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茯苓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茯苓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天然药物集——茯苓:性味及功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附注 [性味及功效] 味甘、淡,性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用量9~15g。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免疫作用:茯苓多糖,如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羧乙基茯苓糖均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这一作用与激活补体有关。羧甲基茯苓多考,试大收集整理糖能增强小鼠因注射醋酸考的松引起免疫机制的小鼠和荷瘤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茯苓多糖还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羧甲基茯苓多糖能使小鼠的脾脏和胸腺增重。 2. 利尿作用:茯苓醇浸剂对大鼠、家兔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3. 镇静作用:茯神煎剂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小鼠的自发活动,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小鼠过度兴奋作用。 4. 降血糖作用:水浸膏及乙醇浸膏对家兔有降血糖作用。 5. 抗肿瘤作用:将茯苓聚糖的结构改造为茯苓次聚糖后,对小鼠肉瘤有抑制作用。我国报道用茯考试,大收集整理苓多糖和羧甲基茯苓多糖对小鼠肉瘤、子宫颈瘤等效果不理想。 6. 对肝脏影响:茯苓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的活动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7. 抑菌试验: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能杀死钩端螺旋体。 [附注] 茯苓还用作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国家将茯苓作为海军常用药物及滋补品的原料。在温度较大的地区和场所,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这是一种功效和作用非常丰富食物食物,对它其他功效和作用却不是很了解,而且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作用的药材,是非常值得食用的食物,下面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1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一】茯苓能补脾胃,和中益气,不饥延年,补阴益气力,调脏腑,治五劳七伤,暖腰膝,安胎,安魂养神,止健忘,生津开胃,止呕逆,止泄泻,除虚热,开腠理,伐肾邪,泻膀胱利小便,除湿益燥。

治心腹胀满、胸胁逆气、肺痿痰壅、膈中痰水、寒热烦满咳逆、水肿淋结、肾积奔豚,以及忧恐惊邪、口焦舌干、小儿惊痫等症。赤茯苓有清心、小肠、膀胱湿热及利窍行水之功。

茯苓皮能利水,开腠理,可治水肿肤胀。

白茯苓长于补,赤茯苓善于利。白茯苓入肾经,赤茯苓入心经。本品利水作用很强,补心脾气不能缺它。古时候没有白茯苓补、赤茯苓泻的说法,白、赤气味俱薄,主升浮。它们有五项作用:利小便,开腠理,生津液,除虚热,止泄泻。若患者小便通利且频数,多服茯苓就会损伤双目。本品味淡能渗利水湿,故汗多的人服茯苓,会损伤正气而减寿。有人讲本药味淡,淡为阳中之阳,应当上行,怎么有利水的作用呢?其实,凡淡渗之品,都是先上行,然后再下降,不是直接下行的。

小便多而频数,是因其病因不同。肺气实小便频数而量少;肺气虚张口吸气而小便频数;心气虚遗尿;下焦不足则小便自遗;膀肮有热则遗尿;膀肤不利就癃闭;膀胱失于约束就遗尿;厥阴病则遗尿或癃闭。所谓肺气实,是说肺热壅盛,患者必为体壮气足、脉洪有力,适宜用茯苓甘淡渗热于下,所以说小便多的能止。至于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都属于虚热,患者一定上热下寒,脉虚弱无力,应用升阳之品来升水降火。膀胱失于约束,是下焦不足,为火投入水中,水泉不能封藏所致,此乃脱阳证,患者一定四肢厥冷、脉沉迟,应用温热之品峻补下焦,使水火相济。这两类征候皆不是茯苓类的淡渗之品能够治疗的,所以说,阴虚证不宜使用茯苓。尽管古人有服用茯苓的多种方法,然而也应该因人制宜。

【功效二】有辟邪气,止惊悸开心窍,增智,安魂魄,养精神,补虚乏的功效。能疗风邪所致眩晕、虚证、易怒健忘、虚劳口干、心下急痛胀满。对体虚而小便不利的病人,可以加倍应用。

【功效三】治中风偏瘫,口眼?斜,毒风外邪,筋脉拘挛,失语,惊悸,健忘等证。疗脚气疼痛,筋脉挛缩。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总结:

1、可以宁心安神。

2、可以败毒抗癌。药性平和。

3、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

4、可治小便不利。

5、可治水肿胀满。

6、可治痰饮咳逆、呕逆、恶阻。

7、治疗泄泻。

8、治疗男性体内遗物、淋浊。

9、治疗惊悸、健忘。

10、所含茯苓酸可增强免疫力。

11、能抗肿瘤。

12、有镇静作用。

13、有降血糖作用。

14、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2

茯苓的药理作用

1、1抗肿瘤:茯苓中的多种成分都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与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茯苓多糖中的PCM-II对于人体乳腺细胞具有一定抑制作用[1]。茯苓多糖及茯苓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一方面直接对细胞产生作用,多糖可以非特异地对网状内皮细胞及血液系统功能产生刺激;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2、2利水消肿:中药利尿作用同体液利尿激素样调节机制和肾的生理作用具有密切关系。茯苓素为主要的利尿消肿成分,它可以激活人体细胞膜上的Na-K-ATP酶,ATP同利尿有密切关系。

作为主要的茯苓活性成分,茯苓素在体外可以竞争醛固酮体,在体内可以产生逆转固酮效应,不会影响醛固酮合成,这些都表明茯苓素为新型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有利于尿液的排出以及肾功能恢复[2]。有报道显示茯苓具有明显利尿作用。

3、3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它有抗脾脏增大、抗胸腺萎缩、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茯苓多糖既可以增强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还可以增强体液免疫力。茯苓多糖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免疫器官进行保护,增加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对机体状况进行改善,使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增强。一定程度上,茯苓多糖可以加快人体造血机能恢复,而且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保护骨髓,减轻及预防化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最终达到健脾补中、扶正固本的作用。

4、4增白作用: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成过程的一种关键酶,控制酪氨酸酶活力就可以对黑色素生成量进行控制。研究发现,白茯苓对于酪氨酸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属于竞争性的抑制,可以通过对酪氨酸酶的活性进行抑制来使黑色素的生成量减少,也可能为增白中药的一个作用机制。

中药土茯苓的现代研究进展论文

土茯苓对贫血患者、体质虚弱的人是很好的食疗补品。 同时有健脾养胃、增进食欲、止泻、清热解毒的功效。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土茯苓的临床应用与功效。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预防:每日1两,1次或2次煎服,每周连服3日,共服5周。

2、治疗梅毒:土茯苓据早年临床观察报告,以土茯苓为主,配合银花、甘草,或配合苍耳子、白藓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马齿苋、甘草。煎服.治疗现症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

3、治麻疹:预防用煎液内服,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

4、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每日用200~400克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肠,7天为一疗程。

5、治疗急慢性肾炎:每日150克,水煎,分3次服。退肿作用较好,服后,小便增加。亦有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肾结核的报道。

6、治疗颈淋巴结核:每日用鲜品500克,水煎分2次服。

7、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50克,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200克、四物汤50克、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8、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炖鱼

材料

土茯苓:100g,。

鲫鱼:一条中等个。

做法

首先把土茯苓泡开。

第一步:先将鱼洗干净,在鱼的两面摸少许盐。

第二步:在锅中放少许油,等油烧热到5成就可以,然后把鱼放进锅中煎成两面微微的黄。

第三步:放凉水进锅,水漫过鱼身就可以,然后加入醋,姜,料酒,土茯苓。

第四步:鱼在水中煮大概20~~30分钟既可以出锅了,口味重点的,可以出锅前再放点盐。葱花,香菜,味精。

土茯苓五指毛桃煲鸡汤

主料:土茯苓、五指毛桃、鸡一只。

配料:姜。

调料:盐。

做法:

1、将土茯苓,五指毛桃根清洗干净。

2、将鸡肉斩块焯一下去掉血水,洗净。

3、把所有的食材及姜片放入烫煲中。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土茯苓算是一种不陌生的中药材,它的功效与作用涉及很多方面,对这些功效和作用还不了解的话,以下是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一起来学习吧。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作用

1、梅毒

土茯苓有着去湿气、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土茯苓也是治疗梅毒的重要药材之一,但事实上土茯苓汤原来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痔疮。后来用来治疗梅毒。配方是:土茯苓4两,皂角子7个,煎水代替茶来饮用。

2、 瘰疬溃烂

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3、治疗头痛

根据不同的类型,要对应不同的药物。治疗头痛可以选取30-60G的土茯苓,最大剂量不能超过120g。服用要付的时间最短7天,最长要3个月。

4、治疗膝关节积液

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轻则30g,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 重者100剂收功.

以身体疼痛去除淤血的药汤为基础,可以加大土茯苓用量,少达30g,多达120g-240g。正常病情患者20剂左右就可以见效。严重的患者需要到100g左右。

5、治疗急性菌痢

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 。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平均治愈天数为天。

土茯苓的疗法

1、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土茯苓200克,桂枝,白术各150克,甘草100克。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2、治湿泻

白术50克,土茯苓(去皮)35克。上细切,水煎50克,食前服。(《原病式》茯苓汤)

3、治小便多、滑数不禁

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4、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半夏一升,生姜250克,土茯苓150克(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5、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防己150克,黄耆150克,桂枝150克,土茯苓300克,甘草100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6、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土茯苓250克,泽泻200克,甘草100克,桂枝100克,白术150克,生姜200克。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土茯苓的禁忌

1、土茯苓忌米醋。

2、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气虚下陷、津伤口干者慎服。

3、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

1、茯苓栗子粥

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2、茯苓鸡肉馄饨

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源于《奉亲养老书》。本方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3、茯苓麦冬粥

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4、茯苓酒

茯苓60克、大枣20枚、当归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将上药切碎装瓦坛内,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摇一次,每日饮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气血虚弱、阴阳两亏所出现的腰酸、腿软、体倦乏力、阳痿、须发早白、心悸失眠、食欲减退等均宜服用。

5、茯苓膏

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将白茯苓研为细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滤去水,再漂再晒,反复3次,再为细末,拌白蜜和匀,加热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开水送服。常服用本品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稗益。

总结:土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多,能治疗那么多种疾病。是不可多可的可贵药材。本文介绍了土茯苓的用法,但是如果大家遇到了问题,还是要去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增大或者减小用量,不可自己胡乱吃药。病情较轻的可以尝试对症的土茯苓食疗方法。可以很好的治疗疾病。

土茯苓简介

常绿攀缘状灌木。茎无刺。叶互生,薄革质,长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1~5cm,浆果球形,红色,外被白 粉。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或林下。主产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四川。 产镇江、宜兴、深阳,野生山坡灌丛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

功能与主治

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注意

肝肾阴亏者慎服。

①《万氏家抄方》:不犯铁器。

②《纲目》:服时忌茶。

③《本草从新》:肝肾阴亏者勿服。

土茯苓药理研究论文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导读:土茯苓的药理作用!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毒。归肝、胃、肾脾经。开散降泄。用本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等配伍同用。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 土茯苓的别名: 仙遗粮、土苓、红土苓、山猪粪、毛尾薯、山遗粮、山奇良、刺猪苓、过山龙、山地栗、过冈龙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毒。归肝、胃、肾脾经。开散降泄。用本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等配伍同用。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 土茯苓适合人群: 肝肾阴虚者慎服。 土茯苓食物相克: 服时忌茶。 土茯苓做法指导: 凡治梅毒,可单用本品大剂量煎汤频服,或与生苡仁、金银花、防风、木通等配伍。凡湿热淋浊,小便赤涩者,可与木通、蒲公英、扁蓄等配伍,以利尿解毒泄浊。

1.抗肿瘤作用对大鼠膀胱化学致癌的影响 实验动物雌Wistar大鼠,体重70-110g,致癌剂N-J基一N(4-羟丁基)亚硝胺(BBN),实验时以20%乙醇将BBN原液配成36%的溶液。正常对照组:在乙醚浅麻醉下,单纯以溶剂(20%乙醇)经导管ig,每周2次,共12wk。病理对照组:36%BBN溶液(90mg)ig,每周2次,共12wk、每只鼠BBN总剂量。土茯苓组:BBN处理同病理对照组,以每lkg含120g土茯苓干粉的饮食饲养。至wk30实验结束,处死动物,取膀胱、输尿管、肾盂,肾、肝和脾作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土茯苓组对BBN膀胱肿瘤的发生无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发生了较多的鳞状细胞型肿瘤,因此在使用本品防治膀胱肿瘤时,应持慎重态度。 对黄曲霉毒素B1致大鼠肝癌作用的影响 取性Wistar大鼠,8wk龄,ipAFB1(280ug/kg,6次/wkx2)作肝癌启动动剂。2wk后,施以促癌程序:给含乙酰氨基芴(2AAF)饲料2wk,在wkl末,切除大鼠肝中叶和左外侧叶。10d后,断颈处列大鼠,肝脏取材作r-谷氨酰转肽酶(r一GT)染色。大鼠从注射AFB1前10d起,至停注AFB1后3d止,进食含受试物饲料。结果,大鼠肝癌前病变r一GT染色阳性肝细胞灶,土茯苓组(饲料中含)的病灶也稍少,且显著小于对照组。提示土茯苓对预防肝癌有一定的实用价值。2.对棉酚的解毒作用 采用土茯苓水煎剂(剂量:每鼠每日相当生药1g和两种),土茯苓稀醇制剂(剂量:相当生药1g和2g),土茯苓粗黄酮(剂量:50mg和100mg),土茯苓多糖(剂量:和),硫酸亚铁(剂量8mg),每组用药3d后分别igl次纯棉酚650mg/kg、850mg/kg和100mg/kg,观察解毒作用。结果,土茯苓水煎剂、稀醇制剂和粗黄酮均具有拮抗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P<,P<和P<)。一般棉酚中毒时可用硫酸亚铁拮抗,但能影响抑精作用。土茯苓稀醇提取物在拮抗棉酚毒性的同时不影响棉酚对雄性大鼠的抑精作用。

土茯苓是一种常见中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中药材,那么它的 种植 前景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土茯苓的种植前景分析,一起来看看。土茯苓的种植前景分析 1、土茯苓的药用价值很高。根据中医理论,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湿热疮毒、梅毒、淋浊、带下等并。近年来对土茯苓的临床研究以及药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抗癌、治疗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方面,土茯苓也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土茯苓在中药市场需求量极大。 2、但是,由于近年来连年开采,野生土茯苓形成“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的循环,并且目前还未实现人工栽培批量生产,所以其不可持续利用问题越来越严重,土茯苓价格也日益紧俏。 土茯苓的种植 方法 1.备料 茯苓生长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在松树的根和树干中蔓延生长,并分解和吸收其中养分和水分之特点,选用松树作为茯苓的生活原料。为了充分发挥松树的利用效率,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椴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方法。 (1)段木备料 每年10~12月松树砍伐后,立即修去树桠及削皮留筋,具体要留几条筋,要看树的大小而定,削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木将树皮相间纵削(不削不铲的一条称为筋),各宽4~6厘米,削皮留筋后全株放在山上干燥。经半个月以后,将木料锯成长约80厘米的小段,然后就地在向阳处难叠成“井”字形,待敲之发出清脆响声,两端无松脂分泌时即可供用。 (2)树蔸备料 即利用伐木后留下的树蔸作材料。在秋、冬季节伐松树时,选择直径12厘米以上的树桩,将周围地面杂草和灌木砍掉,深挖40~50厘米,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然后在树桩上部分别铲皮4~6向,留下4-6条约3~6厘米宽未铲皮的筋(也叫引线)。树桩下的粗大树根也可用来栽茯苓,每条树根铲皮3向,留3条引线。根留1~厘米长,过长即截断不要,使树蔸得到充分暴晒至干透。干后可用草将树蔸盖好,防止降雨淋湿。 2.选地挖窑 (1)选地 宜选排水良好的向阳缓坡地,土质深厚、疏松的砂质壤上(含沙量60%~70%)为好。黏土、透气性差的土壤不宜采用。最好选生荒土或放荒3年以上的庄稼地;栽过茯苓的地块即应放荒5~10年方可再种。 (2)挖窑 挖窑时间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底进行。先清除场地的草根、杂木蔸、石块等杂物,然后依备料段木的大小与长短挖窑。窑形为长方形(长度视段水长短而定),深挖20~30厘米,宽30~50厘米,窑地按坡度倾斜,清除窑内杂物。挖出的土也要保持清洁。场地沿山坡两侧开沟以利排水,如坡度较陡,可在被顶筑坝拦水。 (3)下窑与接种 下窑接种时间在 春分 至 清明 前后进行。下窑应选连续晴天土壤微润时,把干透心的段木按大小搭配下窑,一般每窑2至多段。细料应垫起与大料一样高,两节段木留皮处应紧靠,使铲(削)皮成“V”形,以便于接种。以重量计,每窑2节段木在15千克左右,最少不宜少于10千克。 栽培茯苓所用的苗种,历来沿用菌核组织,通称“肉引”;将其压碎成糊状作种用称为“浆引”;把“肉引”接种于段木,待菌丝充分生长后挖起,锯成小段作种的称“木引”。用“肉引”和“浆引”栽种一窑要耗费茯苓~千克,用种量大,不经济;“木引”操作繁琐,菌种质量难以稳定,稳产高产也难以保证。近年来采用纯菌种接引,即可获得高产,又可节约大量商品茯苓,是当前广泛应用的最好方法。菌种是用小松木块(长宽厚厘米*厘米*厘米)装瓶消毒,加适量的培养基质,经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在瓶内长满旺盛的乳白色菌丝,而作为大面积茯苓的接种菌种。 接种时在两段木的上半部分用利刀削成长15厘米*10厘米的新口,然后用消毒过的钳或镊子将瓶内的菌种(长有菌丝的松土块)取出,平摆在两段木间的新口处,并加盖松木片或松叶,上面可再放一条段木(若两段水重20千克以上,则不放第三段段木),覆土10~15厘米,整个窑面成龟背形。每窑需菌种1/3~1/2瓶。 利用树蔸栽培在茯苓则于根蔸上削2~3个新口,然后将菌种分别接种在新口处,盖上松片或松叶,覆土高出树蔸15~18厘米,每树蔸一般用菌种~1瓶。 3.田间管理 (1)查窑补引 段木接种7~10天,使长出白色的茯苓菌丝,检查时若发现段木上不长菌或污染杂菌即应进行补缺。方法是将窑的盖土扒开,露出段木,取去一段,以菌丝生长旺盛的窑中取出一段补上,然后将土覆回;或是将不上菌窑内的段木全部取出,晒去水分,再将段木重新削口,放回原窑用菌种接种。 (2)培土 茯苓形成菌核(结苓)后,苓体不断增大或因大雨冲刷表土层而露出土面,使茯苓停止生长。故要勤检查,发现窑土裂开或苓体露出要及时用细立培土,同时还应注意拔除杂草和防止人畜进入地内踏踩。 4.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是白蚁,危害严重。接种后当年7~9月和第二年5-6月份地温高,白蚁繁殖快。 防治方法:发现蚁路,及时用药喷在蚁身上,使之带回窑内互相传染中毒死亡,或用煤油或开水灌水蚁穴,并加盖砂土,灭除虫源。 (五)采收加工 (1)采收 茯苓一般在接种后8~10个月内成熟,成熟茯苓的一个特征是外皮带黄褐色,届时可以控;另一个特点是长菌核的段木变疏松呈棕褐色,一捏就碎,表示养料已尽,应立即采收。通常是小段木先成熟,大段木后成熟。宜成熟一批收获一批,不宜拖延。一般每窑15-20千克段木约收鲜茯苓~15千克,高产可达25~40千克。 (2)加工 将采收茯苓堆放室内避风处,用稻草或麻袋盖严使之发汗,析出水分,再摊开晾干后反复堆盖,至表皮皱缩呈褐色时用刀剥下外表黑皮(即茯苓皮)后,选晴天依次切成块片(长、宽、厚4厘米*4厘米*厘米),将切出的白块,赤块分别摊竹席或竹筛上晒干。也可直接剥净鲜茯苓外皮后置蒸笼隔水蒸干透心,取出用利刀按上述规格切成方块,置阳光下晒至足干。一般折干率为50%左右。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 茯苓,善治湿热疮毒。阴痒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症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阴门瘙痒”。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临床上以后者多见。余常用燥湿止痒汤治之,多获立竿见影之效 方用:土茯苓30克、槟榔10克,苦参、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当归、白芍、黄柏、苍术、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外洗阴部,或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用5剂,阴痒即可消除。 方中重用土茯苓,因其解毒利湿,善治疮毒也;用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白芍清热利湿,用当归、苦参、黄柏、苍术清热燥湿,用槟榔、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杀虫止痒,故收效颇速。

土茯苓的研究进展及建议论文

土茯苓是一种常见中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中药材,那么它的 种植 前景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土茯苓的种植前景分析,一起来看看。土茯苓的种植前景分析 1、土茯苓的药用价值很高。根据中医理论,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湿热疮毒、梅毒、淋浊、带下等并。近年来对土茯苓的临床研究以及药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抗癌、治疗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方面,土茯苓也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土茯苓在中药市场需求量极大。 2、但是,由于近年来连年开采,野生土茯苓形成“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的循环,并且目前还未实现人工栽培批量生产,所以其不可持续利用问题越来越严重,土茯苓价格也日益紧俏。 土茯苓的种植 方法 1.备料 茯苓生长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在松树的根和树干中蔓延生长,并分解和吸收其中养分和水分之特点,选用松树作为茯苓的生活原料。为了充分发挥松树的利用效率,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椴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方法。 (1)段木备料 每年10~12月松树砍伐后,立即修去树桠及削皮留筋,具体要留几条筋,要看树的大小而定,削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木将树皮相间纵削(不削不铲的一条称为筋),各宽4~6厘米,削皮留筋后全株放在山上干燥。经半个月以后,将木料锯成长约80厘米的小段,然后就地在向阳处难叠成“井”字形,待敲之发出清脆响声,两端无松脂分泌时即可供用。 (2)树蔸备料 即利用伐木后留下的树蔸作材料。在秋、冬季节伐松树时,选择直径12厘米以上的树桩,将周围地面杂草和灌木砍掉,深挖40~50厘米,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然后在树桩上部分别铲皮4~6向,留下4-6条约3~6厘米宽未铲皮的筋(也叫引线)。树桩下的粗大树根也可用来栽茯苓,每条树根铲皮3向,留3条引线。根留1~厘米长,过长即截断不要,使树蔸得到充分暴晒至干透。干后可用草将树蔸盖好,防止降雨淋湿。 2.选地挖窑 (1)选地 宜选排水良好的向阳缓坡地,土质深厚、疏松的砂质壤上(含沙量60%~70%)为好。黏土、透气性差的土壤不宜采用。最好选生荒土或放荒3年以上的庄稼地;栽过茯苓的地块即应放荒5~10年方可再种。 (2)挖窑 挖窑时间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底进行。先清除场地的草根、杂木蔸、石块等杂物,然后依备料段木的大小与长短挖窑。窑形为长方形(长度视段水长短而定),深挖20~30厘米,宽30~50厘米,窑地按坡度倾斜,清除窑内杂物。挖出的土也要保持清洁。场地沿山坡两侧开沟以利排水,如坡度较陡,可在被顶筑坝拦水。 (3)下窑与接种 下窑接种时间在 春分 至 清明 前后进行。下窑应选连续晴天土壤微润时,把干透心的段木按大小搭配下窑,一般每窑2至多段。细料应垫起与大料一样高,两节段木留皮处应紧靠,使铲(削)皮成“V”形,以便于接种。以重量计,每窑2节段木在15千克左右,最少不宜少于10千克。 栽培茯苓所用的苗种,历来沿用菌核组织,通称“肉引”;将其压碎成糊状作种用称为“浆引”;把“肉引”接种于段木,待菌丝充分生长后挖起,锯成小段作种的称“木引”。用“肉引”和“浆引”栽种一窑要耗费茯苓~千克,用种量大,不经济;“木引”操作繁琐,菌种质量难以稳定,稳产高产也难以保证。近年来采用纯菌种接引,即可获得高产,又可节约大量商品茯苓,是当前广泛应用的最好方法。菌种是用小松木块(长宽厚厘米*厘米*厘米)装瓶消毒,加适量的培养基质,经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在瓶内长满旺盛的乳白色菌丝,而作为大面积茯苓的接种菌种。 接种时在两段木的上半部分用利刀削成长15厘米*10厘米的新口,然后用消毒过的钳或镊子将瓶内的菌种(长有菌丝的松土块)取出,平摆在两段木间的新口处,并加盖松木片或松叶,上面可再放一条段木(若两段水重20千克以上,则不放第三段段木),覆土10~15厘米,整个窑面成龟背形。每窑需菌种1/3~1/2瓶。 利用树蔸栽培在茯苓则于根蔸上削2~3个新口,然后将菌种分别接种在新口处,盖上松片或松叶,覆土高出树蔸15~18厘米,每树蔸一般用菌种~1瓶。 3.田间管理 (1)查窑补引 段木接种7~10天,使长出白色的茯苓菌丝,检查时若发现段木上不长菌或污染杂菌即应进行补缺。方法是将窑的盖土扒开,露出段木,取去一段,以菌丝生长旺盛的窑中取出一段补上,然后将土覆回;或是将不上菌窑内的段木全部取出,晒去水分,再将段木重新削口,放回原窑用菌种接种。 (2)培土 茯苓形成菌核(结苓)后,苓体不断增大或因大雨冲刷表土层而露出土面,使茯苓停止生长。故要勤检查,发现窑土裂开或苓体露出要及时用细立培土,同时还应注意拔除杂草和防止人畜进入地内踏踩。 4.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是白蚁,危害严重。接种后当年7~9月和第二年5-6月份地温高,白蚁繁殖快。 防治方法:发现蚁路,及时用药喷在蚁身上,使之带回窑内互相传染中毒死亡,或用煤油或开水灌水蚁穴,并加盖砂土,灭除虫源。 (五)采收加工 (1)采收 茯苓一般在接种后8~10个月内成熟,成熟茯苓的一个特征是外皮带黄褐色,届时可以控;另一个特点是长菌核的段木变疏松呈棕褐色,一捏就碎,表示养料已尽,应立即采收。通常是小段木先成熟,大段木后成熟。宜成熟一批收获一批,不宜拖延。一般每窑15-20千克段木约收鲜茯苓~15千克,高产可达25~40千克。 (2)加工 将采收茯苓堆放室内避风处,用稻草或麻袋盖严使之发汗,析出水分,再摊开晾干后反复堆盖,至表皮皱缩呈褐色时用刀剥下外表黑皮(即茯苓皮)后,选晴天依次切成块片(长、宽、厚4厘米*4厘米*厘米),将切出的白块,赤块分别摊竹席或竹筛上晒干。也可直接剥净鲜茯苓外皮后置蒸笼隔水蒸干透心,取出用利刀按上述规格切成方块,置阳光下晒至足干。一般折干率为50%左右。 土茯苓功效与作用 茯苓,善治湿热疮毒。阴痒是妇女常见的多发病,症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阴门瘙痒”。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属虚证;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以致阴痒,为实证。临床上以后者多见。余常用燥湿止痒汤治之,多获立竿见影之效 方用:土茯苓30克、槟榔10克,苦参、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当归、白芍、黄柏、苍术、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各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外洗阴部,或坐浴,早晚各1次,每次15~30分钟,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一般连用5剂,阴痒即可消除。 方中重用土茯苓,因其解毒利湿,善治疮毒也;用忍冬藤、车前草、地肤子、白芍清热利湿,用当归、苦参、黄柏、苍术清热燥湿,用槟榔、白鲜皮、土槿皮、川椒、百部杀虫止痒,故收效颇速。

土茯苓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在山坡或者林下比较多见,土茯苓吃起来味道甘甜、清淡,对人的胃部和肝部非常好。土茯苓原来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但是在现在,土茯苓有更多的药物价值,我们现在来看一下。

中医土茯苓的疗法有哪些

土茯苓具有很好的功效,比如:清热解毒,善治湿热疮毒。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及暗色菝葜的根茎。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浸漂,切片晒干;或放开水中煮数分钟后,切片晒干。其作用,如:抗癌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土茯苓的疗法有哪些呢?

1、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土茯苓200克,桂枝,白术各150克,甘草100克。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2、治湿泻:白术50克,土茯苓(去皮)35克。上细切,水煎50克,食前服。

3、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

4、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250克,土茯苓150克(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合,分温再服。

5、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150克,黄耆150克,桂枝150克,土茯苓300克,甘草100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6、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土茯苓250克,泽泻200克,甘草100克,桂枝100克,白术150克,生姜200克。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在服用的时候有一定的禁忌,人们平常不要用土茯苓和米醋一起服用,对于一些肾虚多尿的人和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一定要谨慎服用。还有土茯苓一般用于治疗风筋骨挛痛、脚气、梅毒等病症。但是不能长期服用,不然会把正气和尿一起利掉,容易把身体弄虚。

山药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

山药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消化功能、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延缓衰老、抗肿瘤、抗突变、促进肾脏再生修复、调节酸碱平衡等药理作用

山药有什么药用价值呢?山药是有很好的营养价值的,在中医上也是一味中药,主要的作用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山药的功效和药用价值助消化的山药有哪些药用价值?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圆柱形,含大量淀粉和蛋白质,还有维生素、脂肪、胆碱等成分,以及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含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黏蛋白”,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补脾养胃、补肺益肾。

野山药对于现在的大家来说,应该不是陌生的吧!那对于野山药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1.镇咳作用:小鼠口服总皂甙、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皂甙、分子筛 l号(乙醇回流浓缩液加乙醚即有析出物沉下,析出物的水溶液浓缩后通过分子筛,先后得分子筛 l号和2号)或腹腔注射煎剂,都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薯蓣皂甙元无效。镇咳有效部分主要在极性最强的部分,此外甾体皂甙在较大剂量时也有效。

2.祛痰作用:小鼠口服总皂甙、水不溶性皂甙、分子筛或腹腔注射煎剂均有显著的祛痰作用(酚红法),水溶性皂甙效果不显著。主要有效成分是甾体皂甙类。

3.平喘作用:豚鼠口服分子筛 l号有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分子筛2号及薯蓣皂甙元均无效。煎剂对组织胺或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都有预防作用。平喘有效成分在极性最强的部分及甾体皂甙,但均需较大剂量方有效。

1.治疗慢性气管炎

2.治疗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

3.治疗甲状腺瘤和甲状腺机能亢进

野山药的医学价值早就被草本医生和药物制造商所发掘。在18和19 世纪,这种草本被用来治疗经痛月经和与生育有关的疾病。后来在野山药中发现的物质为制药工业带来了一场革命。野山药(不要混淆为马铃薯)的块茎,即肉质的、像根的部分,含有薯蓣皂苷配基,一种能转化为女性激素黄体酮的类固醇物质。薯蓣皂苷配基在激素的分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这两种是本世纪最主要的两种植物性药物。野山药后来一直被用来治疗经痛、怀孕引起的晨吐和反胃、发炎、痉挛和其他健康问题

野山药能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疼痛、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支气管炎。药理研究表明其有镇咳、平喘等作用。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穿龙薯蓣 根茎类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10-15cm,直径。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不规则纵沟,具点状根痕及偏于一侧的突起茎痕,偶有膜状浅棕色外皮和细根。质坚硬,断面平坦,白色或黄白色,散有淡棕色维管束小点。气微,味苦涩。

(2)柴黄姜 与穿龙薯蓣相似,唯根茎较粗,表面较光滑,无脱落性脱皮。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

(1)穿龙薯蓣木栓细胞多列,常脱落。皮层较薄,细胞壁微木化,有粘液细胞,长51-58μm,直径37-47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散生外韧型维管束。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柴黄姜与穿龙薯蓣相似,但栓细胞扁平整齐,不脱落。

粉末特征:

穿龙薯蓣 淡黄色。

①淀粉粒椭圆形、类三角形、葫芦形、贝壳形,均较扁,两端或一端较尖,边缘有凹凸,直径3-17μm,长至33μm,脐点长缝状。

②草酸钙针晶束长48-112μm。

③木化薄壁细胞淡黄色,长椭圆形或类长方形,一端稍狭窄或偏斜,直径26-77μm,长约至343μm,壁厚2-5μm,微木化,纹孔较小;断面观圆多角形。

④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7-56μm,具缘纹孔极细密;有网纹导管。另有木栓细胞。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2g,加水30ml,水浴上加热10min,滤过。取水提取液2ml,置于具塞试管,振摇1min,产生大量峰窝状泡沫,放置10min,泡沫没有明显消失。(检查皂甙)

(2)取上述水提取液2ml,加入2%红细胞混悬液5-10滴,放置数分钟,血液逐渐被溶解致使提取液呈红色透明液。(检查皂甙)

(3)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加热浸提,滤过。滤液蒸去乙醇,放冷,残渣溶于少量醋酸中,加醋酐应显紫红色。(检查皂甙)

(4)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2mol/L盐酸约10ml,加热水解4h,滤过。残渣用水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2h,加石油醚(60-90℃)回流提取4h,提取液蒸干后加氯仿2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薯蓣皂甙元用氯仿制成每1ml含1mg作对照。各取10μl点于同一硅胶-10%CMC板上,用氯仿-丙酮(93:7)展开,喷雾3%磷钼酸醇试液,加热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班点。

植物栽培

生物特性

对温度适应的幅度较广,8-35℃均能生长,但以15-25℃最适宜。耐旱,幼苗后期至成龄植株需要光照。以选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壤土和粘壤土亦可栽种。

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每年中耕除草3-4次,并搭架以供植物缠绕,第3、4年植株生长迅速,需分次追肥,增施磷钾肥。

栽培技术

薯蓣,通称山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吃。基本信息种名:薯蓣(yù)别 名:山药、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玉延。气味:(根)甘、温、平、无毒。《本草纲目》记载,薯蓣由于唐代宗叫李豫,为避讳而改为薯药,又因为宋英宗叫赵曙,为避讳而改为山药。山药是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之一。生长习性喜光,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生长。忌水涝。地下茎为圆柱形,或者椭圆形。也可能因为生长地质不同而变形,肉质,肥厚。地理分布薯蓣,单子叶植物,10属650种,广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薯蓣约80种。原产山西平遥、介休,现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等地区。栽种者称家山药,野生白薯称野山药;中药材称淮山,淮山药、怀山药等。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既可作主粮,又可作蔬菜,还可以制成糖葫芦之类的小吃。中国主产于河南省北部,山东、河北、山西及中南、西南等地区也有栽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干燥。中国栽培的山药主要有普通的山药和田薯两大类。普通的山药块茎较小,其中尤以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境内,含孟州、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县)所产山药名贵,习称“怀山药”,素有“怀参”之称,为全国之冠。现国内有三个地方的山药已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种是“铁棍山药”其产自河南焦作温县、孟州等地;一种是“陈集山药”其产自山东省菏泽市陈集镇,包括“鸡皮糙山药”和“西施种子山药”;一种为“佛手山药”,产地为湖北武穴;另外,江西瑞昌市南阳乡的山药最近也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另外,江西省南城县作为江西省最大的淮山种植基地、中国三大淮山生产基地之一,在2011年经国家农业部审核,准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实施保护。主要品种山药的主要品种有薯蓣、参薯、褐色薯蓣、山薯、野山药、日本薯蓣,日本大和长予等。中药属性药材概述【来源】该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磺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性状】该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 5~ 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粘。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 9~18cm,直径1. 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鉴别】该品粉末类白色。【性味与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用法与用量】15~30克。【禁忌】该品养阴能助湿,所以湿盛中满、或有积滞、有实邪者不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山药一般无明显禁忌症,但因其有收敛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结者及肠胃积滞者忌用。【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功能效果《本草求真》:“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肺药宜炒黄用。”“本属食物,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山药水提液能显著抑制Cu2 + 对γ 球蛋白的变性作用,表明具有抗关节炎的作用。山药水提液还可消除尿蛋白,对突变细胞具有抑制产生的作用。1、补中益气: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2、消渴生津:该山药有消渴生之功效:中医治疗虚劳消渴(糖尿病)处方中常有山药单味使用,或与其它药物合用,效果更佳。3、保健:由于鲜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以防治人体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动脉硬化,对维护胰岛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益心安神,宁咳定喘,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4、养颜:元代脾胃专家李杲说:“治皮肤干燥以此物润之。“李时珍写到:“山药能润皮毛。“山药对滋养皮肤,健美养颜有独特疗效。5、铁棍山药特殊药理功能:山药中的铜离子与结缔组织对人体发育有极大帮助,对血管系统疾病有明显疗效,铁棍山药中的钙,对伤筋损骨、骨质疏松,牙齿脱落有极高的疗效,对冻疮、糖尿 病、肝炎、小儿泻泄、遗尿症、婴儿消化不良、溃疡性口腔炎、肺结核、妇女月经带下等患者也有很好的疗效,久用可耳聪目明,延年益寿。功效作用及吃法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那秋天又该吃些什么呢?10月8日的台湾雅虎健康网站推荐:不论男女老少,山药都是秋季最佳滋补食品。【全家】:为秋冬进补打基础。秋冬进补前吃点山药,更有利于补品的吸收。山药为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将山药、大枣20克、米(粳米、糯米各一半)熬成粥,就是很好的选择。【女性】:益气养血暖手脚。手脚发凉常对女性“情有独钟”。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与体质虚弱有密切关系,而山药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养血作用,特别适合手脚发凉症患者。【男性】:防止“老胃病”复发。在“老胃病”病人中,有相当多属于溃疡病,而秋季是溃疡病容易发生或复发的季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山药中所含尿囊素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可用鲜山药制成山药扁豆糕、或小米山药糕,蒸熟后食用。【老人】:补益中气防感冒。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因此,多汗、反复感冒的气虚患者在秋季应该适度增加山药的摄入量。可以把山药炒食、蒸食、拔丝,也可以与大米、小米、大枣一起煮粥食用。【儿童】:防治腹泻好帮手。每年8—12月是小儿腹泻的多发季节,用山药粉治疗腹泻,比较容易被接受。具体做法为:将山药研细磨粉与米粉按1∶2的比例给患儿混合服用,每天喂食2—3次即可。营养分析1.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2.滋肾益精: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3.益肺止咳: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4.降低血糖: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5.延年益寿: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6.抗肝昏迷:近年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山药[薯蓣,大薯]的营养素含量(指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热量(千卡)56硫胺素(毫克).05钙(毫克)16蛋白质(克)核黄素(毫克).02镁(毫克)20脂肪(克).2烟酸(毫克).3铁(毫克.3碳水化合物(克)维生素C(毫克)5锰(毫克).12膳食纤维(克).8维生素E(毫克).24锌(毫克).27维生素A(微克)3胆固醇(毫克)0铜(毫克).24胡罗卜素(微克).7钾(毫克)213磷(毫克)34视黄醇当量(微克)钠(毫克)硒(微克).55食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适宜糖尿病患者、腹胀、病后虚弱者、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腹泻者2.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实邪者忌食山药。食物相克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山药与猪肝。山药富维生素c,猪肝中含铜、铁、锌等金属微量元素,维生素c遇金属离子,则加速氧化而破坏,降低了营养价值,故食猪肝后,不宜食山药。山药与黄瓜、南瓜、胡萝卜、笋瓜。黄瓜、南瓜、胡萝卜、笋瓜中皆含维生素c分解酶,若山药同食,维生素c则被分解破坏。山药与海味。一般海味(包括鱼虾藻类)除含钙、铁、磷、碘等矿物质外,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山楂、石榴等水果,都含有鞣酸,若混合食用会化合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会形成便秘,增加肠内毒物的吸收,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制作指导1.山药切片后需立即浸泡在盐水中,以防止氧化发黑。新鲜山药切开时会有黏液,极易滑刀伤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许醋洗,这样可减少黏液。2.新鲜山药切开时黏液中的植物碱成分易造成奇痒难忍,如不慎粘到手上,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许醋洗。用加热的方法促使它分解,如用火烤或用稍热的水淋洗,过一会就没事了。千万不要抓痒,抓到哪里痒到哪里。3.山药质地细腻,味道香甜,不过,山药皮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所以最好用削皮的方式,并且削完山药的手不要乱碰,马上多洗几遍手,要不然就会抓哪儿哪儿痒。食用油涂于手上可有缓解。4.好的山药外皮无伤,带黏液,断层雪白,黏液多,水分少。皮可鲜炒,或晒干煎汤、煮粥。去皮食用,以免产生麻、刺等异常口感。5.山药鲜品多用于虚劳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肾气亏虚。山药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里含的植物碱,少数人接触会引起山药过敏而发痒,处理山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山药不要生吃,因为生的山药里有一定的毒素。山药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