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黏液性胆管癌论文

发布时间:

黏液性胆管癌论文

早期治疗一般采用手术切除,可分为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但是由于手术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创伤,且适应症非常局限,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此外,手术治疗后需及时服用中药帮助术后恢复并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般来说,放化疗是我们的常用方法,但毒副作用很大。如近期毒副作用有脱发、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机体免疫力下降;远期毒副作用有肝肾功能衰退、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等。 另外,在手术、放化疗的同时服用肿瘤血管抑制剂,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增生因子VEGF的形成,从而诱发血管内皮细胞自然凋亡,破坏肿瘤新生血管网,以达到饿死肿瘤、控制肿瘤转移的新方法。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肿瘤病人尸检的2%胆道手术的~。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5倍,日本的资料则胆管癌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编辑本段病因 胆管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与其发病可能有关的因素有:溃疡性结肠炎胆结石中华分枝睾吸虫感染胆总管囊肿等这些因素都能增加胆管癌发病的危险性 【病理改变】 1.肝外胆管癌的发生部位在解剖学上根据癌发生的部位肝外胆管癌可分为:①左右肝管癌;②肝总管癌;③胆囊管癌;④肝总管胆囊管及胆总管汇合处癌;⑤胆总管癌 2.肝外胆管癌的大体形态:肝外胆管癌在大体形态上可分为三型:①管壁浸润型:可见于胆管的任何部位最为多见由于受累的管壁增厚可致管腔变小或狭窄进而可发生阻塞现象②结节型:较管壁浸润型少见可见于较晚期的胆管癌癌结节的直径可~③腔内乳头状型:最少见可见于胆管的任何部位但汇合部更为少见此型可将胆管腔完全阻塞癌组织除主要向管腔内生长外亦可进一步向管壁内浸润生长 3.肝外胆管癌的组织学类型:根据癌细胞的类型分化程度及癌组织生长方式肝外胆管癌可分为以下6型:⑦乳头状腺癌:除个别为管壁浸润型外几乎均为腔内乳头状型②高分化腺癌:在胆管癌中最多可占2/3以上可见于任何部位癌组织均在管壁内浸润生长环绕整个管壁浸润的癌组织呈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腺体结构有的可扩大呈囊腔③低分化腺癌:即分化差的腺癌癌组织部分呈腺体结构部分为不规则的实性片块亦在管壁内弥漫浸润生长④未分化癌:较少见有的小细胞未分化癌与胆囊的未分化癌相同癌细胞在胆管壁内弥漫浸润间质较少癌组织侵袭较大常可侵及胆管周围脂肪组织或邻近的器官⑤印戒细胞癌:较少见它与胆囊或胃肠道的印戒细胞癌一样由分化程度不等的含有粘液的癌细胞构成癌细胞无一定结构弥漫浸润⑥鳞状细胞癌:罕见其组织形态与其他器官所见者相同 4.肝外胆管癌的扩散与转移:早期发生转移者较少主要是沿胆管壁向上向下浸润直接扩散如上段肝管癌可直接侵及肝要比中下段癌多见最常见的是肝门部淋巴结转移也可至腹腔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血路转移除非是晚期癌者一般较少各部位的胆管癌以肝转移最多见尤其高位胆管癌癌组织易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性血栓可导致肝转移也可向邻近器官胰腺胆囊转移编辑本段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伴有上腹部不适的进行性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瘙痒等如合并胆结石及胆道感染可有发冷发热等且有阵发性腹痛及隐痛如位于一侧肝管癌肿开始常无症状当影响至对侧肝管开口时才出现阻塞性黄疸如胆管中部癌不伴有胆石及感染多为无痛性进行性阻塞性黄疸黄疸一般进展较快不呈波动性检查可见肝肿大质硬胆囊不肿大如为胆总管下端部则可扪及肿大的胆囊如肿瘤破溃出血可有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贫血等表现 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异常如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增高等 2.B超检查:反复仔细的B超检查可显示扩张的胆管梗阻的部位甚至肿瘤胆管癌的超声像可呈肿块型条索状突起型及血栓状肝内胆管癌常呈肿块或条索状肝门部癌常为条索状下部胆管癌常为突起型肝门部血栓状声像可能是肝门癌胆囊癌或转移癌由于胆管扩张发生在黄疸之前B超具有诊断早期胆管癌的价值 3.PTC:是诊断胆管癌的主要方法它能显示胆管癌的位置和范围确诊率可达94%~100% 4.CT:胆管癌的CT基本表现为⑦显示为胆管癌之近端胆管明显扩张接近肿瘤的胆 管壁增厚于增强扫描时胆管更清晰可被强化管腔呈不规划的缩窄变形一般可发现软组织密度的肿瘤影其CT值为50Hu增强扫描时被强化CT值为60~80Hu②肿瘤多数沿胆管壁浸润性生长胆管壁增厚边缘欠清晰增强扫描时可被强化而易显示少数呈息肉状或结节状向管腔内生长结节为软组织密度③肿瘤向腔处浸润扩展管壁边缘模糊常侵犯胆囊肝脏毗邻的血管及淋巴组织而呈不均密度软组织影形态不规整组织结构模糊界限不清 5.ERCP: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造影能显示梗阻远端胆管 6.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术可较好地判定胆管癌能否被切除 7.细胞学检查:在PTCD基础上扩大窦道插入纤维胆道镜可直接观察并钳取肿块活检行PTC或PTCD时可抽取胆汁行细胞学检查编辑本段治疗 一、中药治疗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疗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 中药治疗首选以红豆杉为主要成分中草药,但是红豆杉不能单独服用。科学研究表明,红豆杉毒性很大,正常人服用后,都可能会产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细胞下降等严重毒副作用,表现主要为头昏、瞳孔放大、恶心、呕吐、弥散性腹痛、肌无力等,严重者出现心动缓慢、心脏骤停或死亡!更何况癌症病人!癌症病人抵抗力低、身体虚弱,单独服用会更加危险! 此类中药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既能巩固放疗、化疗的效果,又能消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切断癌细胞的复制功能,也就是切断癌细胞重要的分裂方式——微管蛋白合成,使细胞体积逐渐缩小,在血管内形成稳定的抗癌细胞,从而提高人体的代谢功能,即:通过抑制癌细胞的呼吸,使癌细胞缺血、缺氧,不再裂变,从而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 二、手术治疗 (1)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方法的选择: ①肝门部胆管胆总管及胆囊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未侵及肝实质之肝总管癌 ②肝方叶或加部分右前叶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肝总管癌或汇合部胆管癌 ③肝方叶或左半肝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左肝管及肝总管癌 ④肝方叶或右半肝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右肝管及肝总管癌 ⑤超半肝或三肝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部分尾状叶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左或右肝管癌侵及二级以上肝管和尾状叶肝管 ⑥姑息性切除肝方叶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并残留部分癌组织如尾状叶肝管或门静脉前壁 ⑦门静脉主干汇合部或左右干前壁受侵犯者切除其受累部分静脉壁再予血管修补重建术后辅以腔内放疗 (2)肝门部胆管癌故息性手术:胆肠内引流术是首选的姑息手术方法原则是胆肠吻合口应尽量远离病灶根据PTC显示扩张的胆管情况选择胆肠吻合部位部分病例由于病灶侵犯肝门或因肝萎缩-肥大复合征存在萎缩叶胆管吻合引流价值不大肥大叶胆管显露困难使不少无法切除的病例仅能置管引流常用的方法是扩张癌性狭窄后放置尽可能粗而较硬的T形管U形管或内支撑导管T形管经胆总管或经肝引出均可为了防止滑脱应将引流管缝合固定于胆管壁及周围组织上并做一上段空肠造瘘供术后回输胆汁及必要时管饲营养非手术置管引流常用的方法为PTCD也可经PTCD窦道扩大后放置内支撑管穿过狭窄段 (3)中下部胆管癌切除术:中下部胆管癌比肝门部及乳头部癌少见目前多数学者为其手术方式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下部癌无法切除者可用上述姑息性方法 三、化疗:术中经胃网膜有动脉插管至肝动脉留置药物泵导管皮下埋泵术后经药物泵给药常用的化疗药为5-Fu.MMC 四、放疗:术中放疗术后定位放疗及分期内照射等根治性剂量照射放疗对晚期胆管癌有一定的效果因其可使癌细胞变性坏死与抑制其生长可延长晚期胆管癌病人的生存期

北京胆管癌中医治疗医院1发病情况我国胆管癌在消化道肿瘤中居第五位,居胆道肿瘤首位,但目前尚缺乏胆管癌发病率的大宗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989年崔彦等收集国内1941年以来报告的原发性胆管癌资料占同期胆道手术的百分比为2%~5%。国外Stauchco报道胆管癌的发病率为2.510万人。但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种发病率有较大差异。如印第安人的发病率为全美平均水平的6~8倍,而欧美等国报道胆管癌占同期胆道手术比例为4.1%~5.6%左右。本组3875例胆管癌占同期胆道手术0.96%~4.9%,男女之比为1∶2.54,发病年龄50岁以上者占70%~85%,其好发年龄为50~70岁之间,尤以60岁左右最多。发病年龄最大87岁,最小25岁,平均57岁。有关发病年龄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均提示:胆管癌为老年性疾病,性别以女性多见。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胆管癌与胆石症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资料有20%~82%合并胆石症,国外为54%~100%。我院资料表明,胆管癌合并胆石率为42%邹声泉报道为56.7%(114/201),白振杰报道为37.7%(72/191)。从胆石角度上看,胆结石患者中有1.5%~6.3%合并胆管癌。从临床角度上看,胆管癌的发生与胆结石有较密切的联系,已引起更多的关注。我国不同地区近10~15年3875例胆管癌患病情况调查,石景森、邹声泉、杨维良等报道有上升趋势,占同期胆道疾病的百分比也逐渐升高。作者通过对40年中601例胆管癌进行分阶段调查,发现患病人数有上升趋势,且存在递增现象。邹声泉对湖北省十年胆管癌发病情况分阶段调查,发现发病人数有所增加。杨维良对黑龙江大城市15年胆管癌变迁情况分阶段调查,发现不仅发病人数有增加趋势,而且发现在3个5年中,胆管癌占同期胆道疾病的百分比由1.64%上升到2.28%及2.08%。全国各地的胆管癌发病情况不尽相同,占胆道疾患的比例也从0.96%~4.9%,但以陕西、河南两省较高(4.9%,3.02%),两地成为胆管癌的高发地区,与以往西北发病较高资料相符。2关于病理类型原发性胆管癌的大体形态分为浸润型与结节型、浸润型较早累及周围组织,多为浸润型腺癌;而结节型肿块多突出于胆管腔内。原发性胆管癌我位于胆管体部和颈部。其组织类型以腺癌居多,本文统计1898例胆管癌69.5%(13291898)为腺癌,其次为乳头状腺癌,占6.7%(1271898),管状腺癌占1.6%,粘液腺癌占3.5%,未分化腺癌6.4%,鳞癌4.0%,腺鳞癌占0.9%,腺瘤恶变占1.7%,炎性息肉恶变占0.2%,及印戒细胞癌占0.2%,另类癌1例,恶性淋巴瘤1例。本组的病理类型中发现4.9%的鳞癌及腺鳞癌,而胆管粘膜上皮并非由鳞状上皮组成,这使人们不得不相信在胆管癌中至少一部分首先由粘膜的鳞状上皮化生而后发展成癌的。腺癌恶变国内外均有报道,本组占1.7%(321898)。研究证明腺瘤具有恶变潜能,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其癌变过程是腺瘤性增生,重度异形性增生,癌变。本文4例炎性息肉恶变,西安、辽宁各一例,上海2例。胆管浸润癌的DNA倍体含量和非整倍体细胞百分率均高于消化道行为相吻合,从分子水平胆管粘膜一旦恶变,恶性程度迅速增高,导致预后极差。3关于早期诊断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3.7%~4%。因胆管癌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常被延误,其影响原因有:绝大多数病人就诊已晚,一经确诊已属晚期,而这一部分病人中反复多年腹痛未引起重视;胆结石病人缺乏应有的警惕性,特别是病史长,年龄大,应定期检查,或可较早发现胆管癌;胆管癌除影像学检查外,缺少有价值的血清检测方法,近年有人提出CEA.CA19-9联合检测对诊断有帮助,但无特异性;重视超声检查,不断提高对胆管癌的认识水平,佐以CT检查,提高胆管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BUS及CT不受胆管功能的影响,可鉴别胆管的正常组织和肿瘤,并能显示肿瘤对肝组织的转移和侵犯,特别是内镜超声可将胆管壁三层结构显示清楚,极大的提高了胆管癌的早期诊治水平。4关于治疗胆管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早期诊断困难,而切除率仅为33.7%。一般认为,按Nevin分期,S1.S2的患者可选用单纯胆管切除术,S2患者或可行要治性手术(胆管加肝楔形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S3以上者争取根治术或姑息切除术后加用放疗化疗等。4.1根治手术:按照病变范围及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施行根治手术是基本的要求。第一站淋巴结为肝、胆总管右侧者,包括胆管颈之哨兵淋巴结;第二站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左缘的淋巴结,包括肝动脉、门静脉旁淋巴结;第三站为十二指肠后方,胰头后方及肠系膜上动脉要部淋巴结;其余为第四站。4.1.1胆管切除术:对于粘膜癌,胆管切除已足以达到根治目的,无需清扫淋巴结。4.1.2区域淋巴结清扫:侵入肌层和全层的病变,胆管淋巴结多有转移,恶性度较高的病理类型如粘液腺癌,未分化癌也需行淋巴结清扫,清扫范围包括第一、二站淋巴结,以门静脉右缘为界,不必将肝十二指肠韧带的三结构完全游离清扫,再作Kocher氏切口,清除胰十二指肠胆总管淋巴结。4.1.3肝楔形切除术:凡病变位于底部或体部,侵及全层,或临近肝脏者,应加肝楔形切除术。4.1.4肝Ⅴ、Ⅵ段切除术:由于胆管位于肝左右叶间裂上,因此右半肝切除并不合理。4.1.5其它临近脏器部分切除术:如临近的胃部、十二指肠球部,结肠肝曲如受侵犯,可在扩大根治术时连同胆管作整块切除。4.1.6肝外胆管部分切除:位于胆管颈部或延及胆管管的病变以及乳头状癌的处理,应特别注意探查肝外胆道,如发现受侵犯应考虑有无同时切除的可能。胆管癌扩大根治切除术近年来再度受到重视。欧洲及北美多认为胆管癌手术治疗结局无明显改善,而扩大根治的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显著增加,因而不主张行此种手术;但是来自日本的多家报道均持积极态度,胆管癌扩大根治术对于进展期患者疗效明显优于较保守的疗法,尽管相应的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也较高。如Yamaguchi报道pT3及pT4期肿瘤行扩大根治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29%与20%。国内此种手术尚未广泛开展,彭淑牖报道一组9例,4例有并发症,5例仍存活。客观的评价胆管癌扩大根治术及合理应用,尚需大量临床实践。4.2姑息手术:(1)病变已超出可根治范围,为缓解症状而行姑息胆管切除;(2)病人年龄过大或有其它内科疾病,或感染严重,可施行姑息手术,肝外胆管引流。4.3术中及手术放疗、化疗有一定帮助。4.4介入治疗、化疗栓塞:采用综合治疗处理晚期胆管癌是合适可行的;我们对原性胆管癌肝浸润及肝转移55例的治疗,近期效果较好,胆管癌的血供一般来自右动脉,肝动脉结扎,栓塞治疗是肯定有效的,而通过门静脉注入碘化油及药物,其微粒可以充分进入肝毛细血管内,起到局部化疗和暂时性阻断其扩散的作用。5关于改善预后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恶生程度高,根治机会少,要改善预后,提高根治切除率,必须努力提高其早期诊断正确率,增强对胆管癌的警惕性,作好胆管癌人群防治工作,积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近年国内外资料显示对胆管癌行扩大根治切除手术,趋向持更积极的态度。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胆管癌癌前病变的过程,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恶生程度研究的深入,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从而改善胆管癌的治疗效果。

胆癌概论 一、概述 胆癌是发生在胆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胆管癌、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三种。 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发病率低于胆囊癌。胆管癌患者的年龄多为50-70岁,与胆囊癌不同的是从性别上以男性为多,男女之比为∶1。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上较为少见,较长时间内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国内教科书报道仅占所有癌总数的1%左右。由于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开展,胆囊癌已逐渐被认识,发现率有所提高。然而胆囊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差别。在印度Gupta报告胆囊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癌中占2.9%,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1.8%,而美国在消化道肿瘤中位于直肠、结肠、胰腺和胃后,占消化道肿瘤的3%。胆囊癌病人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50岁以上者占90%。 肝外胆管癌亦不多见。 二、病理 (一)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根据癌肿所在部位,可分为上段、中段及下段三种。上段包括左、右肝管及肝总管,发生在此处的癌肿较多,约占胆管癌的40%-75%。中段指位于胆囊管到十二指肠下缘以上的一段胆总管。下段指位于十二指肠下缘与乏特氏壶腹之间的胆管发生的癌肿。根据癌肿的肉眼所见,可分3种类型: 1、乳头型:常为多发性,多见于下部胆管。 2、结节型:一般较小也局限的肿块,多见于中部胆管。 3、弥漫型:多表现为广泛部位的管壁明显增厚,伴管腔狭窄。 胆管癌的组织学分类,腺癌占绝大多数,偶可见鳞癌、腺鳞癌、未分化癌、类癌、肉瘤等。 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检查的0.01%~0.46%,肿瘤病人检查的2%,胆道手术的0.3%~1.8%。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1.5~5倍,日本的资料则胆管癌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二)胆囊癌发生在底部多见,颈部次之,体部较少。组织学上腺癌占80%,未分化癌占6%,鳞癌占3%,混合癌占1%。胆囊癌可直接浸润周围脏器,亦可经淋巴道、血循环、神经、胆管等途径转移及腹腔内种植。晚期病人可发生远处转移,但一般发生的较晚和较少。 (三)肝外胆管癌是指左右肝管、肝总管、胰腺上胆总管的原发恶性肿瘤,通常不包括位于壶腹部和乳头部的癌肿。多发生于肝外胆管任何部位,但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氏肿瘤)约占50%以上。 肝外胆管癌在解剖学上,根据癌发生的部位可分为:①左右肝管癌;②肝总管癌;③胆囊管癌;④肝总管、胆囊管及胆总管汇合处癌;⑤胆总管癌。 肝外胆管癌在大体形态上可分为三型:①管壁浸润型:可见于胆管的任何部位,最为多见。由于受累的管壁增厚,可致管腔变小或狭窄,进而可发生阻塞现象。②结节型:较管壁浸润型少见,可见于较晚期的胆管癌,癌结节的直径可1.5~5.0cm。③腔内乳头状型:最少见,可见于胆管的任何部位,但汇合部更为少见。此型可将胆管腔完全阻塞。癌组织除主要向管腔内生长外,亦可进一步向管壁内浸润生长。 根据癌细胞的类型、分化程度及癌组织生长方式,外胆管癌可分为以下6型:⑦乳头状腺癌:除个别为管壁浸润型外,几乎均为腔内乳头状型。②高分化腺癌:在胆管癌中最多,可占2/3以上,可见于任何部位。癌组织均在管壁内浸润生长,环绕整个管壁。浸润的癌组织呈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腺体结构,有的可扩大呈囊腔。③低分化腺癌:即分化差的腺癌,癌组织部分呈腺体结构,部分为不规则的实性片块,亦在管壁内弥漫浸润生长。④未分化癌:较少见。有的小细胞未分化癌,与胆囊的未分化癌相同,癌细胞在胆管壁内弥漫浸润,间质较少。癌组织侵袭较大,常可侵及胆管周围脂肪组织或邻近的器官。⑤印戒细胞癌:较少见。它与胆囊或胃肠道的印戒细胞癌一样,由分化程度不等的含有粘液的癌细胞构成。癌细胞无一定结构,弥漫浸润。⑥鳞状细胞癌:罕见。其组织形态与其他器官所见者相同。 三、症状 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为胆管癌的主要症状,常伴有皮肤瘙痒。约一半病人伴有中上腹胀痛和发热,但程度一般较轻。少数病人可出现胆管炎的表现,约一半病人有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胆囊肿大与否,随胆管癌的部位而异。肝脏常有肿大,可在肋下或剑突下扪及,其质地较坚硬,压痛不显,后期可出现脾肿大和腹水等门静脉高压表现。 胆囊癌的临床症状有中上腹及右上腹疼痛不适、消化不良、暖气、胃纳减退、黄疸和体重减轻等。由于绝大多数病人均伴有胆囊结石,故临床发生的疼痛与结石性胆囊炎较为相似,在后期,则变成持续性钝痛。黄疸往往是晚期症状,并伴有恶病质表现。当胆囊管阻塞或癌肿转移至肝脏或邻近器官时,有时可在上腹部扪及坚硬肿块。如癌肿侵犯十二指肠,可出现幽门梗阻症状。 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为肝外胆管癌的的主要症状。 总之,胆癌患者必须正视以下症状: 1、持续进行性梗阻性黄疽。尿浓茶色,粪便灰白。 2、上腹隐痛伴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和体重下降。 3、有出血倾向,呕血或黑便。 4、可有发冷,发热。 5、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肝大质硬,晚期有门脉高压症表现。 四、常见治疗手段 一般为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五、扩散与转移 神经浸润转移是胆管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介导癌细胞的神经浸润转移。DPC4基因对胆管癌的发生、转移也有重要影响。 胆囊癌早期没有特异、典型的症状,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晚期胆囊癌的主要症状是右上腹痛、黄疸、右上腹部有硬块、体重下降。出现黄疸,说明已有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胆管受阻,肿瘤已无法手术切除;合并结石梗阻,也可出现黄疸。胆囊癌直接扩散胃及十二指肠,可引起胃幽门梗阻。胆囊癌的转移早而广泛,最常见的是肝脏转移。 肝外胆管癌早期发生转移者较少,主要是沿胆管壁向上、向下浸润直接扩散。如上段肝管癌可直接侵及肝,要比中、下段癌多见。最常见的是肝门部淋巴结转移,也可至腹腔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血路转移,除非是晚期癌者,一般较少。各部位的胆管癌,以肝转移最多见,尤其高位胆管癌,癌组织易侵犯门静脉,形成癌性血栓,可导致肝转移。也可向邻近器官胰腺、胆转移。 六、预后 胆癌预后不太理想,其中胆管癌预后是极差的。胆管癌手术切除组一般平均生存期为13个月,很少存活5年。如单作胆管内或外引流,其平均生存仅6~7个月,很少超过1年。 参考资料:

胆管癌论文

胸腹水、癌性疼痛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好的治疼痛的方法是肿瘤血管阻断法,阻断肿瘤血管后,随着肿瘤血管的萎缩、破坏,肿瘤患者的胸腹水很快吸收,癌性疼痛也会得到缓解。

本视频仅供于经验交流,不作临床指导用药,网友自行购药或治疗任何意外,与视频作者无关,特此声明。

探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论文摘要:目的:探讨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48h内病情均有所好转,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结论: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非手术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gall stone pancreatitis ,AGP)是由于胆总管下段结石阻塞或十二指肠乳头炎平水肿造成胆汁胰液的排出障碍引起,随胆总管结石发病率的增加,AGP的发病也有增加的趋势。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关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54岁,经影像学及手术证实有胆囊结石43例,胆总管囊肿4例,胆总管结石或扩张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囊癌1例,胆道有阻塞性黄疸表现者3例。胰腺炎严重程度诊断标准参照APACHE-Ⅱ评分标准:入院24 h内APACHE-Ⅱ≤8分为轻症AGP,共48例,APACHE-Ⅱ > 8分为重症AGP,共8例。 诊断标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①有胆道疾病史;②血淀粉酶超过正常3倍以上;③肝功能损害伴黄疸;④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或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⑤部分病例经过手术探查证实。胆道梗阻诊断标准:①血清总胆红素持续升高;②影像学或手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③胃肠减压管中无胆汁引出。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经入院体检:T38℃~℃,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中腹偏左有压痛,其中轻度腹膜刺激症25例,巩膜黄染31例。实验室检查×109/L,血清淀粉酶升高,平均约610μ/dL(酶比色法),尿淀粉酶升高,平均920μ/dL(酶比色法)。 方法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首先实行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针对胆道感染及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改善微循环。应用甲氰咪胍,生长抑素等抑制胰酶合成与分泌。同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以防止向重症发展。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血、尿淀粉酶,行B超或CT检查了解胰腺病变情况。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胆囊切除,2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胰包膜切开引流术。 2结果 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48h内病情均有所好转,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也获得满意疗效,T管引流者于出院后4W造影证实胆道通畅,一次性拔除,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平均年,无胰腺炎再次发作。 3讨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因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有报道胆源性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60. 8%左右[2]。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既要遵循胰腺炎的现代治疗原则,又要兼顾胆管疾患的处理,否则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且有较高的复发率。针对部分轻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非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基础的治疗手段,我们认为应贯穿于整个病程[3]。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首先,要详细了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的病因和时间,动态观察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演变,可将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增高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重要依据。术前的基础治疗,不仅能缓解症状,而且也为下一步手术治疗创造条件,术后的基础治疗则可阻止各种炎症反应,避免并发症[4]。大多数轻型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部分重型胰腺炎也可治愈。术中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尽量兼顾彻底解决胆管问题。对于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在胰腺疾病稳定好转后1~2个月解决胆管问题,以防复发。本组资料中,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也获得满意疗效,随访1~3年,平均年,无胰腺炎再次发作。�综上所述,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急性重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亦主张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发展需急诊手术。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2):111-113. [2]赵玉沛.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探讨.文秘杂烩网, 2002,8(2):95-96. [3]李华,李光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2):88-89. [4]安宏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9例诊治分析[J].河北医药,2006,28(2)

胆管癌发展到晚期极易发生转移,此时病人难以忍受的就是疼痛,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便带血,全身水肿,胡言乱语大发脾气,症状明确。胆管癌晚期腹部疼痛严重,伴血小板明显下降,低分化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建议应用抗癌中药治疗,同时服用一些预防出血的药物,如VK,VC,三七粉,云南抓药。 对于胆管癌腹腔扩散的患者来讲,目前不建议再做创伤性,破坏性大的治疗了。虽然放化疗有一定短期疗效,但远期疗效差易出现耐药,不能长期进行,往往停止后肿瘤有反弹的可能。治疗上应该选择抑癌,克癌,安全无毒,短期见效快,远期疗效确切的药物。 癌症晚期中医效果较好,因为晚期癌症患者因为癌细胞消耗性大体质虚弱,癌细胞大多已经多处转移,西医局部治疗效果不佳,而且患者也不能耐受手术与放化疗,服用中药可以全面调理机体内环境,补气养血,扶正祛邪,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痛苦,延长生命。 手术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合,手术也不是万能的。只有没有发生局部或远处转移,瘤体较小才适合手术;如果病灶已经切除,转移灶有单一,身体条件好也可以进行转移灶的手术,如果有两处以上转移灶,原则上不再进行手术。 肝门部胆管癌保肝治疗: 对较长时间、严重黄疸的病人,尤其是可能采用大范围肝、胆、胰切除手术的病人,术前对肝功能的评估及保肝治疗十分重要。 有些病变局部情况尚可切除的,因为肝脏储备状态不够而难以承受,丧失了手术机会。术前准备充分的病人,有的手术复杂、时间长、范围大,仍可以平稳渡过围术期。 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实施的安全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前提。有下列情况时表明肝功能不良,不宜合并施行肝手术,尤其禁忌半肝以上的肝或胰切除手术: A.血清总胆红素在256μmol/L 以上; B.人血白蛋白在35g/L 以下; C.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60%,时间延长大于6s,且注射维生素K 1 周后仍难以纠正。 ④吲哚氰绿廓清试验(indigo cyanogreen test)异常。术前应用CT 测出全肝体积、拟切除肝体积,计算出保留肝的体积,有助于拟行扩大的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肝功能评估。另外,糖耐量试验、前蛋白(prealbumin)的测定等都有助于对患者肝功能的估计。 术前保肝治疗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胆道梗阻不能解除,仅依靠药物保肝治疗效果不佳。 目前常用药物目的是降低转氨酶、补充能量、增加营养。常用高渗葡萄糖、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肝用氨基酸输液(支链氨基酸)、葡醛内酯(葡萄糖醛酸内酯)、泛癸利酮(辅酶Q10)、维生素K、大剂量维生素C 等。术前保肝治疗还要注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胆管癌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恶性肿瘤。对于胆管癌的治疗,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办法。但是,胆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困难,一旦发现多数已进入晚期,很难通过手术方法切除,因此,寻找其他非手术方法治疗胆管癌就变得十分必要。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对胆管癌敏感性欠佳,而且存在明显毒副作用。 因此,探索更敏感、有效的药物,提高胆管癌药物治疗的疗效就变得十分必要。 本论文以体外培养的人胆管癌QBC939细胞为药物筛选模型,选用叶下珠、珠子草、冬青、白英、长春花、三尖杉六种药用植物提取物、淡水贝类河蚬提取物、天然产物化合物、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及常见化疗药物,应用MTT测定法,从天然和化学合成物质中筛选具有抗胆管癌效应的药物。 结果表明:珠子草和叶下珠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白英的水提物、长春花总碱、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槲皮素、鞣酸、2-氯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和2,4-二氯苯甲醛缩氨基硫脲、三苯氧胺等具有体外抗胆管癌细胞增殖的活性。 与胆管癌临床中常用的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和顺铂相比,三苯氧胺表现出了更强的抑制胆管癌细胞的作用。 因此,本研究选择三苯氧胺(TAM)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探讨三苯氧胺体外抗胆管癌作用的机理。 通过MTT法、细胞形态观察法、流式细胞术、DNA ladder等方法研究表明:TAM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且显著诱导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表明:TAM对Cyclin D1、ERα、C-Myc蛋白表达的抑制、Caspase-3/Caspase-9信号通路的激活、Bax和p53蛋白表达的上调,是TAM发挥抗胆管癌作用的部分机制。 为了进一步的探讨TAM抗胆管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和药物作用靶点,我们首次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三苯氧胺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全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最终成功鉴定出热休克蛋白、细胞骨架蛋白、膜联蛋白和代谢相关酶等差异表达的蛋白点。 结合这些蛋白的功能,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三苯氧胺抗胆管癌作用的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胆管癌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为三苯氧胺在临床上应用于胆管癌的治疗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也为三苯氧胺抗胆管癌作用新靶点的阐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ct胆管癌论文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与病情程度不一样,胆管癌的病理类型又比较复杂,因此,关于胆管癌能治好吗这一问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一般早期胆管癌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术后坚持巩固治疗实现治愈的

没有转移的情况是可以治好的,一般需要先手术术后服用“五芝菌药”帮助巩固治疗,预防复发,只要不复发,就相当于治好了。

胆管癌治疗方法有很多种 放疗 化疗 手术等 如果是前期发现的话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晚期不能手术可以尝试PD1免疫疗法 ai帮帮上面有PD1免费用药的

胆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胆管癌早期发现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治愈率很高。胆管癌手术切除时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经常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淋巴结一同切除,手术切除能够快速的切除局部的肿瘤,见效快,是治疗胆管癌的首选。胆管癌的放射疗法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无损伤,病人恢复较快,并且不需要长期住院。

胆管癌发热论文

发表相关论文 36篇重要的第一作者论文有: ERCP中采用气囊导管造影确诊肝内胆管结石的实用价值(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5(6):327胆管癌栓的非手术治疗(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5):301-302ERCP联合胰管内超声小探头胰管镜诊断胰腺疾病3例报告 (1):2000上海市消化病学会胰腺疾病新进展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66-68164例肝细胞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的ERCP表现(1):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60-61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1):肝胆外科杂志,2002;10(4)244-246、胆胰管多点位引流的临床体会(1):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5):362-365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胆漏的内镜治疗(1):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3):255-257HCC合并阻塞性黄疸ERCP164例(1):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11):1686-1689晚期肝外胆管癌的化疗(2):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4(14)、吉西他滨联合氟脲嘧啶治疗进展期肝外胆管癌(2):中国癌症杂志 2004;14(3):282-283G蛋白基因在胆管癌中的表达(2):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71-772EST术后止血夹子预防性止血的回顾性研究(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3):183-185改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6):401-403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附786例报告(1):中国消化内镜杂志 2007;1(1):20-22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技巧(1):中国消化内镜杂志2007;1(1):50-53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1):实用肿瘤杂志 2007,22(2):119-121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1):实用肿瘤杂志 2007;22(2):119-121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内镜分型及治疗预后评估(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5):321-325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内镜处理策略(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一)近5年内发表主要论文: 1. Qiu JF, Xu L, Wu ZY.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giant splenic artery aneurysm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report of 4 cases.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04,3 (4): 526 . Cao H, Hua R,Wu ZY. Effects of combined splenorenal shunt with devascularization and devascularization only on hemodynamics of the portal venous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HBPD Int, 2005,4(3):. Wu Zhiyong, Chen Xuesong, Qiu Jiang feng, et al. Role of PGI2 in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yperdynamic circulatory state of portal hypertensive rat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11(5):. Hua Rong, Cao Hui, Wu Zhi-Yong. Effects of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on hyperdynamic circulation associated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HBPD Int, 2006,5(2):. Chen W, Qiu J-F, Zhang Z-Q, Luo H-F, RoselloCatafau J, Wu Z-Y*.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after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in rat hepatocytes. HBPD Int, 2006, 5(3):. Qiu JF, Zhang ZQ, Wu ZY*. Cystamine ameliorates liver fibrosis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 via inhibition of tissue transglutaminas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13(32):. Liu H, Cao H, Wu ZY*. Isolation of kupffer cells and their suppressive effects on T lymphocyte growth in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tation.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13(22):. Wu ZY. Hemodynamic Study of portal hypertension(Editorial).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5):. Xu Q, Gu L,Wu ZY*. Oper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 and liver Pancreat Dis Int,2007,6(5):. Cao H, Liu H and Wu ZY*. Effects of combined immune therapy on survival and Th1/Th2 cytokine balance in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Chin Med J (SCI), 2007, 120(20): . Gu L, Liu W, Xu Q, Wu ZY*. Retroperitoneal Schwannoma mimicking hepatic tumor.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 2008, 121(17): . Xu J, Cao H, Liu H and Wu ZY. Role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cyclooxygenase in hyperdynamic splanchnic circulation of portal hypertension. HBPD Int, 2008, 7(5): . 吴志勇.罗蒙.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与门体静脉分流术的术式选择(专家论坛).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2):. 陈炜.罗蒙.孙勇伟.吴志勇*. 术中门静脉压力动态测定在门静脉高压症术式选择中的作用. 中华外科杂志, 2008, 46(22):. 吴志勇.罗蒙.邱江锋.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高血流动力学的发生机制与治疗(专家论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8,14(2):. 吴志勇. Ⅳ型肝门胆管癌扩大与缩小手术的合理选择(专家论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 28(9):. 张志奇.邱江锋.赵刚.陈炜.吴志勇*. 5-酯氧合酶抑抑制剂AA-861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8, 23(8):. 吴志勇.赵刚.胆胰肠结合部术中损伤的合理治疗方式(专家论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9,8:174-17519. 赵刚.张志奇.吴志勇*等.tTG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HSC的影响. 中华外科杂志, 2009, 47(9): . 吴志勇.罗蒙. 肝内胆管癌的新认识(专家论坛).外科理论与实践.(2):135-139(二)近5年内发表主要专著:1. 杨镇.《门静脉高压症的最新外科治疗》.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社.. 王祥瑞,杭燕南.《急性肺损伤-基础与临床》.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萧树东.《消化内科专题讲座》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 301-3054. 王钦尧.《肝胆胰结合部临床外科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527-5445. 郑树森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五年制《外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孝平.“全国高等学校8年制教材《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阳德.“十一五规划教材药学专业《外科学总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孝平,刘允怡.“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近5年内获得主要科研奖项:1. 第一完成人.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 . 第一完成人. 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项目名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 .

你在体温并没有上升的情况下,而只觉手心有热,甚至有手心冒火的感觉,那一定要引起警惕,因多与以下几种疾病有一定关系:肺结核:肺结核是为最常见的手心发热原因,特别是青年人,同时伴有盗汗、乏力、咳嗽、精神萎靡不振等。照胸片或化验检查一般可以发现病变的存在。慢性肾盂肾炎:在慢性活动期一般有持续性或间歇性手心发热,或伴有全身发热和腰酸、乏力、尿频、尿痛等症状,尿液检查发现异常。肝病:如病毒性肝炎(乙肝等),肝硬化、慢性胆道感染等,均可能有手心发热现象。这些病一般还伴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胀、肝区隐痛、失眠等、肝功能或肝炎免疫学检查通常能查出病情。另外,你也别着急,也可能是因为天气的问题,比较湿热而导致的,这种就没问题.

胆管癌论文汇报

吴高松医生部分学术论文1. Gaosong Wu, Tufano RP. Reoperative central compartment dissection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persistent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efficacy, safety,and the association of the BRAF mutation[J].(7):. Gaosong Wu, Bishop JA. Histological patterns of locoregionalrecurrence in Hürthle cell carcinomaof the thyroid gland[J].Thyroid. 2012,22(7):. Gaosong Wu, Koch WM.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highversus low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in management of chyle fistula after neck dissection for metastatic thyroid carcinoma[J].Head & Neck. 2012,34(12):. Gaosong Wu, Tufano RP.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lateral neck dissection necessary to establishregional disease control and avoid reoperation after previous total thyroidectomy and radioactiveiodine for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J].Head & Neck. 2012,34(10): Wu, Tufano RP. Profile of patients with completion thyroidectomy and assessment of theirsuitability for outpatient surgery[J].Otolaryngology Head Neck Surgery. 2011,145(5):、吴高松,马小鹏等.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在甲状腺全切术中的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2)7. Gaosong Wu, Shengquan of protecting parathyroid in situ in the operation of totalthyroidectomy[J].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0,45(2):、吴高松,马小鹏等.趋化因子SDF-1a生物半衰期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11)9. Gaosong Wu, Shengquan Zou. Conservat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hylous leakage[J].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5):、吴高松,马小鹏等.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技术改进[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8(6):829- 83111、吴高松,涂顺桂等.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112例治疗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9,17(5)12、吴高松,易继林,邹声泉.胆胰结合部外科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8) Wu,Shengquan Zou. Celecoxib inhibits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viacyclooxygenase-2 pathway in human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s[J].Journal of Huazho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 2005,25(1):、吴高松,刘正人,邹声泉,裘法祖.Oddi括约肌成形术后胆汁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 Wu,Shengquan Zou,Xiaoyong Wu,Fazu Of Cyclooxygenase-2 AntisenseVector On Proliferation Of Human Cholangiocarcinoma Cells[J].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04,19(2)16、吴高松,刘正人,邹声泉,裘法祖.良性疾病胆肠吻合返流液促癌活性的探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12):1085-108617、吴高松,刘正人,邹声泉,裘法祖.胆管结石患者胆汁对人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8(10) Wu ,Shengquan Zou. Celecoxib inhibits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s apoptosis viaprostaglandin E2 pathway in human cholangiocarcinoma cell lines[J].World Journal ofGastroenterology. 2003,9(6):、吴高松,武小勇,邹声泉,裘法祖.环氧合酶—2反义核酸对人胆管癌细胞增生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6)

发表相关论文 36篇重要的第一作者论文有: ERCP中采用气囊导管造影确诊肝内胆管结石的实用价值(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5(6):327胆管癌栓的非手术治疗(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5):301-302ERCP联合胰管内超声小探头胰管镜诊断胰腺疾病3例报告 (1):2000上海市消化病学会胰腺疾病新进展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66-68164例肝细胞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的ERCP表现(1):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60-61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1):肝胆外科杂志,2002;10(4)244-246、胆胰管多点位引流的临床体会(1):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5):362-365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胆漏的内镜治疗(1):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3):255-257HCC合并阻塞性黄疸ERCP164例(1):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11):1686-1689晚期肝外胆管癌的化疗(2):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4(14)、吉西他滨联合氟脲嘧啶治疗进展期肝外胆管癌(2):中国癌症杂志 2004;14(3):282-283G蛋白基因在胆管癌中的表达(2):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71-772EST术后止血夹子预防性止血的回顾性研究(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3):183-185改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6):401-403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附786例报告(1):中国消化内镜杂志 2007;1(1):20-22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技巧(1):中国消化内镜杂志2007;1(1):50-53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1):实用肿瘤杂志 2007,22(2):119-121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1):实用肿瘤杂志 2007;22(2):119-121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内镜分型及治疗预后评估(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5):321-325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内镜处理策略(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并观察疗效。结果 77例LC,其中成功74例,3例因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手术,11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4例,均行LC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 老年人;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明显优势,随着术者操作水平的提高及经验的积累,以及新的医疗器械不断出现,腹腔镜手术的范围不断拓展,目前广泛应用到胆囊、胃肠[1-2]、肝脏[3]、胰腺[4]、疝气[5]、泌尿[6]、妇产[7]等疾病。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技术的日渐成熟,各类急性胆囊炎已不再是LC的禁忌证,但老年患者合并症多,病情进展快,手术耐受性差,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存在较大难度。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 月对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77例行LC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77例中男21例,女56例,年龄60~81岁,平均(69±2)岁,均表现为右上腹痛或压痛,伴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或中性粒细胞升高。B超检查示胆囊明显肿大54例,均表现为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内有漂浮絮状物;提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9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8例。11例B超显示胆总管轻度扩张~ cm,均未发现肝内外胆管结石。发病时间:72例<72 h,5例>72 h。术前合并其他内科疾病59例(),其中合并2种或2种以上疾病者共41例(),高血压病39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2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肝功能异常6例()。按腹腔镜术中所见及病理分类:急性单纯性胆囊炎67例,化脓性胆囊炎9例,坏疽性胆囊炎1例。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常规建立气腹,CO2气腹压力控制在~ kPa,采用四孔法技术,先插入腹腔镜观察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黏连情况,分开大网膜及黏连组织,先显露胆囊,若胆囊张力高则在胆囊底下方约2 cm处进行减压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如既往有胆源性胰腺炎、黄疸史,术前直接胆红素升高、B超示胆管扩张者,均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对感染、术中显示不清的LC术后常规肝下放置引流管,严重者中转开腹。2 结果 本组77例急性胆囊炎中,74例LC成功,其中11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4例,均行LC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3例因Calot三角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中转手术率。手术时间(65±25)min。术后腹腔引流液(60±25)mL。一般术后1~3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5±2)d。无肝外胆管损伤、胆囊动脉出血再手术、肠管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 讨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 (1)起病隐匿,临床体征不典型;(2)病情重,病情进展快;(3)合并有其他器官疾病多。老年人发病前有较重的伴随疾病者可达到65%,以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这些伴发病对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有无伴随病其病死率分别为16%及7%。 手术时机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病死率高,一旦确诊应争取早期手术。毛静熙等[8]认为,急性胆囊炎影响手术的唯一因素是发病时间,程章林等[9]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最好在发病72 h。Koo等[10]也认为病程是决定LC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由于老年人血管硬化等因素,一旦胆囊炎急性发作,病程进展快,保守治疗效果差,易发生胆囊化脓、积脓、坏疽、穿孔,产生严重后果。除全身条件极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外,均应争取在发病48~72 h内施行LC;此时胆囊及肝门处黏连多为纤维索性,局部水肿不严重,与周围黏连容易分离,可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中转开腹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手术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操作轻柔,加强心电监护,建立气腹应低流量,持续气腹压力不宜太高,应控制在~ kPa,穿刺时注意防止皮下气肿,手术后注意排尽腹腔内CO2气体,同时麻醉不宜过深,以保证手术完成时,患者能迅速清醒[11]。 急性炎症期胆囊往往肿大、充血、水肿,与周围黏连、解剖不清。分离黏连时应采用先分离胆囊周围的黏连和电切分离的方法,逐渐将黏连分离到胆囊壶腹与胆囊管的交界部位,确认壶腹部,解剖出胆囊管,再追踪胆囊管的远端走行,但不要过多地向胆总管方向游离,以免损伤胆(肝)总管,这在胆囊管短粗时,显得特别重要。张力过高时,造成夹持困难,妨碍了显露Calot三角及胆囊颈管,此时可于胆囊底部穿刺减压,但减压不宜过大,须保持部分张力,以利于Calot三角解剖分离及胆囊剥离。胆囊壁厚水肿仍难以抓持者于胆囊壶腹部剪开,单层抓持。原则上是宁伤胆囊,不伤胆管。胆囊在急性炎症期组织水肿、脆弱,应避免分离时将胆囊管骨骼化。在用钛夹夹闭胆囊管时,不要用力太大,以免部分夹断管道,术后残端坏死、脱落而发生胆漏。如遇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时,在术中必须紧靠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处囊壁分离,分开Calot三角后方后,再分离肝胆囊三角,弄清胆囊管与胆(肝)总管或右肝管的关系后,再处理胆囊管。解剖Calot三角确有困难,应考虑逆行、逆行与顺行结合行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三角的出血,不可慌张,不可随意乱夹、乱凝以免造成胆道侧壁伤或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胆管闭锁、电灼伤。正确处理方法是迅速夹住出血点,清洁术野,辨清解剖后予以结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