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朝阳助力一带论文范文文献

发布时间:

朝阳助力一带论文范文文献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的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一个新时期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中国为何如此重视“一带一路”的建设?究竟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深刻意义?要真正办好这件大事,还是需要加深对它的认识。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由中国倡议,而建设则需要得到相关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国要能与他们取得共识,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建设。 论文关键词: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一个新时期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前不久,中央召开中央 财经 领导小组会议,就如何落实“一带一路”进行研究,指出,“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包容性的巨大发展平台”,“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他要求,“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这表明,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提上日程,要由计划见之于行动了。 中国为何如此重视“一带一路”的建设?究竟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深刻意义?要真正办好这件大事,还是需要加深对它的认识。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由中国倡议,而建设则需要得到相关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国要能与他们取得共识,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建设。 一、“时代要求”的含义 为何说“一带一路”是时代的要求?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最突出的特征是和平与发展,也就是说,追求和平,实现发展是各国人民最大的诉求。 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其中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强大了要干什么,如何干。世界以往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国必争,强国必霸。尽管中国一再宣称,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别的国家仍然不太相信,听其言,观其行,这也不难理解。人们担心,一旦中国采取扩张型战略,与美国争夺影响力,世界就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发生大国争端,进而引发大的战争。作为不走传统大国崛起道路宣示的实践,中国主动提出与美国构建基于不对抗、开展对话与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同时,也通过倡导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破除人们对于中国会实施扩张性战略的疑虑。中国希望以此向世界表明,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承诺不是空话,立志要把实现合作共赢的承诺付诸行动。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一批新兴经济体崛起,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步入起飞门槛,是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如何维护发展大势,为发展中国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时代的要求:尽管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本身的发展需要出发,中国将会继续把发展放在首位:鉴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贸易大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需要要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建更好的发展环境。“一带一路”可以作为推动发展合作的大平台,把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中国的投入和带动,动员各方的积极性,打造新的发展空间,创建新的发展引擎。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国与相关国家一起规划项目。长期以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融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长期项目工程建设融资,非常困难。而现有国际金融机构能力有限,私人金融机构投资意愿不强,导致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发展的综合环境改善缓慢。通过“一带一路”,创建合作性融资机构和其他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可以破解融资瓶颈,中国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中国倡导成立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宣布出资成立丝路基金等,目的就在于此。有人把中国这样的举动称为“新马歇尔计划”,这足不对的。当年的马歇尔计划是美周援助战后的欧洲经济重建,而如今的新融资机构建设理论是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和共享资源。有人批评中国是想通过此举破坏现有的国际机构设置,这也是误解,或者是巾伤,因为中国倡建的这些机构并不是以搞垮现有机构为目的,而是作为它们的补充和加强。 因此,“一带一路”不是一种对抗战略,而是一种合作战略,它是开放、合作的。只有以开放的思维与合作的理念来认识“一带一路”,才可以理解和认识其时代要求的含义。 二、出于大战略的设计 “一带一路”是大战略设计,具有综合的含义,既是基于中国本身的发展,也是基于地区和世界的发展。因此,不能把“一带一路”作为短期行为的项日来对待有人为“一带一路”画出了线路图,也有人为它确立了时间表,应该说这是不准确的。从落实的意义上说,它要有行动步骤、项目规划,也要有落实的时间表,但这只能作为分布的行动计划,并不是包揽全部一揽子计划。 从中国发展的大战略来考虑,“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发展的地区均衡的战略,也是对外关系结构均衡的战略。中国开放发展从沿海地区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沿海地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但这也导致两个大的不均衡:一是国内的东西部发展不均衡,西部发展大大落后;二是对外关系的不均衡,东重两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则为中困两部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二则为发展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传统的丝绸之路,起白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主要的特点是贸易通道。当今推动“一带”建设,并不是要简单地恢复历史上的大通道,而是要以“丝绸之路”的互利交往精神,建设新的开放与合作的经济发展带,把中国与沿线国家以发展这个主线紧密连接起来,构建经济、政治、安全、人文全面链接的新关系,构建基于共同利益的命运共同体。 “一路”,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倡导和建没新时代的海洋新秩序。两方大国崛起后所奉行的是基于控制海洋的“海权论”。中国要做海洋大国,是不是也要走海洋争霸、海洋霸权的老路呢?“一路”战略倡议就是一个最清晰的回答:中国要推动建设的是基于海上航行开放自由、海上共同安全和海洋资源共同开发的新秩序,合作发展的沿海经济带。公元前200年秦汉之际兴起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延伸中不断拓展为交通贸易的黄金路线。这条海道自中国东南沿海,穿过南中国海,进入印度洋、波斯湾,远及东非、欧洲,构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沟通全球文明的重要走廊。如今,“一路”战略下的内容不仅仅是打通基于开放安全的航海通道,而且还要推进发展合作,与海上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沿海发展经济带,通过港口连接,港口经济、沿海经济可创建新的发展空间。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大战略设计的支撑基础。实现互联互通,就是要构建基于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链接,发展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网络(陆、海、空交通网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互联互通的概念最早由东盟提出来,后来扩展到东亚合作机制、亚太合作机制,如今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近些年,构建白贸区是一个大趋势,白贸区的主要内容是推动市场开放,通过开放促进要素资源的流动,推动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的瓶颈是基础设施落后,各国间存在诸多妨碍物流、投资、服务以及人员流通的限制,互联互通网络建设不仅要发展基础设施网络,而且要消除妨碍交流的规制,制定统一的或者是互认的新规则。要克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瓶颈障碍,需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 显然,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认识,“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设计指导思想既超越了自贸区和多边贸易体制,旨在推进综合发展环境的构建,也突破了中国以我为主的利益观,强调共同建设,共同发展。“一带一路”的合作项日不是通过谈判,而是通过协商,是新型的发展合作方式。 三、周边是首要 中国有20多个近邻国家,陆海相接,构成特殊的关系。中国一向把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定为国家对外关系的重点和外交的优先目标。2013年中央召开r周边外交T作座谈会,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中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积极运筹外交全局,突出周边在中同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一带一路”应运而生,标志着中国对与周边国家关系认识的重大战略性转变,新的国家战略日渐清晰,即推动基于共同发展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发展的成功是内靠改革,外靠开放。与历史上的封闭大不一样,如今的开放型经济,与世界和区域市场紧密联系,形成了具有线性特征的周边经济圈。“一带一路”将会使周边经济罔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是基础.紧密的经济联系创建紧密的经济利益,而紧密的利益是构建中国与周边邻国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一带一路”将会大大改变以往以贸易和资源为主的经济关系结构,以互联互通的建设为基础,逐步构建开放发展的经济区,形成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以及人文广泛交互融合的经济带。 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阶段中国主要依靠吸收外资、扩大l叶J口来加快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后,要实现由大变强的提升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尽管中国的经济面向世界市场,但是,周边地区是中国未来发展最直接和最便利的新空问。周边地区,除个别发达国家外,西北部、南部、东南部,包括南亚、东盟、中亚等国家都是发展中地区,这些地区发展愿望强烈,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好处,搭上中国发展的便车获得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也会从周边国家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拓展机会,从而使周边地区成为中国延伸发展的依托带。 四、需要开放的大视野 “一带一路”是一种跨区域的开放性框架,以周边地区为起点和重点,但不限于此,作为一项大战略,可以更大地延伸和拓展空间,从亚洲到欧洲再到非洲,也可以延伸到更广的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带有动态特征的大战略规划,是开放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主动性战略而非主导性战略,是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依托,并进一步延伸的全球性战略,是构建稳固的、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立见成效的。应从现在开始,从基础做起,但要着眼长远,不能太急,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抓住重点。应有优先秩序。首先是经济,重点也是经济,并且应先从近处逐步推远。当然,光搞经济不行,还要拓展政治关系,发展安全合作,也需要注重文化建设。对于“一带一路”,不仅需要我们自己认识清楚,也要让别的国家认识清楚。因为,建设要靠大家建设,靠大家共同参与,特别是要让相关国家的人民感受到“一带一路”的建设带给他们的利益,让他们认识到参与者负有建设的责任。 五、面临的挑战 当然,要把“一带一路”的倡议变为现实,取得成效,也面临诸多挑战。 挑战之一是战略疑虑,即对中国倡议的战略意图有怀疑。一些近邻国家怀疑中国借此实施扩张,对于合作共建基础设施网络存有疑虑,不太愿意让中国参与大通道的建设,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一些非政府组织受到其他力量的鼓动,散布一些抵制中国参与的舆论;一些大国出于担心排斥自己的考虑,也对自己的伙伴国施加压力,甚至直接出面做工作,制造中国主导的舆论。比如,对于亚投行的建设,美国就公开表示反对,日本也拒绝参加,美国的盟友,如澳大利亚、韩国都不表示支持。对于公路、铁路网络的建设,印度、缅甸也都表现出质疑,对于中国发展与一些国家(如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的海上与港口合作,也被赋予政治甚至军事含义。 挑战之二是如何妥善解决或者化解争端。比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需要妥善解决南海争端,创建搁置争议、合作建设的环境和气氛,以合作代替争斗。一则,要与争端当事国进行对话协商,增加合作的共识;二则,要加强与东盟组织的协商,在落实好南海行为宣言的基础上,尽早完成南海行为守则的谈判,签署协议,推动落实。2015年是中国一东盟海洋年,要利用好这个契机,就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制订行动计划。这一步走好了,会有助于推动更大范围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的建设。 挑战之三是如何创建可持续的新发展方式。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以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关系主要是在资源领域,即开发利用中亚的资源,建设通往中国的能源输送管道。要建设经济带,就要改变简单的能源关系,在中亚地区建设资源加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使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只有中亚国家的经济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彼此才可以从中得到更大的拓展空间。在最近召开的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第一站是中亚国家,这是起点区域,起点搞好了,才可以进一步延伸。 中国上升为一个实力大国,自己的利益诉求多了,影响力也会增大,能干的事情也多了,各种议论都会有。“一带一路”既然是大战略,既然方向确定了,就要认真实施,一步一个脚印,本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理念合作;要强调共同建设、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享利益;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包括各种国际组织、区域组织的积极性,使“一带一路”战略变成大家的战略。 猜你喜欢: 1.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及实施措施 2. 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意义1500字 3. 关于一带一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 5. 一带一路战略意

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流动与优化配置。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产权理论认为,资产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明晰的产权界限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客观基础。企业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规范化的公司产权基础上,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规范的股权结构和合理有效的股权流动机制,真正的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行为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在清晰的产权界定基础上,企业资本运营行为有助于推动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型管理和优化重组,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企业运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推动公司产权的聚合与裂变,可以进一步促使公司产权明晰化。产权理论要求产权必须明确.必须能够白由流动.这将从如下方面对资本运营产生推动作用。首先,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动公司并购的社会化。其次,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进企业资本运营市场化进程。第三,产权的白由流动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推动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有关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经历表明:运用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谋求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与兼并,日本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极为明显.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概念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的两岸局势

从总的格局上看,祖国大陆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保持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这主要表现在:

1、祖国大陆提出的新主张、新论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胡锦涛在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人士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一个重要的主张,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祖国大陆构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主张的内涵,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两岸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2、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陆续举办了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等大型系列活动。继续推出并且落实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外部环境。祖国大陆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对台政策主张,表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台独活动危险性的认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事实表明,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因素继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台湾当局仍执意实行激进台独路线,企图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因此,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一年,台湾当局推动“法理台独”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二、大陆的对台政策

面对台湾局势的复杂变化,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 工作 报告 中明确指出:祖国大陆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努力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这一首要任务,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是突出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

论文摘要:回首“十一五”辉煌成就,令人倍感欢欣鼓舞;展望“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人民生活将更幸福。中国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也圆满的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十一五 国际金融危机 科学发展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06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07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09年一季度的,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和,“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十一五”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年均降幅为。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 总结 和介绍“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十一五”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亿吨。

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内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00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十一五”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累计实现节能量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回望“十一五”,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十一五”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08年突破万亿元,2010年更是超出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 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06—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和。

从“十五”迈进“十一五”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十一五”,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06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06年末的亿户增加到2009年末的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下降到2009年的,农村居民家庭由2005年的下降到。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促进“十一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2] “十一五”规划:关键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3] 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辉煌十一五·2006-2010);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1500字相关 文章 :

★ 2017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2017年

★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精选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掌握最新动态

★ 形势与政策论文及写作指导

★ 2017年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论文2000字范文

★ 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论文2000字范文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优秀范文模板

★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掌握最新动态(2)

朝阳论文查重

论文查重要经过某些论文检测系统将某一需要查重的论文与系统中拥有的学术文献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出该论文的重复率,并根据相关规定判断该论文是否符合学术创作的要求。

一、最适合初稿的论文检测系统:

1、paperfree:支持在线改重,机器人降重,免费查重的优惠活动较多,可领取万字的免费字数;

2、papertime:支持在线改重,人工、机器人降重,关注公众号可免费论文查重;

3、论文狗:支持机器降重,每天免费查一篇;

4、paperpaper:3000字免费查重

二、最适合中稿的论文检测系统:

1、paperpass:2000字免费查重;

2、gocheck:支持机器降重,关注公众号可领取万字的免费字数,另有5000字的降重字数可供选择;

3、papermax:关注公众号可领取最高万字的免费字数,完成一些任务可领取相应字数,支持在线改重,人工、机器降重,支持知网查重,价格较低;

4、gocheck

三、最适合定稿的论文检测系统:

1、熊猫论文:支持知网、维普、万方、Turnitin、Grammarly以及国内一些适合初稿查重的网站,价格较贵;

2、论文狗:支持知网查重和维普查重,价格较低,无活动;

3、Thesis Pass:支持知网、维普、万方、Turnitin查重,价格较低,且有各类优惠活动,优惠后在各查重网站中价格最低;

4、毕业帮:仅支持知网,有在线降重服务,官网页面有优惠券可领取使用,价格较高。

论文查重,直白点说就是把自己写好的文章,上传到一个查重系统,他自会比较文章的重复地方,出一份重复率的报告。目前,查重系统的种类非常多。不同论文需要的也不一样,例如本科论文一般查知网等。期刊论文就要用期刊系统去查。硕博论文有硕博专用版。用的系统不对,查不来的结果也无意义。

一、论文怎么查重:

1、论文写完后查重前先向学校或机构了解清楚指定的是哪个论文查重系统、次数以及要求的查重率标准是多少?

2、由于学校或机构提供的查重系统次数非常有限,所以一般在论文初稿、二稿和修改时查重,建议大家选择蝌蚪论文查重系统自查,目前每天都可以免费查重一次!

3、论文定稿查重时使用学校指定的查重系统检测,达标后提交学校定稿!目前高校使用做多的查重系统有:知网、维普、万方!

二、论文查重方法:

1、打开官网,登录账号;

2、选择查重版本,提交文章;

3、等待检测完成后,在“下载报告”页面查看下载报告!

完毕!

一带一路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的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一个新时期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中国为何如此重视“一带一路”的建设?究竟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深刻意义?要真正办好这件大事,还是需要加深对它的认识。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由中国倡议,而建设则需要得到相关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国要能与他们取得共识,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建设。 论文关键词: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一个新时期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前不久,中央召开中央 财经 领导小组会议,就如何落实“一带一路”进行研究,指出,“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包容性的巨大发展平台”,“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他要求,“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这表明,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提上日程,要由计划见之于行动了。 中国为何如此重视“一带一路”的建设?究竟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深刻意义?要真正办好这件大事,还是需要加深对它的认识。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由中国倡议,而建设则需要得到相关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国要能与他们取得共识,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建设。 一、“时代要求”的含义 为何说“一带一路”是时代的要求?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最突出的特征是和平与发展,也就是说,追求和平,实现发展是各国人民最大的诉求。 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其中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强大了要干什么,如何干。世界以往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国必争,强国必霸。尽管中国一再宣称,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别的国家仍然不太相信,听其言,观其行,这也不难理解。人们担心,一旦中国采取扩张型战略,与美国争夺影响力,世界就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发生大国争端,进而引发大的战争。作为不走传统大国崛起道路宣示的实践,中国主动提出与美国构建基于不对抗、开展对话与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同时,也通过倡导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破除人们对于中国会实施扩张性战略的疑虑。中国希望以此向世界表明,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承诺不是空话,立志要把实现合作共赢的承诺付诸行动。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一批新兴经济体崛起,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步入起飞门槛,是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如何维护发展大势,为发展中国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时代的要求:尽管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本身的发展需要出发,中国将会继续把发展放在首位:鉴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贸易大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需要要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建更好的发展环境。“一带一路”可以作为推动发展合作的大平台,把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中国的投入和带动,动员各方的积极性,打造新的发展空间,创建新的发展引擎。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国与相关国家一起规划项目。长期以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融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长期项目工程建设融资,非常困难。而现有国际金融机构能力有限,私人金融机构投资意愿不强,导致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发展的综合环境改善缓慢。通过“一带一路”,创建合作性融资机构和其他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可以破解融资瓶颈,中国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中国倡导成立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宣布出资成立丝路基金等,目的就在于此。有人把中国这样的举动称为“新马歇尔计划”,这足不对的。当年的马歇尔计划是美周援助战后的欧洲经济重建,而如今的新融资机构建设理论是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和共享资源。有人批评中国是想通过此举破坏现有的国际机构设置,这也是误解,或者是巾伤,因为中国倡建的这些机构并不是以搞垮现有机构为目的,而是作为它们的补充和加强。 因此,“一带一路”不是一种对抗战略,而是一种合作战略,它是开放、合作的。只有以开放的思维与合作的理念来认识“一带一路”,才可以理解和认识其时代要求的含义。 二、出于大战略的设计 “一带一路”是大战略设计,具有综合的含义,既是基于中国本身的发展,也是基于地区和世界的发展。因此,不能把“一带一路”作为短期行为的项日来对待有人为“一带一路”画出了线路图,也有人为它确立了时间表,应该说这是不准确的。从落实的意义上说,它要有行动步骤、项目规划,也要有落实的时间表,但这只能作为分布的行动计划,并不是包揽全部一揽子计划。 从中国发展的大战略来考虑,“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发展的地区均衡的战略,也是对外关系结构均衡的战略。中国开放发展从沿海地区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沿海地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但这也导致两个大的不均衡:一是国内的东西部发展不均衡,西部发展大大落后;二是对外关系的不均衡,东重两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则为中困两部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二则为发展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传统的丝绸之路,起白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主要的特点是贸易通道。当今推动“一带”建设,并不是要简单地恢复历史上的大通道,而是要以“丝绸之路”的互利交往精神,建设新的开放与合作的经济发展带,把中国与沿线国家以发展这个主线紧密连接起来,构建经济、政治、安全、人文全面链接的新关系,构建基于共同利益的命运共同体。 “一路”,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倡导和建没新时代的海洋新秩序。两方大国崛起后所奉行的是基于控制海洋的“海权论”。中国要做海洋大国,是不是也要走海洋争霸、海洋霸权的老路呢?“一路”战略倡议就是一个最清晰的回答:中国要推动建设的是基于海上航行开放自由、海上共同安全和海洋资源共同开发的新秩序,合作发展的沿海经济带。公元前200年秦汉之际兴起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延伸中不断拓展为交通贸易的黄金路线。这条海道自中国东南沿海,穿过南中国海,进入印度洋、波斯湾,远及东非、欧洲,构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沟通全球文明的重要走廊。如今,“一路”战略下的内容不仅仅是打通基于开放安全的航海通道,而且还要推进发展合作,与海上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沿海发展经济带,通过港口连接,港口经济、沿海经济可创建新的发展空间。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大战略设计的支撑基础。实现互联互通,就是要构建基于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链接,发展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网络(陆、海、空交通网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互联互通的概念最早由东盟提出来,后来扩展到东亚合作机制、亚太合作机制,如今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近些年,构建白贸区是一个大趋势,白贸区的主要内容是推动市场开放,通过开放促进要素资源的流动,推动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的瓶颈是基础设施落后,各国间存在诸多妨碍物流、投资、服务以及人员流通的限制,互联互通网络建设不仅要发展基础设施网络,而且要消除妨碍交流的规制,制定统一的或者是互认的新规则。要克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瓶颈障碍,需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 显然,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认识,“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设计指导思想既超越了自贸区和多边贸易体制,旨在推进综合发展环境的构建,也突破了中国以我为主的利益观,强调共同建设,共同发展。“一带一路”的合作项日不是通过谈判,而是通过协商,是新型的发展合作方式。 三、周边是首要 中国有20多个近邻国家,陆海相接,构成特殊的关系。中国一向把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定为国家对外关系的重点和外交的优先目标。2013年中央召开r周边外交T作座谈会,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中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积极运筹外交全局,突出周边在中同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一带一路”应运而生,标志着中国对与周边国家关系认识的重大战略性转变,新的国家战略日渐清晰,即推动基于共同发展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发展的成功是内靠改革,外靠开放。与历史上的封闭大不一样,如今的开放型经济,与世界和区域市场紧密联系,形成了具有线性特征的周边经济圈。“一带一路”将会使周边经济罔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是基础.紧密的经济联系创建紧密的经济利益,而紧密的利益是构建中国与周边邻国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一带一路”将会大大改变以往以贸易和资源为主的经济关系结构,以互联互通的建设为基础,逐步构建开放发展的经济区,形成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以及人文广泛交互融合的经济带。 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阶段中国主要依靠吸收外资、扩大l叶J口来加快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后,要实现由大变强的提升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尽管中国的经济面向世界市场,但是,周边地区是中国未来发展最直接和最便利的新空问。周边地区,除个别发达国家外,西北部、南部、东南部,包括南亚、东盟、中亚等国家都是发展中地区,这些地区发展愿望强烈,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好处,搭上中国发展的便车获得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也会从周边国家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拓展机会,从而使周边地区成为中国延伸发展的依托带。 四、需要开放的大视野 “一带一路”是一种跨区域的开放性框架,以周边地区为起点和重点,但不限于此,作为一项大战略,可以更大地延伸和拓展空间,从亚洲到欧洲再到非洲,也可以延伸到更广的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带有动态特征的大战略规划,是开放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主动性战略而非主导性战略,是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依托,并进一步延伸的全球性战略,是构建稳固的、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立见成效的。应从现在开始,从基础做起,但要着眼长远,不能太急,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抓住重点。应有优先秩序。首先是经济,重点也是经济,并且应先从近处逐步推远。当然,光搞经济不行,还要拓展政治关系,发展安全合作,也需要注重文化建设。对于“一带一路”,不仅需要我们自己认识清楚,也要让别的国家认识清楚。因为,建设要靠大家建设,靠大家共同参与,特别是要让相关国家的人民感受到“一带一路”的建设带给他们的利益,让他们认识到参与者负有建设的责任。 五、面临的挑战 当然,要把“一带一路”的倡议变为现实,取得成效,也面临诸多挑战。 挑战之一是战略疑虑,即对中国倡议的战略意图有怀疑。一些近邻国家怀疑中国借此实施扩张,对于合作共建基础设施网络存有疑虑,不太愿意让中国参与大通道的建设,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一些非政府组织受到其他力量的鼓动,散布一些抵制中国参与的舆论;一些大国出于担心排斥自己的考虑,也对自己的伙伴国施加压力,甚至直接出面做工作,制造中国主导的舆论。比如,对于亚投行的建设,美国就公开表示反对,日本也拒绝参加,美国的盟友,如澳大利亚、韩国都不表示支持。对于公路、铁路网络的建设,印度、缅甸也都表现出质疑,对于中国发展与一些国家(如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的海上与港口合作,也被赋予政治甚至军事含义。 挑战之二是如何妥善解决或者化解争端。比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需要妥善解决南海争端,创建搁置争议、合作建设的环境和气氛,以合作代替争斗。一则,要与争端当事国进行对话协商,增加合作的共识;二则,要加强与东盟组织的协商,在落实好南海行为宣言的基础上,尽早完成南海行为守则的谈判,签署协议,推动落实。2015年是中国一东盟海洋年,要利用好这个契机,就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制订行动计划。这一步走好了,会有助于推动更大范围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的建设。 挑战之三是如何创建可持续的新发展方式。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以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关系主要是在资源领域,即开发利用中亚的资源,建设通往中国的能源输送管道。要建设经济带,就要改变简单的能源关系,在中亚地区建设资源加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使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只有中亚国家的经济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彼此才可以从中得到更大的拓展空间。在最近召开的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第一站是中亚国家,这是起点区域,起点搞好了,才可以进一步延伸。 中国上升为一个实力大国,自己的利益诉求多了,影响力也会增大,能干的事情也多了,各种议论都会有。“一带一路”既然是大战略,既然方向确定了,就要认真实施,一步一个脚印,本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理念合作;要强调共同建设、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享利益;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包括各种国际组织、区域组织的积极性,使“一带一路”战略变成大家的战略。 猜你喜欢: 1.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及实施措施 2. 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意义1500字 3. 关于一带一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 5. 一带一路战略意

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文如下: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的人民,探索出许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发源地的贸易交流通路。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上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在两汉时期就大致确定下来了,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再次将其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一带一路”倡议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促进各地区间的交流,加强了中国与相关国家战略合作,密切和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深化了中国与相关国家能源合作,进而保证沿线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中国能源进口加速,也是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能源经济联系,推进能源供给渠道和销售渠道多元化,保证中国和中亚国共同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通过“一带一路”开展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贸易合作和经济建设投资,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引领世界政治经济大变革。

“一带一路”建设是“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传承了“亲、诚、惠、容”的古丝路传统。“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从古陆续形成,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就具体的线路而言,可分为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为传播中华文化,彰显大国实力,古代君王派遣使者出使各国,开通陆海丝绸之路。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外贸易往来不绝的繁荣局面。

百余年之后,东汉班超再次出使西域,重新开通从中国到欧亚大陆的陆路丝绸之路。这条道路从当时的都城洛阳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后来,伴随着陆路丝绸之路的不断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在贸易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从东海起航的航线和从南海起航的航线两条主线路。从东海起航的航线始自周王朝建立(公元前l046年)之初,武王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

箕子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路抵达朝鲜。这样,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

唐宋以后,南海成为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起点主要是泉州,故称南海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倡议,并非实体或机制。“一带一路”倡议本着务实、效率原则,充分利用既有合作机制,根据沿线国家不同的发展优势和自身条件,创新合作形式,灵活推动共同发展,不谋求通过新的制度设计实现主导权,遵循因地制宜、项目导向的务实经济合作原则。

1、“一带一路”是务实合作平台,而非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

“一带一路”从一开始就具有平等性、和平性特征。平等是中国所坚持的重要国际准则,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基础。只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合作才能是持久的合作,也才会是互利的合作。

2、“一带一路”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而非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

“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主体与支撑力量并不在政府,而是企业,根本方法是遵循市场规律,并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来实现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政府在其中发挥构建平台、创立机制、政策引导等指向性、服务性功能。

扩展资料:

“一带一路”开启建构国家形象的新阶段:

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既包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也包括“经济走廊、基础设施、融资平台、人文交流”的务实合作;

既注重唤醒沿线各民族、地区和国家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又统合、对接已有的“光明之路”“两廊一圈”“琥珀之路”等,形成“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

通过有效对接、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一带一路”给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机遇,全面开启国家形象建构的新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正确认识“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形势政策论文带文献

1、建设带路主应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内际两局作重战略决策推进我新轮外放沿线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体化加快推进全球增贸易、投资格局酝酿深刻调整亚欧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需要进步激发域内发展力与合作潜力带路战略构想提契合沿线家共同需求沿线家优势互补、放发展启新机遇窗带路平等文化认同框架谈合作家战略性决策体现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精神随着世界第二经济体际社 威胁论声音绝于耳带路建设向世界各释疑解惑向世界宣告平崛起:崛起损害别利益代价2、带路沿线新兴经济体发展家总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别约占全球63%29%些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升期展互利合作前景广阔深挖我与沿线家合作潜力必提升新兴经济体发展家我外放格局位促进我西部区沿边区外放推东部沿海区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形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放新格局经济发展断拓创新寻求突破程沿海区向西部内陆断推进带路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区域合作新格局寻找未发展着力点突破口谓落满盘内近实行西部发战略形势亚乃至向西更家经贸合作发展必趋势发展经验亚等各借鉴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网络通信设施等断修建形古丝绸路现代商队3、打世界图发现带路条世界跨度经济走廊发端于贯通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世界具发展潜力经济带论发展经济、改善民应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角度看沿线各前途命运未像今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带路仅实现华民族振兴战略构想更沿线各共同事业利于政治互信、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务实合作、持续增优势通带路建设论东海西挺进都使我与周边家形五通带路战略合作经贸合作基石遵循平合作、放包容、互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与沿线各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体化、民币际化等领域必迎共创共享新代4、带路放包容经济合作倡议限别范围实体搞封闭机制意愿家经济体均参与进带路支持者、建设者受益者共同建设未带路疑释放更力带路战略构想世界各民落根复兴丝绸路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宏蓝图铺展梦想追求奋斗切都能民梦想世界各民梦想给世界带限机美前景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的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一个新时期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中国为何如此重视“一带一路”的建设?究竟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深刻意义?要真正办好这件大事,还是需要加深对它的认识。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由中国倡议,而建设则需要得到相关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国要能与他们取得共识,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建设。 论文关键词: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一个新时期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前不久,中央召开中央 财经 领导小组会议,就如何落实“一带一路”进行研究,指出,“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包容性的巨大发展平台”,“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他要求,“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这表明,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提上日程,要由计划见之于行动了。 中国为何如此重视“一带一路”的建设?究竟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深刻意义?要真正办好这件大事,还是需要加深对它的认识。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由中国倡议,而建设则需要得到相关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国要能与他们取得共识,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建设。 一、“时代要求”的含义 为何说“一带一路”是时代的要求?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最突出的特征是和平与发展,也就是说,追求和平,实现发展是各国人民最大的诉求。 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其中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强大了要干什么,如何干。世界以往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国必争,强国必霸。尽管中国一再宣称,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别的国家仍然不太相信,听其言,观其行,这也不难理解。人们担心,一旦中国采取扩张型战略,与美国争夺影响力,世界就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发生大国争端,进而引发大的战争。作为不走传统大国崛起道路宣示的实践,中国主动提出与美国构建基于不对抗、开展对话与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同时,也通过倡导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破除人们对于中国会实施扩张性战略的疑虑。中国希望以此向世界表明,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承诺不是空话,立志要把实现合作共赢的承诺付诸行动。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一批新兴经济体崛起,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步入起飞门槛,是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如何维护发展大势,为发展中国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时代的要求:尽管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本身的发展需要出发,中国将会继续把发展放在首位:鉴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贸易大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需要要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建更好的发展环境。“一带一路”可以作为推动发展合作的大平台,把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中国的投入和带动,动员各方的积极性,打造新的发展空间,创建新的发展引擎。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国与相关国家一起规划项目。长期以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融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长期项目工程建设融资,非常困难。而现有国际金融机构能力有限,私人金融机构投资意愿不强,导致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发展的综合环境改善缓慢。通过“一带一路”,创建合作性融资机构和其他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可以破解融资瓶颈,中国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中国倡导成立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宣布出资成立丝路基金等,目的就在于此。有人把中国这样的举动称为“新马歇尔计划”,这足不对的。当年的马歇尔计划是美周援助战后的欧洲经济重建,而如今的新融资机构建设理论是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和共享资源。有人批评中国是想通过此举破坏现有的国际机构设置,这也是误解,或者是巾伤,因为中国倡建的这些机构并不是以搞垮现有机构为目的,而是作为它们的补充和加强。 因此,“一带一路”不是一种对抗战略,而是一种合作战略,它是开放、合作的。只有以开放的思维与合作的理念来认识“一带一路”,才可以理解和认识其时代要求的含义。 二、出于大战略的设计 “一带一路”是大战略设计,具有综合的含义,既是基于中国本身的发展,也是基于地区和世界的发展。因此,不能把“一带一路”作为短期行为的项日来对待有人为“一带一路”画出了线路图,也有人为它确立了时间表,应该说这是不准确的。从落实的意义上说,它要有行动步骤、项目规划,也要有落实的时间表,但这只能作为分布的行动计划,并不是包揽全部一揽子计划。 从中国发展的大战略来考虑,“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发展的地区均衡的战略,也是对外关系结构均衡的战略。中国开放发展从沿海地区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沿海地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但这也导致两个大的不均衡:一是国内的东西部发展不均衡,西部发展大大落后;二是对外关系的不均衡,东重两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则为中困两部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二则为发展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传统的丝绸之路,起白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主要的特点是贸易通道。当今推动“一带”建设,并不是要简单地恢复历史上的大通道,而是要以“丝绸之路”的互利交往精神,建设新的开放与合作的经济发展带,把中国与沿线国家以发展这个主线紧密连接起来,构建经济、政治、安全、人文全面链接的新关系,构建基于共同利益的命运共同体。 “一路”,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倡导和建没新时代的海洋新秩序。两方大国崛起后所奉行的是基于控制海洋的“海权论”。中国要做海洋大国,是不是也要走海洋争霸、海洋霸权的老路呢?“一路”战略倡议就是一个最清晰的回答:中国要推动建设的是基于海上航行开放自由、海上共同安全和海洋资源共同开发的新秩序,合作发展的沿海经济带。公元前200年秦汉之际兴起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延伸中不断拓展为交通贸易的黄金路线。这条海道自中国东南沿海,穿过南中国海,进入印度洋、波斯湾,远及东非、欧洲,构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沟通全球文明的重要走廊。如今,“一路”战略下的内容不仅仅是打通基于开放安全的航海通道,而且还要推进发展合作,与海上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沿海发展经济带,通过港口连接,港口经济、沿海经济可创建新的发展空间。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大战略设计的支撑基础。实现互联互通,就是要构建基于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链接,发展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网络(陆、海、空交通网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互联互通的概念最早由东盟提出来,后来扩展到东亚合作机制、亚太合作机制,如今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近些年,构建白贸区是一个大趋势,白贸区的主要内容是推动市场开放,通过开放促进要素资源的流动,推动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的瓶颈是基础设施落后,各国间存在诸多妨碍物流、投资、服务以及人员流通的限制,互联互通网络建设不仅要发展基础设施网络,而且要消除妨碍交流的规制,制定统一的或者是互认的新规则。要克服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瓶颈障碍,需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 显然,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认识,“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设计指导思想既超越了自贸区和多边贸易体制,旨在推进综合发展环境的构建,也突破了中国以我为主的利益观,强调共同建设,共同发展。“一带一路”的合作项日不是通过谈判,而是通过协商,是新型的发展合作方式。 三、周边是首要 中国有20多个近邻国家,陆海相接,构成特殊的关系。中国一向把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定为国家对外关系的重点和外交的优先目标。2013年中央召开r周边外交T作座谈会,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中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积极运筹外交全局,突出周边在中同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一带一路”应运而生,标志着中国对与周边国家关系认识的重大战略性转变,新的国家战略日渐清晰,即推动基于共同发展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发展的成功是内靠改革,外靠开放。与历史上的封闭大不一样,如今的开放型经济,与世界和区域市场紧密联系,形成了具有线性特征的周边经济圈。“一带一路”将会使周边经济罔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是基础.紧密的经济联系创建紧密的经济利益,而紧密的利益是构建中国与周边邻国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一带一路”将会大大改变以往以贸易和资源为主的经济关系结构,以互联互通的建设为基础,逐步构建开放发展的经济区,形成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以及人文广泛交互融合的经济带。 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阶段中国主要依靠吸收外资、扩大l叶J口来加快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后,要实现由大变强的提升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尽管中国的经济面向世界市场,但是,周边地区是中国未来发展最直接和最便利的新空问。周边地区,除个别发达国家外,西北部、南部、东南部,包括南亚、东盟、中亚等国家都是发展中地区,这些地区发展愿望强烈,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好处,搭上中国发展的便车获得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也会从周边国家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拓展机会,从而使周边地区成为中国延伸发展的依托带。 四、需要开放的大视野 “一带一路”是一种跨区域的开放性框架,以周边地区为起点和重点,但不限于此,作为一项大战略,可以更大地延伸和拓展空间,从亚洲到欧洲再到非洲,也可以延伸到更广的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带有动态特征的大战略规划,是开放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主动性战略而非主导性战略,是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依托,并进一步延伸的全球性战略,是构建稳固的、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立见成效的。应从现在开始,从基础做起,但要着眼长远,不能太急,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抓住重点。应有优先秩序。首先是经济,重点也是经济,并且应先从近处逐步推远。当然,光搞经济不行,还要拓展政治关系,发展安全合作,也需要注重文化建设。对于“一带一路”,不仅需要我们自己认识清楚,也要让别的国家认识清楚。因为,建设要靠大家建设,靠大家共同参与,特别是要让相关国家的人民感受到“一带一路”的建设带给他们的利益,让他们认识到参与者负有建设的责任。 五、面临的挑战 当然,要把“一带一路”的倡议变为现实,取得成效,也面临诸多挑战。 挑战之一是战略疑虑,即对中国倡议的战略意图有怀疑。一些近邻国家怀疑中国借此实施扩张,对于合作共建基础设施网络存有疑虑,不太愿意让中国参与大通道的建设,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一些非政府组织受到其他力量的鼓动,散布一些抵制中国参与的舆论;一些大国出于担心排斥自己的考虑,也对自己的伙伴国施加压力,甚至直接出面做工作,制造中国主导的舆论。比如,对于亚投行的建设,美国就公开表示反对,日本也拒绝参加,美国的盟友,如澳大利亚、韩国都不表示支持。对于公路、铁路网络的建设,印度、缅甸也都表现出质疑,对于中国发展与一些国家(如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的海上与港口合作,也被赋予政治甚至军事含义。 挑战之二是如何妥善解决或者化解争端。比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需要妥善解决南海争端,创建搁置争议、合作建设的环境和气氛,以合作代替争斗。一则,要与争端当事国进行对话协商,增加合作的共识;二则,要加强与东盟组织的协商,在落实好南海行为宣言的基础上,尽早完成南海行为守则的谈判,签署协议,推动落实。2015年是中国一东盟海洋年,要利用好这个契机,就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制订行动计划。这一步走好了,会有助于推动更大范围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的建设。 挑战之三是如何创建可持续的新发展方式。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以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关系主要是在资源领域,即开发利用中亚的资源,建设通往中国的能源输送管道。要建设经济带,就要改变简单的能源关系,在中亚地区建设资源加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使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只有中亚国家的经济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彼此才可以从中得到更大的拓展空间。在最近召开的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第一站是中亚国家,这是起点区域,起点搞好了,才可以进一步延伸。 中国上升为一个实力大国,自己的利益诉求多了,影响力也会增大,能干的事情也多了,各种议论都会有。“一带一路”既然是大战略,既然方向确定了,就要认真实施,一步一个脚印,本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理念合作;要强调共同建设、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享利益;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包括各种国际组织、区域组织的积极性,使“一带一路”战略变成大家的战略。 猜你喜欢: 1.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及实施措施 2. 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意义1500字 3. 关于一带一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 5. 一带一路战略意

一带一论文参考文献

可以。。。。。给你

1、期刊论文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第几期):页码.

注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里的标点符号用的是英文状态下输入的标点符号。输完汉字要切换到英文状态,再输入相应的标点符号。

示例:

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1-34.

徐勇,吴记峰.重达自治:连接传承的尝试与困境——以广东省云浮和清远的探索为例[J].探索与争鸣,2014(4):50-53.

吴毅,贺雪峰,罗兴佐,等.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J].开放时代,2005(4):82-96.

2、学位论文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论文名称[D].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毕业院校,论文提交年份:页码.

示例:

刘杨.同人小说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2-15.

3、书籍著作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页码.

示例:

金太军.村治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50.

如果是合著,即有多名作者,其作者的书写格式与期刊多名作者的书写格式相同。

4、报纸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文章名称[N].报纸名称,发行日期(版面).

示例:

胡祖六.“一带一路”战略给河南定位精确[N].大河报,2015-3-30(5).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

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文如下: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的人民,探索出许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发源地的贸易交流通路。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上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在两汉时期就大致确定下来了,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再次将其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一带一路”倡议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促进各地区间的交流,加强了中国与相关国家战略合作,密切和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深化了中国与相关国家能源合作,进而保证沿线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中国能源进口加速,也是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能源经济联系,推进能源供给渠道和销售渠道多元化,保证中国和中亚国共同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通过“一带一路”开展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贸易合作和经济建设投资,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引领世界政治经济大变革。

“一带一路”建设是“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传承了“亲、诚、惠、容”的古丝路传统。“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从古陆续形成,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就具体的线路而言,可分为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为传播中华文化,彰显大国实力,古代君王派遣使者出使各国,开通陆海丝绸之路。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外贸易往来不绝的繁荣局面。

百余年之后,东汉班超再次出使西域,重新开通从中国到欧亚大陆的陆路丝绸之路。这条道路从当时的都城洛阳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后来,伴随着陆路丝绸之路的不断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在贸易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从东海起航的航线和从南海起航的航线两条主线路。从东海起航的航线始自周王朝建立(公元前l046年)之初,武王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

箕子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路抵达朝鲜。这样,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

唐宋以后,南海成为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起点主要是泉州,故称南海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倡议,并非实体或机制。“一带一路”倡议本着务实、效率原则,充分利用既有合作机制,根据沿线国家不同的发展优势和自身条件,创新合作形式,灵活推动共同发展,不谋求通过新的制度设计实现主导权,遵循因地制宜、项目导向的务实经济合作原则。

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

参考文献引用的技巧

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有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构等,就一定要记得详细的标注出来的。我们引用参考文献也应该要规范,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不规范,也从侧面反映出论文写作者的水平和态度。

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文献的多少能体现出论文占有资料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中文论文的参考文献偏少,但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简单划分,不同性质的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多少页相差很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