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英安. 东西方导演眼中的哈姆雷特[D].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2010. [2]袁仑. 《哈姆雷特》中的延宕[D].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2010. [3]阿胜 编译. “哈姆雷特”上演新版复仇记[N]. 医药经济报,2004-07-16(A06). [4]邱食存. 不朽的哈姆雷特——从雷奥提斯与哈姆雷特之异论起[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邵雪萍.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与后现代的相遇——《哈姆雷特谋杀案》为解读莎剧开辟新思路[J]. 戏剧文学,2011,(3). [6]黄金京. 《哈姆雷特》与圣经原型——《哈姆雷特》在艺术形式上对圣经原型的借鉴[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 [7]孙艳娜. “人人都是哈姆雷特”——论林兆华对《哈姆雷特》的主题再创[J]. 四川戏剧,2010,(1). [8]高睿. 《哈姆雷特》中的“死亡”推动——谈《哈姆雷特》中的故事情节设计[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3). [9]夏倩. 永远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性格之我见[J]. 时代文学(上),2010,(3). [10]周佳彬. 《哈姆雷特》之独白赏析——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痛苦与挣扎[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7). [11]陈玉虹,刘洪泉.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2]郭晨子. 360°的哈姆雷特 评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哈姆雷特》[J]. 上海戏剧,2009,(5). [13]杨淑敏. 一个无鸾和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夜宴》和《哈姆雷特》看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形象塑造[J]. 电影评介,2006,(23). [14]郭晨子. 陌生了的哈姆雷特 多声部的《哈姆雷特1990》[J]. 上海戏剧,2008,(12). [15]黄立丰. 给《哈姆雷特》批评史加上一个女性主义的补遗——女性表演、批评与再创作《哈姆雷特》的历史[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5). [16]罗文敏. 综观哈姆雷特性格延宕批评之得失——兼论哈姆雷特延宕之因[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 [17]顾胜. 行动与迟疑:一个哈姆雷特式的悖论——《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段细读[J]. 常熟高专学报,2004,(5). [18]张全辉. 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分析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形象[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19]庞凤琴. 哈姆雷特新论——从哈姆雷特的独白说起[J]. 文科教学,1995,(2). [20]荣国. 再谈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悲剧原因的分析[J]. 淄博师专学报,1995,(3). [21]续枫林. “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从悲剧《哈姆雷特》变喜剧想到的[J]. 新疆社科论坛,1995,(3). [22].罗尔弗 ,王维昌. 关于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一剧的问题[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23]刘戈. 《哈姆雷特》一部完整的欧洲史——谈《哈姆雷特》的人物象征[J]. 怀化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24]李小蓓. 对真理的求索——试析哈姆雷特与哈姆雷特世界的悲剧冲突[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1. [25]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志明. 与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看法商榷[N]. 社会科学报,2005-02-24(004). [26]王文渊. 哈姆雷特,被“80后”解构 话剧《哈姆雷人》[J]. 上海戏剧,2010,(4). [27]何湘君. 从《哈姆雷特》看《少年维特之烦恼》——试解析维特之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8]马庆霞. 哈姆雷特与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比较之初探[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9]刘红英,于治领. 《哈姆雷特》中素体诗的语言功能[J]. 求实,2011,(S1). [30]王小琳,郝春静. 解读哈姆雷特的悲剧人生[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 [31]丁伟. 哈姆雷特延宕的性格因素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2]崔化.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接——哈姆雷特与昆丁的个体悲剧结构比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3]欧阳文明. 《哈姆雷特》中奥菲莉娅的悲剧分析[J]. 成功(教育),2011,(7). [34]程瑜瑜. 阳光下的哈姆雷特——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狮子王》[J]. 文艺评论,2011,(7). [35]于珊. 从哈姆雷特与伍子胥的复仇看中西伦理的不同[J]. 大众文艺,2011,(12). [36]常宇星.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 [37]刘翼斌. 《哈姆雷特》主题之辨[J]. 贵州社会科学,2011,(7). [38]曹艳云. 哈姆雷特的“延宕”与其王权意识[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39]曹艳春. 越轨的王子——社会学“越轨”视角下的哈姆雷特[J]. 戏剧文学,2010,(12). [40]王荣. 透过马克思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41]白塔娜. 析哈姆雷特延宕复仇的原因(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0). [42]张世锋. 浅谈common在《哈姆雷特》中的反讽效果[J]. 现代交际,2010,(11). [43]宣晓晏. 毒入灵魂——哈姆雷特延宕性格解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6). [44]李梦馨. 作为“经典中心”的中心——论《哈姆雷特》[J]. 南方文坛,2011,(1). [45]孙建光. 本我回归——哈姆雷特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6]张卫东. 从精神分析学看哈姆雷特的延宕[J]. 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2). [47]苗琳娜. 《哈姆雷特》双关语的汉译对比[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6). [48]齐佩. 从拉康理论看《哈姆雷特》悲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 [49]王建华. 哈姆雷特形象的现代阐释[J]. 时代文学(上),2010,(6). [50]谢晓科. 背离与统一——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
主要科研成果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认知语料库语言学视阈下的英汉话语隐喻对比研究” (项目批准号:14BYY005)。 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商务话语中的隐喻研究: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 (2013年6月)。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商务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基于语料库方法”(项目批准号:12YJC740092)。 参与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商务人才外语沟通能力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研究”,并主持子项目“商务语用学”( 项目批准号:14WYA006)。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技能习得理论的反馈有效性调节机制研究” (2014年)。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面向中国学生的英语动词语法错误自动检查研究” (项目批准号:14YJC740006)。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商务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40029)(2010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项目“综合英语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2014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项目“《认知语言学》课程建设”(2009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项目“英语专业保送生班《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2009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科研处项目“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2008年)。 主持国家基础教育试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2006—2007年度立项课题《中学生语用能力学习研究》。 论文: Metaphor use in Chinese and US corporate mission statements: A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4 (1). Book review: Researching Discourse in Business Genres. Discourse Studies, 2014 (2). Book review: A Method for Linguistic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Metaphor and Symbol, 2014 (1). 基于隐喻使用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评估,《外语界》,2013年第4期。 “如果”独立条件句:基于心理空间—转喻推理模型,《外语教学》,2013年第4期。 美国情报机构的隐喻研究评述,《情报杂志》,2013年第8期。 OECD教育公平政策的话语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4期。 Book review: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gnitive Science. Discourse Studies, 2012 (5). 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的隐喻研究,《外语教学》,2012年第3期。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隐喻使用研究:以中美媒体甲流新闻为例, 《外语学刊》,2012 年第1期。 Book review: Metaphor Analysis: Research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Discourse Studies, 2011 (4). Book review: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 in the Real World. Metaphor and the Social World, 2011 (2). Towards Business Pragmatics, Asian ESP Journal, 2011 (1). 教育公平话语的积极隐喻分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 人名专有名词的转喻研究,《商务外语研究》,2011年第2期。 转喻的原型观,《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 年第3期。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的互补性,《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7年12月 序言与礼貌策略,《语文学刊》2007年第8期。 “in”与“里”的容器图式解释,《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误解与言语行为转喻,《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从中学英语公开课的利弊看其评价标准的转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红楼梦》中请求语的分析,《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分步骤实施阅读 高效率习得语言,《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6年8月。 《语言学新解》评介,《外语与翻译》2006年第1期。 互动式话语中的偏离式连贯与误解,《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偏离式连贯、连贯、误解,《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改革高级英语教学 提高语言综合技能,《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5年5月。 误解与连贯,《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也谈刻意误解,《外语研究》2005年第2期。 《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评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8期。 致使结构的认知分析,《外国语》2002年第4期。 语用失误研究在中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 《语言和语言学的认知探索》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礼貌的得体性,《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翻译中的认知联系,《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The+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外语学刊》2002年第1期。 从认知角度看语用失误,《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认知语言学概论》评介,《外语与翻译》2001年第4期。 心理空间理论与翻译,《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第4期。 专著: 《隐喻与话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误解的认知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参编专著与教材: 《科技英语阅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语言交际研究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英美戏剧》,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美国小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英诗助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译著: 蟹(英译汉),《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收入陈思和主编《2001年中国最佳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美国梦(英译汉),《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收入李德恩、马文香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湖边(英译汉),《大洋洲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获奖: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获200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获2009年对外经贸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奖。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一般时间不会过长,如果着急可以打电话给学校。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
何炅,中国知名主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师。自1998年起,主持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栏目长达十余年。此外,曾主演《正德演义》等影视剧,并发行过3张音乐专辑和4部文学作品,尤其2004年发行的歌曲《栀子花开》深受好评。影视演员马丽;秦腔花旦马丽,陕西省周至艺术学校毕业,曾获得全国戏曲“小梅花”奖大赛获金奖等。同名人物有红楼梦中人选手马丽;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画家;四川省剑阁县盐店镇党委书记;北京邮电大学高级工程师;广东医学院教师;青年古筝演奏家;南广学院阿拉伯语副教授;广州大学社科部副主任;市场营销领域实战派讲师;话剧演员马丽等
主要科研成果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认知语料库语言学视阈下的英汉话语隐喻对比研究” (项目批准号:14BYY005)。 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商务话语中的隐喻研究: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 (2013年6月)。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商务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基于语料库方法”(项目批准号:12YJC740092)。 参与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商务人才外语沟通能力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研究”,并主持子项目“商务语用学”( 项目批准号:14WYA006)。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技能习得理论的反馈有效性调节机制研究” (2014年)。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面向中国学生的英语动词语法错误自动检查研究” (项目批准号:14YJC740006)。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商务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740029)(2010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项目“综合英语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2014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项目“《认知语言学》课程建设”(2009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教务处项目“英语专业保送生班《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2009年)。 主持对外经贸大学科研处项目“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2008年)。 主持国家基础教育试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2006—2007年度立项课题《中学生语用能力学习研究》。 论文: Metaphor use in Chinese and US corporate mission statements: A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4 (1). Book review: Researching Discourse in Business Genres. Discourse Studies, 2014 (2). Book review: A Method for Linguistic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Metaphor and Symbol, 2014 (1). 基于隐喻使用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评估,《外语界》,2013年第4期。 “如果”独立条件句:基于心理空间—转喻推理模型,《外语教学》,2013年第4期。 美国情报机构的隐喻研究评述,《情报杂志》,2013年第8期。 OECD教育公平政策的话语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4期。 Book review: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gnitive Science. Discourse Studies, 2012 (5). 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的隐喻研究,《外语教学》,2012年第3期。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隐喻使用研究:以中美媒体甲流新闻为例, 《外语学刊》,2012 年第1期。 Book review: Metaphor Analysis: Research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Discourse Studies, 2011 (4). Book review: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 in the Real World. Metaphor and the Social World, 2011 (2). Towards Business Pragmatics, Asian ESP Journal, 2011 (1). 教育公平话语的积极隐喻分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 人名专有名词的转喻研究,《商务外语研究》,2011年第2期。 转喻的原型观,《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 年第3期。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的互补性,《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7年12月 序言与礼貌策略,《语文学刊》2007年第8期。 “in”与“里”的容器图式解释,《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误解与言语行为转喻,《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从中学英语公开课的利弊看其评价标准的转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红楼梦》中请求语的分析,《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分步骤实施阅读 高效率习得语言,《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6年8月。 《语言学新解》评介,《外语与翻译》2006年第1期。 互动式话语中的偏离式连贯与误解,《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偏离式连贯、连贯、误解,《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改革高级英语教学 提高语言综合技能,《21世纪报教学周刊》2005年5月。 误解与连贯,《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也谈刻意误解,《外语研究》2005年第2期。 《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评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8期。 致使结构的认知分析,《外国语》2002年第4期。 语用失误研究在中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 《语言和语言学的认知探索》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礼貌的得体性,《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翻译中的认知联系,《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 “The+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外语学刊》2002年第1期。 从认知角度看语用失误,《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认知语言学概论》评介,《外语与翻译》2001年第4期。 心理空间理论与翻译,《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第4期。 专著: 《隐喻与话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误解的认知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参编专著与教材: 《科技英语阅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语言交际研究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英美戏剧》,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美国小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英诗助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译著: 蟹(英译汉),《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收入陈思和主编《2001年中国最佳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美国梦(英译汉),《外国文学》,2001年第4期。(收入李德恩、马文香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湖边(英译汉),《大洋洲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获奖: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获200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语用和认知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获2009年对外经贸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奖。
这个不是核心期刊。要是不确定的话也是可以到国家新闻总署去查询的。也可以让品优刊帮你推荐一下的
主管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主编:孟智启ISSN:0528-9017CN:33-1076/S地址:杭州市石桥路198号邮政编码:310021
刊名: 浙江农业科学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主办: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周期: 月刊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0528-9017CN: 33-1076/S邮发代号: 32-33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农业科学创刊时间:1959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浙江农业科学没有在2011年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 所以现在不算核心哦
浙江农业科学要好一些,望采纳给分刊名: 浙江农业科学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主办: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周期: 月刊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0528-9017CN: 33-1076/S邮发代号: 32-33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刊名: 农村经济与科技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主办: 《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社;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湖北省襄樊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7-7103CN: 42-1374/S邮发代号: 38-206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农村经济与科技创刊时间:1990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方绪军《现代汉语实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齐沪扬《现代汉语短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作者:曹炜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说明:书籍资料一般在大学图书馆都可借到。期刊资料在大学图书馆的期刊部大部分能借到;在大学校园网内登陆期刊网,所以论文都能下载。1、书籍:A、现代汉语副词探索 张谊生著 学林出版社 2004-12-01 B、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 张亚军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年12月 C、评定副词就的歧义现象 田原 北京大学 2006-05-01 D、汉语知识讲话:副词 介词 连词 郭翼舟著 上海教育 1984-10-01 E、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丁声树等 商务印书馆 1961-12-01 F、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副词研究 周小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0-16 G、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 姜汇川、许皓光、刘延新等编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2、期刊:A、汉语副词的篇章功能 屈承熹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年 第02期 B、现代汉语副词独用刍议 陆俭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2年 第02期 C、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 韩容洙 汉语学习 2000年 第02期 D、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 张谊生 语言研究 2000年 第01期 E、汉语副词的数量主观评价 董为光 语言研究 2000年 第01期 F、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 李梅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 第05期 G、现代汉语副词次类及其特征描写 杨荣祥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01期 H、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分类描写 李少华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 第04期 I、 现代汉语中副词用法的三性问题 李珠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0年 第04期 J、现代汉语副词的语用义初探 赖先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 第02期 K、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 郭新雨 天津师范大学 2003年 硕士论文 L、现代汉语自主副词研究 唐瑛 苏州大学 2001年 硕士论文 M、 汉语副词生源探微 陈宝勤 沈阳大学学报 1998年 第01期 N、现代汉语副词重叠现象考察 王继红 绥化师专学报 2001年 第01期 O、汉语副词的篇章功能 屈承熹 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1990年 P、现代汉语协同副词研究 葛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05年 硕士论文 Q、论现代汉语的范围副词 张谊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01期
内江师范学院代码是1064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内江师范学院位于四川省内江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经济学、艺术学、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四川省本级地方性本科师范院校,入选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川南高校联盟理事单位。
学校历史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56年由教育部核准创办的四川省初中师资训练班。
1958年,更名为内江师范专科学校。
1959年,与内江工专、简阳农专合并建立内江专科学校。
1962年6月,因国民经济调整,内江专科学校撤销停办,教职工被分流组建到实行内江专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内江专区初级教育行政干部学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内江专区行政干部学校。
1978年,内江师范专科学校恢复,内江专区行政干部学校余下部分更名为“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内江师专。
1979年,内江师专与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即内江教育学院)从一家分为两家独立建校办学。
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内江教育学院
内江教育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内江地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和地区教师进修学校。
1984年,经原国家教育部批准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内江教育学院。
内江艺体师范学校
内江艺体师范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05年的川南简易师范学堂,后几经变迁。
1952年,更名为内江师范学校。
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内江艺体师范学校。
1998年,内江艺体师范非实质性并入内江教育学院。
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原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内江教育学院合并建立内江师范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有教职工1330人,其中专任教师1079人,正、副高级职称414人,硕、博士839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名、后备人选6名,四川省教学名师1名,内江市首批“三百计划”创新人才1人,内江市拔尖人才4人,内江市学科带头人9人;聘请有中国(境)内外著名高校、地方中小学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206人担任兼职教师。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5月,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61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6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四川省特色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川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水产养殖学、美术学、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等
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水产养殖学、小学教育
学校荣誉
截至2019年5月,学校获四川省级教改项目13项,获四川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
2018-2019学年,学校共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3000余人次,获国家级奖项36项,省级奖项266项;在全国(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国际奖项1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有四川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6个、四川省社科联高水平团队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内江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内江市创新人才团队1个。
截至2019年5月,学校近5年来,学校获资助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共140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6700余篇;出版专(编、译)著近200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19年5月,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万册,中外文报刊1320种,电子文献数据库46个。图书馆收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古今丛书兼及部分专科性和综合性工具书资源;购有CNKI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读秀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PQDT、SCI等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有大千文化数据库、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数据库、中小学教育教革数据库、本校优秀毕业生论文库等特色数据库。
学术期刊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社会科学单月出刊,自然科学版双月出刊。
社会科学主要栏目:明清小说研究、张大千研究、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文学、语言学、历史与文化、法律、教育、哲学、政治和艺术等。
自然科学主要栏目:峨眉武术文化研究、应用心理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数学、物理、建筑科学、化学、生物、环境、计算机技术、经济、地理、体育、教育教学和图书情报等。
1997年,期刊被列为《全国报刊索引》来源的核心期刊。2002年被列为CNKI期刊全文数据收录期刊。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在“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
合作交流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搭建对外交流合作新平台。截至2019年5月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与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类校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近40个。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全球视野培养,专设“学生出国(境)研修奖学金”,每年从大二学生中遴选1%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交换学习。
沱江黉门,弦歌铿锵。学校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振兴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十大工程,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等“九个力”,不断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错位发展,为早日实现建成“师范大学”的“内师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早期最伟大的革命就是努力抛弃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逐步完善的透视技术和对“自然的模仿”,它历经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以及野兽派和立体主义者们的探索之后,现代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绘画的观看方式。现代绘画自后印象派开始,走的是一条不断探索、创新、试验和否定传统的道路。我们看到的是传统绘画艺术的法则几乎被颠覆了,现代艺术家们极力地想打破多年来古典主义在造型上所建立起来的空间意识,以及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摆脱绘画的叙述性和绘画对主题性的依赖。探寻新的绘画语言模式的可能性和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使这个时期成为绘画形式语言探索最为热闹的时期。15世纪初,佛兰德画派的掉表画家扬·凡·爱克经过不懈努力和研究,发现并制作出理想的颜色调合剂—“白布鲁日光油”(精馏松节油)结合蛋彩乳液和亚麻仁油作画,使真正意义上的油画诞生了。从那时候起到19世纪末,近400年里,西方几乎所有国家都围绕在具象绘画的领域里,用油画这个特殊画钟来表现自己内心所想表现的事物。在如今我们认为并不宽泛的绘画领域里却产生出当今人们还未能超越的非凡大师,以及无数丰富文化内涵的精美作品。在观赏这些伟大艺术作品原作时,我们会发现大师们各自对油画语言的认识、把握以及运用是何等的精妙绝伦。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件杰出的油画作品,其油画语言是最直接满足观众视觉审美要求的。 在众多传统油画艺术家以及作品里,油画语言问题存在着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就其共性来说,所有画家都是用“特定的油画材料”来作画,这“特定的油画材料”是指经过许多代油画家研究总结出来,并经过历史检验的材料。比如当你要绘制一幅油画,那么你首先要选择的是油画依托材料(所谓依托材料是指特殊制作成的画布、画板和画纸)。然后选择透明和不透明的油画颜色,接着是各类有光泽的或无光泽的、挥发性快或慢的调合剂和媒介剂,以及各种笔和刮刀等工具。这些东西都是一幅油画所必需具备的最基本要求,也就是油画在画面上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就油画语言个性来讲,每个成功的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油画语言,古今均如此。所谓独特的油画语言是由于画家们各自对要表现的事物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通过对画面结构的经营、设计,并采用完整、顺畅、有效的工作方式所形成的。以上各种因素决定画家油画语言的个性。 现仅从工作方式中技法的角度,将两位大师的技法单列出来。加以分析,从而体会大师们是如何表达其油画语言个性的。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他是“直接画法”,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对画家的处理多采用丰富的明暗对比,但与其他画家不同的是,画面上的明暗对比并不完全靠强烈的光线或鲜艳的颜色老得到,而是分析颜料的受光情况,合理地安排到适当的画面位置上,让受光的明暗对比同背光的明暗对比进行密切而有机的统一。他采取的颜料层对比也十分独特,厚至团块般的强烈,薄至珐琅般的透明,两者之间过渡得自然而轻松,天然成趣。例如他的作品《花神》人物受光部分用浓稠的颜料层层厚涂,反复塑造,待颜色干后用透明色进行细节渲染、磨擦、高出的颜料部分形成偶然而且生动的团块、纹理,凹进的部分产生疏密不定的垢痕,逐渐渗透进暗部和浓重的背景形成无限的空间。贴近人物的暗部,通过虚虚实实的边线以及闪烁着幽暗光芒的首饰和衣纹形成有距离的空间。整个画面虚实相间,光线忽明忽暗,颜料层厚薄叠错,浑然一体,产生极强烈的视觉效果。 让我们再分析一下15世纪佛兰德斯画派画家扬·凡·爱克的作品《阿里诺芬尼的婚礼》。这是一幅运用透明画法完成的杰作。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色彩安排得单纯、鲜明而生动,忽闪的光影变化强烈地突出着主体,但无论是亮部还是暗部,前景还是背景,每个细节都被描绘得丝丝入扣没有半点粗糙。空间的分寸感靠的是准确到无可挑剔的透视体现出来的。画面平整而结实,几乎看不到笔触。画面色层重重叠叠闪烁着令人迷惑的光彩,这是无数次透明色精密渲染产生出的结果,使人回味无穷。扬·凡·爱克的油画语言,画面结构坚实,空间尺度氛围的把握准确,色层处理鲜明而又丰富,从而使画面达到一种珐琅般晶莹剔透的效果。他的作品是油画透明画法的经典。 当然历史上的油画家们决不仅限于以此两种方式作画,而是千变万化的。他们留给人类的杰作中涵该盖着无比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他们的技术层次非简短文字能够阐述。我这里只是借此有限篇幅,对油画语言问题作一个简单的表述,仅此而已
刊名: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主办: 南昌教育学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江西省南昌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8-6757 CN: 36-1217/G4 这个是知网收录的省级学报。不过学报的话一般价位稍微高一点。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建议不要发。反正省级的期刊应该就能用,不过学报的价值含量确实高一点的。你要发的话可以去欣启论文问问看。我在那投过稿。可靠。
《江西教育》创刊于1950年,是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工作指导类刊物,刊物覆盖全省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是全省教育系统最具影响的刊物之一,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期刊。 还有其他:江西教育学院学报、江西教育学院学刊、教育学术月刊都可以投稿。 更多关于江西有哪些教育类的报刊好投稿,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这些报纸不要随便订,都是搞钱的,可以自己去找些有兴趣的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