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辞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辞赋研究论文

辞赋专著(含学位论文) 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月备注AA0-001、赋史、马积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AA0-002、赋史大要、铃木虎雄 殷石臞译、台北:正中书局、1967.5、原日本富山房1939年初版,1942年正中书局出版殷石臞译本。AA0-003、赋史述略、高光复、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AA0-004、辞赋流变史、李曰刚、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6AA0-005、辞赋学纲要、陈去病、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1、原出版於1927年AA0-006、赋学、张正体、张婷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2AA0-007、赋选注、傅隶朴、台北:正中书局、1977.8AA0-008、中国的辞赋家、蔡义忠、台北:汉威出版社、1988.1AA0-009、中国辞赋与韩国歌辞之比较研究、金星洙、文化大学中文硕士论文、1985、王熙元教授指导 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月备注AA1-001、先秦辞赋原论、姜书阁、齐鲁书社、1983.9AA1-002、屈荀辞赋论稿、李金锡、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12 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月备注AA2-001、汉赋研究、李善*、台北:撰者、1967AA2-002、汉赋研究、张清钟、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1AA2-003、汉赋研究、李兆兰、台北:书恒出版社、1980、尚无资料AA2-004、汉赋研究、龚克昌、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5AA2-005、汉赋研究、许建章、台北:崇德出版社、1985.4AA2-006、汉代文赋之研究、林达琪、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4、尚无资料AA2-007、汉赋之史的研究、陶秋英、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0.2、原由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初版AA2-008、汉赋通义、姜书、齐鲁书社、1989.10AA2-009、汉赋通论、万光治、巴蜀书社、1989.12AA2-010、楚辞到汉赋的衍变、张书文、台北:正中书局、1983.4AA2-011、汉赋体裁与理论之研究、朴现圭、台师大国文硕士论文、1983、方祖燊教授指导AA2-012、汉赋源流与价值之商榷、简宗梧、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12AA2-013、论汉赋之写物言志传统、曹淑娟、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8、台师大国文硕士论文(1982)、叶庆炳教授指导AA2-014、汉赋:唯美文学之潮、刘斯翰、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4AA2-015、司马相如、扬雄及其赋之研究、简宗梧、政大中文所博士论文、1976、高明、卢元骏教授指导AA2-016、王褒及其赋之研究、白承锡、东海大学中文硕士论文、1983、简宗梧教授指导AA2-017、张衡生平及其赋之研究、廖国栋

辞赋首先在于形式,形式体式是文字组合成为辞赋的先决条件。作品影响作者指出“目前辞赋还没有近体诗词那样的大众培育基础,没有出现象唐宋胜景那样的发展迹象。辞赋要想冲击时代高峰,必须承袭和注入汉字的独特表现力和丰富内涵。现代辞赋繁荣,我们要求的不仅仅是辞赋数量的繁荣,更需要象中国现代诗歌那样出现高峰,而且我们现代辞赋还应当以这种高峰是否出现,作为辞赋发展创新的转形期、风格期的唯一判断标准,而不是其它霰弹枪。”。形式特点作者指出:“现代辞赋繁荣之承古期的出现,是历史的一个必然。把辞赋文化现代语言化这种理论本身就是辞赋的倒退。从中华文化传承源脉来看,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文学样式只有两种,一种是诗词,一种是辞赋。现代辞赋可以扩展现代汉语表现的灵活性和容量,现代汉语当然可以大大减小辞赋的创作难度。提倡辞赋就是复古,其实这是概念的混淆。辞赋以意境高、文词俪美为标准,并不是以今和古为标准。”。语言特点作者指出:“用现代语言来套用传统辞赋的形式新的语言方式,是很难表达赋人的心境的。创新,若你承传都没有做好,半文半白,不典不今,非格非式,那与散文何异乎?中国辞赋以现代语言的形式为先为童,辞赋就永远没有出路,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中国辞赋对汉字的表现力和丰富内涵的依赖性,因辞赋名篇的出现而被明确下来。这种题裁体式对中国古典语言的依赖性及既定作用,已经被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乃至部分现代古韵诗词加以证明,它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减弱,只能被辞赋创作实践进一步强化和证明。”。实际应用作者指出:“可划分为‘袭、用、承’三个层次来立篇创作,或者叫区分三个类别来调度文字。袭,学也。辞赋,是一种对偶、用典、声律、辞藻、意境、言志、抒情、形式等特范的体式,自古以来本来就是注定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的领域,张扬辞赋国学的路本来就注定会难艰的了。一个时代大的语言环境是复杂和丰富多彩彩的。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整个赋人创作和赏析素养提高了,中国辞赋诗歌的繁荣发展则顺理成章”。

据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索引粗略统计,1996——1997年发表的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论文大约有670篇左右,涉及了诗赋、散文、小说、文论等各个方面。兹择要予以概述。 一、总论 这两年发表从宏观角度研究该时期文学的论文约35篇。钱志熙《论中古文学生命主题的盛衰之变及其社会意识背景》论述了中古各时期社会意识中生命观念的交替变化对文学中生命主题的影响,认为中古汉魏六朝时代经历了三种文化类型,即两汉型、魏晋型和南朝型。由两汉社会的以非理性生命观为主流倾向转为魏晋社会的以理性生命观为主流的倾向,促使了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引发体验自身生命境界的矛盾和激情,使魏晋成为“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南朝时,佛教的非理性生命思想全面地被释放出来,并被文人群体普遍接受之后,魏晋式的生命情结被解开,文学中的生命情调因而淡化,甚至消失。〔1〕傅刚《论汉魏六朝文体辨析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梳理了从汉到南朝文体辨析的历史发展,认为文体辨析的学术渊源出自《七略》、《汉志》,汉人已有文体辨析的意识,魏晋时期文体辨析更为明晰而自觉了,南朝时期对纯文学文体辨析的认识更加深刻,更接受了文学的本质。〔2〕何新文《从〈诗赋略〉到〈文集录〉——论两汉魏晋南北朝目录的发展》,论述此期古代文学目录形成、发展状况,指出文学目录形式多样,成就突出,是综合性图书目录中的主要形式〔3〕“文学的自觉”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长期讨论的一个话题,此期围绕该论题发表了一组文章。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不同意鲁迅的看法,认为从文学观念的发展演进、专业文人创作的出现和专业文人队伍的形成,多种文学体裁在汉代的发展和成熟,汉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特点等方面看,文学的独立和自觉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它从战国后期开始初露端倪,到西汉中期已经相当明确。〔4〕刘晟、〔韩〕金良美也撰文对“魏初文学自觉”说提出质疑,认为鲁迅的论说不足为据,张少康的看法也不确切,争论文学的自觉始于何时亦大可不必,“对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的描述应回到体的范畴上进行”。〔5〕李文初则连续撰文认为中国“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鲁迅的论述并未过时。〔6〕此外,孙明君的《建安时代“文的自觉”说再审视》对这一问题的滥觞和嬗变作了简略的回溯和描述,并认为建安时代士人心态与文学创作之情势异常复杂,它固然有与魏晋大系统的一致之处,但更有其属于自己的独特内涵与价值。〔7〕 二、魏晋诗歌研究 这两年关于魏晋诗歌研究的论文有250篇以上,主要集中在建安诗歌研究和陶渊明研究两个热点上。宏观研究方面,李建中《魏晋文学的人格生成》用人格心理学的方法解读魏晋文学,试图展示魏晋文学的心路历程。〔8〕王力坚《西晋文学与建安文学承传关系论》认为这两个时期的文学有一脉相承关系,“不仅是相似的时代特征与社会风尚等因素对文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西晋文人继承并发展了建安以来的文学观念与审美意识。”〔9〕钱志熙《魏晋“杂诗”》对魏晋时期的“杂诗”一类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认为“杂诗”在魏晋时期是一个独立的诗歌种类,它是魏晋文人抒情诗的代表性作品,比较充分地实现了自觉的抒情,虽名为“杂”,却体现了纯诗的精神。〔10〕 关于建安文学,刘刚《论建安诗风的时代性转换》从时代、政局及文化环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方面论述了建安前后期诗风的转变情况〔11〕;汪春泓《颍川区域风习与建安文学》则从地域风习的角度探讨了建安文学形成的原因,认为颍川之士荀或、锺繇等代表的新思维对于建安文学有很大的影响。〔12〕孙明君《论曹操对原始儒学精神的诗化》认为曹操的诗歌第一次把原始儒学的天下意识与忧患意识注入诗的创作,开创了悲壮雄健的诗风和阔大雄奇的意境,从而使标志着中华民族理性觉醒的原始儒学精神转化为具有动天地、感鬼神之艺术魅力的诗篇,为中国诗史开一坦途。〔13〕缪军《走向心灵——曹植〈杂诗〉小议》指出,由于曹植生活环境、思想及感情变化,其诗表达方式由外向表现走向内心展示,由群体走向孤独,其作品充溢着内在的热情,富有生气和力度;曹植的悲剧是门阀制度严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于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普遍悲剧,因此杂诗所表现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心声,也成为后代诗人的共同主题。〔14〕 这两年对于正始名士的研究,重在从思想、文化和人格的角度进行论述,没有大的突破。西晋文学也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但曹道衡《陆机的思想及其诗歌》对陆机的思想品格和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论述,认为陆机在入晋之后,心理上与晋室的隔阂是次要的,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政局的稳定面前,他能够放弃成见,顾全大局,为晋朝效忠;陆机为司马颖尽力虽有过失,但不能说他是“倾仄”或“犯顺”。陆机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他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大抵自晋迄隋,多数人持赞扬态度,但宋以后,批评意见占了上风,这有其时代原因,不能因而忽视陆机诗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15〕柏松《潘岳:在超越与沉沦之间》对潘岳的人生轨迹作了描述,认为他在超脱与沉沦中的挣扎带有一种毁灭性的意味,而他的所作所为却被烙上了深深的时代的印痕。〔16〕张晓林《由自卑到超越的心灵历程——论左思的创作》认为仅从社会学去分析左思,难以真正理解他的创作,更难以探出其杰出艺术成就的原因,文章试图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去探明形成左思的性格和对世界的感受方式,他的审美趣味和文学成就,以及他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独特领悟的直接原因。〔17〕 对于东晋文学的研究,(陶渊明之外)有三篇文章较为突出,一是曹道衡《试论东晋文学的几个问题》,作者在文章中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们不想割断历史而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学的演化过程,那么,对于东晋这样一个历史阶级的文学,也应该适当予以注意。”文章征引大量的材料,说明“东晋不仅是一个民族大迁徙和南北分裂的时代,也是一个各民族和南北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南北士族之间由矛盾而日趋溶合”,深深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东晋文学的变迁“不光表现在形式方面,更主要的应该说是在内容方面。文学内容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思想界的变化。”文中还指出,东晋一代的山水散文已很盛行,而东晋的道教诗“和玄言诗一样,都是山水诗出现的先河”。〔18〕二是胡大雷《玄言诗的魅力及魅力的失落》,文章认为,“玄理与论辩玄理而产生的玄远超迈和面对美好自然心中的感发,此二者的相互融合构成了玄言诗的魅力”,玄言诗作者为了从诗中概括出哲理来,就不能让自然景物有太多的特殊性和具体性,“如何在不违背普遍性的同时而突出某方面的特殊性,就成为玄言诗实现魅力的关键”。但是,“在玄言诗中,主人公摆脱了‘情’的束缚而进入‘理’的领域翱翔”,“把人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全以淡泊中和、逍遥自在的玄理内容来矫正”,这种“消失了人生道路的各种各样的情感而达到淡泊中和境地的诗”,就必然地流于“淡乎寡味”,失落其魅力了。〔19〕三是王力坚《山水以形媚道——论东晋诗中的山水描写》,文章认为“东晋人玄览山水以悟道,虽然有理性思辨的意义,却要通过‘流目四瞩’的感性直观手段才能实现”,“诗人对山水之形’的直观描摹以及‘媚’的感性表现,确实使清新秀丽的景物描写,构成了诗中独立自足的美感意象。”东晋诗坛对山水声色描写的倾向日益显著,而个人情感的抒发,则相对地较为淡薄, “在这个意义上说,刘宋山水诗的‘性情渐隐’在东晋诗中已表现得相当突出;东晋诗重山水之形与景物之色的描写,则肇始了文贵形似、声色大开的南朝山水诗创作;而谢灵运的山水诗,更是在对‘山水以形媚道’传统的直接继承与革新中,得到发展与繁盛。”〔20〕这三篇文章都从宏观把握的角度对东晋诗的特色和文学史地位作了深刻阐述。 陶渊明研究历来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重头戏,这两年发表的有关陶渊明研究的文章在125篇以上,涉及到渊明其人其文及陶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以下几篇文章尤为突出。袁行霈《陶渊明享年考辨》对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陶渊明享年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辨,文章首先指出,对于这一问题应有严谨的方法,主要包括对于相关的资料作通盘考察,不以偏盖全;并进行分级,不以次易主;对于陶渊明的作品以各宋本为主,并以准确理解为基础。文章由这一思想方法入手,对于内外资料详按细察,结论曰:“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出发,对其重要性加以区别,结合版本校勘,进行通盘考察,所得出的最为圆满通达的结论就是陶渊明享年76岁,生于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352),卒子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21〕张可礼《陶渊明的文艺思想》论述了陶渊明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文学史地位。文章认为,陶渊明文艺思想的主要倾向属于“非功利说”,他强调文艺以示志抒情,重视文艺的娱乐作用,把自然作为文艺理想;他“对外在的景物,往往是持有一种既留心又无心的超然态度。在陶渊明那里,作为主观的情志和作为客观的景物,不是简单的单向流动,而是双向感触,互相交融”;“陶渊明在认识上对言志抒情的重视和在创作实践上的表现,突出的是‘示己志’,是抒个人之情,表现的是他自己的鲜明的个性”;他“在思想上对文艺的娱乐作用的重视,特别是他的文艺实践,第一次打破了以悲慷伤感为基调的格局,使文艺的娱乐作用第一次比较完美地得到了显现,也使娱乐的主题,在文坛艺苑上开始占有一席之地”。〔22〕李建中《试论陶渊明的人格精神》认为,陶渊明的独特的魅力,是他对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以及在此追问中所建构的新的人格范型;而正是南山的自然、真率与冲淡、虚静,铸成陶潜诗歌永远的神韵。陶渊明的人格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菊东篱,躬耕南山”的生存方式,与“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人格理想,在诗性与神美的层面,达到了完满的契合;二是借“形、影、神”之间的人格对话消释人格主体“营营以惜生”之苦,将大钧之力、大化之功融入南山人格;三是兼用儒道之生死观,建构“乘化以归尽”的生命意识,使人格在生死之思中得到升华。〔23〕顾农《前期陶渊明的双重人格》则从陶渊明的诗文和生活经历出发。指出陶渊明有他“真”和“拙”的一面,“但他同时还有不真不拙的一面,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陶渊明自正式归隐后思想上进入了新的境界,人格趋于成熟单一,虽有若干内在的矛盾,但与他先前那种相当典型的双重人格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24〕这几篇文章或以考辨精细见长,或发人之未发,是此间陶渊明研究的有力文章。 三、南北朝诗歌研究 这两年发表有关南北朝诗歌的文章约85篇,以论述山水诗和宫体诗者为多。 关于山水诗,木公《山水诗兴起原因新探》从道教对山水诗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山水诗兴起的原因,文章指出道教徒最早自觉进入山林并赋予山水以新的意义,道士的山林活动引起了文人对山水的重视;文章考察了当时许多著名文人与道教的密切关系及其各种各样的山林生活经历,认为这引起了山水文学的产生,而山水诗中养生游仙的“道味”也反证了山7k诗兴起与道教的关系。〔25〕李炳海《庐山净土法门与晋宋之际的山水诗画》和《慧远的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则从谢灵运与慧远关系入手,把南朝的山水诗和庐山净土法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揭示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前文认为,从东晋后期,影响名士们游览山水的思潮已经发生变化,玄学不再居于支配地位,它被正在兴起的中土佛教所取代,谢灵运不仅是以名士的身份写山水诗,而且还用庐山净土法门的观念、理想及思维模式来审视自己的观照对象,并用诗歌加以表现。其文章还指出,“东晋刘宋之际主要有四类诗值得注意,它们是玄言诗、田园诗、佛理诗、山水诗”,“从思想倾向上看,玄言诗、田园诗是同类,属于道家;佛理诗、山水诗归入另一类,属于佛家。从作品风格看,玄言诗和佛理诗相近,都是大谈玄理,淡乎寡味;田园诗和山水诗类似,多写自然风光,饶有情趣。”后文具体考察了谢灵运的山水诗与慧远的净土信仰的关系,认为谢灵运山水诗中表现的“赏心感受”、“大顿悟境界”和“定慧观”等都受了慧远净土信仰的影响。〔26〕朱起予《论谢(左月右兆)的山水诗》将谢(左月右兆)的山水诗放在六朝田园山水诗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与陶渊明、谢灵运、鲍照等人诗作的对比,揭示谢(左月右兆)山水诗的意蕴特色,认为谢(左月右兆)山水诗的风格是“萧散清新”,这表现在其山水诗闲雅旷远的风致上。谢(左月右兆)多写“望”里的山水,从静止的一点摄入山水风景,在写景时也将思乡念友的柔情注入其中,忧郁的感情与清亮的山水相融合,构成一种欣悲交加的温润意境。〔27〕 关于宫体诗,傅刚《永明文学至宫体文学的嬗变与梁代前期文学状态》详细考察了永明文学和宫体文学的诗人诗作状况,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嬗变规律,认为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又有必然的发展联系,后者是前者逻辑顺序的演绎结果。〔28〕许云和《欲色异相与梁代宫体诗》抓住萧梁君臣父子对荒淫社会风气表示强烈批判态度并有切实整齐措施和行动与其时宫体诗中看似荒淫的追情逐声的描写之间的矛盾,逐层分析了宫体诗内容对佛教内容的模仿,认为宫体诗极写女色与男女性爱乃是实施教化的一种手段,“宫体诗在内容上总的特征就应该是极写女性的淫欲姿态和妒性”,“为了充分展示女性的丑恶,就得要不遗余力地体味女性的客观美。所以,宫体诗的大肆铺写欲色从根上来说是承袭了佛经的这种极写之、力破之的写法。”该文为观察宫体诗内容特色及其产生的背景提供另一视角。〔29〕此外,詹福瑞《梁代宫体诗人略考》〔30〕和樊荣《梁陈宫体诗的发展和界说》〔31〕分别对梁代宫体诗人和梁陈宫体诗题材予以考证和清理。 山水诗和宫体诗之外,另有两篇文章值得注意,一是李宗长《江淹诗歌的题材选择及其文化意义》,文章认为江淹的拟古、游历和赠和之作均有丰厚的文化意义:其拟古诗发扬光大了拟古这一特殊题材,形象阐明了五言古诗的流变,并奠定了江淹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游历之作在反映其个人部分生活经历、感情变化的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貌;赠和之什则反映了由元嘉诗风向永明诗风过渡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抒情的清婉和语言的清丽。〔32〕二是许云和《梵呗、转读、伎乐供养与南朝诗歌关系试论》,该文认为,梵呗对南朝诗歌最重要的影响是其声音的哀亮特征,二者因共同追求哀怨境界而互为推助;用汉语转读汉译佛经这一模式所分别之三声为中国声韵中固有的平上去三声,永明说的发明是依据及摹拟中国当日转读佛经之三声而来;伎乐供养作为佛所特许的通向天国最为方便的途径,供养者趋之若鹜是显然的,供养既多,遂也就演化成了佛门礼佛的仪式之一,南朝文学声色大开不能说与释子的“行方便”毫无关系。〔33〕 四、魏晋南北朝辞赋、散文、小说研究 此间发表关于辞赋的文章30多篇,关于散文的文章10多篇,关于小说的文章30多篇,计80多篇。 辞赋方面,亦多就单篇作品进行阐释、赏析和考辨,如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陶渊明《闲情赋》、鲍照《芜城赋》和庾信的赋作均被纷纷论及。其中傅正谷《〈洛神赋〉的梦幻辞赋史地位及当代论辩》将曹植《洛神赋》作为梦幻辞赋名作进行考察,并据以评述了论者对《洛神赋》本意的三种看法。文章认为《洛神赋》的创作方法是梦幻主义,其艺术结构依据梦幻主义作品一般具有的梦前、梦中、梦后的结构形式,也可分为入梦、告梦、思梦三部分;《洛神赋》本意的三种说法,即“感甄”说、“君臣大义”说和“赞美女神”说各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圆满,《洛神赋》作为一篇梦幻主义的爱情名作,其“艺术结构与描写,是不应等同于一般现实主义作品的,更不同于结构严密的论著,而是具有忽然性、跳跃性、不确定性、不规则性、主观随意性、不能自控性和非理性、非逻辑性的特点”。〔34〕此外,还有一些从宏观角度立论的文章,如许结《声律与情境——中古辞赋诗化论》将中古辞赋的诗化归结为四个阶段和五大重要特性〔35〕;郭建勋则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魏晋南北朝骚体诗赋进行系统的探讨,是这方面用力最勤者。〔36〕 散文亦是此期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莫砺锋《南朝山水文初探》对南朝的山水文从兴起过程、繁盛原因和演变轨迹等三个方面作了较全面的探讨。文章认为,南朝山水文不逊于山水诗,足以在古代山水文学中占一席之地;以其篇幅上从冗长夸饰向短小精悍演变、字句上从密丽新巧向清新疏朗演变、意境上从单纯写景向情景交融演变而论,南朝山水文的艺术成就远远超过北朝。〔37〕范子烨《〈洛阳伽蓝记〉的体例渊源及其与名僧“格义”的关系》认为,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由正文与注文合体构成的撰写体例,虽说直接受到六朝时“合本子注”佛书体例的影响,其实,它更是那个时代流行“合本子注”体式风气的产物,进一步追溯,渊源所自,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史官文化和经学训诂。六朝时名僧盛行“格义”之风,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本子注”现象步入佛学廊庑,并在其中不断升华,进而为如杨街之等杰出作家和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照模式。〔38〕 小说方面,关于志怪小说的文章不多,其中欧阳健《东晋的志怪小说家群考论》对曹毗、祖台之、孔约等东晋几位志怪作家进行了考证,并且指出志怪小说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东方式思想,而且它在描绘人与自然的融合之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非毫无文采与波澜可言。〔39〕钟林赋《论魏晋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小说》对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作了专题研究,认为这类小说大体可分为四类,其产生与古老的灵魂不灭观念有密切关系,佛教的影响甚微;魏晋六朝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其滋生的沃土;它的怪诞之美,独具魅力,对后来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至深。〔40〕关于志人小说的文章,全部围绕《世说新语》进行讨论。《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是讨论的一个热点,张海明《〈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及与清谈的关系》用一般小说应具有的基本要素进行比照分析,认为《世说新语》在人物、情节、结构上均不类小说,又不能归于历史,“从小说文体的形成过程看,《世说新语》处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萌芽阶段,只能说具有一些小说因子,而不得与成熟后的小说等量齐观;从史传文学向小说文体的过渡来看,《世说新语》处于历史与小说之间,它兼有两种文体的部分特征,因此很难说究竟属于哪一种。”《世说新语》的文体意义即在于此,它从中呈现的独自个性有:(一)内容的纪实性;(二)篇幅短小;(三)清通简要、空灵玄远的文体风格。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世说新语》文体特征形成的深层原因,即与玄学思潮、清谈风气相伴而来的名士意识,指出名士意识之于《世说新语》文体特征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对人的关注,对个体的关注,从而突出了人的个性;二是著述动机、旨趣的转变,从先前的记事明理以资劝戒,变为叙写刻画人之才情风致以资赏鉴。〔41〕此外,李雁《〈世说新语〉叙事艺术个案分析》〔42〕、美国学者Richard B·Mather(马瑞志)《〈世说新语〉的世界》〔43〕也都讨论了类似的问题。刘仁树《论〈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论述了《世说新语》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语言成就。作者认为该书的艺术风格是“玄远冷峻,高简瑰奇”,其形成源于魏晋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它记写的对象密不可分;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文学表现手法;它的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富于表现力;同时,它又将口语熔铸成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学语言,从而增加了表现力和概括力。〔44〕

论文选题是研究辞赋还是研究骈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骈文释义:文体名,与散文相对称。也叫骈体文。因其字句皆成对偶而得名,其以四字六字与四字六字相对为基本句法者,别称四六文。并讲究声律的调谐、用字的绮丽、辞汇的对偶和用典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辞赋的定义是什么?它与骈文有什么区别? 解析: 骈文曾经流行于中国文坛一千八百年,有过辉煌的业绩,也遭到众多的责难,可谓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然而五四以后似乎消声匿迹了。很少有人写作和研究,一般文学史避而不谈,即使提到亦多谥为“ *** ”、“唯美文学”,几乎毫无价值,人们渐渐把它淡忘了。但近一二十年来,骈文逐渐又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 虽然比不上古代散文和辞赋研究之盛,总算在学术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了。正因为长期不受重视,研究者对骈文的认识自然难于一致,某些概念理解和使用不同,有些新的观点尚待深入。为此,笔者不揣冒昧,拟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引起学界对骈文的关注。 一、骈文的名称 究竟什么叫骈文?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罗列出二十五种,莫道才《骈文通论》归纳为十三项。我以为,其中使用比较普遍而且比较恰当的是骈体文和四六文。骈文是骈体文或骈俪文的简称,四六文可简化为“四六”。有不少人把“丽辞”、“丽语”、“偶语”、“俳语”当作骈文的代词。准确地讲,它们是指对仗、对偶,属于句式和修辞方法,并非专指骈文。有人认为,《文心雕龙·丽辞》篇是讨论骈文的。其实该篇主要从修辞角度立论,所举对偶句例,有诗,有赋,有文,并不属于文体论。有人称骈文为“美文”、“贵族文学”、“庙堂文学”,那是对其性质的评估,而非科学的定义。 骈文在梁陈时叫做“今文”,唐宋时叫做“时文”,皆相对于古文而言,意思是时下流行的文体。有的古人称之为“六朝文”,未免以偏盖全,无视当时还有非骈体文存在。 如果下定义,可否说,骈文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乎散文与韵文之间的一种美文。这句话包括三点:一、以对偶句为主,这是骈文本质所在,舍此不成其为骈文;二、对音律的要求在散韵之间;三、讲究辞藻华丽的美学效果。 从文体角度考察,骈文、散文都是就其语言方式的大致概括,古人并没有当作具体的文章类别来使用,它们的名称出现都比较晚。“散文”一词最早使用于南宋,与之相对的是“四六文”〔2〕。 “骈文”一词使用于清代,与之相对的是“散文”或“散体”。以“四六”作为骈文专集之名始于唐末李商隐的《樊南四六》,继后,北宋欧阳修、夏竦等人亦将其所作骈文列为专集以四六名之。南宋始有专论骈文的著作如王铚《四六话》、谢伋《四六谈麈》、 杨囦道《云庄四六余话》,与诗话词话同列。然而,四六文并不完全等于骈文。六朝前期,骈文多用四言单句对。梁陈以后,多用四六言隔句对。唐代骈文以四六为正宗,宋骈爱用三句以上长联,清人也有学魏晋之四言骈体者。所以,后来的“四六文”实际上是骈文的概称。 明代以前,有骈文别集而无总集。明代出现不少四六选本〔3〕,多为公私应酬文字。以王志坚《四六法海》较有学术价值,该书起魏晋止南宋,名取四六法式汇编之意,但并不限于四六对偶之文。清代骈文总集有:李兆洛《骈体文钞》(起李斯止隋陈,编者主骈散合一,故所选并不都是骈体)、许梿《六朝文絜》(专收南北朝短篇骈文)、王先谦《骈文类纂》(起屈原止清末,历代皆选,是目前收文最系统的选本)。此外有:陈均《唐骈体文钞》、彭元瑞《宋四六选》、曾燠《国朝骈体正宗》、张鸣轲《国朝骈体正宗续编》等等。清代仍有人以“四六”命名骈文专著,如陈维崧《四六金针》、孙梅《四六丛话》、李渔《四六初征》、陈云程《四六清丽集》等。五四以后,学界通称骈文。 有人认为,骈文最早的名称是连珠。连珠是一种微型文体,始于汉,盛于魏晋,绵延于唐宋明清,有其独立的发展历史。它对骈文形成有所启发,但并不等于骈文,也不是骈文的源头。西晋傅玄《连珠叙》说:“所谓连珠者,兴于汉章帝之世。……其文体辞丽而言约,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而贤者彻悟,合于古诗劝兴之义。欲使历历如贯珠,易睹而可悦,故谓之连珠也。”连珠与骈文相似之处在于对仗和用典。不同之处是,连珠尚不成其为文章,每首仅几句话,表述一个简单的命题,只能算文章片断。是当时文人为模拟奏章而作的练习,故每首皆以“臣闻”开头。常常许多首连在一起,但意义互不连贯。若比之现代文体,颇接近散文诗。至于真正代表骈文初始的文章,如蔡邕《郭有道碑》,仲长统《乐志论》,与连珠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 二、骈文的界定 清代骈文号称中兴。骈文家为了与古文家争地盘,极力主张骈文自古有之,一些骈文选本把入选范围搞得很宽,以壮大骈文声势。有的现代学者承袭清人,竟主张,“凡不涉(唐宋)八家藩篱者,皆不得不归之骈文之列。……古文既不足以概散文,则骈文当包括汉魏赋家,以迄于宋四六,乃至近代似骈非骈之应用文字,亦皆在其中。”〔4 〕这种说法,从文体学看并不科学,必须加以厘清。 1、骈文和散文 如前所述,以对偶句(骈句)为主的文章叫做骈文。与之相对,以非对偶句(散句)为主的文章叫做散文。作为句式来讲,骈散自来并存,往往互相搭配,自由组合。散文中可以有少量骈句,骈文中可以有少量骈句。散文骈文之分不在骈偶对仗之有无,而在其数量多少。说骈句自古有之是对的,说骈文古已存在则不妥,因为句子不等于文章。 某些清代学者(如阮元)从《尚书》《周易》《诗经》等先秦古籍中搜集一些对偶句子,就认为那即是骈文了。他们是混淆了文体与句式这两个不同的范畴。现当代研究者有时也没有区别清楚。于景祥《唐宋骈文史》把相当一批以散句为主的文章,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范仲俺《岳阳楼记》、《严先生祠堂记》,李纲《议国是》,岳飞《五岳祠盟记》,皆当成骈文。这些作品,不但当代选家视为散文代表作,清代各种骈文选本亦未见收录。于先生也许是看中里面有少量对偶句子。倘若有对偶即为骈文,恐怕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文章皆可算作骈文了。 应该指出,骈文和散文的区别,不仅在于对偶句的多少,还在于文章风格的追求。明王志坚《四六法海》“总论”说:“古文如写意山水,俪体如工画楼台。”现代学者钱基博指出:“主气韵勿尚才气,则安雅而不流于驰骋,与散文殊科。崇散朗勿矜才藻,则疏逸而无伤于板滞,与四六分疆。”(《骈文通义》)台湾学者张仁青说:“散文主气势旺盛,则言无不达,辞无不举。骈文主气韵曼妙,则情致婉约,摇曳生姿。”这些见解相当精辟。张氏又说:“散文得之于阳刚之美,即今世所谓壮美者也;而骈文得之于阴柔之美,即今世所谓优美者也。”“散文家认为文章所以明道,故其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盖以文章为经世致用之工具也。……骈文家之见解则以文章本身之美即为文章之价值,故其态度是淡泊的,超然的,盖以文章为抒写性灵之工具也。 ”〔5〕如此概括恐未必尽然。骈文中并不乏阳刚柔之美如骆宾王《讨武氏檄》,散文中也有擅阴柔之美如晚明小品。骈文亦可经世致用如陆贽,散文亦宜抒写性灵如公安竟陵派。究竟如何从美学上探究骈文与散文的不同,是一个有待开拓的新课题。 2、骈文与辞赋 研究者大致有三种意见:一、骈文包括辞赋,二、不包括,三、包括骈赋而不包括其他赋体文学。 我认为,辞赋与骈文是并存的两种文体,各自有其独具的特色和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在古代文体分类中,赋从来自成一家。在当代赋学研究著作中,辞赋并不隶属于骈文,骈文亦不被视为赋体。二者有交叉关系,那就是六朝骈赋。至于汉晋大赋和抒情小赋,唐之律赋,宋之文赋,都不宜算作骈文。 骈文与辞赋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从修辞看,骈文以对仗为主,辞赋以铺陈为主;从句法看,骈文以对偶句为主,辞赋以排比句为主;从音律看,骈文有时要求平仄而不求押韵,辞赋除平仄外还要求句尾押韵;从题目看,绝大多数的赋以赋命题,骈文则没有固定的文体标志;从功用看,辞赋用于描写与抒情,骈文除此二者还可议论并充当应用文。 铺陈是指对事物或现象的方方面面作周详的描绘陈述。排比是指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连续使用,是实现铺陈的手法之一。如果只有两个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那往往是对仗或曰骈偶,而不能叫排比。排比是对仗的增加,对仗有时是排比的组成部分。辞赋以排比为主,也不乏对偶句;骈文以对偶句为主,也可用排比句。 姜书阁《骈文史论》认为“汉赋尚未成为骈体,只是骈之初始而已。”这是对的。但又主张律赋应归骈文,似欠斟酌。于景祥《唐宋骈文史》把散体赋(即文赋)的代表作《秋声赋》、《赤壁赋》等当作骈文,未免过宽。不但当代各家骈文选本没有先例,古代骈文选本亦罕见。 骈文和赋的界限,古代骈文家在写作中是意识到了的。如陆机《豪士赋》、庾信《哀江南赋》,前有序,为骈文,序之后才是赋的本体。只要读过这类文章,就不难发现其间的区别。序不押韵而赋押韵,序句参差而赋句整齐。如果说序是骈文,赋也是骈文,无视二者的界限,无论解释古代作品或是面对今天的读者恐怕都讲不清楚。 清代及台湾有些骈文选本往往兼收骈赋,那属于“从宽处理”。如同清代古文选本以散文为主也往往收少量骈文及散体赋一样。这表明古今选家文体概念有时可以适当放宽而不拘泥,并不能证明骈文、散文和赋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古人若主张“从严处理”,骈文亦可不收赋,如王志坚《四六法海》、李兆洛《骈体文钞》、陈均《唐骈体文钞》等是。

辞赋比较好写吧

中华辞赋杂志社投稿难度

不难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加油!!它是在2008年正式创办的,至今也有大概上十年了,它是一本关于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典藏的浑厚而敦雅的民族底蕴的期刊,《中华辞赋》在各界同仁不懈努力下,2013年,经中央领导批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华辞赋》杂志正式出版发行,国内期刊代号“CN10-1215/I”。自此,《中华辞赋》跻身国家级文学期刊行列,是国内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辞赋类文学杂志。

关于洛神赋的研究论文

《洛神赋图卷》以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题材,描述曹植渡洛水时与洛水神女相遇而恋爱,终因人神路隔而无奈分离的动人故事.画家把人物的神韵,风姿表达得惟妙惟肖,这是前无古人的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是其代表作(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此卷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的表现了三国时代曹植的名篇洛神赋的内容,也体现了这一历史时期新兴文艺理论中 重视感情生活的要求。该画对人物心理刻划的成功及善于表达情感内容的精深造诣,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的新发展。目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高清下载链接: 

提取码: qb54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三国剧照

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洛神又称为宓妃,是古帝宓羲氏之女,她在洛水溺水身亡,随后就成为洛水女神。当然,很多人一直都认为,曹植的这篇文章并不是真的去描写洛神,而是想要描写甄宓,据说曹植在与甄宓相处的期间,俩人产生感情,可毕竟甄宓是自己的嫂子,曹植也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情义,甄宓死后,曹植非常伤感,在自己回封地的路上,曹植梦中与甄宓在洛水相遇,他因此就写出这篇传世佳作来纪念心爱的人。当然,还有一些别的观点,认为曹植的这篇文章是有其他用意。

不管他写文的目的是什么,都不会影响到这篇文章的伟大,《洛神赋》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词华丽,但通读文章后就能发现此文与一般盲目堆积美句的不同,它整体对仗,语言生动优美,华丽中透露着清新飘逸。这篇文风格与《楚辞》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曹植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自己的行文潇洒。当时两汉盛行赋文,曹植很好继承了这点,再结合他出色的文采,这才造就这篇佳作。

首先要看曹植这篇文章到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可以说这篇文是古代抒情小赋的代表作,与两汉之前的大赋有着一些区别,他的这种风格和行文结构,被后来南北朝诸多的文学家沿用,也开启了一段文坛的革新。

并且曹植的这篇文章,被后世很多的画家剧作家引用,像顾恺之这些名家都有以《洛神赋》为主题的作品,王羲之也引用这篇文章进行过创作,之后关于《洛神赋》的剧作,以及各类的衍生作品实在太多。曹植在此文中的用词也对后来唐宋的诗词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少人都沿用他的词句来进行创作。直到现代,很多文学家进行创作的时候,仍然是要参考这篇文章。

我认为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因素,还是曹植他非凡的想象力,其实古今文学的主旨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美女一直都是一类非常热门的题材,无数文人都会塑造众多自己心中的美女形象,曹植在这方面算是一个开创者,他在此文中所塑造的洛神,从样貌,到动作,服饰各方面描写得非常传神,这也成为后世文学的一个重要模板,无数人在塑造美女的时候,都是以他的洛神为基础进行创作的。

曹植在文中还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类绝妙的形容词,其实洛神这个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次出现过,之前司马相如这些人都曾经描写过洛神,曹植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取了他们的一些特点,不同的是,曹植是真正让洛神这个美人的形象立体化。

他从风韵姿态,容貌动作不同的角度对洛神进行刻画,视觉忽远忽近,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其中各类比喻应用恰当,这种行文手法确实是给后世文学家们带来非常大的帮助。他在此文中所表现的不只是一个绝世美女应有的样子,更是一种新样的美学理念,这种理念引领着文坛有了新的发展。

三国剧照

除了这种传神美感的刻画外,这篇文另一个大的特点是奇遇,这可是文坛里面被用到最多的一个词,曹植在文中忽然遇到洛水女神,在前段他描写中事先毫无征兆,美女就这样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这种构思非常有意思,他开头平铺直叙,说自己是怎么怎么来到这里的,看起来没有什么意思,可忽然文章步入高潮,洛神就这样悄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后来陶渊明这些人也都采用这种风格,从平常到忽然奇遇,很多人都喜欢这种风格。

从思想上来看,这篇文传神抒情,通过塑造人神相遇的幻境,让人处在美好虚幻中尽情联想。我认为这个特点还是要结合一下曹植当时的情况,他早期由于自己的文采,得到曹操的重视,一度是有成为储君的可能,结果曹植在争储的过程中连续犯下不少的错误,这就让他失去了夺位的可能。

曹丕当政之后,对这个和自己争夺储君之位的兄弟没有下杀手,但也没有给他什么好的待遇,曹植被一贬再贬,自己身边的这些密友也先后被杀掉,他这次回封地,就是在遭受曹丕贬谪之后,当时曹植的心情绝对是非常差,他本身也想要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否则他绝对不会和曹丕争储。

但此时一切都已经晚了,曹植彻底无法实现梦想,在苦闷中他创作这篇文章,其中的情感就与后世无数的文人有着共鸣。自古诸多的名篇,都是在一些文人非常不得志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中国大部分文人的真正梦想还是从政,像李白这样洒脱的人,也是想要在官场上有所成就,可他们常常会遭遇到贬谪罢官这样的事情,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就必然会通过文学创作来表露心境。曹植通过写幻,来麻醉自己,让自己忘却眼前的困苦,很多文人就仿照他的这种想法来进行创作。

这种风格对于南北朝的文学创作影视就非常大,因为当时南北乱世,很多人都失去自己的家园,人们饱受战乱之苦,却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因此无数的文人就通过酒与诗文来麻醉自己,曹植这种写法正好就符合他们当时的心境,这就让陶渊明这些著名的文人,都开始进行丰富的联想,仿照曹植来虚构一个自己理想的幻境,连通后世著名的《红楼梦》,在情感构思上也是沿用了曹植的这种特点。

南朝的诗文辞藻华丽,也是由曹植引领的一种潮流。总得来看,这篇文章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洛神这么一个立体美感的形象出现,让后来很多人的文学创作变得更加简单,可惜的是,曹植一生中创作的大部分诗篇,都由于战火的因素没有能流传下来,这也让后来很多人并不是真的了解他的文才。

参考文献:

《洛神赋》

-> 艺术 -> 绘画顾恺之《洛神赋图》简介及赏析 2009-9-17【名称】晋顾恺之洛神赋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宋代摹本【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台北及美国。【作品资料】见以下链接顾恺之名画《洛神赋图》补遗赏析: 曹植文章《洛神赋》: 曹植简介: 顾恺之名画《洛神赋图》赏析: 顾恺之简介: 王献之书法作品《洛神赋》: 王献之简介: 赵孟頫书法作品《洛神赋》: 赵孟頫简介: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顾恺之《洛神赋图》图并曹植《洛神赋》原文赏析http://www.shenzhouhi.com/news/new-481.html【简介】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5卷,皆绢本设色,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台北及美国。一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藏故宫博物院;另一纵26厘米、横646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 该图以三国魏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为依据,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作品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图中山石、林木,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面貌。画面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作品线条,前者飘逸,人物动态委婉从容,后者人物形体较低矮,线条圆转短拙,色彩较浓丽。【作品赏析】青绿山水是重彩山水画产生和发展的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它继承了早期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并直接脱胎于魏晋时期的人物画传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并为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创造了两宋重彩山水画的巨大成就。大青绿山水产生时的最初状态,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本着历史承传的基本规律,它一定保留有早期人物画的某些艺术特征,而这正是顾恺之《洛神赋》图的重要价值之一。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然是人物画,但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展开的背景。由于顾恺之本人就是较早地涉及到山水画创作和理论的大家之一,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洛神赋》图中山水部分的画法是具有那一时代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图中树木、山石造型稚拙,比例关系较为混乱,确如张彦远为我们在《历代名画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魏晋已降,名迹在人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从而为我们在理论与实物考据上都提供了早期山水画面貌的特征。从线色本身来看,《洛神赋》图中线条细劲有力,如张彦远所言:“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线条的表现力内在含蓄,以表现意态为先。线条内部勾勒产生的块面以青绿填色,色彩变化较少,只在坡脚岸边施以泥金。山石树木,结构单调,状物扁平,但富于装饰性。此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一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从帝京回东藩的途中,经过洛水,遇到洛水女神宓妃的故事。原文中主人公虽然对宓妃充满爱恋,而最终却不得不离去的故事情节,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的伤感与无奈。顾恺之在这幅画里却将结局做了修改,以主人公与宓妃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告终。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在同一画幅的不同场景中展开,将一个传说中的爱情故事表现得浪漫感人。这种手法后世多有借鉴,如五代的顾闵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洛神赋》图中一些树、石的表现上,作者以凹凸晕染的方法来增加立体感,这来自于对当时青铜铸造艺术和帛画艺术手法的借鉴,来自于那一时代随着佛教的不断传人,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相互影响。此外,图中人物的塑造也是极其成功的,人物虽散落于山水之间,但相互照应,并不孤立,神情的顾盼呼应使人物之间产生了有机的视觉联系,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对人物神态的准确刻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顾恺之为裴楷画像在脸上加三根毛一事,其云:“楷俊朗有识具,此正是其识具,观者详之,定觉神明殊胜。”脸上加三根毛对于绘画的教化作用来说,其实并无任何联系,而颐恺之却认为它能够反映出裴楷的气质,这是属于一种极个性化的问题,而不是某一类人的典型化和抽象化。这种对个人精神气质的重视与追求,表现在他对刻画眼睛的谨慎与仔细。他说:“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也。”很明显,顾恺之对人物表现的要求是如实地反映人物独特的气质和品格,而不是某种概念化的东西。东晋顾恺之所作。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题材,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的内容。画中的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画面采取分段连续形式,概括描绘了几个重点。通过对洛神神情、动作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情意。直接表现在礼教束缚与封建势力压迫之下,男女爱情受到压抑和苦闷的主题。画面色彩很柔和,加上画家对周围环境生动的描绘,突出了画面的诗意气氛。【作者简介】顾恺之(约公元345—406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与绘画理论对传统绘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洛神赋》就是他的杰作之一,我们现在看到的虽然是摹本,但基本上反映了他的艺术面貌。

曹植在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段落层次: 《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这段类话本的“入话”。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我”非常爱慕洛神,她实在太好了,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赋的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我”对洛神的思念。突出特点: 特点一,想象丰富。想象到:他从京城洛阳启程,东归封地鄄城。途中,在洛川之边,停车饮马,在阳林漫步之时,看到了洛神宓妃,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的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随后他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托水波以传意,寄玉佩以定情。然她的神圣高洁使他不敢造次。洛神终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与之相见,倾之以情。但终因人神殊途,结合无望,与之惜别。想象绚烂,浪漫凄婉之情淡而不化,令人感叹,愁帐丝丝。但这想象并不离奇,是有感于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两篇赋而作。 特点二,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特点三,传神的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个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在对洛神的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同时,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高洁。在对洛神与之会面时的神态的描写刻画,使人感到斯人浮现于眼前,风姿绰约。而对于洛神与其分手时的描写“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来鸣鼓,女娲清歌。”爱情之真挚、纯洁。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以致离别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断,洛神的倩影和相遇相知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浪漫而苦涩,心神为之不宁徘徊于洛水之间不忍离去。苦闷之情产生苦闷之情的原因有三:1.人神有别,有情人不能成眷属;2.“洛神”是他的精神寄托,但她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现实中难以找到,失落无限;3.以此赋托意,他不但与帝王之位无缘还屡受兄弟的逼害,无奈之余又感到悲哀和愤闷。艺术价值对《洛神赋》的思想、艺术成就前人都曾予以极高的评价,最明显的是常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诸赋相提并论。其实,曹植此赋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湘夫人》那种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又具宋玉诣赋对女性美的精妙刻画。此外,它的情节完整,手法多变和形式隽永等,又为以前的作品所不及。因此它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其搬上了舞台,汪道昆的《陈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出。至于历代作家以此为题材,见咏于诗词歌赋者,则更是多得难以数计。可见曹植《洛神赋》的艺术魅力,是经久不衰的。

修辞格研究论文

常见修辞手法使用说明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借代、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还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 呼告、通感、互文、等。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①满招损,谦受益。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10)反问 :只问不答。(反过来问提问的人)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11)设问 :自问自答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双关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石三鸟、一箭双雕,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1、谐音双关 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例如: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2)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枝头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茅盾《雷雨前》) 例(1)利用“晴”“情”同音构成双关,例(2)利用音近表面摹拟蝉儿的叫声,实际是用雷雨前闷热得要死来诅咒反动黑暗的统治已到了末日。 此外,汉语中的许多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构成的。例如: (3)老虎拉车——谁赶(敢)?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2、语义双关 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 (1)他(指陈毅)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小学语文《吃墨水》) (2)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想到包马脚的麻袋片全烂掉在马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曲波《林海雪原》)对偶(一)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二)对偶的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 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顶针也叫顶真,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就好像我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雷锋啊,你虽然生活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人们从你身上,也从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人类,共产主义的人类。(呼人)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呼物)讳饰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做讳饰,又叫避讳。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说明具体情景,增强表达各种思想情感的作用。例如:①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个就没有法儿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尤氏道:"我也暗暗地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且慢慢地办着罢。"(曹雪芹《红楼梦》)②"他,他在哪?"石牯结结巴巴地问。"在后头房里嘛。怎么,你们以为他〈去了货〉呀!"小老头笑着说:"他是有名的'打不死'呀!天没亮他就闯进店来了;当然罗,一身都挂得稀烂……"(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③有人劝这位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的人〈送你还山〉?(周立波《山乡巨变》)④他还不是为你们。他已经〈半截入土〉了,还不是为你们打算?(李准《不能走那条路》)⑤成岗愉快地看着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这孩子,太可爱了。"你在这里……〈呆〉了好久了?"成岗不愿对孩子说出那个可怕"关"字,改口说成"呆了好久"。"我从小就在这里……"(罗广斌、杨益言《红岩》)⑥今天早晨,杨德又拉王占彪去喝酒,杨德装着悲观的样子说:"老弟,这是咱兄弟们说知心话哩,眼看日本人不行了,将来有个〈山高水低〉,咱们可该怎呀?"王占彪也早有心思把他拉上,一块反正。于是接上说:"是呀!咱们都是中国人,作这些丧良心事,弟兄们也都不愿意,趁早反正抗日立功吧!"(马峰、西戎《吕梁英雄传》)⑦老妇人见阿弟瞪着细眼凝想,同时又搔头皮,知道有下文,愕然问:"他谈些什么?他看见他们〈那个〉的吗?(叶绍钧《夜》)⑧春栓妈道:"唉,我还告诉你哪,这两天街上风言风语,说小白鞋'〈双身〉'啦……"(姜树茂《渔岛怒潮》)上面例①"那件东西"是指"棺材";例②中"去了货"是指"死去了";例③"百年之后"是说"死后","送你还山"是指"给你送葬";例④"半截入土"就是"快要死了";例⑤"呆"是说"关";例⑥"山高水长"是指"不幸或意外的事情";例⑦"那个"是指"枪毙";例⑧"双身"是指"怀孕"。运用讳饰应该注意的是:该回避的就避开本意不直说,该回避的就照直说;同样一个本意,必须回避掩盖时,用什么话来代替,要力求恰当。是否恰当,与上下文有关。要与上下文所换代的实地情况相符,与上下文所流露的感情一致,才算用得恰当通感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叠字,又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迭字之间,不可以断句。用叠字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个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叠字联将同一个字接连叠用,其势似穿珠成串,在节奏上可产生明显的音律效果。请看俞樾做的这副杭州九洞十八溪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作者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高下、叮咚”进行了特殊处理,效果便发生了很大变化,感觉清澈,情景宜人。叠字联主要分为全部叠字和部分叠字两类。全部由叠字组成的,多用于风景区。比如: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这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使联语独具特色。全联从纵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鸟语花香的美景和游客流连忘返、恋人们卿卿我我的境况。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语句含义丰富深长,为游人增添了无限情趣。再如:再如大家十分熟悉的西湖天下景亭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联句立意新颖,用字娇嫩,将此联用于西湖这一特定景观之中,非常自然、贴切。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游人留连忘返,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同时,这副联还可以倒读:秀秀明明,处处水水山山;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还可以变成部分叠字联:山山水水处,明明秀秀处;晴晴雨雨时,好好奇奇时。大约有近十种“变化”,堪称对联佳多中的“奇”联。全部叠字中已知最多的是一副讽刺旧社会内战不止、民不聊生的联,共叠了14个字: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这副楹联在解放前流传一时,它形象地嘲讽了国民党统治下旧中国的凄惨景象,把当时的社会现实暴露无遗。全叠对联,固然文字技艺较高,但表现内容上因为要“强求一致”,未必那么顺畅,倒是部分叠字的对联更加自由,不拘形式,易学常用。部分叠字,可以叠一处,如:郁郁佳气;泱泱大风。 (桂林风洞山景风阁)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济南趵突泉)也可以叠两处或多处。如:出出进进,说演弹唱;真真假假,生死离合。 (戏台联)声声爆竹声声喜;阵阵春风阵阵歌。 (春联)花深深,柳阴阴,听别院笙歌,且凉凉去;月浅浅,风翦翦,数高城更鼓,好缓缓归。 (贵阳九华宫戏台)

修辞分析论文下周交!你不能再逃避它了。你的论文从今天起一周到期。(谢天谢地有家庭作业应用程序,否则你会完全忘记它!)不过,记住你必须写一篇文章只是成功的一半。现在你必须弄清楚如何写它。好了,我们来看看修辞分析论文怎么写!        我知道你没有很多时间可以浪费,所以让我们切入正题。以下是如何通过 4 个基本步骤撰写智能修辞分析文章。 1、什么是修辞分析论文?        用最简单的术语来说,修辞分析文章分解了另一位作者的作品,以检查较小的部分如何协同工作以产生更大的效果,例如说服、告知或娱乐观众。        听起来很简单,对吧?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一篇修辞文章就像一个引擎。所有部件必须协同工作才能使发动机正常运转。        如果你不是机械倾向,把它想象成一个食谱。所有成分混合在一起,制成美味的甜点。(我不了解你,但我突然想吃红色天鹅绒纸杯蛋糕。)那么你究竟如何写一篇修辞分析文章呢?就是这样。 2、撰写智能修辞分析论文的 4 个步骤        第 1 步:阅读!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明显,但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你浏览一篇你应该分析的文章,你就不能写出聪明的修辞分析。花时间读一两遍,以了解主要观点和作者的主要论点。        第 2 步:提出很多问题        当你在写一篇修辞分析时,你试图进入作者的脑海。你想从里到外了解他或她的写作。你想知道是什么让写作打勾。为此,您需要开始提问:        1)这篇文章的主题(或重点)是什么?        2)作者的目的是说服、告知还是娱乐?        3)作者是否使用精神、标志或感伤来说服?        4)目标读者是普通读者、专业人士、大学生还是儿童?        5)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什么?作者使用正式语言还是非正式语言?作者使用俚语还是行话?        6)是语气严肃,休闲,挖苦,居高临下,或有趣?        7)作者如何使用结构来产生影响?单词选择如何影响写作?想法的顺序、标点符号或句子结构如何影响写作?        在你回答了这些问题(也许还有一些没有在这里列出的问题)之后,问自己两个非常重要的最后问题:        1)作者如何结合这些修辞选择来实现他或她的目的?        2)为什么作者会做出这些具体的修辞选择?         一个警告 —— 当你记录作者如何以及为什么做他或她所做的事情时,确保你真的在分析。 “这是一个总结的例子:在他的“多早是太早?” 文章中,桑切斯用幽默的方式说服读者,学校的一天应该从早上 8:00 开始”         这个例子只是告诉读者这篇文章并总结了要点。它没有解释 如何 使用幽默或作者是否 成功 地使用幽默来说服他的观众。        “这是一个修辞分析的例子:在他的“多早是太早?” 文章中,Sanchez 试图用熟睡的学生和昏昏沉沉的老师的故事来说服读者,学校的一天应该从早上 8:00 开始。这些例子虽然有点有趣,但并没有提供关于为什么学校的一天应该在更晚的时间开始的决定性证据。“         看到不同?这个例子检验了作者使用的策略(幽默),并分析了该策略是否有效地实现了作者的目的(说服读者)。好吧,你已经读过这篇文章一次、两次,甚至三遍。你已经问(并回答)了很多关于写作的问题。怎么办?是时候把你的想法变成文章的形式了。        第三步:把你的笔记变成一篇修辞分析文章        这个循序渐进的指南从介绍和论文开始,然后移动到正文段落,并以结论结束。我们都知道这就是最终产品的结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您必须按此顺序编写。        您可以从论文陈述开始,起草一些想法,然后将它们全部删除,以便修改论文陈述并从完全不同的想法开始。没关系。有时需要几次尝试才能开始。        您选择以何种顺序实际完成以下步骤并不重要。只要你的论文以传统的论文格式结束,你就是金子。        简介和论文陈述        修辞分析论文的介绍与其他论文略有不同。你不是想用一个活泼的钩子打开 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修辞分析介绍的目标是提供您正在分析的写作的基本信息。        “在介绍的第一行或两行中告诉你的读者你正在分析的文章的标题、作者和目的。您的第一行可能看起来像这样:在她的文章“学生贷款债务陷阱”中,Kala Robinson 认为,由于巨额的学生贷款债务,学生一生都承受着不公平的负担。”        通过添加有关写作的更多详细信息来开发介绍,并且与其他学术论文一样,用论文陈述来结束您的介绍。在修辞分析论文中,你的论文陈述应该对文章和作者的论点和/或风格选择提出一个观点。        您可以包括作者的论点是否令人信服,语气是否有效或过于随意、讽刺或居高临下,或者作者是否达到了她的目的。        “这是一个论文陈述示例:罗宾逊对统计数据、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和情感诉求的使用为取消学生贷款的必要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        是的,这一切听起来都很正式和学术,但你正在写一篇学术论文!一旦您对论文陈述感到满意,请继续阅读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        论文的正文是您真正开始分析文章的内容、风格和论点的地方。还记得你问自己的那些问题以及你在第 2 步中做的笔记吗?现在是使用它们的时候了。使用您的笔记作为参考,浏览您正在分析的写作并检查作者使用的关键修辞策略。        不要试图讨论每一个微小的问题。选择一些最强大和最重要的来包含在您的论文中。换句话说,如果您认为作者在前半部分使用了出色的统计数据来支持她的论点,请将其作为您文章正文中的第一个分析点。        如果在后半部分,作者的论点因她根本没有提供任何当前的真实生活场景而失败,请在论文的下一点提及这一点。不要忘记使用具体的例子和单词选择来支持你的论点。不要试图采取简单的方法。花时间查找作者使用的确切词语和论点。        请记住,您的修辞分析不必全是正面的或全是负面的。将好的与坏的(甚至可能是丑陋的)混合在一起。在你写完这篇文章,挑选出你想要分析的关键点之后,你终于可以(是的,终于!)得出结论。        结论        修辞分析论文的结论是非常标准的东西。总结您的关键想法并参考论文的要点。 “以下是修辞分析结论的样子:最终,尽管 Robinson 的少数统计数据略显过时,但将这些统计数据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她进一步强调了她的观点,并通过她对情感诉求的使用,迫使读者充分理解和同情许多大学毕业生在试图偿还学生贷款时所面临的不公平负担。”        没那么糟糕,是吗?现在继续你的论文感觉更好吗?让我们开始复习吧!        第 4 步:修改        想象一下这些人是你的教授,这就是他们对你的修辞分析文章的反应。不是你所希望的,是吗?如果您尝试在论文到期前几个小时写完并且不花任何时间修改,这正是您可能会得到的反应。        必须修改并不意味着你的论文很烂。这意味着你足够关心你的写作来做你最好的工作。毕竟,几乎没有人在第一次尝试时就写出完美的论文。

语言学被普遍定义为对语言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那语言学的论文题目要怎么选呢?下面我将为你推荐语言学论文选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1、论修辞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2、论修辞本质的现代意义

3、论修辞学的性质

4、论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5、修辞学的研究任务

6、汉语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范围

7、论汉语修辞的民族特点

8、论修辞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9、论修辞学与语法学的关系

10、修辞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11、修辞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2、论修辞学与美学的关系

13、论修辞学与哲学的关系

14、论修辞与传播的关系

15、修辞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16、修辞学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

17、修辞学与广告学的关系

18、论修辞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19、论修辞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20、修辞学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科学

21、修辞学研究的多维方法

22、论现代修辞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方法

23、论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24、社会修辞学研究概述

25、论修辞研究的心理学方法

26、结构修辞学及其研究

27、语言修辞学及其研究

28、言语修辞学及其研究

29、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发展

30、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趋势

31、当代修辞学的发展方向

32、20世纪中国修辞学概述

33、21世纪中国修辞学发展展望

34、现代修辞学的体系建构

35、中西古典修辞学研究比较

36、中西修辞学研究方法比较

37、论修辞中的辩证法

38、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39、话语建构与语境的关系

40、修辞关涉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修辞价值

41、语境与话语理解

42、语境与修辞效果评价

43、语境学研究及其发展

44、语境学与现代传播学

45、语境的构成

46、认知修辞学及其发展

47、比喻的传播价值

48、修辞与真理

49、论修辞交际中的伦理法则

50、修辞研究中的伦理学方法

1、论修辞手段的定义及其构成

2、修辞方法及其构成

3、汉语修辞方法的民族性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

4、同义修辞手段

5、同义修辞手段研究概述

6、模糊修辞及其研究

7、寻常词语的艺术化

8、论辞格的本质

9、辞格及其定义

10、辞格的分类标准

11、汉语修辞格研究概说

12、汉语修辞格研究的进展

13、新闻标题中的比喻及其功能

14、比喻的结构

15、汉语比喻的民族特点

16、汉语喻体中的民族审美心理

17、花类喻体的文化含义

18、动物喻体的文化含义

19、比喻的民族心理基础

20、比喻与认知模式

21、夸张的民族特点

22、汉语借代的民族特点

23、反复的修辞功能

24、双关的语义结构

25、比拟的修辞功能及其语体分布

26、现代汉语公众称谓的变迁与社会心理

27、道德观念与汉语词语的伦理分化

28、汉语新修辞格探析

29、移就及其语义结构

30、句式的整散调配与话语风格

31、话语句式的长短转换方法

32、句式的雅俗分化及其调配

33、话语句式语气变化的修辞价值

34、话语句式的杂糅及其修辞价值

35、话语建构中的句式调配

36、话语句式调配的原则

37、话语句式调配的方法

38、词语选择的方法

39、词语的附加修辞功能及其类别

40、词语的态度标示功能及其修辞价值

41、词语的语体标示功能

42、词语理性意义的轻重与运用

43、话语组织的原则

44、句际衔接的方法

45、话语句际组合的原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