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

发布时间: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

邮件退稿。中国中药杂志一般通过邮件退稿。

投稿后—稿件编辑前退稿,需向编辑部书面说明情况,并附文章所有作者的亲笔签名,提交所有署名作者身份证复印件,由此带来的一切损失由作者自行承担。

你好,《中国中药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核心半月刊,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14版北核,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A、JST数据库收录,知网、万方、龙源、维普四大数据库同时收录但是,《中国中药杂志》临床医学专集并没有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便民查询核实到,并不是正规的学术期刊,非正规期刊不可能是核心期刊的,也就不存在在数据库中查到收录情况了九品贾编辑为你解答,有帮助的话麻烦采纳,O(∩_∩)O谢谢~

中药杂志编辑

中华中医药杂志一作2个人;医药是关于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它的对象是社会的人。因此,医学与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具有密切关系。本世纪著名医史学家西格斯特指出:"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的每一个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与病人,或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编辑部地址 :南昌市阳明路56号 邮政编码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 56号江西中医药编辑部,邮政编码 3300060791-7119831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创刊,2005年更名)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学术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基本信息中文名 中华中医药杂志国内刊号 11-5334/R语言 中文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总部地址 北京市创刊时间 1986年出版周期 月刊类别 医学期刊国际刊号 1673-1727邮发代号 18-90定价 元/期;元/年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外文名称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收起

中国医药杂志总编辑

《中国医药实践杂志》原名《中国超声诊断》,1997年7月经中央新闻出版署与科技部批准出版。它是国内医学临床方面的国家级专业性科技刊物,主要报道医学临床诊断临床应用新成果、新技术与新进展,内容包括临床研究、临床经验及综述、病例报告、专题讲座、课题研究、国内外学术活动信息等,由于本刊报道内容实用性较强,特别适用于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各类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医院,有及县、乡、镇以下的卫生院、诊所、保健院、计生指导站等医疗保健单位,还可用于医学仪器的生产企业及与超声诊断有关的研究单位、学校,凡从事医学诊断专业的集体、个人均可订阅。 ——————————————————————————————————————— 系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月刊,每月5日出版) 主管单位:科技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社 长:王建勋 主 编:张道勤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南四环东路一号 邮政编码:100001 免费电话:400-6575-060 电子邮件: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8380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485/R 邮发代号:2-729 单 价:12 定 价:144 网站地址:

报刊名称: 中国医药指南 邮发代号: 82-226 国内统一刊号:CN11-4856/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194发报刊局: 北京 刊期: 月刊 出版日期: 当月01 定价: ¥ 说明:该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基金会 编辑单位: 《中国医药指南》编辑部 社 长: 朱世增 主 编: 郑浩彬 主 任: 何佳颐 地 址: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邮政编码: 100022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晋级发表论文不知道有没有必须是核心期刊的要求?

《中国医药指南》主办单位有一家是: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另一有家是:中国保健协会。请问谁是真的?

中国中药杂志主编

搞学术我觉得还是李发美NO1。毕校长学术也非常好,只是身兼数职,学生太多,只怕分身无术!

李晓天,1965年生,博士,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1984年河南大学毕业,1993年~1996年在郑州大学医学院(原河南医科大学)攻读药理学硕士研究生,2002年~2005年在中国药科大学攻读药物代谢动力学博士研究生, 2006年5月~2006年11月作为外聘专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工作,现任药学院临床药学系副主任,兼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河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会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药药物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中药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以及新药药理毒理的研究。参与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863”、河南省杰出人才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研究工作,发明专利一项。目前开展的研究工作有:盐酸关附甲素I类创新药物的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关附壬素、关附胺醇的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应用Caco-2细胞模型对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的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进行研究(国家863项目);肾小管膜转运蛋白研究(国家自然基金);I类抗癌新药OGP46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河南省杰出人才基金项目)。完成了包括复方二甲双胍片、奥美拉唑胶囊、氧化苦参碱缓释胶囊等数十个新药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工作。主编《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材1部,参编卫生部统编教材《药理学》1部,参编《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与评价》1部。近几年来先后在《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bulletin》、《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of Asia》、《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近年来,吴嘉瑞副教授在《中国中药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药物流行病学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和《中国药物警戒》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编写学术著作书籍近20部,包括主编《国医大师颜正华临床经验实录》、《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安全应用》、《学中医系列丛书——中药学》,副主编国家重点图书《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颜正华》和北京市精品教材《中药不良反应与警戒概论》等。

中药材杂志编辑电话

1、重新加载中国中药杂志界面。2、拨打中国中药杂志热线电话索要新的站点网址以及更新信息。以上为中国中药杂志长时间无信息更新的解决办法。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发票信息填写包括发票抬头、税务登记号、单位地址、电话等。如果你不清楚应该怎么填,可以拨打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的联系电话,由工作人员指导你正确填写。

中华中医药杂志一作2个人;医药是关于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它的对象是社会的人。因此,医学与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具有密切关系。本世纪著名医史学家西格斯特指出:"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的每一个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与病人,或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中华中医药杂志》[1](原名《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创刊,2005年更名)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学术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主要设有论著、临证经验、标准与规范、专题讲座、继续教育、述评、综述、会议述要、研究报告、临床报道、读者·作者·编者、信息窗等栏目。《中华中医药杂志》1999年获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四等奖。2000年获首届中国期刊奖。2001年获国家双奖期刊奖。在2001年中国期刊展中入选国家期刊方阵被特别展示。2007年获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期刊简介 中华中医药杂志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刊,以“把握前沿、探索未知”为己任,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中医与中药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全面反映中医药学科(含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交流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信息,为发展中医药学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服务。读者为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1.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20个汉字以内;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2.作者:作者最多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邮政编码)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法(包括具体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文后请附作者简介。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3.摘要及关键词:论著、临证经验及研究类文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关键词3-8个;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1-3名应全部列出,3名以上作者只列前3名,之后加“,et al”,英文需隔行打字,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关键词: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4.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5.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逻,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