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新青年杂志创刊时间

发布时间:

新青年杂志创刊时间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杂志是:《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正式创刊,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创刊后,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青年杂志》同青年会创办的刊物《上海青年》名字雷同,应该及早改名,省得犯冒名的错误”。

为避免混淆两本杂志并突出《青年杂志》的新意,从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一号起,《青年杂志》正式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通过积极宣传倡导科学和民主,也就是“赛先生”和“德先生”,以及新文学来进行民众思想启蒙,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

1920年底,陈独秀前往广州任职,杂志社一并迁至广州。1921年9月,陈独秀由广州回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新青年》再次迁回上海。10月4日下午,法租界巡捕房查抄《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等人惨遭拘押,经马林、孙中山等营救后被保释。经此,《新青年》一度停顿。

随着新文化统一战线的逐步分化,《新青年》杂志于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恢复出版并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1926年7月彻底停刊。

新青年的创办的历史意义:

1、《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许多高级 *** 员(如 *** )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2、《新青年》是20世纪初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革命杂志,也是党早期的重要理论刊物之一。

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和发展具有一定贡献。

3、《新青年》提倡的新文化运动所营造的“中国化”历史语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定思想氛围。

4、《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5、《新青年》的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萌芽

6、《新青年》在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尝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7、《新青年》杂志激励现代中国实现由封建文化到包含现代科技、现代教育、现代文艺、现代传媒在内的现代文化的重大转型,推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为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扩展资料:

《新青年》创办过程

1、《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

初名为《青年杂志》。

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2、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

3、《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

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 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4、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 *** 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5、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

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 *** 》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 *** 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

6、1922年7月休刊。

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 *** 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

7、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

《新青年》在上海创办,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民主和新文学。《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的时间

陈独秀。根据百科发布信息显示,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陈独秀,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刊。这本期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直接影响到陈独秀一生的命运,也强烈而深刻地影响到近代中国的格局。

当时的上海有另一本杂志叫做《上海青年》。这个杂志认为这两本青年期刊容易混淆,要求后者尽快改名。于是陈独秀接受出版发行机构群益书社经理陈子寿的建议,改名《新青年》,并于1916年9月1日复刊,仍然承接《青年杂志》,出版第2卷第1号。

陈独秀本来承受资金压力和社会压力,这次易名复刊可谓排除万难,但是陈独秀能言善道,在《新青年》的第2卷第1号的通告中巧妙解释说:“本志自出版以来,颇蒙国人称许。第一卷六册已经完竣。自第二卷起,欲益加策励。勉副读者诸君属望,因更名为《新青年》。且得当代名流之助,如温宗尧、吴敬恒、张继、马君武、胡适、苏曼殊。诸君允许关于青年文字皆由本志发表。嗣后内容,当较前尤有精彩。此不独本志之私幸,亦读者诸君文字之缘也。”这个解释反而提高了《新青年》的声望。被迫改名变成了众望所归。

青年杂志创刊于哪一年: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

1、《新青年》(LAJEUNESSE)是一份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

2、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1916年9月1日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编辑成员和主要撰稿人有鲁迅、钱玄同等。该刊前期宣传科学与民主,发起文学革命与批孔运动,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进行猛烈的攻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3、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4、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在文中揭露封建制度带来的危害,并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新课程杂志创刊时间

新课程教学期刊能评职称。

评审时所选的专业方向应该与期刊方向一致,如新课程杂志是属于教育类的专业期刊,主要栏目包括课改理论、教学研究、和谐校园、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教学创新、高效课堂、经验交流、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展示等。如果评审教育方向的职称,新课程杂志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定要了解清楚单位文件或者上级部门的文件具体要求,如果看不明白,或者对具体要求定义不清楚的,也可以咨询投稿网在线客服,新课程杂志是省级期刊,仔细阅读晋升文件,其中是否对期刊等级有要求,亦或者必须要科技核心、北大核心,或者是有单独的评审认定期刊目录。

《新课程教学》是一本跟踪学术前沿、贴近读者的期刊,国内刊号为11-9320/G4。本刊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刊于2013年。自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做贡献,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维普、知网收录。

《新课程教学》稿件要内容可靠,数据准确,有创意,科学实用。稿件应具有原创性,有据可查,内容可靠,由本人负责撰写(严禁抄袭),文字精炼。《新课程教学》稿件应注明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以便编辑部及时了解相关事宜,寄送样刊。

《新课程研究》杂志是由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长江教育研究院、长江出版集团大家报刊社主办的面向广大教师、教科研工作者的教育专业刊物。 《新课程研究》刊名、刊号变更公告

2007年11月29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7]1581号文件)批准,将《大家参考》更名为《新课程研究》,原刊号CN42-1624/G0从新编刊号使用之日起作废,新编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778/G4,仍然为旬刊。我社于2008年1月正式启用新刊号

《新课程研究》杂志研究高校课程实施的学术理论刊物,以高等教育、尤其以高等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各学科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密切关注高校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术性、前瞻性和时代性。关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的同时,展示各学科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教研,推动教改,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着力打造中国高等教育课程研究的品牌。

《新课程研究》杂志为旬刊,分上旬刊、中旬刊、下旬刊分别如下:

上旬刊:《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教育研究院主办刊物,瞄准课改前沿,立足课改实际,以重建课程文化为目标,积极探索课改新方法,交流课改新信息,展示课改新成果,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读者对象:一线教师、教研人员、教育管理者。邮发代号:38—345。

中旬刊:《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教育研究院、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大家报刊社、湖北省高教学会高职专委会联合主办的研究性刊物,以职业教育、尤其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关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教研,推动教改,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着力打造中国高职教育品牌。读者对象:从事职业教育的教、科、研人员,教育管理者。邮发代号:38---—363。

下旬刊:《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教育研究院和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大家报刊社主办,研究指导中小学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和发展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强化教师队伍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其成为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创新思想的平台,彰显智慧的殿堂,专业成长的`乐园。读者对象:中小学校长、主任、教师,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培养院校教师,教育管理者。邮发代号:38-433。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版)

上旬刊

每月1日出版,邮发代号:38-345。

(基础教育版) 杂志栏目

新课程论坛、新课标解读、新教材透视、校本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诊断

刊名: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 1671-0568

CN : 42-1778/G4

邮发代号: 38-345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曾用刊名: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

创刊时间:2004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版)

单月中旬刊

单月11日出版,邮发代号:38-363。

(职业教育版) 杂志 栏目

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产学荟萃、就业指导

刊名: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主办: 长江教育研究院;长江出版集团大家报刊社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CN : 42-1778/G4

邮发代号: 38-363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曾用刊名: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新课程研究;大家参考;

创刊时间:2006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版)

下旬刊

每月21日出版,邮发代号:38-43。

(教师教育版) 杂志目录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研修、师德启示、科研在线、校长视窗、基地建设、特殊教育

刊名: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主办: 长江教育研究院;长江出版集团大家报刊社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CN : 42-1778/G4

邮发代号: 38-433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曾用刊名: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大家参考;

创刊时间:2006

特色栏目:

高端论坛 :主要研究和探讨教育理论性深层问题及现象,发表专家、权威人士对教师教育和教师问题或教育教学问题的见解,及针对有关教师教育的一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组织学者或专家进行专题讨论。

教师专业发展 :

【职场情意】——教师职业情意:主要研究和探讨教师职业精神、道德、心理、价值观等层面的问题。

【课堂修炼】——教师课堂修炼:主要研究和探讨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方法、智慧等问题。

【研修走笔】——校本教研:主要研究和探讨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过程中的收获及反思。

深度关注 :主要研究和探讨在新课改深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教师在认知、行为相关方面出现的误区和困惑。

管理妙谈 :主要研究和探讨各类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实现特色化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及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智慧和艺术总结。

班主任兵法 :主要研究和探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个性化经验、方法及心得体会。

培训者论剑 :主要研究和探讨县级培训机构在开展教师职后培训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模式及经验。

杏坛风采 :主要展现成功实现专业成长的教师典型及其个人风采。

《新课程研究》(教育管理版)

双月中旬刊

双月11日出版,邮发代号:38-65。(已停刊)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版)

双月中旬刊

每双数月11日出版,邮发代号:38-267。

杂志栏目

高教论坛、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高校管理、心理导航、高校(de)育、科教创新、就业指导。

《新课程》杂志社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北路 31号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旧院,《新课程》 创刊于2005年,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办的,系山西省一级、国家二级期刊。本刊主要围绕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是一份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的指导刊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刊物,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全文收录。中文名称:新课程外文名称:New Course投稿邮箱:语 言:中文类 别:教育类学术期刊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编辑单位:《新课程》杂志社蔚慧敏创刊时间:2005年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

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

《新青年》历史沿革:

1、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2、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3、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

4、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

创办意义:

1、《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擂响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战鼓。

2、《新青年》创刊之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它首先紧紧抓住思想文化问题,对于思想解放所起的重大作用,则是当时其他报刊上的政治、时评性文字所不可比拟的。

3、《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统帅部,以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高一涵、周作人、沈尹默等人组成编辑部,轮流主持编辑工作。整个杂志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新青年的创办者是陈独秀。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

《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扩展资料:

《新青年》的重要文章

1917年1月1日2卷5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推广白话文,以打破旧思想(如儒家思想)及推动文学改革为目标。

1918年5月15日4卷5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10月5卷5号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第6卷第1号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青年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

《新青年》的创办者是陈独秀,《新青年》原名为《青年杂志》,是1915年由陈独秀创办的,而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刊载文章,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正式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上: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军阀统治使得社会日趋黑暗,反帝反封建任务艰巨。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3、思想上: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封建思想意识的深厚根基会严重阻碍革命的进行。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十分深远,但是同时新文化运动也有一定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工农运动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北平 鲁迅等人文

陈独秀。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月刊。1916年9月1日重新出版第2卷第1号,改名《新青年》。陈独秀是《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杂志是:《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正式创刊,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创刊后,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青年杂志》同青年会创办的刊物《上海青年》名字雷同,应该及早改名,省得犯冒名的错误”。

为避免混淆两本杂志并突出《青年杂志》的新意,从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一号起,《青年杂志》正式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通过积极宣传倡导科学和民主,也就是“赛先生”和“德先生”,以及新文学来进行民众思想启蒙,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

1920年底,陈独秀前往广州任职,杂志社一并迁至广州。1921年9月,陈独秀由广州回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新青年》再次迁回上海。10月4日下午,法租界巡捕房查抄《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等人惨遭拘押,经马林、孙中山等营救后被保释。经此,《新青年》一度停顿。

随着新文化统一战线的逐步分化,《新青年》杂志于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恢复出版并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1926年7月彻底停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