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德语论文德语文献

发布时间:

德语论文德语文献

你要先确定题目,然后确定参考书。再去图书馆或者网络数据库查询。实在不行,可以找朋友或者代购的人,帮你从德国买原版的回来。

说明:由作者、出版年份、书名、出版城市、出版社名五部分依次构成。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姓后加逗号,名用全名,只有中间名须用首字母缩 写加句号(如示例中的 Konrad, Elmar D.)。多个作者时,各个作者间用 斜线“/”间隔,间隔号前后不空格。出版年份:在作者后加括号标出,如同一作者在同一年出版或发表过多个文 献,则须以书名首字母为序,分别在年份后不空格加小写字母 a、b、 c……加以区分,即(2006a)、(2006b)、(2006c)……。书名:在出版年份后由冒号“:”引出书名,用句号“.”结束书名。书名有副标题的则在主标题和副标题之间用逗号“,”隔开。书名首字母大写, 其它大小写规则与常规正文书写规则无异。出版城市:出版城市后须加冒号“:”引出出版社。多个出版地之间用逗号“,” 隔开。出版社:直接书写出版社名称,名称后不需加 Verlag 一词。

http://de.维基.org/wiki/Michael_Kohlhaas_(Kleist)看看吧,我以前写论文关于Konrad Adenauer就是在这里找的。把维基换成wikipedia,百度不允许发其他这种网站地址。里有Kleist的Micheal Kohlhaas,可以下载是Papers on ""Michael Kohlhaas,可以翻成德语

德语文献论文

你要先确定题目,然后确定参考书。再去图书馆或者网络数据库查询。实在不行,可以找朋友或者代购的人,帮你从德国买原版的回来。

有。1、打开知网网站。2、在网站首页的搜索框中输入德语,并勾选直接搜索作者、机构名称、关键词、篇名、摘要等选项。3、在搜索结果页面左侧的筛选栏中,选择类型为学术论文,语种为中文或德语等。4、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一步筛选搜索结果,并点击文献名称即可查看全文。

德语语言学论文文献

1,论文应该是单一主题还是面面俱到? 大学生碰到的第一个诱惑是想在论文里写很多东西。比如有个学生对文学感兴趣,他第一个念头就是给论文起一个《今日文学》这样的标题。如果迫不得已要缩小范围,他会选择《从战后到70年代的西班牙文学》。 这类论文是非常危险的。这种题目会让即使是成熟得多的研究者们也直挠头的。对一个20多岁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它要么会变成各种名字和主流观点的简单罗列,要么对原始材料的引用会有失偏颇(这常常是由于省略了不该省略的东西引起的)。1961年,当代作家冈萨罗·托兰特·巴雷斯特写了一本《当代西班牙文学面面观》(瓜德拉玛版),然而,如果这是一篇博士论文的话,人们是一定会把它毙了的,虽然它厚达几百页。它被指责出于疏忽或者无知而没有提到一些被认为非常重要的人物的名字,或者他有时会花一整个章节来写一些“不怎么样”的作家,而对于一些被认为是“重要人物”的则只给了寥寥数笔。当然,我们知道该作者的历史学识以及批评能力都是得到认可的,所以这些遗漏或者比例失调都是有意为之,对某个人物避而不谈比为他洋洋洒洒地写上一整页更能够说明问题。不过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二十二岁的大学生身上,谁又能保证他的沉默背后不是别有用心呢?或者他的避而不谈是因为会在其他地方花上几页纸来讨论这个问题?或者这个作者到底知不知道应该怎样写啊? 写这种论文的学生常常会向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抱怨说他们没看懂自己的意思,但是那些成员实际上“无法”看懂他的意思,所以一篇面面俱到的论文常常被看作是傲慢的表现。并不是说(论文中所体现的)学术上的傲慢就一定要被否定掉,我们甚至可以说但丁是个糟糕的诗人,但必须至少先写个300页,对但丁的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才能说。而这些在一片面面俱到的论文中是看不到的。正因为这样,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与其写什么《从战后到70年代的西班牙文学》,还不如选一个更切实际的低调一点的题目。 我可以很直接地告诉你什么才是好题目,它并不是《阿尔代科阿的小说》,而是《“天堂鸟”的两种不同版本》。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无趣?可能吧,不过那会是更加有趣的挑战。 只要好好想一想你就会看到归根到底这是一个如何讨巧的问题。如果写一篇关于四十年的文学的面面俱到的论文,学生将会面对各种可能的反对声音。如果有个提案人或者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正好想要标榜自己知道某个不太知名的作家,如果那个学生正好又没有把那个作家包括在论文内,他将如何面对前者的发难呢?只要每个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在看目录时都发现了三个没有被提到的人,那个学生就将在一顿猛烈的轰炸中变得脸色惨白,他的论文顿时好像变成了屁话连篇。相反的,如果学生认真地选择一个范围很小的题目,他就只需要牢牢把握住一份评审委员会大多数成员都不知道的材料就可以了。我并不是在兜售什么下三滥的伎俩,这的确是一种伎俩,但并不低俗,而且它很管用。只要学位申请人以“专家”的面目出现在不如他专业的公众面前,而且看得出为了成为专家他是花了一番心血的,这样占一点便宜是无可厚非的。 在这两种极端之间(也就是写四十年文学史的面面俱到的论文以及两种文本之间区别这样严格的单一主题论文)存在着许多中间形式。比如我们可以写《四十年代先锋派文学家的经历》或者《胡安·贝内特和桑切斯·菲尔罗西奥对地理的文学处理》,甚至《卡洛斯·埃德蒙多·德·奥利,埃杜瓦多·奇恰罗以及格罗里亚·富埃尔特斯:三位后岛屿诗人的异同》。 我们来看一下一本小册子上的一段话,虽然那是科学领域的,但它所给出的建议适用于所有学科: 比如说,《地质学》这个题目就太宽泛了。《火山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但是也太大了。《墨西哥的火山》是个不错的着手点,但是同样不够深入。我们把范围在缩小一点就有可能引出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了:《波波卡莱佩伊尔火山的历史》(科尔特斯的征服者中的某人可能在1591年登上过那里,直到1702年它都没有猛烈喷发过)。一个范围更小,所涉及年份更少的题目是《帕里库丁火山的诞生和死亡》(它的生命仅仅从1943年2月20日延续到了到1952年3月4日)。 好吧,我还是推荐最后一个题目。因为到了这个地步,只要申请人能够对那座不幸的火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可以了。 很久以前,有个学生跑来跟我说他要写一篇题为《当代思想中的符号》的论文。这样的论文是不可能的。连我也不知道“符号”到底指的是什么,实际上这个词在不同的作者那里具有不同的意思,有时,两个作者会用它来表达意思完全相反的两件东西。我们只要考虑一下形式逻辑学家或者数学家所理解的“符号”,它们是没有意义的,在计算公式中占据特定位置,具有特定功能的东西(比如代数公式中的a,b,x,y神马的),而其他一些作者则可能把它们看做充满了模棱两可含义的东西,比如梦中出现的那些图像,它们可能指一棵树,或者性器官,或者想要长大的愿望等等。所以,我们怎么能把这个作为论文的题目呢?我们必须分析当代文化中所有关于符号的理论,列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它们的不同点里寻找所有作者和理论共有的基本的单一概念,看一下这些不同在不同理论中是否是不相容的。没有当代的哲学家,语言学家或者心理分析学家能够令人满意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即使他早慧也只不过接受了最多六七年的成年人的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完成这样的研究呢?最多又是一个像托兰特·巴雷斯那样有失偏颇的东西了。或者他会提出自己的关于符号的理论,而把前人所说的东西晾在一边,下一节我们还要再来说说这种做法值得商榷的地方。我和这个学生交谈了一会儿,我建议他可以写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符号,他需要忘记其他各种观点,专心考虑上面的两个作者。可惜这个学生不懂德语(关于语言的问题我们会在第五节谈到)。最后我们决定将题目定为《皮尔士,弗莱和荣格的符号概念》,论文将讨论这三位分别是哲学家,评论家和心理分析家的不同作者那里的三个用同一个词表示的不同概念。由于他们用了同一个词结果造成了混乱,常常有人把其中一位的概念安到另一个人身上。在文章的最后,作为假设的结论,这个学生试图在这些同名异义的概念间寻找平衡,找出它们的相似点。他还提到了一些自己所知道的其他作者,但表示因为论文篇幅所限就无法对他们更多展开了。这样,虽然他的论文只提到了作者X,Y,Z,但没有人能够指责他没有考虑作者K。也没有人能指摘他对引述的那些其他作者不够详细,因为那是在论文的结尾处顺带说一下的,而论文的主体是讨论题目中所出现的那三位作者。 现在我们看到了论文不必非要恪守单一主题,一篇面面俱到的论文也可以变得中规中矩,让所有人都接受。 需要指出的是,“单一”这个词的意思比我们在这里所用的要多得多。一篇单一论文只涉及一个主题,与“XXX的历史”或者一本手册或者一本百科全书完全相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世纪作家的“颠倒的世界”这个主题》应该也是一个单一主题。它涉及许多作家,但全都是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从他们想象的假设到所举的例子,悖论和寓言,比如在天上飞的鱼,在水里游的鸟神马的)。看上去这是一个理想的单一主题。但事实上,为了写这样一篇论文,我们需要讨论所有与这个主题有关的作者,特别是那些没有得到公认的不知名作者。所以这个题目还是要被归在“具有单一主题的面面俱到式论文”中,它是很难写的,需要准备无数的材料。如果有人一定要写的话,我建议把题目改成《卡洛林王朝时期的诗人的“颠倒的世界”这个主题》,范围一缩小,我们就知道该到哪儿不该到哪儿去寻找材料了。 当然,面面俱到的论文写起来更加有劲,毕竟花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研究一位作家显得很无聊。但是我们要明白,写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单一主题的论文并不意味着在视角上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写一篇关于阿尔德科阿的小说的论文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西班牙的现实主义,我们还需要读桑切斯·菲尔罗西奥或者加西亚·奥尔特拉诺,需要研究阿尔德科阿度过的美洲小说以及古典文学。只有把作者放到全景当中我们才能理解和诠释他。但是把全景用作背景和绘出一幅全景的图画是两回事。前者只是以一片田野和一条河流作为背景画了一幅骑士的肖像,后者则要画许多田野,山谷和河流。我们必须要改变技法,或者用摄影的术语来说,改变焦距。从单一作者的角度出发拍摄的全景是有点失焦的,不完整的和劣质的。 最后我们要记住下面这个基本结论:范围越小,干起活来就越是省心和安心。单一主题由于面面俱到,论文看起来最好像是随笔,而不是历史或者百科全书。

第一,避免出现谦词、关联词、感叹词、疑问词等。第二,摘要属纯客观介绍,一般用第三人称。第三,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一般不用分段。第四,摘要应避免和论文引言、结论部分重复。第五,摘要要结构严谨避免冗杂,用简洁话语表述即可,一般不用长句。

开题报告:研究课题:20年代的德语文学汉译活动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兼及研究现状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卫茂平先生曾作过一本《德国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与民国时期》,2004年由上海外教社出版,笔者偶然在图书馆读到,这是课题的缘起。导言中提及:学界近20年来对于中国翻译文学史的讨论及成果虽蔚为可观,然关于单个语种史料详尽的却鲜有所见(英语日语方面兴许乐观些,其余小语种的状况则堪忧)。这也成了卫先生作此书的因由。但同时卫先生亦在后记中表示了遗憾:其书的资料来源基本局限于上海的主要图书馆,且受制于我国目前图书馆体制和书目编制水平的局限,所以不免有些遗漏,有时或也难免有失准确,尤其是散布在各地报纸上的译文和评论,查询起来颇有难度。同年四川外语学院的莫光华教授在《外国文学研究》第一期刊文《中德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指出 “在比较文学的视野里,就整体水平而言,特别是与当前国内其它外语语种文学翻译研究的火热场面相比,德语文学翻译的理论研究简直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德汉译介学研究的缺位,与中德翻译文学史的梳理不足,恐怕也是忧戚相关的。另社科院外文所的叶隽先生又为卫先生的书在《中华读书报》上专做过《德语文学汉译史的意义》一文:“正如有论者指出的,晚清以来两大背景,必须关注,纵向是“传统赓续”,横向是“西学东渐”,而西学东渐一个重要的过滤器与输入口,是“翻译”,不将这一因素高度重视,是很难深入理解“现代中国”形成与建构的历程的。所以,就这个意义来说,清理近代以来的汉译史,极为必要。”叶隽先生作此评论文章的初衷显然是为了借此书的出版引起学界对于德语文学汉译史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可惜这一努力似乎响应者寥寥。卫先生的书出版之后,关于德语文学汉译史就鲜有见到什么专著出现,只偶有一些熟悉的名字一两篇短小的文章零星见诸报端。于是2006年在《早期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叶隽先生又旧事重提:“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研究,到现在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大量的史实湮没,需要有人仔细搜集、精心考辨、拂去尘埃,还原历史的面目。”而这一块缺失目前不知是尚在研究中还是再度被搁置起来了。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尝试将卫先生的研究细化并且竭尽所能地深入一些下去?全面的细化与深入或许就笔者现在的学术水平以及曦源项目的时间节点出发是不现实的,但做一个时段限于十年间的德语文学汉译情况研究也许还是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的。并且作为德语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我们也很期待能通过在这项项目中的实践,为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而我们在此基础上选择了20年代这个被卫先生称为德语文学汉译“高潮的到来”的十年,亦不是未经慎重考虑的。据卫茂平先生在书中的统计,20年代全国共出版德语文学汉译作品58部,其中53部出版地为上海。如果光从出版数量上而言,无论是接下来战争文学勃兴的30年代,甚而是出版事业因时局的缘故遭受重创的40年代,都比20年代要更庞大些。但20年代这个十年间的翻译活动别与后来译介的重要性,在于许多在德语本土语境意义非凡的作者,或是被引介到现代汉语语境后在中国产生过或者仍然在产生着巨大影响的作者,在这个时期首次被译成汉语或作品最初被大量翻译。这种特殊性为许多我们所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加了筹码。这些作者中仅我们耳熟能详的就包括歌德,格林兄弟(当时也有译作格列姆或格尔木等),海涅,尼采,施笃姆(时有译为斯托尔姆,施托谟等),莱辛(时译莱森),茨威格等。还有一些初次汉译昙花一现后就在民国译坛甚而当今中国就再也杳无声迹了的名字。当时的翻译者是怎样的身份?出于何种心态引介特定的某位作家?选择作品又是以怎样的标准?引介后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和该作者在当时的德语语境或世界范围的影响是否相称,与其对当下中国影响力相比如何?悄无声息的冷遇或者极力的推崇,种种的遭际中又隐含着怎样的意味?报刊的德语汉译书评对这些作者在汉语语境的接受史产生了何种作用?德语语言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当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工具书的出现,德语教科书,学科术语形成的情况,或者这个学科究竟是形成了没有?)对德语文学汉译影响如何?与此同时,20年代在中国近代史上亦是风声鹤唳的十年。国人的团结救亡在这个十年走向高潮:中共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五卅运动爆发、国民革命的开始与失败。而在此之前,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学者们多年的努力之后也已卓有成效。那么德中关系在这十年翻译史上是否起到某种导向性作用?哪些作品是由德语直接翻译过来的?哪些是经由日语或英语转译之作?对德语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的译介的情况分别如何?这种种的问题都是我们在着手研究时所需要反复斟酌考虑的。三.课题创新点及难点就创新点而言,在上面论述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时其实已经涉及,此处不再赘述,聊以一句话简要概括之:德语文学的汉译史这一领域目前为止学界涉足者寥寥,应该说是一块很有开垦价值的沃土。但这样一个选题对我们而言不得不说是颇费力气的一个任务。首先,要把这个课题做得有价值做得符合学术规范将涉及到许多历史专业的基础知识,比如史料的鉴别,史学研究方法,基本的史学理论。这对就读于复旦德语系的学生是有些不利的。虽然二人高考时选的都是历史一科,但对于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研究毕竟还是几乎全然陌生的。所幸的是出于个人兴趣的缘故,我们在大学两年里修读过许多历史系的专业课程,比如吴晓群老师的“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金寿福老师的“史学原典导读”(旧约),邹振环老师的“史学原典导读”(中国历史文选),韩升老师“东亚文明的历史进程”,许多历史系老师共同开课的“中国古典文化”,同时也听了不少史学相关讲座,专业素养的不足通过这些课程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弥补。而章清老师的“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可以说是直接启发我们定下这个课题方向的诱因。其实定下这个课题时便是抱着做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想法的。这个研究关系到的学科素养可能的确偏重了历史学甚而偏离了本身的专业,就研究方法而言与自己两年来的德国语言学习基础不太相关,本专业带来的语言能力起着几乎纯粹工具性的作用。但是这个研究的结果不出意外的话应当说无论是从中国的德语文学学科史或者中德文学关系角度来看都是颇有些意义的。而在研究这样一个课题时语言也成为我们二人相较与以历史为本科的同学的一大优势。另外原始文献的查找也是一大问题。卫茂平先生在《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中亦头疼于资料查找的困难性,并且很率直地说“因为害怕旅途的困顿和查阅的繁难,一开始就未抱遍访全国主要图书馆的奢望”。不过我们相信这一点总还是人力可以克服的,毕竟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我们会利用假期的时间尽量多跑跑课题相关的全国主要大学的图书馆资料室和相关城市的图书馆。而且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总还是可以挖掘出一点点新的文献史料的。并且卫先生在《考辨》附录里列出了“德语文学汉译及评论书目”、“汉译德语文学作品合集书目”、“德语文学史论、评论书目”;出版时间,出版社,译者历历在目,为我们史料的查找和考证已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所以尽管困难,我们还是相信在卫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搜集原始文献是具备可行性的。叶隽先生的《中国文化里所具有的“世界精神”——德国文学里的中国图景及其思想史意义》谈到:从求真角度而言,历史学之强调“史实考辨”,其意义在重视一种知识学意义上的渐进积累,因为徒称义理,是站不住脚的。但真正的史家往往不以此为贵,反而说:“学问文章,聪明才辨,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识也。”其实任何的学术研究应当都是如此,在翻阅过大量的前人研究和原始材料后,如果能从新颖的角度入手,整合梳理并且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才是整个研究的最大的价值所在,却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但有没有这个悟性,却不是我们敢于妄言的了。四.课题预期成果:发现一些新史料,较为详细完备地梳理这10年间的德汉翻译史料文献,尽量解决以上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结题论文。五.参考文献: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留德学人 同济大学出版社 叶隽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 另一种西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隽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丛书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卫茂平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宁夏人民出版社 卫茂平,马佳欣,郑霞 中德文学关系研究文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卫茂平,(德)屈尔曼主编施笃姆诗意小说选 江苏人民出版社 杨武能译歌德与中国 三联书店 杨武能中德文学研究 辽宁教育出版社 陈铨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3卷6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1840——1919) 上海书店出版社 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 上海书店 施蛰存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上,下) 天津人民出版社 唐沅等中国翻译词典 湖北教育出版社 林煌天等民国时期总书目•外国文学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

文学吧 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哲学和诗歌,写起来内容会丰富些

德语语言学论文

只要努力没什么不可能。德语专业成立于1951年,是全国高校最早设立的德语专业之一。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师12名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4名。其中至少10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另有DAAD德国专家一名。该专业教师学术成果丰硕,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多名教授分别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其他高校特聘教授。近年来该专业教师出版专著10部,论文100余篇,教材5部,已完成多项国家级项目和教育部项目,1998年开始招生,2004正式批准设立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本专业研究生设有德语语言学、德语文学、商务德语方向三个研究方向(德语语言学与商务德语每年招生,德语文学隔年招生),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并能胜任涉外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

文学方面当然是最简单的啦~ 可以各种摘抄各种引用~~

德语专业介绍 德语是世界上第四大语言,说德语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奥地利、瑞士等西欧发达国家,人口近一亿,经济实力强大,政府非常注重在世界上推广德语文化,每年投入巨资支持文化的对外输出,因此以德语语言文学为主的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 东欧发生剧变后,德国在整个欧洲地区经济和政治上都占据主导地位。原东欧各国纷纷放弃俄语,转而大力推广学习德语,德语甚至超过英语成为第一外语,那里的德语专业近十年来发展迅猛。 东亚地区的德语专业主要以中国、韩国、日本为主。三个国家均设有外国语大学。日本的德语专业近年没有太大变化,社会对德语人才需求平稳,因此学科发展亦平稳。韩国的德语专业发生萎缩,主要原因是德国在韩企业一般均要求使用英语,造成德语专业毕业生寻找工作困难。在可预见的将来情况显著改善的可能不大。 中国的大学德语专业原先设点很少,主要集中在几所重点大学,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八十、九十年代社会对德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各地一些普通大学纷纷开设德语专业,如大连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青岛大学等,就我们所知,目前中国大陆有26个以上大学招收德语本科生。目前,中国的德语专业也碰到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情况对专业的调整和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德国在华工商企业虽然众多,但是许多企业都要求员工使用英语,以体现企业文化的国际性和利于国际交流,同时企业也希望员工在懂外语的同时掌握其他专业知识,这就对单纯德语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上外德语系开设德、英双语专业、与德国大学合作开设本科、硕士连读德语经济专业。这些措施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报名踊跃,学习热情高涨。另一个情况是近年来赴德国留学形成热潮,语言培训的社会需求陡涨,因此在培养优秀德语专业人才的同时,进行社会大众语言培训成为德语系的一项重要任务。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变化,中国的大学德语专业面对这种变化没有躲在象牙塔里求安稳,而是勇改地进行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以达到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结合。 我国目前德语专业力量较强的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北京外国大学德语系和北京大学德语系三家。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建立于1956年,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力量均十分强大,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准的学术专著,为国家培养出众多高级德语专业人才。我系目前有教师1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教授6名,副教授5名,多人获德国、瑞士和我国大学博士学位。本系另设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是北京地区以外中国的德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本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有:基础德语、高级德语、视听说、会话、阅读、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德语文学作品分析等。该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有:德语国家文学史、语法学、词汇学、语言学、修辞学、经济德语、因特网德语、德国概况、德国文化史等。副修英语课程有:英语综合课,英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技巧和英语选读等。此外,学生还可以选读经贸、法律等课程,扩充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本专业拥有各类参考图书约4万册。 本学科一级学术骨干是53岁的博士生导师、卫茂平教授。他是的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海德堡大学德国文学博士,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员。 一级学术骨干蔡幼生教授,65岁,已在本系从教三十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二级学术骨干陈晓春教授,58岁,德国图宾根大学德国历史学博士。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近三年来我系教师科研硕果累累,出版专著、译著、教材与词典多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还翻译了不少电影和电视剧,有多部专著、辞书和教材获得了和上海市的优秀著作奖,在外语教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如:《中国对德国文学研究影响之史述》(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德语修辞学》、《新编德汉辞典》(该词典是我国目前权威、使用最广泛的德语辞典,由上外德语系主持编撰)、《新编德语语法》、《实用德语构词学》、《大学德语教程》(本科四年级用)、《大学德语教程》(本科三年级用)、《德国概况》、《德语教程报刊阅读》、《基础德语》、《日尔曼文学论文集》、《通用德语》、《实用翻译学》、《德国风采录》、《黑森林之风》(德国名家散文集锦)、《闵希豪森奇游记》(名著译本)、《海德格尔翻译思想试论》(论文)、《歌德译介在中国》(论文)、《托马斯·曼》(论文)、《德国诗歌史》(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德国社会和文化》等等。 上外德语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外事、外贸、科研、教育、涉外企业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中德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德国在华投资剧增、赴德留学热潮兴起,德语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系本科、硕士、博士生人数约200人,德语二外学生600人。本科实行德、英双语教学制,主修德语,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德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德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德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概况。英语达到英语专业四级水平,具有较好的口、笔译能力,毕业后能独立工作。本专业师资雄厚,除有外国专家参加语言教学外,还不定期邀请德国专家教授来讲授经济学(国民经济、企业经济)课程。考试合格,获德方成绩或辅修证明。德语专业拥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外,该专业还设有"严庆禧教授基金会",每年对本专业评选出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 由于我系本科生实施德、英双语制学习,毕业时在具有优秀的德语水平的同时还达到英语大专水平,故受到社会欢迎,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进入外资、外企或政府部门工作,就业率达100%,外交部、新华社、教育部、中联部、经贸部等各大部委、德国驻华使、领馆、德资银行、保险机构、跨国公司(西门子、巴斯夫、拜耳医药、克虏伯、莱卡光学)均有我系毕业生的身影。硕士、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与本科生不同,重点在德语语言学、文学的深入学习上,毕业生大多进入高校教育部门。比如2001年4人硕士毕业,其中2人去同济大学,1人去上海理工大学执教。另1人受聘于中德合资的磁悬浮列车公司。在博士生培养上与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系合作。 德语/经济学复合专业是上外德语系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发展做的一次大胆尝试。此专业学生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德国拜罗依特大学合作培养。采取本硕连读,整个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四年,第二阶段为两年到两年半。第一阶段在拜罗依特大学合作下在上外完成,经过四年本科学习,以文学士(中方)和经济学"中期考试"(德方)结束。第一、二年主攻德语,有少量经济学课程。第三、四年经济学与德语并重,完成经济学基础课程,通过德方经济学的"中期考试",获相关证书;德语通过八级考试,获毕业证书。第一阶段成绩合格者有望开始此专业在德国的第二阶段学习。先在上外参加德方组织的"外国学生申请大学入学德语考试",随后用两年到两年半时间在德国拜罗依特大学继续经济学专业阶段学习,并以硕士学位结束。在上外本科阶段实行德-英双语制教学。英语要求达到英语专业四级水平。由于同社会需求结合紧密,该专业2000年前推出后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报名者极为踊跃。 我系教师虽然不多,但每一位同志都怀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热诚承担了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在上海地区更是独占鳌头。同行称:南有上外、北有北外,遥相呼应,构成中国德语教学的两大支柱。 大学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同时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当今潮流。德语专业的机遇和未来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自我变革、创新调整中。我系的未来发展计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抓紧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年轻教师,鼓励他们攻读更高一级学位,为他们进修创造有利条件,如攻读在职博士、利用校际交流送出国培养。 2、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质量,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3、抓住德语语言文学教育之根本,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及学生培养目标: a.坚持本科阶段的德、英双语制教学。 b.结合社会需求适当增加应用型课程,如:请国外专家前来讲授经济课程。 c.完善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合作办学模式,把德语/经济本硕连读专业办好。 d.明确区分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不同培养目标。本科生培养以基础型、应用型课程为主,满足社会对德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研究生阶段着重语言、文学专业高难度、高深度课程学习以及学生科研能力的综合培养,主要原因是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进入高校教育领域,因此专业培养面虽窄,但培养要求却很高。 扩大、加强与国外高校、国内同行、德国驻华文化推广机构的交往与交流,跟踪世界最新德语教研动态,搞好专业建设。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开展非学历语言培训、对外翻译服务,利用自身优势为国家建设出力。 总的来看,上外德语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科研教学实力雄厚的优秀外语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出色的高级外语人才。进入二十一世纪,本专业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我们有信心去迎接挑战,创造更好的成绩。

研究生阶段的德语毕业论文是分方向的,可是看你的口气应该不是,如果你是本科毕业的话就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啊,只要你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度,无论是文学科学,社会风俗,兴趣爱好,或者商业建筑等等,什么都可以写啊,当年我们班还有写足球的呢……不知道你在纠结什么。而且本科论文要求不长,十几页的东西,找找有关资料,先引言说你为啥要写这个题目,然后综述一下别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一下你想讨论的问题,最后做个总结,列个参考书目,就完了。也不拘于外文资料,中文资料也一样可以。东抄抄西抄抄……就是不能完全抄一篇的。

德语翻译论文文献

本人化学不好... Kalilauge 是 KOH Rückflußkühlung 回流冷却设备 17 g I V werden mit 150 ccm 18-proz.äthanol. Kalilauge durch 5 stdg. Erhitzen unter RuckfluBkuhlung verseift 将150 ccm 18°的乙醇KOH添加到17 g I V,然后加热5小时后用回流冷却设备皂化 Nach Abdestillieren des Alkohols 酒蒸馏出以后 wird mit 2n HCl auf pH 7 eingestellt 将HCl用 2n 转化为 pH 7 und durch Zugabe von Ather die Saure V ausgefallt 并添加醚将 V 酸沉淀 Aus Wasser farblose Kristalle mit Schmp 340" 从水中...无色的带 Schmp?的晶体... (ab 330° Braunfarbung)(从330°褐色染色起)能力有限,抱歉

上谷歌,直接点击翻译功能,复制进去就行了!很快的。

德语论文件翻译,论文翻译的话,需要找专业的论文翻译公司,北京中慧言翻译公司提供各类证件翻译,包括:个人简历、留学申请、学历证书、成绩单、证明材料、签证申请、求职申请、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专业证书、成绩单、证明材料、签证申请、、驾照、房产证、国际证明、签证材料、留学材料等,北京中慧言翻译德语论文文件收费价格在250元到300元之间,

开题报告:研究课题:20年代的德语文学汉译活动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兼及研究现状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卫茂平先生曾作过一本《德国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与民国时期》,2004年由上海外教社出版,笔者偶然在图书馆读到,这是课题的缘起。导言中提及:学界近20年来对于中国翻译文学史的讨论及成果虽蔚为可观,然关于单个语种史料详尽的却鲜有所见(英语日语方面兴许乐观些,其余小语种的状况则堪忧)。这也成了卫先生作此书的因由。但同时卫先生亦在后记中表示了遗憾:其书的资料来源基本局限于上海的主要图书馆,且受制于我国目前图书馆体制和书目编制水平的局限,所以不免有些遗漏,有时或也难免有失准确,尤其是散布在各地报纸上的译文和评论,查询起来颇有难度。同年四川外语学院的莫光华教授在《外国文学研究》第一期刊文《中德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指出 “在比较文学的视野里,就整体水平而言,特别是与当前国内其它外语语种文学翻译研究的火热场面相比,德语文学翻译的理论研究简直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德汉译介学研究的缺位,与中德翻译文学史的梳理不足,恐怕也是忧戚相关的。另社科院外文所的叶隽先生又为卫先生的书在《中华读书报》上专做过《德语文学汉译史的意义》一文:“正如有论者指出的,晚清以来两大背景,必须关注,纵向是“传统赓续”,横向是“西学东渐”,而西学东渐一个重要的过滤器与输入口,是“翻译”,不将这一因素高度重视,是很难深入理解“现代中国”形成与建构的历程的。所以,就这个意义来说,清理近代以来的汉译史,极为必要。”叶隽先生作此评论文章的初衷显然是为了借此书的出版引起学界对于德语文学汉译史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可惜这一努力似乎响应者寥寥。卫先生的书出版之后,关于德语文学汉译史就鲜有见到什么专著出现,只偶有一些熟悉的名字一两篇短小的文章零星见诸报端。于是2006年在《早期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叶隽先生又旧事重提:“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研究,到现在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大量的史实湮没,需要有人仔细搜集、精心考辨、拂去尘埃,还原历史的面目。”而这一块缺失目前不知是尚在研究中还是再度被搁置起来了。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尝试将卫先生的研究细化并且竭尽所能地深入一些下去?全面的细化与深入或许就笔者现在的学术水平以及曦源项目的时间节点出发是不现实的,但做一个时段限于十年间的德语文学汉译情况研究也许还是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的。并且作为德语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我们也很期待能通过在这项项目中的实践,为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而我们在此基础上选择了20年代这个被卫先生称为德语文学汉译“高潮的到来”的十年,亦不是未经慎重考虑的。据卫茂平先生在书中的统计,20年代全国共出版德语文学汉译作品58部,其中53部出版地为上海。如果光从出版数量上而言,无论是接下来战争文学勃兴的30年代,甚而是出版事业因时局的缘故遭受重创的40年代,都比20年代要更庞大些。但20年代这个十年间的翻译活动别与后来译介的重要性,在于许多在德语本土语境意义非凡的作者,或是被引介到现代汉语语境后在中国产生过或者仍然在产生着巨大影响的作者,在这个时期首次被译成汉语或作品最初被大量翻译。这种特殊性为许多我们所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加了筹码。这些作者中仅我们耳熟能详的就包括歌德,格林兄弟(当时也有译作格列姆或格尔木等),海涅,尼采,施笃姆(时有译为斯托尔姆,施托谟等),莱辛(时译莱森),茨威格等。还有一些初次汉译昙花一现后就在民国译坛甚而当今中国就再也杳无声迹了的名字。当时的翻译者是怎样的身份?出于何种心态引介特定的某位作家?选择作品又是以怎样的标准?引介后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和该作者在当时的德语语境或世界范围的影响是否相称,与其对当下中国影响力相比如何?悄无声息的冷遇或者极力的推崇,种种的遭际中又隐含着怎样的意味?报刊的德语汉译书评对这些作者在汉语语境的接受史产生了何种作用?德语语言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当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工具书的出现,德语教科书,学科术语形成的情况,或者这个学科究竟是形成了没有?)对德语文学汉译影响如何?与此同时,20年代在中国近代史上亦是风声鹤唳的十年。国人的团结救亡在这个十年走向高潮:中共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五卅运动爆发、国民革命的开始与失败。而在此之前,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在学者们多年的努力之后也已卓有成效。那么德中关系在这十年翻译史上是否起到某种导向性作用?哪些作品是由德语直接翻译过来的?哪些是经由日语或英语转译之作?对德语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的译介的情况分别如何?这种种的问题都是我们在着手研究时所需要反复斟酌考虑的。三.课题创新点及难点就创新点而言,在上面论述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时其实已经涉及,此处不再赘述,聊以一句话简要概括之:德语文学的汉译史这一领域目前为止学界涉足者寥寥,应该说是一块很有开垦价值的沃土。但这样一个选题对我们而言不得不说是颇费力气的一个任务。首先,要把这个课题做得有价值做得符合学术规范将涉及到许多历史专业的基础知识,比如史料的鉴别,史学研究方法,基本的史学理论。这对就读于复旦德语系的学生是有些不利的。虽然二人高考时选的都是历史一科,但对于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研究毕竟还是几乎全然陌生的。所幸的是出于个人兴趣的缘故,我们在大学两年里修读过许多历史系的专业课程,比如吴晓群老师的“十五世纪以前的世界”,金寿福老师的“史学原典导读”(旧约),邹振环老师的“史学原典导读”(中国历史文选),韩升老师“东亚文明的历史进程”,许多历史系老师共同开课的“中国古典文化”,同时也听了不少史学相关讲座,专业素养的不足通过这些课程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弥补。而章清老师的“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可以说是直接启发我们定下这个课题方向的诱因。其实定下这个课题时便是抱着做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想法的。这个研究关系到的学科素养可能的确偏重了历史学甚而偏离了本身的专业,就研究方法而言与自己两年来的德国语言学习基础不太相关,本专业带来的语言能力起着几乎纯粹工具性的作用。但是这个研究的结果不出意外的话应当说无论是从中国的德语文学学科史或者中德文学关系角度来看都是颇有些意义的。而在研究这样一个课题时语言也成为我们二人相较与以历史为本科的同学的一大优势。另外原始文献的查找也是一大问题。卫茂平先生在《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中亦头疼于资料查找的困难性,并且很率直地说“因为害怕旅途的困顿和查阅的繁难,一开始就未抱遍访全国主要图书馆的奢望”。不过我们相信这一点总还是人力可以克服的,毕竟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我们会利用假期的时间尽量多跑跑课题相关的全国主要大学的图书馆资料室和相关城市的图书馆。而且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总还是可以挖掘出一点点新的文献史料的。并且卫先生在《考辨》附录里列出了“德语文学汉译及评论书目”、“汉译德语文学作品合集书目”、“德语文学史论、评论书目”;出版时间,出版社,译者历历在目,为我们史料的查找和考证已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所以尽管困难,我们还是相信在卫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搜集原始文献是具备可行性的。叶隽先生的《中国文化里所具有的“世界精神”——德国文学里的中国图景及其思想史意义》谈到:从求真角度而言,历史学之强调“史实考辨”,其意义在重视一种知识学意义上的渐进积累,因为徒称义理,是站不住脚的。但真正的史家往往不以此为贵,反而说:“学问文章,聪明才辨,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识也。”其实任何的学术研究应当都是如此,在翻阅过大量的前人研究和原始材料后,如果能从新颖的角度入手,整合梳理并且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才是整个研究的最大的价值所在,却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但有没有这个悟性,却不是我们敢于妄言的了。四.课题预期成果:发现一些新史料,较为详细完备地梳理这10年间的德汉翻译史料文献,尽量解决以上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结题论文。五.参考文献:现代学术视野中的留德学人 同济大学出版社 叶隽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 另一种西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隽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丛书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卫茂平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宁夏人民出版社 卫茂平,马佳欣,郑霞 中德文学关系研究文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卫茂平,(德)屈尔曼主编施笃姆诗意小说选 江苏人民出版社 杨武能译歌德与中国 三联书店 杨武能中德文学研究 辽宁教育出版社 陈铨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3卷6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1840——1919) 上海书店出版社 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 上海书店 施蛰存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上,下) 天津人民出版社 唐沅等中国翻译词典 湖北教育出版社 林煌天等民国时期总书目•外国文学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