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学校学报《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由广东省直属高校——韩山师范学院主办, 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省级学术期刊(双月刊)。它创刊于1980年,原名《韩山师专学报》,1995年1月改为韩山师范学院学报。它主要刊登本校师生撰写的有较高学术水平或较大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报道韩山师范学院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刊已被《中国数学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复印,被多家重要数据库列为文献源或收录。 馆藏资源截至2015年4月,现有多功能信息化图书馆1座,面积近3万平方米,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7万册,期刊合订本9.8万册,报纸合订本9181册,本馆最有特色的文献典藏为民国时期的原版图书6000册、古籍线装本9700册和潮汕地方文献2363册;中文电子资源数据库17个;馆藏电子图书69万册。

2007年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自选项目,即《内战时期的美国援助》立项。1995年主持完成陕西省教委专项资助研究项目:《世界文明中心漂移论》;1998年参与完成陕西省教委重点资助研究项目:《陕西群体人格与经济发展研究》;2004年完成韩山师范学院资助自选项目:《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2009年主持完成广东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潮州市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市场营销》;2011年主持完成教育部和广东省社科规划研究课题:《内战时期的美国援助》;现在主持在研广东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潮汕民俗和民间艺术的研究、开发与利用》(2009-2012年)。获奖情况先后荣获陕西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年)、广东省潮州市宣传文化精品奖(2004年)、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0年)、韩山师范学院“十五”期间科研工作优秀个人奖(2005年)、韩山师范学院2003-2004年度陈伟南奖教金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5年)等。主要学术成果1.《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著作,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2.《潮汕旅游资源的灵气与神韵》,著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3.“租借法延期援助的政策动机及其后果”,《唐都学刊》,2012年第1期。4.“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诞生及其使命”,《世界历史》,2004年第5期。5.“潮汕当代抒情诗的特色和审美价值”,《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6.“略论风景名胜的灵气与神韵”,《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7.“美国对华政策真实意图蠡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8.“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对解放区的救济”,《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9.“联总援建的长期项目及其善后安排”,《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10.“联总援助与我国铁路交通善后”,《史学月刊》,2003年第3期。11.“浅析联总援华物资中的美军剩余物资”,《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12.“浅析美国外交政策的价值取向”,《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13.“试论国际战略的三种形态”,《唐都学刊》,1997年第2期。14.“浅析国际政治的核心:安全和权力”,《唐都学刊》,1994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1995年第1期全文收录。15.“试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唐都学刊》,1995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1995年第11期全文收录。16.“自由法国与美国矛盾冲突的原因和实质”,《唐都学刊》,1988年第4期。17.“康边停战后的战债与赔款问题”,《唐都学刊》,1990年第2期。18.“议会制共和国的实践和教训”,《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19.“浅析联总对我国的无偿援助及相关非议”,《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20.“论科学救国思想的发轫及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韩山学院学报编辑部有学生吗

公众号是我们法学专业学生除了书籍以外的培养法律思维、日常汲取前沿讯息,跟上法律最新变化步伐的一个渠道。以下是我觉得法学专业的同学用得上的公众号

1.legal road这是一个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公众号,是法学专业的交流平台,在这里有很多个话题讨论,各个模块,各个方面都有,比如实习啊,专业探讨啊,翻译文本啊,里面大佬云集,类似于一个关于法学专业的大型社区交流平台。

2.超律志这个公众号,只要你是要学习法律英语的都会给你推荐,因为里面的文章都是一些法律英语的学习技巧,还提供免费的资料,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发现法律英语》这本杂志,原创就是这个公众号,同时它也会推送一些法律相关的热点问题,吃饭上厕所刷刷还能背背单词。

3.青法在线这是法学专业前辈分享自己经验的平台,适合新老在校生关注,里面有关于论文怎么写,读研究生有什么意义,法学专业的职业选择等话题讨论,新生可以看看这些前辈是怎么学习法律的,而老生可以看看公众号里面的实习信息,为以后的实习做准备。

4.青苗法鸣这个公众号还是比较有名的,主打的对象是法学专业的新生,所以这个公众就经常会推送一些适合“小法师”看的文章,比如入门级法学书籍,怎样度过大学生活,如何让大学生活过得有意义,还有一些法学专业的征稿,有文采的同学可以赚点稿费。

5.今日普法这个公众号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它发的推文就是一些结合时事的法理分析,推送的视频可以一个段子来看,不乏味不枯燥的给你灌输法学知识,它最近的推文都是关注一些我们关注不到的地方,非常的新颖。

《学记》比较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官学与私学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以及师生关系等, 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其中, 对教育教学原则的阐述, 对现代教育仍有继承和借鉴的意义。1教学相长的原则“教学相长”这句话, 最早见于《学记》, 其中写道:“虽有佳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意思是说: 虽有好的鱼肉, 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 虽有好的道理, 不学不知道它的精深。所以, 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通过施教才知道自己的贫乏。知道不足, 才能反躬自省; 知道贫乏, 才能自强不息。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和学各半”, 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3 ]。孔子说:“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不如今世?”(《论语·子罕》) , 又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荀子也说:“非我而当者, 吾师也; 是我而当者, 吾友也; 阿谀我者, 吾贼也”, 他还提出“青, 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认为教师不仅应该而且可以向后辈和学生学习[ 4 ]。《学记》中教学相长的思想强调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 说明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 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教学相长的原则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 失去任何一方, 教学过程就不复存在。教师应该认识到,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 又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积极思考。同时, 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 也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师生之间应发扬教学民主、相互切磋、相互学习, 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2启发诱导的原则《学记》继承和发扬了《论语》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并对当时教学中存在的机械灌输的现象进行了尖锐地批评。《学记》指出, 教学之所以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是由于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呻其占毕, 多其讯, 言及于教, 进而不顾其安, 使人不由其诚”是违反教学规律的, 那种做法只能导致学生厌恶学习, 对学习产生困惑。基于此,《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这里所说的“喻”, 即晓喻, 是启发诱导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君子的教学, 重在启发诱导。对学生是引导而不是牵拉; 是鼓励而不是压抑; 是启发而不是灌输。引导而不牵拉, 师生关系就融洽; 鼓励而不压抑, 学习就轻快; 启发而不灌输, 学生就会思考。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这样的教师可以说是善于启发诱导的了。为达到“和易以思”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到“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 即要求教师的讲解要简约而透彻、精辟而得体, 虽多用譬喻但意思要明确。《学记》启发诱导原则的心理基础是“志”。“士先志”、“辨志”、“游其志”、“继其志”、“强力而不反”, 都是强调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贯彻启发诱导原则的过程中, 教师运用问答法组织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 叩之以小则小鸣,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待其从容, 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这句话要求教师既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 又要善于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于提问的, 如同攻伐坚硬的木材, 先砍易伐的, 后砍最坚硬的部分, 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能愉快地接受和理解。不善于提问的, 正与此相反。善于对待学生提问的, 好像撞钟一样, 小击则小鸣, 大击则大鸣, 总给以相应的准确回答, 而且总是先让学生从容提出问题然后再作答,就像钟声慢慢自然消失一样。不善答问的正与此相反。所有这些都是讲述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道理。现代教学中, 启发诱导仍然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5 ]。在教学活动中, 学习是对知识能动的智力加工活动, 只有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知识。当然, 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非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方向、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发挥出来的。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和教学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实行启发式教学, 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充分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3豫时孙摩的原则《学记》认为: 豫、时、孙、摩,“此四者, 教之所由兴也。”“豫”,《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豫。”意思是要求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要事先做好准备, 要有预见性。要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之前, 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发然后禁, 则格而不胜”, 即如果发生之后才去禁止, 就会遇到阻力而难以解决。“时”,《学记》说:“当具可之谓时”。是说教育和教学必须在适当的时机进行, 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必定“勤苦而难成”。这与孔子“学贵及时”的思想是一致的。“孙”,《学记》说:“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就是说教学要有顺序,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来安排教材的知识深浅、难易程度、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反之, 就会“隐其学而疾其师, 苦其难而不知其益, 虽终其业, 其去必速。”如果教学不循序渐进,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痛苦, 并且会抱怨老师, 只会痛恨学习的困难而不知道学习的益处, 即使勉强完成学业, 知识的遗忘也必定很快。“摩”,《学记》说:“相观而善之谓摩”。意思是要重视教学中的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以提高教学质量。孔子有:“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和“以友辅仁”、“德不孤必有邻”的主张。荀子有“降师亲友”的主张。《学记》提出通过师友间的相互切磋, 才不致于偏颇和闭塞,即“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同时,《学记》提出要防止学生结交不良的朋友, 以致影响学习、违背师训,并将“乐群”、“取友”作为考查学生学业成就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证明, 豫、时、孙、摩的教学原则, 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在今天的教育工作中, 我们应将豫、时、孙、摩批判地继承, 灵活地运用。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 在教学之前, 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 要注意防止干扰教学的现象发生。在教学中, 教师要对所教知识和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水平及学习与思维习惯深入了解, 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及时施教,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活动。此外,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还应通过互相交流及时调节或强化教学活动, 深化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率。4长善救失的原则《学记》曰:“学者有四失, 教者必知之。任职学业,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这里所说的多、寡、易、止, 是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缺点: 贪多务得, 就会不求甚解; 所习太少, 就会孤陋寡闻、限制智力发展; 浅尝辄止, 就会放弃刻苦钻研, 不能掌握知识的本质; 畏难而退, 就会失去信心, 不能进取。这四种缺点,是由学生的不同心理所引起的。因此, 老师要摸清学生学习的各种心理状态, 在“知其心”的前提下去帮助学生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故《学记》说:“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是教育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 既揭示了正面教育的意义, 又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在教学实践中主张教学内容要因学生的才智和理解能力而定。“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论与·雍也》)。孔子善于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记》指出:“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弗”。如果教师的施教方法违背了教学规律, 最终会导致学生勉强结业, 所学知识也会迅速遗忘。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 重视因材施教, 善于因势利导, 利用积极因素, 克服消极因素, 将学生缺点转化为优点。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 了解学生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根据学生实际确立教学目标。同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长善救失, 扬长补短,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信赖与激励的良好氛围,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6 ]。5藏息相辅的原则孔子曰:“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游于艺”即游思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劳逸结合的教育思想。《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 时教必有正业, 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 不能安弦; 不学博依, 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 不能安礼。不兴其艺, 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 藏焉焉, 息焉游焉。夫然, 固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强调正课学习必须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指出适当娱乐能使学生驱除疲劳、精神焕发, 有助于学习的进行。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善于排除课堂教学受教学任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来自教育内部因素影响与制约的干扰, 千方百计改革教学模式, 丰富教学内容。课外学习作为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 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接受教育的同时又有选择地发展自己的爱好与特长, 发展自身的潜力。学生学习要劳逸结合, 让学生在休息娱乐中, 保持心情舒畅, 在开拓眼界中提高学习兴趣, 获得新的知识。《学记》作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文献, 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但是它揭示了教育与教学的客观规律, 系统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经验, 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理论, 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充分挖掘《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古为今用, 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参考文献:[ 1 ]曾智昌1 论《学记》的诞生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J ]1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8 (4) : 691[ 2 ]毛礼锐1 中国教育史简编[M ]1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51[ 3 ]高春华1《学记》注译[J ]1 中国大学教育, 2003 (3) : 231[4 ]蔡明星1《学记》之论教师及其启示[J ]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2 (3) : 301[ 5 ]岳欣云, 董宏建1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学记》[J ]1 天中学刊,2001 (2) : 1071[ 6 ]陈雯1《学记》的教育教学原则及其启示[J ]1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 2001 (10) : 471(编辑: 兰和群)2004 年第1 期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作者: 刘青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原则:

1、预防性原则 《学记》说:“禁于未发之谓预。”要求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止措施。否则,“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当不良倾向已经发生甚至积习已深时再做教育引导,就会格格不入而备受困难。

2、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已涉及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找诸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显见成效。

3、循序渐进原则 “不陵节施之谓孙(逊)”,教学必须遵守一定的顺序。顺序可以理解为内容的顺序和年龄的顺序。如果“杂施而不孙(逊)”,杂乱施教而无合理的顺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因此,要“学不遢等”。

4、学习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在集体中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扩展资料: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作为实施政治,进行社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学记》一开篇就用格言式的优美语言论述了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学记》开篇指出,自古以来,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仅仅依靠发布政令、求贤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统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必须发展社会教化,通过社会教育手段,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自觉来实现。

另外,人虽具有天生的善性,但是,不接受教育,不经过努力学习,就无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王者”的法令。这就像一块美玉一样,质地虽美,但不经过仔细地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古代的帝王深谙此理,他们在建设国家,统治人民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使其优先发展。

《学记》的作者以托古改制的方式,用格言式的精美语言阐发了教育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君民中的作用,强调了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从而把教育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联,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突出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记

山师学报编辑部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10月29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81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4月,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学校目前有校本部、北校区、东校区三个校区,共占地1200多亩,建筑面积57.3万平方米。坐落在济南长清大学园区占地近3000亩的新校区,于2003年10月开工建设。建校54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育人为本,坚持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 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了 11万多名合格人才,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为科教兴国、尤其是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评为全国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山东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2个公共教学部。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本科专业,33个非师范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 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500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 13000余人,外国留学生 100多人。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221万册,有中外文期刊 6000种,电子图书 20万册,电子期刊6600种。学校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学校设有 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9个省级研究和培训机构。现有8 个省级重点学科、4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有4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进入山东省 “十五” 重点强化工程。编辑出版《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山东师大学报》、《山东外语教学》等6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校在职教职工2253名,其中专任教师1150人,教授、研究员25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52人。博士生导师60人,硕士生导师3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 200人,硕士学位教师648人。1人入选全国 “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1人获教育部颁发的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3 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41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0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获得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有5位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另外,学校聘请 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学校具有从严治教的优良教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以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实行选课制,开展按学院招生、辅修专业、双学位、二次挑选专业等试点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97年以来,学校共有5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3项获得省级奖励,56个项目被列为省级以上教学科研立项。2003年学校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列入重点批次录取。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硕士考博士率均超过30%,个别专业达到6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7.28%。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973” 项目 2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 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项,国家攻关项目 6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0余项。学校年度科研经费接近 1700多万元。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100多项,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00余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 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 4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讲学、合作研究,聘请 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与 10多个国家、地区的40所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自1990年以来,共接收长短期留学生1500多人,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学校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都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已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的名牌学校。目前,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开拓创新,为建设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高水平的山东省重点大学而奋斗。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邮编:250014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连山东师大学报 都不核心期刊,更别说二级期刊了,更不可能是核心期刊。

孙莉女,29岁,体育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主讲体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专选课、大学公共体育一年级体育与健康课、大学公共体育二年级健美操选项课等课程,近年来,参编教材2部,主持课题2项,其中省级课题1项,校级青年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带领多支学生队伍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现场啦啦队全国选拔赛山东赛区分赛”,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带领学生参加2007年山东省大学生健美操大赛荣获二等奖。孙莉370686198410243121姓名:孙莉毕业学校:山东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所学专业:体育教育、体育人文社会学最后学位:硕士参加工作时间:2001年7月进入本校时间:2001年7月现任职务:教师 现职称:讲师晋升讲师时间:2006年11月所在教研室:体操个人简历:1997年9月----2001年7月,于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系就读;2003年9月----2007年7月,于北京体育大学就读硕士学位;2001年7月至今,于济南大学体育学院任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方向:以竞技健美操训练为主,遵循科学训练的原则的同时,选拔优秀的专业人才,力争使济南大学体育学院的竞技健美操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以体育管理专业、体育教育学为主,致力于从就业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外出裁判及社会兼职情况: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的编排指导工作,曾获得第一届普通高校大学生竞技健美操比赛第一名的编排指导最好成绩科研成果:“智能体质测评仪器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课题—第四位;“体育学院开设个人体适能指导课程可行性研究” (规划中)。论文论著:“谈终身体育指导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山师学报;“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研究”----北体大硕士论文;座右铭:成功取决于态度!本表仅供查号使用,不表示任何排序及隶属关系。拨外线需先拨"0",外线拨入请在“6”开头的号码前加拨“8973”,其它号码前号码前加"8276"。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纪委、监察室 党委组织部、组织员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党委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党委保卫部(处)、武装部 人事处 教务处 科技处社科处 研究生处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实验设备与国有资产管理处 计划财务处审计处 基建处 后勤与产业管理处 工程训练中心 高教研究所信息网络中心 档案馆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妇女委员会 团委图书馆 校友工作办公室 医院 文学院 理学院法学院 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学院 城市发展学院 旅游学院 体育学院 艺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泉城学院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回页首 主任室 7660 副主任室(1) 7009 副主任室(2) 7663副主任室(3) 6077 综合科 7673 秘书科 7670 机要科(1) 7671机要科(2) 7680 信息督查科 7672 文印室 7690 值班室 7675小车班司机值班室 7260 法律事务中心 6285纪委、监察室 回页首 副书记、监察室主任 7682 副书记室 5423 纪检监察办公室 5424党委组织部、组织员办公室 回页首 部长室 5574 副部长室(1) 5911 副部长室(2) 5307干部科 5307 组织科、党校办公室 5835 组织员办公室(西) 7231 组织员办公室(东) 9129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回页首 部长室 7216 副部长室 7229 宣传科 7232理论科 9172 影视部 5162 济南大学报社 7233党委统战部 回页首 党委统战部 5821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回页首 部(处)长室 7301 副部(处)长室(1) 7302 副部(处)长室(2) 7200副部(处)长室(3) 7320 教育科 7302 管理科 7220 就业指导中心(1) 7100就业指导中心(2) 7300 助学管理中心 7272 心理指导中心(1) 7303 心理指导中心(2) 6059东区值班室 9136 学工在线网站 7262党委保卫部(处)、武装部 回页首 处长室 7953 副处长室 5573 综合科 7952户籍科(西) 7949 户籍科(东) 9182 消防科 7119 治安一科 7255治安二科(1) 5313 治安二科(2) 6110 治安三科(1) 6711 治安三科(2) 6637治安四科(东) 9186 110值班室 7110 110值班室(东) 9110 办公楼值班室 7148南门 5412 西南门 6175 西门 7954 西侧门 7940南院北门 9711 南院东门 7954 西院北门 5795 监控室 7951地下停车场 6110 东区东门 9104 东区南门 9134 东区小南门 9144人事处 回页首 处长室 7190 副处长室 7193 调配科 7192师资科 7196 劳资科 7191 档案室 7195教务处 回页首 处长室 5847 副处长室(1) 7900 副处长室(2) 5460综合科(语言文字办公室) 5825 综合科(东) 9146 教学管理科 5946 教学督导科 5747实践教学科 5806 教务科(西) 7269 教务科(东) 9150 学籍科 5815教材科 (1) 5945 教材科 (2) 5461 招生办公室(1) 5900 招生办公室(2) 5901科技处 回页首 处长室 5463 副处长室(1) 6855 副处长室(2) 5671计划科 5673 成果科 5672 军工项目科 6783 开发科 5687学报(自然版)主编(1) 5452 学报(自然版)主编(2) 5454 《中国粉体技术杂志社》 5659 编辑部(1) 5659编辑部(2) 9889 外联部 87154935社科处 回页首 处长室 7336 副处长室 7337 计划科 7339学报(社科版)主编 5701 编辑部 9171研究生处 回页首 书记室 5910 处长室 5948 副处长室 6910培养科 5947 学办、团委 5749 学科建设办公室 5848 学位办公室 5947招生办公室 5949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回页首 处长室 7697 综合科 7683 国际交流科 7662外国专家科 7683 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办公室 5810实验设备与国有资产管理处 回页首 处长室 7010 综合科 5639 房产管理科 5655房改办 5872 资产管理科 5935 设备管理科 5839计划财务处 回页首 处长室 5553 副处长室(1) 5830 副处长室(2) 7194综合科 5831 经费核算业务部(1) 5833 经费核算业务部(2) 9298 后勤财务业务部 5836基建财务业务部 5836 资金结算业务部 5832 综合收费业务部 5850 会计电算化及网络业务部 5837实体与产业财务业务部 5940 工资管理办公室 5829 东区财务室 9178 基建工程结算办公室 7013审计处 回页首 处长室 6700 副处长室 5470 财务审计室 5801东区审计室 9191 工程审计室 5450 工程审计室(2) 5950基建处 回页首 处长室 7016 副处长室 7015 综合科 7011施工科(1) 7012 施工科(2) 7014 材料科(1) 7019 材料科(2) 5743后勤与产业管理处 回页首 书记室 5778 处长室 5787 副处长室 7159综合管理科(家委会) 6667 质量管理科 5466 产业管理科 5466 幼教中心 (1) 5497幼教中心 (2) 5498 物业管理服务中心 6017 主任室 6117 副主任室 6119副主任室(2) 6167 副主任室(3) 7115 副主任室(4) 5560 校园管理部 5731校园管理部(东) 9167 教室管理部 5560 教室管理部(东) 9157 电化教学部 (1) 5560电化教学部 (2) 9282 电化教学部 (2) 9282 维修保障部 5726 维修保障部(东) 9162报修值班室 5725 仓库 5724 工程部 5857 综合部 7115电话代维(1) 7112 电话代维(2) 7114 电话代维(东) 9222 网通营业厅 9572收发室(1) 5683 收发室(2) 5772 收发室(东) 9125 劳动服务公司 7399招待所 7199 水站 7138 济大超市 5906 济大超市 学1分店 5448济大超市 南院分店 5636 济大超市 东校区分店 9256 荷园超市 7157 产业公司(1) 9192产业公司(2) 9168 印刷厂 7822 旅行社 7187 票务中心 7117能源管理服务中心 7158 水电服务部(1) 9012 水电服务部(2) 7243 水电服务部(3) 9063供热服务部 7053 供热服务部(东) 9160 供热维修 7051 生活服务中心 7042主任室 7177 副主任室(1) 5469 副主任室(2) 6780 营养配餐部 7023维修班 7063 监控部 7041 采供部 7044 供应部 6359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西校区(1) 7509 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西校区(2) 9060 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西校区(3) 7523 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东校区 9138附属小学 校长室 7072 附属小学 办公一楼 7078 附属小学 办公二楼 7076 附属小学 办公三楼 7075工程训练中心 回页首 书记、主任室 5456 副主任室 5410 办公室 5967创新训练与技术开发部 6632 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9279 济南大学工厂 89763042 总机转各部门(1) 5408总机转各部门(2) 5409高教研究所 回页首 高教研究所(1) 5782 高教研究所(2) 7382信息网络中心 回页首 主任室 5933 副主任室 7630 综合业务部 6662校园卡及网络业务部 6009 校园卡及网络业务部(东) 6033 校园卡系统研发及维护 6607 校园卡自助服务 6003技术支持办公室 5718 网络维护办公室 5718 网络维护办公室(东) 9126 信息管理办公室 6607档案馆 回页首 馆长室 7679 校史工作部 7691 业务指导部 7681信息管理部 9127离退休工作处 回页首 书记室 5930 处长室 5608 副处长室 5929副处长室(东) 9189 综合科 (1) 7981 综合科 (2) 6481 一 科 6581二 科 9190工会、妇女委员会 回页首 主席办公室 6770 副主席办公室 6522 组宣、文体办公室 7261妇委会 主任办公室 5419团委 回页首 书记室 7305 组织部 7319 宣传部 7329实践及科技创新部 7322 东区办公室 9135 校学生会 7317 校学生会(东) 9133“团员之家”网站 7353 礼堂办公室 5769 礼堂值班室 5791 青年礼堂 7363东区礼堂 9140图书馆 回页首 书记室(1) 9198 书记室(2) 7207 馆长室 7201副馆长室(1) 7206 副馆长室(2) 9199 办公室 5453 办公室(东) 9197采访部 7003 期刊部 7006 参考咨询部 7002 电子阅览室 5913流通部(西/文) 7004 流通部(西/理) 7005 流通部(东) 9201 过刊库 7006过刊库 (东) 9202 技术部 5982 特藏室 (东) 9200 教师阅览室 (东) 9202校友工作办公室 回页首 主任室 6399 副主任室 6066 办公室 6299医院 回页首 书记、院长室 7131 副院长室 7125 办公室 7120防疫 7129 急诊室 7135 二楼观查室 7130 病房、手术室 7132挂号室 7133 药房 7134 计划生育办公室 5712 计划生育办公室(东) 9291主任办公室(东) 9203 东区医生办公室 9206 东区护士办公室 9207文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9215 院长室 9208 副书记室 9156副院长室 9209 办公室 9210 教学管理办公室 9248 学办 、团委(1) 9249学办 、团委(2) 9211 资料室 6006理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6022 院长室 5570 副书记室 9267副院长室(1) 9227 副院长室(2) 5965 办公室 5480 教学管理办公室 9221学办、团委 (1) 7313 学办、团委 (2) 9220 数学系 9223 物理系 5976公共课教学部 5972 公共课教学部(东) 9265 实验中心(1) 5977 实验中心(2) 9228机房 5987法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7507 院长室 7453 副书记室 7479副院长室(1) 7450 副院长室(2) 7478 组织员室 7277 办公室 7451教学管理办公室 7452 学办、团委 (1) 7471 学办、团委 (2) 7456 教学评估办公室 7457资料室 5989 法学系 6108 社工系 6118 社保系 6008管理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7621 院长室 7400 副书记室 7321副院长室(1) 7401 副院长室(2) 6321 办公室 7404 教学管理办公室(1) 7405教学管理办公室(2) 6062 学办、团委 (1) 7790 学办、团委 (2) 7791 科研教学管理办公室 6062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 7793 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2) 87961643 实验中心 7406 资 料 室 7797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7623 工商系 7625 会计系 7622外国语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7746 院长室 5846 副书记室 7748副院长室 7740 办公室 5481 教学管理办公室 9216 学办、团委 7311电教办公室(1) 5863 电教办公室(2) 9219 大学外语部(1) 5986 大学外语部(2) 9217迎评办 7743 英语系 9218 德语系 7742 日语系 7747法语系 7741 韩语系 7745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6109 院长室 6115 副书记室 9152副院长室 9262 副院长室(2) 6156 办公室 7667 教学管理办公室 9272学办、团委(1) 9212 学办、团委(2) 6159 研究生办公室 6588 学生会 9293资料室 6157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5891 院长室 5897 副书记室 6673副院长室(1) 6671 副院长室(2) 6652 副院长室(3) 7561 办公室 5473教学管理办公室 7560 学办、团委 7306 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7357 本科教学评建办公室 6292成教办 5932 资料室 5892 机房 7077 材料科学系 5974材料工程系 5895 实验中心 6653 复合材料教研室 6751 材料物理教研室 6751材料工艺教研室 6752 材料工程教研室 6752 电镜实验室 5983 X-ray实验室 5981差热实验室 6867 水泥实验室 5890 岩相实验室 5908 反应工程实验室 5894墙体材料研究所 5974 新材料研究实验室 7217 复合材料学会 5926 建筑材料工程中心 7017胡佳山实验室 5853 耿浩然实验室 5317 王介强实验室 5314化学化工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5969 院长室 7367 副书记室 7310副院长室(1) 5730 副院长室(2) 5474 办公室 5475 教学管理办公室 5675学办、团委(1) 7312 学办、团委(2) 6310 保密室 6031 实验中心办公室(1) 6981实验中心办公室(2) 5338 实验中心总机(1) 6982 实验中心总机(2) 6983 环境实验室 6032有机实验室 5664 材料化学室 5955 高分子系 5953 物化实验室 5959分析实验室 5907 制药 5676 化工原理 5674 生物技术 9230山东省氟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6365 维修室 5961机械工程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5993 院长室 6315 副书记室 7316副院长室(1) 6312 副院长室(2) 6313 办公室 5476 教学管理办公室 5991学办、团委 7315 研究生办公室 6314 学院网站 6590 机械设计系 5925工业设计系 5720 机械制造系 5870 机电系 5704 实验中心 5997机电实验室 5975 工程图学中心 5970土木建筑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5990 院长室 6600 副书记室 7150副院长室 (1) 5479 副院长室 (2) 5973 办公室 5943 教学管理办公室 7153学办 、团委 7308 建筑材料检测中心 5979 学院评建办 5884 学院总机 5851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7020 院长室 5896 副书记室 7855副院长室 5980 办公室 5995 教学管理办公室 5760 学办、团委 7506研究生秘书办公室 5879 自动化系 5996 电气工程系 5923 电工电子教研中心 5919计算机实验室 9260 自动化研究所 5928 电力研究所 5896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5985 院长室(1) 7581 院长室(2) 5912副书记室 7732 副院长室(1) 7505 副院长室(2) 5912 办公室 7500教学管理办公室(1) 7503 教学管理办公室(2) 6503 学办、团委(1) 7733 学办、团委(2) 7734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6373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 7528 计算机技术教研中心(1) 7501 计算机技术教研中心(2) 750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5934 网络技术教研中心 7529 计算机应用教研中心 7504 计算机体系结构教研中心 7549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室 7546 模式识别研究所 566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5917 通信教研中心 5937电子信息教研中心 5937 电路与信息处理教研中心 5937 软件实验中心(西) 5916 软件实验中心(东) 9175硬件实验中心 5927经济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9268 院长室 9269 副书记室 9020副院长室 9021 办公室 9271 教学管理办公室 9273 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 7650院内总机转各部门 7710城市发展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9246 院长室 9235 副书记室 6917副院长室 9235 组织员办公室 9235 办公室 9233 教学管理办公室 9233学办、团委 9287 学院实验室 9033旅游学院 回页首 书记、 院长室 9299 副书记 、副院长室 9297 办公室 5411教学管理办公室 9295 学办 、团委 9257体育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9232 院长室 9032 副书记、副院长室 9067办公室(西) 5303 办公室(东) 9236 教学管理办公室 9061 学办、团委 9237体育教研室 7001 《体卫艺教育》编辑部 9238艺术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6701 院长室 9251 副书记室 6703副院长室 6702 办公室 9250 教学管理办公室 9179 学办 、团委 9252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6801 院长室 6707 副院长室(1) 6807副院长室(2) 6809 办公室(1) 6706 办公室(2) 6717 教学部(1) 6719教学部(2) 6657 学籍部 6715 学生工作办公室(1) 6720 学生工作办公室(2) 6026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7697 副院长室 7979 综合事务办公室 5641留学生教育教学办公室 5557 留学生公寓服务台 5648 合作项目办公室 5810 外专、留学生公寓办公室 5649泉城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6599 院长室 7567 副书记室 7633副院长室(1) 6872 副院长室(2) 6222 西校区领导值班室 6871 办公室(1) 7767办公室(2) 9120 办公室(3) 7577 教学管理办公室(1) 7557 教学管理办公室(2) 6380教学管理办公室(3) 9121 学办、团委(1) 6333 学办、团委(2) 7757 学办、团委(3) 6557学办(西) 6873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回页首 书记室 6827 副院长室 6828 办公室 6818学办、团委 6821 教学管理办公室 6825

保山学院学报编辑部

保山是云南历史上哀牢国的首邑,东汉时(公元69年)设永昌郡,为当时全国第二大郡,是我国南方丝绸古道上的重要商贸城市,也是我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保山文化昌明,人杰地灵,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

保山地处滇西德宏、丽江、大理、临沧、怒江、迪庆多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心。办学30多年来,保山学院为滇西等区域培养了20000多名社会建设人才,在职教师、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3万多人次,为当地社会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和认同感。

目前,学院设11个系47个专业,面向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全日制学生近6000人;教职工432人,325名专任教师,有教授22人、副教授99人、博士研究生13人(含在读),硕士研究生164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保山市学科带头人5人,校级学科带头人9人,骨干教师20人;聘任了包括黄润乾、戴永年等“两院”院士在内的客座教授30多人。有省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两个,省级特色专业一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一个,省级高校小语种教研室一个,保山市重点实验室一个。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研规划课题10项,省级科研、教研项目35项,市级、校级科研教研课题16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70余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级以上教研科研奖励40余项。《保山学院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缅甸、泰国、韩国的学校进行长期合作。

保山学院教务管理系统 (点击进入)

毕竟是省级的期刊,投稿还是有要求的,最好是有实力,期刊级别 省级出版周期 双月刊国内刊号 53-1215/Z国际刊号 1674-9340出版地区 云南刊社简介《保山学院学报》(原:保山师专学报)创刊于1980年,由云南省教育厅和保山学院主办。本刊主要刊登社会各界有见解的学术理论文章。主要栏目有:高校思想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滇西抗战研究、文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等。《保山学院学报》用稿范围以高校研究性论文为主,也欢迎社会各界有见地的理论文章,同时适当采用部分质量高的中学教研文章、在校大学生的论文。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全国高职院校优秀学报栏目设置高校思想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滇西抗战研究、文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投稿须知1、《保山学院学报》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2、《保山学院学报》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3、《保山学院学报》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4、《保山学院学报》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5、《保山学院学报》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保山学院原名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保山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保山师范专科学校,是云南省首批创办的四所师范专科学校之一。学校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远征路。保山是云南历史上两大古国(滇国、哀牢国)之一哀牢国首邑驻地。东汉时(公元69年)设永昌郡,为当时全国第二大郡。保山交通便利,是我国古代南方丝绸古道上的重要商贸城市,也是今天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保山文化昌明,人杰地灵,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有国家级地质公园“腾冲火山热海公园”,有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侨乡“和顺”,滇西抗战遗址“龙陵松山”等一批中外闻名的精品旅游景区。保山地处滇西德宏、丽江、大理、临沧、怒江、迪庆多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心,长期以来一直担负着为滇西边疆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办学30年来,为滇西边境民族地区培养了15000多名社会建设人才,培训中小学管理干部及在职教师3万多人次,为当地社会、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和认同感。目前,学校面向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5164人,设有11个系36个专业。教职工408人,301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6人、副教授91人、硕士研究生117人,有保山市学科带头人5人,校级学科带头人9人,骨干教师20人。聘任了包括黄润乾、戴永年等“两院”院士在内的客座教授29人。有省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两个,保山市重点实验室一个。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研规划课题2项,省级科研、教研项目25项,市级、校级科研教研课题12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级以上教研科研奖励40余项。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缅甸密支那大学、泰国清迈大学进行长期合作,与韩国关东大学结为姊妹学校。学校占地面积795亩,规划面积1500亩。校园建筑面积17.78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1.1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68万元。图书馆藏书52万册,校园网1000兆光缆到楼幢,有1400多个信息点。学术刊物《保山师专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学校已正式向教育部提出组建保山学院申请。未来的保山学院立足保山,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省区,辐射南亚、东南亚,以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各行业所需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建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多科性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4月21日下午,保山师专接《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保山学院的通知》函(教发函[2009]80号),同意在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保山学院,学校代码为10686;同时撤销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 该函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组建保山学院的函》(云政函[2008]98号)的回复。该函就学校办学层次、管理体制、办学规模、经费投入、专业结构调整和设置作了要求、通知。 至此,保山学院正式建立。据悉,保山学院2009年首批设置、秋季招生的本科专业为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编辑部

简介:太原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创立于改革开放年代,1988年开办本科高等师范教育;太原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于建国初期,1958年在山西大学堂原址办学;山西省教育学院诞生于民国年间,1929年在国民师范旧址创建。在各自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它们弦歌不辍、薪火传承,誉满三晋、声名远播,为国家建设、山西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 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约1569亩,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3323名,硕士研究生325名,各类成人学生2466名,生源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新学院组建近二十年来,锐意进取,开拓奋进,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提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现有教学院(系)20个,本科专业及方向64个,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6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开设了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等通才教育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 实践教学成果丰硕。体育系毛飞豫同学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女子甲组50米蝶泳冠军,体现了我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行知舞蹈团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欢会的舞台,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一大批学子在国家级比赛中摘金夺银、屡获佳绩,彰显了学校优良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学校现有1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2个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3个山西省协同创新中心(其中一个为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1个山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中心(培育),2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2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4项,国家外专局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项目350项;获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4项、三等奖28项;获国内授权专利47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主办有《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教学与管理》等学术期刊。 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中国史、生物学、艺术学理论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教育硕士、艺术硕士、旅游管理硕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师资实力明显增强。现有教职工1424人,其中专任教师895人,包括教授111人,副教授312人,博士176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4名,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名,山西省科技重点创新团队带头人1名,山西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1名,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名,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名,山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14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67名,一批教师受聘担任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对外合作交流取得突破。学校已与国内外1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北密歇根大学、菲斯克大学、西北拿撒勒大学、多米尼克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加拿大布兰登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大学,意大利米兰ACME美术学院,捷克学院,新加坡智源教育学院,坦桑尼亚开放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陆续派学生分赴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学院、意大利福贾美术学院、佛罗伦萨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加拿大希尔克学院等大学交流学习。学校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并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府、科研院所访习或开展学术交流。 学校组建以来,始终秉承“崇德、博学、团结、创新”的校训精神,凝炼了“行知统一、造就良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以“德育为本、实践第一、创新教育”为主要内涵的行知精神,坚定不移地走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学校行知文化育人特色鲜明,被全国陶研会授予“全国优秀陶研学校”称号;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荣获了“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诞生于世纪之交的太原师范学院如同一艘扬帆启航的大船,在世纪首航的波翻浪涌中高歌猛进,执着前行。200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资格,2010年开始建设新校区,2013年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同年入驻新校区;2014年正式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2016年9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科学谋划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为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学校将以实施旨在促进山西高等教育振兴崛起的“1331工程”为引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努力在“十三五”末挺进全省高校第一方阵,为建设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目标而奋发努力。

太原师范学院一般,属于二本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新校区、中校区、南校区、北校区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84亩,其中新校区占地面积1569亩,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有教学院系19个,本科专业52个。

太原师范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6月,太原师范学院有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全日制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和艺术学理论,学制三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电子信息、艺术硕士,学制三年;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和旅游管理,学制两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类别:教育硕士的教育管理,学制三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原师范学院

还行,不如山西师大。太原师范学院系国家教育部1999年3月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 学院位于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是省城唯一的一所本科师范院校,分为北、中、南三个校区。学院占地面积361252平方米,建筑面积372225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高本、专科在校学生9643人,成人脱产学生813人,高师函授学生4797人,成人夜大学生309人。 新建的太原师范学院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图书馆纸质藏书115.8万册,电子图书31.6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额6280.2万元,计算机总台数2400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849个,多媒体实验室座位数6014个;师资力量明显增强,现有专职教师731人,其中教授86人、副教授251人、讲师274人、博士46人、硕士268人。专业门类更加齐全,优势更加突出,本科专业有: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科学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艺术设计、舞蹈编导、动画、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等30个师范和非师范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文科通才方向)、教育学(小学教育方向)、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学方向)、音乐学(艺术通才方向)、美术学(书法方向)等6个专业方向;有旅游管理、应用英语、旅游英语、学前教育、法律等5个专科专业。本科专业中,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科通才方向)、音乐学、学前教育、英语、经济学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同时,学科建设得到加强,人文地理、现当代文学、计算数学被评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古代文学、自然地理、国民经济学、音乐学、课程与教学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学科带头人和课题负责人为骨干,逐渐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动的机制。学院先后制定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十五”、“十一五”规划,为学院的整体发展规划了宏伟的蓝图。学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与办法,规范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行为。设立了学科建设基金、科研成果奖励基金、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基金、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2005年评选出30余名学科带头人。王尚义教授、张瑞君教授、王川龙教授被确定为省级学术带头人。学院对三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和六个校级重点学科,以及学科带头人给予经费资助。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额度,2001年至今共奖励183万元。合校以来,全院教师发表论文3926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48部,被SCI、EI、ISTP、CA等权威索引期刊收录117篇。教科研人员积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31项,获得科研经费287.6万元。 近年来,学院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合作办学形式多样。学院向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亚、新加坡派出留学生,在国内同北京师大、河北师大、陕西师大、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大建立了合作关系,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跨入21世纪的太原师范学院,秉承“崇德、博学、团结、创新”的校训精神,将继续坚持“行知统一、造就良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立足山西,辐射全国,为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服务;将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处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的本科师范院校。这是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曙光学社——教育实践的沃野 浪漫文学的天堂曙光学社创建于2010年11月12日,现有社员124人,骨干成员45人。是太原师范学院唯一集教育和文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生社团。创办有我省独家高校文学手机报及《曙光报》,均为学生自主言论平台。多次为社员免费提供大量兼职工作。曙光为纯公益性学生组织,目的在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获得真真实实的锻炼。一、学社宗旨:关注前沿教育、提供个性平台、培养未来教师、弘扬青春文化。二、幸运口号:有曙光就有希望 有追求就有未来三、指导教师:孟 旭(院科研处处长) 丁相平(教育系系主任) 韩 伟(省十佳优秀辅导员)四、机构设置:文汇部、编辑部、电子传媒部、发展部、交流部、策划部、宣传部、外联部。五、特色活动:1、个性文学类:《曙光报》、移动手机报、青春文学征文、现代诗文大赛等。2、教育教学类:中小学见习、教育热点辩论、我爱青春演讲大赛、模拟教学大赛、基础教育研讨等。3、生活学习类:星辰茶话会、参观名人故居、中外励志影片欣赏、假日出游及各类趣味娱乐活动。4、社会实践类:创业就业讲座、中小学参观学习、兼职工作实际指导帮助等。六、近期动态:1、太原师范学院首届“曙光杯”讲课大赛正在进行中,初赛报名人数达106人,观赛人数达300多人,场地占用7场。决赛成功圆满。 2、《曙光报》创刊发行,投稿人数不断增加。 3、召开了曙光茶话会,为社员做兼职就业指导和英语学习导引。五一兼职就业实质性帮助进行中。 4、太原师范学院电子校刊曙光专刊成功发行,电子传媒部正趋完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