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保定市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12 11:52

 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座高校城,如何结合保定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诚信教育,重塑诚信理念,已成为保定市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诚信思想概述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最初将“诚”与“信”分开使用,认为“诚”是“信”的基础,强调在真实的内心意识与情感的基础上最终达到“诚于内信于外”,也就是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信”本意为真实不欺,主要侧重于要信守对他人的承诺,不可欺骗妄言,要言行一致等,《论语》中所涉及的“主忠信”,《吕氏春秋》中的“贵信”篇中所涉及的信均是此意。“诚”则在守信的基础上更强调内心的真心诚意,其要求首先是不自欺,内心真正的有诚心,心口合一,言行一致。因均包含“真实无欺、信守承诺”之意,后将二者连用。古人认为诚信不仅是每个个体应当具备的道德修养,也是个体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更是统治者进行社会管理的秩序法则。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与行为实践,诚信已深深地烙在国人的思想与观念中,已成为社会个体为人处世与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与核心品质,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诚信能够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相互信任,使整个社会有凝聚力,同时也能整体提高社会的道德素质与水平。 

  诚信是一种传统美德,但这种美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学习与生活中通过一定的道德教育与修养,使行为主体在其原有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观念的基础上真正的认同其价值观,并进行自由选择,在实践中以此为标准做事。将内在品质等进行道德内化而最终固定下来的。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使之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道德素质的过程”。每个个体在初到人世时只是一个“自然人”,后天必须通过接受外界的道德教育,学习诚信美德,逐渐形成内心认同,进而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与道德品质,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信,才最终成为一个“有诚信的道德人”。因此,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诚信教育,使诚信内化为其内在品德和外在行为准则,大学生才能最终在学校与社会生活中诚信做人和诚信做事。 

  大学生群体接受着高等文化教育,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具备良好的专业与道德素养,但部分大学生个体因不诚信行为侥幸获得了短暂的不正当利益,而渐渐将诚信意识抛诸脑后。这些不诚信行为不仅使诚信行为的个体利益受损,而且给大學生群体做了不良示范,致使诚信意识逐渐在学生心中淡漠。近年来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各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诚信行为。结合城市文化特色,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诚信教育已成为社会与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保定市城市文化内涵 

  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其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对城市建设发展及民众道德素质的涵养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首先,保定作为京畿之地,首都的南大门,历来有“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之称,承担着保卫首都安全的历史与政治使命。200余年,保定一直是直隶省的军政首府机关,受京津文化影响颇深,具有主流意识特征,爱国守法、忠君报国、民族大义等价值观历来得到重视与继承发展。这样主流大气的人文精神对保定市大学生的精神引领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保定的英雄主义情怀在易水河畔尽情挥洒,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抗日英雄们用鲜血所彰显出来的红色文化成为保定市的代表文化。这里不仅有地道战、雁翎队、狼牙山五壮士的传奇历史革命事实,也有以保定古城文化为背景的《红旗谱》《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反映抗战文化的著名文学作品。这种有形与无形的红色文化资源必然会通过各种形式影响生活与成长在保定的大学生,涵养驻保高校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最后,以“崇信”为代表的新时代保定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城市民众。在诚信缺失的当代社会,保定市以“崇信”为首积极传承与建立新时代人文精神,社会上涌现出一批以“油条哥”、农大果树9301班为代表的时代先锋,为保定的未来发展树立了榜样,这种真实的榜样力量更能引导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建立。 

  在不同历史时期保定这座古城均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与精神。悠久的历史和多层次的文化积淀为保定市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引领,为保定市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三、保定市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 

  驻保高校应结合保定市特色文化,以保定城市精神与文化为引领,探索保定高校的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 

  首先,注重保定人文精神的引领与涵养,打造诚信培养特色。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以“诚信”为核心的爱国守法、忠孝大义、红色英雄、崇信重礼等文化通过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方式不断得到继承与发展。保定高校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应利用这些诚信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城市发展史教育,让大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与认同保定的诚信文化;通过开展以保定文化为背景的影视剧、话剧等艺术作品赏析,提高大学生诚信为本的理想信念;通过历史遗迹实地走访教育,让大学生亲历文化的发源地;通过与诚信榜样人物面对面,让大学生思想受到震撼,并自发进行对标学习。在以保定诚信文化为基础的多种教育方式引领下,大学生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诚信品质的培养。 

  其次,提升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已在各个方面有所表现并造成不良影响,但各高校仍尚未将诚信教育放在合理地位,也并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驻保高校应将诚信教育与专业文化知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整合校内资源,明确教育内容,开拓诚信教育的多种途径:(1)高校应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政课堂的教育中开设诚信教育专题,丰富诚信教育内容,从理论层面讲述诚信美德的重要性,打造理论先导;(2)在各个专业课的教育过程中,也应结合各学科内容特点与课程要求,挖掘诚信的内涵,通过不同方面的案例分析及多角度的讲解,使学生丰富对诚信内涵的理解,更加清晰地将诚信内化为自身的价值选择;(3)学校也应整合资源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分别在入学教育、日常成长教育、毕业生教育中加入诚信教育专题,使大学生在学校的各个课堂上都能受到诚信教育,不断提升诚信道德素养。

   再次,营造校园诚信氛围,拓宽教育路径。道德是通过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发挥作用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只要人们内心认同诚信,并在社会实践中遵循诚信规则,对诚信人和诚信行为给予正面评论,对不诚信人和不诚信行为给予负面评价,营造出正确的舆论导向,人们便会自律地实行诚信。因此,各高校应积极营造诚信氛围,一方面,校方与高校教师应在确立好办学目标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主体性,注重与学生的平等性;同时教师群体也应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学术道德,营造风清风气正的学术环境。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不诚信行为,营造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让无形的舆论力量来制约不诚信行为人。高校应开展低年级的诚信考试签名、高年级的科研学术规范讲座、毕业年级的求职履历自查、签订助学贷款偿还协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贯穿大学生活的宣传教育活动与在一定范围内曝光的不诚信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把高校打造成诚信的沃土,让诚信成为学生的内心信念,更形成了健康的社会舆论导向,人人都向往诚信,赞美诚信,同时也批判各种不诚信人和不诚信行为。 

  最后,规范诚信管理,完善高校诚信机制。道德不具有强制性,而仅依靠自律往往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管理,因此应在高校中设立诚信档案制度,逐渐完善诚信管理机制。高校可以为每个在校生设立一份百分制的《个人诚信档案》,将不诚信行为按照范围、严重情况等进行具体划分,一旦发生不诚信行为,管理者便会将具体行为记录在案并在个人诚信系统中扣除相应分数。这需要高校发挥任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学校管理人员及学生群体的主体作用,通过建立良好诚信的舆论氛围及完善的监督机制来完成。当然,不诚信行为的划分与扣分细则也需要科学而具体。高校可充分发挥诚信檔案的作用,将对学生诚信行为的考察结果与各种评优评奖、荣誉评比挂钩,并最终在学生毕业时形成完整的《个人诚信档案》,为用人单位及社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邹建平.诚信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张锡勤.中国古代诚信思想浅析[J].道德与文明,2004(1). 

  [3]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唐贤秋.诚信道德探源[J].滁州师专学报,2003(12).


上一篇: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下一篇:由基因工程引发的生命伦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