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南方周末议论文素材

发布时间:

南方周末议论文素材

1、成功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成功的人生是努力的人生,是无任何遗憾的人生,是目标明确并为之奋斗的人生,是会把握机遇的人生。

哈佛大学对于人生成功曾做过科学的系统的调查和验证,认为人生成功必须具有三大因素:一是宏观管理能力,二是实际操作能力,三是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其中,前两者仅占15-20%,后者占80-85%。

这与我国清华大学曾经做过的调查试验公式惊人的相似:成功=15%的知识技能+85%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不是指通常的庸俗的人情世态,而是指驾驭人生、调节人生、解决矛盾的能力。

人人都希望成功,但往往把成功看得高不可攀,其实成功的人生是从每一点每一滴做起的,成功离我们很近。要想一步步迈向成功,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做到"五会"做起,即会笑、会听、会说、会做、会想。

只要你想成功,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每一天都成功一点点,成功的人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2、铁环的寓言一个铁环,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一部分。于是便拼命地寻找失去的那一部分。

但由于自己不圆,所以滚得很慢。但正因为如此,它观赏到了平日里很少注意的花草,并和它们交了朋友。

工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它找到了丢失的那一部分。有了它,虽然完美了,但是会跑得很快,再也无法和花草说话……3、邱吉尔的弱点邱吉尔的演讲功力令世人折服,其演讲的措辞、语调和手势中透出非凡的勇气和力量。

二战中最困难的时期,英国军民的精神支柱,几乎就是邱吉尔每天的广播讲话。可是有谁知道,邱吉尔青年时期特别害羞,一讲话就脸红,期期艾艾。

当他确定了自己的远大目标和抱负后,决心克服这个缺点。几年后,他便风度翩翩、语惊四座。

4、华盛顿的牙齿1784年,也就是华盛顿成为美国总统前五年,刚刚52岁的他,一口牙几乎掉光。他请牙医往自己口腔里植入了九颗牙,而这九颗牙居然都是活生生地从他的黑奴的嘴里现 *** 的。

这是历史学家刚刚考古发现的,那个曾经解放黑奴的英雄华盛顿就这样在我们心里突然滑落,我们仿佛看到了圣袍上的污点。但是仔细一想,设身处地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的,把某人看作圣人是因为我们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只能远远地看着他,从而在心里为他涂抹各种色彩,然后低下自己的头颅,来增加他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感谢华盛顿的不完美。

5、不可救药西周的厉王生活奢侈,残酷地欺压人民。当时有位忠臣叫凡伯,常常冒死劝谏,希望厉王能改邪归正,但是他不但得不到厉王的重视,反而被奸臣嘲笑。

凡伯看着渐渐衰弱的国势,内心格外焦急,于是就写了一首诗警告这帮小人。诗的大意是说:不是我老了,才说这些不该说的话,而是你们把忧患的事情当作儿戏。

忧患还没有到来的时候,能够防止;但是,一旦忧患越来越多,那就像火焰熊熊燃烧一样,没有办法补救了。果然,不久老百姓把周厉王赶到了很远的地方,再也没让他回来过。

6、海尔的启发在许多国人眼里,海尔这个成功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了。然而,一位跟踪报道海尔多年的记者却说,在他接触到的诸多企业中,海尔的"忧患意识"是最强的。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个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年销售收入已突破400亿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能有这样的意识,很值得我们深思。

按照张瑞敏的说法,他们进军中国的战略非常简单:赢家通吃。他们的目标就是不给你留任何一点市场和地盘。

毋庸讳言,我们的许多企业,不要说弱势企业,就是像海尔这样的佼佼者,与世界500强相比也还有一段差距,也不敢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实事求是地正视挑战的严峻性,充分估计到竞争对手的力量和困难的一面,向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这样较为有益,而较少有害。

7、了不起的中国小朋友某国一位女士来到中国一所小学,找了五位小朋友,要求他们配合做一件事情。这位女士拿出一只瓶子,里面有五个小球,每个小球有一根线牵着。

女士对五位小朋友说:"你们每人拽住一只小球,在7秒钟内必须全部从瓶中拽出,否则就会被瓶中的水淹死。记住,颇愫泌只容得下一只小球,谁的小球出得慢,谁就有被淹死的危险。

"五个小朋友中最大的一位想了想,然后和其他四个小朋友耳语了几句,之后示意女士可以下令了。女士说:"开始!"只见年龄最小的小朋友最先将小球拽出,第二、三、四个小球随后出来,最后拽出来的是那位年龄最大的小朋友。

7秒钟内5只小球全部拽出。这位女士被眼前中国小朋友的举动惊呆了,接着便流出感动的泪水。

她说:"这个试验我在其他国家做过好几次了,那些小朋友都争着往外拽,结果挤在瓶里谁也出不来,全淹死在里面了。中国的小朋友了不起!"8、友谊与合作希尔顿集团在当今世界旅店业中可称是扬名五洲,200多幢巍峨壮观的高楼大厦遍布世界各都市,希尔顿集团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原因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希尔顿集团上下团结一致,唐拉德•希尔顿曾这样说过:"我可能是得克萨斯州最幸运的,是福中之人,这种福来自于友谊,来自于志同道合。

时事热点怎样?另:可以看看《南方周末》报纸,对写作文很有用的,每周一期。

杂志的话《作文素材》不错,下面的就是那上面的马尔代夫欲征环保税:每日3美元 “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马尔代夫一直是全世界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然而由于饱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2009年9月,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透露,计划向所有游客征收每日3美元的环保税,为国家应对气候变暖提供支持。

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被誉为“人间最后的乐园”,然而全球变暖正让这个天堂岛国面临着“失乐园”的危机。马尔代夫现有人口38万,尽管拥有约1 200个珊瑚岛,但其中超过80%的陆地海拔不足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

根据联合国 *** 间气候变化委员会2007年的评估报告,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到2100年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18至59厘米,这将足以让马尔代夫遭遇“灭顶之灾”。事实上,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中,马尔代夫一度有三分之二的国土惨遭淹没。

此外,为了节省开支,这个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还决定缺席定于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由于没钱,我们无法去哥本哈根。”

纳希德说。全球经济放缓导致马尔代夫旅游业收入锐减,该国预算赤字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素材运用 椰林树影、水清沙白,这是多少人梦中的马尔代夫。然而,当全球变暖的“黑手”伸向这块美丽圣地,一切也许都将不复存在。

如果金钱能够挽回美丽,我们献出的3美元又何足挂齿呢?适用话题 毁灭、拯救、梦想与现实、距离 以色列:“垃圾山”变“环保山” 在以色列,“希里亚山”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这座矗立在以色列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市郊的垃圾山存在了将近半个世纪,堆放了当时整个以色列1/4的垃圾。

不过令人叫绝的是, *** 在10年前将其关闭之后,并没有简单地清理掉这座山,而是决定把它作为昔日破坏生态的标志保存下来,警醒后代。现在的希里亚山已被覆盖上了2~3米厚的土壤,并且有专门的沼气回收设备散布在各处,使垃圾不再散发臭味,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公园的发电。

下一步,人们打算将整座垃圾山用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土壤覆盖,以用来回收雨水,实现整座垃圾山的绿化。到时候,游人就可以在这座“环保山”上登高俯瞰特拉维夫的地中海海岸线了。

素材运用 如今,当你再看到希里亚山,一定会惊叹于它外表的美丽,忘记它曾经的丑陋。虽然它的过去有些黯淡,但它的未来必将熠熠生辉。

适用话题 环保、改变、过去与未来、脸 “盲眼”里的环保问题 在2009年英国特许水务与环境管理学会摄影大赛中,摄影师们通过镜头向人们展示了环境和社会问题。透过这些优秀的摄影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日趋严重的环保问题。

右图上,印度博帕尔工业灾难的第二代受害人、十三岁的萨曼站在位于博帕尔原联合碳化物农药厂附近一个贫民区的家门口。由于母亲接触到农药及受到水源污染,萨曼生来就双目失明,而且还有神经缺陷。

素材运用 萨曼这样的环境污染受害者,在全世界岂止千万?当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镜头跃入我们的视界,内心滴血的同时,又怎么不该举起一双手,捍卫剩下的净土!适用话题 净土、眼睛、举起双手、地狱与天堂西双版纳悲剧:原始森林被“一夜伐光”“正科副科,不如橡胶树栽两棵”,这句话在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广为流传。 西双版纳景洪市的贺孔村,因村里集体所有的原始林地被承包给某公司种植橡胶,上千亩的森林10多天就被砍光,砍倒的木材能运走的就运到木材厂,不能运走的就一把火烧掉,当做橡胶肥料。

“这几片森林,很多树的树龄都在100至300年以上,我们几代人都没舍得砍,现在全让他们砍光了。有些特别老的古树,他们还有点顾忌,不是直接砍,而是把树根的皮剥掉,树死了,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砍了。”

村民刀福生指着被砍光的林地难过地说。有人说悲剧的起源是地方 *** 卖地,地方 *** 却说该地早已是一片荒山。

是非难以判断,现实是,这片原始森林就此消失。以前,走在这片原始森林中,根本看不到太阳,树密集得不行,野象有时也会从野象谷窜到这里来玩。

现在,几片森林只有一个角落没被烧尽,残留了许多巨大树桩,因为不好砍,它们才活了下来。素材运用 对于西双版纳来说,橡胶暴利带来的欲望,正磨刀霍霍向着尚存的原始森林。

那是我们祖祖辈辈精心呵护的物质遗产,那是属于人类的财富,却就这样遭到无情砍伐。当有一天,森林再经不起我们的折腾,那就是它向我们报复的时刻!适用话题 环保、自然悲剧、罪恶的____ 绿色赎罪:24年植树6万棵敬献花圈、默哀……2009年3月31日,日本第24次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植树访华团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悼念活动,并在纪念馆的和平公园内修剪他们24年来植下的树木。

为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歉意,日本“绿色赎罪”植树访华团自1986年开始,24次来南京植树6万多棵。尽管植树访华团的成员不断变化,但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在坚持,特别是访华团团长白西绅一郎,风雨无阻,每次必来。

70岁的访华团成员秋本芳昭说,日本过去发动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为了表示对中国。

同学,一个多么亲切而又熟悉的字眼。自从上学那天起他们便围绕在你身边,陪伴你度过生活中的每一天。

不知不觉,已经升入了初中。与小学相伴六年的同学依依不舍时,身边,又多了九十个新同学,他们将陪伴我,度过初中的三年。

刚刚开学,彼此都不熟悉,这时,一声友好的招呼,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支体贴的钢笔……不经意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在我眼中,同学,每一个都是那样可爱,九十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的学校,今天能相聚在一起,共同走过三年,想来也是一种缘分吧,古人说:“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何必在乎曾经,只要相聚,就应该珍惜,应该重视这份缘。

在我眼中,同学,每一个都是那样美丽,我们同是父母的宝贝,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是他们的天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精彩,都有着自己的那一片多彩的天空。

在我眼中,同学,每一个都是那样优秀,短短几个月的相处,我发现,好多同学,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他谨慎,她认真,她刻苦,她文采飞扬,他孜孜不倦,他积极上进……他们的执着与美丽,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通过考试,我更是发现了一些才华横溢的女生,她们都那样勤奋,那样可爱。

在我眼中,同学,每一个都那样善良,他们乐于助人,曾经一次又一次帮助过素不相识的我,也用他们那淳朴善良的心感染着身边的人……

转眼,升入初中三个多月了,,在这三个多月中。在这三个多月中,我渐渐熟悉了同学们,在我眼中,他们那样可爱,那样优秀,那样……

同学,一个多么美丽的字眼,它永远用它的纯洁打动着我的心………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

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

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

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法者”。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

没有河床的冲涮,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有挫折,才有勇士与懦夫之分。

记住“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 巴尔扎克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生活中的失败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又有正向和负向功能。既可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也可能破坏个人的前途,关键在于你怎样面对挫折。

在电梯中学会和洽相处

第一天

“砰!”电梯关上它沉重的门。我和众人默立着,似乎一根根木桩立在拥挤的箱子里。我家刚搬来不久,本想和众位邻居搞好关系,但当我与别人的眼神相对时,还未等嘴角上扬,对方早已把头转向别处。唉,深深的感叹里多了一份深深的无奈。

第二天

出电梯的人飞快地离去,进电梯的人也互相拥挤,并没有片语可言。当电梯门关到一半时,突然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等等,还有我!”我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背着大包小包的青年。“大爷,帮我提着这个包。大婶,帮我拿一拿。小姐,请……”青年一连串的话把我逗得哈哈大笑,大家也乐了。青年歇了口气,说道:“大家好,我是XX中学的音乐老师,今天刚搬来,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说完,还有模有样地鞠了一个躬。“XX中学,我还在那里上学呢!老师好。”一个笑得很灿烂的女孩说。“哈哈……”大家都被青年的热情和女孩的调皮可爱逗乐了。爽朗的笑声在狭小的电梯里碰撞,摩擦出友善的火花。

到五楼了,青年老师边说着谢谢,边拿回自己的包走出电梯,临走前还不忘回头深情地说声“再见”。

到达我的目的地六楼后,我走出电梯,不经意间听到了身后传来的招呼声。

“等等,李大爷还在后面。”

“大妈,您慢走!”

第三天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电梯里有了谈天和说笑的声音;也不知从何时起,乘坐电梯的人不再拥挤,而是为别人着想,不断移动地方,为别人提供更多的空间。一个真诚的笑脸,唤醒了人们的热情和友善;一抹浓浓的情谊,带来了邻里的和洽相处。

留在心底的风景

生活中,构成属于我的角落里永远的风景是清茶,音乐,手机,电脑,柔暖的灯光,一幅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的油画,还有自己。在许多个晚饭后,就会走入这个小世界,或看书,或冥想,或听音乐、或敲打些琐碎的文字,一种只有自己才能够闻到的味道包围在左右,日子平淡而静谧。

其实,风景不光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如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新疆的天池,海南的鹿回头……每一处景点无论其大小都有个传说。那耸立的奇峰怪石及碧水深潭本是鬼斧神工,但那些个寓意深刻、美妙动人的神奇传说则是人类思想精神诠释的最佳展现。假若没有神奇的传说,风景会是怎样的黯然!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对生活一定是冷漠木然的。

风景会因人的创造而变得神奇,人会经风景的陶冶而变得滋润且有内涵。而在岁月的长河里,即使走在最落魄的旅途中或在最偏僻贫困的地方,也会有一两处风景点缀生活,让人可以赏且聊以 *** 的。

记得当年下乡的岁月里,生活清苦,没有电视,没有娱乐,日子过得很沉闷。但住所外有一排白杨树,长势茂盛,笔直的刺入云端。在寂寞的日子里,注目那树,其感觉不亚于见到黄山奇松,潇湘修竹。春天品赏树上一抹嫩绿,精神为之一振,点燃意趣。夏季,有时站在树荫下,目光顺着树伸向天宇,阴天心逐流云,晴日心遨太空,如果专注于大树所指的那方遥远而又逼近的苍穹,心愁淡释,会萌生出振翮高飞的意愿。转而会想:我所住的时日不长却深感寂寞难耐,而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呢?继而 *** :此处风景都市没有,此时心情从今往后不会再来……霎时,胸怀如去茅塞,倏见晴朗,心底也生出稍许惬意……

当年,每遇我心思宁凝伫立树下时,老柳就会走过来粲然一笑对我说:“生活不习惯呀!”我则不敢承认。他是济南知青,在乡里娶了妻子,生了儿子,是当时那地方寥寥几个扎根的知青之一。寂寞的生活被他营造了两处风景:享受妻子的温柔,亲抚小儿的娇嫩。心底的爱、乐、忧、恼皆倾注有处,日子的清苦便浑然不觉了。看到他这样我心头也豁然亮起一片旖旎的风光,随之就想:此心安处,便是我乡了。

我又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老年患了脑萎缩,五六年不能自己行走,每天有我的母亲陪伴身边,父亲的说话能力有所下降,母亲就天天找话给他说,母亲辛苦万分,但在他的眼里丈夫是她一生中无法再找到的好风景,而父亲呢?不也是由母亲这片无比珍贵的风景相伴着而度日麽?

风景是美的,但风景不止有青山绿水、动物、植物,也有风暴、地震以及天外来物……风景因其丰富复杂才多姿多彩。人若能对所面临的一切都视作风景,静心接纳,安抚也就在其中,欢乐也在其中了。

李嘉诚的“追求无我”

企业家冯仑曾撰文记述他和李嘉诚的一次接触:我们进到电梯口,开电梯门的时候,李先生在门口等我们,然后给我们发名片。发名片后我们一个人抽了一个签,这个签就是一个号,就是我们照相站的位置,是随便抽的。我当时想为什么照相还要抽签,后来才知道,这是用心良苦,为了大家都舒服。

抽号照相后又抽个号,说是吃饭的位置,又为大家舒服。最后让李先生说几句,用英语讲了几句,又用粤语讲了几句,把全场的人都照顾到了。他讲的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要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把自己融入到生活和社会当中。

之后吃饭,我抽到的正好是挨着他隔一个人的位子,我以为可以就近聊天,但吃了一会儿,李先生起来了,说抱歉我要到那个桌子坐一会儿。后来,我发现他们安排李先生在每一个桌子坐15分钟,总共4桌,每桌都只坐15分钟,正好一小时。临走的时候他说一定要与大家告别握手,每个人都要握到,包括边上的服务人员,然后又送大家到电梯口,直到电梯关上才走。

精要点评:“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李嘉诚是这样说的;显然,在整个过程中他也这样做到了。

适用主题:用心良苦、言与行、风度、表率、我的偶像 1、李小龙被盛名所累:李小龙在生命后期,为了保持漂亮的肌肉经常服用伤害身体健康的药物,甚至使用破坏身体平衡的高压电器械,恐吓目睹他晕倒的同事保守秘密,体检时不养人检查头部……他终因盛名和重病的的折磨,而变成人们口中的“狂龙”。

适用领域:名人 虚荣 形象

2、2006年5月15日,34岁的登山者大卫·夏普从珠穆朗玛峰顶上下撤时,因为氧气用光,生命垂危。但不少经过他身边的登山者面对这种情况,却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尽力救助,而是视若无睹纷纷避开。最后,大卫死在了山上,不该陨落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了。

适用领域:助人 美德 自私

3、希尔顿把握商机:世界酒店大王希尔顿,早年追随掘金热潮到丹麦掘金,他没别人幸运,没有掘出一块金子,但他却得到了上天的另一种眷顾。当他失望的准备回家时,他发现了一个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商机,他迅速地把握住了它。当别人忙于掘金之时他却忙于建旅店,他顿时成为有钱人,也为他日后在酒店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适用领域:机遇 聪明 成功

金钱价值在于使用方法

汽车大王福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但他却很少捐款。他顽固地认为,金钱的价值并不在于多寡,而在于使用方法。他最担心的就是捐款经常会落到不善于运用它们的人手里。有一次,乔治亚州的马沙·贝蒂校长为了扩建学校来请求福特捐款,福特拒绝了她。

她就说:那么就请捐给我一袋花生种子吧。于是福特买了一袋花生种子送给了她。福特后来就忘了这件事情。没想到一年以后,贝蒂女士又上门了,交给了他600美元。原来学生们播种了当初的那一袋子花生种子,这就是一年的收获。福特什么都没说,立即拿出了600万美元交给了贝蒂。

福特的担心绝不是多余的,太轻易得来的金钱往往很难让受施者感受到金钱后面潜隐着的苦与智;我更赞赏贝蒂对点滴施与的至高的尊重,她带领孩子们撒播下的其实是足以证明他们有能力领受他人恩惠的资格。

鱼儿不会说话

美国联邦议会批准了在小田纳西河上修建一座用于发电的水库,先后投入了一亿多美元。当大坝工程即将完工的时候,生物学家们发现大坝底有一种叫蜗牛鱼的珍稀鱼类,如果大坝最终建成的话,将影响这种鱼生活的环境而导致这种鱼的灭绝。于是环保组织向法院提出了诉讼,要求大坝停工并放弃修建水库的计划,但在第一次诉讼中,他们失败了:初审法院认为大坝已经接近完工,浪费纳税人一亿多美元的钱去保护一个鱼种是不明智的,拒绝判决大坝停工。环保组织又上诉到最高法院。

终于,这些小鱼儿在最高法院赢得了它们的权利,依据是联邦1973年颁布的《濒危物种法案》。这些小鱼儿可以在它们的家园自由地栖息,而它们身边是那被永久废弃的价值一亿多美元的大坝。

发泄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对他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要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己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果断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鸟巢被风从树上吹掉在地,从里面滚出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

当他托着鸟巢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

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舔着嘴巴。小男孩为此伤心了很久。但从此他也记住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决不可优柔寡断。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

成长类作文经典素材

【成长类作文经典语言】

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3、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4、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

5、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6、生命有时就如一场雨,看似美丽,但更多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

7、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

8、就像向日葵追寻太阳,人总是追求崇高与完美,而人生偏是一个在苦难中不断雕塑自我的过程。

9、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必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

10、命运要自己掌握,幸福要自己争取。

11、坚持的昨天叫立足,坚持的今天叫进取,坚持的明天叫成功。

12、人是一个初生的孩子,成长就是他的力量。

13、时间和耐心能够把桑叶变成美丽的彩锦。一切的成功,都孕育在耐心和寂寞之中。

1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15、我不一定在快乐地活着,但我一定是在追逐生活中的快乐。

可以的,不过这种积累起来过于散乱,效率较低,建议购买专门的素材书。同时各种时评对议论文也有帮助,每周的央视新闻周刊也很不错。

生活是我们获取写作素材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虚心地向它求教,我们就可以获取最生动、最新鲜的材料。也许有的学生会说,我整天呆在两个地方,学校和家,做三件事,吃饭、睡觉、学习,我的生活比白开水还平淡,没有什么地方可写。此言差矣,不是熟悉地方没有风景,是你没有发现风景的眼睛。学生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里,他们每天都和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等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往。无数个人进入你的生活,无数个人从你的视线中消失,你关注过他们吗,你用心的观察过他们吗?只要你静下心来观察他们,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地方都有风景,每一个人都有故事。日常的饮食起居,妈妈的唠叨,爸爸头上的白发,弟弟的天真,,老师的糗事,同学的趣闻,寝室里流传的笑话,一年一次的校运动会,邻里间的家长里短,本地的民风民俗,城市的繁华热闹,家乡的巨大变化,出门旅行时的所见所感,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可写的东西少吗?不少。有的同学也许会说这些都是鸡毛蒜皮,没什么价值。错了,我们都是普通人,不可能能经历多少大事,如果只写大事,有几个人能写?有多少大事够写?事不论大小,都可以写入文章,大事有大事的价值,小事有小事的价值,何况我们还可以以小见大,一粒沙中看是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

来自你自己。

南方周末杂志

你看过南方周末没有,南方报业集团其实拥有红色背景,这是允许存在的我们管他叫民意发泄口,可以报道社会不公正面,但是得在dang的控制之中,所以不至于太离谱

南方周末 邮发代号: 45-36杂志名称; 《南方周末》周刊(报); 全年零售价; 78元/年; 每期零售价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编辑出版; 南方日报社; 国内统一刊号; CN44-0003;

南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相比,南方人物周刊好。1、《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它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以平等、宽容、人道为理念,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邃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读者奉上一席精神的盛宴。2、《南方周末》创办于1984年,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追求,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是一份在中国有着广泛影响、深具公信力的严肃新闻大报。

南方周末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创办于1984年,以“理性、正义、良知、爱心”为理念。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40万份以上,全国分14个印点印刷,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周报。南方周末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南方周末在全国设有11个印点:广州、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成都、海口、济南、南京、长春、福州,通过卫星传版,实现同步彩色印刷。2006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南方周末以2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周报第一名。2008年,南方周末在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2008中国消费者理想品牌大调查”中,位列报纸类“理想品牌”第一位。

南方周末类杂志

新加坡<联合早报><凤凰资讯>等都不错

有《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农村报》、《南都周刊》、《风尚周报》、《理财周报》、《新京报》、《西江日报》、《南方月刊》;

《城市画报》、《名牌》、《南方人物周刊》、《21世纪商业评论》、《商旅周刊》、南方网、南方报业网、奥一网、凯迪网、番茄网等。

1、《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1949年10月23日创刊于广州,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媒体,1955年,华南分局撤销,中共广东省委成立,《南方日报》成为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

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广东省报业一直担当龙头的角色。特别是近10年来,南方日报以基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确立华南地区主流政经媒体地位,拥有以行政人员、商人和专业人士为主体的读者群,成为广东唯一主打高关端读者群的商品位大报。

2、《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

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寓思想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

3、《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属系列报之一,正式创刊于1997年,主打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全面覆盖汕头、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江门等地区,并在香港、澳门公开发行,是面向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

《南方都市报》作为南中国一份旗帜性媒体,南方都市报拒绝平庸,追求卓越,体现出了难得的传媒责任感和行动力。

在新闻报道上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其时评版成为中国媒体舆论一面旗帜。经营上,以娴熟到位的营销策划,精耕细作的服务态度见长。

4、《新京报》

《新京报》是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于2003年11月11日正式创刊。

《新京报》是中国第一次两个党报报业集团合作办报,是中国第一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跨地区经营的报纸,是一份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强势新主流纸质媒体。

2011年9月1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京报社由中央媒体单位划归北京市管理。

5、南方报业网

南方报业网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官方网站,是由《南方日报》及其创办的系列报刊发展而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前身为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于1998年5月18日正式挂牌运作。

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更名后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一方面强化了“南方”以文化为脉络,由报刊向多媒体发展,形成品牌集群和人才集群,在创业中持续创新的传统;

另一方面确立了“南方”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传媒集团公司,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在改革中加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现成为中国媒体跨地域经营的典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方报系

《南都周刊》的类别是新闻性综合类城市杂志,是杂志;《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和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新闻周报,是报纸;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是完全不同类的两种读物,但都是南方报业集团的。

我个人曾在中学时期也就是1998年左右翻阅过98年左右的大量南方周末报纸(杂志类我读《南风窗》)。对于那时候的年轻急进的我来说,这份报纸可谓应运而生(虽然人家岁数都快赶上我大了),换句话说就是很符合我的胃口。那时候感觉就是很敢说,知识面很辽阔。 但是现在我很少读了。因为没那时的感觉了。我想,这其中原因除了本人自身原因外,还有两方面原因:一,他确实不敢说话了,对时事确实不敏感了。二,客观环境上,网络的即时效应对报纸杂志的冲击,使得他们失去了即时性的阵地,显得不那么积极似的(人家网络半夜事半夜就告诉大家了,报纸却得等到早晨)。 以上纯属我个人一己之见,偏颇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南方周末疫情文章

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有一个非常好的防控策略,才有可能控制疫情。中国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别的国家,别国的策略也不一定适合中国。

传染病最本质的东西是一样的:传染源如何控制,传播途径如何去切断,易感人群如何保护,因此接下去每个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制定适合自己的防控策略。

一、张文宏:疫情今夏结束基本不可能

3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发表文章《张文宏:大流行状态下的国际抗疫与中国应对——国际战疫动态与展望(二)》。文章表示,现在欧洲突然成为疫情的新中心,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如果意大利和伊朗的疫情继续向纵深演化,那么新冠的跨年度疫情风险越来越大。

文章表示,中国已经迈过至暗时刻。原本以为中国控制良好,世界也会同步控制,像新加坡、日本以及韩国等东亚国家都做的非常好,但从目前各国坦然接受新冠病毒的广泛传播现实来看,新冠病毒疫情后续发展将不容乐观,英国等“佛系”抗击疫情国家将变成病原输出国,为医疗资源更加不发达的地区带来更大的威胁。

文章强调,中国下阶段面临的是管控输入性的巨大风险。依靠中国强大的公立医院网络,和中国疾控对已知传染性疾病的快速直报体系,中国“二次过草地”一定能够成功,只不过可能短期内不会结束战疫。

二、世界疫情对中国的影响

2月28日,在接受采访时,张文宏就曾表示:"现在中国的答卷正在交上来,确实2-4个月有可能控制住疫情。但是我们预测到了开始,没有预测到结果。"

张文宏说,"一开始以为中国控制住,世界就没事了;现在发现中国的情况逐步得到控制,世界却出事了。"

一定得打狂犬疫苗 24小时之内

哪怕世界在历史三峡中漂流,你我有彼此在

凛冬已至?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2020年,历史扑面而来,现实的戏剧性令任何大片都显得苍白。你我不再是置身事外的观众,而是被推入其中的主角。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导致逾8100万人感染、逾178万人死亡。数字还在增加,每个名字都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撕扯着一个或更多摇摇欲坠的家庭。

年初,武汉。作为人类史上最大的一次隔离事件,封城的76个日和夜,血泪淌成悲伤的河。汽笛悲鸣,江水呜咽,这座英雄城市的巨大牺牲,当永被铭记。

一座大城,死守两月。四万医护空降,八方物资驰援,良心、勇气与职责被一个个瞬间重新照亮。李文亮与艾芬,接力讲述了一个勇敢的故事;84岁的钟南山挤进高铁餐车,北上于危难之际;除夕夜,整装待发的军医在洗手间门口抱别哭泣的女儿。

火神山灯火通明抢建医院,一位志愿者坚定地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位新郎愧疚地告诉新娘“疫情不散,婚礼延迟”;而当两大援鄂医疗天团在天河机场不期而遇时,空寂的大厅里响起数百人心有戚戚的招呼声、加油声,就像黑夜里冲天而起的光。

彼时彼处,人性光辉熠熠闪耀。90岁的母亲四天四夜陪护64岁的儿子;丈夫执意天天骑车送确诊却没床位的妻子去医院,最终“用我的命换你的命”;快递小哥冒险接送医护,只为“让救命的人去救更多的命”……一个个普通的人,在不同场景里默默演绎英雄的角色。

而一些特别的人,更让这样的故事显出特别的意味。汶川村民千方百计运来了几大车蔬菜,女儿拉着17年前父亲抗击SARS的行李箱请战武汉,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家属悄悄捐出5000个口罩……善意与善意隔着时空回荡,勇气与勇气跨过山海呼啸,纵然彻骨痛过也依然那么努力在爱啊。

多少次泪目,多少声加油,多少个“最美”,多少夜不眠不休刷屏,多少回全民揪心接力,让多少微弱的力量在巨大的灾难与恐惧面前汇聚成墙,彼此依偎着迎向那未知的未来。

未来从未如此地未知。尽管中国迅速控制疫情,出口回暖经济复苏,世界引擎重新启动,但这一年,全球经济被重创甚于世界大战,多国政局之动荡堪称风雨飘摇,末日情绪四处弥漫,国际现实一片魔幻。

这一年,大选撕裂美国,脱欧折磨英国,恐袭缠上法国。中美关系空前承压,世仇难解的阿拉伯诸国却与以色列次第建交。整个世界暗潮涌动,哪里都是变局。

年初“地狱火”导弹定点斩杀伊朗将军,年末南高加索上空无人机精准摧毁亚美尼亚坦克。科技主宰战场,改变着千年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战争模式,还将重塑权力与政治的内在逻辑。

哨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比如口罩使用该不该强制,自由与安全的边界挑起全球争论;刷脸能不能推广,技术伦理引起多方关切。

是的,2020年,整个世界仿佛进入到历史的三峡中漂流,前方仍可能是凛冽的冰河,是汹涌的怒海,你我同在这一艘船上,无处可退,无人例外。你我的命运从未如此与国家命运生死相连,你我的历史从未如此与世界历史紧密相绕。

没有一滴水能独自成为大海,也没有一个春天不拥有万紫千红。但若失去那每一滴水、每一朵花的“我在”,大海也会干涸,春天终将无色。“我在”是一个沉重的字眼,因为它寄寓于每一个负重的存在之中。

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坚持。无论愿不愿意,你我都已被卷入这大历史的现场。历史流经我们,我们就要打上印记。所谓“我在”,是“有我在”,是对真相与正义的信念,是担当,是责任。

世界乃是所有人共业所感。大洪水来袭之前,没有一滴水认为自己有罪;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无辜。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你我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亦是你我的一部分。世界刻画着我们,我们也要定义它的算法。

所谓“我在”,是“我还在”,是渡尽劫波人还在、爱还在。等你归家的那盏灯火,打开门孩子扑入怀中的笑脸,永远是那般动人。而在天灾人祸的命运前,在风刀霜剑的相逼下,你需要永远坚强。

生命薪火代代相传,是基因绵延意义上的血脉永生;天之未丧斯文在兹,是模因绵延意义上的文明永生。但倘若岁月暗算我们,我们也别饶过它。

岁末寒冬,伦敦溃散,日本封国,巨星不断陨落,疫苗尚未普及病毒却多处变异,世界仍不太平。但万物始终运行,大地终将苏醒,世间流传着厚义与深情,时光滚滚向前绝不停息,新年终将到来。

我在,就是不幸中的万幸;我在,就是绝望中的天籁;我在,就是破釜沉舟,是披荆斩棘,是一诺千金,是虽九死其犹未悔,是越千山万壑也要与你共一个更美的春天。

我在,是国与民互相担当,是夫与妻一起承受,是父母与儿女共同坚持,是一个人给一个人壮胆,是一群人为一群人拼命。我在,你在,我们在。你有我们在,我们有你在,你我有彼此在。今年的这一天,每年的这一刻,你我执手见证“我在”,互道一声早已相约的祝福:新年快乐!

扩展资料:

《南方周末》引用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论”其弦外之音无非意指“转型是必然的,然而道路漫长,需要凝结共识”的形左实右论调。而“我在”的论述也是近几年南周献词探讨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进展。

《南方周末》认为的“我在”是世界主义的,不断提及将小我有机融入历史的大我之中,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因而小我亦需负起公共生活赋予的重任。

献词试图摆脱民族国家的框架,没有晚清梁启超阐发国家谱系下躯体的小我与公共的大我里头的紧张关系,反而像是回到了五四时期胡适的个人观,从国家主义走向以公理为核心的新天下主义。

今天下午我家的小狗在我脚上刮了一条红印,没有出血,只是一条红印,我们乡镇的医院现在没有狂犬疫苗,明天才可以打,请问现在吃东西需要注意什么,可以吃海带吗?

南方周末精选文章

《他的国,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切·格瓦拉的文章。文章如下 正是你找到的 南方周末刊出的40年后,世界对于格瓦拉的评价仍然和他的冒险经历一样庞杂:他是始终孤身作战,对自己的牺牲早有预见,被同志背叛,为自己尽力解放的民众所不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基督。或者,他是个自我身份认同障碍症患者,冷血的暴力运动倡导者。这个出身阿根廷的青年是“一个拉美近代迷惑与追求的缩影”。40年前的10月8日,在玻利维亚尤罗峡谷,埃内斯托·切·格瓦拉。这位20世纪的红色罗宾汉停止了战斗。负责协助玻利维亚政府军围剿这支游击队的古巴籍中情局特工菲利克斯·罗德里格斯回忆说,和剩余6名同志一起被俘虏,由随军记者拍摄照片存档后一小时,格瓦拉就被处决。来自玻利维亚政府的命令很简单——“500-600”,头一个数字是军方为格瓦拉定的代号,后者则表示死亡。从这场谋杀实施的那一刻起,一个英雄的传奇不仅没有结束,反而被放大成了神话。2004年上映,由沃尔特·塞勒斯导演的影片《摩托日记》为大众揭开了一条探寻格瓦拉早年精神世界的路径。1951年12月,年轻的医学院学生格瓦拉和好友阿尔贝托·格拉纳多骑上一辆诺顿500大力士摩托车,开始了遍及拉美的漫游。和沿途的风景一样,格瓦拉的信仰也在不停变幻,从嬉皮士的浪游精神,到甘地主义,最终变成了革命暴力。格瓦拉的精神与古巴革命的胜利,曾使美国坐立不安。1960年8月8日的《时代》周刊以格瓦拉为封面,却号召美国“采取积极行动来应对拉美地区中令人不安的新变化”。1961年,由美国政府倡导,旨在扭转拉美国家经济贫困和政治高压状况,“争取进步同盟”正式启动,肯尼迪政府宣布联手美洲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年内向拉美投入1000亿美元,以便促使这些国家进行土地、税收改革和经济多样化。当时美国的构想是,一旦这些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进而成为“现代化”国家,那么“古巴,苏联式的暴力社会革命道路就在人民心中自然失去了吸引力”。然而,这个目标一旦与美国保护自己在拉美的投资经济利益和政治控制地位相背离,美国往往会毫不犹豫地牺牲前者。在整个60年代,拉美国家总共爆发了16次军事政变,有10个宪政政府被推翻。时任古巴工业部长和军训部长的切,曾无数次赤裸着上身,和革命军的战士们一起收割甘蔗、烟草,驾驶拖拉机,尽管许多带有偏见的西方媒体讥讽记录这些瞬间的照片不过是蛊惑人心的宣传,但曾在古巴长期采访报道,客观中立的伦敦《每日电讯报》资深记者埃德温·泰特洛在《眼睛望着古巴》里言简意赅地指出:“没有镜头对准的时候,切的劳动更加繁重。”1965年2月,在阿尔及尔的第二次亚非团结大会上,格瓦拉抨击苏联是西方帝国主义“暗中的同谋”,经互会的实质是压榨和资本主义式的不平等贸易。一句话,他的乌托邦绝对不可能借助现实政治和社会手段,在现实世界中完成,苦闷的切于是唯有反复呼吁,共产主义需要“新人”,而“正确选择完成这一任务的手段”必须首要是“精神方面”的。这一切,共同造成了切1966年底神秘戏剧性地从古巴出走,“唯有穿上破旧的军装,他才感觉自己做回了自己”。1967年4月16日,格瓦拉从玻利维亚丛林中发表的《创造两个,三个……许多个越南》,成为他留给世人的最后著作,他反复强调,民众武装力量能够在对抗正规军队的战斗中取胜,“游击中心”能够在革命条件未成熟的拉美国家促成斗争的胜利。不过在这份热情激昂的文稿问世15天前,美国南方司令部派遣的两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就降落在圣塔克鲁斯军用机场,为玻利维亚陆军带来了无线电通讯器材,M60重机枪和先进的M-1步枪等先进武器,甚至刚刚发明、可以野外方便加热、密封贮存的“C”军用口粮。同时来自古利克堡基地的美国特种部队开始训练玻利维亚陆军的第二突击营,进行远程侦察、渗透、伏击与追踪训练,格瓦拉的短暂冒险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国人杀了格瓦拉。在格瓦拉牺牲后的次年,也就是被古巴命名为“英勇的游击队年”的1968年,格瓦拉的一些主张终于在古巴实现,尽管这是与苏联关系严重破裂的副产品。卡斯特罗在国内宣布实施汽油配给制,声明革命者的尊严使古巴不能向苏联“乞求援助”,古巴全体政府职员和党员被动员起来,参加收获甘蔗的义务劳动,普通劳动者则被分发了“劳动记分卡”。古巴青少年被安排每天在课堂上背诵切的语录,并发誓以他为榜样,为古巴革命奋斗终生。如何评价格瓦拉为其追随者留下的遗产?他无疑是拉丁美洲桀骜不驯、浪漫骑士化的游击战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继承人,在他前面则是卡兰萨、潘乔·比利亚和帕萨塔。当这个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端起长矛时,曼德拉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南非律师,越南仍然是个分裂的前殖民地国家,整个拉丁美洲被形形色色的军人独裁政府占据。在他死后,拉美的革命游击战争再没有能达到他期望的效果和高度。里吉斯·德布雷在《革命的革命》中强调,缺乏长期系统化的农村动员和结构严密的干部队伍,精英化、具备高度献身精神的起义者只是丛林中的一撮暴乱分子。1964年,阿根廷军政府消灭了马蒂赛游击队;60年代末委内瑞拉民族解放阵线因新总统雷奥尼的政治宽容改革而分崩离析,在哥伦比亚,“黑色骑士”费尔明·查理和“神枪手”马鲁兰达创立的“民族革命武装”也因既没有系统的土地分配纲领,也不愿意动员印第安原住民,始终未能摆脱殖民时代的盗匪形象。1968年,秘鲁游击运动领导人约瑟夫·汉森在第四国际大会上承认,拉丁美洲的游击革命主义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它孤军作战,在国内无法发动农民,无法和教会、知识分子、工人达成任何一致,在国际上从未得到过莫斯科或哈瓦那的支持。格瓦拉的牺牲与古巴式武装输出革命模式的暂时失败,反而激发着拉美乃至整个发展中世界对于经济、政治、社会公正的追求。从60年代中期开始席卷拉美的“解放神学”运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切的“新人”观念影响,智利的弗雷斯诺·红衣主教与尼加拉瓜的布拉沃主教,分别成为桑地诺、皮诺切特等军事独裁者最有威胁、最激烈的反对派领袖。而巴西的卢拉·席尔瓦和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则把在拉美湮没已久的“民众主义”,与格瓦拉式的社会平均分配理想重新拾起,当作反击国际经济贸易不平等和自身经济结构恶化的全新武器。在他的众多信徒中,也包括绰号“副司令马科斯”,以一身迷彩服、黑色面罩、AK47冲锋枪、中国红军五角星帽徽和滑雪帽、墨西哥传统游侠式交叉子弹带、电子手表和对讲机等“革命”符号武装起来的墨西哥萨帕塔运动领导人。“副司令马科斯”在这场利用网络和电视新闻而非爆破和伏击来完成的“全球第一场后现代革命”中,格瓦拉式的革命浪漫主义,拉美文艺中的魔幻主义传统和后现代文化的狂欢性前所未有地结合起来,1997年8月,在拉坎顿丛林深处召开的“第一届保卫人类对抗新自由主义国际聚会”几乎成了一场打着革命旗号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01年“副司令马科斯”决定走出丛林,带领他的追随者们骑着黑色的摩托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巡游,跟随他们的是支持萨巴塔主义的旗帜和标语,还有浩浩荡荡的“骨肉皮”——完全是摇滚乐队巡演的架势。没有人知道“副司令马科斯”到底是谁。在丛林中,他设法安装了网络连接,不定期地发表网络日志。每时每刻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都有同样为革命——互联网革命——神魂颠倒的大学生窥探他的主页,然后惊为天人。他的个人魅力招来了一大批西方朝圣者:MTV希望给他拍一部电影,贝纳通想让他做形象代言人,然而他拒绝此类的请求。至少到如今,“副司令”还坚持着一个革命者纯粹的使命——完成革命意愿,淡化个人形象。马科斯承认自己也有动摇的时候,想摘下面罩成为真正的名人,然而最终还是听见自己头脑里有一个嘲弄的声音说:你只是作为一个神话才有存在的价值,你自身并不存在。这个嘲弄的声音也许正来自切·格瓦拉。

父亲们在又一个新的春天悄然老去。我们祝福他们健康,祝愿雨露遍布他们经管的花园,祝愿蛇离开他们耕作的菜地。因父之名。父是甲骨文里手持棍棒的子女教育者,是《易经》里所谓“子之天”者。我们相信“父”意味着最原始的平等。套用夏洛蒂·勃朗特的名言,当这些衰老如一件旧衣裳的男子,穿过他们手头的锄头、扳手、手术刀、权柄、支票、豪华汽车的方向盘,来到“父”这个符号面前时,他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因父之名。每一个父亲,都曾对同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加持祝福。那时我们还在襁褓里,他们教我们与人为善,教我们平等公正,教我们宽容退让,他们带我们去看花儿而不是尸体,他们给我们玩具而不是涂毒的匕首。因父之名。我们相信“父”意味着最朴素的圣洁。当他们暂离每一天的艰辛、阴谋、懦弱、蝇营狗苟、风湿疼痛、求告无门、日进斗金,来到子女面前时,这些年老的农民工、上访者、囚徒、官员、慈善家的眼眶里,都满载着同样的父亲所独有的圣洁光辉。是的,父的温暖的眼眶,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后的散兵坑,我们在这里躲避流弹,自舔伤口。父亲的眼眶是圣泉,他让每一个心力交瘁的战士瞬间回到“满血满魔”的状态。因父之名,是希腊神话里阿喀琉斯在每一次战斗前高呼父亲的名号;是禹完成鲧的治水事业。所以我们不理解衙内们会“因父之名”去牟取暴利,去欺压弱者。这不是“因父之名”,这是吸血蜱虫和宿主的关系。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把开春的第一期报纸献给我们的父亲。因为他们是教化,是传承,他们是饥馑之年的种子,是最原始的平等以及最后的善。我们力图概括出每一位父亲的特点,他们或强悍、或无力、或江湖气、或坚韧……而这十五个词堆砌在一起,恰是人们对“父”这个符号的整体想象。他们是那个滋养我们长大成年的核桃壳里的国王,他们在我们出生的第一天——那时他们还是壮年——便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南方周末》日前发表的《养老保险“一国两制”现象严重》一文,引起社会很大反响,特别是企业退休人员争相传阅、相互转告、热烈议论、好评如潮。这篇文章何以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一是敢越雷池。养老金“一国两制”现象长期存在,人们尤其是企业退休职工,早就颇有微词、质疑纷纷。我曾就此问题多次给多家报纸写过文章,呼吁解决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悬殊问题,但都被退稿。有编辑对我解释说:“你说的问题的确存在,这是社会不公平,但这是个社会敏感问题,见报怕影响社会稳定。”我心里不服这种牵强的解释,几千万退休的企业老人,承受着不公待遇,顾大局,识大体,他们是稳定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传媒连句公道话都不敢说,何谈为民代言?现在,《南方周末》终于打破传媒在这个问题上的沉默,把“敏感问题”摆在社会面前,并且选择全国“两会”前夕发表,为百姓鼓与呼。我看并没有“天下大乱”,反而向人民群众传导了亲民政府的关注与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增强了广大企业退休人员被特别重视和格外关怀的感觉,激活了老人们的心理期望,有利于社会稳定。许多老人高兴地说:“不管问题能不能解决,什么时候解决,只要报上替咱们呐喊了,就有希望啦!” 二是情真意切。该文章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传媒“心怀天下不平事,意念人间疾苦情”的情怀和职业良知与责任感。文章中有许多贴心知己的话。如“自2005年始,各地在国家统一安排下逐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但每次每月数十元额度的增长,仍未能有效改善企业退休人员的境遇。”又如“CPI的飞涨,已经让各地的老人们迫不及待。他们开出自认卑微的请求,一年内达到机关事业单位普通司机的水平,三年内达到机关事业单位同等人员的水平。这可以理解,他们必须以仅存的晚年岁月与循序渐进的政策赛跑。”读到这段文字,心里酸楚悲凉,一个企业的高级知识分子开出的目标请求竟卑微到机关的司机收入水平!企业退休的老人们,甚至得到政府几句肯定他们在共和国建设中出过力的话语,都会提高“幸福指数”。我常听到老人们相互安慰勉励的话:“不怕拿得少,就怕走得早,好好活!”多好的老人啊! 三是实话实说。“企业高工养老金,不如机关清洁工”,说得太符合实际了。老朽忝列高工,长期只有500元退休金(去年才突破千元大关),回湖南老家探亲,兄弟姊妹、老子老娘都以为我“瞒产”了,父亲说,在县政府扫地打杂的都有1000多元退休金,问我是不是犯错误了?文章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了退休金“一国两制”的现象。如华南某市截至2007年7月,部分企业副高职称的退休专家养老金约为930元,相当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清洁工工资的一半。2007年初,上海一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每月养老金为2006元,而该市某机关司机的退休金是2550元。活着如此,死了差别更大,如退休人员去世,上海企业单位补发两个月工资,而机关则发20个月的工资,相差10倍,这是典型的“同命不同价”! 《南方周末》的文章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这就为党和国家制定养老金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功不可没,值得崇敬。

摘自《南方周末》20180823(文章记得好像是一个学者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的访谈啊哈哈) 莫泊桑的《项链》 文章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由于命运的差错,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 《项链》的意境是美的,美就美在它的主人公马蒂尔德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不错,因为美丽,玛蒂尔德才盼望展现自己的身姿,才刻意从闺蜜的首饰盒里挑出自以为最夺目的项链,才兴奋的去带着那串宝贝去参加教育部的舞会。你看,玛蒂尔德迷人的笑着,陶醉的舞着,释放出热烈的快乐。那洋溢着激情的舞姿,使她比舞会上所有的女人都显得动人。其实无需项链的映衬,玛蒂尔德就很漂亮,因为那是自然赋予的青春之美。 然而玛蒂尔德的炫美却不为当时和后来的世道所容。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这篇小说深刻地揭露了小资产阶级数虚荣意识的可恶,可是扪心自问,从显贵到贫士,谁敢说自己没有一点虚荣之心?【反弹琵琶】 其实在舞会上展现出来的仅仅是玛蒂尔德外在的美貌,项链的丢失才真正激活了她心灵的美丽。请看祸事临头之际,玛蒂尔德既没有像人们习见的那样歇斯底里的哀嚎,也没有心存侥幸地试图逃避厄运。而是很快的振作起来,勇敢的面对事实。她的虚荣之心转化为实荣之行,她绝对以诚实的态度面对现实,用勤奋劳动长青樱项链的丢失而造成的债务,为此,马蒂尔德付出了十年的辛劳,一时的失误害苦了玛蒂尔德,长期的辛苦却磨炼了他的意志,玛蒂尔德的心灵的意境随着小说情节的深化而展现出它美丽,精神随着偿债心愿的了却而升华,而袒露。 玛蒂尔德双手的颜色是通红的,这正是体魄健康的标志,是成熟之美的表征。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 邦斯舅舅相貌丑陋且衣着古旧,穷困潦倒而爱吃白食,他与周围的各色人物竟然那样格格不入。由于他内心的追求与时代的观念形成鲜明的反差,因此成为会招人嫌恶的怪物,在大量的恶意嘲弄和少量的善意怜悯中度过了悲凉的后半生。 可是邦斯舅舅年轻时有过得意的光景,他酷爱艺术,在法兰西帝国时代去过罗马,获过音乐大奖,收藏有珍贵的美术作品。而且以后的数十年间,他依旧坚持既往,在过时的衣着下,包裹着善良的心灵,在潦倒的生活中执着于理想,但这正是与现实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难以协调的失误。其实既往的和现实不兼容是人人都逃不过的命运,只不过邦斯舅舅依旧保持着对于传统艺术的热爱。请看,他在乐队面前激情地挥舞起指挥棒;在收藏室里,像热恋的情人那样欣赏着艺术品。邦斯舅舅没有得到过人间的爱情,却获得了艺术的爱抚,因为只有艺术能够超越时代的鸿沟。沉浸在永恒的艺术天地,邦斯舅舅焕发出饱满的青春,仿佛不再是古旧过时的人物。 …… 邦斯舅舅之所以陷入悲剧的命运,那是既往与现实的差错所致。 【吾读】这些书评和感想并不适合大篇幅引用,比如大花篇幅去介绍邦斯舅舅如何潦倒,这样用会成为素材的简单堆砌。不如默认大家都了解邦斯舅舅,只要把他作为正面人物例举出来就可以了。 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多积累些概括性高的词汇,显得更专业也更有说服力。像这篇分析就说的很好,“与现实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难以协调的失误”“既往和现实的不兼容”等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