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通报不是sci的。硅酸盐学会的两个通报都没有被SCI收录,硅酸盐学报仅被EI收录,而硅酸盐通报连EI都没有收录。
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它在地壳中分布极广,是构成多数岩石和土壤的主要成分。
硅酸盐的结构
由于其结构上的特点,种类繁多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是硅――氧四面体。在这种四面体内,硅原子占据中心,四个氧原子占据四角。这些四面体,依着四面体,依着不同的配合,形成了各类的硅酸盐。
硅酸盐结构众多、种类繁多:有岛状的橄榄石、层状的石英、环状的蒙脱石等。它们大多数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是硅酸盐工业的主要原料。硅酸盐制品和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中。
sci一区是本专业科研最高水平。
sci一区是国际顶级期刊,一区刊是指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百分之五,相当于体育界的国际冠军,代表发表者的科研水平达到了本专业中的最高水平。
sci是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它不仅是重要的检索工具书,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一项重要依据。
一、sci的分区根据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
1、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
2、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20%,三区刊:前21%~50%,四区刊:后51%~100%。
SCI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ISI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SCISEARCH。ISTP也由其出版。
无机材料学报是sci(E)区。
《无机材料学报》是1986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
学报主要刊登包括纳米无机材料、功能陶瓷(铁电、压电、热释电、 PTC 、温敏、热敏、气敏等)、高性能结构陶瓷、功能晶体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无机薄膜材料、特种玻璃、环境材料、特种无机涂层材料以及无机复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上述材料性能的最新检测方法以及获得上述材料的新工艺等。
根据2018年3月《无机材料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编委会拥有54位编委。根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无机材料学报》总被下载1449741次、总被引69455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根据2018年3月学报官网显示,《无机材料学报》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美国工程索引数据库(EI),美国化学文摘(CA),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STP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SCD),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所收录。
遥感学报 当然是国家核心期刊!一直都 核心期刊。比较难发
《遥感学报》的前身是1986年创刊的《环境遥感》,她诞生于中国遥感事业的初创时期,是随着中国遥感事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第一本遥感刊物。创刊以来,《遥感学报》结合中国遥感事业不同时期的重点和需要,刊登了大量国内最新科研成果和国家重点支持的研究项目的成果论文,对中国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目前中国遥感和地理信息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作为中国遥感领域唯一一本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遥感学报》致力于报道遥感领域及其相关学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报告和阶段性研究简报以及高水平的述评。着重反映本领域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内容涉及遥感基础理论,遥感技术发展及遥感在农业、林业、水文、地矿、海洋、测绘等资源环境领域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遥感与GIS及空间定位系统(GPS)的结合及其应用等方面。《遥感学报》已被中国以下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或核心期刊:国际:l 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l 俄罗斯文摘杂志(AJ)l 波兰哥白尼索引(IC)l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l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l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l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l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l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l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l Chinese Science Abstracts(A辑)l 中国电子科学文摘l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l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l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通俗点说就是既是国家核心期刊也是sci检索期刊资料来源:
区别如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是sci期刊的分区,sci期刊的分区有两种,一种是jcr的分区,另一个是中科院的分区,这两类分区很类似,都是分为四个区。
一区期刊不论是jcr分区的一区,还是中科院的一区,只要是一区期刊,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学术期刊,这部分期刊发表难度是非常大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的。
二区期刊仅次于一区期刊,二区期刊国内作者发表的就相对多一些了,目前国内一些标准中明确要求发表二区及以上期刊,所以二区是很多国内作者的首选,二区期刊发表难度略小,但也要看具体的学科和具体的期刊,一般的规律是二区期刊较一区期刊容易一些。
三区四区期刊的发表难度就会更低一些,但三区四区期刊在国内有些许争议,就是因为上述我们提到的硬性要求,有些单位和高校是不认可二区以下的刊物的。
需知:
很多作者会认为三区四区刊物不值得发表,没有发表价值,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作者来说,只要能发表sci论文就已经实属不易了,国内也有很多单位只要是sci论文就认可,对分区,没有过多要求,这种情况下三区四区期刊也是可以发表的。
《遥感学报》是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遥感分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3-2014)收录。属于高层次的核心期刊。
国内没有出版。国内的杂志,化学方面:功能高分子学报;化学进展;化学学报;中国科学(B辑:化学);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高分子学报;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结构化学;分子催化;电化学无机化工方面:化工学报;硅酸盐学报;中国陶瓷;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中国建材有机化工方面:功能高分子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学报;化工进展;化工学报;精细化工;中国塑料;纸和造纸;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如果你英文比较好,比较知名的国外化学杂志有:1,Polyhedron《多面体》英国 ISSN:0277-5387,1982年创刊,全年28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刊载无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和札记。稿件来自各国,用英文出版2,Tetrahedron《四面体》ISSN: 0040-4020,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3,Tetrahedron Letters《四面体通讯》英国 ISSN:0040-4039,1959年创刊,全年52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发表有机化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快报性刊物4,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化学研究述评》美国 ISSN 0001-4842,1968 年创刊,全年12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2年影响因子 ,被引频次15616、年载文量112。刊载反映化学各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的分析和评述文章。 5,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应用化学国际版》德国ISSN:1433-7851,1962年创刊,全年26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2003年EI收录1098篇。1962-1997年刊名为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 1962 - 1997。 6,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配位化学评论》瑞士 ISSN: 0010-8545, 1966年创刊,全年24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2年影响因子。刊载配位化学及相关金属有机化学、理论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的综述,以及会议消息与书评。 7,Chemical Reviews《化学评论》 ISSN 0009-2665,1924年创刊,全年8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2年影响因子,被引频次35148、年载文量146。刊载化学研究关键领域进展的评论与分析文章,旨在节约读者查找过多文献的时间。本刊内容包括有机、无机、物理、分析、理论和生物化学。8,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无机化学通讯》瑞士 ISSN:1387-7003,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9,Inorganica Chimica Acta《无机化学学报》瑞士 ISSN:0020-1693,1967年创刊,全年15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刊载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涉及合成、活化性、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反应、电子传递反应、反应机制和分子模型等。10,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 ICISSN 0020-1669,1962年创刊,全年26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被引频次43693、年载文量988。刊载无机化学所有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论文与简讯。包括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性能、结构和热力学的定量研究、无机反应的动力和机理、生物无机化学、某些有机金属化学、固态现象和化学键理论等。著名期刊。11,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有机金属化学杂志》瑞士 ISSN:0022-328X,1963年创刊,全年48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发表各国有机金属化学(包括结构化学、合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机制和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论文、简报和评论,兼载书评。
应该是1000-3231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是EI的。EI《Ei Compendex》收录的中国期刊ISSN 期刊刊名0567-7718 Acta Mechanica Sinica/Lixue Xuebao1006-7191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0253-4827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1004-5341 China Welding (English Edition)1004-9541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1022-4653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1000-9345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1671-7694 Chinese Optics Letters1006-6748 High Technology Letters1004-0579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1005-9784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1553-9105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1000-1484 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1005-9113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1001-6058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1548-7741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1005-030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1002-0721 Journal of Rare Earths1003-7985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1004-4132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1003-2169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1005-8850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MineralMetallurgy Materials (Eng Ed)1009-3095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1001-0521 Rare Metals1006-929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1003-6326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English Edition)1006-4982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1007-0214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0253-4177 半导体学报1001-1455 爆炸与冲击1001-596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001-053X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001-0645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000-152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007-5321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005-0299 材料科学与工艺1009-6264 材料热处理学报1005-3093 材料研究学报1007-7294 船舶力学1000-8608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000-2383 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005-0388 电波科学学报1000-1026 电力系统自动化0372-2112 电子学报1005-3026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01-0505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3851 复合材料学报1003-901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000-5773 高压物理学报1000-4750 工程力学1001-9731 功能材料1000-3819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006-2793 固体火箭技术1005-0086 光电子.激光1004-924X 光学精密工程0253-2239 光学学报0454-5648 硅酸盐学报1006-7043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0367-623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0253-360X 焊接学报1005-5053 航空材料学报1000-8055 航空动力学报1000-6893 航空学报0258-0926 核动力工程1001-9014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000-2472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565X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71-451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438-1157 化工学报0577-6686 机械工程学报1671-5497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006-59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0254-4164 计算机学报1007-4708 计算力学学报1001-246X 计算物理0258-1825 空气动力学学报1000-8152 控制理论与应用1001-0920 控制与决策1004-0595 摩擦学学报1000-0925 内燃机工程1000-0909 内燃机学报1005-26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005-9830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1-4322 强激光与粒子束1000-0054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6-8740 燃烧科学与技术1000-9825 软件学报0254-0150 润滑与密封1006-246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671-2021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371-0025 声学学报1001-8719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009-3087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0254-0096 太阳能学报0493-2137 天津大学学报0253-374X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1-4055 推进技术1000-324X 无机材料学报1001-240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0253-987X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000-2758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007-8827 新型 炭材料1000-691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000-7598 岩土力学1005-0930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000-6931 原子能科学技术1008-973X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0253-9748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004-4523 振动工程学报1000-3835 振动与冲击0258-8013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022-0666 中国航空太空学会 学刊0258-7025 中国激光1000-196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001-4632 中国铁道科学0254-508X 中国造纸0529-6579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54-4156 自动化学报=========================================EI非核心版(《EiPageOne》)收录的中国期刊ISSN 期刊刊名1000-9116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1561-8625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1005-9040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0890-548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1001-627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0254-9409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1007-6417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0257-9731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Transactions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1000-2413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1001-8042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Hewuli1002-0071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1006-9283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1007-1202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1001-5868 半导体光电1000-1506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0479-8023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7-264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1093 兵工学报1001-4381 材料工程1007-4112 长安大学学报1004-499X 弹道学报1000-6753 电工技术学报1001-0548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005-9490 电子器件1009-5896 电子与信息学报1000-6761 动力工程1001-3784 粉末冶金技术1000-3436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000-3231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0449-749X 钢铁0251-079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003-6520 高电压技术1000-7555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002-0470 高技术通讯0254-3052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001-1609 高压电器0253-231X 工程热物理学报1007-4252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1003-501X 光电工程1000-059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002-1582 光学技术1004-4213 光子学报1001-2486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009-606X 过程工程学报1006-9941 含能材料1002-0837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002-1396 合成树脂及塑料0258-0934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0253-9950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0253-3219 核技术0254-6086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672-910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1006-5431 华北工学院学报1006-3080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3932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001-7631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005-9954 化学工程0250-3301 环境科学1002-0446 机器人1001-9669 机械强度1000-1158 计量学报1003-977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000-3428 计算机工程1000-1239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007-9629 建筑材料学报1000-6869 建筑结构学报1006-852X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0254-6051 金属热处理0412-1961 金属学报1001-5493 离子交换与吸附1008-056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0253-2417 林产化学与工业1007-3124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0253-9993 煤炭学报1003-6059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001-1935 耐火材料1000-1972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1002-6819 农业工程学报1000-1298 农业机械学报0253-2409 燃料化学学报1001-2060 热能动力工程1000-985X 人工晶体学报1007-6735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000-5870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721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000-8144 石油化工1006-396X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000-0747 石油勘探与开发0253-2697 石油学报1004-9037 数据采集与处理1001-6791 水科学进展1003-1243 水力发电学报0559-9350 水利学报1007-2012 塑性工程学报1001-2249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001-8360 铁道学报1003-8213 微细加工技术1000-050X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1671-443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006-282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000-3290 物理学报1006-79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001-5361 西安石油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58-2724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000-2634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2-185X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004-731X 系统仿真学报1000-678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001-506X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0253-4320 现代化工1004-2474 压电与声光1000-4548 岩土工程学报1000-7571 冶金分析0254-3087 仪器仪表学报1000-4939 应用力学学报1000-1328 宇航学报1008-9209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04-6801 振动测试与诊断1001-7372 中国公路学报1000-6923 中国环境科学1004-132X 中国机械工程1004-0609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000-6842 中国造纸学报1005-9792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6-7329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001-4977 铸造1000-8365 铸造技术Ei Compendex Web(EI网络版)是《Ei Compendex》和《Ei PageOne》合并而成的Internet版本。Ei来源期刊分三个档次 :(1)核心期刊, Compendex 数据库收录重点是下列主要工程学科: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冶金、矿业、石油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软件。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副总裁Katz认为:“这些是Compendex数据库的‘核心’领域。”目前,核心期刊约有1000种;每期所有论文均被录入Compendex。国内《金属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为核心期刊。(2)选择期刊,一些学科领域的期刊是有选择地收录,包括:农业工程、工业工程、纺织工程、应用化学、应用数学、应用力学、大气科学、造纸化学和技术,高等学校工程类学报等。Compendex 只选择与其主题范围有关的文章,并不是所以文章均被收录。目前,选择期刊约1600种,国内以上学科的期刊大多数为选择期刊。(3)扩充期刊,它只收录题录(Ei Page One)。在Ei的扩充版中,约2800种期刊。国内期刊比较多。
天津城建大学属二本一本二本说法一般看招生是按照地区招生批次来说的,天津城建大学在大部分省份均为本科二批,但有一些专业在类似江西省、浙江属一批招生或平行录取一段,在这也可以看出天津城建大学是一所很不错的高校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1674-0475]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 - 第24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类 - 第21位主题分类:O6,O7:化学,晶体学: O6,O7:化学,晶体学该刊物不属于EI检索,谢谢。
邓晋福吴宗絮赵海玲罗照华曹永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基于岩石学途径,结合地球物理模型、岩石Vp和Vs实验或计算资料,本文提出中国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的壳幔岩石学结构。从洋壳经大陆边缘到大陆碰撞带,随陆壳厚度的快速增加,下地壳的矿物相从正常的火成岩或绿片岩相经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到榴辉岩相,与此相应的是,其组成从玄武质经安山质到花岗质,这一组成趋势称为“花岗岩化作用”。这是由于玄武质榴辉岩壳再循环回到地幔的结果。然而,从大陆碰撞带到克拉通或经大陆裂谷作用到洋壳,地壳厚度、下地壳的矿物相和组成呈相反方向的发展,这一组成趋势称为“基性化作用”。这是由于来自地幔的玄武岩岩浆底侵进入下地壳的结果。
关键词下地壳壳幔交换岩石学结构花岗岩化作用基性化作用
1引言
一般认为,新的洋壳在洋中脊形成,它常由三层构成,即层1——薄的沉积盖层,层2——玄武质熔岩,层3——辉长岩或辉绿岩。大陆壳则认为主要是伴随陆核与克拉通的生成,形成于前寒武纪。显生宙新生的陆壳形成于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然而,与大陆地壳,特别是下地壳的性质和形成有关的某些问题仍无定论:①大陆地壳双层结构模型已被三层结构模型[15]取代,大陆壳的三层结构模型主要是基于厚度30~40km的正常或减薄陆壳地区的研究而获得的,三层结构模型能否适用于厚度达70~80km的加厚陆壳区,如青藏高原;②陆壳总组成类似于安山质或英安质[3,21,23],然而从地幔分出的新生陆壳物质是玄武质组成,如何解释这一差异;③一般认为上、下陆壳分别为花岗质和辉长质(或闪长质)组成,然而剥露于加拿大地盾的上、下地壳(平均的麻粒岩相地区)在组成上是相似的,为花岗质或英安质组成,那么在组成上,下地壳与上地壳是类似的还是有区别的;④不同构造环境的地区,其陆壳组成是类似的还是有差异的;⑤在陆壳加厚或减薄的过程中,陆壳岩石学是否发生改变;⑥什么样的作用过程控制下地壳的性质;⑦什么地方得以实现壳幔之间的交换,以及如何实现壳幔交换。我们试图讨论这些问题,下地壳的性质和壳幔交换,将以中国大陆作为实例,然后,把陆壳与洋壳、岛弧地壳进行比较。
2研究壳幔岩石学结构的途径
与P波结构和密度结构类似,岩石学结构(petrological structure)的提出[27],是为了强调采用岩石学手段研究地壳和地幔。研究地壳和地幔结构的岩石学途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剥露的深部地壳岩石,甚至是地壳断面的剥露,主要是前寒武纪变质岩;②被岩浆或构造作用带到地表的壳、幔捕虏体或碎块;③岩浆源区的化学和物理学信息。大约70%~90%的现存大陆壳物质形成于约25亿年前[21]。太古宙变质岩形成之后,大陆壳物质及其结构常常被后期岩浆和构造事件改造和变异,这在建立岩石学结构时是必须考虑的。上述途径的综合研究可建立壳幔岩石学结构,其中,岩石学相平衡、地质温压计以及矿物—硅酸盐熔体平衡热力学研究是建立岩石学结构模型的关键[9]。
地球物理学途径主要包括Vp和Vs资料。矿物与岩石的Vp和Vs的实验测定是岩石学与地球物理学途径之间的纽带。岩石学途径与地球物理学途径的联合可对壳幔岩石学结构提出更好的约束[15,8,24]。
3壳幔岩石学结构
与岩石圈尺度的大地构造分区[14]相适应,中国大陆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可分出三个类型:中国东部大陆裂谷型;中国中部克拉通型;和青藏喜马拉雅陆内造山型,列于表1和表2。
Fountain的陆壳三层结构模型[15],主要基于Vp和岩石学研究,获得了广泛的接受[16,24],即上、中、下陆壳分别由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岩石构成。陆壳三层结构可分出两个类型,大陆裂谷型和克拉通型,见表1[27]。最近的研究表明,青藏—喜马拉雅陆内造山带的陆壳有4层结构(表2)[12,13]。为了与三层结构模型进行比较,我们把包括山根在内的加厚的下地壳称为第4层。
表1壳幔岩石学结构模型
注:为莫霍面,L/A为岩石圈/软流圈界面。
2.据吴宗絮等[27]简化。
表2青藏—喜马拉雅陆内造山带壳幔岩石学结构模型
注:为莫霍面,L/A为软流圈/岩石圈界面。
2.据邓晋福等[14]简化。
基于麻粒岩相与榴辉岩相的相转换边界的温压条件[4,17,28],以及青藏—喜马拉雅造山带某些地区的地温[19,20],可以推测,在约35~40km深度,斜方辉石消失,高压麻粒岩相(HPGF)形成,在约45~60km深度,斜长石消失,榴辉岩相形成。因此,我们提出加厚大陆壳的4层结构模型,而不是Fountain的三层结构模型。大约40km以下的第4层称为加厚的下地壳,一般来说,如果深度大于45~60km和达到榴辉岩相[],它就包含山根在内。
众所周知,大陆壳主要由石英和长石构成。实验测定[1,2]表明,石英Vp较小但Vs较大,然而,长石相反,Vp较大Vs较小。因此,为了建立更好的模型,我们引入矿物的Vp和Vs。由矿物的Vp和Vs数据可计算出岩石的Vp和Vs[13,14],一般来说,它与实验测定值是吻合的[1,2,15,18,25]。
通过地球物理模型(表2)、计算和实验测定的Vp和Vs之间的比较,可以推测包含山根在内的加厚下地壳成分为花岗质。
由表1可以看出,克拉通块体(鄂尔多斯)在约80km深度出现较低的Vs值,但那个深度上Vp并不减小。上地幔内较低的Vs常被某些地质学家看作软流圈的指示,但Vp并没有指示软流圈的存在。基于矿物Vp和Vs数值的简单的计算,表明:当从尖晶石相向石榴子石相橄榄岩相转变时,△Vp=+,△Vs=—,由此可以认为,约80km深度处较低的Vs和较高的Vp是由于相转变引起的[27]。
4下地壳的性质
表1显示,克拉通块体与大陆裂谷带的下地壳在岩石学与Vp和Vs上有大的差异。大陆裂谷带的下地壳岩石学组成是闪长质,壳底为玄武质。克拉通块体下地壳由花岗闪长质组成。中国东部大陆裂谷带广泛分布含上地幔橄榄岩包体的新生代玄武质火山作用[6,5,11]。岩石学研究与矿物—硅酸盐熔体平衡热力学计算表明,单斜辉石、歪长石和石榴子石巨晶在新生代玄武岩中广泛分布,从位于壳底的岩浆房中形成了单斜辉石—歪长石—石榴子石堆晶岩[7,8]。玄武质组成的基性麻粒岩和单斜辉石—歪长石—石榴子石堆晶岩是与壳底的高Vp符合的。这样,我们可以推测,东部大陆裂谷带的壳底的基性组成是由于玄武岩岩浆的底侵(underplating)而形成。与克拉通块体下地壳的花岗质组成比较,中国东部下地壳组成显示了大陆壳的“基性化作用”(“basification”),它是由于大陆裂谷作用时期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结果。
青藏—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壳幔岩石学结构可分出两个亚类型:巴颜喀拉和冈底斯有岩浆底侵作用;祁连和喜马拉雅无岩浆底侵作用(表2),前者有具较高Vp的山根,它与新生代以来在地表有钾玄质(shoshonitic)或安山质系列的火山喷发相符合;后者有花岗质组成的山根,因而祁连山地表无新生代火山喷发,喜马拉雅山新生代只有与陆内俯冲作用有关的白云母或二云母花岗岩活动,而没有来自地幔的岩浆底侵作用[14]。从表2可清楚看出,陆壳平均组成是花岗质的,不管是否有岩浆底侵作用,山根都不是玄武质组成的。然而,地质研究表明,在碰撞造山以前,壳内含有玄武质岩石,新生代钾玄质或安山质系列火山喷发暗示新生代时期有来自地幔的玄武质底侵作用。因此,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玄武质的物质从地壳中跑到哪里去了?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机制?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模型[13],示于图1。依p-T条件,玄武质组成的榴辉岩比花岗质组成的榴辉岩形成的深度要浅。在主要由花岗质物质构成的陆壳内,500℃等温面,一般地符合于塑性与脆性变形的边界,这一边界大致位于约20~25km深度[26]。在陆壳环境下,当花岗质下地壳呈塑性状态时,下地壳的玄武质仍保持比较脆性的习性。在地壳加厚的作用过程中,位于中地壳底面之下的花岗质壳可形成一个塑性流,而玄武质岩石可能碎裂,并与花岗质塑性流一起往更深处流动(图1a),同时,在不同深度上,花岗质与玄武质物质通过高压麻粒岩转变为榴辉岩。当挤压应力减弱,玄武质榴辉岩碎块必定从花岗质塑性流中分离,并下沉堆积在古莫霍面之上,这是因为玄武质榴辉岩的密度大于花岗质高压麻粒岩和榴辉岩的原因(图16)。因为,玄武质榴辉岩与上地幔橄榄岩之间的密度差异远小于玄武质榴辉岩与花岗质榴辉岩(或称榴辉岩相的花岗质岩石)之间的密度差异,地震波速和密度的突然变化的界面必定转移到玄武质榴辉岩堆积体与花岗质榴辉岩或高压花岗质麻粒岩之间的界面处,因此,新的莫霍面形成于山根带的花岗质或闪长质榴辉岩与上地幔最顶部的玄武质榴辉岩顶盖之间(图1b)。这样,我们可以说,在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发生“花岗岩化作用”(“granitization”),这是由于玄武质榴辉岩地壳再循环返回地幔的结果。
图1地壳深部物质的分异作用(a),和新莫霍面的形成(b)[13]
1—中地壳底界;2—古莫霍面;3—玄武质组成的榴辉岩;4—花岗质组成的榴辉岩和高压麻粒岩;5—橄榄岩;6—新莫霍面
用克拉通壳幔岩石学结构作为一个参照系统(表1),可清楚地看出,对于中国的三个构造单元来说,上地壳和中地壳的厚度是类似的(表1、2),但是下地壳,包括加厚的下地壳和山根带的厚度差异很大。由拉伸应力造成的东部大陆裂谷带是一个减薄的下地壳,而挤压应力造成的青藏—喜马拉雅造山带是一个加厚的下地壳,由此,可以推测,大陆下地壳,包括加厚下地壳和山根带具有塑性性质。大陆地震的震源主要集中于10~20km的深度,它暗示浅部陆壳的脆性和刚性性质以及深部陆壳的韧性和塑性性质。实验资料表明,对花岗质岩石来说,脆性与韧性的边界大约在500℃等温面处,以及在大陆地壳内地震震源位于500°C等温面之上,同样暗示,浅部与深部陆壳分别具有脆性和韧性性质。
由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构造环境是控制陆壳矿物和岩石学组成、性质与厚度的基本因素。
5壳幔交换与地壳演化
可以认为,邻近壳幔界面(莫霍面)的地带是壳幔交换的一个最佳和主要场所:在这里,源于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底侵进入地壳;玄武质榴辉岩在这里从地壳再循环返回地幔。大洋俯冲和陆内俯冲作用分别被看作为浅部地壳再循环返回地幔和深部地壳的主要机制。大陆内深部地壳的塑性物质流,可看作为固态下地壳物质重力分异的一个最佳环境。在大陆壳底的底侵岩浆池(或海)可看作为壳幔之间物质和热交换的最佳场所,亦是壳幔岩浆混合、结晶分异和重力分异的最佳场所。导源于岩浆底侵作用的壳底高Vp、高Vs层的厚度在中国东部约7~8km,巴颜喀拉和冈底斯约20km(表1、2)。由此可以推测,从地幔产生的新生地壳物质对总地壳厚度的贡献约为20%~25%。从地质时间尺度来看,新生代以来这么一个短暂时间内,如此大量的地幔物质加入到地壳中,足以表明岩石圈减薄作用作为构造活动的动力源的巨大影响。
岩石学相平衡和实验表明,玄武质和花岗质岩浆可分别看作上地幔和地壳物质系统的低熔组分(minimum-melt composition)。众所周知,玄武质物质是导源于上地幔的新生地壳,花岗质物质是源于玄武质或闪长质地壳物质的再生地壳。我们可以把花岗质地壳看作壳幔物质系统分异作用的最终产物,把玄武质地壳看作壳幔物质系统分异作用的初始产物。
从洋壳经过岛弧和大陆边缘弧到大陆碰撞造山带,地壳厚度快速增加。下地壳的矿物相从正常火成岩或绿片岩相经过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转变为榴辉岩相,与此相适应,其组成从玄武质经过闪长质转变为花岗质,这个演化趋势代表壳幔物质系统的分异作用过程。然而,当地壳减薄时,从陆内造山带的崩塌(collapse)开始,往两个方向演化,一是形成正常厚度的地壳,并转变为构造上稳定的克拉通;另一个方向是地壳继续减薄,形成大陆裂谷,以至于边缘海和洋壳的形成。随地壳的减薄,矿物相和岩石学组成均呈相反的演化趋势,从花岗质经过安山质(花岗质+玄武质)转变为玄武质地壳,这是一个地壳“基性化作用”的过程,代表源于地幔分异作用的新生物质加入到地壳中的结果。
一般来说,从玄武质到花岗质的壳幔物质分异过程可比喻为,把玄武质组成分裂为两个端元组分:长英质(felsic)端元(花岗质)留在地壳内;而超镁铁质(ultramafic)端元再循环返回地幔。因此,陆壳的“花岗岩化作用”可看作为由于地壳的超镁铁质和镁铁质物质重新返回地幔的再循环作用过程。相反,地壳的“基性化作用”是一个地幔物质添加到地壳的过程,对于大陆地壳来说这是一个物质混合作用的过程,它是与物质分异作用过程相反的一个作用过程。图2展示了上述作用过程和陆壳演化。
图2地壳演化示意图
1—玄武质;2—安山质;3—花岗质
地球自板块构造机制有效以来,通过局部熔融作用玄武质岩浆从地幔中分出并上升,或沿洋中脊形成洋壳,或进入大陆,底侵于壳底。然后,通过俯冲作用,洋壳再循环返回地幔。在造山作用过程中,在陆壳底的底侵玄武质岩浆房内,通过结晶分离作用镁铁质组分可再循环返回地幔,花岗质或闪长质组分留在地壳内;或者固态玄武质物质通过榴辉岩化再循环进入地幔,导致大陆壳的“花岗岩化作用”。太古宙陆壳形成的方式可能不同于显生宙,但物质分异作用的趋势是相同的,即太古宙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陆壳(一般地,与安山质符合)演化为元古宙的花岗闪长岩—花岗岩陆壳(与花岗岩符合)。
看来,随着壳幔物质系统的前进式(progressive)分异作用,大陆花岗质端元形成愈来愈多,陆壳组成离地幔组成愈来愈远。随着壳幔物质的混合作用过程,最终形成洋壳,地壳组成靠近地幔组成。通过壳幔物质的分异作用与混合作用两种机制,壳幔交换以螺旋循环(spiral cycling)而发展,然而,随时间推移,花岗质大陆的增加可能是一个总趋势。
致谢这一工作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地质矿产部基础研究项目共同资助。
参考文献
[1] velocity of compressional waves in rocks to 10 ~2224.
[2] and of the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based on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seismic velocity in ~236.
[3] tectonics and crustal Press,1982.
[4]邓晋福.岩石学相平衡与岩石成因.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1987.
[5]邓晋福.大陆裂谷岩浆作用与深部过程.见: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与上地幔研究.池际尚主编.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201~218.
[6]Jinfu Deng,Molan Fengxian basalt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ir relation to continental rift IGC Abst.Ⅳ(08,09),1984,289~290.
[7]邓晋福,鄂莫岚和路凤香.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组成、结构及热状态.岩石矿物学杂志,1987,6,1~10.
[8]邓晋福,路凤香,鄂莫岚.汉诺坝玄武岩岩浆的成因和上升的p-T路线.地质论评,1987,33,317~324.
[9]邓晋福,叶德隆,赵海玲,汤德平.下扬子地区火山作用、深部过程与盆地形成.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10]邓晋福,赵海玲,吴宗絮等.中国北方大陆下的地幔热柱与岩石圈运动.现代地质,1992,6,267~274.
[11]邓晋福,赵海玲,叶德隆等.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的迁移与大陆裂谷的扩张和大陆飘移.石油实验地质,1993,15,1~9.
[12]Jinfu Deng,Shaocong Lai,Hailing Zhao et record of multiple intracontinental subduction orogeny, Workshop,1994,16~19.
[13]邓晋福,吴宗絮,杨建军等.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与深部过程.地球物理学报,1995,38(Ⅱ),130~144.
[14]邓晋福,赵海玲,莫宣学,吴宗絮和罗照华.中国大陆根—柱构造——大陆动力学的钥匙.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15] Iverea-Verbano and Strona-Ceneri Zones,northern Italy:A cross-sec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new evidence from seismic velocities of rock ~165.
[16] and cross-section through the continental crust:Implication for crustal structure,petrology and ~277.
[17] and the Earth:experimental Hyman,1988.
[18] S-wave velocities in crustal and mantle rocks under the simultaneous action of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effect of rock researches in ~45.
[19]沈显杰,张文仁,杨淑贞等.青藏高原地体热流与构造—热演化.地质专报,1992,5(14).
[20]沈显杰,杨淑贞,沈继英.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热流研究和分析.地球物理学报,1995,38(Ⅱ),86~97.
[21] and continental crust:Its composition and .
[22]王懋基,程振炎.均衡异常与地壳结构.地质学报,1982,56,51~61.
[23] and approach to estimat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ntinental ~577.
[24]吴宗絮,郭才华.冀东陆壳结构的岩石学模型.地震地质,1991,13,369~376.
[25]吴宗絮,郭才华.冀东地壳岩石地震波速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8,206~212.
[26]吴宗絮,邓晋福.华北大陆500℃等温面和地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4,113.
[27]吴宗絮,邓晋福,赵海玲等.华北大陆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与演化.岩石矿物学杂志,1994,13,106~115.
[28] tectonics and magma ~153.
传统的耐火材料投Ei,中文的一般都不太爱要,我自己的经历,现在期刊都想要功能陶瓷之类的材料。但是国内最好的Ei耐火材料是《硅酸盐学报》,审稿较为严格,周期接收差不多3-4个月,挺长的,还有就是《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没投过,听说还可以。建议你还是投国外的SCI更好中点,而且只要符合要求一般不会据稿,最好的是美陶和欧陶,英文差点的可以选择国际陶瓷和日本陶瓷,都挺不错的,还不行的话还有俄罗斯的工业耐火材料与陶瓷,影响因子很低,但也是SCI,国内的Ei太坑了,不建议投,如果是自己学校的就另当别论了,望采纳!
以,如果看你改得不错,好好改吧,很大可能还是到通个审稿人手上,意见是修改后重审,审稿人满足了录用 可能性大多了。投了个浙大学报,貌似只有一个审稿人,一个月给的审稿意见,这种情况修改后被录用的机会大么
不是,中文核心,EI
自动化学报相当于sci2区。
自动化学报是北大核心期刊。主办方为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周期为月刊,出版地是北京市,语种为中文,一共为16开本。《自动化学报》创刊。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学报编辑部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前身是《自动化》杂志。
《自动化学报》
主要刊载自动化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据2018年3月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拥有82名编委,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自动化学报》出版文献量5804篇、总下载次数1776345 次、总被引次数103508 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自动化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