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论文格式

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清人刘熙载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艺概》)作者要想一想,自己文章的主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主题不明,是绝对不能动手写文的。其次,是理清思路。思路是人订]思想前进的脉络、轨道,是结构的内在依据。动笔之前,对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第三,立定格局。所谓“格局”,就是全文的间架、大纲、轮廓。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如全文分几部分,各有哪些层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该详,哪里该略,从头至尾都应有个大致的设想。第四,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将各种事实、数据、引文等找来放在手头,以免到用时再去寻找,打断思路。第五,安排好写作时间、地点。写作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比较安静的环境,才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古人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鲁迅也曾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写起来就会很快。有的人不重视写作前的准备,对所写的对象只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急于动笔,在写作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弄得次序颠倒,手忙脚乱,或做或掇,时断时续,结果反而进展缓慢。所以,在起草之前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3.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学术堂整合了一份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及字体大小,供大家参考:一、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二、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3、字数:300字左右.4、行距:20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3、单倍行距.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七、正文(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三)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四)插图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十、参考文献(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二)参考文献的格式: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十一、附录(可略去)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南京林业大学论文格式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3.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本科生论文,文科的一般要求在5000字以上,理工科的,至少在3000字以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格式

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时间:2010-10-18 10:19来源:论文网 点击: 次 [收藏到QQ书签] 摘要英汉称谓语差异,主要表现为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这种差异是两种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巨大差异的体现。关键词英汉对比亲属称谓语非亲属称谓语文化差异称谓语是日常交往最常见的沟通人际关系符号和桥梁,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最容易被人们观察,最反映人的身份、地位及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讲,称谓语——包括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反映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不易观察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文化。因而,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掘出这两种语言背后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亲属称谓语是人们接触最早、使用最广的称谓语,是最重要的交际言语。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杆。亲属称谓,作为显形的表层文化,受到深层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我们先来看以下最基本的亲属称谓语: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Grandmother:祖母,外祖母Father:父亲Father-in-law:公公;岳父Mother:母亲Mother-in-law:婆婆;岳母Sister:姐姐,妹妹Sister-in-law:嫂子,弟妹,小姑子,小姨子Brother:哥哥,弟弟::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Aunt:伯母,婶母,姑妈,姨妈,舅妈Cousin: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亲属称谓词具有概括性特点,即一个词概括出具有相近地位的所有身份。除father/mother外,同一个称谓词都至少指代两种人物身份,且不分长幼,最典型的是cousin一词既指堂亲又指表亲,既指长又指幼,既指男又指女。英语亲属称谓词的概括性特点使其数量上明显少于汉语称谓词。而汉语亲属称谓词中仅三代以内的称谓词语就有60多个,因而具有准确描述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亲属身份都有一个固定且唯一的称谓,从这个称谓语中可以明确读出被称呼者的身份信息及与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汉语称谓词能够具体到亲属关系间的长幼次序、内外亲疏,如:英语中不分长幼的brother,汉语中“哥哥”“弟弟”清楚表达出长幼信息,而且有“大哥/二哥”“二弟/三弟”等表现更精确的次序;汉语表达中的“外”均体现出亲属关系来自女性成员,母亲的父亲即“外祖父”,姐妹的孩子称“外甥”“外甥女”;父亲的哥哥、弟弟分别称“伯”“叔”,其配偶有“伯母”“婶母”之别,而母亲的哥哥、弟弟却一律为“舅舅”,其配偶也一律为“舅母”,至多用“大/二/三”等来区分。非亲属称谓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对亲属以外的社会成员的称呼,它是人际关系在亲属范围基础上的扩展,更能体现人的社会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汉语中存在着将亲属称呼泛化的现象,即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关系。无论是邻居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们都倾向于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嫂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尊敬和亲近,表现汉语文化中一种“四海一家”的文化传统,而英语国家中,无论社交场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所以英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比较罕见。直呼其名的现象在西方社会很普遍,除一些特别正式或礼节性场合外,人们经常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在初次见面时也常如此。另外,“认亲”也可以说是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现象,“义父/母”“义子/女”应该是亲属关系泛化的情形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师父”“弟子”用亲属称谓词中“—父”“—子”的格式将师徒关系提高到亲属级别,说明汉语文化中对这一关系的重视,“师徒如父子”。英语中,一般不用职业作称呼。职务和职称称呼中常见的有Professor,Doctor,Judge,Director,Manager及Prime Minister,President等少数几个词,主要用于政界上层、军界和法律界人士。在汉语中,职务和军衔都可作称呼,如“朱司令”、“刘元帅”等;在英语中只有军衔可作称呼,如“Captain”,“Captain Benjamin”等。另外,有些英语国家中仍然保留君主制,有伯爵、公爵等君主授衔,汉语中则不具有这种现象。汉语中,一般可将职业、职务、职称等直接用于称呼。在职业称呼中,常用的有医生、护士、老师等。职务称呼中,姓直接冠在职务前用于称呼,并且一般只用于管理级别的职务,还常将副职中的“副”字去掉以表示尊敬。而职称方面的称呼中,“教授”比较常用,人们少用一般性职称。汉语中有些职业名称常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构成称呼语,如“护士阿姨”,“警察叔叔”,而英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英汉语中还有一些关于敬称的差异,如汉语中“你”的敬称为“您”,而英语中只有“you”一种形式。在英语中“头衔+姓”的称呼法就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敬称,一般都直呼其名(first name)。较常用的敬称有“Sir”(先生、阁下),表示尊敬,并带有正式语体的色彩;其次是“Mister”(先生),这是对一般男性较客气的称呼。汉语中以“老”为尊,在姓的后面加上“老”来称呼以示尊敬,“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如称马三立先生为“马老”。英美文化中却恰好相反,“老”(old)一词在英美文化中的内在含义是“不再年轻了”、“不中用了”,因此,英美文化中很忌讳用“old”去称呼别人,尤其是女性。零称呼就是在言语交际中不用称呼语,这其实也是一种称呼,一种潜在的称呼。有的学者认为汉语里的“喂”、“嗨”、“那个谁”和英语里的“Hello”、“Hi”、“Hey”、“Excuse me”等词汇形式算作零称呼。在汉语中零称呼用得不多,除非说话者对听话者拥有权势,或不便和不知道怎样称呼听话者,否则会使听话者觉得不礼貌、不友好或对其不尊重。而在英美文化中情况则大不相同,不管生人熟人,也不管地位和辈份,都可使用“Hi”、“Hey”等零称呼。称谓语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被继承下来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念。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形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背景。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次序、内外亲疏,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巩固。英语民族的先民——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来自北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后经与古罗马、日尔曼、丹麦、1英汉亲属称谓语特点2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3英汉称谓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诺曼底等诸多欧洲民族不断融合,虽然存在过奴隶制、封建制宗法关系,但不像汉民族那样完善稳固,宗法关系远不如中国那样悠久。基于宗族观念,汉文化中“多子多福”的理念促使了家族人口增长,尤其是对男性子嗣的重视和渴盼,形成了“重男轻女”思想偏见,在亲属称谓语中女性亲属方的关系成员往往被视为“外”人。而英语文化中,由于老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健全,不存在“养儿防老”的忧虑,因而男女后代享有基本平等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成为社会基本单位,西方社会兴起的DINK家庭也在中国出现,这将导致亲属称谓词的减少、消失。汉文化推崇集体主义观念,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到社会这个有不同层次的大家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取向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独立自主。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人们的个人权利和平等地位意识极强,都喜欢直呼其名,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中国社会深受儒家“礼”教影响,强调社会成员地位的先后尊卑,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用严密的等级观念约束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尊崇“老”及权威,因而才有下级对上级的恭敬顺从、晚辈对长辈的谦敬孝顺。而西方文化源自犹太宗教同希腊哲学的融合,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个体灵魂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人人平等的观念。西方文化偏向一致性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往时,在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习惯直呼其名。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综上所述,英汉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影响到两种语言在称谓语上的差异,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在各自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两种语言的称谓语都能满足交际需求,发挥出语言交际的功能。参考文献[1]蔡芳.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9-82[2]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2):93-96[3]张丽华,罗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36-139[4]吴承雅.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J].职业时空,2007,15:82-83(收稿日期:2008·11·07)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7.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南京工业大学学号格式为:专业代码(4位)+班级代码(4号)+学号(2位)例如:10011701011001位化工专业代码,1701为化工1701班,01表示为该班1号。学生校园卡上的学号,为学生学号的升级。统招本科生为学号前加“23”,博士研究生为学号前加“21”,硕士研究生为学号前加“22”,民办本科生为学号前加“33”。

摘要英汉称谓语差异,主要表现为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这种差异是两种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巨大差异的体现。关键词英汉对比亲属称谓语非亲属称谓语文化差异称谓语是日常交往最常见的沟通人际关系符号和桥梁,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最容易被人们观察,最反映人的身份、地位及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讲,称谓语——包括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反映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不易观察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文化。因而,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掘出这两种语言背后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亲属称谓语是人们接触最早、使用最广的称谓语,是最重要的交际言语。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杆。亲属称谓,作为显形的表层文化,受到深层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我们先来看以下最基本的亲属称谓语: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Grandmother:祖母,外祖母Father:父亲Father-in-law:公公;岳父Mother:母亲Mother-in-law:婆婆;岳母Sister:姐姐,妹妹Sister-in-law:嫂子,弟妹,小姑子,小姨子Brother:哥哥,弟弟::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Aunt:伯母,婶母,姑妈,姨妈,舅妈Cousin: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亲属称谓词具有概括性特点,即一个词概括出具有相近地位的所有身份。除father/mother外,同一个称谓词都至少指代两种人物身份,且不分长幼,最典型的是cousin一词既指堂亲又指表亲,既指长又指幼,既指男又指女。英语亲属称谓词的概括性特点使其数量上明显少于汉语称谓词。而汉语亲属称谓词中仅三代以内的称谓词语就有60多个,因而具有准确描述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亲属身份都有一个固定且唯一的称谓,从这个称谓语中可以明确读出被称呼者的身份信息及与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汉语称谓词能够具体到亲属关系间的长幼次序、内外亲疏,如:英语中不分长幼的brother,汉语中“哥哥”“弟弟”清楚表达出长幼信息,而且有“大哥/二哥”“二弟/三弟”等表现更精确的次序;汉语表达中的“外”均体现出亲属关系来自女性成员,母亲的父亲即“外祖父”,姐妹的孩子称“外甥”“外甥女”;父亲的哥哥、弟弟分别称“伯”“叔”,其配偶有“伯母”“婶母”之别,而母亲的哥哥、弟弟却一律为“舅舅”,其配偶也一律为“舅母”,至多用“大/二/三”等来区分。非亲属称谓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对亲属以外的社会成员的称呼,它是人际关系在亲属范围基础上的扩展,更能体现人的社会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汉语中存在着将亲属称呼泛化的现象,即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关系。无论是邻居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们都倾向于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嫂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尊敬和亲近,表现汉语文化中一种“四海一家”的文化传统,而英语国家中,无论社交场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所以英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比较罕见。直呼其名的现象在西方社会很普遍,除一些特别正式或礼节性场合外,人们经常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在初次见面时也常如此。另外,“认亲”也可以说是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现象,“义父/母”“义子/女”应该是亲属关系泛化的情形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师父”“弟子”用亲属称谓词中“—父”“—子”的格式将师徒关系提高到亲属级别,说明汉语文化中对这一关系的重视,“师徒如父子”。英语中,一般不用职业作称呼。职务和职称称呼中常见的有Professor,Doctor,Judge,Director,Manager及Prime Minister,President等少数几个词,主要用于政界上层、军界和法律界人士。在汉语中,职务和军衔都可作称呼,如“朱司令”、“刘元帅”等;在英语中只有军衔可作称呼,如“Captain”,“Captain Benjamin”等。另外,有些英语国家中仍然保留君主制,有伯爵、公爵等君主授衔,汉语中则不具有这种现象。汉语中,一般可将职业、职务、职称等直接用于称呼。在职业称呼中,常用的有医生、护士、老师等。职务称呼中,姓直接冠在职务前用于称呼,并且一般只用于管理级别的职务,还常将副职中的“副”字去掉以表示尊敬。而职称方面的称呼中,“教授”比较常用,人们少用一般性职称。汉语中有些职业名称常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构成称呼语,如“护士阿姨”,“警察叔叔”,而英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英汉语中还有一些关于敬称的差异,如汉语中“你”的敬称为“您”,而英语中只有“you”一种形式。在英语中“头衔+姓”的称呼法就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敬称,一般都直呼其名(first name)。较常用的敬称有“Sir”(先生、阁下),表示尊敬,并带有正式语体的色彩;其次是“Mister”(先生),这是对一般男性较客气的称呼。汉语中以“老”为尊,在姓的后面加上“老”来称呼以示尊敬,“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如称马三立先生为“马老”。英美文化中却恰好相反,“老”(old)一词在英美文化中的内在含义是“不再年轻了”、“不中用了”,因此,英美文化中很忌讳用“old”去称呼别人,尤其是女性。零称呼就是在言语交际中不用称呼语,这其实也是一种称呼,一种潜在的称呼。有的学者认为汉语里的“喂”、“嗨”、“那个谁”和英语里的“Hello”、“Hi”、“Hey”、“Excuse me”等词汇形式算作零称呼。在汉语中零称呼用得不多,除非说话者对听话者拥有权势,或不便和不知道怎样称呼听话者,否则会使听话者觉得不礼貌、不友好或对其不尊重。而在英美文化中情况则大不相同,不管生人熟人,也不管地位和辈份,都可使用“Hi”、“Hey”等零称呼。称谓语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被继承下来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念。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形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背景。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次序、内外亲疏,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巩固。英语民族的先民——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来自北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后经与古罗马、日尔曼、丹麦、1英汉亲属称谓语特点2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3英汉称谓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诺曼底等诸多欧洲民族不断融合,虽然存在过奴隶制、封建制宗法关系,但不像汉民族那样完善稳固,宗法关系远不如中国那样悠久。基于宗族观念,汉文化中“多子多福”的理念促使了家族人口增长,尤其是对男性子嗣的重视和渴盼,形成了“重男轻女”思想偏见,在亲属称谓语中女性亲属方的关系成员往往被视为“外”人。而英语文化中,由于老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健全,不存在“养儿防老”的忧虑,因而男女后代享有基本平等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成为社会基本单位,西方社会兴起的DINK家庭也在中国出现,这将导致亲属称谓词的减少、消失。汉文化推崇集体主义观念,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到社会这个有不同层次的大家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取向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独立自主。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人们的个人权利和平等地位意识极强,都喜欢直呼其名,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中国社会深受儒家“礼”教影响,强调社会成员地位的先后尊卑,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用严密的等级观念约束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尊崇“老”及权威,因而才有下级对上级的恭敬顺从、晚辈对长辈的谦敬孝顺。而西方文化源自犹太宗教同希腊哲学的融合,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个体灵魂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人人平等的观念。西方文化偏向一致性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往时,在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习惯直呼其名。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综上所述,英汉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影响到两种语言在称谓语上的差异,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在各自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两种语言的称谓语都能满足交际需求,发挥出语言交际的功能。参考文献[1]蔡芳.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9-82[2]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2):93-96[3]张丽华,罗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36-139[4]吴承雅.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J].职业时空,2007,15:82-83(收稿日期:2008•11•07)摘要英汉称谓语差异,主要表现为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这种差异是两种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巨大差异的体现。关键词英汉对比亲属称谓语非亲属称谓语文化差异称谓语是日常交往最常见的沟通人际关系符号和桥梁,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最容易被人们观察,最反映人的身份、地位及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讲,称谓语——包括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反映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不易观察的、相对稳定的深层文化。因而,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掘出这两种语言背后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亲属称谓语是人们接触最早、使用最广的称谓语,是最重要的交际言语。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杆。亲属称谓,作为显形的表层文化,受到深层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我们先来看以下最基本的亲属称谓语:Grandfather:祖父,外祖父Grandmother:祖母,外祖母Father:父亲Father-in-law:公公;岳父Mother:母亲Mother-in-law:婆婆;岳母Sister:姐姐,妹妹Sister-in-law:嫂子,弟妹,小姑子,小姨子Brother:哥哥,弟弟::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Aunt:伯母,婶母,姑妈,姨妈,舅妈Cousin:堂哥,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亲属称谓词具有概括性特点,即一个词概括出具有相近地位的所有身份。除father/mother外,同一个称谓词都至少指代两种人物身份,且不分长幼,最典型的是cousin一词既指堂亲又指表亲,既指长又指幼,既指男又指女。英语亲属称谓词的概括性特点使其数量上明显少于汉语称谓词。而汉语亲属称谓词中仅三代以内的称谓词语就有60多个,因而具有准确描述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亲属身份都有一个固定且唯一的称谓,从这个称谓语中可以明确读出被称呼者的身份信息及与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汉语称谓词能够具体到亲属关系间的长幼次序、内外亲疏,如:英语中不分长幼的brother,汉语中“哥哥”“弟弟”清楚表达出长幼信息,而且有“大哥/二哥”“二弟/三弟”等表现更精确的次序;汉语表达中的“外”均体现出亲属关系来自女性成员,母亲的父亲即“外祖父”,姐妹的孩子称“外甥”“外甥女”;父亲的哥哥、弟弟分别称“伯”“叔”,其配偶有“伯母”“婶母”之别,而母亲的哥哥、弟弟却一律为“舅舅”,其配偶也一律为“舅母”,至多用“大/二/三”等来区分。非亲属称谓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对亲属以外的社会成员的称呼,它是人际关系在亲属范围基础上的扩展,更能体现人的社会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汉语中存在着将亲属称呼泛化的现象,即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关系。无论是邻居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们都倾向于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嫂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尊敬和亲近,表现汉语文化中一种“四海一家”的文化传统,而英语国家中,无论社交场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所以英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比较罕见。直呼其名的现象在西方社会很普遍,除一些特别正式或礼节性场合外,人们经常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甚至在初次见面时也常如此。另外,“认亲”也可以说是具有汉文化特色的现象,“义父/母”“义子/女”应该是亲属关系泛化的情形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师父”“弟子”用亲属称谓词中“—父”“—子”的格式将师徒关系提高到亲属级别,说明汉语文化中对这一关系的重视,“师徒如父子”。英语中,一般不用职业作称呼。职务和职称称呼中常见的有Professor,Doctor,Judge,Director,Manager及Prime Minister,President等少数几个词,主要用于政界上层、军界和法律界人士。在汉语中,职务和军衔都可作称呼,如“朱司令”、“刘元帅”等;在英语中只有军衔可作称呼,如“Captain”,“Captain Benjamin”等。另外,有些英语国家中仍然保留君主制,有伯爵、公爵等君主授衔,汉语中则不具有这种现象。汉语中,一般可将职业、职务、职称等直接用于称呼。在职业称呼中,常用的有医生、护士、老师等。职务称呼中,姓直接冠在职务前用于称呼,并且一般只用于管理级别的职务,还常将副职中的“副”字去掉以表示尊敬。而职称方面的称呼中,“教授”比较常用,人们少用一般性职称。汉语中有些职业名称常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构成称呼语,如“护士阿姨”,“警察叔叔”,而英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英汉语中还有一些关于敬称的差异,如汉语中“你”的敬称为“您”,而英语中只有“you”一种形式。在英语中“头衔+姓”的称呼法就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敬称,一般都直呼其名(first name)。较常用的敬称有“Sir”(先生、阁下),表示尊敬,并带有正式语体的色彩;其次是“Mister”(先生),这是对一般男性较客气的称呼。汉语中以“老”为尊,在姓的后面加上“老”来称呼以示尊敬,“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如称马三立先生为“马老”。英美文化中却恰好相反,“老”(old)一词在英美文化中的内在含义是“不再年轻了”、“不中用了”,因此,英美文化中很忌讳用“old”去称呼别人,尤其是女性。零称呼就是在言语交际中不用称呼语,这其实也是一种称呼,一种潜在的称呼。有的学者认为汉语里的“喂”、“嗨”、“那个谁”和英语里的“Hello”、“Hi”、“Hey”、“Excuse me”等词汇形式算作零称呼。在汉语中零称呼用得不多,除非说话者对听话者拥有权势,或不便和不知道怎样称呼听话者,否则会使听话者觉得不礼貌、不友好或对其不尊重。而在英美文化中情况则大不相同,不管生人熟人,也不管地位和辈份,都可使用“Hi”、“Hey”等零称呼。称谓语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被继承下来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念。从英汉称谓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形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背景。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次序、内外亲疏,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巩固。英语民族的先民——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来自北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后经与古罗马、日尔曼、丹麦、1英汉亲属称谓语特点2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3英汉称谓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诺曼底等诸多欧洲民族不断融合,虽然存在过奴隶制、封建制宗法关系,但不像汉民族那样完善稳固,宗法关系远不如中国那样悠久。基于宗族观念,汉文化中“多子多福”的理念促使了家族人口增长,尤其是对男性子嗣的重视和渴盼,形成了“重男轻女”思想偏见,在亲属称谓语中女性亲属方的关系成员往往被视为“外”人。而英语文化中,由于老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健全,不存在“养儿防老”的忧虑,因而男女后代享有基本平等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日益成为社会基本单位,西方社会兴起的DINK家庭也在中国出现,这将导致亲属称谓词的减少、消失。汉文化推崇集体主义观念,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纳入到社会这个有不同层次的大家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取向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独立自主。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人们的个人权利和平等地位意识极强,都喜欢直呼其名,以示平等、亲切和友好。中国社会深受儒家“礼”教影响,强调社会成员地位的先后尊卑,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用严密的等级观念约束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尊崇“老”及权威,因而才有下级对上级的恭敬顺从、晚辈对长辈的谦敬孝顺。而西方文化源自犹太宗教同希腊哲学的融合,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个体灵魂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人人平等的观念。西方文化偏向一致性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人际交往时,在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习惯直呼其名。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综上所述,英汉不同文化在宗族、婚育、价值和伦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影响到两种语言在称谓语上的差异,汉语称谓词对社会关系描写准确详尽,而英语称谓词则相对概括简要。在各自的语言交际环境中,两种语言的称谓语都能满足交际需求,发挥出语言交际的功能。参考文献[1]蔡芳.汉英亲属称谓中隐蔽的深层文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9-82[2]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2):93-96[3]张丽华,罗毅.英、汉亲属称谓的深层文化内涵比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36-139[4]吴承雅.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J].职业时空,2007,15:82-83(收稿日期:2008•11•07)

南京林业大学论文格式模板

本科生论文,文科的一般要求在5000字以上,理工科的,至少在3000字以上。

你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网站看一下就知道了(网址为),《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写 作 指 南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作者和课题负责人应在《投稿声明》上签名。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学报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本刊编辑部在收稿后3个月内,确定该文是否刊用。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 1 文稿的篇幅、卷面、结构、首页注释、层次标题1.1 文稿的篇幅(包含文摘、图、表、参考文献,以出版版面计算):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英文文稿,长度不限)。1.2 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英文稿不需要)、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1.3 文稿首页地脚注释(以下格式中,空格、标点符号照写。)收稿日期: yyyy-mm-dd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职称,研究方向。E-mail:…. 通讯联系人:姓名,职称,研究方向,E-mail:…… 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博士后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联系人; 其他情况时,在作者简介后直接加E-mail,不写通讯联系人。 1.4 层次标题序号 1.4.1 层次标题左顶格。1.4.2 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例如,一级标题使用1, 2, 3 …;二级标题使用1.1, 1.2, 1.3, …; 1.4.3 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 1), 2), 3), …。这时,退2字起排。再以下,使用 a), b), c), …。这时,退2字起排。1.4.4 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1.5 其他序号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1.6 插图和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表。2 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2.1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2.2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作者之间以“,”分隔。2.3 作者机构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在作者隶属多个机构的情况下,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机构之间以“;”分隔。 2.4 摘要中文摘要的篇幅200~300字,信息具体。摘要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摘要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2.5 关键词 5.1 应有3~8个关键词。2.5.2 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2.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2.5.4 其中的符号和缩略语应先加以说明。2.6 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附录)。3 英文摘要3.1 文题 3.1.1 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3.1.2 长度一般不超过100个字母。3.1.3 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3.1.4 第一个词不用冠词。3.2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 3.2.1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3.2.2 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例如:WANG Da-zhong。 3.3 作者机构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后,要加国名。3.4 摘要正文 3.4.1 字数为100~150实词。3.4.2 其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3.4.3 其中缩略语应加以说明。3.4.4 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1)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2) 尽量使用简单句;3) 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4) 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5) 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6) 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不使用被动语态。3.5 关键词3.5.1 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与中文关键词相应。3.5.2 除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3.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3.5.4 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 4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4.1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4.2 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4.3 量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可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4.4 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之间, 留一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5 字符的正体和斜体 5.1 斜体1) 量的符号、2) 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3) 一般函数符号、4) 生物学属及以下学名。5.2 黑斜体1) 矢量(向量) 的符号、2) 矩阵的符号、3) 张量的符号。5.2 正体SI词头和量单位、从文字转化的角标、阿拉伯数字、叙述性文字、化学元素符号、缩略语、仪器的规格型号、某些常数的符号(仅限于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 π、复数的虚部 i 或 j )、数学运算符(如: 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 、连加号∑、对数号(lg、ln、lb)、及sin、tan、lim、min、max等)。 6 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6.1 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6.2 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6.3 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格。如 “π = 3.141 592 6”。6.4 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999之间。7 插图7.1 插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7.2 插图的幅面: h×w = 50 mm×75 mm。7.3 插图的精度:约600 dpi。7.4 图注的字体、字号字体:汉字用黑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字号:统一用小5号。 7.5 图线要求:主、辅线分明。轮廓线、框线、曲线用粗线(0.8 p,或0.3 mm); 尺寸线、指引线、坐标轴用细线(0.4 p,或0.15 mm)。 7.6 函数图要求标目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标线数目:3~7个;标线方向:刻度朝向图内;标值圆整:宜为2、5的整倍数。7.7 照片、灰度图:清晰。7.8 地图、显微图:以比例尺表示尺度的放大和缩小。8 表格8.1 表格的宽度:一般限30汉字(或48字符)。8.2 表示量值的表格宜用“三线表”。8.3 三线表的表头应放在第一行。8.4 表题小5号黑体(中英文),要求与图题相同。8.5 三线表的表头中,应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9 参考文献9.1 参考文献的要求 9.1.1 只列出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5条。9.1.2 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对其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9.1.3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 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不加缩写点。9.1.4 作者不超过 3 人的姓名都写,超过 3 人的,余者写“,等”或“, et al”。9.1.5 中文的参考文献附加英文译文,并加注“(in Chinese)”。 9.2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其中空格、标点照写) 文献类别 著 录 格 式 专著M、 译著M、 文集C、 责任者. 专著 [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原作者. 译著名 [M]. 译者,译.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责任者. 文集名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期刊析出 作者. 文题 [J]. 刊名, 年,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文集析出 作者. 文题 [C]//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 作者. 文题 [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发布年份.专利文献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名, 专利号 [P]. 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S].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科技报告 作者. 文题, 报告代码及编号 [R].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报纸析出 作者. 文题 [N]. 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9.3主要专业的主要中图分类号附录:主要专业的主要中图分类号 � 专业 中图分类号 专业 中图分类号 专业 中图分类号林业基础科学 S71 森林动物学 S718.6 森林昆虫学 S718.7森林数学(统计、数模、林价算法) S711 森林微生物学 S718.8 造林计划 S721森林土壤学 S714 林木育种 S722 苗圃学 S723森林水文学 S715 造林技术 S725 森林经理学 S757森林生物学 S718 森林经营学 S750 测树学 S758树木学 S718.4 森林保护学 S76 病虫害及防治 S763森林生态学 S718.5 木材学 S781 木材加工 S784 ,推荐TS6建筑科学与技术 TU 1 木材化学加工 TQ351 林副产品 S789 土木工程 TU 2 观赏园艺 S68 植物遗传学 Q943机械工程 TH 1 分子遗传学 Q75 基因工程 Q78汽车工程 U 27 植物生理学 Q945 植物病理学 S432.1电子工程 TN 造纸工业 TS7 木材加工工业、家具制造 TS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TP 3 自动化 TP 1 电机工程 TM环境科学与工程 X 化学工程 TQ 经济管理 F 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字体格式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997.可持续发展词语释义 [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 .1995.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摆万奇 .2000.深圳市土地利用动态趋势分析 [J] .自然资源学报,15 (2): 112 ~116

摆万奇,赵士洞 .1997.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模型综述 [J] .自然资源学报,12 (2): 169 ~175

毕晓丽,洪伟 .2001.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7 (5): 122 ~125

卞建民,林年丰,汤洁 .2002.土地盐碱荒漠化预警理论及实证研究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2 (2): 207 ~209

蔡运龙 .200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J] .地理研究,20 (6): 645 ~652

常庆瑞,蒋平安,周勇等 .2004.遥感技术导论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畅军庆,张荣南 .1997.南水北调湖北库区水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J] .环境科学与技术,(2): 1 ~4

陈百明 .1997.试论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力研究 [J] .自然资源,(2): 31 ~36

陈国阶 .1996.对环境预警的探讨 [J] .重庆环境科学,18 (5): 1 ~4

陈国阶 .2002.论生态安全 [J] .重庆环境科学,24 (3): 1 ~4

陈国阶,何锦峰 .1999.生态环境预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 [J] .重庆环境科学,21 (4): 8 ~11

陈美兰,吴延熊,周国模等 .1999.预测、监测和预警关系的初步探讨 [J] .浙江林学院学报,16 (1): 10 ~13

陈佑启,PeterHVerburg.2000.中国土地利用-覆被的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地理科学,20 (3): 197 ~65

陈治谏,陈国阶 .1992.环境影响评价的预警系统研究 [J] .环境科学,13 (4): 20 ~26

丁一汇,王守荣主编 .2001.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 [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窦明,左其亭,胡彩虹 .2005.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J] .郑州大学学报 (工学版),26 (2): 63~ 66

方创琳,张小雷 .2001.干旱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报,21 (7): 1163 ~1170

傅伯杰 .1991.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原理与方法 [J] .资源开发与保护,7 (3): 138 ~141

傅伯杰,陈利顶 .1996.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 [J] .地理学报,51 (5): 454 ~461

傅伯杰,陈利顶,刘国华 .1999.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及特点 [J] .生态学报,19 (5): 591 ~595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 .2001.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高更和 .200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南阳市汉水流域研究 [J] .水土保持通报,(3): 65 ~68

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 .1999.基于遥感和 GIS 的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研究 [J] .遥感学报,3 (2): 134~ 139

顾朝林 .1999.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机制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14 (4): 307 ~312

关文彬,谢春华,李春平等 .2003.荒漠化危害预警原理与评价方法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5 (3): 79 ~83

关文彬,谢春华,孙保平等 .2001.荒漠化危害预警预景指标体系研究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3 (1): 44 ~47

郭中伟 .2001.建设国家生态安全预警系统与维护体系———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对策 [J] .科技导报,(1): 54 ~56

胡安焱,郭生练,刘燕等 .2006.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7 (2):69 ~ 73

黄秉维 .1996.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 [J] .地理学,51 (4): 289 ~294

惠映河,蒋晓辉 .2001.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水土保持通报,21 (1): 30 ~34

蒋国富,白耕勤 .200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3(9): 72 ~ 76

金岚主编 .1992.环境生态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靳英华,赵东升,杨青山等 .2004.吉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研究 [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36 (2): 68 ~74

康慕谊,江源,石瑞香 .2000.NECT 样带 1984 ~1996 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地理科学,20 (2): 115 ~120

李红鹰 .2000.层次分析法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监测与环境,(7): 30 ~31

李峻,董立克,慕金波等 .2000.区域环境质量预警研究 [J] .山东环境,(3): 19 ~20

李平,李秀彬,刘学军 .2001.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地理研究,20 (2): 129 ~138

李如忠 .2001.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初步研究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4 (5): 987 ~990

李崧,邱微,赵庆良等 .2006.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J] .环境科学,27 (5): 454 ~461

李晓兵 .1999.国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 [J] .地球科学进展,14 (4): 395 ~399

李晓秀 .1997.北京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J] .自然资源,(5): 31 ~35

李秀彬 .1996.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 [J] .地理学报,51 (6): 553 ~556

李祚泳,邓兴民 .1995.综合环境质量的 B-P 网络二级评价 [J] .环境科学研究,8 (3): 32 ~35

李祚泳,彭荔红 .1999.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农业病虫害预测模型及其效果检验 [J] .生态学报,19 (5): 759 ~762

林年丰,汤洁 .2000.GIS 与环境模拟在环境地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J] .土壤与环境,9 (4): 259 ~262

刘昌明 .2002.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海河水利,(1): 1 ~5

刘昌明,沈大军 .1997.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J] .大自然探索,16 (2): 1 ~6

刘彦随 .2001.山地土地类型的结构分析与优化利用 [J] .地理学报,56 (4): 426 ~436

陆登櫆 .1997.遥感技术在农业工程中应用 [M] .北京: 科技出版社

罗先香,邓伟 .2000.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渍化动态敏感性分析与预测 [J] .水土保持学报,14 (3): 36 ~40

马乃喜 .1998.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J]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8 (4): 330 ~334

毛汉英 .1996.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J] .地理研究,15 (4): 16 ~23

梅宝玲,陈舜华 .2003.内蒙古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6 (3): 384 ~393

苗鸿,王效科,欧阳志云 .2001.中国生态环境胁迫过程区划研究 [J] .生态学报,21 (1): 7 ~13

牛文元 .1994.持续发展导论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3 ~16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 .2000.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初步研究 [J] .生态学报,20 (1): 9 ~12

冉圣宏,金建君,薛纪渝 .2002.生态脆弱区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J] .自然资源学报,17 (1): 117 ~122

任志远,张艳芳 .2003.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邵东国,李元红,王忠静等 .1996.基于神经网络的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预警方法研究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6): 10 ~ 12

盛连喜,冯江,王娓 .2005.环境生态学导论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史德明,梁音 .2002.我国脆弱生态环境的评估与保护 [J] .水土保持学报,16 (1): 6 ~10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 .2000.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地理学报,55 (2): 151 ~160

史培军,宫鹏,李小兵等著 .2000.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方法与实践 [M] .科学出版社

史培军,江源,王静爱等 .2004.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响应机制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苏维词,李久林 .1997.乌江流域生态环境预警评价初探 [J] .贵州科学,15 (3): 207 ~214

孙希华 .1999.山东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发展策略 [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4 (2): 161 ~165

汤洁,林年丰,卞建民 .1999.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吉林省乾安县为例 [J] .世界地质,18 (2):89 ~ 94

汤丽妮,张礼清,王卓 .2003.人工神经网络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四川环境,22 (3): 69 ~72

唐剑武,叶文虎 .1998.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18 (3): 227 ~230

陶骏昌主编 .1994.农业预警概论 [M]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 ~10

王根绪,钱鞠,程国栋 .2001.区域生态环境评价 (REA)的方法与应用 [J]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7(2): 131 ~ 140

王立群 .1991.关于建立我国森林资源预警系统的初步研究 [J] .林业经济,(5): 16 ~19

王良健,刘伟,包浩生 .1999.梧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J] .经济地理,19 (4): 74 ~79

王龙 .1995.山西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预警初探 (J).生态经济,(5):

王桥,杨一鹏,黄家柱等 .2005.环境遥感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王让会,樊自立 .1998.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J] .干旱环境监测,12 (4): 218 ~323

王思敬,戴福初 .1997.环境工程地质评价、预测与对策分析 [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8 (1): 27 ~34

王秀兰 .1999.基于遥感的呼伦贝尔盟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影响 [J] .地理科学进展,18(4): 322 ~ 330

文传甲 .1997.三峡库区大农业的自然环境现状与预警分析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6 (4): 340 ~345

文传甲 .1998.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预警分析 [J] .山地研究,16 (1): 13 ~20

伍黎芝 .2000.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J] .中国土地科学,14 (2): 13 ~16

武永峰,任志远 .2002.陕西省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研究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6 (2): 10 ~14

夏军 .1999.区域水环境及生态质量评价 [M] .武汉: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谢志仁,刘庄 .2001.江苏省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1 (3): 85 ~88

徐福留 .2001.城市环境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4 (2): 13 ~15

徐正春 .1993.森林资源预警系统初步研究 [J] .林业经济,(1): 58 ~62

许学工 .1996.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评估和预警研究: (J).生态学报,16 (5): 461 ~468

阎积惠,康慧,陈怀亮 .1995.TM 图像地质应用原理与方法 [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颜卫忠 .2002.环境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17 (3): 87 ~90

杨桂山 .2001.长江三角洲近 50 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16 (2): 121 ~127

杨天柱 .2005.丹江口库区生态林现状与建设对策 [J] .河南林业科学,25 (2): 38 ~40

杨伟光,付怡 .1999.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J] .监测与评价,(2): 42 ~43

杨志峰,徐俏等 .2002.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J] .中国环境科学,22 (4): 360 ~364

姚建 .1998.AHP 法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重庆环境科学,20 (2): 11 ~14

姚建,王燕,雷蕾等 .2006.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模糊评价 [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3 (2): 90 ~92

叶文虎,栾胜基 .1994.环境质量评价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亚平,刘鲁君 .2000.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环境科学研究,13 (3): 33 ~36

喻良,伊武军 .2002.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四川环境,21 (4): 38 ~40

张大任 .1991.洞庭湖生态环境预警 [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7 (2): 42 ~44

张合平,刘云国 .2002.环境生态学 [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张明 .1999.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驱动因子的统计分析 [J] .自然资源学报,14 (4): 381 ~384

张天义,张兴辽,张克伟等 .2003.遥感 .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张峥,张建文,李寅年等 .1999.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J] .农业环境保护,18 (6): 283 ~285

赵跃龙 .1999.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分布及其综合治理 [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赵跃龙,刘燕华 .1994.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划分及其范围确定 [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6 (2): 34 ~44

赵跃龙,刘燕华 .1996.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 [J] .地球科学进展,11 (3): 245 ~251

赵跃龙,张玲娟 .1998.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J] .地理科学,18 (1): 73 ~79

郑新奇,王爱萍 .2000.基于 RS 与 GIS 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J] .环境科学学报,20(4): 489 ~ 493

朱东红,上官铁梁,苏志珠等 .2000.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 64 ~67

朱发 .1999.层次分析法在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中的应用 [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 66 ~68

朱晓华,杨秀春 .2002.层次分析法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18 (5): 43 ~46

庄锁法 .200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3 (4): 582 ~590

左伟,王桥,王文杰等 .2002.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 [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8 (1): 67 ~71

Annemarie.1997.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the LUCC Science Plan in Europe [M] .LUCC new sletter,(1): 7 ~ 10

Barnthouse LW.1992.Tlne role of models i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nviron Toxicol Chem,(11): 1751 ~ 1760

Blaszczynski J S.1997.Landform Characterization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63 (2): 183 ~ 191

Boughton DA,Smith ER and O'Neill RV.1999.Regional vulnerability: A conceptual framework.Ecoyst Health,(5): 312 ~322

Edwards G, Lovwel.K E1996.Modeling Uncertainty in Photointerpreted Boundaries.Photogrammetric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62 (4): 377 ~ 3

Farina A.1988.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 [M] .London: Chapman & Hall,1 ~ 130

Lambin E F,Baulies X etal.1999.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A] .IGBP Report No.48 & IHDP Report No.10 [C] .Stochkholm: IGBP,11 ~ 16

TurnerⅡBL,Skole D,Sanderson S et al.1995.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science / research plan [M] .IGBP Report No.35 and HDP Report No.7.Stochkholm: IGBP

Turner I BL,David Skole, Steven, Sanderson.1995.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 ): Science / Research Plan[R] .IGBP Reports,No.35

Turner II BL.1990.Two type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definitional and spatial scale issues in their human dimension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Humanand Policy Dimension,1 (1): 14 ~ 22

1、在篇首标明作者姓名、论文署名的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省市、邮编(附英文)。2、稿件须有:摘要220字左右(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忌使用“本文”如何、“文章”如何这类评价性、解释性、介绍性的词语)、关键词(3—6个)(附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作者须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4、来稿中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分别排列。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序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图书报刊等资料的引文。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或出版地,起止页码.{刘国东.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经济意义[J].商业经济,2001,(9):10-18)}5、所有来稿,字数以4000—8000字为宜,来稿以 word 格式发送电子邮件。学术期刊论文撰写格式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