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其实算是成名比较晚的,从巴黎高师毕业后,直到1966年之后,他先后发表了三部著作,才确立了他的学术地位,这三部著作分别是:《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和《书写与差异》,
如果说他在早期作品中就同时在哲学著作与文学文本中提出写作问题的话,那么,在1974年那部最引人争论也最具挑战性的著作《丧钟》(英译本出版于1986
《论文字学》是德里达1967年开始登上哲学舞台三部曲中最著名的作品,该书也使德里达一夜之间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在《论文字学》出版后的四十年间,德里达的解构已经获得各种赞赏和批评,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试图摧毁西方文化所看重的所有事物的知识恐怖主义,而另外的人则
德里达的哲学是通过紧密地讨论60年代法国思想主潮而进行的——现象学与结构主义,德里达认为二者共享相同的逻各斯中心或形而上学传统,都将说话拥护为在场
德里达在1974年发表了《丧钟》(Glas)一书,通过将哲学大师黑格尔和文学大师日奈并置,开启了哲学与文学之间的交融,并宣告了以逻各斯中心论为特征的西方哲学的“终结”。很明显,德里达
早期阶段,德里达通过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研读,发展出他的“解构”思想,1967年出版的《书写与差异》《论文字学》和《声音与现象》,以及1972年出版的《哲学的边缘》
涉及德氏对于巴黎高师的经历、60年代的政治环境以及对阿尔都塞主义的批评等内容,从中可见德里达与阿尔都塞及其追随者的分歧:德里达不认同阿尔都塞阅读马克思的方式,并对其意识形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