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此时,田中耕一才明白:自己一辈子就只正经发表了一篇文章,按常理不应该有什么大奖的,不过按照这态势看来,那篇文章可能真的被授予了什么了不得的奖项。 “田中耕一先生,您发明
电话那头的外国人,操着流利的英语,极力压抑着自己的兴奋而又紧张的心绪:“田中耕一先生,你和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分别发明的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对
用心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而由他创设的“田中耕一纪念质谱分析研究所”自2003年创设后已发表论文100余篇,有不少被刊登在分析化学领域最为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Analytical Chemist
田中耕一虽然没有因为自己的研究而获得金钱奖励,但他的贡献却为后来的生物化学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位好心的化学教授建议田中耕一把他的研究理论谢承均问发表出去,田中耕一听了教
【来自田中耕一的介绍】 “‘MS研’从3名研究人员起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FIRST’期间的‘最尖端研’以年轻人为主,壮大至40人左右。 尽管硬件和软件开
高中作文_田中耕一获奖的启示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的田中耕一既非教授,又非硕士、博士。他只是“日本企业社会最低层”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甚至连同行专家对他也
国际前沿. 利用质谱新技术发现新天然产物.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尾仲宏康特聘教授、研究生院药学系研究科阿部郁朗教授、岛津制作所田中耕一纪
田中耕一: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逆袭故事 田中耕一: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取得者的逆袭故事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20XX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取得者,一个供职于一家日本本乡仪器制
没有考虑更多,但3年后一位教授得知了这件事便找到田中耕一,听他讲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后极为赞叹,他劝说田中耕一应该把这项研究写成论文发表,让更多人知道,说不定还能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