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 清华简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 第一辑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2011年1月5日,首批成果正式发布,包括9篇文献,包括《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其中,《尹至》、《尹诰》两篇述夏末商初之事,《程寤》、《保训》、《耆夜》三篇内容属商朝末期,《金縢》、《皇门》、《祭公》为周朝史事,而《楚居》讲述了楚国历史。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认为首批文献有五大学术贡献:重现了《尚书》及类似典籍、澄清了一些学术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发现了前所未知的周代诗篇、复原了楚国历史及地理、提供了古文字特别是楚文字研究的珍贵材料。 第二辑 2011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出版,收入了一部已经失传2300多年的历史著作,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将之命名为《系年》。《系年》一共有138支竹简,全篇共分为23章,记录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其中有许多事件不见于传世文献,可能对《左传》、《国语》、《史记》等典籍有订正作用。 第三辑 2012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出版,共收入6种8篇文献。 《傅说之命》三篇:简文长约45厘米,有三篇,共24支。《傅说之命》是《尚书》的一部分,然而它与东晋时梅赜所献的孔传本古文《尚书》中的《傅说之命》内容全然不同,清华简《傅说之命》的出现,和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辑中刊出的《尹诰》即《咸有一德》一样,确证了传世孔传本为伪书。 《周公之琴舞》:简长45厘米,共17支,是一组乐诗,由十篇颂诗构成,这是与《大武》结构相仿的乐诗,以周公还政、成王嗣位为其内容。 《芮良夫毖》:简长厘米,暂定为28支简。儆戒性质的“毖”诗,是刺讥时政的政治诗。 《良臣》:简长约厘米,共11支,简文通篇连贯书写,主要记述黄帝以至春秋著名君主的良臣。 《祝辞》:是一篇巫术色彩浓厚的简文,其中记录了一些古时巫术咒语,比如遇到失火、溺水等情况时,口中念什么咒语。 《赤鹄之集汤之屋》:简长45厘米,共15支,简文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有浓厚的巫术色彩。第四辑 2014年1月7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公布,整理出《筮法》《别卦》和《算表》3篇文献。 其中的《算表》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堪称最古老“计算器”,可计算乘法、除法以及开方,填补了中国先秦数学文献的空白。第五辑 2015年4月9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公布,共整理出六篇战国竹书。 《封许之命》语词、文风与西周文献、册命金文非常接近;武王在位时间较短,成王时期似更具备客观条件进行大规模分封;周王的赏赐物可分为玉器、秬鬯、车马与车马器、荐彝四类,其中金文礼器名称特别有价值,可与青铜器自铭对照作深入研究。 《厚父》叙事与大盂鼎颇为相似,反映出的周初重德的思想与当时文献亦相符合,其民本思想较周初似有所发展。 《命训》与《度训》、《常训》全篇为论体,非常引人注目,所反映的天道、人道思想过去多认为见于东周以后。 《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两篇记载伊尹事迹,但主体还是在记言,应更接近道家类文献,与《赤鸠》更接近小说家不同,反映思想可能与早期道家君人南面之术有关。 《殷高宗问于三寿》则与战国诸子学说诸家夹杂的特点相符合。 第六辑 2016年4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出版,整理了5篇文献,记录了春秋时期郑国、齐国、秦国和楚国的历史。 《郑武夫人规孺子》简,提到了郑国的郑庄公。根据现有文献推测,武公在卫国居住可能是在嗣位之初。 《郑文公问太伯》则记录了郑国公族太伯规诫文公的言辞。学界一般认为郑桓公早卒,郑国东迁实际是从第二代国君郑武公开始,而《郑文公问太伯》则明确记载郑桓公就已经“获函、訾”、“克郐”,开始东迁启疆的进程。在他看来,这一记载揭示了两周之际郑国开国的真实面貌,也将为春秋早期历史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子产》则是“论文”,它是关于郑国名臣子产道德修养及施政业绩的论说。全篇可分为十个小段,从圣君如何利民自勉,做到君民相互信任,讲到子产执政,如何“自胜立中”“助上牧民”。文章有较强的思想性,体现浓厚的儒家气息,可见孔子称子产为“古之遗爱”,确有渊源。 《管仲》是一篇阐述治国之道的论文,与齐国历史有关,通篇以齐桓公与管仲问答的形式展开,共十二组问答。 《子仪》记述秦、楚史事,讲述秦晋肴之战后,秦穆公汲取教训,为对抗晋国,转而谋求与南方的楚国联盟,释放长期囚禁在秦国的楚国重臣申公斗克(字子仪),举行隆重的典礼将其送回楚国,以此向楚成王示好。 简文叙述的便是穆公送行时的种种情节,穆公和子仪的外交辞令多以诗歌和譬喻的形式,表达了秦楚勠力同心的合作意愿,这些语言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 第七辑 2017年4月23日上午,清华简研究团队还发布了清华简的第七辑整理报告。清华简”第七辑共四篇,均为传世文献未见之佚籍,记载了春秋战国史事。分别是《子犯子馀》、《晋文公入于晋》、《越公其事》其中,前三篇主要记载晋国历史。《子犯子馀》和《晋文公入于晋》皆以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为主角,记载重耳早年流亡在外,借助秦国力量返国,以及重耳归国后整顿内政,一战而霸的史事。晋国自昭公以后,公族式微,国政落入六卿之手。《赵简子》系范献子与成鱄对赵简子训导劝诫的文辞,其中还提到国君以俭得政、以奢失政的道理。 《越公其事》是本辑最为重磅的一篇,全篇共75简,共分为十一章,详细叙述越王勾践兵败后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依次实施好农、好信、征人、好兵、饬民“五政”,重新崛起,最终灭吴的经历。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认为,这四篇简文丰富了古代史学资料,有助于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编撰和史学发展状况。其中,《越公其事》与《国语》中《吴语》和《越语》皆以勾践灭吴为主题,整体结构大致相似,但叙述过程有详略,所表达主旨也各有不同,这一方面说明它们有相同的史料来源,另一方面也说明其在流传过程中有不断变化的趋势。 此外,传世文献中对“五政”的说法,大致与本篇类同,可见这些治国方略与治世思想,皆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八辑 2018年11月17日,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成果同期发布。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共收入8篇前所未见的战国佚籍,分别为《摄命》《邦家之政》《邦家处位》《治邦之道》《心是谓中》《天下之道》《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虞夏殷周之治》。 其中《摄命》为西周册命文书,当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冏命》(今本《尚书》中的《冏命》系“伪古文”),《书序》中的“伯臩”“伯冏”即此篇中的“伯摄”之讹。根据《书序》记载,该篇是周穆王命伯冏为太仆时所作,《史记·周本纪》更认为是周穆王即位初年所作,而根据简文中揭示“摄”与时王身份的线索内容,研究人员推测“摄”应为懿王太子夷王燮,篇中的周天子则是孝王辟方。该文记载了周天子命伯摄出纳王言、掌管刑狱,教育伯摄当遵行王教、康惠小民的命辞。天子命摄“出纳朕命”,协于畿内御事百官与畿外四方小大邦,告诫摄当勤恤政事、恫瘝小民,毋敢怠惰、酗酒,可见册命规格之高。本篇属“书”类文献,对于西周史及《尚书》流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除《摄命》外,《邦家之政》《邦家处位》《治邦之道》《心是谓中》《天下之道》《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虞夏殷周之治》则是一系列富含治国理政思想的文献,很多内容对今天仍然颇有启迪意义。 第九辑 2019年11月22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举行。 清华简第九辑整理报告共刊布竹简124支,包括《治政之道》《成人》《廼命一》《廼命二》和《祷辞》等五篇新发现的文献,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成人》篇。该文献通过王与成人的问答,集中阐述了先秦时期对法治观念、法律意义、司法制度、刑法原则的认识,一些语句可与《尚书·吕刑》对读,是一篇重要的法制史文献。 《成人》篇开宗明义,论述法律是治国的纲纪,得之则兴,失之则亡。篇中详细阐述了司法人员要秉心中正,兼顾公序良俗;案断刑狱要兼听“两造”(原告、被告)陈述,广泛采证,稽查案件中的细微之处,参考对比相关案例最终定谳。该篇保留了大量先秦时期的法律用语,文句存在拟古倾向,释读难度较高。 《治政之道》共70简,约3230字,全篇气势恢宏,论说君者当自修德义,施教化民,选贤任能,勤恤百姓,慎用武力,亲睦邻国。该篇既有典型的儒家思想,也有寡欲不争、节葬节用、四民世守其职等道家、墨家、法家思想,体现出杂糅百家的特点。 此外,清华简第九辑整理报告还有两篇《廼命》,为君主告诫群臣、同宗忠君勤事、言语谨慎,勿强取豪夺,以保其宗室的禁戒之辞;以及一篇《祷辞》,为祷祠地祇的告事求福之辞。 第十辑 2020年11月20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成果发布会首次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新址召开。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共收录竹简五种八篇,皆为前所未见的佚文。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四告》,这是清华简整理团队自《尹诰》《说命》《摄命》等篇之后,又一次整理发布的书类文献,共四篇。其余四篇中,《四时》《司岁》与《行称》三篇是数术类文献;《病方》是方技类文献。这一辑的内容涉及天文、历法、自然等诸多方面,对了解先秦时代社会思想文化带来新的认识,并具有丰富的天文史、科技史价值。 《四告》全篇有五十支竹简,分别记载周公旦、周公之子伯禽、周穆王满、召伯虎的四篇告辞。其中第一篇是周公向皋陶祝祷的告辞,周公历数商纣暴虐与周文王、武王功业,希望皋陶护佑成王,选贤任能,维护“周邦刑法典律”,该篇内容与《尚书·立政》密切相关,结构、文句多有相似之处。第二篇是伯禽初封于鲁,祈求无有过失、长保鲁邦的祷辞;第三篇是周穆王自悔耽于游田,祈求安静其心的祷辞;第四篇则是因望鸱集于先公寝庙,召伯虎祈求禳去灾祸、永嗣邦家的祷辞。四篇告辞各自独立,依时代为序,体现了书类文献的编纂特点。 《四时》与《司岁》连续编号,抄写在同一卷。《四时》详细列举每月一、四、七、十、十四、十七、二十、二十四、二十七日的星象和云、雨、风等物候,并将一年分作三十七时,其中星象术语又多分为青、玄、白、赤四种,分别对应四象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之一。该篇星象术语、运行变化自成体系,与《史记·天官书》等传世天文类文献颇有不同;所载物候与《礼记·月令》、《大戴礼·夏小正》、《吕氏春秋》以及《淮南子》的《天文》《时则》等也互有异同。而《司岁》篇则历述太岁运行一周十二岁所值之辰及其吉凶占断,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记载太岁十二岁名的文献,可与《尔雅》、《史记·天官书》、孔家坡汉简《日书》等文献相比照。 《行称》与《病方》抄写在同一卷。《行称》记一月“六称”的具体日期、利弊和成效,所记称行之事均属政事,包括裕文、均民、恭祀、吊劳、绰武、毕抑,是目前所知首篇专述一月内政事宜忌的先秦时令类文献。《病方》载病方三种,前两种属酒剂,末一种为汤剂,是迄今所见抄成年代最早的方技类文献。研究成果 发现周文王遗言 清华简经过精心的清理保护、初步释读及研究工作,最终确定这批“清华简”共为2388枚;在清华简发现的一些内容珍秘,在历史上久已失传。其中,整理出来的第一篇为《保训》。 《保训》全篇一共有11支简,每支22-24个字,其中第2支简上半残失,还没有找到,不过篇文大体已经齐全了。这些简有一个特点,是简的长度只有厘米,字体也有点特别,所以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这篇文章记载了周文王临终对其子武王的遗言,里面讲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文王想用这些史事给太子灌输一个思想观念——“中”。对“中”的解读,学界未有定论,李学勤认为《保训》所说文王流传的“宝训”确是中道,与《论语》、《中庸》等儒家文献有一定联系,也正是后世儒学道统说的滥觞。 首次发现武王乐诗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介绍,耆国在商朝时是一个离商都朝歌不远的小国。在宋朝前,人们一直认为是周文王时代伐耆,宋朝之后对这个问题出现争论,有了武王伐耆之说。一直以来这两种说法谁都没有获得充分证据。 经释读“清华简”上一篇周武王时的乐诗,为“武王伐耆说”找到了证据。简上记载了周武王8年,征伐耆国得胜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有武王、周公、毕公、召公、辛甲、作册逸、师尚父等人,典礼中饮酒赋诗,作者已知有武王和周公。 李学勤表示,这些竹简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意义,特别是秦代以后,乐诗已经全部亡佚,这一发现更显重要。 古文《尚书》重见天日 9篇古籍“隐藏”在100多枚战国竹简中,许多内容系首次为今人所知。《尹诰》真本出土,意味着时隔两千多年之后,真正的古文《尚书》首次重见天日。 《尚书》位于六经之首,是夏商周三代各种重要历史文献的汇编,是研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清华简”中已发现多篇《尚书》,这次发现的《金縢》等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则是前所未见的《尚书》佚篇。 除《尚书》外,“清华简”中还包含有类似《竹书纪年》的编年体史书,所记历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战国前期,记载了很多《左传》、《春秋》、《史记》等未有的史事。有学者指出,清华简中的古文原本《尚书》与编年体史书等重要典籍的发现整理,将有可能重写中国上古史。 《楚居》证楚国迁都路线 “季连初降於騩山,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率相,詈胄四方。季连闻其有聘,从及之盘,爰生郢伯、远仲。毓徜徉,先处于京宗。穴酓迟徙於京宗,爰得妣疠,逆流哉水,厥状聂耳,乃妻之,生侸叔、丽季。丽不从行,渭自胁出,妣疠宾于天,巫烖赅其胁以楚,抵今曰楚人。至酓狂亦居京宗。” 嵩京,洛阳的别称。因嵩山在其东南,故称。《魏书·李平传》:“嵩京创构,洛邑俶营,虽年跨十稔,根基未就。” 宗京就是嵩京,盘庚曾定都于西毫也就是的偃师,所以盘庚就是在嵩京附近的。季连的后代迁徙到嵩京洛阳娶了西毫盘庚之女。洛阳伊川县仍然有座著名的“荆山”是个旅游胜地,伊川有条叫伊川河的河流,伊川河逆水而上就是盘庚定都的偃师了。这正符合了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这句话反映的地理位置关系啊。季连族在熊狂时还没有迁徙到丹阳,到熊狂的儿子熊绎才被封到丹阳。所以楚原本是从郑州迁洛阳再迁丹阳的。 [6] 再证今本古文《尚书》系伪书 2013年1月5日,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在京发布,其中《傅说之命》三篇与东晋时期古文《尚书》中的《傅说之命》内容完全不同,由此证明东晋文人梅赜所献的孔传本古文《尚书》系伪造。 本次公布的研究成果共有八篇文献,分别是《傅说之命》三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及《赤鹄之集汤之屋》。这是自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以来,清华简所出的第三批研究成果。 发现最早的十进位算表 港媒称,一套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竹简已经作为世界上首个十进制计算工具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24日援引中国媒体报道称,这21枚竹简大约制造于公元前305年(战国时代),每枚竹简长厘米,宽厘米。
大理巍山甲马艺术与现代视觉艺术的融合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大理巍山甲马艺术与现代视觉艺术的融合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巍山因特殊的生存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成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聚集地。而“甲马”是一种民间木刻版画,传入巍山后的甲马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构图上简洁粗放,线条错综复杂又协调统一,从甲马文化中可以看出巍山人民的审美观点及生活习俗。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法对甲马的创作形式结构、图像结构及技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归纳出云南甲马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并结合现代视觉艺术研究甲马的视觉化设计转译途径,传承发扬我国本土文化。
关键词:
巍山甲马;民俗文化;简约:视觉艺术;
引言:
甲马又称“纸马”“神纸”,在巍山当地人们有时称呼为“马子”,但由于多数人赞同“甲马”这一称谓,所以本文以“甲马”一词贯通全文。甲马是中国民间百姓进行祈福消灾活动时,用来焚烧祈祷的各类雕版印刷品,是一种与民俗文化完美结合的民间版画艺术。在民间人们为了渴望与神灵沟通将“甲马”神话为与神界的通讯工具,他们将想象中的特定神灵刻绘在纸上,将心愿写在对神灵的膜拜中,通过焚烧写满了祈愿的种种纸火以期达到与神灵的沟通。
一、巍山甲马造型分析
巍山甲马形式简练整洁、造型手段多元、描述直白,以阳刻线为主,刻板后水墨印制,具有古拙朴实的艺术效果。
(一)结构特征
巍山甲马属于二维平面艺术,平面化源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的直观模仿,通过局限的思维方式去表达视觉艺术。巍山甲马采用具有平面化的方式利用点、线、面的对称、凌乱、粗细对比将画面高度融合提炼,其不同部分概括简化为几何形体、以平面的方式进行整化。
其次巍山甲马画面构图饱满也是它的特征之一,在整体画面中元素之间的大小、高低、胖瘦都有其独特的层次感,整幅画面都是顶天立地,占满整个空间让画面饱满充实,丰富多彩。画面大量采用了对称、填补、居中、题字等手法使构图完成一种平衡感。在空间结构上,甲马画不区分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它是将画面用平行线的方式进行分割来交代,画面之间只有上下左右方位的区别,这种分割手法使甲马的作品添加稚拙性。
(二)色彩特征
大理巍山甲马在色彩的选择上多会选择黑白,黑白在画作中给人以严肃、谨慎、刚烈的冲击感,黑与白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转换,使得构图更加突出,简单明确的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图像特征
巍山甲马是一个民间祈福艺术,所以图像呈现的是民间百姓对神灵的描绘,将神灵、自然用简洁的符号描绘到整幅画面,使得画面凸显出特有的趣味。巍山甲马的图像符号抽象、随意,造型是在一定的传承基础上有着绘画者的随意与创作,可进行删减和添加,绘画出不同的艺术作品。比如神灵面部五官是简洁干练的线条,身体是大块面的结合,括号类代表祥云,倒三角或圆形代表眼睛,大的线条挺而刚,细小的线条曲而柔,整幅画面完整、生动、简练、精准的展示了生命原始力量。拿《路神》为例,《路神》是求得家人一路平安的甲马,在图中可以看到甲马艺人将大自然的风光用简单的花朵符号表示,树木用竖线表示,神灵中人物的眼睛便是圆形的符号,不同衣物的质感也用变幻的点、线、面来表达。
二、符号语境分析
符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为了表达的需求,在不断创新符号,一切能够作为意义解释的,无论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都可以称作符号。1在原始时期由于材料的限制,甲马的形式单一,多数采用黑白来表现,技术上采用雕版印刷。在现代技术下,甲马艺术可添加不同符号语意以及不同展现方式,引导带领大家了解甲马艺术。了解甲马首先要从甲马中的图像符号分析,不同类别有着属于甲马艺术的独特符号。
(一)人物类
甲马的人物有祈福的神仙也有普通的农民、士兵和儿童。多数甲马中的神仙衣物以线条形式来表现,增添简单的旗帜、刀剑和坐骑,神仙的面部刻画多种多样,有的五官为简单的线条,有的五官用圆和点组成。因当地文化信仰,甲马中神明的想象多数是朴实亲近,看来就像一个平常百姓,神明的衣服多用柔软的线条展现,如《本命星君》中的神仙。甲马的士兵衣服多用硬朗的线条展现,添加了士兵的威信,如《刀兵》作品。平常百姓或儿童刻画相对随意,只是简单的刻画出衣服的轮廓,如《三位姑娘》。
(二)动物类
巍山甲马动物有马、羊、牛、龙、蛇、虎等多种动物,运用的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有线条的形式呈现,也有色块的形式呈现,根据这些形式可以清楚的区分出整张画面所要表现的含义和内容,从而完成当地人民的寄托。比如巍山甲马独有的《羊玺》,将动物拟人化同时面部保留了羊的五官,羊的衣物采用粗犷的弧形线条,在不丢失庄重感的同时也保留了羊玺的'亲近,羊的面部拟人化的同时又有夸张手法,将鼻子夸张化告诉大众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让羊玺在拟人化的同时不丢失其羊的特性。
(三)植物类
巍山甲马作品中植物刻画较为简约,树用简单的曲线形式来表达、花用不规则圆形来表达、山和草地用弧度不同的横向曲线来表达,在整体画面中通过这些不同符号的叠加交替展现出大自然,通过符号准确传达出想要表现的场景与信仰。如《山林草木之神》中神像前方的花草用稀疏的细线条来展现花草,背景的丛林山川用粗犷密集线条表达,通过由深到浅线条的交替,以及稀疏密度的结合将整个画面增添了它独有的空间感,明确体现了画面前后递进的关系。
三、大理巍山甲马艺术与现代视觉艺术的融合
巍山甲马继承者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当地历史进程的“记录者”,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少的民众关注它。不是因为大家不喜欢甲马,而是在高科技的印刷技术下,很难将一门低收入高要求的传统手工艺全方位发扬光大,也因甲马自身的宗教色彩,传承人无法开办培训机构。如何在快速发展的时代结合当代艺术,普及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甲马艺术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表现形式的结合
巍山甲马与现代艺术中的视觉设计都包含了点、线、面的结合,当代的视觉设计多以平面化形式展现,特别是海报、书籍装帧、包装等方面尤为突出。而巍山甲马尤为突出的便是它的平面化造型及构图,不同的线、面结合展示不同的风采。
我们可将不同祭祀祈福类别的甲马艺术进行分类整合,通过将其整合梳理,保留甲马独特构图的同时添加画面的丰富度,通过不同造型的结合使甲马艺术更加便于人们的认知,更好的了解不同的祈祷类别。甲马艺术可以在现代视觉设计中提供优良、独特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手法,可以迅速吸引观看者或消费者的目光,从而传递有效信息。
(二)符号特征的结合
现代视觉设计重要的是将大量的信息浓缩为有效的符号,通过简约的视觉符号高效的传达各类信息,而巍山的甲马恰恰符合这一特性。甲马将复杂的人物、复杂的自然界通过最简单的符号表达出民间文化和民间崇拜,艺术创作者可结合巍山甲马有效的融入设计中,提取具有甲马民俗文化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使这些符号更具有代表意义并进行创新,与现代设计融汇贯通让甲马文化在设计中绽放独特魅力。
首先,需将甲马艺术符号进行归类、筛选,保留元素内涵、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和艺术加工,让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更加贴切和更具传播性。
其次,将这些元素进行重组设计,在不丢失甲马原本简约、粗犷风格的同时加以创新,一定程度上保留巍山当地甲马特征,同时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使其在传播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强大众接受度和传播力,个性化和独特化地展现当地地域特色,同时,将其运用到广告、市场营销及产品包装中,加强甲马传统艺术的认知与传播。
1.马符号
在当地甲马一书中马元素形式多样,多为神灵的坐骑,如《本境庙神》中的马只能看到大概轮廓,马身含有多个粗犷线条,而《当年太岁》中的马,马身采用多个大色块而马头又有拟人化效果。我们可将甲马中这些不同形象的马加以修改简化,增加它的传播性,将其从二维图形展示向三维、四维方向发展,在不丢失本身风格的基础上扩大马元素的使用范围。
2.人物符号
巍山甲马中的人物形象创作主要来源于生活,他们的神仙在甲马多数作品中英雄化、拟人化。根据甲马现有的人物符号特点加以修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展现当地特有文化的情况下使其形成更具有代表性的传播符号,让大众一眼便识别出这是巍山甲马中的神仙形象。
3.文字符号
巍山甲马的文字并没有做特定的设计,在画面中文字只是简单随意的出现在画面中,没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可将甲马中的文字进行统一设计,将字体风格统一化运用在不同作品中,增加其传播性,让作品运用于不同领域。
四、结语
巍山甲马艺术作为一个具有当地民族风格与民族文化的精神产物,体现了巍山百年历史以及大理巍山的多元文化风俗,这是传统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不是日常所需,而是成为社会历史的记忆,成为我们了解历史,了解过去的重要窗口,我们只有深入研究,结合当代设计理念才能助其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余宏刚大理巍山和周城甲马艺术异同探析[J]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7.(122):108.
[2]余宏刚,樊凯浅谈大理巍山甲马艺术在当地民俗中的运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0.(2):72-76.
[3]武斌。甲马-云南乡土版画的一枝奇葩[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3):59-60.
[4]陈祖强中国民间木版画的奇葩云南纸马[J].云南档案,2009.(4)-44-45.
[5]高金龙.云南纸马[M].昆明: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
[6]杨郁生云南甲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7]李昆生云南艺术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
[8]郑振铎中国版画史略[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0.
[9]泷本弘之.中国名胜版画史[M].台北:艺术家杂志社,2001.
[10]王暄艺术通感视觉化符号转译研究[J].艺海,2016,(11):146.
[11]刘菲文化符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J]东岳论丛,2014,(7)-149.
[12]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创新是-种更深刻的保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6-16(017).
春节的来历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太岁是什么东西到底是啥?在古时候就已经有传出太岁能够延年益寿包治百病的奇效,在现代科学的研究当中对于是否有如此的奇效还是无法琢磨透,也正是相传有如此奇效的太岁怎么形成也让科学家非常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太岁这个神奇的东西。也许你还喜欢《2017年犯太岁该注意什么?有何化解方法?》
太岁,又称肉灵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现代科学家认为太岁是一种大型粘菌复合体,但其细胞结构为何形成和为何聚成如此规则形态,以及它的医药价值仍然是个谜。
现代科学发现太岁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大型粘菌复合体,结构不是由单一细胞构成,而是由细菌、粘菌和真菌三类构成的聚合体,研究证明太岁是以细菌、酵母菌、霉菌孢子等微小生物为食,以纤维素、几丁素、甲壳质等为营养,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假丝酵母菌和白地霉。
既有营养体又有实体,可惜的是该生物进化到此种程度后,因受外界光的限制,停止了进化。因此生物专家称它为盲支”,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往左会发展到植物界,往右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会变成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为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祖先。
早在4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虽然很多古书上都记载,太岁可以吃一片,长一片,但到目前为止,野生太岁肉灵芝发现的数量还是少之又少,曾有生物学家称其是古老的生物化石,可见太岁肉灵芝的稀少和珍贵。
从远古时期开始太岁就已经存在了,尽管太岁生长速度很慢,但却一直在生长,把太岁切成几份之后每一份都可以自己存在,这是自然界生命体中绝无仅有的。
对于太岁泡水可以治病保健还有待商榷,现代药理学表明太岁有延缓衰老、消除疲劳的功效,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癌症、风湿病等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太岁品质差异很大不建议盲目服用。
“太岁”在三个方面有重大开发价值:由于其体内含有高度抗腐化性物质,在食品添加剂、无公害食品开发、食品防腐剂领域有重大开发价值;“太岁”的生命力和适应力极强,体内含有提高免疫力的物质,因此在保健品方面也有开发价值;“太岁”通过吸收有机质和腐殖质可以自身复制,在医药方面尤其是消化系统方面有重大科研价值。丁小余教授认为,凡事不能迷信,虽然“肉灵芝”有其特殊的功用,不能说就能使人长生不死。
太岁,又叫肉灵芝.生长于地下而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太岁距今有历史记载起,也有几千年,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就是太岁肉灵芝。由于它的稀缺性,导致价格太高,太岁肉灵芝,是一个统称。它又分为石太岁、土太岁、水太岁等。常见的就是石太岁和土太岁,石太岁的营养物质含量比土太岁要高很多,因此价格也相对比土太岁贵不少。水太岁的话,经过研究是含有毒素的,所以没有任何收藏和养生价值,石太岁,一般发掘于地下1000米左右的地下溶洞,无污染,更不会重金属超标。《本草纲目》对石太岁早有记载,石太岁因生长在地下溶洞,表皮会附着天然岩石颜色,一般以红色、淡黄色、粉白色为主,有时会夹杂少许石块。石太岁比土太岁更难得,营养也更充分,被《本草纲目》誉为养生上品。土太岁,因为常年生活在地下,和土壤接触,会有一层硬的类似角质的表皮。表皮沧桑,但内里肉质洁白,且有弹性,是不可多得养生佳品石太岁的价格往往都是上万一斤,极品的甚至更贵。为什么太岁那么贵,人们还是趋之若鹜?因为它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可替代!石太岁泡水喝可以,属于极品养生之选。且由于石太岁很难发掘,数量极其稀少,导致价格居高。
写了这么多,我想问一下这块肉现在还活着吗?
7月15日,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对这个小学生参赛的论文进行了调查。认为作者是一个小学生,其参赛的研究报告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所以,决定撤销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
那么这孩子研究的课题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啊,是《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看着高深吧?让我背我都背不下来。一个小学生,研究这个,显然是不适合。而他的爸爸就是这个课题的研究员。现在已经出面道歉了。明显的是作假。
我们通过详细的分析这件事的经过马上就明白了。首先说,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从事相关研究的博士。而且是留美博士。而这个孩子也是在他们留美期间生的孩子。按照美国的法律,孩子在美国出生,就可以入美国籍。
而将来孩子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如果得到过这种科研方面的奖,就可以加20分。看来主要的目的在这里。参赛是为了将来加分。参赛的内容,就是孩子的父母所研究的课题。论文信手拈来。显然人家是有目的的参赛,而且是有备而来,目的很明确。
孩子的父亲是研究人员,也是大学老师。可据说,这个老师的人品本就不是很好。有过冒用学生名字出论文的污点,也有投机取巧的很多类似事件。这就不难解释了,一个小孩子得个科技奖,为什么闹的满城风雨呢?我们没有想到,这个孩子的父亲也没有想到。
心里说,神不知鬼不觉的给孩子弄个奖励,将来加个分就完了呗。怎么还让很多人知道了呢?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这种亏心的事情,还那么明显,得罪的学生啊,同事啊,人家怎么就不能在网上发酵一下呢?毕竟这欺瞒的有些过分啊。于是,这种见不得光的事情,一经发酵,很快就有了处理结果。
当事人的父亲道歉,评奖组找出来问题所在。简单的一评估就知道,这个孩子的水平根本就写不出这么高深的论文。所以,孩子的奖有问题,孩子的父亲有问题。可我们吃瓜群众就想问问,当初的评委和现在评估的专家是一群人吗?他们当初就完全没有怀疑这个孩子的水平?如果现在的处理结果是正确的,那么当初的那些专家应不应该负一些责任呢?
显然,当初的评委肯定是有问题的,我觉得既然是要处理这件事,就应该对当初的评委有一个应有的调查。最起码他们跟这个孩子的父亲肯定是有一定的关系。不然,吃瓜群众都能看出来的问题,
发病概况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肿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肿瘤,有将近一半的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神经母细胞瘤约占6-10%的儿童肿瘤,15%的儿童肿瘤死亡率。对于4岁以下儿童,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10;对于4-9岁儿童,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4例。
一、什么是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可以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意神经脊部位。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肾上腺,但也可以发生在颈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经组织。目前已知有少数几种人类肿瘤,可自发性地从未分化的恶性肿瘤退变为完全良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就属于其中之一。
二、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关于神经母细胞瘤真正的病因正在研究中。佳学基因发现一些遗传易感因素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相关。家族型神经母细胞瘤被证明与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的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所导致。此外,在神经母细胞瘤还发现有许多分子突变。N-myc基因的扩增突变在神经母细胞瘤也很常见。其扩增类型呈双向分布:在一个极端为3-10倍扩增,在另一个极端为100-300倍扩增。N-myc基因的扩增突变往往与肿瘤的扩散相关。LMO1基因被证明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
三、基因解码最新发现相关致病基因
目前,儿童肿瘤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DNA单碱基改变,使得儿童易于罹患这种侵袭性的儿童癌症——神经母细胞瘤,并在肿瘤形成后推动了疾病进展。这项研究发布在11月11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这一LMO1基因改变导致了一种“超级增强子”,异常地推动提高了这一基因的生物活性,造成了肿瘤形成和进展。尽管这一研究发现自身并不会立即促使开发出对这一高危神经母细胞瘤亚型的治疗方法,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精确的分子事件或许有可能会促成一些新疗法。
论文的资深作者、费城儿童医院(CHOP)儿科肿瘤学家John M. Maris博士说:“一般来说癌症,尤其是神经母细胞瘤,有着复杂的起源。在癌症中发现致病遗传变异并不常见,尤其是像这样的DNA序列单碱基变异。”单个DNA碱基改变被称作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周围神经系统癌症通常是以实体瘤形式形成于孩子的胸部或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癌症。
Maris与共同第一作者、博士生Derek A. Oldridge,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助理教授Andrew Wood及同事们,是在2011年Maris研究小组发布于Nature杂志上的,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基础之上开展的新研究。
2011年的论文显示,LMO1内的一些常见SNPs通过异常改变基因转录推动了神经母细胞瘤易感性和进展。新研究试图确定DNA中的确切变异,及了解这一改变启动的分子机制。
利用遗传关联研究,研究人员将祸首的范围缩小至一个DNA碱基——鸟嘌呤所在的位点,这一位点发挥超级增强子作用,提高了基因表达,导致了肿瘤发生及生长失控。
研究人员还发现另一个SNP具有有利的影响:如果这一特定位点的DNA碱基以胸腺嘧啶替代鸟嘌呤,它会防止神经母细胞瘤。人类群体基因研究表明,在几万年前人类祖先迁出非洲后这一保护性的基因变异发生了进化。
多年来,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促成神经母细胞瘤的基因,并在继续追寻针对这一高危、侵袭性疾病亚型的创新疗法。
Maris说,没有任何现有药物已知可以在LMO1驱动的神经母细胞瘤中抑制这一功能异常的特异蛋白。但这一生物信号通路的其他元件或许可以提供有吸引的治疗靶点:“抑制这一基因转录机器其他部分的药物,或许可为这一侵袭性神经母细胞瘤亚型提供潜在的新疗法”。
图片来源:佳学基因官网
参考文献:"Genetic predisposition toneuroblastoma mediated by a LMO1 super-enhancer polymorphism," Nature,published online Nov. 11, 2015.
首先一个小学生他如何具备这个能力?肯定是父母在从中作梗。
勇敢接受标准治疗 儿童癌症7成可治愈!
每年全世界约有25万名儿童被诊断出罹患癌症、9万名儿童因癌症而死亡,数字相当惊人!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儿童肿瘤医学会(SIOP)与荷兰尼沃海恩的国际儿癌家长联盟(ICCCPO),最近特地联合发函给世界各国的小儿肿瘤科医师与专业团体,希望唤起社会各界对儿童癌症的关注,共同鼓励病童与家长勇敢面对疾病,接受标准治疗,并呼吁全球的医师与科学家,积极投入儿童癌症研究及新药研发,帮这些重症病童开发新药物或新治疗。
世界上有8成的儿癌患者住在中低收入国家,由于医疗资源匮乏,许多原本可以治愈的疾病,因而无法妥善治疗而失去宝贵生命,相当可惜,需要各国的医疗援助及设计相关的支持照护设施,以提升其就医的便利性与家庭照护支持。
早期台湾儿童一旦罹患癌症,无论是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少数被家长与亲友误视为绝症。在没有全民健保的时代,有些家庭选择放弃治疗,带病童回家休养或环岛旅行以度过余生;也有的家庭因缺乏信心而放弃治疗,甚至误信亲友不当建议转而寻求民间偏方,最后不但无法挽救生命,还浪费大笔金钱,让全家人的身心都饱受煎熬。
不过,这些现象,在台湾几乎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由于医学的不断进步,在世界先进国家中,已有7成以上的儿童癌症可被治愈。我国在儿童癌症基金会于1981年成立以来,陆续引进最新技术,推动了9种儿童癌症的标准治疗指引。只要病童与家长勇敢面对,不要放弃希望,坚持接受标准治疗,就非常有机会可以完全治好。
在儿童癌症当中,最常见的是儿童白血病,也就是俗称的血癌。血液中含有维系生命的三种血球,包括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红血球负责由肺部携带氧气到全身的组织;白血球如同国家的军队,负责对抗入侵的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血小板帮助人类免于出血。这三种血球都是由骨髓所制造,白血病是因为骨髓中白血球癌化异常增生所致。
急性白血病占所有小儿癌症的36%,骨髓受侵犯的结果影响正常造血:
(1)因红血球低,出现贫血、倦怠、食欲差等现象;
(2)因正常白血球减少可引发种种感染和发烧;
(3)因血小板减少而容易出血。白血病也会使淋巴腺、肝、脾肿大和骨头关节疼痛。
白血病细胞源自淋巴球系者,称为「淋巴性白血病」,而源自其他白血球系者,称为「骨髓性白血病」。小儿急性白血病中,淋巴性约比骨髓性多3倍。淋巴性好发于儿童,尤以3〜5岁为最常见。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疗的发展史充满戏剧性,从60多年前仍属无法治愈的绝症,转变为今天超过8成可以痊愈的疾病,是现代医学所带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重大进步之一。最大的功臣,可说是前仆后继投入医学研究的医师与研究人员,以及病童。
旧时代的中西方医学,大都认为无论是成人或孩童,一旦身体出现恶性肿瘤,都是无法治愈的。19世纪时,西方国家受惠于 *** 与无菌技术的发明,外科手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有些局部癌症,如胃癌、乳癌等,只要在肿瘤侵犯其他器官之前加以切除,就有希望痊愈。然而,对于已经转移的癌症,或是癌细胞循环全身无法开刀的白血病,仍然一筹莫展。
从194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一系列医学与科学研究,奠定了现代癌症化学治疗的基础。1947年,美国波士顿的法柏医师(Sydney Farber)采用干扰叶酸代谢的「胺喋呤(aminopterin)」药物治疗儿童白血病,使血癌细胞消失,达到暂时性缓解。随后,研究者发现合并其他化学药物,效果更好,提高了缓解的比率。
到了1962年,美国曼菲斯的品克尔医师(Donald Pinkel)结合了多种化学药物与中枢神经治疗(髓鞘内化学药物注射,俗称背针)或脑部放射治疗(俗称电疗),消灭躲入脑与脊髓的血癌细胞,大幅提升了治愈率。
除此之外,科学家透过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癌细胞的分子与基因标记,并透过相关的检验分析,导入「以危险群为导向」的治疗观念。也就是说,对于容易复发的患者,医师提供较强的治疗,以追求治愈的最大可能;对于较容易治疗的患者,则减少治疗强度,以减轻副作用,如此一来不但提升了病患存活率,也改善了生活品质。
近年来,各国更成功的以髓鞘内化学药物注射的方法,完全取代放射治疗,减少了电疗的副作用。这些儿童白血病治疗发展的里程碑,不但拯救了全世界许许多多的病童,更透过观念的传递与学习,帮助了许多其他儿童与成人癌症的治疗发展。不过,由于仍有部分病童有复发的风险,未来需要导入更先进的分析技术、癌症基因医学研究等,并开发新治疗来拯救这些病童。
在台湾,每年约有500位0〜17岁的儿童与青少年罹患癌症,其中最常见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5年存活率已提升至80%以上,接近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准。
尽管近年来白血病治疗成效很好,但仍有些儿童恶性肿瘤,如脑瘤、骨肉瘤、神经母细胞瘤、软组织肉瘤等,成绩仍有进步的空间,需要各界加倍努力的投入,研究这些癌症的生物特性,开发适合儿童使用的新颖抗癌标靶药物,以帮助这些不幸罹患癌症的病童。
儿童好发的癌症与成人癌症不同,5岁以下幼童除了白血病和脑瘤,也好发各种母细胞瘤,包括腹部的神经母细胞瘤、肝脏母细胞瘤、肾脏母细胞瘤、眼睛的视网膜母细胞瘤。
台湾儿童癌症基金会为了希望父母早期发现儿童癌症,所以提出9大警征提醒父母带小朋友就医,以提高治愈率。9大警征包括:(1)脸色苍白、(2)紫斑或出血倾向、(3)不明原因之发烧、(4)不明原因之疼痛、(5)不明之肿块、(6)淋巴腺肿大、(7)肝脾肿大、(8)神经方面之症状(如剧烈头痛、呕吐、颜面神经麻痹、走路不稳或抽搐)和(9)眼睛有异常反射光(猫眼)。
会有上述症状的疾病很多,并非一定是癌症。例如:有一半以上儿童或多或少抱怨脚痛,位置以膝盖和小腿后侧最多。这种偶尔发生的疼痛,95%是一般所称的「生长痛」,是指小朋友成长期间白天过度活动以后,在关节附近发生过劳的发炎现象,特征为下午或晚上发生,两侧都会发生,发作短于2小时,其他时间小孩活动力、食欲、体重等一切正常,没有其他异常,偶发且不规律发生,这并非是癌症造成的疼痛。所以父母要保持警觉性,但不要神经兮兮地活在恐惧中。有疑问就即刻询问专业医师,以免过度担忧或者延误癌症治疗。
当小朋友被诊断罹患癌症时,家人最初的反应是「震惊」。会认为:「不可能,小孩只是感冒吧!」之后是「愤怒」的情绪,这愤怒会投射到家人、照顾者或甚至是医护人员。面对此重大的打击,这些反应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常时间处在这些情绪中对病童没有帮助,所以家长应尽速调整思绪与接受医疗的帮助,和医疗团队讨论要如何帮助病童恢复健康与减轻不适。
「小儿血液肿瘤科」的专科医师就是专门治疗儿童癌症的医师,负责疾病的诊断、分期、拟定治疗计画、执行治疗及处理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长期追踪治愈患者并妥善照顾少数因疾病本身或治疗造成之后遗症,所以小儿血液肿瘤医师是负责照顾儿癌病童的长期好伙伴。
除了医院的协助,病友、社工、台湾儿童癌症基金会和瑞信基金会都可以提供经济、照护、心灵等多方面的支持。所以病童与家人绝对不是孤独的,有许多人会陪伴与帮忙病童与家属的!而且由于许多方面的进步,包括更好的检验技术、更好的抗生素、更好的止吐药、更熟练的医护人员,副作用与并发症减少许多,病童治疗过程的生活品质还不错,而不是像电视剧上那样演得很痛苦。
大多的儿童癌症是原因不明的,所以较难事先预防。回顾儿癌的医疗历史,我们珍惜这些得来不易的医学进步,纪念那些不幸捐躯的生命小斗士,期待有更多的国内外医师与科学家投入儿童癌症研究发展的领域。
最重要的是,请大家一起鼓励新发病及治疗中的病童与家长勇敢接受现代医学的治疗,与医疗团队通力合作,共同战胜病魔。病童的亲友与长辈,除了口头关心之外,也不妨多多分摊父母的重担,协助其日常生活所需或照顾其他兄弟姐妹。透过支持、陪伴与家庭的力量,与病童携手走出癌症的幽谷,迎向光明的未来!
陈淑惠 现职:双和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副教授 学历: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系毕业 经历:台北马偕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花莲慈济医院小儿科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慈济干细胞中心医务主任 美国St. Jude Children Research Hospital骨髓移植临床研究员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及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研究员
这件事情会被严肃处理,警方也会追究学校和该名导师的责任,会找寻相关的证据,得出真正猝死的原因,并且会给大众一个完美的交代。
这件事情肯定会做进一步的一个处理,而且校方应该是会赔偿死者家属的,并且校方在这件事情上也是有一定的过错。
辽宁34岁研究生猝死,生前聊天记录引热议,网友们关注的焦点是什么?该研究生处置之后,生前聊天记录被曝出,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网友们关注的焦点是该研究生的导师对该研究生进行压榨,完全不顾及该研究生的身体,压着该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不给该研究生升博士。该研究生的导师要求该研究生再给导师工作半年,该研究生感到非常的焦虑和烦躁。由于该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导师压了,导致该研究生无法毕业,只能将毕业论文改了又改,换了又换。该研究生的导师还叫该研究生做其他的事情,一些无关学习上学校的事情。
从该研究生生前的聊天记录中,网友发现该研究生的导师非常的无良,导师看中他的优秀,便逼迫他一直给导师无偿干活,还让该研究生去指导学弟学妹。这种无良的行为,让该研究生敢怒不敢言,毕竟他的论文需要这位导师的通过。该研究生只能忍气吞声,在自习室无数次修改自己的论文,导致了该研究生的猝死。该研究生在学校期间,因生病想请假,还拿出了医院开的病例证明,该导师不让他请假。该研究生带着病,不仅要干活,还得指导学弟学妹的实验和论文。这种无良的压榨之下,导致该研究生身体日益衰退,劳累之下的他在自习室猝死。
生前聊天记录中,暴露出了该研究生的导师利用论文压榨学生,还吩咐学生做很多无关学习的事情。这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网友纷纷抨击这位导师,大骂该导师的无良和毫无人性。该研究生在导师的压榨下,再加上过度劳累,导致该研究生猝死自习室。这也暴露出了,很多导师利用论文逼迫学生为他做事。 导师的行为已经超过为人师表该有的行为和表率,甚至可以说其已经不具有老师该有的样子,不为学生思考,只顾及自身利益,在论文上无情压榨学生。
校方回应的是觉得他并没有什么心脏病,而且也没有想到会这么突然,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问题。
儿童依托听觉辨认四周事物的发生特点.随灭春秋的删加,出格是节制言语,接触音乐情况的过程外,学前儿童的听觉不竭成长.买办长儿比小班长儿强的多.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无触觉反当,生成的无前提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捕握反射,都可以或许说是触觉的表示.正在糊口外,尿布湿了,宝宝会哭,那些也是触觉反当.触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2、3岁一6、7岁(学前期),处于具体笼统思维阶段。它的次要特点是思维的具体笼统性。即儿童的思维次如果凭仗事物的具体笼统或表象,凭仗具体笼统的联想进行的。比如,儿童到病院,看见医生给病人看病,回来后,本人觅根绳成塑料管当听诊器,起头当医生,给小朋朋看病。像那样模仿成人的勾当,正在阿谁春秋阶段是大量的。又比如,凭仗一组笼统的联想,给小朋朋讲故事,像小熊请客、小猫学捕老鼠等。那时,儿童的思维勾当,曾经可以或许脱节动做的束缚,具无更大的勾当范围。儿童可以或许初步打算本人的步履,并预见步履的后果。阿谁期间,儿童思维勾当的另一特点是:前期,还保留无感知动做思维的成份;后期,则逐渐形成对简单事物的初步的笼统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对数的归纳综合和笼统、词汇概念的成立等。 长儿心理成长特点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7岁儿童的心剪发生成长纪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收。心理成长纪律是指心理成长过程外的本量联系和本量特征。学前儿童心理成长纪律次要包罗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学前儿童各类心理过程的发生和成长趋向学前儿童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了人类的各类心理过程,其各类心理过程的成长是无必然的挨次和成长标的目标的,且那些挨次和成长标的目标是带无客不雅观纪律性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切磋学前儿童各类心理过程带无纪律性的发生成长趋向。2.研究学前各春秋阶段的心理特征研究学前儿童各类心理过程的发生成长趋向是从擒向角度来谈的,而研究学前各春秋阶段的心理特征则是从横向角度来看。学前儿童心理成长的各个春秋阶段会无纪律地呈现各自特无的、取其他春秋阶段不合的、典型的特征。3.研究儿童心理成长的个体差同窗前儿童的心理是各个不合、厚此薄彼的,但个体差同的表示也是无纪律可循的。不只要研究儿童心理成长的个体差同的表示及其纪律,更主要的是要研究那些差同是如何形成的。4.切磋关于儿童心理成长的根基理论问题次如果切磋学前儿童心理成长的动果,影响要素以及各类要素若何彼此做用的纪律等问题。以上四个方面现实上也就是学前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根基准绳(一)客不雅观性准绳客不雅观性准绳是一切科学研究所必需遵照的,出格正在研究心理时要出格寄望。因为研究取被研究的都是“人”,都无客不雅观认识,会使材料带无客不雅观性,致使不能反映人心理本来的面容。果此,正在心理学研究外出格强调要以充实的现实材料为按照。(二)成长性准绳成长性准绳指的是必需用成长的目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不只要寄望曾经形成的心理特点,更要寄望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点及其成长趋向。(三)教育性准绳学前儿童心理研究外贯彻教育性准绳,是研究者必需遵照的职业道德。研究工做对学前儿童心理分会无或多或少的影响,研究过程本身往往就是教育过程,果此研究者必需对儿童的身心成长担任。从设想研究方案、放置时间到研究者的举行行为,都必需考虑到对婴长儿的心理可能发生的影响。例如:曾无心理学家为研究遗传、情况正在儿童心理成长外所起的做用,从孤儿院觅了一些儿童,使其处于取人隔离、相对封锁的情况外,该研究严峻影响了那些儿童的成长。虽然他的研究课题很主要,研究材料也是并世无双,但因为严峻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而逢到了强烈的训斥。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具体体例(一)察见地察见地是通过无目标、无打算地查询拜访学前儿童正在日常糊口、逛戏、进修和劳动过程外的表示,包罗其言语、神色和行为,并按照察看成果分析儿童心理成长的纪律和特征的体例。察见地是研究学前儿童最根基的体例。因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勾当无凸起的外显性,通过察看其外部行为,就可以或许体会他们的心理勾当。同时,察见地是正在天然形态下进行,察看对象处于一般的糊口前提下,其心理勾当及表示都比力天然,研究者可以或许比力实正在地获得学前儿童心理勾当的材料。日志法或列传法是一类持久的全面的察看体例。察见地要求无必然的手艺锻炼。利用察见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当寄望:1.察看前察看者要做好准备正在察看前察看者必然要做好准备,即按照必然的理论学问和研究题目问题确定察看的任务和记实要求。察看前必需要明白目标,并制定好察看打算,其外包罗考虑好采用什么样的体例来记实等。2.察看时尽量使儿童连结天然形态正在制定察看打算时,必需充实考虑到察看者对被察看儿童的影响,要尽量使儿童连结天然形态,最好不让儿童认识到本人是察看对象。我们可以或许按照察看目标和任务的不合,采用局外察看或参取性察看。局外察看是使儿童不晓得本人归正在被察看。例如可以或许通过特意的察看窗或单向玻璃,把持相关的仪器设备来进行察看和记实。参取性察看是察看者以某类身份加入到儿童勾当外,正在和儿童配合勾当外察看儿童。那类察看能使儿童表示天然,但当避免使儿童认识到本人归正在被寄望。3.察看记实要求详尽、切确、客不雅观察看记实不只要记实行为本身,还当记实行为的前果后果。因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勾当次要表示于步履外,其自我认识水安然平静言语表达能力又不强,果此必需详尽记实,以便依托客不雅观材料进行分析。出格要寄望的是因为学前儿童的言语表达体例和成人不合,要避免以成人的言语记实,改变了儿童言语的本来面容。为了使记实切确敏捷,可以或许采用恰当的辅辅佐段,如录音、录像等;也可以或许依托曾经设想好的表格记实。如:要研究长儿帮人行为,就可以或许设想如下的表格(表1-2-1):表1-2-1长儿帮人行为察看表长儿姓名性别发生布景指向对象动做言语结果4.察看当解除偶尔性,一般当正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频频进行因为学前儿童心理勾当的不不变性,其行为往往表示出偶尔性,果此对学前儿童的察看一般当频频多次进行。别的,因为对学前儿童行为的评定容难带无客不雅观性,果此凡是需要两个察看者同时别离评定。察见地最大的利益正在于:因为被研究者处于天然形态,果此其心理勾当和表示比力天然实正在,无害于研究者获得实正在靠得住的材料。但也反因为强调让儿童处于日常的天然形态,故无法节制刺激变量,使得察看者处于被动地位,也就是说,察看者可能得不到所需要的材料。(二)试验法试验法是按照研究目标,改变或节制学前儿童的勾当前提,以惹起其心理勾当的无纪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前提取心理勾当之间关系的体例。学前儿童心理学常用的试验法无两类:考试考试室试验法和天然试验法。1.考试考试室试验法考试考试室试验法是正在特殊配备的考试考试室内,把持特意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类体例。考试考试室试验法正在研究初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普遍利用。心理学家们为了研究婴儿的某类心理想象,设想了特殊的安拆,如为了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设想的“视崖”等。考试考试室试验法最次要的利益就是能严酷节制试验前提,可以或许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难察看到的情况,取得无价值的科学材料,如把持微电极手艺研究沉生儿对语音和其他声音刺激的分辩能力。但考试考试室前提本身往往使学前儿童发生不天然的心理形态,并且也难以研究较复纯的心理现象。2.天然试验法天然试验法是正在儿童的日常糊口、逛戏、进修和劳动等一般勾当外,无目标、无打算地节制某些前提,来惹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的体例。如正在一般的教学勾当外,要求不合春秋班的长儿讲述不异的图片,以分析各春秋长儿察看的根基特点,从外发觉长儿察看力成长的趋向。天然考试考试室的试验全体情境是天然的,果此被试往往可以或许连结一般的形态,试验获得的功效也比力实正在,那取察见地不异。但其取察见地的不合之处正在于研究者可以或许对某些前提进行节制,避免研究者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说,其兼具察见地和试验法的利益。反因为如斯,天然试验法和察见地一样,成为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次要体例。天然试验法的不脚正在于:因为强调正在天然的勾当前提下进行试验,不免呈现各类不难节制的要素。此外,一般而言,天然试验法外对前提的节制不照考试考试室试验法那么严酷。(三)考试法考试法是按照必然的考试项目和量表,来体会儿童心理成长程度的体例。考试次要用来查明儿童心理成长的个体差同,也可用于体会不合春秋心理成长的差同。学前儿童心理考试一般采用个体考试,一一进行,不宜用集体考试。考试人员必需受过锻炼,考试外要长于取得婴长儿合做,使其表示出实正在的心理程度。考试法的利益是比力简练,正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或许粗略体会儿童的成长情况。但考试法也无严峻错误谬误。如:考试所得往往只是被试完成任务的功效,不能申明达到功效的过程,也就是说考试法无法反映儿童思虑的过程或体例;考试题目问题很难同时合用于不合糊口布景的各类儿童等,别的,因为年长儿童心理勾当无极大的不不变性,任何一次考试的功效,都难以做为最末评定的按照。果此,对考试法的让议较大。考试法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其他体例一样,只能做为体会儿童心理的体例之一,还当取其他体例配合利用。(四)查询拜访法查询拜访法是通过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儿童的人,以体会学前儿童心理的体例。查询拜访法可以或许采用当面拜候的体例,也可以或许采用书面查询拜访的体例,也就是问卷的形式。当面查询拜访可以或许用个体拜候,也可以或许是开座谈会。个体拜候无害于深切体会情况,而座谈会则无害于集体味商研究,彼此填补情况。对学前儿童的家长一般采用个体拜候法,对托儿所和长儿园的教师则可以或许用个体拜候或座谈法。当面查询拜访拜候必需无充实准备,事先拟定查询拜访提纲。查询拜访拜候人员还当长于向被拜候者提出问题。当面查询拜访拜候的错误谬误是比力华侈时间。此外,其不脚还正在于被查询拜访者的演讲往往不够切确,可能因为回忆不切当,也可能是受小我成见及立场的影响。书面查询拜访法,即问卷法的利益是可以或许正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材料,所得材料便于统计,较难做出结论。可是编制问卷表并非容难的工作。即便是较好的问卷,也容难流于简单化,其题目问题也可能被回覆者曲解。此外,儿童心理的复纯情况,无时难以从一些问卷题目问题上充实反映出来,果此,也不能过高估价由此得出的统计结论。(五)谈话法和做品分析法谈话法是通过和长儿扳谈,以研究他们的各类心理勾当的体例。谈话的形式可以或许是自正在的,但内容要环绕研究者的目标展开。谈话者当无充脚的理论准备,很是明白的目标,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做品分析法是通过度析儿童的做品(如手工、丹青等)去体会儿童的心理。因为长儿正在创制勾当过程外,往往用言语和神色去辅帮或填补做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惟,果此离开长儿的创制过程来分析做品,难以充实体会其心理勾当,对长儿做品的分析最好是连系察看和试验进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往往采纳分析体例。当按照不合的研究目标和课题,以及研究的具体前提,分析利用各类体例。
0-3岁独生子女行为特点及教育策略0-3岁是人整个一生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早期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和基础。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将0-3岁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在确定今后5年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0-6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家长优生优育的观念日渐加强,教育从零岁开始的理念的宣传与实践将成为国家、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独生子女将近1亿” 。如今处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物质丰富,大众流行文化、信息技术和和电子媒体发达的时代。社会、家庭、教育环境等因素对成长中的一代独生子女们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给新时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 一、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表现 1、独立性差由于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的过度保护,除学习活动之外,孩子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动手机会。尤其对于3岁前的孩子,家长认为宝宝还小呢,理应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孰不知这样一来,将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觉得自己离开了大人的照顾,就什么都不会做,无法生活,他们从心里觉得自己能力低下。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自信心是获得工作和学习成功、获得生活幸福的关键因素,而孩子自信心就是在他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过程中树立的。2、耐受挫折性差耐受挫折性,就是对挫折的忍受能力。现在我们常常看到媒体报道,有些人因为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差而灰心、抑郁甚至去自杀。这个特征在独一代孩子身上已经显现,现在在独二代身上更加明显。独生子女,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赞美声中成长的,很多家长把“宝宝你真棒!”挂在口上,即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无原则地护着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例如,大人说话时,孩子任意打断大人的谈话、随便插嘴,此时有几个家长能认真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很多家长都是笑眯眯地等着宝宝发表“高见”,听完之后还不忘赞美几句“宝宝说得真好!”3、精神孤独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物质上极为丰富,但精神上更加孤独。由于家庭结构简单,没有兄弟姐妹,缺少同龄伙伴,独生子女容易陷入孤独之中。他们从小就习惯与电视、电脑相伴,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玩,到了现实生活中,就缺乏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4、知识面广,而体育锻炼不足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世界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小小年纪就积累了很多自然知识,他们知道哪些是世界未解之迷,他们知道天上、海底的生物特性,然而,过多的知识学习,占用了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在进行幼儿发展测评时我发现,现在孩子的体能普遍比20年前孩子的体能差。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家长的充分关注。 5、自我中心特点显著 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那是绝对的一个中心,众星捧月之势尤为显著。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眼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是再自然不过的。自我中心的特点,可以延伸出自私的特征,事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不就是自私吗?家长们想想,一个自私的人,能在社会上获得大家的支持吗? 二、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处在儿童期的独生子女,生理和心理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大,如果他们接受了不良的道德影响,就容易让他们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错误的世界观,而让他们接受良好的道德影响,就会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人格特征。在家庭中,与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因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经常的教育者,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儿童由于年龄偏小,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父母,他们保持着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对事物的认识,他们认同于于父母的观点,父母的言行,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在孩子们眼里他们都认为是正确的,是积极向上的。因而,父母作为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最多的成年人,他们的道德、人格状况,道德修养水平都将成为孩子道德认可的标准。父母良好的道德、人格,高水平的道德修养,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处于儿童期的独生子女善于模仿,孩子在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常常会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所以说,父母的处事态度,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起示范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将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传导给孩子,就会使孩子形成有利或不利,好与坏,善与美等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孩子的辨别和评价能力,并付诸道德实践。 儿童处于人生的基础阶段,他们从无知无识到有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但他们的道德情感认识、观念习惯等,都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改变、提高,也有可能会由于教育的不到位而出现偏颇。在家庭中,父母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1、溺爱性教育,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行为特点。由于独生子女成了家中“小皇帝”,全家人围着孩子转,一切顺从孩子,为着孩子,父母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由此,渐渐形成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上表现为唯我为我,难与同伴相处。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在父母的娇惯中滋生。 2、温室教育,导致孩子面对困难与危险无所适从。过多保护,过多照顾,使孩子对父母过分依恋,无志在四方之气,心理易遭挫折,产生情绪障碍。自理能力差,劳动观点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往往是含在嘴里怕含化,拿在手里怕捏疼。对孩子的活动多加限制,不让其与其它孩子交往,不让外出单独活动,不让其从事有对抗性或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长此以往造成孩子软弱、无主见,遇事不知所措,对环境适应性差。由于包办子女的一切事物,养成孩子的依赖、懒惰乃至不负责的习惯,不愿干家务,不爱劳动。 3、神童教育,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一味追求卓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把自已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过早承担其不应该承担或超越了他的承担极限的东西。神童式的施教,过多、过高的要求,充满枯燥的学前教育,种类繁多的补习,学了书法、学弹琴,打了篮球,踢足球,学了作文,有英文。时间排得满满的,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在父母为其设计的模子里成长,让他们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进入学校后,同样接受程序化的教化,这能有创新的一代吗。 4、智能中心教育,导到道德教育的匮乏。超限度的施教,忽视情感陶冶与人格培养,忽视道德教育,这样孩子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易走极端等不良心理现象。同时“一俊遮百丑”的晕轮效应充斥在家庭教育中,也忽视了对孩子不良品德的矫正。因此出现因高压而导致弑父杀母,违法犯罪的事件多有发生。一时社会呼吁关爱孩子,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5、价值导向出现偏差。很多家长对孩子定位于考上名牌大学,今后当工程师、企业家、学者等,很少定位于普通的劳动者,使儿童从小就滋生鄙视社会服务性工作和体力劳动,对各种社会角色缺乏正确的认识。要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经济的到来,绝大多数人将成为普通劳动者或一般技术人员。 三、0-3岁独生子女教育对策 1、不妨做个“懒”家长家长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自信的人,就要注意让孩子从小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等等。例如,孩子2岁开始,就让他们自己用勺吃饭,家长不要再那么“勤劳“地给孩子喂饭了。到了4岁,就让孩子自己练习使用筷子,手巧而心则灵啊。虽然在我们成人看来,吃饭、穿衣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对于3岁前的孩子来说,这些就是事关重大的任务。 2、“无批评教育”尊重孩子的特点;因为孩子的经验少、能力有限,他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纠正。例如在上例中,大人说话时孩子乱插嘴,无批评的做法就是,坚定地告诉孩子:请你等待2分钟,我们把事情说完,再认真听你说话;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大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打断!”如果孩子做到了安静等待2分钟,之后大人也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如果孩子做不到,也要告诉他因为他不能安静等待,所以大人要花更多时间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也就没办法听他说话。这样做,既尊重了孩子又告诉他正确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无批评教育。 3、做孩子的朋友对于孩子的精神孤独,一方面家长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多陪孩子参加他们喜欢的活动,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另一方面,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同伴交往的环境,和同龄伙伴的交往会使孩子互相学习、受益良多,家长之间也能互相交流、互取育儿的经验。 4、身体玩儿中练在孩子3岁以前,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喜欢户外活动、喜欢体育游戏的习惯,爬爬山、游游水,哪怕是在楼下你追我赶地疯跑几圈,都能锻炼孩子的体能。等孩子5、6岁以后,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项易于坚持的体育活动,打球、游泳、跆拳道或者是舞蹈,让孩子锻炼出一个好身体,以便担当未来繁重的学习、工作任务。 5、规矩早建立若想培养出不自私的孩子,家长还要在观念上更新一番,例如,家里买了好吃的东西,不要急急忙忙、首先就塞到2岁孩子的嘴里,而要体现出家中的长幼顺序:老人辛苦一辈子了,第一个给老人;爸爸辛苦承担着养家重担,第二个给爸爸……如果孩子从小是在这种秩序环境中成长的,那么他们就不会事事先考虑自己,而是首先思考规则、遵守规则。对于独生子女的状况,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及护理专家纷纷提出了相关建议。6、两代妈妈育儿观念要一致年轻父母们首先要跟自己的父母沟通好,争取两代妈妈在育儿的观念上先保持一致。现在很多家庭出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家人争带一个宝宝的局面。可是由于年轻父母们与上辈在育儿方面,特别是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偏差,产生了很多问题。“这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普遍了,因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本来一个很和谐的家庭往往闹得不愉快。”这样的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年轻父母和爸爸妈妈应该对教育孩子有一致的看法。 7、父母应及时再“充电”独生子女的核心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责任感的培养。中华民族一直有着非常优秀的家教传统,一些名人的家训、家书至今仍然被我们津津乐道,比如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等,虽然这些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一些优秀的家教传统还是应该继承并发扬下去。在对待喂养宝宝的问题上,父母们不能满足于已经掌握的有限知识,要不断及时学习,有空多“充电”,使喂养宝宝保持相对的科学性。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关于儿童生理和心理方面科普知识的书籍,或者其他渠道获得一些比较科学的育儿信息,及时把握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规律。8、谨防“母性剥夺”对于年轻家长将自己的子女全权交给家里的父母养育或请保姆照顾孩子的做法,华侨大学心理学教师赵冰洁也发表了看法:如果将年幼的孩子完全交托给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照顾,特别是与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时间很少的话,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母性剥夺”。这样做会使得孩子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关系也是一种“焦虑性的亲密关系”,害怕再一次被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抛弃。如果孩子们稍大一些,再回到父母身边生活,他们就会再度面临分离,第二次受到伤害,而且重新与自己的父母相处也需要很长的过渡期和适应期。童年时期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容易形成分离的焦虑和对爱的焦虑,不太相信别人会爱他们,对自我的认同低。如果孩子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日常生活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话,情况会相对好一些,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心理影响,毕竟两代人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有很大的不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行,将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上的研究也将会更多。“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会更加成熟。
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
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一般来讲孩子智力发育时间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所以说孩子的教育也是遵循相对应的顺序,爸爸妈妈要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下面是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
一、心理学角度下0-3岁婴幼儿成长状况概述
0-3岁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婴幼儿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悄悄地发生着丰富的变化和飞速的发展。从情感方面的发展来看,婴幼儿大概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对世界的探索阶段、渴望爱的阶段、双向交流的发展阶段、产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阶段、产生想象的阶段和情绪情感的表达阶段。
同时他们也在运用感官认识世界、学会充分地交流、发展肢体力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万事万物运转的原理、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下面具体从注意力、思维、学习的发展等心理学角度对该时期婴幼儿的发展进行概述。
1、该时期幼儿的注意力发展情况
1岁前宝宝的注意力转移非常快,此时的宝宝注意力还是无意识为主的,细心地照顾是宝宝注意力发展的前提。一般5个月-6个月的宝宝对一个事物集中注意的时间也只能持续十几秒
1岁-3岁的宝宝注意力的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爸爸妈妈能发现孩子们拥有了专注的眼神。1岁半时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是5分钟,两岁半时能到9分钟。因此,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需要给宝宝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环境,耐心引导宝宝观察周围的世界,有目的的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2、 该时期幼儿的思维发展情况
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幼儿的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如果经常做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的游戏,会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与成熟,如可通过找出图片的相同和不同、排队游戏等来进行训练。
幼儿在1-2岁时,已经有了初级的游戏意识,到3岁时儿童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游戏概念,开始愿意主动参加一些游戏活动。游戏是这一时期孩子增长知识、丰富概念和与人交往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游戏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3、 该时期幼儿的学习特点
0-3岁婴幼儿的学习特点是“儿童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与方式,而不受成人教学大纲的影响。
此时期幼儿的语言有了较好的发展,父母经常与孩子“会话”将语言与一定的物体联系起来,可促使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而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力,此时儿童认识的范围变广,记忆力加强,很爱提问,学习需求加强。
二、 做好幼儿的早期教育
幼儿时期是决定个体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除非经历重大变故,今后个人的性格一般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育要从0岁抓起”已经深入人心。妈妈们已经意识到0-3岁大脑开发的重要性,由此,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什么是早教?
所谓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很多家长对早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误解,以为早教就是教知识,其实早教跟知识性教育不同,它是最大程度地丰富宝宝的体验,是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早教的内容主要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会交往等领域。早期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神童和专家,也不是超前、超常地学习知识、识字、背诗歌,而是以科学的教养方式给宝贝营造一个健康、安全以及幸福的童年,既让他们感受童年的快乐又让他们通过早教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
儿童发展极为有序
以运动领域来说: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步一步的有序的完成。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反射练习0-1个月
动作重复1-4个月
偶然的目的4-8个月
目的--协调8-10个月
尝试--错误反应10-18个月
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关键期
0-2岁,动作的发展
0-3岁,口语发展
0-4岁,视听觉的发展
4-5岁,学习书面言语
5-6岁,掌握词汇能力
3-5岁,音乐能力反展
3岁是记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5-6岁掌握数概念的关键
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3岁前是孩子学习、掌握各种行为能力的时期)
0-3岁的敏感期及其特征
1、外在的秩序感;场所、顺序、拥有物、习惯、约定。
2、内在的循序感
3、精神大额秩序感(秩序破坏,精神不逊,发脾气)
4、语言的敏感期(听、表达、语言、词、句子)
5、朝向独立的敏感期(独立。自主)
6、感觉器官的敏感期(视听嗅、味、触)
7、筋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走、爬、)
8、社会化发展的敏感期
在敏感期时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各项发展要求,提供相应的发展条件。使教育的最佳期不能错过。在这个时期,孩子最易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发展其智力和能力。
发展的差异性
形成的差异的原因
1、不同的遗传基因(不起决定因素)
2、不同的气质特点、营养、体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父母的素质、家庭环境、社会关系以及亲子间独特的相互作用模式等。
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在个性、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及特点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相互间的差异会更明显。
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联性
生理主要是身体、神经系统和大脑,是心理行为发展的物质基础,身体健康,生理机能完好无损,才能使儿童逐步建构起完美的完整的心理世界。
心理行为的发展多通道的吸收外界信息,可促进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心情愉快也能促进身心健康。
心理、生理发展相辅相成,年龄越小,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发展关系越密切。
0-3岁早期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对于0至3岁的宝宝来讲,早期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这个时候的早期教育的内容是有很多且丰富的,这个时候其实是宝宝身体各个方面发育最旺盛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们可以做好早教的话,是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的,对于日后的成长发育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对于0至3岁的宝宝早期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包括了语言,体能,心理,视觉以及听力等各个方面,主要是对宝宝进行了全面的早教发展。
听觉方面的话,可以给宝宝适当的多听些非常悦耳动听的音乐,主要是对于宝宝的听觉能力进行了锻炼,可以更好的陶冶情操,从宝宝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可以使用音乐对宝宝进行良性的刺激,也可以选择带有乐曲或者是音响的玩餐,都是有利于提高宝宝听觉能力的。
另外在视觉方面是需要增强宝宝的色感训练的,可以在宝宝的房间里面装修些丰富色彩,图书类或者是玩具类的东西,色彩一定要多样化,多接触些色彩缤纷的东西,对宝宝的色感训练有非常强的作用。可以和宝宝做些互动的游戏,不但可以训练宝宝的视力,还可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