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沧浪亭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沧浪亭研究论文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 吴隽宇 肖 艺摘 要: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景妙何在?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的“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倡“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过许多关于竹的诗文。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天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其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本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种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园的方式来摹拟东海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同时,主附水体之间已有明确的仰承呼应关系。班固云:“前唐中(池)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数量众多,相互映衬的水面形态,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术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已往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己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入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了“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术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衰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一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在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结 语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自然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 灵感 之源,对其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 文化 的捷径。沧浪亭的古典园林又会有这样的特色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沧浪亭的古典园林建筑分析,欢迎阅读!沧浪亭的古典园林建筑分析 沧浪亭, 历史 最为悠久。全园布局, 自然 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宛如自然风景。 沧浪亭园外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 围廊的漏窗,是沧浪亭的一大特色。细雨中的沧浪亭,更有一番风味。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园林中最古老的,始建于五代,初为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池馆。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见此处“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即以四万贯钱买下,傍水造亭曰“沧浪”。欧阳修有“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买四万贯”脍炙人口,历代皆有题咏。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迅抚张树声复兴沧浪亭,重建明道堂、五百名贤祠,使苏州历代前贤的名字和 事迹 永垂史册. 如今的沧浪亭已由原来的水边西移在山上,为一方形石亭,飞檐凌空,檐下为斗,石刻四枋上有仙童、鸟兽及花卉图案。亭额“沧浪亭”三字为清代学者俞樾所书。西北石柱上镌有 对联 “清风名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三面环水,园因水而活,进门朝东即面水轩,轩内对联一副“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道出了当时主人的愉快生活。 沧浪亭假山的东麓有亭曰闲吟亭,内置乾隆十二年御笔刻石,记载了江南当时遭受飓风灾害的情景,但亭名‘闲吟“显然与此不妥。 从闲吟亭循廊南行,有一小巧的建筑,名闻妙香室,室外植梅十数株,室内布置典雅,为主人读书处。室名取自杜甫“灯影照无眠,心清闻妙香”。宁静之夜,在此静心读书,香气沁脾,俗念顿消. 看山楼在沧浪亭最南处,楼共三层,,楼下湖石崚峋,底层为印心石屋,四字为清道光皇帝所书。楼四周植有各类名竹二十多种。 沿竹林小道西行,便见一座以竹命名的小轩翠玲珑,取自苏舜钦“秋色入林红黯淡,月光穿行翠玲珑”。室内布置简洁明了,家具均以竹节纹饰。室内对联一副“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 苏州沧浪亭简介 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园,为宋代诗人苏子美所筑。沧浪亭造园艺术不同寻常,未进园门,已是绿水回环,垂柳迎风。凭栏依岸,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园内以山为主,山上古木参天,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南面的明道堂是园内最大的建筑物,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五百名贤祠中嵌有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五百多个人物平雕石像。园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楼名看山楼,登楼可览远近苏州风光。 沧浪亭,为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占地面积公倾。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4年)诗人苏舜钦遭贬谪流寓来苏,因感其原址高爽静僻,野水萦洄,遂以四万钱购得,始在水旁筑亭,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沦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名亭曰“沧浪亭”。后园几经荒废。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重修,改移沧浪亭于土阜之上,并建轩、廊等建筑,临池造石桥作为入口处,成为今日沧浪亭的布局基础。 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融园内外景为一体,园外水面宽广,自西向东,环绕园周之一半后向南流去。水流澄澈,鱼戏莲叶之间,夏日莲花盛开,一水皆香。水上有曲桥斜渡,桥头有“沧浪胜迹”坊耸立,坊两侧沿池北岸, 种植 碧桃垂柳,树荫下石凳成排,可供游人休息观景。沧浪亭的面积约16亩,布局以假山为中心,简洁幽静,落落大方。沧浪亭在假山东首最高处,亭为方形,石刻四枋上有仙童、鸟兽及花树图案,建筑古朴,亭的结构形式与整个园林气氛非常协调。 在假山与池水之间,隔着一条向内凹曲的复廊。廊壁置花窗多扇,透过漏窗花格,既沟通了内山外水,也使水池、长廊、假山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沧浪亭花窗样式颇多,据说全园有108式,分布在园内各条走廊上。图案花纹,变化多端,构作精巧,是苏州园林花窗的典型。园中有景点明道堂、见山楼、清香馆。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沧浪亭街,是现存苏州最古的园林。其地初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诗人苏舜钦(子美)流寓吴中,以四万钱购得园址,傍水构亭名“沧浪”,取《孟子.离娄》和《楚辞》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作《沧浪亭记》。自号“沧浪翁”。南宋时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居,人称韩园。元延祐年间僧宗敬在其遗址建妙隐庵。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苏州知府胡缵宗于妙隐庵建韩蕲王祠。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僧文瑛复建沧浪亭,归有光作《沧浪亭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江苏巡抚王新命建苏公(舜钦)祠。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江苏巡抚宋荦寻访遗迹,复构沧浪亭于山上,并筑观鱼处、自胜轩、步碕廊等,道光年间,增建五百名贤祠,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重建。 沧浪亭面积约亩,为苏州大型园林之一,具有宋代造园风格,是写意山水园的范例。 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见一泓绿水绕于园外,漫步过桥,始得入内。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隆然高耸。山上幽竹纤纤、古木森森,山顶上便是翼然凌空的沧浪石亭。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廊中砌有花窗漏阁,穿行廊上,可见山水隐隐迢迢。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与明道堂东西相对的是五百名贤祠。园中最南部的是建在假山洞屋之上的看山楼,看山楼北面是翠玲珑馆,再折而向北到仰止亭,出仰止亭可到御碑亭。 园以清幽古朴见长,富有山林野趣。池水萦回,古亭翼然,轩榭复廊,古树名木,内外融为一体,在苏州众多园林中独树一帜。 传说 到过沧浪亭的人都知道,在沧浪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环游世界网 全世界的网上 旅游 宫殿 乾隆皇帝南巡,路过苏州,住在沧浪亭。有一天,皇帝吃完晚饭,觉得寂寞无聊,便想寻个消遣。他听说苏州的说书很有名气,唱得动听,说得入情,有声有色,非常有趣,于是,传下旨意,要听说书。 苏州城内有个说书的名角叫王周士,名气响彻江浙。苏州知府亲自去请王周士,还特别关照他,在皇上面前,多为他美言几句。 到了沧浪亭,乾隆皇帝正等得不耐烦,要他马上开书。王周士不动声色,慢吞吞地说:“万岁坐在明烛边上,难道不知道四周一片漆黑?小人在黑暗里弹唱动作,万岁如何看见?” 乾隆听了,虽觉得话里带刺,但也有几分道理。只好面带尴尬,命左右赐王周士明烛一根,好令他快快开书。王周士手捧三弦,站立在那里,仍旧怕不响。皇上不禁生起气来,问“何故还不开书?”王周士不卑不亢:“启禀万岁,小人说书虽是小道,但只能坐下,立着不能说书!” 乾隆没听过苏州说书,不知道有这样的规矩。虎起了面孔,粗声粗气地说道:“赐座!”内侍马上去搬座位,心里却犯嘀咕:皇帝面前一等大官,也不敢坐着说话。眼前这个说书的,居然讨到了金凳,心里着实不服气。 王周士可不顾这些,大模大样地坐下来。把三弦一拔,“叮叮铛铛”的声音,既像百鸟朝凤,又像金 鼓齐鸣。乾隆听得是眉开眼笑。 王周士最拿手的是《白蛇传》。于是就挑了最精彩的一个片断说起来。说到 端午 节白娘娘怎样误吃雄黄酒,怎样现出了原形吓死许仙,真是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乾隆听得津津有味,点头晃脑,脱口喊出“好”字。 王周士字正腔圆,越说精神越足,一直说到白娘娘盗仙草,回到苏州,救活了许仙,方才落回。王周士把三弦一放,讲一声“明日请早”! 这种好书,乾隆哪肯罢休。他连连摆手,“寡人兴致正浓,岂能扫兴?”内侍上前禀报:“皇上,已 是五更天了。”乾隆不得已,吩咐内待,将王周士留宿在沧浪亭。 乾隆皇帝听书听得如醉如痴,神魂颠倒,一天也不能断,成了一个道地的书迷。后来,他要回京,这样的好书又舍不下,就命王周士随驾进京,外加赐七品冠戴。 王周士到了紫禁城,住在皇宫里,真所谓平步青云。吃的顺口,穿的舒坦,住的宽敞,连走路的地面都是软乎乎、滑溜溜的。 可是,这么惬意的日子,王周士反而过不惯。他觉得关在皇宫里弹唱,就像一只身陷金丝笼的百灵鸟,唱不出新歌,伸不开翅膀。所以,他找机会借口生病,禀明皇上,又回到了苏州。这正应了王周士说过 的话:“我们唱书,总想把书唱好,该怎样总是怎样呀!” 不仅是苏州的说书,沧浪亭更是以自己的特色吸引了乾隆皇帝。人微言轻宋代园林艺术的代表,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在造园艺术上,不落凡响,别具一格。 浅析沧浪亭漏窗艺术特色 一、苏州的 地理 环境和人文环境 苏州园林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与北方园林的显著不同就在于它的精巧和雅致。而北方园林更多地表现出的是恢宏的气势和富丽的面貌。这其中造园用地的限制和随势制宜的思想促成了江南园林特征的形成。 苏州是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发展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城部分至今仍基本保留了建城时的原始面貌。历史的发展中这座城市基本上是与繁华和富庶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商业并重的城市。这些因素养成了此方水土人的优越的心理条件,并形成了苏州人闲逸、恬淡、安祥的文化气质。其典雅精致的园林古镇民居、清新秀美的太湖人文风光滋养出苏州一方独具韵味的江南文化——技艺精湛的丝绸 刺绣 精品、温软婉转的吴歌昆曲评弹、意境悠远的吴门 书法 绘画 和缜密细腻的吴地经史诗文等文化形态。 苏州的园林文化正是在这种文化中滋 养生 成,苏州古典园林是封建士人审美情趣的外在物化,苏州的园林文化直接的来源就是吴文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无为不争的文化心理在这里有了很大的继承。 苏州园林中的格局是以院落为基本单位的,院落的形成也是依照自然的地形因地制宜,由于园址的选择是在城市的内部,空间和地点都受到客观的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因此如何能够在原有的地址上发挥优势,避免空间的局促和狭小是苏州园林的园主在一开始就必须面对的问题。长期积累下来的建造 经验 让建造者有了可以借鉴的依据,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他们理想中的园林。 二、沧浪亭园名的由来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早的园林景观。“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位于苏州市城南的沧浪亭是现存最古老的园林。“沧浪胜迹”坊耸立西部水岸端,坊侧沿池北岸,种植碧桃垂柳,树阴下石凳成排,可供游人休息观景。 沧浪亭最初为北宋诗人苏舜钦(1008-1048)初建,苏舜钦少年慷慨有大志,然由于 政治 上的斗争,被以“监守自盗”的罪名革职为民,于是带着郁愤之气于翌年移居苏州,偶然发现郡学东侧的空阔荒地,于是就购置来建园。取意《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并自号“沧浪翁”, 生活恬淡自适。濯缨濯足,进退自如,遂成为文人士大夫艳羡的处世哲学。后园主屡易,南宋为韩世忠拥有。元代为僧寺,明代该名“大云庵”。清康熙重修,名多取自苏舜钦的诗句。清同治重建,轩榭馆亭多用旧名,遂成现状。 沧浪亭最具特色的就是“借景”。园外一泓葑溪水,让园内的景物看起来似隔非隔,远远望去,埼上林木森森,深远空灵,具有古朴清旷的风格特征。而园里园外这道似隔非隔的溪水的作用就构成了苏舜钦精神上的一道屏障,起到了“隔尘”,“隔凡”的作用。这种以水代替园林高墙的做法,是他的独创,使得隔岸的景色更增添诗的意境。 三、开门见山的文学意境 沧浪亭的门开在园的北面,有一道石桥与外界相连,下有一湾池水,清晨和夕暮中烟水弥漫,景物朦胧,让人仿佛置身于烟波浩渺的湖岸边,而园中景物又仿佛是岛上的仙境。而这正是江南园林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苏州是国内城市中河道最多的城市,苏州园林又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沧浪亭进门即可见山,而这符合宋人的 山水画 理,正所谓“开门见山”,山上古木郁葱,藤萝蔓挂,箬竹丛生,间以桂花、腊梅等。用黄石包土垒成的山高耸,山上建造有沧浪亭,亭的檐角翼然,似仙鹤震翅欲飞。山的南部和西部围有复廊,并配有亭榭,山体高下陡峭,小径曲折变化,极富野趣。 沧浪亭原来是在山南曲廊的最高处的北埼上,前竹后水,后人清康熙年间重建时,为感皇帝恩泽,将亭移至土山之巅,淡化了沧浪亭的政治色彩。亭上对联云:“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出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句,下联出自苏舜钦的《过苏州》诗。 四、文化之美 中国的园林历来就是文人寄托精神情感的载体,从建园之初的场地的选择,到建筑的布局分割和景点的设置,无不和文人所求的画理有关,即文人的山水画。山水画经过隋唐的发展,到了我国的宋代,绘画的理论和做画的用笔方法已经成熟,由于宋人在审美上崇尚天趣和自然,因此宋代的山水画达到我国古代山水画的一个新的水平。 在山水画的理论方面,中国的文化是把儒家、道家、道教和佛教一起来尊崇,因此我们能够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看到几者的并置,而这在世界上的其它文化中是很少见的。佛教传到中国后,和儒家文化结合,出现了佛教的禅宗。强调人的内心的体悟,宣称不一定出家,人人都可以通过内心的修炼而达到修成佛的目的。如沧浪亭中的“印心石屋”,所谓“衣以表信,法乃印心。” 成熟的中国山水园林都有主题,园林中各个景点围绕主题而展开。山南有有“明道堂”,它是整座园林的主体建筑,庄严宏伟,为文人讲学之所,在假山古木的掩映下更显肃穆的气氛。堂名取自苏舜钦的《沧浪亭记》:“观听无邪则道已明”。 苏舜钦所明白的道就是离开充斥着沉浮得失的官场后所悟人生之道。 而这里就体现了老庄尊崇的天道,即纯粹的自然之道。认为天道无为,人性应与天道同化,万物皆应顺应自然,惟有自然的率性才是天道的本质。人应该从自然山水美中获得精神的慰藉和解脱。把自然的美与主体的“自喻适志”逍遥无为相联系,是把自然作为“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表现来看待的。人对自然的审美感受,是由自然所唤起的一种超越了人世间的烦恼痛苦的自由感。① 而这正是园主内心的真实感受,体现出沧浪亭超尘脱俗、操守高洁的园林主题。 中国山水园林是山水诗、山水画的物化形态,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更是盘根错节,难分难离。具有文学内涵的园林命名,富有文采韵致的景观题名,以文学家高人雅事所置景观。如庄子的濠上观鱼、濮水 钓鱼 。② 山的北面建有复廊,沿廊西行即可见到一个临池靠山的四面厅,作为复廊衔接的转折和收头,周遭古树虬枝,面水而立,因此名为“面水轩”,临窗下瞰,一池碧水波光荡漾。 复廊的东端,有半亭与复廊连为一体,下空悬。称为“濠上观”,亭所立水面最为开阔,凭栏而坐,为观鱼的最佳地点,俗称“钓鱼台”。取庄惠濠梁观鱼问答,和庄子濮水钓鱼,对尊位持竿不顾的 典故 。亭内有苏舜钦《沧浪亭记》全文。 苏舜钦有《沧浪观鱼》诗:“瑟瑟清波见戏鳞,浮沉追逐巧相亲。我嗟不及群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 明道堂之南小轩三间,为“瑶华境界”,作为戏台,原为“梅亭”。南有茂竹掩映,北为大型天井,东西两侧为长廊,北端为明道堂,庭内宽敞,植有松柏和玉兰,两侧长廊和明道堂可做观戏用。 五、廊与窗 南方苏州园林的特点就是精巧、雅致,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巧妙多变的窗格形态,可谓变化多端、异彩纷呈,让你感受到江南苏州园林的精巧的韵味,窗景的借用,使得园林中的景致变化丰富,通过迂回盘旋的廊的变化,让人身出其间感受到移步换景、层层迭迭的感觉,路线的曲折多变让人回味无穷。 廊 廊为园林的基本木构架制,分隔庭院,连接厅楼,遮风挡雨,调节游园的路线,变化园林的景物,从形状上看,有直廊、曲廊、环廊、回廊等;从功能上看,有楼廊、桥廊、水廊、爬山廊、叠落廊、暖廊等。廊的变化,丰富多姿,因地制宜,增添园林的气氛。闲庭信步花还在,一园春色两园分。 苏州怡园为东西两院,中有复廊隔开,廊中曲直结合,略作蜿蜒,通过漏窗变化,两面借景,步移景迁,上覆灰瓦卷棚,遮雨隔日,以做到“随形而弯,依势而曲”、“通花渡壑,蜿蜒无尽”的效果。实有“山水滋,老庄退;径路绝,风云通”的感慨。如苏州怡园的复廊。③ 廊窗 廊窗是指园林中廊上的花窗,廊窗不仅能够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同时对于园内的景物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和衬托作用,苏州园林的色彩是沉稳而素雅的,色彩主要是黑色、白色和青灰色,在园林中营造出沉静的气氛,同时由于空间的狭小,容易让人产生呆板的感觉,而廊窗对此有很好的调剂作用。 清风吹过,透过半遮半透的廊窗,摇曳的竹枝和斑驳的光影让我们感受到动静结合的美,动的元素让园林内的静谧的气氛表现的更加的强烈,而廊窗也加深了园内景致的深度。 苏州园林中的廊窗的形制可谓变化纷呈、结构和线条精致而优美。光是苏州沧浪亭就有廊窗近百种,当我们观赏廊上的花窗,它好象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映衬在白墙青瓦之间,与墙上的花草树木的光影仿佛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画。 廊窗的形制 廊窗的形制是多种多样,有规矩形的,如方形、圆形、六边菱形、十字花形;还有异形的,如梅花形、海棠花形、树叶形、扇形、曲边菱形、房屋形、水波形、葵花形、石榴形、簪花形等不一而足。如此变化莫测的造型为我国江南园林所独有。难怪日本的专家说中国人在这方面的艺术创造能力无人能比。 六、借景之美 园林中有很多处景致是通过借用来完成的,沧浪亭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园中的“翠玲珑”,掩映在竹林中的翠玲珑呈曲尺形,三间房屋相连,取苏舜钦的“秋色入林红暗淡,日光穿竹翠玲珑”诗意。从室内望去满目流翠,绿意顿生,脾肺之中仿佛满是清凉。室内摆有一琴案,上置古琴,墙上有清书圣何绍基的竹对:“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风吹竹叶,如长笛吹,流水淙淙,似琴弦奏鸣,一派天籁。 七、门洞之美 计成在《园治》中有:“门窗磨空,制式时裁,不惟屋宇翻新,斯谓林园遵雅。工精虽专瓦作,调度犹在得人,触景生奇,含情多致,轻纱环碧,弱柳窥青。伟石迎人,别有一壶天地;修篁弄影,疑来隔水笙簧。佳境宜收,俗尘安到。”④ 园林中的门灵活多变,形式多样,自成一体,增加了园林的情趣,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常见的门形有圆形和方形,也有异样的形式,需与环境结合,才能够具有妙笔生花,画龙点睛的效果。如狮子林中的探幽花门,呈海棠花瓣形,温雅可人。素墙花门,古木新翠,花庭闲风,碧楼清影,本身就成为风景。如五百名贤祠东月洞门有“周规”和“折矩”砖额,取自“礼记·玉篇”,意谓名贤皆往返有规,进退有矩。而月洞门和墙边的芭蕉、竹篱、灌木仿佛组成了一幅恬静、闲逸的宋人工笔 花鸟画 。沧浪亭中门洞的形制主要有圆形、贝叶形、葫芦形、汉宝瓶形、执圭形、剑环形、六方形、八方形、梅花形、花觚形等形式。 八、云墙、铺地之美 俗语:文如看山不喜平。而游园读景,常常需要感受到别出心裁的景致,云墙为隔离园景的必备,往往园内园外,一墙之隔而景色迥异。云墙以高垣架瓦,犹如龙鳞片片,逶迤盘桓,上下飞舞变幻。⑤ 而墙上树影婆娑,动静相宜,风生化形。 《园治》中云:“园林砌路,堆小乱石砌如榴子者,坚固而雅致,曲折高卑,从山摄壑,惟斯如一。”铺地是对园林的路径、地面的一种基本装饰。用碎石、片瓦、鹅卵石、条砖等材料,花饰任意,图案变化,能够做到“长砌多般乱石,中庭或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的铺砌效果,可获得视觉的丰富感受。⑥ 铺地成为花径,陋处顿生幽香。“路径寻常,阶除脱俗。莲生袜底,步出个中来;翠拾林深,春从何处是。”也是这个意思。⑦ 结尾 沧浪亭之美,在于它清逸、脱俗。一砖一石、一花一草都仿佛浸润了园主的品性和情操。园林如其人,它体现出了园主的性情 爱好 与审美情趣,品格的高低就全仰仗园林主人的对于人文山水画的领会及其诗词文学的素养。沧浪亭虽无拙政园的开敞、气派,也无留园亭台楼馆的鳞次栉比,风清花媚。但沧浪亭古木参天,绿竹摇风,林木苍郁,幽径曲折,高筑四望,借景园外,以郊野山水为衬托,秀色遥遥,自然闲雅,气质古朴。开苏州古典园林造园之滥觞。 猜你喜欢: 1. 潍坊十笏园导游词 2. 关于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3. 苏州园林沧浪亭导游词 4. 拙政园园林艺术鉴赏

最近刚写了一篇关于沧浪亭的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下面借截取了论文的其中一部分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融园内外景为一体,园外水面宽广,自西向东,环绕园周之一 半后向南流去。水流澄澈,鱼戏莲叶之间,夏日莲花盛开,一水皆香。水上有曲桥斜渡,桥 头有“沧浪胜迹”坊耸立,坊两侧沿池北岸,种植碧桃垂柳,树荫下石凳成排,可供游人休息观景。其造园特点及布局特色分析如下:一、叠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沧浪亭进门即可见山,而这符合宋人的山水画理,正所谓“开门见山”,山上古木郁葱,藤萝 蔓挂,并配有亭榭,山体高下陡峭,小径曲折变化,极富野趣。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隆然高耸。山上幽竹纤纤、古木森森,山顶上便是翼然凌空的沧浪石亭。二、理水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见一泓绿水绕于园外,漫步过桥,始得入内。园外一泓溪水,让园内的景物看起来似隔非隔,远远望去,山上林木森森,深远空灵,具有古朴清旷的风格特征。而园里园外这道似隔非隔的溪水 的作用就构成了苏舜钦精神上的一道屏障,起到了“隔尘”,“隔凡”的作用。这种以水代替园林高墙的做法,是他的独创,使得隔岸的景色更增添诗的意境。三、建筑整座园林向园外之水敞开, 巧妙在于一条复廊在沧浪亭引水入园的开放式构造中, 起到了极 其重要的“借景”和“分隔”的作用,似有貌似又无的复廊两端是面水轩、观鱼亭,它是复廊外 廊的两头结点,整组建筑蜿蜒于临水叠石之上,繁茂的老树新枝绿荫浓密伸向园外。凭栏依岸,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复廊 蜿蜒如带,一面是水,一面是山,交相掩映,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在 这样的一条走廊中,那时的造园人别出心栽地将其一隔为二,但隔墙中开有许多漏窗,使得 园外的水景和园内的假山亭阁有机地联系起来, 园外的水景可以看到沧浪亭的明显有别于苏 州其它古典园林的特色, 它打破高墙围绕自成封闭的格局, 以临水的建筑群将园内园外的山 水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苏州园林中成为唯一的开放式园林特色。四、植物沧浪亭内植物丰富,根据建筑类型,地势,景点所要表达的意境作了精心的搭 配和设计。 春天碧桃垂柳相映,一派生机盎然,夏日出水芙蓉,点点娇荷美不胜收,待秋季便可 有留的残荷听雨声之境,更有茂林幽竹烘托曲径通幽之感,漏窗外有雨打芭蕉等,总之园内 每一处植物造景都有它独特的韵味,每一个季节漫步园中都有景可赏。沧浪亭之美, 在于它清逸、 脱俗。 一砖一石、 一花一草都仿佛浸润了园主的品性和情操。其虽无拙政园的开敞、气派,也无留园亭台楼阁的鳞次栉比,风清花媚。但沧浪亭古木参天,绿竹摇风,林木苍郁,幽径曲折,高筑四望, 借景园外,以郊野山水为衬托,秀色遥遥,自然闲雅,气质古朴。开苏州古典园林造园之典范。

沧浪诗话诗学研究论文

《沧浪诗话》是宋代严羽的诗话作品,作品中提出了“诗有别材”等许多著明的观点,对诗歌创作和诗论诗评都具有有益的启示,对后代诗论文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深受宋及以后朝代的研究者的重视,成为古代文代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随着诗词的复兴,对《沧浪诗话》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热潮。

引言:《沧浪诗话》是宋代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自其问世以来,便受到历代文人学者的关注,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与批评。历代学者主要围绕《沧浪诗话》中的“以禅喻诗”、“妙悟说”、“兴趣说”等诗歌理论进行讨论和研究。《沧浪诗话》的研究资料数量较多,成果丰硕,理论观点较为成熟。近年来,虽然研究热度有所下降,但亦有学者以新方法研究《沧浪诗话》,其中不乏一些可供借鉴的新视角和新观点。 一、“以禅喻诗”理论研究        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说自己在《诗辩》中“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明确提出了自己在《沧浪诗话》中使用了“以禅喻诗”的方法,来论述他的诗歌主张。严羽在《沧浪诗话》这样的诗歌理论中有援禅入诗之嫌,这不符合儒家温柔敦厚之义,所谓“诗教自尼父论定,何缘坠入佛事”。因此,后世文人学者,围绕严羽的诗禅说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郭绍虞在《沧浪诗话校释》中从多个方面解释了严羽的诗禅说,他一方面说明了诗禅之说不起于沧浪,而是受到了当时的时代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更说明了诗禅说可能引起的种种歧解。他认为许多学者反对严羽:“援禅入诗”的行为,是后人对于严羽的诗禅说的误会,不是严羽的原意:“其实沧浪只是以禅喻诗,而诸家则是以禅衡诗。”[1]郭绍虞还指出严羽的诗禅说,有以禅论诗与以禅喻诗二义。“以禅论诗,是就禅理与诗理相通之点而言的。以禅喻诗,是就禅法与诗法相类之点而比拟的。”[2]        关于严羽“以禅喻诗”的理论来源,柳倩月在《论诗如论禅——严羽“以禅喻诗”方法论辨析》[3]中指出,两宋时代的“诗禅交涉”,无论是在创作、鉴赏还是在理论建构层面,都远比前代深入、普遍。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严羽更系统、更鲜明的“以禅喻诗”准备了厚实的理论积淀。       南宋处于中国禅道发展到烂熟阶段的后期,文人士大夫学禅、说禅蔚然成风,援禅入诗,以禅论诗,以禅喻诗,成为风起云涌的诗坛时尚。黄庭坚、吕本中、范温、韩驹、吴可、曾几、龚相、赵蕃等等都曾以禅论诗或以禅喻诗,道儒佛三学兼修的苏轼更是结合古典道学“虚静”观和佛学“空”观,提出了著名的“空静”说。       王妍卓在《严羽〈沧浪诗话〉及其体悟性诗学》[4]中指出“严羽以禅喻诗的目的并非以禅入诗,《沧浪诗话》也并非意在宣扬禅学。严羽标举盛唐,以李白、杜甫为代表也可作为一个旁证。若严羽真的意在宣扬诗禅合一的理念,就不应该过少注目当时诗坛真正的领袖王维,也不该略过常建等有禅宗风格的诗人,更不该对唐代的诗僧群体只以寥寥数言带过。”严羽以禅论诗,又推崇“水月镜花”的诗歌境界,这很容易让人把严羽归入“性灵”一派,但是严羽却主张学习李白、杜甫的诗歌,而不是更加有“禅意”的王维和孟浩然的诗歌。这说明,严羽并不是以禅宗的审美标准评价诗歌,只是借助禅宗中的话语阐释自己的诗歌理论。 二、“妙悟说”理论研究        严羽的妙悟说受到禅宗思想的启发,“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诗与禅有诸多相通之处,最主要的是在诗禅本体即“道”上的相通表现在相对于禅道的特点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目前,学界对“妙悟说”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将“妙悟说”作为一种文学鉴赏能力来解释。郭绍虞认为“妙悟”属于一种形象思维的能力,提出了“妙悟说”是形象思维的观点[5]。陈伯海《严羽和沧浪诗话》[6]不赞同“妙悟”相当于形象思维这一科学概念的说法。他认为“妙悟”说确触及形象思维某些重要内涵,但它带有非理性的玄学色彩,倒比较接近于西方美学家所讲的“艺术直觉”,而又结合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对兴象、韵味等的探索追求。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也说,“所谓‘妙悟’,是指审美感兴,也就是指在外物直接感发下产生审美情趣的心理过程[7]。       第二,将“妙悟说”作为灵感来看待。周来祥说,‘妙悟’就是指诗歌(艺术)认识现实的特殊思维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灵感[8]。灵感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突发的思维状态,它可遇不可求并且转瞬即逝。既然严羽提出“熟参”“以识为主”等理论,可见他的立意并不在于灵感。      第三,将“妙悟说”作为一种境界来分析。“沧浪别开生面,如骊珠之先探,等犀角之独觉,在学诗时功夫之外,另拈出成诗后之境界,妙悟而外,尚有神韵”。钱钟书认为严羽的“妙悟说”是指通过熟参汉、魏、晋、盛唐诗歌而达到的一种最佳的审美境界[9]。       有学者用禅宗中的“悟”来研究严羽的“妙悟说”,认为“妙悟说”主于妙悟”的严羽《沧浪诗话》诗禅学说,其实深受一向提倡“妙悟”的宗杲禅法影响。但王苑在《严羽妙悟说的诗禅学缘探微》[10]从禅学上进一步考究“妙悟”观念,由此论证严羽诗学与宗杲禅学之间的具体关系,认为:“将严羽《沧浪诗话》中所提出的妙悟说,与宗杲禅学的“妙悟”观念细加比较的话,可以见出两者主张事实上并非全然一致。”这也可以反面论证严羽只是“以禅喻诗”而非“通禅于诗”,即严羽只是借用禅宗的话语来阐释自己的诗歌理论,而不是像后代儒者所指责的那样把诗与禅混为一谈。 三、“兴趣说”理论研究         陈伯海在《说“兴趣”—读《沧浪诗话》札记之一》[11]中梳理了“兴趣说”的来源,“兴趣”的含义,及“兴趣”在诗学理论史上的地位。        他认为,钟嵘论“兴”和司空图论“味”,则可以看作《沧浪诗话》“兴趣”说的两大渊源。至《沧浪诗话》中的“兴趣”说,倡导“言有尽而意无穷”,显然跟钟嵘的“文已尽而意有余”一脉相承。而钟嵘《诗品序》则进一步提出了“滋味”说,但是味”、“滋味”这一概念在这里特指诗歌的艺术性,跟严羽的“兴趣”说仍有距离。司空图标榜“味外之旨”、“韵外之致”,主张超乎文字意象之表去追求诗歌的“醇美”,则更开了《沧浪诗话》“不涉理路”、“不落言诊”之先声。       陈伯海认为,《沦浪诗活》中的“兴趣”,是指诗人的“情性”融铸于诗歌形象整体之后所产生的那种蕴藉深沉、余味曲包的美学特点。而《严羽诗论“兴趣说”含义新探》[12]一文认为,严羽“兴趣说”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它所概括的,不是一般的审美问题,而是盛唐抒情诗的本体问题。“兴趣”是诗歌的抒情本体,严羽推崇“兴趣”,其实质是说:对这种具有审美特点的形式化感情的体验、传达,是诗歌创作的目标,而读者的阅读,也就是要通过兴象的触发,重新获得诗人的情绪体验。严羽的“兴趣”说又与其“诗者,吟咏性情也”相联系。应该说,他的“兴趣说”的提出,体现了对传统的较粗浅抽象的“吟咏性情”说认识的深化、具体化。       高勤丽在《论严羽“兴趣说”》[13]中,指出了“兴趣”说提出的现实针对性:严羽是针对当时部分宋诗不重形象思维的弊病,而极力提倡重视“兴趣”的唐风的,他的“兴趣”说的提出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严羽以江西派诗为主要批判对象,同时兼及“四灵”和江湖。他一方面宣扬“非关书”、“非关理,的“别材”“别趣”以纠正江西诗派,另一方面又主张“读书穷理”,以纠正“四灵”、江湖。为了矫正时弊,严羽建构起自己的诗歌审美理想,以为后人学习依傍的榜样。在唐诗、宋诗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严羽提炼出了自己的诗歌审美理论的主要范畴—“兴趣”。他把“兴趣”作为自己诗歌审美理论的主要范畴,标榜学习汉魏盛唐诗,并以此为“向上一路”。 四、《沧浪诗话》研究新方法        之前的学者为《沧浪诗话》的研究做了很多工作,贡献了可靠的研究文献和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他们或是从文献学角度,确定了《沧浪诗话》的版本,整理了历代对《沧浪诗话》的注释和评论,或是从文学史角度,理清了《沧浪诗话》理论来源、理论内涵、产生背景、对后世的影响等等。《沧浪诗话》的研究历时已久,研究成果颇丰,研究道理似乎已经走向了尽头。但近年来,有些学者运用了新方法来研究《沧浪诗话》,为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如用美学和审美心理学的专业术语重新解释《沧浪诗话》中的核心概念,从禅宗对文学的影响角度研究《沧浪诗话》等等。       彭立勋在《严羽〈沧浪诗话〉审美心理学思想辨析》[14]中则是用审美心理学的知识来研究《沧浪诗话》。他认为,严羽的《沧浪诗话》以“兴趣”说和“妙悟”说为核心,多方面揭示诗歌创作的审美心理特点和规律,深刻触及到审美感兴中情感的发生和过程以及情感与理性的辩证关系,艺术构思中感、理解与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的融合及其审美韵味,创作中的审美直觉及形象思维等审美心理学的重要问题。        刘雅杰在《从南宋闽僧的话头看〈沧浪诗话〉》[15]从严羽的生平和地域入手,认为考察梳理南宋时期闽僧的言行,有助于了解《沧浪诗话》某些理论观点得以生成的宗教文化背景以及它的文学价值。她认为,从佛教的地域特征来观照严羽的《沧浪诗话》,还可以进一步深入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沧浪诗话》和佛教的联系也会把握得更加切实、准确。      《沧浪诗话》的理论研究历时已久,成果丰富,无数学者为此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新意与理论依据,为《沧浪诗话》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但是这种新思路、新方法在研究中还只是少数,期待有更多批评理论方法运用于研究,相信这会更加丰富《沧浪诗话》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2] [5]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44. [3]柳倩月.论诗如论禅——严羽“以禅喻诗”方法论辨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37(5):78-81. [4]王妍卓.时代的异调——严羽《沧浪诗话》及其体悟性诗学[J].前沿,2015(3):146-149. [6]陈伯海.严羽与沧浪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91. [7]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16. [8]周来祥.论中国古典美学[M].济南:齐鲁书社,1987:330. [9]钱钟书.谈艺录(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7:258. [10]王苑.严羽妙悟说的诗禅学缘探微[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3):48-55. [11]陈伯海.说“兴趣”——读《沧浪诗话》札记之一[J].文艺理论研究,1982(2):93-100. [12]魏静,卢盛江.严羽诗论“兴趣说”含义新探[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2):89-93. [13]高勤丽.论严羽“兴趣”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2):92-95. [14]彭立勋.严羽《沧浪诗话》审美心理学思想辨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5(6):181-186. [15]刘雅杰.从南宋闽僧的话头看《沧浪诗话》[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5(2):59-62.

对陶诗及其诗文的评价,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有“文附质,质待文”、“风骨清峻”之论的刘勰,在其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竞对其只字未提;倡导“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的”钟嵘,第一个注目陶诗,称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评价虽妙,但也将其列入中品,在陆机、潘岳、谢灵运、颜延之以下;萧统诗第一个对陶渊明的创作给以高度重视何评价的人,其《陶渊明集序》云:“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荡昭章,独起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评价陶渊明诗文词采精练、秀拔,文势抑扬,内容不凡,品格高扬,风格明丽,论时事含蓄不露,抒怀抱旷达真率,独树一帜,特异于流俗。陶诗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造诣,宋代更加具体而微,秦观从色调浓淡方面称许其“长于冲淡”《淮海集.王俭论》,杨万里、姜夔续加补充,认为其“雅淡而味深长”《诚斋诗话》“澹而腴”《白石道人诗说》敖陶孙则通过生动比喻予以形象说明,指出“陶彭泽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敖器之诗评》,惠洪侧重结构方面看其创作风格,称许“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苏轼侧重神韵气质论陶渊明风格,称扬“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短短十字确评,后代陶学家多奉为至理名言,作为剖析陶诗的理论根基和核心。朱熹则另辟蹊径,注意到陶诗风格的丰富多彩,既看到其不乏“萧散冲淡之趣”,又指出其“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还提出“人皆说他平淡,据某看他字豪放,澹豪放得来不觉耳。”于平淡之外,见初其豪放得一面。陶诗艺术造诣,为宋人推崇备至,他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肯定其最善于自抒胸襟,已达到难以企及的境地。严羽就认为陶公造语工妙,“难以句摘。”《沧浪诗话》这也表明了陶渊明诗歌很重要的艺术特色,即平淡自然,朴素无华,而又能清丽多姿,所以才能在众多诗歌众独开一路,开辟了中国田园诗的重要一脉。自然平淡是陶渊明的人生情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色,陶渊明多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荷白描的手法,真诚地记录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诗句没有魅奇的语言,诗文没有曲折的结构,更没有雄辩不可一世的气势,却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字字句句,润进读者的心里。另外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当他原原本本不雕一笔不刻一划地写出时,就很有感染力,毫不做作,一如生活的本来样子。在他之前很多诗人都非常关心国家大事,诗歌字句中也是表达了重大题材。唯独陶渊明看重选取大家常见的“俗物”,细小、普通、平凡之事,描写普通人的生活。他还重点写心境,对人生对仕途透悟的心境。比如诗文中常常出现的意象,青松、秋菊、孤云、飞鸟等都已太平常,他们既是客观物象,又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既是回答别人的发问,也是自己处事经验的总结,这是因为他断绝世俗交往,不受外界干扰,心情自然平静。诗的后半部,通过采菊时所见景物,表达了自己找到人生真谛的快慰心情。举手投足,心与山悠然相会,那种日归的景物图与心情和谐统一,平淡、自然中寄寓深意,语言平时无华,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又如《拟古》其三诗中描述:春天来了,燕子双双回到自己的草庐。一年来自己的门庭日见荒芜,但是仍然坚持着贫穷的隐居生活。燕子却不嫌弃它们的旧巢以及自己这个贫士。在这首诗中寄予作者对归隐生活做出的坚定选择。陶渊明诗的主要特色是平淡自然,但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其也有刚健豪放的一面。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代表作是《咏荆轲》。诗人以豪迈的笔调刻画了荆轲的英雄形象,用惋惜赞叹的语言歌颂了荆轲的壮烈活动。比如第三章写易水饯别,悲壮慷慨,萧萧哀风,淡淡寒波,使得荆轲的刺秦活动更带悲壮色彩。这首诗明显的特点是慷慨激昂,悲壮豪放,的确为陶诗别具一格之作,被人们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长期的田园生活,使他感受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和对大自然、对劳动的一种热爱一种依恋。他的田园诗有的只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清纯、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他把这种躬耕生活的自食其力当成人生应尽的本分。在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走上归隐道路并不罕见,但把躬耕当成本分是快乐,认为只有不辞辛苦自营衣食才可以心安理得,不仅不鄙视劳动人民,不蔑视体力劳动,而且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与劳动人民为伍、交友为伴这样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难找第二个人。他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书写了自己躬耕之初的新鲜感受和喜悦之情:在昔南亩,当年竟未践。履空既有人,春光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鸟哝欢新节,冷风送余善。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诗人承认自己躬耕之志虽有,但要付诸实践,还得有贫困的驱使、营生的需要作为推动力。在春天原野里,诗人兴致勃勃,情趣盎然,觉得小鸟在为他放声歌唱,欢迎他的到来,表达自己绝意仕途,隐于垄亩的情怀,结尾两句表达出诗人对古往今来的一切所谓“通识”之士的蔑视。在《归田园居》之二中,他满怀激情地歌唱田园生活的美好:野外罕人事,劳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农村的生活简单朴素,无都市的喧扰纷乱,“绝尘想”主要是指抛弃仕宦生涯的痛苦回忆,生动表达诗人和统治阶级的泾渭分明。在生产劳动中,他终于找到和劳动群众“话桑麻”的共同语言。既然他视自营衣食为循人道,尽本分,在观念上有飞跃,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归隐田园当作人生的合理归宿。有归宿就无心灵的徘徊、彷徨,诗人一颗心就能安定下来。其《归鸟》四章,反复以“翼翼归鸟”起兴,抒发对于归栖的由衷喜悦。“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不慕青云在上,而以飞回旧巢为最大安慰。这首诗与其《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互为表里,以“归”字统领全篇,写诗人对归田生活的渴望和归田后的心满意足。陶渊明生活态度朴素自然,并充分尊崇自己的意愿,生活实践、生活内容乃至生活情调与其它归隐者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过了当时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因而陶渊明在在归田园生活中并没有多少不平与愤恨,而是内心一直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这使得他的诗虽然朴实无华缺又具有了一种不可企及的安怡情趣。金元之际的文学家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中对陶渊明诗歌的风格特点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做总结,这也就是说陶诗平淡自然的个特点。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陶渊明田园诗中也不乏饥苦辛酸的写照。54岁时他的家境较之归隐之初已经大为下降》。《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结发念善事,渑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薼。夏日长抱饥,冬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怒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如浮烟。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诗中描述的是54岁时的情景,反映的情调,已不像《归园田居》那样轻松洒脱快乐,主要写的是“怨”。陶渊明归隐之后并不是“整日飘飘然”,而是与世不能忘情,本诗的“怨”就是有感于现实对他的刺激而发生的慷慨悲歌。《楚调》本身就是“多缘古人幽愤不得志而作也”。诗中“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二句写贫困者度日如年的苦况尤为生动逼真,非有切身体验者不能道。尽管生活如此艰辛,但他那高尚的志节却丝毫不曾动摇。与此同时他将自己内心的愤慨何不平之气,在《读山海经》第十首、咏物词等诗中通过形象的塑造发泄出来。

牡丹亭翻译研究论文

《牡丹亭记题词》是《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的一篇散文。《牡丹亭记》又名《牡丹亭还魂记》,或简称《牡丹亭》或《还魂记》,是汤显祖最得意的代表作。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牡丹亭记题词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牡丹亭记题词

作者:汤显祖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汤显祖诗文集》

〔明〕汤显祖

(1)弥连:即“弥留”,言久病不愈。《牡丹亭·诊祟》旦白:“我自春游一梦,卧病至今。”

(2)手画形容:指亲手为自己画像。见该剧第十四出《写真》。

(3)溟莫:指阴间。溟,同“冥”。

(4)荐枕:荐枕席。《文选》宋玉《高唐赋》:“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李善注:“荐,进也,欲亲近于枕席,求亲昵之意也。”

(5)挂冠:谓辞官。密:亲近。

(6)形骸:形体,对精神而言。意谓肤浅之说。

(7)晋武都守李仲文:《搜神后记》卷四:“武都太守李仲文丧女,暂葬郡城之北。其后任张世之之男子常,梦女来就,遂共枕席。后发棺视之,女尸已生肉,颜姿如故。但因被发棺,未能复生。”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冯孝将为广州太守时,他的儿子梦见一女子说:“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来今已四年,为鬼所枉杀。……应为君妻。”后来在本命年的生日,掘棺开视,女子体貌如故,遂为夫妇。事见《搜神后记》卷四,又见《异苑》及《幽明录》等。

(8)汉睢阳王收考谈生:《列异传》:“汉谈生,四十无妇,夜半读书,有女子来就生为夫妇,约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后生一子,已二岁,生夜伺其寝,以烛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妇觉,以一珠袍与生,并裂取生衣裾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王识女袍,以生为盗墓贼,乃收拷生。生以实对。王视女冢如故。发现之,得谈生衣裾。又视生儿正如王女,乃认谈生为婿。”又见于《搜神记》。

(9)通人:学通古今的人。

(10)格:推究。 [2]

天下女子的多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记述杜太守事迹的故事,模仿了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恋爱的传说。我稍加改动而写成了这个剧本。至于杜太守拘押拷打柳梦梅,也就象汉代睢阳王拘押拷打谈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它通过女主角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杜丽娘的至情,歌颂了反道学、反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斗争精神。这篇题词作于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在作者在遂昌弃官返临川后数月写成。文中强调情的神奇作用,并以“情”驳“理”,表现了作者新的思想观点。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称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1583年(万历十一年)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1591年(万历十九年),因抗疏抨击朝政,被贬广东徐闻典史。后调浙江遂昌知县。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弃官归家,不再做官。

1《牡丹亭》原文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出自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的题记。 2、翻译 天下女子的感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有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因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因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因为情复生的人,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因为进献枕席才成为亲人,等到辞官后才成为亲近的人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3、赏析 《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作品原文: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翻译:

天下女子的多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

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

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记述杜太守事迹的故事,模仿了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恋爱的传说。我稍加改动而写成了这个剧本。至于杜太守拘押拷打柳梦梅,也就象汉代睢阳王拘押拷打谈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

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创作背景:

明王朝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定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家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在“情”与“理”的关系上,把二者对立起来,把“理”说成纯善的,而把“情”说成“恶”,是人欲,强调以理制情,直至灭情,提倡“存天理,灭人欲”。

皇帝和皇后亲自编写《女戒》之类书提倡“女德”,包括妇女贞洁等。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兴起,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明朝中期出现了一股怀疑程朱理学的思潮,出现了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的进步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牡丹亭》诞生了。

文章通过女主角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杜丽娘的至情,歌颂了反道学、反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斗争精神。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

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

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以下是牡丹亭的全文翻译:(远景)大户人家庭院(拉近)闺楼窗棂内,年轻貌美的杜丽娘坐在梳妆台前,任凭昨夜的香沉烟炷燃尽,昨夜的绣线抛残在案。怀着少女春愁心乱不可开交:其实今春之愁,早已不是今春才有,去年就已经来过一场了,结果百无聊赖的收尾了,那么今年呢?想着想着随口对身边的丫鬟春香说:“春香,可曾叫人去扫除花径?答:“已经吩咐过了”。杜丽娘细心的望着窗外庭院,外面应该是个百花争艳的世界吧。看那柳丝袅娜飘扬,便觉春光如线,这如线春光非要将我拉到外面去,想着想着,她起身行步,却忽然停了脚步,玉指往上一伸,整了整理头上的花钿。然后用镜子一照,未免羞答答:自我欣赏之余,却又好像总有点心虚,怕被别人看见(她既以其细心打扮显出规格隆重,又以其谨小慎微显出大家闺秀而感到内心矛盾)。我这样走出去,完全展露自己貌美青春能得体吗?春香说:“哎呀,小姐,今天穿戴的可真漂亮!”杜丽娘唱到:“我虽衫裙锦缎翡翠装饰,美艳晶亮的花簪戴在头上,可你怎知我平素内心最爱的是天然。这么久以来我正好像这春色美景没人欣赏一般。(心里的秘密怕人看见,又盼人见的矛盾)。如果我到园中被鱼和燕看见了惊得喧叫起来怎么办?如果羞花闭月的容貌连花儿都愁得颤抖了怎么办?(这些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杜丽娘心里却成了严重的问题,可见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杜丽娘积压心头的渴盼)。边想边行,不觉已到园中。这时春香动情地唱道:“小姐你看那金粉的画廊长又长,池塘布满了绿色的青苔。注意别踩在青草上会惹得泥土沾到新鞋袜,如果不小心踩在花花草草上可真叫人心疼啊!”杜丽娘眼看满园春色感叹到:“如果不是亲自来到园里,怎么会知道春色竟如此美妙呢”。随即唱到:“原来这里早已姹紫嫣红开遍的花园春景,而我却从来不晓得,就像我青春年华一样一直浪费着。没人爱惜呀。人生本来就该遇上良辰美景,人生本来就该遇上赏心乐事,可是我从没有遇上;我知道有良辰美景,但它们丝毫不能排遣我的心中之愁;至于赏心乐事,到现在还不知躲在谁家院落哩!但今天既然偷偷闪出了牢笼,那就放开怀抱享用这春景吧:抬头,高处是云霞舒卷;眼光顺云势移向远方,又见一片片的风吹开云一丝丝的像笼上烟波里的画船轻晃,真是好看啊。大自然和人很友好嘛,怎么人却躲在锦屏背后和春光交不上朋友呢?”春香看着满园的花对丽娘说:“这园子里的花可都开了,唯独这牡丹离开花还早得很呢!”春光令人舒畅,但春归毕竟令人惆怅。丽娘唱:“既有鸟声,又有丛丛红色杜鹃花掩映在青山里,有道是开到荼蘼花事了,花样年华,也像烟丝般无力自持,能不遗憾吗?春香啊,牡丹虽然漂亮,但花期太晚比荼蘼开得还迟一点的她,并不在繁花盛放的日子与人争艳,这春色满园她怎么能占优势呢?”(她与牡丹一样颇具自信的矜持)。在怀春的少女面前,那些莺莺燕燕成对儿的在“歌”、在“语”真让人遐想连篇。你听那莺语清脆得不能再清脆了;莺歌简直圆润得像在空气里滚。那是自由的语、自由的歌啊!转念想到自己不觉黯然,无趣悲凉,还是回去吧。再美的园子只是看也不足够,不多提了也罢。怎么看都是没用的,即使赏遍了十二亭台也是白费的。到不如趁兴回去任满怀心绪多弥留缱卷在美景的回忆中。

李沧东导演论文研究

可以说,真挚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文学性较强,始终是萦绕在李沧东电影中的主要风格特色。他擅于刻画处于极端情境下的人物,擅于设置极端化的情境,讲究剧作结构与技巧。

1954年出生在韩国大邱的李沧东,可能是黑泽明、深作欣二等日本黄金一代之后最好的亚洲导演。《绿鱼》(1997)是李沧东名满天下的“绿色三部曲”的第一部。在这部处女作中,大兵哥英雄救美被痛扁、违章车追着警车满街跑等反抒情、反英雄的叙事方式,给欢快、浅薄的韩流注入了清新、锐猛的活力。

其实看《薄荷糖》的时候印象还不是很深刻,看完了他的《密阳》和《绿洲》之后,越发觉得李沧东一直在拷问信仰问题。 对于李沧东导演的作品,我看的就这三部。其中《绿洲》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因为在拷问宗教信仰的同时,这一部更多的聚焦于主角人物的感情戏本身,来引发观众的思考。

曾经在上一堂电影课的时候,老师对于李沧东的一句点评让我记忆犹新。他说李沧东是韩国电影的老大哥,如果和张艺谋在中国电影中的地位相比,他是韩国电影的十个“张艺谋”。 我很喜欢的另一位韩国导演金基德说:“在韩国,我是第三号,姜帝圭排第二,李沧东排第一。”电影大师戴锦华也称他是亚洲最优秀的导演,世界最优秀的导演之一,足以看出李沧东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的认可度。 踽踽独行的时代 关于文艺作品,反映时代车辙才会经得起岁月沉淀成为经典,李沧东显然做到了。他格外喜欢鲁迅的作品,也钟爱批判现实主义,他的电影践行着“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却没有完全复制鲁迅的辛辣讽刺风格。他怀着对历史的思考与敬意在二十多年的电影生涯中导演编剧了六部长片,宁缺毋滥,每一部都含着冷峻的目光对时代的弊病进行反思,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韩国许多电影都描写人性在黑色生活之下产生的复仇反击,而他偏偏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在商业片娱乐至死的大环境下反其道而行之,以一抹诗意为韩国电影市场添加明媚的一笔。他在公正地探讨生活如何把一个人逼上绝路,如何毁灭人的一生。《薄荷糖》是探讨“毁灭”的代表作。独特的倒叙叙事带观众一次次回溯到从前。如果把倒着的七次回溯变成顺叙,这就讲述的是中年男人金永浩一步步被时代的痕迹逼上绝路,最终迎着呼啸的火车自尽的故事。但巧妙地七次回溯,让观众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一次次梳理时间线,追根溯源研究主人公绝望的来源。他就像是风中的浮萍,被时代洪流高举又狠狠摔下,无法控制自己的走向。其中不乏许多细节,影片刚开始我们会发现男主人公有点跛脚,追溯回去的时候,我们才会猛然醒悟,这是光州事件那场战争莫名其妙地让他挨了一枪,给他留下的痕迹。他的脚被子弹伤了,后来战争虽然远去,但痕迹依旧存在。就像他整个人的性情和命运都和时代风云息息相关。《薄荷糖》除了对时代的批判,也在反省着人物本身耽于玩乐和堕落的姿态。 每个电影作品都带着导演自身的基因。经历惨绝人寰的光州事件,以及被政府剥削的童年,这些都成为李沧东的影子,紧紧跟随他,让他对于历史的动荡更迭的认知比常人更加深刻。 在《密阳》里他大胆地质疑人的信仰,对宗教的探讨达到了巅峰。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母亲,成为基督教徒,一次次念叨着原谅杀害自己孩子的杀人犯。 在见到杀人犯的时候,杀人犯却云淡风轻地说“感谢上帝已经原谅我了,我一直都过得很不错”,丝毫没有悔恨之意。 后来,她一次次挑战宗教的权威,对上帝进行反抗,甚至色诱牧师想要找到心理认同。从信仰宗教到反抗宗教,她敢于直面痛苦,万万不能假笑欺自己,说是上帝爱着我们,可最爱自己的人就在身边。影片也在用这种醒悟把结局变得温馨。 李沧东是一个很清醒的导演,他用这种方式在探讨人类价值观的选择,这种时代与个人反思的紧密结合,一定是值得留下来反复回味的。 儒雅:甜与苦的平衡 如果说朴赞郁是一位暴怒反击又爱自嘲的多米诺骨牌玩家,李沧东更像是看破人间沧桑用讲故事的方式徐徐地向小孩子展露时代脉搏的慈祥老爷爷。他的电影风格委婉含蓄,带着柔和的诗意,却讲述每个人的悲伤之事,带着锋芒。他电影中的儒雅气质很吸引我,和金基德隐晦禅意的朦胧诗的感觉不同,他的诗行又绚丽又儒雅。或许和他出生在贫苦家庭和作家出身有相当大的关联,他保持着对生活的平常心态,身上总是带着知识分子的平静和对底层群众的关怀。所以可以说是“作家电影”的代表,他的电影都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完整思想。这种儒雅和温柔最体现在绿色三部曲中我最喜欢的《绿洲》。在我心中,这部关于爱情的片子可以和《泰坦尼克号》比肩。《绿洲》讲述文素丽扮演的脑瘫女人和一个薛景求扮演的出狱男人洪忠都的爱情故事。见面即强奸的戏码让我被震撼到,并不是因为李沧东用情节的大尺度去吸引到观众的眼球,反而他把这段激情戏拍得极为克制悲伤,没有刻意美化,而是客观表现丑陋——或许一个面部扭曲的脑瘫女人在性方面就是缺失的,所以她手足无措。我可以感受到韩恭洙长久被家人冷落产生的对爱情或是情欲的向往,初次见面被侵犯的委屈,以及自己是弱势群体无法反抗的无奈甚至放弃挣扎的情感。这是他儒雅的影片气质不让人感受到虚假的原因,他把底层人物的内心展露,而不是刻意追求伤痕文学的独白或者烟酒之类来营造的矫情气氛。 按道理,见面即强奸的戏码会让我们讨厌洪忠都,心疼韩恭洙,但李沧东可以扭转局面,让我们惊艳于这两个普通人的爱情。几次男主跳脱开凛冽现实与幻想无缝连接的超现实片段无疑是全片最浪漫儒雅的展现。在地铁上和在家里跳舞的两场戏简直刻在了DNA里。洪忠都的目光落到地铁上对面坐着的一对嘻笑打闹的小情侣,而恭洙却身患病痛连站立都是问题,长镜头又移回来,恭洙站起来,面部扭曲被甜甜的笑取而代之,她用水瓶敲了一下洪忠都的头。接着下一秒镜头把我们拉回现实,依然是她扭曲的面容,不禁感受到现实和理想对比之下刺骨的凉。 以及在小小的屋子里,洪忠都幻想出一个明媚的世界,印度女人和小孩牵着一头象和他们一起跳舞,满屋子都落满了花瓣,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接吻。但洪忠都也只是在脑海里美化了这个逼仄的环境,因为人的认知有限,他们也无法逃离现实的桎梏。 当幻想突然掉进万丈深渊,李沧东以小小的甜味去衬托周围的冷落揶揄指指点点,这就是儒雅当中藏着的锋芒。儒雅,不是事事迁就,而是清醒地宣扬美好,含蓄地表达痛苦。这世界很大,我们只要小小的爱。 《绿洲》:感动我好久的全家福在我看来,诗意和儒雅是不同的概念,儒雅是整个人的气质,又苦痛又浪漫,带给作品的加成,而诗意是蕴含着宏大的〔生命〕主题,以及叙事方式下一些意象与手法的使用。 2018年的《燃烧》,很难想象,犯罪电影竟然不乏诗意,在以血腥暴力取胜的韩国电影中独树一帜。 令无数观众流连忘返的,是夕阳黄昏下的海美的绝美舞蹈。海美裸露上身,剪影式的逆光拍摄极为唯美,却渐渐和黑暗融为一体,当一个人卸掉身上的修饰,应该归为何处。李沧东用这段舞蹈大胆地抒发角色的迷茫内核和一种虚无主义,当然也归于时代背景下,青年所产生的不知何去何从的状态。 关于他叙事中的诗性最好的探讨必须要提到《诗》这部电影。 影片讲述一个65岁的女人美子在生活细密的苦痛之下,用写诗的方式来寻找救赎,她在枯竭的现实里寻找零星的诗意,甚至看着路边的野花会出神好半天,最后美子的结局运用留白的方式,但之前她的帽子被风吹入水中,结尾处溺水自尽女孩的凝视,带给观众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我们也隐隐猜出了她的选择。这部片子也不同于其他电影运用大量的人工音乐,而是运用自然音,对白也大量减少,更显出一份宁静和隐忍,让我们感受到美子内心未经雕琢的美丽,和李沧东对女性视角的独特把握。《绿鱼》中,末东杀完人之后第一时间坐在废墟上给脑瘫哥哥打了电话回忆童年的绿鱼,可哥哥无法回应。结尾李沧东刻意回避描绘末东家人脱离贫困的过程,只表现阳光下一家人过上了想过的生活,这种留白方式让我们感受到家人对于末东死亡的麻木和忽视。杀鸡更是触目惊心,那只鸡被家人和社会联合绞杀,奋力挣扎却被脑瘫哥哥捉住,递给黑帮老大。统治者活的好好的,底层人民永远为他们服务,这份意象的运用把讽刺做到极致。 包括红色的布飞来盖在了头上,红色作为欲望的代表色,象征蒙蔽双眼,让人窒息的爱情。 列车也是在他电影中意象的常客,常常作为人生转折的寓意在《薄荷糖》《诗》中出现。李沧东说,他是乱世里捧着花的独行,所以他总是在结尾给人以希望,就像一系列电影的名字一样,《绿洲》,《绿鱼》,《薄荷糖》,《诗》,《密阳》……绿洲是洪忠都越狱在大树上摇摇欲坠减去的枝丫,那是韩恭洙夜夜害怕的影子。绿鱼是澄澈的童年回忆。薄荷糖是平时最不起眼的,我们不曾关注的糖果。诗是美子暮年追求的热爱,密阳——最后一个镜头,秘密的阳光落了满地。我想,希望就是诗意的另一个名字吧!如果我们还有笔,还可以写诗,积压的情绪就不会没有归宿。关于迷雾,最具有精彩表现的是《燃烧》。关于这部片子,观众对真相的探讨说纷纭,有太多暗示和深意藏在镜头下和对白里。 走廊尽头的一头牛和“喜爱做饭”与不会流泪的反社会人格让观众思考到“献祭”。结尾钟秀的裸体,让我联想到上文所提到的海美的裸体舞蹈。钟秀因为想要全身而退,想要在一片血泊之中保留自己的纯净,海美的裸体是想要自由自在,褪去一身沉重,追求人生的意义,或许钟秀在最后也理解了海美的裸体吧,他们两个在某种意义上裸体的含义相同。海美就是一个在边缘的没有得到爱的女孩,所以钟秀是她的光。最后的长镜头震撼无比,“本”被刀捅却拥抱钟秀,第一层含义是自己解脱,本是空虚的无所事事的人,只有烧仓房才会获得快乐。其次,就是把自己的罪恶把自己的血溅到钟秀身上的快感,本来本应该是罪恶的源头喜欢烧仓房,但却传染给钟秀,包括吸大麻烟这件事,和最后钟秀烧掉本的车和尸体,更像是一种继承。 除此以外,《密阳》中也没有对小女孩的罪行大肆描绘,而是让观众通过细节对影片多一层思考,体会那层宽容救赎之意。 所有的所有,都在隐晦又清楚地表达着导演的深意,隐晦是因为他并没有直白地用台词讲出他想要表达的,清楚是因为观众并不会觉得他在刻意寻求一种模棱两可和艺术性的剑走偏锋,而只会把它理解成一场大雾,去探求真相,在探求的过程中,也就不断地在思考人性,思考人生归于何处。他在大众的审美里在铸造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思想性。 这就是我喜欢得一塌糊涂的韩国导演李沧东。希望我们都可以把日子过成诗。

沧县枣业发展研究论文

枣树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重要经济树种,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枣的果实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糖类和蛋白质,同时富含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A、B、C等。枣果除鲜食外,又可制干和加工成酒枣、蜜枣、水晶枣等。枣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枣树的植株也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它的枝叶是蚕和山羊、兔的优质饲料;我国农村还常利用它的嫩梢代替茶叶;它的木材坚硬、纹理细致,是用作雕刻的优质材料,古代用它作为车轴。枣树除以上的直接利用价值外,还具有以下特点:①适应性强。无论平原、丘陵、河滩沙地、海边盐碱地或其他果树不能栽植的瘠地,它都能生长。枣树的抗旱、耐湿、抗寒、抗热等也很强,在我国分布之广,适应性之强,是其他果树所不及的。②繁殖容易。在繁殖方法上可进行分株、插根、嫁接枝插,而其他果树繁殖方法单一,成苗较慢。③寿命长,结果早。一般嫁接苗2~3年就可有一定产量。在老枣树区常能见到二三百年的大树结果。④喜光,枝叶稀,发芽晚,落叶早。有利于在枣树行间种植矮秆作物,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枣树开花期迟(4月中下旬发芽,5月中下旬开花),因此可以避免晚霜的威胁。⑤管理粗放。一般枣树栽植后不需特殊管理,就能正常开花结果,并能获得满意的经济产量。从以上看,发展枣产业不论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药用植物栽培和动物养殖大全》

改革开放以后,是发展小枣的黄金时代,乐陵市委市政府为发展小枣生产,制定了“地随树走”,树上树下一起承办的生产责任制。1989年暂定每年9月15日前后举行“中国乐陵金丝小枣节”,融经济贸易,文化艺术和参观旅游于一体,为弘扬枣文化,发展小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乐陵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依托金丝小枣这一特色资源,大力实施红枣富民战略,不断推进小枣产业化进程,举办红枣生物产业高峰论坛对于德州市红枣生物产业升级,打造德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乐陵市作为论坛承办方,本着高效务实的原则,制定完善筹备方案,按照举办国际会议的惯例,提前做好论文征集及相关专家、企业家等与会人员的邀请工作。要注意细节,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论坛各项活动,确保论坛取得实效。论坛结束后,要认真梳理论坛成果,深入挖掘金丝小枣的理论和经济价值,促进乐陵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全市小枣产业取得了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业。乐陵市小枣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乐陵金丝小枣历史悠久,其栽培始于商周,兴于魏晋,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1995年,乐陵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实施红枣工程,建设百万亩枣林,建成全国最大的小枣商品生产基地”的红枣富民战略。通过几届政府连续不懈的努力,全市枣树种植面积持续大幅度增长,全市百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枣农间作化,枣树总量达2500万株,结果树1800万株,小枣年产量2亿斤,占全国红枣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乐陵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全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中国优质富硒金丝小枣生产基地”、“中国金丝小枣产业城”;百万亩红枣基地是国家唯一划定的金丝小枣标准化示范区;2002年“乐陵金丝小枣”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2007年12月份乐陵富硒金丝小枣、无核小枣荣获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并被确定为2008北京奥运推荐果品;2008年“乐陵小枣”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同时,依托枣林风光、枣乡文化,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业,50万亩枣林游览区被评为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区”、“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森林公园。 在实施以枣富民的过程中,牢牢抓住资源转化增值这一关键,始终把小枣深加工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培强骨干。筛选了富硒枣业、江南食品、万家食品、林丰食品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枣制品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在资金、土地、信息等方面向重点企业倾斜,促进企业规模扩张和产品档次提升,培育形成了一大批枣制品加工企业群体。二是借外力发展。2007年引进了国内果汁饮料行业的龙头老大——北京汇源集团。汇源集团(乐陵)水果饮料食品加工项目总投资11亿元,年可加工消化红枣15万吨。一期工程投资8亿元,已经于08年建成投产。枣汁产品消化当地小枣1800吨。截至2009年,全市共有小枣加工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家,创汇企业23家,小枣加工转化率达到了42%。先后开发出了枣酒、枣茶、枣汁、枣露、水晶枣、阿胶枣等八大系列120多种枣制品。乐陵金丝小枣“浑身是宝”,枣肉、枣皮、枣核、枣汁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除做食品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乐陵小枣只有20%的用于产品深加工,80%直接销售,可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在科研、加工、营销等方面,还远远没有挖掘出小枣的潜在价值,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是以专业市场为主体,建立小枣流通体系。1997年投资亿元建成了红枣交易专业市场,年销售额过十亿元,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红枣专业批发市场之一。规划建设了云红、朱集两处小枣交易专业市场,全市各类金丝小枣及枣制品专卖店达到370多家。二是积极发展网上销售、委托、代理等新型流通模式,扩大红枣销售网络。建立了乐陵金丝小枣网站,定期发布小枣价格行情和供求信息,并与中国果品网、金农网相链接。与全国各大型干鲜果批发市场建立了直供直销关系,并以代理、委托等形式,在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小枣销售公司。三是大力培育小枣经纪人队伍和购销大户。制定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农村能人、大户从事小枣营销,加强行业管理和培训,规范了小枣流通秩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