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选题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提供,还是上缴税收以及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目前全国各类中小企业达4400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完成了全国50%的税收,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因此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该地区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不仅解决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推进了西部的城市化进程。虽然该地区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融资难、市场准入条件背刻、人才引进等诸多不利条件,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推进,西部地区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流动和重组,一方面,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借助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全方位的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全面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态势也从国内企业间的国内市场竞争转变为与国外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展开更直接、更全面、更激烈的竞争。从国内看,《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依托中心城市,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等。另外还要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要加大向西开放力度,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全面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
此外,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中指出,工业转型升级要着力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要考虑主体功能区和重大生产力规划的要求。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综合考虑区域消费市场、运输半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调整和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主要依托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布局,同时要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支持西部地区增强产业承接能力。另外还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在国家审核公告的工业园区和国家重点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内创建产业示范基地,同时也要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这些政策给该地区中小企业的成长带来了好的发展机遇,西部欠发达地区有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以及政策倾斜等有利条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把握住机遇来不断成长壮大是摆在该地区中小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总结和继承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已有成果,结合该地区中小企业成长的现状来探讨有哪些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成长,以及这些企业有哪些成长方式可以选择,通过什么方法来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长方式,期望能够对该地区其它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借鉴。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西部地区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些企业将不断活跃在国际和国内舞台上,但同时这些企业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在于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成长壮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长方式,以期能够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有利的借鉴。
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理论意义:目前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的研究较少,关于西部地区的研究主要是宏观上对西部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主要是中小企业成长理论、影响因素和企业成长性评价三个方面,而关于成长方式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成长方式的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从理论上完善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实践意义: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西部地区市场的不断开放,更多的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将活跃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将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可以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以后的成长壮大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战略联盟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的。但目前的学者对战略联盟的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波特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进行界定的,他认为战略联盟是已经超过了正常的市场关系但是又没有达到合并的程度,于是企业间进行的长期联合协议。具体的方式有技术许可生产、供应协定、营销协定和合资企业。
2、威廉姆森是从组织性质的角度进行界定的,他认为企业联盟是介于市场交i易和各层组织之间的.中间边际状态组织,是一种对企业交易时契约不完备性的一种治理结构,是管理企业的一种特殊系统,是企业市场交易行为的一种补充。
3、蒂斯是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进行界定的,他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目标而进行的.合作活动,这种活动是以承诺和信任为基础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排他性的购买协议、排他性的合作生产、技术成果的互换、B&D协议、合作协议及共同营销等。
总之,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组织。联盟实质上就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来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和风险共担,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这种聚集经济并提出了产业区理论。产业区具有如下特点:由当地小企业组成,投资和生产决策高度本地化;上下游企业间有牢固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长期的合约或承诺;员工属于整个产业区,可以在企业之间频发流动,劳动力市场比较灵活;产业氛围和文化认同比较浓厚;专业服务网络较为发达;金融机构会提供基于信任的坚初成本。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重新审视了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价值,他认为企业集群的核心内容是其竞争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发挥,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的政策对集群的形成、发展模式和发展周期都有重要的影响。北京大学教授王缉慈是国内企业集群研究领域中的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她对企业集群的概括是大量专业化的产业(或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柔性聚集。石培哲对企业集群形成的因素和机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资源享赋是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人力资源是集聚发展的推动力量;交易成本的降低是集聚形成的市场决定因素;而创新网络经济的形成为集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琼斯(Jones)在1971年提出了特定要素模型,他认为在两部门经济中,劳动作为流动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资本作为特定要素则不能自由转移,其他假设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会提高一国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使得出口行业的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进口行业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则下降。1985年,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HelpmanandKrugman,1985)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他们认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多样性的数目比较少,而进行自由贸易则会增加可供选的产品数量。戴维斯(Davis,1996)认为,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技术上的差异也会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的贸易。彼原三代平(1955)认为经过扶持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就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从而形成了动态比较优势,构成了动态比较费用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是绪论。明确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分析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的研究进行文献述评,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等。
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部分。阐述了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划分标准,以及企业成长的含义,然后对战略联盟理论、产业集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增长极理论进行了综合整理和评述,作为本研究的基础和分析工具。
第三章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分析。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第四章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选择分析。该部分首先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方式选择的因素以及适合该地区中小企业成长的具体方式,然后介绍了层次分析法以及如何采用层次分析法来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成长方式。
第五章是案例研究。该部分选取了W公司作为案例来具体说明如何结合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和成长方式采用层次分析法来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成长方式。第六章是结论,介绍本文的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五、写作提纲
致谢5—6
摘要6—7
ABSTRACT7
1引言10—24
研究背景10—11
研究目标及意义11—12
研究目标11
研究意义11—12
相关文献研究及述评12—22
国外研究现状12—14
国内研究现状14—22
文献研究述评22
论文研究方案22—24
主要研究内容22
主要研究方法22—24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24—31
相关概念界定24—27
、1中小企业及划分标准24—26
、2企业成长26—27
相关理论综述27—31
战略联盟理论27—28
企业集群理论28—29
比较优势理论29—30
增长极理论30—31
3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分析31—40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31—34
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34—37
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困境37—40
4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选择分析40—55
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40—46
内部影响因素41—43
外部影响因素43—46
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46—51
集群化成长46—47
创新型成长47—48
国际化成长48—49
虚拟化成长49
联盟型成长49—50
规模化成长50—51
基于AHP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选择51—55
层次分析法51—54
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层次分析决策模型54—55
5案例分析55—64
公司介绍55—57
公司成长方式的选择57—64
6结论与展望64—66
主要结论64
未来研究展望64—66
参考文献66—69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2]中国中小企业年鉴编委会。中国中小企业年鉴2013[厘]。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12.
[3]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14
[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25
[5]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希望对你有用!!!全编的,可以用来参考下!!!摘 要:面对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培育和不断壮大投资形成能力无疑具有突出的意义。在未来的投资战略设计中必须妥善解决以下两大问题:投资形成总水平的合理确定;投资形成的结构优化。科学地制定空间投资战略,其前提是明确这一战略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投资的空间结构。关于产业投资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产业投资优化的价值标准与基本目标的确立;产业投资连带效应的最优实现。 关键词:投资战略;投资形成战略;空间投资战略;产业投资战略作者简介:黄 磊,山东财政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济南 250014)。一、关于投资形成战略面对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培育和不断壮大投资形成能力无疑具有突出的意义。在未来的投资战略设计中,促进投资高水平形成是不可回避且必须着力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这方面,我们认为必须妥善解决以下两大问题。(一)投资形成总水平的合理确定投资形成总水平的适度化取决于对这样几个因素的准确测度: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全社会潜在投资资源的存量;社会对潜在投资存量的实际动员能力。由于我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仍将处于经济加速起飞阶段,增长与发展过程中的投资扩张几乎不存在动力抑制,即投资的客观需要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无限制的,因而合理确定投资形成的总水平,关键是把握住投资形成的条件和能力,即主要应建立在对后两个因素准确分析的基础上。一般地说,要确定潜在投资资源总量的边界受哪些基本方面的制约并不困难,它大致等于国民收入中剔除消费等其他必要的非积累性分配内容后的余额、可运用的折旧基金数量、由消费延迟及沉淀后直接或间接向投资转化的数额,以及可从国外流入的投资之和。然而,如果缺少审慎和系统的测算依据,仍不可能找到潜在投资数量的准确界限。例如,确定投资从国民收入中可分离出来的数量,需要从动态的角度考虑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度处理问题;确定折旧中的投资潜在形成量,既涉及到折旧存量的充分动用、逐期补偿保障问题,又涉及到对资本折旧加速趋势的准确把握问题;确定消费向投资转化的数量水平,则要考虑消费基金总规模、分配结构、边际消费倾向、储蓄动因与结构及其他各种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制约因素;而从境外形成投资,则需要对投资环境发展动态及对国外游资的变动状况进行准确分析。潜在的社会投资资源量并不等于实际的投资形成量,很简单,社会对这一潜在存量的实际动员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是十分充分的。因此,在制定投资形成战略时,除了根据各种相关因素准确地测算出投资资源存量边界外,还必须着重分析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这些潜在资源的实际动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应着重分析这样几方面的条件:一是资金市场融资功能的强弱及其充分释放的保障程度;二是微观经济主体自其内部进行积累的主动性与能力;三是国家在社会投资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直接干预能力及组织调度能量的大小。(二)投资形成的结构优化投资可以形成于不同的渠道,而不同渠道形成的投资,在数量水平、流量稳定性及运用效应的优劣上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别,故投资形成结构的优化,是设计投资形成战略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投资形成的渠道可以从两种涵义上理解:一是以社会总产品价值中各构成部分包括国际资本流入部分为分析对象的投资价值源流;二是指能够使潜在投资资源真正得到动员、最终进入社会投资领域的、与一定的经济主体或融资系统相关联的原始供给渠道,亦即融资实现的渠道。鉴于从社会总产品价值中形成的投资数量水平实际上缺乏弹性,主要适于抽象的理论分析,而特定投资形成目标的实现保障更现实地取决于各种融资途径的状态,投资形成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也主要体现在各种融资信用活动中,故这里的讨论主要是指后一种意义的投资形成渠道及其结构优化问题。其中,以下两点无疑应是战略设计者考虑的重点:一是保证投资按预期战略目标形成的融通渠道完善问题。这属于投资形成结构要素优化的范畴。目前我国的投资融通渠道已多元化,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新渠道(如证券市场等)大多尚不够通畅或容量相当有限,其功能尚无法充分释放;同时还有一些在市场经济国家普遍运用的投资融通方式在我国尚未规模化、规范化地出现;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发展态势进行投资融通渠道的创新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此外,资金市场的开放程度及其准入水平也还相当低。这样一种存在诸多空白和缺陷的融资系统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改善,既有的投资潜量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动员,这本身也是导致我国长期以来实际投资要素供给能力不足的基本原因之一。要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促进投资充分形成,首先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形成尽可能全面、高效、有自身特色的融资渠道系统上。在未来的投资战略选择中,扩大我国投资融通渠道包括工具体系,形成功能强大的融资系统的目标,予以专门的规划,并设计出强有力的推进措施,无疑是投资形成战略中需要着重研究部署的问题。二是不同融资渠道在社会投资形成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间比例关系的合理确定问题。面对新世纪发展需要的融资系统是建立在经济运行市场化基础之上的,因而其结构的优化在保证投资形成战略目标的同时,也必须能够全面适应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显然,提供不同投融资服务的资金市场必须在投资形成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资金市场本身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它们所提供的不同的服务对投资形成的意义显然不尽相同。同时,不同的市场部分在发展、培育的条件与难度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确定出应着重发展的市场类型。从促进投资形成的角度上说,证券市场等长期资金市场显然应是重点发展的部分。另一方面,由于新世纪我们将面临大幅度的经济推进要求,而我国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某些必不可少的投资领域在经由市场导向时有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支持,政府可以直接动员的投资资源显然也必须保持相当的比重。但如果政府对社会财力的集中过度,或多或少都会对培育企业投资主体、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如何确立市场形成投资与政府直接动员投资之间的最优动态比例包括其实现的保障,就需要结合不同投资主体的分工范围、投资结构战略、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及市场机制发育的实际状况来慎重考虑。二、关于空间投资战略生产力布局状况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尺度,科学地制定长期的空间投资战略极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一)空间投资战略确定依据的合理设定科学地制定空间投资战略,其前提是明确这一战略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能的选择角度大致有三:其一,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发展的效益目标为主要基点,兼顾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化;其二,以实现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为主要基点,兼顾效益目标;其三,兼顾效益目标与地区均衡发展双重目标,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从理论上说,第三种选择角度似乎不偏不倚,最能体现出公平性,也是许多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教科书宣传的信条。但事实上,这种模棱两可、无所侧重的原则在实践中几乎等于无原则,既不能有效地促进效益目标实现,也不能真正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均衡化的实现。而前两个选择角度,本身并不排斥效益与均衡的结合,作为原则又是具有明确侧重点的,其操作过程也便于规范。由于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均有其特定的不均衡性,对应的战略选择也从来都是有所侧重的。我们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面向新世纪的空间投资战略设计的出发点,还是应当侧重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比较效益目标,在此前提下兼顾地区经济均衡化目标。(二)空间投资战略设计中对某些关系的合理处理空间投资战略设计中更现实的问题,是明确地规划出投资的空间结构。这里我们并不企图勾勒出这一结构的框架,仅提出在这一结构确定过程中常被忽视而实际意义又十分突出的几个关系,以期引起设计者的重视。其一,宏观角度的地区投资分工优化与实际宏观集成效益的非拟合性问题。由局部利益最大化动机导致的不同地区投资的雷同化,固然不符合整体的投资效益实现要求,而按照分工协作要求形成的理论上的区域投资专业化,也未必能保证宏观投资集成效益的最优化。如果目前实际存在的地区经济之间相互封闭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区域投资分工后形成的地区产业结构,显然就不能达到预期的宏观效益目标,甚至由于基于分工要求实现的各地区产业体系的相对单一化,还可能导致宏观与地区自身投资效益普遍的下降。因此,在设计地区投资分工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区之间进行协作沟通的条件问题,即推进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须建立在区域经济联系渠道通畅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中只单一地强调地区优势的发挥和分工,而不考虑协作进行的条件,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宏观效益损失。需要顺带指出的是,地区之间经济沟通、协作关系的强弱,既取决于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性,也取决于某些硬环境条件,如交通设施、信息通讯手段的健全、充分。有鉴于此,任何地区,无论其投资和发展的具体优势何在,都应当同时把现代交通、通讯、信息产业等作为投资的重点之一。其二,地区投资分工与区域内经济体系相对完整化矛盾的处理问题。总体分工要求进行的区域投资战略设计,必然带来地区投资内容的相对集中化。与前一点相关,在地区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背景下,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互补来解决;但经济互补的实现,在实践中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充分的;至少,在满足各地区发展需要的及时性上就存在弱点;何况某些难以预料的经济异动,也完全可能导致相对单一的地区经济在某一时期陷入某种程度的萧条甚至瘫痪状态中。同时,由于价格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某些地区在宏观角度上确立的发展优势特别是资源优势所在,投资实施后短期内未必能为地区带来比较效益,因而它还可能影响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均衡性。这样,地区内经济体系在各有侧重基础上的相对健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客观要求,而这与实现地区分工的战略无疑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强调地区投资分工的战略不能走极端,它并不意味着对地区经济体系化的忽视,只不过地区经济体系的健全,应当围绕着优势或主导产业而逐步拓展形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比重应有较大区别罢了。在投资形成总量有限的背景下,如何合理确定各地区优势、主导产业与一般性产业的比例关系,也是设计空间投资分布战略时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三,地区资源优势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资源优势利用的空间投资分布战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突出且具有长期性的。鉴于经济增长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质量的极为突出的因素,新世纪人类自身生存环境质量的优劣也将成为更重要的发展质量指标,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的意义无论如何估计都不过分,因而在空间投资战略的设计过程中,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虽然早已被人们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但在以往实际的投资战略规划中却常常被忽视。有鉴于此,在设计投资空间分布战略时,需要对此确定明晰的准则与规范,并作出系统而严格的处理与稽核规定。(三)对投资滞后地区社会福利提高要求的合理满足以追求比较效益为主要基点,兼顾地区均衡发展的空间投资战略,或多或少会带来某些地区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滞,甚至可能导致其难以自我满足区内社会福利提高的目标,乃至出现某种程度的马太效应,成为影响政治、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中央政府作为全社会经济运行的组织管理和利益协调者,必须承担满足投资滞后地区社会福利与其他地区同步提高要求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滞后地区通常也是过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央对其传统的扶持方法主要是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转移支付政策,但仅此显然是不够的。可以考虑采取的其他政策是:降低中央对投资滞后地区收入的集中度,实行特殊的税收返还制度以确保这些地区的政府对其区内形成的税收保有高于一般地区的水平;对其优势资源实行流出保护政策(侧重于优势资源流出的高收益保障而非限制其流出);实行重点发展地区部分投资收益向投资滞后地区直接进行转移流动的责任制度(在理论上,这实际上是对后者发展机遇损失的必要补偿,同时也是为了在国家财力集中量有限的背景下,满足必要的转移性支付需要);允许产业政策确定的产业发展序列在这些地区执行时具有较大的弹性,以使其有限的投资集中用于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的产业领域;鼓励来自境外的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性投资以更高的比例流入这类地区等。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地缓解投资发展滞后地区社会福利增长目标实现的压力,体现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三、关于产业投资战略投资战略设计过程中最为人们所重视的内容,是投资在产业领域之间的合理分布。在这方面,我们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以下两个问题:(一)产业投资优化的价值标准与基本目标的确立制定产业投资战略,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以什么为产业投资优化的价值判断标准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投资优化目标的确定问题。面向新世纪的产业投资战略,可以有以下多重的优化标准和目标:一是实现既有产业体系相互间的发展均衡;二是追踪世界产业发展的新动态,适应国际潮流和现代化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与重组,在新的技术基础上推动高效益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分析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集中力量扶持发展某些创新的和可望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的产业,以体现超前发展的战略意图;四是促进我国产业走向国际化经营,以实现对国际市场的高比例占领,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效益;五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注意发挥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保持对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比重;六是产业投资分布格局的设计除应明确体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外,还应更加突出对社会发展质量的直接改善目标。(二)产业投资连带效应的最优实现不同时期的产业投资通常都是有所侧重的。由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协作关系,每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都必然引起其他产业部门某种方式的反应,因而倾斜方向不同的产业投资发展战略,客观上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后续效应。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状态总是要对社会发展状态产生强烈的影响,因而如前所述,一定的产业投资格局也总是要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社会面貌,甚至主动的倾斜投资战略本身通常也带有带动产业经济和整个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最终意图。如何实现产业投资战略综合连带效应的最优化问题,在投资战略设计中显然也是必须着重研究的。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在战略设计中把握住这样几点:一是作为倾斜投资对象的产业本身应有助于释放现有产业的供给潜能;二是作为倾斜投资对象的产业应能通过自身的投资扩张创造出新的技术与开发需求;三是作为倾斜投资对象的产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应能带来积极、健康的影响。
你的提问即将被删除
楼主自己删减一下如何制订公司经营战略如果你都不知道去那里,那么你领导什么?——乔治•纽曼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好像没有舵的船,只会在原地打转。——乔伊尔•罗斯目标不是命运,是方向;不是命令,是责任;不能决定未来,是动员企业的资源和能量以取得未来成功的手段。——彼得•德鲁克每一种经营都是根据某种战略来进行的。战略是公司前进的方向,是公司经营的蓝图,公司依此建立其对客户的忠诚度,赢得一个相对其竞争对手持续的竞争优势。战略的目的在于建立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成功地同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满足客户的需求,获得卓越的公司业绩。所有的营销决策都是战略性的。每个公司都必须根据自己在行业中的市场地位以及它的市场目标、市场机会和可利用资源确定一个最有意义的营销战略。营销战略和营销计划是整个公司总体战略制定和规划的核心所在。 正如通用电气公司的战略计划经理所说:“营销经理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他在确定企业任务中负有领导的责任:分析环境、竞争和企业形势;制定目标、方向和策略;拟定产品、市场、分销渠道和质量计划,从而执行企业战略。他还要进一步参与同战略密切相关的方案制定和计划实施活动。”本课程重点讨论以下一些问题: 战略营销的过程是怎样的? 如何制定企业的使命? 如何客观有效地进行SWOT分析? 如何制定公司的目标和相应的战略? 战略必须转化成具体可执行的计划,如何将营销战略转化为营销计划? 营销活动的组织、营销计划的执行、控制和评估是怎样进行的?战略营销过程营销战略策划即是营销战略制定的过程,包括:1) 公司经营定位,业务使命陈述;2)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发现营销机会和所面对的威胁及挑战;3) 内部环境分析,通过对公司的资源、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和决策者的风格等客观地评估,找出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4) 目标制定:基于公司业务定位和内外环境的分析,制定出具体的战略目标,诸如利润率、销售增长额、市场份额的提高、创新和声誉等;5) 战略制定包括公司总体战略和营销战略的制定。目标说明公司欲向何处发展,战略则说明如何达到目标。一个精雕细琢和周全缜密的战略是公司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战略制定要解决下列几个问题——如何完成公司目标?如何打败竞争对手?如何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如何加强公司长期的市场地位?营销计划制定是将营销战略转化成具体可执行的营销方案,这需要在营销预算、营销组合和营销资源分配上做出基本决策。营销管理是具体组织、执行、控制、评估营销计划的过程,并通过市场信息的反馈不断对营销计划和营销战略做调整,以便公司更有效地参与竞争。公司所有营销努力都应该是目标和市场导向的。营销战略保证你做正确的事情,而营销计划能使你正确地做好这些事情。简单地讲,战略营销就是有计划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营销。确定公司的业务使命你的公司在经营什么?公司的业务使命是什么?对公司当前的业务从战略的角度进行明确界定和对业务使命的清晰陈述是战略营销的起点。业务的界定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公司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 客户需要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公司的客户/客户群是谁? 客户为什么从本公司购买? 公司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是什么使本公司同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公司的经营定义基于公司卖什么或者提供什么,公司当前的客户基础和正在服务的目标市场会进一步帮助明确公司的经营定义。每一种经营都有众多的竞争者,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有广泛的选择余地,要弄清楚客户从你的公司购买的原因。对一家经营成功的公司而言,必有不同于其竞争对手的经营特色,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如果公司能把自己同其它竞争对手区分开来,这家公司就抓住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公司的经营定义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取向。如果公司能明确地界定公司当前的业务,那么它就走上了建立有效市场营销计划的正道。表1-1将帮助你掌握公司经营的重要部分。将公司当前的业务系统清晰地描述出来并书面化,就形成了业务使命陈述书。一份有效的使命陈述书将向公司的每个成员明确地阐明公司的目标、方向和机会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引导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为实现公司目标而工作。优秀的使命陈述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 集中在有限的目标上;第二, 强调公司想要遵守的核心信念和共享价值观;第三, 明确公司要参与的主要竞争范围,包括:1) 行业范围:公司必须考虑行业范围。有的公司只参与一种行业的经营,有些只限于经营相关行业的产品,有些只限于工业品、消费品或服务,有些只限于高新技术行业,还有一些公司无所不营。例如麦当劳经营速食业,杜邦集中于工业市场,微软致力于高技术领域的软件开发,而3M公司只要能赚钱,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愿意进入。2) 产品与应用范围:公司愿意参加的产品与应用领域。3) 公司能力范围:能被公司掌握和支配的技术与其他核心能力的领域。例如,日本电气公司在计算机、通讯和集成元件方面建立了核心能力,它能供应便携式电脑、电视接收机、手提电话等产品。4) 市场细分范围:这是公司想要服务的市场或客户类型。有些公司只为上流社会服务,如保时捷公司只生产高级轿车、太阳镜和其他辅助设备;嘉宝公司长期以来只为婴儿市场服务。5) 一体化范围:公司自己生产自己需要产品的供应程度。高度一体化是公司自给自足许多自己需要的供应品,如福特汽车公司有自己的橡胶园、玻璃制品厂和钢铁制造厂。而相对另一个极端,诸如“纯营销公司”根本没有一体化结合,它只有一个忍受着一部电话机、传真机、电脑和一张写字台,并于各种服务联系,包括设计、制造、营销等。6) 地理范围:公司希望开拓的区域。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分析)影响公司业务的外部环境有哪些?有哪些可利用的市场机会?有哪些要预防的威胁和挑战?一家公司所能为和所不能为很大程度上受外部因素制约:什么是合法的?什么与政府的政策和管理条例一致?什么与社会期望和社会责任标准相一致?现实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公司的业务和财务有怎样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给公司业务带来什么样的机遇或威胁?行业的竞争环境和整体吸引力决定了公司在战略上必须适应行业中竞争因素的特点——价格、产品质量、性能特色及服务等。如果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公司必须做出积极反应,采取恰当的行动,捍卫其地位。公司所面临的特定业务机会和具有威胁性的外部环境发展态势是公司战略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两点都要求公司采取战略行动。公司必须精心策划好,抓住最佳的成长机会,特别是那种很有希望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机会。同样,对于那些危及公司安全和未来业绩的威胁,公司必须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公司的经营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很好地适应市场机会和外部威胁因素,采取进攻性行动充分利用非常有希望的市场机会,采取防御性行动捍卫公司的竞争地位和长期盈利能力。内部环境分析(优势/劣势分析)公司内部的竞争能力如何?公司经营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识别环境中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是一回事,拥有在机会中成功所必需的资源和竞争能力是另一回事。一家公司是否拥有或能否获得所需的资源和竞争能力是影响公司战略的一个最核心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可以为公司提供竞争优势,以便充分利用某些市场机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是,公司拥有具有竞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而竞争对手则没有;并且竞争对手开发可比的能力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或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经验表明,取得经营成功的公司完全是充分利用了公司的强处,淡化和中和了其资源劣势和技能差距。经营管理者个人抱负、价值观、商业哲学、风险观和伦理哲学对战略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管理者有着很强的伦理信条,那么他就会不遗余力地确保公司业务在各方面都严格遵守伦理法则。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可以决定公司所采取或摒弃的战略行动及对外界事件的反应方式。在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当数惠普公司,所谓的“惠普方式”是指与员工分享公司的成功,信任和尊重员工,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对为客户提供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感兴趣,是利润成为股东的最高优先点,避免用长期负债来为业务成长融资,提倡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团队精神,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司公民。SWOT分析总结如何善用公司的优势和市场机会?如何改善公司的劣势和防备公司所面对的外部威胁?目标的制定1.公司目标在完成SWOT分析之后,就可以制定出公司在三至五年内的长期目标,并把这些长期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短期目标。目标必须是定时的、量化的和可实现的,它可以衡量并转化为具体的计划加以实施、控制和评估。目标是跟踪公司业绩和进度的标尺,所以它制定得越清晰越好。很少有公司仅追求一个目标。大多数业务都是几个目标的组合,诸如利润率、销售增长额、市场份额提高、风险的分散、技术创新和声誉等。目标建立之后,公司可实施目标管理。先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目标,如表1-9:2.营销目标严格意义上讲,营销目标是功能层别的目标,它是对公司总体目标进一步分解和具体化。也就是说,公司目标要转化成营销目标。例如公司的目标设定在明年要实现净利润200万,并且它的目标利润率为10%,那么它在销售收入上的目标必须是2000万;如果公司产品的平均售价是20元,那么它必须售出100万单位的产品。如果对整个行业的销售预计是达到2000万单位,那么它就必须占有5%的市场份额。为了达到这个市场份额,其营销目标可以是: 销售量为100万单位的产品,它占预期的市场份额5%; 产品品牌的消费者知名度要从15%上升到30%; 扩增10%的分销网点; 预计实现20元的平均价格。但随着商业竞争环境的急速变动,今天的营销战略在企业所扮演的角色,几乎与企业的总体战略合而为一了,因为以营销为导向的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时,营销已成为其战略的重点。正如通用电气公司的战略计划经理所说:“营销经理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他在确定企业的使命中负有领导的责任:分析环境、竞争和企业形势;制定目标、方向和策略;拟定产品、市场、分销渠道和质量计划,从而执行企业战略。他还要进一步参与同战略密切相关的方案制定和计划实施活动。”在下面我们所列举的一些著名公司的目标当中可因发现到,许多公司目标就是公司的营销目标。任何目标的制定必须注意以下四点:首先,目标必须按轻重缓急有层次化地安排。例如,一个关键的目标是在这一阶段提高投资回报率,这又衍生出提高利润水平或减少投资额;提高利润又包括增加收入和减少费用;增加收入又转化为提高市场份额或价格。通过这种方法,可将较抽象的目标变为公司各部门和个人能够执行的特定目标。第二,在可能的情况下, 目标须量化。例如,“提高投资回报率”,这个目标就不如“提高投资回报率15%”明确。第三,公司所建立的目标水平应该切实可行。这一水平是在分析机会和优势的基础上形成,而不是主观愿望的产物。最后,公司各项目标之间应该协调一致。例如,销售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要同时达到是不可能的。一些著名企业的公司目标:美国第一银行在所有我们服务的主要市场上,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三家之一。通用电气公司在公司进入的每一项业务上,占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公司。在1998年之前,达到存货周转率10倍,营业利润率16%的目标。3M公司每股收益平均年增长率10%或以上。股东权益回报率20% ~ 25%,营运资金回报率27%或以上,至少有30%的销售额来自于最近四年推出的新产品。公司战略和营销战略制定公司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是制定公司总体战略和营销战略的基础。战略制定就是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如何完成公司的业绩目标,如何打败竞争对手,如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如何加强公司长期业务地位,如何使公司的财务目标和战略目标成为现实。整个公司需要一个总体战略,各职能领域——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运营、市场营销、财务、客户服务和信息系统都需要一个战略。五种最常见的公司战略是:1. 低成本领先战略 公司致力于达到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最低化,这样就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从而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采取这一战略的公司必须善于工程管理、采购、制造和实体分配。2. 差别化战略 公司通过对整个市场的评估找出某些重要的客户利益区域,集中精力在这些区域完善经营。公司可在质量、性能、服务、款式、领先技术和超支服务方面建立差别化优势。3. 最优成本战略 公司通过综合低成本和差别化为客户所支付的价格提供更多的价值,其目的在于使产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拥有优势(最低)的成本和价格。4. 基于低成本的集中化战略 公司将其力量集中在几个细分市场上,通过为这些小市场上的购买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成本更低的产品或服务来战胜竞争对手。5. 基于差别化的集中化战略 公司将其力量聚焦在有限的购买群体或细分市场上,而不是追求全部市场。公司从了解这些细分市场的需求入手,提供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购买者的定制产品或服务战胜竞争对手。这五种基本公司竞争战略的每一种都能够获得一个与其它战略不同的市场地位。作为职能领域的营销战略主要指如何配合操作营销组合中的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以达到营销目标。营销战略的制定需要进一步考虑下列因素:①细分市场 ②目标市场 ③定位 ④差异化(产品、服务、人员、渠道、形象)⑤新产品开发 ⑥产品生命周期 ⑦市场竞争地位 ⑧产品线、价格、分销、广告和促销等。 除此之外,还包括市场份额、增长率、成本特征、销售利润目标、生产与分配以及后勤保障。无论公司采取何种战略或战略组合,必须做到:1. 战略要具有很好的协调性,互相有矛盾或冲突的战略是无法执行的。2. 战略要有可行性,超出公司资源和能力范围的战略都是行不通的。3. 战略必须是为公司全体人员所接受的,如果不能获得全公司的支持,再好的战略也会失败。制定协调一致、彼此支持、相互加强、可行而又可接受的战略对实现公司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公司内部,战略主要是采取恰当的行动开发和建立获取竞争优势的各种能力和资源优势。成功的战略通常把核心放在那些对战略成功起着关键作用的各种活动,建立强大的公司竞争能力,再以这些强大的能力为基础,赢得竞争优势。营销活动计划方案营销战略必须转化为营销计划方案加以实施和执行。这需要在营销预算、营销组合和营销资源分配上做出决策。首先,公司必须决定要达到其营销目标所需的营销支出水平。如果期望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营销预算比率可能比通常要高些。其次,公司还必须决定如何对市场营销组合中的各种工具进行预算分配。最后,营销人员必须决定如何将营销费用分配给不同的产品、渠道、促销媒体和销售领域。营销管理——营销计划方案的执行、控制、评估及反馈战略营销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营销管理,即组织营销资源对营销计划方案进行执行,并对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并通过实施过程中反馈的市场信息对计划进行评估改善,以确保营销目标的实现。毫无疑问,任何公司必须设立一个能够实施营销计划方案的营销组织。在小公司里,一个人可能要兼管营销调研、推销、广告、客户服务等一切营销工作;在一些大公司里,会设置几个营销专业人员:推销员、销售经理、营销调研人员、广告人员、产品和品牌经理、细分市场经理和客户服务人员等。营销组织通常有一位营销副总负责,一方面要协调全体营销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要配合其它职能的副总经理工作。营销部门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对其人员的选择、培训、指导、激励和评价。经理们须定期召见他们的下属,检查他们的业绩,表扬优点,指出缺点,并提出如何改正错误的建议。在营销组织实施营销计划方案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外情况,公司必须有一套反馈和控制措施: 年度销售计划控制是为了保证公司在年度计划中所制定的销售、盈利和其他目标的实现,这包括,第一,管理层必须明确地阐明年度计划中每月、每季的目标;第二,管理层必须掌握衡量计划执行情况的手段;第三,管理层必须确定执行过程中出现严重缺口的原因;第四,管理层必须确定最佳修正行动,以填补目标和执行之间出现的缺口。 盈利能力控制是对产品、客户群、贸易渠道和订货量大小的实际盈利率进行测量。营销盈利率分析是衡量各种营销行动获利水平的工具;营销效率研究是研究如何提高各种营销活动的有效性。 战略控制是评估公司的营销战略是否适合于市场条件。由于营销环境的多变,每个公司都需要营销审核定期对营销结果进行评价。案例:公司战略实例――麦当劳公司1997年,麦当劳全球消费市场上最大的食品服务零售商,品牌强大,遍布全球的饭店系统的销售额达350亿美元。22000多个麦当劳店有三分之二由遍布全球的5000家所有者或经营者进行许可经营。在过去的四年中,美国国内的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6%,在美国国外,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20%。麦当劳的食品质量标准、设备技术、营销和培训项目、运作系统、地点选择、技术以及供应系统一直被看作是全球的行业标准。麦当劳公司的战略优势是持续的增长、为客户提供超支的服务、永远做一个高效优质的供应商、提高美味高值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推销麦当劳这个品牌。麦当劳公司的战略有八个核心的要素:1. 成长战略a) 每年增加2500家麦当劳店(8%的年增长率),部分自己经营,部分许可经营,美国之外2/3,进而对目前尚未进入的市场进行渗透。在本土之外建立最大的市场位置,超前于所有的竞争对手。b) 增加菜单上的服务项目、低价格的特殊服务、增值饮食以及儿童游乐的场所,进而增加常客的数目。2. 特许经营战略 只有下列这种企业家才是麦当劳特许经营权给予的对象:有事业心、有经营天赋、正直、有业务经验,并且把他们培养成积极有责任心的麦当劳所有者(公司、合作伙伴和消极的投资者都不是麦当劳特许经营权给予的对象)。3. 饭店地点的选择和建筑的战略 饭店地点的选择必须能够为客户提供便利,为公司提供增长和盈利。麦当劳的研究表明:可能来麦当劳的决定,其中70%是一时冲动,所以麦当劳的目标就是使所选择的饭店地点尽可能方便客户的光临。在美国,麦当劳公司除了在传统的区域和郊区建立饭店之外,还在食品商场、机场、医院、大学、大型的购物中心(沃尔玛、家庭仓储)和服务地点建立分店;在美国之外,麦当劳的战略是首先在中心城市建立麦当劳饭店,然后再在中心城市之外开设特殊服务的自由单元。 在饭店建筑上,使用节约成本的标准饭店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是通过一个全球采购系统同一进行,从而减少地点选择成本和饭店建筑成本。 确保麦当劳的饭店里里外外都有吸引力,令人舒畅,如果可行的话,麦当劳将提供特殊服务,为儿童提供游乐的场所。4. 产品线战略 有限的菜单服务项目; 提高产品的口味(尤其是三明治产品系列) 扩大产品的种类,进入快餐食品(鸡、比萨、定位于成年人的三明治等),为关心健康的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5. 饭店经营 在食品的质量、饭店和设备的清洁度、饭店的经营运作程序以及友善礼貌的柜台服务方面执行严格的标准。 开发新的生产设备和系统,提高饭店的能力,从而能为客户提供更热、更美味的食物,同时,速度更快,服务更准确。6. 促销、营销和销售 大规模进行媒体的广告宣传,在店内进行促销活动,根据客户在每个饭店消费额为其提供一定比例的奖金,通过这些行动提高麦当劳的质量形象、服务形象和全球形象。 用罗纳尔德•麦当劳的吉祥物提高麦当劳品牌在儿童中的知名度,利用“麦克”这个称呼强化菜单上的食品同麦当劳公司之间的联系。 在儿童中制造一种幸福和兴趣的态度。7. 人力资源和培训 在任何一个店点提供公平、非歧视性的工资,为员工培训工作技能,既奖励个人的优秀业绩又奖励团队的优秀业绩,为员工创造职业机会,为学生雇员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 雇用那些有着良好工作习惯和礼貌处世态度的员工,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的一举一动深深地感染客户,尽快地提升有前途的员工。 在客户满意度和快餐业务经营方面,为麦当劳的特许经营者、管理者和管理助理提供适当到位的培训(在伊利诺伊、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汉堡包大学每年都用22种语言培训5000多名学生)。8. 社会责任 积极承担社区责任,支持当地的福利事业和社区项目,帮助创造一种社区邻里精神,促进教育上的卓越。 赞助罗纳尔德•麦当劳屋(1995年末,有168个罗纳尔德•麦当劳屋遍布12个国家,为患严重疾病的无家可归的孩子建立一个家庭,让他们接受在附近医院的治疗)。 提高员工的多样性,提倡自愿的肯定行动,促进少数者对特许经营的拥有(女性和少数民族拥有的麦当劳特许经营权超过25%)。 采纳和鼓励环境友好性的做法和惯例。 把麦当劳产品的营养信息提供给客户。
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盈利的保证,如果没有适合企业及产品的目标市场和恰当的市场营销策略,其他如产品定价、.分销渠道、品牌宣传等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场营销策略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中小企业的数量在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经济市场发展中,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能够保证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但是,当前一些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1引言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是指在中小企业中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与营销手段,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瞄准目标客户的需求。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建立准确的SWOT分析,对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营销活动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规划[1]。使中小企业通过科学有效营销策略对市场进行准确细分、明确目标客户,保证企业的市场营销效果。
2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首先,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就业压力问题给国家的宏观调控带来困难,而中小企业在我国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口就业压力,给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其次,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调查表明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57%[2]。在全国大量的零售行业网店中中小企业占90%,我国出口产品总额中中小企业占据60%。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可小觑。第三,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从事的是第三产业,这条产业链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接近市场和消费者,在市场中较为活跃,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的助推器。
3目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营销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内营销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一方面,由于对现在营销理念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设立企业组织构架时多以销售为导向进行企业资源的分配考量。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缺少专业营销部门及相关组织部门,或者即使设立营销部门,其配置及职能仅仅涵盖营销中简单的商业活动企划或VIS理念传播等少数几项职能[3]。另一方面,营销相关职能部门缺少相应权限,使部门地位沦为销售或市场部附庸。此外,由于资源投入较少,导致营销相关部门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严重滞后企业的营销硬件水平。这些原因导致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日常运营中企业营销企划仅仅成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等领导的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营销支撑,使我国中小企业难以摆脱长期以来的经验化营销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环境。
营销理念落后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很多中小型企业虽然目前还能够保持现状生存下来,但是,企业管理者缺乏科学的营销理念[4]。在市场营销中仍采用传统的直销、跟销等传统的营销模式,这种传统的营销模式对市场需求认识不够,对市场营销信息搜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营销发展。其次,还有些家族式的中小企业中,由于管理者没有营销管理经验,继承企业后没有对营销管理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缺乏营销理念,将营销看成传统的推销。由于缺乏科学的营销理念,在企业产品的营销中缺乏品牌营销、整合营销及产品组合营销的具体认识,同时在营销过程中也没有准确的营销目标计划,使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增加了大量的营销成本。
市场定位不准确
由于目前部分中小企业的营销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准确的市场营销定位,它们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就犹如海中航行的小船失去了塔灯的指引,在市场发展中盲目的营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形成在市场竞争中盲目扩张的营销现象。此外,由于中小企中缺乏营销理念作为指导,在市场定位中没有科学的定位依据,企业对营销中的SWOT分析方法的认识较为肤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企业内外部优势分析不够全面,导致企业对市场营销中的定位不够准确。
竞争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仅仅利用价格战压低产品价格进行竞争,由于在企业价格竞争中,企业的利润较小,因此,企业往往在内部克扣员工薪资。长期进行单一的价格竞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内部发展和企业的收益。同时在价格竞争中由于价格战的激化,导致一些破坏市场秩序的价格竞争现象出现,还使市场中出现大批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部分企业在竞争中进行单一的竞争模式没有体现产品的附加价值和企业产品的品牌价值,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没有注重创新研发新的产品,产品的单一使企业的品牌发展受到制约,使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4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容错能力较差的现状,在激烈的市场生存中更需要精准的营销策略规划。而现代市场经济具有螺旋加速效应,只有具备快速的企业营销决策及执行能力才能使企业在生存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应该从“快”和“准”两个方面考虑。
建立快速增长型的企业营销模式
现代企业营销能力源于企业组织运营管理水平与销售策略的精准对接能力。因此,在现在营销理念下企业的营销策略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营销组织体系得以实现。
建立企业快速营销决策保障机制
中国企业传统经验型决策的正确与否与周期长短,偏重受决策者所处圈子及个人经验的影响。而现代型企业科学决策,多由企业运营中内外部信息收集能力、反馈渠道和企业经验所决定。后者科学可控性高,对预期的判断更长远。从经验型决策转变为科学决策,这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是快速型企业的标准。我国中小企业要成为快速企业,必须通过转变决策模式,即从经验型决策转变为科学型决策,建立快速决策的机制,使决策快起来。通常认为小企业不具备建立企业相关信息搜集机制的基础,往往劣势就是优势所在。中小型企业要快速发展,只能将少数资源集中到几个关键目标市场,因此数据化信息来源集中、信息量小、便于统计且信息的有效程度高[5]。另外,组织结构多为扁平化或易于扁平化,信息传递及精确修正更灵活。同时,中小型企业在规范化数据搜集上产投比更优,从传统决策型向科学决策管理转变成本更低,收益更高。
建立现代营销管理组织结构
建立完善的科学决策机制,离不开良性健康的管理组织结构的支持。而中小企业正缺少良性组织结构。彼得原理及帕金森定律等现象在各层次的组织中大量存在,使组织运行成本高,有效信息流速慢,最终导致企业决策快不起来。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企业盲目节省资源,对企业必备的关键部门缺少配置;重要部门职能不明确;没有合理的目标管理机制;人员配置不当;组织的人际成本过高。应该通过合理部门调整、优化人员组合、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体系,实现企业内部改革。企业管理本质是人的管理,把合适的人拼合成合理的组织,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保障组织高效运行。
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
合理制定企业中长期营销发展规划
三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第一层次末期,本质是工厂,还不是公司,只能卖产品。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逐步建立自有的初级品牌,为企业向公司化转型提供支撑。鉴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的第一个阶段目标,应该是通过企业的公司化、产品的品牌化,成长为市场中的挑战者。先做成品牌,再做市场扩张。因为产品一直要寻找市场,而市场也会主动寻找品牌。所以,不应盲目进行市场扩张,当企业在一个局部目标市场做成数一数二品牌时,企业向整体市场扩张的阻力自然会变小。同时在这个发展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正确采用品牌策略。例如:双品牌、多品牌战略,能优化高低端产品搭配,增加市场份额;并容易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制定灵活的策略,进而分散市场领导者反击的注意力。当企业成功完成公司化转型,通过品牌的感性营销设计成长为挑战者后。才有能力建立以输出企业文化为导向市场营销竞争策略,成长为具有一定规模与市场话语权的市场竞争者。中小企业要实现第一阶段目标,首先要通过对竞争市场进行充分分析,制定出准确的企业市场竞争战略,并通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的执行,占领目标市场,来完成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
建立精简有效的市场调研机制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决策的容错能力较差,每一次营销决策都关乎企业的生死。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资源及条件所限,对市场调研的重要作用往往忽视,或虽然认识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却在市场调研科学营销决策与传统经验决策的成本与收益博弈中趋向于选择传统经验决策。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调研机制难以提供客观有效的决策依据,导致整个营销策略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正确认识市场调研的重要性,有效、合理调配企业资源,充分利用销售人员进行市场调研。
准确定位营销战略和目标
中小企业不应满足于做简单的跟随者。应该针对具体目标市场定位于利基型跟随者,利基型跟随既是传统目标市场的跟随者,也是新兴细分目标市场的挑战者与领导者。
重点开发“关键目标市场”的营销资源
由于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所以中小企业应依据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关键目标市场制定可行性市场竞争战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营销资源集中在企业最关键的明星业务与潜力业务上。使企业在关键的目标市场上最大限度强化企业优势、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例如通过双品牌或多品牌支撑差异化战略。集中企业资源关键点是投放中高端化的第二品牌寻找新目标客户,占领新渠道,逐步淘汰低端产品,成长为关键细分市场新的领导者;在新兴目标市场采用设计高端化的第二品牌,要充分利用马太效应,成长为细分目标市场领导者。通过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再反向向传统渠道渗透,由跟随者逐步成长为目标区域整体市场挑战者。最终通过关键的目标市场,最大限度集中企业营销资源打造竞争优势,即通过双品牌正面防守侧面出击。先将企业公司化,产品品牌化,进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创新
企业的营销目标是通过品牌赚钱,而不只是卖产品。中小企业实现这一营销策略的关键应是以细分目标市场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预见性地对简单仿制产品进行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差异化,最终打造企业的盈利能力,才能使中小企业避免被市场淘汰。因此,产品设计创新应建立在准确、科学的市场细分基础之上。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市场营销能力远远落后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要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现代营销能力应将企业组织运营管理水平与营销策略进行精准对接,结合自身比较灵活的经营优势,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营销能力。同时,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中容错能力较低的问题,充分应用企业的营销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精准营销策略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摆脱先天劣势,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磊.论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6).
[2]沈瑞山.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7).
[3]王双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02).
[4]相焕萍.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模式[J].现代商业,2009(21).
[5]涂维亮.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路径选择及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摘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模式,从而更好的了解客户对渠道成员的反馈,便于更好的加强渠道管理质量。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
一、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特点和现实需求
房地产作为商品,具有与其他工业产品截然不同的特性,导致其营销渠道也存在着不同的要求和特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网络、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所导致的个人信息获取量的激增,对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也有着新的要求。
1.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产品而言,房地产产品具有建设周期长、产品位置固定、产品关联项目多、价格昂贵等特性,因此其市场营销渠道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渠道关系时间久。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房地产的存在时间跨度长,因此渠道各成员间关系维系时间长,对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度要求高。二是渠道结构相对简单。相对于其他企业的销售渠道而言,房地产企业销售渠道往往比较简单,呈现出短、扁、少的特点,因此渠道冲突数量相对较少,但一旦出现问题,其性质往往比较恶劣。三是渠道服务要求高。房地产产品的关联性较强,从硬件的基础设备、生活设施到软件的物业管理等等方面,标准较高。四是渠道对象方向性强。渠道成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房地产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渠道成员的性质和群体特征,因此,在确定营销策略方面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2.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现实需求。
房地产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房地产企业市场销售面临的更多的困难。这也就要求企业市场营销渠道必须有所改变,以适应这一新的情况。一是营销推广的效益要求更高。房产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消费者在选择时会比较慎重,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房地产企业产品的趋同性增强,如何使自身产品更具辨识度,帮助消费者更好的记住产品,乃至选择他,就需要增强产品推广的效益。二是营销渠道的接触性要求更多。代理商、经销商、房地产经纪人、开发商的营销机构最主要、直接的功能是寻找购买者,通过消费沟通、讨价还价过程来说服顾客购买白己的产品。相对于以往的卖方市场,现实的房地产销售需要企业更多的走出去,与消费者接触,提高产品的影响力。三是营销渠道相关配合活动要求更丰富。随着购房者经济实力增强,越来越多的购房者购买住房是出于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因此其购房不仅仅为了买到遮风挡雨的房屋,有时又为了心理满足、身份象征、教育投资等方面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营销渠道所展示的内容必须的全面的,必须要从小区形象、服务人员形象等等方面给予消费者足够的信心。
二、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新的市场变化要求我们的营销渠道转变观念,主动出击,有所作为,以往的坐堂式的营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但从现实情况看,不少房地产企业对于营销渠道的关注并不多,片面认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缺乏对消费者的重视和工作观念的转变措施,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1.品牌营销重视不够,渠道成员缺乏自主性。
房地产营销渠道的一些成员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对产品营销没有科学的规划,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来实现销售。这些对于一些大型企业而言,问题尚不突出,但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如果其渠道成员没有主动性,不能借助自身的优势来增强产品吸引力,则往往出现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消费者持币待观的情况加剧,更突显营销手段乏力的问题。
2.渠道构成近似度高,产品竞争力展现不足。
通常房地产企业营销渠道是由开发商——本地代理商——消费者的结构模式,这种形式虽然实现了扁平化,但由于雷同性,往往使得企业间的差异性变小,竞争力有所降低。而相对于其他产业市场,企业往往对自身的营销渠道较为重视,往往给予其更多的便利性和自主性,从而使产品营销形式更具多样性。两者相比较则更具显示出房地产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僵化。
3.渠道服务功能缺失,客户体验问题较突出。
房地产的关联性要求其营销渠道成员必须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周到、贴心的服务,从而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但不少房地产商们在过去的巨大盈利模式下,养成了以我为主的模式,对客户关系重视不够,对构建忠诚性、持久性客户的培养体制不理解,没有形成培养渠道的意识,造成客户购买商品后,开房商就撒手不管,给客户造成了极差的购买体验,影响了产品的形象。
三、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适应新时代的关键所在
针对当前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创新其营销渠道,就必须要立足于时代的要求,认清房产作为一个特殊的产品,其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从转变观念入手,增强渠道成员的自主性,增强渠道内部的协同性,从而提高营销活动的影响力和同步性。
1.观念创新,认清营销渠道的本质。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房地产营销渠道成员必须加快观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切实从渠道上建立优质高效的通道。一是树立服务观念。渠道成员必须要通过服务来挖掘潜在客户,加强服务质量,真正满足购房者的多元性需求,建立消费者忠诚。二是树立诚信观念。改变传统的“店大欺客”的问题,实现房屋质量过硬、物流优质贴心,合同信守承诺的目标,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凸显产品的特征。三是树立价值观念。就是要建立品牌的角度出发,加深渠道成员对价值的理解,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用户体验感,维护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
2.成员创新,畅通营销渠道的通道。
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引入新的渠道元素,增强产品的认同感。一方面,可以加入网络元素。发挥网络技术传播性强,时效快的特点,将房产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来加以宣传,利用3D技术来增强客户的体验感,用网络技术提高新客户的满意度。同时,可以借鉴美国房地产网络技术的优势,减少中间机构的麻烦与客户进行交易,降低中间费用。另一方面,规范房地产营销代理行为。企业要重视营销代理以及相关的物业公司的作用,规范其行为,建立规范严格的执行程序,帮助渠道成员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3.内容创新,协调营销渠道的活动。
企业自身要加强对渠道成员的管理,理顺成员之间的相关关系,特别是组织营销活动时,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统一规范的渠道管理体系。同时,加强资源的共享,从而便于潜在购房者的选择和锁定,并通过统一的营销行动来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于客户的投诉,必须要建立顺畅的受理、办理程序,将投诉内容区分设计、施工、销售、服务等等方面的内容,有效地协调渠道成员的行动,建立良好产品形象。
4.标准创新,塑造新形势沟通模式。
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模式,从而更好的了解客户对渠道成员的反馈,便于更好的加强渠道管理质量。一是区分评价内容。就是要选择能够体现营销渠道运转情况的内容作为评价内容,引入消费者评价体制,反映渠道建设质量。二是规范评价指标。确立评价指标权重和标准,从而科学的验证渠道建设效果,帮助渠道成员发现存在的问题,使房地产企业能够有效提高营销渠道建立效果。三是落实评价结论。通过资金分配比例、渠道商的选择等工作来落实评价结论,从而有效督促渠道成员来改进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娃哈哈饮料潍坊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王蓉青岛科技大学2013-03-29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的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呢?开题报告是撰写论文的一个步骤,阐述了论文的构思以及规划。下面是我分享的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题 目: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以柒牌集团为例
一、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让消费者得到不可替代的产品、服务和文化,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和外部优化的结果。
写作大纲:
一、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 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一)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二)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三) 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构成
(四) 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五) 核心竞争培育的必要性
三、柒牌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柒牌集团简介
(二) 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措施
(三)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效果分析
(四)对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建议
四、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现状
(二)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面临的问题
(三)我国民营企业从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措施中得到的启示
五、总结
二、主要参考文献
[1] 左建军.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江论坛.2000
[2] 邤莹.河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2006
[3] 詹敏.中小企业要强化核心竞争力.科研管理.2000
[4] 周卉萍.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工业企业管理.2001
[5]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联合课题组.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5
[6]林汉川,管洪禧.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芮东雄,左福勤.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林汉川,邱红.中小企业管理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9]梁文朝.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0]方欣.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1] 菲利特.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梅汝和,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的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呢?开题报告是撰写论文的一个步骤,阐述了论文的构思以及规划。下面是我分享的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题 目: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以柒牌集团为例
一、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让消费者得到不可替代的产品、服务和文化,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和外部优化的结果。
写作大纲:
一、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 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一)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二)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三) 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构成
(四) 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五) 核心竞争培育的必要性
三、柒牌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柒牌集团简介
(二) 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措施
(三)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效果分析
(四)对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建议
四、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现状
(二)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面临的问题
(三)我国民营企业从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措施中得到的启示
五、总结
二、主要参考文献
[1] 左建军.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江论坛.2000
[2] 邤莹.河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2006
[3] 詹敏.中小企业要强化核心竞争力.科研管理.2000
[4] 周卉萍.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工业企业管理.2001
[5]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联合课题组.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5
[6]林汉川,管洪禧.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芮东雄,左福勤.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林汉川,邱红.中小企业管理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9]梁文朝.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0]方欣.企业战略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1] 菲利特.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梅汝和,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选题背景
自1999年进入老年型社会以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己成为老年人口总体数量最大的国家。根据20XX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 26%,约为亿,同比2015年人口普查上升2. 93个百分点。据相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龄人口快速增加的同时还伴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人口急剧老龄化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老龄化日趋严峻的问题最直接反映在了人们的居住状况上,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需求日益凸显,在 80后 成为社会劳动主体的今天, 一对夫妻,一个小孩,四位老人 的家庭模式把更多的养老负担强加到个人的头上。社会化养老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商业养老需求曰趋旺盛。因而配备医院、专业护理人员的各类养老地产如雨后春第般孕育而生,一种全新的地产模式呼之欲出。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老年人群体对于居住要求的不断提升,未来面向健康老人的养老产业将从提供养老住宅开始逐步向更广的领域推进,养老地产作为养老产业的核心和载体之一,市场潜力巨大。老年住宅产业将是一个朝阳产业。 可以预言,养老产业或许将成为化解目前全球化金融危机的支柱产业,是拉动内需的重大战略型方向。 现任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如是说。
XX年以来,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宏观调控,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更加注重紧随行业调整节奏,尽量超前抢占市场,不断学习发达国家的发地产发展经验,一些曾经不被关注的房地产领域也因此逐渐被房地产企业所重视。其中,潜力巨大的中国老年地产市场似乎成为一块人人想分享的蛋糕,吸引着地产开发商及其他行业巨头的'极大关注。截止目前,保利地产、万科、华润置地、首创置业等地产开发商已进军养老地产,另外保险业、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也已纷纷涉足开发老年地产市场,在全国掀起了一片养老地产开发与建设的高潮。
养老地产是一种将养老主题与房地产开发紧密结合的复合型地产开发模式,是一种房地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资源整合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的地产业态。同时养老地产也是养老产业的一种模式。它以养老住宅为核心,配套医院、超市、文体活动中心等设施,将居住、餐饮、娱乐、医疗、保健、护理服务等功能集中在一起为人们创造一种全新的人居生活方式。
作为一种复合型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养老地产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一般的福利性养老机构不同,养老地产的商业性质决定它主要通过出让方式来获取土地,其运作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另外,养老地产也不同于普通商业地产,通过整合居住、餐饮、娱乐、文化、医疗、护理、保健等各种服务资源,力图形成各供应商共赢的格局。而且,养老地产结合养老主题,针对老年人的需求,以营造 以老人为本 的社区文化和文明优雅的生活环境为目标,构建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学习教育、医疗护理等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凸显养老功能。
养老地产具有投资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然而养老地产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在探索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多数企业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模式的不明确、收益率的不确定,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将给养老地产的发展前景带来诸多变数,如果盲目进入,企业将面临进退两难的跑她境地。在 银色经济 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很多企业蜂拥而入,盲目涉足该领域,缺乏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不了解老年人实际需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服务管理,发展停滞不前。更有一些Jf发商表面上打着 养老 的旗号,实际上却低价圈地,然后通过销售住宅以获取盈利。这些为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企业行为造成了行业发展无序的混乱局面,给社会和产业自身的发展带来的不良的影响。
因此,为避免产业的混乱无序发展态势,如何从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推动养老地产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选题意义
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正确预测市场的变化,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开发养老地产的先驱之一,其前身为上海康桥公共事业投资有限公司,后由于增加两家股东单位,于2015年更该为此名。在我国人口老龄化R益加剧的背景下,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顺应了社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养老社区项目 上海亲和源会员制养老社区。上海亲和源养老社区以健康养老、快乐养老为目标,为老年人创造舒适、高雅、安全、友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提供人性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和设施,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方式,创新了以往的地产开发模式,把养老主题与地产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上海亲和源养老社区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吸纳八百多名老年人居住,并采用连锁模式,在海南、海宁、黄山等地发展养老基地,发展养老俱乐部资源,在社会上取得了较好的口碑,己成为业界公认的发展较为成功的养老地产项目之一,被视为养老地产行业发展的领头军。因此,亲和源的发展经验将会给整个养老地产企业的发展带来示范效应。因此,本文选择 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养老地产发展战略 为研究主题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体项目 亲和源老年社区做战略上的分析。经过对其深入的研究,对亲和源目前的战略选择、经营、服务方面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战略学相关理论,结合亲和源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其战略选择,并最终提出改进方案。
本文研究内容的整体框架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等;
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部分,对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为下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养老地产主体项目,并对其发展战略作了描述;
第四部分通过PEST分析工具和波特五力模型深入分析了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养老地产的外部环境,并对其市场地位给以进一步的认识;
第五部分对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养老地产的内部条件和竞争策略进行了分析;
第六部分则对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养老地产发展战略进行分析,针对该公司的战略选择进行深入剖析,对其发展战略予以评价,最后提出改进和优化战略的措施;
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结论和未来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的展望。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关的战略管理理论,深入研究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和宏观环境,结合该公司自身的内部条件和特点,为其进一步发展设计可行的战略优化和实施方案。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通过大量文献对养老地产行业的发展环境、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通过统计公告、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收集大量相关数据,对养老地产行业、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等进行分析。
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盈利的保证,如果没有适合企业及产品的目标市场和恰当的市场营销策略,其他如产品定价、.分销渠道、品牌宣传等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场营销策略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中小企业的数量在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经济市场发展中,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能够保证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但是,当前一些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1引言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是指在中小企业中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与营销手段,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瞄准目标客户的需求。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建立准确的SWOT分析,对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营销活动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规划[1]。使中小企业通过科学有效营销策略对市场进行准确细分、明确目标客户,保证企业的市场营销效果。
2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首先,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就业压力问题给国家的宏观调控带来困难,而中小企业在我国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口就业压力,给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其次,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调查表明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57%[2]。在全国大量的零售行业网店中中小企业占90%,我国出口产品总额中中小企业占据60%。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可小觑。第三,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从事的是第三产业,这条产业链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接近市场和消费者,在市场中较为活跃,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的助推器。
3目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营销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内营销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一方面,由于对现在营销理念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设立企业组织构架时多以销售为导向进行企业资源的分配考量。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缺少专业营销部门及相关组织部门,或者即使设立营销部门,其配置及职能仅仅涵盖营销中简单的商业活动企划或VIS理念传播等少数几项职能[3]。另一方面,营销相关职能部门缺少相应权限,使部门地位沦为销售或市场部附庸。此外,由于资源投入较少,导致营销相关部门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严重滞后企业的营销硬件水平。这些原因导致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日常运营中企业营销企划仅仅成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等领导的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营销支撑,使我国中小企业难以摆脱长期以来的经验化营销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环境。
营销理念落后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很多中小型企业虽然目前还能够保持现状生存下来,但是,企业管理者缺乏科学的营销理念[4]。在市场营销中仍采用传统的直销、跟销等传统的营销模式,这种传统的营销模式对市场需求认识不够,对市场营销信息搜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营销发展。其次,还有些家族式的中小企业中,由于管理者没有营销管理经验,继承企业后没有对营销管理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缺乏营销理念,将营销看成传统的推销。由于缺乏科学的营销理念,在企业产品的营销中缺乏品牌营销、整合营销及产品组合营销的具体认识,同时在营销过程中也没有准确的营销目标计划,使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增加了大量的营销成本。
市场定位不准确
由于目前部分中小企业的营销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准确的市场营销定位,它们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就犹如海中航行的小船失去了塔灯的指引,在市场发展中盲目的营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形成在市场竞争中盲目扩张的营销现象。此外,由于中小企中缺乏营销理念作为指导,在市场定位中没有科学的定位依据,企业对营销中的SWOT分析方法的认识较为肤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企业内外部优势分析不够全面,导致企业对市场营销中的定位不够准确。
竞争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仅仅利用价格战压低产品价格进行竞争,由于在企业价格竞争中,企业的利润较小,因此,企业往往在内部克扣员工薪资。长期进行单一的价格竞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内部发展和企业的收益。同时在价格竞争中由于价格战的激化,导致一些破坏市场秩序的价格竞争现象出现,还使市场中出现大批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部分企业在竞争中进行单一的竞争模式没有体现产品的附加价值和企业产品的品牌价值,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没有注重创新研发新的产品,产品的单一使企业的品牌发展受到制约,使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4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容错能力较差的现状,在激烈的市场生存中更需要精准的营销策略规划。而现代市场经济具有螺旋加速效应,只有具备快速的企业营销决策及执行能力才能使企业在生存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应该从“快”和“准”两个方面考虑。
建立快速增长型的企业营销模式
现代企业营销能力源于企业组织运营管理水平与销售策略的精准对接能力。因此,在现在营销理念下企业的营销策略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营销组织体系得以实现。
建立企业快速营销决策保障机制
中国企业传统经验型决策的正确与否与周期长短,偏重受决策者所处圈子及个人经验的影响。而现代型企业科学决策,多由企业运营中内外部信息收集能力、反馈渠道和企业经验所决定。后者科学可控性高,对预期的判断更长远。从经验型决策转变为科学决策,这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是快速型企业的标准。我国中小企业要成为快速企业,必须通过转变决策模式,即从经验型决策转变为科学型决策,建立快速决策的机制,使决策快起来。通常认为小企业不具备建立企业相关信息搜集机制的基础,往往劣势就是优势所在。中小型企业要快速发展,只能将少数资源集中到几个关键目标市场,因此数据化信息来源集中、信息量小、便于统计且信息的有效程度高[5]。另外,组织结构多为扁平化或易于扁平化,信息传递及精确修正更灵活。同时,中小型企业在规范化数据搜集上产投比更优,从传统决策型向科学决策管理转变成本更低,收益更高。
建立现代营销管理组织结构
建立完善的科学决策机制,离不开良性健康的管理组织结构的支持。而中小企业正缺少良性组织结构。彼得原理及帕金森定律等现象在各层次的组织中大量存在,使组织运行成本高,有效信息流速慢,最终导致企业决策快不起来。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企业盲目节省资源,对企业必备的关键部门缺少配置;重要部门职能不明确;没有合理的目标管理机制;人员配置不当;组织的人际成本过高。应该通过合理部门调整、优化人员组合、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体系,实现企业内部改革。企业管理本质是人的管理,把合适的人拼合成合理的组织,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保障组织高效运行。
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
合理制定企业中长期营销发展规划
三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第一层次末期,本质是工厂,还不是公司,只能卖产品。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逐步建立自有的初级品牌,为企业向公司化转型提供支撑。鉴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的第一个阶段目标,应该是通过企业的公司化、产品的品牌化,成长为市场中的挑战者。先做成品牌,再做市场扩张。因为产品一直要寻找市场,而市场也会主动寻找品牌。所以,不应盲目进行市场扩张,当企业在一个局部目标市场做成数一数二品牌时,企业向整体市场扩张的阻力自然会变小。同时在这个发展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正确采用品牌策略。例如:双品牌、多品牌战略,能优化高低端产品搭配,增加市场份额;并容易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制定灵活的策略,进而分散市场领导者反击的注意力。当企业成功完成公司化转型,通过品牌的感性营销设计成长为挑战者后。才有能力建立以输出企业文化为导向市场营销竞争策略,成长为具有一定规模与市场话语权的市场竞争者。中小企业要实现第一阶段目标,首先要通过对竞争市场进行充分分析,制定出准确的企业市场竞争战略,并通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的执行,占领目标市场,来完成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
建立精简有效的市场调研机制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决策的容错能力较差,每一次营销决策都关乎企业的生死。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资源及条件所限,对市场调研的重要作用往往忽视,或虽然认识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却在市场调研科学营销决策与传统经验决策的成本与收益博弈中趋向于选择传统经验决策。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调研机制难以提供客观有效的决策依据,导致整个营销策略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正确认识市场调研的重要性,有效、合理调配企业资源,充分利用销售人员进行市场调研。
准确定位营销战略和目标
中小企业不应满足于做简单的跟随者。应该针对具体目标市场定位于利基型跟随者,利基型跟随既是传统目标市场的跟随者,也是新兴细分目标市场的挑战者与领导者。
重点开发“关键目标市场”的营销资源
由于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所以中小企业应依据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关键目标市场制定可行性市场竞争战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营销资源集中在企业最关键的明星业务与潜力业务上。使企业在关键的目标市场上最大限度强化企业优势、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例如通过双品牌或多品牌支撑差异化战略。集中企业资源关键点是投放中高端化的第二品牌寻找新目标客户,占领新渠道,逐步淘汰低端产品,成长为关键细分市场新的领导者;在新兴目标市场采用设计高端化的第二品牌,要充分利用马太效应,成长为细分目标市场领导者。通过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再反向向传统渠道渗透,由跟随者逐步成长为目标区域整体市场挑战者。最终通过关键的目标市场,最大限度集中企业营销资源打造竞争优势,即通过双品牌正面防守侧面出击。先将企业公司化,产品品牌化,进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创新
企业的营销目标是通过品牌赚钱,而不只是卖产品。中小企业实现这一营销策略的关键应是以细分目标市场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预见性地对简单仿制产品进行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差异化,最终打造企业的盈利能力,才能使中小企业避免被市场淘汰。因此,产品设计创新应建立在准确、科学的市场细分基础之上。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市场营销能力远远落后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要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现代营销能力应将企业组织运营管理水平与营销策略进行精准对接,结合自身比较灵活的经营优势,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营销能力。同时,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中容错能力较低的问题,充分应用企业的营销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精准营销策略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摆脱先天劣势,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磊.论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6).
[2]沈瑞山.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7).
[3]王双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02).
[4]相焕萍.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模式[J].现代商业,2009(21).
[5]涂维亮.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路径选择及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摘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模式,从而更好的了解客户对渠道成员的反馈,便于更好的加强渠道管理质量。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
一、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特点和现实需求
房地产作为商品,具有与其他工业产品截然不同的特性,导致其营销渠道也存在着不同的要求和特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网络、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所导致的个人信息获取量的激增,对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也有着新的要求。
1.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产品而言,房地产产品具有建设周期长、产品位置固定、产品关联项目多、价格昂贵等特性,因此其市场营销渠道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渠道关系时间久。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房地产的存在时间跨度长,因此渠道各成员间关系维系时间长,对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度要求高。二是渠道结构相对简单。相对于其他企业的销售渠道而言,房地产企业销售渠道往往比较简单,呈现出短、扁、少的特点,因此渠道冲突数量相对较少,但一旦出现问题,其性质往往比较恶劣。三是渠道服务要求高。房地产产品的关联性较强,从硬件的基础设备、生活设施到软件的物业管理等等方面,标准较高。四是渠道对象方向性强。渠道成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房地产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渠道成员的性质和群体特征,因此,在确定营销策略方面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2.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现实需求。
房地产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房地产企业市场销售面临的更多的困难。这也就要求企业市场营销渠道必须有所改变,以适应这一新的情况。一是营销推广的效益要求更高。房产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消费者在选择时会比较慎重,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房地产企业产品的趋同性增强,如何使自身产品更具辨识度,帮助消费者更好的记住产品,乃至选择他,就需要增强产品推广的效益。二是营销渠道的接触性要求更多。代理商、经销商、房地产经纪人、开发商的营销机构最主要、直接的功能是寻找购买者,通过消费沟通、讨价还价过程来说服顾客购买白己的产品。相对于以往的卖方市场,现实的房地产销售需要企业更多的走出去,与消费者接触,提高产品的影响力。三是营销渠道相关配合活动要求更丰富。随着购房者经济实力增强,越来越多的购房者购买住房是出于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因此其购房不仅仅为了买到遮风挡雨的房屋,有时又为了心理满足、身份象征、教育投资等方面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营销渠道所展示的内容必须的全面的,必须要从小区形象、服务人员形象等等方面给予消费者足够的信心。
二、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新的市场变化要求我们的营销渠道转变观念,主动出击,有所作为,以往的坐堂式的营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但从现实情况看,不少房地产企业对于营销渠道的关注并不多,片面认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缺乏对消费者的重视和工作观念的转变措施,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1.品牌营销重视不够,渠道成员缺乏自主性。
房地产营销渠道的一些成员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对产品营销没有科学的规划,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来实现销售。这些对于一些大型企业而言,问题尚不突出,但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如果其渠道成员没有主动性,不能借助自身的优势来增强产品吸引力,则往往出现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消费者持币待观的情况加剧,更突显营销手段乏力的问题。
2.渠道构成近似度高,产品竞争力展现不足。
通常房地产企业营销渠道是由开发商——本地代理商——消费者的结构模式,这种形式虽然实现了扁平化,但由于雷同性,往往使得企业间的差异性变小,竞争力有所降低。而相对于其他产业市场,企业往往对自身的营销渠道较为重视,往往给予其更多的便利性和自主性,从而使产品营销形式更具多样性。两者相比较则更具显示出房地产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僵化。
3.渠道服务功能缺失,客户体验问题较突出。
房地产的关联性要求其营销渠道成员必须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周到、贴心的服务,从而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但不少房地产商们在过去的巨大盈利模式下,养成了以我为主的模式,对客户关系重视不够,对构建忠诚性、持久性客户的培养体制不理解,没有形成培养渠道的意识,造成客户购买商品后,开房商就撒手不管,给客户造成了极差的购买体验,影响了产品的形象。
三、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适应新时代的关键所在
针对当前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创新其营销渠道,就必须要立足于时代的要求,认清房产作为一个特殊的产品,其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从转变观念入手,增强渠道成员的自主性,增强渠道内部的协同性,从而提高营销活动的影响力和同步性。
1.观念创新,认清营销渠道的本质。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房地产营销渠道成员必须加快观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切实从渠道上建立优质高效的通道。一是树立服务观念。渠道成员必须要通过服务来挖掘潜在客户,加强服务质量,真正满足购房者的多元性需求,建立消费者忠诚。二是树立诚信观念。改变传统的“店大欺客”的问题,实现房屋质量过硬、物流优质贴心,合同信守承诺的目标,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凸显产品的特征。三是树立价值观念。就是要建立品牌的角度出发,加深渠道成员对价值的理解,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用户体验感,维护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
2.成员创新,畅通营销渠道的通道。
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引入新的渠道元素,增强产品的认同感。一方面,可以加入网络元素。发挥网络技术传播性强,时效快的特点,将房产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来加以宣传,利用3D技术来增强客户的体验感,用网络技术提高新客户的满意度。同时,可以借鉴美国房地产网络技术的优势,减少中间机构的麻烦与客户进行交易,降低中间费用。另一方面,规范房地产营销代理行为。企业要重视营销代理以及相关的物业公司的作用,规范其行为,建立规范严格的执行程序,帮助渠道成员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3.内容创新,协调营销渠道的活动。
企业自身要加强对渠道成员的管理,理顺成员之间的相关关系,特别是组织营销活动时,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统一规范的渠道管理体系。同时,加强资源的共享,从而便于潜在购房者的选择和锁定,并通过统一的营销行动来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于客户的投诉,必须要建立顺畅的受理、办理程序,将投诉内容区分设计、施工、销售、服务等等方面的内容,有效地协调渠道成员的行动,建立良好产品形象。
4.标准创新,塑造新形势沟通模式。
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模式,从而更好的了解客户对渠道成员的反馈,便于更好的加强渠道管理质量。一是区分评价内容。就是要选择能够体现营销渠道运转情况的内容作为评价内容,引入消费者评价体制,反映渠道建设质量。二是规范评价指标。确立评价指标权重和标准,从而科学的验证渠道建设效果,帮助渠道成员发现存在的问题,使房地产企业能够有效提高营销渠道建立效果。三是落实评价结论。通过资金分配比例、渠道商的选择等工作来落实评价结论,从而有效督促渠道成员来改进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娃哈哈饮料潍坊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王蓉青岛科技大学2013-03-29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模板,供大家进行参考: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国外研究现状: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方案、进度: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2007年4月:定稿。
1,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 文章题目 作者及工作单位 摘(提)要 关键(或主题)词 引言 正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必要时) 统计图表,照片,其它材料陈伯清2,题目:是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既要简明扼要,又要高 度概括,愈简单愈不费解愈好,文字不宜太长,最多不超过 20 个字,如果用较 少字数实在难以表达可用简短的正题,再用副标题补充正题的不足.题目要恰如 其分地反映文章的内容,又要简练质朴,便于引用,避免用广告式的,夸大的字 句.题目的确定要考虑写作范围和内容,文章的性质和意义,写作动机和思考方 法,是否与同类文章混同以及是否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 3,作者及工作单位:作者署名应限于直接参加本文所涉及的实际工作并能 对本文有答辩能力, 能对文稿内容负责的人.个人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由个人署 名, 几个人合作的成果写成论文应共同署名并按贡献大小协商排列. 署名者限于: (1)参加本项研究选题和制定试验研究方案; (2)参加观察记载和获取数据工 作; (3)参加试验数据的解释并导出结论; (4)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 以及阅读全文并同意发表者,没有参加具体工作或工作中给予某些支持和帮助 者,可在致谢中注明.第一作者应是论文的写作者,对论文负全部责任.一般署 名不超过 5 个且署真名. 单位作者应加脚注注明执笔人,多作者时姓名间空一格 或用", "分隔.工作单位应在署名下一行或同一行署名,后面用圆括号括起写 出, 不同单位要分别写出. 单位必须写全称, 并注明城市名称和邮政编码如: (淮 阴工学院,淮安 223001) . 4,摘要:原则上超过 3000 字以上的论文应附摘要,主要是为了便于读者概略地了解论文的内容以及进行信息处理,摘要可分报道性,指示性,报道一指示 性三种.指示性摘要主要指出文章所写的是什么问题,不涉及内容,告诉读者此 文解决,处理什么范围内的问题;报导性摘要说清研究的内容,理论依据,价值 等;批示一报导性摘要应该说明文章的目的,方法,结果,力求简明,精练,突 出创造性,但不加评论,与内容词无关不用,图表不用,一般在 300 字左右,防 止长,粗,残.反复出现的语言可和缩略语或缩写字表示,尽量用代号语言. 5,关键词:为了表述文章内容特征, 便于计算机检索,每篇论文应提供 3 至 5 个关键词.关键词应该是最能体现论文主要内容的词或短语,可以是从论文 的题目或内容提要中精练出的自由词,也可以从《汉语主题词表》查定,如系从 《汉语主题词表》中提供的规范词,则关键词可写成主题词.二者的主要区别在 于主题词是已经过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用来表达文献的主题概念; 关键词是从文章中提取出来的对表达文献主题内容实质意义的词汇, 尚未经规范 处理,或规范化程度较低,接近自然语言. 标引关键词时,关键词应顶格写,后 空一格,词间用", "末尾不加标点. 6,引言:用以说明写作本文或从事该项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概 述本文或本课题的理论依据,技术途径,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前人已取得的 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研究目标,并预期结果和意义.引言应力求简 单避免文字和内容正文重复,对常规知识和结果不需引进引言中,一般不超过 500 字.引言中以有些提法如"尚未风报道"或"未曾研究过" "达到国内先进 水平外"等到之类的提法应慎重, 要留有余地.引言一般不写标题,开门风山. 7,正文:这是论文的主体和核心充分体现出作者在论文中的创造性见解, 要对收集到的有关材料,研究对象,观点,研究结果,成果等加以阐明,其写作 方法可按试验过程中对性状表现顺序或观察次序展开分析, 亦可根据认识深化过 程,对获得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加以整理,由现象到本质,得出结论,其结构可分 为方法,结果,讨论三个部分. (1)方法(材料和方法) :要反映科研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试验或观察 的对象,地点,时间, 注明试验设计方法以有调查项目,各项目的调查方法,所 需设备等以便他人能重复验证.对于众所周知的方法和原理可不作详细介绍,对 于非大家熟悉但已发表的方法应简略介绍,并给出文献名称,对自己创造的方法 应给出依据并详细介绍. (2)结果:试验结果决定该项研究工作的成效,反映论文的价值,应该运用 恰当的分析方法和逻辑顺序将观察记录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用精练的语言和 必要的图,表示出来,图,表,文密切配合,不能重复,由数据导出结论时,为 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应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3)讨论(分析) :讲座或分析是论文报道的中心内容是论文的核心所在, 而且始终是一篇文章中最难写的部分,论文水平,学术价值,指导意义均在引体 现出来,丁光生教授认为"它应包括:主要原理和要领实验条件,尤其是尚未控 制的实验条件,缺点更应说明;本文结果与他人结果之异同,突出新发现,新发 明,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急需研 究的方向与问题,讨论禁忌:综述文献,重复叙述结果,报喜不报优,隐瞒缺点; 循环推理, 以假设来'证明'假设,以'末知'来说明'未知' ,泛泛而谈" .其 方法是根据观察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综合由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 性认识进行正确判断,逻辑推理,力求论题明确,论据充足论断正确.然后通过 与同类资料的比较,找出两者异同点,或进一步肯定前人的见解和结论;或否定 前人的谬误;或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新发现和创新,并作出初步评价[3], 并科学地预见方向,要求文稿准确,简炼,通顺,达意,层次分明, 方法新颖, 利用别人的资料,结论要注明出处(标注方法见 10) .写作时为减少章节,讨论 和结果可作为一项. 8,结论:结论是全文的总结,也是全部研究成果的概括,应该用措辞严谨 的法律式语言,对全文进行小结,形成一个总的观点,归结成都市个学说或一个 理论,语言要准确不能含糊,不能模棱两可,文字要鲜明.有些研究只有中间结 果或尚得不出明确的结论,应该客观地提出来,说明其原因,提出进一步研究的 方向,这样通过最后的机会,把最需要强调的观点纲领性地重现一下, 容易给人 留下深刻的,鲜明的印象.结论的写作应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不能夸大其辞,实 在无法推导出结论时则可不写.也可把讨论与结论合二为一,以节省篇幅. 9,致谢:是对文中未署名而对论文写作和研究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进行公 开感谢的形式,文字较少时可放在论文首页下面的脚注内(脚注主要用于解释题 名,作者等) ,如内容较少时则在结论和参考文献之间专列谢辞一项.应在谢辞 中记述的对象包括研究,实验,写作过程中的协助者和指导者;参加讨论并给以 启发者; 提供材料,实验器材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数据,图表资料者;帮助审稿 和修改者.论文寄给刊物后编辑部约请专家审改则不必致谢.在致谢时既要防止 失之过宽,写上一些可写可不写的单位和个人.又要防止对那些确实给予帮助者 不公开致谢而造成的剽窃掠美之嫌.在致谢时必须经过被致谢者的同意.谢辞应 简洁,如"本研究得到×××先生的指导谨表谢意".得到帮助的方式可具体也 可概括地提一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应在脚注中注明,不致谢不编号. 10, 参考文献: 为了体现科学技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精简文字,反映严格的科学态度以及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或科学研究工作的依据, 便于读者查阅原始文献资料,需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只摘要列出,旨用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阅读过, 而且必须参考的属于众所周知的, 常识范围的原理方法, 结论等不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内部资料,末发表资料,一般不列为参考文献.参 考文献的编写应按 GB3179—82《科技学术期刊编排规则》的规定执行.文献数 量一般不超过 10 至 15 篇,综述 25 至 30 篇. (1)论文正文部分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 引用文献的标注有二种方法: 一种是顺序编码制, 另一种是著者一出版年制. ①顺序编码制:按论文中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排列,并将顺序号置 于方括号中, 标注在引用文献出现处的右上角,在同一处引用数篇文献时,其文 献号间用", "隔开如写连续序号,可标注起止符.如: "丁颖等[2]的研究结果 将……;MacFarlam[3]指出;Brown[4,5]认为;关于这些脂肪酸成分的遗传已有过 一些研究[2,3,5,12];早期的研究[1,3,5]已经得出……"等[4]. ②著者一出版年制:引用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作者姓名和出版年组成,文中 不标序号如 "据文献 (王兆椿等, 1987) 报道……; Gasper 等人 (1981) 认为……; Jacksm 等(1983,1986)指出:……国外的研究(Genera,1982;Haissing,1983) 已经指出:……"等.这种用法已不多见,仅在以往或早期出版物上多见. 参考文献标注是,中国,鲜明,日本人名用中文,其余仅标姓而不标,只有 在标姓不能表示该人时才标姓名.但此时名字首字母需缩写且放在姓前,如 等.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也有二种即顺序编码制和著者一出版年制,不管那种方 须经和正文一致起来,著作者为中,朝,日,东方国家人用全姓名,西方人亦用 全姓名但姓在名前, 与正文中正好相反;题名可著录亦可省略.出版年按我国的 表示法 (目前国外表示年月和人的姓名) 有逐步向中国人的习惯方向转化的趋势, 原因是便于计算机检索) . 顺序编码制 A,专著和书籍的著录:按" (序号) ,作者姓名(超过 3 人,中文后加等) , 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页~止页"的次 序排列,末尾不加标点.如系译著应在外国人名后加中文译者名.如: 1,莫惠栋.种稻原理和技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8:97~103 2, 松岛省三, 肖连成译.稻作栽培新技术,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73: 6~29 B,期刊等连续出版物的著录按照" (序号) ,作者. 题名. 刊名,出版年;卷 (期) :起页~止页"的次序排列,末尾不加标点(如系连续编页码的期刊可不写 期次)如: 1,金先春,凌启鸿等.小麦灌浆后期青枯骤死机理探讨.作物学报,1990:16 (3)228~234C,出版的会议论文的著录:按照" (序号) ,著作者姓名,题名,见:整本 文献编者姓名,编(有编者和必要时) .会议文献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页~止页"的次序著录,末尾不加标点如: 1,郑荣梁等.兰州空气票尘中稳定性自由基浓度变化规律.中国生物物理学 会 ,主编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资料.北京,1988:85~86 2, D,报纸文章按"作者,篇名,报纸,全称,年月日,第×版"的次序排列. 著者一出版年制 将文献按文种分类集中排列, 文献文种排列顺序为中,日,英,俄,德,示, 然后按著者名和出版年排列,如: 1,张龙祥等.1981,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5 2,周永明,刘后利.1987,作物学报,13(1) :1~10 3, Staining techniques. London: Butterworth, 55~60 11,英文题目和摘要等:在内部发行的刊物一般不要英文摘要,在国内发行 的学术刊物一般应给出英文题目,而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除研究简报或学 术性不太强的论文外,一般应将论文前置部分译成英文, 放在参考文献之后,英 文题目中实词的首字母一律用正体大写,不超过 10 个实词,作者名词用汉语拼 音,姓与名首字母大写,双连名字之间不留间隙也不加连字符(以 开头的 "*" ,作者间用", "分隔.作者 音节,应加", "分开)如 Li Piming. "Li Jian" 单位应写全称与中文格式一致,如"Jian g su Farming Reclamtion Worker's University, Huaiyin, China 223001" .英文摘要用"ABSTRACT"一词, 一般不超 过 150 个实词.关键词用"KEY WORDS"可大写,亦可首字母大写但此时"A 或 K"字母的前应空 3 个字母.
论文的开题 报告 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论文的开题报告的字体以及各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文开题报告的字体格式要求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论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A4纸单面打印,页面设置:左边距、右边距、下边距均为厘米;上边距为厘米。页眉、页脚均为2厘米。论文(含任务书)及附件装订成一册,一式两份。
2.页眉从正文开始。页眉左端顶格为论文标题,论文标题用宋体五号字。若为开题报告或文献翻译则在标题后面加上“/开题报告或/文献翻译”。右端右对齐为页码,用五号阿拉伯数字。
3.正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宋体小四号,应当达到15000个字左右。非汉字均用Times New Roman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段落设置为“单倍行距”,所有段落开头均缩进2个字。数学公式用斜体,按章节编号,如第2章第3个公式为(2-3),并与段落右边线对齐。
4.每一章另起一页,章节采用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例:1,,)。章名为一级标题,位于一页的首行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距为0磅,与紧接其后的文字或二级标题间距为12磅。二级标题用宋体四号,左对齐,断前距12磅,段后距0磅。三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左对齐,段前距12磅,段后距0磅。
5.图表要有名称,表名位于表的正上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名位于图的正下方,用宋体小五号粗体;图表按章节编号。例如:表为第2章第7个图表;图3-1为第3章第1个图。图表不要跨页。凡引用的图表,需在图表名后用相应的中括号〔 〕加以标注,(如:〔1〕)。这里的标注号应与参考文献的序号为同一个号。
6.封面及任务书等由学生到(校图书馆一楼)装订处购买,封面不得复印。并在装订处装订论文。
7.除封面外,第一页是任务书,任务书下达时间是:按申请写作时间。
第二页是中文摘要(至少150字)。“摘要” 两字为黑体小二号,居中,设置段前为102磅,段后为12磅。内容用宋体五号字。 “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小五号,缩进2个字,后面的内容用宋体五号,一般用3-5个词组即可,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关键词与摘要相距12磅(即设置段前12磅)。中文摘要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第三页是Abstract(至少500印刷字符),“Abstract” (用Times New Roman 粗体小二号),内容用Times New Roman 五号。Keywords用Times New Roman 粗体小五号,后面的内容用Times New Roman五号,与英文摘要内容同样相距12磅。英文摘要顺延“中文摘要”页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第四页为目录。“目录” 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目录页顺延“Abstract”页用罗马数字编制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目录依次为:摘要、Abstract、正文(要求列出一、二级标题,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二级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参考文献、致谢、附件1:开题报告、附件2:文献翻译(中、英文)。页码数字用小四号。
说明:中英文摘要和目录并非正文,不要设置页眉!
8.参考文献位于正文后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参考文献”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参考文献主要格式如下:
书籍:[序号]作者名(用逗号分隔).书名.版本号(初版不写).出版社名,出版年,引用页码
提示:结束处不要加句号!
例:〔1〕胡玉明,高级管理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期刊:[序号]作者名(用逗号分隔).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特别提示:凡论文中引用过的参考文献须按照顺序依次在正文引用处进行标注,标注 方法 :位于引用处最后一句话的句号内,具 体操 作:在工具栏打开格式-字体-上标。(例:如〔1〕)。
9.致谢页位于参考文献之后,与正文连续编页码,“致谢”居中,用黑体小二号,段前设置为0磅,段后设置为12磅。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字。
10.附件1:开题报告(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技术路线、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五部分,各部分之间不需另起一页)
开题报告的标题居中,用黑体小二号粗体,段前距和段后距均为0磅。标题下为:专业、(准考证号)、姓名,均为黑体四号并居中。
论文开题报告的字体格式要求说明 :开题报告的标题应为论文题目,而不是开题报告四个字!
论文开题报告的字体格式要求: 开题报告中紧接着是摘要(只需中文)和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用黑体小四号,“摘要”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包含3至5个词组,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这里摘要和关键词均不需要开头缩进。然后是正文,正文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为12磅。
论文开题报告的字体格式要求: 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中,一级标题不需要另起页,一级标题设置段前、段后均为12磅,其余格式与正文同。
论文开题报告的字体格式应该注意 :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的页码要根据正文的页码进行连续编码。
11.附件2:文献翻译(中、英文)25000个字符左右,先中文(可比照论文格式),标题应为所翻译 文章 的标题,用黑体小二号粗体,居中。这里文献翻译标题下面是原文作者的(英文)姓名,用小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中文译稿结束后空两行注明外文资料来源,文字内容为“外文资料来源:书籍/期刊(按参考文献格式)”,资料来源结束处不要点句号!空2格写:某某译。字体用宋体小四号加粗(非汉字均用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右对齐。
摘要: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同时舞蹈和音乐又很好地统一在一起。优美的音乐可以激发舞蹈者的灵感和想象,同时跳动的音乐节奏又可以提示舞蹈者的动作。而在舞蹈中,舞蹈者的形象也是通过和谐一致的听觉和视觉才引起人们的欣赏美感的。如果没音乐,舞蹈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由古至今,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而舞蹈是音乐的表现形式,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艺术,都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音乐和舞蹈的完美配合,又可以带给人们一场盛大的听觉和视觉盛宴。
关键词:音乐 舞蹈 跳跃 和谐
音乐与舞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舞蹈者优美的动作和音乐是分不开的。在不同音乐的刺激下,人的听觉通过中枢神经会做出相应的心理反应,从而引起联想。在编排舞蹈时是从音乐开始的,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是把舞蹈者的感情突破空间的穿透力而表现出来,让舞者身心交融进而会产生共鸣。因此,在二者的关系中,音乐是舞蹈里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音乐以其多样的风格、鲜明轻快的节奏以及优美的旋律而赋予舞蹈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舞蹈者在优美的音乐中展开优美的舞蹈动作,不仅可以享受美丽,而且还能够陶冶精神。同时,舞蹈者对伴奏音乐的理解也影响着舞蹈的艺术表现,所以在实际中就需要把舞蹈和音乐和谐的结合在一起,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一、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地位
(一)音乐可以帮助舞蹈者表达情绪,烘托气氛
音乐的加入可以很好的激发强化舞蹈的表达,如果离开了音乐,舞蹈就不能够充分的表达出感情。由于音乐的一个直接的特点就是渗入人心,因而人们在欣赏时就会经常把音乐中表现出来的感情作为自己的内心感情来体验,而舞蹈在跳舞之前就会先对音乐进行深刻的体验,所以当这种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激发起舞蹈者内心的感情时,这种感情就会通过丰富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这样,音乐的介入,就会首先打动大众观众的感情,也让观众对舞蹈有了更深的理解。另外,音乐的丰富情感也给了舞蹈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也拉近了观众和舞蹈的距离。
(二)音乐可以帮助舞蹈者组织动作
音乐和舞蹈具有相同的韵律、节奏以及情感内容,并且在展示时也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就要求二者必须做到高度的协调统一。在设计舞蹈动作之前是就必须有音乐的,而不是先有了舞蹈动作之后再配备的音乐。在舞蹈中运用的音乐主要有两种形式,首先可以是为既定的舞蹈情节与主题来创作相关的音乐,其次是可以利用现成的音乐。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按照音乐来编排舞蹈。例如古典芭蕾就是根据音乐的旋律灵魂来展开的动作技巧,这也称作是舞蹈音乐,主要是利用和谐匀称的音乐来展示舞蹈的动作,但是也要注意,舞蹈并不是仅仅服从于音乐的。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如果是为了专门构思的舞蹈来创作音乐,就需要根据舞蹈编导的要求来进行创作。其次舞蹈的配乐也要有选择,因为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合于舞蹈。第三,舞蹈编导在具体编制可以根据舞蹈内容要求对音乐进行相应的修改。
(三)音乐有利于舞蹈的构思创作
由于音乐的丰富性作用,一听到音乐就很容易想起舞蹈,所以舞蹈构想也就产生了。在实际中却还面临着听到的音乐是否可以立即成为伴奏音乐。如果听见音乐就想跳舞,这是对听到的音乐触发的灵感,而这种灵感就推动去创作舞蹈动作。音乐是由时间、感情以及节奏组成的,所以就可以把音乐直接变成舞蹈来应用,所以音乐其实具有伴奏与创作的双重性特征。例如在实际中听到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有人就想创作出和命运有关的舞蹈,于是就产生了《命运》舞蹈。在一定程度上,舞蹈是对音乐的形象化表现,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了音乐,舞蹈就是半成品。同时,所有的曲子都可以自由的跳,这就是根据现成的音乐对舞蹈进行的创作。
二、舞蹈对音乐的升华作用
(一)舞蹈需要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音乐是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但是在舞蹈中的音乐,是舞蹈者对音乐的再创作,舞蹈者在听到音乐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进行的和音乐一致的肢体动作,就是舞蹈的音乐的诠释、表现。但是这种肢体展示并不是根据音乐中的每个音符用人体来表现出来,而是对音乐精神和情感的展现。另外,音乐与舞蹈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相同的节奏,而节奏也是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重要基础。在实际中,舞蹈是需要通过音乐来加强动作的展示与情感的渲染的,在表演舞蹈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节奏伴奏。在舞蹈中肢体舞动的位移因素就是因为节奏的存在,而任何形式的肢体动作都是在经过节奏加工后才会形成比较优美的肢体动作,而这些是形成舞蹈动作的一个重要前提。音乐的变化比较快,音乐是一门时间艺术,而舞蹈却是空间与时间的艺术,舞蹈不是对音乐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做出的机械反映。舞蹈与音乐的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抒情。舞蹈与音乐都是对感情的直接表达,但是音乐的表达一般具有抽象性,因而不会对舞蹈具体的感情表达产生干扰或者是矛盾,而是可以和舞蹈有完美结合。由于人具有丰富的情感,任何一种对感情的表现都一个产生到逐渐变化的过程,尤其是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搬到舞台上,就更需要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才能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舞蹈中产生的一切肢体动作,都需要围绕人的主体来进行,并根据自然界的规律,对肢体动作进行升华。舞蹈中的任何情绪都是编导者通过对舞蹈作品进行构思之后形成的,然后在进行一定的创编,由舞蹈演员来把握其中的感情,把要表达的情感在舞蹈中呈现、抒发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把舞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也把其中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因而在选择相应的舞蹈音乐时创作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舞蹈中需要音乐的辅助作用
舞蹈艺术是利用肢体的运动形式来表现语言的方式,而对事物事件的发展过程也是通过肢体的移动来实现的,因而运用舞蹈语言也可以把整件事情来表达清楚,但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却不能够把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发生的环境表现出来。而这一点,却可以通过音乐来弥补。由于音乐具有一定的听觉特征,音乐的表现和创作形式也会留下鲜明的时代情感表现与音乐特征,同时这种时代感也会给欣赏者带来一定的时代感受,比如我们在听到《红星闪闪》、《黄河协奏曲》时就很容易联想到那一代的事情,因此音乐就很好的把舞蹈中表现的事件就做出了交代。在实际中舞蹈艺术是以音乐的节奏和比较夸张的气口来作为肢体动作切入点的。而舞蹈的韵味和感觉都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的,所以在舞蹈时舞蹈者就会完全释放自己的肢体,另外,舞蹈者还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表现蕴含的情感,而根据明快的节奏舞蹈者在实际舞蹈时也会不停的变换肢体动作,利用强烈的情感张丽给观众一种舞台是空的、舞台上只存在一种情绪的感觉。同时,舞蹈又很好的结合了写意与写实,利用肢体的动态变换过程来传递信息,也通过一定的个性化肢体动作来体现情绪。
(三)舞蹈形象与音乐形象的统一
音乐形象主要是由情绪音乐的形象体育主体音乐的形象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在舞蹈的艺术中音乐其实与舞蹈的文学形象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益音乐形象也是舞蹈的一项主心骨,如果舞蹈没有了音乐,舞蹈就会失去色彩和灵魂,所以在舞蹈中离不开音乐的衬托。舞蹈中的舞蹈形象,首先则是舞蹈的主体音乐形象。在一部舞蹈作品里主体音乐形象一般是贯穿始终的一个主要线索,而舞蹈表现的现象也是在以这个线索为中心根据相应的文学形象支配来进行拓展创作的,舞蹈中主体音乐形象是对文学形象的一个很好的诠释,因此舞蹈形象与音乐形象的统一集合就可以让观众通过看和听来欣赏舞蹈艺术,进而陶冶情操,形成美好的精神感受。另外,主体音乐形象与舞蹈音乐形象结合在一起,又可以使舞蹈的形象更加具有个性化与典型化,形成完美统一的舞蹈艺术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动作和音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不仅可以对舞蹈的动作做出提示,还可以给舞蹈者一定的灵感启发。舞蹈中利用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来引起艺术美感的,如果没有了音乐的配合,舞蹈表现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而成功的舞蹈是需要音乐的配合的,有了音乐优美和谐的伴奏,就很容易点燃跳舞者的激情,把舞蹈的内涵完美的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汤晓宁.舞蹈艺术与实践[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宋小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试论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J]. 文化 月刊,2009,(07).
[3]慕羽.当代舞蹈编导类群的价值定位——兼谈舞蹈编导的社会责任问题[J].北京蹈学院学报,2005,(04).
[4]陈佩玲.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论舞蹈钢琴伴奏教学的特点[J].舞蹈,2009,(04).
[5]张娟.乐者舞之魂一舞蹈钢琴伴奏艺术探微[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04).
1. 论文开题报告字体格式要求
2.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字体的要求
3.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字体
4.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要求格式
5. 论文开题报告的打印格式要求
希望对你有用!!!全编的,可以用来参考下!!!摘 要:面对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培育和不断壮大投资形成能力无疑具有突出的意义。在未来的投资战略设计中必须妥善解决以下两大问题:投资形成总水平的合理确定;投资形成的结构优化。科学地制定空间投资战略,其前提是明确这一战略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投资的空间结构。关于产业投资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产业投资优化的价值标准与基本目标的确立;产业投资连带效应的最优实现。 关键词:投资战略;投资形成战略;空间投资战略;产业投资战略作者简介:黄 磊,山东财政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济南 250014)。一、关于投资形成战略面对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培育和不断壮大投资形成能力无疑具有突出的意义。在未来的投资战略设计中,促进投资高水平形成是不可回避且必须着力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这方面,我们认为必须妥善解决以下两大问题。(一)投资形成总水平的合理确定投资形成总水平的适度化取决于对这样几个因素的准确测度: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全社会潜在投资资源的存量;社会对潜在投资存量的实际动员能力。由于我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仍将处于经济加速起飞阶段,增长与发展过程中的投资扩张几乎不存在动力抑制,即投资的客观需要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无限制的,因而合理确定投资形成的总水平,关键是把握住投资形成的条件和能力,即主要应建立在对后两个因素准确分析的基础上。一般地说,要确定潜在投资资源总量的边界受哪些基本方面的制约并不困难,它大致等于国民收入中剔除消费等其他必要的非积累性分配内容后的余额、可运用的折旧基金数量、由消费延迟及沉淀后直接或间接向投资转化的数额,以及可从国外流入的投资之和。然而,如果缺少审慎和系统的测算依据,仍不可能找到潜在投资数量的准确界限。例如,确定投资从国民收入中可分离出来的数量,需要从动态的角度考虑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度处理问题;确定折旧中的投资潜在形成量,既涉及到折旧存量的充分动用、逐期补偿保障问题,又涉及到对资本折旧加速趋势的准确把握问题;确定消费向投资转化的数量水平,则要考虑消费基金总规模、分配结构、边际消费倾向、储蓄动因与结构及其他各种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制约因素;而从境外形成投资,则需要对投资环境发展动态及对国外游资的变动状况进行准确分析。潜在的社会投资资源量并不等于实际的投资形成量,很简单,社会对这一潜在存量的实际动员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是十分充分的。因此,在制定投资形成战略时,除了根据各种相关因素准确地测算出投资资源存量边界外,还必须着重分析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这些潜在资源的实际动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应着重分析这样几方面的条件:一是资金市场融资功能的强弱及其充分释放的保障程度;二是微观经济主体自其内部进行积累的主动性与能力;三是国家在社会投资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直接干预能力及组织调度能量的大小。(二)投资形成的结构优化投资可以形成于不同的渠道,而不同渠道形成的投资,在数量水平、流量稳定性及运用效应的优劣上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别,故投资形成结构的优化,是设计投资形成战略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投资形成的渠道可以从两种涵义上理解:一是以社会总产品价值中各构成部分包括国际资本流入部分为分析对象的投资价值源流;二是指能够使潜在投资资源真正得到动员、最终进入社会投资领域的、与一定的经济主体或融资系统相关联的原始供给渠道,亦即融资实现的渠道。鉴于从社会总产品价值中形成的投资数量水平实际上缺乏弹性,主要适于抽象的理论分析,而特定投资形成目标的实现保障更现实地取决于各种融资途径的状态,投资形成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也主要体现在各种融资信用活动中,故这里的讨论主要是指后一种意义的投资形成渠道及其结构优化问题。其中,以下两点无疑应是战略设计者考虑的重点:一是保证投资按预期战略目标形成的融通渠道完善问题。这属于投资形成结构要素优化的范畴。目前我国的投资融通渠道已多元化,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新渠道(如证券市场等)大多尚不够通畅或容量相当有限,其功能尚无法充分释放;同时还有一些在市场经济国家普遍运用的投资融通方式在我国尚未规模化、规范化地出现;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发展态势进行投资融通渠道的创新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此外,资金市场的开放程度及其准入水平也还相当低。这样一种存在诸多空白和缺陷的融资系统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改善,既有的投资潜量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动员,这本身也是导致我国长期以来实际投资要素供给能力不足的基本原因之一。要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促进投资充分形成,首先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形成尽可能全面、高效、有自身特色的融资渠道系统上。在未来的投资战略选择中,扩大我国投资融通渠道包括工具体系,形成功能强大的融资系统的目标,予以专门的规划,并设计出强有力的推进措施,无疑是投资形成战略中需要着重研究部署的问题。二是不同融资渠道在社会投资形成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间比例关系的合理确定问题。面对新世纪发展需要的融资系统是建立在经济运行市场化基础之上的,因而其结构的优化在保证投资形成战略目标的同时,也必须能够全面适应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显然,提供不同投融资服务的资金市场必须在投资形成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资金市场本身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它们所提供的不同的服务对投资形成的意义显然不尽相同。同时,不同的市场部分在发展、培育的条件与难度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确定出应着重发展的市场类型。从促进投资形成的角度上说,证券市场等长期资金市场显然应是重点发展的部分。另一方面,由于新世纪我们将面临大幅度的经济推进要求,而我国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某些必不可少的投资领域在经由市场导向时有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支持,政府可以直接动员的投资资源显然也必须保持相当的比重。但如果政府对社会财力的集中过度,或多或少都会对培育企业投资主体、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如何确立市场形成投资与政府直接动员投资之间的最优动态比例包括其实现的保障,就需要结合不同投资主体的分工范围、投资结构战略、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及市场机制发育的实际状况来慎重考虑。二、关于空间投资战略生产力布局状况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尺度,科学地制定长期的空间投资战略极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一)空间投资战略确定依据的合理设定科学地制定空间投资战略,其前提是明确这一战略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可能的选择角度大致有三:其一,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发展的效益目标为主要基点,兼顾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化;其二,以实现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为主要基点,兼顾效益目标;其三,兼顾效益目标与地区均衡发展双重目标,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从理论上说,第三种选择角度似乎不偏不倚,最能体现出公平性,也是许多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教科书宣传的信条。但事实上,这种模棱两可、无所侧重的原则在实践中几乎等于无原则,既不能有效地促进效益目标实现,也不能真正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均衡化的实现。而前两个选择角度,本身并不排斥效益与均衡的结合,作为原则又是具有明确侧重点的,其操作过程也便于规范。由于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均有其特定的不均衡性,对应的战略选择也从来都是有所侧重的。我们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面向新世纪的空间投资战略设计的出发点,还是应当侧重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比较效益目标,在此前提下兼顾地区经济均衡化目标。(二)空间投资战略设计中对某些关系的合理处理空间投资战略设计中更现实的问题,是明确地规划出投资的空间结构。这里我们并不企图勾勒出这一结构的框架,仅提出在这一结构确定过程中常被忽视而实际意义又十分突出的几个关系,以期引起设计者的重视。其一,宏观角度的地区投资分工优化与实际宏观集成效益的非拟合性问题。由局部利益最大化动机导致的不同地区投资的雷同化,固然不符合整体的投资效益实现要求,而按照分工协作要求形成的理论上的区域投资专业化,也未必能保证宏观投资集成效益的最优化。如果目前实际存在的地区经济之间相互封闭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区域投资分工后形成的地区产业结构,显然就不能达到预期的宏观效益目标,甚至由于基于分工要求实现的各地区产业体系的相对单一化,还可能导致宏观与地区自身投资效益普遍的下降。因此,在设计地区投资分工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区之间进行协作沟通的条件问题,即推进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须建立在区域经济联系渠道通畅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中只单一地强调地区优势的发挥和分工,而不考虑协作进行的条件,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宏观效益损失。需要顺带指出的是,地区之间经济沟通、协作关系的强弱,既取决于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性,也取决于某些硬环境条件,如交通设施、信息通讯手段的健全、充分。有鉴于此,任何地区,无论其投资和发展的具体优势何在,都应当同时把现代交通、通讯、信息产业等作为投资的重点之一。其二,地区投资分工与区域内经济体系相对完整化矛盾的处理问题。总体分工要求进行的区域投资战略设计,必然带来地区投资内容的相对集中化。与前一点相关,在地区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背景下,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互补来解决;但经济互补的实现,在实践中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充分的;至少,在满足各地区发展需要的及时性上就存在弱点;何况某些难以预料的经济异动,也完全可能导致相对单一的地区经济在某一时期陷入某种程度的萧条甚至瘫痪状态中。同时,由于价格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某些地区在宏观角度上确立的发展优势特别是资源优势所在,投资实施后短期内未必能为地区带来比较效益,因而它还可能影响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均衡性。这样,地区内经济体系在各有侧重基础上的相对健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客观要求,而这与实现地区分工的战略无疑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强调地区投资分工的战略不能走极端,它并不意味着对地区经济体系化的忽视,只不过地区经济体系的健全,应当围绕着优势或主导产业而逐步拓展形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比重应有较大区别罢了。在投资形成总量有限的背景下,如何合理确定各地区优势、主导产业与一般性产业的比例关系,也是设计空间投资分布战略时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三,地区资源优势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资源优势利用的空间投资分布战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突出且具有长期性的。鉴于经济增长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质量的极为突出的因素,新世纪人类自身生存环境质量的优劣也将成为更重要的发展质量指标,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的意义无论如何估计都不过分,因而在空间投资战略的设计过程中,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虽然早已被人们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但在以往实际的投资战略规划中却常常被忽视。有鉴于此,在设计投资空间分布战略时,需要对此确定明晰的准则与规范,并作出系统而严格的处理与稽核规定。(三)对投资滞后地区社会福利提高要求的合理满足以追求比较效益为主要基点,兼顾地区均衡发展的空间投资战略,或多或少会带来某些地区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滞,甚至可能导致其难以自我满足区内社会福利提高的目标,乃至出现某种程度的马太效应,成为影响政治、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中央政府作为全社会经济运行的组织管理和利益协调者,必须承担满足投资滞后地区社会福利与其他地区同步提高要求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滞后地区通常也是过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央对其传统的扶持方法主要是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转移支付政策,但仅此显然是不够的。可以考虑采取的其他政策是:降低中央对投资滞后地区收入的集中度,实行特殊的税收返还制度以确保这些地区的政府对其区内形成的税收保有高于一般地区的水平;对其优势资源实行流出保护政策(侧重于优势资源流出的高收益保障而非限制其流出);实行重点发展地区部分投资收益向投资滞后地区直接进行转移流动的责任制度(在理论上,这实际上是对后者发展机遇损失的必要补偿,同时也是为了在国家财力集中量有限的背景下,满足必要的转移性支付需要);允许产业政策确定的产业发展序列在这些地区执行时具有较大的弹性,以使其有限的投资集中用于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的产业领域;鼓励来自境外的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性投资以更高的比例流入这类地区等。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地缓解投资发展滞后地区社会福利增长目标实现的压力,体现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三、关于产业投资战略投资战略设计过程中最为人们所重视的内容,是投资在产业领域之间的合理分布。在这方面,我们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以下两个问题:(一)产业投资优化的价值标准与基本目标的确立制定产业投资战略,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以什么为产业投资优化的价值判断标准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投资优化目标的确定问题。面向新世纪的产业投资战略,可以有以下多重的优化标准和目标:一是实现既有产业体系相互间的发展均衡;二是追踪世界产业发展的新动态,适应国际潮流和现代化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与重组,在新的技术基础上推动高效益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分析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集中力量扶持发展某些创新的和可望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的产业,以体现超前发展的战略意图;四是促进我国产业走向国际化经营,以实现对国际市场的高比例占领,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效益;五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注意发挥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保持对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比重;六是产业投资分布格局的设计除应明确体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外,还应更加突出对社会发展质量的直接改善目标。(二)产业投资连带效应的最优实现不同时期的产业投资通常都是有所侧重的。由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协作关系,每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都必然引起其他产业部门某种方式的反应,因而倾斜方向不同的产业投资发展战略,客观上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后续效应。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状态总是要对社会发展状态产生强烈的影响,因而如前所述,一定的产业投资格局也总是要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社会面貌,甚至主动的倾斜投资战略本身通常也带有带动产业经济和整个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最终意图。如何实现产业投资战略综合连带效应的最优化问题,在投资战略设计中显然也是必须着重研究的。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在战略设计中把握住这样几点:一是作为倾斜投资对象的产业本身应有助于释放现有产业的供给潜能;二是作为倾斜投资对象的产业应能通过自身的投资扩张创造出新的技术与开发需求;三是作为倾斜投资对象的产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应能带来积极、健康的影响。
点击百度的文库
你的提问即将被删除
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盈利的保证,如果没有适合企业及产品的目标市场和恰当的市场营销策略,其他如产品定价、.分销渠道、品牌宣传等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场营销策略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中小企业的数量在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经济市场发展中,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能够保证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但是,当前一些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1引言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是指在中小企业中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与营销手段,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瞄准目标客户的需求。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建立准确的SWOT分析,对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营销活动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规划[1]。使中小企业通过科学有效营销策略对市场进行准确细分、明确目标客户,保证企业的市场营销效果。
2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首先,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就业压力问题给国家的宏观调控带来困难,而中小企业在我国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口就业压力,给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其次,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调查表明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57%[2]。在全国大量的零售行业网店中中小企业占90%,我国出口产品总额中中小企业占据60%。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可小觑。第三,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从事的是第三产业,这条产业链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接近市场和消费者,在市场中较为活跃,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的助推器。
3目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营销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内营销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一方面,由于对现在营销理念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设立企业组织构架时多以销售为导向进行企业资源的分配考量。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缺少专业营销部门及相关组织部门,或者即使设立营销部门,其配置及职能仅仅涵盖营销中简单的商业活动企划或VIS理念传播等少数几项职能[3]。另一方面,营销相关职能部门缺少相应权限,使部门地位沦为销售或市场部附庸。此外,由于资源投入较少,导致营销相关部门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严重滞后企业的营销硬件水平。这些原因导致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日常运营中企业营销企划仅仅成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等领导的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营销支撑,使我国中小企业难以摆脱长期以来的经验化营销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环境。
营销理念落后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很多中小型企业虽然目前还能够保持现状生存下来,但是,企业管理者缺乏科学的营销理念[4]。在市场营销中仍采用传统的直销、跟销等传统的营销模式,这种传统的营销模式对市场需求认识不够,对市场营销信息搜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营销发展。其次,还有些家族式的中小企业中,由于管理者没有营销管理经验,继承企业后没有对营销管理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缺乏营销理念,将营销看成传统的推销。由于缺乏科学的营销理念,在企业产品的营销中缺乏品牌营销、整合营销及产品组合营销的具体认识,同时在营销过程中也没有准确的营销目标计划,使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增加了大量的营销成本。
市场定位不准确
由于目前部分中小企业的营销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准确的市场营销定位,它们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就犹如海中航行的小船失去了塔灯的指引,在市场发展中盲目的营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形成在市场竞争中盲目扩张的营销现象。此外,由于中小企中缺乏营销理念作为指导,在市场定位中没有科学的定位依据,企业对营销中的SWOT分析方法的认识较为肤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企业内外部优势分析不够全面,导致企业对市场营销中的定位不够准确。
竞争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仅仅利用价格战压低产品价格进行竞争,由于在企业价格竞争中,企业的利润较小,因此,企业往往在内部克扣员工薪资。长期进行单一的价格竞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内部发展和企业的收益。同时在价格竞争中由于价格战的激化,导致一些破坏市场秩序的价格竞争现象出现,还使市场中出现大批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部分企业在竞争中进行单一的竞争模式没有体现产品的附加价值和企业产品的品牌价值,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没有注重创新研发新的产品,产品的单一使企业的品牌发展受到制约,使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4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容错能力较差的现状,在激烈的市场生存中更需要精准的营销策略规划。而现代市场经济具有螺旋加速效应,只有具备快速的企业营销决策及执行能力才能使企业在生存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应该从“快”和“准”两个方面考虑。
建立快速增长型的企业营销模式
现代企业营销能力源于企业组织运营管理水平与销售策略的精准对接能力。因此,在现在营销理念下企业的营销策略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营销组织体系得以实现。
建立企业快速营销决策保障机制
中国企业传统经验型决策的正确与否与周期长短,偏重受决策者所处圈子及个人经验的影响。而现代型企业科学决策,多由企业运营中内外部信息收集能力、反馈渠道和企业经验所决定。后者科学可控性高,对预期的判断更长远。从经验型决策转变为科学决策,这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是快速型企业的标准。我国中小企业要成为快速企业,必须通过转变决策模式,即从经验型决策转变为科学型决策,建立快速决策的机制,使决策快起来。通常认为小企业不具备建立企业相关信息搜集机制的基础,往往劣势就是优势所在。中小型企业要快速发展,只能将少数资源集中到几个关键目标市场,因此数据化信息来源集中、信息量小、便于统计且信息的有效程度高[5]。另外,组织结构多为扁平化或易于扁平化,信息传递及精确修正更灵活。同时,中小型企业在规范化数据搜集上产投比更优,从传统决策型向科学决策管理转变成本更低,收益更高。
建立现代营销管理组织结构
建立完善的科学决策机制,离不开良性健康的管理组织结构的支持。而中小企业正缺少良性组织结构。彼得原理及帕金森定律等现象在各层次的组织中大量存在,使组织运行成本高,有效信息流速慢,最终导致企业决策快不起来。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企业盲目节省资源,对企业必备的关键部门缺少配置;重要部门职能不明确;没有合理的目标管理机制;人员配置不当;组织的人际成本过高。应该通过合理部门调整、优化人员组合、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体系,实现企业内部改革。企业管理本质是人的管理,把合适的人拼合成合理的组织,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保障组织高效运行。
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
合理制定企业中长期营销发展规划
三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管理,百年企业靠文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第一层次末期,本质是工厂,还不是公司,只能卖产品。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逐步建立自有的初级品牌,为企业向公司化转型提供支撑。鉴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的第一个阶段目标,应该是通过企业的公司化、产品的品牌化,成长为市场中的挑战者。先做成品牌,再做市场扩张。因为产品一直要寻找市场,而市场也会主动寻找品牌。所以,不应盲目进行市场扩张,当企业在一个局部目标市场做成数一数二品牌时,企业向整体市场扩张的阻力自然会变小。同时在这个发展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正确采用品牌策略。例如:双品牌、多品牌战略,能优化高低端产品搭配,增加市场份额;并容易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制定灵活的策略,进而分散市场领导者反击的注意力。当企业成功完成公司化转型,通过品牌的感性营销设计成长为挑战者后。才有能力建立以输出企业文化为导向市场营销竞争策略,成长为具有一定规模与市场话语权的市场竞争者。中小企业要实现第一阶段目标,首先要通过对竞争市场进行充分分析,制定出准确的企业市场竞争战略,并通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的执行,占领目标市场,来完成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
建立精简有效的市场调研机制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决策的容错能力较差,每一次营销决策都关乎企业的生死。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资源及条件所限,对市场调研的重要作用往往忽视,或虽然认识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却在市场调研科学营销决策与传统经验决策的成本与收益博弈中趋向于选择传统经验决策。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调研机制难以提供客观有效的决策依据,导致整个营销策略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正确认识市场调研的重要性,有效、合理调配企业资源,充分利用销售人员进行市场调研。
准确定位营销战略和目标
中小企业不应满足于做简单的跟随者。应该针对具体目标市场定位于利基型跟随者,利基型跟随既是传统目标市场的跟随者,也是新兴细分目标市场的挑战者与领导者。
重点开发“关键目标市场”的营销资源
由于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所以中小企业应依据市场定位与市场细分,关键目标市场制定可行性市场竞争战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营销资源集中在企业最关键的明星业务与潜力业务上。使企业在关键的目标市场上最大限度强化企业优势、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例如通过双品牌或多品牌支撑差异化战略。集中企业资源关键点是投放中高端化的第二品牌寻找新目标客户,占领新渠道,逐步淘汰低端产品,成长为关键细分市场新的领导者;在新兴目标市场采用设计高端化的第二品牌,要充分利用马太效应,成长为细分目标市场领导者。通过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再反向向传统渠道渗透,由跟随者逐步成长为目标区域整体市场挑战者。最终通过关键的目标市场,最大限度集中企业营销资源打造竞争优势,即通过双品牌正面防守侧面出击。先将企业公司化,产品品牌化,进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创新
企业的营销目标是通过品牌赚钱,而不只是卖产品。中小企业实现这一营销策略的关键应是以细分目标市场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预见性地对简单仿制产品进行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差异化,最终打造企业的盈利能力,才能使中小企业避免被市场淘汰。因此,产品设计创新应建立在准确、科学的市场细分基础之上。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市场营销能力远远落后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要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现代营销能力应将企业组织运营管理水平与营销策略进行精准对接,结合自身比较灵活的经营优势,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营销能力。同时,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中容错能力较低的问题,充分应用企业的营销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精准营销策略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摆脱先天劣势,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磊.论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6).
[2]沈瑞山.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7).
[3]王双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02).
[4]相焕萍.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模式[J].现代商业,2009(21).
[5]涂维亮.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路径选择及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摘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模式,从而更好的了解客户对渠道成员的反馈,便于更好的加强渠道管理质量。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
一、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特点和现实需求
房地产作为商品,具有与其他工业产品截然不同的特性,导致其营销渠道也存在着不同的要求和特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网络、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所导致的个人信息获取量的激增,对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也有着新的要求。
1.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产品而言,房地产产品具有建设周期长、产品位置固定、产品关联项目多、价格昂贵等特性,因此其市场营销渠道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渠道关系时间久。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房地产的存在时间跨度长,因此渠道各成员间关系维系时间长,对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度要求高。二是渠道结构相对简单。相对于其他企业的销售渠道而言,房地产企业销售渠道往往比较简单,呈现出短、扁、少的特点,因此渠道冲突数量相对较少,但一旦出现问题,其性质往往比较恶劣。三是渠道服务要求高。房地产产品的关联性较强,从硬件的基础设备、生活设施到软件的物业管理等等方面,标准较高。四是渠道对象方向性强。渠道成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房地产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渠道成员的性质和群体特征,因此,在确定营销策略方面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2.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现实需求。
房地产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房地产企业市场销售面临的更多的困难。这也就要求企业市场营销渠道必须有所改变,以适应这一新的情况。一是营销推广的效益要求更高。房产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消费者在选择时会比较慎重,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房地产企业产品的趋同性增强,如何使自身产品更具辨识度,帮助消费者更好的记住产品,乃至选择他,就需要增强产品推广的效益。二是营销渠道的接触性要求更多。代理商、经销商、房地产经纪人、开发商的营销机构最主要、直接的功能是寻找购买者,通过消费沟通、讨价还价过程来说服顾客购买白己的产品。相对于以往的卖方市场,现实的房地产销售需要企业更多的走出去,与消费者接触,提高产品的影响力。三是营销渠道相关配合活动要求更丰富。随着购房者经济实力增强,越来越多的购房者购买住房是出于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因此其购房不仅仅为了买到遮风挡雨的房屋,有时又为了心理满足、身份象征、教育投资等方面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营销渠道所展示的内容必须的全面的,必须要从小区形象、服务人员形象等等方面给予消费者足够的信心。
二、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新的市场变化要求我们的营销渠道转变观念,主动出击,有所作为,以往的坐堂式的营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但从现实情况看,不少房地产企业对于营销渠道的关注并不多,片面认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缺乏对消费者的重视和工作观念的转变措施,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1.品牌营销重视不够,渠道成员缺乏自主性。
房地产营销渠道的一些成员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对产品营销没有科学的规划,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来实现销售。这些对于一些大型企业而言,问题尚不突出,但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如果其渠道成员没有主动性,不能借助自身的优势来增强产品吸引力,则往往出现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消费者持币待观的情况加剧,更突显营销手段乏力的问题。
2.渠道构成近似度高,产品竞争力展现不足。
通常房地产企业营销渠道是由开发商——本地代理商——消费者的结构模式,这种形式虽然实现了扁平化,但由于雷同性,往往使得企业间的差异性变小,竞争力有所降低。而相对于其他产业市场,企业往往对自身的营销渠道较为重视,往往给予其更多的便利性和自主性,从而使产品营销形式更具多样性。两者相比较则更具显示出房地产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僵化。
3.渠道服务功能缺失,客户体验问题较突出。
房地产的关联性要求其营销渠道成员必须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周到、贴心的服务,从而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但不少房地产商们在过去的巨大盈利模式下,养成了以我为主的模式,对客户关系重视不够,对构建忠诚性、持久性客户的培养体制不理解,没有形成培养渠道的意识,造成客户购买商品后,开房商就撒手不管,给客户造成了极差的购买体验,影响了产品的形象。
三、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适应新时代的关键所在
针对当前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创新其营销渠道,就必须要立足于时代的要求,认清房产作为一个特殊的产品,其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从转变观念入手,增强渠道成员的自主性,增强渠道内部的协同性,从而提高营销活动的影响力和同步性。
1.观念创新,认清营销渠道的本质。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房地产营销渠道成员必须加快观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切实从渠道上建立优质高效的通道。一是树立服务观念。渠道成员必须要通过服务来挖掘潜在客户,加强服务质量,真正满足购房者的多元性需求,建立消费者忠诚。二是树立诚信观念。改变传统的“店大欺客”的问题,实现房屋质量过硬、物流优质贴心,合同信守承诺的目标,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凸显产品的特征。三是树立价值观念。就是要建立品牌的角度出发,加深渠道成员对价值的理解,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用户体验感,维护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
2.成员创新,畅通营销渠道的通道。
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引入新的渠道元素,增强产品的认同感。一方面,可以加入网络元素。发挥网络技术传播性强,时效快的特点,将房产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来加以宣传,利用3D技术来增强客户的体验感,用网络技术提高新客户的满意度。同时,可以借鉴美国房地产网络技术的优势,减少中间机构的麻烦与客户进行交易,降低中间费用。另一方面,规范房地产营销代理行为。企业要重视营销代理以及相关的物业公司的作用,规范其行为,建立规范严格的执行程序,帮助渠道成员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3.内容创新,协调营销渠道的活动。
企业自身要加强对渠道成员的管理,理顺成员之间的相关关系,特别是组织营销活动时,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统一规范的渠道管理体系。同时,加强资源的共享,从而便于潜在购房者的选择和锁定,并通过统一的营销行动来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于客户的投诉,必须要建立顺畅的受理、办理程序,将投诉内容区分设计、施工、销售、服务等等方面的内容,有效地协调渠道成员的行动,建立良好产品形象。
4.标准创新,塑造新形势沟通模式。
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模式,从而更好的了解客户对渠道成员的反馈,便于更好的加强渠道管理质量。一是区分评价内容。就是要选择能够体现营销渠道运转情况的内容作为评价内容,引入消费者评价体制,反映渠道建设质量。二是规范评价指标。确立评价指标权重和标准,从而科学的验证渠道建设效果,帮助渠道成员发现存在的问题,使房地产企业能够有效提高营销渠道建立效果。三是落实评价结论。通过资金分配比例、渠道商的选择等工作来落实评价结论,从而有效督促渠道成员来改进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娃哈哈饮料潍坊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王蓉青岛科技大学2013-03-29
你给的这个那是开题报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