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 (外贸);【医】【=inferior nasal vein】下鼻静脉
例句: results suggested that inv ( 9) has the genetic effect in fertility.
提示inv(9)有生育遗传效应。
( 16) was positive in all three cases with trisomy 22 FISH analysis.
3例+22患者FISH检测inv(16)均阳性。
: We have some new invoicing software. It's called INV twenty ten.
我们有一些新的销存软件,叫INV2010。
of the Holographic Storage Properties of Inv Fev Li Nb O3 Crystal
Inv Fev Li Nb O3晶体的全息存储性能研究
Bandwidth Method and INV Damping Ration Solver Study
半功率带宽法与INV阻尼计法求阻尼比的研究
SPS, SS, Inv gene expressing showed difference in time, space and genotype.
甜菜体内SPS、SS、Inv基因表达具有基因型的差异和时间、空间上的不同。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汽车空调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我国高速增长的汽车工业为汽车空调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万辆和万辆,同比增长和。其中:乘用车产销万辆和万辆,同比增长和;商用车产销万辆和万辆,同比增长和。“十二五”期间,汽车市场将会突破3000万辆。其中,2012年汽车市场销量增幅会有所提高。,2013 年和2014 年增长幅度将继续保持平稳,2015年会保持惯性增长。作为整车的重要零配件,汽车空调的销售量随整车的产销量正增长。
汽车空调制冷剂应用及发展当前环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等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替代研究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制冷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制冷剂是制冷过程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空调制冷中主要是采用卤代烃制冷剂,其中不含氢原子的称为氯氟烃(CFC),含氢原子的称为氢氯氟烃(HCFC),不含氯原子的称为氢氟烃(HFC)。空调制冷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另一方面是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在卤代烃中,随着氯原子数的增加,其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就愈严重,因此,CFC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最严重,HCFC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HFC不破坏臭氧层。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程度用破坏臭氧层潜值(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简称ODP)表示。制冷剂的排放会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其影响程度用全球变暖潜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简称GWP)表示。制冷剂CFC-12的淘汰和替代在蒙特利尔协议书签订以前,汽车空调系统多数使用CFCl2作为制冷剂。CFCl2是非常理想的制冷剂,它的沸点和摩尔质量分别是:℃和,但它的ODP值较高,根据蒙特利尔协议书,CFC12是一级被禁制冷剂。为了寻找新的冷媒来代替CFC类物质,空调行业已经作了广泛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努力去寻找ODP值为零的新工质。在这些研究中,由杜邦公司开发的制冷剂HFC134a被成功的应用到制冷行业里。制冷剂HFC134a的主要特点是:不含氯原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物理性能与CFCl2比较接近,所以制冷系统的改型比较容易;传热性能比CFCl2好,制冷剂的用量可大大减少。HFC134a和CFCl2有相近的蒸发压力并且ODP值为零,GWP值仅,且无明显毒性(长期慢性毒性试验仍在进行中),下表列出了汽车空调常用制冷剂的ODP值、GWP值和其在大气中的寿命。HFC134a与现有矿物质的冷冻机油不溶合,因此不得不为之寻找新的压缩机油。通过反复试验与筛选,现已开发出两种与HFC134a溶合的油,它们的代号为PAG及POE,而PAG油应用较为普遍。但仍存在如下问题:具有高吸湿能力,易使制冷系统的节流元件(毛细管或膨胀阀)发生冰阻,因此需要加大系统中干燥剂的装入量或提高其吸湿能力;高温下与HFC134a的溶合性降低,甚至不可溶。因此要特别注意改善系统的冷凝条件,勿使冷凝温度过高;润滑性比矿物油稍差;对制冷系统现用的橡胶密封件有渗透或腐蚀作用,不仅涉及到橡胶密封件,还牵连到制冷剂的输送软管;价格较现在冷冻机油贵4-5倍。针对上述问题,应对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作如下的改变:制冷压缩机排量不变,可维持原机型,但所有橡胶密封件都必须换成氢化丁氰胶(HNBR)材质;冷凝器(含储液干燥器)需修改设计,以提高散热能力及吸附制冷剂与油中水份的能力;蒸发器可维持原结构不变;热力膨胀阀必须加大原有节流元件的阻尼值,故应减少其节流孔,还要更换密封件的材质,并用型号表明是用HFC134a的;制冷剂管路(含软管及接头)方面,需更换接头内密封件的材质,软管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在抗PAG油的橡胶内衬中夹一层尼龙,以提高抗渗透能力。目前HFC134a已商品化,广泛地应用于制冷空调中,尤其是成功地用于汽车空调。这是因为一是由于HFC134a特性使然,二是通过选择单一的冷媒,可以避免制冷剂经过胶皮软管时组成发生变化,目前全球生产的HFC134a制冷剂中50%用于汽车空调,由于汽车空调的特殊工况,一般情况下海两年就要加注一次制冷剂。2006年中国新车消费HFC134a约6550吨,维修用量约2950吨,合计9500吨,同比增长25%,约占HFC134a消费总量的56%。由此可见中国汽车空调市场是巨大的,对制冷剂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制冷剂HFC134a的替代根据欧盟已通过的含氟温室气体控制法规的要求,自2017年1月1日起,欧盟将禁止新生产的汽车空调使用GW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由于现在使用的HFC134a的GWP值为1300,故将被禁用;在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的6年间,在用汽车空调将按比例逐步淘汰GW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自2017年1月1日起,将禁止所有汽车空调使用GW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因而,汽车空调使用低GWP值的制冷剂成为趋势和必然,CO2、碳氢化合物、HFC152a以及一些可作为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混合物成为研究热点。@page@(1)合成工质的制冷剂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公司自2002年起开始研发HFC134a的混合物替代品,开发出了由四氟丙烯(CF3CF=CH2)和三氟碘甲烷(CF3l)组成的二元混合物(以四氟丙烯为主),并命名为Fluid H。据悉,该混合物的GWP值小于10,具有不可燃、滑移温度小、与原HFC134a系统兼容性能好等特性。目前正在进行毒性和系统稳定性试验、压缩机测试、系统测试及车体测试等工作。美国德尔福(Delphi)、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等公司正在研发以HFC152a为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系统。据其研究和试验结果可知,汽车空调系统使用HFC152a作制冷剂基本无需更改现有以HFC134a为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系统的管路部件及生产线,与目前的HFC134a系统相比,可提供相当甚至更优的制冷效果,且性能系数更高。2003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行的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新型制冷剂研讨会上,使用HFC152a的测试车受到好评。另外,美国杜邦(Dupont)公司、英国英力士(lneos)公司也对外宣布其正在研发符合欧盟要求的汽车空调制冷剂HFC134a的替代品。在国内,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积极跟踪国内外发展态势,依据欧盟要求,相应研发了汽车空调制冷剂HFC134a的替代品DYRl,其ODP值为零,GWP值为115,与现有以HFC134a为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系统兼容,且能效更优。目前正在进行应用性试验、系统测试等工作。虽然上述各企业做了大量的汽车空调HFC134a替代品的研发和试验工作,但这些替代品要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预计近期内汽车空调用HFC134a的替代品仍将是热门研究之一。(2)天然工质制冷剂的应用碳氢化合物目前作为制冷剂应用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丙烷(R290)、丁烷(R600)和异丁烷(R600a)等,其中R600a已在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用于冰箱中,并且它符合《京都议定书》的要求,ODP=0,GWP=15,环保性能好,成本低,运行压力低,噪声小,但其易燃,易爆。此外R290和R600a组成的混合制冷剂也有一定的发展使用。氨(R717)氨已被使用达120年之久而至今仍在使用。其ODP=0、GWP=0,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质,价格低廉且容易检漏。不过氨有毒性而且可燃,应当引起注意,虽然一百多年的使用记录表明,氨的事故率很低。今后必须找到更好的安全办法,如减少氨的充灌量,采用螺杆式压缩机,引入板式换热器等等。然而,其油溶性、与某些材料不容性、高的排气温度等问题也需合理解决。二氧化碳(R744)CO2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ODP=0,GWP=1。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安全无毒,不可燃,适应各种润滑油常用机械零部件材料,即便在高温下也不分解产生有害气体。CO2的蒸发潜热较大,单位容积制冷量相当高,故压缩机及部件尺寸较小;绝热指数较高K=,压缩机压比约为,比其它制冷系统低,容积效率相对较大,接近于最佳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天然工质在车用空调里面的使用主要是CO2制冷剂。CO2的制冷性能已经得到了认可。然而它的稳定性却受到质疑,在CO2系统中不允许泄露到车内影响到乘客。CO2系统能耗比较高,配件价格也很高,不适合用在经济型轿车中。该类系统的噪声和振动也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而且不易于维护。发展趋势虽然现在国际社会对HFC134a的替代呼声很高,但实际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HFC134a在中国正处于发展时期,即使在欧美国家,它的替代也刚刚起步。这是因为,一种制冷剂从研发到正式应用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国内在制冷剂方面一直受制于大公司的专利,只有做到自主研发,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综上所述,在当前环保和节能双重压力下,发展绿色制冷剂是大势所趋。由于当前国际上已商品化批量生产的(替代)制冷剂还不够理想,国内外科研工作者还在作不懈的探索,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突破,但对新产品不断研究和开发的工作仍需继续下去。
选中单元,在指定-框架-释放/部分刚接进行起点和终点自由度的定义就行了,铰接好像是设置为起点释放双向弯矩,终点释放双向弯矩和扭矩。粘滞阻尼器:根据流体运动,特别是当流体通过节流孔时会产生节流阻力的原理而制成的,是一种与活塞运动速度相关的阻尼器。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建筑结构抗震改造、工业管道设备抗振、军工等领域。传统的结构抗(振)震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振)震性能(强度、刚度、延性)来抵御地震、风、雪、海啸等自然灾害的。由于自然灾害作用强度和特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抗(振)震方法设计的结构又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当地震来临,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粘滞阻尼器:根据流体运动,特别是当流体通过节流孔时会产生节流阻力的原理而制成的,是一种速度相关型的耗能装置,它是利用液体的粘性提供阻尼来耗散震动能量,以粘滞材料为阻尼介质的被动速度型耗能减震装置。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建筑结构抗震改造、工业管道设备抗振、军工等领域。粘滞阻尼器分为建筑消能器和桥梁黏滞流体阻尼器两种。主要用于结构振动(包括风、地震、移动荷载和动力设备等引起的结构振动)的能量的吸收与耗散,适用于各种地震烈度区的建筑结构、设备基础工程等。结构组成:主要由缸体、活塞、阻尼介质和连接体所组成缸体中充满阻尼介质的装置。工作原理:活塞将缸体一分为二,活塞在缸体内往复运动的过程中,阻尼介质在两个分隔腔体内快速流动,介质的分子间,介质与活塞产生剧烈的摩擦,介质在通过活塞孔时产生巨大的节流阻尼,这些作用的合力成为阻尼力。流动中产生的阻尼力,通过活塞在阻尼介质中来回的运动,将地震动能转化为热量耗散掉,使活塞运动速度逐渐降低,达到阻尼耗能的目的。特点:粘滞阻尼器是一种无刚度的速度型阻尼器,工作时不会改变结构的固有动力特性,只对结构提供附加阻尼,阻尼力—位移滞回曲线饱满近似矩形,使其具有稳定的动力特性和很强的耗能能力。黏滞阻尼器可以用于建筑结构的基础隔震层,也可用于上部结构,因此在建筑减震结构中应用极为广泛。
TMD调质阻尼器TMD(Tuned Mass Damper)为一针对本大楼需求量身定做的的被动阻尼系统,其位置设置於87F~91F的核心位置,其主要目的为调谐及减低大楼受风力吹袭时之摆动,以确保大楼人员工作时的舒适度而设置。而有别於一般传统隐藏式阻尼系统,Taipei 101-TMD结合了建筑机能与结构功能之考量,在88FL及89FL将可一窥阻尼系统的整体运作。质量块(Mass Block)一直径公尺,由41层公分厚之实心钢板堆叠焊接而成的金色球体质量块,其重量达660公吨。钢索(Cable)球体质量块由8支直径9公分、长度42公尺的钢索串联并悬吊於92楼。为确保其柔性与延长使用年限,每支钢索均由超过2000条独立小钢线所组成,而其自重下之安全系数约达9,亦即每一支钢索均足以支撑TMD全部重量。调整构架(Tuning Frame):调整构架位於91楼,经由串联束制所有悬吊钢索,并於后续量测实际大楼摆动周其频率,并调整钢索摆动长度以使大楼及TMD之 摆动周期相同,以确保TMD被动反向作用及达到最大的消能功效。阻尼与功效TMD可减少大楼受风力时的40%摆动量,而TMD平均在一年内将会有几次来回摆动约35公分。因TMD与大楼摆动周期相同,其摆动约7秒一次来回循环,因此在日常运转的情况下,TMD的作用与摆动并非显而易见。当罕见的大台风来袭时,例如100年回归期发生一次的大台风作用下,TMD将来回摆动150公分,而经过特殊设计的缓冲系统(Bumper System)将用来预防与减低超过150公分摆动时之影响。主要油压粘滞性阻尼器TMD质量块下共设置8支斜向的大型油压粘滞性阻尼器(Primary Hydraulic Viscous Damper),其设计概念在於自动的吸收球体质量块摆动时之冲击能量,并藉由大楼的摆动来抵消所吸收的能量。缓冲系统(Bumper System)TMD质量块下放置一可限制球体质量块摆动的缓冲环(Bumper Ring),缓冲环则连结8支水平向大型缓冲油压粘滞性阻尼器(Snubber Hydraulic Viscous Damper),其设计目的在於抑制罕见的大台风或大地震作用时造成TMD来回摆动超过150公分之消能及束制安全系统。Pinnacle-TMD高度达450~508公尺范围的细长塔尖(Pinnacle)内亦设置了两个小型调质阻尼器,每个质量块为6公吨,其设置目的为降低钢结构的疲劳应力。经分析估计,在塔尖平均每年约有18万次的来回摆动,此摆动频率与位移将因过度反覆摆动而造成钢结构的疲劳,而Pinnacle-TMD的设置将可减少40%的塔尖摆动量。设计:TMD由加拿大Motioneering公司负责设计、制造与施工,其承包费用约一亿三千万。另TMD之相关主体结构之需求与分析、设计配合则仍由本工程结构顾问-永峻工程顾问(股)公司负责整体结构设计。
第十部分:科技资料翻译一科技资料原文二科技资料翻译RTICLE IN PRESSEngineering Structures ( ) –新结构控制概念的应用Xilin Lua,_, Zhiguo Gongb, Dagen Wenga, Xiaosong Rena同济大学国家重点防震减灾土木工程实验室,上海四平路1239号, 200092, 中国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32,中国2005年12月21日收到; 2006年10月5日修订; 2006年10月6日通过审查摘要:目前已经提出并广泛研究了联合建筑控制的概念.但是仅限于关于两条平行相邻建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进一步,本文扩大了控制应用的范围,对一个高层建筑(60层总高333米)和周边大型平台架构(10层共49米),以主要减少平台结构的地震扭转效应导致的刚度和质量偏心. 首先引入一个宏观有限元结构的概念来简化建筑物. 简单的介绍了连接粘滞性阻尼器的模型分析和测试结果. 接下来,分析了建筑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包括了两个不同的回归周期的地震影响. 结果表明,使用连接阻尼器,可有效减少平台架构的地震扭转反应. 此外,主楼抗震性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 最后,平台和主楼用每个最大容量600KN的粘滞性阻尼器连接,此建筑已经在2005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关键词:连接建筑物控制手段;主楼; 大型平台架构;连接流体阻尼器;地震的扭转反应;实际应用1. 介绍由于高强度材料和现代建筑技术使用的不断增长、现代化城市设计和建造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 在市中心,很多建筑由于土地的限制和集中功能的需要而造的靠近或者设计成复合式. 为了防止温度裂缝和不均匀沉降,这些建筑物没有任何联系结构. 如果它们的距离不足以调节,可能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发生相互碰撞事件.在以前的强烈地震中,已经发现了临近建筑碰撞的后果[[12].怎样防止相互撞击是个严重的问题.它是为邻近的建筑物的设计或者被波及的建筑设计的.研究者在过去30年已经作出相关努力, 调查分析相邻两单自由度系统地震的冲击效应. 我们建议安装粘弹性阻尼器在碰撞可能接触的位置. 可能在动力设计中没有预料的是,阻尼器可能使冲击荷载在两个系统中传递. Westermo [4] Westermo建议使用连接绞连接两相邻相对楼层,那么显然这个系统能减震. 但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连接建筑物的地震动特性.如果建筑在几何上不对称,那么就加大了地震反应. 而且增加了建筑的基础剪力. 事实上,刚联结建筑物受力特点更像一个单一建筑体系.因此, 只有在设计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采用新的临近建筑体系的建议. 但对邻近现有建筑物的防震,他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因而这个建议不能正确的实现其功能. 进一步,消极的想法只是避免结构的相互冲击、 更积极的想法是要利用撞击减少建筑物的动态效应. 提出用被动阻尼器,半主动阻尼器或者主动阻尼器连接临近建筑或者复合式建筑的想法来改进抗震或抗风性能.减震建筑系统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当地震或者强风发生的时候,第一是地震或者强风作用下两个邻近的建筑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是联结减震器的耗能作用. 后者在减震中更加重要而且它一般情况下部分取决于前者. 结合这两个特点,下文中用阻尼器连接临近建筑的控制概念称为联合建筑控制.在美国,Klein [5] 在1972年第一次提出平动-扭转耦联体系来增强抗风性能的计划.在日本, Kunieda [6] 在1976年建议连接多重结构减少地震反应.从那时以来,许多调查已经对探查控制建筑物的动态反应的可能性使用连接建筑物控制手段的对策. 调查的绝大部分是理论上和数字的分析.涉及被动控制技术[7–12], 半自动和自动控制技术 [13–17]. 此外,一些实验研究也证明了控制手段的有效性[18,19]. 这些调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如果两个邻近的建筑物的粘滞性阻尼器在适合位置恰当安装,那么风应力和地震动力响应将被减少很多. 基于这些研究,日本正在进行大规模试验或正在考虑中. 如我所知,1989年东京建造的鹿岛智能建筑是第一个应用有关连接建筑物控制手段的[20]. 在这计划中,有一种凹型绞安装在办公室楼的5-层楼和9-层楼. 这种钢质凹型绞有一种稳定的滞后性.它能在强烈地震期间通过屈服而吸收振动能量. 但是,刚性绞也能明显改变单独的建筑物的动态特性. 2003年,Asano and Yamano et al. [21]在日本东京建设局也描述了这种刚性绞.为什么连接建筑物控制手段是少见的?有两点理由: 第一,是邻近的建筑物的相互影响有可能产生潜在不良反应, 特别对于那些联结阻尼器,例如粘弹性阻尼器或者粘滞性阻尼器.他们可能有害于地震附近建筑. Xu and Lu et al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 [10,18,19], 就是向连接建筑物使用减速阻尼器例如各种各样粘滞性阻尼器. 将两个建筑的动响应降低到最小同时将屈服阻尼升到很高的水准 因此,这在设计很快将在工程中得到应用. 第二,邻近的建筑物中连接建筑物控制并没有很多适合的例子. 通常新设计的大厦, 结构工程师通过改变结构布置或者改变结构体系来解决撞击问题或扭转力问题. 因此,对于适用的建筑控制耦合限于有限范围.为了使控制方法提高到更加适用的水平,本文对基于大型平台架构的高层控制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全面研究.此建筑为一个简单的例子. 然后对宏观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解析其性能测试和分析模型采用的阻尼. 随后,联结阻尼器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的效果.特别是通过一系列地震反应分析的估计解决平台架构的结构扭力反应.2. 建筑描述. 建设纲要该项目为位于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起点的上海世茂国际广场. 这是中国最著名的商业街. 整个工程包括主楼、平台结构和公共广场. 主楼,其低层作为高档办公楼,其高层是五星级饭店, 共60层及三层地下室. 主楼楼顶海拔约246米, 若附加在装饰天线桅杆,总高度达到 333米,这将是上海市区黄浦江以西最高的建筑了.其结构图和建筑表现图将在一年内出图. 图1上海世茂国际广场配置结构和连接阻尼的安排[注:平台和广场为点ABCD主楼的点A0,B0,C0,D0,7楼到10楼安排阻尼器的位置 图2:同济大学用三轴震动台试验的1:35模型. 结构体系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加支腿系统. 从第一层至11层、外墙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核心筒选段一级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外墙改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个支点组成悬臂桁架结构加强主楼、 各自位于11层和28层和47层. 该平台部分,设计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墙结构抵制纵向和横向荷载. 至于广场部分,从一到六层是空地,除了一些支撑七到十层的填充柱,屋顶有一个巨大跨度的网架结构.在第七至十楼有一个平台广场.. 结构设计是主要难点在初步结构设计中, 对整个平台及广场安装巨大的斜支撑来加强细长的混凝土柱解决刚度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然而,为了保持弹性空间加强斜撑的建议被取消了. 因此,为整个平台和广场,扭转反应可能会因大偏心突出刚度和质量分布而加剧.广场部分刚度过于薄弱,其位移响应可能严重到失控的程度,设计规范不能完全满足. 作为一个解决办法, 设计师尝试在各楼层之间安装刚性杆来连接主楼与整个广场及平台. 尽管如此, 连接杆强度和变形能力可能不足以抵御地震.因为主楼和整个广场及平台刚度和质量差别很大. 同济大学市政工程系在防震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来验证是否可以使用连接杆连接主楼与周边部分.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在预先设计的建筑仅在基本地震下运行 (50年一遇) 根据地震基本烈度,建筑物发生各种损害情况.当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见2000年期刊), 整个广场及平台刚性杆扭转反应还是很大的. 应当指出,抗震设计实施的的三个层次的保护措施,要按全国抗震设计规范与上海本地的法律的规定设计. 其中 一级地震基本做到了详细设计和施工,另外两项措施须经计算地震作用. 上海本地的规范中震幅7度时加速度在 and 对应 相应的三个层次. 表a:1940年E1地震中心E–W 和 S–N的加速时间表b:记录在加州理工学院的1952年7月21日发生在肯德基州的E–W 和S–N方向的加速时间历史表c: 上海SHW2人工加速度产生的峰值为图三加速时间历史对三个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试验. 联结阻尼器的应用为了避免刚性杆件的缺点,有人建议在主楼及周边配备部分安装粘滞性阻尼器来代替刚杆刚性使耗能阻尼器更有效地控制地震反应、尤其是减少整个广场及平台的扭转反应. 图表1显示上海世茂国际广场中粘滞性阻尼器的计划配置. 在一系列优化之前用SAP 2000设计的简化模型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三个方案进行时程分析来比较减弱的效果X. Lu et al. / 工程结构 ( ) – 5表 17楼到10楼中点A到点D不同的阻尼遭受的相对水平位移Floor Point Case 1 Case 2 Case 37FA 情况1, 主楼及周边部分没有联结阻尼器情况2: 主楼及周边部分从七楼到十楼分布40个联结阻尼器情况3:主楼及周边部分从一楼到 十楼分布100个联结阻尼器十楼从A点到D点的位移比较如表1. 可以得出情况2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减弱效果.但是情况2增加的阻尼器效果增加不明显.所以采用情况2中阻尼器的数量和位置详细分析.3:选择的联结阻尼器和结构的动荷载.分析模型及基本假设文中建立了两个分析模型.SAP2000软件建立的有限元模型, 主要用于进行特征值分析和弹性分析、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不能满足非线性时程分析的要求.用CANNY软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的宏观单元模型. 图4为宏观要素分析模型.该模型是用来描述杆件基于剪力墙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图5为钢筋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找出钢筋混凝土三轴压应变最高的压应力, __c and "u是压力应变控制点的下降部分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_t是钢筋混凝土最高单轴应力相关应变._ "t 是下降点的最大强度控制点; "0 是起点,到达之前的定点 _c; --为参数,指示混凝土应力卸载前到达_c _y和"Y是钢材拉伸屈服应力和相关的应变. _0y and "0y 是钢的相关的压缩屈服强度和变形. --是卸载控制参数. 考虑到矩轴力互动和材料应力应变曲线. 此体系能自动形成双向弯矩-曲率关系根据有限元模型的结果,宏观模型采用的详细楼层重量在表2. 阻尼比率是结构预测响应的关键组成之一. 经过仔细比较不同类型阻尼比的分析反应. 电脑模式对于模式1和模式2定义4%临界阻尼为瑞利型阻尼.在计算中采用以下基本假设:(1)楼层是刚性平面;(2) 忽视土和结构的相互作用;(3) 基础能承载上部结构;(4) 忽视地震垂直作用.. 联结阻尼器分析模型根据粘滞性阻尼器减少临近建筑的变形反应的优越性[19], 设计中采用一种非线性粘滞性阻尼器.粘滞性阻尼器的机械特性可用下式表示:Fd = CvSign(V/Vmax)@_(1) Cv: 阻尼系数 (kN).V: 活塞和容器中的流体相对速率(mm/s).Vmax: 活塞和容器中的流体最高速率(mm/s)._:速度指数,通常介于和. --等于时,线性速度存在. 随着--的数值下降, 在小型平台阻尼力随速度增长很快,但在大型平台,阻尼力随速度增长速度缓慢. OBE和SEE对高层建筑,如上海世茂国际广场的设计必须都满足上海本地抗震设计规范. 为了充分利用耗能阻尼器的能力, _应该选择较小值. 同时根据两个因素判定_ 和Cv的阻尼系数 (1) 流体阻尼器耗能表现佳,为在OBE范围下减少平台架构下的扭转反应,表4用CANNY程序进行整体结构的宏观模型分析
结果分析与问题讨论
管惟炎主要从事低温物理与超导的研究,与他人合著有《超导电性》(一、二)、《超导研究75年》,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从事强磁场超导材料和超导磁体的研究,60年代以来在中国首先倡导并进行强磁场超导材料与超导磁体的研制,与国内若干研究单位、高校、工厂合作,先后研制了几种具有国际水平的国产超导材料。又从事有关超导材料的基础研究,解决了第二类超导体临界场与临界电流的起源问题,发明了一种测量强场超导材料临界特性的新方法,验证了超导体的相变热力学关系式。研究发现了超导体在磁场中转变时的负磁阻效应,在SrTiO3和ZrO2衬底上分别达到5×106安/厘米2和106安/厘米2的电流密度,在单晶硅衬底上取得居国际先进水平的84KYBaCuO薄膜。 管惟炎是多次国际科研规划凝态物理计划的起草人并主持过该项计划的会议,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凝态物理的主编,对推动我国高温超导研究及同步辐射加速器的建设有重要贡献。 主要从事高温超导研究。目前国内超导研究集中的单位如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大、北大及冶金部门的团队均是当年经低温超导研究中培养出来的人员。发现了高温超导体中的离子尺寸效应(包括Tc,Tn,Pn,Rh等),薄膜中的反迈斯纳效应,磁滞回线中的鱼尾现象及超导电性与非磁性的共存现象等。其中离子尺寸效应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对高温超导的微观理论有重要启发。
巨磁阻现象是指样品的电阻在很弱的外加磁场下会具有很大的变化。法国的Albert Fert及德国的Peter Grünberg在1980年代分别独立利用铁铬多层膜技术来产生巨磁阻效应,分别产生了50%及10%的磁阻变化。到了1988年,由M. N. Baibich等人在铁铬多层膜系统中使这个系统的的电阻在2T的磁场下变为两倍,取得了重大突破。巨磁阻现象可以利用下面的模型来帮助了解。假设我们有两层磁性物质中间夹着一层非磁性物质。如果两层磁性物质的磁化方向相同,当通过一束电子自旋方向跟磁性物质相同平行的电流时,基本上电子可以容易的通过。但是如果两层磁性物质的磁化方向相反,自旋与跟第一层磁化方向平行的电子可以顺利通过第一层,却会被第二层相反磁性方向的磁性物质所散射,因此通过的电流便会减少,也就是电阻会上升。因此利用电流的升降,可以定义逻辑讯号的0与1,进而发展各式各样的磁记录系统。 MR读磁头的构造这个现象用来读取磁性记录装置特别有用,当记录数据所需的扇区随着技术的发达而越来越小而能够在单位面积下容纳更多的数据,相对的读写头也要随之缩小才能增加读取效率。但是缩小的扇区同时也表示磁场的讯号会减弱,这时便显出巨磁阻物质的重要性。因为巨磁阻物质可以将磁性方法记录的讯号,以不同的电流大小输出。尽管磁场很小,但是还是可以产生足够的电流变化。因此可以大幅提高数据储存的密度。
当材料处于磁场中时,导体或半导体内的载流子将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发生偏转,在两端产生积聚电荷并产生霍尔电场。如霍尔电场作用和某一速度的载流子的洛仑兹力作用刚好抵消,那么小于或大于该速度的载流子将发生偏转,因而沿外加电场方向运动的载流子数目将减少,电阻增大,表现出横向磁阻效应。如果将图1 中a、b端短接,霍尔电场将不存在,所有电子将向a端偏转,磁阻效应更明显。通常以电阻率的相对改变量来表示磁阻的大小,即用△ρ/ρ(0)表示,其中ρ(0)为零磁场时的电阻率,设磁电阻阻值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电阻率为ρ(B),则△ρ=ρ(B)-ρ(0), 由于磁阻传感器电阻的相对变化率△R/R(0)正比于△ρ/ρ(0), 这里△R =R(B) -R(0),因此也可以用磁阻传感器电阻的相对改变量△R/R(0)来表示磁阻效应的大小。实验证明,当金属或半导体处于较弱磁场中时,一般磁阻传感器电阻相对变化率ΔR/R(0)正比于磁感应强度B的平方,而在强磁场中ΔR/R(0)与磁感应强度B呈线性函数关系。磁阻传感器的上述特性在物理学和电子学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如果半导体材料磁阻传感器处于角频率为ω的弱正弦波交流磁场中,由于磁电阻相对变化量ΔR/R(0)正比于B2,那么磁阻传感器的电阻R将随角频率2ω作周期性变化。即在弱正弦波交流磁场中磁阻传感器具有交流电倍频性能。若外界交流磁场的磁感强度B为 (1)式中, 为磁感应强度的振幅, 为角频率,t为时间。设在弱磁场中, (2)(2)式中,k为常量。假设电流恒定为 ,由(1)式和(2)式可得(3)(3)式中, 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电阻值,而 为以角频率2ω作余弦变化的电阻值。因此,磁阻传感器的电阻值在弱正弦波交流磁场中,将产生倍频交流电阻值变化。由(3)式可知磁阻上的分压为 振荡频率两倍的交流电压和一直流电压的叠加。
当金属或半导体处于较弱磁场中时,一般磁阻传感器电阻相对变化率ΔR/R(0)正比于磁感应强度B的平方,而在强磁场中ΔR/R(0)与磁感应强度B呈线性关系。
磁阻效应广泛用于磁传感、磁力计、电子罗盘、位置和角度传感器、车辆探测、GPS导航、仪器仪表、磁存储(磁卡、硬盘)等领域。
磁阻器件由于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工业、交通、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探矿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数字式罗盘、交通车辆检测、导航系统、伪钞检别、位置测量等。
磁阻效应的原理:
当半导体受到与电流方向垂直的磁场作用时,载流子会同时受到洛伦兹力与霍尔电场力,由于半导体中载流子的速度有所不同,假设速度为V0的载流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及霍尔电场力相互抵消,那么,这些载流子的运动方向不会偏转,而速度低于V0或高于V0的载流子的运动方向将发生偏转,导致沿电流方向的速度分量减小,电流变小,电阻增大。这种现象就是磁阻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磁阻效应
磁阻效应(Magnetoresistance Effects)是指某些金属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外加磁场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同霍尔效应一样,磁阻效应也是由于载流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而产生的。在达到稳态时,某—速度的载流子所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相等,载流子在两端聚集产生霍尔电场,比该速度慢的载流子将向电场力方向偏转,比该速度快的载流子则向洛伦兹力方向偏转。这种偏转导致载流子的漂移路径增加。或者说,沿外加电场方向运动的载流子数减少,从而使电阻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磁阻效应。若外加磁场与外加电场垂直,称为横向磁阻效应;若外加磁场与外加电场平行,称为纵向磁阻效应。一般情况下,载流子的有效质量的驰豫时时间与方向无关,则纵向磁感强度不引起载流子偏移,因而无纵向磁阻效应
通过施加微波、压电、热、电极化、磁场等外场都有能力提高半导体的电荷分离,为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分离提供所需的外部驱动力来
一、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而在一般教科书及通用资料中被定义为:利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缺陷,破坏计算机数据并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最早出现在70年代 David Gerrold 科幻小说 When . was One.最早科学定义出现在 1983:在Fred Cohen (南加大) 的博士论文 “计算机病毒实验”“一种能把自己(或经演变)注入其它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启动区病毒,宏(macro)病毒,脚本(script)病毒也是相同概念传播机制同生物病毒类似.生物病毒是把自己注入细胞之中。二、计算机病毒的长期性:病毒往往会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弱点进行传播,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是防病毒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完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将使系统多数时间用于病毒检查,系统失去了可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信息保密的要求让人们在泄密和抓住病毒之间无法选择。病毒与反病毒将作为一种技术对抗长期存在,两种技术都将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长期的发展。三、计算机病毒的产生: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和产地信息,从大量的统计分析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处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四、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2) 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在生物界,病毒通过传染从一个生物体扩散到另一个生物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可得到大量繁殖,并使被感染的生物体表现出病症甚至死亡。同样,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段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只要一台计算机染毒,如不及时处理,那么病毒会在这台机子上迅速扩散,其中的大量文件(一般是可执行文件)会被感染。而被感染的文件又成了新的传染源,再与其他机器进行数据交换或通过网络接触,病毒会继续进行传染。 正常的计算机程序一般是不会将自身的代码强行连接到其他程序之上的。而病毒却能使自身的代码强行传染到一切符合其传染条件的未受到传染的程序之上。计算机病毒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如软盘、计算机网络去传染其他的计算机。当您在一台机器上发现了病毒时,往往曾在这台计算机上用过的软盘已感染上了病毒,而与这台机器相联网的其他计算机也许也被该病毒染上了。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病毒程序通过修改磁盘扇区信息或文件内容并把自身嵌入到其中的方法达到病毒的传染和扩散。被嵌入的程序叫做宿主程序;(3) 潜伏性 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一下子就爆炸开来,对系统进行破坏。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潜伏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 潜伏性的第一种表现是指,病毒程序不用专用检测程序是检查不出来的,因此病毒可以静静地躲在磁盘或磁带里呆上几天,甚至几年,一旦时机成熟,得到运行机会,就又要四处繁殖、扩散,继续为害。潜伏性的第二种表现是指,计算机病毒的内部往往有一种触发机制,不满足触发条件时,计算机病毒除了传染外不做什么破坏。触发条件一旦得到满足,有的在屏幕上显示信息、图形或特殊标识,有的则执行破坏系统的操作,如格式化磁盘、删除磁盘文件、对数据文件做加密、封锁键盘以及使系统死锁等;(4) 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5)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探究论文
摘要: 本文对计算机病毒进行系统的概括,对新病毒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计算机病毒的重要作用,并对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进行具体探究,旨在为我国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作用;探究
1、计算机病毒的概况
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对计算机的程序造成破坏的编码。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更新,攻击速度变快,传播途径更加广泛,破坏力更大。计算机病毒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特点
计算机病毒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发展,新的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增多,传播速度较快,能够主动传播。此外,新病毒的“蠕虫特征”使得病毒能够在自身不断复制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传播到其他程序上。
新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除了以QQ、邮件、网页等途径进行传播,计算机病毒还能够利用软件的漏洞来传播和攻击。此外,计算机病毒能够同时利用多个软件的漏洞进行攻击,且攻击力度增大,导致计算机安全系统遭到破坏。
新功能
除了自动复制的功能外,计算机病毒还具有远程控制的功能。当病毒成功入侵计算机后,通过病毒对计算机的系统进行远程控制,这种病毒与入侵者非常相似,能够盗取计算机内的信息或者导致计算机的系统崩溃。常见的病毒为QQ木马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等,这些病毒造成的危害非常大[1]。
2、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作用
(1)切断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检测技术在发现病毒时会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向计算机使用者发出提醒,阻止计算机使用者打开带有病毒的邮件和消息,保护计算机程序和相关资料的安全。
(2)打击病毒制造者的违法犯罪行为。我国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制造计算计病毒攻击他人的计算机,若造成计算机使用者的人身财产损失,计算机病毒制造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损失。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能够在病毒产生侵害之前对其进行制止,有效打击制造病毒的违法行为。
3、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探究与实现
特征代码扫描法
(1)以代码的长度为根据选择代码串。病毒代码在不同环境下的长度会发生变化,短代码只有100字节,而长代码的长度将近10K字节,只选取病毒代码的一小段作为病毒代码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检测病毒时不能只选用其中一段病毒代码串。
(2)以病毒代码的唯一性为根据选择代码串。若病毒的代码每增加一字节,要检测2000种病毒,那么增加的空间就为2000字节,因此,在保证特征代码的唯一性的基础上,减少时间和空间的开销,尽量使特征代码的长度维持在最小值。
(3)以病毒代码的代表性为根据选择代码串。选择的代码串具有代表性才能够将此病毒与其他病毒区分,因此,要全面分析程序,保证代码串的代表性。
(4)以病毒代码所处数据区为依据。病毒所处的数据区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代码串不能处于不断变化的数据区内。
特征字扫描法
通过升级特征串扫描,加快扫描速度,提高扫描的准确性。特征字库的特征字数量较少,只需截取少量的病毒关键特征字就可进行工作,字节长度较短,并且不用进行串匹配,处理字节的时间被大大缩短,进而提高了对病毒的扫描速度。此外,生物活性实验与此方法有着相似之处,对病毒的扫描比较准确,报错率较低。经过长期的发展,智能引擎技术对特征字扫描法进行的完善,能够准确识别病毒的变种,并且速度也得到相应提升。
启发式代码扫描方法
此方法主要依赖杀毒软件来进行检测,杀毒软件对于病毒的种类进行记忆备份,当入侵的病毒种类与记忆的病毒种类相似时,杀毒软件进行及时处理,向计算机使用者发出提醒。由于杀毒软件要对计算机的所有程序进行扫描,识别程序的代码,因此,此方法的应用前提是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到目前为止,该检测方法经常出现误报病毒的'情况,检测结论的准确性有待提高,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启发式代码扫描技术发展还不成熟,无法对模糊的病毒程序进行有效识别。
完整性检测技术
该检测技术的检测对象是计算机中的所有文件,首先要对计算机的引导扇区和文件内容进行详细了解,之后查找被更改的文件,并将预先记忆的原始文件覆盖在已被更改的文件上,修复文件内容[2]。此外,除了对已知病毒的检测,该技术还能够检测计算机的未知病毒,并将检测出来的病毒进行自动清除,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病毒检测。此方法的检测范围较全面,检测结果较准确,被广泛应用。
基于行为的检测技术
病毒的更新使得病毒变种越来越多,攻击强度变大,攻击途径变多,病毒检测工作受到阻碍,根本原因为病毒缺少特征码,完整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的专家研发了基于行为的检测技术,该技术在病毒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快速检测出结构复杂和程序庞大的病毒,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变种病毒和未知病毒进行快速处理,对时间和空间资源都进行了合理利用,降低了检测成本,大大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计算机使用者要对计算机的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随时关注计算机的异常现象,及时利用病毒检测技术和杀毒软件对计算机信息进行保护,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病毒对计算机造成的侵害,保护自身的财产和隐私安全此外,病毒检测技术的研发者要不断开发新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完善,为预防新型病毒的入侵提供技术支持。
4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计算机病毒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更新变异,新病毒对计算机程序和文件造成的损害更大,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能够有效保护计算机不受病毒侵害。目前的大部分检测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还需要被不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种的病毒,减少对计算机使用者的财产和隐私侵害。
参考文献:
[1]万百宏.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3):114-115,123.
[2]祝恩,殷建平,蔡志平等.计算机病毒自动变形机理的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2,24(6):14-17.
随着资讯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也随之产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和巨大破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网际网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预防研究
摘要:伴随我国计算机网际网路技术的飞速发展还有全球网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相互间的邮件的传输和档案快递方面更加的方便,人们在网际网路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相应的,伴随着网际网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也得到了发展。在网际网路的环境中,计算机病毒进行传播的主要方式就是指数模式,其传播速度也非常快。如果计算机病毒入侵了计算机网路系统,因其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整个计算机软体系统的瘫痪。本文重点研究了计算机网路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关键字:计算机网路安全;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一般情况下,电脑保安包含了软体和硬体的安全,同时还包含了计算机资料资料安全以及计算机执行的安全,因此,计算机的安全对于相关资料的储存管理与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为计算机病毒的威胁,也对计算机系统安全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对计算机网路安全以及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进行不断的研究。
1计算机网路安全和计算机病毒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路安全和计算机病毒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自然灾害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资讯系统比较容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溼度、温度、冲击、振动等诸多因素。而不少计算机房常忽视防震、防火、防电磁泄漏等方面的工作,接地系统也考虑的不够周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软体漏洞
黑客对计算机发动攻击往往把网路软体的漏洞当成最好的利用条件,此外,还有软体“后门”的问题,这些“后门”都是软体设计程式设计人员为了自己方便才进行设定的,通常情况下。外人难以得知,而一旦“后门”洞开,其后果和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黑客的攻击和威胁
在当前的计算机网路上,黑客攻击事件频频发生,愈演愈烈,已成为具有一定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各种各样的攻击者活动的舞台。之所以会出现黑客,大多情况下,并非黑客本身有随意入侵的本事,往往只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并利用漏洞。资讯网路具有缺陷和不完善性,这正好成了黑客或病毒进行攻击的绝佳途径,资讯网路的脆弱,引起了不少资讯社会的脆弱和安全问题,对人们和社会构成了极大威胁。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通常是一种由人为编制、对计算机效能和资料进行破坏且能够自我复制的程式程式码,它感染速度快、破坏性强,且传播形式复杂,很难彻底清除,可以轻易对硬碟、光碟机、主机板等造成破坏,是当今网路安全的头号强敌,一旦病毒在网路上扩散,会引起网路的瘫痪,使之不能正常执行。所以,加强网路安全防范意识尤其重要。
2计算机网路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加密技术
资料加密是指根据一定的演算法,将原有的明文或资料进行定的加密转换,对所进行的储存和传输工作进行加密,只有相关的资讯使用者进行解密之后才能对相关资料进行使用,这同时也是资料保密性得以实现的有效保证。通常来说,加密演算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称加密演算法,另一种是非对称加密演算法。对称加密演算法主要是指进行解密的钥匙都是一样的,而非对称加密演算法所受用的钥匙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非对称加密的方法运用更为广泛。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运用广泛,主要用于网路访问控制、阻止外?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狈欠ń?耄?芄挥行У囟阅谕?试唇?斜;ぁ7阑鹎蕉允?莅?械脑吹刂泛湍勘甑刂芬约霸炊丝诤湍勘甓丝诘刃畔⒔?屑觳猓?儆胩崆吧柚玫姆梦士刂乒嬖蚪?衅ヅ洌??a href='' target='_blank'>成功,就允许资料包通过;若不成功,就丢弃资料包。状态检测防火墙是当下市场上最常见的。防火墙一般只能防止外部,对内部网路起不了作用。
物理隔离网闸
物理隔离网闸的主要作用就是对资讯的安全性进行保护,其工作原理就是运用多种的控制功能进行固态开关的控制,从而保证对相对独立的主机系统进行一定的读写分析。而进行连线的主系统问,并没有相关的物理连线和逻辑连线,同时也不存在对资讯包转发的依据,所以,从物理方面来说,物理隔离网可以有效的对黑客进行预防。
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通常就是:繁殖性强、攻击隐蔽性强、潜伏时间长、传播方式多样、破坏能力大,其注入技术可分为无线电方式、后门攻击式、固化式方式以及资料控制连线方式等。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人造的,这也导致计算机病毒对其系统自身和资讯储存等危害非常大。网路病毒技术一般有三种,一是病毒预防技术,利用固有的常驻系统记忆体,优先获得系统控制权,判定病毒是否存在,做好病毒扩散的预防工作;二是病毒检测技术,对档案自身特征和病毒特征对计算机进行侦测,判断系统是否感染病毒;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资讯网路安全以及网路病毒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应的,资料保密也发展到了更重要的阶段,资料保密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网路资讯科技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情况下,我国的网路安全技术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有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网路病毒技术等,相应的,网路安全不仅需要技术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法律法规,并对资料资讯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加强,大力的进行宣传教育,尽可能的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范文二:计算机病毒防护思考
摘要:资讯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载体,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中人类的活动越来越离不开资讯,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更是开创了资讯时代的新纪元。但是随之而来的诸多安全隐患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计算机病毒,极大的威胁了资讯保安,在计算机系统以及网路通讯中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文章主要针对目前计算机系统以及网路应用中常见的病毒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分类、危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而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病毒防护措施,以促进电脑保安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安全;防护
1计算机病毒
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资料,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式程式码”。计算机病毒往往会对计算机系统以及计算机网路造成破坏,使之无法使用,甚至会对硬体系统造成损害。计算机病毒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着复制性和巨大的破坏性,一旦感染往往无法彻底根除。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通常附着于各类档案中,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以及计算机网路中迅速传播,且又难以根除。当感染了病毒的档案被复制或者传输时,病毒就随之传播开来。病毒布局与独立性,其往往隐藏于执行程式中,具有潜伏性、传染性以及破坏性。一旦被感染轻则计算机装置执行速度降低,重则会使得硬体装置瘫痪,资料被破坏、丢失,给使用者造成巨大损失。
病毒破坏过程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过程主要有四个阶段:首先是潜伏。在这一阶段中病毒始终为休眠状态,需要通过某一条件进行启用。这种条件一般为时间、程式、档案或者磁碟容量超出某一范围等,并非所有的病毒都具有潜伏期。其次是繁殖。这一阶段中,病毒会将自身在特定的系统区域或者程式中防治同自身的副本,受到感染的程式都会含有病毒副本。继而是触发。这一阶段中,病毒会通过某一系统事件被启用,从而实现其功能,而触发事件往往依照病毒的不同而不同,激发功能也可能包含病毒的复制次数。最后则是执行。在这一阶段中,病毒最终实现自身功能,这一功能可能无害也可能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计算机病毒种类多种多样,目前常见的种类主要有寄生病毒、以及隐形病毒和多型病毒等。寄生病毒是最为常见的传统病毒形式。其主要在可执行档案中附着,当执行该程式时,该类病毒就会急需感染其他档案,以此重复执行。而储存器病毒则主要驻留于主存中,从而感染所有的执行程式。引导区病毒主要对引导记录进行感染,从而在系统中传播。隐形病毒是一种针对反病毒软体设计的病毒种类,在反病毒软体进行病毒检测时能够隐藏自己。多型病毒则是一种在感染时会发生改变的病毒,若通过检测病毒“签名”的方式检测该种病毒,则无法检测出。
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以下便简要分析几种常见的传播途径。首先为移动储存装置。移动储存装置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常见的移动储存装置包括行动硬碟、U盘以及光碟等。这些介质使用频繁,移动性高使用广泛,一旦移动储存装置中感染了病毒,不但会破坏装置中原有的档案,还会对装置硬体完成损坏,一旦移动储存装置又连线了其他计算机,则会将病毒传播出去,加速了病毒的扩散。其次为网路传播。现在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终端接入网际网路,网际网路以其便捷的资讯传输优势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是网际网路中所传播的资讯、资源等并非是完全安全的。其中夹杂的病毒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常见的网路传播方式包括即时通讯软体、网页以及邮件等,计算机病毒会附着于正常档案通过上述方式在网路中传播,其传播速度是目前几种传播方式中最快且影响最广的。系统漏洞以及软体漏洞是病毒传播的又一途径,近几年,不法分子通过系统漏洞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也成为了病毒传播的又一途径。另外,计算机中不可移动的硬体装置也能够传播病毒,虽然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播的病毒种类极少,但其破坏力无与伦比,且目前没有检测手段能够对付该种病毒。无线通道以及点对点通讯系统也是病毒传播的方式。由于无线网路传输中,资料资讯的加密很弱或者有些根本没有加密,因此该类资讯极易容易被窃取、修改,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而随着无线网路技术的发展,以及无线网路应用的普及,大量针对无线终端的病毒层出不穷,无线通讯网路成为了病毒的又一“温床”。
2防护措施
防治是减少、消除病毒威胁的最有效方式,从根本上杜绝病毒侵入系统。从而削弱病毒的危害性,降低病毒攻击的成功率。但这只在理论上可行,实际中这个目标无法完美实现。目前对电脑保安技术中防护病毒的措施主要有三步,即检测、标识、清除。若被感染的程式被检测出来但无法予以标识和清除,那么就只能被丢弃,使用者可以重新安装一个干净的程式,以此消除病毒威胁。病毒防御技术在发展,同样病毒技术也同样在发展,二者的发展具有相似性和同步性。最早出现的病毒主要由程式码片段构成,相对较为简单,当时使用的反病毒软体也同样较为简单,秩序对病毒程式码进行标识清除即可。但随着病毒技术的不断演化发展,反病毒也越来越精密复杂。计算机技术在发展,计算机的安全防护常识也随之普及,人们也逐渐的掌握了一些简便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知识和技能,下面便针对几种常见的病毒预防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1系统备份。在确认计算机未感染病毒时,对使用者系统中重要的档案进行备份,以便在系统受计算机病毒攻击而崩溃时进行恢复。除了系统本身的备份外,也要及时备份使用者资料。2安装防病毒程式、及时更新病毒特征库并定期扫描,同时,要及时进行计算机病毒特征程式码库升级,目前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及时的线上升级。3安装防火墙。安装较新的正式版本的防火墙,并要及时升级。同时为作业系统及时安装补丁,阻止程式入侵作业系统。经常使用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体对系统进行计算机病毒查杀。4关闭系统还原。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属性”-“系统还原”-选中“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5注意远离恶意网站或不健康网站。上网浏览时一定要开启防毒软体的实时监控功能,特别是“网页监控”,以免遭到病毒侵害。6不要开启不明来历的邮件。邮件是传染病毒最快的也是影响最广的途径之一,若邮箱中发现不明来历的邮件,一定不能轻易开启。
3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路技术的普及应用,极大的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文化秩序也烙上了资讯文明的烙印。但是技术带给人们以方便的同时,也带了诸多的挑战,安全问题始终是目前计算机技术以及网路应用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来自网路外的计算机病毒就是现代资讯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如何应用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是目前电脑保安技术研发的重点。对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进行研究能够令人们对计算机病毒攻击进行正确的认知,从而有效进行防范,保障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路安全,发挥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路的积极作用,令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功宜.计算机网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
[2]闫丽娟.计算机病毒的防范[J].资讯与电脑,20105.
[3]张冠群.浅谈计算机病毒防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9.
(1)声明:本人发表过有关《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论文,可以谈谈。(2)论文框架如下: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按寄生媒体分按破坏程度分按入侵方式分 3 计算机病毒的命名 计算机病毒的命名规则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 4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通过硬件(硬盘、U盘、光盘)通过软件通过网络(局域网、互联网) 5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策略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判断 6 常见的杀毒软件介绍卡巴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