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导师是: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赵元任是著名的中国语言学之父,这四个人在清华当教授,有人说他们是教授的教授。钱穆算一个。钱穆也是国学大师,他连中学都没毕业,后来先后
陈寅恪于归国最初几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上都是关于佛教文本的,特别是敦煌新出土的汉文佛教文本的研究,其中有《大乘稻芉经随听疏跋》(1927)《有相夫人生天因缘曲跋》(1927)《童受喻
从内容上,可将陈寅恪研究分为三派:一是研究陈寅恪论著,即将陈寅恪放在学术史的视角下研究;二是研究陈寅恪身世,即将陈寅恪放在近现代史的视角下研究。. 前一派重
先挖个坑。. 如杨司令所言,陈寅恪先生及门弟子,的确是一抓一大把。. 毕竟他曾任教于多校。. 但如何界定其是否为其弟子,标准不一。. 以今日之标准,多以成为导师,指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姚大力:陈寅恪对今日历史学的意义。. 来源:《南方周末》2020年1月9日阅读版。. 已经过去整整五十年
《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pdf
在《<随听疏>跋》里,陈寅恪说到过法成的“不幸”:“昔玄奘为西土诸僧译中文《大乘起信论》为梵文,道宣记述其事,赞之曰:‘法化之缘,东西互举。’夫成公之于吐蕃,亦犹慈恩(按:玄奘住
在《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集刊》、《清华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四、五十篇很有分量的论文,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
陈寅恪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09篇、会议论文8篇、相关期刊880种,包括文史哲、书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