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质谱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质谱学报编辑部

以下化学类期刊可供你参考:1.分析化学 2.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3.化学学报 4.物理化学学报 5.催化学报 6.无机化学学报 7.有机化学 8.色谱 9.分析测试学报 10.分析试验室 11.分子催化 12.分子科学学报 13.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4.分子科学学报 15.化学进展 16.化学通报 17.中国科学.化学 18.功能高分子学报 19.化学研究与应用 20.化学试剂 21.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2.人工晶体学报 23.质谱学报 24.合成化学 25.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没有。《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是1981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光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投的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会在3个月可以被检索,期刊主要刊登激光光谱测量、红外、拉曼、紫外、可见光谱、发射光谱、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激光显微光谱、光谱化学分析、国内外光谱化学分析最新进展、开创性研究论文、学科发展前沿和最新进展、综合评述、研究简报、问题讨论、书刊评述。

1、国内农药刊物-专业性及相关期刊(注:SCI 影响因子均为2006年数据,下同)农药学学报 农药 现代农药 世界农药 农药科学与管理 中国农药 农药研究与应用 农药市场信息 农药登记公告 农药快讯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昆虫学报 昆虫知识 杂草科学 植物病理学报 植物医生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化学快报(SCI:) 化学学报(SCI:) 中国化学(SCI:) 有机化学(SCI:)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SCI:) 化学通报 结构化学(SCI:) 化学进展(SCI:) 应用化学 分析化学(SCI:) 质谱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研究 生态环境 环境科学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工程学报 环境保护 环境化学 环境科学文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西南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国外农药刊物-专业性及相关期刊Pest Management Science or Pesticide Science(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st Management (SCI:)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SCI:)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Part B(SCI:)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SCI:) Journal of Pestcide science(SCI:)Journal of Pest Science(SCI:)Outlooks on Pest Management Pesticide Outlook ↑Top↑ Crop Protection(SCI:)Plant Growth Regulation(SCI:)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SCI:)Weed Research(SCI:)Weed Science(SCI:)Weed Technology(SCI:)Weed Biology and Management Plant Pathology(SCI:)Phytopathology(SCI:)Insect Molecular Biology(SCI:)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SCI:)Advances in Insect Physiology(SCI:)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 (SCI:)Ecological Entomology(SCI:)Phytochemistry(SCI:)International Pest Control Phytochemistry LettersChemistry & BiodiversityChemical reviews(SCI:)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SCI:)Chemical society reviews(SCI:)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CI:)Bulletin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SCI:)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SCI:)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SCI:)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SCI:)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SCI:)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SCI:)The Journal of AOAC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CI:)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SCI:)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Environmental Toxicology(SCI:)Toxicology(SCI:)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SCI:)Applied Soil Ecology (SCI:)Toxi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Toxicological sciences(SCI:)Toxicology Letters(SCI:)Ecotoxicology(SCI:)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SCI:)Nature Reviews Cancer(SCI:)Nature Reviews Cancer(SCI:)Nature Reviews Cancer(SCI:)Nature Reviews Cancer(SCI:)Science(SCI:)Cell(SCI:)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SCI:)Nature Medicine(SCI:)Nature Immunology(SCI:)Nature(SCI:)

地质学报编辑部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直属设有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类学术刊物。该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求真、务实、创新、服务为办刊宗旨;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根本办刊方针,以“广纳百川、兼容并蓄”为根本办刊理念,实施品牌战略;坚持匿名送审制度、坚持双审通过录用制度、坚持专家审读制度;目标是努力办成有鲜明特色、有理论水平、有借鉴意义、有可读价值的学术刊物。历史:公元2000年创刊定位:多学科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国内高端学术平台、广受学界尊敬的新锐文科学报使命:推动资源环境研究,打造绿色品牌学报方针:开放办刊,匿名双审排名: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第7位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教育部“名栏工程”入选期刊承诺:公平选稿,提供一流学术服务栏目:四大常设栏目——资源环境(下设“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环境资源法”子栏目)、管理与经济、新闻与传播、高等教育;不定期推出的重点栏目——生态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政治学、玉文化、环境史等;团队:刘传红(主编)、冯伟莉、朱蓓、周振新、燕祥(按姓氏笔画为序)地址:430074中国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会。工程地质学报被拒稿或通过编辑部会发消息通知,因此被拒稿是会发消息的。工程地质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双月刊,期刊创办于1993年。

学报编辑部宣传部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社新出报[1998]324号文件《关于设立高校校报类报纸刊号系列的通知》的规定,各大高校的校报从1998年3月开始,主要用途就变成了交流校内信息。

学校内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老师、学生和学校的教职工都可以通过校报了解到学校最新的发展动态、成绩要闻以及学生在学院生活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的信息,不管是教学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从中得到解决方法。校报还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学生们有好的作品也可以向校报投稿。

大学的校报一般都是由各个高校的党委领导,校党委宣传部进行具体工作的管理,设有专门的编辑部来进行校报稿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及发行等工作。

每个高校校报出版的日期是不一样的,由各个高校的校报管理部门自行印刷出版,有每半个月出版一次的,还有一旬一版和一月一版的。

各大学不同,一些职能、党群部门机构的设置大同小异。一般大学的组织结构有: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负责党委日常工作,分管党办、组织、统战、政治保卫。 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负责行政日常工作,分管财务、人事、发规、外事。 党委副书记(群团) 分管宣传、学工、群团、维稳。 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 分管教务、学生管理、学科建设。 党委常委、副校长、总务长 分管总务、后勤。 党委常委、副校长 分管科技、研究生。 党委常委、副校长 分管产业、资产管理、校办事业。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分管纪检监察。 党委办公室(信访办公室、保密办公室):主任1人,副主任1人,秘书科、机要科、信访科、信息科 组织部(党校、干部培训中心、组织员办公室) :部长1人,组织员若干人,副部长2人,党校办公室、干部科、组织科 宣传部(文明办): 部长1人,副部长1人,新闻办主任1人,广电台台长1人, 宣传教育科,校园文化科,网站编辑科,新闻科(校报编辑部),广电台 统战部:部长1人,综合科,民主党派办公室 保卫部(综治办、人民武装部): 部(处)长1人,副部(处)长2人,政保科,治安消防科,户籍科(征兵办) 学生工作部: 部(处)长1人,副部(处)长2人,学生管理科,思政教育科,资助贷款科 研究生工作部 :部(处)长1人,副部(处)长1人,管理科,思政教育科 新校区党工委 :书记1人,副书记1人,综合办公室纪委检查委员会办公室: 副书记兼处长1人,副处长1人,纪委办公室、审计科、监察科 机关党总支:书记1人兼组织部组织员,综合办公室 后勤总务党总支 :书记1人,副书记1人,综合办公室 产业党总支 :书记1人,副书记1人,综合办公室 离退休党支部 :书记兼处长1人,综合办公室 团委 :书记1人,副书记2人,办公室,学生会办公室、社团管理委员会 工会(妇委会):主席1人,综合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接待办公室、驻京办事处):主任1人,副主任2人,驻京办主任1人,秘书科、接待科、综合科、研究室、驻京办 发展规划处:处长1人,副处长1人,研究室,规划科 人事处(编制办):处长1人,副处长2人,人事科,师资科,劳资科 国际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处长1人,副处长2人,合作科,联络科 ,外事科 研究生培养处 研究生管理处(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合署) 学科建设处(学位办公室): 处长1人,学科办,学位评定科 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处长1人,副处长3人,招办主任1人, 办公室,教务科,考务科,教学质量科,教学研究科,招生计划科 学生处(与党委学生工作部合署,含学生发展服务中心)科学技术处 :处长1人,副处长2人,项目科,科研科,学报编辑部 计划财务处 :处长1人,副处长2人,综合科,会计科,计划科 审计处、监察处(与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合署) 资产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1人,副处长2人,设备管理科,招投标办公室 总务处(基本建设办公室): 处长1人,副处长2人,房产管理科,校园管理科,资产管理科 保卫处 (与党委保卫部合署) 后勤服务集团(含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总经理1人,副总1人,采购中心主任1人 办公室,财务科,人事科,饮食服务科,公寓管理科,校园环境科,校园文化科 离退休工作处(离退休党总支) 新校区管理委员会 :主任1人,副主任1人,综合科、财务办、基建办 新闻办公室(归党委宣传部管理、副处级单位) 广播电视台(归党委宣传部管理、副处级单位) 人文社科教学部 体育教学部 发展联络办公室(含校友总会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结算中心) 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 主任1人,副主任1人,办公室,信息科,咨询科 附属中学 :校长1人,书记1人,副校长2人,副书记1人 办公室,教务科,财务科,德育科,总务科,分团委 现代教育中心 网络与信息中心 图书馆:馆长1人,书记1人,副馆长2人,办公室、情报室、采编部、阅览部、借阅部、 出版社 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 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校医院(含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归后勤集团管理、副处级单位) 建筑设计研究院 采购中心(归后勤集团管理、副处级单位) 各学院:院长1人,书记1人,副院长2人,副书记1人 办公室、教务科,学工办,分团委 独立系:主任1人,书记1人,副主任1人,副书记1人 办公室、教学办,学工办,团总支 议事协调机构校务委员会: 由学校领导成员,党政各职能部门、教辅机构、派出机构负责人组成。 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 任:党委副书记(宣传) 副校长:副校长 成 员:党办、宣传部、学工部、工会、团委、社科教学部、新闻办、广播电视台、后勤服务集团、各党总支分管领导。 机构编制委员会:主 任:校长 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组织)、副校长(人事、财务、发改) 成 员:党办、校办、组织部、人事处、财务处、发展规划处、工会 保密委员会 :主 任:党委副书记(组织) 副主任:副校长(人事、财务、发改) 成 员:党办、校办、保卫部、档案室、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部、新闻办、各党总支分管领导。 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主 任:党委副书记(群团) 副主任:副校长(教学行政)、副校长(后勤基建) 成 员:学工部、教务处、宣传部、团委、保卫部、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总务处、后勤集团、各党总支分管领导。 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 主 任:校长 副主任:副校长(人事、财务、发改)、党委副书记(群团)、副校长(教学) 成 员:校办、学生处、宣传部、发展规划处、团委、保卫部、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总务处、后勤集团、各院系分管领导。 招生委员会 主 任:校长 副主任:副校长(人事、财务、发改)、副校长(教学行政)、纪委书记 成 员:校办、教务处、招生办、学生处、宣传部、财务处、团委、保卫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总务处、后勤集团、各院系分管领导。 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 任:校长 副主任:副校长(人事、财务、发改)、副校长(教学行政)、副校长(科研、产业)副校长(后勤、基建) 成 员:校办、教务处、招生办、发展规划处、学生处、科技处、人事处、团委、工会、保卫处、总务处、后勤集团、各院系分管领导。

期刊编辑部归宣传部管理。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在杂志社中宣传部组织并参与刊物的编辑、校对工作,对编校质量进行实时监督,保证每期刊物能够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期刊编辑部归宣传部管理。现代期刊编辑学是龚维忠著作的书籍,内容包括传播学概述、编辑学概述、期刊与期刊编辑学、期刊的总体编辑构架、期刊选题与集稿、期刊审稿与编辑加工、期刊的管理与经营、期刊的广告业务等内容。

问题一:某大学的学报是算期刊还是报纸? 大学的学报属于期刊,所以做注释和参考文献时应按期刊格式标注。 问题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算核心期刊吗 当然是核心期刊,还是核心期刊 中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被所有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所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4-2015)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2014年版 问题三:大学的学报属于核心期刊吗? 一般211大学学报都是核心期刊,部分985大学学报是EI,差一些的大学学报什么也不是。具体去杂志社官网查询即可 问题四:重大学报属于cssci期刊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cssci,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 快捷分类:教育教育综合 出版地区:重庆 国际刊号:1008-5831 国内刊号:50-1023/C 创刊时间:1995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社会科学II 综合影响因子: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问题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算核心期刊吗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主编:石耀霖 刊号:ISSN1002-1175/CN11-2809/N 创刊时间:1984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开本:大16开 网址: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该期刊被以下收录,属于核心期刊: 中文科技综合性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技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 问题六:学报是杂志还是报纸? 学报虽然名字里有个报字,但却是杂志,一般大学学报编辑部也会有报纸发行,但对应的报纸不会称为《叮某大学学报》而是直接叫《某某大学报》。如《河南城建学院学报》和《河南城建学院报》。 问题七:学报是怎样分等级的? 这个问题不应该在这问的 问题八:《三峡大学学报》属于所谓的省级期刊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原名《湖北三峡学院学报》)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刊号为ISSN:1672-6219/CN42-1707/C。本刊创办于1979年,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自创刊以来,发表过一大批名家、新秀的力作,有大量重要的学术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系统”等全国主要文摘、文献载体转载、摘录。本刊199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并从1999年起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6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8年获得“湖北省优秀期刊奖”。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主办的以水利电力工程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常开设水电论坛、土木工程、机电工程、信息技术、化学与生命科学、数理研究等栏目,刊号为ISSN:1672-948X/CN42-1735/TV。 本刊创办于1979年,现为双月刊,大16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98年第1期起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用刊为1998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在是英国《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与美国《化学文摘》的源刊,2006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学报办刊宗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广泛开展学术思想、科技交流,为我校教学与科研服务,为我国水电建设事业服务。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本刊创办于1973年,长期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 *** 医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选定为入藏及重点检索期刊,并被《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科技信息》(医学)等权威数据库列为固定收录的刊物。该刊曾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和“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问题九:是不是学院学报都是三类期刊? 几类期刊,这个各高校、不同行业、不同省份都有不同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没有地区很难做区分。 问题十:学报是什么类别参考文献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 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畅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 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 *** 行为。 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这一角度制定过一件非常复杂、难度非常大的工作,不是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可以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衡量自己国家的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客观标准。1992年国家科委、 *** 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 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 大类期刊进行质量监管的依据。这两个标准中,虽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标准有要求,但都是一些原则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断期刊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准。

矿床地质编辑部

由《矿床地质》编辑部、资料室和图书室组成。《矿床地质》面向全国,宣传矿产资源研究成果;图书室面向全院,收集借阅有关矿产的图书期刊;资料室面向全所,收集借阅矿产资源研究所形成的科研成果,服务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1.《矿床地质》编辑部

《矿床地质》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和《Peферативный журна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矿床地质》排在第5~21名之间。

有关《矿床地质》重要数据统计表

2.图书室

现有科技藏书4万余册,科技期刊百余种,对中国地质科学院职工开放。每月借阅量达百余册。科技期刊包括《中国科学》、《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American Mineralogist》、《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nation》、《Mineralium Deposita》等SCI收录的期刊。为了方便矿产资源研究所职工更加广泛阅读国内外地质科技书籍,矿产资源研究所图书室现已经与中国地质图书馆联网,只需登陆、或等,便可下载阅读中国地质图书馆提供的各类相关书籍。

3.资料室

成立于1964年,是矿产资源研究所建所以来形成的原始资料、研究生论文和全国各地收集的地质资料储存借阅室。现有资料包括各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地形图等。按照专业分类,包括物化探、区域地质普查与勘探、成岩成矿实验包裹体、地质力学、海洋地质、数学地质、地球化学、岩矿测试、地层古生物、岩相古地理、气候环境地质、同位素地质、矿物学、矿床学、岩石学资料等。该资料室按地区及上述专业建立了检索卡片,供科研人员查寻之用。

2007—2009年,矿产资源研究所曾经对其成果资料进行过一次全面清理。目前,共有矿产资源研究所形成的原始资料659套、成果报告1160套。这些资料包括国土资源大调查、国家“973”、国家“863”、科技支撑等各类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的项目所形成的各种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

资料室保存资料数量统计表

2009年度全院共发表论文844篇,包括《SCIENCE》与《NATURE》论文2篇,SCI检索论文170篇,EI、ISTP检索论文14篇,国内核心论文536篇,国内外一般性刊物122篇。出版中文专著26部,外文专著1部。2009年与2008年相比,发表论文总数增长了12%,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全院9个刊物: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矿测试》、《岩石矿物学杂志》、《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建起了网站,实现了办公手段的现代化。以中国地质科学院9个刊物为依托,联合《地质通报》、《岩石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湖泊科学》、《自然科学进展》、《地质与勘探》、《地球科学》等兄弟刊物,成功搭建“中国地学期刊网”,成为融办公系统与数据查询、分析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数据库系统,也是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界最早建成、容纳单学科期刊最多的网站。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现为双月刊,2006~2009年连续4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和国际水平。

《地质学报》英文版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2009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中国期刊协会评选的“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编辑部主任郝梓国同志荣获“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称号。

《地质学报》(英文版)

2009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取得的亮点主要有3个方面:

(1)发挥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第4期紧急登载的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据BLACKWELL网站统计,阅读率从每月500多次,提高到6500余次。董树文等发表有关汶川地震破裂、应力变化及影响因素、地震机理的论文全文下载量101次,摘要浏览量34次;徐锡伟等发表有关地震位移的论文全文下载量为67次,摘要浏览量53次。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9年文章国外下载量

(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专辑国外高浏览量文章(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2)阅读、引用本刊论文的读者越来越多。据2009年JCR公布ACTA GEOLOGICA SINICA英文版影响因子为,引文频次为1312次。在被SCI收录的256种国际地质刊物名列第110名;有110余种国际刊物引用《地质学报》英文版文章,引用2次以上的有70余种,包括世界著名刊物SCIENCE,表明本刊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接轨。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引用本刊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3)刊物的国际影响不断提高。截至2009年底,国外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网站达22家,其中国外数据库达16家,包括著名的《SCI》、《CA》、《GeoRef》、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法国地质学会网站等,国际网站和数据库对《地质学报》英文版的介绍,为我刊走出国门、奔向世界做了很好的铺垫。

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文献检索室提供的检索报告,截至2009年2月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等已达22个。它们是: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

3)中国《万方数据库》;

4)中国《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

5)香港大学图书馆网站;

6)中国地学期刊网;

7)SCI《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网络版》;

8)CA《化学文摘》;

9)GeoRef《美国地质文摘》;

10)TULSA(Petroleum Abs.);

11)Earthquake Engineering Abs.;

12)Current Contents Search;

13)ICONDA-Intl Construction;

14)Inside Conferences;

15)Civil Engineering Abs.;

16)耶鲁大学科学图书馆网站;

17)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站;

18)澳大利亚网上博物馆网站;

19)法国地质学会网站;

20)SJR网站(国家不祥);

21)The Open University网站(国家不祥);

22)Blackwell出版公司网站。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3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201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26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175篇,共2032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2009年度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702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48位。2009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4篇,发表了6条通讯资料和16条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界的消息报道,共计912页。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9年与兄弟刊物完全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8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064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38位。2009年度发表论文98篇,共883页。

《地球学报》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 ResearchDatabase、Pecbepamuвн\blûжypнa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23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0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81篇,共866页。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研究员。《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722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17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694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79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42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127篇,共60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34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7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65篇,共440页。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8年度的影响 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335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3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421页。

《地质力学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截至到2000年底,中国的区域化探扫面已覆盖面积约590万km2,占全国可扫面积650万km2的91%。目前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而宝贵的地球化学和地质资料,这些资料在地质找矿,特别是在找金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果世人瞩目;但是化探找铜效果却不如找金那样明显。因此,利用中国的1∶20万区域化探扫面资料,研究已知铜矿的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识与总结铜矿床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规律,提高与完善铜异常的筛选与评价方法,对于进行铜矿的区域找矿预测意义重大。

纵观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矿产资源勘查,重大突破性进展多数是从研究与建立典型矿床模式入手,尔后正确运用这些模式指导成矿区、带的普查找矿而取得的。建立成矿模式就是从矿床的复杂地质现象及其大量的研究资料中挑选出具有控制意义和识别特征的要素加以组合。目前国内外均很重视矿床模式的研究,并已取得很大成果。如Cox和Singers(1990)根据世界上近4000个矿床资料整理出85个描述性矿床模式和60个品位、吨位模型。陈毓川等(1993)通过对大量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出Au-Ag、Cu-Ni、Pb-Zn、W-Sn-Mo、Fe-Mn等70个矿床的成矿模式。近年来,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模式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欧阳宗圻(1990)总结出我国15个典型有色金属矿床(包括Cu-Mo、Pb-Zn、Au等)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国外地质勘探技术》编辑部(1990)编辑的“以若干金属矿区为例建立找矿经验模式的研究”,通过国内若干个矿床并结合少量国外矿床的实例,总结了找矿模式的特征与内容。

从目前已有的有色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看,它们基本上是建立在矿床原生晕基础上的。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模型在地质找矿预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次生异常对原生异常有继承性,但是在次生环境的影响下,又会产生很大的变异性。因此,原生异常模型不能完全适合于利用次生异常进行找矿预测,特别是在利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省级或大区级乃至全国的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时,原生异常模型就显得更加局限,它们所反映的地质背景也很局限。它们只能反映矿区范围内的成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而对更大范围的矿田的成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无法反映。以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建立的矿床或矿田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尚属少见。尽管各省所编1∶20万地球化学图说明书中一般均有典型矿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描述,但大多数很简单,只涉及成矿元素和主要指示元素异常,而且还缺乏统一的归纳。另外,由已知矿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看,一个具一定规模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范围内往往包含有一个以上相同类型甚至不同类型的矿床,它们的异常是很难分割的。因此,具一定规模的水系沉积物异常一般是对由多个矿床组成的矿田的综合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反映,而不是其中某一个矿床。为了适应当前小比例尺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利用已经取得的1∶20万区域化探扫面资料,建立各种类型矿床或矿田乃至成矿区带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是当前1∶20万区化扫面资料的开发与利用,以及进行小比例尺大范围成矿预测的重要一环,对于丰富和完善建模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学报编辑部

1916年4月29日,生于浙江 省肖山市1935—1939年,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学习1939—1942年,任浙江大学数学系助教1942—1946年,受英庚款资助在浙江大学作研究工作1946—1947年,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助理研究员1947—1949年,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0—1950年秋季,任南昌大学教授1950年秋—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筹备处副研究员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60—1960年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编辑部负责人、主编,创办《应用数学学报》。

数 学 类 0 o8 p3 h" J0 K" k标题名称 并列题名 出版社 出版频率 标准刊号 编辑部地址 / q1 T/ |% z5 R- J. h% P9 `数学学报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所,1952 双月刊 CLC:O1 ISSN 0583-1431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数学所235室(100080) & `' F# Y/ i1 w! w/ V+ g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技术科学 Science in China.A,(Mathematics,physics,astronomy,technological sciences)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月刊 CLC:N55 ISSN 1000-3126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100717) " ?& [$ [9 Q, I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s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0 半月刊 CLC:N55 ISSN 0023-074X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100717) # Y2 [9 L. P% _' e- D数学年刊-A辑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SeriesA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 双月刊 CLC:O1 ISSN 1000-8314 上海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内(200433) . Y6 a3 R8 g. e% \- B0 Y4 O应用数学学报 Acta mathematica applicatae Sinica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季刊 CLC:O29 ISSN 0254-3079 北京市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100080) 8 b0 }6 b9 e* X( Q9 T4 G数学研究与评论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 大工数学科学研究所, 1981 季刊 CLC:O1 ISSN 1000-341X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116024) ( G: Z8 t. L5 ], d% g计算数学 Mathematica numerica Sinica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季刊 CLC:O24 ISSN 0254-7791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100080) $ l, C. y% J* \+ \0 ]数学进展 Advances in mathematics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5 双月刊 CLC:O1 ISSN 1000-0917 北京大学数学系(100871) $ G- o5 }7 q+ r0 Z3 A控制理论与应用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4 双月刊 CLC:O23 ISSN 1000-8152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510641) % ?6 _% C% }+ w: _8 ?4 h' N应用概率统计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季刊 CLC:O21 ISSN 1001-4268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数理统计系(200062) . y5 p* n7 r0 {& D系统科学与数学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季刊 CLC:N94 ISSN 1000-0577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100080) / z% N; C) T: u1 }) Y1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Applied mathematics :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1986 季刊 CLC:O29 ISSN 1000-4424 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310027) . ]' G, v: t7 J4 U数学物理学报 Acta mathematica physica Sinica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季刊 CLC:O411 ISSN 1003-3998 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区(430071) + E* T7 Y1 l6 S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Numerical mathematics: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南京: 该刊编辑部,1979 季刊 CLC:O24 ISSN 1000-081X 南京大学数学系(210008) 4 P7 B: X; W6 X2 X3 t2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Journal on numerical methods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季刊 CLC:O24 ISSN 1000-3266 北京市中关村2719信箱计算数学与工程计算研究所(100080) 1 r: r/ X# l8 a2 u9 c北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5 双月刊 CLC:N55 ISSN 0479-8023 北京市北京大学德斋205号(100871) : h8 |) N0 \; C) i8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Jilinensis . 长春:该刊编辑部,1958 季刊 CLC:N55 ISSN 0529-0279 长春市解放大路77号(130023) }* B7 S3 t" p" A- R# G运筹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半年刊 CLC:O22 ISSN 1001-6120 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20号(20180) 5 R) w; H, @* l' J- @中国科大学报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合肥:该刊编辑部,1965 季刊 CLC:N55 ISSN 0253-2778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230026) $ o3 j# k1 r- u5 r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5 双月刊 CLC:N55 ISSN 0427-7104 上海邯郸路220号(200433)

当然没解决了而且,一般认为,要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必须有新的方法的突破因为原来使用的筛法最多只能做到1+2,已经不可能取得突破了,而必须寻求其他的,新的数学方法才行了

1892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出版了《电磁学》(第三版),书中他提出“点电荷在介质球中能够形成多大的镜像,位于何处”的问题。这个难题被誉为电磁学界“哥德巴赫猜想”。解开这个百年未解的难题是很多电磁学家的梦想。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为干获得了去美国学习的机会,并顺利入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电磁学家教授,开始与他从事了一生的微波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结缘。

1951年,他的博士论文《关于一腔多模的微波滤波器理论》发表于美国《应用物理》杂志8月号首页。该论文打破了微波学界长期以来的“一个圆柱谐振腔仅有两个简并模可以利用”的观点,轰动一时。这是他研究电磁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起点。同年,林为干从美国回国,前往岭南大学任教,后参与筹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

1959年,他在美国《物理学报》发表论文《格林函数在计算部分电容中的应用》,专注于计算一个静电点电荷的作用,研究了麦克斯韦提出介质球中的点电荷问题。但这项成果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难题。此后的十几年间,他遭受过政治冲击、参加过劳动改造,但从未放弃科学研究。为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发展,林为干还用工资订阅了外文学术刊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