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材料来说吧,数据不是凭空捏造的,只不过是有选择的呈现。比如我同门做实验,一种材料跑测试,测个十来次,然后拿出其中三组较为接近的当作论文里的
这也是舍恩第一次捏造大量数据,这篇论文后来甚至还发表在了 Applied Physics Letters。在无压力的条件下
虽然总体来说,论文欺诈并不算常见,但研究人员被指控伪造和/或捏造研究并非闻所未闻。不像剽窃、重复出版或一稿多投等其他恶意的学术不端行为非常明显的,数据欺诈算是一种不容易被发
可舍恩发现自己得出来的数据总是低于 1987 年的一篇论文。显然,那时的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而他的实验室同僚们也没有研究 CGS 的经验。可是为了发表论
今年 7 月李教授课题组发表在纳米科学顶级期刊 Nature Nanotechnology 的论文中,拉曼数据和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数据涉嫌造假。 李教授为韩国科学院院士
这位大神是个勤奋人,1991年博士毕业,1993年开始编数据,到2012年东窗事发,一共发表了212篇论文,其中183篇被发现完全是伪造的,一个人就占了从1980年到2011年撤
日本《朝日新闻》关于此事发布了一篇新闻报道:“参与调查的两个机构认为,Kamiya如此明目张胆地捏造数据,缺乏作为一个科学家的道德感。” 目前,该论文尚未被撤稿。期刊的一位编辑说他
本文简述数据造假的现象和防治措施。论文数据造假是弄虚作假在学术领域的体现。各行各业都有假货存在,科研领域也不例外。科研数据造假的动机通常是为了取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论文中的结果不可靠,或者是由重大错误(例如计算错误或实验错误)引起的,或者是捏造的(例如数据)或伪造的(例如图像处理);构成剽
4、伪造数据,包括主观臆断地在学位论文中捏造或篡改研究成果、调查数据、实验数据或 文献资料等行为; 5、有其他严重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 二、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