价,本没有绝对的标准,凡依据当前流行的审美眼光妄加判断,也不堪作为 科学 的评价。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南北两地的二胡作品风格及演奏 方法 的确存在着不同,则是没有疑义的。

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或者说依据什么原理去 研究 二胡艺术中的地域风格或者描述地域二胡现象呢?

第一,地理条件与地域 文化艺术成就不成正比。

就 音乐 中最小的题材——民歌来说,山西河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穷乡僻壤,但那里民歌的艺术成就却很高。

尤其在表现爱的艰难、生活的艰辛这些 内容 的民歌,更是震撼人心。

说得远一点,荷兰很小,西班牙很偏,但那里的艺术成就很高。

二胡艺术亦是如此。

浏览近50年来在全国正式出版的约300首作品之中的较为经典的50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以《秦腔主题随想曲》《蓝花花叙事曲》《陕北抒怀》《调》《红军哥哥回来了》等极富地方特色的、风格浓郁的作品,形成了在 中国 二胡艺术中 影响 较大、分量较重的一大派别体系即“秦派二胡”。

对此,在朱道忠先生的《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一文中这样说道:“‘秦派二胡’在这个体系中,通过传承、探索、 实践、创新,也以极其感人的风韵别树一帜地高扬于西北风中。此‘风’从黄土地高原向东吹醉了神州大地,国人无不惊异地引颈‘西望长安’,惊觉八百里秦川。”北京是中国 政治 文化的中心,也是音乐艺术最为集中的地方,然而以京风、京韵为主题创作的二胡作品,无论是数量上或是影响力上,尚不及“长安乐派”。

因此,地理条件与地域文化成就不可概而言之。

第二,二胡的地域特色有远近而无高低。

一国之内有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世界范围内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

但文化的发展与艺术的特色却不以地域为界划分高低。

不能说发达国家的文化是好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是不好的;同样道理,北京的二胡艺术有其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其他省市的二胡艺术也有其独特风味和特色,客观地说,各有所长,不分轩轾。

第三,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差异。

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内在的质量而不在于外在数量。

研究二胡地域现象不仅应该重视作品的数量、演奏的技巧,更应该注重地域二胡艺术所反映的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价值的高度与深度,或曰更应注重其凝练的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

第四,结合时间因素考虑。

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的,不同的空间往往承载着不同的 历史 文明程度。

比如17世纪,本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成熟的时期,但那时在中国边远地区的人可能仍然处于狩猎文化的阶段。

即使是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 经济 连年出现高速增长的当前,地域之间同样存在着贫富差别。

这说明相同的年代不一定处在相同的文明体系之内。

这样,才能因地域文化差异而产生许多特殊的艺术现象。

二胡艺术亦莫能外。

在二胡艺术的研究中考虑到空间 环境的作用,实则并非新思想。

丹纳在《艺术 哲学 》中认为,艺术作品的产生不仅取决于“ 时代 精神”,也取决于“周围的风俗”,地域研究也不仅仅是研究山川河流,还要研究地区的文化及艺术。

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必然受到这个地域内 自然 与文化氛围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及演奏这些作品的人,甚至非本地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都不可避免地存有这种地域文化的痕迹或是想象、感受这个地域的文化。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人在创作、演奏、欣赏一首细腻悠扬的江南作品时,他所捕捉、感受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景。

这是为什么呢?

近些年来中国二胡艺术的研究在发展,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不甚关注。

从时间角度研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但这不是唯一的角度。

“历史不仅是河流,河流不仅是一条。历史不但是时间的动态变化,更有赖以存在的空间的静态差异,亦即还有纵向曲线——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组合。”窃以为,这一看法甚是符合二胡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情况。

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将注重时间的历史性研究与空间的共时性研究结合,可为二胡艺术的研究 工作增加立体而鲜活的气息。

参考 文献 :

[1]朱道忠 《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中国二胡 2004年 第2辑

[2]程民生 《开拓历史的空间——历史的地域研究刍议》光明日报1999年6月25日第7版

二胡的艺术魅力论文【3】

摘 要: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本文以二胡的艺术优长、二胡的艺术成就、二胡的艺术创新为三大理论层面,对二胡的艺术魅力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力图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二胡;艺术;魅力;优长;成就;创新

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研究二胡的艺术魅力,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时间参考意义。

为此,本文专门对二胡的艺术魅力作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为之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二胡的艺术魅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二胡的艺术优长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一种拉弦乐器,有明显的自身艺术优长。

其一是历史悠久。

二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即有“轧琴”,即系北方少数民族奚部落得“奚琴”,这就是二胡的前身。

北宋的陈��在他所著的《乐书》中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扎之,至今民间用焉。”①到了元代,改用马尾拉奏,《元史。

礼乐志》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②明代,二胡已用马尾弓夹于两弦之间拉奏,并有了“千斤”。

清代,二胡出现了各种型制。

“五四”运动以后,经阿炳(华彦钧)、刘天华两位大师的改革,把二胡艺术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使其走向世界。

其二是功能多样。

二胡不仅是一件理想的独奏乐器,也是重奏、协奏、合奏的理想乐器。

不仅可以演奏民族乐曲,还是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间歌舞以及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有的甚至成为主奏乐器。

梅兰芳先生就率先把二胡引入京剧伴奏之中。

其三是音色优美。

二胡音色亲和优美,极富艺术表现力,出现出民族音乐含蓄、婉曲、蕴藉等美学特征。

其四是技巧丰富。

二胡的演奏技巧分为指法技巧与弓法技巧两大部分。

指法技巧又包括揉弦、滑揉、压揉、滑音、颤音等;功法技巧也包括长弓、分弓、连弓、快弓、换弓、换弦、组合弓等技巧,显示出丰富的特点。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优长是全方位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基础与保证。

二、二胡的艺术成就

二胡的艺术成就十分显著。

其一是曲目众多,质量上乘,期中有许多艺术精品与世界音乐珍品。

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河水》、《二泉映月》、《听松》、《病中吟》、《光明行》、《赛马》、《良宵》、《山村变了样》、《赶集》、《行街》、《空山鸟语》、《湘江乐》、《江南春色》等等。

尤其是《二泉映月》,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并被誉为“国际乐坛十大名曲”之一,已经蜚声中外。

在国内也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转变。

“作品艺术成就中旋律创作的成功,是不容忽视的,旋律深刻抒情性的美感,这时于后来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应该有启迪。”③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的录音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而虔诚地说:“这样的音乐应当跪着听!”另一首二胡名曲《病中吟》,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10首二胡曲中的第一首,也是他的代表作,1993年也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

这首名曲一起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分表现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深受国人与海外华人的喜爱。

其二是名家辈出、成果辉煌。

杰出的二胡作曲家有阿炳、刘天华、刘文金、赵砚臣等。

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有阿炳、刘天华、闵慧芬、张韶、张继让、张慧元、张令杰等。

其三是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二胡艺术影响到民族器乐、民族声乐、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族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于打造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成就是高水准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核心与标志。

三、二胡的艺术创新

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都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同样,二胡的艺术创新也是二胡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充分证明,二胡的艺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一是作品的创新。

如刘文金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曲》,吴厚元创作的《红梅随想曲》等,都是成功的创新之作。

其二是演奏的创新。

如女子十二乐坊中的二胡演奏员的站立边舞边演奏;赵本山与郎朗的二胡与钢琴混搭二重奏《赛马》;北京“国乐天骄女子乐用与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混搭演奏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创新是深层次的,这是二胡艺术魅力的支撑与动力。

注释:

①②王晓红.民族乐器系统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63.

③张慧元.全活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243.

刘天华先⽣作为中国近代优秀的⺠族器乐作曲家、⺠族乐器演奏家、⾳乐教育家和⾰新家,在⾳乐领域中的杰出成就和贡献主要表现在⼆胡⾳乐⽅⾯,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呕》、《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        在二胡乐曲的创作中,刘天华充分利⽤各种条件积极扩⼤⼆胡乐器在社会中的影响,全⾯树⽴正确认识⼆胡的思想观念,正确构建全新的⼆胡形象,彻底改变过去对⼆胡的历史偏⻅,努⼒创造⼴阔的发展空间,使仅具有伴奏地位的⼆胡逐渐发展成为独奏乐器,⼤⼒扩⼤了⼆胡的使⽤范围和⽤途,改变了⼆胡⽣存和发展的命运,使⼆胡在中国乃⾄世界⾳乐舞台上拥有⾃⼰的位置。        刘天华在充分确⽴了⼆胡社会地位的基础上,进⼀步提升它的地位和价值,使⼆胡由⺠间进⼊⾼等学府,由⺠间流传变为专业教学,从根本上保证了⼆胡的延续和发展。为了扩⼤和加深⼈们对⼆胡的认识,他积极创作⼤量⼆胡乐曲,使⼆胡演奏者有谱可依,从理论上确保了⼈们演奏的需要。⽬前,他的⼆胡作品仍然是中国⾼等院校⾳乐教学内容中的⼀个重要部分。        在乐曲创作的结构安排⽅⾯,刘天华在中国⺠族⾳乐调式基础上科学借鉴⻄⽅创作技法,成为近代史上第⼀个在中国⺠族器乐作品中使⽤ABA带再现结构原则的作曲家。在曲式结构上,刘天华的作品一方面大胆地引进了西方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原则,为民族器乐的创作引进新的并置对比因素如《光明行》等。但在更多的作品中,则继承与发展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多段联缀,递进对比的曲式结构原则如《闲居吟》、《空山鸟语》、《烛影摇红》等。同时,他积极改进并创造新的⼆胡演奏技法,使⼆胡能够在上、中、下等多把位上演奏不同⾊彩的乐曲,以及正确运⽤颤⾳、泛⾳、轮指、顿⼸、颤⼸等技法,使⼆胡的表现功能得到巨⼤发展。在《光明⾏》乐曲⾥,从⾥弦到外弦,创造性地出现⼤段颤⼸的应⽤,显示了在⾼难度作品中的⾼超演奏⽔平。除了在乐曲方面的发展,他所撰写的二胡、琵琶练习曲也为传统乐器系统化学习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之前传统乐器的学习多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教学,对于基本功的联系一直处于欠缺的阶段,器乐练习曲的出现弥补了基本功无曲可练的局面。         无论是《病中吟》的苦闷呻吟与愤滋挣扎或是《空山鸟语》的引吭高歌与美好追求还是《光明行》的大声疾呼与雄劲步伐,《独弦操》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求索,《改进操》的宏大志向与进取精神。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和革新创造,在我国当时的音乐作品里,都是极为罕见的。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刘天华科学、民主的进步艺术思想,历史地、不可辩驳地证实了刘天华在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进步追求和高尚情操。

元宵节毕业论文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每天都有】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类似的文章,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张灯结彩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各地同胞欢度元宵节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舞龙灯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舞狮子民间传统节目——舞狮子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划旱船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3]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逐鼠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今年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迎紫姑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元宵节“走百病”求安康走百病“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编辑本段少数民族习俗偷菜节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巴乌节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编辑本段节日食俗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元宵节代表性食物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元宵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青年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淡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吃粽、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笔者认为,此举无疑是及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还与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发展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些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则成为一种习俗,有些习俗以节日或民风民俗的形式存在下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 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6种。笔者下面以这 6种主要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中的文化内涵。 1.1 中国传统节目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事习俗,创作了农事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 “载”,夏代叫 “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关于春节的另一种说法是: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江南有农谚这样形容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体现或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确定的。 1.2 中国传统节 日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 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太阳、月亮、大地及除此之外的自然物。《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 (粽女)”,端午节采棕叶、包棕子体现了人们对植物的崇拜。在中秋时节,古代贵族和文人学士会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无论是祭月还是赏月都体现了对月亮的崇拜。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崇拜。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原始先民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这正体现了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祭祀之日便是端午,在水域中竞划刻着龙饰的舟船是‘龙祭 ’的重要内容。” 1.3 中国传统节日反映出古代宗法文化的特征 中国长期处在宗法制社会形态下,在宗法制度下,人们重血亲人伦,讲究礼教德治、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宗法制社会形态下的一系列要求在传统节日中找到了很好的依托。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把人置于血亲人伦中,体现出一种 “人道亲亲”。《礼记 ·大传》中这样解释 “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家族就以血亲人伦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了。无论是祭祖、扫墓,还是拜月、登高,都有严格的仪式,崔提《四民月令》是这样形容春节祭祖的:“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通过一系列固定仪式,实现了“尊尊”—— 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并且这种等级差别也与血亲人伦有关。通过传统节日中的血亲人伦纽带,尊尊与亲亲联系在一起,整个社会实现了从“家天下”到“国天下”的过渡,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2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在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思想和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精忠爱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文化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中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体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2.1 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思想在清明与端午两大节日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并且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已经自发地上升为一种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明扫墓的习俗来自于寒食节,而寒食节相传与春秋时期介子推有关,介子推 “割股”给处于困境中的公子重耳充饥,这里体现了“忠”与“义”两种文化精神。当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欲封赏介子推时介子推背着老母进了深山,这里体现了“孝”。在几千年的社会进程中,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忠”“义” 的文化精神也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士大夫精神的渊源,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而以血亲为纽带将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孝”,从小处说,使一个家族具有凝聚力;从大处说,使一个民族、国家更具有凝聚力。端午节赛龙舟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代表着真、善、美,是爱国和忧民的化身,对屈原的纪念体现出一种赤诚爱国的文化精神。 2.2 天人合一 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基本的涵义是充分肯定 “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 自然界的协调问题。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赛船、中秋赏月、七夕观星、重阳登高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思想除了人与自然协调外,笔者认为,更主要的是 “天人合德”——天有高尚的德,人应该效法天德,向自然学习,与天合德,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正如《易传 ·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种认识影响着许多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这与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是一致的。在现实中失意时,就转向自然,或归隐山林,或躬耕田园,在其间找到乐趣,发现真义。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在社会发展中被淡化或消失了,唯独亲近自然的行为得以延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 2-3 贵和尚美 “和 ”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春节虽然是指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但人们习惯上的过年活动在头一年进入腊月 (夏历十二月) 就已开始 ,一直到元宵节才结束。在腊月里,人们要扫尘、祭灶神;除夕要全家团圆,大家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 “和”与 “合”谐音,饺子的 “饺”与 “交”谐音,“合”与 “交”是团圆、相聚之意;至元宵节全家又要围在一起吃汤圆,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七夕乞巧,表达出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的愿望。至于中秋吃月饼,更兼有生活团圆、婚姻美满之意。九九重阳,则有珍爱生命,健康长寿之意。此外,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菖蒲,重阳遍插茱萸,这种驱恶避邪的习俗也显露出贵和尚美的思想3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般而言,消极的习俗总是流传不久,经过几千年社会历程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习俗总体而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1 中国传统节 日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 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这些观念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乡、祖国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人们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及对文化同根性的认同。中国有许多俗语,如:“一人有难,众人帮忙”、“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这些都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凝聚力的表现;海外华侨回国祭祀祖先及在异国、异地的游子叶落归根等行为则是传统节日中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亲情,也有利于激励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前进、发展、强大。 3.2 中国传统节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在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玩秋等活动中,人们放松心情,找回童真,发现乐趣。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体现出骨肉情深或天伦之乐,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当今世界,科技与工业日益发达,但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由于人类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再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冷漠、势利等。现在当我们重新对照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与自然、人际问的和谐关系时,应该受到启迪。所幸的是,当今社会上的许多变化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特意将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提上日程,这是对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思想的肯定。 3-3 中国传统节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中国传统节日中无论是亲近自然 (如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等)还是渴望团圆 (如吃饺子、月饼等)的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宗白华先生在 《美学散步》里论述了各种形态的美,书中特别有一篇文章—— 《美从何处来》,在这篇文章里,宗自华先生指出美来自于心灵。笔者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美主要指生命与生活之美,在亲近自然,家人团圆,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传统习俗中,人们体会到了生活之美,也益加珍爱生命。并且传统节日中的行为、愿望都发自于内心,充满了感情,因此,即使有时希望不能实现,结局未必圆满,按照宗白华先生的说法,因为这些行为、愿望来自于心灵,它们也是美的。 4 结语 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表现为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在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中原农耕文化曾与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过交融互补,也与外国文化进行过几次大的交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具有包融性,而传统节日作为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更应具有包融性。 中国传统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文化交汇、互撞,消极的东西逐渐消亡,美好的东西日益突显,这正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生命力与凝聚力的表现。笔者相信,在与日前社会上流行的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的交汇、互撞中,中国传统节日定能发挥中国文化惯有的价值整合功能,到达一个新的层面。 参考文献: 【1】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2008,(8):34—35. 【2】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2007,(1):126—128 【3】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65

华工毕业论文优秀良好

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总评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计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以“结构分”进行综合评定。结构分由指导教师的评分、评阅人的评分、答辩小组的评分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的评分、评阅人的评分各占30%,答辩小组的评分占40%。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我们学校是这样,朋友的学校也是,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1. 优秀(90~100分)(1)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工作刻苦努力,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2)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论文立论正确,分析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案恰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3)论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概念使用正确,语言表达准确;论文中的图表、结构格式符合规定;具有较强的独立查阅文献及外语应用能力,原始数据完整。(4)答辩过程中,能够简明、准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准确,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 良好(80~89分)(1)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工作刻苦努力,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2)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表现出一定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较强;设计论文立论正确,分析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案恰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论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概念使用正确,语言表达准确;论文中的图表、结构格式符合规定;具有一定的独立查阅文献及外语应用能力,原始数据完整。(4)答辩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准确,理论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中等(70~79分)(1)能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工作努力,态度比较认真,遵守各项纪律。(2)能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实用,结论正确。(3)论文条理比较清楚,概念使用正确,语言表达通顺;论文中的图表、结构格式基本符合规定;查阅文献及外语应用能力一般,原始基本数据完整。(4)答辩过程中,能够完整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论点正确;能够正确回答主要问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深入分析和应变的能力。4. 及格(60~69分)(1)在指导教师帮助下,能够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工作比较努力,态度比较认真,遵守纪律。(2)能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但独立工作能力不强;论文立论基本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实用,结论正确。(3)论文语句通顺,条理基本清楚,概念使用基本正确;论文中的图表、结构格式基本符合规定;能查阅文献,具有一般外语应用能力,原始基本数据完整。(4)答辩过程中,能够表达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回答主要问题,或经启发后才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缺乏深入分析的能力。5. 不及格(60分以下)(1)经指导教师指导帮助,仍未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工作态度不认真,纪律性不强。(2)论文的立论出现不应有的原则性错误,理论分析不当,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合理。(3)论文语句不通,条理不清,格式不规范,质量查。(4)答辩过程中,无法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概念不清楚;无法回答各种问题,经启发后仍不能正确回答。论文降重、论文查重,智能降重,毕业论文,学客行免费论文查重,降重软件,学客行论文查重,学客行论文免费查重软件 ,学客行论文降重(来自官网:学客行论文查重,文章由学客行论文查重搜集整理攻略。)

毕业论文成绩可以采用五级记分制评定,由校答辩委员会根据各系答辩小组的评分,最终确定评分等级。以下是一种示例:优秀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5%以内,优良比例不超过65%。

优(90分以上):

良(80-89分):

中(70-79):

及格(60-69):

不及格(59分以下,同时具备以下三条或三条以上者):

1、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态度不够认真,有违反纪律的行为。

2、在教师指导下,仍不能按时和全面地完成与毕业论文有关的各项任务。

3、论文中,理论分析有原则性错误,或结论不正确。

4、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文中使用的概念有不正确之处,栏目不齐全,书写不工整。

5、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不规范,不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6、原始数据搜集不得当,计算结论不准确,不能正确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

7、在论文答辩时,不能正确阐述主要内容,经答辩教师启发,仍不能正确地回答各种问题。

扩展资料: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以答辩成绩为最终成绩。1、优(90-100分)(1)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工作刻苦努力,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2)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结论正确,并有一定创新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4)论文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5)论文中使用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6)具有较强的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并运用的能力,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果?准确可靠。(7)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准确、深入,有自己的见解,有应变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2、良(80-89分)(1)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工作努力,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良好。(2)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诀问题的能力。(3)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得当,解决问题方案实用,结论正确。(4)论文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5)论文中使用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能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化较好。(6)具有一定的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并运用的能力,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果准确。(7) 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回答问题准确,有应变力。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3、中(70-79分)(1)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工作努力,态度比较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一般。(2)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具有-定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的错误,解决问题方案比较实用,结论正确。(4)论文使用的概念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比较清楚。(5)论文中使用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能够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基本规范。(6)能够独立查阅并运用文献资料,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果基本准确。(7)答辩时,能够简明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基本正确,但缺乏深入的分析。4、及格(60-69分)(1)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基本遵守各项纪律,表现一般。(2)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有关任务。(3)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的错误,解决问题方案有-定的参考价值,结论基本正确。(4)论文使用的概念基本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比较清楚。(5)论文中使用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能够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基本规范。(6)能够查阅并运用文献资料,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基本准确。(7)答辩时,能够阐述出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能回答出,或经答辩教师启发答出,回答问题较为肤浅。5、不及格(0-59分)(1)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数据、图表和实验结果者。(2)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不能遵守各项纪律,态度不积极。(3)不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有关任务,或雷同部分超过40%。(4)论文中理论分析有原则性错误,或结论不正确。(5)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有不正确之处,栏目不齐全,书写不工整。(6)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不能正确地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不规范。(7)原始数据搜集不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不准确。(8)答辩时,不能够正确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概念不清楚,经答辩教师启发,回答仍有错误或回答不出。(以上内容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