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首页 学术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集合论悖论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集合论悖论论文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笔者在西历2009年10月15日(仿SWB)终于攻克了卓里奇的第一章,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书上的一些而问题还是非常有趣的,现总结如下:罗素悖论:罗素悖论的通俗表达是: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我们将这个问题抽象化:设M为一集合,P(M)表示M“是不以自己作为元素的集”这样一种性质。考察具有性质P的集合的类K={M|P(M)}。如果K是集合,那么,或者P(K)为真,或者非P(K)为真。然而,两者择一对于K是不可能的。实际上,p(K)不成立,因为由K的定义推知K包含着K,即非P(K)为真,另一方面,非P(K)也是不可能真的,因为这就表示K包含着K,而这与K的定义,亦即,他是不含自身类那样的集合的类,相矛盾.因此,K不是集合。罗素悖论是朴素集合论所导致的悖论之一,它导致了第三次数学危机,迫使人们建立了公理化集合系统。在该系统中,我们证明“一切集合的集合A”不存在(它是x∈x可以成立的充分条件),它正是罗素悖论中集合M的定义域,若它不存在,则由分出公理(对任何集合A及性质P,有这样的集合B,它所含的元素,是且仅是A中的那些具有性质P的元素),M没有来源,也不存在。下面来证明“一切集合的集合A”不存在:先证明康托尔定理:用P(X)记X的一切子集构成的集,用cardX表示X的势,康托尔定理如下:cardX

从哲学上来看,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不可避免的,即便以确定无疑著称的数学也不例外。数学中有大大小小的许多矛盾,比如正与负、加法与减法、微分与积分、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等等。但是整个数学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深刻的矛盾,例如有穷与无穷,连续与离散,乃至存在与构造,逻辑与直观,具体对象与抽象对象,概念与计算等等。在整个数学发展的历史上,贯穿着矛盾的斗争与解决。而在矛盾激化到涉及整个数学的基础时,就产生数学危机。矛盾的消除,危机的解决,往往给数学带来新的内容,新的进展,甚至引起革命性的变革,这也反映出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历史动力这一基本原理。整个数学的发展史就是矛盾斗争的历史,斗争的结果就是数学领域的发展。The First数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危机发生于古希腊时期,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倡导的是一种称为"唯数论"的哲学观点。他们认为宇宙的本质就是数的和谐,一切事物都必须而且只能通过数学得到解释。而他们所谓"数的和谐"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与整数之比。他们深信这一观点无比正确,因此广泛利用它来解释各种现象。而后不久希帕索斯发现无理数的事件,而这一事件是由于一个简单的不公度线段的发现而引起的。在一般人看来,对于任何两条不一样长的线段,我们都能找到第3条线段,使给定的两条线段都包含第3条线段的整数倍。可是希帕索斯却发现,对于边长为的正方形,设它的对角线为x,根据勾股定理,则有:这里出现的,正好是1与2的比例中项。但是无论如何找不到两个整数之比等于。也就是说,x 和之间不可能是整数的比例关系,也就不可能找到一条线段,使x和都包含它的整数倍。因此,从数学的推导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与我们直观的观察和想像相反,的确存在着不可公度的线段,即不具有共同度量单位的线段。不可公度线段的出现对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这一怪现象毕竟是学派内部的人发现的,因此被称为毕达哥拉斯悖论或希帕索斯悖论。希帕索斯为此而献出生命,但他的死并没有消除悖论的存在,却使数学界产生了极度的思想混乱,从而爆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这次数学危机的解决导致无理数的诞生。美籍华人数学家项武指出,有理数的准确翻译应该是"可比数",无理数的准确翻译应该是"不可比数"。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古希腊数学家不得不承认直观和经验并非绝对可靠。因此他们对一些凭经验而得到的几何知识都要求严格的推理加以证明,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的诞生。The Second数学史上的第二次危机发生在17世纪,涉及的是微积分理论基础的问题,是由贝克莱悖论引起的。当时虽然微积分理论刚刚建立,但由于它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而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它能提示和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但是却缺乏令人信服的严格理论基础,在推导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矛盾。例如:对于 y =x2 而言,根据牛顿的流数计算法有:y+△y=(x+△x)2 (1)x 2+△y=x2+2x△x+(△x)2 (2)△y=2x△x+(△x)2 (3)在上述推理中,从(3)到(4),要求△x不等于零,因为要用△x作除数。而从(4)到(5),又要求△x等于零,因为△x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从(4)到(5)时将其舍去了。按照其物理意义,就非匀速运动而言,如果认为无穷小量△x、△y为0,那么就相当于。按照数学的传统法则,这是无意允许的。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也根本没有运动发生。但如果认定△x不为零,那么就仍然是平均速度,根本不是瞬时速度。正因为无穷小方法中包含着这类矛盾,受到许多数学家的指责。特别是基督教大主教贝克莱在1734年出版的《分析学家》的小册子中,对这一矛盾的指责达到高潮。贝克莱说:"无穷小最初不是零,才能在(3)到(4)时作除数,而在(4)到(5)时,又作为零而舍弃,这违反了矛盾律。无穷小如果是零就不能作除数,如果不是零,就不能舍弃。"这就是著名的"贝克莱悖论"。贝克莱悖论又一次引起数学界的思想混乱,导致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爆发。为解决这一悖论,无数人投入了大量的劳动。终于由法国数学家柯西首先给出了极限的定义;"若代表某变理的一串数值无限地趋向于某一数值时,其差可任意小,则该固定值称为这一串数值的极限。"很明显,这个定义给无穷小一个准确的概念,完全摆脱了与几何直观的联系。接着他又以极限概念为基础,分别建立了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等理论。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极限理论逐渐取代了无穷小量的方法,在数学分析基础理论中占有了统治的地位,这样才能消除了第二次数学危机。The Third由于严格的实数理论和极限理论的建立,第一次、第二次数学危机都得到了解决。许多人认为数学世界应该太平了。殊不知实数理论和极限理论都是以集合论为基础的。因此当由集合论的悖论所引起的第三次数学危机爆发的时候,它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前两次危机的继续和深化。它所涉及的问题比前两次更广泛,引起的危机感也更加强烈。从17世纪开始的300年中,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数学家,像笛卡尔、牛顿、莱布尼兹、柯西、阿贝尔、康托尔、费尔马、伯努力利家族、欧拉、拉普拉斯、希尔伯特等。他们的卓越工作成就,把近代数学宫造成了一座高度严密和既抽象又确定的"数学迷宫"。数学表达的精确化和理论系统的公理化思想,深深渗透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数学家们为自己建造的数学大厦即将竣工而狂喜,认为数学理论的严密性已经完成,特别是基础理论已不成问题。法国知名数学家彭加勒竟然在1900年于巴黎召开的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自豪的宣布:"数学的严格性,看来直到今天才可以说是完全地实现了。"正当人们陶醉于胜利之中时,正当康托尔所创立的饱经磨难的集合论已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渐深入到数学的各个分支时,精确数学的万里晴空上却飘来了一片乌云。这片乌云就是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提出的关于"集合论"的悖论。它导致了数学史上第三次危机。这个悖论用数学语言应该这样叙述: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组成该集合的每个事物称为元素。但集合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A={自身是自身元素},另一类B={自身不是自身元素}。例如由许多图书馆所构成的集合M仍然是图书馆,所以M是属于自己的元素的集合,M属于A。而由全体自然数所构成的集合N就不再是自然数,所以N是自己不属于自己的元素的集合,N属于B。那么罗素问:B的全体也是一个集合,它属于哪一类?若属于A,那么B是自身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则B也属于B;若属于B,B是自身是自身元

罗素悖论,广为人知的是其通俗形式,即理发师悖论.理发师悖论是说:有一个理发师给自己定了个规则,他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而不给那些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这规则就导出了一个矛盾,他是否该给自己刮脸?如果他自己刮脸的话,那么他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因而按规则,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如果他自己不刮脸的话,那么他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因而按规则,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脸.如此一来,理发师就陷入了怪圈,他给自己刮脸不对,不给自己刮脸也不对,总之他就是个错误的存在. 罗素悖论源自对集合论的思考,集合论中当然就不是理发师这样的通俗版本了.“集合”是一个很原初的概念,它无法再由其他概念来定义了,表征的其实是把某些东西放在一块的状态.定义集合,可以通过枚举,即把集合里的东西一件件列出来,对大集合这当然就很费时费力;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描述来定义集合,也就是对集合中元素的描述来给出集合,比如“所有自己刮脸的人”就是用描述产生集合的.但正是在这种“描述”方法里,理发师悖论产生了.理发师悖论可以看作是理发师对其客户集合的一种描述,他想明确一下他的客户,但这时却出现了集合论中大问题:不是所有描述都可以成为“集合”.数学作为理性思维的典范,作为其基础的“集合”自然应该相当地“普世”,而现在却发现,数学中的“真理”却依赖于人为的“选择”,你只有适当地选择了“集合”,才能保证数学的“真理”.那么,数学结果的“真理”性,就依赖于人的选择了,与人的选择相关,“真理”还是真理吗?这就是第三次数学危机中的核心问题. 通常认为理发师悖论只是因为描述规则涉及了自身,只要在定义集合时把包含自身的集合排除掉,就可以解决理发师悖论了.但对集合论中原始问题的考察就可以知道,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罗素悖论还涉及语言学的根本问题,即在日常语言里存在可以被描述但实际上却根本没有的东西,语言中的某些概念并不是那么可靠的,很多概念可能是没有指称的.现在一般都知道,西方哲学在20世纪有所谓“语言学的转向”,即西方人将对哲学的研究转向为对语言的研究,认为任何思想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述,如果能对语言的规则进行充分研究,就可以把语言中可能产生问题的规则排除掉,那么剩下来的“好”规则自然就能产生又纯又正的“好思想”了.“好”的语言的规则显然应该与个人的特殊偏好无关,它应该适用于所有人,是某种“普世”的规则.而罗素悖论却表明,“规则”不能把自身也规则进去,“规则”只能用于整治别人,如果把自己也包含进去,就免不了悖论了.因而“规则”无法“普世”,普世的“规则”并不是可靠性的保证,它不能保证生成的东西肯定是有意义的.“描述”可以符合纯形式的语法规则,但符合规则却不能保证描述出来的肯定是个“东西”,它完全可能“不是个东西”.因而,西方哲学家们试图通过对纯形式的语言规则的研究来给出思想正确性的判定,其努力必然是徒劳的,思想的正确与否,离不开对内容的考察,离不开拥有思想的人.,

给你几个地址自己去下载

哲学研究合作论文集

《概念与范畴》([英] 以赛亚·伯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概念与范畴

作者:[英] 以赛亚·伯林

译者:凌建娥

豆瓣评分: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4

页数:438

内容简介:

●收录伯林早期分析哲学文章,从学科贡献和批判中看出伯林转向观念史的脉络

●依据普林斯顿2013年修订版,新增名家前言,首刊伯林未出版文字

●全新“伯林文集”,典雅装帧,宜读宜藏

概念与范畴,是哲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和自己的尺度。

《概念与范畴》收录了伯林早期的哲学论述和后期数篇关于科学历史学、政治理论和多元主义的文章。伯林总是说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抛弃了纯粹的哲学研究,转向观念史领域,但我们还是能够从本书收录的前后期文章中辨识出他学术生涯关键 的连续性,这正是伯林之所以是伯林的缘由。

不过,他[伯林]并没有与哲学脱离关系,他早期的著述与后期的著述还是存在关系的……伯林的确致力于观念史研究,但他写的观念史总体来说还是得益于哲学的观念史。难道还可能不是这样?

——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

在这个黑暗的世纪里,[伯林]向我们展现出真正的思想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始终怀疑、坚持反讽,保持冷静,争取自由。

——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

作为一名极其活跃且具有原创性的知识分子,[伯林]定然希望理性能够彻底、迅速地改变人类的处境,但他的常识告诉他这绝无可能。

——《观察家》

作者简介:

以赛亚·伯林爵士(Sir Isaiah Berlin,1909—1997)

英国哲学家、观念史学家、20世纪著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生于俄国犹太家庭,童年目睹俄国革命,1921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哲学,1939年借撰写《卡尔·马克思》的契机转向观念史研究。1957年就职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发表具有开创性的“两种自由概念”演说,同年获封爵士。参与创办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作为杰出的观念史学家和学科主要奠基人,先后被授予耶路撒冷文学奖和伊拉斯谟奖。

辩证哲学论文

哲学实验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哲学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它试图厘清哲学基本问题研究中错综复杂的局面,迫使哲学家改造传统的哲学理论以及概念思辨的方式,因而对传统哲学研究方法构成了一种挑战。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辩证哲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 要:在古代希腊,灵魂概念由于其特有的神秘性颇受哲学家们的关注。本文细述古希腊鼎盛时期诸位哲学家对灵魂的定义,阐释其在不同哲学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此厘清这一概念在古希腊哲学中基本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古希腊哲学;灵魂;认识论

早期自然主义学派对灵魂概念的探讨

古希腊哲学鼻祖泰勒斯首先提出了一种泛灵论观点,他认为“万物皆有灵性”。鉴于他的水本原说,他很可能想借用灵魂概念来隐喻万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万物既然最终都是由水构成的,那么其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也应归结于水,水作为万物的本原应该具有某种内在的能动性。但他似乎没能就这种能动性给出进一步的说明。对于这样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的后继者给出了进一步的探讨。阿那克西曼德依据泰勒斯灵魂概念的不可名状,干脆将世界的本原更换成“无定”,即一种没有形体、没有属性、原初的混沌状态。并且他还将运动解释为“无定”分化万物、万物复归无定的轮转过程。阿那克西美尼部分保留他老师的说法,将本原规定为无形但有内涵的气,并且认为正是气本原内在的冷热属性引发了凝聚和稀疏两种运动,气的凝聚造就了云、水、土、石,气的稀疏造就了火。

其后,毕达哥拉斯部分沿袭了阿那克西美尼的解释,他认为“热元素是生命之源”,阳光中带有热元素,其与地球上的冷元素结合便产生了生命。然而不同于泰勒斯原初对灵魂的定义,他否认灵魂的能动性,且不将有生命的东西等同于灵魂。他曾说过“灵魂是由热元素和冷元素组成的一个部分:它与生命不同,因为它是不死的,乃是由不死的元素构成的一个部分”①,若是结合他的数本原论再来理解这句话,似乎可以将灵魂视为冷热元素恰到好处的融合,且该融合遵循某一恒定的比例关系。生命虽然也是冷热元素的结合,但这种结合是变动的、不确定的,因此达不到那种恒定存在状态。同时他断言人是有灵魂的,但若是想把握不朽的灵魂就需要借助于净化灵魂的手段――哲学和音乐,这两项学问恰恰都体现了某种程度的“和谐”,即一种数的规定性。为了解释人之生死和灵魂不死这对矛盾,他还吸收了奥尔夫斯教灵魂转世的观点,“灵魂依照命运的规定,从一个生物体中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灵魂的理性部分是不死的,其余的部分则会死亡”。

稍晚的赫拉克利特对于灵魂的界定如同他的哲学一样难以把握,原因在于他将变动不拘的火作为世界的本原,“火产生一切,一切又复归于火”。其思想大体取之于米利都学派,然而也有一定的创建,从他的一些残篇中,依稀可以概括出灵魂在他看来是类似于火、气的东西,“灵魂是从水而来”,“灵魂也是从湿气中蒸发出来的”,“干燥的光辉是最智慧、最优秀的灵魂”。赫拉克利特特别强调灵魂是有生有灭的,在他看来世界上除了火是永恒的以外,其他所有由火演化而来的东西都处于生灭之中,“对于灵魂来说,死就是变成水;对于水来说,死就是变成土”。至于灵魂具体的运作方式,他借用“逻各斯”来说明,“‘逻各斯’②是灵魂所固有的,它自行增长”。

心灵概念的出现以及对人的认识过程的探索

赫拉克利特哲学的精髓就在于他对“逻各斯”的阐释,本质上讲,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敏锐的观察到了事物皆处于流变之中,并且注意到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道理。然而这套理论并未受到希腊人的重视,受追捧的恰是他的对立者巴门尼德的理论③。受巴门尼德的影响,其后的几位元素论者都认为构成万物的基质是不变的,万物的生灭变化其实是基质组合与分解的过程。基质组合与分解的动力源于何处?就这一问题他们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的见解较为一致,认为基质本身是不动的,动力源于基质以外的某种东西;德谟克利特不赞同这一观点,他在实存的基质以外加入了虚空这一概念,认为基质在虚空中相互碰撞从而引起运动,想借此来回避基质以外的驱动力。也正因如此,他们的灵魂观彼此存在差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认识论层面的探讨,人如何能够认识这个世界,背后蕴藏着怎样的一套认知机制。

据古希腊哲人艾修斯的记载,恩培多克勒“把灵魂看成女神,把纯粹地分享着灵魂的纯粹的东西看成男神”,剖析其哲学思想我们不难发现,此处所谓的“灵魂”与其“爱”、“恨”④观念本质上是同一的。他的这一区分具有里程碑意义,相较于以往的自然哲学流派,他首次将灵魂概念解释为独立于物质以外的存在,不可否认其奠定了古希腊哲学乃至西方哲学心物二元的传统。他的贡献不仅如此,他也是希腊早期为数不多的触及人类认知研究的学者,这与他的医学背景有着一定联系。他的“流射说”⑤尝试着对人类感知活动做出“科学”解释。人能感知到外物并且产生情绪源于“同类相知”原则⑥。他认为当人体某个器官的组成元素和外在元素相同时,便会产生一种亲知力,这种亲知便是思想的基础。由此,他推论“思想是从相同的东西而来,无知是从相异的东西而来”。

阿那克萨戈拉受到同时代哲人的启发(其中就包括恩培多克勒),第一个明确提出“努斯”概念。“努斯”译成中文既是心灵⑦,他在《论自然》中如此描述心灵概念,“别的事物⑧都具有每一件事物的一部分,但是心灵则是无限的,自主的,不与任何事物相混,而是单独的,独立的,自为的”。在说明心灵的特殊性之后,他又赋予心灵独一无二的能力“心灵是万物中最稀最纯的,对每一个事物具有全部的洞见和最大的力量”。至于灵魂,阿那克萨戈拉没有给予明确的解释,他转而将有灵魂的生物界定为受心灵支配的种子混合物,“……人就是这样组合起来的,一切具有一个灵魂的生物也是这种组合起来的”,“对于一切具有灵魂的东西,不管大的或小的,心灵都有支配力”。或许他更愿意将灵魂理解为一种存在状态,而非某个具体的存在对象。不同于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他区分了感觉和思想的差异。基于种子说,他指出感觉只是对某物中占多数的种子的把握,而思想却能把握那些占少数的种子。感觉的产生需要思想的指引,例如,唯有当有了冷的思想,在热的情况下才会知道热。这种相反相成的“异类相知”⑨原则带有某种辩证思想。同时他也警醒世人,感觉是不可靠的,感知某物并不是了解此物的全部,“由于我们感官的无力,我们才不能看到真理”。 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奉行一种极端的机械论观点,他将灵魂也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子,“只不过其个头更小,而且是圆形的,这样就更便于运动”。然而,该理论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法合理解释原子最初的推动力,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第二卷中以一种略带讽刺的口吻揭示了该问题,“一方面,他们认为动物和植物的存在或产生都不是出于偶然……另一方面他们却主张天空以及可见事物中最神圣的东西是出于偶然……”。换言之,既然促使原子碰撞的初始动力是偶然出现的,那又如何保证原子碰撞过程遵循绝对的规定性呢?尽管如此,他在认识论方面还是颇有建树的,他提出了两种认识论观点,即流射说和约定说。流射说假设外物生成影像,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形成印象,影像是一些流动的原子束。约定说则认为,人对外物的感受基于人为的约定,例如约定什么情况下呈现红色、什么情形下会感觉到冷等等,所有这些感觉都只是原子碰撞运动的结果。以现代科学的视角审查这些解释几乎不需要什么大的改动。

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

从最初泰勒斯提出水本原说到德谟克利特完善原子论,大部分早期希腊哲学家沿袭这种自然主义的研究传统。受这股思潮的影响,那个时代古希腊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其中许多哲人本身就精通天文学、数学、医学等。然而好景不长,该思潮发展中的一些弊病逐渐显现出来,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条。首先,是内部观点的不一致,基于不同的观点同一个问题出现不同的解释。以本文所探讨的灵魂概念为例,柏拉图就曾在《法律篇》中总结出自然主义内部的三种定义,“…推动太阳的灵魂就住在这个可以看见的圆的物体中…”,“或者这个灵魂…自己有一个火或气作成的外部的形体,而以自己的形体猛烈地推动那个物体”,“或者第三,它并没有这样一个形体,而是用某种异常惊人的力量来带动太阳的”。⑩显然这种定义混乱的局面为相对主义智者们提供了立论的依据。其次,是解释严重脱离日常使用。对于一个崇尚公民社会、热衷于政治辩论的城邦国家而言,过分强调自然现象而不谈及公共事务显得不合时宜。例如柏拉图在《斐多篇》里借苏格拉底之名对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解释表不满,“我的这位哲学家完全抛弃了心灵或任何其他关于秩序的原则,而是求援于空气、以太、水以及别的稀奇古怪的东西”。

时代造就了苏格拉底,鉴于自然主义的所面临的问题,他首先给出了合理的思考。受阿那克萨戈拉“努斯”的启发以及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影响,他尝试经由人事把握心灵这一内在本原,而非借助当时众说纷纭的“自然科学”。他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同时,也将灵魂探讨的核心点从自然界转回到了人自身。(为此,更多探讨伦理、道德、直觉体验、政治实践等问题。)不同于相对主义的智者,他相信人心能够把握真理,提出德行即是知识。然而,比起自己建构哲学理论,他似乎更善于引导、启发别人思考,他的学生柏拉图就是其哲学思想的直接受益者。

柏拉图的灵魂观

柏拉图对灵魂概念的阐述颇为丰富。在《理想国》中他将灵魂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理性、激情和欲望。理性是属于纯粹的灵魂,其可以把握理念世界,激情则没有那么纯粹,参杂了可感世界中的一些成分,但依然服从理性支配,而欲望则是灵魂的堕落,沉溺于可感世界的结果。基于此,他在《斐多篇》中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灵魂好像是两驾马车,理性是驾马者,激情是驯服的马,欲望是桀骜的马”。

在《国家篇》中,他将灵魂比作眼睛,“当它注视被真理与实在所照耀的对象时,它便能够认识这些东西,了解它们,显然是有了智慧”。他认为内在与人的灵魂之所以能够把握真理和实在乃是因为受到终极理念“善”的感召,就如同眼睛之所以能看见外在的世界乃是受太阳的照耀一样。由此,他区分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由灵魂把握的.理念世界,一个是由眼睛感知的可感世界。较之这两个世界,他认知只有前一个世界是实在的,后一个世界是介于存在与非存在的中间态。

理念世界既然是纯粹的实在,那么其必然是恒在的。但问题是我们的灵魂如何能够把握这一恒在呢?基于这个问题,他在《斐多篇》中给出了一个合乎常识的论证,即回忆说。“当你问人问题时,如果你的问题提的恰当,则被问的人自己就会正确地作出回答”。基于这一现象他给出的解释是“我们必然是在我们生下来以前就已经得到这种知识了。”继而他断言“灵魂在取得人的形式之前,就早已经离开人的身体而存在了,并且还是具有知识的。”该断言可以进一步推出人的肉体部分和灵魂部分是相分离的,可朽的是人的肉体,而灵魂是不朽的。他还借鉴了毕达哥拉斯灵魂净化的思想,认为回忆是一种“死亡练习”,“最彻底的净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完全分离,这就意味着个人生命的终结”。

然而,他并未满足于以上推论性的解释,在《蒂迈欧篇》中他提出了某种形式的神证论:

“神是这样考虑问题的。他认为在本性上可以看见的东西中,有理性的东西,整个说来,总是比没有理性的东西好,而理性不能存在于没有灵魂的东西里面,因此,当他创造世界的时候,他便把理性放到灵魂里边去,把灵魂放到身体里边去…这个世界是由于神的天道把它当作一个赋有灵魂和理智的生物而产生出来的”。

由此可见,他的神创世界观本质上是一种目的论的思想,他的灵魂作为其整个目的论的重要一环,一头联系着至善的神,一头牵动着整个理念世界,这样的架构如同他的形上哲学所追求的精致那般精致。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

作为古希腊最具影响力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术兴趣几乎遍及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他对灵魂的探讨不仅启及形而上学,还牵涉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因此,某种程度上讲,他是第一个对灵魂概念给予系统研究的学者。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一书中明确给出他的灵魂定义,“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机体的形式”。首先,这一定义基于他的形上实体学说,任何实体都由质料和形式两个方面组成,质料构成实体的材质,而形式赋予实体特征和属性,因此,作为机体形式的灵魂必定要与机体的躯壳相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机体。其次,是对生命概念的认识,经由多年动植物研究,他首次明确区分了有机物和无机物,他认为生命是生物所特有的,“所谓生命,指靠自身摄取营养和生长”。再次,是对潜在的理解,亚里士多德在其物理学中分析过潜在和现实的关系,潜在是形式的 “缺乏”,而现实是业已存在的形式,潜在向现实的转化就表现为运动的过程,灵魂的形式是动态的,表现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过程。 依照其生物学分类,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分成三个层次,低等的植物灵魂:只有繁殖、消化能力;中等的动物灵魂:除了繁殖、消化,还拥有感觉、欲望以及运动能力;高级的人类灵魂:较之动物灵魂还多一样理性功能。然而,受制于当时并不发达的人体解剖,他误将心脏作为理智活动的中枢器官。

依照其心理学研究,亚里士多德还对人的认识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初外在的可感对象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我们的感觉接受可感对象的可感形式,可感形式类似于印章印在蜡上的印迹。因此感觉过程完全是被动性,受制于外力的。再次,想象过程作用于可感形式,将加工、整理之后的可感形式驻留在心中。不同于感觉过程,想象过程带有较强的自主性,所产生的印象也非原先的可感形式。最终,理智过程作用于这些印象,产生理性概念,即“形式的形式”,这一过程完全是自主的。

总体而言,中年时代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倾向于唯物主义解释,但到了晚年他有回归柏拉图哲学的趋势。在《论灵魂》的第三卷中,他将人类灵魂独有的理智部分又划分成实用和纯理两个部分,实用理智部分依照之前的分析,作用与外在的客观对象,而纯理理智部分则“分离于实践心识之后,就再不思想于任何外来的实用思想客体了”。换言之,纯理理智全然不受外界的影响,独立自为的存在。显而易见,纯理理智与柏拉图“理性”概念是相仿的。依照这一对接,亚里士多德将分有纯理理智的灵魂归属于纯形式的神。

总结

灵魂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名词,早在公元前八九世纪,其就已出现在古希腊诗人荷马的长篇诗集当中,如其常识性的解释,灵魂被视为人死后飘离肉体的鬼魂。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不屑于这种远古的迷信,他们将灵魂概念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赋予了其相应的形上含义。就本体论而言,早期自然主义哲学家基于唯物的立场,或将灵魂理解为内在与自然物之中的能动属性,或单独将其界定为某种物质;而后随着元素论者主张将驱动力和基质区分开来,灵魂概念逐渐脱离物的层面而靠向精神层面;终于经由柏拉图建构的理念世界,灵魂概念被彻底融入理性精神之中。至于灵魂是否不朽的问题,其实质是古希腊哲学变、不变议题的延伸,大致上,认为事物存在变异的哲学家主张灵魂是可朽的,而认为事物静态不变的哲学家多数主张灵魂是不朽的,当然,也有一些人走中间路线,认为灵魂的一些部分可变,因此是可朽的,而另一部分是恒在的,因此是不朽的。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灵魂与人的关系问题,基于自然主义的世界观,古希腊多数哲学家并不将灵魂限定于人的范畴,但他们愿意花较多笔墨探讨人的灵魂,这就涉及到他们认识论、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注解:

① 见北大《古希腊罗马哲学》毕达哥拉斯一节,余下引文如无特殊说明都出自该书。

② “逻各斯”本意指“话语”,赫拉克利特用它来指代事物运动的内在本性,有“原则”、“规律”的含义。

③ 巴门尼德认为世界就是一个浑然一体的、不变不动的“一”。

④ “爱”、“恨”独立与四根之外,作为四根的动力因而存在着。

⑤ 见北大《古希腊罗马哲学》第88页[D84]。

⑥ 见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24页。

⑦ “‘心灵’也被译作‘理智’,但这两种译法的意义各有所侧重:‘心灵’侧重表示精神的存在,‘理智’侧重表示精神的活动。”见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26页。

⑧ 在阿那克萨戈拉看来,单个事物是由无数“种子”混合而成的,其中的种子囊括了种子的所有类型,因此,一包含一切。

⑨ 见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26页。

⑩ 柏拉图的这一概括也算作是对之前灵魂概念探讨的一个总结。

不清楚苏格拉底是否真说过这样的话,但他说过此话的可能性颇高。

回忆说的最初是有苏格拉底提出的,通过指引他让一个没学过几何学的奴隶的孩子推导出毕达哥拉斯定理。

见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63页。

见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下面引文中的内容同出此书。

见北大《古希腊罗马哲学》柏拉图[知识的四个等级]。

富氢水研究论文合集

水素水(HydrogenWater),是直接使用了日语原名。因日语中“水素”的意思是“氢”,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氢水”,国内又叫富氢水。对于富氢水的研究热始于2007在《自然医学》第一篇氢气生物学论文开始,常识告诉我们氢气是不溶于水的。在中学关于制备氢气的化学实验中,我们就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氢气是不溶于水。实际上,氢气并不是不能溶解与水,只是溶解度确实比较低。如果按照摩尔浓度计算,20℃时水溶解纯氢气的浓度为。如何提升并保持饱和氢气水的浓度及稳定性,才是氢气医学应用上的科研难题。国内纳米气液混合技术的发明攻克了氢气难溶于水的科学难题,采用物理方法让水均匀包裹氢分子,促使氢气和水达成稳定结合。具有氢气浓度高,稳定性能好等特点。优点:富氢水的氢离子可以中和体内多余的活性氧(H2+O=H2O)结合成水,随尿排出体外,帮助细胞新陈代谢,安全、绿色环保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没有明确的禁忌症与禁忌人群。弊端:部分报告显示,在人体内氢分子可以由肠内细菌产生,其产生量随食物纤维等的摄取量而变高。因此,饮用水素水是否能真正起作用值得还没有定论。

悖论毕业论文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陈述词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陈述词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答辩委员会主席,各位答辩老师:

早上好!

我是教育科学学院XX级教育学原理研究生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杜威的道德教育悖论思想研究》,我的论文是在XXX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收集资料、框架结构,XXX都给予了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面,我分别从选题缘由、结构框架、研究中的不足做出简单陈述。

首先,谈一下选题缘由。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原因有三个。第一,我喜欢用逻辑学的方法思考教育问题。第二,我想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多看一些国外大教育学家方面的书籍,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最初在选择康德和杜威两个人中犹豫不决,最后还是选择了对我国教育影响比较大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作为研究对象。第四,我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德育,对我指导起来可以得心应手。所以,我就把论文的题目选择为杜威的道德教育悖论思想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是对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的进一步完善。从逻辑学视角来剖析杜威道德教育思想中的悖论,有利于深化和扩展道德教育理论。

其次,谈一下论文结构。

论文主要由导言、结语和五个章节,共七个部分组成。在导言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意义、概念界定、前人研究结果综述等试图进行全面的阐述说明。从第一章到第五章的'五个章节是论文的主要部分。第一章主要从杜威的道德教育目的角度,以教育的社会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为切入点,论证了杜威关于道德教育目的方面的悖论。第二章从杜威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权威”与“自由”进行杜威式解读,论述了杜威在解决权威与自由之间矛盾时,采用一种调和的方式解决,产生的悖论。第三章主要从杜威德育内容中的重要概念“经验”进行阐述,论证杜威把经验绝对化之后所产生的逻辑矛盾。第四章从杜威德育方法中的核心概念“兴趣”出发,论述了兴趣与训练、兴趣与义务中的悖论。第五章主要对杜威德育目的、过程、内容、方法中悖论进行小结和评述。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自己研究结论的概括与反思,指出自己研究中存在的困惑,并且进一步论证了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悖论研究的意义。

最后,谈一下写作反思和不足。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本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才疏学浅,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我感觉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文章中有很多的悖论可能论据不够充分,论证不是很有力,有个别内容存在牵强附会的地方,只是因为自己对悖论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将虚心接受,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对自己的论文简单陈述,请各位老师提问,谢谢!

1、希腊宗教与希腊哲学的关系2、爱奥尼亚自然哲学3、毕达哥拉斯数的哲学及其意义4、拉克利特的流变观念与“逻各斯”概念5、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思想6、芝诺悖论及其意义7、爱利亚派之后的各家自然哲学与爱利亚派哲学的关系8、论四根说、种子说和原子论各自的优劣得失9、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概念及其意义10、 “努斯”概念与“逻各斯”概念的关系11、智者派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12、比较智者派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与康德的命题:人为自然立法13、苏格拉底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14、苏格拉底“善”的理念的意义15、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它的意义及局限16、论苏格拉底的“美德是知识”17、柏拉图哲学对苏格拉底哲学的继承与超越18、柏拉图的理念论与辩证法19、柏拉图的“灵魂”不朽思想20、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神概念21、柏拉图的“回忆”说和先验认识论22、柏拉图论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关系23、柏拉图的二元论与巴门尼德二元论的关系和差异24、柏拉图的自然哲学及其历史意义和影响25、柏拉图的伦理学和国家哲学26、柏拉图哲学对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和意义27、亚里士多德的“本体”概念28、亚里士多德本体论对巴门尼德存在论思想的发展29、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30、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及与其本体论的关系31、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与逻辑学的关系32、亚里士多德第一本体思想的矛盾及其缘由33、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神概念34、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与神学的关系3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36、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概念37、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现实”概念38、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思想39、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及其局限40、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4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及其意义42、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43、亚里士多德论悲剧44、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及与其哲学的关45、希腊化时代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对希腊古典哲学的超越46、斯多亚派哲学、伊壁鸠鲁哲学与怀疑论精神的同一性及差异47、斯多亚派的道德哲学、其意义及局限48、斯多亚派哲学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49、斯多亚派自然哲学的本质及缺陷50、伊壁鸠鲁原子论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差异及其缘由51、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本质52、希腊化时代的怀疑论与古典时期类似思想的本质差异及其缘由53、菲洛对希腊哲学和犹太教思想的综合54、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55、新柏拉图主义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继承与超越56、新柏拉图主义对斯多亚派哲学、伊壁鸠鲁哲学与怀疑论的超越57、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哲学的影响58、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与基督教创世说的差异及其缘由59、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主义与东方神秘主义的本质区别60、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及其对犹太教的超越61、保罗思想及其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的意义62、基督教的世界历史意义63、奥利金的神学思想64、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65、教父哲学对基督教神学的贡献及其局限66、希腊哲学对基督教神学的贡献及其局限67、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的本质差异68、希腊哲学的理性概念及其局限69、共相争论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哲学背景和根源70、实在论者和唯名论者对共相问题的认识及其各自的局限71、中世纪哲学中的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72、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精神的本质差异73、中世纪思想家对希腊哲学的认识局限及其缘由74、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神秘主义的关系75、艾克哈特的神秘主义76、基督教神秘主义与东方神秘主义的本质区别77、唯名论思想在中世纪后期的思想解放意义78、唯名论思想对希腊哲学的超越79、唯名论思想对近代自然科学的意义80、罗吉尔·培根的哲学及其意义81、库萨的尼古拉哲学的神秘主义与泛神论82、库萨的尼古拉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83、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发现、其意义及局限84、路德“因信称义”思想的意义85、路德思想与基督教神秘主义的关系86、宗教改革运动的世界历史意义87、加尔文教对近代产业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意义88、新教与近代西方社会的“去魅”和世俗化的关系89、新教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人的认识的比较90、新教与近代哲学的关系91、布鲁诺的哲学立场92、布鲁诺哲学中的神秘主义因素及其来历93、布鲁诺哲学对近代哲学的影响94、蒙田的怀疑论95、波墨的通神学,其意义及影响96、弗兰西斯·培根的经验论哲学及其在科学思想史上的意义97、弗兰西斯·培根的科学观、其意义及局限98、霍布斯经验论中的唯理论因素、二者的矛盾及其产生缘由99、霍布斯的人性论、其产生根源及其局限100、霍布斯政治学的意义及其局限

研究自我悖论的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博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在书写论文的时候,大家知道参考文献怎么书写吗?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博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著作,是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参考文献要放在论文正文之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的要求:

1.在正文写作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居中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中括号表示,如[1],[2],[3],[4],[5]…,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英文句号“.”结束。

2.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参考文献不少于6篇。

3.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1)专著:〔序号]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 (期号).

(3)论文集:〔序号]作者. 题(篇)名[C].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7)电子文档:〔序号]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网址,发表日期.

关于参考文献的未尽事项可参见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

4.常用参考文献范例

[1]李松庆,王炜.第三方物流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2]祁之杰.我国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J].管理现代化,2004(1).

[3]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辛希孟. 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6]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7] Gill,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M] . London: Macmillan,1985. (责任编辑:admin)

【拓展阅读】

一、对博士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工作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环节,其工作时间一般应不少于2学年。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阅读文献,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一般在第二至第三学期通过开题报告并制定论文工作计划。博士生应根据论文工作计划分阶段在教研室、学术会议上报告科研和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论文正文一般应不少于5万字。博士生用于论文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应不得少于2年。

特别应注意,学位论文应是本人的研究成果,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论文应反映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学术观点必须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二、对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编写要求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全部或某几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 、目录、符号说明、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附图表、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采用研究生院规定的统一封面,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科(专业) 、论文完成时间。上述内容也应在扉页上填写清楚。

2、论文摘要

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应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概要、作者的突出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成果。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一般应在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一般在1500字左右。英文摘要(Abstract)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能正确概括文章的内容。

3、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该简明扼要。

4、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它是将学习、研究和调查过程中筛选、观察和测试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由材料而形成论点。不同学科、专业有着不同的写作内容,但作为一般要求,论据、论点应力求准确、完备、清晰、通顺,实事求是,客观真切,简短精炼,合乎逻辑。其文体的格局和行文方式,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研究课题的表达需要,灵活掌握。

绪论或引言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缘起、沿革、目的、涉及范围 、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和知识空白、理论分析的依据、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际设计的概述,以及文中拟解决的问题、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解释,也不是提要。

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要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新发现和新发展,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学位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规范、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无标准可循,应采用本学科或专业有关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如不得已必需引用某些未公知公用的、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行拟定的符合、记号、缩略词等,均应一一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出,可以分列在各章末尾,也可以列在正文的末尾。

本着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撰写论文,凡学位论文中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详细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出版单位等。具体格式按科技应用文写作的标准要求。

6、附录

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

7、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 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按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列齐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发表刊物名称、卷册号、页码、年月及论文署名、作者排序)。

(二)打印

按照有关规定,凡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者,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同时一律用A4标准纸打印输出,一般应有篇眉,以力求整洁、清晰、美观。

(三)装订

学位论文撰写完成后,用研究生院统一封面线装订成册。所需份数由研究生本人及导师掌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