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经过就是这个孕妇在去医院进行检查的时候,偶然间检查出来自己是艾滋病患者,所以就听从医院的决定,对孩子进行引产,但是没想到孩子流产之后,自己并不是艾滋病患者,这个情况让孕妇非常的伤心,而且也觉得这些责任跟医院是有关的。
主要是因为之前有流产的现象,然后怀孕的时候格外的小心,而且去了医院做产检,医生给检测的好像是患有艾滋,之后第2次做检查的时候发现可能是第1次检查错误了,报告上写的是阴性。但是前几天已经把孩子引产了。
一、受检者本身体质的原因:
1、有一些特殊疾病,比如自身免疫疾病,容易产生非特异反应造成假阳性。
2、或者说一些特殊时期,比如孕期,其原因可能为间接法测抗HIV试剂盒中所用的酶标记抗人IgG可与非特异性吸附的IgM或RF、ANA等自身抗体结合,导致假阳性的产生。
3、感染其他疾病,如HBV、HCV、梅毒等,可能会造成一些非特异的交叉反应。
二、检测试剂的原因:任何一种试剂都难以达到100%准确,在HIV检测中使用的试剂灵敏度很高,为的是避免漏检,但过分的敏感也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出现较多的可疑对象,给HIV假阳性检测者造成虚惊一场。
三、操作不当的原因。因为初筛检测工序繁多,有六七道,其中若有一道出现误差就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或者操作中出现交叉污染,都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
艾滋病抗体初筛假阳性的可能性较大,检测人员在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时不可出具HIV抗体阳性 报告 单,而是要经过两次的其他实际的初筛HIV抗体检测,依然阳性后做艾滋病抗体确证实验,确证实验阳性后才可出具艾滋病抗体阳性报告单。而受检者在得知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后也不可有过激反应,确证实验阳性结果后疾控部门会出具艾滋病诊断证明,并指导后续治疗。
关于艾滋病病毒的检测,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谁也不可能通过一次的检测结果就告诉病人他感染了艾滋病,需要先筛查,如果是阳性的话,需要去正规的医院做二次检测。很多做艾滋病病毒筛查的结果是不准确的,会出现假阳性,这种几率可达30%甚至更高,如果用艾滋病检测试纸进行检测,如果操作不当的话,也会出现假阳性。所以如果你的艾滋病病毒筛查是阳性,先不要惊慌,因为结果很有可能不准确。与此同时,希望我国能提高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检验医学的投入,提高检验者的检验技能以及所用检验试剂的准确性,把30%的误差降低到10%,甚至更低,只有艾滋病病毒筛查的误差率降低了,才不会造成检测者的恐慌。
艾滋病是一种致死性传染病,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一旦确诊为HIV阳性,感染者应及时到当地政府艾滋病专科就诊及定时服药,切勿延误医治。对HIV阳性患者的护理和治疗,除HIV外,还包括并发症的护理和治疗。
专业护理及心理家庭护理相结合
专业护理:需要注意HIV的消毒隔离,还应针对患者的并发症的不同病原,作好呼吸道、体液及接触隔离。要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隔离;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应带好手套、口罩或防护眼镜、穿好隔离衣,做好自我防护。另外,针对艾滋病患者出现的不同临床症状,如发热、腹泻、皮肤疾病、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等进行不同护理。
1.机体免疫功能检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细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4<200/μl,CD4/CD8<,(正常人为~),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NK细胞活性下降。
2.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如用PCR 方法 检测相关病原体,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抗体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法、免疫印迹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证试验。
技术检测HIV病毒。
艾滋病在潜伏期能检查出来。HIV抗体检测为常见的艾滋病筛查手段,阳性一般意味着感染,阴性则代表未感染。这一判断是绝大多数人对艾滋病检测的“常识”。
然而,北京协和医院近日刊载在国际专业学术杂志的一篇论文颠覆了这一“常识”。该论文公布了我国首例HIV抗体检测为阴性,但经HIV“核酸检测”为阳性确诊艾滋病患者,这也是世界首例成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肺卡波西肉瘤病例。
该患者在多地多家医院检测HIV抗体及确证试验,均无法明确诊断,后在协和医院通过核酸检测,发现体内存在高复制HIV病毒,从而确诊为晚期艾滋病。此案例揭示了HIV核酸检测在艾滋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扩展资料: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核酸检测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可直接检查HIVRNA,可在发现血清学变化之前检测HIV感染,而且比P24抗原检测方法更灵敏。简单的说就是病毒感染人体后,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一系列检测被发现,而最早能被检测到的是病毒核酸。
现有的酶联免疫等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的是抗原或抗体,而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的是病毒核酸,所以能更早地发现病毒感染。正常42天左右血液才能检测到HIV病毒,HIV核酸检测将艾滋病病毒的检测“窗口期缩短至11天。
并且核酸检测这项技术可将乙肝、丙肝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由原来的50天、72天缩短到25天、59天。血液安全由此可得到更好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网-协和发现国内首例阴性艾滋病患者核酸检测为阳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IV核酸检测
Butcher A, Spadoro J: Using PCR for detection of HIV-1 Infection. Clin Imm Newsletter, 1992,12:73- for the Use of Antiretroviral HIV-Infected Adults and Adolescents MMWR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 April 24, 1998/47(RR-5); HIV-1 Assay (bDNA) Operation manual AMPLICOR HIV MONITOR™ TEST Procedure Manual,version ® EasyQHIV-1 Operation Manual, , 2002-05Fractions of HIV-1 Seropositive Persons by Two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Assays, 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 1993,9:259-265.《HIV-1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试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2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 )
有些人认为艾滋病既然无法治愈,查出来也没用,不愿进行核酸检测。实际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有利于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还可及时保护他人免受感染,有利于艾滋病的控制。1、解决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窗口期”问题原来的HIV免疫学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窗口期。艾滋病病毒在进入人体后,机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产生抗体,在此期间血液抗体检测呈阴性,抗原抗体通常是在感染后3—6周后才能被检测出来,时间上较久,而且在准确度上会大打折扣。在窗口期虽测不到HIV抗体,但体内已有HIV,因此窗口期同样具有传染性。在血液筛查方面,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无疑可以增加血液的安全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由窗口期血源引起的感染不属于医疗事故。原来的免疫学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窗口期,这样给血液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在目前EIA试剂检测后,美国几种主要经血传播病毒的“窗口期”分别为:HIV 22天,HTLV 51天,HCV 72天,HBV 63天;输血后病毒危险性分别为1:493 000,1:641 000,1:103 000和1:63 000。在美国,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已经常规用于HIV 和HCV筛查。这样做大大降低了输血后感染HIV病毒的残余危险性。2、及早发现,早期药物预防,降低感染几率进行HIV病毒核酸检测,能及早发现感染,在HIV病毒入侵两周内,及时注射丙种球蛋白抑制HIV,可以降低被感染的几率。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所谓逆转录病毒是它在侵入宿主细胞后,以自己的单链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新合成的cDNA插入宿主的核DNA中,随宿主DNA复制、转录、翻译达到扩增目的病毒。丙种球蛋白是逆转录抑制剂,就是阻止HIV逆转录宿主DNA过程的药物。及时发现,尽早治疗,能降低被感染的几率,也能增强机体对HIV 的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缩短潜伏感染的半衰期,维持CD4+ 细胞的功能,减缓艾滋病的病程进展。美国《时代》杂志网站近日发布了“2011年十大医学突破”评选结果。其中有一项即为“艾滋病防治的新进展”。新研究发现,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不仅帮助艾滋病患者抗击HIV,还能让健康人远离艾滋病毒。美国华盛顿大学一项涉及4758名参试者的研究发现,服用该药的健康者HIV感染率降低73%。3、快速排查感染隐患,解除恐艾心理压力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的迅猛发展,有许许多多的人患上了这种艾滋病恐惧症。恐惧,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反应,适度的恐惧对人类的生存是有利的,但不必要的、过分的恐惧却是有害的,是一种心理异常。艾滋病恐惧症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异常,它包括以下情形:不必要地过分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或者毫无根据地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患者同时伴有一些情绪异常和行为异常,严重影响其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进行核酸检测,用最先进的技术,摆脱艾滋阴霾。上海维斯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HIV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由国家级的HIV专业研究和检测人员开发,用最快速和准确的方法排查感染隐患,并有国家CDC的质控把关,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相信科学检测,如果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解除恐艾心理压力,还您健康生活。
自己去搜 蒋岩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性病,一个朋友当中怀孕自己得了这种疾病,到医院进行过检测,那么,艾滋病怎么检测?下面和大家介绍一下。 1. 检测方法一、抗体检测。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快速检测法,也称为金标法,也是抗体检测的一种方法,根据免疫层析法的原理,用于HIV抗体检测的定性检测,这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同时检测的准确率高达90%。2. 检测方法二、抗原检测。用ELISA检测P24抗原,在HIV感染早期尚未出现抗体时,血中就有该抗原存在.由于P24量太少,阳性率通常较低。现有用解离免疫复合物法或浓缩P24抗原,来提高敏感性。3. 检测方法三、核酸检测。用PCR法检测HIV基因,具有快速、高效、敏感和特异等优点,目前该法已被应用于HIV感染早期诊断及艾滋病的研究中。 注意事项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特别是也会有潜伏期,在平时的时候要重视对这种疾病的预防,主要是在进行性生活的时候要做好防护的措施,而且也要注意输血等情况的保护方法。
艾滋病的论文
爱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摘要: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症. 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并能在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活多年.即使他们看起来健康,自己也感觉健康的时候,他们仍能够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终生具有传染性. HIV 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可感染人类并导致AIDS.在实验条件下,HIV-1可感染黑猩猩,HIV-2可感染恒河猴,可导致病血症及血清抗体转为阳性,但不能引起动物发病.从HIV感染者外周血,精液,乳汁,脑脊液,唾液,泪液和其他体液中均可分离到病毒,不过目前尚无经泪液,唾液和汁液等感染HIV的报道.HIV一般通过血液和精液和,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性传播,通过性行为在男同性恋者之间及异性间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授精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接受HIV感染者捐献的血液或器官,使用受HIV污染的血染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针头而被感染,此外,接触HIV感染者体液或HIV培养物的医务人员和实验人员存在感染HIV的职业危险性; (3)母婴传播,感染HIV者的母亲,可在子宫内或在分娩时将HIV传染给新生儿(Connor,1997).除此之外,人与人的一般接触并不会导致HIV的传播,对此不必过分敏感和恐惧. 在体外,HIV可感染CD4+T淋巴细胞(T4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在其中增殖并引起细胞病变中,表明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HIV主要的靶细胞.此外,HIV还可感染正常B淋巴细胞,经EB病毒转化形成的B淋巴母细胞系,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中幼粒细胞及多种细胞系 (O'Brien,1997) 在体内,HIV除感染结缔组织中的CD4+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外,还可感染上皮组织中的朗格汉细胞(Langerhanscell)及神经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脑内皮细胞,其分布遍及骨骼,胸腺,脑,心,肺,肠,眼,肾,皮肤和性腺等器官(Dittmar,1997a).HIV具有如此广泛的细胞和组织嗜性,同它所引起的CD4+T淋巴细胞缺陷,淋巴腺病,卡波西肉瘤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多脏器症状是相吻合的. 高度的变异性是HIV及其他反转录病毒所具有的显著特征.突变主要来自反转录过程,其中env和nef等基因变异幅度最大,而gag和pol等则相对保守,变异程度较低且多为沉默的点突变.根据env和gag等基因的变异, 至少可将HIV-1划分为2群,共11个亚型.其中M(main)群由10个亚型组成,即A-J亚型.欧美主要为B亚型,非洲流行A,C,D,E等亚型; 在我国B亚型占优势,其次为C亚弄和A亚型;此外,M群中还存在着各亚型之间的嵌合体(mosaic),如A/E,G/A等.O(outlier)群主要分布于西百和中非,由于成员较少,常被视为一个亚型(O亚型).根据同样的方法,可将HIV-2划分为A,B等亚型(UNAIDS,1997).不仅各地区或不同个体之间HIV存在很大的变异,即使在同一个体内部,差异同样明显.事实上,每个HIV感染者所携带的都是一个异质性的病毒群体,各种突变株共存于体内.高度变异性有助于HIV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同时也为HIV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怎样预防艾滋病 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科学家们建议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 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 及时治疗性病. 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 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 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 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把我的答案设为最佳答案
五篇太多了、如果是一篇我还可以式一式。
精神支持,不用说,艾滋病也不是绝症,艾滋病抗病毒药是国家免费的,所以说艾滋病人现在是可以有生存能力的,艾滋病人最怕不是病是岐视。如果吃的都保证不了的情况下,肯定是物质支持为先,如果自身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还硬去给物质支持,大概也只能让弱者更弱。所有的并不是说都不好 只不过以前艾滋传的比较可怕而已 如果物质不支持的情况下 哪怕精神上也不支持 就不要去进行攻击 这样的话会对他们造成很严重的心理伤害 。
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是在绘画、雕塑、建筑学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的。这所大学已发展成为俄罗斯美术教育的世界著名大学。那么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申请条件是什么呢?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了解。
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中等教育学历(12年)。有完整学历证书:普高毕业证,会考成绩单;
美术学院附中或者纯美术中专,具有中等教育学历(12年)。有完整学历证书:毕业证,成绩单等。
在读的学生不能申请语言预科。只有完整的学历证书才能申请读预科,高中或者本科在读生不能正常的就读预科系。因学生到校后需马上提供学历双认证。
所有的课程用俄语教学。所以如果学生不懂俄语只能申请读预科系。苏里科夫美院的时间不能迟于10月1日。
中等教育毕业证书的公证书。
护照复印件,有姓名、出生日期和护照号码的那一页。
如果我校接收您进入校学习,会给您发出入学邀请。
外国留学生申请进入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必须给学校以邮寄的方式或者亲自提供自己的作品照片或者幻灯片。(素描 -人头像,人体像。油画 -人体像,人头像,组合像。)
入学委员会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可以进入大一学习的能力。之后外国留学生提供合同中规定的材料、付清学费、签署学习合同,然后开始学习。10月1日开课。入学所需材料:
1.简历或者规定格式的个人情况问卷。
2.中等教育毕业证书公证书以及包括所有课程科目以及成绩的成绩单公证书。
3.出生证明复印件
4.健康体检证明和艾滋病检测证明。
*4厘米照片10张。
所有2、3、4条所提及的文件必须翻译成俄文并进行公证或者由大使馆认证。
所有课程用俄语讲授。外国留学生在一个学年的时间(10月1日~6月20日)在预科系学习俄语以及专业课程和历史、文学等课程。
油画每周15小时;
素描每周15小时;
俄语每周15小时
预科结束后需要通过俄语以及绘画考试。
通过考试后就可以申请进入大学一年级学习。
每学年有两学期
第一学期-10月1日~1月25日;
第二学期-2月7日~6月1日。
学生每年要通过两次考试。
学生在完成毕业作品基础之上从学校毕业。如果学生能够顺利修完所有规定课程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可以得到注明所修专业的国家标准格式毕业证书,并且会被授予艺术硕士学位。
绘画系
是美术学院最大的系。学生在第二年级,就进入供个人使用的画室。但是古画修复系和宗教画系以及戏剧美术系都是在第一年级就开始接受学生进入工作室。每个学年的夏季,学生们实习,到外地写生。
雕塑系
这个系的学生每天要对着实物进行雕塑练习,也作着衣和裸体的塑像。1-5年级的学生每天三个小时做泥塑、两个小时学素描。他们练习作纪念雕塑、装饰雕塑的草图和完成品。他们也学习作深浮雕或浅浮雕。他们也有动物雕塑的课程。
线条画系
这个系的学生学习蚀刻版画、石头版画、培养漆料版画、铜版画和木版画。他们学习在各种材料上进行线条画创作的技术,他们被成为线条画美术家和书籍装帧艺术专家。美术理论和美术史系主要学习美术史和艺术理论。未来的艺术理论家们直接和绘画、雕塑、建筑、线条画的学生接触,并直接观察到他们的创作过程,这将有助于他们的实际工作。这个系的学生还有一个优越条件,俄罗斯博物馆收藏丰富的俄罗斯和西欧的优秀作品,便于学生们汲取来自传统的和世界文化的营养,培养他们成为博物馆艺术理论专家、画廊专家;中、高等学校的教员和美术评论家。
建筑学系
2001年建立该系, 主要培养学生今后成为各领域的建筑师。
主楼,包括绘画系、雕塑系、美术史和理论系教学楼坐落在莫斯科市的中心地带,在同志街30号,附近有环线地铁,地铁站“马克思主义者”和“塔甘卡”和塔甘卡广场,紧邻俄罗斯国家艺术博物馆。
建筑学系、线条画系教学楼在莫斯科市正中心地带,位于拉夫鲁什金街15号,临近莫斯科河,附近有地铁站"特列季亚科夫"和"新库兹涅茨克",教学楼正对着世界闻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旧馆),距离红场约3站地铁。
两教学楼相距一站地铁的路程。
艾滋病在潜伏期能检查出来。HIV抗体检测为常见的艾滋病筛查手段,阳性一般意味着感染,阴性则代表未感染。这一判断是绝大多数人对艾滋病检测的“常识”。
然而,北京协和医院近日刊载在国际专业学术杂志的一篇论文颠覆了这一“常识”。该论文公布了我国首例HIV抗体检测为阴性,但经HIV“核酸检测”为阳性确诊艾滋病患者,这也是世界首例成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肺卡波西肉瘤病例。
该患者在多地多家医院检测HIV抗体及确证试验,均无法明确诊断,后在协和医院通过核酸检测,发现体内存在高复制HIV病毒,从而确诊为晚期艾滋病。此案例揭示了HIV核酸检测在艾滋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扩展资料: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核酸检测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可直接检查HIVRNA,可在发现血清学变化之前检测HIV感染,而且比P24抗原检测方法更灵敏。简单的说就是病毒感染人体后,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一系列检测被发现,而最早能被检测到的是病毒核酸。
现有的酶联免疫等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的是抗原或抗体,而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的是病毒核酸,所以能更早地发现病毒感染。正常42天左右血液才能检测到HIV病毒,HIV核酸检测将艾滋病病毒的检测“窗口期缩短至11天。
并且核酸检测这项技术可将乙肝、丙肝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由原来的50天、72天缩短到25天、59天。血液安全由此可得到更好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网-协和发现国内首例阴性艾滋病患者核酸检测为阳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IV核酸检测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是由中国医学界研究性病和艾滋病的专家及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组成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社会团体,募集、接受国内外捐赠的资金和物资设备,支持中国防治艾滋病的科研、宣教和关怀病人,于1988年6月21日在广州成立。
中国防艾滋病基金会的建设宗旨为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国内外力量,开展对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防治研究,为控制性病和艾滋病,造福人类作出贡献。
基金会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防治艾滋病的非政府组织,自成立以来,发挥社会团体便于以多种形式协助政府开展防治工作的优势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1991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反映防治性病、艾滋病的科普教育录像专题片《艾滋病追踪》,在全国发行,获卫生部“特别奖”。
2.1991年设立“小西防治艾滋病奖励基金”,与卫生部一起数次奖励卫生部等有关部委下属单位和各省市自治区卫生系统评选出来的积极从事开展艾滋病科研、教育、宣传、防治工作的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3.1995年与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国际艾滋病研讨会”。
4.1996年创办《国际性病艾滋病信息》专业期刊,编写了艾滋病科普书籍《世纪的警告》等出版物。
5.从1997年以来,与各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及非政府组织合作,在广州、南宁、北京、乌鲁木齐等地成功举办了大型“预防艾滋病教育展览会”;之后,根据各地的要求修改制作的展板推广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6.提供防治艾滋病热线咨询;从2001年起开通了《艾滋病在线》网站。
7.1999年参与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遏制艾滋病流行策略调查并写出调查报。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以下是北大中文核心的目录,在北大的目录里级别其实难度,级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找合适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可以,没有容难的区别。因此优助推荐从目录里找:中华医学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医学争鸣 复旦学报(医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全科医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 卫生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医院管理 营养学报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 现代预防医学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 卫生经济研究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疫苗和免疫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 针刺研究 中成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国针灸 中药药理与临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病毒学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华护理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生殖与避孕 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肿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癌症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中国肺癌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眼科新进展 眼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放射学实践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毒理学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医学与哲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