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种植豆芽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种植豆芽的论文参考文献

太多了……你在百度文库搜索黄豆发芽论文……哪里有是我的……如果觉得可以的就采纳

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在植物矿质营养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它不用天然土壤,完全用化学溶液(营养液)栽培植物。 一、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 人类对植物矿质营养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亚里斯多德的时代,但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关植物矿质营养研究的最早科学报告是1600年Belgion Jan Van Helmant发表的著名的柳树实验。19世纪中叶(1842) Wiegmen 和 Polsloff第一次用重蒸馏水和盐类成功地培养植物,并证明了水中溶解的盐类是植物生长的必需物质。但这一时期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应当认为是 Van Liebig(1803-1873),他证明了植物体中的碳来自空气中的CO2,H和O来自NH3、NO3-,其它一些矿质元素均来自土壤环境。他的工作彻底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营养理论,建立了矿质营养理论的雏型,他的理论也是现代”营养耕作”理论的先导。 1838年德国科学家斯鲁兰格尔,鉴定出来植物生长发育需要15种营养元素。1859年德国著名科学家Sachs和Knop,建立了直到今天还沿用的、用溶液培养来植物矿质营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演变和发展而成为今天的无土栽培实用科学技术。 1920营养液的制备达到标准化,但这些都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试验,尚未应用于生产。192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 教授,利用营养液成功地培育出一株高米的番茄,采收果实14公斤,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被认为是无土栽培技术由试验转向实用化的开端。 1935年一些蔬菜和花卉种植者,在Gericke的指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实践。首次把无土栽培发展到商业规模,面积最大的有公顷。同时美国中西部发展了一些砂培和砾培的技术,水培技术也很快传到欧洲、印度和日本等地。Gericke教授并把无土栽培定义为”Hydroponics ”(hydor是”水”的意思,ponics意为”放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水培在生产上起了相当作用。在Gericke教授指导下,泛美航空公司在太平洋中部荒芜的威克岛上种植蔬菜,用无土栽培技术,解决了航班乘客和部队服务人员吃新鲜蔬菜问题。以后英国农业部也对水培发生兴趣,1945年伦敦英国空军部队在伊拉克的哈巴尼亚和波斯湾的巴林群岛开始进行无土栽培,解决了吃菜靠飞机由巴勒斯坦空运的问题。以后在圭亚那、西印度群岛、中亚的不毛沙地上,科威特石油公司等单位,都运用无土栽培为他们的雇员生产新鲜蔬菜。 由于无土栽培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1955年9月,在荷兰成立了国际无土栽培学会。当时只有一个工作组、成员12人。而到了1980年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无土栽培会议时,会员人数已发展到45个国家的300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关于无土栽培的研究机构,大约在130个以上。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在新西兰,50%的番茄靠无土栽培生产。在意大利的园艺生产中,无土栽培占有20%的比重。在日本无土栽培生产的草莓占总产量的66%、青椒占52%、黄瓜占37%、番茄占27%、总面积已达500公顷。荷兰是无土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1986年统计已有2500公顷。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已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应用发展。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在研究应用起步较晚,但较原始的无土栽培技术却有悠久历史。生豆芽、种水仙早有记载(至晚在宋代就有),但较正规的科学研究和生产试验,则是近十几年的事。山东农业大学于1975年开始用蛭石栽培西瓜、黄瓜、番茄等,均获成功,1987年在胜利油田推广面积达6000平方米。无土育苗技术已在我国广泛运用,北京市朝阳区1987年,无土育苗的数量,已占总育苗数量的%。1985年在河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召开了全国会议,成立了中国的无土栽培学组,并于1986、1987、召开了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出席者多达百人。1988年5月,中国首次出席了在荷兰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无土栽培学会的年会,并在会上发表了论文,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重视。 二、无土栽培的优点 无土栽培之所以能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是因为这种新的栽培技术与常规土壤比较有许多优点。 (一)产量高、品质好 无土栽培能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与土壤栽培相比,产量可以成倍或几十倍地提高,如4-4-1所示。 上表说明土壤栽培不仅产量低,而且消耗水分很多。 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在北京地区秋季进行大棚黄瓜无土栽培试验,自7月30日播种至9月14日,共计46天,浇水(营养液)共立方米。若进行土培,46天中至少浇水5-6次,需用50-60立方米的水,统计结果,节水率为%。节水效果非常明显,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 无土栽培不但省水,而且省肥,一般统计认为土栽培养分损失比率约50%左右,我国农村由于科学施肥技术水分低,肥料利用率更低,仅30-40%,一半多的养分都损失了,在土壤中肥料溶解和被植物吸收利的过程很复杂,不仅有很多损失,而且各种营养元素的损失不同,使土壤溶液中各元素间很难维持平衡。而无土栽培中,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是人为配制成营养液施用的,不仅不会损失,而且保持平衡,根据作物种类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科学地供应养分,所以作物生长发育健壮,生长势强,增产潜力可充分发挥出来。 (三)清洁卫生 无土栽培施用的是无机肥料,没有臭味,也不需要堆肥场地。土栽培施有机肥,肥料分解发酵,产生臭味污染环境,还会使很多害虫的卵孳生,危害作物,无土栽培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尤其室内种花,更要求清洁卫生,一些高级旅馆或宾馆,过去施用有机花肥,污染环境,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无土养花便迎刃而解。 (四)省力省工、易于管理 无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锄草等作业,省力省工。浇水追肥同时解决,由供液系统定时定量供给,管理十分方便。土培浇水时,要一个个地开和堵畦口,是一项劳动强度很大的作业,无土栽培则只需开启和关闭供液系统的阀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微电脑控制时代,供液及营养液成分的调控,完全用计算机控制,几乎与工业生产的方式相似。 (五)避免土壤连作障碍 设施栽培中,土壤极少受自然雨水的淋溶,水分养分运动方向是自下而上。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使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由土壤下层移向表层,常年累月、年复一年,土壤表层积聚了很多盐分,对作物有危害作用。尤其是设施栽培中的温室栽培,一经建设好,就不易搬动,土壤盐分积聚后,以及多年栽培相同作物,造成土壤养分平衡,发生连作障碍,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万不得已情况下,只能用耗工费力的”客土”方法解决。而应用无土栽培后,特别是采用水培,则从根本上解决了此问题。土传病害也是设施栽培的难点,土壤消毒,不仅困难而且消耗大量能源,成本可观,且难以消毒彻底。若用药剂消毒既缺乏高效药品,同时药剂有害成分的残留还危害健康,污染环境。无土栽培则是避免或从根本上杜绝土传病害的有效方法。 (六)不受地区限制、充分利用空间 无土栽培使作物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因而也就摆脱了土地的约束。耕地被认为是有限的、最宝贵的、又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尤其对一些耕地缺乏的地区和国家,无土栽培就更有特殊意义。无土栽培进入生领域后,地球上许多沙漠、荒原或难以耕种的地区,都可采用无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例如在中东和墨西哥,人们在海滨沙滩上建立起了很多塑料温室,与海水淡化系统相结合,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新鲜蔬菜,成为沙漠中的绿洲,这为解决地球上许多贫瘠地区人民生活的困难,带来了福音。 此外,无土栽培还不受空间限制,可以利用城市楼房的平面屋顶种菜种花,无形中扩大了栽培面积。据1986年的卫星测定,北京市就有平面屋顶16000多亩,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无土栽培使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可以按照人的意志进行生产,所以是一种受控农业的生产方式。较大程度地按数量化指标进行耕作,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逐步走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目前在奥地利、荷兰、苏联、美国、日本等都有水培”工厂”,是现代化农业的标志。我国航空工业进出口公司,曾在1986年引进了日本的无土栽培设备,也建立了一座小型的水增工厂,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反映出人们对这一新技术的兴趣。 三、无土栽培的类型和方式 无土栽培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科学技术发达水平不同,当地资源条件不同,自然环境也千差万别,所以采用的无土栽培类型和方式方法各异。 目前比较普遍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作物根系的固定方法来区分。大体上可以分为无基质(也称介质)栽培和有基质栽培两大类(表4-4-3)。 (一)水培 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O2现象,影响根系呼吸,严重时造成料根死亡。为了解决供O2 问题,英国Cooper在1973年提出了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简称”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它的原理是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1厘米)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O2。NFT法栽培作物,灌溉技术大大简化,不必每天计算作物需水量,营养元素均衡供给。根系与土壤隔离,可避免各种土传病害,也无需进行土壤消毒。 (二)雾(气)培 又称气增或雾气培。它是将营养液压缩成气雾状而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根系悬挂于容器的空间内部。通常是用聚丙烯泡沫塑料板,其上按一定距离钻孔,于孔中栽培作物。两块泡沫板斜搭成三角形,形成空间,供液管道在三角形空间内通过,向悬垂下来的根系上喷雾。一般每间隔2-3分钟喷雾几秒钟,营养液循环利用,同时保证作物根系有充足的氧气。但此方法设备费用太高,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且不能停电,没有缓冲的余地,目前还只限于科学研究应用,未进行大面积生产。 (三)基质栽培 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栽培基质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铺于栽培沟或槽内。基质栽培的营养液是不循环的,称为开路系统,这可以避免病害通过营养液的循环而传播。 基质栽培缓冲能力强,不存在水分、养分与供O2之间的矛盾,且设备较水增和雾培简单,甚至可不需要动力,所以投资少、成本低,生产中普遍采用。从我国现状出发,基质栽培是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种方式。 欧洲许多国家目前应用较多的基质是岩棉(rockwool),它是由60%的辉绿岩,20%石灰石和20%的焦碳混合后,在1600℃的高温下煅烧熔化,再喷成直径为毫米的纤维,而后冷却压成板块或各种形状。岩棉的优点是可形成系列产品(岩棉栓、块、板等),使用搬运方便,并可进行消毒后多次使用。但是使用几年后就不能再利用,废岩棉的处理比较困难,在使用岩棉栽培面积最大的荷兰,已形成公害。所以,日本现在有些人主张开发利用有机基质,使用后可翻入土壤中做肥料而不污染环境。 四、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无土栽培,几个最基本的环节必须掌握,无土栽培时营养液必须溶解在水中,然后供给植物根系。基质栽培时,营养液浇在基质中,而后被作物根系吸收。所以对水质、营养液和所用的基质的理化性状,必须有所了解。 (一)水质 水质与营养液的配制有密切关系。水质标准的主要指标是电导度(EC),pH值和有害物质含量是否超标。 电导度(EC)是溶液含盐浓度的指标,通常用毫西门子(mS)表示。各种作物耐盐性不同,耐盐性强的(EC=10mS)如甜菜、菠菜、甘蓝类。耐盐中等(EC=4mS),如黄瓜、菜豆、甜椒等。无土栽培对水质要求严格,尤其是水培,因为它不象土栽培具有缓冲能力,所以许多元素含量都比土壤栽培允许的浓度标准低,否则就会发生毒害,一些农田用水不一定适合无土栽培,收集雨水做无土栽培,是很好的方法。无土栽培的水,pH值不要太高或太低,因为一般作物对营养液pH值的要求从中性为好,如果水质本身pH值偏低,就要用酸或碱进行调整,既浪费药品又费时费工。 (二)营养液 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关键,不同作物要求不同的营养液配方。目前世界上发表的配方很多,但大同小异,因为最初的配方本源于对土壤浸提液的化学成分分析。营养液配方中,差别最大的是其中氮和钾的比例。表4-4-4介绍了从50年代到80年代不同科学家所采用的配方,可供参考。 配制营养液要考虑到化学试剂的纯度和成本,生产上可以使用化肥以降低成本。配制的方法是先配出母液(原源),再进行稀释,可以节省容器便于保存。需将含钙的物质单独盛在一容器内,使用时将母液稀释后再与含钙物质的稀释液相混合,尽量避免形成沉淀。营养液的pH值要经过测定,必须调整到适于作物生育的PH值范围,水增时尤其要注意pH值的调整,以免发生毒害。 (三)基质的理化性状 用于无土栽培的基质种类很多,已在表4-4-3中列举,可供参考。可根据当地基质来源,因地制宜地加以选择,尽量选用原料丰富易得、价格低廉、理化性状好的材料做为无土栽培的基质。无土栽培对基质的要求是: 1.具有一定大小的固形物质。这会影响基质是否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基质颗粒大小会影响容量。孔隙度、空气和水的含量。按着粒径大小可分为五级、即:1毫米;1-5毫米;5-10毫米;10-20毫米;20-50毫米。可以根据栽培作物种类、根系生长特点、当地资状况加以选择。 2.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基质必须疏松,保水保肥又透气。南京农业大学吴志行等研究认为,对蔬菜作物比较理想的基质,其粒径最好以毫米,总孔隙度>55%,容重为克•厘米-3,空气容积为25-30%,基质的水气比为1:4。 3.具有稳定的化学性状,本身不含有害成分,不使营养液发生变化。基质的化学性状主要指以下几方面: PH值:反应基质的酸碱度,非常重要。它会影响营养液的pH值及成分变化。PH=6-7被认为是理想的基质。 电导度(EC):反映已经电离的盐类溶液浓度,直接影响营养液的成分和作物根系对各种元素的吸收。 缓冲能力:反映基对肥料迅速改变pH值的缓冲能力,要求缓冲能力越强越好。 盐基代换量:是指在pH=7时测定的可替换的阳离子含量。一般有机机质如树皮、锯未、草炭等可代换的物质多;无机基质中蛭石可代换物质较多,而其它惰性基质则可代换物质就很少。 4.要求基质取材方便,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浙江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用南方农村广 为存在的砻糠灰(农村家庭饭用的燃料废渣),做无土栽培基质,栽培番茄,效果良好,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在无土栽培中,基质的作用是固定和支持作物;吸附营养液;增强根系的透气性。基质是十分重要的材料,直接关系栽培的成败。基质栽培时,一定要按上述几个方面严格选择。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通过1986-1987年的试验研究,在黄瓜基质栽培时,营养液与基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互为影响又互相补充。所以水培时的营养液配方,在基质栽培时,特别是使用有机基质时,会受基质本身元素成分含量、可代换程度等等因素的影响,而使配方的栽培效果发生变化,这是应当加以考虑的问题,不能生搬硬套。 (四)供液系统 无土栽培供液方式很多,有营养液膜(NFT)灌溉法、漫灌法、双壁管式灌溉系统、滴灌系统、虹吸法、喷雾法和人工浇灌等。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循环水(闭路系统)和非循环水(开路系统)两大类。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营养液膜法和滴灌法。 1. 营养液膜法(NET) (1)备三个母液贮液灌(槽)。一个盛硝酸钙母液,一个盛其它营养元素的母液,另一个盛磷酸或硝酸,用以调节营养液的pH。 (2)贮液槽。贮存稀释后的营养液,用泵将其液由栽培床高的一端的送入,由低的一端回流。液槽大小与栽培面积有关,一般1000平方米要求贮液槽容量为4-5吨。贮液槽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回收由回流管路流回的营养液。 (3)过滤装置。在营养液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要求安装过滤器,以保证营养液清洁,不会造成供液系统堵塞。 2. 滴灌系统的灌溉方法 (1)备两个浓缩的营养液罐,存放母液。一个液罐中含有钙元素,另一个是不含钙的其它元素。 (2)浓酸罐。用业调节营养液的PH。 (3)贮液槽。用来盛按要求稀释好的营养液。一般300-400平方米的面积,贮液槽的容积1-吨即可。贮液槽的高度与供液距离有关,只要高于1米,就可供30-40米的距离。如果用泵抽,则贮液槽高度不受限制。甚至可在地下设置。 (4)管路系统。用各种直径的黑色塑料管,不能用白色,以避免藻类的孳生。 (5)滴头。固定在作物根际附近的供液装置,常用的有孔口式滴头和线性发丝管。孔口式滴头在低压供液系统中流量不太均匀,发丝管比较均匀。但共同的问题是易堵塞,所以在贮液槽的进出口处,也必须安装过滤器,滤出杂质。 五、无土栽培前景展望 从历史上来看,农业文明标志,就是人类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干预和控制程度。实践证明,对作物地上部分的环境条件的控制,比较容易做到,但对地下部分的控制(根系的控制),在常规土培条件下很困难的。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使人类获得了包括无机营养条件在内的,对作物生长全部环境条件进行精密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有可能彻底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完全按照人的愿望,向着自动化、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发展。这将会使农作物的产量得以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倍地增长。 从资源的角度看,耕地是一种极为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无土栽培可以将许多不可耕地加以开发利用,所以使得不能再生的耕地资源得到了扩展和补充,这对于缓和及解决地球上日益严重的耕地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无土栽培不但可使地球上许多荒漠变成绿洲,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海洋、太空也将成为新的开发利用领域。美国已将无土栽培列为国该国本世纪要发展的十大高技术交流会上,就是关于宇宙空间植物栽培的研究报告,那只能是无土栽培。因而无土栽培技术在日本,已被许多科学家做为研究”宇宙农场”的有力手段,人们称为太空时代的农业,已经不再是不可思议的问题。 水资源的问题,也是世界上日益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不仅在干旱地区,就是在发达的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水资源紧缺也越来越突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各种水资源被超量开采,某些地区已近枯竭。所以控制农业用水是节水的措施之一,而无土栽培,避免了水分大量的渗漏和流失,使得难以再生的水资源得到补偿。它必将成为节水型农业、旱区农业的必由之路。 诚然,无土栽培技术在走向实用化的进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问题是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同时还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这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做到的。 从理论上讲,进一步研究矿质营养状况的生理指标,减少管理上的盲目性,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无土栽培中的病虫防治,基质和营养液的消毒,废弃基质的处理等等,也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无土栽培在我国刚刚起步,还未广泛用于生产,特别是设施条件,供液系统工程本身,还未形成专门生产行业。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使得栽培技术与农业工程技术还不能协调同步,致使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发展的速度,不如发达国家那样迅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更重要的是这项新技术本身固有的种种优越性,已向人们显示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豆芽是豆科的作物种子浸水后萌发的产品,用来做蔬菜供人食用。最常见的为绿豆,称为豆芽或绿豆芽。也有黄豆芽、豌豆芽、蚕豆芽、苜蓿芽等。豆芽生产不需要土地、农具,只需要充足的水就可以在室内萌发,是生产最简单的一种蔬菜。 生物学上豆芽实际是豆子萌发的胚轴,与豆苗有本质不同。萌发豆芽应使用有种子活力的干豆。现代有些食品级的豆经过热处理,不能发芽。将洗净、挑拣之后充分浸水的豆放在干净的容器底部,最多铺不过一层。保持室温环境,每天用干净的水冲洗2次以上。豆子泡在水中不接触空气的话会很快烂掉,所以或者使用底部能自然漏水的容器(例如底下开孔的缸),或者每次冲洗后人工把水倒干净。种子一般1-2天开始萌发,到一周左右长出几厘米长的幼嫩茎之后,叶、侧根和根毛出现以前食用。(一)容器部分生产豆芽菜的容器可用陶缸、水泥缸等。在其上面要有淋洗装置,底部边沿要留出水孔兼通气孔(孔径5~6厘米)。容器经洗涤消毒后,用木制(或竹制)塞将孔塞住。容器内底要设架篾,即用200x4毫米竹片设架,架毕后的架篾形如悬空竹篓,其竹片间距离要适当(以大豆不漏,水流方便为准)。待豆芽长到2-3厘米长时,可适当抽去一些竹片,使竹片间距适当加大,便于通风、降温和淋水。选豆生芽部分1.黄豆筛选、淘洗、浸泡。将黄豆倒入容器中,加水浸没,除去杂物和破豆、霉烂和虫蛀等坏豆,用水淘洗干净。浸泡时间由黄豆的品种、气温等决定。一般来说,气温高浸泡时间短;气温低浸泡时间长。温度在10~28℃最为适宜。开始浸泡时黄豆种皮吸水出现绉皮,要继续浸泡,使其再吸水膨胀至绉纹消失。浸泡时一定要防止油腻污染,保持清洁。浸泡容器要用麻袋或草垫盖住,防止日光曝晒。2.淋水与发芽。大豆浸泡吸水,胚芽萌发,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同时释放热量。淋水的目的是散热,驱除二氧化碳,补充空气和新鲜水分,为豆芽萌发提供条件。在淋水时,室温、水温均以20℃为宜。如黄豆品温超过26℃,要增加淋水次数。每次淋水后要将水充分排出,防止黄豆芽泡水腐烂。3.切根、漂洗、分级。一般豆芽菜开始发芽3小时后,断水切根,用清水漂洗干净,即为成品。出品率一般早熟黄豆产量低,晚熟黄豆出芽率高,平均在5倍左右。 茎为主要食用部分;在黑暗环境中萌发的豆芽茎颜色白,质地更加嫩脆。中国传统在萌发中的豆上压以石块,这样抵制压力生长的茎特别粗壮。

给钱都还要考虑呢。 :D

种植豆芽论文参考文献

给钱都还要考虑呢。 :D

太多了……你在百度文库搜索黄豆发芽论文……哪里有是我的……如果觉得可以的就采纳

无土栽培的定义:是指一切不用土壤,而又能完成植物整个生命生长周期(包括开花、结果、成熟)的栽培方法统称为无土栽培。常见的无土栽培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N、P、K、G、M、X等十六种必要元素(缺一不可,否则植物就不能活、也不能长),利用化学试剂配制营养液供植物生长。自从人类研究出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以及之间的比例关系,就能无土栽培了,距今已经有一百年了。常规的营养液无土栽培有很大的局限性,不适合我国国情,目前,还没有用于瓜菜商业化生产种植,只能用于展示。新一代无土栽培——有机瓜菜工厂有很大的突破,变得非常实用。营养液配制 说明:要配齐16种必要元素,就需用多种原料,而化工原料、化肥的杂质多,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影响养分吸收利用(用两天就不行了、植物就不长了),是不能用来配制营养液的。因此,必须要用高纯度的化学试剂来配制营养液,还要先分块配制成A、B、C液,使用的时候再同时注入营养液存放池(罐),防止结抗。大家购买的营养液的效果往往不佳,皆多因如此。培养槽:有了营养液,就要有容器来装。往往是选择能够抗腐蚀的用PC管、挤塑板、不锈钢、泡沫板等来建立牢固的培养槽,装营养液。要建营养液的分配系统,循环系统(瓜菜植物容易被水淹死,要将营养液循环起来,带进空气),监控系统(监控营养里面的盐分浓度,高了植物会死,低了长不好)。植物在营养液(水)里面是站不住的,所以还要固定好植株;用岩棉、泡沫板、定植杯、陶粒固定植株的称为:水培。用草碳、椰糠、珍珠岩、蛭石、沙石等来固定植株的称基质培,将根系固定好,用液压方式喷营养液的称气雾培。水培、基质培、气雾培,都是用营养液无土栽培栽培,只是固定植株的方式不同而已,并无其他不同。无土栽培 投资:建培养槽,营养液的分配系统、循环系统等等。大棚除外,一亩需要投资好几万元。无土栽培的用途:主要用于花卉等景观造型,如作龙作凤,任意造型十分方便,又好打理,持久性强,非常好。不要用于产瓜菜:现在我国菜价比国外低多了,营养液无土栽培产瓜菜,容易赔钱。投入大不说,产的菜成本很高,是土壤种植的蔬菜的几倍;质量又差——化学污染重,味淡口感不好。国外菜价高,对瓜菜风味要求不严,适合发展,尤其是缺乏土地的中东地区。说营养液无土栽培是有机蔬菜的是无知或忽悠,说营养液无土栽培的菜成本低的是忽悠,说营养液无土栽培瓜菜效益高的是忽悠!无土栽培的新方法——有机瓜菜工厂:利用秸秆粪便、树叶杂草等比比皆是的农废物(过去的农家有机肥)为原料,制作培养料来无土栽培有机瓜菜。这种方法投入比较小,产的瓜菜成本比土壤种植种植的瓜菜还要低多了,更重要是解决化肥污染、土壤病虫危害,不仅能为瓜菜提供充足的有机态有机养分、还能按照瓜菜要求精量精准供水,产瓜菜质量好、风味浓;这种新一代无土栽培,实用性强、适合规模化生产,有较多的可取之处!

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在植物矿质营养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它不用天然土壤,完全用化学溶液(营养液)栽培植物。 一、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 人类对植物矿质营养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亚里斯多德的时代,但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关植物矿质营养研究的最早科学报告是1600年Belgion Jan Van Helmant发表的著名的柳树实验。19世纪中叶(1842) Wiegmen 和 Polsloff第一次用重蒸馏水和盐类成功地培养植物,并证明了水中溶解的盐类是植物生长的必需物质。但这一时期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应当认为是 Van Liebig(1803-1873),他证明了植物体中的碳来自空气中的CO2,H和O来自NH3、NO3-,其它一些矿质元素均来自土壤环境。他的工作彻底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营养理论,建立了矿质营养理论的雏型,他的理论也是现代”营养耕作”理论的先导。 1838年德国科学家斯鲁兰格尔,鉴定出来植物生长发育需要15种营养元素。1859年德国著名科学家Sachs和Knop,建立了直到今天还沿用的、用溶液培养来植物矿质营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演变和发展而成为今天的无土栽培实用科学技术。 1920营养液的制备达到标准化,但这些都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试验,尚未应用于生产。192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 教授,利用营养液成功地培育出一株高米的番茄,采收果实14公斤,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被认为是无土栽培技术由试验转向实用化的开端。 1935年一些蔬菜和花卉种植者,在Gericke的指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实践。首次把无土栽培发展到商业规模,面积最大的有公顷。同时美国中西部发展了一些砂培和砾培的技术,水培技术也很快传到欧洲、印度和日本等地。Gericke教授并把无土栽培定义为”Hydroponics ”(hydor是”水”的意思,ponics意为”放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水培在生产上起了相当作用。在Gericke教授指导下,泛美航空公司在太平洋中部荒芜的威克岛上种植蔬菜,用无土栽培技术,解决了航班乘客和部队服务人员吃新鲜蔬菜问题。以后英国农业部也对水培发生兴趣,1945年伦敦英国空军部队在伊拉克的哈巴尼亚和波斯湾的巴林群岛开始进行无土栽培,解决了吃菜靠飞机由巴勒斯坦空运的问题。以后在圭亚那、西印度群岛、中亚的不毛沙地上,科威特石油公司等单位,都运用无土栽培为他们的雇员生产新鲜蔬菜。 由于无土栽培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1955年9月,在荷兰成立了国际无土栽培学会。当时只有一个工作组、成员12人。而到了1980年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无土栽培会议时,会员人数已发展到45个国家的300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关于无土栽培的研究机构,大约在130个以上。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在新西兰,50%的番茄靠无土栽培生产。在意大利的园艺生产中,无土栽培占有20%的比重。在日本无土栽培生产的草莓占总产量的66%、青椒占52%、黄瓜占37%、番茄占27%、总面积已达500公顷。荷兰是无土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1986年统计已有2500公顷。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已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应用发展。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在研究应用起步较晚,但较原始的无土栽培技术却有悠久历史。生豆芽、种水仙早有记载(至晚在宋代就有),但较正规的科学研究和生产试验,则是近十几年的事。山东农业大学于1975年开始用蛭石栽培西瓜、黄瓜、番茄等,均获成功,1987年在胜利油田推广面积达6000平方米。无土育苗技术已在我国广泛运用,北京市朝阳区1987年,无土育苗的数量,已占总育苗数量的%。1985年在河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召开了全国会议,成立了中国的无土栽培学组,并于1986、1987、召开了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出席者多达百人。1988年5月,中国首次出席了在荷兰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无土栽培学会的年会,并在会上发表了论文,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重视。 二、无土栽培的优点 无土栽培之所以能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是因为这种新的栽培技术与常规土壤比较有许多优点。 (一)产量高、品质好 无土栽培能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与土壤栽培相比,产量可以成倍或几十倍地提高,如4-4-1所示。 上表说明土壤栽培不仅产量低,而且消耗水分很多。 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在北京地区秋季进行大棚黄瓜无土栽培试验,自7月30日播种至9月14日,共计46天,浇水(营养液)共立方米。若进行土培,46天中至少浇水5-6次,需用50-60立方米的水,统计结果,节水率为%。节水效果非常明显,是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 无土栽培不但省水,而且省肥,一般统计认为土栽培养分损失比率约50%左右,我国农村由于科学施肥技术水分低,肥料利用率更低,仅30-40%,一半多的养分都损失了,在土壤中肥料溶解和被植物吸收利的过程很复杂,不仅有很多损失,而且各种营养元素的损失不同,使土壤溶液中各元素间很难维持平衡。而无土栽培中,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是人为配制成营养液施用的,不仅不会损失,而且保持平衡,根据作物种类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科学地供应养分,所以作物生长发育健壮,生长势强,增产潜力可充分发挥出来。 (三)清洁卫生 无土栽培施用的是无机肥料,没有臭味,也不需要堆肥场地。土栽培施有机肥,肥料分解发酵,产生臭味污染环境,还会使很多害虫的卵孳生,危害作物,无土栽培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尤其室内种花,更要求清洁卫生,一些高级旅馆或宾馆,过去施用有机花肥,污染环境,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无土养花便迎刃而解。 (四)省力省工、易于管理 无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锄草等作业,省力省工。浇水追肥同时解决,由供液系统定时定量供给,管理十分方便。土培浇水时,要一个个地开和堵畦口,是一项劳动强度很大的作业,无土栽培则只需开启和关闭供液系统的阀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微电脑控制时代,供液及营养液成分的调控,完全用计算机控制,几乎与工业生产的方式相似。 (五)避免土壤连作障碍 设施栽培中,土壤极少受自然雨水的淋溶,水分养分运动方向是自下而上。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使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由土壤下层移向表层,常年累月、年复一年,土壤表层积聚了很多盐分,对作物有危害作用。尤其是设施栽培中的温室栽培,一经建设好,就不易搬动,土壤盐分积聚后,以及多年栽培相同作物,造成土壤养分平衡,发生连作障碍,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万不得已情况下,只能用耗工费力的”客土”方法解决。而应用无土栽培后,特别是采用水培,则从根本上解决了此问题。土传病害也是设施栽培的难点,土壤消毒,不仅困难而且消耗大量能源,成本可观,且难以消毒彻底。若用药剂消毒既缺乏高效药品,同时药剂有害成分的残留还危害健康,污染环境。无土栽培则是避免或从根本上杜绝土传病害的有效方法。 (六)不受地区限制、充分利用空间 无土栽培使作物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因而也就摆脱了土地的约束。耕地被认为是有限的、最宝贵的、又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尤其对一些耕地缺乏的地区和国家,无土栽培就更有特殊意义。无土栽培进入生领域后,地球上许多沙漠、荒原或难以耕种的地区,都可采用无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例如在中东和墨西哥,人们在海滨沙滩上建立起了很多塑料温室,与海水淡化系统相结合,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新鲜蔬菜,成为沙漠中的绿洲,这为解决地球上许多贫瘠地区人民生活的困难,带来了福音。 此外,无土栽培还不受空间限制,可以利用城市楼房的平面屋顶种菜种花,无形中扩大了栽培面积。据1986年的卫星测定,北京市就有平面屋顶16000多亩,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无土栽培使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可以按照人的意志进行生产,所以是一种受控农业的生产方式。较大程度地按数量化指标进行耕作,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逐步走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目前在奥地利、荷兰、苏联、美国、日本等都有水培”工厂”,是现代化农业的标志。我国航空工业进出口公司,曾在1986年引进了日本的无土栽培设备,也建立了一座小型的水增工厂,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反映出人们对这一新技术的兴趣。 三、无土栽培的类型和方式 无土栽培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科学技术发达水平不同,当地资源条件不同,自然环境也千差万别,所以采用的无土栽培类型和方式方法各异。 目前比较普遍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作物根系的固定方法来区分。大体上可以分为无基质(也称介质)栽培和有基质栽培两大类(表4-4-3)。 (一)水培 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O2现象,影响根系呼吸,严重时造成料根死亡。为了解决供O2 问题,英国Cooper在1973年提出了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简称”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它的原理是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1厘米)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O2。NFT法栽培作物,灌溉技术大大简化,不必每天计算作物需水量,营养元素均衡供给。根系与土壤隔离,可避免各种土传病害,也无需进行土壤消毒。 (二)雾(气)培 又称气增或雾气培。它是将营养液压缩成气雾状而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根系悬挂于容器的空间内部。通常是用聚丙烯泡沫塑料板,其上按一定距离钻孔,于孔中栽培作物。两块泡沫板斜搭成三角形,形成空间,供液管道在三角形空间内通过,向悬垂下来的根系上喷雾。一般每间隔2-3分钟喷雾几秒钟,营养液循环利用,同时保证作物根系有充足的氧气。但此方法设备费用太高,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且不能停电,没有缓冲的余地,目前还只限于科学研究应用,未进行大面积生产。 (三)基质栽培 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栽培基质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铺于栽培沟或槽内。基质栽培的营养液是不循环的,称为开路系统,这可以避免病害通过营养液的循环而传播。 基质栽培缓冲能力强,不存在水分、养分与供O2之间的矛盾,且设备较水增和雾培简单,甚至可不需要动力,所以投资少、成本低,生产中普遍采用。从我国现状出发,基质栽培是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种方式。 欧洲许多国家目前应用较多的基质是岩棉(rockwool),它是由60%的辉绿岩,20%石灰石和20%的焦碳混合后,在1600℃的高温下煅烧熔化,再喷成直径为毫米的纤维,而后冷却压成板块或各种形状。岩棉的优点是可形成系列产品(岩棉栓、块、板等),使用搬运方便,并可进行消毒后多次使用。但是使用几年后就不能再利用,废岩棉的处理比较困难,在使用岩棉栽培面积最大的荷兰,已形成公害。所以,日本现在有些人主张开发利用有机基质,使用后可翻入土壤中做肥料而不污染环境。 四、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无土栽培,几个最基本的环节必须掌握,无土栽培时营养液必须溶解在水中,然后供给植物根系。基质栽培时,营养液浇在基质中,而后被作物根系吸收。所以对水质、营养液和所用的基质的理化性状,必须有所了解。 (一)水质 水质与营养液的配制有密切关系。水质标准的主要指标是电导度(EC),pH值和有害物质含量是否超标。 电导度(EC)是溶液含盐浓度的指标,通常用毫西门子(mS)表示。各种作物耐盐性不同,耐盐性强的(EC=10mS)如甜菜、菠菜、甘蓝类。耐盐中等(EC=4mS),如黄瓜、菜豆、甜椒等。无土栽培对水质要求严格,尤其是水培,因为它不象土栽培具有缓冲能力,所以许多元素含量都比土壤栽培允许的浓度标准低,否则就会发生毒害,一些农田用水不一定适合无土栽培,收集雨水做无土栽培,是很好的方法。无土栽培的水,pH值不要太高或太低,因为一般作物对营养液pH值的要求从中性为好,如果水质本身pH值偏低,就要用酸或碱进行调整,既浪费药品又费时费工。 (二)营养液 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关键,不同作物要求不同的营养液配方。目前世界上发表的配方很多,但大同小异,因为最初的配方本源于对土壤浸提液的化学成分分析。营养液配方中,差别最大的是其中氮和钾的比例。表4-4-4介绍了从50年代到80年代不同科学家所采用的配方,可供参考。 配制营养液要考虑到化学试剂的纯度和成本,生产上可以使用化肥以降低成本。配制的方法是先配出母液(原源),再进行稀释,可以节省容器便于保存。需将含钙的物质单独盛在一容器内,使用时将母液稀释后再与含钙物质的稀释液相混合,尽量避免形成沉淀。营养液的pH值要经过测定,必须调整到适于作物生育的PH值范围,水增时尤其要注意pH值的调整,以免发生毒害。 (三)基质的理化性状 用于无土栽培的基质种类很多,已在表4-4-3中列举,可供参考。可根据当地基质来源,因地制宜地加以选择,尽量选用原料丰富易得、价格低廉、理化性状好的材料做为无土栽培的基质。无土栽培对基质的要求是: 1.具有一定大小的固形物质。这会影响基质是否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基质颗粒大小会影响容量。孔隙度、空气和水的含量。按着粒径大小可分为五级、即:1毫米;1-5毫米;5-10毫米;10-20毫米;20-50毫米。可以根据栽培作物种类、根系生长特点、当地资状况加以选择。 2.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基质必须疏松,保水保肥又透气。南京农业大学吴志行等研究认为,对蔬菜作物比较理想的基质,其粒径最好以毫米,总孔隙度>55%,容重为克•厘米-3,空气容积为25-30%,基质的水气比为1:4。 3.具有稳定的化学性状,本身不含有害成分,不使营养液发生变化。基质的化学性状主要指以下几方面: PH值:反应基质的酸碱度,非常重要。它会影响营养液的pH值及成分变化。PH=6-7被认为是理想的基质。 电导度(EC):反映已经电离的盐类溶液浓度,直接影响营养液的成分和作物根系对各种元素的吸收。 缓冲能力:反映基对肥料迅速改变pH值的缓冲能力,要求缓冲能力越强越好。 盐基代换量:是指在pH=7时测定的可替换的阳离子含量。一般有机机质如树皮、锯未、草炭等可代换的物质多;无机基质中蛭石可代换物质较多,而其它惰性基质则可代换物质就很少。 4.要求基质取材方便,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浙江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用南方农村广 为存在的砻糠灰(农村家庭饭用的燃料废渣),做无土栽培基质,栽培番茄,效果良好,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在无土栽培中,基质的作用是固定和支持作物;吸附营养液;增强根系的透气性。基质是十分重要的材料,直接关系栽培的成败。基质栽培时,一定要按上述几个方面严格选择。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通过1986-1987年的试验研究,在黄瓜基质栽培时,营养液与基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互为影响又互相补充。所以水培时的营养液配方,在基质栽培时,特别是使用有机基质时,会受基质本身元素成分含量、可代换程度等等因素的影响,而使配方的栽培效果发生变化,这是应当加以考虑的问题,不能生搬硬套。 (四)供液系统 无土栽培供液方式很多,有营养液膜(NFT)灌溉法、漫灌法、双壁管式灌溉系统、滴灌系统、虹吸法、喷雾法和人工浇灌等。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循环水(闭路系统)和非循环水(开路系统)两大类。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营养液膜法和滴灌法。 1. 营养液膜法(NET) (1)备三个母液贮液灌(槽)。一个盛硝酸钙母液,一个盛其它营养元素的母液,另一个盛磷酸或硝酸,用以调节营养液的pH。 (2)贮液槽。贮存稀释后的营养液,用泵将其液由栽培床高的一端的送入,由低的一端回流。液槽大小与栽培面积有关,一般1000平方米要求贮液槽容量为4-5吨。贮液槽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回收由回流管路流回的营养液。 (3)过滤装置。在营养液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要求安装过滤器,以保证营养液清洁,不会造成供液系统堵塞。 2. 滴灌系统的灌溉方法 (1)备两个浓缩的营养液罐,存放母液。一个液罐中含有钙元素,另一个是不含钙的其它元素。 (2)浓酸罐。用业调节营养液的PH。 (3)贮液槽。用来盛按要求稀释好的营养液。一般300-400平方米的面积,贮液槽的容积1-吨即可。贮液槽的高度与供液距离有关,只要高于1米,就可供30-40米的距离。如果用泵抽,则贮液槽高度不受限制。甚至可在地下设置。 (4)管路系统。用各种直径的黑色塑料管,不能用白色,以避免藻类的孳生。 (5)滴头。固定在作物根际附近的供液装置,常用的有孔口式滴头和线性发丝管。孔口式滴头在低压供液系统中流量不太均匀,发丝管比较均匀。但共同的问题是易堵塞,所以在贮液槽的进出口处,也必须安装过滤器,滤出杂质。 五、无土栽培前景展望 从历史上来看,农业文明标志,就是人类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干预和控制程度。实践证明,对作物地上部分的环境条件的控制,比较容易做到,但对地下部分的控制(根系的控制),在常规土培条件下很困难的。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使人类获得了包括无机营养条件在内的,对作物生长全部环境条件进行精密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有可能彻底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完全按照人的愿望,向着自动化、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发展。这将会使农作物的产量得以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倍地增长。 从资源的角度看,耕地是一种极为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无土栽培可以将许多不可耕地加以开发利用,所以使得不能再生的耕地资源得到了扩展和补充,这对于缓和及解决地球上日益严重的耕地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无土栽培不但可使地球上许多荒漠变成绿洲,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海洋、太空也将成为新的开发利用领域。美国已将无土栽培列为国该国本世纪要发展的十大高技术交流会上,就是关于宇宙空间植物栽培的研究报告,那只能是无土栽培。因而无土栽培技术在日本,已被许多科学家做为研究”宇宙农场”的有力手段,人们称为太空时代的农业,已经不再是不可思议的问题。 水资源的问题,也是世界上日益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不仅在干旱地区,就是在发达的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水资源紧缺也越来越突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各种水资源被超量开采,某些地区已近枯竭。所以控制农业用水是节水的措施之一,而无土栽培,避免了水分大量的渗漏和流失,使得难以再生的水资源得到补偿。它必将成为节水型农业、旱区农业的必由之路。 诚然,无土栽培技术在走向实用化的进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问题是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同时还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这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做到的。 从理论上讲,进一步研究矿质营养状况的生理指标,减少管理上的盲目性,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无土栽培中的病虫防治,基质和营养液的消毒,废弃基质的处理等等,也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无土栽培在我国刚刚起步,还未广泛用于生产,特别是设施条件,供液系统工程本身,还未形成专门生产行业。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使得栽培技术与农业工程技术还不能协调同步,致使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发展的速度,不如发达国家那样迅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更重要的是这项新技术本身固有的种种优越性,已向人们显示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有关种植豆芽论文参考文献

这样的一盘豆芽在日本售价高达100元,你相信吗?日本豆芽价格昂贵,豆芽是如何用古老的种植方法种植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第一、这是日本一种十分古老的发豆芽方法,这种豆芽可以长到40厘米左右,不但口感鲜嫩,吃起来还有一种甜味。发这种豆芽有一个苛刻的条件,必须在有温泉的地方,首先用温泉水将豆子浸泡到发胀,随后将豆子均匀的平铺在土沟里面,土沟下面也有天然的温泉水,因此控制下面土壤的温度释发好豆芽的关键因素。

第二、用混合好的薄土覆盖在豆子上面,在土沟上面间隔放上木条,然后铺上一层塑料布,再铺上一层稻草,还要铺上一层厚厚的草帘子,最后用泥土覆盖上,总共需要覆盖四层,包裹的十分严实,七天过后将覆盖物移除就收获了。普通的豆芽大多数都是水培,每天都要定时浇很多次水,但这种豆芽采用的是土壤培育,将温泉水引到土壤里,既能够提供水分、热量,还能补充土壤的养分,因此这种豆芽生长的很长。为了保证豆芽的品质和脆皮,都是由人工采摘。

第三、用稻草绑成一捆,抖掉上面多余的泥土,由于多种原因,这种豆芽不能得到广泛种植,全日本也就只有两三百人种植,因此这种豆芽售价也十分昂贵,这种豆芽在日本一公斤售价高达100元人民币。将收获来的豆芽用温泉水慢慢的清洗干净,然后挑选出优质的豆芽绑成一小口,这种豆芽含有大量的鲜味和天然甜的氨基酸,所以吃起来的时候会很甜,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到此,用古老种植方法种植豆芽的过程就已经全部结束了。

首先要用水把豆泡胀,然后倒在篦子中,最后盖上一层湿布,等待出芽就行了。

人是要靠自己的

饮食健康论文

种绿豆芽综合实践论文范文参考

绿豆发芽实验报告把形状大小差不多的绿豆种子,用两只一模一样的杯子里面各垫上一张纸巾,并加水20ML,把绿豆放在纸巾夹层中,分别贴上标签“有光组”和“无光组”。我把绿豆都放在教室窗台上,无光组用盖子罩住遮挡光线。下面是我的观察记录(表格一):时 间 :观 察 记 录:有光组:直接放在桌上无光组:放在桌上用纱布盖住10月9日9时10分:在两只一模一样的杯子里面各垫上一张纸巾,加水20ML,把绿豆放在纸巾夹层中,分别贴上标签“有光组”和“无光组”。 3时后:靠近胚周围的种皮膨胀呈皱纹状,颜色比没膨胀的种皮稍浅。靠近胚周围的种皮膨胀呈皱纹状,膨胀的种皮面积比有光组稍大些。 4半小时后约2/3的种皮膨胀大部分种皮膨胀,约2mm见方的种皮未膨胀,胚处已初露芽苞。 6时后直径约2mm的面积未膨胀,胚处已初露芽苞种皮完全膨胀,胚芽处已露出1mm长尖尖的小白芽。 6个半小时后种子已经完全膨胀,胚芽处探出一截小白芽。胚芽处已露出尖尖的小白芽,比有光组小白芽要长。 这样从播种到种子完全膨胀,无光组用了六个小时,有光组用了六个半小时。我用同样的方法又播种了两粒绿豆,分有光组和无光组。第二天早上,我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样的(表格二):时 间:观 察 记 录:有光组无光组 10月10日9时20分在一次性杯底座各加一张纸巾,各加水20ml,把绿豆放在纸巾夹层中,分别贴上标签“有光组”和“无光组”。 10月11日7时35分种皮已经破裂,长根,根弯曲往外面生长,长约3MM。种皮已经破裂,出现胚根,根笔直长约4mm。无光的绿豆比有光的绿豆先发芽。绿豆芽菜发芽时上面要盖稻草或沙子遮光,这样长出来的绿豆芽才又白又嫩。绿豆种子在无光、无土和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培育出的幼嫩洁白的芽体,食用部分主要是胚轴,一年四季均可以生产。”我继续观察着绿豆了。观察结果如下表(表格三):时 间观 察 记 录 有光组无光组 10月12日小白芽继续生长,约长3毫米,是弯的。小白芽长约4毫米,稍弯。 10月13日 种皮已经破了一个很大的口子(种皮没有掉下来),根上有茸茸细毛,毛长约10毫米。 种皮掉下来了,根上也有毛,根长12毫米 10月12日 种皮已脱离,根比较细,根上有毛,豆瓣已分开,长出绿色小叶。 种皮已脱离,根稍粗,已长出黄色小叶,它平躺着,豆瓣白嫩,根上有毛而且长出稍长的小根。 10月13日 根已凸起,根上出现另外小根,豆瓣上有一点紫色,叶子是绿色的,根上有毛。 根粗稍长,豆瓣已掉,长出黄色的叶子。根上另外生出小根,还有毛。 10月14日 茎继续伸长弯曲,顶端的两片叶子成绿色,整株绿豆只有两片叶子。 茎继续伸长,向有光的空隙处伸长。叶子黄色,只有两片长在最顶端。 10月15日 两片叶子仍然呈绿色 茎长约,茎白嫩,顶端的黄叶已经枯萎。 观察感受:从这几天的观察中,我发现绿豆生长是离不开阳光,因为无光组的叶子始终是黄的,分明是营养不良啊!而有光组的叶子始终是绿的,而且无光组的绿豆比有光组的绿豆先枯萎。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和对比,我发现一个规律:1. 浸泡过的豆子比未浸泡的豆子发芽速度更快。2. 加入适量水的豆子比注满大量水的豆子发芽速度快。3. 放在阴凉通风处比放在阳光下的豆子发芽速度快。

试种芽苗菜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2008-12-17 17:21 阅读185 评论1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试种芽苗菜(一) 班级: 成员:饭桌上,一盘素菜,碧绿的,嫩嫩的,吃一口,鲜脆柔嫩,清香滑润,看一看,竟是一株株小小的绿苗,这是什么呢?怎么和平常的蔬菜不一样?请教了爸爸妈妈,才知道这是一盘香椿牙苗菜。菜市场和超市,还可以看到其他品种的芽苗菜。带着浓厚的兴趣,我准备对芽苗菜进行探究。活动一 什么是芽苗菜通过请教父母,查找有关资料,我知道了,平时我们吃的黄豆芽、绿豆芽就是芽苗菜。芽苗菜是: 能生长成芽苗菜的品种有: 自己家里吃过的芽苗菜有: 芽苗菜可以分为籽(种)芽菜和体芽菜。 籽菜芽是利用植物的籽、种子培育出可供食用的幼芽。 体芽菜是: 活动二 试种芽苗菜 在父母的帮助下,我试着培育豌豆芽苗菜。l 准备工作(1) 选择粒大、饱满、颗粒完整的500克豌豆,并用清水将其冲洗干净。(2) 将培养豌豆芽苗菜的用具消毒并冲洗干净。 挑选优质芽籽(种)的目的是: 消毒并冲洗培养芽苗菜用具的目的是: l 记录培育豌豆芽苗菜的过程豌豆芽苗菜培育过程记录表步 骤 过 程浸 种催 芽播 种育 苗我培育豌豆芽苗菜的结论是:

种绿豆芽优秀观察日记范文300字(通用18篇)

一天又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种绿豆芽优秀观察日记范文300字(通用1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前几天,我在家里泡了些绿豆想观察一下绿豆是怎么长成豆芽的。我先用开水倒在放绿豆的盆里,过了一个多小时,我去看绿豆,发现绿豆比倒水之前更圆更鼓了。像颗颗绿莹莹的珠子。

第二天我放学后,迫不及待地回家放下书包就去看小绿豆只见小绿豆比昨天胖了许多,把它的绿衣服胀破了一点露出了白白的小肚皮。

第三天只见绿豆变成了一个个白胖子,昨天还穿着的绿衣服全脱了,有的绿豆,还长出了一根白白的,尖尖的根。那些小绿豆像熟睡的小宝宝一样,躺在盆里一动不动。

第四天,豆子上面全都长出了一根很小的嫩芽,嫩芽是青绿色的,看着这些豆子,就想起了标点符号中的一个符号,那就是“逗号”,每当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芽上,让我心情一下变得清新起来。

我每天都要给它们换两次水,第五天我发现豆芽长大了,真是可爱呀!

慢慢地,我的豆芽宝宝长大了!

从“绿豆妈妈”怀小豆芽的第一天上午,王老师让我泡豆芽,使“绿豆妈妈”能够成功生下豆芽宝宝,我们让“绿豆妈妈”先洗个澡吧!再烧一壶水倒在盆子里把“绿豆妈妈”放到盆子里,接着拿大勺子搅和,等水凉了再给“绿豆妈妈”做一个保养,静放一天。

到了第二天把水倒出来,记住!不要把“绿豆妈妈”到出去!之后给“绿豆妈妈”铺一个面膜,拿一个布子一个湿的还能透气的布子,好让“绿豆妈妈”怀小豆芽期间安心养胎。

第三天到了,“绿豆妈妈”看到自己的小豆芽发了一点小芽,开心极了!

第四天的时候,不知不觉小豆芽已经把自己的小脚丫蹬了出去,那个每天想看到小豆芽的“绿豆妈妈”开心的不得了,巴不得把自己的小豆芽拽出来呢!

让人盼望的第五天终于到来了,我们悄悄地把“绿豆妈妈”的面膜揭开,小豆芽经过自己的努力探出了头,离开了“妈妈”的肚子,一个新出生的豆芽来了。

豆芽们出生啦!我该享受我的劳动成果了!

10月14日星期四天气:雨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在家发绿豆芽,写观察日记。

晚上,我让妈妈抓了一把绿豆给我,绿豆身上绿绿的,个子小小的,硬硬的。按妈妈的要求,我拿来一个杯子,把绿豆放进去,再加上一点儿水。

10月15日星期五天气:晴

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去观察绿豆,我发现喝饱了水的绿豆变大了,肚子涨得圆鼓鼓的。于是,我又按着妈妈的要求,把浸泡了一天的绿豆水倒掉,并把绿豆放在一个塑料碗盖上,还铺上一块大小相同的湿纱布。

10月16日星期六天气:晴

今天一大早,我正做着美梦。妈妈风风火火地来到我的房间摇醒了我,兴奋地说:“快去看看我们种的绿豆,它们……”没等妈妈说完,我像弹簧似的,立刻从床上一跃而起,匆忙地穿好衣服,飞快地奔向厨房。我仔细观察,惊喜地发现有一些绿豆裂了一道口子,还有一些绿豆已经发芽了。这些小芽尖尖的、白白的,像一个个问号,可爱极了!

几天前,我去公园散步的时候,看见一位老奶奶在种绿豆,我也想种,于是我买了一袋绿豆,在姥姥家开始种,跟随我来看看吧!

种绿豆

9月8日星期二天气晴

今天是种绿豆的第一天,我捏了捏绿豆,非常硬,像捏到一块小石头。上面还有一条白线,像我用刀划了一下。先把绿豆放到瓶里,倒点水,在瓶里放一块白布像给他盖了一层被子,小绿豆,我等你发芽。

小绿豆长尾巴了

9月9日星期三天气晴

哇!小绿豆,你还真的发芽了,小绿豆太胖了,都把自己的外衣撑坏了,露出了嫩白的身体,长出了又长又白的芽,像小蝌蚪的尾巴,希望小豆芽快乐成长。

小豆芽长大了

9月11日星期五天气晴

小豆芽又长大了,尾巴长长了,身体已经长的很细,头上长了两只角,像一条凶猛的蛇,微风一吹,小豆芽在轻轻摆动,像在翩翩起舞,我也忍不住跟着小豆芽跳了起来。

这次的豆芽生长过程真神奇,以后我还会观察更多植物的生长过程。

那天,何老师发给我们一些绿豆,由于好奇,我就把它们放杯子养起来了。

10月12日

豆子在水中静静地呆着,它们仿佛觉得天气太热了,纷纷脱掉了自己的大衣,黄黄的内衣也露了出来。在水里跟着自己的“家人”游着泳,不过大小几乎没有变,我想:它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成人”呢?

10月13日

早上一起床,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我的绿豆们,一看,绿豆半白半绿,像极了没穿衣服的“小孩”,不过相比昨天,绿豆后面冒出了一根“小尾巴”可爱极了。

10月14日

绿豆长大了,两片叶子探出头来,好像小鱼长大的鱼尾。一个个“头”从黄到紫,颜色也好看极了。如果它们再多长点就好了。

绿豆是那样坚强,那样奋发向上,我们也要向它们学习。

最近,我放在一次性杯子里的绿豆逐渐发芽了。

绿豆穿着绿的外衣挺着大肚子,中间还来一条白线,就像一条白色的领带。神气极了!第二天在白线处粘出了小根,那根尖尖的弯弯的,几天后根长大了,根又细又长,豆芽也脱去了绿色的外衣,露出了白白的大脑袋,摸起来滑滑的很舒服。不几天大脑袋上发出了两片尖尖的嫩叶,仿佛像小燕子的尾巴,嫩叶越长越大,最后变成了翠绿色的叶片,好像是字母“V”,那叶子绿得发亮,每一个叶脉都清晰可见。

又过了几天,绿豆芽的身体长得更高了。叶子也更绿了,在两片叶中间又长出了一片片嫩小叶子,从远处看,就像一段绿色的毛线,毛茸茸的,可爱极了!你豆芽长啊长长啊长,转眼一周多过去了,在我的精心照料下,他们的已经12厘米了。仿佛是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望着那些可爱的小生命,杯子都快要承受不住了,再过几天,我得给它们换一个新家了。

我们有一个带花的阳台,三盆君子兰,一盆情侣竹,一盆茉莉花,一盆观音。但是我更喜欢可爱的茉莉花。

茉莉的茎是绿色的,根部充满了绿色的汁液。一旦破裂,汁液就会渗出来。

它的茎上有一对对大如拇指甲盖的叶子,像一块嵌在这根茎上的青玉。树叶纵横交错,数不胜数,看起来好可爱。

叶子的顶端是娇小可爱的茉莉花,上面有三到五个花蕾,像花生,像大豆,有大有小。一切都在萌芽状态。其他的都开花了,一个个,像小指甲覆盖的花骨。那朵白色的花似乎穿着一条白色的薄纱裙子,衬托着树叶。一阵风吹来,洁白无暇的裙子在风中飘扬。茉莉好像在炫耀自己的裙子!

靠近闻,一股淡淡的香味扑面而来,真香!难怪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香”。

听妈妈说,当它的花瓣枯萎时,把它晒干,做茉莉花茶,闻闻它,闻闻它,吃一口。好像茉莉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一刻,我想起了一首歌谣:小茉莉花,默默喷香,清纯如雪,快乐地呈现给大家。

奶奶是个种植高手,尤其是种植一些能食用的芽苗类的蔬菜,于是让奶奶教我也种植了一些绿豆芽,因为它最容易生长。

首先,我选了些质量好的绿豆种子,放在水里浸泡7-8个小时,使豆粒充分饱胀,然后把豆子装在育芽容器里,上面盖上浸湿的纱布。

第二天,我给绿豆宝宝浇水时,发现绿豆似乎变胖了,第三天,它掀开碧绿的衣服,露出光洁的如同白胖娃娃一样的肌肤,真想摸一摸。第四天,绿豆宝宝又有轻微的变化:身体软软的,在身后长出了一个“白尾巴”,我知道这就是绿豆芽。接连过了几天,绿豆芽变长了,这些芽像多胞胎的兄弟姐妹一样高、一样白、一样嫩。这些绿豆芽也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谢谢你带我们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喜欢我的绿豆芽!

绿豆在水里。

10月3日 星期天 晴

今天,爸爸给了我一把绿豆叫我观察。我看到这些绿豆穿着“军装”,像极了军人。我赶紧把绿豆泡水里。绿豆们有的在水里跳舞,有的在游泳,还有的在大口大口地唱水。

绿豆变成大胖子了。

10月4日 星期一 小雨

我一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绿豆从水里拿出来。当我把绿豆从水里拿出来的时候,我发现绿豆们变胖了,只见它们一个个脱下绿色的外套,露出了白色的大肚皮。

绿豆有尾巴了。

10月5日 星期二 阴

我又跑去看绿豆了,我惊奇地发现“小胖子”长出了小尾巴,小尾巴大约长2厘米,是白色的。

绿豆头顶长叶子了。

10月7日 星期四 阴

今天,我有了更为惊奇的发现,那就是绿豆的头顶上长着两片小小的绿色的小叶子,我还发现不仅绿豆头上长出来叶子,绿豆尾巴未端还长出了几根小刺。

连续观察告诉我们,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废。

9月25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在家里泡了些绿豆去观察。

第一天,早上,刚泡到水中的时候,绿豆还有一层绿色的“外衣”,摸起来很硬,很光滑。

中午,绿豆的外衣有的已经脱掉了,变成了乳白色的了。摸起来也很光滑,有的快要脱皮的,摸起来一点都不光滑,感觉都好像皮快掉了。

晚上,我发现绿豆的皮都脱下去了。然后我就把水倒掉了,不再浇水,把绿豆的上面放了一层布,然后少喷一点水,我就要睡觉了。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第二天,早上,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去看看我的绿豆了,我把布拿开了一看,绿豆发芽了,我特别惊讶。只见它露出了乳白色的嫩芽,摸起来是光滑的。于是,我又把布铺在了绿豆上。

中午,我又去观察绿豆了,绿豆发出的嫩芽变长了,靠近一闻,一股清香扑面而来。

晚上,又观察了绿豆,绿豆的嫩芽越来越长了,嫩芽的尖部变成了绿色的,比之前更加光滑。

这就是我观察的绿豆发芽的过程,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上周,老师要我们观察绿豆芽的成长过程,于是妈妈一下班我就要妈妈跟我一起去买绿豆,我们到了超市买了一大袋回到家,我拿了一些绿豆盆子里放一些水泡。过了几天奇迹的事发生了?

10月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我看着那小绿豆,它们好像在比谁喝水最多,我拿出来一个绿豆一看,它张着嘴巴,好像在说我要长大了,我拿出来一个花盆,我用小树枝,扎了几个小洞把豆子放了进去,浇了一些水。把它放在我们家的楼顶上。

10月3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我一大早就跑到楼顶上,我大吃一惊,我发现那绿豆破士而出,白白胖肝身上长出了长长的小尾巴,绿豆好像在比谁的尾巴长,可爱极了!

10月6日 天气 晴转多云

今天,我仔细的看了看,有的长了二三厘米,有茎红的像我们的血管,有的像小女孩害羞的样子还没绽放,微微风吹过,永翩翩起舞。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绿豆,绿豆努力成长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9月14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要观察绿豆发芽的过程。我抓了一把绿豆来到了厨房,我找了一个空杯子,把绿豆放进杯子后,我又加了一些水。我想:“绿豆什么时候才会发芽呢?”

9月15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下午放学后,我就立刻去看我的绿豆。我看了看,绿豆没有太大的变化,我很失望,不过,我仔细一看这些绿豆泡了一天涨得很大,颜色变浅了,而且还很光滑。

9月17 星期四 晴

隔了一天,我又迫不及待的来看绿豆有什么变化。我觉得绿豆不仅生了芽还脱掉了它绿色的外衣,在水里洗澡呢。我很开心,这是我第一次自己种绿豆,而且生了芽。

9月19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再去看绿豆时,我发现绿豆已经彻底变成了绿豆芽。我开心极了,大声说道:“我生出绿豆芽了。”几天后,绿豆芽占满了杯子,这就是我第一次生绿豆芽的全过程。

我在家里种了一些绿豆芽。

自从种下它们后,我的心里就有了一份牵挂,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它们。第一天,我一点动静都没看到,有点失望。第二天一大早,我还在做着美梦,妹妹把我从被窝里拽了起来,把我拉到了豆芽旁,还笑咪咪地看着我。我急忙往盘子里一看,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呀,我种的豆芽长出来了。虽然只是细细的小豆苗,看起来非常脆弱,感觉只要手一碰到,豆苗就会折断,但是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慢慢地,小豆苗长出了青绿的叶子。再过了几天,小豆芽越长越高,叶子也越来越绿!一段时间后,小豆芽变得非常高了,它的叶子从青绿色变成了深绿色,土里的茎已经长了15厘米,高度也有16厘米呢。妈妈说,豆芽可以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把豆芽拔了起来,洗干净后,让妈妈炒给我吃。吃着自己亲手种的劳动果实,心里甜滋滋的。

我想这豆芽真的没白种,它让我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你们想知道绿豆是怎么生长的吗?正好我妈妈买回来了一些绿豆,快跟我去看看吧!

刚把它们放进去的时候,小绿豆就会瞬间沉到水底。过了一会儿,我再去看它们,只见有的似乎在水里跑来跑去;有的似乎跑累了便躺在杯子里呼呼大睡;而有些似乎还没有玩够,浮在水面上,脑袋探来探去。

过了一天,绿豆变大了。我赶紧把杯子捧到面前,拿出一颗仔细观察。哇!绿豆长出了小芽了!它的芽是从白缝里长出来的,就像一个小娃娃刚长出来的第一颗小小的牙,还是歪的呢。

又过了一天,我的绿豆开始脱皮了,就像小蝴蝶挣扎着从蛹里面出来一样。它的芽也变的更粗更长了,令人想到小象刚长出的第一颗象牙,美丽极了。

今天,绿豆蜕完了皮,变成了一个个光溜溜的白娃娃,又像一个个小蝌蚪,头大身子小,可爱极了。

到了令人高兴的一天,绿豆就像一只只白天鹅,高傲的昂着脖子。妈妈说再过一两天,就可以吃绿豆芽了。期待它们变成美味佳肴的样子!

9月23日 星期三 阴

绿豆长叶子了

今天是泡绿豆的第三天。绿豆的身子上裂开了一条缝,缝隙中间长出了两片嫩绿色的小叶子,它们是那么小巧,令人难以发觉。在小叶子上套着那件深绿色的小外衣,好像一顶帽子。

原来那白白嫩嫩的身子变成了嫩红色,有些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根也长长了,扒住盘底,使小绿豆慢慢地立了起来。

它们长得可真快,我每天都好像听到它们“刷刷”向上生长的声音。

9月24日 星期四 晴

绿豆的叶子长长了

早晨上学时,我让妈妈多给绿豆芽晒晒太阳,希望它们更加茁壮地成长。

放学回家,我急忙奔到阳台上,去看绿豆芽。一棵棵小绿豆苗已经完全立了起来,探头探脑地向外张望着。豆瓣中间的叶子长长了一些,已经有一点点离开嫩红色的豆瓣了。那叶子嫩绿嫩绿的,有些像刚从地面钻出来的小草的小叶尖。

根更长了,最长的已经有6—7厘米了,根底部长出了分叉,牢牢地扒住了盘底。

星期五下午放学以后,我放了几粒绿豆泡在水杯里。绿豆刚泡下去什么变化也没有,杯子里的水很清澈,就像几颗绿宝石掉在了水中。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我就去看绿豆有什么变化。呀!绿豆泡涨了,就像喝饱了水的娃娃,杯子里的水有点浑浊,有一小部分绿豆裂开了一条小缝。于是,我又给绿豆换上了清水。

第三天,我发现所有的绿豆宝宝都张开了大嘴巴,隐约可见里面的胚芽了。

第四天中午放学以后,我又去看我的绿豆了,发现所有的绿豆差不多都脱去了绿色的外衣,露出了白色的豆瓣,在两片豆瓣中间,可以清楚地看见胚芽长了一毫米长了,我真盼望它们能快快长大啊!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去看我的绿豆宝宝,发现绿豆宝宝比昨天泡得更涨了,胚芽又长长了,杯子里的水变得更浑浊了。我真希望能早日吃到美味的豆芽啊!

周末刘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就是在家自己泡绿豆芽,并且要求我们细心观察,把观察结果写成日记,在班内比赛,看谁种得好,长得快。

回到家我就准备好绿豆,给妈妈要了一个碗,然后把绿豆放在碗里,加了一碗水,妈妈看见后告诉我不能用太多的水,于是我又倒掉了一部分。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的就起了床,跑到厨房去看我的绿豆芽。我发现绿豆的身体变大了,我想它一定快要发芽了。妈妈告诉我不能再让绿豆一直在水里,并且给了我一块干净的布让我用水浸湿后给泡涨的绿豆做被子,我按照妈妈的吩咐,小心翼翼的给变胖的绿豆盖上了被子,我想它可能还在睡觉,等睡醒了就会探出头来和我见面了。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掀开绿豆的小被子看一看,我多么期待它快点发芽啊,到了晚上,我再次看它时,它真的露出了又细又尖的小芽,我激动极了,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让我把这个过程记录了下来。

我特别爱吃绿豆芽。今天在吃豆芽的时候,妈妈问我是否知道绿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

这个问题还真是难住了我,是在土里?植物的生长大多数不是在土里吗?在水里?豆芽那么干净,应该是在水里生长的呀?妈妈看我为难的样子,说:“咱们自己生一次豆芽不就知道了吗?”

生豆芽?这可是个新鲜事物。我们说干就干,妈妈也不太知道生豆芽的具体过程,我们马上打电话请教了姥姥。姥姥告诉我们,生豆芽把绿豆淘洗干净,用湿布蒙上,每天淘洗一次,保证蒙盖的布不干就行。

我和妈妈就抓了一把绿豆,淘洗干净。绿豆长的小小的,圆圆的,上面还有一个白色的小芽,大概绿豆芽就是从这里开始长出来的吧?然后我们给绿豆盖上了一层湿布,好像给他们盖了一层棉被,让它们安安静静地躺在里面发芽。

我发现了绿豆是怎么长成豆芽的秘密大家一定都吃过绿豆芽,可你们亲手种过吗?当你把一把绿豆放进装满水的碗里,你一定会想绿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如果你想不出来,就一定会急切盼望绿豆芽快快萌发。于是,我决定自己种一回绿豆芽。一天早晨,我抓了一把绿豆绿豆放入空碗中,圆圆的绿豆在碗里滚来滚去,发出清脆的响声。我又给碗里接满水,就开始泡豆芽了。我发现浸泡时间不长的绿豆,表面依然是深绿色的、硬硬的,上面什么也没长。但实际上,每一颗豆子都在贪婪地喝着水,吸收着阳光。当我晚上去看他们的时候,发现小小的绿豆都比白天大了一倍。我帮他们换了水,关上灯,他们便“休息”了。第二天,我放学回到家,急忙向厨房跑去,看到每个绿豆都从中间裂开了,像露出了肚皮。我从水里捞出几个绿豆放到一个空碗里,仔细听,听到了连续而沉闷的“嘣嘣”声,看来绿豆还在继续开裂。我把它们重新放入水中,让它们继续发豆芽。第三天早晨,我吃惊地发现:豆芽已经破壳而出了!绿豆皮从绿豆上完全脱落,漂浮在水面上,绿豆不再是绿色的了,而是变成了白色的小胖豆子了,每颗胖豆子上面都长出了一根又白又短的小豆芽,像一群白白胖胖的小孩子,刚长出头发。第四天,豆芽好像了解我盼望他们长大的迫切心情,全部长大长长了,像一根根白色的辫子。豆芽长成熟了,绿豆却献出了它们所有的营养,已经萎缩变小了,就像豆芽上戴了一个浅黄色的帽子。听妈妈说,绿豆芽既美味可口又清热解毒,我就和妈妈一起把亲手种出来的豆芽和海带、炒鸡蛋凉拌,那银色的豆芽,紫色的海带,金黄的鸡蛋相映成趣、香味扑鼻。阳光、空气、水,使小豆芽快快长大。我也要像豆芽一样,在家庭和社会的培育下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对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花生的种植论文参考文献

花生的栽培技术播种期:春季5cm土层地温稳定在12℃时,珍珠豆型花生即可播种。在4月底至5月上旬,地膜覆盖栽培可稍提前7~10天。播种密度与方式:垄作:垄距50cm,穴距13~17cm,即12万~15万穴/公顷,每穴播两粒。地膜覆盖畦作:一畦两行,小行距40cm,穴距13~17cm,每穴两粒,即12万~15万穴/公顷。田间管理1、整地关。整地一定要精细,必须要秋整地,深翻到30厘米,细耙多遍,确保土壤上松下实,通透性良好,秋起垄并压实。通过冬季的低温作用,杀灭土壤中引起花生茎腐病、根腐病的真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2、施肥关。花生重茬栽培时必须增施有机肥,结合秋翻地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播种时以磷、钾肥为主,每亩施磷酸二铵15千克,硫酸钾8千克。在8月上中旬用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两次,同时用含有固氮菌、解磷细菌和解钾细菌等菌类及适量的中微量元素的花生专用微生物制剂,防治病害效果显著。3、品种关。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引种。选用抗病高产品种并及时更换品种。花生剥壳前选择晴朗天气晒种2-3天。结合剥壳选择粒大饱满、皮色鲜亮、饱果率高、整齐度好、网纹清晰、大小适中、外形美观、发芽势、发芽率高的一级种。4、管理关。出苗后如有缺苗断条现象要催芽补种,齐苗后进行清棵蹲苗,用手将幼苗根际的浮土扒出,使两片子叶外露。青稞后15天左右再回土填窝。在苗期、3.棵期、花期进行三次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宜浅,防止茎部埋土过多,影响侧枝发育,只要疏松表土,把杂草除净即可;第二次中耕在根瘤形成期,这次中耕可稍深些,一般在6厘米左右;第三次中耕在花期,这次中耕要格外小心,避免损伤果针,中耕深度在5厘米左右。即掌握“浅、深、浅”的原则,开花后15天培土以3厘米为宜,不要过厚。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发现病害及早防治。

中国花生种植有较长的历史。19世纪中后期以后,中国花生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到20世纪20年代,全国花生年种植面积达到40万hm2,其中山东省占一半左右。20年代到40年代末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繁,包括花生在内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也缺少准确的统计数据,但花生生产总体处于增长之中,到1949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约为126万hm2(是20年代平均的3倍以上),总产约127万t。

20世纪50年代我国花生生产发展较快,1950—1959年期间全国年均花生种植面积203万hm2,年均总产243万t,比1949年增长80%以上,其中1956年种植面积达到258万hm2,总产334万t。但是1960—1969年年均种植面积下降到163万hm2,总产163万t,其中1961年面积和总产低于1949年。1970—1979年年均种植面积182万hm2,总产223万t。1980—1989年年均种植面积为274万hm2,总产499万t,到1985年面积超过1956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并在此后持续保持在290万hm2以上,年总产500万t以上。1990—1999年年均种植面积上升到357万hm2,总产达到920万t,1999年面积达到创记录的428万hm2,总产1270万t。1993年中国花生总产首次超过800万t,此后一直保持在800万t以上并居世界首位。2000—2002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达到500万hm2,总产在1450万t以上,再创历史新高。

在花生单产方面,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变化不大,平均在1100kg/hm2左右,80年代平均单产为1823kg/hm2,90年代平均单产进一步增长到2540kg/hm2,表明20世纪最后20年里中国花生生产水平显著提高。8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不仅在面积和生产总量上增长很大,而且在栽培方式上也有很大改进,从过去的主要为春播种植发展到春播、旱地地膜覆盖、水田地膜覆盖、麦茬夏播及套种等多种栽培方式,一些发达地区花生种植开始部分实现了机械化。

目前,我国花生年种植面积超过万hm2的省份是河南、山东、河北、广东、安徽、广西、四川、江苏、江西、湖北、湖南、辽宁,其中山东、河南省的种植面积均在80万hm2以上。

1981—2000年中国花生生产情况

1981—2000年期间我国花生生产的增长情况如表,在四个“五年计划”中花生生产呈持续增长。1998—2002年全国花生年均收获面积为万hm2,单产,年均总产万t,其中2002年全国花生面积达到万hm2,单产,总产1500万t左右,均创历史新高。在国内农作物中,花生的种植规模已上升到第七位(按1998—2002年FAO发布统计数据平均),排在稻谷(万hm2)、小麦(万hm2)、玉米(万hm2)、大豆(万hm2)、油菜(万hm2)、甘薯(万hm2)之后,但全国花生种植业年总产值(总产量×生产者价格)跃居国内大宗农作物第五位左右。

我国在世界花生生产中举足轻重。据FAO统计数据,1998—2002年世界花生年均收获面积约为万hm2,年均总产万t,平均单产约,其中同期印度年均种植面积约730万hm2(占世界花生面积的),居首位,总产685万t左右(占世界总产),居第二位。我国花生种植面积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花生面积的,但年均总产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的,单产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倍并已整体赶上美国的花生单产水平。1993年以来,我国花生总产一直稳定为世界第一位,就总产而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花生生产国。

花生(peanut),原名落花生(学名:Arachis hypogaea Linn.),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等。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厘米,膨胀,荚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

花生宜气候温暖,生长季节较长,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在我国,山东生长最佳。

扩展资料:

分布范围

一、中国分布

我国花生分布范围虽然广泛,但是由于其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适宜的生育期,因此生产布局又相对集中。2008~2012年种植面积达150万亩的省份有豫、鲁、冀、粤、辽、川、皖、桂、鄂、赣、吉、湘、苏、闽14个,它们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总产占全国的,成为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地。其中,南方9个省区的花生年种植面积超过150万亩,种植面积总计占全国的35. 8%;总产占全国的  。

二、世界分布

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这三个地区的花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9%以上。其中亚洲的花生产量为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产量分别是万吨、万吨、万吨和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值分别为、、和。

中国和印度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花生生产大国,印度尼西亚排在第五位。非洲的花生产量为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主要生产国-尼日利亚的产量为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排在世界花生生产国的第三位。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花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主要生产国是美国和阿根廷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生

花生是常见的经济作物,很多地区都有栽种。种植花生,要想高产高质,那么就要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具体花生怎么种植方法?下面具体给大家介绍花生种植技术。

1、播种时间

花生最佳种植时间,是在4月下旬-5月上旬,也就是谷雨前后是花生播种的最佳时间。如果播种过早,温度过低会使得花生不能正常发芽,并且出苗后的花生长势也较弱,最终影响花生的产量。

2、整地

选择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向阳、中性或者微酸性土壤种植花生,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花生一生所需要的肥料。每亩施土杂肥2000—3000公斤、磷肥25公斤。

3、拌种

现在拌种是花生种植必不可少的步骤,花生拌种可以促进出苗,预防病虫害,花生长势好下针多,增加产量。拌种可以用硼砂,首先将硼砂用适量清水溶解,一般每千克种子拌克硼砂。另外为了有效防地下害虫,可用吡虫啉或者噻虫嗪、噻呋酰胺,多菌灵等进行拌种。

4、播种

在进行花生播种时,要注意深浅,播种过深,花生容易盘芽或者形成高脚苗。播种过浅,在少雨情况下影响幼苗茁壮生长,形成老僵苗。花生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5厘米左右,播种后,覆盖细泥土3厘米,不要用大块泥土覆盖,否则容易盘芽,甚至不能出芽。

5、追肥

幼苗期追肥:亩施5—15公斤氮素化肥,结合清棵或者中耕除草深施土层中,或者施人畜粪水5000公斤对—5公斤氮素化肥施用。花期追肥:追肥方法、种类和数量与幼苗期追肥相似。中后期追肥:每亩用1—公斤磷肥浸泡在70—100公斤清水中一晚上,过滤残渣后加入50—100克尿素进行叶面施肥。

6、浇水

花生属于一种耐旱作物但不耐渍水,抗涝性不强,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做好水分管理。在开花期、结荚期以及饱果期分别浇水一次,能够促进开花和结荚,提升饱果率,进而促进产量提升。浇水要注意浇透,但应避免大水漫灌而产生积水。

7、清棵蹲苗

在花生苗大致出齐时开始,首先清理干净苗附近的杂草,之后将土扒开,让子叶露出地面,这个过程注意不能够损伤根部。清棵之后15天左右进行填土埋窝。

8、中耕除草

在苗期、团棵期以及花期各实施三次中耕除草作业,坚持落实浅、深、浅的基本原则,避免苗期中耕用土压苗,花期中耕注意不要对果针造成损伤。最后是培土作业,开花之后半个月左右可培土,培土通常以3cm为宜。

9、病虫害防治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青枯病、蛴螬、小地老虎等。其中根腐病可选择2%菌克毒克4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喷洒;青枯病可选择70%农用链霉素3000倍稀释液喷根;蛴螬、小地老虎等亩选择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兑水46kg进行喷雾喷洒。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