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10篇SCI到底是什么概念,这个取决于太多因素了,不能一概而论,但不管怎么说能发10篇,哪怕是发到
邢立达截至2016年就已完成科研论文133篇,包括SCI收录95篇,其中第一作者77篇。 仅此一项成绩已让当代中国大多数科研工作者终生也难以望其项背,何况此
SCI是一个数据库,发了13篇SCI的有意思就是有13篇论文水平比较高,被SCI数据库收录了。不知道你是什么学校,13篇有点少,不说也罢
我们数了一下,其中有19位本科生都在顶会顶刊发表过论文。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工程、化学、生物和医疗专业。 表现最突出的要数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的吴攸同学,在SCI期刊发
这名”科研天才“叫吴攸,根据华南师范大学官网的资料显示,他是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级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该学生科研能力十分突出,大二期间已经能够在
如果只算第一和通讯作者有90篇,那厉害的,差不多要连续发15年的paper,这说明此人有基金有实验室有
1. 不是一作不算 2. 以SCI分区评价论文是中国特色的愚蠢算法。
发表200篇,这个概念需要明确。比如是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00篇,还是一第一作者加通讯身份发表200篇,还是挂名就算200篇,这三者之间差别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