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选

发布时间: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选

1、《蓝天下的傲视—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1月23日2、《理性的光芒—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2月8日3、《大地的花环—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3月9日4、《认识你自己—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5月3日5、《凝固的音乐—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6月21日6、《有意味的形式—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0年8月30日7、《黄金分割的启示—建筑美学漫谈》吉林日报1991年1月24日8、《历史的丰碑—建筑美学漫谈》 吉林日报1992年1月6日9、《在历史与现实的基点上建垒的理论形态》吉林日报1991年5月21日10、《整理国故的三种尺度及理论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1990年6期全文复印)11、《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现实主义论》见《胡风论集》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年版12、《茅盾早期文学理论与批评》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3期13、《三十年代新人小说论》宜昌师专学报1991年2期14、《艾青的抒情长诗〈向太阳〉的艺术特色》高师函授学刊1992年9期15、《文学批评的创新与守旧》长白论丛1992年2期16、《东北作家群的小说风格》宜昌师专学报1992年2期17、《西方文论与五四新文学观》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2期18、《先驱的智慧与五四新文学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2期19、《梁实秋对莎士比亚的翻译与研究》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2期20、《双重智慧下的自我塑造》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4期21、《毛泽东〈延座讲话〉的理论个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期22、《20世纪中国戏剧改革的先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6期23、《以社会革命为己任的现实主义大师—谈茅盾》建设银行报1996年7月3日24、《鲁迅〈风筝〉新解》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1期25、《当代文学的‘媚俗’倾向谈》当代作家1996年1期26、《当代女性文学谈》当代作家1996年2期27、《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反省》当代作家1996年4期28、《能力与要求——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与答卷引出的话题》湖北教育报 1999年11月30日29、《美与丑的变奏》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0年第2期下半月30、《全球化与新殖民主义、跨国公司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世界经济》2000年6期全文转载。31、《生活的真谛——简论史铁生的〈草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月(下半月)32、《新时代的恋旧情结——闻一多的文化心态研究》南都学坛2001年第5期33、《山水的灵气陶冶出的文学才女——萧红论》高等函授学报2001年第2期34、《才能、人格、意志——作家与艺术风格关系新论》南都学坛2001年第1期35、《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想传统与宗教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2期。36、《闻一多的文化心态研究》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37、《关于巴金的散文〈我的心〉》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年8月下半月38、《200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的特色与弊端》 中学语文2002年8期39、《知识与智慧——略论余光中散文的一种艺术境界》火浴的凤凰 恒在的缪斯——余光中暨香港沙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40、《邵荃麟20世纪40年代文艺思想》南都学坛2002年6期。41、《作文结构的一、二、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3期下42、《语言交际的生命本质与精神本质》沙洋师范高等转科学校学报2003年1期。43、《从现代到古代——叶维廉及其诗歌创作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44.《出走以后怎么办?——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中出走者的归宿及意义》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2期45.《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文化立场》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2期46.《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1期47.《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中)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4期48.《激情点燃智光——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特色》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3期49.《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5期50.《从〈红楼梦〉到〈狂人日记〉——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传统溯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6期51.《家族的挽歌——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第一道母题》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52.《鲁迅杂文的艺术境界论纲》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3期53.《漫谈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文学的关系》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期。54.《在反省与引进中建构的理论形态——从五四文学本体论看文学批评话语》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2期。55.《闻一多的大学教育理念》江汉论坛2006年11期(与孙红震合作)56.《〈红楼梦〉的艺术资源与史传传统——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传统溯源》鄂州大学学报2007年1期。57.《文学研究的责任信念》文艺报2007年9月20日。58.《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历史基点》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4期。59.《道德理想——〈狂人日记〉的未解之结》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10期。60.《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知识学问题》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6期。61.《两套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知识学问题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

1、贺桂梅,《“传统文化热”:“国家”与“文明”的交互塑造》,《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9日。暂未收录。2、贺桂梅,《批判的想象力:代际与阶级》,《中华读书报》2014年2月12日。暂未收录。3、贺桂梅,《马年春晚舞台上的“中国/梦”》,《中华读书报》2014年3月12日。暂未收录。4、贺桂梅,《“个人的”如何是“政治的”——我的性别研究反思》,《南开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5、贺桂梅,《马年春晚与“中国梦”想象》,《文艺争鸣》2014年第6期。6、贺桂梅,《1940-1960年代革命通俗小说的叙事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8期。《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7、贺桂梅,《海战电影与日本新民族主义》,《中华读书报》2014年9月3日。8、贺桂梅,《“中国”意识与当代文学(文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10期。9、《记忆的消费与政治——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的变奏》,《文化研究》2013年第1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10、《超越“现代性”视野:赵树理文学评价史反思》,《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1、《开放文学研究——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为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收入《走向学术前沿》,武汉出版社,2012年。12、《直面当代历史的情感结构》,《现代中国》第1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3、《重返80年代 打开中国视野》,《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3期。《社会科学报》2012年6月14日转载。收入《重构我们的文学图景:70后的文学态度与精神立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4、《“文化自觉”与“中国”叙述》,《天涯》2012年第1期。15、《革命与“乡愁”——〈红旗谱〉与民族形式建构》,《文艺争鸣》2011年4月号。16、《打开文学的历史视野——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激进实践重读》,《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7、《文学批评的“想象力”》、《谈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南方文坛》2011年第1期。18、《激活历史经验与学术知识的力量——解读刘复生》,《南方文坛》2011年第1期。19、《亲密的敌人——、中的性别/国族叙事》,《文艺争鸣》2010年第9期。20、《作为方法与政治的整体观——解读汪晖的“中国问题”论》,《天涯》2010年第4期。21、《“20世纪中国文学”论与现代文学学科体制》,《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3期。22、《“可见的女性”如何可能:以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3期。23、《穿越当代的文学史写作——洪子诚教授访谈》,《文艺研究》2010年6月。24、《文学性与当代性: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研究》,《文艺争鸣》2010年5月号。25、《叠印着(古代与现代)两个中国:1980年代“寻根”思潮重读》,《上海文学》2010年第3期。26、《打开60年的“原点”:重返八十年代文学》,《文艺研究》2010年第2期。《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与现实关注》,《天涯》2010年第5期。27、《重讲“中国故事”》,《天涯》2009年第6期。28、《70-80年代文化转型和“五四”的重构》,《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4卷·1,胡星亮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29、《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文艺报》2009年8月29日。30、《1950-1970年代诗歌的“四板块”与“重写诗歌史”》,《新诗评论》2009年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31、《80年代、“五四”传统与“现代化范式”的耦合——知识社会学视角的考察》,《文艺争鸣》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9期转载。32、《从“春华”到“秋实”——严家炎教授访谈录》,《文艺研究》2009年第6期。33、《1990年代中国危机与知识分子主体重建》,《天涯》2009年第3期。34、《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历史轮廓》,《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7期转载。《新华文摘》2009年第21期转载。35、《“十九世纪的幽灵”——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重读》,《上海文学》2009年第1期。36、《1980年代“文化热”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上),《励耘学刊》(文学卷),2008年第1辑(总第7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7月。《1980年代“文化热”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下),《励耘学刊》(文学卷),2008年第2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1月。37、《重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38、《重读浩然:“金光”或“魅影”之外的文学世界》,《南方文坛》2008年第4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9期转载。39、《想像“文化中国”的方法——“寻根”思潮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现代中国》第十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40、《文化理论与经典重读》,《文艺争鸣》2007年第8期。41、《后/冷战情境中现代主义文化政治——西方“现代派”与80年代中国文学》,《上海文学》2007年第4期。42、《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收入《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3、《“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文艺理论》2007年第5期转载。44、《“延安道路”中的性别问题——阶级与性别问题的历史思考》,《南开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转载。45、《性/政治的转换与张力——早期普罗小说中的“革命+恋爱”模式解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另名为《“革命+恋爱”模式解析——早期普罗小说释读》,《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11期转载。46、《“当代文学”的建构及其合法性依据》,《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47、《知识分子、革命与自我改造——丁玲“向左转”问题的再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转载。48、《新历史语境下的“文学自主性”》讨论,《上海文学》2005年第4期。49、《知识分子、革命与自我改造——丁玲“向左转”问题的再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7期转载。50、《三个女人与三座城市——世纪之交怀旧视野中的城市书写》,《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人文学者的想象力》,《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9、《“现代文学”的确立与50-60年代大学体制》,《教育学报》2005年第3期。收入《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陈平原主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期51、《先锋小说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收入《2005文学评论》,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52、《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现代中国》第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53、《挪用与重构——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上海文学》2004年第5期。54、《1990年代小说中的北京记忆》(删节版),《读书》2004年第1期。《1980-1990年代小说中的北京记忆》(全文版),《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10期转载。55、《文学性:洞穴或飞地——关于文学“自足性”的简略考察》,《南方文坛》2004年第3期。56、《“再解读”:文本分析与历史解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6期。《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57、《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3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1期转载。收入《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文化批评文选》,陈惠芬、马元曦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期。58、《知识分子、女性与革命——从丁玲讨论延安另类实践中的文化冲突问题》,《Hwanghae Review》(《黄海文化》,韩国汉城),2003年。《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7期转载。59、《宗璞访谈录:历史沧桑与作家本色》,《小说评论》2003年第5期。收入《宗璞文学创作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0、《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与女作家出版物》,《现代中国》第三辑,2003年5月。收入《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陈平原、山口守主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61、《女性文学的“现代传统”》,《中华读书报》2003年5月18日。62、《面对卑微者的不幸人生——解读杨绛散文〈老王〉》,《语文建设》,2003年第1期。63、《当代中国人文思想分化的要素及其过程》,《Korean Critical Review 》(《文学评论》,韩国釜山),第46-66页,2002年。64、《“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研究的实践和可能性》,《解放军艺术学报》,2001年第3期。《东方》2001年第8期转载。65、《“现代”·“当代”与“五四”——新文学史写作范式的变迁》,《现代中国》(集刊)第一辑,陈平原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66、《跨学科视域中的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文艺争鸣》,2000年第1期。后收入《2000中国年度论文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67、《从晚清说起——对陈平原90年代学术史研究的读解》,《文艺争鸣》,2000年第3期。68、《世纪末的自我救赎之路——1998年“反右”书籍出版的文化分析》,《上海文学》,2000年第5期。69、《镜城地形图——评〈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读书》,2000年第5期。70、《“没有屋顶的房间”——读解戴锦华》,《南方文坛》,2000年第8期71、《八十--九十年代对“五四”的重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4期。72、《九十年代女性文学面面观》,《文艺报》1998年6月18日。《新华文摘》1998年9期转载。73、《伊甸之光——徐小斌访谈》,《花城》1998年第5期。74、《沈从文〈看虹录〉研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2期。收入钱理群主编的《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75、《有性别的文学——女性话语的诗学实践》,《北京文学》1996年11期。76、《个体的生存经验与写作——陈染读解》,《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77、《性别的神话与陷落》,《东方》1995年第4期。78、《新话语的诞生——重读〈班主任〉》,《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2006年1.明散曲发展史之重新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2.近几年散曲研究的新进展与相关问题思考 文学遗产 2006年第3期2005年1、论稼轩俗词的曲体特征及其意义 中国韵文学刊 2005年第1期2、关于康海的散曲创作 文学评论 2005年第1期3、元明散曲比较论略 戏曲艺术 2005年第2期4、晚明闺阁曲家群体形成原因初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论清代文人的小曲创作 河南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6、论明代成化、弘治间南曲之兴盛与明中叶曲文学之复兴 文艺研究 2005年第12期7、《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金元卷》,参与编写散曲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2004年1、《散曲学学理意义刍议》(载《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2、《散曲学的成绩与危机》(载《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1期)3、《中国文学史编写问题三人谈》(与李修生、宁宗一教授合作,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4、《“嘌唱”考论》(载《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5、《论汤式的散曲创作与历史贡献》(载《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6、《论分南北曲进行曲学批评模式的得失》(载《戏曲艺术》2004年第4期)7、《女曲家徐媛初论》(载《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8、《永乐后期至成化前期散曲文学衰微探因》(载《学术月刊》2004年第12期)9、《元散曲通论》修订本(学术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2003年1、《论元曲家笔下的苏轼形象》(在2001年8月眉山苏轼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载《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2、《明散曲兴盛年代论》(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6期)3、《论词场才子之曲与明中叶散曲之复兴》(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6期)4、《新世纪曲学研究文存两种》(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2年1、《论词曲之异同》(在国际首届词曲比较研讨会上交流/2001年9月锦州,载大会论文集《词曲研究的新拓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又载《文史知识》2002年10期)。2、《20世纪元散曲研究综论》(学术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获同行专家如吴新雷、李修生、黄天骥等教授赞赏,并有《东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书评肯定其学术价值)2001年1、《20世纪元散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该刊《编后记》特别推荐,并获该刊当年中国文学研究学术论文特别提名)。2、《元曲宫调曲牌研究述略》(《音乐研究》2001年第3期)。3、《文学史编写中的历史本位主义批判》(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1期)。4、《元散曲衬字研究述略》(载《文史知识》2001年第8期)。5、《论元代曲论的务实尚用》(1998年在北京国际元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载《元代文化研究——国际元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专集》/北京师师大版社2001年出版)。6、四卷本《中国文学分体史》(全书四卷150万字,与李修生先生共任主编,并组织全国13院校20位学者共同编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同年9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的同行专家对该书的学术创新给予度评价。《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发表了中国社科院吕薇芬研究员和北京师大郭英德教授撰写的书评)7、《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辽金元文学研究》(参编,北京出版社2001年出版)2000年1、《元散曲章法技巧及修辞艺术研究述评》(《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2、《元散曲发展分期研究述评》(载《东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3、《20世纪元散曲体制特征研究述评》(载《佛山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1999年1、《王国维元曲考源补正》(《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2、《元曲渊源研究述评》(1999年9月在“世纪之交中国戏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交流/广州、东莞,发表于《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2期)。3、《论元代曲论的开渠布道之功》(《文艺争鸣》1999年第2期)。4、《斜出斋曲论前集》(个人学术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获学界同行如李修生、宁宗一、吴新雷、吴国钦等教授高度评价)5、《中国文学通典小说通典》(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1998年1、《笔下苍生苦 曲中汗血声——张养浩哀民散曲简论》(在中国散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上交流/福建泉州,载《四川师院学报》1998年第2期)。2、《务实必有得——评〈元散曲艺术论〉》(《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3、 15卷本《巴蜀文化大典》(四川人出版社1998年出版,全书500万字。本人任全书常务副主编、文学卷主编)4、《小品文观止》(参编,陕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1997年1、《文学史编写的重大突破》(《重庆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2、《古本戏曲剧目提要》(参编并参与全书统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1996年1、《风雅文化系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本人任副主编,并独著其中《君子的风范松竹梅兰》一书,四川人出版社1996年出版)2、《中国文学大辞典》(参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出版)1995年1、《元曲大辞典》(参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本人任编委)1994年1、《马致远、张可久等散曲创作年代论考》(1993年于河北承德首届国际元曲学术讨论会上交流,载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之《国际元曲研讨会论文集》)。2、《中国哲理诗鉴赏辞典》(参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3、《山水美探胜》(参编,重庆出版社1994年出版)1993年1、《陈草庵、鲜于必仁考略》(《文学遗产》1993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论宋金俗词及其对元散曲的影响》(《四川师院学报》199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论元散曲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1993年于河北承德国际元曲学术讨论会上交流,载《中国韵文学刊》1994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4、《元散曲通论》(笔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元散曲研究的终极成果,巴蜀书社1993年出版,该书出版后得到王利器、李修生、邓绍基等著名学者的高度评赞;国内有三家刊物发表了书评;在新旧世纪之交,北京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推介20世纪优秀学术著作,本书获得推介)5、《中国一绝》(参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1992年1、《近年来元散曲研究概论》(与李修生合作,载《文学遗产》1992年4期)。2、《四川历代曲选注》(巴蜀书社1992年出版,在《巴蜀艺文五种》内)3、《元曲百科大辞典》(参编,学苑出版社1992年出版)4、《中国古代各体文学作品选讲》(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5、《中国历代诗分类鉴赏辞典》(参编,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年出版)6、《中国历代词分类鉴赏辞典》(参编,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年出版)7、《稽古拓新集》(参编,成都出版社1992年出版)1991年1、《元散曲发展叙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元代文学研究专号》)。2、《从关汉卿笔下女性形象的描写重新审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访问学者专辑》)。3、《论元山水散曲的意境与元代文人的审美趣尚》(《吉安师专学报》1991年1期)4、《中国游记鉴赏辞典》(参编,青岛出版社1991年出版)5、《历代小品文鉴赏辞典》(参编,陕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1990年1、《论关汉卿散曲艺术的审美特征》(1990年于石家庄国际元曲学术讨论会上交流,载《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2、《论〈三国志通俗演义〉人物塑造的审美特征》(《四川师院学报》1990年4期)。3、《花鸟诗歌鉴赏辞典》(参编,中国旅游出版社1990年出版)4、《唐宋元小令鉴赏辞典》(参编,华岳出版社1990年出版)1989年1、《论诗乐同源及分流与中国诗歌之基本特色》(《四川师院学报》1989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山水诗歌鉴赏辞典》(参编,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年出版)1988年1、《关于秦观名的读音》(《文史》第29辑)。2、《唐宋词鉴赏辞典》(参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出版)1987年1、《论近唐异宋的淮海诗》(《南充师院学报》1987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论秦观词的风格》(《南充师院学报》1987年第2期)。1986年《唐宋词鉴赏辞典》(参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1983年《试论秦观歌妓词的思想意义》(《南充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学研究年鉴》有关部分摘要介绍)。

20世纪中国文学现象研究论文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文学作品与学术著作主要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大水》、《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文章约150篇(略)有作品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主编的书《落日红门——50年小说选》(上、下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50年儿童文学选》(上、下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国外文学导读本》(6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国外儿童文学导读本》(5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20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新潮儿童文学丛书》(8卷),21世纪出版社,1989年《现代名篇导读》(4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荣誉与奖励被列入北京市跨世纪文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承担国家教委八五科研项目“小说的艺术”和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获北京大学首届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文学评论科研奖,1998年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获第三届宋庆龄文学奖金奖、一九九四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蓝花》(短篇小说)、《草房子》获冰心文学大奖。短篇小说集《红葫芦》获《中国时报》一九九四年度十大优秀读物奖。短篇小说《再见了,我的小星星》和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分获中国作协第一届、第二届、第四届儿童文学奖。短篇小说集《红葫芦》、《三角地》和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分别获得1994、1997、1998年度由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民生报》、《国语日报》等联合颁发的最佳读物奖。《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一九九八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四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第十四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红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图书特等奖(1999)。并获2000年北京市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奖。国外学术活动1992年10月应日本NHK电视台邀请,接受采访,做关于文学创作的发言。1993年10月至1995年4月应日本东京大学邀请任教。1999年11月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出席“中国电影”研讨会并发言。1999年12月应日本戏曲家协会邀请,出席“电影剧本创作”研讨会并发言。曾开设的主要课程中国当代文学小说的艺术小说十家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热点分析出版年表出版日期内 容出版者1983年2月《没有角的牛》(中篇小说)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5月《古老的围墙》(长篇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云雾中的古堡》(短篇小说)重庆出版社1986年12月《哑牛》(短篇小说)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6月《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埋在雪下的小屋》(中篇小说)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暮色笼罩的祠堂》(中篇小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1月《忧郁的田园》(中短篇小说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思维论》(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绿色的栅栏》(短篇小说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红帆》(短篇小说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3月《水下有座城》(与左珊丹合作)(短篇小说集)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7月《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台湾民生报社1994年7月《红葫芦》(短篇小说集)台湾民生报社1994年12月《埋在雪下的小屋》(短篇小说集)台湾国际少年村1996年7月《少年》(散文)台湾民生报社1996年8月《蔷薇谷》(短篇小说集)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曹文轩文学论集》21世纪出版社1997年《红瓦》长篇小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年《三角地》(中短篇小说集)台湾民生报社1997年《追随永恒》(散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草房子》(长篇小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1999年《面对微妙》泰山出版社1999年《根鸟》(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红瓦房》(长篇小说)台湾小鲁出版社

你最好给我, 任务书, 要求的,

自己做吧,孩子啊~

∞∞∞口∞∞◇∞∞巾

研究20世纪英国文学论文

英美文学作品是英语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水平离不开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的训练。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5000字左右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英美文学中浪漫主义情怀的比较

一、英美文学浪漫情怀的相同之处

(一)文学作品的时间及其历史背景

“Romanticim”(浪漫主义)这一形式的文学作品最早出现在英国。(frequently shared certai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moral enthusiasm,faith in the value of individualism and intuitive perception,and a presumption that the natural world was a source of goodness and man’s societies a source of corruption.)浪漫主义之间大部分是相通的,都注重道德,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和直觉感受,并且认为自然是美的源头,人类社会是腐败之源。随后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都有所发展和创新。19世纪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巅峰,而同一时期的作品对美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时间上来说,这次浪漫主义在英美两国都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与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都是发生于动荡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表达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渴望革命和对新生活的追求。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经受了法国大革命以及英国大革命,而美国是“西部扩张”,然后浪漫主义的文学代表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二)浪漫主义情怀的定义与主题

从某种程度上看,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该形式的文学作品中是开山鼻祖,而美国等其他国家则是在其基础上取其精华,再根据本国的社会现状以及基本国情做出相应的创新发展,以激起国民对于革命的爆发和对新生活的追求。所以从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很容易看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子。英国木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的超自然主义,华兹华斯的英国国教的正统主义以及雪莱的无神论的精神主义,司各特的对以往时代的缅怀,都充分表露出浪漫主义的主色调就是反对现实社会的黑暗肮脏以及统治者的不满,而追求大自然、追求正义讲究实际的道德观与人生观。与此同时,看看美国的作家:欧文(Irving)、库柏(Cooper)、坡(POE)、布雷思特(Bryant),则反对传统的 文化 思想,反对旧的封建殖民主义的思想,追求浪漫主义情怀,在这点上看来,英美文学在浪漫主义的情怀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浪漫主义情怀相同的特色

对美国的文学做深入的了解,就会很容易发现,英国的文学对于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很多美国作家跟英国作家都处于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所以有着很多相似的优秀文化传统道德。毋庸置疑,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起源于新英格兰的(transcendentalism)超验主义,表露的是不讲逻辑,不讲系统,只强调超越理性的感受,超越法律和世俗束缚的个人表达;呼吁文化复兴,反对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相信精神上的超越,相信无所不能的善的力量,强调善为万物之源。这个超验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是爱默生(Emeroson)的人性本善(believed that man was a part of absolute good)和梭罗(Thoreau)的自然才是神圣的“洁白无瑕”(beheld divinity in the “unspotted innocence” of nature)。他们的代表作对美国文学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超验主义认为,“人类具有本能了解式认识真理的能力,能够获取知识。”这一时期的美国代表作品如库柏的《皮袜子的 故事 》(?Leather stocking tales?)。马克·吐温的《哈里贝里·芬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等说明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表露了当时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对于传统的文化思想有严重的抵触,心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革命的渴望之情,其中就有英国文学的影子。爱默生曾说过,“只有人的心灵的尊严才是最神圣的。”这一点在美国文学中也有所体现。

二、英美文学浪漫情怀的不同之处

英国的浪漫情怀起源于诗歌。英国诗人彭斯和布莱克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后来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逐渐融入文学作品中。美国的文学史上浪漫情怀最重要的阶段就是18世纪末到南北战争爆发。而且美国的浪漫情怀受国外影响甚大,虽然英美文化传统在很多方面都一样,因而文学中的浪漫情怀也不可避免地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同国家背景、社会发展现状和地域差异等各种因素导致英美文学中的浪漫情怀的不同点多于相似点。

(一)出现的时间、历史背景不同

英国浪漫情怀起源于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诗人对当时社会工业革命的真实反映。作者所抒发的浪漫情感与社会紧密相连。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英国转变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农业时代被工业时代所取代,机器高速生产使这一时期的英国成为世界生产领域的龙头老大。与此同时,产品也面临各国的需求,由于英国本土能源有限,所以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资源短缺状况。社会最底层而且人口数量最大的工人们开始了大面积的能源开采以满足生产需要。工人们的辛苦劳动与获得的价值不成正比。统治者不顾人民群众的需要,把剥削压榨工人们而来的资本用来进行无休止的殖民扩张,在国外开拓无境的领地,在国内,政府用严酷的刑法对付人民群众,最后导致人民的反抗情绪日趋高涨,最终导致了宪章运动和议会的改革。浪漫诗人们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有着深刻的感受,形之于诗,因而表现出空前尖锐的浪漫主义情怀诞生了。

美国的浪漫主义情怀起源于18世纪末期,一直持续到南北战争爆发,这一时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阶段。因为英、美两国许多传统相似,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受到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深刻影响。但由于国家所处的环境不同,美国这一时期社会比较动乱,地方运动此起彼伏,所以这一时期兴起了写美国本土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又强调自然对人的作用。人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人必须充分相信和依靠自己,具有多样化特点的美国浪漫情怀诞生了。 (二)英美浪漫情怀的流派不同

英国的浪漫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以赞美美丽自然风景为主,具有田园气息的消极“湖畔派”,与之对应的是充满时代气息和对现实社会不满想要破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希望革命带来和平新生活的积极浪漫主义。不同流派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消极的浪漫情怀充满对社会的各种失望,他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幻想创造了一种太平天国中理想的太平社会,他们逃避现实。积极的浪漫主义则是面对现实社会有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即使社会上存在着很多的不公平和黑暗,但是仍然能够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乐观主义态度面对人生的挫折以及社会和家庭赋予自己的压力。

相对于英国的两个流派而言,美国的浪漫主义情怀更多的是强调对人物性格特征的表达,超验主义中这样说道:人是神圣的,必须强调人真实的感受,超自然的心态。每个人必须充分依靠自己和相信自己,这样人类才能够团结在一起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事业而奋斗。

(三)英美浪漫情怀的定义和主题不同

英国的浪漫情怀主要指的是反对现实,追求浪漫,这是当时英国残酷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因为现实过于悲催,所以更多的浪漫主义诗人寄情于虚幻的情感和自己创造的不真实世界中,以此来获得心灵上的最大安慰。这也必然决定了英国浪漫情怀的主题是充满忧郁和苦难的。而美国浪漫主义情怀则是反对传统,强调人的作用。很多浪漫主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表现出了极为敏感的人性特征。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赞扬个人和普通人,这几乎成了美国这一时期的文学信仰。美国浪漫情怀既有对英国文学作品中浪漫主义的继承,又添加了许多新的元素。它的主题表达的是美国人民乐观的情感和对社会发展相对满意的心态。

(四)英美浪漫情怀的特点不同

英国浪漫主义所创造的是一种自然、想象的环境,反对古典主义,多以抒情为主,托物言志,抒发对现实的不满。而且还强调音乐美,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忘记烦恼与痛苦,并且还夹杂着不少哥特式的成分。而美国的浪漫主义情怀则是派生的,具有派教主义的特点,反对道德上的约束,大力提倡通过教义使人思想开放,信仰加尔文教。

(五)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内容的不同之处

美国的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如:美国第一位浪漫主义 散文 文体作家(Washington Irving)华盛顿·欧文的代表作?Sketch Book?(《见闻札记》),它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和美国第一部伟大的青少年文学读物,重振了没落的哥特式浪漫主义小说,随后他在此基础上把心理学的一些知识融入了这种体裁,还有?Legends of the Conquest of Spain?(《西班牙征服记》)。此外,另一代表人物就是(James Fenimore Cooper)詹姆?斯·芬?尼?莫·库?珀开创了两种流传极广的小说体裁,边疆传奇小说和海上传奇小说。“?Leatherstocking Tales?”(《皮袜子故事集》)包括?The Deerslayer?(《杀鹿者》)、?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最后的莫希干人》)、?The Pathfinder?(《探路人》)、?The Pioneers?(《拓荒者》)、?The Prairie?(《大草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美国最接近史诗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流露出强烈的自然感情,反对这个黑暗的社会,讨厌现实社会的制度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渴望回归自然。然而英国的代表人物有雪莱,雪莱诗歌的特色是充满对反动统治和黑暗社会的揭露与反抗、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空灵飘逸,激情乐观,没有阴郁色彩;采用象征手法,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来描绘理想世界。还有华兹华斯(1770—1850),他是英国浪漫主义的第一位大诗人,也是欧洲的大诗人。因为他喜欢歌颂自然美,被誉为“自然诗人”。他认为大自然有一种使人提高精神境界与道德价值的力量,所以他把自然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来歌颂。让自然陶冶自己并激发灵感,自然是取之不尽的素材来源。代表作《丁登寺》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情。

[参考文献]

[1] 毛娟.“沉默的先锋”与“多元的后现代”: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

[2] 李顺春.论尤金·奥尼尔《琼斯皇》的表现主义手?法[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3] 《转型时期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成员:聊城大学石兴泽,杨春忠.新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处境尴尬[N].社会科学报,2009.

>>>下页带来更多的英美文学的论文5000字左右

2006 年1 月Jan. 2006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第13 卷第1 期Vol . 13 No. 1收稿日期:2005 - 08 - 29作者简介:梁晓晖(1970 - )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文论、英语文体学从女主人公的性格矛盾看《傲慢与偏见》的自我解构梁晓晖(国际关系学院英文系,北京100091)摘 要: 《傲慢与偏见》历来被认为是作者为讴歌女性追求幸福婚姻的不懈努力而作。而从分析女主人公在小说关键情节中的矛盾性格,可以透析作者真正的初衷其实与历来的解读恰恰相反,她原是为更淋漓地揭露女子在当时的条件下难以得到理想婚姻这一社会现实,于是作家实际要表达的思想对作品表面上展现的意义形成了解构。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性格矛盾;解构Abstract : Pride and Prejudice has traditionally been interpreted as a work praising those women who foughtfor a happy marriage. However ,when observed from the conflicting character of the heroine Elizabeth , thework is found to contain a contrary underlying message ,which deconstructs the obvious significance of thenovel . In fact , the author intends to expose a reality that a woman at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can find nofreedom at all to challenge the social convention.Key words : Pride and Prejudice ;charater conflict ; de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 I10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665x(2006) 01 - 0049 - 06一、对《傲慢与偏见》的传统认识《傲慢与偏见》自诞生不久就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并吸引了历代评论家的关注。很多对这部作品的评注与关于莎翁、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的文评在数量上同时名列榜首。在众多对这部小说的述评中,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作品女主人公伊丽莎白( Elizabeth Bennet) 的性格展开上,以及她在婚姻中对金钱与爱情的抉择而体现的作品意义上;对人物的观察也从小说的小环境指向当时社会的大背景: 18 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妇女在经济上从而也在社会与家庭地位上附属于男性(Brown ,1985 :1 - 26) ,这一点在财产传男不传女的制度上可见一斑。小说中伊丽莎白的父亲因无男性子嗣,如果过世之后,家庭财产将划归其侄子所有,而妻子及亲生女儿则无权问津。对于像伊丽莎白这样中产阶级出身但财产微薄的知识女性,要想获得一种体面的生活和地位,唯一的途径就是嫁给一个好男人。与此相矛盾的是,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于是这些中产阶级的姑娘们也只能在中产阶级内部依照个人条件优劣尽量择优录取配偶了。总之,婚姻是人们寻求经济保障及社会地位的途径。伊丽莎白的堂兄柯林斯(Collins Bennet) 深知这一点,所以经济殷实但庸俗不堪的他在向才貌出众的伊丽莎白求婚时,认为自己这是便宜了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的好友夏绿蒂(Charlotte Lucus) 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在柯林斯向好友伊丽莎白求婚未果转而隔天就向自己求婚时她也欣然应允。达西(Darcy) 、宾礼小姐(Miss Bingley) 都深知这一点,这两个上流社会的宠儿曾极力想要拆散伊丽莎白的姐姐珍妮与宾礼先生的结合———珍妮个人9 4无论有多么优秀,她的中产阶级身份是难以弥补的。只有伊丽莎白鄙视这一点,在历来评注者的心目中她崇尚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反对以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作为择偶标准(Jones ,1987 : 28) 。所以她首先不顾母亲的极力反对拒绝了能给自己带来殷实生活的柯林斯的求婚;之后又因误解拒绝了能给自己带来奢华生活及显赫地位的达西的第一次求婚,尽管后者正在努力逾越等级差别的藩篱。在她周围人包括在她自己眼中,她都是出类拔萃、与众不同的。她父亲评价说,自己的女儿们“没有哪一个值得夸奖的⋯⋯她们跟人家的姑娘一样,又傻,又无知;倒是丽萃(伊丽莎白昵称) 要比她的几个姐妹伶俐些”(Austen ,1991 :3) 。在与达西尽释前嫌后, 当伊丽莎白问及达西喜欢上自己的原因时,达西说是她的“脑子灵活”吸引了自己,伊丽莎白自己更补充说“你对于殷勤多礼的客套已经感到腻烦。天下有种女人,她们无论是说话、思想、表情,都只是为了博得你称赞一声,你对这种女人已经觉得讨厌。我所以会引起你的注意,打动了你的心, 就因为我不像她们”(Austen ,1991 :338) 。奥斯汀(Jane Austen) 笔下的这位女子,在批评家眼里是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楷模,她“从不允许让他人左右自己的意志,也从不屈从于传统上妇女的从属地位(does notpermit her‘will’to be dictated to by another ,and shewill never admit the submissive role traditionally as2cribed to women. . . ) ”(Hardy ,1984 :47) 。在读者心目中她是漂亮、聪慧、勇敢的化身,她不慕金钱,不依权贵,在200 多年前就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追求并得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幸福。那么,这种美满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社会真的能够出现吗? 一个乡村女性真的能够冲破等级差别的束缚吗? 在随后半个多世纪里的作家们的笔下,妇女地位都远没有提升到能够这样随心所欲的地步。《名利场》( Vanity Fair) 中的夏普(Miss Sharp) 为寻求一个经济上得以依赖的伴侣可谓机关算尽也未有所果; 《福罗斯河上的磨坊》( The Mill on the Floss) 中的玛琪(Mag2gie) 为追求一份符合道德的情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简·爱(Jane Eyre) 必须要嫁给一个失去了健康的老男人才算拥有了一份幸福的婚姻;而苔斯(Tess) 这样的出水芙蓉也与理想的爱人失之交臂,花折玉损。那么,奥斯汀为何远在世纪的交界就编造出这种理想式的神话呢? 这位乡间的小女子是否真如那些大评论家所言,不谙世事、不食人间烟火呢(Gillie ,1997 :142) ? 这些应该能从作品本身找到答案。二、伊丽莎白的性格矛盾伊丽莎白是否真如读者及她自己认为的那样不依权贵,不慕金钱,不媚世俗? 评论家们都喜欢从她与达西的关系发展中分析出她的上述性格。首先,伊丽莎白一直宣称自己不在乎达西的评判,这是否就能够说明她不慕权贵? 达西是贵族的代表,不在乎达西,当然是够有骨气的了。自从舞会上第一次见面被达西冷落之后,伊丽莎白就一直对达西没有好感,对她而言“达西只是个到处不讨人喜欢的男人,何况他曾经认为她不够漂亮不配跟她跳舞”(Austen ,1991 :19) ,在随后的交往中伊丽莎白抓住所有机会对达西贵族式的傲慢冷嘲热讽,颇失礼貌;她甚至在一次聚会中回绝了威廉爵士的撮合,拒绝与达西跳舞。至此,伊丽莎白的性格是统一的:她率真,甚至有些刚烈。但不久,伊丽莎白因要照顾病在宾礼家的姐姐也滞留在那里时,与达西等人有了几天近距离接触后,对达西的态度发生了一些转变。她开始关注达西了:她会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聆听宾礼小姐与达西的谈话,甚至开始主动参与达西等人的聊天,她还注意到达西在关注自己。故事中说达西对伊丽莎白的关注引起了宾礼小姐的嫉妒。这对三角关系的对台戏在下面这段引文中演绎得颇为生动:宾礼小姐⋯⋯不大一会儿工夫,就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故意在达西面前卖弄她优美的体态和矫健的步伐,只可惜达西只顾在那里一心一意地看书,因此她只落得枉费心机。她绝望之余,决定再作一次努力,于是转过身来对伊丽莎白说:“伊丽莎白·班纳特小姐,我劝你还是学学我的样子,在房间里走动走动吧。告诉你,坐了那么久,走动一下可以提提精神。”0 5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年第1 期伊丽莎白觉得很诧异,可是立刻依了她的意思。于是宾礼小姐献殷勤的真正目的达到了⋯⋯达西先生果然抬起头来⋯⋯(Austen ,1991 :48 - 49)正如申丹教授所澄清的,叙事声音与叙事声音是两回事(申丹,1998 :208) 。加点部分的叙事声音俨然是来自作者,但叙事眼光却可以有两种理解:如果是作者的叙事眼光, 伊丽莎白当然是透明的了;但如果作者在此使用了伊丽莎白的叙事眼光,即这一段是伊丽莎白所观察到的或是她接受完邀请一起在屋子里溜达后的顿悟———以她的敏锐及近来对达西和宾礼小姐的关注,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那么,她的这种揣摩背后就有了另一层意思:她也在嫉妒宾礼小姐,在不停地评判宾礼小姐。否则,在接下来达西笑说她俩在卖弄身姿而宾礼小姐叫着要惩罚他时,她就不会话里带刺儿了:“噢,吓坏人!”宾礼小姐叫了起来。“我从来没听到过这么毒辣的话。⋯⋯亏他说得出,该怎么罚他呀?”“要是你存心罚他,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伊丽莎白说。“彼此都可以罚来罚去,折磨来折磨去。作弄他一番吧⋯⋯讥笑他一番吧。你们既然这么相熟,你该懂得怎么对付他呀。”(Aus2ten , 1991 :49)这俨然是在说“你要想惩罚他当然是有办法的喽,又何必问我呢? 不过你们俩关系那么亲密,你是舍不得惩罚他的呀”。宾礼小姐一直在露骨地追求达西,这话(加点部分) 跟她说是没有问题的。但伊丽莎白已经看出来达西并不怎么喜欢这位朋友的妹妹,与她毫无亲密可言,这话冲达西一说就有点挑唆的味道了———对并不怎么动心的一方说你与另一方多好只能拉远双方的距离。这与宾礼小姐就达西对伊丽莎白的青睐而挑衅达西的话简直是异曲同工:为了挑拨达西厌恶这位客人,她(宾礼小姐) 常常闲言闲语,说他跟伊丽莎白终将结成美满良缘,而且估料着这一门良缘会给达西带来多大幸福。第二天宾礼小姐跟达西两人在矮树林里散步,她说:“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好事如愿的时候,你得委婉地奉劝你那位岳母出言吐语要谨慎些,还有你那几位小姨子,要是你能力办得到,最好也得把她们那种醉心追求军官的毛病医治好。还有一件事我真不好意思说出口;尊夫人有一点儿小脾气,好像是自高自大,又好像是不懂礼貌,你也得尽力帮助她克制一下。”(Aus2ten ,1991 :45)当然,伊丽莎白比宾礼小姐聪明,说的话远没有后者这么直白。但她那段话显然在影射宾礼小姐对达西的纠缠,这只能引起达西对宾礼小姐的反感。作为两个漂亮的女性,她们自觉不自觉地在互相嫉妒,互相攀比,甚至有点互相排挤。宾礼小姐企图用伊丽莎白不熟悉的话题(如关于达西小姐的近况) 不让伊丽莎白参与自己和达西的谈话,伊丽莎白则用智慧使达西的注意点一直在自己的话题之内而把宾礼小姐排除在外。在单独与达西、宾礼这些上流社会的人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从她态度的些许转变可以看出伊丽莎白在潜意识中调整了自我,她对达西不再那么不屑一顾了。正如拉康在自己的镜像理论中所提及的:人的自我是他者眼中自我的体现( Eagleton ,1983 ,5 Chaper) 。伊丽莎白的新自我正是在与宾礼小姐的竞争与认同中建立起来的:她对达西近来的关注直接产生于宾礼小姐对达西的追求及对自己的妒忌。在心理上,她一直讨厌却又转而关注达西是对以宾礼小姐为代表的上流社会观念最明显的附庸!伊丽莎白对上流社会观念的附庸,还体现于她对妈妈在达西等上流人物面前违背礼仪的行为的过度紧张上;而在中产阶级面前,如与卢科斯(Lucus) 一家的交往中,她却放松得多。她对权贵的依附远比她自己认为的严重!从此出发,就容易解释伊丽莎白在拒绝达西的第一次求婚后的反常行为了。上次从宾礼家回来后,伊丽莎白受韦翰(Mr. Wickham) 的蒙惑,相信达西曾毫无道理地剥夺了他父亲给韦翰的重报,于是开始鄙视达西的为人。再加上后来她无意中得知是达西拆散了姐姐与宾礼,对他就更产生了怨恨之情。在这种情绪中,依她一贯的性格与作风,她面对达西的求婚拒绝起来应该是坦然而轻松的。但听完达西的求婚陈词后,她的反应却远没有那么简单:1 5从女主人公的性格矛盾看《傲慢与偏见》的自我解构尽管她对他的厌恶之心根深蒂固,她究竟不能对这样一个男人的一番盛情漠然无动于衷;虽说她的意志不曾有过片刻的动摇,可是她开头倒也体谅到他将会受到痛苦,因此颇感不安,然而他后来的那些话引起了她的怨恨,她那一片怜惜之心便完全化成了愤怒。In spite of her deeply - rooted dislike , shecould not be insensible to the compliment of such aman’s affection , and though her intentions did notvary for an instant , she was at first sorry for the painhe was to receive ; till , roused to the resentment byhis subsequent language , she lost all compassion inanger. (Austen , 1991 :168 - 169)这一段表现出伊丽莎白的心情是矛盾的。如果按照伊丽莎白的不同情绪重新排列这段文字,更可以看清她此时心情的矛盾性:她同情或倾心于达西 她憎恶达西1. In spite of her deeply - rooted dislike ,she could not be insensibleto the compliment of sucha man’s affection , 2. and though her intentions did not vary for an instant ,she was at first sorry forthe pain he was to receive ; 3. till ,roused to the resentment by his subsequent language ,she lostall compassion in her anger.以上三个句子中表达两种情感的分句之间形成了极其平衡的句式,展现出女主人公内心两种情感在激烈地斗争。而且除了最后一句,分号之前的两句都是以对达西的同情为句子重心的(出现在主句中) 。如果不是被达西随后的言语激怒,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同情很可能在最后一句也占据上风,而对他的宿怨却淡化为“虽然”、“尽管”后的次要分句了。我们不禁要问,对于一个自己本来就不喜欢而且又伤害了自己心上人和亲姐姐的人,这种宿怨难道能够淡化和抹杀? 更令人不解的是,达西走后伊丽莎白为了这个自己“不在乎”的人心潮澎湃、大哭不已。她心里纷乱无比。她不知道如何撑住自己,她非常软弱无力,便坐在那儿哭了半个钟头。她回想到刚才的一幕,越想越觉得奇怪。达西先生竟会向她求婚,他竟会爱上她好几个月了! 竟会那样地爱她,要和她结婚,不管她有多少缺点,何况她自己的姐姐正是由于这些缺点而受到他的阻挠,不能跟他朋友结婚,何况这些缺点对他至少具有同样的影响⋯⋯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一个人能在不知不觉中博得别人这样热烈的爱慕,也足够自慰了。可是他的傲慢,他那可恶的傲慢,他居然恬不知耻地招认他自己是怎样破坏了珍妮的好事,他招认的时候虽然并不能自圆其说,可是叫人难以原谅的是他那种自以为是的神气,还有他提到韦翰先生时那种无动于衷的态度,他一点儿也不打算否认对待韦翰的残酷⋯⋯一想到这些事,纵使她一时之间也曾因为体谅到他一番恋情而触动了怜悯的心肠,这时候连丝毫的怜悯也完全给抵消了。(Austen ,1991 :172 - 173)这位一向快乐、开朗、坚强的姑娘表现得极其反常。我们不禁怀疑,奥斯汀是否向我们隐瞒了伊丽莎白的真实情感,伊丽莎白本人是否也没有向自己坦白自己的真实心声? 从引文中可以看出,达西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远远要比她所承认的要高,她早已把他看作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了。这样一个人向她求婚本是很让人自得的,可偏偏这个人又伤害了自己爱的人,同时还以傲慢的态度伤害着自己的自尊。不拒绝不可以,拒绝了心里又觉得遗憾,这就是她内心情感斗争的原因,她性格的矛盾所在。而达西能在她的心中举足轻重,当然不会是她所一直看中的人品方面的原因———她现在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他的人品。可如果抛开了人品,那么除了他英俊潇洒之外,只能是他那她一向声称嗤之以鼻的贵族身份在起作用了,所以她才会惊谔,“达西先生竟会向她求婚!”看来,虽然伊丽莎白在努力蔑视权贵(而且她比小说中几乎所有人做得都好,这一点可以从她在女贵族凯瑟琳·达西家的自持举止中窥2 5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年第1 期视一二) ,但她骨子里还是有崇拜贵族的观念的。让一个18 、19 世纪的年轻女子做到完全摒弃等级观念谈何容易!其次,再来看看伊丽莎白在择偶过程中对金钱的态度。对柯林斯的态度最能展现她不慕金钱的气节了。在母亲与柯林斯一齐对她软硬兼施下,她依然不为柯林斯的地位及金钱所动,拒绝了他的求婚,放弃了这个当时看来益处颇多的机会。几天后好友夏绿蒂与柯林斯意外订婚让她吃惊得不敢相信:她现在听到这件事,不禁大为惊讶,连礼貌也不顾了,竟大声叫了起来:“跟柯林斯先生订婚! 亲爱的夏绿蒂,那怎么行!”⋯⋯她不仅为这样一个朋友的自取其辱、自贬身份而感到难受,而且她还十分痛心地断定,她朋友拈的这一个阄儿,决不会给她自己带来多大的幸福。(Austen ,1991 :112 - 113)此时,伊丽莎白对爱情与金钱的态度是非常明朗的,夏绿蒂只重经济地位不重情感的婚姻选择在伊丽莎白看来是自我羞辱,不配再与自己为友的。她不会静下心来为夏绿蒂考虑一下:姿色平平的夏绿蒂几乎毫无资产,又将过了待嫁的年龄,可她也需要吃喝生活呀。不久伊丽莎白为当地新来的军官韦翰的风度谈吐所折服,并着迷于他对自己的追求。舅妈发现了她的感情端倪,劝她不要对没有经济来源的韦翰用情无拦,她表示会慎重考虑,并保证起码不再鼓励韦翰追求自己。这时伊丽莎白对金钱的态度俨然有了松动。更为突出的是,伊丽莎白对夏绿蒂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选择的严酷态度与后来对韦翰为了金钱选择了金小姐的宽容态度形成了强烈反差。韦翰这么快就停止对伊丽莎白的追求而与金小姐订婚,舅妈指责他贪图金钱,伊丽莎白却为他辩解说:美少年和凡夫俗子一样,也得有饭吃,有衣穿。⋯⋯拿婚姻问题来讲,见钱眼红与动机正当究竟有什么不同? 做到什么地步为止就算知礼,打哪儿起就要算是贪心? (Austen , 1991 :137)伊丽莎白为韦翰所作的开脱依照她本来的原则是牵强的。这里,她显然已经接纳了金钱也可以成为婚姻中所考虑的因素这一观念。如果说针对韦翰与金小姐订婚一事,她从原来的反对态度到接纳了在婚姻中对金钱的选择,那么随后在她自己的婚姻中她可以说是亲自作出了与金钱有关的选择。达西第一次求婚失败后写给伊丽莎白一封信,尽述了韦翰的为人和自己拆散珍妮与宾礼的原因。两人误解得以消除。次年春天,伊丽莎白与舅舅、舅妈一齐游玩路过达西的庄园,里面的秀丽风景及高雅布置深深打动了伊丽莎白,其中的建筑更是一下子吸引了她的注意。比起建筑的外观房屋里面的陈设更是让人心怡,她不禁想到,“我本可以在这儿当个主妇的!”伊丽莎白这些想法是在再次见到达西之前产生的。她与达西虽已前嫌尽释,但也还谈不上感情颇深。这个时候就有了想当达西太太的想法,物质利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更为关键的是,当伊丽莎白的妹妹莉迪亚与韦翰私奔之后,达西出高价收买了韦翰,让他与莉迪亚完婚。达西是用金钱保住了伊丽莎白本人及其她家人的名誉,从而为两人的婚姻铺平了道路。在那个年代,有了名誉才有获得婚姻及幸福的可能,而金钱在这段故事里成了不可或缺的东西。聪明的伊丽莎白在受惠于金钱之后是否意识到自己先前对金钱的鄙夷有多么幼稚,多么不切实际?小说似在宣扬伊丽莎白一向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应该说她最后得到了爱情。但在她的择偶过程中,随着性格的发展变化,她对物质条件有了越来越多的考虑,也在无意中让金钱成就了自己的爱情。三、《傲慢与偏见》作品意义的自我解构《傲慢与偏见》历来被认为是推崇了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同时批评了以金钱或社会地位为追求目标的婚配。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理想与追求正是作者所要提倡的观念。然而,从对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中可以看出,任何人的性格发展都是很难脱离他的时代背景的:在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的英国,一个没有财产的女性是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的,无论她有多么出众、多么努力。3 5从女主人公的性格矛盾看《傲慢与偏见》的自我解构伊丽莎白不例外,她首先对社会观念作出了妥协,先是依从了达西的地位并接受了达西的金钱,而后才确保了与达西的婚姻,从而最终得到了爱情。小说中女主人公性格的矛盾性实现了作品意义的自我解构:这部提倡以爱情为婚姻目标的作品最后竟要书中的楷模附庸权贵、接受金钱———刚烈如斯也逃脱不了顺应社会规约的结局。奥斯汀本人也不例外,否则这位情感无比丰富的美丽女性怎会一生未嫁,我们很难想像她在情感的路途中有过怎样与现实难以调和的理想和难尽人意的无奈。她早期就创作出《傲慢与偏见》这样一部作品,表达她的理想,暗藏她的无奈,从反面构成了与她之后人生的巧合:要么如伊丽莎白选择妥协,要么如自己选择孤守一生;反叛而拥有幸福是不可能的。这位一贯描写乡绅、淑女理想式恋爱生活的作家经常被批驳为与社会现实脱节( van Ghent , 1953 :99) 。是的,我们在她的作品里确实找不到狄更斯笔下社会风云的波澜壮阔,哈代那里工业化的城市对农业化的乡村的侵蚀,乔治·艾略特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透析。而奥斯汀作品对社会风潮的只字不提,其实恰恰形成了对社会现实的有力揭露。为什么呢? 这里存在一个有趣的悖论:奥斯汀是位反讽大师,她那开篇名句“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中男人想讨老婆的愿望与其反语女人对男人的追求同时在篇中得到了体现———我们要习惯她在文中言于此而意于彼。于是大家注意到:小说在人物语言、故事叙述中都充满了反讽,而小说在人物塑造乃至作品意义上的自我解构才是作者最大的反讽:作者塑造了一个敢于蔑视社会规约的女子,而她的性格发展和结局又告诉我们,一个18 世纪末的年轻女子是不能逃脱社会规约的。福科在谈到“性”与“社会权力”时说,人们敢于谈论性的问题,似乎在表明自己敢于藐视社会权力。而实际上人们口头上的这一点点大逆不道并不妨碍行为上的循规蹈矩,同时口头上的假自由又让人们误以为社会规约有松动性,是民主的,是可以接纳的———人们是在用自己的貌似反叛维护着社会规约(Culler ,1997 :5 - 6) 。伊丽莎白正是用自己的貌似反叛维护着社会规约。同时,作家奥斯汀则以她注入人物的貌似反叛实则顺从反叛着这个社会———伊丽莎白的经历证明了人们无论怎样奋斗还是不得不回到社会规约之中。这就是奥斯汀这位反讽大师展现现实的方式:她让人物以貌似反叛顺应了现实,又让自己以笔下人物的最终顺从批判了现实。参考文献:[1 ] Austen ,Jane. Pride and Prejudic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Study Press ,1991.[2 ] Brown ,Julia. A Reader’s Guide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English Novel [M] . New York :Macmillian ,1985.[3 ] Butler ,Marilyn. Romantics , Rebels & Reactionaries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4 ] Cluysenaar ,Anne.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Stylistics :A Discussion of Dominant Structures in Verse and Prose[M] .London :B. T.Batsford ,1976.[5 ] Culler ,Jonathan. 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M] .London :Oxford ,1997.[6 ]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M] .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1983.[7 ] Gillie ,Christopher. A Preface to Jane Austen[M] .London :Longman ,1974.[8 ] Hardy ,John. Jane Austen’s Heroines [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9 ] Jones ,Vivien. How to Begin Studying English Literature[M] .London :Macmillian ,1987.[10 ] Selden ,Rama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M] .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5.[11 ] Van Ghent ,Dorothy. The English Novel [M] . New York :Harper Thorchbooks ,1953.[12 ] Wellek ,Rene. Concepts of Criticism[M]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13 ] 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 ] 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M] . 刘象愚等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4.4 5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年第1 期

中国中世纪民族关系研究论文

写作思路及要点:全文围绕中华民族团结的主题写作,可列举真实事例。

正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还是那么团结。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老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在阵阵的轰鸣声中一栋栋房屋高楼在转眼之间都崩塌。许多的人都在顷刻之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是团结让汶川站了起来,各大厂家纷纷捐出水和食物,许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资金。为汶川人民建设医院、学校和家园就这样又让汶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南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地里的庄稼完全绝收,甚至于很多地方就连人民正常饮水都出现了问题。当地的人民不论老少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不惜艰难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驮水回家。

这一情况后来被记者叔叔阿姨报道出来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群众捐款捐水,以解决灾区人民生存问题。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这样靠大家和灾区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灾区人民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这么多的见证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个团结的大家庭,谁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向他伸出援手。

民族关系是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党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保证.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我们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而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则为建立和谐民族关系提出了内在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将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起来.然而,和谐的民族关系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我们应该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特别是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要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教育我国各族人民和后代,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增进各民族的了解.在西部大开发和各民族经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采用各种形式的办法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形成民族团结光荣的良好社会风气.普及民族知识.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懂得在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中,我们各民族又是怎样团结奋斗的,从而提高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提高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感.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支边、创业.使他们在发展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为解决民族地区目前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办实事、办好事,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和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五千年的磨难、五千年的磨砺,铸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历尽了五千年的沧桑,现在依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不畏惧一切困难,越是遭受苦难越是团结凝聚的民族,这是是我们中华之魂,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原动力!在危机时刻,尤其是天灾面前,一个民族最能体现其民族的精神。面临危机,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其存在的价值就找到了一个最基本的衡量尺度,那就是人及其生命。 人和生命是任何一个社会的本源问题,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有了人,就有了社会。对人及其生命的重视和尊重也就成了衡量这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当危机危及他人的生命的时候,你和我作出怎样的反应也就成为你和我存在的价值的最重要的尺度。没有了他人,你我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一个巨大无比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按照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张贷年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精神可以浓缩为八个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正是靠着这八个字,使我们这个民族能够经历诸多灾难而能够依然顽强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繁衍、发展壮大。在历史上,我们这个民族,曾经饱受苦难--但是无论这些苦难是源自天灾,还是源自人祸。不论是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疫病传播,中华民族都处之泰然,依靠上述八个字,挺过来了。中华民族是个宅心仁厚的民族,世界上不知道多少个国家的人民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得到过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无私的帮助,我们的帮助从来就不带任何条件,是真心实意地为国外受灾受难的人们送去中国人民的关心和祝福。正是因为如此,当我们遇到这样大的灾难的时候,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同样深出了援助的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受灾的人民和受灾的地方,对此,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人民是满怀感激之情的。人在难处见真情,只有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见证出真正的朋友,烈火炼真金、也检验着国家间的情谊。这场大灾难中,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这场大灾中,有多少无名的英雄;在这次大灾中,我们向一切以给人民谋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好总理、向奋斗在抗灾第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致敬!向千千万万在这次地震灾难中的无名英雄致敬!向我们的无畏的灾区各族人民的不怕困难、积极互救、自救的群众致敬!在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中,我国各民族发展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四分五裂,断难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一盘散沙,绝无希望跻身世界先进民族行列。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情况下出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宽广而美好的前景。 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国家的统一,为各民族发展进步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极大地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少数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频繁,相互学习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祖国是各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在,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祖国好比母亲,为各民族提供衣食之需,使他们免受冻馁之苦;为各民族遮风挡雨,使他们免遭风刀霜剑的伤害。祖国统一是各民族之福,祖国分裂是各民族之祸。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开始了崭新的生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巨大跨越,各族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政治图谋,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制造民族分裂、危害祖国统一。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民族团结政治论文篇二 民族团结报道研究 摘要: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历届政府都极为重视民族团结问题,把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紧密联系,视为全国工作的大局。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大力讴歌维护各族共同利益的新人新风尚,揭露和批判破坏民族团结的各种民族渗透和分裂势力的丑恶行为,并造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推动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民族团结的报道受到了一贯重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团结的内涵日益丰富。针对民族团结报道进行研究,从民族团结报道中主题与框架之间以及民族意识生成两个方面分别展开,充分体现出民族团结报道对于民族意识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族团结报道;主题与框架;民族意识;研究 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前言 我国对于民族团结意识的关注最早开始于20世纪末,之后民族团结理论一度成为了研究的 热点 问题而持续至今。关注的角度也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生改变。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梁启超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问题之研究》中提出的“何为民族团结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的观点,这成为了民族团结意识的定义式提问,对后续的研究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之后的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实现了祖国的统一,民族团结意识的关注角度转变为了民族团结意识的内涵与实质。之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面对复杂的内在民族团结问题以及外界的复杂因素,民族团结问题的关注角度转变成为了民族关系以及民族问题实质方面。 龚永辉认为民族意识是一种由民族团结意识而转变的精神意识,他在《关于民族识别的阐释问题―与北京一些同行的对话》[1]阐述到民族意识是社会存在的缘由,民族意识与社会之间的辩证性关系说明了民族意识是一切团体存在的前提。同样的,廖杨与覃卫国[2]进行进一步深入,他们认为民族团结意识是由一个民族形成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群体之间的特殊社会关系所构建,这种社会关系不同于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这种社会关系建立的前提在于民族团结意识的共通性。 目前,民族团结意识的相关研究成果仅仅只是集中于一些概念与理论体系方面,对于民族意识的个案研究方面开展很少。我国民族众多,社会环境、人口比重以及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对于民族团结意识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民族团结方面也做出了更多努力。各类的新闻报刊对于民族团结方面的文化建设进行了大力的宣扬,旨在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稳定发展。传播媒介可以某种程度塑造社会认知,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结构和形式。然而如何通过相关的民族团结报道了建立良好的社会导向,达到激励民族团结意识生成的目的。为此,本文针对民族团结报道进行了如下研究。 1.民族团结报道中主题与框架的转换 1.1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的主题之一 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征之一[3]。民族团结的前提在于民族平等。有了民族之间的平等,才有民族内部的团结。其中民族团结报道只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分别为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内部的团结。随着民族歧视的相关政策的废除,民族之间的平等原则得到了 实现。党和政府也使用了很多手段进行民族偏见以及不信任观念的消除工作导致了各族之间的团结意识基本形成。为了使得民族团结得到巩固,相关的民族领袖进行了民族团结的言辞。毛泽东反复强调:“比寻深刻批评我们党内在很多党员和干部存在着的眼中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即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反动思想。”“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无论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而“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这些言论大大的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生产。 民族团结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关系着当和国家的兴衰与存亡。毛泽东曾经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通过目前的民族团结形式看来,毛主席的话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四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4]。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民族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就为民族团结互助创造了条件,民族团结互助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产物,而民族和谐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的结果。民族团结互助的发展,必然会进一步巩固民族平等,逐步消灭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1.2 民族团结报道的主题与框架之间的转换 1.2.1 新闻框架理论 新闻框架理论[5-6]是新闻传播学者受到霍夫曼的社会框架理论启发,引入到新闻传播领域。框架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条和框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成再现的标记,也就是人们对事件的主观解释和思考结构。作为社会真实再现主要 渠道 的媒体,通过报道新闻来建构一个主观环境,以达到其预先指向的目标。所以新闻框架就是新闻工作者使用语言或 其它 符号再现社会真实的过程。新闻框架是媒体对社会事件所建立的思想结构,即对事件定性。它具有“选择与凸显事物”的作用。一般而言,框架具有三层内在结构:高层对事件的主题(事件及事件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界定;中层对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过程、结果影响进行归因、评估;低层运用语言和其他符号对事物 作文 本性的表达。 1.2.2 民族团结报道中框架理论的应用 高层:民族团结报道中民族团结的高度。 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团结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相关的社会主义团结报道,使得社会公众与政府媒体之间形成一座思想的长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同时大力谱写民族团结的赞歌,促进民族大爱在公众之间得到弘扬与发展,到达民族凝聚力生产的目的,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 中层:民族团结为中心思想,深度报道,整个多元信息。 对于民族团结的 相关报道 中,民族团结始终作为了相关报道的核心予以贯穿,通过合理有序的多元信息进行互动,既体现出民族团结意识的大众化需求,同时通过相关的信息传播方式,从不同方面对于民族团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报道,使得信息的接收群体可以通过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对于民族团结的相关报道有着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促进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中民族团结意识的生成。与高层的民族报道形式不同的是,中层报道更注重的是对于多元化信息的框架建立,并进行了相关主题的转变。实现了单一的报道主题向报道框架的转变。 低层:从小见大,社会主义人文关怀形式报道民族团结 媒体为了获得相关公众的信任与认可,就需要站在相关公众的意识下进行民族团结的报道,这样才可以最好获得公众共鸣心理的产生,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报道意识的生成。平常人与平常事才是社会公众最多接触的,日常生活中的民族团结与和睦便成为了民族团结报道的主要理念。任何简单的人和事上升到一种民族团结的角度与高度,对于相关报道主题以及得到了彻底的更换。诸如抢救异族病人、异族同事之间相互关心与相互帮助的小事,报道中可谓屡见不鲜,然而这种小事之中一旦有着民族团结问题的涉及,那么就可以被纳入民族团结的报道之中,变为了一种政治的框架形式。民族身份也显然会成为报刊媒体所报道的重点而被设置在标题之中进行强调,如此方式的民族团结报道方式逐渐的变成一种习惯性报道方式而随处可见。 2.民族团结报道中民族意识的剖析 民族团结作为一种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其本质与一般的社会关系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社会交往导致了民族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因此从某种社会关系上来讲,不同民族之间生活中相互帮助的琐事就成为了民族团结报道的主要形式。因此导致了很多的新闻报道的民族典型问题对于民族团结进行肆意的贩卖用以引导 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其实所报道的只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一般社会关系。 民族团结的相关宣传模式中,异族人们受到了不同民族的救助之类的新闻较为常见。然而相关的事件是否真的能够体现出的是一种民族意识,没有人去考虑。相关的新闻工作者也表示,对于一些好人好事的行为动机绝不是因为对象的民族种族不同。由此可见,相关的简单的社会报道纳入“民族团结”的大帽子显然不合适。一些简单事情的发生原因在于自身处境下即刻意识,并非对于民族意识的深刻认识。 相关新闻对于简单社会关系的民族意识化解读与报道,是否真的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意识的生成。导致了新闻的相关报道方式逐渐发生着改变,同族之间的典型 事迹 由于没有“民族团结”意向的挖掘特点,贴不上“民族团结”的大标签,因此宣传的力度显得小很多。那么这种标签式的“民族团结”报道的效果如何呢。 民族团结的制度化报道方式,不仅会觉得社会上对于一些反常事件的好奇,慢慢的读者的注意力依然会从相关的民族团结之中回归到生活的实际之中,平常人与平常事才是日常生活的主题。这使得相关的民族团结报道仅仅只是一个 口号 ,正常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都不是民族团结问题的实质。 相关的民族团结意识报道逐渐泛滥之后,不仅使得相关的公众有了阅读的疲劳感,同时也得到了相关新闻工作者的思考,逐渐的相关报道走回了正轨,然而一种高歌式的民族团结宣传又没有新意,使得相关新闻工作者对于这一报道问题更加头疼。 目前,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报道形式似乎都已经超出了民族团结意识的初衷,而刻意去突出民族团结表现形式的新颖性与差异性,偏离了民族团结报道的原有理念。声泪俱下的民族团结意识报道中体现出的是一种对于民族团结问题认识的偏差。 3.结束语 民族团结的主题在于促进我国各族民族的团结相处,促进各族人民的相亲相爱以及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然而对于社会主义的民族团结的报道逐渐变得制度化,通过一些异族之间的简单的社会关系进行深入民族团结意识之中,这是对于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概念的一种误解与认识偏差。民族意识的生成是民族之间社会关系的结果,而非个人关系所致。因此相关的民族团结 报告 因回归民族团结的主题,回归原有主线。 参考文献 [1]龚永辉:关于民族识别的阐释问题―与北京一些同行的对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2]廖杨、覃卫国:关于族群关系、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3]王万盈:论我国的民族意识研究,《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4]白润生编著:《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5]艾则孜・阿布杜热依木 报纸要跟上传播时代发展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维文版“新疆日报”新闻报道发展状况分析,《新疆 财经 大学学报》 2009年02期

中世纪语言学研究论文

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认知工具, 文化 的载体、信息(知识、情报、资料)的载体。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1 浅谈英语语言中姓氏的文化内涵 摘要: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众多因素。对于接触语言、文化的研究者,探析英文姓氏来源的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尝试探索英语姓氏的演变历程,从而揭开现代英文姓氏与其本源的关系。这必将对英文教学以及加深学生了解 英语文化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姓氏 来源 文化 英语语言 自从有了文明,人类为了便于繁衍生息、交流沟通,就发明了姓氏。随着历史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姓名的构成和习用逐步形成。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的因素。对于 学习英语 语言的人来说,探析英文中的姓氏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英国在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形成英语民族及其语言。这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为主的世界上众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到了近代,英语民族的活动舞台随着大英帝国不断向海外的扩张而进一步扩展,也就更大范围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血统和语言。其中,尤以美利坚民族和美国英语的形成最为典型。 这自然也就让英语姓名系统变的更加复杂化。尤其是在现、当代,英语民族血统进一步多元化,英语语言体系进一步扩大化,这当归功于大批涌入英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尽管外来移民的姓名不断被英语同化,但多多少少都会保持原民族的某些特征。据英美 姓名学 家统计,如今英语姓名的语源就与三十多个大小语种相关。下面,我们着重来看英语姓名在其本土的演化发展过程。 在英伦三岛被诺曼底人入侵以前,即公元1006年的诺曼征服前,英国人没有姓,只有名。 英国封建主义的高峰是在公元9世纪到15世纪。在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关系与市场关系不断加强,英国人口也急剧增加。由于备选的个人名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剧增的人口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只好选择了相同的名字作为个人名。这样当同名的人相遇或同居相处时,问题就产生了,通常会出现诸如呼此彼应、一呼几应之类的误会。所以,人们就在自己的名字上添个词来区别。于是,英语民族的先民们便开始在个人名后面添加个人附加名,作为区分同名人的手段,以增强人名的社会区分职能。 个人附加名大多是本人的出生地名、职业名称或着绰号等。例如,一个名叫 Mike 的人,如果他的职业是渔夫(the Fisherman),人们就叫他 Mike the Fisherman(渔夫麦克)。如果一个人的名叫作 Hen-rye,而他出生于牛津(Cambridge),人们就习惯性地称呼他为 Henry of Cambridge(牛津的亨利)。个人附加名并不世袭,因此还是在个人名的范畴内,而“正宗”的英语姓往往是由个人附加名发展而来的。例如,Mike the Fisherman 和 Henry of Cam-bridge 分别演化成 Mike Fisherman(麦克?费士曼)和 Henry Cambridge(亨利?剑桥)。 到了十七世纪,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腐朽没落,而资产阶级却迅速发展。于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文化不断进步,英国人口也急剧上升,人们联系日益密切,而随之出现的同名现象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不少麻烦。以防混淆,人们便在附加名和姓之间再添加一个或多个词来进一步区别。后来加上可变的中间名(middle name)。例如: George McadamSmith,其中的“Macadam”即为可变的中间名。 那么姓又是何时在美国出现的呢? 一些学者的结论是美国的姓始自公元 1000 年。其实,在 1492年美洲新大陆被哥伦布“发现”之前,现在美国境内的原始居民,即土著印第安人没有姓,只有个人名。姓是随着 16 世纪欧洲白人的到来才开始出现的。16 至 17 世纪,英国移民及其后裔姓名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名和姓,如法学家 James Iredell。从 18 世纪起,由于英籍移民的增加和社会联系的增多,美利坚人作为全美的主体民族也开始用中间名(Middle name )了。现 在 我 们 熟 悉 的 前 总 统 George W.Bush,他的名字就是这种情况。 英语姓氏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以变得纷繁复杂,来源更是多种多样,但是有些来源却是相同的。一种是来自地名。世界各民族的姓都和地名有密切关系 ,英姓中也有类似情况,如由祖先居住的地名而沿用下来的“Arlington”、“Ford”、“Scott”等姓。还有的是起源于行业名。在中世纪后期,英国经济曾突发地繁荣,各种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于是人们就根据职业或者工种来决定自己的姓。现今较为常见的有“Archer”(弓箭手)、“Butcher”(屠夫 )、“Glover”(手套商)、“Harper”(竖琴师)、“Locker”(仓库保管员)、“Potter”(陶工)、“Smith”(金属工 )等等。这些姓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情况。另外,贵族等的头衔也是来源之一。 有些姓最初是一些贵族家庭用来称呼一家之长的,后来为了永保家族荣誉感,便将他们传给了后代,代代相传就渐渐成了姓。“Constable”(王室总管)、“Judge”(审判官)、“King”(国王)、“Mar-shall”(元帅 )等便是此类英姓中常见的。这正是封建社会烙下的印迹。动物也给英语姓氏的产生做出了贡献。 某些人出于对动植物的崇拜和赞颂,就把它们的名称拿来作自己的姓。常见的如“Bird”(鸟)、“Fish”(鱼)、“Lion”(狮子)、“Swan”(天鹅)、“Wolf”(狼 )等,以及 Wood”(森林)、“Apple”(苹果)、“Flower”(花 )、“Bush”(灌木丛 )、“Rose”(玫瑰花 )等。还有一些英文姓氏来源于颜色的名称: 英语中的“Brown”(棕色的)、“Pink”(粉红色的)、“Red”(红色的)、“Silver”(银白色的)、“White”(白色的)等就是如此。江河湖海等 通过以上简单的回顾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英语的姓氏来源十分广博,其历史成因也非常复杂。正是由于各种多变因素的参与,才导致英文姓氏的演变这般有趣。由于姓氏与人类各种社会活动休戚相关,因此才具有非凡的意义。进一步地研究英语姓氏来源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西方的认识,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且,对于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关翠琼.英语姓氏的起源[J].写作,2006,(22).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2 浅论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英语教学 摘要:从跨文化交际视域和语言运用的层面上诠释文化在英语语言使用中所蕴涵的多样性、内在丰富性以及该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要求。可为多元文化区域内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的理论研究空间。 关键词:文化内涵;多元化;英语教学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承,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载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的过程和效果。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可以表达客体的概念意义;此外,作为文化的载体,还蕴涵着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含义和文化心理。 二、英语与英语文化 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主要通过阅读了解对象国的社会风貌,文化风俗,而阅读材料多出自一两个母语国。于是有些人就认定“英语这种语言和某一两个使用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一种错觉,因为这种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的作用。这些人所说的“语言既不是抽象的'人类语言',也不是微观到个人的'言语',而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族的语言。” 因此,似乎可得出这样的推论--英国文化即英语文化。但这种错觉是由于混淆文化离不开语言,与一定的文化离不开某一具体的语言之间的界限而产生的。所以切不可在语种与文化之间划等号。因为,今天的English culture(英语文化)一词包含甚广。 三、多元的英语文化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今天的English culture(广义的英语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可以涵指:①英国文化;②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即狭义的英语文化,如美国文化,加拿大文化,新西兰文化,澳大利亚文化及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文化;③以英语为传播媒介的非英语、非西方文化;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文化内容。 毋庸置疑,英语运载着英美文化。作为以英美为代表的母语国家的语言,英语承载主流社会的文化,同时也担当非主流的、非英语移民社团与主流社会的交际媒介。如果英语不具备跨文化运载能力,身居于纽约市约25万的华人是无法同美国主流社会交流的(当然他们的交流是通过那些懂英语的移民来进行的)。由此看来,英语是英美文化的载体,推而广之英语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同时英语也是外来的、非英美的、非西方文化的载体。另外,作为外语型国家(如中国)的国际交流语言工具,它反映的是该国的政府的政治立场和人民的文化生活(即在中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在南非是南非文化的载体)。 四、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可以用变化着的对抗融合关系来概括。世界语言——英语正作为母语国家和第二语言型国家的内部语言而被使用,同时,还作为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非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交流工具而被广泛使用。 在使用中,英语本身固载着的西方人的逻辑和传统与该地的使用者的母语逻辑和民族传统规范不断产生“碰撞”,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对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的适应,某些英语本身固载着的东西,甚至某些“碰撞”,竟然在该国文化环境下留存下来,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融合。在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区域内,时时都在进行着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五、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与英语教学 “作为世界语言,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多元的,既包括西方文化要素,也包括东方文化要素;既有__的元素,也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 由此可见,英语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英语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对英语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影响。因此, 教育 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避免与当地文化对抗,真正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协调。 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要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是指把语言文化教学的三维即学习者、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的目的环境及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立体的课堂结构。以中国的英语教学为例,“英语基本是中国人教,中国人学,在中国用”。在此环境中,“中国文化始终占支配地位,异域文化的输入只能起补充作用。” Smith 在1981年曾指出:“一种语言一旦成为国际性的,它就不可能恪守一种文化规约。” 也就是说为了用英语跟菲律宾人做生意,中国人并不需要学习欣赏英国的生活方式,也不需要发标准的英国音。近年由于英语文化教学意识的加强,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异域文化的某些规约,强调片面的语言和文化的协调。殊不知他们忽视了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结果是“语言似乎纯粹了,但协调被破坏了,因为犯了与当地文化对抗的错误。” 所以,切不可忘记英语运载着的中国文化。 2.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 对于少数将要从事与异域文化密切相关的工作的人来说,了解对象国的文化是必要的。即使这样学校的课程也只能起到指导作用,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教学中只顾遵循课本内容(英语的文化规约),不能正确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指的是不能按照言语事件发生的现实环境即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来决定材料的选择,来确定言语的适宜度),那么教学中的某些行为将导致文化误导现象的产生。因此,要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切不可片面夸大其作用。“要了解异国文化的全貌并能在实践中适应它,非得深入其地住上一段时间不可”。 3.补充教学力量,聘请母语使用者任教。 为了补充教学力量,我们请了很多母语使用者来教书。他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来中国任教的人应该接受过必要的训练,对在这一异域文化(中国文化)中“交流时可能遇到的文化歧异有必要的思想准备,这样他们便不会因为听到一个不顺耳的招呼而变得愤怒,不会因为对方的自谦自贬而大惑不解。” 师生必须认识到 “学生的文化环境是文化课的起点,对象国的文化环境是终点”。只有起点确定了,师生才能最终顺利达到终点。 切不可本末倒置,在学习之初教师便一味地将对象国的文化环境强加给学生(将终点作为了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了解学生的文化环境要比让学生了解教师将把他们引进的文化环境更重要。” 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当中,外籍教师若对学生所在的文化环境一无所知,仅把对象国的文化规约呈现在课堂上,不顾冒着与该国文化产生对抗的风险,让学生模仿并接受,可想而知将会受到怎样的教学效果。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相互接触交流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格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英语已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面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英语语言文化教育成为高校英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明确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这一事实,从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研究英语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无疑将对原有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理念和 方法 提出挑战。从而为多元文化区域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理论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颜治强.世界英语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3]张正东.外语立体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1999

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及研究现状论文

应用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之内,目前已经成为语言学的最大组成部分之一。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及研究现状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应用语言学是与英语教学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兴学科,在英语教学体系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应用语言学对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应用语言学提高英语教学时效性和教学质量,有助于完善和改进英语教学系统。本文将以应用语言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和简述应用语言学的基础上,着重强调探究应用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和积极影响,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应用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为英语教学现代化改革提供有力帮助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应用语言学 英语教学改革 有效途径

应用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之内,目前已经成为语言学的最大组成部分之一。应用语言学是指运用语言学理论知识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运用语言维持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然而,语言的基础性知识并不是交际能力好坏的仅有决定性评判依据,交际能力的好坏更依赖于人们对语言技巧使用的熟练度,换言之,语言知识是语言学的基础,技巧是语言学的媒介,而最终的目标是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所以,学生在掌握一定语言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加强语言使用能力的培训力度,主要强调听、读、写、练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尽管英语教学在国内的推广范围已经很大,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上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都不高,基本都属于“哑巴英语”,而应用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改善这一英语学习现状,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对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不可替代的实践意义。

1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及研究现状

1.1应用语言学的理论

最近这些年,教学专家们以应用语言学作为研究对象和教学依据,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强化和发展,其中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内心主义、对照分析、错误分析以及实践分析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应用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是以理论原则为基础,而教学结果的成败是由应用语言学是否正确的对其进行指导。应用语言学作为实践要求较高的学科,其理论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若只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与实践性活动相结合,就不能够发挥出应用语言学的真正指导作用。尽管我国目前的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还不够健全,关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也正为应用语言学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2当前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相对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而国内最先对其进行研究的是广东外贸大学。最近这些年,教育工作者们又加大了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力度,扩大了其研究范围,使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2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间的关系

2.1从学生角度出发,明确教学方法

学习语言的第一任务就是口语的练习,而口语是在学好书面语的'前提下慢慢发展起来的。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学应用方法比较独特,就是确定口语和书面语两者之间的比例。从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分基础和加强两部分,基础是指听说读写,加强是指英语翻译。其中听说读写之间属于协调关系,都是互相扶持的,但同时又有自身的特色和难点,需要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在进行英语课程设置时,一定要明确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任务,再按照一定比例安排课时。例如,实时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培养目标就同,所以对课时设置的要求也就不同,换句话说,对应用语言学的教学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明确教学目的,进而加强英语教学的灵活性。

2.2透过学生错误,明确学生不足

对比西方国家的应用语言学教育,我国对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存在两点问题,第一,过去强调语法运用方式,忽略语言的情感表达。教师在进行英语授课时,过于注重学生对语法、发音、理解和整理语句的能力,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情感表现力的教育,特别是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英语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时,对语法使用和句子结构组成进行过去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忽略了英语运用的实际环境,只注重语法使用的正确性以及意思表达的完整性。第二,当英语教学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时,有立刻纠正的习惯,不会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而事实上,教师应当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明确学生学习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处理和完善。

3整合应用语言学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3.1基于应用语言学理论的英语教学方法设计

(1)规划英语学习方案。我国英语教学基本上都在课堂内完成,而课堂时间有限,因此,为了强国英语课堂学习的学习效果,学生就应当针对英语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方案规划,在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的基础上,对学习任务进行划分,将其分割成课内任务和课外任务两部门。教师通过对考试任务和教学目标的确认,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教育,确保英语教学质量以及应用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优化英语教学体系。

(2)组织和开展英语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很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是所有英语学习者的共同目标。应用语言学中有一个原则就是以学生的具体需求为基础,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例如,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佳,就应当对其强化口语的培训力度,使学生养成“口说英语”的习惯。另外,实现应用语言学的有效教学还可以通过广播、报刊等多媒体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多参加英语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技巧应用能力。

3.2应用语言学指导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应用语言学对英语教学有指导作用。加强应用语言学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指导英语教学,深化英语教育改革和创新。英语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总,所有的英语教师都应当不断加大应用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力度,积极有效的将应用语言学融入到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其理论知识的探究力度,总结英语教学经验,并完善应用语言学教学体系。

(2)激发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巨大潜能。激发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巨大潜能,使其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现代化进程。要想应用语言学发挥出巨大作用就必须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组织讨论小组,使所有的英语教师都在熟知应用语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英语教学的研究工作,使其适应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英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激发英语教师的巨大潜能不但是现代化教学对英语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英语能力的重要前提。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规划者,对应用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作为研究主体切实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协调工作,使应用语言学发展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

(3)加大对英语说、写能力的培养力度。英语说、写能力的培养与应用语言学的学习密切相关,也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交流机会越来越多,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英语教学的发展要求了,因此,英语说、写能力的培养和加强是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有效保障,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国际型交际人才。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力度。

(4)结合具体的教学现状进行英语教学改革。英语教学改革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现状进行英语教育改革,强调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探究态度的培养。另外,高等院校还应当着重强调对学生创意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总而言之,应用语言学与高校英语教学是息息相关的。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应用语言学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性研究工程,具有复杂、灵活等特点,因此,高等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应用语言学的潜在力量,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

[1]周慧慧.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

[2]李素素.浅谈应用语言学对英语教育的意义[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

[3]房明远.外语教学中应用语言学的应用[J].教改聚焦,201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