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3全部 洛阳理工学院是二本。洛阳理工学院是河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十三朝古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洛阳市。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东盟建材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师资力量:洛阳理工学院有教职工174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2人,副高级职称460人,博士学位教师264人,硕士学位教师843人,“双师型”教师8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创新人才及团队6个,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专家等市厅级人才94人。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洛阳理工学院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洛阳理工学院在河南省为第一批次录取;而在安徽、广西、宁夏、内蒙古、四川、江西、新疆、贵州、河南、陕西、黑龙江、山西、甘肃、云南等省是第二批次招生。洛阳理工学院(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东盟建材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主席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新材料专业协作会理事长单位、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河南省首批五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院校 、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是公办大学。
洛阳理工学院办学历史可溯源至1956年创立的三门峡水力发电学校,后历经洛阳地质勘探学校、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等发展阶段,1993年6月,学校更名为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洛阳大学合并组建并升格为洛阳理工学院。学校坚持特色兴校、创新发展,服务国家建材行业发展战略。传承建材基因,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当选中国—东盟建材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主席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新材料专业协作会的理事长单位。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建材“走出去”发展先进单位。校内设有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培训基地、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培训专业委员会。学校是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合作高校。
学校坚持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郑州大学、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千度创客空间”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孵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0家左右。截至2021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2229亩,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万人。教学建设截至2020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55个本科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6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3个河南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在2013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洛阳理工学院《培养建材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一等奖。学科建设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联合培养硕士点3个。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月,洛阳理工学院设有14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和7个专门教育及行业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
学术科研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有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2个。根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近5年来,洛阳理工学院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共计391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04项。在“十一五”期间,洛阳理工学院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项。2011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0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32项、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7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创新人才计划2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项、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19项、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计划3项。2010年-2017年6月期间,洛阳理工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有近15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主编、参编学术专著、教材近200部;共有13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它科研获奖200多项。2011年,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洛阳理工学院有81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29项。
交流合作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已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工艺大学、韩国映像大学、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等10所国外高校开展教研合作;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了材料研究中心,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开展了5个合作办学项目,并接受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学术资源截至2017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24万册,中外文期刊2402种,电子图书148万册,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学科导航数据库》和《springer》等23个中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收藏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民国丛书》和《四库丛刊》等套书,有河南地方史志和河洛文化研究资料等特色文献。洛阳理工学院重点专业及学科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岩土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国古典文献学自动化、工商管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洛阳理工学院在河南和全国基本是本科二批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洛阳理工学院是二本大学。
截止到2022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2229亩,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是河南省园林单位。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有各类实验中心7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4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9万册,电子图书192万册,中外文期刊报纸338种,全文数据库23个。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22年7月,学校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发展中心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全校现有教职工1819人。
其中专任教师1459人,高级职称教师62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具有博士学位359人,具有硕士学位906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双师型”教师1099人。
以上内容参考:洛阳理工学院-学校简介
10749是宁夏大学的代码,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宁夏大学(Ningxia-University),简称“宁大”(NXU),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Z14)成员,教育部首批批准接收外国留学生高校。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890亩,校舍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296人,研究生6355人,少数民族预科生997人,在校留学生179人。
截至2021年6月,学校下设30个二级教学单位(学院),共有80个本科专业。
2021年12月10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自2022年2月,学校新增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绘画、金融学专业。
历史沿革
宁夏大学的前身为1958年9月创建的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1962年9月,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与宁夏医学院合并成立宁夏大学。1970年1月,宁夏医学院、宁夏农学院从宁夏大学分出单独设院。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宁夏工学院、银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宁夏大学。2002年2月,宁夏大学与宁夏农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宁夏大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4项,10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群),20个省部级优势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学科群,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5个,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2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批建设了国家大学科技园,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1个,设有12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宁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199篇,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宁夏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1项、宁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6项;学校共获授权专利138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99项;学校共发表核心及其以上论文2470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82篇;出版学术专著313部。
“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22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5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4项。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690人,其中专任教师1429人,外聘教师70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柔性引进院士29人,柔性引进知名专家36人;3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数理学部委员,15人入选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入选自治区“塞上英才”工程,16人入选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15人入选自治区“国内引才312计划”,21人入选自治区“313人才工程”,4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优秀青年后备骨干人选;2人获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由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建设,先后与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结成交流合作关系,先后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与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二大学葡萄酒学院合作建设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的宁夏地区唯一的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自1992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先后有40多个国家20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宁夏大学图书馆由怀远校区逸夫图书馆(一馆)、文萃校区文萃图书馆(二馆)和金凤校区图书馆(三馆)三部分组成,共有纸质文献194余万册,其中,图书馆藏书148余万册,各学院藏书46万余册。图书馆藏有历代古籍和再造善本古籍近5万册,其中《汉石例》、《香南精舍金石契》两种善本先后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书馆有中国知网(CNKI)、万方知识平台、超星读秀、超星百链云、超星中文发现系统、Elsevier-SD、Springer-Link、SCI、EI、Dialog等92个数据库;电子图书218余万册;学术视频万余集。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教师教育)、农学(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生物科学类、汉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群、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汉语言文学、电气信息类专业群、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专业群、地理科学专业群、新闻学、美术学
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草业科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专门史、汉语言文字学、区域经济学、民族学、英语语言学、应用心理学、人文地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数学、基础数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凝聚态物理、临床兽医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预防医学研究毕业论文
医学就是处理及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预防医学研究毕业论文 ,欢迎阅读。
浅析预防医学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工业和经济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预防医学也得到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其理论研究结果早已应用到我国的卫生事业当中,为我国甚至全球人类的健康预防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本文主要对预防医学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预防医学;发展趋势;现状;研究
1 引言
预防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群,并划分为多个分支学科。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组成,医学应用理论包括社会医学、环境医学以及生物医学,
并结合微观以及宏观的方法,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发生规律以及有害健康的多项因素,从而决策预防措施及对策,实现提高生命质量、有利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的一门学科。根据预防医学的相关学科资料显示,其学科群有环境卫生学、少年与儿童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病与劳动卫生学、社会医学、毒理学、医学统计与卫生学、地方病学、性传播疾病学、媒介生物学、卫生检验学、流行病学、消毒学、寄生虫学、传染病学等学科。
2 预防医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前,新的健康观以及新的医学模式都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预防医学在理论研究上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对医学的研究意义重大,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慢慢暴露出了该模式的消极影响以及局限性,因为比如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疾病或艾滋病不能应用该模式来解决的。因此,出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这个新的医学模式,积极的影响了预防医学在理论研究上的不断发展,使得预防医学从社会心理因素这个新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健康的因素,让预防医学的理论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WTO指到“健康是社会适应能力上精神上、以及身体上的良好状态,而不单单是没有虚弱或者疾病”,这个新的钙奶,让“没有病就是健康”这个就观念消失不见,同时也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层次更高一级。临床前期预防、病因预防以及临床预防等提前预防的工作早已在实践中逐渐成为预防医学的重要举措。
新的生物学方法让毒理学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目前对于致癌作用机理的关键研究方法就是分析癌基因问题。细胞学方法中的传代和原代细胞培养法现在还被污染物代谢致癌或者致突变的研究广泛应用。近些年,利用生物学方法来研究毒性试验的方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一些传统的毒性慢性试验可以用生物标志物来代替。生物学毒性量效、活性与污染物化学结构关系通过数学方程式来表示的研究是近些年毒理学的研究前沿。上述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概念的不断深入的应用和发展为环境污染物作用机理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膜毒理学领域,污染物对生物膜及细胞膜功能结构的影响研究是目前来看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科。在皮肤以及粘膜的研究领域,掌握了大气污染物在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借助呼吸道侵蚀机体。以上的器官组织水平以及细胞组织相关的毒理学研究也渐入佳境。由于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癌细胞或者突变的研究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上述这些都使得预防医学的基础研究不断进步。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让预防医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疾病控制的新阶段
目前比较先进的基因研究技术,比如核酸杂交、DNA测序、基因克隆技术、DNA重组等已经逐渐运用到预防医学的实际应用上,疾病控制在研究的道路上又有了新途径。比如目前来说,我国已经广泛应用的乙肝重组亚单位疫苗。生物传感器、PCR技术、抗HBsAg单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监测技术以及诊断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工程菌比如含抗DDT基因菌、“超级菌”等的开始运用在净化环境上,显著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意义重大。上述先进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让预防医学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
当代社会信息业高速发展,以因特网为标志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或者早已改变了人民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先进的科学研究。信息网应用在医学上,让我们没一个人同国际的先进研究机构取得畅通的连接变成现实,让全球范围内的远程专题讨论和会诊、信息交流与文献检索及疫情通报查询等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有力的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
3 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预防医学会向着一个全新的道路前进。第一,预防医学正在进入一个社会预防为主的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慢慢的代替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我们大众也开始认识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于社会。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理想,就必须让医学彻底的社会化。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人们合理消费,广泛的宣传健康教育是完成医学社会化道路上的一项关键任务。第二,其次,预防医学朝着促进健康、防治结合、提高人口素质以及生活质量的道路前进。随着我国文化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不仅在得病的时候得到及时治疗,并且还应该了解并掌握保健和预防常识,丰富自我保健知识,保障身体健康。因此,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的相互结合。第三,健康和环境问题会成为预防医学研究发展的新动向。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四大问题:能源匮乏、控制疾病、人口*炸、环境污染。其中得到全球关注的是环境污染问题,预防医学需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积极解决参与到健康和环境问题上来。最后,预防医学也很有可能朝着注重行为、精神以及心理原因对健康的影响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加深,也从另一个层面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精神和心理问题,都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卫生心理教育、国家政策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预防医学会为我们人类控制疾病做出巨大贡献,让我们健康的生活在美丽的大地上。
参考文献:
[1]杨德富.我国预防医学研究浅析[J].中外医疗,2009(09).
[2]林琳,叶冬青.定性研究方法在预防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03).
[3]孙士杰.预防医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
[4]朱惠莲,洪微,张作文.我国预防医学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生命科学,2006(02).
[5]李君文,袭著革,晁福寰.科索沃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及对我军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的启示[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9(12).
[6]赵西龙.预防医学研究与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责任[J].宁夏医学杂志,2012(07).
[7]蓝毓营.壮医预防医学研究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02).
是徐卫国,男,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安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宁夏医学院临床系。曾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进修一年,多次参加全国性各种业务培训和学术会议。擅长精神分裂症、各类情感障碍、失眠症、青少年期各类心理问题的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精于森田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在各类精神、心理障碍治疗中的应用。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宁夏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老年精神医学专委会 主任委员;宁夏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完成地厅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主编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27篇、获发明专利4项,先后获得自治区级“抗震救灾”“抗击新冠疫情”优秀共产党员,“宁夏青年学术学科带头人”人选、“塞上名医”“中国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等荣誉称号。专业擅长精神分裂症、各类情感障碍、失眠症、青少年期各类心理问题的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精于森田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在各类精神、心理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基本信息中文名徐卫国教学职称副教授临床职称主任医师所在科室精神科毕业院校宁夏医学院任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安医院执业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安医院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社会任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宁夏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老年精神医学专委会 主任委员;宁夏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获奖荣誉自治区级“抗震救灾”“抗击新冠疫情”优秀共产党员,“宁夏青年学术学科带头人”人选、“塞上名医”“中国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等。
现认宁夏银川附属医院院长
田凤俊,现任宁夏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委员兼宁夏回族自治区协作组组长,宁夏高等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现主要从事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语语言测试、应用语言学、教育行动研究等方向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主讲英语专业英语修辞学、毕业论文写作、英汉语对比研究及语言测试等课程。曾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4部;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自治区社科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以及学校等不同级别科研项目16项;2007年获学校教学名师。获自治区级、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7项;获自治区优秀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获自治区级先进工作者、自治区级优秀教师、自治区“9·10奖章”。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高明泉,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语文》《唐宋诗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阅读与写作》等课程。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和唐宋诗词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宋词管窥》、《〈五七言杏村草稿〉注解》《唐诗管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篇。发表随笔、散文、诗词计20余篇(首)。著作《宋词管窥》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宁夏高校优秀教材奖、宁夏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06年被固原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2007年评为宁夏师范学院首届教学名师。2009年评为宁夏区级高校教学名师。 王建全,现任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逻辑学、人类与社会、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教育。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有4项成果入选建国60周年宁夏社科成果展;参编大学教材3部;主持自治区教育厅课题《贫困地区实施新课程问题与对策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普通逻辑直观性立体化教学体系研究》等研究项目各1项;主要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1项,自治区教育厅、宁夏师范学院各类课题研究8项。主要获奖有:自治区、宁夏师范学院各类学术文二、三等奖10次;宁夏师范学院优秀教学及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 2001年获宁夏师范学院“三育人”“十佳教工”称号;2007年获宁夏“”教育奖章;2008年获宁夏师范学院教学名师;2009年获宁夏师范学院首届优秀教师。主讲的《普通逻辑》2010年被评为宁夏师范学院精品课程。 武淑莲,现任宁夏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西海固”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讲授过《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女性文学研究》等专业课程。曾在《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宁夏社会科学》、《陕西师大学报》、《宁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心灵探寻与乡土诗意》和《真水无香》两部。曾获固原市文学评论、宁夏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全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论著等奖项;主持完成区、校级科研项目多项;被评为宁夏师范学院2008、2009年教学名师、优秀教师; 2013年获宁夏教育厅社科管理先进个人奖。 朱进国,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九三学社社员,九三学社固原市委会副主委。长期担任《儿童文学》、《文学理论》、《美学与美育》、《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教学。先后在《名作欣赏》、《师范教育》等报刊发表教育科研论文四十余篇,约30多万字,其中一篇被《新华文摘》报刊辑要收入,二篇被人大资料全文复印。科研论文二次获教育部三等奖、优秀奖,一次获自治区教育厅一等奖。书法作品多次获全国及省市级奖。参编中师选修教材、词典、小学语文课外辅导材料十余部,其中两部为副主编。主持申请完成院级科研项目二项。2007年获校级教学名师,2011年获固原市优秀教师,2012年获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徐安辉,现任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宁夏作协会员。主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公关与礼仪》等课程,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宁夏师范学院及自治区重点学科。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项。先后在《宁夏社会科学》、《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及《名作欣赏》、《当代文坛》、《文艺报》等发表论文及文学评论多篇。曾获宁夏第八次文学艺术奖文学理论与评论奖、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奖、年度教师优秀论文奖、优秀教学成果奖、教学优秀奖、固原市文学评论奖等奖项。2009年获学校教学名师。 张军,现任宁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先后担任《解析几何》、《数学分析》、《高等数学》、《数学史》等六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现主要担任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的《数学分析》教学工作及《数学分析》课程的考研辅导课的教学。2008年12月被宁夏师范学院评为教学名师。主持完成区、校级科研项目多项,先后在《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东北师大学报》、《宁夏师范学院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的《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数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07年度宁夏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2007学年度被固原市委、固原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2008年获学校教学名师。 刘立红,曾任宁夏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现任宁夏化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宁夏化学化工会常务副理事长。目前担任化学教育专业的《分析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应用化学专业的《检测化学》及《检测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本人主持的《分析化学》课程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的精品课程。2008年至2010年被确定为校级分析化学重点学科带头人。近些年来主持并完成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学校重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自治区 “三八红旗手”、自治区“”奖章荣誉称号。2008年获学校教学名师。 马旭,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兼任宁夏数学学会理事,宁夏电子与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主要讲授数值分析、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理论、离散数学、文献检索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云计算技术、软件理论、计算数学。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区自然基金、宁夏高校科研项目6项,校级科研项目6项。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曾获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宁夏师范学院科研工作特等奖、宁夏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2011年获宁夏师范学院教学名师。 何志成,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先后担任《高等数学》、《解析几何》、《点集拓扑学》和《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广义Viatli不可测集的构造》等近20篇论文。主持的《高等数学》被评为区校级精品课程。主持的“代数几何教学团队”被评为区级教学团队。2008年3月被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宣传部、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区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被中共宁夏师范学院委员会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9年获宁夏师范学院教学名师。 吴茂江,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宁夏地质工程学院特聘客座教授。主讲《化学教学论》、《科学课程教学论》、《化学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等课程,《化学教学论》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近年来,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20多家刊物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近百篇,出版《化学新课程教学论》、《科学课程教学导论》、《走进化学探究室》、《教育实习导论》、《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粮食类食品加工技术》、《瓜果蔬菜加工技术》、《化学晚会》、《微量元素保健康》等专著9部。主持区级科研课题2项,主持校级科研课题5项。曾获宁夏师范学院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著作《教育实习导论》曾获宁夏首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学校教学名师。 王得盛,音乐舞蹈系系主任、教授。主讲《和声学》、《配器》、《歌曲写作》、《曲式分析》、《合唱指挥》、《器乐合奏》等专业课程。 曾在《宁夏大学学报》、《乐府新声》、《广播歌选》、《大家》、《音乐天地》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区级科研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在2010年宁夏第十二届文化艺术节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歌曲《黄河边的花儿手》2011年荣获西北五省歌曲创作比赛二等奖。2010年获学校教学名师。 白思胜,政法学院教授,宁夏大学外聘地理学硕士生导师。主讲。。主编教材《自然科学概要十八讲》、《科学技术发展概要》(高等教育精品课规划教材)两部,撰写《楔块运动与中国地槽的海陆变迁》专著一部。曾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宁夏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累计发表论文40篇。2010年被评为宁夏师范学院教学名师。 张建国,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副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先后担任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摄像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发表《视觉教育技术中投影软件编制方法与技巧》、《Rex Edit在非线性编辑中的应用》等学术论文多篇。主编出版《现代教育技术》教材两部,参编教材一部。主持完成自治区教育厅教改项目一项,校级教改项目两项。获宁夏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四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二次。2009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 伏振兴,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长期以来,担任《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光光谱学、量子光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等。在彩显高性能荧光粉的研发、离子能量转换和发光动力学等研究领域成绩突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14篇,6篇文章发表在SCI二区期刊。取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成果1项,合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完成宁夏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宁夏高校科研项目、宁夏师范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各1项。曾获固原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宁夏师范学院校级优秀教师、“创先争优”教学岗位标兵、“科研先进个人”等。2012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 马生仓,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英语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夏高等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宁夏翻译协会理事。主要从事中西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主要讲授《综合英语》、《口译与听力》、《中西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高级英语》等课程。主持完成宁夏高教项目一项、校级科研项目两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一项、校级“教改项目”一项、副主编教材一部,发表的论文十余篇。曾获2011年宁夏师范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获学校教学名师。 王正文,宁夏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宁夏师范学院“西北回族社会历史研究所”所长。长期担任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社会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学、社会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篇,主持国家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共2项,作为第二人参与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项,其中,《宁夏南部山区合作医疗盲点的实地考察——以泾源县泾河源镇为例》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西部基金项目立项。2012年获宁夏师范学院教学名师。主讲的《世界现代史》被评为宁夏师范学院精品课程。 张爱,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物理》、《电工及实验》、《电路及实验》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先后在国内的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核心期刊4篇,其中一篇荣获全国一等奖。主持或参与完成校级教学成果三项,并分别荣获二等教学成果奖,参与完成校级科研项目三项,参与主持完成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完成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一项。所任课程《电工学及实验》被宁夏师范学院评为本科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 魏金和,现任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教授。多年来担任《高等代数》、《近世代数》、《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参与区级科研项目8项,校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两次,参与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主持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一门,主持自治区级教改项目一项, 主持自治区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项目一项,主持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一个,主编教材两部。2007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2009年被评为宁夏师范学院优秀教师。 郑海洋,计算机中心主任,教授,一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工作。主讲课程有《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郑》、《Visual Basic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门课程。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两次获区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9月被固原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科技人员”称号,2007年4月区被宣传部、科技厅、科协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主编专著一部、教材叁部,近年来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十多篇,2011年10月获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稿源:宁夏师范学院官网 编稿:银川大学记者团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1.驳论点2.驳论据3.驳论证.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适宜高中课文,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为例,对驳论文的这一特征予以探析。列现象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例: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示弊端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探根源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找出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又如:“莫使‘英雄’泪满襟”这一主题,可以写出以下提纲。第一层: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荣誉,嫉妒、中伤他人:这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典型表现。第二层:伤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会,使社会正气低迷。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危害。第三层:个人欲望强烈,嫉妒心强,心胸狭窄,信奉“人人为我”,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根源。第四层:不怕闲言碎语,反对嫉贤妒能,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道德教育,保护英雄权益,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措施。以上为笔者对驳论文的写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广大考生积极借鉴,在考场上表现出深邃长远的目光,高瞻远瞩的见解,决胜于考场。
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 毕业 论文,少不了论文拥有一个新颖的题目,论文题目足够有吸引力能够顺利答辩评审老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电子机械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机械毕业论文题目
1、自主导航农业机械避障路径规划
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
3、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4、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
5、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
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7、机械剪切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研究进展
8、机械压力机滚滑复合导轨结构设计研究
9、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设计技术
10、基于无线传感的机械冲压机振动监测分析
11、基于GNSS的农业机械定位与姿态获取系统
12、一种冗余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 方法
13、基于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机械密封稳态性能研究
14、基于多楔现象的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设计
15、牵引变电站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16、方钢管混凝土柱卡扣机械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17、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8、机械法与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组织单细胞悬液的比较
19、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20、腐蚀减薄对X80钢管机械损伤凹陷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
21、基于驻极体材料的机械天线式低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22、基于"J型锁芯"的机械锁芯结构创新分析
23、浅析我国烟草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液滴分析仪的机械结构设计
25、化工机械密封件损伤数值模拟及维修对策探讨
26、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反相热机械疲劳行为
27、浅谈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8、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优化 措施 分析
29、基于STM32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前景
30、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31、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综述
32、RFID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探究
33、试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4、探讨港口流动机械预防性维护保养
35、关于端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要点分析
36、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
37、现代机械制造及加工技术分析
38、论机械设计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9、基于机械设计制造中零件毛坯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40、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探析
41、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
42、机械设备的环保性能分析
43、探究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44、机械制造过程的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研究
45、浅析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46、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分析
47、浅析机械设备焊接制作中注意事项与探讨
48、浅谈山西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发展现状
49、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50、基于OBE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
51、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52、鲜芦笋干机械烘干的应用研究
53、液压同步控制回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54、果园施肥机械研究现状与展望
55、化工机械设备诊断分析探讨
56、氧化锆球体表面机械球磨涂覆钛涂层工艺研究
57、探析建筑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与检测技术
58、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59、机械设计加工中的材料选择问题分析
60、无线遥控在多中段竖井提升系统井口机械控制中的应用
优秀机电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
2、变频技术在锅炉机电一体化节能系统中应用
3、煤矿高效掘进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4、电气自动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5、产品设计与腐蚀防护的程序与内容
6、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分析
7、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8、水利水电工程的图形信息模型研究
9、矿山地面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研究
10、浅析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11、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障碍及优化对策
12、我国真空包装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
13、煤矿皮带运输变频器电气节能技术的分析
14、钢铁企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5、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
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17、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18、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19、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应用
20、农机机械设计优化方案探究
21、区域轨道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
22、环保过滤剂自动化包装系统设计
23、元动作装配单元的故障维修决策
24、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与趋势分析
25、试析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问题
26、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27、太阳能相变蓄热系统在温室加温中的应用
28、关于在机电领域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研究
29、浅析生物制药公司物流成本核算
30、锡矿高效采矿设备的故障排除与维护管理
31、铸钢用水玻璃型砂创新技术与装备
32、空客飞行模拟机引进关键环节与技术研究
33、汽车座椅保持架滚珠自动装配系统设计
34、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液仿真研究
35、基于新常态视角下的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
36、石油机电事故影响因素与技术管理要点略述
37、基于铝屏蔽的铁磁性构件缺陷脉冲涡流检测研究
38、数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分析与增长研究
39、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的改进方法研究
40、浅析熔铸设备与机电一体化
41、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
42、中职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4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和改革策略
44、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及控制策略研究
45、对现代汽车维修技术措施的若干研究
46、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技术及电动机调试技术分析
47、智能家居电话控制系统的设计
4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建设与改革
49、PLC技术在变电站电容器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50、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应用
51、工程机械施工中的机电一体化
52、基于CIM与XML技术的变电站监控信息数据研究与解析
53、风力发电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特性及设计研究
54、旱田移栽机机械手自动喂苗系统
55、基于磁隔离的新型漏水监测终端结构设计
56、基于创新角度下的机械制造工艺研究
5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研究
58、一种可旋转智能储物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59、基于多种传感器智能控制的风扇
60、《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差别化教学模式研究
汽车电子技术论文题目
1、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成员间合作与竞争机制研究
2、SOPCPlus协同设计架构及在AMT中的应用研究
3、基于技术创新扩散视角的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空间分布研究
4、新一代汽车电子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5、基于FPGA的车载电子系统设计
6、汽车电子行业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策略研究
7、汽车电子软件设计中周期分配和总线访问配置算法研究
8、基于AUTOSAR标准的系统配置工具
9、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基本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10、基于“VR”的现代汽车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仿真实训系统开发
11、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基于AUTOSAR标准的汽车电子软件开发平台分析和设计
13、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汽车电子技术进化研究
14、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的服务营销研究
15、汽车发动机曲轴凸轮轴信号模拟系统
16、基于SAEJ1939的客车通信协议设计与应用
17、汽车电子机械制动(EMB)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8、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CAN总线通信研究
19、基于专利分析的吉林省汽车电子产业技术预测研究
20、汽车复杂电控系统混杂通信网络的设计
21、PH信息技术公司多元化战略研究
22、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23、电子元器件分销发展战略研究
24、汽车综合信息显示系统的研究
25、基于Internet的汽车电子远程诊断技术研究
26、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27、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8、车载信息显示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9、具有自诊断功能的车身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30、基于AUTOSAR的汽车电子设备驱动及抽象的设计与实现
31、面向汽车电子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可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2、面向汽车电子基础软件的配置技术研究与实现
33、基于模型的汽车电子通信开发平台研究与实现
34、基于RTW的AMT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35、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分析
36、汽车电子驻车制动(EPB)控制系统的研制
37、构建针对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
38、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SCP分析
39、汽车电子零部件1米法辐射骚扰测试方法的研究
40、汽车计算平台中的线控节气门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2021电子机械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相关 文章 :
★ 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
★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机械类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最新机械电子工程论文题目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机械类学术论文题目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2021通信专业毕业生论文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辽宁大学的研究生在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都有,不是所有专业的研究生都在一个校区。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机构设置级职责
一、招生办公室
研究生招生宣传、报名、初试、复试、录取等相关工作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
二、培养办公室
负责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课程进修班学员的培养方案的制定、落实,及其教学、考试和成绩管理;研究生公共课任课教师的聘用、管理及考核;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及其评价;
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国家公派研究生和学校公派研究生的选拔、派出和管理;研究生毕业证办理及其毕业信息的管理及上报。
三、学位办公室
辽宁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日常工作;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研究生导师遴选与聘任;研究生学位授予的审核与认定;评选优秀学位论文;学位授予信息上报;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审查;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和学科综合考试现场确认。
四、学生管理办公室
研究生新生入学注册,在校生学籍异动(休学、退学)等学籍管理工作;研究生评优表彰工作;毕业研究生图像信息采集;研究生就业工作;校研究生会工作;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生档案管理。
五、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中心
代表学校对本校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总体监管,协调全校专业学位各项工作;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招生计划管理、调剂及复试监管、录取管理;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的监督与指导;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审核、学位授予;
六、综合办公室
学校各类数据整理、统计、上报工作;博士研究生支部工作;研究生学院网站、研究生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管理、维护;研究生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研究生助学贷款办理及发放办理;
研究生医疗保险;学院公章的管理和使用;研究生通勤车管理;省外同等学力现场确认、外省专业学位辽宁省报考点现场确认;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手续及结业证书办理。
科研成果1、2003年,宁夏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古典文学课程的现代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2、2006年,宁夏大学教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3、2008年,宁夏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4、2008年,宁夏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回族民间艺术为考察对象。5、2010年,宁夏社科规划艺术类项目:花儿的合唱应用与产业开发研究。获奖情况年教学优秀奖。年实习优秀指导教师。年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年教学优秀奖。年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年教学质量奖。年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年本科教学评估教学质量特别奖。年毕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年自治区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年教学质量奖。年度年终考核优秀。出版著作2008年2月,《宁夏通志·社会科学卷》,方志出版社。学术论文年2月在刊物《回族研究》上发表论文《古代回回散文成就的结晶》。年6月在《宁夏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论中国古典文学情感教育的人文意义》。年2月在刊物《回族研究》上发表论文《回族教育“两难选择”的当代抉择》。年2月在《宁夏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分析》。年4月在《固原师专学报》上发表论文《全球化语境下的古典文学审美教育》。年3月在刊物《宁夏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欢喜冤家〉贞操观的现代解读》。年6月在《宁夏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 《〈醉醒石〉研究综述》。年1月在《江西行政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论强化民主党派参政党意识的内涵与路径》。年6月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红楼梦>神话结构及其隐喻意义探析》。年1月在《四川文理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明清拟话本中的贞节烈女形象类型探析》。
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主要开展植物学教学和特色植物资源的的形态解剖学、分类学、胚胎学、植物多样性等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先后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的《植物学》、《生物显微技术》、《淡水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基础与分类》和研究生的《植物资源学》、《植物学研究概述》、《植物分类学》、《植物胚胎学》等多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工作,每年教学工作量达到120学时以上,先后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20余人次,指导研究生完成硕士论文16人次。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师德修养,教书育人,规范教学,治学严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工作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通过多年对教学、科研的潜心研究,逐渐探索出提高高等院校基础学科教学质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宁夏大学“优秀本科论文指导教师”奖;2007年获宁夏大学“优秀教师”; 2007年指导研究生生科技创新项目一项,该项目获宁夏大学“挑战杯”三等奖;2008年获自治区“优秀硕士论文”奖;在科学研究实践中,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开展宁夏经济植物源中药材植物资源如春小麦、大麻、发菜、枸杞、甘草、六盘山道地中药材等特色优势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加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和自治区的有关中药材资源开发的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主编出版《植物学》、《生物学技术》、《植物学实验》、《六盘山药用植物原色图谱》等教材、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2006年-2008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药产业区域发展及特色产品研究开发”子课题“铁棒锤规范化种植及关键技术研究”,2006-2008主持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六盘山重点药用植物秦艽规范化种植技术中试示范》研究项目;2009年-2011年,主持宁夏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六盘山地区特色、优势药用植物资源种子、种苗快速繁育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2010年-2012年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六盘山地区退耕还林地林药间作关键技术推广与示范》;2010年-2013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宁夏枸杞质量标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完成的国家科技部西部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六盘山地区道地中药材资源修复、再生技术开发与示范”研究,获 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