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体的出现大大更新了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地让学生的听觉、视觉乃至感觉全部调动起来,不再拘泥于听、读的形式,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松弛其紧张的神经,达到音乐课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兴趣培养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音乐教学传统模式内容单一、手法单调、信息量少、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宽度,竭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听、读的形式,学生也因此获得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极大地开拓了音乐视野,丰富了音乐知识,身心受到熏陶。 一、丰富学生音乐知识,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教师整节课就是播放乐曲,偶尔简单讲解。这就使得每到上音乐课,学生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就想到音乐课就是听听乐曲而已,简直就是催眠曲。对于乐曲表达的情感、乐器种类与配合等等,学生不甚了了。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效果则不一样,不仅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能很快就调动起来,而且教师的劳动量减轻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通过多媒体辅助,再现乐队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服装道具、演员的动作表情等,有了音乐再现,视听俱佳,一切都变得通俗易懂,学生自然能够静下心来,投入到课堂氛围中去。此时此刻,学生会对乐曲每一乐段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内容有较深的理解,真正实现“心赏”,用心来体会。 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论文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高潮、尾声三部分片断音乐的教学论文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夜色蒙眬、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有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高潮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很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自然地产生了美好的遐想。三、让音乐美熏陶学生,让德育潜移默化 音乐教学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音乐课上教师不仅要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还要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1.设身处地,以情感人。如欣赏《铁蹄下的歌女》,可以制作、演示课件,可以放映影音作品,新旧对比,引导学生感悟:不同时期的歌女,生活境况截然不同,只有社会主义的今天,歌唱演员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服务于社会建设。 2.身临其境,感悟哲理。如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师可以演示“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的背景,播放作品,设计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此氛围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激发并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强烈情怀。 3.寻找美感,净化心灵。如欣赏冼星海《保卫黄河》,播放相关资料片,再现作品宏阔的场面,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全方位感受乐曲磅礴的气势,感受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让美的教育、美的熏陶震撼心灵,热爱美、追求美,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之情油然迸发。 因此,小学音乐课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在反复欣赏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把美传递给学生,树立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美的信心。
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能够更好地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探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意义,提出了应用策略,以期能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忱,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初中数学课程学习是初中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给部分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困难,再加上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模式固定化和单一化,极容易造成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产生倦怠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需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意义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抽象性理论知识和学习要点较多,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想象能力都有一定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集中于对于课堂教材中的数学定理进行理论性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容易给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带来障碍。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素材,将数学知识通过精美的动态课件进行展示。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融入了音频、图像及视频等多样化的内容元素,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理论语言转化为形象丰富的多媒体动态语言,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教材内容。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信息时代,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符合当前时代的信息诉求,同时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收集大量符合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设计和编写。这对于教师来说能极大地降低备课成本,节约授课时间,从而能够增加初中课堂的教学容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能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的内容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群体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引领者。因此,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数学的发展,首先便需要教师群体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制作更加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的数学课件材料,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需提高自身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以便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资源中筛选出真正能应用至教学实践的有效资源素材,并通过一定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件制作,熟练把控多媒体课堂的授课节奏,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掌握阶段性的数学知识。
(二)保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量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直接应用材料,它在整个教学课堂中起到极其重要的辅助性作用。因此,需要注重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量。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以数学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突出教学目标的重难点,同时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型。比如,在初中几何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几何图形的平面图和立体图,同时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不同类型的关键要素。同时还能通过动画等多样化的形式设计富含趣味性的教学课件,坚持直观性和科学性的有效结合,促进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促进教学进程的发展,可以作为一个创新的教学模式。但实质上,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服务于教学目标,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课本中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知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性的数学理论知识。
四、结语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最重要的还是立足于教学目标,以课程教材为基础,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效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刍议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1.
[2]杨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8):28.
[3]孙蕾.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6(42):61.
[4]黄西洪.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手段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5(24):131.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系统电教设备、技术日趋完善,它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独特价值逐渐显现。对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多媒体教学被有效地应用到数学课堂,不仅优化了课堂效率,而且也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良好效果,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观察及听辨能力,对顺利实现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初中、数学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系统电教设备、技术日趋完善,它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独特价值逐渐显现。对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多媒体教学被有效地应用到数学课堂,不仅优化了课堂效率,而且也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良好效果,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观察及听辨能力,对顺利实现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深切感受到了多媒体对数学教学的帮助,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一、通过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集中,仅用从前的教学方法已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必须借助直观、形象、新颖的多媒体,通过五彩斑斓的画面,美妙悦耳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在执教《年、月、日》这一节时,就用多媒体播放一个谜语:“有件东西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剰张皮” 。学生听了猜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思维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数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的抽象性。如果把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各种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就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逐层参与到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圆面积》的计算,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不利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很难向学生形象地展示将圆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也不容易引导学生去想象,教师就很难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课件演示先将圆分成20等分 并将其展开后数一下块数,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原来的圆就变成了以前学过的长方形,由于块数没有减少,面积自然就想等,这样自然而然就把极限的思想直观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想象 ,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在形象的学习中轻松地懂得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感受和认识,是人类的高级情感活动。而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要将课本上 的内容转化为引起美感的主要对象来源,必须借助多媒体手段,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优美的画面,美妙的旋律等让学生欣赏,并深化数学教学内涵,强化数学教学中的人格美、社会美、自然美等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美感。比如:在教《年、月、日》这节时,可以制作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不同季节的美。结合生活实际制作一些“超市购物”、“公园买票”等图片再配上录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环境美、行为美、语言美
总之,电教化这种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开辟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渠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我们应该恰到好处地运用电化教学,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变封闭的课堂活动为开放式的教学,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提升学生各种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当前,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这首先得益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三机一幕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更是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循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来自嗅觉,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因此,通过教学,我认为在数学课中运用多媒体有如下优势:
一、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第六册《年、月、日》时 ,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全面,我先让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讲给大家听,然后,让学生从软件中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看到用媒体的演示出:茫茫的宇宙中有无数的星座和天体在运行,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同时自身也在转,再配上解说学生便明白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因此产生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于是就有了平年和润年之分,也就有了一个特殊的二月份。媒体的形、声、色、光结合,生动形象,使学生通过媒体看到自己从没看过的天文现象,产生了许多联想 。对于年月日的知识十分感兴趣, 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
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 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
你参考一下吧、、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学习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主流。实施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具体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主渠道。首先,只有改变教学观念,才能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优化课堂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前提,恰当选用多媒体,可以极大的发挥其优势,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思维等多项能力。首先作者对什么是素质教育、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进行阐述。然后具体地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恰当使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设计、制作或选择适合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多媒体课件,并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学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机的贯穿于其中;二是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激发起大脑中对原有或已学过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好奇、记忆和情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作者举了生物教学中“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多媒体课件来说明这一点。多媒体环境可以有效促进记忆,培养记忆能力。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一样,是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符合人类的记忆过程,多媒体展示知识空间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形成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便于给学生提供知识素材,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知识体系,为教师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作者用呼吸作用的教学来说明这一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作者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生长素的发现”教学来说明这一点。作者的分析已经比较透彻了,我对多媒体的感触最多的是可以提高上课效率。由于教师不必再在课堂上一边讲课一边写板书,那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这对于学生来说,就必须集中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做笔记,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漏抄笔记,那样就不会开小差了。如果真的漏了内容也可以课后再看。另外一点就是学生要边看边听边写,所谓的眼到、手到、耳到,那心岂能不到,因此,整个上课过程必须是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但有些课件做得太“生动”也不行,那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有的老师在一些角落里放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动物,这跟课堂教学根本无关系,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很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所以说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所以,多媒体并非用越多效果就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浅谈网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不断发展,网上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所谓网上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当然它还包括教学资源调度,教学计划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由于网上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上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及其特点,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1.基于局域网上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网的教学模式⑴ 教学模式的流程多媒体教学网上的教学模式。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基于教室里的多媒体局域网,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许多相同之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这个教学模式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把准备的多媒体CAI 课件放入服务器,以便上课调用,这些课件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信息处理系统是对教、学信息的处理。使教学双方随时能得到反馈的信息。⑵ 教学模式的特点① 支持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可将教师机的屏幕(图像、动画、文字)语音(音乐等)实时广播给任意指定的个别、部分或全体学生。也可对学生机实现个别、部分或全体的轮流监看、监听。随时与学生机共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对话和可视化辅导,实现交互式教学需要时可指定学生机为教学实例。②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育方式,使有创造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更为出色。把教师的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③ 有利于大班教学传统的大班教学的效果一般可能不如小班。但如何上好大班课,这是很值得我们考虑的因素,学校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材的需求),大班教学成了事实。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平台为教师上好大班的课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随着教学班规模的增大,了解学生个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由于可以实现互动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的在这里都可做得更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教师再也不需要扩大自己的嗓音和加强手势及脸部表情,或者如何书写大字以使坐在后面的学生看得清,因为大屏幕的投影机及网络的广播功能,教师再不需忧虑传统的大班教学的烦脑,可专心一意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教学设计。④ 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水平,选择或编制CAI 课件,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收集各种的多媒体素材(这些素材可能来自其他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自己的工作总结,甚至是学生的习作等)。在提出某个课件的需求时,即注意课件的科学性,又注意它的教育性和艺术性。最后在计算机专家、教育心理学家,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制作出MCAI课件精品。这些MCAI的精品放在网络上,供师生们共享。⑤ 提供科学的教学测量手段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系统提供课堂教学信息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测试和评定,以提供确切的学生学习数据供教师教学决策作为依据。例如,学习过程的测试,包括课堂上实时反馈的学生信息,学生对问题的态度、反应和回答问题的用时等。以及使用网上标准题库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然而对学生建构性、创造性学习的测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 Internet教学模式的种种⑴个别学习模式个别学习者可以通过WWW查询和阅读在线数据库中的信息; 调用在网络上教学软件,由教学软件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通过E-mail或Internet Phone向教师提问,还可以在网上BBS站(电子公告)上提出疑问,征求解答。 这种模式的特点可以24小时进行,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的内容或向教师请教,从问题的不同时间、角度来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提倡的随机访问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掌握非良构领域知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缺点缺乏实时的交互性。⑵ ONE TO ONE 学习模式远距离教学中的一对一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和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在师生一对一的学习模式中,师生之间进行实时的多媒体交互。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对课程的具体指导,学习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学习属于协同型学习,即两个学生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网络共用写字板、画笔或某些应用程序(课件注释系统)相互交流讨论,协同学习。通过种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总结和自述,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⑶ ONE TO MAMY 学习模式在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中,一位教师同时向多个学生授课,除独立操作外,学生只能和教师进行交互或者通过教师的控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互。这种模式的交互学习不仅仅是学生观看屏幕上远地教师的授课,而是在学生决定的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得以实现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3 Internet教学模式的特点① 教师必须具有网上教学能力。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 教学双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③ 学生学习更自主,而且具有网上学习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④ 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媒体,全方位的虚拟学习环境。⑤ 教育的投入小,效益大。
关于信息技术论文题目大全
1、区域内开展网络教研的研究与实践
2、浅谈信息学奥赛辅导策略
3、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4、新课程算法教学给我的启迪
5、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6、用网络学习评价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困难的讨论
8、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9、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
10、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的预约管理模式
11、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12、 浅谈信息技术教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13、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之我见
14、算法与程序设计之我见
15、感悟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16、高中新课程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究
17、如何在新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18、任务驱动教学法在WORD小报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19、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点评
20、让LOGO语言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21、机器人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22、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新探
23、浅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改变
24、以情促兴 以兴促行 以行促果——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情感教学
25、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运,有效实施任务教学
26、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探究学习模式Big6的应用
27、“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8、异构校园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
29、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30、初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31、优化导入技巧让课堂“活”起来
32、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点尝试
3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
34、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35、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做博客
36、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新课程的实施
37、充分发挥课件室职能为教育教学服务
38、简约而不简单
39、新课程理念下的网络教学初探
40、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研究
41、《基于BLOG环境下的教师成长之路》
4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性研究与实践
43、如何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4、如何调控信息技术的教学
45、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初探
46、让多媒体走进作文课堂
47、试论运用信息技术与改善学习方式
48、培养学习举趣,提高信息素养
49、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0、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思考
51、小议新课标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52、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
53、自主与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54、谈谈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55、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育价值的点滴思考
56、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57、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58、优化教学,体验成功
59、浅谈CAI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0、多媒体与数学整合
61、善用信息技术 合作学习语文
62、淡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3、激趣,创新,探索,整合
64、初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亮点
65、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初探
66、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与反思
67、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浅探
6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69、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素养
70、信息技术漫谈
71、多媒体教学误区浅析
72、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73、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7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75、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
76、加强课程整合 培养学习兴趣
77、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78、以学生为本,搞好信息技术教学
79、浅谈网络环境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80、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8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82、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
8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84、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85、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
86、培养小学生学习电脑的举趣
87、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浅谈
88、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89、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课堂教学
90、从生命关怀角度看信息技术教学
91、多媒体是把双刃剑
92、学生水平差异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影响的解决方法
9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探讨
94、浅谈CAI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95、信息化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96、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97、浅谈课件设计原则的指导作用
98、改革课堂教学,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99、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100、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101、借助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102、试论素质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
10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104、多媒体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105、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浅谈
106、浅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107、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探索
108、让信息技术走进学生心灵
109、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微
110、让美术课更美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11、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112、个性化教学在信息技术中的运用
11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
你参考一下吧、、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学习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主流。实施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具体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主渠道。首先,只有改变教学观念,才能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优化课堂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前提,恰当选用多媒体,可以极大的发挥其优势,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思维等多项能力。首先作者对什么是素质教育、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进行阐述。然后具体地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恰当使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设计、制作或选择适合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多媒体课件,并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学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机的贯穿于其中;二是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激发起大脑中对原有或已学过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好奇、记忆和情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作者举了生物教学中“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多媒体课件来说明这一点。多媒体环境可以有效促进记忆,培养记忆能力。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一样,是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符合人类的记忆过程,多媒体展示知识空间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形成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便于给学生提供知识素材,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知识体系,为教师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作者用呼吸作用的教学来说明这一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作者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生长素的发现”教学来说明这一点。作者的分析已经比较透彻了,我对多媒体的感触最多的是可以提高上课效率。由于教师不必再在课堂上一边讲课一边写板书,那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这对于学生来说,就必须集中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做笔记,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漏抄笔记,那样就不会开小差了。如果真的漏了内容也可以课后再看。另外一点就是学生要边看边听边写,所谓的眼到、手到、耳到,那心岂能不到,因此,整个上课过程必须是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但有些课件做得太“生动”也不行,那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有的老师在一些角落里放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动物,这跟课堂教学根本无关系,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很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所以说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所以,多媒体并非用越多效果就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浅谈网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不断发展,网上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所谓网上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当然它还包括教学资源调度,教学计划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由于网上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上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及其特点,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1.基于局域网上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网的教学模式⑴ 教学模式的流程多媒体教学网上的教学模式。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基于教室里的多媒体局域网,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许多相同之处。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这个教学模式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把准备的多媒体CAI 课件放入服务器,以便上课调用,这些课件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信息处理系统是对教、学信息的处理。使教学双方随时能得到反馈的信息。⑵ 教学模式的特点① 支持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可将教师机的屏幕(图像、动画、文字)语音(音乐等)实时广播给任意指定的个别、部分或全体学生。也可对学生机实现个别、部分或全体的轮流监看、监听。随时与学生机共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对话和可视化辅导,实现交互式教学需要时可指定学生机为教学实例。②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育方式,使有创造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更为出色。把教师的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③ 有利于大班教学传统的大班教学的效果一般可能不如小班。但如何上好大班课,这是很值得我们考虑的因素,学校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材的需求),大班教学成了事实。多媒体网络的教学平台为教师上好大班的课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环境。随着教学班规模的增大,了解学生个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由于可以实现互动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的在这里都可做得更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教师再也不需要扩大自己的嗓音和加强手势及脸部表情,或者如何书写大字以使坐在后面的学生看得清,因为大屏幕的投影机及网络的广播功能,教师再不需忧虑传统的大班教学的烦脑,可专心一意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教学设计。④ 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水平,选择或编制CAI 课件,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收集各种的多媒体素材(这些素材可能来自其他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自己的工作总结,甚至是学生的习作等)。在提出某个课件的需求时,即注意课件的科学性,又注意它的教育性和艺术性。最后在计算机专家、教育心理学家,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制作出MCAI课件精品。这些MCAI的精品放在网络上,供师生们共享。⑤ 提供科学的教学测量手段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系统提供课堂教学信息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测试和评定,以提供确切的学生学习数据供教师教学决策作为依据。例如,学习过程的测试,包括课堂上实时反馈的学生信息,学生对问题的态度、反应和回答问题的用时等。以及使用网上标准题库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然而对学生建构性、创造性学习的测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 Internet教学模式的种种⑴个别学习模式个别学习者可以通过WWW查询和阅读在线数据库中的信息; 调用在网络上教学软件,由教学软件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通过E-mail或Internet Phone向教师提问,还可以在网上BBS站(电子公告)上提出疑问,征求解答。 这种模式的特点可以24小时进行,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的内容或向教师请教,从问题的不同时间、角度来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提倡的随机访问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掌握非良构领域知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缺点缺乏实时的交互性。⑵ ONE TO ONE 学习模式远距离教学中的一对一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和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在师生一对一的学习模式中,师生之间进行实时的多媒体交互。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对课程的具体指导,学习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学习属于协同型学习,即两个学生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网络共用写字板、画笔或某些应用程序(课件注释系统)相互交流讨论,协同学习。通过种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总结和自述,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⑶ ONE TO MAMY 学习模式在一对多的学习模式中,一位教师同时向多个学生授课,除独立操作外,学生只能和教师进行交互或者通过教师的控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互。这种模式的交互学习不仅仅是学生观看屏幕上远地教师的授课,而是在学生决定的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得以实现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3 Internet教学模式的特点① 教师必须具有网上教学能力。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 教学双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③ 学生学习更自主,而且具有网上学习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④ 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媒体,全方位的虚拟学习环境。⑤ 教育的投入小,效益大。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 多媒体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各种矛盾的客观存在,严重地制约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客观上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寻求一种能将图形、动画、声音、文字等各种媒体信息引入教学过程,适用学生人数多、直观性强的教学手段,以便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信息量、加强教师间相互交流,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而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就能有效地实现这些功能。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教学软件;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社会一日千里,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但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授课中因为计算机基础课本身的特点使得这种授课方式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何选择最佳方案和引进新技术出色完成计算机基础的授课工作,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1 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11 黑板粉笔模式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黑板就构成了教师传授知识所需的基本环境。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对象大多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操作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按照目的决定手段的原理,其教学手段应该着重直观性、操作性,寓理论于实践之中,尽量通过教师示范而非语言表述来传达知识。但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的课程教学往往习惯于填鸭式,学生在对计算机缺少感性认识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只顾灌注理论、概念、原理、方法,一个很简易的道理,一旦被抽象成专业术语,就变成了一种深奥难懂的理论,虽然学生在课堂上高度紧张地听、看、记,唯恐记录有错,但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仍知之甚少,难以理解。12 投影仪模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大屏幕投影仪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模式的应用大大改善了传统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它的出现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教师在课前有计划地系统性地备课、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发挥更大效益。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的课堂中普遍采用。但这种模式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用要求而言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缺陷以至于大大削弱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用,比如这种教学模式仍然还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实际的动手参与,仍然是被动地接受。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要求较强,并且具有大量的操作练习。如果能将讲解和练习一同进行,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投影仪模式只能局限在同一间教室的范围。2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引进及应用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给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带来的弊端,我们引入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平台,它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它不同于以往那些采用纯硬件或软硬结合方式而构建的网络教学系统,而是创新地采用了全新的视频、音频压缩算法和高效的内核技术,运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突破性地构建出以纯软件为基础的新一代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它不但能够实现传统教学的全部功能,而且还能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独特功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真正实现双向互动式教学、推进教学信息化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一套新的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完全必要的。21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学网操作软件,具有网络教学功能和众多的附加功能,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其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① 教学功能广播教学:教师可以将本机的屏幕内容、声音等信息传送给全体、特定或由教师事先选定的某一组学生。这样,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软件,通过广播功能传送给全体学生收看收听,进行教学。语音教学:可将教师的声音实时地传给单个学生、部分学生或全体学生,实现教师对学生进行语音教学的功能。电子教鞭:电子教鞭也称作“电子白板”。它提供了在广播教学时可同时使用彩色的电子笔在屏幕上任意批注圈点,加强教学效果。黑屏肃静:当教师需要讲解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希望学生集中注意力时,可以使用该功能把学生计算机的屏幕变黑并锁定学生的计算机,以便教师讲课。锁定学生:当教师需要讲解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不希望学生乱操作电脑时,可以用该功能把学生计算机锁定,此时学生不能操作电脑,便于教师授课。屏幕录制:教师可以使用该功能将教学内容录制下来,以后通过“播放录象”功能将录制的内容广播给一组或全体学生,降低教学工作量。全体恢复:该功能将恢复所有学生的状态,如处于黑屏、锁定、接收广播等学生的状态都将恢复为正常态。② 指导功能远程控制:当某学生需要教师亲自指导计算机的操作时,教师可以不必离开自己的座位,而是使用“远程控制”功能,在自己的座位上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在控制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耳麦通话,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共同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控制转播:如果某个学生遇到的问题比较典型,教师可以一边远端遥控这名学生,同时将这个控制过程转播给其它学生,接收转播的对象可以是某个学生,部分学生或全体学生。在控制转播的过程中,教师和被控制的学生可以通过耳麦交谈,其他学生可以听到教师的声音。学生示范:教师可以把某个学生机的屏幕内容、声音转播给其他学生。接受转播的对象可以是某个学生,某一组学生或者是全体学生。在转播的过程中,被转播学生的操作丝毫不受影响。语音对讲:教师可以通过该功能和学生进行语音对讲,进行交流。语音对讲也支持两个学生间交谈。分组讨论:可以使教师和单个学生、部分学生或全部学生以聊天室的方式进行文字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文字对话,还可根据学生的IP地址实时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信息下发作业:用来向学生机传输指定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③ 监控功能幕监视: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学生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屏幕,监看学生机的屏幕内容。教师可以监看一名学生,也可以在一屏内监看某一组学生或者全体学生。远程管理:利用此功能可以使教师不必离开自己的座位,就能对全部学生的电脑进行各项属性的设置,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机器的实时管理和监控,防止学生误操作电脑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远程命令:教师可以通过此功能启动学生机的应用程序或者课件,例如:让全体学生的电脑都运行word等。消息通知:教师可以通过该功能向学生发送通知或者警告。教师点名:该功能如课堂里面的教师点名的性质一样。教师可以对全体学生、一组学生或单个学生进行点名。学生输入姓名后这些学生的姓名就会显示在教师机屏幕上,便于教师直观地了解使用每台电脑的学生姓名。远程关机:教师可以利用该功能关闭学生的计算机。这种功能可用于机房统一关机,为教师提供了便利。刷新教室:该功能可以重新扫描教室内学生的状态,获取是否有学生关机、是否有新学生上线等信息。删除学生: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教师可以使用该功能从教师机的屏幕上删除此学生。④ 娱乐功能播放录像:教师可以使用该功能将事先通过“屏幕录制”功能录制的录象,对单个、部分或全体学生进行播放。使用该功能,教师可以事先备好课,上课时直接播放录象就可以了,极大的降低了教学工作量。网络影院:教师可以使用此功能向全体学生播放流媒体影象和声音,如VCD,Mpeg影片等多媒体内容。⑤ 管理功能系统配置:主要设置各项功能的参数,如广播参数、监看参数、网络参数等众多系统配置信息。教室模型:通过此功能,教师可以将教室布局、学生姓名等信息存储下来,以便下次使用。配置教室:在配置模式下,教师可以随意排布学生计算机的图标,在图标下面输入学生的名字,然后保存到文件中,下次上课时可以调出来使用,从而实现每个班上课时,屏幕上显示的是该班的学生姓名,而且学生机图标的位置和教室中的真实布局相同,非常直观。22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特点221 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多媒体能模拟动态过程,而且在播放录象时,可进行动画截取或抓拍,以突出重点、难点:另外,多媒体技术还有教学示范,监控管理等功能。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台将各种实体或实验操作显示于学生面前,学生也可通过学生机向教师控制机发出信号进行提问、教师给予单独辅导答疑。而且教师还可通过控制机对学生进行监视和控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可大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222 创造有利学习的情境计算机基础学习中经常遇到枯燥乏味的内容或抽象难懂的概念,单靠语言很难表述清楚,这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制声形、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将苦涩难懂的内容直观形象地显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多重感官刺激,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有利学习的情境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23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在广播教学过程中,若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举手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普遍、个别)进行集体讨论、分组讨论或个别辅导。进行上述教学活动时不会对其他人产生任何影响。在学生进行个别练习时,教师可以运用屏幕监视功能对学生采用循环监视功能,这样做,既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理解讲授内容的程度,又可以避免学生练习与教学无关的内容。3 结束语本研究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与传统教学方法比,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既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各种优点,又能大大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之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适应时代潮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使教学得到更深一层次的发展,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
关于信息技术论文题目大全
1、区域内开展网络教研的研究与实践
2、浅谈信息学奥赛辅导策略
3、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4、新课程算法教学给我的启迪
5、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6、用网络学习评价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困难的讨论
8、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9、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
10、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的预约管理模式
11、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12、 浅谈信息技术教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13、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之我见
14、算法与程序设计之我见
15、感悟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16、高中新课程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究
17、如何在新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18、任务驱动教学法在WORD小报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19、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点评
20、让LOGO语言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21、机器人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22、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新探
23、浅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改变
24、以情促兴 以兴促行 以行促果——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情感教学
25、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运,有效实施任务教学
26、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探究学习模式Big6的应用
27、“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8、异构校园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
29、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30、初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31、优化导入技巧让课堂“活”起来
32、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点尝试
3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
34、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35、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做博客
36、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新课程的实施
37、充分发挥课件室职能为教育教学服务
38、简约而不简单
39、新课程理念下的网络教学初探
40、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研究
41、《基于BLOG环境下的教师成长之路》
4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性研究与实践
43、如何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4、如何调控信息技术的教学
45、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初探
46、让多媒体走进作文课堂
47、试论运用信息技术与改善学习方式
48、培养学习举趣,提高信息素养
49、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0、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思考
51、小议新课标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52、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
53、自主与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54、谈谈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55、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育价值的点滴思考
56、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57、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58、优化教学,体验成功
59、浅谈CAI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0、多媒体与数学整合
61、善用信息技术 合作学习语文
62、淡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3、激趣,创新,探索,整合
64、初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亮点
65、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初探
66、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与反思
67、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浅探
6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69、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素养
70、信息技术漫谈
71、多媒体教学误区浅析
72、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73、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7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75、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
76、加强课程整合 培养学习兴趣
77、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78、以学生为本,搞好信息技术教学
79、浅谈网络环境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80、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8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82、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
8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84、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85、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
86、培养小学生学习电脑的举趣
87、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浅谈
88、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89、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课堂教学
90、从生命关怀角度看信息技术教学
91、多媒体是把双刃剑
92、学生水平差异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影响的解决方法
9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探讨
94、浅谈CAI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95、信息化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96、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97、浅谈课件设计原则的指导作用
98、改革课堂教学,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99、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100、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101、借助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102、试论素质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
10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104、多媒体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105、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浅谈
106、浅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107、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探索
108、让信息技术走进学生心灵
109、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微
110、让美术课更美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11、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112、个性化教学在信息技术中的运用
11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
关于信息技术论文题目大全
1、区域内开展网络教研的研究与实践
2、浅谈信息学奥赛辅导策略
3、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4、新课程算法教学给我的启迪
5、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6、用网络学习评价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困难的讨论
8、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9、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
10、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的预约管理模式
11、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12、 浅谈信息技术教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13、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之我见
14、算法与程序设计之我见
15、感悟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16、高中新课程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究
17、如何在新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18、任务驱动教学法在WORD小报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19、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点评
20、让LOGO语言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21、机器人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22、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新探
23、浅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改变
24、以情促兴 以兴促行 以行促果——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情感教学
25、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运,有效实施任务教学
26、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探究学习模式Big6的应用
27、“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8、异构校园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
29、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30、初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31、优化导入技巧让课堂“活”起来
32、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点尝试
3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
34、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35、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做博客
36、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新课程的实施
37、充分发挥课件室职能为教育教学服务
38、简约而不简单
39、新课程理念下的网络教学初探
40、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研究
41、《基于BLOG环境下的教师成长之路》
4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性研究与实践
43、如何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4、如何调控信息技术的教学
45、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初探
46、让多媒体走进作文课堂
47、试论运用信息技术与改善学习方式
48、培养学习举趣,提高信息素养
49、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0、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思考
51、小议新课标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52、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
53、自主与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54、谈谈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55、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育价值的点滴思考
56、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57、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58、优化教学,体验成功
59、浅谈CAI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0、多媒体与数学整合
61、善用信息技术 合作学习语文
62、淡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3、激趣,创新,探索,整合
64、初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亮点
65、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初探
66、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与反思
67、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浅探
6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69、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素养
70、信息技术漫谈
71、多媒体教学误区浅析
72、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73、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74、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75、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
76、加强课程整合 培养学习兴趣
77、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78、以学生为本,搞好信息技术教学
79、浅谈网络环境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80、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8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82、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
8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84、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85、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
86、培养小学生学习电脑的举趣
87、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浅谈
88、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89、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课堂教学
90、从生命关怀角度看信息技术教学
91、多媒体是把双刃剑
92、学生水平差异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影响的解决方法
93、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探讨
94、浅谈CAI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95、信息化英语教学模式初探
96、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97、浅谈课件设计原则的指导作用
98、改革课堂教学,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99、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100、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101、借助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102、试论素质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
10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104、多媒体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105、中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浅谈
106、浅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107、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探索
108、让信息技术走进学生心灵
109、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微
110、让美术课更美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11、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112、个性化教学在信息技术中的运用
11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
我国现行学科分类是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的产物,既缺乏科学依据又层次混乱。1998年将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7种专业合并为"艺术设计"一个专业,是对设计教育发展的倒行逆施,如不抓紧纠正,必将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应当着力培养日益细分的职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视觉传达设计是紧随时代发展的,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多种细分专业所构成的学科类(也称二级类)。视觉传达设计的特殊性,该学科类各专业的相互关联性和学科归属性,决定了这种学科类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关键词:视觉传达;学科;专业;艺术学;设计学 随着中国的开放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更加凸显出我国高校的设计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滞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活动。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能够得到根本解决,并且矛盾愈加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教育则表现得尤其明显。承认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科地位,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形成有利于生产力高效益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体系,是现阶段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前提:艺术学和设计学都有作为一级学科门类的必要条件和充分理由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此前一年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分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十二个学科门类。学科门类下设二级学科"类",再下是"专业"若干种。这种分类是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思想还没有得到解放的产物。既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层次也是混乱的。居然把艺术学划在文学门类,把体育学划在教育学门类,显然是对这两个学科的独特性缺乏了解。著名设计教育家尹定邦1999年初对此就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就这一点而言,传统的学科划分规范就显得过于拘谨和迂腐。"①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中央还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科学发展观是符合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发展观,学科的再分类不能继续沿用计划模式的老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科分类,不应当是"指令性"的,而应该是"指导性"的。每个学校应当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和市场情况,确定专业和院系的设置,不应受到学科分类的束缚。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学科分类在我国现阶段仍然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科分类往往是计划的依据,对于院校、专业、学位的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育改革首先必须触动学科分类这一敏感问题。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博士提出的学科分类改革思路,既具有科学性,也符合中国国情:"我建议学科分类做如下改变,仍保留12个门类,但做重新划分。在基础学科层次分为3类:(1)自然科学(即目前分类中的理学);(2)社会科学(包括目前分类中的经济学、法学中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教育学中的心理学等);(3)人文(包括目前分类中的文学、历史和哲学)。在实用学科层次分为8类:(4)工学;(5)农学;(6)医学;(7)法学;(8)教育学;(9)管理学;(10)军事学;(11)艺术学;(12)体育学。"② 将艺术学确定为实用学科层次的一级学科门类,是科学地正视了艺术学学科的独特性,有利于学科发展和国际交流。 1998年的专业目录在十二个学科门类下设二级类71个,把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至249种,调减幅度为,艺术类中其他学科的专业种数也只是减少了一半。但是,却把随着改革开放而方兴未艾的我国产业发展急需的,"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招生总量占艺术类60%以上的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部分)、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部分)等7种专业,一股脑合并为"艺术设计"一个专业。 且不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这些年这些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就算与其他学科门类同步"调减",也没有必要非把7个专业变为一个专业。使得各个学校都很无奈,不得不按"专业方向"招生和组织教学。这种"改革"完全是倒行逆施,是对世界现代设计100多年各专业形成发展状况的无知或漠视。因为混淆了专业特性,在业内外无论对刚刚从西方吸收引进本应快速发展的专业,还是对陶瓷、染织等富有中国悠久传统的专业,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也极大地挫伤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面对这种局面,居然还有"专业人士"闭着眼睛大唱赞歌,以至教育部从2001年起逐年批准新增目录外专业和部分院校试点专业,到现在专业种数已经超出"调减"之前了,惟独这7种专业未能够得以正名。 也正因为"艺术设计"只被视为一个专业,教育部近期制订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申报指南》,对于艺术类"艺术设计"专业只有两门课程(艺术设计导论、现代艺术设计思潮)。而《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都是历来被认为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方向课程,还有其他几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方向课程,却规划在工学门类里面。学科分类的不科学和设计专业合并带来的弊端展现在许多方面。 把业内外都能分辨的不应合并的7个专业合并了,却又批准设立了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会展艺术与技术等专业。难道培养教师的专业面"窄"可以,培养职业设计师的专业面则必须"拓宽"?"会展艺术与技术",这种名称的专业为什么就没有人觉得"窄"了呢?多年来,装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的许多毕业生也在从事这项专门工作,为什么长期以来就不能在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开设这一专业或专业方向呢?设计类各个专业从一出现就是与相关的并且不断发展的工艺、技术密不可分的。西方从100年之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就是按专业所需知识结构(包括艺术与技术层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的。 诚然,刚刚过去的20世纪,除了自然科学还在向纵深发展,艺术设计及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则更多的表现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交融上。但是,艺术设计各个专业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交融发展,并不应当限制在学科内,这些专业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是历史形成的。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发展,应当也必然体现与各自相关联的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交融,造就适应快速发展的各行各业对专门艺术设计所需要的人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包装工程与设计"等专业,就是符合当今和日后细分市场需要应运而生的。但是,目前这些专业依托在工学门类,是舍本逐末之举。中国本土产业进步的根本出路在于"中国设计",仅仅满足于"Made in China"是不够的。"设计"是有别于"制造"概念的,前者是对未知领域的开拓和新的物象、形态、可能的创意发现,而后者只是对这些开拓和发现结果的批量加工复制。满足"中国设计"需要的设计师,对相关产业技术的了解和熟悉固然重要,但是对设计师的创造力培养仍然还是第一位的。 2.前景:日益细分的职场需要与产业技术进步结合的各种复合型专业人才 "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是近年来的时髦论调,也有可能成为误人子弟者的托词。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化分工愈来愈细,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每个专业都在与相关领域知识的交叉交融中向纵深发展。学校应当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有所预测。大学学制是固定的,学生即便再勤奋,精力也是有限的。针对每个专业,教育者应当明确哪些知识是学生毕业前必须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是熟悉了解就可以的。不应该以所谓的"宽口径"来不变应万变。更不应当对学生听之任之,个人兴趣不能代替专业知识的学习。否则,就是对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学生、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不负责任。"事实证明,拓宽后的新专业目录,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因为社会仍按行业(即所谓的窄专业)招聘和使用人才。所以近年来又有近200多个目录外专业诞生。这些目录外专业绝大多数是口径较窄的专业针对性较强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实践的结果,说明这样做是正确的。"③《新京报》2005年4月30日的一篇报道很是耐人寻味:那些为适应新产业迅猛发展而诞生的纯粹"新专业"更吸引人的眼球。信用管理专业、知识产权专业、网络游戏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随着社会工种的日益细分和职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这些专业的人才也正逐渐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提出"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的初衷,笔者不清楚,但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正确理解和施行。搞好饮料的包装或广告设计,当然要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知识有所了解,著名设计教育家高中羽早在1990年之前就曾指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表现离不开一定的商业需要,所以了解有关市场背景至为重要。"④ 但是这样做是需要投入精力的,于是很多学生就近"拓宽":从染织专业看到蜡染效果不错,就设计蜡染的包装、广告;从装饰专业看到壁挂好看,就给壁挂设计包装、广告;从陶瓷专业知道点景德镇、陶艺,就设计艺术陶瓷商品或展览的包装、广告。在作业中把"商品"描绘得可以乱真,你看专业面是不是"拓宽"了,专业之间是不是"渗透"了?这是"近亲结婚"。再则这几种产品对GDP的贡献并不多,而且因其商品的特点,包装广告起的作用并不大,至多也是美学方面的。只有市场竞争激烈的快速消费商品、同质化商品及企业,才更需要高水平的包装和广告等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对于我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作用十分重要,在与众多学科交差交融中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不应当想当然地认为还与装饰、染织差不多。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横向比较一下,就可以得到立体的判断。但凡是个医生,对人的疾病都能大致诊断,但是医学学科门类分为二级学科就有7个,本科专业不完全统计就分了29个。人类健康固然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怎样细化研究都是有必要的,看医生都愿意找专家,肯定不会有人愿意找个"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的医生看病。视觉传达设计的工作也是很专业化的,不仅仅是完成一张没有油画大、更没有壁画大的设计稿,而是至少涉及印制几万张几十万张之后的效果,更是直接影响到客户的产品销售,企业的兴衰。 我们再看看同样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的管理学类是怎样划分专业的,应该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二级学科倒不多,只有4个,但是本科的专业种数至少有30个,包括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工程造价、商品学、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物流工程、海事管理、信用管理等等。你看分得细不细,怎么就没有人敢说这些专业的许多课程都一样,不能称其为专业,只能是专业方向呢? 大学教育的主流到底应该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一直还在争论着。其实,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不是绝然对立的。专业教育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都是为了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出色。一些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连"视觉传达设计史"这类课程都不开,却热衷"通识教育",岂不是本末倒置。将上手和后劲对立起来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企业招聘首先选快手,上手慢了肯定不行。企业招聘人才不仅要面试,而且还要有试用期。只图上手快,后劲跟不上,职业位置也坐不稳。反过来,上手慢的后劲也不会大,连位置都抢不上,也就没有机会发挥后劲了。"⑤ 不断学习是追求上进者毕生的事情,不可能在有限的几年掌握一生使用的知识。大学教育的主流应该是培养学生毕业时"抢位置"的能力和追求上进的素质,也就是应当着力于培养日益细分的职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3.前程:视觉传达设计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多种专业所构成的学科类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曾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⑥ 20年前,中国的现代设计与本土现当代艺术同时登场,设计与美术的不同之处,人们也是逐渐认识到的。其实,早在200年前,康德()就明确的指出: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合乎目的是一个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它与功能相近。⑦ "纯粹绘画的使用就是鉴赏,而实用品的使用则在于按要求发挥效用时。"⑧ 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对平面广告设计而言,最为重要的一点莫过于信息的传达。" ⑨ 1960年开始在西方流行的术语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随着改革开放传入我国逐渐取代了表述极不准确的"装潢设计"。其实,从这时起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多个专业的学科类型,当时肯定没有人意识到其后影象和计算机等技术发展的这样快,只是觉得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这个术语和其代表的设计内容已不能涵盖新出现的影象、电子读物、多媒体等一些新的信息传达媒体的设计。如今许多新专业的设立,就是基于这一体现出学科交叉与发展的原因。 虽然视觉传达设计各专业都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⑩ 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要求具备有区别的知识结构,因而新的专业必然出现和发展。如同同是诊病,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就有了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区分,又有口腔医学与口腔修复工艺学的专业细分;因方式不同,临床医学与中医学就各自都是二级学科类,也有了放射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专业不同。难道艺术类的学生就都是天才,同样的学制能样样精通?中国设计业和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一直徘徊,不能不说与艺术类相关专业特别是搞传统工艺美术的总是只看到各专业的共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一些人从表象上是理解不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早已不仅仅只是以造型基础、图案或视觉形式为学科基础了,与装饰艺术或各种绘画是有本质区别的,虽然都具有可视性,但是与传达功能相比,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化毕竟是第二位的、从属性的。由于旧有学科分类的桎梏,大多数设计学研究者还无法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沟壑,对设计学进行立体的研究。 艺术领域接近达成共识,却在其他领域又产生设计是纯科学、纯技术的认识偏差。由初期把"设计"归于"美术"范畴的僵化,到发现了"设计"的技术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另一面,而抛弃了同根生长的"艺术"。如今,工业设计专业拿工学士学位;服装设计与纺织工程联姻,其实染织设计与纺织工程的关系算起来更近;环境艺术设计紧抱建筑学的大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衍生的包装设计专业方向投入到包装工程的怀抱,广告设计将由日益壮大的广告学科拉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国际通称Graphic Design(译为平面设计),因其一直与印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完全有理由并入到印刷工程学科里面;书籍设计也同样有理由在出版编辑学里开设……艺术设计将要变成了一个既"新"又"老"的"横断学科"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多年了,我们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初期,设计教育还是应该在认真研究总结西方100多年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再图"创新"为好。 视觉传达设计不能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部分,也不应作为广告学科的一部分,更不能等同于装饰艺术。尽管它们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确立视觉传达设计的二级学科地位和相应的专业定位,是设计事业少走弯路健康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的具体行动。 欧美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已经有100年的历史。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现代物质文明的影响力可以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相提并论,是组成现代设计范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⑾ 视传设计师历来受人尊重,法国海报设计家切列特(Jules Cheret)对当时的海报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法国政府于1890年授予他荣誉军团勋章(the Legion of Honor)。不能因为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基于机械化大批量印刷生产的这个手段上,而将视觉传达设计视为传统的保守的。目前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已经跨越了影视界限,在多媒体设计中产生非常积极和活跃的作用。与此同时,它的传统和范畴却依然存在,在电脑辅助设计的技术前提下,发展速度也非常惊人。当代印刷已经进入到数字化印刷技术时代,并且还在继续发展,平面设计只有紧密结合印刷技术的发展,才不会被历史淘汰。 视觉传达设计"在研究视觉造型、美学、传播学的同时,还要研究语言、社会、市场、心理、生理、物理、哲学等诸多学科。" ⑿ 一旦设计因为电脑和其他的现代设备得到简化之后,设计师的大部分时间就不用化在完稿工作上,观念的形成、市场的调查、设计战略的组织等等就成为设计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人的精神因素、设计家本身的素质变成设计优劣的主要驱动因素。我们不得不重新注意设计家本身的素养,而不仅仅是他的手头工夫。这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和设计教育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和挑战。 正因为视觉传达设计自身关系的特点产生了可以利用的设计元素的多样化,从而导致了设计上的不确定性。任何一门学科的特点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即使在学科交叉发展的过程中,其他门类的学科的参与只是对其自身发展的强调和补充,这可以使其自身的特点更加突出与鲜明,而不是混淆与取代。"从长远看,视觉传达设计必定是更科学、严谨、合理的概念名称,蕴涵着未来设计的趋向。"⒀ 视觉传达已是一门多元素、多学科交叉的设计学科类。⒁ 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细分设置的前提,在于每个专业的毕业生达到每个岗位对专业设计师的基本要求,在固定的学制内完成能够而又必须掌握、了解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知识结构的完善。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专业细分设置还必须考虑到便于国际对接。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目前可以包含6个专业: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包装设计(Package Design)、书籍设计(Book Design)、广告设计、电子视传设计(电影电视片头、影视广告等影象,电子读物、多媒体等的视觉传达设计)、会展设计。 会展设计,目前有的学校开设在工业设计专业。其实会展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空间设计形式,是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主兼有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因素并与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专业。 插图专业很有独立开办的必要。字体设计专业也越来越显现出开办的可能和必要性,工学门类里的焊接专业能从本科到博士后都研究不完,而中文字体作为特殊技术产品早已经供不应求,却遭到学习视觉传达设计者的藐视。 视觉传达设计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可由学科平台课程和各个专业的方向设计(含史论与设计思潮等)课程组成,尤其应当注意适度加强各个专业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相关应用技术的学习,加强传统认为是上下游专业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的了解和熟悉,使得学生毕业时在其专业领域内真正成为行家里手。职场是需要能够一进去就能创造业绩与效益的专业人才,也只有具备这样能力与素质的学生才具有继续深造培养的价值。 在现阶段,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门类经过一些讨论是容易得到确认的,"设计学"能否被确认为一级学科门类肯定有争议的过程。但是,无论结果如何,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紧随时代发展的"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多种细分专业所构成的学科类,因其特殊性和所含专业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学科归属性,这种二级学科类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只会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进步而发展,这种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制作多媒体交互动画的意义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是西太平洋地区重要国际港口城市,内外联系广泛,交通、通讯比较发达。另外,上海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130余处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的园林、博物馆、宗教寺院及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城市建筑群,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豫园作为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典园林,也是上海十大景点之一,其秀丽的景色,众多的文物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把上海的著名旅游景点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不再拘泥于书本、图片,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二) 多媒体交互动画的概念计算机多媒体与电视、电影媒体不同,它具有交互性,可以对多媒体进行控制。交互(Interactivity),简单地说,就是作者与用户之间一来一往,相互对话,相互协作。这样的过程使双方都能有所了解,正如商业中的信息反馈一样,会使用户更多的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多媒体交互动画就是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融合所选主题的内容编制而成的交互软件。借助多媒体交互动画,用更直观生动的形式表现所选主题的内容,既能弥补书本、图片的单一和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足,又能使所选主题更为突出,与观赏者产生互动。真正达到“交互”的主题思想。(三) 多媒体交互动画的开发过程1. 确定主题正如在“制作多媒体交互动画的意义”中写到的:豫园作为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典园林,也是上海十大景点之一,其秀丽的景色,众多的文物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选择豫园作为多媒体交互动画的主题,有其独特的历史性、代表性、教育意义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 多媒体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下各种矛盾的客观存在,严重地制约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客观上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寻求一种能将图形、动画、声音、文字等各种媒体信息引入教学过程,适用学生人数多、直观性强的教学手段,以便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信息量、加强教师间相互交流,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而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就能有效地实现这些功能。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教学软件;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社会一日千里,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但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授课中因为计算机基础课本身的特点使得这种授课方式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何选择最佳方案和引进新技术出色完成计算机基础的授课工作,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1 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11 黑板粉笔模式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黑板就构成了教师传授知识所需的基本环境。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对象大多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操作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按照目的决定手段的原理,其教学手段应该着重直观性、操作性,寓理论于实践之中,尽量通过教师示范而非语言表述来传达知识。但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的课程教学往往习惯于填鸭式,学生在对计算机缺少感性认识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只顾灌注理论、概念、原理、方法,一个很简易的道理,一旦被抽象成专业术语,就变成了一种深奥难懂的理论,虽然学生在课堂上高度紧张地听、看、记,唯恐记录有错,但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仍知之甚少,难以理解。12 投影仪模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大屏幕投影仪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模式的应用大大改善了传统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它的出现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教师在课前有计划地系统性地备课、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发挥更大效益。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的课堂中普遍采用。但这种模式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用要求而言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缺陷以至于大大削弱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用,比如这种教学模式仍然还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实际的动手参与,仍然是被动地接受。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要求较强,并且具有大量的操作练习。如果能将讲解和练习一同进行,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投影仪模式只能局限在同一间教室的范围。2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引进及应用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给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带来的弊端,我们引入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平台,它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它不同于以往那些采用纯硬件或软硬结合方式而构建的网络教学系统,而是创新地采用了全新的视频、音频压缩算法和高效的内核技术,运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突破性地构建出以纯软件为基础的新一代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它不但能够实现传统教学的全部功能,而且还能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独特功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真正实现双向互动式教学、推进教学信息化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一套新的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完全必要的。21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学网操作软件,具有网络教学功能和众多的附加功能,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其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① 教学功能广播教学:教师可以将本机的屏幕内容、声音等信息传送给全体、特定或由教师事先选定的某一组学生。这样,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软件,通过广播功能传送给全体学生收看收听,进行教学。语音教学:可将教师的声音实时地传给单个学生、部分学生或全体学生,实现教师对学生进行语音教学的功能。电子教鞭:电子教鞭也称作“电子白板”。它提供了在广播教学时可同时使用彩色的电子笔在屏幕上任意批注圈点,加强教学效果。黑屏肃静:当教师需要讲解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希望学生集中注意力时,可以使用该功能把学生计算机的屏幕变黑并锁定学生的计算机,以便教师讲课。锁定学生:当教师需要讲解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不希望学生乱操作电脑时,可以用该功能把学生计算机锁定,此时学生不能操作电脑,便于教师授课。屏幕录制:教师可以使用该功能将教学内容录制下来,以后通过“播放录象”功能将录制的内容广播给一组或全体学生,降低教学工作量。全体恢复:该功能将恢复所有学生的状态,如处于黑屏、锁定、接收广播等学生的状态都将恢复为正常态。② 指导功能远程控制:当某学生需要教师亲自指导计算机的操作时,教师可以不必离开自己的座位,而是使用“远程控制”功能,在自己的座位上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在控制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耳麦通话,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共同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控制转播:如果某个学生遇到的问题比较典型,教师可以一边远端遥控这名学生,同时将这个控制过程转播给其它学生,接收转播的对象可以是某个学生,部分学生或全体学生。在控制转播的过程中,教师和被控制的学生可以通过耳麦交谈,其他学生可以听到教师的声音。学生示范:教师可以把某个学生机的屏幕内容、声音转播给其他学生。接受转播的对象可以是某个学生,某一组学生或者是全体学生。在转播的过程中,被转播学生的操作丝毫不受影响。语音对讲:教师可以通过该功能和学生进行语音对讲,进行交流。语音对讲也支持两个学生间交谈。分组讨论:可以使教师和单个学生、部分学生或全部学生以聊天室的方式进行文字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文字对话,还可根据学生的IP地址实时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信息下发作业:用来向学生机传输指定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③ 监控功能幕监视: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学生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屏幕,监看学生机的屏幕内容。教师可以监看一名学生,也可以在一屏内监看某一组学生或者全体学生。远程管理:利用此功能可以使教师不必离开自己的座位,就能对全部学生的电脑进行各项属性的设置,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机器的实时管理和监控,防止学生误操作电脑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远程命令:教师可以通过此功能启动学生机的应用程序或者课件,例如:让全体学生的电脑都运行word等。消息通知:教师可以通过该功能向学生发送通知或者警告。教师点名:该功能如课堂里面的教师点名的性质一样。教师可以对全体学生、一组学生或单个学生进行点名。学生输入姓名后这些学生的姓名就会显示在教师机屏幕上,便于教师直观地了解使用每台电脑的学生姓名。远程关机:教师可以利用该功能关闭学生的计算机。这种功能可用于机房统一关机,为教师提供了便利。刷新教室:该功能可以重新扫描教室内学生的状态,获取是否有学生关机、是否有新学生上线等信息。删除学生: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教师可以使用该功能从教师机的屏幕上删除此学生。④ 娱乐功能播放录像:教师可以使用该功能将事先通过“屏幕录制”功能录制的录象,对单个、部分或全体学生进行播放。使用该功能,教师可以事先备好课,上课时直接播放录象就可以了,极大的降低了教学工作量。网络影院:教师可以使用此功能向全体学生播放流媒体影象和声音,如VCD,Mpeg影片等多媒体内容。⑤ 管理功能系统配置:主要设置各项功能的参数,如广播参数、监看参数、网络参数等众多系统配置信息。教室模型:通过此功能,教师可以将教室布局、学生姓名等信息存储下来,以便下次使用。配置教室:在配置模式下,教师可以随意排布学生计算机的图标,在图标下面输入学生的名字,然后保存到文件中,下次上课时可以调出来使用,从而实现每个班上课时,屏幕上显示的是该班的学生姓名,而且学生机图标的位置和教室中的真实布局相同,非常直观。22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特点221 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多媒体能模拟动态过程,而且在播放录象时,可进行动画截取或抓拍,以突出重点、难点:另外,多媒体技术还有教学示范,监控管理等功能。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台将各种实体或实验操作显示于学生面前,学生也可通过学生机向教师控制机发出信号进行提问、教师给予单独辅导答疑。而且教师还可通过控制机对学生进行监视和控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可大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222 创造有利学习的情境计算机基础学习中经常遇到枯燥乏味的内容或抽象难懂的概念,单靠语言很难表述清楚,这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制声形、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将苦涩难懂的内容直观形象地显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多重感官刺激,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有利学习的情境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23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在广播教学过程中,若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举手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普遍、个别)进行集体讨论、分组讨论或个别辅导。进行上述教学活动时不会对其他人产生任何影响。在学生进行个别练习时,教师可以运用屏幕监视功能对学生采用循环监视功能,这样做,既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理解讲授内容的程度,又可以避免学生练习与教学无关的内容。3 结束语本研究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与传统教学方法比,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既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各种优点,又能大大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之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适应时代潮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使教学得到更深一层次的发展,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
试论现代设计的内涵与多媒体技术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论文 论文做为多媒体专业的学生,掌握Photoshop,精通Photoshop是最大的优势,对于接触尚少的我,也只能谈谈自己的浅见而已。Photoshop是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Adobe公司成立于1982年,是美国最大的个人电脑软件公司之一。Photoshop应用范围之广让我们惊叹,在图像、图形、文字、视频、出版等方面都有很广的应用。从功能上看,Photoshop可分为图像编辑、图像合成、校色调色及特效制作部分。图像编辑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像做各种变换如放大、缩小、旋转、倾斜、镜象、透视等。也可进行复制、去除斑点、修补、修饰图像的残损等。这在婚纱摄影、人像处理制作中有非常大的用场,去除人像上不满意的部分,进行美化加工,得到让人非常满意的效果。图像合成则是将几幅图像通过图层操作、工具应用合成完整的、传达明确意义的图像,这是美术设计的必经之路。Photoshop提供的绘图工具让外来图像与创意很好地融合,成为可能使图像的合成天衣无缝。 校色调色是Photoshop中深具威力的功能之一,可方便快捷地对图像的颜色进行明暗、色编的调整和校正,也可在不同颜色进行切换以满足图像在不同领域如网页设计、印刷、多媒体等方面应用。 特效制作在Photoshop中主要由滤镜、通道及工具综合应用完成。包括图像的特效创意和特效字的制作,如油画、浮雕、石膏画、素描等常用的传统美术技巧都可藉由Photoshop特效完成。而各种特效字的制作更是很多美术设计师热衷于Photoshop的研究的原因。在现今科技高速发展的阶段,Photoshop软件也在不断更新着,了解它的更新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也是很有帮助的,最新的设备才能做出更加完美的作品。目前最新版本为 cs3。Adobe Photoshop CS3 Extended 是电影、视频和多媒体领域的专业人士, 使用 3D 和动画的图形和 Web 设计人员, 以及工程和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的理想选择。呈现 3D 图像并将它合并到 2D 复合图像中。轻松编辑视频图层上的动画图形, 让时间停下来。以及使用测量、计数和可视化工具, 探查您的图像。Photoshop是一个神奇的软件,它能让丑变美,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也许你会说那不是脱离了显示吗,但是让美的事物永远在我们不是很好吗?也需要知道你对美又是如何理解的,并非perfect即美。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观,制作出你我心中美的、想做的作品。是不是对它心动了呢?以下要为您介绍的Photoshop技巧虽不敢保证您掌握了就一定会成为高手,但却是成为高手的必由之路,如果你想成为高手中的一个,还是看看的为好。至少它可以保证让你的操作更简单一些。注:以下方法对MAC同样有效,只不过是Ctrl键要换成Command键,Alt键要换成Option键。 1、图形的复制 不管使用何种工具,只须将图形选择后,同时按住Alt和Ctrl键,用鼠标左键按住图形拖动即可。如图形在拖动前未被选择,则将复制出相同的图层。 2、图形的微移 有时因图形太小等原因,用鼠标进行微小移动操作很不方便,这时只要选中移动工具,按下键盘上的上下左右方向键,即可令图形自如移动。 3、图层移动技巧 要把当前的选中图层往上移,只要按下Ctrl键后,再按下“]”键,就可以把当前的图层往上移动;按下Ctrl键后,再按下“[”键,就可以把当前的图层往下移动。 4、快速查看Photoshop的处理效果 在使用Photoshop时,如果要查看对选择区处理后的效果,就要去掉选择,我们可以利用Photoshop的隐藏选择办法,但是比较麻烦。其实,你只要按上键盘上的Win键,就可以看到图片处理后的效果了。当你再按Win键时,又会回到选择状态了。 5、精确裁减图像 裁切工具大家都一定用过,这种情况你也一定遇到过:在你调整裁切框、而裁切框又比较接近图像边界的时候,裁减框会自动地贴到图像的边上,令你无法精确裁切图像。不过只要在调整裁切框的时候按下“Ctrl”键,那么裁切框就会服服帖帖,让你精确裁切。 6、改变上一笔的透明度 你可以改变绘图(包括用毛笔,铅笔,喷枪,橡皮画的东西)的透明度。首先,画上一笔,然后在滤镜菜单下面的会出现“退去X”(X取决于你刚在的那笔是用哪个工具),点击它,出现“退去"菜单,现在你就可以改变你上一笔的透明度了。 7、多层选择技巧 我们需要多层选择时,可以先用选择工具选定文件中的区域,拉制出一个选择虚框;然后按住“Alt”键,当光标变成一个右下角带一小“-”的大“+”号时(这表示减少被选择的区域或像素),在第一个框的里面拉出第二个框;而后按住“Shift”键,当光标变为一个右下角带一小“+”的大“+”号时,再在第二个框的里面拉出第三个选择框,这样二者轮流使用,即可进行多层选择了。其实用这种方法也可以选择不规则对象,自己去体会吧。 8、与填色有关的技巧 按“Shift+Backspace”键可直接用Fill(填充)对话框。 按“Alt+Backspace(Delete)”键可填前景颜色,按“Ctrl+Backspace(Delete)”键可填背景颜色。 在使用自由变形(Layer >Free Transform)功能时,按 Ctrl 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随意变形的调整;“Shift+Ctrl”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倾斜调整;按 Alt 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对称调整;按“Shift+Ctrl+Alt”键并拖动某一控制点可以进行透视效果的调整。 9、玩转放大镜 放大镜是Photoshop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看看我们可以在放大镜上玩出些什么花样: ①同时按住Ctrl和Alt加“+”或“-”可让画框与画面同时缩放。②按Ctrl+“+”或“-”可以放大或缩小图像。③在Hand工具上双击鼠标可以使图像匹配窗口的大小显示。④ctrl+Alt[数字键0]”或双击放大镜可使画面以100%的比例显示大小。⑤空格加Ctrl快速调出放大镜,再加Alt变成缩小镜。注意顺序,搞不好,输入法就会跑出来捣乱了。⑥其实除了利用放大镜来放大缩小图像之外,还有一个很好的替代品,就是Navigator上的放大缩小按钮,或者直接拉动中间的小三角调整图像的大小也不错。 10、多次复制对象当我们要复制文件中的选择对象时,要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复制一次,你也许觉不出麻烦,但要多次复制,一次一次的点击就相当不便了。这时你可以先用选择工具选定对象,而后点击移动工具,再按住“Alt”键不放,当光标变成一黑一白重叠在一起的两箭头时,拖动鼠标到所需位置即可。若要多次复制,只要重复地松放鼠标就行了。看完这些感觉怎么样呢,Photoshop是一个实用软件,相信我,它能创造奇迹!我希望每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能通过它去开启自己的白领人生。
我国现行学科分类是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的产物,既缺乏科学依据又层次混乱。1998年将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7种专业合并为"艺术设计"一个专业,是对设计教育发展的倒行逆施,如不抓紧纠正,必将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应当着力培养日益细分的职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视觉传达设计是紧随时代发展的,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多种细分专业所构成的学科类(也称二级类)。视觉传达设计的特殊性,该学科类各专业的相互关联性和学科归属性,决定了这种学科类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关键词:视觉传达;学科;专业;艺术学;设计学 随着中国的开放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更加凸显出我国高校的设计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滞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活动。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能够得到根本解决,并且矛盾愈加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教育则表现得尤其明显。承认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科地位,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形成有利于生产力高效益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体系,是现阶段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前提:艺术学和设计学都有作为一级学科门类的必要条件和充分理由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此前一年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分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十二个学科门类。学科门类下设二级学科"类",再下是"专业"若干种。这种分类是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思想还没有得到解放的产物。既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层次也是混乱的。居然把艺术学划在文学门类,把体育学划在教育学门类,显然是对这两个学科的独特性缺乏了解。著名设计教育家尹定邦1999年初对此就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就这一点而言,传统的学科划分规范就显得过于拘谨和迂腐。"①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中央还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科学发展观是符合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发展观,学科的再分类不能继续沿用计划模式的老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科分类,不应当是"指令性"的,而应该是"指导性"的。每个学校应当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和市场情况,确定专业和院系的设置,不应受到学科分类的束缚。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学科分类在我国现阶段仍然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科分类往往是计划的依据,对于院校、专业、学位的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育改革首先必须触动学科分类这一敏感问题。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博士提出的学科分类改革思路,既具有科学性,也符合中国国情:"我建议学科分类做如下改变,仍保留12个门类,但做重新划分。在基础学科层次分为3类:(1)自然科学(即目前分类中的理学);(2)社会科学(包括目前分类中的经济学、法学中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教育学中的心理学等);(3)人文(包括目前分类中的文学、历史和哲学)。在实用学科层次分为8类:(4)工学;(5)农学;(6)医学;(7)法学;(8)教育学;(9)管理学;(10)军事学;(11)艺术学;(12)体育学。"② 将艺术学确定为实用学科层次的一级学科门类,是科学地正视了艺术学学科的独特性,有利于学科发展和国际交流。 1998年的专业目录在十二个学科门类下设二级类71个,把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至249种,调减幅度为,艺术类中其他学科的专业种数也只是减少了一半。但是,却把随着改革开放而方兴未艾的我国产业发展急需的,"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招生总量占艺术类60%以上的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部分)、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部分)等7种专业,一股脑合并为"艺术设计"一个专业。 且不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这些年这些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就算与其他学科门类同步"调减",也没有必要非把7个专业变为一个专业。使得各个学校都很无奈,不得不按"专业方向"招生和组织教学。这种"改革"完全是倒行逆施,是对世界现代设计100多年各专业形成发展状况的无知或漠视。因为混淆了专业特性,在业内外无论对刚刚从西方吸收引进本应快速发展的专业,还是对陶瓷、染织等富有中国悠久传统的专业,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也极大地挫伤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面对这种局面,居然还有"专业人士"闭着眼睛大唱赞歌,以至教育部从2001年起逐年批准新增目录外专业和部分院校试点专业,到现在专业种数已经超出"调减"之前了,惟独这7种专业未能够得以正名。 也正因为"艺术设计"只被视为一个专业,教育部近期制订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申报指南》,对于艺术类"艺术设计"专业只有两门课程(艺术设计导论、现代艺术设计思潮)。而《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都是历来被认为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方向课程,还有其他几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方向课程,却规划在工学门类里面。学科分类的不科学和设计专业合并带来的弊端展现在许多方面。 把业内外都能分辨的不应合并的7个专业合并了,却又批准设立了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会展艺术与技术等专业。难道培养教师的专业面"窄"可以,培养职业设计师的专业面则必须"拓宽"?"会展艺术与技术",这种名称的专业为什么就没有人觉得"窄"了呢?多年来,装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的许多毕业生也在从事这项专门工作,为什么长期以来就不能在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开设这一专业或专业方向呢?设计类各个专业从一出现就是与相关的并且不断发展的工艺、技术密不可分的。西方从100年之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就是按专业所需知识结构(包括艺术与技术层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的。 诚然,刚刚过去的20世纪,除了自然科学还在向纵深发展,艺术设计及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则更多的表现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交融上。但是,艺术设计各个专业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交融发展,并不应当限制在学科内,这些专业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是历史形成的。艺术设计各个专业的发展,应当也必然体现与各自相关联的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交融,造就适应快速发展的各行各业对专门艺术设计所需要的人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包装工程与设计"等专业,就是符合当今和日后细分市场需要应运而生的。但是,目前这些专业依托在工学门类,是舍本逐末之举。中国本土产业进步的根本出路在于"中国设计",仅仅满足于"Made in China"是不够的。"设计"是有别于"制造"概念的,前者是对未知领域的开拓和新的物象、形态、可能的创意发现,而后者只是对这些开拓和发现结果的批量加工复制。满足"中国设计"需要的设计师,对相关产业技术的了解和熟悉固然重要,但是对设计师的创造力培养仍然还是第一位的。 2.前景:日益细分的职场需要与产业技术进步结合的各种复合型专业人才 "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是近年来的时髦论调,也有可能成为误人子弟者的托词。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化分工愈来愈细,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每个专业都在与相关领域知识的交叉交融中向纵深发展。学校应当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有所预测。大学学制是固定的,学生即便再勤奋,精力也是有限的。针对每个专业,教育者应当明确哪些知识是学生毕业前必须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是熟悉了解就可以的。不应该以所谓的"宽口径"来不变应万变。更不应当对学生听之任之,个人兴趣不能代替专业知识的学习。否则,就是对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学生、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不负责任。"事实证明,拓宽后的新专业目录,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因为社会仍按行业(即所谓的窄专业)招聘和使用人才。所以近年来又有近200多个目录外专业诞生。这些目录外专业绝大多数是口径较窄的专业针对性较强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实践的结果,说明这样做是正确的。"③《新京报》2005年4月30日的一篇报道很是耐人寻味:那些为适应新产业迅猛发展而诞生的纯粹"新专业"更吸引人的眼球。信用管理专业、知识产权专业、网络游戏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随着社会工种的日益细分和职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这些专业的人才也正逐渐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提出"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的初衷,笔者不清楚,但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正确理解和施行。搞好饮料的包装或广告设计,当然要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知识有所了解,著名设计教育家高中羽早在1990年之前就曾指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表现离不开一定的商业需要,所以了解有关市场背景至为重要。"④ 但是这样做是需要投入精力的,于是很多学生就近"拓宽":从染织专业看到蜡染效果不错,就设计蜡染的包装、广告;从装饰专业看到壁挂好看,就给壁挂设计包装、广告;从陶瓷专业知道点景德镇、陶艺,就设计艺术陶瓷商品或展览的包装、广告。在作业中把"商品"描绘得可以乱真,你看专业面是不是"拓宽"了,专业之间是不是"渗透"了?这是"近亲结婚"。再则这几种产品对GDP的贡献并不多,而且因其商品的特点,包装广告起的作用并不大,至多也是美学方面的。只有市场竞争激烈的快速消费商品、同质化商品及企业,才更需要高水平的包装和广告等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对于我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作用十分重要,在与众多学科交差交融中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不应当想当然地认为还与装饰、染织差不多。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横向比较一下,就可以得到立体的判断。但凡是个医生,对人的疾病都能大致诊断,但是医学学科门类分为二级学科就有7个,本科专业不完全统计就分了29个。人类健康固然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怎样细化研究都是有必要的,看医生都愿意找专家,肯定不会有人愿意找个"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的医生看病。视觉传达设计的工作也是很专业化的,不仅仅是完成一张没有油画大、更没有壁画大的设计稿,而是至少涉及印制几万张几十万张之后的效果,更是直接影响到客户的产品销售,企业的兴衰。 我们再看看同样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的管理学类是怎样划分专业的,应该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二级学科倒不多,只有4个,但是本科的专业种数至少有30个,包括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工程造价、商品学、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物流工程、海事管理、信用管理等等。你看分得细不细,怎么就没有人敢说这些专业的许多课程都一样,不能称其为专业,只能是专业方向呢? 大学教育的主流到底应该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一直还在争论着。其实,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不是绝然对立的。专业教育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都是为了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出色。一些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连"视觉传达设计史"这类课程都不开,却热衷"通识教育",岂不是本末倒置。将上手和后劲对立起来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企业招聘首先选快手,上手慢了肯定不行。企业招聘人才不仅要面试,而且还要有试用期。只图上手快,后劲跟不上,职业位置也坐不稳。反过来,上手慢的后劲也不会大,连位置都抢不上,也就没有机会发挥后劲了。"⑤ 不断学习是追求上进者毕生的事情,不可能在有限的几年掌握一生使用的知识。大学教育的主流应该是培养学生毕业时"抢位置"的能力和追求上进的素质,也就是应当着力于培养日益细分的职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3.前程:视觉传达设计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多种专业所构成的学科类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曾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⑥ 20年前,中国的现代设计与本土现当代艺术同时登场,设计与美术的不同之处,人们也是逐渐认识到的。其实,早在200年前,康德()就明确的指出: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合乎目的是一个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它与功能相近。⑦ "纯粹绘画的使用就是鉴赏,而实用品的使用则在于按要求发挥效用时。"⑧ 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对平面广告设计而言,最为重要的一点莫过于信息的传达。" ⑨ 1960年开始在西方流行的术语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随着改革开放传入我国逐渐取代了表述极不准确的"装潢设计"。其实,从这时起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多个专业的学科类型,当时肯定没有人意识到其后影象和计算机等技术发展的这样快,只是觉得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这个术语和其代表的设计内容已不能涵盖新出现的影象、电子读物、多媒体等一些新的信息传达媒体的设计。如今许多新专业的设立,就是基于这一体现出学科交叉与发展的原因。 虽然视觉传达设计各专业都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⑩ 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要求具备有区别的知识结构,因而新的专业必然出现和发展。如同同是诊病,由于解决问题的差异性,就有了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区分,又有口腔医学与口腔修复工艺学的专业细分;因方式不同,临床医学与中医学就各自都是二级学科类,也有了放射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专业不同。难道艺术类的学生就都是天才,同样的学制能样样精通?中国设计业和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一直徘徊,不能不说与艺术类相关专业特别是搞传统工艺美术的总是只看到各专业的共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一些人从表象上是理解不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早已不仅仅只是以造型基础、图案或视觉形式为学科基础了,与装饰艺术或各种绘画是有本质区别的,虽然都具有可视性,但是与传达功能相比,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化毕竟是第二位的、从属性的。由于旧有学科分类的桎梏,大多数设计学研究者还无法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沟壑,对设计学进行立体的研究。 艺术领域接近达成共识,却在其他领域又产生设计是纯科学、纯技术的认识偏差。由初期把"设计"归于"美术"范畴的僵化,到发现了"设计"的技术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另一面,而抛弃了同根生长的"艺术"。如今,工业设计专业拿工学士学位;服装设计与纺织工程联姻,其实染织设计与纺织工程的关系算起来更近;环境艺术设计紧抱建筑学的大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衍生的包装设计专业方向投入到包装工程的怀抱,广告设计将由日益壮大的广告学科拉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国际通称Graphic Design(译为平面设计),因其一直与印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完全有理由并入到印刷工程学科里面;书籍设计也同样有理由在出版编辑学里开设……艺术设计将要变成了一个既"新"又"老"的"横断学科"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多年了,我们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初期,设计教育还是应该在认真研究总结西方100多年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再图"创新"为好。 视觉传达设计不能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部分,也不应作为广告学科的一部分,更不能等同于装饰艺术。尽管它们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确立视觉传达设计的二级学科地位和相应的专业定位,是设计事业少走弯路健康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的具体行动。 欧美的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已经有100年的历史。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现代物质文明的影响力可以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相提并论,是组成现代设计范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⑾ 视传设计师历来受人尊重,法国海报设计家切列特(Jules Cheret)对当时的海报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法国政府于1890年授予他荣誉军团勋章(the Legion of Honor)。不能因为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基于机械化大批量印刷生产的这个手段上,而将视觉传达设计视为传统的保守的。目前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已经跨越了影视界限,在多媒体设计中产生非常积极和活跃的作用。与此同时,它的传统和范畴却依然存在,在电脑辅助设计的技术前提下,发展速度也非常惊人。当代印刷已经进入到数字化印刷技术时代,并且还在继续发展,平面设计只有紧密结合印刷技术的发展,才不会被历史淘汰。 视觉传达设计"在研究视觉造型、美学、传播学的同时,还要研究语言、社会、市场、心理、生理、物理、哲学等诸多学科。" ⑿ 一旦设计因为电脑和其他的现代设备得到简化之后,设计师的大部分时间就不用化在完稿工作上,观念的形成、市场的调查、设计战略的组织等等就成为设计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人的精神因素、设计家本身的素质变成设计优劣的主要驱动因素。我们不得不重新注意设计家本身的素养,而不仅仅是他的手头工夫。这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和设计教育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和挑战。 正因为视觉传达设计自身关系的特点产生了可以利用的设计元素的多样化,从而导致了设计上的不确定性。任何一门学科的特点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即使在学科交叉发展的过程中,其他门类的学科的参与只是对其自身发展的强调和补充,这可以使其自身的特点更加突出与鲜明,而不是混淆与取代。"从长远看,视觉传达设计必定是更科学、严谨、合理的概念名称,蕴涵着未来设计的趋向。"⒀ 视觉传达已是一门多元素、多学科交叉的设计学科类。⒁ 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细分设置的前提,在于每个专业的毕业生达到每个岗位对专业设计师的基本要求,在固定的学制内完成能够而又必须掌握、了解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知识结构的完善。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专业细分设置还必须考虑到便于国际对接。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目前可以包含6个专业: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包装设计(Package Design)、书籍设计(Book Design)、广告设计、电子视传设计(电影电视片头、影视广告等影象,电子读物、多媒体等的视觉传达设计)、会展设计。 会展设计,目前有的学校开设在工业设计专业。其实会展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空间设计形式,是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主兼有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因素并与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专业。 插图专业很有独立开办的必要。字体设计专业也越来越显现出开办的可能和必要性,工学门类里的焊接专业能从本科到博士后都研究不完,而中文字体作为特殊技术产品早已经供不应求,却遭到学习视觉传达设计者的藐视。 视觉传达设计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可由学科平台课程和各个专业的方向设计(含史论与设计思潮等)课程组成,尤其应当注意适度加强各个专业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相关应用技术的学习,加强传统认为是上下游专业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的了解和熟悉,使得学生毕业时在其专业领域内真正成为行家里手。职场是需要能够一进去就能创造业绩与效益的专业人才,也只有具备这样能力与素质的学生才具有继续深造培养的价值。 在现阶段,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门类经过一些讨论是容易得到确认的,"设计学"能否被确认为一级学科门类肯定有争议的过程。但是,无论结果如何,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紧随时代发展的"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多种细分专业所构成的学科类,因其特殊性和所含专业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学科归属性,这种二级学科类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只会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进步而发展,这种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制作多媒体交互动画的意义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也是西太平洋地区重要国际港口城市,内外联系广泛,交通、通讯比较发达。另外,上海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130余处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的园林、博物馆、宗教寺院及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城市建筑群,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豫园作为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典园林,也是上海十大景点之一,其秀丽的景色,众多的文物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把上海的著名旅游景点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不再拘泥于书本、图片,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二) 多媒体交互动画的概念计算机多媒体与电视、电影媒体不同,它具有交互性,可以对多媒体进行控制。交互(Interactivity),简单地说,就是作者与用户之间一来一往,相互对话,相互协作。这样的过程使双方都能有所了解,正如商业中的信息反馈一样,会使用户更多的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多媒体交互动画就是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融合所选主题的内容编制而成的交互软件。借助多媒体交互动画,用更直观生动的形式表现所选主题的内容,既能弥补书本、图片的单一和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足,又能使所选主题更为突出,与观赏者产生互动。真正达到“交互”的主题思想。(三) 多媒体交互动画的开发过程1. 确定主题正如在“制作多媒体交互动画的意义”中写到的:豫园作为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典园林,也是上海十大景点之一,其秀丽的景色,众多的文物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选择豫园作为多媒体交互动画的主题,有其独特的历史性、代表性、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