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研究生论文送去盲审的问题。大部分老师的话也只是去抽看,不会去所有人都看,因为数量太多,也看不过来。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老师也是人,他不是机器。
12月27日-1月7日。
研究生盲审的时间一般是3月份到4月份进行,一般需要2~4个周,甚至一些人的论文有可能需要一个月以上的审查才会返回修改意见,实际需要的时间以盲审者的时间为准。如果盲审没有通过,那么需要修改3~6个月的时间才能再次提交。因此,提交盲审之前请一定确保论文的格式和内容没有重大错误。
抽查盲审比例
(1)申请2022年12月批次答辩的硕士研究生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查盲审,其中论文暂不公开的硕士研究生100%参加盲审。盲审名单届时将在网上发布,请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
(2)被抽中盲审的学生,如果没有在本批次规定的时间内上传论文,将自动添加到后续批次(在学习年限内)的盲审名单中;
(3)参加院级盲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具体要求请咨询所在学院。
通常只是抽查,因为如果全看的话人数太多,老师也根本看不过来,所以只能抽选几个人去查看。
2022盲审不容易,难度加大。1.盲审论文系统提交与审核:研究生需在信息系统中提交盲审论文,导师和学院应及时完成审核,信息系统菜单分别是:学位—提交学位论文(研究生端)、学位—确认学生论文(导师端)、学位—申请管理—学院确认(学院端)。2.盲审结果通知与处理:盲审结果返回周期最长为20个工作日,分批回收结果是研究生处日常工作,盲审结果将及时反馈学院副院长或秘书,由学院再通知到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如遇寒暑假,顺延反馈。
一、浙江工商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浙江工商大学 不是双一流大学,但该校是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大学、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 二、浙江工商大学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 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 浙江工商大学 。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尤其是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以来,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 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学校拥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600余人,含本科生22800余人、研究生3800余人;留学生近1800人,其中学历生1000余名。 学校下设工商管理学院(含浙商研究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含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商学院、杭州商学院(独立学院)、章乃器学院(创业学院)、MBA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法语联盟)、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等25个学院。 学校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并着力体现“大商科”人才培养特点。现设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食品)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试点、17个省级“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6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实施“大类招生”,2017年首次“新高考”大类招生计划全部一段线上完成。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自2008年我省开展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以来,学校稳居前5位。 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覆盖25个招生领域),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统计学进入A类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学科进入B类,评估结果位列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前列。 学校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3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2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行业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同时还拥有6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突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成立了中阿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有关政策建议获国务院、商务部、外交部和省委省政府等领导的批示或采纳。学校统计学科团队研发的义乌小商品指数、中关村电子产品指数等10多个指数具有市场风向标地位。学校主办的浙商博物馆,成为展示浙商成就、传播浙商文化、弘扬浙商精神的重要窗口。 学校出版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 浙江工商大学 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商业经济与管理》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ASS)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 学报》杂志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载来源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 出版社是浙江省3个高校出版社之一。 学校现有教职工231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10余人,博士生导师89人,正高职称300余人,副高职称700余人,博士81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国家级“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 2016年学校获批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学校国际学生近1800人,分别来自全球100个国家地区,分布在全校17个学院39个专业,已有17个本科、25个硕士和10个博士专业实行全外语教学。与美、英、德、法、加、澳、新、日、韩等5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在东亚研究、食品安全、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现有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与中国商务、商务汉语等多个培训、合作项目。2004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 浙江工商大学 法语联盟是法国法语联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学校与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已成为比利时最大的汉语培训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分为下沙校区、教工路校区和杭州商学院桐庐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教学用计算机8353台。图书馆纸质图书328余万册,数字资源90000GB。 浙江工商大学 秉承“诚、毅、勤、朴”之校训,正在大力实施“创新强校,特色名校,融合发展,力争一流”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商业经济与管理》由浙江工商大学主办,是一本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理论和实践的全国性高层次专业期刊。据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第五版公布的消息,《商业经济与管理》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在全国246种公开出版的贸易经济类专业期刊中,有17种刊物入选核心期刊,其中《商业经济与管理》在入选的17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四位。《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于1992、1996、2000、2004、2008年出版过五版,《商业经济与管理》均入选其中。近几年来,《商业经济与管理》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严格把关,保证水准,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各项指标排名逐渐提升。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显示,《商业经济与管理》在商业与商务类期刊(33种)影响因子分类排序中列第1位,其中2年影响因子由2006年上升到2007年,5年影响因子由2006年上升到2007年。2007年《商业经济与管理》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8篇(注:2008年度转载与社会评价数据要在2009年年中才能得到),在管理类报刊中排名第9位,得到国内外学者、作者与读者的共同认可。《商业经济与管理》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和大学学报的几大权威评价体系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贸易经济类领域,居全国前列,标志着刊物质量与影响力提升至新的学术平台。
浙江工商大学认可度较高,是一所双非大学中的高水平大学。
一、学校历史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
二、学校实力
学校由下沙、教工路和桐庐3个校区组成,占地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正高职称400余人,副高职称720余人,博士1190余人。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6800余人,各类研究生5100余人,留学生990余人,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2万余人。
三、人才培养
学校拥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现设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食品)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四、学术能力
学校主办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双双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四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1、国际贸易问题 2、国际贸易 3、财贸经济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商业研究 7、销售与市场 8、广东商学院学报 9、商业时代10、中国商贸 11、价格理论与实践 12、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国际经济合作 14、对外经贸实务 15、江苏商论 16、国际商务研究 17、中国物流与采购
浙江理工大学预答辩通过率为百分之十左右。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是学位论文评阅的前置环节。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前,应当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各个培养环节,在攻读学位期间创新成果达到或接近相应学位授予的成果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经导师(组)审查同意后,可进入学位论文预答辩环节。
研究生论文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下面是我整理的研究生论文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科技(学术)论文的基本知识
(一)学术论文的种类
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其写作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学术论文可有多种分类,按出版(发表)的形式分有:期刊论文(万字),学位论文(硕士 3~5万字,博士5~15万字),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按内容及研究性质分有:a)研究报告型,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实验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观察研究报告和对策研究报告等;b)开发发明型;c)议论(论证)型;d)综述评论;e)研究简报。
上述分类在实践中不是绝对的,一篇论文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二)科技(学术)论文的基本性质与要求
科技(学术)论文经过专家鉴定和(或)发表,便成为人类知识的载体――文献。一篇篇文献犹如点点知识的源泉,最终汇成知识的海洋,造福于人类。作为人类知识载体,论文必须满足以下一些要求。
1.科学性要求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使人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真理。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科技论文就必须根据科学研究的这一总任务,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客观地揭示其内部规律。因此,论文撰写者首先应该具有科学、负责和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数据翔实,分析深刻,结论可靠。千万不能弄虚作假、主观臆造,或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和偏见。
2.创新性要求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是科技(学术)论文的灵魂。在科学研究的竞赛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它要求文章所揭示事物的现象、属性、特点及运动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有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对于硕士论文创新性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是新的见解、新的方法、新的局部或阶段的成果,包括对已有成果新的改进等。据我们的调查,研究生论文的创新性指标得分比较低。研究生完成的研究大多只能是局部性的、阶段性的成果。因此,研究生必须对课题的来龙去脉有全面的了解,牢牢抓住研究中的创新点来撰写论文,不能模仿或重复已有的研究。本校学报编辑部曾通知一研究生论文退稿,作者觉得迷惑,表示“论文是模仿国外期刊上的论文写的,人家这样的文章可以发表,我的为什么就不行呢?”这也许是不注意创新性要求,重复研究的典型实例了。
3.逻辑性要求
它要求论说有据、思路严密、脉络清楚、结构严谨、推断合理、自成系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浅显地讲,学术论文是一个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交流平台,要充分显示和科学地组织素材,通过科学的分析、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并提高到学术理论的高度。
4.其他要求
对于科技论文还要求具有重现性和有效性。所谓重现性就要使读者可以根据论文提供的方法、材料去实施同样的研究步骤,并重现论文的结果。其结果应具有理论价值和(或)实用价值。为了满足文献能提供交流和学习的要求,论文必须具有可读性,并符合规范化要求。
(三)学术论文的评价(审)指标
论文必须经过专家评审,因此了解论文的评价指标对于构思和撰写论文具有指导意义。
1.学术期刊对论文的评价指标
不同期刊在审稿中采用的评价指标略有不同,但主要精神还是基本相同。例如,《浙江理工大学学报》审稿采用的评价指标有:选题意义(每一指标均设置 a优、b良、c及、d较差4个等级);创新性;先进性;正确性;可读性。一般来说,审稿中论文的每项评价指标的评级都不能低于c级,否则审稿难以通过。
2.硕士学位论文评审指标
其评议指标设置为一级指标有5项:选题与综述(25%)、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20%)、研究与设计能力(10%)、创新性(35%)、写作能力(10%)。
可以看出:以上两种评价体系略有不同,期刊论文侧重评价研究结果,学位论文不仅重视结果,也考察研究过程和作者的知识、能力。然而,都较注重对创新性的要求。
二、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和要领
(一)关于选题
选题的重要性是不待说明的。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大多由导师选定,但也有学生自己选定的。具体的选题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学术问题,在此只能强调一些原则性的问题:a)选题最好选择自己的强项或熟悉的领域;b)就研究生的情况,硕士论文的选题宜小,不宜大,这有利于对一个问题作深入细致的研究;c)研究涉及面不宜太宽,以避免需应付错综复杂方方面面的问题而顾此失彼,例如尽量不要选择类似“战略研究”、“对策研究”这样的综合性很强的课题;d)选题不要太生僻,以致于鲜有参考文献作参考,而造成一开始无从下手的局面。e)除了选题意义,研究生的课题最好选择新的视角、应用新方法来研究,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学术论文的`选题与研究的课题不一定一致,在此可能有3种情况:1)重合,论文选题与课题基本一致;2)收缩,论文选题只是课题研究的一部分,一般是选取最具发表价值的那部分;3)变通,有的研究课题(如某些应用研究)不宜直接作为论文的选题,需要作些变通。
学位论文改写成学术期刊投稿论文其议题可以不同,后者由于篇幅的限制议题范围可以收缩,精选有创新内容的素材。
(二)撰写前的准备
学术(学位)论文的写作标志着研究生学习阶段和学习方法的转变:由广泛、分散地摄取知识转变为集中、专一地对特定领域进行深入钻研;由单向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以应用知识为主;由接受已有知识转变为独立地开展创新性思维和工作,开发新的知识信息。因此,必须在心理上、知识和能力上作好充分的准备。
1.思想准备
撰写论文也强调正确的指导思想与理念,这是笔者受理编辑上百件研究生论文后得出的结论。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论文撰写都是非常艰辛、细致的工作,都不能太浮 躁 ,不能太急功近利(为了文凭),富有科学精神、刻苦钻研和创新意识,有“极端认真、极端负责任”以及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才是写出高质量论文的前提条件。
2.调研准备
牛顿把他的成就归功于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明做好前期调研、文献利用及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要广泛、系统地进行文献检索,把能够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尽量收集全(对我校艺术类学生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并加以阅读、分析、疏理和利用,做到对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了如指掌。阅读一般从专著开始,然后是综述类文章,最后是原始论文。
科技类学术论文应尽量引用国际上权威专业期刊的论文,这样才有可能使自己的研究和论文起点高,一开始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涉及该研究的前沿领域,避免重复研究。需要强调的是,文献调研和利用不能局限于导师提供的资料和手头的一些中文书刊,不仅开题前必须系统检索、系统收集,整个研究过程都是一个不断跟踪、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吸收知识的过程。若需要深入社会作实地、实物考察的也不能轻易放弃。有些研究生论文的素材老是离不开学校的圈子,离不开书本,从而影响论文质量。
3.构思与提纲
构思酝酿论文需要较长的过程,它贯穿整个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全过程。首先根据选题来确定研究的预期的目标,将课题解剖和分析,然后构思(或实验设计)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来得到相关的论据或预期的研究结果,采用什么方法来分析、归纳得到的结果,以致得出相应的结论。有不少研究生论文都在这一环节上 “翻船”。例如,研制得出了实验室试样,并对试样进行了性能测试,然而没有设置参照样(对比样)的性能测试(或没有参照样的引用数据),从而难以比较和证明新研制试样的优越性,前功尽弃;探讨了某一事物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或数学模型,但文章最后没有对模型加以验证,专家审稿未被通过。 因此构思要尽可能地系统性,严密性。有时要考虑论文的要求来设计科学研究,有时根据科研的情况的变化调整论文构思,当科研基本完成时,论文构思也基本形成。
写提纲前,应了解一下该学科、该种论文类型通常的论文格式,它可能已原则规定最高一级的论文提纲。根据论文的中心议题,疏理一下论文的素材,根据素材的逻辑关系,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列出提纲。要注意提纲的系统性,同一级的提纲应具有并列逻辑关系,上一级提纲与它所有的下一级提纲应具有属与分的逻辑关系。
(三)写作方法与技巧
1.内容素材如何组织
在文章的内容安排上主要以下有3种方法。a)递进式,根据各部分内容的逻辑关系,采用步步深入、层层展开、循序论述,如某文章为某事物建立数学模型,内容安排:引言—理论依据-各因素分析-初拟模型-各因子、系数取值-验证和修正模型—结论。其中后一步都是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步步深入、环环相扣。 b)并列式,把论题分解成几个从属的、并列的子论点,分别论述,最后综合出相应的结论。c) 复合式,将递进式和并列式根据需要复合应用,实践中用得较多,如材纺、化学化工等实验研究报告大多采用这种安排。
许多学科的实验研究报告(计算机、信息科学等有例外),除引言及综述部分外,一般研究会涉及n个子实验,需介绍n组子实验方法与条件,n组子实验数据和结果,n项分析和结论,其素材是一个平面结构,而论文的叙述是线性的。实际撰写时,往往先将素材切成3块:第一块逐一介绍n组实验方法与条件(包括实验所用的材料、仪器,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等);第二块逐一显示实验数据、图片等,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对图片进行介绍和分析,得出各组相关结果或结论,然后综合与分析各组实验的结果,得出并讨论总的结论;第三块显示结论作为结语(见图1)。
2.论文取材
论文取材其实是有讲究的,研究生论文中问题还真不少。
1)不要模拟教科书的模式写作,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心目中的读者,用较大篇幅交代基本概念,复述基本理论和专业人员已知的内容等,都是不可取的。写论文的目的是与同行交流,“说服”审稿专家认可你的研究成果,就要让他们看新的、有吸引力的东西。要扭住文章的创新点,正确、明了、简洁而滴水不漏地表述、论证自己的成果。
2)论文既要顾及系统性又不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处理好重点(深入论述)与非重点(概括简述)的关系。例如论题的某一方面的问题必须涉及到,但不是本文的创新点,可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原则性地描述一下,例如“对于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已作了深入的研究,一般认为……,本文不再赘述。”然后引出参考文献即可。
3)在许多情况下,显示的数据并非原始数据而是经过组织和处理加工的、计算只列出关键公式与步骤,运算过程、一般的实验过程往往被省略,以尽可能地节省篇幅。
学位论文的取材与期刊论文有所不同。学位论文篇幅长,可以叙述得宽泛些、详细些。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背景可以介绍得全面、详细些;可以比较详细地介绍一些重要的研究工作及过程(以表明研究工作量),如较详细的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工作,计算过程、调查研究工作等;研究得到的数据、图片等也可显示得较为充分、原始。撰写期刊论文往往只能精选素材的精华部分,紧紧围绕具有创新性研究结果这一部分来组织素材。
3.如何强化论述
论文以“论”为主,在“论”这方面,不少理工类、艺术类研究生尚不擅长是很正常的。首先需要了解那些内容必须展开“论”,深入地“论”,什么时候避开或简化“论”。为便于理解举一例:某文章对高校改革提出相关建议时,对几点建议每一点都是平均用力,没有强调重点,而且每一点都只顾提出建议而缺乏分析探讨:要怎么怎么做,应该如何如何做。读者看不出哪些建议是作者自己的主张,是作者新提出的,哪些是复述前人的主张,提出建议的理由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就像一篇工作报告,不像论文。因此,所谓“论”,作者不仅仅要表明自己的主张,报告自己的研究结果,还必须对作者自己提(得)出的新的观点、主张、新的结果和结论作深刻的解释、论证;复述前人的可以简化和(或)引出相关参考文献。
刚才谈到的是论什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论”。不同学科(问题)或不同类型论文的“论”法是不同的。论述要有系统性,对于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 (或)对策,首先必须对该领域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探讨,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主张。就自己提出的主张应作深刻的解说: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好处,与以往的做法有哪些改进;在解说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可从现有理论的高度来论证其合理性,从实践的角度列举最有说服力的典型实例来论证其可行性或有效性等等,总的目的是努力使读者接受自己的主张。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类论文的“论”思路相仿,但论述方法不同。在说明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的基础上,讨论研究 (实验或调研)方法,对实验(调查)所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分析与综合,得出相应的、符合逻辑的结论,对于得出的结论与已有成果相比有何新的进展,都属于“论”的范畴。但是,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以为“论”可以到此结束,对研究得出的结果结论要从理论上加以解释和讨论,并将此提升到一般的、规律性的认识,反过来丰富该领域的理论和知识,“论”到此可以完美谢幕。
4.如何表述本研究的先进性、创新性
学术论文不能像商业广告那样直接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或具有哪些创新,恰如其分地论证和表述其先进性、创新性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必须根据自己研究的结果认准创新的亮点是什么,围绕创新亮点从论文的引言、研究结果及讨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三部曲)进行论证和表述。引言部分,在对该领域目前最前沿研究情况的简要综述的基础上(引出国内外参考文献),指出有待解决的问题,表明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达到的目的,期望得到新的结果。暗示没有重复前人的研究,或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起点而展开新的研究,有所不同和改进,或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这从表述形式上看,以国际前沿研究为起点,您的研究可能达到国际先进,瞄准国内的可能达到国内先进,为以后的创新论述作铺垫。正文部分,围绕创新点,通过一系列方案的实施,研究结果或论据的显示,重点论证如何达到预期的结果并得出相关结论,并与已有成果相比较展现优势。对于其中的创新点要进行必要的理论解说和讨论。第三部分“结论”简要总结和点明文章新得出的结论,即创新点。
结论中表述创新性的语句可以是:“首次进行×××研究并得到×××预期的结果”;“首次证明了×××”;“成功地将×××并得到实验(践)验证;” “研究得到的×××结果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更×××”;“本文得到的结果(结论)据文献检索尚未见文献报道”,等等。当然,说这些话是要有依据的。
“三部曲”中,第二部分正文是关键,但笔者提倡“三部曲”前后呼应共同来表述论文的创新性。为数不少的研究生论文由于忽略第一、第三部分的铺垫和点睛作用,使得其创新性的判断变得模糊。
在此列举一则文章审稿失败的实例,以供借鉴。一篇题为“基于批量定制的产品网上销售接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专家审稿意见如下:无论是系统设计或程序开发都是应用研究。该文对网上接单系统进行了设计、编排与开发,但既无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的现状作对比,也缺少系统实际应用的实例加以论证,其可行性和价值无法判断,发表意义不大。
(四)语言文字的表达
研究生论文的文字表达情况总体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各学科都有自己专业术语和特有的表达方式,初学者只有多阅读一些专业文献,多查阅工具书,勤学好问来弥补该方面不足。在语言文字表达方面,建议同学们在文章的勤修改上狠下工夫,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主,硕士申请提前答辩,其学位课考试平均分必须在80分以上。
申请提前答辩的条件
(一)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环节任务,达到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条件;
(二)课程学习成绩:申请人的研究生课程成绩平均分达85分以上,其中学位课成绩在80分以上;
(三)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符合以下条件:
1.博士研究生
发表SCI或EI期刊论文4篇。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理工类硕士研究生发表SCI或EI期刊论文1篇;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发表(录用)一级及以上期刊论文1篇。
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
(2) 作品获省文化厅、美协等主办的美展二等奖及以上奖项1项;
(3)获得在业界有影响的全国性案例大赛奖励;
(4)出版译(专)著1本;
(5)政策建议被厅局级以上政府机关批示或采纳;(6)取得与学术型硕士生相当且能体现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成果。
以上成果均要求以浙江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排名第二。1项授权发明专利可折算为1篇SCI期刊论文。
扩展资料
第四条 申请程序
(一)经导师同意,研究生本人在预计答辩前3个月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
(二)学院审核申请人材料,提出是否达到提前答辩要求的意见,并报校学位办;
(三)校学位办复核,组织进行申请人学位论文双盲评审;
(四)学位论文通过盲审且平均成绩超过80分的,申请人方可提前答辩,否则不予提前答辩。
第五条 如申请人课程学习成绩略低于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不超过5分)但取得的科研成果超过第三条第(三)款要求的,可向学院学位委员会申请进行学业水平鉴定,经学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可按第四条规定申请提前答辩。
第六条 通过论文提前答辩的研究生,学校报上级管理部门备案后将其纳入当年度就业计划,并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政策进行派遣。
第七条 各学院、学科可根据自身实际,在不低于学校标准的基础上自行制定实施细则,并报校学位办备案。在职攻读学位人员申请提前答辩,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校学位办负责解释。原《浙江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浙理工研〔2013〕6号)同时废止。
参考资料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修订)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研究生毕业要求包括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完成研究生课程、撰写研究生论文以及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力学、机械制造工艺学等,研究生课程包括机械分析与设计、精密机械制造、机械控制系统等,研究生论文应包括专业理论研究、设计实践和实验研究等内容,最后研究生论文答辩应当清楚表明学生的研究成果,论文答辩成绩达到要求方可毕业。
浙江大学法学学硕毕业论文不一定上知网。只有经过知网检测系统查重的研究生论文才会被知网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收录并放在知网上,知网官网会在研究论文查重后的第二年统一进行论文收录,所以研究生们不需要担心论文经过知网查重后会被放在知网数据库上的问题。不过虽然知网查重不会立刻收录研究生论文,但是研究生论文在经过知网查重后,是会显示最近一次的检测记录的。
6月10日。学位申请材料格式规范性审查,读书报告、课程成绩、预答辩审核、导师审核、科研等环节,审核截止时间:2021年6月10日。研究生毕业要求。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刚好北京工商大学和浙商大都比较熟悉,谈一些看法。1 渊源。北京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2.学术。《北京工商大学学报》是北大和南大cssci双核心期刊;《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是cssci扩展版核心,《商业经济与管理》也是双核心。浙商大这几年在科研上有所进步,排名上升, 对老师学术研究比较鼓励,但和本科生基本没什么关系。要知道,很多牛校里,真正牛教授和本科生基本没有交集。北商大基本是纯一本,浙商大在不少省份是二本。3.位置。北商大位于北京市区,毗邻航天桥,因为寸土寸金,北京的学校不可能像外地学校那样大兴土木建新校区(当然许多学校因此背上沉重财务负担),优势在于 首都资源任何城市都不可比拟,比如,往东一点就是北京华联、金融街,阜成门附近还有个很大的市场,另外离北大、清华、人大、等牛校及国家图书馆都不远,文化、政治、经济中心无可替代, 出门地铁,附近还有海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北京人民医院,有个小病小灾的根本不用担心,物价生活成本远低于南方城市(除了房子),更重要的是,在北京市区上学,对于工商、金融财经类的学校来讲非常重要,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社会实践, 特别是金融和管理专业,对于就业和眼界开阔、能力培养极为重要。 浙商大现在主要是新校区,离杭州有一定距离,校舍可能会更好些、漂亮些。但其它资源就差远了。所以,教学上或许可以这么总结,北商侧重并利于能力培养,浙商侧重并利于知识学习。 前几年有个亲戚家的孩子报志愿是纠结于两个紧邻的学校,还亲自去现场考察了下,一所历史悠久,老校区校舍陈旧,新校区在建,实力很强,偏工科,但名字不好听(带“牧”字),另一所虽小但 是新建校舍,看起来漂亮,但实力极差,可这家人不听劝告,硬是从表面出发选了新学校,结果进去之后悔之晚矣。4.缺陷,这两个学校,都被当地一流牛校压着,很难翻身,名字就不说了,大家都懂的。5.如果纠结于这两个学校的话,建议北方考生如果分数有优势的话是选北商大,文化、饮食方面都很适应,资源丰富。当然浙商大也不错。
浙江工商大学认可度较高,是一所双非大学中的高水平大学。
一、学校历史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
二、学校实力
学校由下沙、教工路和桐庐3个校区组成,占地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正高职称400余人,副高职称720余人,博士1190余人。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6800余人,各类研究生5100余人,留学生990余人,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2万余人。
三、人才培养
学校拥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现设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食品)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四、学术能力
学校主办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双双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四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